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6033B - 动力工具 - Google Patents
动力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86033B CN101186033B CN2007101882485A CN200710188248A CN101186033B CN 101186033 B CN101186033 B CN 101186033B CN 2007101882485 A CN2007101882485 A CN 2007101882485A CN 200710188248 A CN200710188248 A CN 200710188248A CN 101186033 B CN101186033 B CN 1011860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ial region
- power tool
- arm
- unci
- grip por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25F5/029—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storage compart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7/00—Accessories for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e.g. suppo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4/00—Package and article carriers
- Y10S224/904—Tool holder carried by bel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Workshop Equipment, Work Benches, Supports, Or Storage Mean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起子,该电动起子包括钩挂部分,该钩挂部分由钩状部分和用于将所述钩状部分连接到手柄上的连接部分构成。所述钩状部分包括连接到所述连接部分上的基底部分、与所述基底部分连续的弯曲部分以及与所述弯曲部分连续并位于大致与所述基底部分相对的位置处的前端部分,并且所述钩状部分可以变形。所述前端部分与所述基底部分可以彼此接近及彼此远离。所述连接部分使所述钩状部分保持为沿着与所述手柄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垂下的状态。所述钩状部分被保持为这样:即,所述钩状部分以沿着所述钩状部分垂下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动轴心为中心相对于所述手柄可转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特别是一种便携式的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例如充电型电动冲击起子、气动型打钉机或类似工具的动力工具中,操作者通过手持该动力工具进行操作,并且当不使用该动力工具时,操作者通过将动力工具悬挂在其自身的带子、安全带或类似物上来保持该动力工具。例如JP-A-2002-254358公开了这样一种动力工具:该动力工具设置有用于将其悬挂到带子或类似物上的钩挂部分。
发明内容
当操作者在操作中长期不使用动力工具时或者当操作者在狭窄的操作场所进行操作时,所述动力工具即使在被悬挂在带子或类似物上的状态下也会构成障碍,因此存在这样的情况:即,操作者将动力工具置于其它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悬挂在带子或类似物上的钩挂部分,由于该钩挂部分的开口小,因此无法将动力工具悬挂在例如用于构成脚手架的单管或类似物上。尽管当扩大钩挂部分时,也可将钩挂部分悬挂在单管或类似物上,但是在增大钩挂部分的情况下,在正常使用动力工具过程中,钩挂部分将构成障碍,并且即使当将动力工具悬挂在带子或类似物上时,其可安装性也是低劣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多种宽度进行悬挂并具有优良的可操作性的动力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特征的动力工具:即,该动力工具包括:主体部分,其具有输出部分;握持部分,其设置成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电池,其安装在所述握持部分上;以及钩挂部分,其设置在所述握持部分上,其中所述钩挂部分由钩状部分和用于将所述钩状部分连接到所述握持部分上的连接部分构成,其中所述钩状部分大致为鱼钩形并由可塑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并包括连接到所述连接部分上的基底部分、与所述基底部分连续的弯曲部分以及与所述弯曲部分连续并位于大致与所述基底部分相对的位置处的前端部分,所述前端部分与所述基底部分可以彼此接近及彼此远离;所述连接部分使所述钩状部分保持为沿着与所述握持部分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垂下的状态,并且所述钩状部分被保持为这样:即,所述钩状部分以沿着所述钩状部分垂下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动轴心为中心而相对于所述握持部分可转动;并且所述连接部分可旋转地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电池接近所述前端部分,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池远离所述前端部分。
根据所述构造,在所述钩状部分上,所述基底部分与所述前端部分之间的宽度可根据其上悬挂有动力工具的部件的宽度而变化。所述连接部分可转动地支撑所述钩状部分,因此可以折叠所述钩状部分以使其不会从所述动力工具的表面过分地突出。
在上述构造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部分限定有与第一转动轴相交的第二转动轴心,并且所述钩状部分被保持为绕着所述第二转动轴心可转动。
根据所述构造,在通过所述钩状部分悬挂所述动力工具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分等可通过由所述第二转动轴心构成的支点以摆锤的状态转动。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握持部分包括可夹持所述钩状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夹持部分。根据所述构造,当所述钩状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折叠成被安装到所述握持部分上时,可通过所述夹持部分保持所述前端部分。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钩挂部分设置在所述握持部分的延伸方向上的前端部分上。根据所述构造,当通过所述钩状部分悬挂所述动力工具时,可使所述主体部分位于所述钩状部分的下侧。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输出部分包括输出轴部分,其中所述握持部分沿着与所述输出轴部分的输出轴方向相交的方向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并且所述第二转动轴心沿着大致与所述输出轴方向及所述握持部分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构造,可在所述钩状部分与所述握持部分之间设置交叉的两根轴。因此,所述钩状部分可绕着第一轴转动并且可绕着与所述第一轴相交的第二轴转动,因此,所述钩状部分的前端的转动轨迹可三维地构成。
根据本发明,可根据多种宽度将所述动力工具悬挂在被悬挂部件上,并且可优良地保持所述动力工具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在各附图中:
图1为操作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轴支撑部分的周缘的透视图;
图3为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第一位置);
图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轴部的透视图;
图5为显示当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照明部发光时的侧视图;
图6为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拉动轴部的状态);
图7为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第二位置状态);
图8为操作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为沿着图8中的线IIV-I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轴部周缘的截面的详图(轴部缩回的状态);
图11为悬挂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工具悬挂在带子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轴部周缘的截面的详图(轴部伸出的状态);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工具悬挂在方形部件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轴部周缘的截面的详图(轴部最大程度伸出的状态);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工具悬挂在单管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7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侧视图;
