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7290922A - 贴附型投影屏幕 - Google Patents

贴附型投影屏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0922A
CN107290922A CN201611207726.8A CN201611207726A CN107290922A CN 107290922 A CN107290922 A CN 107290922A CN 201611207726 A CN201611207726 A CN 201611207726A CN 107290922 A CN107290922 A CN 107290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diffusion layer
optical diffusion
scree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077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90922B (zh
Inventor
富冈健太
草间健太郎
片桐麦
所司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290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0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90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0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03B21/62Translucent scre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having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其以薄到不出现图像模糊的方式构成,且作为透射型屏幕具有充分的投影性,且对玻璃等被粘物的密合力和耐久性优异,同时再剥离性优异,即使在剥离后再度使用也不因气泡等的混入而降低可视性。所述屏幕为贴附型投影屏幕,其含有基材、光漫射层而构成,光漫射层含有硅酮树脂、平均粒径为1~10μm的有机微粒,光漫射层的厚度为5~30μm的范围内的值,光漫射层侧的以JIS Z 0237:2009为标准测定的180°剥离力为20~200mN/25mm的范围内的值,且以JIS K 7136:2000为标准测定的雾度值为20%以上的值。

Description

贴附型投影屏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附型投影屏幕(以下有时仅称为屏幕。),其贴附于窗玻璃等被粘物,用于将从投影仪射出的图像进行扩大投影。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背投影显示器的透射型的投影屏幕,菲涅耳透镜与双凸透镜的组合为人们熟知。
但这种传统的投影屏幕通常为小面积,且可视的画面暗,并存在容易在图像中产生水纹图样等问题。
此外,在传统的投影屏幕中,采取了如下手法:在双凸透镜的焦平面配置了黑色条纹,不使所会聚的投影仪光衰减,通过黑色条纹对外部光的一部分进行吸收,抑制外部光导致的对比度的降低。
然而,在实际上,外部光的一部分未在黑色条纹中被吸收,而是侵入到了光学系统内部,故而依然存在对比度降低的问题。
因此,人们提出一种下述样式的透射型屏幕,其贴附于橱窗等透明体上,使在背面侧的观众看到从投影仪中投射的图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更具体而言,该透射型屏幕如图6所示,由硬涂层、透明体(第一透明体)、向前散射性的光散射层、粘着层、透明体(第二透明体)构成。
并且,该透射型屏幕优选为如下透射型屏幕:向前散射性的光散射层是在透明粘合剂中以规定量添加平均粒径为1~10μm的球状微粒而成,相对于透明粘合剂的折射率,球状微粒的相对折射率(n)为0.91<n<1.09的范围内的值,更进一步,雾度值为3%以上、图像清晰度为60%以上。
此外,人们还提出一种环境光除去率高、使用了柔性透射型屏幕的背面投影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更具体而言,该背面投影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能够呈现图像的投影仪的步骤;提供柔性屏幕的步骤,该柔性屏幕具有接受来自投影仪的光的背面、在背面的相反侧的显示部、在未用投影仪将图像投影到屏幕上时周围为明亮的条件下使屏幕基本不透明的光吸收层;提供可剥离的粘接剂的步骤;选择位于可视听位置的基本透明的表面的步骤;用可剥离的粘接剂将屏幕供至基本透明的表面上的步骤;向屏幕的背面侧投射来自投影仪的图像,向观众提供信息的步骤。
此外,作为柔性屏幕,优选使用珠式屏幕,其由平均粒径为约大于20μm小于400μm的玻璃珠单层、不透明黑色基体材料、聚氯乙烯等的基板构成。
此外,作为在透明的表面上粘着屏幕的粘接剂,优选微粒型丙烯酸类粘着剂等为主成分,具有0.5~2磅/英寸(约280~1100mN/25mm)的剥离力、可剥离的粘接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7-34324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专利文献2:特表2004-533636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透射型屏幕,基本为在透明体(第一透明体)与透明体(第二透明体)之间夹持向前散射性的光散射层而成的构成。
因此,向前散射性的光散射层与粘着剂层独立地分离,透射型屏幕变得过厚,在投影规定图像的情况下,发现了图像中出现模糊的问题。
此外,由于向前散射性的光散射层夹持于透明体(第一透明体)与透明体(第二透明体)之间,因此基本上不考虑对被粘物(玻璃板等)贴附透射型屏幕,发现了使用性差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使用了柔性透射型屏幕的背面投影系统中,也是独立设置含有珠式屏幕等的柔性屏幕与可剥离的粘接剂层。
因此,发现了透射型屏幕整体变得过厚、图像中出现模糊的问题。更进一步,粘接剂层虽然可剥离,但缺乏粘接性的耐久性,有可能产生不希望的剥落。
此外,不仅珠式屏幕等中的珠平均粒径过大,难以用作用于投影高清晰图像的屏幕,还发现了光漫射性差的问题。
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屏幕,其以薄到不出现图像模糊的方式构成,且作为透射型屏幕具有充分的投影性,且对玻璃等被粘物的密合力及其耐久性优异,同时再剥离性也优异,即使在暂时剥离后再度使用时也不因气泡等的混入而降低可视性。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贴附型投影屏幕,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贴附型投影屏幕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基材、光漫射层而构成,光漫射层含有硅酮树脂、平均粒径为1~10μm的有机微粒,光漫射层的厚度为5~30μm的范围内的值,光漫射层侧的以JIS Z 0237:2009为标准测定的180°剥离力为20~200mN/25mm的范围内的值,且以JIS K 7136:2000为标准测定的雾度值为20%以上的值。
即,作为光漫射层的主剂,使用硅酮树脂的同时,通过使用规定平均粒径的有机微粒,且将光漫射层的厚度(t)和180°剥离力以及雾度值分别控制在规定的范围,能够得到如下贴附型投影屏幕,其薄到没有图像模糊的问题(膜片数少),作为屏幕的投影性优异,且能够不咬入气泡地贴附,对玻璃等被粘物的密合性及其耐久性优异,在使用后容易剥离,更进一步,即使在再使用时也能够不咬入气泡地贴附。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贴附型投影屏幕时,相对于硅酮树脂100重量份,有机微粒的添加量(A)优选为1~15重量份的范围内的值。
通过如此进行构成,可使透光率(总透光率)不过度降低,稳定得到规定以上的雾度值。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贴附型投影屏幕时,在光漫射层的厚度为t(μm),有机微粒的添加量为A(重量份),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时,以表示的影响因子优选为3~100的范围内的值。
将如此定义的影响因子设为规定范围内的值,通过如此进行构成,可以进一步精确且稳定地获得雾度值和密合力为规定范围内的贴附型投影屏幕。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贴附型投影屏幕时,硅酮树脂与有机微粒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02以上的值。
通过如此进行构成,可以进一步定量且稳定地获得规定的雾度值。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贴附型投影屏幕时,基材的厚度优选为50~250μm的范围内的值。
通过如此进行构成,在基材上涂布硅酮树脂使其干燥时,即使加热到规定温度(例如,130℃以上),基材也可发挥规定的耐热性,维持良好的平滑性,从而能够得到光漫射性和总透光率更加良好的贴附型投影屏幕。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贴附型投影屏幕时,优选对于在150℃、1小时加热后的MD方向及TD方向的任一方向,基材的热收缩率均为2%以下的值。
通过如此进行构成,在基材上涂布硅酮树脂使其干燥时,即使以规定温度(例如,130℃以上)进行规定时间的加热,基材也可发挥规定的耐热性,维持良好的平滑性。从该角度出发,所述热收缩率更优选为1.5%以下,特别优选为1.0%以下。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贴附型投影屏幕时,优选在基材的表面及背面或者任意一处,进一步设置具有各向异性光漫射性或各向同性光漫射性的光控制构件。
