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27808B - 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27808B CN106627808B CN201610142991.6A CN201610142991A CN106627808B CN 106627808 B CN106627808 B CN 106627808B CN 201610142991 A CN201610142991 A CN 201610142991A CN 106627808 B CN106627808 B CN 1066278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kirt
- apron
- housing
- vehicle
- coup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5—Front spoil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16H1/20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包括对应于车速分多步操作的第一裙板和第二裙板,以便改善对应于车速的车辆的气动特性。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包括:裙板壳体,固定至车辆的前保险杠,以便由前保险杠隐藏而不露出前保险杠的外部;第一裙板,安装成在容纳于裙板壳体中的收回模式与突出至裙板壳体的下方的操作模式之间移动;第二裙板,安装成在容纳于第一裙板中的收回模式与突出至第一裙板的下方的操作模式之间移动;致动器,与裙板壳体连接,并且配置成由控制器控制其操作;以及动力传输机构,用于连接致动器和第二裙板,以便将致动器的动力传输至第二裙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air skirt)装置,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对应于车速分多步操作的主动式气流裙板。
背景技术
当车辆在空气中行驶时,其与空气分子碰撞并且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作用于车辆的空气阻力的类型包括阻力和升力。
阻力是指与在空气中行驶并与空气分子碰撞的车辆的运动相反地作用的抗力,升力是指由移动的车身的上部与下部之间的压力差引起的举升车身的力。
因此,需要用于降低阻力和升力的装置,以便改善车辆的气动特性和燃料效率。
作为用于改善气动特性的示例性装置,已经开发出对应于车速主动进行操作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是使高速行驶时经由前保险杠流向车身下部的空气量减少,从而降低升力并因此改善气动特性的装置。
然而,最常见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仅具有对应于车速选择的收回模式和完全操作模式这两种模式,因此存在可对应于车速改善车辆的气动特性的程度有限的缺点。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的理解,而不应被认为是对该信息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能够对应于车速分多步操作,从而能够对应于车速更有效地改善车辆的气动特性并因此提高车辆的总体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上述和其它目的可通过提供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来实现,所述装置包括:裙板壳体,其固定至车辆的前保险杠以便由前保险杠隐藏而不露出前保险杠的外部;第一裙板,其安装成在容纳于裙板壳体中的收回模式与突出至裙板壳体的下方的操作模式之间移动;第二裙板,其安装成在容纳于第一裙板中的收回模式与突出至第一裙板的下方的操作模式之间移动;致动器,其与裙板壳体连接并且配置成由控制器控制其操作;以及动力传输机构,用于连接致动器和第二裙板,以便将致动器的动力传输至第二裙板。
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还可包括用于引导第一裙板的竖直移动的第一裙板导向机构,第一裙板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壳体,其固定至裙板壳体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以及第一移动杆,其插入至第一导向壳体中沿第一导向壳体竖直地移动,并且结合至第一裙板。
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还可包括用于引导第二裙板的竖直移动的第二裙板导向机构,第二裙板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壳体,其固定至第一裙板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以及第二移动杆,其插入至第二导向壳体中沿第二导向壳体竖直地移动,并且结合至第二裙板。
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还可包括用于在第一裙板操作以突出至裙板壳体的下方时协助第一裙板的操作的第一裙板操作机构,第一裙板操作机构包括:第一缸,其固定至裙板壳体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第一缸杆,其插入至第一缸中沿第一缸竖直地移动,并且结合至第一裙板;以及第一弹簧,其插入至第一缸中并且具有由第一缸的封闭上部支承的一端和由第一缸杆支承的另一端,第一弹簧提供弹性力使得第一缸杆在从第一缸突出的方向上移动。