图18为显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动力工具中在钩挂部分周缘的轴部与轴支撑部分彼此啮合的状态的局部底视图;
图19为显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动力工具中解除在钩挂部分周缘的轴部与轴支撑部分彼此之间的啮合的状态的局部底视图;
图20为显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动力工具中将臂部移动至悬挂位置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21为显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变型例中钩挂部分周缘的状态的局部底视图;
图2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侧视图;
图23为显示在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动力工具中将臂部移动至悬挂位置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2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侧视图;
图25为显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动力工具中在钩挂部分周缘的轴部与轴支撑部分彼此啮合的状态的局部底视图;
图26为显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动力工具中解除在钩挂部分周缘的轴部与轴支撑部分彼此之间的啮合的状态的局部底视图;
图27为显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动力工具中将臂部移动至悬挂位置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28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变型例的侧视图;
图29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变型例的侧视图;
图30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透视图;
图3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钩挂部分的剖视图;
图3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侧视图;
图3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后视图(悬挂在单管上的状态);
图3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后视图(悬挂在木质部件上的状态);
图3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侧视图;
图36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旋转支撑部分的周缘的剖视图;
图37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轴支撑部分的剖视图(轴部缩回的状态);
图38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轴支撑部分的剖视图(轴部伸出的状态);
图39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动力工具悬挂在被悬挂部件(单管)上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40A、40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动力工具悬挂在被悬挂部件(图40A为管,图40B为方形部件)上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4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钩挂部分的周缘的局部后视图;
图42为构成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变型例的轴支撑部分的剖视图(轴部缩回的状态);
图43为构成图42中所示的变型例的臂部构成部分的剖视图(轴部缩回的状态);以及
图44为构成图42中所示的变型例的轴支撑部分的剖视图(轴部伸出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图7对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动力工具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将说明通过压缩空气产生动力的构成动力工具的打钉机1。
打钉机1主要由主体部分2、手柄3、钩挂部分4以及弹盒5构成。主体部分2包括构成输出部分的活塞或类似物(未示出),并且在主体部分2的前端部设置有鼻状突出部21。在鼻状突出部21的内部设置有翼片(未示出),该翼片构成由活塞(未示出)驱动的输出部分。将翼片(未示出)形成为可沿着从主体部分2指向鼻状突出部21的方向即输出轴方向往复滑动。
手柄3构成握持部分并沿着与输出轴方向相交的方向从主体部分2的侧面部分延伸。手柄3在该延伸部分的基端部分包括扳机32,并且通过该扳机32控制以驱动活塞(未示出)。在沿着手柄3的延伸方向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保持弹盒5的保持部分33。保持部分33设置有用于支撑钩挂部分4的钩挂支撑部分。
钩挂部分4主要由轴支撑部分31(图2)、由轴支撑部分31支撑的轴部41(图3)以及设置在轴部41的端部的臂部42(图1)构成。
如图2所示,轴支撑部分31与钩挂支撑部分34一体构成并大致为圆筒形,并且轴支撑部分31在其内部形成有支撑孔31a。在钩挂支撑部分34设置在保持部分33上的状态下,支撑孔31a沿着大致与输出轴方向及手柄3的延伸方向两者均垂直的方向贯穿。
如图2和图3所示,沿着支撑孔31a的贯穿方向在大致中心部分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内齿31A,该内齿沿着内表面的周向连续地设置。内齿31A的内周直径构成为小于支撑孔31a的开口部分的直径。此外,轴支撑部分31在支撑孔31a的贯穿方向上的一侧边缘部分并且位于支撑孔31a的开口周缘部分限定有第一位置限定部分31B。
如图3所示,在支撑孔31a的内表面上从支撑孔31a的贯穿方向的一侧与内齿31A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该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具有与支撑孔31a的贯穿方向垂直的大致呈C形的截面。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构造成使大致C形部分的内周直径小于支撑孔31a的开口部分的直径。此外,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构造成这样:即,在从支撑孔31a的贯穿方向观察轴支撑部分31的状态下可在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的内侧观察到内齿31A。第一位置限定部分31B和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构成被接合部分。
此外,在第一位置限定部分31B中,构成轴支撑部分的端面的表面限定为第一位置限定面31D。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的侧面并大致与第一位置限定面31D平行的表面限定为第二位置限定面31E。
如图3和图4所示,轴部41大致呈圆筒形,并主要包括外齿41A、突出部分41B、凸缘部分41C以及内螺纹部分41D。外齿41A设置在大致沿轴部41轴向的中心部分并沿着该部分的整个外周表面,并且该外齿可以与内齿31A相啮合。内螺纹部分41D设置在轴部41插入支撑孔31a的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侧并可与外螺纹部分43A相互旋紧。此外,外齿41A在轴向上的长度构成为这样:在轴部41位于下述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中任一位置的状态下也可使外齿41A与内齿31A相互旋紧。
凸缘部分41C设置在轴部41的插入方向上的后侧并支撑着臂部42(图1)。此外,在凸缘部分41C中,第一接触部分41E在该凸缘部分41C的与轴支撑部分31相对的表面受到限定。在钩挂部分4中,将第一接触部分41E与第一位置限定面31D相互接触的状态规定为第一位置。
如图4所示,突出部分41B设置成在凸缘部分41C与外齿41A之间从轴部41的表面突出。轴部41的在设置有突出部分41B的位置处的直径构造成大致与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的内径相同或略小于该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的内径,并且突出部分41B的突出量构造成具有这样的长度:即,在轴部41插入支撑孔31a的状态下该轴部可被插入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中大致C形的开口部分的长度。此外,突出部分41B构造为在其被插入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的大致C形的开口部分的状态下可使轴部41在一定程度上转动。
构成大致与插入方向垂直的面的第二接触部分41F设置在突出部分41B的邻近于外齿41A的位置处。在钩挂部分4中,将第二接触部分41F与第二位置限定面31E相接触的状态规定为第二位置。此外,通过第一接触部分41E和第二接触部分41F构成接合部分。
