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5179B -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45179B CN102845179B CN201210327774.6A CN201210327774A CN102845179B CN 102845179 B CN102845179 B CN 102845179B CN 201210327774 A CN201210327774 A CN 201210327774A CN 102845179 B CN102845179 B CN 1028451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turning
- clutch
- state
- tu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L—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BEING PORTABLE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ATION
- F21L4/00—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4/00—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 F21V14/06—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by movement of refractors
- F21V14/065—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by movement of refractors in 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Of Trailers, Or Other St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包括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的作业车具有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提供速度差的第1以及第2转弯机构、提高转向操作构造的转弯性能以及转弯操作的操作性。构成为与转向操作件(77)的单位操作量对应的、基于第1转弯机构(第2转弯机构)的单位速度差,在转向操作件的直进位置(N)侧的区域中小、在转向操作件(77)的转向极限侧的区域中大。将第1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和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设定为不同的变化特性。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9月25日、申请号为200810149742.5、发明名称为作业车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作业车,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作业车的转向操作构造,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施加速度差而进行机体的转向操作。
背景技术
在作为作业车的一例的联合收割机中,如JP2000-335268A所公开的那样,具有:右以及左行进装置(图1以及图2的1);第1转弯机构(图2的45),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施加速度差而使机体转弯;第2转弯机构(图2的49、50),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施加比第1转弯机构大的速度差而使机体转弯。
在JP2000-335268A中,具有:转弯设定机构(图3的71、55),能够设定第1转弯机构工作的第1状态或者第2转弯机构工作的第2状态;转向操作件(图4的58),能够人为地进行操作。
由此,在转向操作件被操作到直进位置时,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传递相同速度且相同方向的动力,从而机体直进。
在第1状态中,若转向操作件例如被向右操作,则第1转弯机构成为工作状态,利用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差,使机体向右改变方向,转向操作件被向右操作越大,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差越大,机体以越小的转弯半径向右改变方向。在第2状态中,若转向操作件例如被向右操作,则第2转弯机构成为工作状态,与上述相同,机体也向右改变方向。
如JP2000-335268A那样,在具有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施加速度差的第1以及第2转弯机构的情况中,在转弯性能以及转弯操作的操作性的提高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作业车的转向操作构造中,在具有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施加速度差的第1以及第2转弯机构、且具有能够设定第1转弯机构工作的第1状态或者第2转弯机构工作的第2状态的转弯设定机构的情况下,实现作业车的转弯性能以及转弯操作的操作性的提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作业车的第1特征构造在于如下地构成转向操作构造。
具有: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第1转弯机构,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施加速度差而使机体转弯;第2转弯机构,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施加比第1转弯机构大的速度差而使机体转弯。
具有:转弯设定机构,能够设定第1转弯机构工作的第1状态或者第2转弯机构工作的第2状态;转向操作件,能够人为地进行操作。
具有控制机构,在第1状态中,以转向操作件从直进位置越被向右或左操作、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差越大的方式操作第1转弯机构,在第2状态中,以转向操作件从直进位置越被向右或左操作、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差越大的方式操作第2转弯机构。
在第1状态中,与转向操作件的单位操作量对应的、基于第1转弯机构的单位速度差,构成为在转向操作件的直进位置侧的区域中小、在转向操作件的转向极限侧的区域中大。
在第2状态中,与转向操作件的单位操作量对应的、基于第2转弯机构的单位速度差,构成为在转向操作件的直进位置侧的区域中小、在转向操作件的转向极限侧的区域中大。
将第1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和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设定为不同的变化特性。
根据上述第1特征结构,在第1状态(第2状态)中,若转向操作件被向右(左)操作,则第1转弯机构(第2转弯机构)成为工作状态,通过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差,使机体向右(左)改变方向,转向操作件被向右(左)操作越大,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差越大,使机体以小的转弯半径向右(左)改变方向。
此时,在直进位置侧的区域中操作转向操作件的状态(从直进位置只稍微向右或左操作转向操作件的状态)中,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差比较小,成为按转向操作件的操作的比例机体比较缓慢地向右(左)改变方向的状态,所以适用于进行直进时的机体的方向的微调整这样的状态。这个特别适用于第1状态。
此外,在转向极限侧的区域中操作转向操作件的状态(从直进位置向右或左大幅操作转向操作件的状态)中,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差比较大,成为按转向操作件的操作的比例机体以小的转弯半径向右(左)改变方向的状态,所以适用于急速地变化机体的方向的状态。这个特别适用于第2状态。
进而,根据上述第1特征结构,将第1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和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设定为不同的变化特性。
由此,从直进位置向转向极限操作转向操作件时的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差的发生情况(发生特性),在第1以及第2状态中是不一样的,所以,与第1以及第2状态中上述的速度差的发生情况(发生特性)相同的构成相比,第1以及第2状态的转弯特性的差异是较大的,易于与作业地的状态或作业形式对应而设定适当的第1以及第2状态。
因此,在第1以及第2状态中,与转向操作件的单位操作量对应的基于第1以及第2转弯机构的单位速度差,在转向操作件的直进位置侧的区域中较小,在转向操作件的转向极限侧的区域中较大,并且,第1以及第2状态的转弯特性的差异较大,从上述两点,易于与作业地的状态或作业方式对应而设定适当的第1以及第2状态,能够实现作业车的转弯性能以及转弯操作的操作性的提升。
在本发明的第2特征结构中,在转向操作件的直进位置侧的区域中,以第1状态的单位速度差比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小的方式设定第1以及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这在以下的方面更有利。
在第1状态中,在直进位置侧的区域中操作转向操作件的状态(从直进位置只稍微向右或左操作转向操作件的状态)中,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差比较小,成为按转向操作件的操作的比例,机体比较缓慢地向右(左)改变方向的状态,所以适用于进行直进时的机体的方向的微调整的状态。
此时,根据上述第2特征结构,在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施加比较小的速度差而使机体转弯的第1状态中,能够获得上述那样的状态,所以,第1状态与直进时的机体的方向的微调整在特性(机体的方向不太大地变化的特性)的方面是一致的,能够对于驾驶员没有不谐调感地进行直进时的机体的方向的微调整。
因此,能够使作业车的转弯性能以及转弯操作的操作性更加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3特征结构中,第1转弯机构是慢转弯机构(grand turnmechanism),该慢转弯机构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同且低速的动力,第2转弯机构是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
在本发明的第4特征结构中,第1转弯机构是慢转弯机构,该慢转弯机构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同且低速的动力,第2转弯机构是反转机构,该反转机构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反的动力。
若除了具有第2特征结构还具有上述第3特征结构或者第4特征结构,则通过慢转弯机构和制动机构或反转机构,能够使第1以及第2状态的转弯特性完全不同,所以易于与作业地的状态或作业方式对应而设定适当的第1以及第2状态。
因此,使第1以及第2状态的转弯特性的差异增大,易于与作业地的状态或作业方式对应而设定适当的第1以及第2状态,能够实现作业车的转弯性能以及转弯操作的操作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5特征结构中,除了上述第2特征结构,还具有以下那样的构成。
第1转弯机构是慢转弯机构,该慢转弯机构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同且低速的动力,第2转弯机构是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具有反转机构,该反转机构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反的动力。
构成为能够利用转弯设定机构设定使用慢转弯机构的第1状态、使用制动机构的第2状态、使用反转机构的第3状态。在转向操作件的直进位置侧的区域中,以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比第3状态的单位速度差小的方式设定第2以及第3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
若基于上述第5特征结构,则通过具有慢转弯机构、制动机构以及反转机构,能够使第1、2、3状态的转弯特性完全不同,所以与作业地的状态或作业方式对应而选择项扩大,易于设定适当的第1、2、3状态。
此外,在转向操作件的直进位置侧的区域中,第1状态的单位速度差被设定为比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小,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被设定为比第3状态的单位速度差小,第1、2、3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由此,使第1、2、3状态的转弯特性的差异较大,与作业地的状态或作业方式对应而选择项扩大,易于设定适当的第1、2、3状态。
因此,通过借助第1、2、3状态使选择项扩大这一点、以及使第1、2、3状态的转弯特性的差异增大这一点,易于与作业地的状态或作业方式对应而设定适当的第1、2、3状态,能够实现作业车的转弯性能以及转弯操作的操作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6特征结构中,除了上述第2特征结构,还具有以下那样的构成。
