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385761A - 感光体鼓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感光体鼓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5761A
CN1385761A CN02140191.8A CN02140191A CN1385761A CN 1385761 A CN1385761 A CN 1385761A CN 02140191 A CN02140191 A CN 02140191A CN 1385761 A CN1385761 A CN 1385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conductor drum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system
main body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01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4296C (zh
Inventor
原田吉和
山中敏央
木户荣一
井野利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85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5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42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429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可拆装地构成感光体鼓和显影器。该感光体鼓具有外周有感光层的鼓筒和后侧鼓法兰盘部。其中,使感光体鼓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拆装的联轴节部具有输入部和装置输出部。输入部由形成于后侧鼓法兰盘部的内周上用渐开线表示齿形的内齿轮构成,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受旋转驱动力。装置输出部形成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内。装置输出部由齿形、齿数都与内齿轮相同的外齿轮的齿轮构成,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输入部输出旋转驱动力。

Description

感光体鼓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上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鼓。
                           背景技术
以前,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显影在像承担体(感光体)上形成的潜影图像,形成调色剂像,将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复制到传输装置传输的纸上,之后通过定型,在纸上形成图像。作为该像承担体,通常使用在外周面上形成感光涂膜的圆筒状的感光体鼓。
为了使用这种感光体鼓来形成良好的图像,必须定期更换感光体鼓。因此,为了容易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拆装感光体鼓,感光体鼓收纳于可交换的单元结构中。之后,感光体鼓接受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旋转驱动部的旋转驱动力,由此进行旋转动作。作为从该图像形成装置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装置,通常使用例如特开昭64-21466号公报(公开日:1989年1月24日)公开的齿轮传动装置,和在驱动部和被驱动部上分别形成凹部形状和凸部形状,并使之分别啮后的联轴节装置(接头装置)等。
另一方面,为了使用感光体鼓来形成好的图像,必须对感光体鼓施加均匀的旋转。此时,存在在动力传递装置发生对感光体鼓的松动等问题。
为了防止产生这种旋转不均,在所述特开昭64-21466号公报中所述的齿轮传递装置中,在装配了感光体鼓的法兰盘上设置带有锥度的内齿轮,在驱动部侧设置带有锥度的外齿轮,并使它们啮合。由此来抑制驱动传递装置对感光体鼓的松动。
另外,日本特许第3078464号公报(USPN6,188,857;USPN6,161,446和USPN,5927148)中记载了具有带内齿轮法兰盘的感光体装置。该感光体装置在法兰盘中备有加强装置。另外,感光体鼓通过作为外齿轮的驱动齿轮向法兰盘的内齿轮传递驱动力,由此进行旋转。另外,与法兰盘的内齿轮相比,驱动齿轮的尺寸小。通过这种结构,可维持内齿轮的啮合精度。
但是,在所述特开昭64-21466号公报中所述的结构中,即使高精度制造驱动部侧和感光体鼓侧,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偏心误差和啮合时相互间的轴偏差等,无论如何都会产生偏心或轴偏差。在该状态下,当无松动连接时,在连接部分中施加过分的力,反而啮合状态变为不稳定的力起作用,产生所谓不能得到平稳旋转的问题。另外,因为在连接部分别设置了锥度,所以向轴方向移动感光体鼓的力也起作用,还出现所谓容易产生感光体鼓轴方向的周期位置偏差的问题。
另外,在所述日本特许第3078464号公报中所述的结构中,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的驱动齿轮不得不形成单臂结构。因此,在驱动传递时由于负荷变动等而使外齿轮和内齿轮轴距的变动,不能得到感光体鼓的稳定旋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光体鼓和图像形成装置,可不产生旋转不均传递来自驱动部侧的旋转驱动力,另外,还可不产生旋转不均向作用于其中的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感光体鼓包括:鼓筒,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在外周上具有感光层;法兰盘,其设置在该鼓筒上,具有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受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和向作用于所述鼓筒的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构成;所述输入部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接受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由形成于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来构成,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向输入部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装置输出部由与输入部的内齿轮啮合的外齿轮构成。因此,可向感光体鼓施加均匀的旋转。即可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感光体鼓传递以等角速度旋转的旋转驱动力。
另外,由形成于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构成的输出部向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可向处理单元施加均匀的旋转。即可从感光体鼓向处理单元传递以等角速度旋转的旋转驱动力。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感光体鼓最好设置成可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的结构。
另外,最好通过正移距形成该内齿轮。
根据所述结构,因为通过正移距形成输入部的内齿轮,所以可使用具有与所述内齿轮相同齿数的外齿轮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装置输出部)与感光体鼓的啮合。另外,在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与输入部的内齿轮之间可设置齿隙。因此,可吸收输入部的内齿轮的旋转中心与装置输出部的旋转中心的轴偏差或偏心。由此可实现感光体鼓稳定的旋转。
另外,在使用所述装置输出部中具有与输入部的内齿轮齿数相同的外齿轮时,因为通过正移距形成输入部的内齿轮,所以即使通过负移距形成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感光体鼓往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拆装也很容易。由此,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装置输出部的装置大小不必形成得比标准形状小。因此,可以确保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装置输出部的强度。
所述感光体鼓中内齿轮的齿形最好由渐开线形成。
根据所述结构,即使在例如由齿隙来吸收输入部内齿轮的旋转中心与装置输出部的旋转中心的轴偏差或偏心时,也可正确地向感光体鼓传递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装置输出部的旋转。
所述感光体鼓的输出部和输入部最好存在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
根据所述结构,对法兰盘的输入输出所产生的力产生于同一截面上。因此,不产生偏转法兰盘的力,感光体鼓可得到平稳的旋转。另外,还可向从法兰盘输出旋转驱动力的处理单元的旋转装置施加平稳的旋转。
本发明的感光体鼓可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具有在外周有感光层的鼓筒,在该鼓筒的一侧端上设置法兰盘,该法兰盘具有接受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和向作用于所述鼓筒的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构成;所述输入部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所述输出部和输入部存在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接受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由形成于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向输入部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装置输出部由与输入部的内齿轮啮合的外齿轮构成。因此,可对感光体鼓施加均匀的旋转。另外,通过由形成于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构成的输出部向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可向处理单元施加均匀的旋转。
另外,通过使输出部和输入部存在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与直角的同一截面上,向法兰盘输入输出所产生的力产生于同一截面上。因此,不会产生偏转法兰盘的力,感光体鼓可得到平稳的旋转。另外,还可向从法兰盘输出旋转驱动力的处理单元的旋转装置施加平稳的旋转。
由此,还可从感光体鼓向处理单元正确传递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装置输出部向感光体鼓传递的旋转。即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装置输出部以等角速度旋转,则感光体鼓也以等角速度进行均匀的旋转。然后,也可使处理单元以等角速度,进行均匀的旋转。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拆装感光体鼓和作用于该感光体鼓上的处理单元。
所述感光体鼓具备在外周上有感光层、并且在一侧端设置法兰盘的鼓筒。
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所述感光体鼓的联轴节部具有:输入部,其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受旋转驱动力;
装置输出部,其具有齿数与所述内齿轮相同的外齿轮,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所述输入部输出旋转驱动力,而形成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
根据所述结构,在感光体鼓的法兰盘上由内齿轮构成的输入部和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由外齿轮构成的装置输出部有作为感光体鼓和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联轴节的功能。另外,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齿数相等。因此,成为稳定的联轴节,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向感光体鼓施加均匀的旋转。即可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感光体鼓传递以等角速度旋转的旋转驱动力。