图1中所示的臂部42与凸缘部分41C连接,并且该臂部42布置成大致与轴部41的轴向垂直,该凸缘部分41C在轴部41(图3)从轴支撑部分31延伸的方向上位于轴部41的前端位置。沿着从轴部41延伸的方向在臂部42的前端部分设置有黄色的LED 42A,该LED具有沿延伸方向延伸的光轴。臂部42的筒状部分包括电池42B,并且电力从电池42B供应至LED 42A。此外,在臂部42的筒状部分的表面上设置有开关42C,从而可以控制从电池42B供应的电力的ON/OFF。因此,只需通过臂部42即可完成涉及照明的构造。臂部42连接到轴部41(图3)上,因此,通过将轴部41移动至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可以选择性地将臂部42与手柄3之间的距离设定成两种距离。
在从一侧将轴部41插入轴支撑部分31的支撑孔31a的状态下,外螺纹43A从另一侧插入从而通过内螺纹部分41D被旋紧到轴部41上。在旋紧外螺纹43A的状态下,螺旋弹簧43布置在外螺纹43A的凸缘部分与轴支撑部分31的内齿31A之间。因此,外螺纹43A通过螺旋弹簧43在从支撑孔31a的另一侧的开口突出的方向上受到沿着轴部41的轴向的推压。外螺纹43A与轴部41旋紧,因此该推压力被施加到轴部41上,这样,轴部41在从一侧指向另一侧的方向(也就是轴部插入轴支撑部分31的方向)上受到推压。因此,只要不沿着延伸方向通过拉动轴部41等以施加外力,则内齿31A与外齿41A总是相互啮合在一起。此外,如图5所示,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的开口部分的位置与突出部分41B的位置布置成这样:即,在从轴部41观察时臂部42朝向鼻状突出部21一侧延伸的状态下可使突出部分41B位于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的开口的内部。
弹盒5由鼻状突出部21和保持部分33保持并供应钉子,该钉子被包含在鼻状突出部21内的翼片(未示出)往复运动的路径内。
当通过具有上述构造的打钉机1执行操作时,如图3所示,轴部41位于第一位置处。此外,如图5所示,通过从LED 42A照射的光线照亮鼻状突出部21的周围。由此,钉子所击入的施工部件的部分被照亮,从而可以改善施工场所的光学可分辨性。此外,LED 42A为黄色的LED,因此光学可分辨性可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在突出部分41B被插入第二位置限定部分31C的大致C形开口部分并且第一接触部分41E与第一位置限定面31D彼此接触也就是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解除内齿31A与外齿41A彼此之间的啮合可使轴部41采取多个角度,因此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LED 42A的光照位置,从而可以在更宽的范围进行照明。
此外,在轴部41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臂部42指向鼻状突出部21一侧。也就是,由于钩挂部分4设置在手柄3从主体部分2延伸的方向上的前端部分,因此,当通过钩挂部分4将打钉机1悬挂在被悬挂部件上时,可以以这样的状态悬挂打钉机1:即,主体部分2侧从钩挂部分4垂下的状态。因此,可以在例如裤带或类似物上稳定地悬挂打钉机1。
在轴部41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由于臂部42与手柄3之间的距离窄,因而无法通过钩挂部分4在更粗的部件例如单管或类似物上悬挂打钉机1。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在操作者通过手等克服螺旋弹簧43的推压力拉动轴部41并使内齿31A与外齿41A彼此之间的啮合被解除的状态下,臂部42朝向主体部分2侧转动从而使臂部42大致与手柄3的延伸方向平行。当手从该状态离开时,如图7所示,通过螺旋弹簧43的推压力,第二接触部分41F与第二位置限定面31E相接触并且使轴部41位于第二位置。通过使轴部41位于第二位置,可以确保臂部42与手柄3之间的距离,从而可将打钉机1通过钩挂部分4悬挂在单管或类似物上。在打钉机1中,包括有活塞(未示出)、用于可滑动地保持活塞的气缸(未示出)等的主体部分2构成了最重的物体。因此,打钉机1的重心位置位于主体部分2的附近处。因此,通过使主体部分2位于钩挂部分4的下侧,可以稳定地悬挂打钉机1。
如图7所示,即使在第二位置,内齿31A与外齿41A也可彼此啮合,因此轴部41与臂部42不会不必要地相对于轴支撑部分31转动,从而在打钉机1中可以维持稳定的悬挂状态。此外,轴部41沿着大致与主体部分2的输出轴方向及手柄3延伸的方向都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臂部42设置在轴部的延伸方向上的前端。根据这样的构造,当打钉机1通过钩挂部分4悬挂在墙壁或类似物上时,墙壁与从打钉机1的输出轴方向及手柄3的延伸方向限定的表面彼此相对。因此,在悬挂打钉机1的状态下,打钉机1与墙壁彼此面接触,从而可以进一步稳定地悬挂打钉机1。
此外,尽管根据第一实施例,轴支撑部分31的构造是通过从一侧将轴部41插入支撑孔31a而构成的构造,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构成能够从一侧及另一侧中的任一侧插入轴部41的构造。由此,可以通过右手和左手中的任一只手进行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8至图15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工具。如图8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作为动力工具,将说明通过电力产生动力的冲击起子101。
冲击起子101主要由主体部分102、手柄103、钩挂部分104以及电池105构成。主体部分102包括构成输出部分的电动机(未示出),并且在主体部分102的前端部分设置有钻轧头121,该钻轧头构成受到电动机(未示出)驱动而旋转的输出轴部分。钻轧头121的旋转轴与从主体部分102指向钻轧头121的方向即输出轴方向平行。
构成握持部分的手柄103沿着与输出轴方向相交的方向从主体部分102的侧面部分延伸。手柄103在延伸部分的前端设置有电池105并在延伸部分的基端包括扳机132,并且由扳机132控制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此外,手柄103的表面利用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弹性体103A覆盖由此可进行防滑作业。
如图9和图10所示,钩挂部分104主要由设置在手柄103的延伸方向上的前端的旋转支撑部分131、通过旋转支撑部分131支撑的轴支撑部分141以及设置在轴支撑部分141的端部的臂部构成部分144构成。
如图9所示,旋转支撑部分131大致构成为圆筒形并在其内部形成有支撑孔131a。支撑孔131a沿着大致与输出轴方向及手柄103的延伸方向都垂直的方向贯穿。此外,旋转支撑部分131布置成这样:即,在大致与输出轴方向及手柄103的延伸方向都垂直的方向上大致位于冲击起子101的中心处,并且内齿131A设置在旋转支撑部分的中心处且该内齿的形状构成为沿大致与输出轴方向及手柄103的延伸方向都垂直的方向对称。
如图9所示,轴支撑部分141主要由旋转轴部分142和接受部分143构成。旋转轴部分142大致构成为圆筒形并形成有从其一端沿轴向钻入的孔142a。在孔142a的钻入方向上的最深部分设置有可与稍后提到的螺钉148旋紧的螺母142B。
如图10所示,旋转轴部分142在沿着轴向的大致中间部分的整个外周上设置有外齿142A。外齿142A形成为可与内齿131A(图9)相啮合。此外,接受部分143连接到旋转轴部分142的另一端。
接受部分143形成有孔142a,该孔142a从与旋转轴部分142侧相对的端部到旋转轴部分142侧,并且稍后提到的轴部145形成为可被插入到孔143a中。构成悬挂部分的V形部分143A设置在用于分隔接受部分143的孔143a的侧壁上。V形部分143A设置有爪钩143B并且该爪钩143B突入孔143a中。推压部件(未示出)设置在V形部分143A与分隔孔143a的侧壁之间,推压部件推压V形部分143A并使爪钩143B总是突入孔143a中。此外,当克服推压部件按压V形部分143A时,可使爪钩143B从突入孔143a中的状态移动至被从该位置拉回的状态。接受部分143的位于孔143a的开口附近处并构成内表面的壁面设置有止脱部分143C(图9),该止脱部分用于防止稍后提到的轴部145从接受部分143上脱离。
臂部构成部分144主要由轴部145和臂部146构成。轴部145构成为大致圆筒形并可插入孔143a且可滑动,并在构成沿着插入孔143a中的方向的后端的一端部分包括臂部146。此外,轴部145的侧面分别形成有构成被悬挂部分的三个凹槽即第一凹槽145a、第二凹槽145b和第三凹槽145c,这三个凹槽从一端侧到另一端侧呈均匀布置。这三个凹槽沿着大致与轴部145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并分别可与爪钩143B相接合。此外,轴部145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其侧面沿着直径方向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分145A。突出部分145A构成为当轴部145在孔143a的内部滑动时该突出部分可与止脱部分143C相接触。
臂部146由树脂弹性材料或类似物与轴部145一体成型并沿着大致与轴部145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臂部146的前端通过在轴部145一侧构成腹部而形成向后弯曲的形状。此外,臂部146的向后弯曲的圆筒部分设置有树脂材料形成的弹性体146A。因此,当臂部146布置在手柄103上时,通过手柄103的弹性体103A和弹性体146A使防止滑脱的部件可以弹性地夹持其上悬挂有冲击起子101的部件。
在将轴部145插入孔143a中的状态下,弹簧147设置在轴部145与接受部分143之间以沿着使轴部145从孔143a中伸出的方向推压轴部。
在将旋转轴部分142从一侧插入旋转支撑部分131的支撑孔131a中的状态下,从支撑孔131a的另一侧插入螺钉148以使该螺钉与螺母142B旋紧。在旋紧螺钉148的状态下,螺旋弹簧148A布置在螺钉148的凸缘部分与旋转支撑部分131的内齿131A一侧之间。因此,螺钉148通过螺旋弹簧148A在旋转轴部分142的轴向上受到推压从而将要从支撑孔131a的另一侧的开口被排出。