通过如此进行构成,可容易地调整所期望的雾度值,通过扩大观看者能够看到图像的角度、进一步提高屏幕内的光漫射的均匀性,多数的观看者能够看到良好且清晰的图像。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贴附型投影屏幕时,优选在光漫射层的与基材相反侧的表面上层叠有保护膜。
通过如此地含有保护膜而进行构成,能够防止作为对光漫射层表面的污染的尘埃附着等,同时可使贴附型投影屏幕的操作(搬运性)和光漫射性或贴附性等效果的再现性更加良好。
附图说明
图1(a)~(d)为表示贴附型投影屏幕等的构成例的图;
图2(a)为分别表示贴附型投影屏幕中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与雾度值及密合力的关系的图,图2(b)为分别表示贴附型投影屏幕中有机微粒的添加量与雾度值及密合力的关系的图,图2(c)为分别表示贴附型投影屏幕中光漫射层的膜厚与雾度值及密合力的关系的图;
图3为分别表示贴附型投影屏幕中影响因子与雾度值及密合力的关系的图;
图4(a)~(b)为用于说明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的图;
图5为用于说明在贴附型投影屏幕的基材侧进一步层叠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而成的贴附型复合投影屏幕中,各入射角与雾度值的关系的图;
图6为用于说明传统的光漫射粘着片的形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贴附型投影屏幕(屏幕);12:基材;14:光漫射层;14a:硅酮树脂;14b:有机微粒;16:剥离膜;18:被粘物(窗玻璃或橱窗等);20:光控制构件(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1:贴附型复合投影屏幕;22:高折射率固化物;23:百叶窗结构;24:低折射率固化物;36:入射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一种贴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基材、光漫射层而构成,所述光漫射层含有硅酮树脂、平均粒径为1~10μm的有机微粒,所述光漫射层的厚度为5~30μm的范围内的值,光漫射层侧的以JIS Z 0237:2009为标准测定的180°剥离力为20~200mN/25mm的范围内的值,且以JIS K 7136:2000为标准测定的雾度值为20%以上的值。
以下,通过参照适当附图,对本发明的贴附型投影屏幕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1.贴附型投影屏幕的密合力
本实施方式的贴附型投影屏幕的特征在于,在将光漫射层侧贴附于作为被粘物的玻璃板上的情况下,以JIS Z 0237:2009为标准所测定的180°剥离力(剥离速度300mm/分钟)(以下有时仅称作密合力)被调整至20~200mN/25mm的范围内。
即,通过所述密合力为20mN/25mm以上,在冷气或暖气或者外气温的变化中,也能够耐久性良好地维持贴附状态,起到作为屏幕的作用。从该角度出发,所述密合力更优选为30mN/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mN/25mm以上。
此外,通过所述密合力为200mN/25mm以下,能够制成在贴附时气泡去除优异的屏幕,同时在不需要时容易剥离。更进一步,即使在再度贴附时,也能够作为气泡去除性与第一次一样优异的屏幕使用。此外,屏幕越薄则气泡越显眼,且屏幕的投影性越高气泡越显眼。
从该角度出发,所述密合力更优选为100mN/25mm以下,特别优选为80mN/25mm以下。
2.贴附型投影屏幕的雾度值
本实施方式的屏幕的特征在于,以JIS K 7136:2000为标准测定的雾度值为20%以上的值。
此外,屏幕的雾度值(haze value)是指,使用积分球式透光率测定装置,测定屏幕的总透光率及漫射透光率,通过实施例所示式(2)及(3)而求出的值。
即,通过所述雾度值为20%以上,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下也具有作为屏幕的投影性。从该角度出发,所述雾度值更优选为50%以上,特别优选为70%以上。
此外,所述雾度值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若所述雾度值过大,则存在向后散射光增加,总透光率变得不充分的情况。从该角度出发,所述雾度值更优选为99%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98%以下的值。
3.贴附型投影屏幕的基本构成
如图1(a)所示,贴附型投影屏幕(以下,有时仅称作屏幕)10基本上以含有基材12、添加硅酮树脂14a及有机微粒14b而成的光漫射层14而构成。
此外,在使用前应防止来自周围的灰尘等附着,如图1(b)所示,优选在与基材12的相反侧的光漫射层14的表面上层叠保护膜16。
此外,如图1(c)所示,在去除表面的保护膜16后,优选经由光漫射层14,在作为被粘物18的窗玻璃或橱窗等的玻璃基材上贴附使用屏幕10。
因此,观看者可以经由贴附于窗玻璃或橱窗等的贴附型投影屏幕,看到从投影仪中射出的图像漫射而成的规定大小的动态图像或文字信息。
此外,在图1(c)、图1(d)所示贴附型屏幕的构成中,通常为来自投影仪的光由基材12侧入射的形态,也可根据用途为来自投影仪的光由被粘物18侧入射的形态。
其中,作为屏幕一部分的基材发挥了充当光漫射层的支持体的功能,提高作为屏幕的操作性、搬运性、易制造性、装饰性等的同时,优选还具有赋予光漫射层机械保护、紫外线遮蔽性、抗氧化性等功能。
此外,如后述所述,在涂布、干燥含有硅酮树脂及有机微粒而成的涂布液时,还存在这种基材具有作为耐热性保持构件的功能的情况。
另一方面,光漫射层基本上具备两个功能:对被粘物的贴附性;使作为来自投影仪的影像的光发生漫射,使视角特性良好。
即,屏幕中具有:夹持屏幕而从与投影仪的相反侧观察的透射型屏幕,及从投影仪的相同一侧观察的反射型屏幕,在透射型屏幕的情况下,所述光漫射层具有使来自投影仪的图像直接漫射并透射,使在屏幕的背面侧的观众看到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反射型屏幕的情况下,所述光漫射层具有使来自投影仪的图像漫射并反射,使在屏幕的投影仪侧的观众看到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中的屏幕可用于透射型屏幕及反射型屏幕中的任意一种情况,但从最大限度利用本发明的效果的角度出发,更优选用作透射型屏幕。
4.基材
(1)种类
此外,作为基材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以下,有时称作PET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膜。
其理由在于,若为所述聚酯膜,则透明性、耐热性、或者机械强度优异且价格较便宜。
更具体而言,在将硅酮树脂涂布在基材上并使其干燥时,即使以规定温度(例如,130℃以上)加热,基材也能够发挥规定的耐热性,故而能够维持良好的平滑性,进而能够获得具有稳定的光漫射性和透光率的贴附型投影屏幕。
此外,作为聚酯膜以外的其他塑料膜,可优选以下膜作为适合的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聚烯烃膜,赛璐玢、二醋酸纤维素膜、三醋酸纤维素膜、醋酸纤维素丁酸酯膜、聚氯乙烯膜、聚偏二氯乙烯膜、聚乙烯醇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砜膜、聚醚醚酮膜、聚醚砜膜、聚醚酰亚胺膜、氟树脂膜、聚酰胺膜、丙烯酸树脂膜、聚氨酯树脂膜、降冰片烯类聚合物膜、环状烯烃类聚合物膜、环状共轭二烯类聚合物膜、乙烯基脂环式烃聚合物膜等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此外,在基材,特别是塑料膜中,出于提高与光漫射层的密合性的目的,优选根据需要在单面或两面施加底漆处理、氧化法、粗面化处理(凹凸化法)等表面处理。
其中,作为氧化法,例如可列举出电晕放电处理、铬酸处理、火焰处理、硅酸化火焰处理、热风处理、臭氧-紫外线处理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此外,作为粗面化处理,例如可列举出喷砂法、溶剂处理法、蚀刻处理法等。
此外,对于基材的形态,可根据用途或目的进行适当变更,但优选具有开口部、例如直径0.1~10mm的开口部的多孔性膜。若为这样的形态,则柔性或操作性提高,不仅能够适用于平面的被粘物,也能够适用于曲面的被粘物。
(2)厚度
此外,基材的厚度通常优选为50~250μm的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基材的厚度小于50μm,则存在因形成光漫射层时的加热,基材上产生微小的波纹,屏幕图像的清晰度降低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基材的厚度超过250μm,则存在屏幕中的图像模糊因基材厚而变大,图像的清晰度降低的情况。
因此,基材的下限厚度更优选为100μm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20μm以上的值。
此外,基材的上限厚度更优选为220μm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90μm以下的值。
(3)热收缩率
此外,基材的热收缩率可以JIS K 7133:1999为标准进行测定,优选在对象温度150℃、加热小时1小时后,MD方向及TD方向的任意方向均为2%以下。
其理由在于,通过如此对基材的热收缩率进行规定,在将硅酮树脂涂布于基材上并使其干燥时,即使以规定温度、规定时间进行加热,基材也能够发挥规定的耐热性,维持良好的平滑性。
然而,若基材的热收缩率过度减小,则存在可使用的基材材料过度受限、用于调整热收缩率的拉伸热处理等变复杂、进而制造成本等显著增高的情况。
因此,该基材的热收缩率的下限更优选为0.001%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为0.01%以上的值。