第1转弯机构是慢转弯机构,该慢转弯机构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同且低速的动力,第2转弯机构是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具有反转机构,该反转机构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反的动力。
构成为能够利用转弯设定机构来设定使用慢转弯机构的第1状态、使用制动机构的第2状态、使用反转机构的第3状态。在转向操作件的直进位置侧的区域中,以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和第3状态的单位速度相同的方式设定第2以及第3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
若基于上述第6特征结构,则通过具有慢转弯机构、制动机构以及反转机构,能够使第1、2、3状态的转弯特性完全不同,所以与作业地的状态或作业方式对应而选择项扩大,易于设定适当的第1、2、3状态。
此外,在转向操作件的直进位置侧的区域中,第1状态的单位速度差被设定为比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小,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和第3状态的单位速度差被设定为相同的速度差。由此,不会使第1、2、3状态的转弯特性的差异变成不必要的大,易于与作业地的状态或作业方式对应而设定适当的第1、2、3状态。
因此,通过借助第1、2、3状态使选择项扩大这一点,以及不使第1、2、3状态的转弯特性的差异变得不必要的大这一点,易于与作业地的状态及作业方式对应而设定适当的第1、2、3状态,能够实现作业车的转弯性能以及转弯操作的操作性的提高。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阅读以下说明从而明确其他的特征结构以及优点。
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不同的明示,则以作为作业车的一例的联合收割机向前方直进(前进)的方向作为基准而称为前后方向,将与该前后方向直交的水平方向称为左右方向(或者横方向),将与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
附图说明
图1~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变速箱、右以及左传动箱的纵剖主视图。
图3是变速箱的慢转弯离合器(grand turn clutch)、制动器、反转离合器、右以及左侧离合器的附近的纵剖主视图。
图4是表示液压单元中的液压回路构造的图。
图5是表示变速杆、转向杆、转弯模式开关、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以及液压单元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以下实线的图,即表示转向杆的操作位置和比例控制阀的操作电流(慢转弯离合器的工作压力)的关系的实线(慢转弯(grandturn))、表示转向杆的操作位置和比例控制阀的操作电流(制动器的工作压力)的关系的实线(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pivot turn))、表示转向杆的操作位置和比例控制阀的操作电流(反转离合器的工作压力)的关系的实线(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spin turn))。
图7~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
图7是作业机的侧视图。
图8是履带行进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履带行进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履带行进装置后部的侧视图。
图11是履带张力调整装置的纵剖俯视图。
图12是履带张力调整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13是凸起导件安装构造的俯视图。
图14是凸起导件安装部和连接部件的立体图。
图15是轮体支承部的俯视图。
图16是轮体支承部的侧视图。
图17~3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图。
图17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18是谷物箱的侧视图。
图19是谷物箱的俯视图。
图20是从机体内侧前方看谷物箱的立体图。
图21是传动系统的概略图。
图22是表示底螺杆和纵运送机构的连接构造的纵剖侧视图。
图23是表示纵运送机构和横运送机构的连接机构的展开剖面图。
图24是谷物箱的后视图。
图25是表示脱粒运出装置的转弯驱动构造的俯视图。
图26是表示谷物箱的运出部的后视图。
图27是表示谷物箱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谷物箱下部的可动罩被开放状态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从发动机向底螺杆的传动系统的离合器接通状态的横剖俯视图。
图30是表示从发动机向底螺杆的传动系统的离合器切断状态的横剖俯视图。
图31是表示底螺杆前端部的传动构造的纵剖侧视图。
图32是表示流下引导板的驱动构造的主视图。
图33是离合器部件的从轴心方向看的主视图。
图34是离合器部件的剖面图。
图35是表示离合器部件中的卡合凹部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了多个实施方式,但认为其中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和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组合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第1实施方式]
[1]
如图1所示,在由右以及左履带行进装置1(相当于行进装置)支承的机体的前部,绕横轴芯P1升降自如地支承割取框架2,具有升降驱动割取框架2的升降压力缸3,在割取框架2上支承有割取部4。在机体的前部的右侧具有驾驶部5,在机体的后部的左侧具有脱粒装置8,在机体的后部的右侧具有谷物箱9,构成作为作业车的一例的自脱型的联合收割机。
接着,说明变速箱10。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机体的前部的左右中央附近具有变速箱10,在变速箱10的右侧部的上部形成有阶梯差状的凹部10a,以进入到变速箱10的凹部10a的方式连结有静液压式无极变速装置11。在变速箱10的下部的外部具有右以及左支承部10b,右以及左传动箱14与变速箱10的右以及左支承部10b连结而向前侧伸出。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右以及左车轴箱15与右以及左传动箱14连结而向右以及左侧伸出,在右以及左车轴箱15的右以及左侧的端部上,具有驱动右以及左履带行进装置1的链轮1a。在变速箱10的下部的外部具有连结部10c,从变速箱10的连结部10c直到右以及左传动箱14,连结有连接部件13。
[2]
接着,说明变速箱10中的传动系统(直进系统)的构造。
如图2所示,发动机(未图示)的动力经由传动带(未图示),被传递至静液压式无极变速装置11的输入轴(未图示),静液压式无极变速装置11的输出轴11a被插入至变速箱10的内部。输入轴22被支承在变速箱10的上部,传动齿轮23、24被固定在输入轴22上,静液压式无极变速装置11的输出轴11a借助花键构造而与传动齿轮24(输入轴22)连结。
如图2所示,在支承在变速箱10的上部上的传动轴27上,相对旋转自如地外嵌有高速齿轮25以及低速齿轮26,传动齿轮23以及高速齿轮25啮合、传动齿轮24以及低速齿轮26啮合,换挡部件28借助花键构造而一体旋转以及滑动自如地外嵌在传动轴27上。由传动齿轮23以及高速齿轮25、传动齿轮24以及低速齿轮26、换挡部件28而构成副变速装置,通过使换挡部件28与高速以及低速齿轮25、26啮合,输入轴27的动力能够变速为高低两级(高速位置以及低速位置)而被传递至传动轴27。通常,向与高速齿轮25啮合的位置滑动操作换挡部件28,从而设定高速位置。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沿着变速箱10的下部支承传动轴29,在传动轴29的左侧部上固定有传动齿轮31,在传动轴27的左侧部上固定有传动齿轮30,传动齿轮30、31啮合。在传动轴29上相对旋转自如地外嵌有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在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的右以及左侧上,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借助花键构造而一体旋转以及滑动自如地外嵌在传动轴29上。在右输出齿轮32R以及右啮合部33R之间构成右侧离合器34,在左输出齿轮32L和左啮合部33L之间构成左侧离合器34。
如图2所示,从变速箱10的右以及左支承部10b直到右以及左传动箱14支承有传动轴35,在变速箱10的内部,被固定在传动轴35上的传动齿轮36与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啮合,在右以及左传动箱14的内部,传动齿轮37被固定在传动轴35上。从右以及左传动箱14直到右以及左车轴箱15,支承有右以及左车轴38,在右以及左传动箱14的内部,固定在右以及左车轴38上的传动齿轮39与传动齿轮37啮合。在右以及左车轴箱15的内部,右以及左车轴38向右以及左侧伸出,右以及左履带行进装置1的链轮1a(参照图1),与右以及左车轴38的右以及左侧的端部连结。
基于以上的构造,如图2所示,输入轴22的动力经由传动轴27、传动齿轮30、31、传动轴29、右以及左侧离合器34(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传动齿轮36、传动轴35、传动齿轮37、39、右以及左车轴38、被传递至右以及左履带行进装置1,从而机体直进。
[3]
接着,说明右以及左侧离合器34。
如图3所示,在传动轴29的右及左侧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花键部29a,右及左啮合部33R、33L能够一体旋转及自如滑动地外嵌在传动轴29的花键部29a上,承接部件40能够一体旋转地外嵌在传动轴29的花键部29a上。
如图3所示,在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的承接部件40侧的部位上,沿着圆周方向配置多个凹部,在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的凹部的各自上,在内侧和外侧双重地配置有弹簧41,借助承接部件40及弹簧41,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向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的啮合侧受到施力。通过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与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啮合,成为右以及左侧离合器34的传动状态,传动轴29的动力经由右以及左侧离合器34而被传递至右以及左履带行进装置1。
如图3所示,活塞42可自如滑动地配置在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与传动轴29之间,活塞42与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抵接,跨过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直到活塞42而插入有弹簧销43,以使活塞42与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一体地旋转。
如图3所示,若向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和活塞42之间供给动作油,则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与活塞42克服弹簧41而被滑动操作至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的离开侧,成为右以及左侧离合器34的切断状态。若从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和活塞42之间排出动作油,则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与活塞42在弹簧41的作用下被滑动操作至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的啮合侧,成为右以及左侧离合器34的传动状态。
[4]
接着,说明变速箱10中的传动系统(转弯系统)的构造。
如图2及图3所示,横跨变速箱10而支承有传动轴44,相对旋转自如地外嵌在传动轴44的右侧部的传动齿轮45与右啮合部33R的外周部的齿轮部啮合,在传动轴44和传动齿轮45之间具有慢转弯离合器46(相当于第1转弯机构,且相当于慢转弯机构(grand turn mechanism))。慢转弯离合器46被构成为摩擦多板式,通过供给工作油而被操作为传动状态,通过排出工作油而被操作为切断状态。
如图2及图3所示,转弯离合器箱47相对旋转自如地外嵌在传动轴29上,固定在传动轴44上的传动齿轮48与转弯离合器箱47的外周部的传动齿轮47a啮合。转弯离合器箱47被构成为左右对称,在转弯离合器箱47和右以及左输出齿轮32R、32L之间具有右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右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被构成为摩擦多板式,通过供给工作油而被操作为传动状态。这种情况下,在右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中,摩擦板相互紧密地配置,即使工作油被排出,右及左转弯离合器49也成为半传动状态。
