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7289A - 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77289A CN103477289A CN2012800178785A CN201280017878A CN103477289A CN 103477289 A CN103477289 A CN 103477289A CN 2012800178785 A CN2012800178785 A CN 2012800178785A CN 201280017878 A CN201280017878 A CN 201280017878A CN 103477289 A CN103477289 A CN 1034772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ing portion
- offset cam
- secondary transfer
- transfer printing
- cri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89—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9—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ulti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G03G2215/019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ulti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ransfer member separable from recording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在二次转印单元(40)的变位机构中包括第一偏心凸轮(71)、第二偏心凸轮(72)以及轴部件(73)。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在一次转印带(31)的宽度方向上与二次转印单元(40)的两端部抵接,且相互以同相位旋转。轴部件(73)支撑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第一偏心凸轮(71)以所有的外周部的直径各自具有第二偏心凸轮(72)的同相位部分的直径以上的大小的方式构成。第二偏心凸轮(72)以除了压接形成部(722)以及分离形成部(723)之外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部(721)的直径比第一偏心凸轮(71)的同相位部分的直径小的方式构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担载于一次转印带上的显影剂像向打印纸转印的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知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担载并搬送以多个像担载体形成的显影剂像的一次转印带和在压接于一次转印带的状态下将担载于一次转印带上的显影剂像向打印纸转印的二次转印单元。二次转印单元构成为在相对于一次转印带的压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自由变位。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使用在一次转印带的宽度方向上与二次转印单元的两端部抵接的一对偏心凸轮。
偏心凸轮的转矩根据旋转角度大幅变动。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使用相互相同形状的一对偏心凸轮,所以在一对偏心凸轮之间,旋转角度和转矩的关系相同。因此,转矩成为最大的旋转角度也相同,且在偏心凸轮旋转时,在齿轮、电磁离合器以及支撑它们的轴部件等驱动系统部件中产生较大负荷。由此,具有容易产生电磁离合器的打滑、轴部件的破损以及齿轮齿的磨损以及破损等问题。
因此,提出了以如下方式构成的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即在开始分离位置以及最大转矩位置处,一对凸轮中的仅第一偏心凸轮与作为从动节的转动部件抵接,在压接开始位置处,仅第二偏心凸轮与转动部件抵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99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中,存在如下担忧:如果设想由连接偏心凸轮的直径最小的点和最大的点的线区分的偏心凸轮的右侧区域和左侧区域,则由于在右侧区域中第一偏心凸轮较大,而在左侧区域中第二偏心凸轮较大,所以在其中一个凸轮翻过来时,目视区别第一偏心凸轮和第二偏心凸轮变得困难。因此,容易产生一对偏心凸轮各自的安装位置的错误等装配作业的失误。为了消除装配作业的失误,有必要针对每个偏心凸轮进行尺寸测定等作业,装配作业性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施加于驱动系统部件的负荷且提高装配作业性的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使在压接于担载显影剂像的一次转印带的状态下向打印纸转印显影剂像的二次转印单元在相对于一次转印带的压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变位。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包括第一偏心凸轮、第二偏心凸轮、轴部件以及驱动源。第一偏心凸轮以及第二偏心凸轮在一次转印带的宽度方向上抵接二次转印单元的两端部,且通过旋转使二次转印单元在压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变位。轴部件被可旋转地支撑于搭载二次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框架,且固定地支撑第一偏心凸轮以及第二偏心凸轮。驱动源使轴部件旋转。第一偏心凸轮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第一外周部具有使二次转印单元设置在压接位置的第一压接形成部以及使二次转印单元设置在分离位置的第一分离形成部,且所有的第一外周部的直径各自具有第二偏心凸轮的同相位部分的直径以上的大小。第二偏心凸轮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第二外周部具有与第一压接形成部相同直径的第二压接形成部以及与第一分离形成部相同直径的第二分离形成部,且除了第二压接形成部以及第二分离形成部之外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外周部的直径比第一偏心凸轮的同相位部分的直径小。