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还可包括用于在第二裙板操作以突出至第一裙板的下方时协助第二裙板的操作的第二裙板操作机构,第二裙板操作机构包括:第二缸,其固定至第一裙板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第二缸杆,其插入至第二缸中沿第二缸竖直地移动,并且结合至第二裙板;以及第二弹簧,其插入至第二缸中并且具有由第二缸的封闭上部支承的一端和由第二缸杆支承的另一端,第二弹簧提供弹性力使得第二缸杆在从第二缸突出的方向上移动。
裙板壳体可位于前保险杠的内部,并可通过多个安装支架固定至前保险杠后梁和前端模块。
裙板壳体可包括结合至安装支架的前壳体和结合至前壳体的后壳体,使得在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限定出下部开口的壳体空间,第一裙板安装成利用壳体空间竖直地移动。
第一裙板可包括第一缸杆的下端结合至的后裙板和结合至后裙板的前裙板,使得在前裙板与后裙板之间限定出下部开口的裙板空间,第二裙板安装成利用裙板空间竖直地移动。
控制器可配置成接收来自车速传感器的信号并且控制致动器的操作。
致动器可以是DC电机。
动力传输机构可包括:结合至致动器的蜗杆齿轮;与蜗杆齿轮啮合的蜗轮齿轮;与蜗轮齿轮啮合的减速齿轮;与减速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结合至输出齿轮的中心的输出轴;结合至输出轴并且具有以输出轴为中心在相反方向上延伸的叶片的旋转杆;以及多根裙板线缆,各自具有结合至旋转杆的叶片的一端和在穿过裙板壳体和第一裙板后结合至第二裙板的另一端。
致动器壳体可固定至裙板壳体,致动器可固定至致动器壳体,并且可以可旋转地安装蜗杆齿轮、蜗轮齿轮、减速齿轮、输出齿轮和输出轴。
输出轴的轴心可位于裙板壳体的横向方向的中间,并且裙板线缆可形成为具有从结合至旋转杆的叶片的一端至结合至第二裙板的另一端的相同长度。
结合至旋转杆的叶片中的一个叶片的裙板线缆的数目可与结合至叶片中的剩余叶片的裙板线缆的数目相同。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气流裙板装置的车辆的前保险杠的主视图,其中示出第二裙板操作的状态;
图2是沿图1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气流裙板装置通过安装支架结合至前保险杠后梁和前端模块的状态的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气流裙板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裙板操作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后视图;
图7是示出致动器壳体和旋转杆相互结合的图6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和动力传输机构的视图;
图9是示出位于图6中所示的输出轴左侧的部件的视图;
图10至图14是分别沿图9中的线II-II、线III-III、线IV-IV、线V-V和线VI-VI截取的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裙板导向机构、第二裙板导向机构、第一裙板操作机构、第二裙板操作机构和裙板线缆的结合结构的截面图;
图15和图16是分别示出第一裙板操作的状态和气流裙板装置容纳在裙板壳体中的状态的主视图;并且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气流裙板装置容纳在裙板壳体中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理解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者其它类似术语包括一般的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在内的乘用车辆、包括各种艇和船在内的水运工具、航空器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及其它代用燃料车辆(例如,从石油之外的资源取得的燃料)。如本文所提及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种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具有汽油动力和电动力两者的车辆。
本文所使用的专有名词仅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意图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意图同样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明。还将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词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如本文所使用的,词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明确相反地说明,词语“包括”和例如“包含”或“含有”的变型将被理解为暗示包括所述的元件,但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另外,在说明书中所述的术语“单元”、“器”、“件”和“模块”表示用于处理至少一种功能和操作的单位,并可由硬件部件或软件部件及其组合来实现。