由此,如图2及图3所示,慢转弯离合器46被操作为传动状态时,传动轴29的动力经由右啮合部33R、传动齿轮45、慢转弯离合器46、传动轴44及传动齿轮48,作为与传动轴29旋转方向相同且比传动轴29低速的动力而被传递至转弯离合器箱47。在将右或左侧离合器34操作为切断状态、将右或左转弯离合器49操作为传动状态时,与传动轴29旋转方向相同且比传动轴29低速的动力被传递至右或左输出齿轮32R、32L。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传动轴44的左侧部具有制动器50(相当于第2转弯机构)(相当于制动机构)。制动器50被构成为摩擦多板式,通过供给工作油而被操作为制动状态,通过排出工作油而被操作为解除状态。
由此,如图2及图3所示,在制动器50被操作为制动状态时,经由传动轴44和传动齿轮48,转弯离合器箱47成为制动状态。在右或左侧离合器34被操作为切断状态、右或左转弯离合器49被操作为传动状态时,右或左输出齿轮32R、32L成为制动状态。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传动轴27的左侧部上固定有传动齿轮51,在传动轴44的左侧部上相对旋转自如地外嵌有传动齿轮52,传动齿轮51、52啮合,在传动轴44和传动齿轮52之间具有反转离合器53(相当于第2转弯机构)(相当于反转机构)。反转离合器53被构成为摩擦多板式,通过供给工作油而被操作为传动状态,通过排出工作油而被操作为切断状态。
由此,如图2及图3所示,在反转离合器53被操作为传动状态时,传动轴27的动力经由传动齿轮51、52、反转离合器53、传动轴44及传动齿轮48,作为与传动轴29旋转方向相反的动力而被传递至转弯离合器箱47。在右或左侧离合器34被操作为切断状态、右或左转弯离合器49被操作为传动状态时,与传动轴29相反方向的旋转的动力被传递至右或左输出齿轮32R、32L。
[5]
接着,说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操作。
如图5所示,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泵11P构成为向中立位置N、从中立位置N向前进F的高速侧及后退R的高速侧自如地无级变速,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马达11M构成为高低两级地自如变速。具有操作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泵11P的斜板的液压缸59、向液压缸59给排操作工作油的控制阀60,配备在驾驶部5的变速杆61和控制阀60被机械地连接。由此,通过操作变速杆61,控制阀60被操作,液压缸59动作,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泵11P的斜板被操作至与变速杆61的操作位置对应的位置。
如图5所示,具备操作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马达11M的斜板的液压缸62、向液压缸62给排操作工作油的电磁操作式的控制阀63,在变速杆61的握持部上具备变速开关61a,变速杆61的变速开关61a的操作信号被输入至控制装置64(相当于控制机构)中。由此,通过操作变速杆61的变速开关61a,控制阀63被控制装置64操作,液压缸62动作,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马达11M的斜板被操作至高速以及低速位置。
后述的[7][8][9][10]中记载的转弯模式开关78、慢转弯(grandturn)、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pivot turn)以及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spin turn)的各状态中,能够借助转弯模式开关78选择慢转弯状态、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以及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是利用变速杆61的变速开关61a将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马达11M的斜板操作到低速位置的状态。若为利用变速杆61的变速开关61a而将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马达11M的斜板操作到高速位置的状态,则与转弯模式开关78的操作位置无关,选择慢转弯状态。
[6]
接着,说明向右以及左侧离合器34(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右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慢转弯离合器46、制动器50、反转离合器53给排操作工作油的液压单元57。
如图4所示,在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输入轴(未图示)上,连结有供给泵(未图示)以及液压泵56,构成为通过静液压式无极变速装置11的输入轴,驱动供给泵以及液压泵56,供给泵的工作油被供给至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如图2以及图3所示,液压单元57与变速箱10的左横侧部的外表面连结,自液压泵56的外部配管58(参照图4)与液压单元57连接。
如图2以及图3所示,传动轴29、44的左端部贯通变速箱10的左横向侧,而被插入至液压单元57的内部,从传动轴29的左端部直到右以及左侧离合器34(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右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在传动轴29的内部具备油路29b。从传动轴44的左端部、直到慢转弯离合器46以及反转离合器53,在传动轴44的内部具备油路44a。在液压单元57的内部,在传动轴44的端部具备制动器50。
如图4所示,在液压单元57的内部,具备右转弯控制阀67、左转弯控制阀68、安全阀69、卸载阀70、比例控制阀71、转弯切换控制阀72、先导操作阀73、74。自液压泵56的外部配管58与液压单元57连接,在液压单元57和变速箱10的左横侧部的连结面(结合面)上形成有多个油路(未图示),右以及左转弯控制阀67、68、安全阀69、卸载阀70经由连结面(结合面)的油路而并列地连接在与外部配管58连接的油路66上。在液压单元57和变速箱10的左横侧部的连结面(结合面)上形成有排出油路,安全阀69以及卸载阀70的工作油经由上述排出油路而返回至变速箱10。
如图2所示,右转弯控制阀67经由连结面(结合面)的油路以及传动轴29的油路29b,与右侧离合器34(右啮合部33R)以及右转弯离合器49连接。左转弯控制阀68经由连结面(结合面)的油路以及传动轴29的油路29b,与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连接。
如图4所示,右以及左转弯控制阀67、68构成为能够自如操作到供给位置67a、68a以及排出位置67b、68b的电磁操作式,向排出位置67b、68b施力。卸载阀70构成为能够自如操作到切断位置70a以及排出位置70b的电磁操作式,向切断位置70a施力。在从右以及左转弯控制阀67、68和传动轴29的油路29b之间分支的油路75上,串联地连接有比例控制阀71以及转弯切换控制阀72,转弯切换控制阀72经由连结面(结合面)的油路以及传动轴44的油路44a,与慢转弯离合器46和反转离合器53连接,转弯切换控制阀72经由液压单元57的油路76与制动器50连接。
如图4所示,比例控制阀71构成为电磁操作式,能够进行工作油的流量控制(压力控制)。转弯切换控制阀72构成为可自如操作到慢转弯位置72a、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位置72b以及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位置72c的先导操作式,向慢转弯位置72a施力。以将从油路75分支的先导工作油供给至转弯切换控制阀72而操作到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位置72b的方式构成先导操作阀73,以将从油路75分支的先导工作油供给至转弯切换控制阀72而操作到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位置72c的方式构成先导操作阀74。
右以及左转弯控制阀67、68、卸载阀70、比例控制阀71、先导操作阀73、74,如后述的[7][8][9][10]所述由控制装置64操作。
[7]
接着,说明基于转向杆77的直进状态。
如图5所示,在驾驶部5(参照图1)中配备向右以及左人为地操作自如的转向杆77(相当于转向操作件),转向杆77的操作位置被输入至控制装置64中,转向杆77构成为能够自如地操作到直进位置N、右以及左第1转弯位置R1、L1、右以及左第2转弯位置R2、L2。在驾驶部5中配备转弯模式开关78(相当于转弯设定机构),转弯模式开关78的操作位置被输入至控制装置64中,转弯模式开关78具备慢转弯位置(相当于第1状态)、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位置(相当于第2状态)以及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位置(相当于第2以及第3状态)。
如图4及图5所示,与转弯模式开关78的操作位置无关,若转向杆77被操作到直进位置N,则右及左转弯控制阀67、68被操作到排出位置67b、68b,卸载阀70被操作到排出位置70b,工作油从右以及左侧离合器34(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右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排出,右以及左侧离合器34(右以及左啮合部33R、33L)被操作为传动状态,右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被操作为半传动状态。慢转弯以及反转离合器46、53借助比例控制阀71被操作为切断状态,制动器50被操作为解除状态。
由此,如图2以及上述[2]、[4]所述,输入轴22的动力经由传动轴27、传动齿轮30、31、传动轴29、右以及左侧离合器34(右及左啮合部33R、33L)、右及左输出齿轮32R、32L、传动齿轮36、传动轴35、传动齿轮37、39、右以及左车轴38,被传递至右以及左履带行进装置1,机体直进。
[8]
接着,说明基于转向杆77的慢转弯状态。
如图4及图5所示,若将转弯模式开关78操作到慢转弯位置,则转弯切换控制阀72借助先导操作阀73、74而被操作到慢转弯位置72a。由此,若转向杆77被操作到右第1转弯位置R1,则右转弯控制阀67被操作到供给位置67a,卸载阀70被操作到切断位置70a,工作油被供给至右侧离合器34(右啮合部33R)以及右转弯离合器49,右侧离合器34(右啮合部33R)被操作为切断状态,右转弯离合器49被操作为传动状态。
这种情况下,如图2及图3所示,左转弯离合器49为半传动状态,因此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从左输出齿轮32L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半传动状态),经由右转弯离合器49(传动状态)被传递至右输出齿轮32R,与传动轴29转动方向相同且比传动轴29稍低速的动力被传递至右输出齿轮32R。由此,机体慢慢地向右改变方向。
如图4及图5所示,若将转向杆77操作到右第1转弯位置R1,则如上所述右转弯控制阀67被操作到供给位置67a、卸载阀70被操作到切断位置70a,同时,工作油开始经由比例控制阀71以及转弯切换控制阀72(慢转弯位置72a)而供给至慢转弯离合器46,转向杆77越从右第1转弯位置R1向右第2转弯位置R2操作,慢转弯离合器46的工作压力越被比例控制阀71升压操作(如图6所示,参照表示转向杆77的操作位置和比例控制阀71的操作电流(慢转弯离合器46的工作压力)的关系的实线A1(慢转弯状态))。
如图2及图3所示,基于转向杆77的操作位置,慢转弯离合器46的工作压力被比例控制阀71升压操作,与之相伴,传动轴29的动力经由右啮合部33R、传动齿轮45、慢转弯离合器46、传动轴44、传动齿轮48、转弯离合器箱47以及右转弯离合器49,与传动轴29转动方向相同且比传动轴29低速的动力传递至右输出齿轮32R。
这种情况下,如图2及图3所示,成为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和来自慢转弯离合器46的动力同时被传递至右输出齿轮32R的状态,因此在慢转弯离合器46的工作压力为低压的范围(转向杆77被操作到右第1转弯位置R1的附近的状态)内,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胜过来自慢转弯离合器46的动力,右输出齿轮32R被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驱动,机体慢慢地向右改变方向。
接着,若转向杆77被从右第1转弯位置R1操作到右第2转弯位置R2侧,慢转弯离合器46的工作压力被稍微升压,则如图2及图3所示,来自慢转弯离合器46的动力胜过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右输出齿轮32R被来自慢转弯离合器46的动力驱动。在该状态下,比起右输出齿轮32R被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驱动,在右输出齿轮32R被来自慢转弯离合器46的动力驱动的情况下,右输出齿轮32R以低速被驱动,机体向右慢转弯,转向杆77越被向右第2转弯位置R2侧操作,机体的转弯半径变得越小。
如图4及图5所示,若将转向杆77操作到左第1转弯位置L1,则左转弯控制阀68被操作到供给位置68a,卸载阀70被操作到切断位置70a,工作油被供给至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被操作为切断状态,左转弯离合器49被操作为传动状态。与此同时,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机体慢慢地向左改变方向。若将转向杆77从左第1转弯位置L1操作到左第2转弯位置L2侧,则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机体向左慢转弯。
[9]
接着说明基于转向杆77的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
如图4及图5所示,若将转弯模式开关78操作到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位置,则转弯切换控制阀72借助先导操作阀73、74而被操作到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位置72b。由此,若将转向杆77操作到右第1转弯位置R1,则右转弯控制阀67被操作到供给位置67a,卸载阀70被操作到切断位置70a,工作油被供给至右侧离合器34(右啮合部33R)以及右转弯离合器49,右侧离合器34(右啮合部33R)被操作为切断状态,右转弯离合器49被操作为传动状态。这种情况下,左转弯离合器49是半传动状态,因此机体与上述[8]同样地慢慢地向右改变方向。