此外,该基材的热收缩率的上限更优选为1.5%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的值。
此外,MD方向指基材膜成形时的纵向方向,TD方向指基材膜成形时的横向方向。
(4)透光率(可见光透射率)
此外,在可见光区域中,基材的透光率优选为80%以上。
其理由在于,通过如此限制基材的透光率,限制了基材的光吸收,其结果,观看者在屏幕背面侧能够看到清晰、明亮的图像。
然而,若基材的透光率变得过高,则存在可使用的基材材料过度受限、用于调整透光率的拉伸热处理等变复杂、进一步制造成本等显著增高的情况。
因此,基材的透光率的下限更优选为82%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为85%以上的值。
此外,该基材的透光率的上限更优选为99.9%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99%以下的值。
5.光漫射层
(1)硅酮树脂
(1)-1主成分
光漫射层通过同时含有有机微粒与硅酮树脂,在将含有其的屏幕贴附于被粘物的同时,能够进行再剥离、再利用等。
即,以该硅酮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光漫射层具有如下特征:通过其自粘性,在挤出空气的同时贴附于被粘物上,因此不产生因气泡混入而导致的光学缺陷。
这是即使屏幕硬也能够获得的效果。即,屏幕通过以硅酮树脂为主成分的光漫射层,能够在防止气泡混入的同时在现场进行施工。
此外,以硅酮树脂为主成分的光漫射层密合于被粘物上,非常牢固地进行贴附,同时能够无残胶地进行再剥离。
此外,以硅酮树脂为主成分的光漫射层用于最靠近窗玻璃等被粘物的部分、即用于外部光照射的最近部分,但通过使用硅酮树脂,耐光性也优异。
其中,硅酮树脂例如可含有有机多分子硅醚及其衍生物或者其中任何一种作为主成分。
特别优选含有包含以下述物质作为构成成分的硅酮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由以硅氧烷键为主骨架的具有链烯基的有机多分子硅醚及有机氢化多分子硅醚构成的加成型有机多分子硅醚;铂催化剂。
以该硅氧烷键作为主骨架、具有链烯基的有机多分子硅醚,具体而言,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且优选为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链烯基的化合物。
R1aSiO(4-a)/2 (1)
式(1)中,R1互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1~12的、优选为碳原子数1~8的非取代或取代的一价烃基,a为1.5~2.8,优选为1.8~2.5,更优选为1.95~2.05的范围的正数。
此外,作为上述的R1所示的结合于硅原子上的非取代或取代的一价烃基,例如可列举出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丁烯基、己烯基、环己烯基、辛烯基等链烯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新戊基、己基、环己基、辛基、壬基、癸基等烷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等芳基,苄基、苯乙基、苯丙基等芳烷基,或这些基团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氟、溴、氯等卤素原子、氰基等取代的基团,如氯甲基、氯丙基、溴乙基、三氟丙基、氰乙基等。
此外,作为有机多分子硅醚中的链烯基,从生产性的角度出发,若为乙烯基则固化时间短,因此优选。
此外,有机氢化多分子硅醚在分子中具有SiH基,其与以硅氧烷键为主骨架、具有链烯基的有机多分子硅醚的链烯基之间能够进行加成反应而固化。
(1)-2铂催化剂
此外,作为用于使硅酮树脂固化的铂催化剂,可例示有铂黑、四氯化铂、氯铂酸、氯铂酸与一价醇的反应物、氯铂酸与烯烃类的络合物、二乙酰乙酸铂等。
此外,相对于加成型有机多分子硅醚100重量份,该铂催化剂的使用量优选为0.01~3.0重量份的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该铂催化剂的使用量小于0.01重量份,则存在因固化不足而再剥离性差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铂催化剂的使用量超过3.0重量份,则贴附性变差,此外,因加成反应导致的凝胶化快,存在难以稳定进行涂布作业的情况。
因此,该铂催化剂的使用量的下限更优选为0.05重量份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的值。
此外,该铂催化剂的使用量的上限更优选为2.5重量份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份以下的值。
(1)-3其他的聚有机硅氧烷
此外,主成分的加成型有机多分子硅醚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合力,优选添加在分子内含有3官能性或者4官能性的硅氧烷单元的聚有机硅氧烷。
此外,在添加该聚有机硅氧烷的情况下,相对于加成型有机多分子硅醚100重量份,其添加量优选为50重量份以下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该聚有机硅氧烷的添加量超过50重量份,则存在密合力上升,难以再剥离的情况。
但若该聚有机硅氧烷的添加量变得过少,则存在难以体现添加效果的情况。
因此,对于该聚有机硅氧烷的添加量的下限,更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为5重量份以上的值。
此外,对于该聚有机硅氧烷的添加量的上限,更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下的值。
此外,硅酮树脂中,作为上述以外的成分,可适当添加例如反应延迟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等公知的添加剂。
此外,在添加了这些添加剂的情况下,其添加量因添加剂的种类而定,相对于加成型有机多分子硅醚100重量份,其添加量优选为0.01~10重量份的范围内的值。
(1)-4折射率
此外,硅酮树脂的折射率优选为1.35~1.48的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该硅酮树脂的折射率为超过1.48的值,则因与有机微粒的折射率的关系,存在所得到的雾度值过小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硅酮树脂的折射率为小于1.35的值,则存在在获得适当的硅酮树脂时,所使用的单体种类过度受限的情况。
因此,硅酮树脂的折射率的下限更优选为1.38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40以上的值。
此外,硅酮树脂的折射率的上限更优选为1.47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45以下的值。
(2)有机微粒
(2)-1平均粒径
此外,光漫射层的特征在于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10μm的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小于1μm的值,则存在光漫射层中雾度值急剧降低、或凝集变容易而难以均匀地进行分散混合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超过10μm的值,则存在光漫射层的密合力急剧降低、或难以凝集而同样难以均匀地进行分散混合的情况。
更进一步而言,若为如此的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则容易将后述作为影响因子的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值,进而能够更加稳定且定量地获得规定范围的雾度值和密合力。
因此,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的下限更优选为2μm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上的值。
此外,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的上限更优选为8μm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6μm以下的值。
此外,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可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
在此,对图2(a)所述的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对于光漫射层(可与屏幕同样看待)的雾度值(特性曲线A)及密合力(特性曲线B)的影响进行说明。
即,在图2(a)的横轴上表示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μm),左纵轴上表示雾度值(%),右纵轴上表示密合力(mN/25mm)。
此外,由图2(a)中的特性曲线A的动向可知,随着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由2μm增大至10μm,雾度值表现出有稍许上升的倾向,更具体而言,从约52%上升至约63%。
此外,由特性曲线B的动向可知,随着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同样地增大,密合力表现出有一些降低的倾向,更具体而言,从约54mN/25mm降低至约49mN/25mm。
因此,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虽无较强的影响,但对于光漫射层的雾度值和密合力而言有规定的影响,因此在对这些数值进行微小的调整时,其可谓有效的影响因子。
(2)-2种类1