在该结构中,通过由驱动源旋转轴部件,第一偏心凸轮和第二偏心凸轮相互以同相位旋转。通过第一偏心凸轮以及第二偏心凸轮两者,在压接位置处将二次转印单元向一次转印带压靠。如果关于相互的同相位部分分别比较第一偏心凸轮的第一外周部和第二偏心凸轮的第二外周部,则第一偏心凸轮的所有的第一外周部不存在直径比第二偏心凸轮的第二外周部小的部分,且第二偏心凸轮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外周部的直径比第一偏心凸轮小。以该方式,由于第一偏心凸轮的第一外周部和第二偏心凸轮的第二外周部的形状相互不同,所以降低施加于第二偏心凸轮的负荷,且在第一偏心凸轮以及第二偏心凸轮旋转时,降低施加于齿轮、电磁离合器以及轴部件等驱动系统部件的负荷。另外,由于第一偏心凸轮和第二偏心凸轮即使在例如其中一个翻转时,形状也相互地明显不同,所以即使目视也能够容易区别。由此,难以发生第一偏心凸轮以及第二偏心凸轮的各自的安装位置的错误。
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施加于驱动系统部件的负荷,且提高装配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将二次转印单元设置于压接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将二次转印单元设置于分离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5(A)是第一偏心凸轮的正视图,图5(B)是第二偏心凸轮的正视图,图5(C)是比较第一偏心凸轮和第二偏心凸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以单色图像形成模式或全彩色图像形成模式中的任一个图像形成模式动作,并基于图像数据在打印纸上形成单色或多色的图像。作为打印纸,可以列举普通纸、厚纸、相纸、OHP胶片等片状记录媒介。
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多个图像形成部20A、20B、20C、20D;一次转印单元30;二次转印单元40;定影装置51;打印纸搬送路径52;给纸盒53;伸手托盘54;排纸托盘55以及控制部60。控制部60总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分。
图像形成装置10使用与黑以及对彩色图像进行色分解而得到的减法混色的三原色即青、品红、黄四色的各色调对应的图像数据,进行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处理。在图像形成部20A至20D中,形成各色调的调色剂像(显影剂像)。图像形成部20A至20D沿着一次转印单元30在水平方向上配置成一列。
以下,主要说明图像形成部20A。图像形成部20B至20D与图像形成部20A实质上相同地构成。黑的图像形成部20A包括感光体鼓21A、带电装置22A、曝光装置23A、显影装置24A以及清洁单元25A,且经过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过程形成黑的调色剂像。
通过从未图示的驱动马达传递驱动力,感光体鼓21A以及在图像形成部20B至20D中各自具备的感光体鼓21B、21C、21D沿一个方向旋转。感光体鼓21A是单色用像担载体,且感光体鼓21B至21D是彩色用像担载体。
带电装置22A以与感光体鼓21A的周面对置的方式设置,且使感光体鼓21A的周面带电至指定的电位。
曝光装置23A将由黑用的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照射至感光体鼓21A的周面。由此,在感光体鼓21A的周面形成基于黑用的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24A收纳黑的调色剂(显影剂)。通过将调色剂供应至感光体鼓21A的周面,显影装置24A将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像。
而且,在图像形成部20B至20D的各自的显影装置24B至24D中,收纳青、品红以及黄的各色的调色剂,且在图像形成部20B至20D的各自的感光体鼓21B至21D中形成青、品红以及黄的各色调的调色剂像。
一次转印单元30具有一次转印带31、一次转印驱动辊32、一次转印从动辊33、一次转印辊34A至34D以及一次转印带用清洁单元35。
一次转印带31是环形带状,且被架设于一次转印驱动辊32和一次转印从动辊33,且向指定方向回转移动。一次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与图像形成部20A至20D的各自的感光体鼓21A至21D对置。
一次转印辊34A至34D以夹着一次转印带31而各自与感光体鼓21A至21D对置的方式设置。一次转印带31的外周面和感光体鼓21A至21D对置的区域是一次转印区域。
在一次转印辊34A至34D中,由定电压控制施加了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例如,负)相反的极性(例如,正)的一次转印偏置电压。由此,在感光体鼓21A至21D的周面形成的各色调的调色剂像按顺序重叠且被一次转印至一次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且在一次转印带31的外周面形成全彩色的调色剂像。
但是,在仅黄、品红、青以及黑的色调的一部分的图像数据被输入时,在四个感光体鼓21A至21D中,仅在与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色调对应的一部分中形成静电潜像以及调色剂像。例如,在单色图像形成模式中,仅在与黑的色调对应的感光体鼓21A中形成静电潜像以及调色剂像,且在一次转印带31的外周面仅转印黑的调色剂像。
清洁单元25A回收在显影以及一次转印后的感光体鼓21A的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
二次转印单元40构成为夹着一次转印带31而与一次转印驱动辊32自由地接触和分离。一次转印带31和二次转印单元40压接的区域是二次转印区域。
感光体鼓21A至21D从接近二次转印区域开始,按照黑用的感光体鼓21A、青用的感光体鼓21B、品红用的感光体鼓21C、黄用的感光体鼓21D的顺序设置。通过一次转印带31的移动,向二次转印区域搬送担载于一次转印带31的外周面的调色剂像。
给纸盒53收纳打印纸。在伸手托盘54上载置不定形的打印纸或厚纸。打印纸搬送路径52以经由二次转印区域以及定影装置51将从给纸盒53或伸手托盘54供给的打印纸向排纸托盘55引导的方式构成。
