[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 > 劳动法辞退员工什么时候结工资

劳动法辞退员工什么时候结工资

来源:华律网整理 2025-01-30 1384 人看过
报告编号:NO.20250130*****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劳动法辞退员工什么时候结工资?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要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工资,包括各类应得报酬。若未按规定结清属违法,员工可通过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具体详细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劳动法辞退员工什么时候结工资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时,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具体来说,当用人单位依法辞退员工,无论是因为员工过错、协商一致解除,还是依照法定情形进行辞退,都需要在辞退行为发生当日,也就是双方劳动关系正式解除或终止之时,将员工应得的工资结算清楚并支付给员工。这里的工资包括员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所有应得的劳动报酬。

若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在辞退时一次性结清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比如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要求其尽快支付工资;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员工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劳动法辞退员工什么时候结工资

二、被公司辞退工资怎么算劳动仲裁

在劳动仲裁中,被公司辞退后的工资计算方式需分情况讨论:

(一)若公司属于合法辞退,如员工存在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法定情形。这种情况下,公司应按照员工实际工作的天数支付工资,计算方式为月工资除以21.75(月计薪天数),再乘以实际出勤天数。

(二)若公司属于违法辞退,除支付上述实际工作天数的工资外,还需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经济补偿金的二倍。经济补偿金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员工需提供相关证据,如辞退通知、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辞退赔偿多少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辞退赔偿需分情况讨论:

(一)用人单位合法辞退。若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因劳动者过错辞退,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若依据第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辞退,如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等,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二)用人单位违法辞退。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辞退劳动者,需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例如,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三年,月工资5000元,若违法辞退,应支付30000元赔偿金;若合法辞退(符合支付经济补偿情形),应支付15000元经济补偿。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辞退员工什么时候结工资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工资辞退工资怎么结
没有合同辞退员工要马上结工资吗
公司辞退员工工资怎么结
特邀律师:
肖直清律师 四川成都

肖直清,四川智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参与了众多民事案件工作至今已有三位数以上,有着丰富的民事案件经验,律师执业后也善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案件,从案件本身出发,灵活运用自身专业法律知识,根据个案特性充分收集证据和准备诉讼思路,切实为当事人解决各类法律问题。秉持“维护好当事人的利益是实现自身的价值”的执业理念,以当事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认真对待每一个当事人的委托事项,竭力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擅长办理各类民事诉讼、经济纠纷、婚姻家庭、侵权纠纷案件。详细>>

在线咨询
  • 离职不发放绩效违法吗

    2025-02-07974 人看过

    离职时公司不发放绩效是否违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有约定,员工满足条件,公司不发违法,员工可维权;若员工未达绩效标准,公司不发一般不违法。关键看是否符合发放条件,员工要留证据。

  • 劳动保障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帮助过 5241 人,获好评率 100%

    肖直清,四川智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参与了众多民事案件工作至今已有三位数以上,有着丰富的民事案件经验,律师执业后也善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案件,从案件本身出发,灵活运用自身专业法律知...

  • 产假工资发放时间有没有规定

    2025-02-071034 人看过

    产假工资发放时间有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应按时发放,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单位收到后按工资发放周期惯例及时发放;未参加的由单位按产假前工资标准,按正常工资周期发放。

  • 加班应该怎么计算相应加班费

    2025-02-071271 人看过

    计算加班费要依据不同加班情形按标准执行,工作日加班付不低于工资150%报酬,休息日加班不能补休付200%报酬,法定休假日加班付300%报酬且无补休,计算时要明确加班时间、正常工资标准等关键要素。

  • 拖欠加班费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025-02-07755 人看过

    用人单位拖欠加班费要承担多种法律责任,包括支付经济补偿及赔偿金(逾期不付有加付赔偿金规定)、接受行政处罚(逾期不付会被罚款等)、引发仲裁及诉讼风险(败诉要付费用等),应依法支付加班费。

  • 入职半个月后离职给发工资吗

    2025-02-071414 人看过

    入职半个月后离职,用人单位应发放工资。从法律规定看,劳动者付出劳动就有获酬权;计算方式按实际工作天数算,要扣除法定项目;若单位拒付,劳动者可协商、投诉或申请仲裁维权。

  • 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华律网小编整理如下具体内容。

  • 肖直清,四川智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参与了众多民事案件工...