此外,本发明的控制逻辑可被实施为包含由处理器、控制器等执行的可执行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ROM、RAM、光盘(CD)-ROM、磁带、软盘、闪存盘、智能卡和光学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可分布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中,以便例如通过远程信息处理服务器或控制器局域网(CAN),以分布方式存储和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其示例。只要可能,将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如图1至图17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包括:裙板壳体10,其固定至车辆的前保险杠1以便由前保险杠1隐藏而不露出前保险杠1的外部;第一裙板20,其安装成在容纳于裙板壳体10中的收回模式与突出至裙板壳体10的下方的操作模式之间移动;第二裙板30,其安装成在容纳于第一裙板20中的收回模式与突出至第一裙板20的下方的操作模式之间移动;致动器50,其安装成与裙板壳体10连接并且配置成由控制器40控制其操作;以及动力传输机构60,用于将致动器50与第二裙板30连接以便将致动器50的动力传输至第二裙板30。
根据本发明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优选地配置成对应于车速分多步操作第一裙板20和第二裙板30。即,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或低速行驶时,第一裙板20和第二裙板30两者均维持容纳在裙板壳体10中的收回模式。当车辆中速行驶时,仅第一裙板20突出至前保险杠1的下方,而第二裙板30保持容纳在第一裙板20中。当车辆高速行驶时,第一裙板20和第二裙板30两者均被致动成突出至前保险杠1下方的完全操作模式。上述第一裙板20和第二裙板30的操作,特别是通过使气动特性与车速相关联,能够进一步改善车辆的气动特性。
控制器40配置成接收来自车速传感器70的信号并控制致动器50的操作。因此,第一裙板20和第二裙板30可相应于车速主动地操作。
优选地,致动器50实施为可实现双向旋转并且相对便宜的DC电机,但致动器不限于DC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还包括用于引导第一裙板20的竖直移动的第一裙板导向机构80。
第一裙板导向机构80包括固定至裙板壳体10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的第一导向壳体81,以及插入至第一导向壳体81中沿第一导向壳体81竖直地移动并且与第一裙板20结合的第一移动杆82。
根据本发明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还包括用于引导第二裙板30的竖直移动的第二裙板导向机构90。
第二裙板导向机构90包括固定至第一裙板20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的第二导向壳体91,以及插入至第二导向壳体91中沿第二导向壳体91竖直地移动并且与第二裙板30结合的第二移动杆92。
根据本发明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还包括用于在第一裙板20操作以突出至裙板壳体10的下方时协助第一裙板20的操作的第一裙板操作机构110。
第一裙板操作机构110包括:第一缸111,其固定至裙板壳体10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第一缸杆112,其插入至第一缸111中沿第一缸111竖直移动,并且与第一裙板20结合;以及第一弹簧113,其插入至第一缸111中并且一端由第一缸111的封闭上部支承而另一端由第一缸杆112支承,从而提供弹性力使得第一缸杆112在从第一缸111突出的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还包括用于在第二裙板30操作以突出至第一裙板20的下方时协助第二裙板30的操作的第二裙板操作机构120。
第二裙板操作机构120包括:第二缸121,其固定至第一裙板20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第二缸杆122,其插入至第二缸121中沿第二缸121竖直移动,并且与第二裙板30结合;以及第二弹簧123,其插入至第二缸121中并且一端由第二缸121的封闭上部支承而另一端由第二缸杆122支承,从而提供弹性力使得第二缸杆122在从第二缸121突出的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第一弹簧113和第二弹簧123实施为压缩弹簧,但不限于压缩弹簧。
裙板壳体10具有位于前保险杠1的内部并通过多个安装支架131和132固定至前保险杠后梁2和前端模块3的结构。
前端模块3是散热器、冷却风扇等安装至的车身结构,并且前保险杠后梁2在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且两端结合至前端模块3。
由于裙板壳体10通过多个安装支架131、132和133固定至前保险杠后梁2和前端模块3,因此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具有牢固的安装结构。
裙板壳体10包括结合至安装支架131、132的前壳体11和结合至前壳体11的后壳体13,使得在前壳体11与后壳体13之间限定出下部开口的壳体空间12。第一裙板20可利用壳体空间12竖直地移动。
第一裙板20包括第一缸杆112的下端结合至的后裙板21和结合至后裙板21的前裙板23,使得在前裙板23与后裙板21之间限定出下部开口的裙板空间22。第二裙板30可利用裙板空间22竖直地移动。
第一导向壳体81和第一缸111结合至后壳体13的前表面(内表面),第一移动杆82结合至后裙板21的后表面(外表面),第二导向壳体91和第二缸121结合至后裙板21的前表面(内表面),并且第一缸杆112结合至后裙板21的下端。
第二移动杆92结合至第二裙板30的后表面,并且第二缸杆122结合至第二裙板30的下端。
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附图标记24和31表示分别覆盖第一移动杆82和第二移动杆92的盖支架。当第一裙板20处于突出至前保险杠1的下方的操作模式时,盖支架24防止第一移动杆82向后方露出。当第二裙板30处于突出至前保险杠1的下方的操作模式时,盖支架31防止第二移动杆92向后方露出。