另外,由于在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中的齿数相同,所以可用所有齿(全周地)传递旋转驱动力。因此,对于使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旋转的驱动轴,因为内齿轮从装置输出部接受的力均匀,所以难以产生驱动轴的轴偏移等麻烦,可长期地传递高精度的旋转。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外齿轮最好具有渐开线的齿形。
另外,在现有的联轴节中,不可能测定装置输出部的形状精度。但是,因为齿轮的测定方法,在JGMA或JIS中已经规范化,所以应用这些之中的精度等级,可测定装置输出部的形状精度。由此,可容易控制装置输出部的形状精度。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法兰盘具有向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该输出部和输入部最好存在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
根据所述结构,对法兰盘的输入输出所产生的力产生于同一截面上。因此,不产生偏转法兰盘的力,感光体鼓可得到平稳的旋转。另外,还可向从法兰盘输出旋转驱动力的处理单元的旋转装置施加平稳的旋转。因此,可提供感光体鼓和处理单元的旋转稳定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最好在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之间设置齿隙。
根据所述结构,在安装感光体鼓单元时,可以将用作联轴节的齿轮平稳地啮合在内齿轮上。
最好通过正移距形成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入部内齿轮。
根据所述结构,即使不能通过负移距形成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感光体鼓也可容易地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由此,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装置输出部装置的尺寸不必比标准形状小。因此,可确保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装置输出部的强度。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入部内齿轮的齿数最好为14以上。
根据所述结构,在用切削加工来制造齿轮时,可防止齿轮的根切现象。因此,可提供可靠性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单元最好是具有压接于感光体鼓上、并向感光体鼓提供显影剂的显影辊的显影单元。
根据所述结构,即使相对感光鼓压接作用于感光体鼓上的显影辊,扰乱彼此旋转的力也不起作用,对感光体鼓可得到显影辊的平稳旋转动作。其结果,可形成无条状物(图像周期的浓淡不均)的图像。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使输入部的内齿轮移距系数为X、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移距系数为Xs时,最好满足:
                   0<X-Xs≤0.15。
根据所述结构,在起联轴节作用的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之间形成适当的齿隙。因此,即使在产生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的偏心误差或感光体鼓的旋转轴与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旋转轴的轴偏差的情况下,输出部的内齿轮与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也可以平稳地啮合,并可以均匀地等角度传递。另外,感光体鼓单元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拆装变得容易。
在所述结构中,内齿轮和外齿轮的齿形最好是由渐开线形成。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拆装具有感光体鼓的感光体鼓单元,该感光体鼓具有在外周有感光层的鼓筒,所述鼓筒在其一端上具备第一法兰盘,在另一端上具备第二法兰盘,并具有通过鼓筒中心支撑所述两法兰盘的旋转轴;所述第一法兰盘具有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受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和向作用于所述感光体鼓的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所述旋转轴的一侧端比所述第二法兰盘突出,且由所述感光体鼓单元的框装置旋转自由地支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侧端伸到所述输入部和输出部重叠的位置,在该重叠的位置上,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侧端嵌合在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所述鼓筒传递旋转驱动力而设置在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轴上的嵌合部内。
根据所述结构,支撑感光体鼓的旋转轴的嵌合体、从图像形成装置向感光体鼓输入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和从感光体鼓向作用于感光体鼓的处理单元输出旋转驱动力的部分,这三部分都位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因此,可高精度、平稳地向感光体鼓输入输出旋转驱动力,不产生由感光体鼓的旋转轴和驱动轴的轴偏差引起的力。
另外,因为不使用中间装置将感光体鼓的旋转轴直接嵌合在驱动轴中,所以不产生感光体鼓的旋转轴与驱动轴的轴偏差。因此,感光体鼓可高精度地嵌合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内。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鼓单元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状态下,所述感光体鼓单元的框装置最好由支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所述轴的支撑装置来支撑。
根据所述结构,在感光体鼓单元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时,感光体鼓被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轴上,通过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轴的支撑装置来支撑感光体鼓单元的框。由此,感光体鼓与感光体鼓单元的框装置成为完全非接触状态。
因此,通过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和感光体鼓单元侧双方拘束感光体鼓,可避免变成多余拘束的状态,所以可平稳并高精度地使感光体鼓旋转动作。
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载,就可以充分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另外,本发明的优点也可以参照附图在下面说明中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感光体鼓和显影辊的状态的主要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2(a)是表示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b)是表示图1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体鼓单元的主要装置结构的说明图;
图2(c)是表示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中显影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主要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拆装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感光体鼓的主要装置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6是表示联轴节结构的说明图;
图7是在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齿轮和后侧鼓法兰盘部的内齿轮之间设定为存在适当齿隙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8是在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齿轮和后侧鼓法兰盘部的内齿轮之间不设定为存在适当齿隙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齿轮与后侧鼓法兰盘部的内齿轮啮合情况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齿轮与后侧鼓法兰盘部的外齿轮啮合情况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10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
图3是表示作为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结构的说明图。本打印机对应于从外部传递的图像数据来对规定的纸(记录用纸)形成彩色图像。如图3所示,本打印机包括光学单元1a、1b、1c、1d,显影器(处理单元、显影单元)2a、2b、2c、2d,感光体鼓3a、3b、3c、3d,清洁单元4a、4b、4c、4d,带电器5a、5b、5c、5d,复制传输带单元8,定型单元12,用纸传输路径S,给纸托盘10和排纸托盘15。
在本打印机中处理的图像数据对应于使用黑色(K)、青绿色(C)、深红色(M)、黄色(Y)等各色的彩色图像。因此,光学单元1a-1d、显影器2a-2d、感光体鼓3a-3d、清洁单元4a-4d、带电器5a-5d分别设置四个,以形成对应于各色的四种潜像和调色剂像,对每个色构成图像形成工位。这里,a、b、c、d分别对应于黑色、青绿色、深红色、黄色。
感光体鼓3a-3d配置(装配)在本打印机的大体中心部,以连接于后述的复制托盘7的外周。另外,在各感光体鼓3a-3d的外侧分别对每个色配置带电器5a-5d、光学单元1a-1d、显影器2a-2d、清洁单元4a-4d。
带电器5a-5d是使感光体鼓3a-3d的表面均匀带上规定电位的电的充电型带电器。
光学单元1a-1d具备未图示的激光照射部和反射镜,是本打印机中的激光扫描单元(LUS)。另外,光学单元1a-1d由激光来曝光带电的感光体鼓3a-3d,具有在其表面上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的功能。
显影器2a-2d通过(K、C、M、Y)调色剂来显影在各感光体鼓3a-3d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该显影器2a-2d具有压接于感光体鼓3a-3d上、向表面施加调色剂的显影辊11a、11b、11c、11d。显影辊11a-11d也对应于各种颜色。清洁单元4a-4d去除、回收显影和图像复制后残留在感光体鼓3a-3d上的表面上的调色剂。
配置在感光体鼓3a-3d下方的复制传输带单元8具备复制带7、复制带驱动辊、复制带张紧辊、多个复制带从动辊、复制辊6a、6b、6c、6d和复制带清洁单元9。
复制带驱动辊、复制带从动辊和复制带张紧辊支撑复制带7,使复制带7沿箭头B方向旋转驱动。
复制辊6a-6d可旋转地轴支撑在中间复制带单元的内侧框(未图示)上,与复制带驱动辊、复制带从动辊和复制带张紧辊一起支撑复制带7。该复制辊6a-6d将感光体鼓3a-3d的调色剂像复制在吸附于复制带7上传输的纸上。
复制带7设置成与各感光体鼓3a-3d接触,通过将感光体鼓3a-3d上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像顺次重叠复制到纸上,具有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多色调色剂像)的功能。该复制带使用100微米左右厚度的膜形成环状。
通过与复制带7内侧接触的复制辊6a-6d从感光体鼓3a-3d向纸复制调色剂像。为了复制调色剂像,例如,向复制辊6a-6d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的相反极性(+)的高电压。复制辊6a-6d是将例如由不锈钢等构成的直径8-10mm的金属轴作为基底的辊。另外,用例如EPDM或发泡尿烷等具有导电性的弹性材料来覆盖复制辊6a-6d的表面。可以通过该导电性的弹性材料来对纸施加均匀的高电压。
另外,因为从感光体鼓3a-3d附着在复制带7上的调色剂成为污染记录纸表面的原因,所以由复制带清洁单元9来去除、回收。