如图4及图5所示,若将转向杆77操作到右第1转弯位置R1,则如上所述,右转弯控制阀67被操作到供给位置67a、且卸载阀70被操作到切断位置70a,同时,工作油经由比例控制阀71以及转弯切换控制阀72(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位置72b)开始被供给至制动器50,转向杆77越从右第1转弯位置R1向右第2转弯位置R2侧操作,制动器50的工作压力越被比例控制阀71升压操作(如图6所示,参照表示转向杆77的操作位置和比例控制阀71的操作电流(制动器50的工作压力)的关系的实线A2(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
如图2及图3所示,基于转向杆77的操作位置,制动器50的工作压力被比例控制阀71升压操作,与之相伴,制动力经由传动轴44、传动齿轮48、转弯离合器箱47以及右转弯离合器49而到达右输出齿轮32R,使制动力变强。
这种情况下,如图2及图3所示,成为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和制动器50的制动力同时被传递至右输出齿轮32R的状态,因此在制动器50的工作压力为低压的范围(转向杆77被操作至右第1转弯位置R1的附近的状态)内,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胜过制动器50的制动力,右输出齿轮32R被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驱动。由此,在制动器50的工作压力为低压的范围内,机体慢慢地向右改变方向。
接着,若转向杆77从右第1转弯位置R1向右第2转弯位置R2侧操作、制动器50的工作压力被稍微升压,则如图2及图3所示,制动器50的制动力胜过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右输出齿轮32R利用制动器50的制动力成为制动状态,机体向右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转向杆77越向右第2转弯位置R2侧操作,机体的转弯半径变得越小。
如图4及图5所示,若将转向杆77操作到左第1转弯位置L1,则左转弯控制阀68被操作到供给位置68a,卸载阀70被操作到切断位置70a,工作油被供给至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被操作为切断状态,左转弯离合器49被操作为传动状态。与此同时,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机体慢慢地向左改变方向。若将转向杆77从左第1转弯位置L1操作到左第2转弯位置L2侧,则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机体向左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
如图4及图5所示,在转向杆77的握持部上具有转向开关77a。如上述[8]所述,在转弯模式开关78被操作到慢转弯位置、从右(左)第1转弯位置R1(L1)向右(左)第2转弯位置R2(L2)操作转向杆77的右或左慢转弯状态中,产生以更小的半径转弯的需要。
这种情况下,如图4及图5所示,在将转向杆77从右(左)第1转弯位置R1(L1)向右(左)第2转弯位置R2(L2)操作的状态下,若按压操作转向杆77的转向开关77a,则转弯切换控制阀72从慢转弯位置72a被操作到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位置72b,机体向右(左)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该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仅在按压操作转向杆77的转向开关77a的期间,若手从转向杆77的转向开关77a拿开操作,则转弯切换控制阀72从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位置72b被操作至慢转弯位置72a,机体返回慢转弯状态。
[10]
接着,说明基于转向杆77的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
如图4及图5所示,若将转弯模式开关78操作到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位置,则转弯切换控制阀72被先导操作阀73、74操作到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位置72c。由此,若将转向杆77操作到右第1转弯位置R1,则右转弯控制阀67被操作到供给位置67a,卸载阀70被操作到切断位置70a,工作油被供给至右侧离合器34(右啮合部33R)以及右转弯离合器49,右侧离合器34(右啮合部33R)被操作为切断状态,右转弯离合器49被操作为传动状态。这种情况下,左转弯离合器49是半传动状态,因此机体与上述[8]同样地慢慢地向右改变方向。
如图4及图5所示,若将转向杆77操作到右第1转弯位置R1,则如上所述,右转弯控制阀67被操作到供给位置67a、且卸载阀70被操作到切断位置70a,同时,工作油经由比例控制阀71以及转弯切换控制阀72(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位置72c)开始被供给至反转离合器53,转向杆77越从右第1转弯位置R1向右第2转弯位置R2操作,反转离合器53的工作压力越被比例控制阀71升压操作(如图6所示,参照表示转向杆77的操作位置和比例控制阀71的操作电流(反转离合器53的工作压力)的关系的实线A3(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
如图2及图3所示,基于转向杆77的操作位置,反转离合器53的工作压力被比例控制阀71升压操作,与之相伴,传动轴27的动力经由传动齿轮51、52、反转离合器53、传动轴44、传动齿轮48、转弯离合器箱47以及右转弯离合器49,作为与传动轴29转动方向相反的动力而传递至右输出齿轮32R。
这种情况下,如图2及图3所示,成为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和来自反转离合器53的动力同时被传递至右输出齿轮32R的状态,因此在反转离合器53的工作压力为低压的范围(转向杆77被操作至右第1转弯位置R1的附近的状态)内,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胜过来自反转离合器53的动力,右输出齿轮32R被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驱动。由此,在反转离合器53的工作压力为低压的范围内,机体慢慢地向右改变方向。
接着,在转向杆77被从右第1转弯位置R1向右第2转弯位置R2侧操作、在反转离合器53的工作压力被稍微升压时,如图2及图3所示,来自反转离合器53的动力胜过来自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的动力,右输出齿轮32R被来自反转离合器53的动力驱动。在该状态下,右输出齿轮32R相对于左输出齿轮32L向反方向被驱动,机体向右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转向杆77越向右第2转弯位置R2侧操作,机体的转弯半径变得越小。
如图4及图5所示,若将转向杆77操作到左第1转弯位置L1,则左转弯控制阀68被操作到供给位置68a,卸载阀70被操作到切断位置70a,工作油被供给至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以及左转弯离合器49,左侧离合器34(左啮合部33L)被操作为切断状态,左转弯离合器49被操作为传动状态。与此同时,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机体慢慢地向左改变方向。若将转向杆77从左第1转弯位置L1操作到左第2转弯位置L2侧,则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机体向左车轮一正一转原地转弯。
[11]
在上述[8]、[9]、[10]所记载的慢转弯状态、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以及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中,转向杆77的操作位置和比例控制阀71的操作电流(慢转弯离合器46的工作压力)的关系是图6的实线A1(慢转弯状态)所表示的关系,转向杆77的操作位置和比例控制阀71的操作电流(制动器50的工作压力)的关系是图6的实线A2(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所表示的关系,转向杆77的操作位置和比例控制阀71的操作电流(反转离合器53的工作压力)的关系是图6的实线A3(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所表示的关系。
实线A1(慢转弯状态)、A2(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A3(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成为以下所示的式B1、B2、B3那样的2次曲线。
B1(A1(慢转弯状态)):Y1=a11·X·X-a21·X+a31
B2(A2(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Y2=a12·X·X-a22·X+a32
B3(A3(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Y3=a13·X·X-a23·X+a33其中:
X:转向杆77的操作位置
Y1:比例控制阀71的操作电流(慢转弯离合器46的工作压力)
Y2:比例控制阀71的操作电流(制动器50的工作压力)
Y3:比例控制阀71的操作电流(反转离合器53的工作压力)
a11~a33:正的常数
由此,在慢转弯状态、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以及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中,与转向杆77的单位操作量对应的比例控制阀71的单位操作电流(借助慢转弯离合器46、制动器50以及反转离合器53而右以及左履带行进装置1所发生的单位速度差)(第1以及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在转向杆77的右以及左第1转弯位置R1、L1侧(直进位置N侧)的区域中小,在转向杆77的右以及左第1转弯位置R2、L2侧(转向极限侧)的区域中大。
这种情况下,在正的常数a11~a33中,所谓
a11>a12>a13
a21>a22>a23
a31>a32>a33
的关系成立,如图6所示,式B1(A1(慢转弯状态))、式B2(A2(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式B3(A3(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为相互不同的2次曲线。由此,在慢转弯状态、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以及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中,彼此的转弯特性不相同(相当于使第1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和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不相同的状态)。
基于上述的正的常数a11~a33的关系,如图6所示,在转向杆77的右以及左第1转弯位置R1、L1侧(直进位置N侧)的区域中,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的与转向杆77的单位操作量对应的比例控制阀71的单位操作电流比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的与转向杆77的单位操作量对应的比例控制阀71的单位操作电流小。慢转弯状态的与转向杆77的单位操作量对应的比例控制阀71的单位操作电流比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的与转向杆77的单位操作量对应的比例控制阀71的单位操作电流小。
[第1实施方式的第1其他方式]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慢转弯状态、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以及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中,也可构成为若以下所示的状态(1)(2)(3)的任何一个成立,则不进行基于变速杆61的变速开关61a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马达11M的向高速位置的操作(参照上述[5])。
(1)转向杆77被操作至右第1以及右第2转弯位置R1、R2之间(左第1以及左第2转弯位置L1、L2之间)的状态。
(2)转向杆77被操作至右第1以及右第2转弯位置R1、R2之间(左第1以及左第2转弯位置L1、L2之间)、且机体的行进速度是设定速度以上的高速的状态。
(3)转向杆77从右第1以及右第2转弯位置R1、R2之间的中间位置(左第1以及左第2转弯位置L1、L2之间的中间位置)被操作至右第2转弯位置R2侧(左第2转弯位置L2侧)的状态。
[第1实施方式的第2其他方式]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慢转弯状态、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以及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中,也可构成为若以下所示的状态(1)(2)(3)的任何一个成立,则不进行基于变速杆61的变速开关61a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1的马达11M的向高速位置的操作(参照上述[5])。