盖支架24具有结合至后裙板21下端的下端和贯穿后壳体13底部的上端,以便随后裙板21竖直地移动。盖支架31具有结合至第二裙板30下端的下端和贯穿后裙板21底部的上端,以便随第二裙板30竖直地移动。
动力传输机构60包括:结合至致动器50的蜗杆齿轮61;与蜗杆齿轮61啮合的蜗轮齿轮62;与蜗轮齿轮62啮合的减速齿轮63;与减速齿轮63啮合的输出齿轮64;结合至输出齿轮64的中心的输出轴65;结合至输出轴65并且具有以输出轴65为中心在相反方向上延伸的叶片66a的旋转杆66;以及多根裙板线缆67,各自具有结合至旋转杆66的叶片66a的一端和在穿过裙板壳体10和第一裙板20后结合至第二裙板30的另一端。
致动器壳体140固定至裙板壳体10,致动器50固定至致动器壳体140,并且可旋转地安装蜗杆齿轮61、蜗轮齿轮62、减速齿轮63、输出齿轮64和输出轴65。
致动器50、蜗杆齿轮61、蜗轮齿轮62、减速齿轮63、输出齿轮64和输出轴65由致动器壳体140屏蔽,以便不露出外部,并且由致动器壳体140保护免受道路异物侵害,从而提高耐久性。
输出轴65的轴心位于裙板壳体10的横向方向的中间。所有裙板线缆67形成为具有从结合至旋转杆66的叶片66a的一端至结合至第二裙板30的另一端的相同长度。另外,结合至旋转杆66的一个叶片66a的裙板线缆67的数目被设定为与结合至另一叶片66a的裙板线缆67的数目相同。因此,当通过致动器50操作第一裙板20和第二裙板30时,第一裙板20和第二裙板30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在以输出轴65为中心维持平衡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移动,从而提高操作稳定性。
图1、图2和图5至图7中所示的状态示出第一裙板20和第二裙板30两者均突出至前保险杠1的下方的完全操作模式。当车辆高速行驶时维持该完全操作模式,其中流向车身下部的空气量减少,从而改善车辆的气动特性。
图15中所示的状态示出仅第一裙板20突出至前保险杠1的下方并且第二裙板30容纳在第一裙板20中的中间操作模式。当车辆中速行驶时维持该中间操作模式,其中流向车身下部的空气量也减少,从而改善车辆的气动特性。
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状态示出第一裙板20和第二裙板30两者均容纳在裙板壳体10中的初始模式。当车辆停车或低速行驶时,维持该初始模式。
在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初始模式中,旋转杆66的一对叶片66a通过致动器50的操作从图7中所示的状态旋转大致180度,使得左侧叶片移动至右侧且右侧叶片移动至左侧。因此,位于图7中左侧的裙板线缆67被牵拉至右侧,且位于图7中右侧的裙板线缆67被牵拉至左侧。
如果如上所述裙板线缆67被朝向输出轴65牵拉,那么第二裙板30被向上牵拉成容纳在第一裙板20中,并且已容纳第二裙板30的第一裙板20也被向上牵拉成容纳在裙板壳体10中。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维持如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初始模式。
从上述初始模式,如果车速增加至预定的中速并且通过响应于控制器40的控制的致动器50的操作使旋转杆66旋转,那么一对叶片66a从图7中所示的状态旋转大致90度并直立,并且已朝向输出轴65被完全牵拉的左侧裙板线缆67和右侧裙板线缆67以中途状态被释放。
如果如上所述释放裙板线缆67,那么以通过第一弹簧113的弹性力使第一缸杆112从第一缸111突出并且结合至第一缸杆112的第一裙板20突出至前保险杠1下方的方式操作第一裙板操作机构110。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维持如图15中所示的中间操作模式。
在图15中所示的中间操作模式期间,第二裙板30保持容纳在第一裙板20中。
从图15中所示的中间操作模式,如果车速增加至预定的高速并且通过响应于控制器40的控制的致动器50的操作使旋转杆66完全旋转以便成为图7中所示的状态,那么左侧裙板线缆67和右侧裙板线缆67被完全释放。
如果如上所述完全释放裙板线缆67,那么以通过第二弹簧123的弹性力使第二缸杆122从第二缸121突出并且结合至第二缸杆122的第二裙板30也与第一裙板20一起突出至前保险杠1下方的方式操作第二裙板操作机构120。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维持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完全操作模式。
从以上说明明显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中对应于车速分多步操作第一裙板20和第二裙板30,从而与仅具有收回模式和完全操作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常规装置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改善与车速关联的车辆的气动特性。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中在配置成通过致动器50旋转的输出轴65的左右两侧,以相同数目设置相同长度的左侧裙板线缆67和右侧裙板线缆67,因此第一裙板20和第二裙板30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在以输出轴65为中心维持平衡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移动,从而提高气流裙板装置的操作稳定性。
虽然已为了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思想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包括:
裙板壳体,固定至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以便由所述前保险杠隐藏而不露出所述前保险杠的外部;
第一裙板,安装成在容纳于所述裙板壳体中的收回模式与突出至所述裙板壳体的下方的操作模式之间移动;