给纸托盘10是存储在印刷中使用的纸的托盘,设置在本打印机的图像形成部的下侧。另外,设置在本打印机上部的排约托盘15是承载印刷完的纸的托盘。
另外,在本打印机中设置经由复制传输带单元8或定型单元12向排纸托盘15传送给纸托盘10的纸的、S形状的用纸传输路径S。另外,在这些托盘10、15和用纸传输路径S的附近,配置剥纸辊16、耐蚀膜辊14、定型单元12、传输辊13。
传输辊13是促进、辅助纸的传输用的小型辊,沿着用纸的传输路径S设置多个。剥纸辊16位于给纸托盘10的端部,是从给纸托盘10向用纸的传输路径S提供每次一张纸的吸入辊。
另外,耐蚀膜辊14保持在用纸传输路径S上传输的纸。具有对应于感光体鼓3a-3d的旋转来定时传输纸的功能,使感光体鼓3a-3d上的调色剂像与纸的位置重合并可以实现多次复制。即耐蚀膜辊14根据未图示的耐蚀膜前检测开关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设定,使各感光体鼓3a-3d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与在纸上的印刷范围前端重合后传输纸。
定型单元12具有热辊21、加压辊22、脱型剂涂布辊23、24,热辊21和加压辊22夹持纸旋转。另外,热辊21根据未图示的温度检测器的输出值,通过未图示的控制部设定已规定的定型温度。另外,热辊21具有如下功能:即通过与加压辊22一起热压着纸,熔融、混合、压接复制到纸上的多色调色剂像,对纸热定型多色调色剂像。
从给纸托盘10向用纸传输路径S提供的纸首先通过用纸传输路径S传输到耐蚀膜辊14。通过规定的定时将纸送到复制带7上。将纸在复制带7上沿B方向传输到定型单元12。在该传输期间,通过感光体鼓3a-3d和复制辊6a-6d等往纸上复制感光体鼓3a-3d上的调色剂像。将该多色调色剂像定型后的纸通过传输辊13传输到用纸传输路径S的反转排纸路径上,在反转的状态下(将多色调色剂像朝向下侧),向排纸托盘15上排出。
这里虽然说明了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打印机,但也可使用具有单一图像形成工位的结构。
下面根据图1、图2、图4至图10来说明在例如所述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体鼓3及其外围部的结构。
图2(a)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结构的说明图,图2(b)是表示具有感光体鼓3的感光体鼓单元主要装置结构的说明图,图2(c)是表示显影器2(处理单元、显影单元)的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在图2(a)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安装具有图2(b)所示显影辊11的显影器2和图2(c)所示感光体鼓3。
如图4所示,感光体鼓3嵌合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齿轮67上,显影器2嵌合安装于齿轮52上。
首先,根据图5来说明感光体鼓3的结构。
如图5所示,感光体鼓3具有鼓筒(感光体鼓主体)31、前侧鼓法兰盘部32b、后侧鼓法兰盘盘部32a和接地装置33。前侧鼓法兰盘部32b和后侧鼓法兰盘部32a以嵌入在鼓筒31的两端部的方式安装。
在前侧鼓法兰盘部32b和后侧鼓法兰盘部32a的中心,贯通嵌入支撑在轴承35上的鼓轴30(旋转轴)上,该轴承35设置在感光体鼓单元框34上。在鼓轴30上向在位于后侧鼓法兰盘部32a(法兰盘、第一法兰盘)的外侧安装防止脱出的销37。
接地装置33安装在前侧鼓法兰盘部32b(第二法兰盘)上以使与鼓筒31的内周和鼓轴30连接,通过鼓轴30使金属制鼓筒31接地。
另外,感光体鼓单元框34(框装置)是收纳感光体鼓3的感光体鼓单元的壳体。当为了交换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取出感光体鼓3时,也要取出感光体鼓单元框34。
在后侧鼓法兰盘部32a上形成以鼓轴30为中心的内齿轮36(输入部、联轴节部)和外齿轮(输出部)38。内齿轮36是从图像形成装置接受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另外,外齿轮38是向作用于鼓筒31的显影辊11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
另外,鼓轴30的前端的一部分从后侧鼓法兰盘部32a突出。
下面说明驱动感光体鼓3用的驱动部。
如图1和图2(a)所示,为了驱动感光体鼓3而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内的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60、齿轮61、驱动轴62(轴)、轴承63、外壳64(支撑装置)、轴承65、止动轮66和齿轮67(外齿轮、装置输出部)。
驱动电机6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驱动框68上。在驱动电机60的电机轴60a上形成齿轮。该齿轮与齿轮61啮合。
齿轮61安装在驱动轴62上,向驱动轴62传递来自驱动电机60的旋转驱动力。驱动轴62通过安装在驱动框68上的轴承63和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主体框69上的外壳64的轴承65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驱动轴62是外径为10mm左右的铁系列的金属轴,具有较高的刚性。另外,在驱动轴62上相对外壳64安装在齿轮61侧的止动轮66。该止动轮66接受施加于驱动轴62上的轴方向的力。
另外,在驱动轴62上在位于相对外壳64的与止动轮66相反侧的感光体鼓3一侧安装具有齿70的齿轮67。该齿轮67为外齿轮,另外,齿数与感光体鼓3的后侧鼓法兰盘部32a上形成的内齿轮36相同。因此,齿轮67与内齿轮36啮合。
通过该齿轮67和内齿轮36,使驱动轴62与感光体鼓3可拆装地连接,并向感光体鼓3传递来自驱动电机60的旋转驱动力。即齿轮67、36具有作为驱动轴62和感光体鼓3的联轴节的功能。下面再描述齿轮67和内齿轮36的功能。
在现有的联轴节中,不可能测定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感光体鼓输出旋转驱动力的装置输出部的形状精度。
但是,齿轮的测定方法在JGMA或JIS中已经规范化。因此,应用这些之中的精度等级,可测定作为装置输出部的齿轮67的形状精度。由此,可容易控制装置输出部的形状精度。
另外,在驱动轴62的安装齿轮67一侧的端面中心上形成在轴方向延伸的孔62a(嵌合部)。该孔62a中嵌合鼓轴30的前端。由此,驱动轴62与鼓轴30的位置和轴方向一致。
另外,因为作为感光体鼓3的旋转轴的鼓轴30不使用中间装置直接嵌合在驱动轴62中,所以在感光体鼓3的鼓轴30和驱动轴之间不产生轴偏差。因此,可将感光体鼓3高精度地嵌合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
如上所述,通过驱动轴62来支撑从鼓轴30的一端、即后侧鼓法兰盘部32a突出的鼓轴30的前端的一部分,而不支撑在感光体鼓单元框34上。另一方面,从前侧鼓法兰盘部32b突出的鼓轴30的一端支撑在感光体鼓单元框34的轴承35上。
由此,在将具有感光体鼓3的感光体鼓单元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时,感光体鼓3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驱动轴62上,感光体鼓单元框34由支撑驱动轴62的外壳64支撑。即,感光体鼓单元框34通过外壳64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因此,感光体鼓3与感光体鼓单元框34可以实现完全非接触。
由此,可避免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感光体鼓单元双方中限制鼓轴30形成的多余拘束的状态。因此,可平稳旋转鼓轴30,可平稳并高精度地旋转操作感光体鼓3。
另外,在感光体鼓3上邻接设置显影器2。以规定的力沿图1中箭头A的方向将该显影器2的显影辊11压接在鼓筒31的外周上。通过悬挂在显影器2上的未图示的弹簧等弹性装置来施加用于压接的力。显影器2以规定位置为支点通过所述弹性装置在旋转方向上变位。另外,用于压接的力通常为700-2000g,这里为1000g。
显影辊11和鼓筒31配置成各自的旋转轴彼此平行。显影辊11是在芯轴的周围设置弹性橡胶层的外径为16mm左右的橡胶辊,通过该橡胶辊表面来传输显影剂(调色剂),向鼓筒31的表面提供显影剂,显影在筒31表面中形成的静电潜像。
显影辊11通过轴承41安装在构成显影器2的显影单元(处理单元)的显影单元壳体40上。另外,向相对轴承41在与显影辊11的相反侧安装止动轮45及平垫圈46。也可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取出显影辊11,在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取出显影辊11时,也要取出显影单元壳体40。显影单元和感光体鼓单元为分体设置,可分别取出。
由此,形成分别支撑显影单元和感光体鼓单元,这样即使向感光体鼓3压接作用于感光体鼓3上的显影辊11,也不会产生扰乱彼此旋转的力,得到相对感光体鼓3的显影辊11的平稳旋转动作。结果,可形成没有条状物(图像周期的浓淡不均)的图像。
从感光体鼓3传递用于旋转显影辊11的旋转驱动力。具体而言,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设置与感光体鼓3的后侧鼓法兰盘部32a上形成的外齿轮38啮合、从而通过感光体鼓3的旋转来旋转的齿轮52。通过联轴节43将该齿轮52的旋转传递到显影辊11上。齿轮52通过轴承51安装在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主体框69上的支撑轴50上。
联轴节43设置在显影器2侧,吸收齿轮52的旋转中心轴与显影辊11的旋转中心轴的位置偏差等。作为该联轴节43,通常是十字头联轴节,从显影辊11侧具有顺序由第一装置47、第二装置48、第三装置49的各装置构成的三节结构。
如图2(b)所示,第一装置47和第三装置49分别在第二装置48侧具有向半径方向延伸的正方体状的凸部。第二装置48在第一装置47侧和第三装置49侧上具有分别与第一装置47和第三装置49的凸部啮合的凹部。第二装置48的两侧凹部向彼此垂直的方向延伸。这些凸部和凹部在凸部啮合在凹部的状态下可以向长度方向滑动,由此,可吸收齿轮52的旋转中心轴与显影辊11的旋转中心轴的位置偏差等。通过使用这种联轴节43,即使不在同一直线上平行的两个轴之间也可角速度不变化地传递旋转驱动力。
显影辊11的轴芯位置不固定在确定的位置上,由从显影器2向显影辊11施加的压接力和该力引起的显影辊11的微小弹性变形的平衡来确定。
例如,当使用单纯的驱动侧和被驱动侧的两个装置构成的联轴节而不使用三节结构的联轴节43时,通过联轴节的两装置产生由芯抽出力的作用发生的使显影辊11向联轴节中心位置动作的力。
相反,在所述三节结构的联轴节43中,因为没有作用所述力,所以可在保证稳定的平衡的同时平稳地旋转显影辊11。
第一装置47可相对显影辊11的轴方向滑动,安装成不能沿旋转方向滑动。另外,如图2(b)及图6所示,第一装置47具有啮合在形成于齿轮52中的凹部53的凸部47a,以传递来自齿轮52的旋转驱动力。
该联轴节43在显影器2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状态下,通过压缩弹簧44来压接齿轮52。另外,联轴节43在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取出显影器2的状态下,通过压缩弹簧44来压接在显影器2的盖42上,由此不脱落地保持在显影器2上。
这里,设后侧鼓法兰盘32a的外齿轮38的齿数为37,齿轮52的齿数为16。设鼓筒31的外径为30mm,显影辊11的外径为16mm,所以显影辊11的外周面相对于鼓筒31的外周面以1.23倍的速度旋转。通常,显影辊11的外周面是鼓筒31外周面的1.1倍-1.5倍左右。由此,鼓筒31外周面的速度比显影辊11外周面的速度大,避免了供给鼓筒31表面显影剂不足。
显影器2的显影方式在这里为非磁性一成分接触显影方式。此时,显影辊11的表面材质为弹性橡胶的情况多,使显影辊11压接于鼓筒31上,如上所述,显影辊11的线速度比鼓筒31的线速度快的情况多。此时,向镜面状的鼓筒31的表面上擦接橡胶状的显影辊11,所以驱动负荷变为相当大的力矩。
此时,在感光体鼓3和显影辊11从各自的旋转驱动装置接受驱动力的情况下,通过各自的驱动系统的联轴节,瞬间产生感光体鼓3先行的现象,存在不稳定旋转的情况。结果,在显影图像中产生条形图形。
但是,这里,通过在感光体鼓3上一体构成的外齿轮38来传递显影辊11的旋转驱动。即显影辊11不接受来自与相对感光体鼓3的旋转驱动装置不同的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力,而从感光体鼓3传递感光体鼓3接受的驱动力。由此,在显影图像中,可防止条形图形的产生。
在通过感光体鼓3的外齿轮38向显影辊11传递旋转驱动力的情况下,包含显影辊11的显影单元的旋转负荷变大,脱离显影辊11侧的齿轮52的力发生作用。但是,这里,通过支撑轴50来支撑显影辊11侧的齿轮52。该支撑轴50设置在支撑感光体鼓3的驱动轴的主体框69上。由此,可防止齿轮52脱离,可进行良好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
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感光体鼓3通过内齿轮36与作为外齿轮的齿轮67啮合来进行安装。因此,可向感光体鼓3施加均匀的旋转。即可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感光体鼓3传递以等角速度旋转的旋转驱动力。
另外,通过外齿轮38构成的输出部,向显影器2传递旋转驱动力,可向显影器2施加均匀的旋转。即,可从感光体鼓3向显影辊11施加以等角速度旋转的旋转驱动力。