螺钉148在旋转轴部分142的内部与螺母142B旋紧,因此其中的推压力作用到旋转轴部分142上并且使旋转轴部分142在从一侧指向另一侧的方向也就是插入方向上受到推压。因此,只要不施加外力以使旋转轴部分142沿着其伸出的方向(即,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而受到拉动,则内齿131A与外齿142A总是处于彼此啮合的状态。
当通过具有上述构造的冲击起子101进行操作时,如图8所示,臂部146布置成大致与主体部分103的轴向平行并且爪钩143B悬挂到第一凹槽145a中。由此,臂部146大致布置在手柄103的表面附近处以防止该臂部对操作产生妨碍。
当中断操作并在带子或类似物等的薄部件上悬挂冲击起子101时,通过拉动轴支撑部分141以解除外齿142A与内齿131A彼此之间的啮合,并且如图11所示,臂部146的前端转动以朝向主体部分102一侧。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2所示,在带子S 1上悬挂冲击起子101。在冲击起子101中,由于主体部分102包括电动机(未示出)以及用于将驱动力从电动机传递到钻轧头121等的传动机构(未示出),因此冲击起子101具有较大重量,这样使得冲击起子101的重心位置位于主体部分102的附近处。因此,通过使主体部分102位于钩挂部分104的下侧,可以稳定地悬挂冲击起子101。
此外,当在方形部件或类似物上悬挂冲击起子101时,为了使臂部146与手柄103间隔开,通过按压V形部分143A使爪钩143B从第一凹槽145a中脱离,轴部145受到弹簧147的推压力而移动,并且如图13所示,爪钩143B悬挂在第二凹槽145b中。由此,如图14所示,即使在具有宽度的方形部件S2上也可通过钩挂部分104适当地悬挂冲击起子101。此外,钩挂部分104和手柄103与方形部件S2接触的部分布置有弹性体146A(图13)和弹性体103A(图8)。因此,即使当方形部件S2为例如楼梯的扶手或类似物等歪斜布置的部件时,也可通过在方形部件S2与弹性体146A和弹性体103A之间产生摩擦力以限制冲击起子101在方形部件S2上滑动,从而可在方形部件S2上适当地悬挂冲击起子101。此外,臂部由弹性材料构成,因此即使当方形部件S2的宽度大于臂部146与手柄103之间的距离时,只要部件的宽度是一定程度内的宽度则也可在该处夹持方形部件S2。
此外,当在单管或类似物上悬挂冲击起子101时,为了进一步使臂部146与手柄103间隔开,如图15所示,通过按压V形部分143A使爪钩143B脱离第二凹槽145b并悬挂到第三凹槽145c中。由此,臂部146与手柄103之间的距离得到最大扩增,并且如图16所示,即使是诸如单管S3等的具有宽的宽度的部件也可被适当地夹持。单管S3的截面是圆形的,因此当在单管上悬挂冲击起子101时,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冲击起子会沿着单管S3的圆周方向转动。然而,冲击起子101与单管S3接触的部分布置有弹性体146A和弹性体103A,因此,可产生大的摩擦力从而限制冲击起子101沿着单管S3的圆周方向转动。
此外,即使当过分按压V形部分143A而使爪钩143B没有悬挂到第三凹槽145c中并受到弹簧147的推压时,突出部分145A可与止脱部分143C接触从而可防止轴部145从孔143a中脱离。
此外,尽管在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工具中,臂部146由树脂或类似物构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只要臂部146是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则臂部146也可由金属部件构成。
下面,将参照图17至图21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动力工具。如图17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作为动力工具,将说明电动起子201。
电动起子201主要由主体部分202、手柄203、钩挂部分204以及电池205构成。主体部分202包括构成输出部分的电动机(未示出),并且在主体部分202的前端部分设置有钻轧头221,该钻轧头构成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的输出轴部分。此外,在主体部分202中限定从前端侧到后端侧通过电动机的输出轴(未示出)和钻轧头221的输出轴心x′。
构成握持部分的手柄203沿着与输出轴心x′相交的方向从主体部分202的侧面部分延伸,并且在延伸方向的前端设置有电池205。手柄203在延伸部分的底端部分设置有扳机232,并且由扳机232控制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此外,轴支撑部分231设置在手柄203的延伸方向的前端。此外,在手柄203中限定沿着其延伸方向延伸的握持部分轴心y,并且握持部分轴心y与输出轴心x′相交。由输出轴心x′和握持部分轴心y的限定大致与电动起子201的侧面平行的第一假想平面x′y。
第一假想平面x′y包括垂直于握持部分轴心y并通过轴支撑部分231的交叉线x。第一假想平面x′y的法线z从交叉线x与握持部分轴心y的交点延伸,并且由握持部分轴心y和法线z限定垂直于第一假想平面x′y的第二假想平面yz。
此外,扳机232相对于第二假想平面yz设置在布置有钻轧头221的一侧,并且轴支撑部分231相对于第二假想平面yz设置在与钻轧头221相对的另一侧。
轴支撑部分231大致构成为圆筒形,并且如图18所示在该轴支撑部分231内部形成有支撑孔231a。支撑孔231a形成为这样:即,稍后将提到的轴部241的轴心C延伸成歪斜地与第一假想平面x′y相交,轴部241的前端位置和底端位置沿握持部分轴心y方向大致位于相同位置上,并且轴部241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位置比其在插入方向上的后端位置更远离第二假想平面yz。此外,内齿231A设置在支撑孔231a的内表面且位于贯穿方向上的大致中心部分的内表面的整个圆周上。
钩挂部分204主要由轴部241和臂部242构成。轴部241大致构成为圆筒形并且在其前端部分的外周的整个圆周上设置有外齿241A。将轴部241插入支撑孔231a中以通过轴支撑部分231支撑该轴部从而使外齿241A与内齿231A彼此啮合。
轴部241大致在其中心形成有沿着与支撑孔231a相同的方向贯穿的通孔241a。螺钉243A插入通孔241a中,使得螺钉的凸缘部分位于轴部241在插入方向的前端侧从而与螺母243C旋紧并被固定。弹簧243B设置在螺钉243A的凸缘部分与支撑孔231a内部的内齿231A的附近位置之间。因此,通过弹簧243B经由螺钉243A使轴部241处于在插入方向上受到推压的状态,并且只要不施加反作用力以克服该推压力,则内齿231A与外齿241A彼此啮合从而可限制轴部241相对于轴支撑部分231转动。
如图17和图18所示,臂部242与轴部241的从轴支撑部分231延伸的方向上的前端位置(轴部241在插入方向的后端位置)连接,并且该臂部242大致与交叉线x平行并从轴部241朝向第二假想平面yz一侧延伸。如图18所示,臂部242的前端侧的位置大致与手柄203的端部表面203A相接触。将在钩挂部分204中臂部242大致与交叉线x平行的状态定义为收容位置。此外,安装到钻轧头221上的起子钻头221A保持在臂部242中。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电动起子201,当操作者不使用电动起子201而将电动起子201悬挂在单管或类似物上时,如图19所示,沿着延伸方向即与弹簧243B的推压力相反的方向拉动轴部241以解除内齿231A与外齿241A彼此之间的啮合。
此外,如图20所示,臂部242朝向主体部分202侧(图17)转动任意角度并移动至可悬挂到单管S上的悬挂位置。如图18所示,在钩挂部分204中,轴部241在处于大致与平行于电动起子201的侧面的第一假想平面x′y歪斜地相交的状态下由轴支撑部分231轴向地支撑,因此在图20的状态下,臂部242的转动轨迹并不平行于第一假想平面x′y而是处于该平面倾斜的状态。此外,轴部241朝向第二假想平面yz侧倾斜,臂部242在收容位置处大致与交叉线x平行并且朝向第二假想平面yz侧延伸。因此,在收容位置处,臂部242在其转动的轨迹中最接近第一假想平面x′y,并且臂部242通过从该位置转动而远离第一假想平面x′y。因此,通过将臂部242从收容位置移动至悬挂位置,臂部242与手柄203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得到增大,从而可以在臂部242与手柄203的表面之间插入单管S以悬挂电动起子201。
此外,通过使内齿231A与外齿241A彼此啮合可将轴部241固定到轴支撑部分231上,因此,通过可使内齿231A与外齿241A彼此啮合的任意角度可构成悬挂位置。因此,当在单管或类似物等具有宽的宽度的被悬挂部件上悬挂电动起子201时,通过增大臂部242的转动角度可以增大臂部242与手柄203之间的距离,并且当在操作者的带子或类似物等具有窄的宽度的被悬挂部件上悬挂电动起子201时,通过减小臂部242的转动角度可以减小臂部242与手柄203之间的距离。
作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变型例,如图21所示,可在手柄203与轴支撑部分231之间设置连接部分233。连接部分233由手柄203侧的基座部分233A、轴支撑部分231侧的保持部分233B以及用于连接基座部分233A与保持部分233B的螺钉233C构成。基座部分233A从包括手柄203的第一假想平面x′y的位置伸出,并且保持部分233B由一对设置在轴支撑部分231上并可夹持基座部分233A的臂状物构成。
根据该构造,通过分别从第一假想平面x′y的一侧及另一侧将保持部分233B接合到基座部分233A上,可以选择性地将臂部242布置到第一假想平面x′y的一侧及另一侧的各表面侧。因此,即使当操作者通过右手和左手中任一只手保持电动起子201以使用该电动起子201时,通过切换连接部分233的连接,可以确保钩挂部分204的使用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22和图23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动力工具。除了轴支撑部分331的安装位置不同以外,图22所示的构成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电动起子301大致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动起子201相同,因此,通过对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动起子201的符号加上100而省略对相关构造的说明。