第二裙板,安装成在容纳于所述第一裙板中的收回模式与突出至所述第一裙板的下方的操作模式之间移动;
致动器,与所述裙板壳体连接,并且配置成由控制器控制其操作;
动力传输机构,用于连接所述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裙板,以便将所述致动器的动力传输至所述第二裙板;以及
用于在所述第一裙板操作以突出至所述裙板壳体的下方时协助所述第一裙板的操作的第一裙板操作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裙板操作机构包括:
第一缸,固定至所述裙板壳体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
第一缸杆,插入至所述第一缸中沿所述第一缸竖直地移动,并且结合至所述第一裙板;以及
第一弹簧,插入至所述第一缸中并且具有由所述第一缸的封闭上部支承的一端和由所述第一缸杆支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弹簧提供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一缸杆在从所述第一缸突出的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还包括:
用于引导所述第一裙板的竖直移动的第一裙板导向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裙板导向机构包括:
第一导向壳体,固定至所述裙板壳体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以及
第一移动杆,插入至所述第一导向壳体中沿所述第一导向壳体竖直地移动,并且结合至所述第一裙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还包括:
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裙板的竖直移动的第二裙板导向机构,
其中所述第二裙板导向机构包括:
第二导向壳体,固定至所述第一裙板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以及
第二移动杆,插入至所述第二导向壳体中沿所述第二导向壳体竖直地移动,并且结合至所述第二裙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第二裙板操作以突出至所述第一裙板的下方时协助所述第二裙板的操作的第二裙板操作机构,
其中所述第二裙板操作机构包括:
第二缸,固定至所述第一裙板并且下部形成有开口;
第二缸杆,插入至所述第二缸中沿所述第二缸竖直地移动,并且结合至所述第二裙板;以及
第二弹簧,插入至所述第二缸中并且具有由所述第二缸的封闭上部支承的一端和由所述第二缸杆支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弹簧提供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二缸杆在从所述第二缸突出的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中所述裙板壳体位于所述前保险杠的内部,并且通过多个安装支架固定至前保险杠后梁和前端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中所述裙板壳体包括:
前壳体,结合至所述安装支架;以及
后壳体,结合至所述前壳体,使得在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之间限定出下部开口的壳体空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裙板安装成利用所述壳体空间竖直地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裙板包括:
后裙板,所述第一缸杆的下端结合至所述后裙板;以及
前裙板,结合至所述后裙板,使得在所述前裙板与所述后裙板之间限定出下部开口的裙板空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裙板安装成利用所述裙板空间竖直地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车速传感器的信号并且控制所述致动器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是DC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
结合至所述致动器的蜗杆齿轮;
与所述蜗杆齿轮啮合的蜗轮齿轮;
与所述蜗轮齿轮啮合的减速齿轮;
与所述减速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
结合至所述输出齿轮的中心的输出轴;
结合至所述输出轴并且具有以所述输出轴为中心在相反方向上延伸的叶片的旋转杆;以及
多根裙板线缆,各自具有结合至所述旋转杆的叶片的一端和在穿过所述裙板壳体和所述第一裙板后结合至所述第二裙板的另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中致动器壳体固定至所述裙板壳体,所述致动器固定至所述致动器壳体,并且可旋转地安装所述蜗杆齿轮、所述蜗轮齿轮、所述减速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输出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中所述输出轴的轴心位于所述裙板壳体的横向方向的中间,并且
所述裙板线缆形成为具有从结合至所述旋转杆的叶片的一端至结合至所述第二裙板的另一端的相同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其中结合至所述旋转杆的叶片中的一个叶片的裙板线缆的数目与结合至所述旋转杆的叶片中的剩余叶片的裙板线缆的数目相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50151934A KR101714252B1 (ko) | 2015-10-30 | 2015-10-30 | 차량용 액티브 에어스커트 장치 |