另外,在后侧鼓法兰盘32a中形成作为输入部的内齿轮36和作为输出部的外齿轮38。即,形成输入部和输出部,使之存在于与作为感光体鼓3的旋转轴的鼓轴30成直角的同一截面内。
由此,可在同一截面上产生通过对后侧鼓法兰盘32a的输入输出所产生的力。因此,不产生偏转后侧鼓法兰盘32a的力,可得到感光体鼓的平稳旋转。另外,也可从后侧鼓法兰盘32a向输出旋转驱动力的显影器2施加平稳的旋转。
这里,虽然感光体鼓3的外齿轮38和显影辊11的齿轮52为平齿轮,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平稳地传递动力,斜齿轮也可。另外,电机轴60a的齿轮和齿轮61也一样。
下面详细说明齿轮67和后侧鼓法兰盘部32a的连接。
图7中表示齿轮67和后侧鼓法兰盘部32a在与驱动轴62和鼓轴30的轴方向垂直的面的剖面图。
如图所示,齿轮67啮合在后侧鼓法兰盘部32a中形成的内齿轮36上。这里,齿轮67与内齿轮36齿数相同。因此,齿轮67与内齿轮36不是用来变换旋转数,而是用来可拆装地连接驱动轴62和后侧鼓法兰盘部32a,向后侧鼓法兰盘部32a传递来自驱动轴62的旋转驱动的。
设定齿轮67和内齿轮36,以存在适当的齿隙。由此,在安装感光体鼓3时,齿轮67容易插入内齿轮36,进行啮合。另外,即使齿轮67与内齿轮36之间产生轴偏差或偏心,也可由齿隙来吸收。
另外,图8表示在不设置适当的齿隙的状态下,在齿轮67和内齿轮36之间产生轴偏差或偏心的情况,表示齿轮67插入内齿轮36的状态。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齿轮67和内齿轮36之间存在适当的齿隙。因此,可抑制图8所示的成为由齿勉强插入状态的齿轮的损坏。
通常,在驱动负荷始终作为正方向负荷而瞬间变为负方向负荷的情况下,当存在齿隙时,产生驱动传递时的旋转松动。
但是,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过程驱动之间的负荷集中到后侧鼓法兰盘部32a上,不产生通过显影辊11的负方向的、即先到达感光体鼓3的负荷。由此,因为驱动负荷不产生在负方向上,所以即使齿轮67和内齿轮36之间存在齿隙,也不产生旋转松动。
因此,在由齿轮67和内齿轮36传递旋转驱动力的结构中,关于作用于后侧鼓法兰盘部32a上的力的方向可得到如下优点。
假设齿轮67与后侧鼓法兰盘部32a的外齿轮38啮合的情况。这里,因为齿轮52也啮合在外齿轮38中,所以在所述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外齿轮38的两个部位上与齿轮67、52啮合。
此时,后侧鼓法兰盘部32a受到由来自齿轮67的旋转驱动力而产生的力f0,同时,受到作为伴随齿轮52旋转的力f1的反作用力的力f1’。因此,后侧鼓法兰盘部32a受到图10中向下的大力。结果,鼓轴30或驱动轴62产生弯曲,有可能产生所谓感光体鼓3位置变化的问题。
相反,在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后侧鼓法兰盘部32a受到的来自齿轮67的力,由于在旋转方向上基本均匀而相互抵消。因此,作为作用于后侧鼓法兰盘部32a上的力,仅成为作为伴随齿轮52旋转的力f1的反作用力的f1’,可减轻使所述感光体鼓3的位置变化的力。
下面说明齿轮67和内齿轮36的形状等理想形态。
通常,在齿轮彼此啮合的情况下,当齿轮齿数少时,齿的根部相切(干涉),产生齿形曲线的一部分被消除的根切现象。如上所述,在将齿轮用作联轴节的情况下,虽然难以引起干涉,但在切削加工制作齿数少的齿轮时,存在产生根切现象的情况。因此,在由切削加工来制作精度高的齿轮的情况下,存在根切现象的问题。
不产生根切现象的临界齿数与齿轮的模数无关,在齿轮的压力角为20度的情况下为17。但是,实际上也可到14。由此,通过使齿数大于14,可防止根切现象产生齿的根部相切。另外,齿数最好大于17,这里,为了有余量,齿轮67的齿数为18。
另外,齿形最好是渐开线。因此,在齿轮67和内齿轮36偏心的情况下或轴偏差的情况下,也可正确传递驱动轴62的旋转,若驱动轴62以均匀的等速角速度旋转,则感光体鼓3也可以等角速度旋转。另外,这里,形成模数为0.8的渐开线的齿形。
另外,为了使用同齿数的内齿轮36与作为外齿轮的齿轮67啮合,必须移距至少一方的齿轮。这里,设内齿轮36的移距系数为+0.3,齿轮67的移距系数为+0.2,设定存在适当的齿隙。当移距系数差比0.15大时,因为齿隙也变大,所以移距系数差最好设为小于0.15。这里,移距系数差为0.1。
由此,在设内齿轮36的移距系数为X、齿轮67的移距系数为Xs时,其关系用下式(1)表示:
                   0<X-Xs≤0.15……(1)。
因此,在用作联轴节的内齿轮36和齿轮67之间形成适当齿隙。因此,即使在产生齿轮67的偏心误差或产生作为感光体鼓3的旋转轴的鼓轴30与作为齿轮67的旋转轴的驱动轴62的轴偏差的情况下,内齿轮36与齿轮67平稳地啮合,可以均匀的等角速度传递。另外,容易安装在感光体鼓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
为了设置齿隙,也考虑过对齿轮67采取负移距,但在此情况下,必须使齿轮67的齿与驱动轴62之间的壁厚变薄,或者使驱动轴62变细,这会产生驱动侧的强度不足。但是,如上所述,通过正移距内齿轮36来设置齿隙,即使不通过负移距形成齿轮67,也容易安装在感光体鼓3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由此,不必将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齿轮67作得比标准形状小。因此,可确保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齿轮67的强度。
本发明的感光体鼓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可拆装,具备在外周上有感光层的鼓筒,在该鼓筒一端上设置法兰盘,该法兰盘具有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受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和向作用于所述鼓筒的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形成,所述输入部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形成。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感光体鼓最好设置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可拆装。
另外,该内齿轮最好通过正移距形成。
根据所述结构,接受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利用由形成于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向输入部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装置输出部可由啮合在输入部内齿轮上的外齿轮构成。因此,可以向感光体鼓施加均匀的旋转。即可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感光体鼓传递以等角速度旋转的旋转驱动力。
另外,由形成于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构成的输出部通过向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可向处理单元施加均匀的旋转。即,可从感光体鼓向处理单元传递以等角速度旋转的旋转驱动力。
另外,由于内齿轮的齿数大于14,所以在切削加工制造齿轮时,可防止根切现象的产生。
本发明的感光体鼓可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具有在外周有感光层的鼓筒,在该鼓筒的一端上设置法兰盘,该法兰盘具有接受来自图像生成装置的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和向作用于所述鼓筒的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构成,所述输入部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该内齿轮通过正移距形成。
根据所述结构,接受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由形成于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向输入部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装置输出部可以由与输入部的内齿轮啮合的外齿轮构成。因此,可向感光体鼓施加均匀的旋转。另外,由形成于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构成的输出部向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可向处理单元施加均匀的旋转。
另外,因为通过正移距形成输入部的内齿轮,所以可以使用具有与所述内齿轮相同齿数的外齿轮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装置输出部)与感光体鼓的啮合。另外,在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与输入部的内齿轮之间可设置齿隙。因此,可吸收输入部的内齿轮的旋转中心与装置输出部的旋转中心的轴偏差或偏心。由此可实现感光体鼓稳定的旋转。
另外,在使用所述装置输出部中具有与输入部的内齿轮齿数相同的外齿轮时,因为通过正移距形成输入部的内齿轮,所以即使通过负移距形成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感光体鼓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拆装也很容易。由此,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装置输出部的装置大小不必形成得比标准形状小。因此,可以确保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装置输出部的强度。
所述感光体鼓中内齿轮的齿形最好由渐开线形成。
根据所述结构,即使在例如由齿隙来吸收输入部内齿轮的旋转中心与装置输出部的旋转中心的轴偏差或偏心时,也可正确地向感光体鼓传递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装置输出部的旋转。
所述感光体鼓的输出部和输入部最好存在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
根据所述结构,对法兰盘的输入输出所产生的力产生于同一截面上。因此,不产生偏转法兰盘的力,感光体鼓可得到平稳的旋转。另外,还可向从法兰盘输出旋转驱动力的处理单元的旋转装置施加平稳的旋转。
本发明的感光体鼓可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具有在外周有感光层的鼓筒,在该鼓筒的一侧端上设置法兰盘,该法兰盘具有接受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和向作用于所述鼓筒的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构成,所述输入部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所述输出部和输入部存在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接受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由形成于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向输入部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装置输出部由与输入部的内齿轮啮合的外齿轮构成。因此,可对感光体鼓施加均匀的旋转。另外,通过由形成于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构成的输出部向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可向处理单元施加均匀的旋转。
另外,通过使输出部和输入部存在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与直角的同一截面上,向法兰盘输入输出所产生的力产生于同一截面上。因此,不会产生偏转法兰盘的力,感光体鼓可得到平稳的旋转。另外,还可向从法兰盘输出旋转驱动力的处理单元的旋转装置施加平稳的旋转。
由此,还可从感光体鼓向处理单元正确传递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装置输出部向感光体鼓传递的旋转。即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装置输出部以等角速度旋转,则感光体鼓为等角速度,可进行均匀的旋转。另外,也可使处理单元以等角速度进行均匀的旋转。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拆装感光体鼓和作用于该感光体鼓上的处理单元。所述感光体鼓具备在外周上有感光层、并且在一侧端设置法兰盘的鼓筒,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所述感光体鼓的联轴节部具有:输入部,其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受旋转驱动力;装置输出部,其有齿数与所述内齿轮相同的外齿轮,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所述输入部输出旋转驱动力,而形成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