在打印纸搬送方向上在二次转印区域的上游侧附近,设置有阻挡辊56。从给纸盒53或伸手托盘54向打印纸搬送路径52供给的打印纸通过阻挡辊56以指定的正时向二次转印区域供应。通过向二次转印区域供应打印纸,打印纸和一次转印带31紧密接触。
通过在二次转印区域形成指定的二次转印电场,担载于一次转印带31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在打印纸上。
在担载于一次转印带31的调色剂中,不向打印纸转印而残留在一次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通过一次转印带用清洁单元35回收。由此,防止下一工序的混色。
定影装置51具有加热辊511以及加压辊512。加热辊511和加压辊512相互压接。定影装置51通过由加热辊511和加压辊512的突起部夹住打印纸并搬送,从而加热以及加压打印纸,由此,使调色剂像牢固地定影在打印纸上。定影了调色剂像的打印纸通过排纸辊57向排纸托盘55上排出。
如图2所示,从俯视方向观察,在一次转印带31的相对于二次转印单元40的相反侧设置有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在一次转印带31的宽度方向上与二次转印单元40的两端部抵接。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被固定地支撑于轴部件73,且与轴部件73一同旋转。由此,第一偏心凸轮71和第二偏心凸轮72相互以同相位旋转。轴部件73被可旋转地支撑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主体框架11、12。
如图3所示,二次转印单元40包括二次转印带41、二次转印辊42、二次转印驱动辊43、二次转印从动辊44、二次转印张紧辊45、支承辊46以及二次转印框架47。
二次转印辊42、二次转印驱动辊43、二次转印从动辊44、二次转印张紧辊45以及支承辊46被可旋转地支撑于二次转印框架47。二次转印带41被架设于二次转印辊42、二次转印驱动辊43、二次转印从动辊44、二次转印张紧辊45以及支承辊46。二次转印辊42夹着二次转印带41以及一次转印带31而与一次转印驱动辊32对置。
在二次转印框架47中,弹簧62的一端部被卡止,且弹簧62的另一端部被卡止在主体框架11、12的指定位置。弹簧62是弹性部件的一例,且例如是螺旋弹簧。通过弹簧62,将二次转印框架47向从一次转印带31分离的方向即压接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的各自的外周部的方向压靠。作为一例,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的各自的外周部压接于二次转印框架47的平面部。
通过从马达61传递旋转力,轴部件73向指定方向旋转。通过轴部件73旋转,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也旋转。马达61的旋转由控制部60控制。马达61是驱动源的一例。
通过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旋转,二次转印单元40在如图3所示压接于一次转印带31的压接位置和如图4所示从一次转印带31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变位。如果控制部60在指定的正时使二次转印单元40从分离位置向压接位置变位,则在将二次转印单元40设置在压接位置的状态下暂且使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停止,且在指定的正时使二次转印单元40从压接位置向分离位置变位。
如图5(A)、图5(B)以及图5(C)所示,第一偏心凸轮71在外周部711具有使二次转印单元40设置在压接位置的压接形成部712以及使二次转印单元40设置在分离位置的分离形成部713。压接形成部712是平面的,且在使二次转印单元40设置在压接位置时,压接形成部712的整面与二次转印框架47的平面抵接。另外,分离形成部713也是平面的,且在使二次转印单元40设置在分离位置时,分离形成部713的整面与二次转印框架47的平面抵接。在沿着外周部711的方向上,压接形成部712的中央部的直径(即距离旋转中心714的距离R1)比分离形成部713的中央部的直径(即距离旋转中心714的距离R2)大。
第二偏心凸轮72在外周部721具有压接形成部722以及分离形成部723。在沿着第二偏心凸轮72的外周部721的方向上的压接形成部722的长度比在沿着第一偏心凸轮71的外周部711的方向上的压接形成部712的长度短。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偏心凸轮72的压接形成部722不是平面的,而是周面的一部分,且第二偏心凸轮72在使二次转印单元40设置在压接位置时以与轴部件73的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直线与二次转印框架47抵接。分离形成部723是平面的,且在使二次转印单元40设置在分离位置时,分离形成部723的整面与二次转印框架47的平面抵接。在沿着第二偏心凸轮72的外周部721的方向上的分离形成部723的长度与在沿着第一偏心凸轮71的外周部711的方向上的分离形成部713的长度大致相同地形成,但也可较短。
在沿着外周部711的方向上,第一偏心凸轮71的压接形成部712的中央部的直径(即距离旋转中心714的距离R1)与第二偏心凸轮72的压接形成部722的中央部的直径(即距离旋转中心724的距离R1)相同。另外,分离形成部713的距离旋转中心714的距离R2与分离形成部723的距离旋转中心724的距离R2相同。距离R1比距离R2长。
通过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旋转至压接形成部712、722均抵接于二次转印框架47的角度,从而将二次转印单元40设置在压接位置。通过第一偏心凸轮71的压接形成部712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的压接形成部722均抵接于二次转印框架47,从而由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两者稳定地将二次转印单元40压靠于一次转印带31。通过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旋转至分离形成部713、723抵接于二次转印框架47的角度,从而将二次转印单元40设置在分离位置。
如上所述,在与轴部件7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面中,第一偏心凸轮71和第二偏心凸轮72的形状相互不同。即,在沿着第二偏心凸轮72的外周部721的方向上的压接形成部722的长度比在沿着第一偏心凸轮71的外周部711的方向上的压接形成部712的长度短。