(1)借助慢转弯离合器46、制动器50以及反转离合器53的动作,在右以及左履带行进装置1上产生速度差的状态。
(2)借助慢转弯离合器46、制动器50以及反转离合器53的动作,在右以及左履带行进装置1上产生速度差、且机体的行进速度是设定速度以上的高速的状态。
(3)借助慢转弯离合器46、制动器50以及反转离合器53的动作,在右以及左履带行进装置1上产生速度差、且该速度差是设定速度差以上的状态。
[第1实施方式的第3其他方式]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第1其他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第2其他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不用反转离合器53、而具有慢转弯离合器46和制动器50。若这样地构成,则慢转弯离合器46为第1转弯机构,制动器50为第2转弯机构。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第1其他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第2其他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不用制动器50、而具有慢转弯离合器46和反转离合器53。若这样地构成,则慢转弯离合器46为第1转弯机构,反转离合器53为第2转弯机构。
[第1实施方式的第4其他方式]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第1其他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第3其他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的特性(式B2(A2(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和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的特性(式B3(A3(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相同(这种情况下,只要设定为a12=a13、a22=a23、a32=a33即可)。
[第1实施方式的第5其他方式]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第1其他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第4其他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式B1(A1(慢转弯状态))、式B2(A2(车轮一停一转原地转弯状态))、式B3(A3(车轮一正一反原地转弯状态))不构成为2次曲线,通过组合倾斜率不同的多个直线(1次函数)而获得如图6所示那样的特性。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图16说明第2实施方式。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在具有旋转自如地位于轨道框架122的横向一侧方的接地转轮124、125、126的履带行进装置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中,其特征为,
具有:引导部件152,位于上述轨道框架122的上述接地转轮124、125、126所位于的横向一侧方,被上述轨道框架122支承;张力调整框架151,沿轨道框架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承在上述引导部件152上;张紧轮127,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上述张力调整框架151的轮体支承部150上而向履带129施加支承作用;张力调整机构,相对于上述引导部件152滑动调节上述张力调整框架151,
对于上述轮体支承部150,具有在两横侧上支承上述张紧轮127的分叉形状。
作为上述的履带张紧装置,例如,有JP2005-335614A所记载的装置(参照段落[0019]、图3)。
在该文献所记载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中,具有:托架,能够前后滑动地插入至轨道框架的后端;张力轮,松转自如地轴支在该托架上。
张力轮,借助操作轴的转动而使托架进行螺纹进给移动,从而进行履带的张力调节。
在该履带张力调整装置中,具有从托架向横向一侧方伸出的支轴,使张力轮支承在该支轴的伸出端侧,从而,使张力轮位于轨道托架的接地用转轮所位于的横向一侧方,以便履带适当地卷绕在张力轮上。
在该履带张力调整装置中,若在转弯时等的在履带上发生强张力时、在张紧轮的支轴等的支承部件上发生较大的变形,则发生张紧轮的偏离移动而履带容易脱落。为此,必须使张紧轮牢固地支承,以便即使在履带上发生强张力也不会发生张紧轮的偏离移动。在上述的以往的履带张力调节装置中,张紧轮的支轴只在张紧轮的单侧上被支承,若要使张紧轮的支承牢固,则使支轴变粗等而使重量增大。
与此对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采用位于轨道框架122的接地转轮124、125、126所位于的横向一侧方的引导部件152,从而能够令张力调整框架151的轮体支承部150具有在两横侧上支承张紧轮127的分叉形状,且使张力轮127位于轨道托架122的接地转轮124、125、126所位于的横向一侧方以便履带129能够适当地卷绕在张力轮127上。由此,使张紧轮127的支轴在张紧轮127的两横侧被支承,即便采用比以往小型的张紧轮127的支轴、张力调整框架151等,且即便在履带129上发生强张力,也能够使张紧轮127牢固地支承而不偏离移动。
因此,使张紧轮127的支承牢固而不易发生履带129脱落等的状况、并且从张紧轮支承构造方面考虑能够获得轻量化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
优选上述引导部件152构成为,以上述张紧轮127越从引导部件152离开而对于轨道框架122越上升的状态滑动引导上述张力调整框架151。这个在以下方面是有利的。
观察张紧轮127的基于履带129的荷载,在履带129的位于比张紧轮127更靠近上侧而为沿着轨道框架122的方向的部位上发生的张力、和在位于比张紧轮127更靠近下侧而相对于轨道框架122为倾斜的方向的部位上发生的张力的合力,作为履带129的张力而向张紧轮施加。
若基于本构成,则由于履带129的张力而向张紧轮127施加的荷载的方向是沿着张力调整框架151被引导部件152引导移动的方向的方向,或者是与其接近的方向,不易在引导部件152和张力调整框架151之间发生扭转,并且能够滑动调节张力调整框架151。
因此,能够获得一种履带张力调节装置,该履带张力调节装置能够使引导部件152和张力调整框架151之间不易发生扭转而顺畅且轻便地进行张力调节。
进而,将上述张力调整机构相对于上述张力调整框架151配置在与上述轨道框架122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并沿上述引导部件152和上述张力调整框架151安装,这在以下方面有利。
根据本构成,能够不从相对于张力调整框架151而与轨道框架122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受到基于轨道框架122的阻碍地操作张力调整机构。
因此,能够不受到轨道框架122的操作阻碍地进行张力调节机构155的操作,从而获得能够顺畅高效地进行张力调节而操作性优异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
此外,在上述轨道框架122上设置有导件安装部144,该导件安装部144支承对履带129施加防脱作用的履带导件143,在上述导件安装部144上,具备向上述张力调整框架151施加支承作用的支承部144a,这在以下方面有利。
导件安装部144支承履带导件143,所以具有优异的强度。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导件安装部144用作支承机构而使张力调整框架151牢固地支承。
因此,能够通过将导件安装部144用作支承机构的简单的构造,得到张力调整框架151能够被牢固地支承而顺畅地进行履带129的张力调整的履带张力调节装置。
以下,更加详细地说明第2实施方式。
图7,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A的作业机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该作业机构成为借助左右一对的履带行进装置101、101而行进,并且具有:具备装备有驾驶坐席102的驾驶部的行进机体、和与该行进机体的机体框架103的前部连结的割取部110,具备在上述机体框架103的后部侧上沿着机体横方向并排设置的脱粒装置104和谷物箱105。
该作业机收获稻子或麦等。
即,割取部110,具有与上述机体框架103的前部上下摆动自如地连结的割取框架111,该割取框架111借助升降压力缸112而被上下地摆动操作,从而升降为沿着机体横方向并列地位于割取部110的前端部上的分草件113下降到地面附近的下降作业状态、和上述分草件113从地面抬高上升的上升非作业状态。
在使割取部110成为下降状态而使行进机体行进时,割取部110,借助各分草件113,向与沿着机体横方向并列的多个拉起装置114中的分草件113对应的拉起装置114导入割取对象的直立谷杆而对其进行拉起处理,对由各拉起装置114拉起处理后的直立谷杆,借助一个的推子形的割取装置115而进行割取处理,借助供给装置116向脱粒谷粒装置104的脱粒输送链104a的始端部供给来自割取装置115的割取谷杆。
脱粒装置104,借助脱粒输送链104a而向机体后方向夹持运送割取谷杆的株根侧,向脱粒室(未图示)供给该割取谷杆的穗尖侧而进行脱粒处理。谷物箱105,回收并贮留从脱粒装置104运送的脱粒谷粒。
图8是左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01的侧视图。图9是上述左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01的俯视图。右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01,具有与左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01相同构造,省略了右侧履带行进装置101的图示。如这些图所示,履带行进装置101构成为,具有:轨道框架122,经由上述一对的支承臂120、121而与上述机体框架103连结;驱动旋转自如的履带驱动轮123,在该轨道框架122的前方上方经由变速箱(未图示)而支承在上述机体框架103上;8个松转自如的接地转轮124、125、126,在上述轨道框架122的位于行进机体横向外侧一方的横向侧方上沿着轨道框架前后方向并列而支承在轨道框架122上;张紧轮127,位于上述8个接地转轮124、125、126中的最靠近轨道框架后端侧的接地转轮126的后方上方而设置在轨道框架122的后端部;前后一对的松转自如的托辊128、128,在上述轨道框架122的上方支承在上述机体框架103上,并且具有沿着上述履带驱动轮123、上述8个接地转轮124、125、126、上述张紧轮127、上述前后一对的托辊128、128而卷绕的橡胶制的履带129。
上述前侧的支承臂120,经由将该支承臂120的基部与机体框架103旋转自如地连结的旋转支轴120a、和在该旋转支轴120a的与上述支承臂120所连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的连动臂130,与液压缸131的压力缸杆131a连动。
即,前侧的支承臂120,利用上述液压缸131而绕上述旋转支轴120a的轴芯相对于机体框架103被上下地摆动操作,而相对于机体框架103升降操作轨道框架122的前端侧。
上述后侧的支承臂121,经由将该支承臂121的基部与机体框架103旋转自如地连结的旋转支轴121a、和在该旋转支轴121a的与上述支承臂121所连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的连动臂132,与液压缸133的压力缸杆133a连动。后侧的支承臂121的自由端侧,经由抵销连杆134而与轨道框架122的后端侧连结。
即,后侧的支承臂121,利用上述液压缸133而绕上述旋转支轴121a的轴芯相对于机体框架103被上下地摆动操作,经由抵销连杆134而将轨道框架122的后端侧相对于机体框架103升降操作。
即,左右的履带行进装置101、101的前后一对的支承臂120、121被摆动操作,从而行进机体相对于地面向横方向或前后方向倾斜。
即,进行摆动操作,以使左右的履带行进装置101的一方的前后一对的支承臂120、121一起上升或下降摆动,且前后一对的支承臂120、121的上升或者下降行程相同,从而使左右的履带行进装置101的一方的轨道框架122相对于机体框架103平行地上升或下降,行进机体的横方向中的一端侧以另一端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01的接地点作为摆动支点,而相对于地面升降。
进行摆动操作,以使左右的履带行进装置101的前侧的支承臂120和后侧的支承臂121的一方上升或下降摆动,且左右的履带行进装置101的支承臂120、121的上升或者下降行程相同,从而左右的履带行进装置101的轨道框架122以前端侧的接地点作为摆动支点而相对于机体框架103上下地摆动,或者以后端侧的接地点作为摆动支点而相对于机体框架103上下地摆动,行进机体的前后方向的其中一端以另一端作为摆动支点而相对于地面升降。
接着,将位于上述8个的接地转轮124、125、126中的最靠近轨道框架后端侧的接地转轮126称为最后接地转轮126,将位于比上述8个的接地转轮124、125、126中的上述最后接地转轮126靠前的、与最后接地转轮126邻合的位置的接地转轮125称为后接地转轮125而进行说明。
上述后接地转轮125和上述最后接地转轮126,仅松转自如地支承在轨道框架122上,使其相对于轨道框架122不能升降。
上述8个接地转轮124、125、126中的除去上述最后接地转轮126和上述后接地转轮125的接地转轮124,将邻合的两个接地转轮124、124分组而形成为一个转轮组,各转轮组的两个接地转轮124、124集中而以借助一个悬臂连结部件140与轨道框架122连结的状态下支承在轨道框架122上。
如图9、图10所示,上述的各悬臂连结部件140,经由位于其中间部的连接轴141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轨道框架122上。形成各转轮组的两个接地转轮124、124的一方的接地转轮124,松转自如地支承在上述悬臂连结部件140的比上述连接轴141更靠近前端侧的部位上,另一方的接地转轮124,松转自如地支承在上述悬臂连结部件140的比上述连接轴141更靠近后端侧的部位上。
