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TW201420409A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0409A
TW201420409A TW102134445A TW102134445A TW201420409A TW 201420409 A TW201420409 A TW 201420409A TW 102134445 A TW102134445 A TW 102134445A TW 102134445 A TW102134445 A TW 102134445A TW 201420409 A TW201420409 A TW 2014204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ont wheel
frame
axis
side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4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9447B (zh
Inventor
Yosuke Hirayama
Toshio Iizuka
Yutaka Kubo
Takahiro Watanabe
Noboru Miyamoto
Kaoru Sasaki
Hirokatsu Ogawa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20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0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9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94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B62K21/20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resili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05Suspension lock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01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the wheel being mounted for sliding movement, e.g. in or on a vertical gu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18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two or more pivoted arms, e.g. parallelogram
    • B60G3/2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two or more pivoted arms, e.g. parallelogram all arms being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02Front wheel forks or equivalent, e.g. single t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45Rolling frame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2005/001Suspension details for cycles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係提供一種車輛,其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可抑制乘坐感覺之降低且可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操舵力傳遞機構之連接桿(1067)之至少一部分,於自前方觀察車架(1021)向左右方向最傾斜之最大傾斜狀態之車輛時,係與第1支撐構件或第2支撐構件之一部分重疊,於自側方觀察車架(1021)為直立狀態之車輛時,係配置於較設於比第1側構件(1053)之第1軸線及第2側構件(1054)之第2軸線更靠前方之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下方、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較第1前輪(1031)之前端及第2前輪(1032)之前端更靠後方、且較第1側構件(1053)之第1軸線及第2側構件(1054)之第2軸線更靠前方。

Description

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
已知有一種車輛,其包括於車輛轉彎時向左右方向傾斜之車架、及並列設於該車架之左右方向之兩個前輪(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3及非專利文獻1)。
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具備連桿機構。連桿機構包括上橫樑及下橫樑。又,包括支撐上橫樑及下橫樑之右端部之右側桿、及支撐上橫樑及下橫樑之左端部之左側桿。上橫樑及下橫樑之中間部於轉向軸之前方被支撐於車架。上橫樑及下橫樑可繞沿車架之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旋轉地支撐於車架。上橫樑及下橫樑與車架之傾斜連動而相對於車架旋轉,從而兩個前輪於車架之上下方向之相對位置變化。再者,上橫樑及下橫樑設於在車架為直立狀態下較兩個前輪更靠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