KR10-2015-0151934 | 2015-10-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27808A CN106627808A (zh) | 2017-05-10 |
CN106627808B true CN106627808B (zh) | 2020-10-13 |
Family
ID=58402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42991.6A Active CN106627808B (zh) | 2015-10-30 | 2016-03-14 | 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31777B2 (zh) |
KR (1) | KR101714252B1 (zh) |
CN (1) | CN106627808B (zh) |
DE (1) | DE10201620423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31150B1 (fr) * | 2014-12-26 | 2018-05-11 |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 Organe de debrayage pour volet aerodynamique retractabl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US11072378B2 (en) * | 2016-03-18 | 2021-07-2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ctive air dam |
EP3532364A4 (en) * | 2017-11-30 | 2020-07-29 | Shen, Joe | AUTOMOTIVE SYSTEMS FOR THE MOVEMENT OF AUTOMOTIVE COMPONENTS |
KR102542942B1 (ko) * | 2018-06-11 | 2023-06-1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프런트 액티브 스포일러 장치 |
KR102496673B1 (ko) | 2018-06-28 | 2023-02-07 |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액티브 에어 스커트 |
FR3088294B1 (fr) * | 2018-11-14 | 2022-07-08 |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 Dispositif deflecteur pour rou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vehicul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
EP3689719B1 (en) * | 2019-01-30 | 2021-12-15 | Batz, S.Coop. | Aerodynamic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
US11560185B2 (en) | 2019-04-12 | 2023-01-24 | Honda Motor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ployment of a vehicle air dam |
US11325521B2 (en) * | 2019-08-23 | 2022-05-1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ulti-accessory bracket for bumper mounted accessories |
CN111055934B (zh) * | 2019-12-30 | 2021-05-18 | 武汉成华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下导流板组件 |
CN113525537B (zh) * | 2021-08-13 | 2023-02-17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导流装置和汽车 |
KR20240142830A (ko) | 2023-03-22 | 2024-10-02 |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액티브 에어스커트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94575B2 (ja) | 1991-10-15 | 2000-10-03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可動スパッツ |
JP2527818Y2 (ja) * | 1992-09-08 | 1997-03-05 |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 車両用フロントエアスポイラー装置 |
KR950004881A (ko) | 1993-07-31 | 1995-02-18 | 김광호 | 칼라화상처리방법 및 장치 |
KR970035459A (ko) | 1995-12-22 | 1997-07-22 | 김태구 | 승용차용 흡입공기량 증대장치 |
US6209947B1 (en) * | 1998-01-02 | 2001-04-03 |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 Adjustable aerodynamic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