另外,如图5(C)所示,如果关于相互的同相位部分分别比较第一偏心凸轮71的第一外周部711和第二偏心凸轮72的第二外周部721,则第一偏心凸轮71的所有的第一外周部711不存在直径比第二偏心凸轮72的第二外周部721小的部分,且第二偏心凸轮72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外周部721的直径比第一偏心凸轮71小。作为一例,在除了第二偏心凸轮72的压接形成部722以及分离形成部723之外的外周部721中,比分离形成部723更接近压接形成部722的部分的直径比第一偏心凸轮71小。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由于第一偏心凸轮71和第二偏心凸轮72即使在例如其中一个翻过来时,形状也相互地明显不同,所以即使目视也能够容易区别。由此,难以产生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的各自的安装位置的错误。
将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设置在一次转印带31的相对于二次转印框架47的相反侧,且距离R1比距离R2长。因此,相比分离形成部713、723相对于二次转印框架47抵接的状态,在压接形成部712、722抵接的状态中的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的转矩变大。
并且,第一偏心凸轮71的压接形成部712以面抵接二次转印框架47的平面部,且在第一偏心凸轮71的外周部711和二次转印框架47的抵接部在沿着外周部711的方向上通过压接形成部712的两端部时,转矩尤其变大。因此,如果一旦将二次转印单元40设置在压接位置,则其由第一偏心凸轮71稳定地保持在压接位置。
另一方面,在沿着外周部711、721的方向上,第二偏心凸轮72的压接形成部722的长度比第一偏心凸轮71的压接形成部712短,所以第二偏心凸轮72的压接形成部722的两端部的至少一个的直径也比第一偏心凸轮71的压接形成部712小。因此,在与二次转印框架47抵接的抵接部通过第一偏心凸轮71的压接形成部712的两端部的至少一个时,施加于第二偏心凸轮72的负荷变小。以该方式,由于在第一偏心凸轮71的转矩尤其变大时,第二偏心凸轮72的转矩变得比第一偏心凸轮71小,所以降低施加于轴部件73、齿轮以及电磁离合器等驱动系统部件的负荷。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构成为在与轴部件7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面上分别线对称。由此,由于在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的各个中,无需区别正反,更提高安装作业性。而且,此时,在轴部件73的旋转方向上,压接形成部712的上游侧端部715的直径与下游侧端部716的直径相同。
在此,在图5(A)至图5(C)中,如果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外周部711、721和二次转印框架47的抵接部分别向逆时针方向移动。
第一偏心凸轮71的外周部711和二次转印框架47抵接的抵接部从分离形成部713经由下游侧端部716朝向压接形成部712时,由于从转矩小的状态助跑且旋转,抵接部比较容易跨越下游侧端部716。另一方面,在抵接部从压接形成部712经由上游侧端部715朝向分离形成部713时,由于在转矩大的状态下无助跑而迎接上游侧端部715,所以用于跨越上游侧端部715的转矩变得最大。
因此,通过以在轴部件73的旋转方向上第二偏心凸轮72的压接形成部722的上游侧端部位于第一偏心凸轮71的压接形成部712的上游侧端部715的下游侧的方式构成,第二偏心凸轮72的压接形成部722的上游侧端部的直径变得比第一偏心凸轮71的压接形成部712的同相位部分的直径小,且降低在最大转矩施加于第一偏心凸轮71时的施加于第二偏心凸轮72的转矩。由此,降低通过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综合地施加于轴部件73的负荷。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偏心凸轮72的压接形成部722是与轴部件73的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直线,且宽度尺寸相当小,所以压接形成部722的上游侧端部、中央部以及下游侧端部相互指向大致相同部分。
第二偏心凸轮72并非限定于构成为在与轴部件7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面上线对称。以在轴部件73的旋转方向上,至少压接形成部722的上游侧端部位于第一偏心凸轮71的压接形成部712的上游侧端部715的下游侧的方式构成即可。如在图5(B)中以双点划线所示,第二偏心凸轮72也能够以在轴部件73的旋转方向上的压接形成部722的下游侧即在压接形成部722和分离形成部723之间的外周部721的直径变得与第一偏心凸轮71相同的方式构成。此时,在轴部件73的旋转方向上,第二偏心凸轮72的压接形成部722的下游侧端部726成为与第一偏心凸轮71的压接形成部712的下游侧端部716相同位置。即使在以上述方式构成时,降低最大转矩施加于第一偏心凸轮时的施加于第二偏心凸轮72的转矩,且降低施加于轴部件73的负荷。
另外,在将第一偏心凸轮7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相对于二次转印单元40设置在与一次转印带31相同侧时,以如下方式构成,即第一偏心凸轮71的分离形成部713的直径比压接形成部712大,且在沿着第一偏心凸轮71的外周部711以及第二偏心凸轮72的外周部721的各自的方向上,第二偏心凸轮72的分离形成部723的长度变得比第一偏心凸轮71的分离形成部712短。并且,较为理想的是,在轴部件73的旋转方向上,第二偏心凸轮72的分离形成部723的上游侧端部以位于第一偏心凸轮71的分离形成部713的上游侧端部的下游侧的方式构成。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轴部件73等驱动系统部件的负荷,且提高装配作业性。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在所有的方面是例示,并非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实施方式,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意图包括在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同等的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符号说明