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包括可於車架之上下方向移動地支撐右前輪之右緩衝裝置、及可於車架之上下方向移動地支撐左前輪之左緩衝裝置。右緩衝裝置可繞右側桿之軸線旋轉地支撐於右側桿。右緩衝裝置包括支撐右緩衝構件及右緩衝構件之右托架。左緩衝裝置可繞左側桿之軸線旋轉地支撐於左側桿。左緩衝裝置包括支撐左緩衝構件及左緩衝構件之左托架。專利文獻1及2記載之車輛進而包 括把手、轉向軸、及旋轉傳遞機構。把手被固定於轉向軸。轉向軸可相對於車架旋轉地被支撐。若使把手旋轉,則轉向軸亦旋轉。旋轉傳遞機構將轉向軸之旋轉傳遞至右緩衝裝置及左緩衝裝置。
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於轉向軸周圍具備多個車輛搭載零件。車輛搭載零件有頭燈等照明器、冷卻器、備用箱、喇叭等電氣零件、車輛之主開關、儲物箱、儲物袋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德國專利申請公開10 2010 052 716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2/007819號公報
專利文獻3:美國設計專利D547,242S公報
非專利文獻1:Catalogo partidi ricambio, MP3 300 ie LT Mod. ZAPM64102, Piaggio公司
專利文獻1及2記載之車輛於轉向軸周圍包括與車架之傾斜連動而動作之連桿機構。因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於轉向軸周圍設置車輛搭載零件時,必須避開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因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轉向軸周圍之構造易變大。
於專利文獻1揭示之車輛中,於前視車輛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旋轉傳遞機構配置於下橫樑與右托架及左托架之間。下橫樑、旋轉傳遞機構及左右托架連動而於上下方向上動作。因此,其等之可動範圍重疊,故即便配置頭燈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亦不易變大。又,必須於車架之傾斜狀態下確保旋轉傳遞機構與右緩衝裝置及左緩衝裝置之間隙。因此,右托架及左托架具有自車寬 方向外方朝向中央傾斜之傾斜部,緩衝構件連接於傾斜部之下端部。藉此,不僅於車架之直立狀態下於傾斜狀態下亦可確保旋轉傳遞機構與右緩衝裝置及左緩衝裝置之間隙。然而,由於右托架及左托架具有傾斜部,故右緩衝構件及左緩衝構件之伸縮方向之長度變短。若未充分確保緩衝構件之伸縮方向之長度,則不易吸收施加於兩個前輪之衝擊力。因此,於專利文獻1揭示之車輛中,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受抑制,但乘坐車輛之感覺降低。
於專利文獻2揭示之車輛中,於前視車輛時,旋轉傳遞機構為向上方彎曲之形狀。又,旋轉傳遞機構之一部分與下橫樑重疊。藉此,可一面確保旋轉傳遞機構與右緩衝裝置及左緩衝裝置之間隙一面充分確保緩衝構件之伸縮方向之長度。然而,下橫樑之前方之空間可用作旋轉傳遞機構之可動範圍。旋轉傳遞機構與連桿機構及把手之操舵連動而動作,故可動範圍較大。因此,必須以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與旋轉傳遞機構之可動範圍不產生干涉之方式設置旋轉傳遞機構。進而,於配置頭燈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時,必須避開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與旋轉傳遞機構之可動範圍。因此,於專利文獻2揭示之車輛中,可確保乘坐車輛之感覺,但轉向軸周圍之構造大型化。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其可抑制乘坐感覺之降低,且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可解決上述課題之本發明之車輛包括:車架;第1前輪及第2前輪,其等並列配置於上述車架之左右方向;第1支撐構件,其包含第1緩衝構件及第1托架,該第1緩衝構件係於下部支撐上述第1前輪,緩衝上述第2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 架之上下方向之位移;該第1托架支撐上述第1緩衝構件之上部;第2支撐構件,其包含第2緩衝構件及第2托架,該第2緩衝構件係於下部支撐上述第2前輪,緩衝上述第2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位移;該第2托架支撐上述第2緩衝構件之上部;連桿機構,其包含:第1側構件,其下部位於較上部更靠上述車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且可繞沿上述車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第1軸線旋轉地支撐上述第1支撐構件之上部;第2側構件,其下部位於較上部更靠上述車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且可繞與上述第1軸線平行之第2軸線旋轉地支撐上述第2支撐構件之上部;上旋轉構件,其將上述第1側構件之上部可旋轉地支撐於左端部,將上述第2側構件之上部可旋轉地支撐於右端部,且中間部可繞沿上述車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軸線旋轉地支撐於上述車架;及下旋轉構件,其配置於在車