US6079769A (en) * | 1999-03-01 | 2000-06-27 | Fannin; Dawn B. | Retractable air turbulence device for vehicles |
KR20040014780A (ko) | 2002-08-12 | 2004-02-1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의 에어 댐 장치 |
JP2005041387A (ja) | 2003-07-24 | 2005-02-17 |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 車両のエアダム装置 |
KR100559498B1 (ko) * | 2004-07-21 | 2006-03-1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범퍼 립의 조절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US7686382B2 (en) * | 2005-10-12 | 2010-03-30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Reversibly deployable air dam |
US8702152B1 (en) * | 2013-01-11 | 2014-04-2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Deployable front air dam |
US9039068B2 (en) * | 2013-09-23 | 2015-05-26 | Fca Us Llc | Deployable air dam |
-
2015
- 2015-10-30 KR KR1020150151934A patent/KR10171425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
- 2016-02-22 US US15/049,381 patent/US9731777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3-14 CN CN201610142991.6A patent/CN106627808B/zh active Active
- 2016-03-15 DE DE102016204235.1A patent/DE102016204235A1/de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6204235A1 (de) | 2017-05-04 |
KR101714252B1 (ko) | 2017-03-09 |
US20170120967A1 (en) | 2017-05-04 |
US9731777B2 (en) | 2017-08-15 |
CN106627808A (zh) | 2017-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27808B (zh) | 用于车辆的主动式气流裙板装置 | |
US9738329B2 (en) |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 | |
CN106515429B (zh) | 车辆的外部活动气门装置 | |
CN106143124B (zh) | 用于车辆发动机室的外部活动风门 | |
CN106627804B (zh) | 用于车顶扰流板的高度调节装置 | |
CN113276665A (zh) | 通过车辆的格栅的沟通装置 | |
US11891125B2 (en) | Active air flap for vehicles | |
CN106240318A (zh) | 用于车辆的滑动车门模块结构 | |
US20220340259A1 (en) | Propeller apparatus of air mobility | |
CN105735788A (zh) | 用于车辆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 | |
US11014611B2 (en) | Front body of vehicle | |
US20200353999A1 (en) | Engine room undercover assembly for vehicle | |
EP2050662A1 (en) | Body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107461236B (zh) | 用于车辆消音器的主动式气动活门装置 | |
CN112313144B (zh) | 具有多个四杆运动联动装置的主动式空气动力学提升门扰流板设计 | |
JP5890720B2 (ja) | 可変ダクト支持構造 | |
EP2607172B1 (en) | Rear view side mirror assembly | |
US20230078614A1 (en) | Active air flap for vehicles | |
US9052738B2 (en) | Active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of pedal effort for accelerator | |
CN110576915B (zh) | 用于车辆的前主动扰流器装置 | |
CN217099916U (zh) | 一种洗车刷装置及洗车机 | |
CN116985921A (zh) | 用于出行工具的主动式空气裙板设备 | |
US11889628B2 (en) |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 |
US11630477B2 (en) | Foldable pedal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EP3689719B1 (en) | Aerodynamic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