由此,8个接地转轮124、125、126中的除去上述最后接地转轮126和上述后接地转轮125的接地转轮124、形成上述各转轮组的两个接地转轮124、124,通过悬臂连结部件140而安装在轨道框架122上,借助悬臂连结部件140的摆动,以上述连接轴141的轴芯作为摆动支点而相对于轨道框架122彼此相反地升降。
履带行进装置101,具有:履带导件142,对应于上述各转轮组而设置;履带导件143,对应于上述后接地转轮125和上述最后接地转轮126而设置。
如图8、图10所示,对应于上述各转轮组的上述履带导件142构成为具有:棒状的导件本体142a,位于从转轮组的一方的接地转轮124的左右一对的引导轮体部之间到另一方的接地转轮124的左右一对的引导轮体部之间;连接杆142b,将该导件本体142a与上述悬臂连结部件140连结,借助导件本体142a,向履带129的左右的心轴突起129a、129a施加卡止作用而进行履带129的防脱。对应于各转轮组的履带导件142,通过将上述导件本体142a和上述连接杆142b与上述悬臂连结部件140一起一体铸造而制作。
如图10所示,对应于上述最后接地转轮126和上述后接地转轮125的上述履带导件143构成为具有:棒状的导件本体143a,位于从后接地转轮125的左右一对的引导轮体部之间到最后接地转轮126的左右一对的引导轮体部之间;连接杆143b,将该导件本体143a与轨道框架122所具备的导件安装部144连结,借助导件本体143a,向履带129的左右的心轴突起129a施加卡止作用而进行履带129的防脱。该履带导件143,借助一体铸造上述导件本体143a和上述连接杆143b而制作而成。
轨道框架122的上述导件安装部144,在轨道框架122的横向侧面上附设金属块而构成。该导件安装部144,在导件安装部144的端部上沿着轨道框架122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三角配置地并列安装有三根连结螺栓145,从而支承上述履带导件143的连结杆143b。
履带行进装置101,具有设置在轨道框架122的后部上的本实施方式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A。
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A的俯视的构造。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A的侧视的构造。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A的纵剖俯视图。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A的纵剖侧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A构成为具有:上述张紧轮127;张紧调整框架151,通过轮体支承部150松转自如地支承该张紧轮127;引导部件152,支承该张力调整框架151;张力调节轴155,从突设在上述轮体支承部150的横侧部上的卡止部153a直到设置在上述引导部件152上的支承部154而安装。
上述张力调整框架151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轮体支承部150,还具备框架本体151a,该框架本体151a由一端侧与该轮体支承部150的基部连结的角型钢管材构成。
图15是上述轮体支承部150的俯视图。图16是上述轮体支承部150的侧视图。如这些图所示,上述轮体支承部150具有分叉形状的轴支轮叉156,该轴支轮叉156以分离地位于张紧轮127的两横侧上的配置而具有一对的轴支孔156a、156a。如图11所示,轮体支承部150,借助上述轴支轮叉156,在张紧轮127的两横侧支承张紧轮127的支轴127a。即,在两横侧支承张紧轮127。
上述引导部件152,配置在轨道框架122的与上述各接地转轮124、125、126所位于的横向一侧方相同的横向一侧方,支承在轨道框架122的前后一对的支承臂部122a、122a上,张力调整框架151配置在轨道框架122的横向一侧方的适当的位置上,即能够在张紧轮127上适当地卷绕履带129的位置。
如图12~图14所示,上述引导部件152的上述张力调整框架151所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和上述张力调整框架151,经由下端部搭载在由轨道框架122的上述安装部144的上端面构成的支承部144a上的连接部件157,被上述支承部144a从下方止动支承。上述连接部件157由上侧钣金部件157a和下侧钣金部件157b构成,所述上侧钣金部件157a的一侧面向引导部件152和张力调整框架151的下表面施加止动作用,所述下侧钣金部件157b夹在该上侧钣金部件157a和上述支承部144a之间。
上述张力调整框架151,其框架本体151a滑动自如地内嵌于上述引导部件152,从而被引导部件152滑动自如地支承,被引导部件152的内侧面滑动引导而沿轨道框架122的前后方向滑动。张力调整框架151,滑动方向根据引导部件157的安装方向而设置,从而张紧轮127以越从引导部件152离开越相对于轨道框架122上升的状态滑动。即,张力调整框架151,借助履带129的位于比张紧轮127更靠近上侧而为沿着轨道框架122的方向的部位的张力、和位于比张紧轮127更靠近下侧而对于轨道框架122为倾斜的方向的部位的张力,沿着与向张紧轮127施加的荷载的方向相近的方向滑动。
上述张力调整轴155,由螺纹轴而构成,该螺纹轴与在引导部件152的上述支承部154上设置的调整轴插通孔的内螺纹螺纹结合,旋转操作时,相对于引导部件152沿轨道框架前后方向移动而向轮体支承部150的上述卡止部153a施加按或拉作用,从而,相对于引导部件152滑动调节张力调节框架151。该张力调整轴155,相对于张力调整框架151配置在与轨道框架122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能够不受自履带行进装置101的行进机体横外侧基于轨道框架122的操作障碍而操作。
总而言之,履带张力调整装置A,通过旋转操作张力调整轴155,借助该张力调整轴155而使张力调整框架151由引导部件152和连接部件157滑动引导而移动调节。此时,张力调整框架151,借助履带129的张力而沿着与向张紧轮127施加的荷载的方向接近的方向滑动,以不易在张力调整框架151和引导部件152之间产生扭转的状态下滑动。于是,张紧轮127相对于轨道框架122而被向其后方侧移动调节而向更靠近行进装置后方侧按压履带129,从而向增大侧调整履带129的张紧力。或者,张紧轮127相对于轨道框架122向前方侧被移动调节而使履带129的按压减弱,从而,向减少侧调整履带129的张紧力。
如图15、图16所示,上述轮体支承部150,除了具备上述轴支轮叉156和上述卡止部153a,还具备:上下一对的加强肋158、158,设置在轴支轮叉156的外周侧上;第2卡止部153b,相对于上述轴支轮叉156设置在与上述卡止部153a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上述轴支轮叉156和上述卡止部153a和上述加强肋158和上述第2卡止部153b,借助失蜡造型铸造而被一体铸造。
上述第2卡止部153b,在将张力调整框架151装备在右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01的履带张力调整装置A上时,安装张力调整轴155。
[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
也可取代上述的实施方式,采用通过油脂压力缸滑动调节张力调整框架151的构成,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将张力调整轴155、油脂压力缸等总称为张力调整机构。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7~图35说明第3实施方式。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为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左右地并列配置脱粒装置207和谷物箱208,并且在谷物箱208的前侧上横向地配置有发动机204,向上述谷物箱208的底螺杆210的前端部传递发动机动力,其特征为,
从上述发动机204向机体向横向外方突设输出轴263,并且在上述谷物箱208的前侧横向地支架有中间传动轴271,连动连结上述中间传动轴271的机体内侧部位和上述输出轴263,并且连动连结上述中间传动轴271的机体外侧部位和底螺杆210的前端部。
作为脱粒装置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公知有如下构成(例如参照JP9-205867A),经由传动带而卷挂连动连结从横向地配置的发动机向机体内突设的输出轴、和横向地配备在谷物箱的前侧的中间传动轴的机体内方侧部位,并且连动连结中间传动轴的机体内方侧部位和在谷物箱的前部上配备的输入箱,经由中间传动轴以及输入箱而将发动机动力传递至底螺杆的前端部。
在上述以往构造中,从发动机突设的输出轴与谷物箱的底螺杆相比位于远离机体内方的位置,所以为了机体的左右重量平衡而将发动机设置在机体内方,则承受发动机动力的中间传动轴左右地较长。
特别是,构成为使谷物箱绕后部的纵向支点向机体外方旋转,从而较大地开放脱粒装置的横侧部,并且,能够连接分离地构成中间传动轴的机体外方端和谷物箱的输入部,与谷物箱的旋转开放连动而谷物箱的输入部从中间传动轴自动地分离,与谷物箱的复原旋转连动而谷物箱的输入部与中间传动轴自动地连接,在这样的构成中,必须通过其他的轴支部件高精度地支承中间传动轴的中间部,以便在谷物箱的旋转开放时留在机体侧的长的中间传动轴位置不发生变化,构成传动构造的部件数量增多,且成本增高。
与此相对,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则即便发动机204配置在机体内方,输出轴263也从发动机204向机体横向外方突出,因此,能够使横架在谷物箱208的前侧的中间传动轴271的机体内侧部位、和中间传动轴271的机体外侧部位与底螺杆210的前端部的连动位置沿机体横方向接近,中间传动轴271变短。短的中间传动轴271,在其中间进行支承的需求降低。
因此,将发动机204设置在机体内方而能够使机体的左右重量平衡适当,并且能够使从发动机204向谷物箱208的底螺杆210的传动构造在横方向上小型化且简易。
优选将上述谷物箱208构成为能够绕后方的纵向支点P旋转,并且将输入箱251与上述谷物箱208的前部连结,同芯状地对置配置上述输入箱251所具备的向机体内的输入轴254和上述中间传动轴271,在其对置部位具备从轴芯方向卡脱的离合器273。该构成在以下方面有利。
若根据上述构成,则通过将谷物箱208向机体外侧旋转,能够自动地断开中间传动轴271和底螺杆210的连动而较大地从脱粒装置207离开,能够从开放的空间容易地进行脱粒装置207的侧部处的维护。接受来自中间传动轴271的动力的输入轴254从输入箱251向机体内侧突出,所以相应地能够使中间传动轴271更短。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第3实施方式。
图17,表示自脱型联合收割机(whole culm discharging typecombine-harvester)的从机体右侧看的侧视图。该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多个条状收割件规格的割取部203与具备左右一对的履带行进装置201的机体框架202的前部升降自如地连结,在上述机体框架202的右侧前部上配备有内装有发动机204的原动部205以及驾驶部206,并且,在机体框架202的左侧搭载有脱粒装置207,并且在脱粒装置207的右侧在原动部205的后侧的位置上装备有板金构造的谷物箱208,将由割取部203割取的谷杆供给至脱粒装置207而进行脱粒处理,螺杆式的扬谷装置209扬送由脱粒装置207选别回收的谷粒而将其投入至谷物箱208。
如图20以及图24所示,上述谷物箱208,在前后方向看,形成为其下部下窄状,并且,在朝向机体内方的右侧表面上,形成有进入配置上述扬谷装置209的纵长凹部208a。在上述纵长凹部208a的前后形成有凹部208b、208c,该凹部208b、208c避免与向脱粒装置207的右侧面突出的装置部位的干涉,在纵长凹部208a的前方上部形成有增量用的膨出部208d。由此,使谷物箱208的左侧表面与脱粒装置207的右侧部形状尽量接近,从而能够确保大的容器容量。
在上述谷物箱208的下窄部208e的下端,经由支轴210a而前后水平地支架有向后方送出贮留的谷粒的底螺杆210,并且沿着底螺杆210的上方,经由转动支轴212而能够摆动地支架有截面形状形成为山形的流下引导板211。
谷物箱208的下窄部208e,被施加谷粒的流下静止角以上的倾斜角度,以便贮留的谷粒没有残留而导入至底螺杆210,并且,从容器横宽的中心较大地向横向外方而配置下窄部208e的下端部,以使上述底螺杆210位于比机体框架202更靠外侧。这样地使收容底螺杆210的下窄部208e的下端部位于比机体框架202更外侧,与谷物箱208的下窄部208e的下端部位于机体框架202的上方的情况相比,能够更低地设置谷物箱208的下窄部208e的下端部,由此,能够不使容器上端位置提高而增大容器高度(上下长度),从而能够增大容量。
在谷物箱208的后方装备有螺杆式的脱粒谷粒运出装置213,该脱粒谷粒运出装置213将被底螺杆210送出的谷粒扬送之后,横运送而向机外运出。该脱粒运出装置213,具有与谷物箱208的后面下端连通连接的螺杆式的纵运送机构213A、和与该纵运送机构213A的上端连通连接的螺杆式的横运送机构213B,谷粒运出装置213的整体,能够以与纵运送机构213A的螺杆轴心同芯的纵向支点P为中心而旋转移动。
如图22所示,在上述谷物箱208的下部后端连结有支承底螺杆210的支轴210a的后端部的运出箱214,并且上述运出箱214的下端凸台部214a能够转动地嵌合支承在从机体框架202向机体外方突出的支承部202a上,谷物箱208能够绕上述纵向支点P旋转地被支承。如图28所示,在谷物箱208的下部前表面上具有由厚板材构成的支承板215,该支承板215的下端部载置支承在机体框架202的上表面上,使谷物箱208的总重量在前后两个位置处由机体框架202和支承部202a支承。
在上述支承板215上能够上下滑动地具备锁止销220。锁止销220借助弹簧221而向下方被滑动施力,通过在设置在机体框架202侧上的锁止孔222中插入锁止销220的下端部,谷物箱208能够被固定在既定的脱粒回收位置,通过克服弹簧221而从锁止孔222拔出锁止销220,能够使谷物箱208绕纵向支点P旋转移动而较大地开放脱粒装置207的右侧部的维护位置。另外,上述锁止销220,通过上拔转动而能够卡止保持在支承板215上具备的金属托架223上。