如图22和图23所示,轴支撑部分331构造成这样:轴部341的轴心C延伸成与第一假想平面x′y歪斜地相交,在握持部分轴心y上轴部341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位置布置在比插入方向上的后端位置更接近主体部分302的位置处,并且轴部341的轴心C大致与包括握持部分轴心y的yz平面平行。
与第三实施例相似,轴部341在与第一假想平面x′y歪斜地相交的状态下由轴支撑部分331轴向地支撑,因此臂部342的转动轨迹并不平行于第一假想平面x′y而是处于倾斜的状态。因此,臂部342在沿着握持部分轴心y沿远离主体部分302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该臂部处于最接近第一假想平面x′y的状态。通过转动使臂部342的前端从该接近状态变得接近主体部分302,从而使臂部与电动起子301的大致平行于第一假想平面x′y的侧面间隔开。
如图22所示,臂部342在收容位置处大致与交叉线x平行且从轴部341朝向第二假想平面yz侧延伸,大致接近手柄303的表面,并且臂部342的前端部分从该位置转动至悬挂位置。该悬挂位置比收容位置更接近主体部分302,因此通过将臂部342转动至悬挂位置,使臂部342与手柄303的表面间隔开以扩大其间的间隔,如图23所示,可以在手柄303与臂部342之间插入单管S以悬挂电动起子301。
下面,将参照图24至图29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动力工具。除了涉及轴支撑部分431与手柄403的连接的构造不同以外,图24所示的构成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电动起子401大致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动起子201相同,因此,通过对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动起子201的符号加上200而省略对相关构造的说明。
如图25所示,手柄403连接到轴支撑部分431上的部分设置有转动连接部分433,并且轴支撑部分431连接到转动连接部分433上的部分设置有转动轴部434。转动连接部分433由大致与交叉线x平行地从手柄403延伸的圆筒构成,并且该转动连接部分的内部形成有支撑孔433a。内齿433A设置在支撑孔433a的内表面并且位于沿孔的开口方向的大致中心部分的内表面的整个圆周上。
转动轴部434通过从轴支撑部分431的侧面部分延伸而构成为大致圆筒形,在转动轴部的前端部分的外周的整个圆周上设置有外齿434A,并且在轴部441设置于转动轴部434上的状态下限定与轴部441的轴心C垂直的轴心D。将转动轴部434插入支撑孔433a中以使外齿434A与转动连接部分433的内齿433A彼此啮合,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轴心D与交叉线x重合。
此外,转动轴部434大致在其中心形成有通孔434a,螺钉435A插入通孔434a中以使螺钉的凸缘部分位于转动轴部434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侧并通过螺母435C固定螺钉435A。弹簧435B设置在螺钉435A的凸缘部分与支撑孔433a内部接近内齿433A的位置之间。因此,通过弹簧435B使转动轴部434处于在插入方向上受到推压的状态,并且只要不施加反作用力以克服该推压力,则内齿433A与外齿434A彼此啮合从而可限制转动轴部相对于转动连接部分433转动。轴部441和转动轴部434设置在钩挂部分404与手柄403之间,因此,在该钩挂部分404与手柄403之间设置有交叉的两根轴。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电动起子,当操作者不使用电动起子401而将该电动起子401悬挂在单管S或类似物上时,如图26所示,沿着克服弹簧443B的推压力的方向拉动轴部441以解除内齿431A与外齿441A彼此之间的啮合。在这种状态下,如图27所示,位于收容位置的臂部442绕轴心C转动至主体部分402(图24)侧(移动至臂部442′的位置),并且通过使内齿431A与外齿441A彼此啮合而相对于轴支撑部分431固定轴部441。
此外,如图26所示,通过沿着克服弹簧435B的推压力的方向拉动转动轴部434从而解除内齿431A与外齿434A彼此之间的啮合。在这种状态下,如图27所示,轴支撑部分431绕着轴心D(图25)转动以使轴部441的前端远离主体部分402。随着对转动轴部434进行转动,臂部442′转动为远离手柄403的表面从而移动至构成悬挂位置的臂部442″的位置,因此臂部442″与手柄403之间的间隔变宽,从而可以通过将单管S插入手柄403与臂部442″之间以在单管S上悬挂电动起子401。此外,通过使内齿433A与外齿434A彼此啮合而将转动轴部434固定到转动连接部分433上,因此,在不使臂部442″与手柄403之间的间隔进一步变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保持单管S。
通过经由彼此垂直的轴部441和转动轴部434支撑臂部442,可三维地构成臂部442的前端的转动轨迹,并且在使臂部442位于悬挂位置的状态下可以提供使臂部442远离手柄403的状态。
此外,如图28所示,只要该构造由包括有手柄403与钩挂部分404之间的两根轴的构造构成,则转动连接部分433可构成为使轴心D的轴向大致平行于手柄403的握持部分轴心y的轴向。
即使在这样的构造中,也可通过在平行于第一假想平面x′y(图28)绕着轴心C转动图29中所示的臂部442之后绕着轴心D转动轴支撑部分431,从而使臂部442与第一假想平面x′y间隔开。电动起子401的侧面大致平行于第一假想平面x′y,因此即使在这种构造中,也可使臂部442远离电动起子401的侧面,具体而言,可使臂部442远离手柄403的表面,从而可通过将单管插入臂部442与手柄403之间而将电动起子401悬挂在单管上。
下面,将参照图30至图34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动力工具。如图30所示,根据第六实施例,作为动力工具,将说明电动起子501。
电动起子501主要由主体部分502、手柄503、钩挂部分504以及电池505构成。主体部分502包括构成输出部分的电动机(未示出),并且在主体部分502的前端部分设置有钻轧头521,该钻轧头构成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的输出轴部分。钻轧头521的旋转轴与从主体部分502指向钻轧头521的方向即输出轴方向平行。
手柄503沿着与输出轴方向相交的方向从主体部分502的侧面部分延伸。手柄503在延伸部分的前端设置有电池505并在延伸部分的底端包括扳机532,并且由扳机532控制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
手柄503的前端部分设置有构成为切口形状并可夹持稍后将提到的钩挂部分504的钩状部分541的夹持部分533。此外,手柄503的前端部分限定有用于支撑钩挂部分504的支撑部分531,并且支撑部分531上支撑钩挂部分504的部分限定有大致与输出轴方向以及手柄503的延伸方向分别平行的平面531A。
如图30和图31所示,钩挂部分504主要由钩状部分541、第一支撑部件542以及第二支撑部件543构成。此外,由第一支撑部件542和第二支撑部件543构成连接部分。如图31所示,钩状部分541通过以可塑性变形的圆棒为基材部件而形成,该钩状部件包括有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542和第二支撑部件543上的基底部分541A、与基底部分541A连续的弯曲部分541B以及与弯曲部分541连续并与基底部分541A相对的前端部分541C。此外,前端部分541C的最末端设置有帽盖541D,并且基底部分541A的端部形成有沿其轴向开口的螺丝孔。
第一支撑部件542大致为L形,并由与平面A相对的大致平板形的相对部分542A以及用于保持钩状部分541的基底部分541A的大致平板形的保持部分542B构成。
相对部分542A形成有贯穿其自身(平板)的孔542a,该孔542a插入有螺钉531B以将第一支撑部件542安装到支撑部分531上。螺钉531B在没有被固定到支撑部分的凸缘上的状态下旋紧到支撑部分531上,因此,在使相对部分542A与平面531A彼此相对的状态下,通过螺钉531B构成转动轴从而使得第一支撑部件542是可转动的。在这种情况下,螺钉531B的转动轴的方向与孔542a的贯穿方向变为相同方向并且螺钉531B的转动轴的方向与平面531A彼此垂直。
保持部分542B形成有贯穿其自身(平板)的孔542b。该孔542b形成为其贯穿方向大致垂直于孔542a的贯穿方向,并且该孔542b的孔径略微大于基底部分541A的直径。
第二支撑部件543这样形成:即,通过折叠弯曲一张平板以设置一对彼此相对并彼此平行的平板部分543A、543B。该对平板部分543A、543B大致在各自的平板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孔543a、543b。孔543b的孔径形成为大致与保持部分542B的孔542b的直径相同,并且孔543a的孔径形成为小于保持部分542B的孔径。
在将第一支撑部件542的保持部分542B插入第二支撑部件543的一对平板部分543A、543B之间并使孔542b与孔543b设置在相同轴线上的状态下,可将基底部分541A的端部插入542b和孔543b中。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将螺钉544插入孔543a中使螺钉与基底部分541A旋紧,钩状部分541被安装到第一支撑部件542和第二支撑部件543上。螺钉544在不被固定到凸缘部分上的状态下被旋紧到基底部分541A上,因此在将钩状部分541安装到第一支撑部件542和第二支撑部件543上的状态下,通过螺钉544构成转动轴从而使钩状部分541是可转动的。在这种情况下,螺钉544的转动轴方向与孔542b的贯穿方向变为相同。将基底部分541A绕着螺钉544的转动轴定义为第一转动轴心544,并且将第一支撑部件542绕着螺钉531B的转动轴定义为第二转动轴心531B。
因此,钩状部分541在其与手柄503之间包括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两根轴。因此,钩状部分541可以绕着一根轴转动并可绕着与其中一根轴相交的另一根轴转动,因此前端部分541C的转动轨迹可以三维地构成。