  •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被拖欠工资的话最好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请当地的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尽量达成和解协议,这是要回工资最快的办法。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2024年个税起征点及扣除标准如下:个税起征点:目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标准为5000元。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不需要交纳个税。个税扣除标准: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为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为10%;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在警察工作岗位连续工作满五年并从警察工作岗位离退休的人员,其警衔津贴作为计发离退休费的基数。离休人员,警衔津贴全额计入离休费;退休人员,警衔津贴按国家规定的比例计入退休费,其中执行职级工资制的退休人员,警衔津贴按本人原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的计发比例计入退休费。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 老板不发工资,劳动者是可以拨打110报警的,但多数情况下报警也没什么用。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关于讨要工资最好的处理方法,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要进行辞退的话,那么其辞退的赔偿标准要看是否自动辞职,如果合同没有到期,公司没有任何法定理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十年以上员工则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两倍的赔偿金。具体按照该员工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不满半年的按半个月。关于十年以上工龄解除劳动怎样赔偿,大家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整理的相关内容吧。如果你正面临法律纠纷,情况复杂,想找...

  • 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因此,如果月薪为1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5000元的税率应为3%,速算扣除数为0。因此,应纳税额为5000元乘以3%,即150元。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

劳动仲裁后续可以补充证据吗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10小时前回复:

在劳动仲裁后续是可以补充证据的。一般来说,在劳动仲裁程序中,各方应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然而,如果存在正当理由,例如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后才发现新的重要证据,或者此前无法获取的证据等,经仲裁庭准许,是可以补充证据的。 但需注意,补充证据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当事人应向仲裁庭书面申请补充证据,并说明理由和证据的来源等情况。仲裁庭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若认为补充证据对于案件的公正裁决有必要,且不会对对方当事人的权益造成不合理的影响,通常会准许补充证据。 同时,补充证据的时间也有一定限制,不能随意拖延。一般应在仲裁庭规定的期限内提交补充证据,否则可能会被仲裁庭不予采纳。 总之,劳动仲裁后续在符合规定条件和程序的情况下是可以补充证据的,这有助于更全面地查明案件事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肖直清,四川智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参与了众多民事案件工作至今已有三位数以上,有...

劳务派遣有年休假吗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14小时前回复:

劳务派遣工享有年休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在年休假方面,劳务派遣工在劳务派遣单位享受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保证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岗位的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具体而言,劳务派遣工在连续工作满 12 个月以上后,享有年休假。年休假的天数根据劳动者累计工作年限确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不得因劳务派遣工依法享受年休假而解除劳动合同或者降低其工资、福利待遇。

从业人员包括劳务派遣人员吗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11小时前回复:

从业人员通常包括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派遣是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单位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被派遣的劳动者即劳务派遣人员属于用工单位的从业人员范畴。 从法律层面来看,《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在统计和管理等方面,劳务派遣人员也被视为从业人员的一部分。他们在用工单位从事劳动活动,接受用工单位的管理和安排,与用工单位存在劳动雇佣关系。 然而,在具体的法律适用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劳务派遣人员与直接雇佣的从业人员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如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但这并不影响劳务派遣人员属于从业人员的总体界定。

入职满一年有年假吗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8小时前回复:

一般来说,入职满一年的劳动者享有年假。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 需要注意的是,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 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此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 20 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2 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3 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 20 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4 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是劳务派遣单位吗

法律顾问团队律师8小时前回复:

用人单位不一定是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是一种用工形式,用人单位是实际使用劳动者的单位,而劳务派遣单位是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将劳动者派遣到其他单位工作的单位。 在劳务派遣关系中,存在三方主体,即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承担用人单位的义务,如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等;用工单位则实际使用劳动者,承担用工单位的义务,如提供劳动条件、支付劳动报酬等。 例如,A 公司需要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岗位,于是与 B 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协议,由 B 单位派遣劳动者到 A 公司工作。在此情况下,A 公司是用工单位,B 单位是劳务派遣单位,劳动者与 B 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在 A 公司工作。 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用人单位就是劳务派遣单位,要根据具体的用工形式和法律关系来确定用人单位的身份。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举报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