此外,作为有机微粒的种类(单体种类),只要与硅酮树脂之间产生折射率差例如0.02以上的差,可获得规定的雾度值,则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二醇化合物等单体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类。
其理由在于,若有机微粒为硅酮树脂颗粒或二氧化硅颗粒,则与硅酮树脂的折射率差过度减小,例如,变为小于0.02的值,存在所得到的雾度值显著减小的情况。
反过来说,选择有机微粒的种类,使其与硅酮树脂之间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02以上的值,特别优选为0.05以上的值。
除此之外,作为有机微粒的种类,已知有聚碳酸酯树脂类或聚酯树脂类,但它们的缩聚物容易水解,因此存在耐久性或透光性显著降低的情况。
因此,对于有机微粒的种类,进一步优选为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等单体中的至少一种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类。
(2)-3种类2
此外,对于有机微粒的种类2(交联剂),由于提高了该有机微粒的耐久性、机械强度、玻璃化转变温度、耐光性等,在聚合有机微粒时的单体中,优选以规定量添加二乙烯基苯等交联剂,然后聚合有机微粒。
即,优选相对于单体整体量(100重量%),通常以成为0.1~10重量%的范围的方式添加交联剂后,使其进行溶液聚合或滴定聚合等,规整平均粒径,成为耐热性等高的交联有机微粒。
(2)-4折射率
此外,有机微粒的折射率优选考虑与硅酮树脂的折射率差而决定,通常优选为1.42~1.65的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该有机微粒的折射率为小于1.42的值,则由于其与硅酮树脂的折射率的关系,存在所得到的雾度值过度减小的情况。此外,还存在在获得适当的有机微粒时所使用的单体种类过度受限、有机微粒的制造成本增高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有机微粒的折射率为超过1.65的值,也存在在获得适当的有机微粒时所使用的单体种类过度受限、有机微粒的制造成本增高的情况。
因此,有机微粒的折射率的下限更优选为1.45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48以上的值。
此外,有机微粒的折射率的上限更优选为1.60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55以下的值。
(2)-5添加量
此外,相对于硅酮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光漫射层的有机微粒的添加量控制为1~15重量份的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有机微粒的添加量为小于1重量份的值,则存在光漫射层的雾度值急剧降低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有机微粒的添加量为超过15重量份的值,则存在光漫射层的密合力急剧降低的情况。
更进一步而言,若为上述有机微粒的添加量,则可容易地将后述作为影响因子的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值,进而能够更加稳定且定量地得到规定范围的雾度值和密合力。
因此,有机微粒的添加量的下限更优选为3重量份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为8重量份以上的值。
此外,有机微粒的添加量的上限更优选为13重量份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2重量份以下的值。
在此,对图2(b)所述的有机微粒的添加量对于光漫射层(可与屏幕同样看待)的雾度值(特性曲线A)及密合力(特性曲线B)的影响进行说明。
即,在图2(b)的横轴上表示相对于硅酮树脂100重量份的有机微粒的添加量(重量份),左纵轴上表示雾度值(%),右纵轴上表示密合力(mN/25mm)。
此外,由图2(b)中的特性曲线A的动向可知,随着有机微粒的添加量从1重量份增大至17重量份,雾度值表现出显著上升的倾向,更具体而言,从约24%上升至约98%。
此外,由特性曲线B的动向可知,随着有机微粒的添加量同样地增大,密合力表现出缓缓降低的倾向,更具体而言,从约54mN/25mm降低至约16mN/25mm。
因此,由于有机微粒的添加量对光漫射层的雾度值和密合力有较强影响,在想要较大地变动该数值的情况下,其可谓有效的影响因子。
(3)厚度
光漫射层的特征在于光漫射层的厚度为5~30μm的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该光漫射层的厚度为小于5μm的值,则不仅难以获得所期望的密合力或保持力,还存在雾度值过度降低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该光漫射层的厚度超过30μm,则固化时间变长,在经济上不利,此外还存在使基材等的光学特性变差的情况。
因此,光漫射层的厚度的下限更优选为8μm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上的值。
此外,光漫射层的厚度的上限更优选为25μm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下的值。
在此,对图2(c)所述的该光漫射层的厚度对于光漫射层(可与屏幕同样看待)的雾度值(特性曲线A)及密合力(特性曲线B)的影响进行说明。
即,在图2(c)的横轴上表示光漫射层的膜厚(μm),左纵轴上表示雾度值(%),右纵轴上表示密合力(mN/25mm)。
此外,由图2(c)中的特性曲线A的动向可知,随着光漫射层的膜厚由10μm增厚为25μm,雾度值表现出上升的倾向,更具体而言,由约41%上升至约72%。
此外,由特性曲线B的动向可知,随着光漫射层的膜厚同样地增厚,密合力表现出缓缓增加的倾向,更具体而言,由约55mN/25mm增加至约65mN/25mm。
因此,由于光漫射层的膜厚对光漫射层的雾度值有较强影响,在希望控制该数值进行较大变动的情况下,其可谓有效的影响因子。
更进一步,光漫射层的膜厚对光漫射层的密合力有微小的影响,因此在希望以微小的范围内对该数值进行变动的情况下,其也可谓有效的影响因子。
(4)影响因子
在光漫射层的厚度为t(μm),其所含的有机微粒的添加量为A(重量份),且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时,所表示的影响因子优选为3~100的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通过将影响因子控制在该范围内,能够更容易且稳定地获得雾度值和密合力在所期望范围内的贴附型投影屏幕。
因此,所表示的影响因子的下限更优选为10以上的值,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的值。
此外,所表示的影响因子的上限更优选为80以下的值,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下的值。
在此,对图3所述的所表示的影响因子对于光漫射层(可与屏幕同样看待)的雾度值及密合力的影响进行说明。
即,在图3的横轴上表示光漫射层中所表示的影响因子的值(-),左纵轴上表示雾度值(%),右纵轴上表示密合力(mN/25mm)。
其中,由图3中的特性曲线A的动向可知,随着的值增大,雾度值表现出显著上升的倾向。
更具体而言,在为5的情况下,雾度值为约20%的低值,若当为10时,雾度值上升至约40%。更进一步,若当为20时,雾度值为约80%,当为50时,雾度值为约95%,出现饱和的倾向。
另一方面,由特性曲线B的动向可知,随着光漫射层的的值的增大,密合力表现出缓缓降低的倾向。
更具体而言,在为5~25的情况下,密合力为约50~60mN/25mm的范围内的值,若为30,则密合力降低至小于约50mN/25mm的值。更进一步,若为40,则密合力降低至约40mN/25mm,若为60以上,则出现密合力小于约20mN/25mm的值的倾向。
因此,光漫射层的对雾度值有较强影响,因此在希望较大地变动、控制该数值的情况下,其可谓有效的影响因子。
更进一步,光漫射层的对该密合力有相应的影响,因此,在希望在微小的范围内变动、控制该数值的情况下,其可谓有效的影响因子。
6.光控制构件1
作为光控制构件的一种,优选在基材的表面(没有光漫射层的一侧)进一步层叠图4(a)~(b)所示的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例如,百叶窗型光漫射膜)20。
更具体而言,如图1(d)所示,优选在光漫射层14的表面侧(光入射侧),经由基材12间接层叠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制成贴附型复合投影屏幕21,或者不经由基材直接层叠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制成贴附型复合投影屏幕。
此外,在不经由基材直接层叠而成的情况下,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起到作为基材的作用。
此外,在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与基材12之间,通常,优选形成有粘接剂层或粘着剂层,由此粘接两者。
即,如图5中的特性曲线A所示,可知在单独使用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作为屏幕的情况下,表示雾度值的曲线取决于入射角而较急剧地变化。
其中,在光漫射层的投影仪的光入射的一侧层叠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制成各向异性光漫射性与各向同性光漫射性组合而成的复合投影屏幕,由此如特性曲线B所示,表示雾度值的曲线能够更加平缓。
由此,根据如此使雾度值变化平缓的复合投影屏幕,视角特性(光漫射入射角区域)不因观看者看到图像的角度或来自投影仪的光对屏幕的入射角而变宽,大多数观看者可由屏幕的背面侧看到良好且清晰的图像。
此外,若为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与光漫射层组合而成的复合投影屏幕,则即使在暴露于外部光中而性能劣化的情况下,也存在能够通过仅更换光漫射层来对成本较高的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进行再利用的优点。