当在具有上述构造的电动起子501中进行操作时,如图32所示,通过转动钩状部分541,以使前端部分541C和帽盖541D由夹持部分533保持。由此,在操作中可以限制钩挂部分504颤动从而可以适当地进行操作。
当不使用电动起子501时,如图33所示,钩状部分541脱离夹持部分533并绕着第一转动轴心544转动至使得前端部分541C位于远离手柄503的位置处。在这种状态下,将电动起子501悬挂在单管S1上。
根据电动起子501,由于主体部分502设置有电动机或类似物(未示出),因而电动起子501的重心位置位于主体部分502上。此外,钩挂部分504设置于手柄503在延伸方向上的前端部分。因此,当通过钩挂部分504悬挂电动起子501时,主体部分502可位于钩挂部分504的下侧从而可稳定地悬挂主体部分。
此外,第二转动轴心531B设置在钩挂部分504的钩状部分541与手柄503之间,因此,通过由第二转动轴心531B构成支点可使主体部分502等沿着平行于平面531A的方向也就是图33的纸面侧及其里侧以摆锤的状态转动。由此,在将电动起子501悬挂在单管S1上的状态下,电动起子501的重心位置位于悬挂在钩状部分541上而不会移动钩状部分541。因此,可以更稳定地保持电动起子501。
此外,存在这样的情况:即,通过其他操作者等接触电动起子501而使电动起子501摇摆。同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第一转动轴心544和第二转动轴心531B构成支点可使主体部分502等相对于钩状部分541转动,并且可限制该摇摆被传递至包括钩状部分541的钩挂部分504。因此,可以限制钩状部分541脱离单管S1并可增加电动起子501的悬挂状态的稳定性。
当被悬挂部件显著小于图32和图33中所示的钩状部分541的开口宽度(基底部分541A至前端部分541C之间的宽度)时,如图34所示,通过折叠弯曲弯曲部分541B以使前端部分541C接近基底部分541A。由此,当钩状部分541悬挂在宽度小于单管S1(图33)的宽度的木质部件S2上时,木质部件S2与钩状部分541之间的间隙减小并且钩状部分541可稳定地悬挂在木质部件S2上。因此,只要被悬挂部件的宽度至少为通过折叠弯曲弯曲部分541而使钩状部分541可以悬挂电动起子501的宽度,则无论被悬挂部件的宽度为任何值,均可稳定地悬挂钩挂部分504从而可稳定地悬挂电动起子501。
下面,将参照图35至图41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动力工具。如图35所示,根据第七实施例,作为动力工具,将说明电动起子601。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电动起子601具有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冲击起子101大致相同的特征,尽管根据冲击起子101,轴部145布置成大致与输出轴方向及手柄103的延伸方向垂直,但根据电动起子601,轴部645(图37)延伸成与输出轴方向及手柄603的延伸方向歪斜地相交。因此,关于本发明的主要构造以及除了特征点的构造,将通过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冲击起子101的相关符号加上500而省略对其相关构造的说明。
图35所示的电动起子601主要由主体部分602、手柄603以及钩挂部分604构成。主体部分602包括构成输出部分的电动机(未示出),并且在主体部分602的前端部分设置有钻轧头621,该钻轧头构成受到电动机(未示出)驱动而旋转的输出轴部分。钻轧头621的旋转轴与从主体部分602指向钻轧头621的方向即输出轴方向平行。
构成握持部分的手柄603沿着与输出轴方向相交的方向从主体部分602的侧面部分延伸。手柄603在延伸部分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将电力供应至电动机(未示出)的电源线,并在延伸部分的底端包括有扳机632,并且由扳机632控制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
如图36所示,钩挂部分604主要由沿着手柄603的延伸方向设置在前端的旋转支撑部分631、由旋转支撑部分631支撑的轴支撑部分641以及设置在轴支撑部分641端部的臂部构成部分644。轴支撑部分641主要由旋转轴部642和接受部分643构成。关于旋转支撑部分631与接受部分643的连接的构造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冲击起子101的相关构造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如图37所示,接受部分643形成有从与旋转轴部642相对的一侧的端部指向旋转轴部一侧的孔643a,并且稍后将提到的轴部645可插入孔643a中。此外,孔643a形成为其钻入方向与旋转轴部642的轴向不一致而是与该轴向歪斜地相交。旋转轴部642由旋转支撑部分631支撑(图36)以使旋转轴部的轴线大致与电动起子601的输出轴方向及手柄603的延伸方向垂直。因此,孔643a构造成这样:即,在轴支撑部分641安装到旋转支撑部分631中的状态下,孔643a的钻入方向与电动起子601的输出轴方向及手柄603的延伸方向歪斜地相交。
接受部分643的用于分隔其孔643a的侧壁上设置有构成悬挂部分的V形部分643A。V形部分643A设置有爪钩643B,并且该爪钩643B突入孔643a中。构成推压部件的弹簧643D设置在V形部分643A与用于分隔孔643a的侧壁之间,并且弹簧643D推压V形部分643A以使爪钩643B总是突入孔643a中。此外,当克服弹簧643D而按压V形部分643A时,可使爪钩643B从突入孔643a中的状态移动至被从该位置拉回的状态。接受部分643的位于孔643a的开口附近处并构成内表面的壁面设置有沿孔643a的直径方向向中心一侧突出的止脱部分643C,该止脱部分用于防止稍后提到的轴部645从接受部分643上脱离。
臂部构成部分644主要由轴部645和臂部646构成。轴部645由可插入孔643a中并可滑动的大致圆柱形体构成,并在沿着轴部被插入孔643a中的方向的后端的一个端部包括臂部646。此外,轴部645的侧面分别形成有构成多个被悬挂部分的第一凹进部分645a、第二凹进部分645b,该多个被悬挂部分从一端侧到另一端侧对准布置。第一凹进部分645a和第二凹进部分645b分别可与爪钩643B相啮合。此外,轴部645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其侧面沿着直径方向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分645A。突出部分645A构成为当轴部645在孔643a的内部滑动时该突出部分可与止脱部分643C相接触。
臂部646由树脂或类似物等弹性材料与轴部645一体成型。此外,臂部646构造成这样:即,在臂部构成部分644安装到轴支撑部分641中并且轴支撑部分641安装到旋转支撑部分631中的状态下,从轴部645延伸的方向平行于由电动起子601的输出轴方向和手柄603的延伸方向所限定的平面。
当通过具有上述构造的电动起子601进行操作时,臂部646布置成大致与主体部分602的轴向平行并且爪钩643B悬挂到第一凹进部分645a中。由此,臂部646大致位于手柄603的表面附近以限制电动起子601对操作产生妨碍。
当中断操作并在单管或类似物等的粗部件上悬挂电动起子601时,如图38所示,按压V形部分643A以解除爪钩部分643B与第一凹进部分645a彼此之间的啮合,并且拉动臂部构成部分644以将爪钩部分643B和第二凹进部分645b移动至彼此可啮合的位置。在该位置,停止按压V形部分643A以使爪钩部分643B和第二凹进部分645b彼此啮合。由此,如图39所示,在臂部646与手柄603之间的间隔变宽的状态下,将包括轴部645的臂部构成部分644固定到轴支撑部分641上从而可将电动起子601悬挂在单管S上。此外,臂部646由弹性材料构成,因此即使当单管S的直径大于臂部646与手柄603之间的距离时,只要部件的宽度是一定程度内的宽度则也可夹持该单管S。
如图40A、40B所示,当在展开臂部646的状态下将电动起子601悬挂在细长管S′或方形部件S″上时,轴部645与用于接受轴部以支撑该轴部645的接受部分643构造成歪斜于旋转轴部642的轴向,因此,管S′或方形部件S″设置在手柄603的表面并位于接受部分643的延伸部分的附近处。因此,当电动起子601悬挂在构成细长被悬挂部件的管S′或方形部件S″上时,手柄603可以悬挂成接近管S′或方形部件S″而不会缩短臂部646与手柄603之间的距离,从而可在该处稳定地悬挂电动起子601。
如图38所示,在用符号θ表示旋转轴部642的中心轴线与孔643a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的情况下,当用符号L表示孔643a沿着旋转轴部642的中心轴线的距离时,则沿着孔643a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变为L′=L/cosθ。在这种关系下,沿着孔643a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在90°>θ>0°的情况下可长于在θ=0°即孔643a的中心轴线与旋转轴部642的中心轴线彼此一致的情况下沿着孔643a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通过使沿着孔643a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变长,可使轴部645插入孔643a中的距离变长,从而可加长固定部分。因此,通过加长固定部分,可减少由接受部分保持的轴部645的颤动,并且即使当臂部646与手柄603之间的宽度变宽时,也可通过接受部分643稳固地保持轴部645。
此外,作为钩挂部分604的形状,通过相对于旋转轴部642使轴部645的滑动方向增加角度θ,与轴部645的滑动方向同于旋转轴部642的轴向的情况相比,在图41所示的由区域C表示的区域(阴影部分)中,可减少钩挂部分604与被悬挂部件或障碍物等相干涉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改善电动起子601的可操作性。
尽管构成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动力工具的电动起子601由包括有多个被悬挂部分的形状构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与此相反,也可设置多个悬挂部分,将被悬挂部分悬挂在多个悬挂部分上,并且可以限定轴部从轴支撑部分延伸的延伸量。