如图17~图19、图27所示,在谷物箱208的横向外侧上连结固定有覆盖容器侧表面的侧罩225。在侧罩225的下端部上,连结有从横向外方覆盖谷物箱208的向外的下窄部208e的下部侧罩226。在侧罩225的后端部上,连结有后部侧罩227,该后部侧罩227从横侧覆盖谷粒运出装置213的纵运送机构213A的大部分,并且具备作业灯228及车宽灯229等。在纵运送机构213A的后侧位置上,从机体框架202立设角管制的纵框架231,从后方覆盖纵运送机构213A的后罩230与该纵框架231连结固定。在谷物箱208绕纵向支点P向横向外方旋转时,如图19中的假想线所示,与谷物箱208一体地旋转移动的后部侧罩227不与固定的后罩230产生干涉而转入后方。如图28所示,在下部侧罩226的前端部上,能够绕纵向支点a摆动开闭地安装有可动罩232,通过打开该可动罩232,上述锁止销220露出,能够进行谷物箱208的锁止操作以及锁止解除操作。
上述谷粒运出装置213的纵运送机构213A,将纵进给螺杆236内装在由圆管材构成的纵向的运送箱235内而构成。如图22所示,运送箱235的下端部相对于上述运出箱214能够绕纵向支点P转动地被插嵌支承,并且,被上述纵框架231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具备的筒形支承部件237能够转动地支承,保持纵运送机构213A的起立姿势。纵进给螺杆236的支轴236a的下端插入至上述运出箱214中,且与上述底螺杆210的支轴210a的后端部锥齿轮连动,以与底螺杆210相同的速度驱动纵进给螺杆236。
如图22以及图26所示,在上述运出箱214的下部,形成有连通路R,该连通路R将被底螺杆210送出的谷粒导入至纵运送机构213A的纵进给螺杆236的运送区域,该连通路R,运出箱214的下部形状以及谷物箱208的运出口208f的形状分别形成为纵长的长圆形,以成为从底螺杆210的上端向上方扩张的纵长形状。
如图23所示,上述谷粒运出装置213的横运送机构213B,将具备比上述纵运螺杆236的支轴236a大径的支轴239a的横进给螺杆239内插至由与纵运送机构213A的运送箱235同径的圆管材构成的运送箱238中而构成,在运送箱238的顶端部上具备向下方向开口的排出口240。纵运送机构213A的运送箱235的上端和横运送机213B的运送箱238的基端部,通过连接箱241而被连通连接。连接箱241包括固装在纵运送机构213A的运送箱235的上端部上的上端连接箱部241a、和固装在横运送机构213B中的运送箱238的基端部上的基端连接箱部241b,基端连接箱部214b相对于上端连接箱部241a能够绕横向支点Q转动地嵌合连结,横运送机构213B能够绕上述横向支点Q上下摆动。
在上述横向支点Q上,配备有两端支承在上述上端接连箱部241a和基端连接箱部241b上的中继轴242。在该中继轴242上装备有相对于横向支点Q倾斜的进给叶轮243,并且中继轴242的两端分别与纵进给螺杆236的支轴236a的上端、和横进给螺杆239的支轴239a的基端以等速锥齿轮连动。由此,与底螺杆210的旋转连动而纵进给螺杆236以及横进给螺杆239被同步驱动,从谷物箱208送出的谷粒被纵运送机构213A扬送之后,被横运送机构213B横运送而从排出口240排出。
上述接连箱241的中继轴插通位置,形成为比纵运送机构213A的运送箱235以及横运送机构213B的运送箱238大径,扣除中继轴242的截面积的谷粒通路的截面积设定为比纵运送机构213A的扣除支轴截面积后的谷粒通路的截面积以及比横运送机构213B的扣除支轴截面积的谷粒通路的截面积大,使相对于接连箱241的谷粒移动的自由度提高,使从纵运运机构213A向横运送机构213B的谷粒交接没有堵塞而顺畅地进行。从固定在上述纵运送机构213A上的上端接连箱部241a直到横运送机构213B的运送箱238而架设液压缸245,借助该液压缸245的伸缩动作,横运送机构213B绕上述横轴心Q在既定范围内被上下地驱动摆动。
如图25所示,在连结固定在谷物箱208的下部的上述运出箱214上,安装有带减速机的电动马达246,并且,被其减速输出而正反地旋转驱动的小齿轮247,与凸缘状地固装在纵运送机构213A的运送箱235上的环齿轮248啮合,借助电动马达246的正反转动作,谷粒运出装置213整体绕纵向支点P被驱动旋转。这样地利用谷粒运出装置213的旋转以及横运送机构213B的上下摆动,使排出口240的旋转位置以及高度位置移动,能够任意地变更谷粒排出位置。
接着,说明向作为驱动上述谷粒运出装置213的原动轴的上述底螺杆210的传动构造。
如图29~图32所示,在谷物箱208的前面下部上具备的上述支承板215上,固装有轴承支承底螺杆210的支轴210a的前端部的托架250,在该托架250的前表面上连结输入箱251。在输入箱251中,装备有与上述支轴210a连结的输入锥齿轮252和与其啮合的输入锥齿轮253,与输入锥齿轮253连结的输入轴254向机体内方突设。
上述托架250和输入箱251,令角部250a、251a对合连结,在角部250a、251a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在外周安装有轴承255的偏芯凸轮256被外嵌固定在底螺杆210的支轴210a上。上述流下引导板211的转动支轴212向支承板215的前方突出,与其突出端连结的操作臂257经由上下长孔258而与上述偏芯凸轮256的轴承255卡合。根据该构成,底螺杆210的支轴210a被旋转驱动而偏芯凸轮256转动,与该偏芯凸轮256卡合的操作臂257以对应于偏芯凸轮256的偏芯量的振幅而往复摆动,流下引导板211在既定角度内被往复摆动驱动,从而贮留在容器内的谷粒不会发生架桥现象而向底螺杆210的作用区流下。
在谷物箱208和配置在其前方的上述发动机204之间的机体框架202上,立设有轴承托架260,发动机动力被传递至旋转自如地安装支承在该轴承托架260上的横向轴心的输入带轮261。
如图21的传动系统图所示,在横向地搭载配备的上述发动机204中,具备向机体内方突出的主输出轴262、和向机体外方突出的副机驱动用的输出轴263,履带行进装置201、割取部203、以及脱粒装置207被从主输出轴262获得的动力驱动。在向外的输出轴263上具备3根的输出带轮264,散热器冷却用的水泵266、发动机冷却风扇267、发电机268被卷绕在该输出带轮264上的传动带265驱动,并且卷绕在上述输出带轮264上的另外的传动带269被卷绕在上述输入带轮261上。另外,虽未图示,在上述输出带轮264上还能够卷绕其他的传动带,能够驱动装备在座舱规格的机种中的空调装置的冷却介质压缩用的压缩机。
如上述那样,中间传动轴271能够沿着轴心方向滑动地花键内嵌在承受发动机动力的上述输入带轮261的中心。中间传动轴271,与支架在上述输入箱251上的上述输入轴254同芯地对合配置,并且中间传动轴271借助外嵌安装的弹簧272向输入轴254受到滑动施力。中间传动轴271和输入轴254,在其对合对置部位处经由啮合式的离合器273而连动连结。
上述离合器273,包括连结固定在中间传动轴271的顶端部的凸台状的离合器部件274、和由在输入轴254的顶端部外周上打入贯通的弹簧销构成的卡合部件275,离合器部件274外嵌在输入轴254的顶端部上,从而如图29所示,输入轴254的卡合部件275啮合卡入至形成在离合器部件274的端部对角位置上的卡合凹部276,由此,进行从中间传动轴271向输入轴254的动力传递。
若谷物箱208从谷粒回收位置向维护位置旋转移动,则如图30所示,与输入轴254的向横向外方的移动相伴,卡合部件275从离合器部件274拔出,解除中间传动轴271和输入轴254的连结。相反的,若谷物箱208从维护位置向原先的谷粒回收位置旋转返回,则与输入轴254的向横向内方的移动相伴,卡合部件275从轴心方向与离合器部件274卡合,中间传动轴271和输入轴254自动地连动连结。谷物箱208从维护位置向谷粒回收位置旋转返回时,停止旋转的离合器部件274的卡合凹部276和输入轴254的卡合部件275的旋转相位有时会发生偏移,这种情况下,卡合部件275抵接按压离合器部件274的外端缘,中间传动轴271克服弹簧272而向机体内方滑动后退。接着,启动发动机204而中间旋转轴271开始旋转,则离合器部件274的卡合凹部276移动到卡合部件275的相位时,中间旋转轴271施力滑动而离合器273接通,使中间旋转轴271和输入轴254自动地成为连动连结的状态。
如图33~图35所示,上述卡合凹部276的方向开口宽度w被设定为卡合部件275的外径的数倍左右,并且卡合凹部276的深度d被设定为比卡合部件275的外径稍大,并且和卡合凹部276的卡合部件275的卡合位置k,形成为向着旋转驱动方向进入的内扩形状。通过这样地使卡合凹部276和卡合部件275咬入而容易地卡合,而事先避免离合器部件274与中间传动轴271由于大的驱动反力等而发生的推力而一同后退变位而使与卡合部件275的卡合容易脱离的情况。
Claims (12)
1.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左右地并列配置脱粒装置(207)和谷物箱(208),并且在上述谷物箱(208)的前侧上横向地配置有发动机(204),向上述谷物箱(208)的底螺杆(210)的前端部传递发动机动力,其特征为,
从上述发动机(204)向机体横向外方突设输出轴(263),并且在上述谷物箱(208)的前侧横向地支架有中间传动轴(271),连动连结上述中间传动轴(271)的机体内侧部位和上述输出轴(263),并且连动连结上述中间传动轴(271)的机体外侧部位和上述底螺杆(210)的前端部,
具有从下侧支承上述谷物箱(208)的机体框架部,
在上述机体框架部中机体横向最外侧具有沿机体前后方向的前后方向框架部件,
配备上述底螺杆(210),使得相对于上述前后方向框架部件,上述底螺杆(210)的轴芯位于机体横向外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底螺杆(210)配备在上述谷物箱(208)的内部的外端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谷物箱(208)的机体横向外侧的下端部在比上述前后方向框架部件的上端低的位置支承于上述前后方向框架部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谷物箱(208)的机体横向外侧的下端部形成下窄部(208e),
从上述谷物箱(208)横宽的中心更向横向外方偏移地配置上述下窄部(208e)的下端部,以使上述底螺杆(210)位于比联合收割机的机体框架更靠外侧。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谷物箱(208)构成为能够绕后方的纵向支点(P)旋转,并且沿上述中间传动轴(271)和上述底螺杆(210)侧设置有沿机体横向方向卡脱的离合器(273)。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对上述中间传动轴(271)向机体横向外侧方向滑动施力的弹簧(272)。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谷物箱(208)的后方装备有谷粒运出装置(213),上述谷粒运出装置(213)将被上述底螺杆(210)送出的谷粒向机外运出,
上述脱粒谷粒运出装置(213)具有与上述谷物箱(208)的后面下端连通连接的螺杆式的纵运送机构(213A),
上述纵运送机构(213A)的螺杆轴心与上述纵向支点(P)同芯地配置,上述脱粒谷粒运出装置(213)整体构成为能够与上述谷物箱(208)一起旋转。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谷物箱(208)的下部后端连结有支承上述底螺杆(210)的支轴(210a)的后端部的运出箱(214),
支承部(202a)从联合收割机的机体框架向机体横向外方突出设置,并且上述运出箱(214)的下端凸台部(214a)能够转动地嵌合支承在该支承部(202a)上,上述谷物箱(208)能够绕上述纵向支点(P)旋转地被支承。
9.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谷物箱(208)的前表面上具有支承板(215),该支承板(215)的下端部载置支承在机体框架部的上表面上,使上述谷物箱(208)支承于机体框架(202),
将上述中间传动轴(271)的动力传递给上述底螺杆(210)的输入箱(251)连结于上述支承板(215)。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输入箱(251)中,装备有与上述底螺杆(210)的支轴(210a)连结的输出锥齿轮(252)和与上述输出锥齿轮(252)啮合的输入锥齿轮(253),
与上述输入锥齿轮(253)连结的输入轴(254)向机体内方突设,上述输入轴(254)与上述中间传动轴(271)经由离合器(273)连动连结。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板(215)上,固装有轴承支承上述底螺杆(210)的支轴(210a)的前端部的托架(250),在该托架(250)的前表面上连结上述输入箱(251)。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托架(250)和上述输入箱(251)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在外周安装有轴承(255)的偏芯凸轮(256)被外嵌固定在上述底螺杆(210)的支轴(210a)上,
沿着上述底螺杆(210)的上方,经由转动支轴(212)而能够摆动地支架有截面形状形成为山形的流下引导板(211),
上述转动支轴(212)向上述支承板(215)的前方突出,与上述转动支轴(212)的突出端连结的操作臂(257)经由上下长孔(258)而与上述偏芯凸轮(256)的上述轴承(255)卡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50117A JP5086752B2 (ja) | 2007-09-26 | 2007-09-26 | 作業車の旋回制御装置 |
JP2007-250117 | 2007-09-26 | ||
JP2007-252433 | 2007-09-27 | ||
JP2007-251136 | 2007-09-27 | ||
JP2007252433A JP5054479B2 (ja) | 2007-09-27 | 2007-09-27 | コンバインの穀粒回収部駆動構造 |
JP2007251136A JP5143519B2 (ja) | 2007-09-27 | 2007-09-27 | クローラ走行装置のクローラ張力調整装置 |
JP2007-270439 | 2007-10-17 | ||
JP2007270439A JP2009096357A (ja) | 2007-10-17 | 2007-10-17 | 作業車の操向操作構造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497425A Division CN101397033B (zh) | 2007-09-26 | 2008-09-25 | 作业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45179A CN102845179A (zh) | 2013-01-02 |
CN102845179B true CN102845179B (zh) | 2015-04-29 |