根据所述结构,在感光体鼓的法兰盘上由内齿轮构成的输入部和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由外齿轮构成的装置输出部有作为感光体鼓和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联轴节的功能。另外,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的齿形都用渐开线表示,齿数也相等。因此,成为稳定的联轴节,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向感光体鼓施加均匀的旋转。即,可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感光体鼓传递以等角速度旋转的旋转驱动力。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外齿轮最好具有用渐开线的齿形。
另外,由于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中的齿数相同,所以可用所有齿(全周地)传递旋转驱动力。因此,对于使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旋转的驱动轴,因为内齿轮从装置输出部接受的力均匀,所以难以产生驱动轴的轴倒等麻烦,可长期地传递高精度的旋转。
另外,在现有的联轴节中,不可能测定装置输出部的形状精度。但是,因为齿轮的测定方法在JGMA或JIS中已经规范化,所以应用这些精度等级,可测定装置输出部的形状精度。由此,可容易控制装置输出部的形状精度。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法兰盘具有向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该输出部和输入部最好存在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
根据所述结构,对法兰盘的输入输出所产生的力产生于同一截面上。因此,不产生偏转法兰盘的力,感光体鼓可得到平稳的旋转。另外,还可向从法兰盘输出旋转驱动力的处理单元的旋转装置施加平稳的旋转。因此,可提供感光体鼓和处理单元的旋转稳定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最好在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之间设置齿隙。
根据所述结构,在安装感光体鼓单元时,可以将用作联轴节的齿轮平稳地啮合在内齿轮上。
最好通过正移距形成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入部内齿轮。
根据所述结构,即使不能通过负移距形成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感光体鼓也可容易地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由此,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装置输出部装置的尺寸不必比标准形状小。因此,可确保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装置输出部的强度。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入部内齿轮的齿数最好为14以上。
根据所述结构,在用切削加工来制造齿轮时,可防止齿轮根切现象。因此,可提供可靠性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单元最好是具有压接于感光体鼓上、并向感光体鼓提供显影剂的显影辊的显影单元。
根据所述结构,即使相对感光鼓压接作用于感光体鼓上的显影辊,扰乱彼此旋转的力也不动作,对感光体鼓可得到显影辊的平稳旋转动作。其结果,可形成无条状物(图像周期的浓淡不均)的图像。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使输入部的内齿轮移距系数为X、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移距系数为Xs时,最好满足:
                 0<X-Xs≤0.15。
根据所述结构,在用作联轴节的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之间形成适当的齿隙。因此,即使在产生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的偏心误差或感光体鼓的旋转轴与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旋转轴的轴偏差的情况下,输出部的内齿轮与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也可以平稳地啮合,并可以均匀地等角度传递。另外,感光体鼓单元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拆装变得容易。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感光体鼓设定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可拆装。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拆装具有感光体鼓的感光体鼓单元,该感光体鼓具有在外周上有感光层的鼓筒,所述鼓筒在其一端上具备第一法兰盘,在另一端上具备第二法兰盘,并具备通过鼓筒中心支撑所述两法兰盘的旋转轴;所述第一法兰盘具有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受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和向作用于所述感光体鼓的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所述旋转轴的一侧端比所述第二法兰盘突出,且由所述感光体鼓单元的框装置旋转自由地支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侧端伸到所述输入部和输出部重叠的位置,在该交叠的位置上,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侧端嵌合在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所述鼓筒传递旋转驱动力而设置在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上的轴上的嵌合部内。
根据所述结构,支撑感光体鼓的旋转轴的嵌合体、从图像形成装置向感光体鼓输入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和从感光体鼓向作用于感光体鼓的处理单元输出旋转驱动力的部分,这三部分都位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因此,可高精度、平稳地向感光体鼓输入输出旋转驱动力,不产生由感光体鼓的旋转轴和驱动轴的轴偏差引起的力。
另外,因为不使用中间装置将感光体鼓的旋转轴直接嵌合在驱动轴中,所以不产生感光体鼓的旋转轴与驱动轴的轴偏差。因此,感光体鼓可高精度地嵌合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内。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鼓单元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状态下,所述感光体鼓单元的框装置最好由支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所述轴的支撑装置来支撑。
根据所述结构,在感光体鼓单元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时,感光体鼓被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轴上,通过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轴的支撑装置来支撑感光体鼓单元的框。由此,感光体鼓与感光体鼓单元的框装置成为完全非接触状态。
因此,通过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和感光体鼓单元侧双方拘束感光体鼓,可避免变成多余拘束的状态,所以可平稳并高精度地使感光体鼓旋转动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感光体鼓的输出部由形成于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形成;输入部由形成于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形成。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感光体鼓最好设置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拆装。
另外,该内齿轮最好通过正移距形成。
因此,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向输入部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装置输出部可由啮合在输入部内齿轮上的外齿轮来构成。因此,可以向感光体鼓施加均匀的旋转,也可向处理单元传递均匀的旋转。
另外,由于输入部内齿轮的齿数大于14,所以可以实现在切削加工制造齿轮时,防止齿轮根切现象产生的效果。
本发明的感光体鼓输出部由形成于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构成,输入部由形成于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该内齿轮通过正移距形成。
由此,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向输入部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装置输出部由与输入部的内齿轮啮合的外齿轮构成。因此,可以向感光体鼓施加均匀的旋转,另外,也可向处理单元施加均匀的旋转。另外,可以使用具有与所述内齿轮相同齿数的外齿轮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装置输出部)与感光体鼓的啮合。另外,在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与输入部的内齿轮之间可设置齿隙。因此,可吸收输入部的内齿轮的旋转中心与装置输出部的旋转中心的轴偏差或偏心。结果可实现感光体鼓稳定的旋转。
另外,因为通过正移距形成输入部的内齿轮,所以即使通过负移距形成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感光体鼓往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拆装也很容易。由此,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装置输出部的装置大小不必形成得比标准形状小。因此,可以实现确保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装置输出部的强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感光体鼓中内齿轮的齿形由渐开线构成。
由此,即使在例如由齿隙来吸收输入部内齿轮的旋转中心与装置输出部的旋转中心的轴偏差或偏心时,也可实现所谓正确地向感光体鼓传递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装置输出部的旋转的效果。
本发明的感光体鼓的输出部和输入部存在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
由此,对法兰盘的输入输出所产生的力产生于同一截面上。因此,不产生偏转法兰盘的力,感光体鼓可得到平稳的旋转。另外,还可实现的谓向从法兰盘输出旋转驱动力的处理单元的旋转装置施加平稳的旋转的效果。
本发明的感光体鼓输出部由形成于法兰盘外周上的外齿轮构成,输入部由形成于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所述输出部和输入部存在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
由此,还可从感光体鼓向处理单元正确传递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装置输出部向感光体鼓传递的旋转。即,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装置输出部以等角速度旋转,则感光体鼓也以等角速度进行均匀的旋转。另外,还可实现所谓处理单元也以等角速度进行均匀的旋转的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拆装感光体鼓和作用于该感光体鼓上的处理单元,所述感光体鼓具有在外周上有感光层、并且在一侧端设置法兰盘的鼓筒,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所述感光体鼓的联轴节部具有输入部,其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内周上的内齿轮构成,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受旋转驱动力;装置输出部,其具有齿数与所述内齿轮相同的外齿轮,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所述输入部输出旋转驱动力,而形成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