更进一步,若为这种复合投影屏幕,即使在仅光漫射层中雾度值尚较低的情况下,由于起因于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的光雾效果,可将总体的雾度值控制在较高的值。
其中,图4(a)为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的俯视图(平面图),图4(b)为将图4(a)所示的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沿点线A-A以垂直方向切断,从箭头方向观看切断面时的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的截面图。
如该图4(a)所示,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优选具有在膜面方向上交替平行配置折射率相对高的线状高折射率固化物22与折射率相对低的线状低折射率固化物24而成的百叶窗结构。
此外,如图4(b)所示,优选高折射率固化物22与低折射率固化物24分别具有规定厚度,即使在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的垂直方向也保持交替平行配置的状态。
此外,高折射率固化物指具有多个联苯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等的紫外线固化物,作为一例,优选折射率为1.5~1.65的范围内的值。
此外,低折射率固化物指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等的聚合物,作为一例,优选其重均分子量为3,000~20,000的范围内的值,优选折射率为1.4~1.5的范围内的值。
由此,在入射角为光漫射入射角区域内的情况下,该入射光通过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以显示各向异性的方式进行光漫射。
即,如图4(b)所示,在相对于百叶窗结构23的边界面23’,入射光对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的入射角为基本上接近平行的规定范围内的角度(光漫射入射角区域内的角度)的情况下,入射光(32、34)改变方向并沿膜厚方向穿过百叶窗结构内的高折射率固化物22的内部,出光面侧的光的行进方向变得不同。
其结果,在入射角为光漫射入射角区域内的情况下,入射光(32’、34’)通过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仅在规定方向进行漫射。
另一方面,在入射光(36’)对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的入射角从光漫射入射角区域偏离的情况下,入射光36不通过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20发生光漫射而直接透过。
7.光控制构件2
此外,作为光控制构件的一种,光漫射层还优选在基材的表面(不与光漫射层接触的一侧)进一步层叠其他种类的各向同性光漫射性膜(例如,柱型光漫射膜)。
即,通过经由粘接剂或粘着剂在基材的表面(不与光漫射层接触的一侧)层叠各向同性光漫射性膜,或者将各向同性光漫射性膜代替基材直接与光漫射层层叠,可制成复合投影屏幕。由此,即使在仅光漫射层中的雾度值较低的情况下,由于起因于各向同性光漫射性膜的光雾效果,也可将总体的雾度值控制在较高的值。
此外,若为这种复合投影屏幕,即使在大多暴露在外部光中、性能劣化的情况下,也存在能够通过仅替换光漫射层即可对成本较高的柱型光漫射膜进行再利用的优点。
此外,虽未图示,作为上述的柱型光漫射膜,可列举出具有在折射率相对低的区域中,在膜的膜厚方向上竖立多个折射率相对高的柱状物的内部结构的光漫射膜等。
更具体而言,在柱型光漫射膜的垂直方向上切断的截面上,优选折射率相对高的柱状物与折射率相对低的区域为分别具有规定的宽度且呈交替配置的状态。
由此,在入射角为光漫射入射角区域内的情况下,可推测入射光通过在膜内具有柱结构的光漫射膜,以各向同性进行漫射。
即,使入射光对在膜内具有柱结构的光漫射膜的入射角为相对于柱结构的边界面从平行到规定角度范围的值(光漫射入射角区域内的值)
如此,该入射光改变方向并沿膜厚方向穿过柱结构内的折射率相对高的柱状物的内部,由此,出光面侧的光的行进方向变得不同。
其结果,在入射角为光漫射入射角区域内的情况下,入射光通过在膜内具有柱结构的光漫射膜而进行漫射,成为漫射光。
另一方面,在入射光对在膜内具有柱结构的光漫射膜的入射角从光漫射入射角区域偏离的情况下,入射光不通过光漫射膜扩散,而是直接透过光漫射膜,成为透射光。
8.其他层叠构件
(1)保护膜
此外,优选对屏幕中光漫射层的与基材相反侧的表面层叠保护膜。
其理由在于,通过如上所述层叠保护膜,能够防止污染物对光漫射层的附着,同时使屏幕的操作(搬运性)、密合力或光漫射性的效果的再现性更加良好。
其中,作为保护膜,可列举出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膜、聚偏二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硅酮树脂膜等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保护膜的与光漫射层接触的一侧的面优选通过氟树脂等进行剥离处理,还优选不进行表面处理而直接使用上述膜。
此外,保护膜的厚度通常优选为1~1000μm的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保护膜变得过薄,则存在操作性恶化、保护光漫射层的功能降低的情况。此外,若保护膜变得过厚,则同样存在操作困难、在贴附于屏幕的光漫射层时难以成卷的情况。
因此,保护膜的厚度的下限更优选为1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
此外,剥离膜的厚度的上限更优选为2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下。
(2)防反射层
此外,在屏幕中,优选在投影仪的光的入射侧设置防反射层。
具体而言,优选设置有涂布了防反射层(AR)或低反射层(LR)的塑料膜或蛾眼膜。
此外,防反射层不具有仅使来自特定角度范围的入射光选择性散射、而使除此之外的角度的入射光透过的功能,从该方面来看其与光漫射控制层不同。
此外,对于防反射层及低反射层,只要通过在将传统公知的材料涂布在作为上述基材的塑料膜上而形成即可。此外,优选将通过传统配方而形成的蛾眼膜作为基材。
(3)其他
此外,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根据需要在基材的至少一侧设置加强板、硬涂层、抗静电层、紫外线吸收层、紫外线反射层及色相调整层、反射板等,也可赋予基材本身该功能。
9.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屏幕可使用上述的各种材料,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制作。
(1)第一工序
第一工序为制备涂布液的工序,所述涂布液含有硅酮树脂与有机微粒。
因此,首先,将规定量的甲苯或甲乙酮等的有机溶剂放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内。
然后,加入规定量的有机微粒,使用搅拌装置,对容器内进行搅拌直至均匀分散。
然后,对于由规定的有机多分子硅醚及有机氢化多分子硅醚构成的加成型有机多分子硅醚,加入规定量的铂催化剂及根据需要的含有3官能性或者4官能性的硅氧烷单元的聚有机硅氧烷,使用搅拌装置,对容器内进行搅拌直至呈均匀状态。
最后,对容器内进行搅拌,同时进一步添加规定量的甲苯或甲乙酮等有机溶剂,进行稀释以使固体成分浓度成为规定值(例如,20重量%),制成涂布液。
(2)第二工序
第二工序为在规定基材上涂布获得的涂布液、使其干燥的工序。
即,使用涂布装置,例如使用刮刀涂布机或涂布器、以及辊式涂布机等,在基材表面涂布获得的硅酮树脂溶液涂布液,形成涂膜。
然后,以规定条件对涂膜进行加热处理,使有机溶剂(甲苯或甲乙酮等)消散而干燥的同时,使硅酮树脂成分反应,在基材上形成均匀含有有机微粒的规定光漫射层。
作为此时的加热处理条件,其因硅酮树脂的种类或催化剂的添加量等而改变,通常,优选加热温度120~160℃、加热时间0.5~10分钟左右,更优选为加热温度125~140℃、加热时间1~5分钟左右。
即,经过所述涂布、干燥处理等,基本能够形成由规定基材与规定光漫射层构成的贴附型投影屏幕。
实施例
以下,参照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的贴附型投影屏幕(屏幕)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很显然,本发明的范围无特殊理由则不受这些实施例等中的记载的限制。
[实施例1]
1.屏幕的制作
向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内中,作为硅酮树脂,相对于100重量份(表示固体成分换算值,以下相同)的加成型有机多分子硅醚(信越化学工业(株)制,KS-847H,折射率:1.43),添加0.03重量份铂催化剂(信越化学工业(株)制,PL-50T)、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颗粒(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制,SSX-104,平均粒径:4μm,折射率:1.49),所述加成型有机多分子硅醚由以硅氧烷键为主骨架且具有乙烯基的有机多分子硅醚及有机氢化多分子硅醚构成。
然后,搅拌容器内的添加成分即硅酮树脂等,同时进一步添加规定量的甲乙酮,对其进行稀释以使固体成分浓度为20重量%,制成涂布液。
然后,使用涂布器对PET膜(Toray(株)制,lumirror U48,厚度:125μm,可见光透射率:89%)的易粘接处理面侧涂布获得的涂布液,进行130℃、2分钟的加热处理,得到在基材的单面具有厚度15μm的光漫射层的屏幕。
此外,所述PET膜在150℃、1小时加热后的MD方向及TD方向的热收缩率分别为0.9%及0.4%。
2.屏幕的评价
(1)总透光率及雾度值