Family
ID=4069749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28176.0A Active CN102849135B (zh) | 2007-09-26 | 2008-09-25 | 履带张力调整装置 |
CN201210327774.6A Active CN102845179B (zh) | 2007-09-26 | 2008-09-25 |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 |
CN2008101497425A Active CN101397033B (zh) | 2007-09-26 | 2008-09-25 | 作业车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28176.0A Active CN102849135B (zh) | 2007-09-26 | 2008-09-25 | 履带张力调整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497425A Active CN101397033B (zh) | 2007-09-26 | 2008-09-25 | 作业车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3) | KR101072654B1 (zh) |
CN (3) | CN1028491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59352A (zh) * | 2015-07-17 | 2015-11-18 | 济南大学 | 一种可升降的安全智能婴儿车 |
JP6895875B2 (ja) * | 2016-12-19 | 2021-06-30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クローラ走行装置 |
JP6827373B2 (ja) * | 2017-06-26 | 2021-02-10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コンバイン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90147A (ja) * | 2000-01-07 | 2001-07-17 | Kubota Corp | コンバインの伝動構造 |
JP2001320951A (ja) * | 2000-05-16 | 2001-11-20 | Iseki & Co Ltd | コンバインのグレンタンク |
CN1545834A (zh) * | 2003-12-05 | 2004-11-17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一种联合收割机粮食产量流量监视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37183U (zh) * | 1986-02-24 | 1987-08-29 | ||
GB9001071D0 (en) * | 1990-01-17 | 1990-06-13 | Lotus Group Plc | Improvements in tracked vehicles |
JPH05308841A (ja) * | 1992-05-11 | 1993-11-22 |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 コンバインにおける穀粒タンク |
JPH08150974A (ja) * | 1994-11-29 | 1996-06-11 | Kubota Corp | クローラ走行装置におけるテンション輪の取付け構造 |
JPH08280238A (ja) * | 1995-04-17 | 1996-10-29 |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 コンバインのグレンタンク |
JPH09187160A (ja) * | 1996-01-09 | 1997-07-22 | Iseki & Co Ltd | コンバインのグレンタンク |
JP3310523B2 (ja) * | 1996-02-01 | 2002-08-05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コンバインのグレンタンク構造 |
JPH09249166A (ja) * | 1996-03-14 | 1997-09-22 |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 クロ−ラ走行装置 |
JP3790782B2 (ja) * | 1996-04-04 | 2006-06-28 | セイレイ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の揚穀・排穀装置 |
JPH10150845A (ja) * | 1996-11-26 | 1998-06-09 |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 コンバイン |
JP3383557B2 (ja) * | 1997-09-19 | 2003-03-04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コンバインの穀粒タンク構造 |
JP2000092974A (ja) * | 1999-10-28 | 2000-04-04 | Iseki & Co Ltd | コンバインのグレンタンク |
JP3452036B2 (ja) | 2000-07-11 | 2003-09-29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における走行装置の伝動機構 |
JP4680355B2 (ja) * | 2000-08-10 | 2011-05-11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JP2004189032A (ja) | 2002-12-09 | 2004-07-08 | Iseki & Co Ltd | 作業車の走行装置 |
JP2004224297A (ja) | 2003-01-27 | 2004-08-12 | Kubota Corp | 作業車の走行伝動構造 |
JP4049724B2 (ja) * | 2003-09-09 | 2008-02-20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コンバインの穀粒回収装置 |
JP2005278450A (ja) | 2004-03-29 | 2005-10-13 | Kubota Corp | コンバインの穀粒回収装置 |
-
2008
- 2008-09-18 KR KR1020080091501A patent/KR10107265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09-25 CN CN201210328176.0A patent/CN102849135B/zh active Active
- 2008-09-25 CN CN201210327774.6A patent/CN102845179B/zh active Active
- 2008-09-25 CN CN2008101497425A patent/CN101397033B/zh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5-28 KR KR1020100050256A patent/KR10132830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
- 2012-10-04 KR KR1020120109965A patent/KR10124909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10-24 KR KR1020120118384A patent/KR10160712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10-24 KR KR1020120118336A patent/KR10144234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
- 2013-01-08 KR KR1020130002060A patent/KR10144836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11-19 KR KR1020130140394A patent/KR10160712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
- 2014-05-28 KR KR1020140064517A patent/KR10149885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8-18 KR KR1020140106891A patent/KR10158172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
- 2015-03-09 KR KR1020150032486A patent/KR10152575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12-24 KR KR1020150185681A patent/KR10178581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
- 2016-03-23 KR KR1020160034404A patent/KR10178554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
- 2017-09-29 KR KR1020170127033A patent/KR10191396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90147A (ja) * | 2000-01-07 | 2001-07-17 | Kubota Corp | コンバインの伝動構造 |
JP2001320951A (ja) * | 2000-05-16 | 2001-11-20 | Iseki & Co Ltd | コンバインのグレンタンク |
CN1545834A (zh) * | 2003-12-05 | 2004-11-17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一种联合收割机粮食产量流量监视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60004988A (ko) | 2016-01-13 |
KR20170117949A (ko) | 2017-10-24 |
KR101072654B1 (ko) | 2011-10-11 |
CN102845179A (zh) | 2013-01-02 |
KR101913966B1 (ko) | 2018-10-31 |
KR101328308B1 (ko) | 2013-11-11 |
CN102849135B (zh) | 2016-04-06 |
KR20130012077A (ko) | 2013-01-31 |
KR20130135216A (ko) | 2013-12-10 |
KR101498856B1 (ko) | 2015-03-05 |
KR20120123238A (ko) | 2012-11-08 |
KR101442342B1 (ko) | 2014-09-19 |
KR101525757B1 (ko) | 2015-06-09 |
CN101397033B (zh) | 2012-11-07 |
KR101448368B1 (ko) | 2014-10-07 |
KR20140116362A (ko) | 2014-10-02 |
KR101785546B1 (ko) | 2017-10-16 |
KR101249094B1 (ko) | 2013-04-02 |
KR101581720B1 (ko) | 2016-01-05 |
KR20150035923A (ko) | 2015-04-07 |
KR101785811B1 (ko) | 2017-10-16 |
KR20100070317A (ko) | 2010-06-25 |
KR20120137319A (ko) | 2012-12-20 |
KR20120128118A (ko) | 2012-11-26 |
KR20090031992A (ko) | 2009-03-31 |
KR20140089492A (ko) | 2014-07-15 |
KR101607122B1 (ko) | 2016-03-29 |
KR101607123B1 (ko) | 2016-03-29 |
KR20160039591A (ko) | 2016-04-11 |
CN102849135A (zh) | 2013-01-02 |
CN101397033A (zh) | 2009-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56173B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102845179B (zh) |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驱动构造 | |
CN107521337A (zh) | 作业机用的传动装置以及收割机 | |
CN107548713A (zh) | 自动行走机器人及带传动系统 | |
CN205918846U (zh) | 传动装置、履带行驶装置、驾驶室、收割机以及作业机 | |
CN105658504B (zh) | 作业车辆的行驶变速箱 | |
CN207783574U (zh) | 农业机械 | |
CN104070996A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CN102862478B (zh) | 联合收割机的行进变速结构 | |
JP5835868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107484489A (zh) | 包括改进的铰接机构的切割机 | |
JP3696722B2 (ja) | 無段変速機 | |
JP4005448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109862777A (zh) | 插秧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