由此,在感光体鼓的法兰盘上由内齿轮构成的输入部和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由外齿轮构成的装置输出部有作为感光体鼓和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联轴节的功能。另外,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的齿数也相等。因此,成为稳定的联轴节,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向感光体鼓施加均匀的旋转。即可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感光体鼓传递以等角速度旋转的旋转驱动力。这里,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的外齿轮的齿形都用渐开线表示。
另外,由于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中的齿数相同,所以可用所有齿(全周地)传递旋转驱动力。因此,对于使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旋转的驱动轴,因为内齿轮从装置输出部接受的力均匀,所以难以产生驱动轴的轴倒等麻烦,可长期地传递高精度的旋转。
另外,因为齿轮的测定方法在JGMA或JIS中已经规范化,所以应用这些之中精度等级,可测定装置输出部的形状精度。由此,可实现所谓容易控制装置输出部的形状精度的效果。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法兰盘具有向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该输出部和输入部存在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
由此,对法兰盘的输入输出所产生的力产生于同一截面上。因此,不产生偏转法兰盘的力,感光体鼓可得到平稳的旋转。另外,还可向从法兰盘输出旋转驱动力的处理单元的旋转装置施加平稳的旋转。因此,可实现所谓提供感光体鼓和处理单元的旋转稳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之间设置齿隙。
由此,可实现在安装感光体鼓单元时,可以将用作联轴节的齿轮平稳地啮合在内齿轮上的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正移距形成输入部内齿轮。
由此,即使不能通过负移距形成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感光体鼓也可容易地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因此,可实现所谓确保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上的装置输出部的强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入部内齿轮的齿数为14以上。
由此,在用切削加工来制造齿轮时,可防止齿轮的根切现象。因此,可实现所谓提供可靠性高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单元是具有压接于感光体鼓上、并向感光体鼓提供显影剂的显影辊的显影单元。
由此,即使相对感光鼓压接作用于感光体鼓上的显影辊,扰乱彼此旋转的力也不起作用,对感光体鼓可得到显影辊的平稳旋转动作。其结果,可实现所谓形成无条状物(图像周期的浓淡不均)的图像的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如下构成:在使输入部的内齿轮移距系数为X、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移距系数为Xs时,满足:
                          0<X-Xs≤0.15。
由此,在用作联轴节的输入部的内齿轮和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之间形成适当的齿隙。因此,即使在产生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的偏心误差或感光体鼓的旋转轴与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旋转轴的轴偏差的情况下,输出部的内齿轮与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也可以平稳地啮合,并可以均匀地等角度传递。另外,可实现所谓感光体鼓单元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拆装变得容易的效果。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外齿轮最好具有用渐开线表示的齿形。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拆装具有感光体鼓的感光体鼓单元,该感光体鼓具有在外周有感光层的鼓筒,所述鼓筒在其一端上具备第一法兰盘,在另一端上具备第二法兰盘,并具有通过鼓筒中心支撑所述两法兰盘的旋转轴;所述第一法兰盘具有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受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和向作用于所述感光体鼓的处理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所述旋转轴的一侧端比所述第二法兰盘突出,且由所述感光体鼓单元的框装置旋转自由地支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侧端伸到所述输入部和输出部重叠的位置,在该交叠的位置上,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侧端嵌合在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所述鼓筒传递旋转驱动力而设置在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轴上的嵌合部内。
由此,支撑感光体鼓的旋转轴的嵌合体、从图像形成装置向感光体鼓输入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和从感光体鼓向作用于感光体鼓的处理单元输出旋转驱动力的部分,这三部分都位于与感光体鼓的旋转轴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因此,可高精度、平稳地向感光体鼓输入输出旋转驱动力,不产生由感光体鼓的旋转轴和驱动轴的轴偏差引起的力。
另外,因为不使用中间装置将感光体鼓的旋转轴直接嵌合在驱动轴中,所以不产生感光体鼓的旋转轴与驱动轴的轴偏差。因此,可实现所谓感光体鼓可高精度地嵌合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内的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如下构成:在感光体鼓单元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状态下,所述感光体鼓单元的框装置由支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所述轴的支撑装置来支撑。
由此,在感光体鼓单元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时,感光体鼓被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轴上,通过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上的轴的支撑装置来支撑感光体鼓单元的框。因此,通过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和感光体鼓单元侧双方拘束感光体鼓,可避免变成多余拘束的状态,所以可实现所谓平稳并高精度地使感光体鼓旋转动作的效果。
在发明详细说明项中的具体实施形态或实施例始终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仅限于这种具体实例作狭义的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Claims (16)

1.一种感光体鼓,其特征在于,包括:
鼓筒(31),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在外周上有感光层;
法兰盘(32a),其设置在该鼓筒(31)上,具有从图像生成装置主体接受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36)和向作用于所述鼓筒(31)的处理单元(2a、2b、2c、2d)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38),
所述输出部(38)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32a)外周上的外齿轮(38)构成,
所述输入部(36)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32a)内周上的内齿轮(36)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体鼓,其特征在于:通过正移距形成该内齿轮(3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光体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36)的齿形由渐开线形成。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要求所述的感光体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38)和输入部(36)存在于与感光体鼓(3)的旋转轴(30)成直角的同一截面内。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要求所述的感光体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体鼓(3)可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
6.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要求所述的感光体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36)的齿数为14以上。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感光体鼓(3)与作用于该感光体鼓(3)的处理单元(2a、2b、2c、2d)可拆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体鼓(3)具备在外周上感光层的鼓筒(31),在所述鼓筒的一侧端上设置法兰盘(32a),
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装所述感光体鼓(3)的联轴节部(36)具有:输入部(36),其由形成于所述法兰盘(32a)内周上的内齿轮(36)构成、接受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旋转驱动力;装置输出部(67),其具有与所述内齿轮(36)相同齿数的外齿轮(38)、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所述输入部(36)输出旋转驱动力而形成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32a)具有向所述处理单元(2a、2b、2c、2d;)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38),
该输出部(38)和所述输入部(36)存在于与感光体鼓(3)的旋转轴(30)成直角的同一截面上。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部(36)的内齿轮(36)与所述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38)之间设置齿隙。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要求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正移距形成所述输入部(36)的内齿轮(36)。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要求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36)的内齿轮(36)的齿数为14以上。