架之直立狀態下較上述上旋轉構件更靠下方且較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更靠上方,且將上述第1側構件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撐於左端部,將上述第2側構件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撐於右端部,中間部可繞與上述上軸線平行之下軸線旋轉地支撐於上述車架,且該下旋轉構件設於較上述第1軸線及上述第2軸線更靠前方;轉向軸,其於上述車架之左右方向上於上述第1側構件與上述第2側構件之間支撐於上述車架,於上述車架之上下方向上,上端部設於較上述下旋轉構件之旋轉軸線即上述下軸線更靠上方,下端部位於較上端部更靠車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且可繞沿上述車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操舵旋轉軸線旋轉;把手,其設於上述轉向軸之上端部;及操舵力傳遞機構,其包含沿上述車架之左右方向延伸之連接桿,且將對應於上述把手之操作之上述轉向軸之旋轉傳遞至上述第1支撐構件及上述第2支撐構件;且 關於上述操舵力傳遞機構之上述連接桿之至少一部分,自前方觀察上述車架向左右方向最傾斜之最大傾斜狀態之車輛時,與上述第1支撐構件或上述第2支撐構件之一部分重疊;自側方觀察上述車架為直立狀態之車輛時,配置於較設於比上述第1側構件之上述第1軸線及上述第2側構件之上述第2軸線更靠前方之上述下旋轉構件更靠下方、較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更靠上方、較上述第1前輪之前端及上述第2前輪之前端更靠後方、且較上述第1側構件之上述第1軸線及上述第2側構件之上述第2軸線更靠前方。
根據此種構成,自側方觀察車架為直立狀態之車輛時,連接桿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設於比第1側構件之第1軸線及第2側構件之第2軸線更靠前方之下旋轉構件更靠下方且較第1前輪及第2前輪更靠上方。又,連接桿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第1前輪之前端及第2前輪之前端更靠後方且較第1側構件之第1軸線及第2側構件之第2軸線更靠前方。進而,自前方觀察車架向左右方向最傾斜之最大傾斜狀態之車輛時,連接桿之至少一部分與第1支撐構件或第2支撐構件之一部分重疊。藉此,連接桿配置於接近車架向左右方向傾斜時之第1前輪及第2前輪之可動範圍之位置或該可動範圍內。配置連接桿之空間係因連接桿會與第1前輪及第2前輪干涉而先前未被利用之空間。本案發明者最初便意識到連接桿會與連桿機構之作動及把手之旋轉連動而與第1前輪及第2前輪一併動作。而且,本案發明者想到容易避免第1前輪及第2前輪與連接桿之干涉。利用上述內容,藉由將連接桿配置於接近第1前輪及第2前輪之可動範圍之位置或該可動範圍內,可避免第1前輪及第2前輪、下旋轉構件、第1支撐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與連接桿之干涉。又,連接桿配置於較設於比第4側構件之第1軸線及第2側構件之第2軸線更靠前方之下旋轉構件更靠下方。因此,可於下旋轉構件之前方之空間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因此,可抑制轉向 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又,自前方觀察車架向左右方向最傾斜之最大傾斜狀態之車輛時,連接桿與第1支撐構件或第2支撐構件之一部分重疊。藉此,於最大傾斜狀態下,連接桿位於較第1支撐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更靠前方。因此,第1支撐構件之第1緩衝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之第2緩衝構件可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避免與連接桿之干涉,並且可充分地確保其伸縮方向之長度。因此,可確保乘坐車輛之感覺。藉由以上所述,可抑制上述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之乘坐感覺之降低,並且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於本發明之車輛中,較佳為以下構成。
自側方觀察車架為直立狀態之車輛時,連接桿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第1支撐構件之第1托架之上端及第2支撐構件之第2托架之上端更靠下方。藉此,連接桿配置於更下方。因此,可進一步確保下旋轉構件之前方之空間,可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而且,於上述車輛中,即便於車架之直立狀態下,亦可容易地避免連接桿與第1支撐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之接觸且增大第1緩衝構件與第2緩衝構件之伸縮方向上之長度。因此,可進一步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於本發明之車輛中,較佳為以下構成。
第1緩衝構件之上端及第2緩衝構件之上端配置於在車架為直立狀態之車架之上下方向上較第1側構件之下端及第2側構件之下端更靠上方。於上述車輛中,可減小第1托架與第2托架之上表面及下表面之間隔。因此,與托架具有傾斜部之先前構成相比,可使第1托架及第2托架小型化。藉此,可增大第1緩衝構件與第2緩衝構件之伸縮方向上之長度。因此,可進一步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進一步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於本發明之車輛中,較佳為以下構成。