以JIS K 7136:2000为标准,使用雾度计NDH-5000(日本电色工业(株)制,积分球式透光率测定装置),以使光漫射层侧为入射光侧的方式设置屏幕,测定屏幕的雾度值(haze value,%)。
即,使用积分球式透光率测定装置,分别测定屏幕的总透光率及漫射透光率,通过下述式(2)及(3)计算雾度值。
雾度值(%)=漫射透光率(%)/总透光率(%)×100 (2)
漫射透光率(%)=总透光率(%)-平行光线透射率(%) (3)
(2)密合力
以JIS Z 0237:2000为标准,使用拉伸试验机,测定屏幕(宽:25mm)对玻璃板的密合力(180°剥离力,剥离速度300mm/分钟)。
(3)投影性
按照以下的标准评价屏幕的投影性。
即,将屏幕裁切为10cm×10cm的正方形,将其贴附于玻璃板,得到在玻璃板上贴附有屏幕的样品。
然后,使用迷你投影仪PP-D1(Onkyo Digital Solutions(株)制),从屏幕的基材侧对样品投影规定图像。此时,相对于所述样品平面的法线,从投影仪射出的光线以向下30°的角度入射的方式照射。
然后,从玻璃板的屏幕非贴附面侧、样品平面的法线方向(0°)、或者样品平面的法线方向向下30°的方向(30°),以目视观察规定图像,按照以下的标准评价屏幕的投影性。
此外,以下的标准中,明亮的环境是指:在装有荧光灯的房间,在样品位置使测定器朝向荧光灯的方向进行测定时显示800勒克司,同样对样品进行配置而测定时显示400勒克司的环境。此外,黑暗环境是指关掉荧光灯的暗室状态。
◎: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下也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图像;
○: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下也能清晰地看到图像;
△:在明亮的环境下图像不清晰,但在黑暗环境下能清晰地看到图像;
×:即使在黑暗环境下图像也不清晰。
(4)贴附性
按照以下的标准评价屏幕的贴附性,
即,将屏幕裁切成横6cm、纵14cm的长方形尺寸,目视观察在将其贴附于玻璃板时的空气去除状态,按照以下的标准评价。
◎:即使为手工作业,也能够简单地去除空气;
○:手工作业中空气去除不充分,但通过使用刮除器(squeegee)也能够简单地去除空气;
△:通过使用刮除器,能够去除空气;
×:空气去除困难。
(5)再剥离性
按照以下的标准评价屏幕的再剥离性
即,在上述屏幕进行贴附性评价后,从玻璃板上剥离,目视观察屏幕的状态,包括光漫射层,按照以下的标准评价再剥离性。
◎:以手工作业即可简单地从玻璃板剥离,光漫射层无变形,即使进行再贴附空气也不混入;
○:以手工作业即可从玻璃板剥离,光漫射层无变形,通过使用刮除器进行再贴附,空气不混入;
△:可从玻璃板剥离,但光漫射层变形,再贴附后的空去去除性降低;
×:无法从玻璃板剥离,或剥离时光漫射层受到破坏,光漫射层的一部分残留于玻璃板。
(6)密合耐久性(热循环试验)
按照以下的标准评价屏幕的密合耐久性。
即,将屏幕裁剪成10cm×10cm的正方形,将其光漫射层侧贴附于玻璃板,得到在玻璃板上贴附有屏幕的样品。准备10片同样的样品,
然后,对10片样品分别进行-35℃、70℃各30分钟交替重复的热循环试验250小时后,以以下的标准评价样品,作为密合耐久性的评价。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10片样品中未发现屏幕的剥落。
○:1~2片样品中发现屏幕的剥落。
△:3~5片样品中发现屏幕的剥落。
×:6~10片样品中发现屏幕的剥落。
[实施例2~4]
在实施例2~4中,研究了有机微粒的添加量对硅酮树脂的影响。
即,除了在实施例2中,将有机微粒的添加量设为10重量份,在实施例3中,将有机微粒的添加量设为15重量份,在实施例4中,将有机微粒的添加量设为1重量份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测定雾度值等。各自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6]
在实施例5~6中,研究了光漫射层的厚度的影响。
即,除了在实施例5中将光漫射层的厚度设为10μm,在实施例6中将光漫射层的厚度设为25μm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测定雾度值等。各自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7~9]
在实施例7~9中,研究了硅酮树脂中添加的有机微粒的种类(包含平均粒径的差异)。
即,除了在实施例7中将有机微粒的种类从PMMA颗粒(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制,SSX-104,平均粒径:4μm,折射率:1.49)设为PMMA颗粒(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制,SSX-102,平均粒径:2μm,折射率:1.49),在实施例8中同样地将有机微粒的种类设为PMMA颗粒(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制,SSX-108,平均粒径:8μm,折射率:1.49),在实施例9中同样地将有机微粒的种类设为交联聚苯乙烯颗粒(综研化学(株)制,SX-350,平均粒径:3.5μm,折射率:1.60)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测定雾度值等。各自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0中,制成设有光控制构件的贴附型复合投影屏幕,研究了其影响,所述光控制构件在基材与光漫射层之间具有各向异性光漫射性。
即,作为具有各向异性光漫射性的光控制构件,准备了图4所示的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
此外,该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通过以下的顺序制成。
<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用组合物的制备>
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内使聚丙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重均分子量为9,900的聚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波长589nm的折射率为1.46)。
然后,在相对于100重量份获得的聚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添加了100重量份邻苯基苯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株)制,NK酯A-LEN-10;波长589nm的折射率为1.58)、5重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2-羟基-2-甲基苯丙酮(2-hydroxy-2-methylpropiophenone)后,在80℃的条件下进行混合至均匀,得到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用组合物。
<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用组合物的涂布>
然后,使用涂布器将获得的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用组合物涂布在作为工艺片的PET膜上,得到膜厚200μm的光固化性树脂层。
<光固化性树脂层的固化>
然后,将由获得的PET膜与光固化性树脂层构成的层叠体在输送装置上以PET膜侧与输送装置接触的方式进行设置,同时在光固化性树脂层的上方,以输送装置的运动方向与线状紫外线灯的纵向方向所成的角为直角的方式,设置内置有线状紫外线灯的紫外线照射装置(iGrafx(株)制,ECS-4011GX)。此外,将紫外线照射装置至与其对应的输送装置部分以不使外部光进入的方式盒装,同时,以从紫外线照射装置发出的紫外线在输送装置的运动方向(光固化性树脂层的运动方向)成略平行光的方式,通过2片遮光板调整光固化性树脂层的运动方向的紫外线照射宽度。此时,在从线状紫外线灯的纵向方向看到照射在光固化性树脂层的表面的紫外线时,在将光固化性树脂层的法线方向设为0°的情况下,以使来自灯的直接的紫外线的照射角度为30°的方式进行设定。此外,设置紫外线灯以使其纵向方向与所述层叠体的纵向方向所成的角为直角。
然后,在空气气氛下照射紫外线,以使光固化性树脂层表面的峰照度为10mW/cm2,累积光量为80mJ/cm2,同时通过输送装置使层叠体以0.2m/分钟的速度在其纵向方向上移动。
<后处理>
然后,在光固化性树脂层的表面上层叠剥离膜(LINTEC(株)制,SP-PET382050),除此之外,以与上述工序相同的条件进行紫外线照射。
由此,得到总厚度200μm、截面线状的固化物的倾斜角度22°(膜平面的法线方向为0°)、百叶窗结构厚度方向的长度为165μm的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此外,总厚度通过恒压厚度测定器(宝制作所(株)制,TECLOCK PG-02J)测定,截面线状的固化物的倾斜角度及长度则根据电子显微镜照片测定。
然后,从其工艺片剥离准备的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用市场出售的丙烯酸类粘接剂将该露出面贴附于在实施例2中获得的屏幕的基材侧,制作以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基材(PET膜)、及光漫射层的顺序层叠而成的贴附型复合投影屏幕。
然后,剥离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上的剥离膜,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雾度值等的各种试验的测定。