12.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要求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2)是具有压接于所述感光体鼓(3)上、并向感光体鼓(3)提供显影剂的显影辊(11a、11b、11c、11d)的显影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所述输入部(36)的内齿轮(36)的移距系数为X、所述装置输出部的外齿轮移距系数为Xs时,满足:
                  0<X-Xs≤0.15。
14.如权利要求7至13中任一要求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36)和所述外齿轮(38)具有用渐开线表示的齿形。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拆装地构成具有感光体鼓(3)的感光体鼓单元,该感光体鼓具有在外周有感光层的鼓筒(31),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筒(31)在其一端上具备第一法兰盘(32a),在另一端上具备第二法兰盘(32b),并具有通过鼓筒(31)中心支撑所述两法兰盘(32a、32b)的旋转轴(30);
所述第一法兰盘(32a)具有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受旋转驱动力的输入部(36)和向作用于所述感光体鼓(3)的处理单元(2)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输出部(38),
所述旋转轴(30)的一侧端比所述第二法兰盘(32b)突出,且由所述感光体鼓单元的框装置旋转自由地支撑,
所述旋转轴(30)的另一侧端伸到所述输入部(36)和输出部(38)重叠的位置,
在该重叠的位置上,所述旋转轴(30)的另一侧端嵌合在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所述鼓筒(31)传递旋转驱动力而设置在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轴上的嵌合部(32a)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感光体鼓单元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状态下,所述感光体鼓单元的框装置(39)由支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所述轴的支撑装置(64)来支撑。
CN02140191.8A 2001-05-15 2002-05-15 感光体鼓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2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5519/2001 2001-05-15
JP2001145519A JP3657530B2 (ja) 2001-05-15 2001-05-15 画像形成装置
JP145519/01 2001-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5761A true CN1385761A (zh) 2002-12-18
CN1214296C CN1214296C (zh) 2005-08-10

Family

ID=18991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4019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296C (zh) 2001-05-15 2002-05-15 感光体鼓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07212B2 (zh)
EP (1) EP1258783B1 (zh)
JP (1) JP3657530B2 (zh)
CN (1) CN1214296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1296B (zh) * 2006-05-13 2010-12-2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驱动传递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29342B (zh) * 2006-12-11 2011-07-0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3105757A (zh) * 2011-11-15 2013-05-15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TWI410760B (zh) * 2008-06-10 2013-10-01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匣之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
CN103807360A (zh) * 2012-11-02 2014-05-21 株式会社理光 齿轮传动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47996A (zh) * 2013-03-12 2014-09-17 株式会社理光 齿轮传动装置、包括该齿轮传动装置的处理单元和包括该处理单元的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1833B2 (ja) * 2003-09-19 2011-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32119B1 (ko) * 2004-02-03 2005-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분리형 현상기 및 분리형 현상기의 구동장치
KR100601669B1 (ko) 2004-05-03 2006-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KR100612214B1 (ko) * 2004-07-23 2006-08-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력 커플링장치 및 그것을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4282624B2 (ja) * 2005-03-08 2009-06-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2144467B1 (en) * 2005-06-17 2011-11-23 Fujitsu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control in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369879A3 (en) * 2005-06-17 2011-11-09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734665B1 (en) * 2005-06-17 2011-08-10 Fujitsu Limited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734666A1 (en) * 2005-06-17 2006-12-20 Fujitsu Limite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30022B2 (ja) * 2005-08-29 2011-07-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駆動連結機構
US7840162B2 (en) * 2005-10-28 2010-11-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 which axis deviation of rotating member is prevented
EP1801995A1 (en) * 2005-12-21 2007-06-27 Fujitsu Limited Signalling in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8058360A (ja) * 2006-08-29 2008-03-13 Ricoh Co Ltd 駆動連結機構、駆動装置、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GB0619454D0 (en) * 2006-10-02 2006-11-08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s
GB2443464A (en) * 2006-11-06 2008-05-07 Fujitsu Ltd Signalling in a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444997B2 (ja) * 2006-12-11 2010-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464435B2 (ja) 2006-12-11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GB2447883A (en) * 2007-03-02 2008-10-01 Fujitsu Ltd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multi-ho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GB2447635A (en) * 2007-03-19 2008-09-24 Fujitsu Ltd Scheduling qo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odes within a predetermined time unit in wimax systems
JP4877081B2 (ja) * 2007-06-12 2012-0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110367B2 (ja) * 2007-12-27 2012-12-26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水平搬送型表面処理装置
JP2009258164A (ja) * 2008-04-11 2009-11-05 Sharp Corp 回転駆動力伝達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080626A1 (en) * 2008-09-26 2010-04-01 Foster Thomas J Multicolor image uniformity by reducing sensitivity to gear train drive non-uniformity
JP5471015B2 (ja) * 2009-04-28 2014-04-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270877B2 (en) 2009-04-28 2012-09-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35740B2 (ja) * 2009-09-29 2011-12-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06236B2 (ja) 2009-04-30 2014-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KR101916493B1 (ko) * 2011-04-20 2018-11-07 엑스퍼넨셜 테크놀로지스 주식회사 인벌류트 곡선을 사용하여 형성된 로터
JP6425189B2 (ja) * 2014-10-07 2018-11-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94319B2 (ja) * 2015-02-17 2019-04-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57652B2 (ja) * 2015-08-12 2020-03-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駆動力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08311B2 (ja) * 2015-10-14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ドラム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フランジ部材
JP6766386B2 (ja) * 2016-03-11 2020-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14620B2 (ja) * 2016-06-29 2021-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A3085668A1 (en) 2017-12-13 2019-06-20 Exponential Technologies, Inc. Rotary fluid flow device
JP7298117B2 (ja) * 2018-08-27 2023-06-2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媒体処理装置