連接桿為如下形狀,即,於車架為直立狀態之車架之前後方向上,連接桿之右端部與中央部之間的右中間部及左端部與中央部之間的左中間部位於較右端部、中央部及左端部中之任一者更靠前方。藉此,連接桿可抑制其自身之大型化,且避免與第1支撐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之干涉。因此,亦可減小連接桿之可動範圍,可於下旋轉構件之前方之空間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因此,可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進一步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於本發明之車輛中,較佳為以下構成。
自上方觀察車架為直立狀態之車輛時,連接桿之於車架之左右方向之長度長於第1前輪之右端及第2前輪之左端之左右方向之間隔,且短於第1側構件之第1軸線與第2側構件之第2軸線於左右方向之間隔。由於連接桿配置於較下旋轉構件更靠下方且較第1前輪及第2前輪更靠上方,故即便增長其長度成為阿克曼轉向幾何(Ackermann geometry),亦不會與第1支撐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干涉。又,可於下旋轉構件之前方之空間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因此,可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此外,可容易地調整車輛之特性。
於本發明之車輛中,較佳為以下構成。
包括支撐於車架且至少覆蓋連桿機構之上旋轉構件之前外殼。又,包括配置於第1前輪及第2前輪之上方且與轉向軸之旋轉連動而與第1前輪及第2前輪一併旋轉之第1前擋泥板及第2前擋泥板。連接桿配置於在車架為直立狀態之上下方向上較前外殼更接近第1前擋泥板及第2前擋泥板之位置。連接桿之動作與第1前擋泥板及第2前擋泥板之動作連動。另一方面,由於前外殼支撐於車架,故不會與連接桿之動 作連動。藉此,可將連接桿配置於更下方。因此,可進一步確保下旋轉構件之前方之空間,可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因此,可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進一步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於本發明之車輛中,較佳為以下構成。
連接桿於車架為直立狀態之前後方向上,較設於比第1側構件之第1軸線及第2側構件之第2軸線更靠前方之下旋轉構件更接近第1前輪及第2前輪之旋轉中心。藉此,可將連接桿配置於更前方。因此,可進一步確保下旋轉構件之前方之空間,可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因此,可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進一步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其可抑制乘坐感覺之降低,且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1‧‧‧三輪車輛
2‧‧‧車身本體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6‧‧‧操作力傳遞機構
7‧‧‧抑制機構
11‧‧‧第1連接構件
12‧‧‧第2連接構件
12a‧‧‧旋轉支撐部
12b‧‧‧桿
21‧‧‧車架
22‧‧‧車身外殼
23‧‧‧把手
23a‧‧‧開關
24‧‧‧座椅
25‧‧‧動力單元
31‧‧‧第1前輪
32‧‧‧第2前輪
33‧‧‧第1緩衝器
34‧‧‧第1旋轉防止機構
35‧‧‧第2緩衝器
36‧‧‧第2旋轉防止機構
51‧‧‧第1橫向構件
52‧‧‧第2橫向構件
53‧‧‧第1側構件
54‧‧‧第2側構件
61‧‧‧第1傳遞板
62‧‧‧第2傳遞板
63‧‧‧第3傳遞板
64‧‧‧第1接頭
65‧‧‧第2接頭
66‧‧‧第3接頭
67‧‧‧第1傳遞構件
72‧‧‧卡鉗
72a‧‧‧支撐構件
73‧‧‧控制桿
74‧‧‧連接機構
75‧‧‧變形抑制機構
211‧‧‧頭管
212‧‧‧下框架
213‧‧‧後框架
221‧‧‧前外殼
223‧‧‧前擋泥板
223a‧‧‧第1前擋泥板
223b‧‧‧第2前擋泥板
224‧‧‧後擋泥板
321‧‧‧第2支撐構件
322‧‧‧第2外筒
323‧‧‧第2支撐軸
325‧‧‧第2導件
325a‧‧‧第2板
325b‧‧‧第2導引筒
325c‧‧‧第2連接點
326‧‧‧第2內筒
327‧‧‧第2支架
331‧‧‧第1支撐構件
332‧‧‧第1外筒
333‧‧‧第1導件
333a‧‧‧第1板
333b‧‧‧第1導引筒
333c‧‧‧第1連接點
334‧‧‧第1支撐軸
335‧‧‧第1支架
336‧‧‧第1內筒
341‧‧‧第1旋轉防止桿
361‧‧‧第2旋轉防止桿
512‧‧‧一對板狀構件
522‧‧‧一對板狀構件
641‧‧‧第1軸承
641b‧‧‧第1支撐孔
642‧‧‧第1軸
643‧‧‧第1前桿
651‧‧‧第2軸承
652‧‧‧第2軸
653‧‧‧第2前桿
661‧‧‧第3軸承
662‧‧‧第3軸
663‧‧‧第3前桿
671‧‧‧第1環
672‧‧‧第2環
673‧‧‧第3環
1001‧‧‧車輛
1002‧‧‧車輛本體部
1003‧‧‧左右一對前輪
1004‧‧‧後輪
1005‧‧‧連桿機構
1006‧‧‧操舵力傳遞機構
1007‧‧‧操舵機構
1021‧‧‧車架
1022‧‧‧車身外殼
1023‧‧‧把手桿
1024‧‧‧座椅
1025‧‧‧動力單元
1028‧‧‧操舵構件
1031‧‧‧第1前輪
1032‧‧‧第2前輪
1033‧‧‧第1緩衝器(第1緩衝構件)
1033a‧‧‧第1下部
1033b‧‧‧第1上部
1034‧‧‧第2緩衝器(第2緩衝構件)
1034a‧‧‧第2下部