此外,作为变型例,如图42至图44所示,可以采用成对地包括有悬挂部分和被悬挂部分的构造。在该构造中,接受部分643连接到旋转轴部642的位置附近处设置有V形部分643A,该V形部分的爪钩643B突入孔643a中。接受部分643的位于孔643a的开口附近处并构成内表面的壁面上设置有沿孔643a的直径方向向中心一侧突出的止脱部分643C。轴部645在其一端设置有臂部646并且在该轴部645的另一端设置有被悬挂部分645B。此外,如图43所示,轴部645的另一端设置有突出部分645A,该突出部分沿着直径方向从侧面向外侧突出并可与止脱部分643C相接触。此外,在孔643a的内部,在轴部645与接受部分64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轴部645推向与旋转轴部642相对一侧的弹簧647。
在这种构造中,包括臂部646的臂部构成部分644可采取图42中所示的爪钩643B悬挂在被悬挂部分645B上的状态以及图44中所示的爪钩643B脱离被悬挂部分645B的状态。在爪钩643B悬挂在被悬挂部分645B上的状态下,臂部646位于手柄(未示出)的附近处,在爪钩643B脱离被悬挂部分645B的状态下,轴部645受到弹簧647的推压,因此臂部646与手柄(未示出)分离。因此,即使在成对包括有悬挂部分及被悬挂部分的构造中,臂部也可以采取两个位置:即,接近构成握持部分的手柄的位置以及从该处分离的位置,并且臂部可根据被悬挂部件的粗度而被布置在恰当的位置上。
此外,可将弹性体或类似物等的防滑部件布置在臂部与被悬挂部件相接触的部分上。由此,在被悬挂部件与臂部之间产生摩擦,因此,当悬挂动力工具时,可以进一步稳定地悬挂该动力工具。
本发明为通过电力、压缩空气、燃料或类似物进行驱动的动力工具,并且通常可应用于由操作者握持以进行操作的动力工具。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06年11月24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6-316895的优先权,在此将该优先权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Claims (5)
1.一种动力工具,包括:
主体部分,其具有输出部分;
握持部分,其设置成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
电池,其安装在所述握持部分上;以及
钩挂部分,其设置在所述握持部分上,并由钩状部分和用于将所述钩状部分连接到所述握持部分上的连接部分构成,
其中,所述钩状部分大致为鱼钩形并由可塑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并包括连接到所述连接部分上的基底部分、与所述基底部分连续的弯曲部分以及与所述弯曲部分连续并位于大致与所述基底部分相对的位置处的前端部分,所述前端部分与所述基底部分可以彼此接近及彼此远离,
所述连接部分使所述钩状部分保持为沿着与所述握持部分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垂下的状态,并且所述钩状部分被保持为这样:即,所述钩状部分以沿着所述钩状部分垂下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动轴心为中心相对于所述握持部分可转动,并且
所述连接部分可旋转地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电池接近所述前端部分,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池远离所述前端部分,
在与由所述主体部分(502)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握持部分(503)的延伸方向限定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前端部分(541C)与所述握持部分(503)的距离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是变化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中,
所述连接部分限定有与第一转动轴相交的第二转动轴心,并且所述钩状部分被保持为绕着所述第二转动轴心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中,
所述握持部分包括可夹持所述钩状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夹持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中,
所述钩挂部分设置在所述握持部分的延伸方向上的前端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中,
所述输出部分包括输出轴部分,
其中,所述握持部分沿着与所述输出轴部分的输出轴方向相交的方向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并且
所述第二转动轴心沿着大致与所述输出轴方向及所述握持部分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316895 | 2006-11-24 | ||
JP2006316895A JP4844831B2 (ja) | 2006-11-24 | 2006-11-24 | 動力工具 |
JP2006-316895 | 2006-11-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6033A CN101186033A (zh) | 2008-05-28 |
CN101186033B true CN101186033B (zh) | 2010-06-02 |
Family
ID=39047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8824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6033B (zh) | 2006-11-24 | 2007-11-23 | 动力工具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87556B2 (zh) |
EP (1) | EP1925404A3 (zh) |
JP (1) | JP4844831B2 (zh) |
CN (1) | CN101186033B (zh) |
BR (1) | BRPI0704424A (zh) |
MX (1) | MX2007014757A (zh) |
TW (1) | TWI4033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22464B2 (en) | 2011-05-16 | 2016-12-20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Multi-position utility hook assembly for a tool |
JP2013059837A (ja) * | 2011-09-14 | 2013-04-04 | Makita Corp | 動力工具及びその吊下げ具 |
KR20150001710A (ko) * | 2012-04-18 | 2015-01-06 | 애로우헤드 리서치 코오포레이션 | In Vivo 핵산 전달용 폴리(아크릴레이트) 고분자 |
US8960635B2 (en) * | 2012-10-04 | 2015-02-24 | Black & Decker Inc. | Rafter hook for fastening tool |
US9457461B2 (en) * | 2013-08-06 | 2016-10-04 | Robert Bosch Tool Corporation | Dual axis hook assembly for a power tool |
JP2015096282A (ja) * | 2013-11-15 | 2015-05-21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作業機器 |
US10668608B2 (en) | 2016-02-10 | 2020-06-02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Fastener driving tool |
USD855431S1 (en) | 2017-11-14 | 2019-08-06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Fastener driving tool pipe hook |
US10926391B2 (en) | 2017-11-14 | 2021-02-23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Powered fastener driving tool having hook assemblies |
USD854820S1 (en) | 2017-11-14 | 2019-07-30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Fastener driving tool belt hook |
JP7123592B2 (ja) * | 2018-03-23 | 2022-08-23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動工具および電動工具の結合具 |
US10058986B1 (en) * | 2018-04-04 | 2018-08-28 | Apex Mfg. Co., Ltd. | Stapler |
JP7337530B2 (ja) * | 2019-04-05 | 2023-09-04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動力工具および工具保持具 |
JP7523965B2 (ja) * | 2020-06-29 | 2024-07-29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ち込み工具 |
US20220183519A1 (en) * | 2020-12-15 | 2022-06-16 | Stanley Black & Decker, Inc. | Handheld vacuum device having a hook |