然而,对于屏幕的投影性的评价,以使投影仪的光线与截面线状的固化物的倾斜角度为最浅角度(各向异性光漫射性膜制作时的紫外线照射方向与投影仪的光线的照射方向为大致一致的方向)的方式,调整屏幕与玻璃的层叠体的上下左右来进行。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在比较例1中,除了在光漫射层的硅酮树脂中完全不添加有机微粒即其添加量为0重量份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测定雾度值等。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2]
在比较例2中,除了将有机微粒对光漫射层的硅酮树脂的添加量设为17重量份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测定雾度值等。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3]
在比较例3中,除了将光漫射层中有机微粒的种类从SSX-104设为Tospearl 145(Toray(株)制,平均粒径:4.5μm,折射率:1.43),将其添加量设为5重量份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测定雾度值等。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4]
向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内,相对于100重量份含有98.5重量%丙烯酸丁酯与1.5重量%丙烯酸2-羟基乙酯而形成的重均分子量200万的丙烯酸共聚物,加入0.2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改性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综研化学(株)制,产品名“TD-75”)、0.2重量份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工业(株)制,产品名“KBM-403”)、及3重量份PMMA颗粒(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制,SSX-104,平均粒径:4μm,折射率:1.49),将它们分别在乙酸乙酯中混合,由此得到涂布液。
然后,将获得的涂布液对PET膜(Toray(株)制,lumirror U48,厚度:125μm)的易粘接处理面侧进行涂布,进行90℃、1分钟的加热处理,之后在室温下养护一周。由此,制成在基材的单面具有由丙烯酸树脂构成的厚度15μm的光漫射层的屏幕。
然后,以与实施例1测定所得屏幕的雾度值等。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5]
在比较例5中,除了将微粒的种类从SSX-104设为Tospearl 145(Toray(株)制,平均粒径:4.5μm,折射率:1.43),且进一步将微粒的添加量设为4.45重量份以外,依照比较例4制作屏幕,测定雾度值等。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Claims (8)

1.一种贴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
其含有基材、光漫射层而构成,
所述光漫射层含有硅酮树脂、平均粒径为1~10μm的有机微粒,
所述光漫射层的厚度为5~30μm的范围内的值,
光漫射层侧的以JIS Z 0237:2009为标准测定的180°剥离力为20~200mN/25mm的范围内的值,且
以JIS K 7136:2000为标准测定的雾度值为20%以上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硅酮树脂100重量份,所述有机微粒的添加量为1~15重量份的范围内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贴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光漫射层的厚度为t(μm)、所述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μm)、所述有机微粒的添加量为A(重量份)时,以表示的影响因子为3~100的范围内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贴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酮树脂与所述有机微粒的折射率差为0.02以上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贴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厚度为50~250μm的范围内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贴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
对于在150℃、1小时加热后的MD方向及TD方向的任一方向,所述基材的热收缩率均为2%以下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贴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材的表面及背面或者其中任意一面上,进一步设置有具有各向异性光漫射性或各向同性光漫射性的光控制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贴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光漫射层的与所述基材相反侧的表面层叠有保护膜。
CN201611207726.8A 2016-03-30 2016-12-23 贴附型投影屏幕 Active CN1072909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8549 2016-03-30
JP2016068549A JP6633955B2 (ja) 2016-03-30 2016-03-30 貼付型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スクリー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0922A true CN107290922A (zh) 2017-10-24
CN107290922B CN107290922B (zh) 2020-11-20

Family

ID=60006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07726.8A Active CN107290922B (zh) 2016-03-30 2016-12-23 贴附型投影屏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33955B2 (zh)
KR (1) KR102515861B1 (zh)
CN (1) CN107290922B (zh)
TW (1) TWI70777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3442A (zh) * 2019-01-30 2019-04-26 广州悦荣欣科技有限公司 粘贴式软性激光电视屏幕
CN112946986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四川尚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避免摩尔条纹的高增益激光抗光屏幕的制备方法
CN112940618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四川尚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激光抗光屏幕的光扩散膜组合物及光扩散膜制备方法
CN112940609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四川尚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激光抗光屏幕的色膜组合物及色膜的制备方法
WO2024046330A1 (en) * 2022-08-31 2024-03-07 Arovia Hong Kong Limited Silicone projection scree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9529A1 (ja) * 2018-02-16 2019-08-22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映像投影システム
JP2020134830A (ja) * 2019-02-22 2020-08-31 Eneos株式会社 映像投影システム
JPWO2023074890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JPWO2023171222A1 (zh) * 2022-03-09 2023-09-14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05282A1 (en) * 1999-12-22 2001-06-28 Kimoto Co., Ltd. See-through light transmitting type screen
CN200969021Y (zh) * 2006-11-07 2007-10-31 雅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板
JP2009229595A (ja) * 2008-03-19 2009-10-08 Nippon Zeon Co Ltd 投影スクリーン及び投影システム
JP2011017972A (ja) * 2009-07-10 2011-01-27 Lintec Corp 透明体貼付用スクリーン