1034b‧‧‧第2上部
1051‧‧‧第1橫向構件(上旋轉構件)
1052‧‧‧第2橫向構件(下旋轉構件)
1053‧‧‧第1側構件
1054‧‧‧第2側構件
1060‧‧‧轉向軸
1061‧‧‧中央傳遞板
1062‧‧‧左傳遞板
1063‧‧‧右傳遞板
1064‧‧‧中央接頭
1065‧‧‧左接頭
1066‧‧‧右接頭
1067‧‧‧連接桿(操舵力傳遞構件)
1211‧‧‧頭管
1212‧‧‧下框架
1213‧‧‧後框架
1214‧‧‧底框架
1221‧‧‧前外殼
1221a‧‧‧前外殼之前部
1223‧‧‧左右一對前擋泥板
1224‧‧‧後擋泥板
1225‧‧‧護腿板
1226‧‧‧中心蓋
1227‧‧‧第1前擋泥板
1228‧‧‧第2前擋泥板
1314‧‧‧第1車輪軸
1317‧‧‧第1支架
1317a‧‧‧第1緩衝支撐部
1317b‧‧‧第1側構件支撐部
1324‧‧‧第2車輪軸
1327‧‧‧第2支架
1327a‧‧‧第2緩衝支撐部
1327b‧‧‧第2側構件支撐部
1512‧‧‧板狀構件
1522‧‧‧一對板狀構件
1523‧‧‧中間部
1611‧‧‧中央傳遞筒部
1621‧‧‧左傳遞筒部
1631‧‧‧右傳遞筒部
1641‧‧‧第1中央旋轉部
1641a‧‧‧支撐板部
1641b‧‧‧插通孔
1641c‧‧‧上固定板部
1641d‧‧‧插通孔
1641e‧‧‧下固定板部
1641f‧‧‧插通孔
1642‧‧‧第1中央螺栓
1643‧‧‧第1中央螺帽
1644‧‧‧第1中央旋轉軸
1645‧‧‧第2中央旋轉部
1646‧‧‧第2中央旋轉筒部
1647‧‧‧第2中央螺栓
1648‧‧‧第2中央螺帽
1649‧‧‧第2中央旋轉軸
1651‧‧‧第1左旋轉部
1651a‧‧‧支撐板部
1651b‧‧‧插通孔
1651c‧‧‧上固定板部
1651d‧‧‧插通孔
1651e‧‧‧下固定板部
1651f‧‧‧插通孔
1652‧‧‧第1左螺栓
1653‧‧‧第1左螺帽
1654‧‧‧第1左旋轉軸
1655‧‧‧第2左旋轉部
1656‧‧‧第2左旋轉筒部
1657‧‧‧第2左螺栓
1658‧‧‧第2左螺帽
1659‧‧‧第2左旋轉軸
1661‧‧‧第1右旋轉部
1661a‧‧‧支撐板部
1661b‧‧‧插通孔
1661c‧‧‧上固定板部
1661d‧‧‧插通孔
1661e‧‧‧下固定板部
1661f‧‧‧插通孔
1662‧‧‧第1右螺栓
1663‧‧‧第1右螺帽
1664‧‧‧第1右旋轉軸
1665‧‧‧第2右旋轉部
1666‧‧‧第2右旋轉筒部
1667‧‧‧第2右螺栓
1668‧‧‧第2右螺帽
1669‧‧‧第2右旋轉軸
1671‧‧‧第1連結部
1672‧‧‧第2連結部
1673‧‧‧第3連結部
1674‧‧‧第1對向面
1675‧‧‧第2對向面
A‧‧‧支撐部
A‧‧‧箭頭
B‧‧‧連接部
B‧‧‧箭頭
C‧‧‧連接部
C‧‧‧支撐部
C‧‧‧箭頭
D‧‧‧支撐部
D‧‧‧箭頭
D‧‧‧車輛之下方向
D、E‧‧‧連結部
Df‧‧‧沿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
E‧‧‧連接部
F‧‧‧支撐部
F‧‧‧連接部
F‧‧‧車輛之前方向
F1‧‧‧車輛中心軸
G、H‧‧‧連結部
L‧‧‧車輛之左方向
L1‧‧‧直線
La‧‧‧距離
Lb‧‧‧距離
R‧‧‧車輛之右方向
R1‧‧‧旋轉中心
T‧‧‧角度
U‧‧‧車輛之上方向
Uf‧‧‧沿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
V‧‧‧箭頭
X‧‧‧第1中心軸
Y‧‧‧第2中心軸
Y1‧‧‧第1中心軸
Y2‧‧‧第2中心軸
θα‧‧‧內輪操舵角
θβ‧‧‧外輪操舵角
圖1係本發明之車輛之整體側視圖。
圖2係卸除車身外殼之狀態下之車輛之整體前視圖。
圖3係第2前輪及第2旋轉防止機構之局部概略側視圖。
圖4係車輛之局部側視圖。
圖5係表示使車輛傾斜之狀態之整體前視圖。
圖6係表示操作力傳遞機構之前視局部放大圖。
圖7係表示操作力傳遞機構之一部分之概略構成圖。
圖8係表示第2托架及前輪之前視局部放大圖。
圖9係表示抑制機構之周邊之局部側視圖。
圖10係表示抑制機構之一部分之局部立體圖。
圖11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車輛之整體側視圖。
圖12係圖1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13係圖11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14係表示圖11之車輛之操舵力傳遞機構部分之構成的立體圖。
圖15係表示圖11之車輛之操舵力傳遞機構部分之構造的剖面圖。
圖16係使圖11之車輛轉向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俯視圖。
圖17係使圖11之車輛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的前視圖。
圖18係使圖11之車輛轉向且使其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的前視圖。
圖19係說明圖11之車輛之操舵力傳遞機構、第1前輪及第2前輪之動作之圖,(a)係直走時之模式圖,(b)係左回旋時之模式圖。
圖20係圖11之車輛之前部之側視圖。
以下,基於較佳之實施形態且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
[第1之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1至圖10,對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車輛之一種的三輪車輛1進行說明。對圖中同一或相當之部分標註同一符號,並不重複該構件之說明。以下,圖中之箭頭F表示三輪車輛1之前方向。圖中之箭頭R表示三輪車輛1之右方向。圖中之箭頭L表示三輪車輛1之左方向。箭頭U表示上方向。所謂車寬方向外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中央朝向外方之方向。即,所謂車寬方向外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中央朝向左方或右方之方向。再者,配置於車輛之右方且標註「第1」進行稱呼之構成相當於申請專利範圍及第2實施形態中配置於車輛之右方且標註「第2」進行稱呼之構成,配置於車輛之左方且標註「第2」進行稱呼之構成相當於申請專利範圍及第2實施形態中配置於車輛之左方且標註「第1」進行稱呼之構成。