US11168683B2 (en) 2019-03-14 2021-11-09 Exponential Technologies, Inc. Pressure balancing system for a fluid pump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0265A (ja) 1982-01-11 1983-07-18 Hitachi Ltd 記録装置のドラム駆動機構
FR2587510B1 (fr) * 1985-09-17 1991-01-11 Canon Kk Element de support d'image, cartouche de traitement contenant un tel element et appareil de formation d'images
JPS63289561A (ja) 1987-05-22 1988-11-28 Ricoh Co Ltd レ−ザプリンタ、複写機、ファクシミリ等の記録装置用像担持体駆動装置
JPS6421466A (en) 1987-07-17 1989-01-24 Ricoh Kk Device for driving photosensitive drum of printer
JPH0747615Y2 (ja) 1989-07-31 1995-11-01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付遊星歯車減速機
JP3150187B2 (ja) * 1991-04-15 2001-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360158A (ja) * 1991-06-07 1992-12-14 Ricoh Co Ltd 潜像担持体の駆動装置
KR950004444B1 (ko) * 1991-11-25 1995-05-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 방식을 이용한 기기의 동력전달장치
JPH06258884A (ja) 1993-03-02 1994-09-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8658A (ja) * 1994-07-19 1996-02-02 Brother Ind Ltd 駆動伝達装置
JPH0844246A (ja) 1994-08-04 1996-02-16 Tec Corp 感光ドラム
JP3046506B2 (ja) * 1994-09-20 2000-05-29 株式会社東芝 駆動連結機構およびドラム駆動連結機構
US6141446A (en) * 1994-09-21 2000-10-31 Ricoh Company, Ltd.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system with reversible wavelets and lossy reconstruction
DE69610003T2 (de) 1995-03-07 2001-04-05 Sharp K.K., Osaka Bilderzeugungsgerät mit einer Photoleitereinheit mit Innenzahnradeinheit
JP3262691B2 (ja) * 1995-06-28 2002-03-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導連結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3337915B2 (ja) * 1996-07-04 2002-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26895B2 (ja) 1996-09-26 2007-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AU3926597A (en) * 1996-09-26 1998-04-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par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drum
JPH10232526A (ja) 1997-02-21 1998-09-02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駆動機構
US5926673A (en) * 1998-09-14 1999-07-2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riving mechanism for photosensitive image bearing drum in electrophotographic machines
JP2000214654A (ja) 1999-01-20 2000-08-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52898A (ja) 1999-06-10 2000-1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1296B (zh) * 2006-05-13 2010-12-2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驱动传递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29342B (zh) * 2006-12-11 2011-07-0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TWI550371B (zh) * 2008-06-10 2016-09-21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匣之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
TWI410760B (zh) * 2008-06-10 2013-10-01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匣之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
US11500327B2 (en) 2008-06-10 2022-1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uses cartridge
TWI751544B (zh) * 2008-06-10 2022-01-0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的處理匣
US11067949B2 (en) 2008-06-10 2021-07-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uses cartridge
US11061369B2 (en) 2008-06-10 2021-07-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uses cartridge
TWI650622B (zh) * 2008-06-10 2019-02-1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匣之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
TWI696048B (zh) * 2008-06-10 2020-06-1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的處理匣
US9684261B2 (en) 2008-06-10 2017-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uses cartridge
TWI603169B (zh) * 2008-06-10 2017-10-21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匣之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設備
US10168665B2 (en) 2008-06-10 2019-01-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uses cartridge
CN103105757B (zh) * 2011-11-15 2015-12-09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05757A (zh) * 2011-11-15 2013-05-15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501025B2 (en) 2012-11-02 2016-11-22 Ricoh Company, Ltd. Gea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9310747B2 (en) 2012-11-02 2016-04-12 Ricoh Company, Ltd. Gea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807360A (zh) * 2012-11-02 2014-05-21 株式会社理光 齿轮传动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US9606500B2 (en) 2013-03-12 2017-03-28 Ricoh Company, Ltd. Gear transmission device, process unit including the gea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US9322458B2 (en) 2013-03-12 2016-04-26 Ricoh Company, Ltd. Gear transmission device, process unit including the gea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04047996A (zh) * 2013-03-12 2014-09-17 株式会社理光 齿轮传动装置、包括该齿轮传动装置的处理单元和包括该处理单元的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341696A (ja) 2002-11-29
US20020172531A1 (en) 2002-11-21
US6907212B2 (en) 2005-06-14
JP3657530B2 (ja) 2005-06-08
EP1258783A2 (en) 2002-11-20
EP1258783B1 (en) 2013-07-10
CN1214296C (zh) 2005-08-10
EP1258783A3 (en) 2006-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4296C (zh) 感光体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87846C (zh) 显影盒
CN1049987C (zh) 可安装处理盒的成象系统
CN1292315C (zh) 彩色图像的形成方法以及彩色图像的形成装置
CN100339773C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497373A (zh) 显影盒,侧盖板安装方法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2689295Y (zh) 显影装置和影像形成设备
CN1058794C (zh) 光敏鼓、处理盒、成象装置及成象设备
CN1235098C (zh) 处理盒、电照相成像装置和电接触部件的装配方法
CN1089908C (zh) 用于成像设备的圆柱体
CN1452033A (zh) 处理盒及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959557A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320410C (zh) 再生显影剂载体、其检测装置、显影剂载体再生方法以及用过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CN1049988C (zh) 处理暗盒和可装配该处理暗盒的成像系统
CN1508638A (zh)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处理盒以及显影盒
CN1945458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2779451Y (zh) 影像形成设备
CN1621969A (zh) 处理盒的再生产方法
CN1145083C (zh) 成象盒的再生方法
CN1637636A (zh) 成像设备
CN1945457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279409C (zh) 带电系统、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499318A (zh) 处理盒的翻新方法
CN1396475A (zh) 光学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45459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