CN104145215A (zh) * 2012-03-02 2014-11-12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透射型屏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359C (zh) * 1999-03-31 2004-12-22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散射片、光散射性复合片及液晶显示元件
JP3993980B2 (ja) * 1999-12-22 2007-10-17 株式会社きもと 透視可能な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4129275B2 (ja) 1999-12-22 2008-08-06 株式会社きもと 透視可能な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US6870670B2 (en) 2001-04-06 2005-03-2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creen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TW528920B (en) * 2001-12-13 2003-04-21 Sony Corp Screen,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KR100859365B1 (ko) * 2004-03-12 2008-09-22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투과형 스크린용 광확산 부재
JP4847329B2 (ja) * 2004-08-10 2011-12-28 株式会社きもと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4678847B2 (ja) * 2004-10-28 2011-04-2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から得られる粘着層を有する粘着性フィルム
JP2009302029A (ja) * 2008-02-13 2009-12-24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透明導電フィルムとフレキシブル機能性素子およびこれ等の製造方法
KR101750568B1 (ko) * 2008-09-17 2017-06-23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광 확산 감압 접착제
WO2012176585A1 (ja) * 2011-06-20 2012-12-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蛍光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US20140347724A1 (en) * 2013-05-24 2014-11-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ojection system having a physical mas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05282A1 (en) * 1999-12-22 2001-06-28 Kimoto Co., Ltd. See-through light transmitting type screen
CN200969021Y (zh) * 2006-11-07 2007-10-31 雅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板
JP2009229595A (ja) * 2008-03-19 2009-10-08 Nippon Zeon Co Ltd 投影スクリーン及び投影システム
JP2011017972A (ja) * 2009-07-10 2011-01-27 Lintec Corp 透明体貼付用スクリーン
CN104145215A (zh) * 2012-03-02 2014-11-12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透射型屏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3442A (zh) * 2019-01-30 2019-04-26 广州悦荣欣科技有限公司 粘贴式软性激光电视屏幕
CN112946986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四川尚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避免摩尔条纹的高增益激光抗光屏幕的制备方法
CN112940618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四川尚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激光抗光屏幕的光扩散膜组合物及光扩散膜制备方法
CN112940609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四川尚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激光抗光屏幕的色膜组合物及色膜的制备方法
CN112946986B (zh) * 2019-12-11 2022-04-01 四川尚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避免摩尔条纹的高增益激光抗光屏幕的制备方法
WO2024046330A1 (en) * 2022-08-31 2024-03-07 Arovia Hong Kong Limited Silicone projection scre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15861B1 (ko) 2023-03-31
JP2017181772A (ja) 2017-10-05
CN107290922B (zh) 2020-11-20
TW201801915A (zh) 2018-01-16
TWI707772B (zh) 2020-10-21
KR20170112982A (ko) 2017-10-12
JP6633955B2 (ja) 2020-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0922A (zh) 贴附型投影屏幕
CN102472842B (zh)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KR100932825B1 (ko) 눈부심-방지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눈부심-방지 필름, 눈부심-방지 편광자,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필름
CN108666404A (zh) 低镉含量的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200916836A (en) Optical film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and glare-proof polarizer using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WO2008016088A1 (ja) 光拡散層形成用塗布液および光拡散板
TW201833591A (zh) 硬塗膜、偏光板及圖像顯示裝置
JP2008257255A (ja) 防眩性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防眩性偏光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4333716A (ja) 光拡散層、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光拡散粘着シート
TW201816473A (zh) 反射型顯示裝置用光擴散膜積層體及使用其之反射型顯示裝置
JP7402609B2 (ja) 低スパークルマットコート及び製造方法
JPWO2018051639A1 (ja) 反射型表示装置用光拡散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反射型表示装置
CN108628080A (zh) 一种全息投影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476455C (zh) 防眩性硬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08872A (zh) 一种抗刮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TW201027135A (en) Optical sheet
JP2007225972A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光学部材、背面投射型スクリーン及び背面投射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3105636A (zh) 用于制造高亮度光学板的方法
JP2010191472A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3823258A (zh) 一种阻隔蓝光扩散膜
TWI836047B (zh) 反射型顯示裝置用光擴散膜積層體及使用該積層體之反射型顯示裝置
TW200915249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5190368A (zh) 光扩散元件的制造方法及光扩散元件
CN107001674A (zh) 功能防反射膜
JP2009229556A (ja) 光拡散防眩フィルム、光拡散性防眩光学素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