<整體構成>
圖1係三輪車輛1之整體側視圖。再者,以下說明中將方向表示為前後左右之情形係指自駕駛三輪車輛1之駕乘者觀察時之前後左右之方向。
三輪車輛1包括車體本體2、前輪3及後輪4。車體本體2主要包括車架21、車身外殼22、把手23、座椅24及動力單元25。
車架21支撐動力單元25或座椅24等。動力單元25包括引擎及傳輸裝置等。圖1中,車架21係以虛線表示。
車架21包括頭管211、下框架(down frame)212及後框架(rear frame)213。頭管211配置於車輛之前部。於頭管211之周圍,配置有連桿機構5。於頭管211,旋轉自如地插入有轉向軸60。轉向軸60沿上下方向延伸。於轉向軸60之上端,安裝有把手23。下框架212自前端向後方朝下方傾斜。後框架213支撐座椅24及尾燈等。於把手23安裝有開關23a。
車架21由車身外殼22覆蓋。車身外殼22包括前外殼221、前擋泥板223及後擋泥板224。
前外殼221位於座椅24之前方。前外殼221覆蓋頭管211及連桿機構5。
前擋泥板223分別配置於左右一對前輪3之上方。前擋泥板223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後擋泥板224配置於後輪4之上方。
前輪3較頭管211及連桿機構5更靠下方。前輪3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後輪4配置於車身外殼22之下方。
<三輪車輛之前部之構成>
圖2係表示卸除車身外殼22之狀態下之三輪車輛1之整體前視圖。圖2中,省略下框架212等。
三輪車輛1包括把手23、轉向軸60、頭管211、左右一對前輪3、 第1緩衝器33、第1旋轉防止機構34、第2緩衝器35、第2旋轉防止機構36、連桿機構5、操作力傳遞機構6及變形抑制機構75。
前輪3包括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第1前輪31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右方。於第1前輪31之上方,配置有第1前擋泥板223a。第2前輪32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左方。於第2前輪32之上方,配置有第2前擋泥板223b。第2前輪32配置為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與第1前輪31對稱。
第1前輪31支撐於第1支撐構件331。第1前輪31連接於第1支撐構件331之下部。第1支撐構件331包括第1外筒332及第1導件333。第1外筒332於下端具有第1支撐軸334。第1支撐軸334支撐第1前輪31。第1外筒332沿上下方向延伸。於第1外筒332之上端,配置有第1導件333。第1導件333固定於第1外筒332之上部。第1導件333包括第1板333a。第1板333a延伸至第1前擋泥板223a之上方。第1前輪31可以第1中心軸X為中心旋轉。第1前輪31可以第1中心軸X為中心旋轉而改變朝向。第1中心軸X與第1板333a於第1連接點333c相交。
圖3係第2前輪32、第2緩衝器35及第2旋轉防止機構36之左側視概略圖。
第2緩衝器35包括第2外筒322及第2內筒326。於第2外筒322之內周,插入有第2內筒326之一部分。第2內筒326配置於第2外筒322之上方。第2內筒326於第2外筒322之延伸方向可相對於第2外筒322相對移動。於第2內筒326之上端,配置有第2支架327。第2內筒326之上端固定於第2支架327。第2緩衝器35係所謂套筒(telescopic)式之緩衝器。
第2旋轉防止機構36防止第2外筒322相對於第2內筒326之旋轉。第2旋轉防止機構36包括第2導件(guide)325、第2旋轉防止桿361及第2支架327。第2導件325導引第2旋轉防止桿361之移動方向。第2導件325包括第2導引筒325b。於第2導引筒325b之內周,插入有第2旋轉防 止桿361。第2旋轉防止桿361可相對於第2導引筒325b相對移動。第2旋轉防止桿361防止第2前輪32相對於第2內筒326相對旋轉。第2旋轉防止桿361配置為與第2緩衝器35平行。第2旋轉防止桿361之上端固定於第2支架327。第2旋轉防止桿361無法相對於第2內筒326相對移動。第2支架327將第2內筒326及第2旋轉防止桿361固定。
返回至圖2進行三輪車輛1之說明。第1緩衝器33包括第1外筒332及第1內筒336。第1緩衝器33為與第2緩衝器35相同之構成。於第1外筒332之內周,插入有第1內筒336之一部分。第1內筒336配置於第1外筒332之上方。第1內筒336於第1外筒332之延伸方向可相對於第1外筒332相對移動。於第1內筒336之上端,配置有第1支架335。第1內筒336之上端固定於第1支架335。第1緩衝器33係所謂套筒式之緩衝器。
第1旋轉防止機構34防止第1外筒332相對於第1內筒336之旋轉。第1旋轉防止機構34為與第2旋轉防止機構36相同之構成。第1旋轉防止機構34包括第1導件333、第1旋轉防止桿341及第1支架335。第1導件333導引第1旋轉防止桿341之移動方向。第1導件333包括第1導引筒333b。於第1導引筒333b之內周,插入有第1旋轉防止桿341。第1旋轉防止桿341可相對於第1導引筒333b相對移動。第1旋轉防止桿341防止第1前輪31相對於第1內筒336相對旋轉。第1旋轉防止桿341配置為與第1緩衝器33平行。第1旋轉防止桿341之上端固定於第1支架335。第1旋轉防止桿341無法相對於第1內筒336相對移動。第1支架335將第1內筒336及第1旋轉防止桿341固定。