10 图像形成装置
11、12 主体框架
20A-20D 图像形成部
21A-21D 感光体鼓(像担载体)
30 一次转印单元
31 一次转印带
40 二次转印单元
41 二次转印带
61 马达(驱动源)
71 第一偏心凸轮
711 外周部
712 压接形成部
713 分离形成部
714 旋转中心
715 上游侧端部
716 下游侧端部
72 第二偏心凸轮
721 外周部
722 压接形成部
723 分离形成部
724 旋转中心
726 下游侧端部
73 轴部件。
Claims (5)
1.一种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使在压接于担载显影剂像的一次转印带的状态下向打印纸转印显影剂像的二次转印单元在相对于所述一次转印带的压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变位,包括:
第一偏心凸轮以及第二偏心凸轮,在所述一次转印带的宽度方向上抵接所述二次转印单元的两端部,且通过旋转使所述二次转印单元在所述压接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变位;
轴部件,被可旋转地支撑于搭载所述二次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框架上,且固定地支撑所述第一偏心凸轮以及所述第二偏心凸轮;
使所述轴部件旋转的驱动源,
其中,所述第一偏心凸轮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第一外周部具有使所述二次转印单元设置在所述压接位置的第一压接形成部以及使所述二次转印单元设置在所述分离位置的第一分离形成部,且所有的所述第一外周部的直径各自具有所述第二偏心凸轮的同相位部分的直径以上的大小,
所述第二偏心凸轮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第二外周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压接形成部相同直径的第二压接形成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分离形成部相同直径的第二分离形成部,且除了所述第二压接形成部以及所述第二分离形成部之外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外周部的直径比所述第一偏心凸轮的同相位部分的直径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形成部的直径比所述第一分离形成部大,且在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外周部以及所述第二外周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压接形成部的长度比所述第一压接形成部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二压接形成部的上游侧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压接形成部的上游侧端部的下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形成部的直径比所述第一压接形成部大,且在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外周部以及所述第二外周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分离形成部的长度比所述第一分离形成部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二分离形成部的上游侧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分离形成部的上游侧端部的下游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86888A JP5165077B2 (ja) | 2011-04-11 | 2011-04-11 | 二次転写ユニットの変位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86888 | 2011-04-11 | ||
PCT/JP2012/059322 WO2012141062A1 (ja) | 2011-04-11 | 2012-04-05 | 二次転写ユニットの変位機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77289A true CN103477289A (zh) | 2013-12-25 |
CN103477289B CN103477289B (zh) | 2016-03-02 |
Family
ID=47009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17878.5A Active CN103477289B (zh) | 2011-04-11 | 2012-04-05 | 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53982B2 (zh) |
JP (1) | JP5165077B2 (zh) |
CN (1) | CN103477289B (zh) |
WO (1) | WO201214106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15212B2 (ja) * | 2014-09-26 | 2018-10-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668982B2 (ja) * | 2016-07-05 | 2020-03-1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転写ベル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030465B2 (ja) * | 2017-09-27 | 2022-03-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転写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17801A1 (en) * | 2006-03-16 | 2007-09-20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eparated state of transfer unit |