CN114683218A (zh) * | 2020-12-29 | 2022-07-01 | 喜利得股份公司 | 用于动力工具的挂钩组件 |
CN215470913U (zh) * | 2021-05-21 | 2022-01-11 | 浙江普莱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伸缩悬挂组件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4162A (zh) * | 2001-03-02 | 2002-10-16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动力工具 |
CN1439489A (zh) * | 2002-02-22 | 2003-09-03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电动工具 |
CN1628937A (zh) * | 2003-12-18 | 2005-06-22 | 坎贝.霍斯菲/斯哥特.菲泽公司 | 用于动力工具的皮带钩 |
CN1640599A (zh) * | 2003-12-22 | 2005-07-20 | 布莱克和戴克公司 | 带锯挂钩 |
CN1705539A (zh) * | 2002-11-26 | 2005-12-07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备有挂钩的移动式电动工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89307A (en) * | 1989-02-13 | 1989-12-26 | William Klansek | Bow hanger |
JP3630946B2 (ja) * | 1997-10-30 | 2005-03-23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携帯工具のフック |
DE19856266A1 (de) * | 1998-12-07 | 2000-06-08 | Hilti Ag | Elektrisch betreibbares Handgerät |
JP3853551B2 (ja) * | 1999-12-06 | 2006-12-06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釘打ち機 |
US7111364B2 (en) * | 2002-03-28 | 2006-09-26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Hand-held power tool with a holding device |
US20040050888A1 (en) * | 2002-09-13 | 2004-03-18 | Philip Warner | Universal tool sup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s |
JP2004174646A (ja) * | 2002-11-26 | 2004-06-24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可搬式電動工具 |
DE102004032788A1 (de) * | 2004-07-06 | 2006-02-16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Akku-Schlagschrauber |
US7306052B2 (en) * | 2004-10-05 | 2007-12-11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Multi-position utility hook assembly for tool |
JP2006272486A (ja) * | 2005-03-28 | 2006-10-12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電動工具 |
JP2006316895A (ja) | 2005-05-12 | 2006-11-24 | Ntn Corp | 一方向間欠送りユニット |
-
2006
- 2006-11-24 JP JP2006316895A patent/JP484483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11-22 EP EP07022703A patent/EP1925404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11-23 MX MX2007014757A patent/MX2007014757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11-23 BR BRPI0704424-0A patent/BRPI0704424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11-23 US US11/944,512 patent/US808755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1-23 TW TW096144577A patent/TWI40339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11-23 CN CN2007101882485A patent/CN10118603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4162A (zh) * | 2001-03-02 | 2002-10-16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动力工具 |
CN1439489A (zh) * | 2002-02-22 | 2003-09-03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电动工具 |
CN1705539A (zh) * | 2002-11-26 | 2005-12-07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备有挂钩的移动式电动工具 |
CN1628937A (zh) * | 2003-12-18 | 2005-06-22 | 坎贝.霍斯菲/斯哥特.菲泽公司 | 用于动力工具的皮带钩 |
CN1640599A (zh) * | 2003-12-22 | 2005-07-20 | 布莱克和戴克公司 | 带锯挂钩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JP特开2000-176862A 2000.06.27 |
JP特开2004-174646A 2004.06.24 |
JP特开2006-136981A 2006.06.01 |
JP特开2006-272486A 2006.10.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087556B2 (en) | 2012-01-03 |
BRPI0704424A (pt) | 2008-07-15 |
EP1925404A2 (en) | 2008-05-28 |
CN101186033A (zh) | 2008-05-28 |
JP2008126387A (ja) | 2008-06-05 |
EP1925404A3 (en) | 2010-01-27 |
JP4844831B2 (ja) | 2011-12-28 |
TWI403394B (zh) | 2013-08-01 |
US20080185410A1 (en) | 2008-08-07 |
TW200914216A (en) | 2009-04-01 |
MX2007014757A (es) | 2009-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86033B (zh) | 动力工具 | |
EP2265412B1 (en) | Tool assembly having telescoping fastener support | |
CN102950563B (zh) | 螺钉扶持装置及装配该螺钉扶持装置的螺钉工具 | |
CN205343015U (zh) | 冲击工具 | |
CN1607077B (zh) | 辅助把手及具有该辅助把手的、马达驱动的手持式工具机 | |
CA2533969A1 (en) | Coiled tubing/top drive rig and method | |
US10603768B2 (en) | Installation tool/fastener system for roof truss framing and construction | |
CN103203721A (zh) | 便携式工具 | |
US6318875B1 (en) | Illuminated nut driver | |
EP1477398A3 (en) | Throttle grip apparatus | |
CN206122732U (zh) | 夹头及驱动器 | |
WO2006033899A3 (en) | Chuck with nutating gear reduction | |
CN105345804A (zh) | 一种折叠式多功能夹持器 | |
JP5360345B2 (ja) | 動力工具 | |
CN203831318U (zh) | 自扶正螺钉改锥 | |
CN201760868U (zh) | 电动榔头 | |
SE1350923A1 (sv) | System | |
CN206222036U (zh) | 一种带伸缩支架的可旋转工作灯 | |
JP2006181709A (ja) | 打ち込み工具のフックにおける高さ可変機構 | |
CN201725779U (zh) | 灯泡拆装器 | |
CN205869503U (zh) | 夹头及使用该夹头的动力工具 | |
CN208323279U (zh) | 一种电动螺丝钉枪的延长杆装置 | |
CN103801738A (zh) | 钻卡头 | |
CN208215266U (zh) | 一种油门开关 | |
JP6188414B2 (ja) | 半自動式トルクレン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