第2前輪32支撐於第2支撐構件321。第2前輪32連接於第2支撐構件321之下部。第2支撐構件321包括第2外筒322及第2導件325。第2外筒322於下端具有第2支撐軸323。第2支撐軸323支撐第2前輪32。第2外筒322沿上下方向延伸。於第2外筒322之上端,配置有第2導件325。第2導件325固定於第2外筒322之上部。第2導件325包括第2板 325a。第2板325a延伸至第2前擋泥板223b之上方。第2前輪32以第2中心軸Y為中心旋轉。第2前輪32可以第2中心軸Y為中心旋轉而改變朝向。第2中心軸Y與第2板325a於第2連接點325c相交。
連桿機構5配置於把手23之下方。連桿機構5配置於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之上方。連桿機構5連接於頭管211。連桿機構5包括第1橫向構件51(上旋轉構件之一例)、第2橫向構件52(下旋轉構件之一例)、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
第1橫向構件51由支撐部A支撐於車架21(頭管211)。第1橫向構件51係可以旋轉軸線(支撐部A、上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撐於車架21。第1橫向構件51係第1橫向構件51係可於包括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之平面內旋轉地被支撐於頭管211。第1橫向構件51相對於轉向軸60於左右方向相對旋轉自如。即便於轉向軸60隨著把手23之旋轉而旋轉之情形時,第1橫向構件51亦不相對於轉向軸60旋轉。第1橫向構件51包括一對板狀之構件512。第1橫向構件51沿車寬方向延伸。一對板狀之構件512於前後方向夾著頭管211。第1橫向構件51之右端藉由連接部B而連接於第1側構件53。第1橫向構件51係可以旋轉軸線B為中心旋轉地連接於第1側構件53。第1橫向構件51之左端藉由連接部C而連接於第2側構件54。第1橫向構件51係以旋轉軸線C為中心相對旋轉自如地安裝於第2側構件52。第1橫向構件51於包括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之平面內相對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旋轉自如。
第2橫向構件52由支撐部D支撐於車架21(頭管211)。第2橫向構件52係可以旋轉軸線(支撐部D、下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撐於車架21。第2橫向構件52係可於包括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之平面內旋轉地被支撐於頭管211。第2橫向構件52配置於第1橫向構件51之下方。第2橫向構件52與第1橫向構件51平行。第2橫向構件52 為與第1橫向構件51相同之長度。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轉向軸60於左右方向相對旋轉自如。即便於轉向軸60隨著把手23之旋轉而旋轉之情形時,第2橫向構件52亦不相對於轉向軸60旋轉。第2橫向構件52包括一對板狀之構件522。第2橫向構件52沿車寬方向延伸。一對板狀之構件522於前後方向將頭管211夾入。第2橫向構件52之右端藉由連接部E而連接於第1側構件53。第2橫向構件52係可以旋轉軸線(連接部E)為中心旋轉地連接於第1側構件53。第2橫向構件52之左端藉由連接部F而連接於第2側構件54。第2橫向構件52係可以旋轉軸線(連接部F)為中心旋轉地連接於第2側構件54。第2橫向構件52可於包括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之平面內相對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旋轉。本實施形態中,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為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前後一對板狀構件,但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亦可分別為如下構件,即,包括自頭管211向右方向延伸之構件、及自頭管211向左方向延伸之構件。
第1側構件53配置於頭管211之右方。第1側構件53沿頭管211之延伸方向延伸。第1側構件53沿轉向軸60之延伸方向延伸。第1側構件53配置於第1前輪31之上方。第1支架335可相對於第1側構件53以第1中心軸X(第1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得到安裝。第1支架335係藉由使把手23旋轉,而以第1側構件53之第1中心軸X為中心旋轉。於第1支架335旋轉之情形時,第1側構件53不相對於車架21旋轉。第1側構件53配置於較第1緩衝器33更靠右方。第1側構件53配置於較第1緩衝器33更靠上方。
第2側構件54配置於頭管211之左方。第2側構件54沿頭管211之延伸方向延伸。第2側構件54沿轉向軸60之延伸方向延伸。第2側構件54配置於第2前輪32之上方。第2支架327可相對於第2側構件54以第2中心軸Y(第2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得到安裝。第2支架327係藉由使 把手23旋轉,而以第2側構件54之第2中心軸Y為中心旋轉。於第2支架327旋轉之情形時,第2側構件54不相對於車架21旋轉。第2側構件54配置於較第2緩衝器35更靠左方。第2側構件54配置於第2緩衝器35之上方。
操作力傳遞機構6隨著駕乘者對把手進行之操作,而將把手23之操作力傳遞至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操作力傳遞機構6之一部分配置於第2橫向構件52之下方。操作力傳遞機構6配置於較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更靠上方。