JP2007309954A (ja) * | 2006-05-15 | 2007-11-29 | Kyocera Mita Corp | 回転カム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12970A (ja) * | 2008-11-04 | 2010-05-20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75840A (ja) * | 2009-01-29 | 2010-08-12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75269A (en) * | 1987-09-18 | 1989-03-20 | Fujitsu Ltd | Roller closing mechanism of front inserter |
JP2002156844A (ja) | 2000-11-17 | 2002-05-31 | Nagano Japan Radio Co | 画像形成装置の回転カム機構 |
JP2010151906A (ja) * | 2008-12-24 | 2010-07-08 | Ricoh Co Ltd | ベルト駆動機構、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11
- 2011-04-11 JP JP2011086888A patent/JP5165077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4-05 US US14/009,876 patent/US8953982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4-05 WO PCT/JP2012/059322 patent/WO201214106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4-05 CN CN201280017878.5A patent/CN1034772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17801A1 (en) * | 2006-03-16 | 2007-09-20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eparated state of transfer unit |
JP2007309954A (ja) * | 2006-05-15 | 2007-11-29 | Kyocera Mita Corp | 回転カム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12970A (ja) * | 2008-11-04 | 2010-05-20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75840A (ja) * | 2009-01-29 | 2010-08-12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953982B2 (en) | 2015-02-10 |
US20140016965A1 (en) | 2014-01-16 |
JP2012220745A (ja) | 2012-11-12 |
CN103477289B (zh) | 2016-03-02 |
JP5165077B2 (ja) | 2013-03-21 |
WO2012141062A1 (ja) | 2012-10-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97422A (zh) | 转印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 |
US798360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212801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3477289A (zh) | 二次转印单元的变位机构 | |
CN104160340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8602208B2 (en) | Belt conveyance device | |
JP200102218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3105757A (zh) | 驱动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314139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216373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236279B (zh) | 齿轮中心距保持机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组件 | |
JP4372186B2 (ja) | 感光体駆動機構 | |
CN104813239A (zh) | 单元集合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298291B (zh) |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557572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EP4141566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EP4141564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7322565A (ja) |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621220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11953847B2 (en) | Transf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 |
JP372057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14535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3123450A (zh) | 带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3734073B2 (ja) | 多色電子写真装置 | |
JP450520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