變形抑制機構75係抑制連桿機構5之變形。變形抑制機構75包括第1連接構件11、第2連接構件12及抑制機構7。
第1連接構件11安裝於第1板333a。第1連接構件11安裝於第1板333a與第1中心軸X相交之第1連接點333c。此處,第1連接構件11亦可不配置於與第1連接點333c嚴格一致之位置。即,第1連接構件11亦可配置於稍偏離第1連接點333c之位置。第1連接構件11安裝於第1板333a之上表面。第1連接構件11自第1板333a向頭管211延伸。第1連接構件11包括棒狀之部分。第1連接構件11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
第2連接構件12安裝於第2板325a。第2連接構件12係安裝於第2板325a與第2中心軸Y相交之第2連接點325c。此處,第2連接構件12亦可不配置於與第2連接點325c嚴格一致之位置。即,第2連接構件12亦可配置於稍偏離第2連接點325c之位置。第2連接構件12安裝於第2板325a之上表面。第2連接構件12自第2板325a向頭管211延伸。第2連接構件12包括棒狀之部分。第2連接構件12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
抑制機構7抑制第1連接構件11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抑制機構7抑制第2連接構件1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抑制機構7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
圖4係連桿機構5及第2前輪32之周圍之左側視圖。圖4中,省略 位於連桿機構5之後方之下框架212及把手23等。於前後方向,頭管211之上部由一對板狀構件512夾著。於前後方向,頭管211之下部由一對板狀構件522夾著。於側視時,旋轉軸線(支撐部A)以與轉向軸60交叉之方式延伸。於側視時,旋轉軸線(支撐部D)以與轉向軸60交叉之方式延伸。於側視時,第2緩衝器35之上端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之下端更靠下方。圖4中雖未進行表示,但於側視時,第1緩衝器33之上端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之下端更靠下方。
圖5係使三輪車輛1以角度T向左方傾斜之狀態之整體前視圖。若三輪車輛1之車體向左右方向傾斜,則連桿機構5變形。若駕乘者使三輪車輛1之車體以角度T向左方傾斜,則頭管211相對於垂直而言向左方傾斜。若頭管211傾斜,則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頭管211旋轉。第1橫向構件51之左端隨著頭管211向左方之傾斜而移動至較第2橫向構件52之左端更靠左方。因第1橫向構件51移動至較第2橫向構件52更靠左方,故第2側構件54傾斜。此時,第2側構件54與頭管211平行。與第2側構件54同樣地,第1側構件53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第1側構件53平行於頭管211。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傾斜時,第1側構件53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旋轉。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傾斜時,第2側構件54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旋轉。
如此般,若使三輪車輛1傾斜,則自前方觀察車輛時,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分別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於車輛傾斜時,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維持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
<操作力傳遞機構>
圖6係表示操作力傳遞機構6之前視局部放大圖。操作力傳遞機構6包括轉向軸60、第1傳遞板61、第2傳遞板62、第3傳遞板63、第1傳遞構件67、第1支架335及第2支架327。
第1傳遞板61連接於轉向軸60。第1傳遞板61無法與轉向軸60相對旋轉。若使把手23相對於頭管211旋轉,則轉向軸60相對於頭管211旋轉。第1傳遞板61隨著轉向軸60之旋轉而旋轉。
第2傳遞板62連接於第1側構件53。第2傳遞板62相對於第1側構件53可旋轉地得到連接。第2傳遞板62固定於第1支架335。第2傳遞板62位於第1支架335之下方。
第3傳遞板63連接於第2側構件54。第3傳遞板63相對於第2側構件54可旋轉地得到連接。第3傳遞板63係於前視時以第1傳遞板61為中心與第2傳遞板62對稱配置。第3傳遞板63固定於第2支架327。第3傳遞板63位於第2支架327之下方。
第1傳遞構件67將自轉向軸60傳遞而來之操作力傳遞至第1支架335及第2支架327。第1傳遞構件67沿車寬方向延伸。將操作力自轉向軸60傳遞至第1支架335及第2支架327之詳細構成係於下文敍述。
圖7係表示操作力傳遞機構6之構成之概略俯視圖。圖7係自上方觀察操作力傳遞機構6者,且連桿機構5或支架等之構成全部省略。圖7中,兩點鏈線表示使轉向軸60向箭頭A之方向旋轉之狀態。
操作力傳遞機構6包括第1傳遞板61、第2傳遞板62、第3傳遞板63、第1接頭64、第2接頭65、第3接頭66及第1傳遞構件67。
第1傳遞板61之前部之寬度較第1傳遞板61之後部窄。於第1傳遞板61之前部配置有第1接頭64。
第2傳遞板62之前部之寬度窄於第2傳遞板62之後部之寬度。於第2傳遞板62之前部配置有第2接頭65。第2傳遞板62配置於第1傳遞板61之右方。
第3傳遞板63之前部之寬度窄於第3傳遞板63之後部之寬度。於第3傳遞板63之前部配置有第3接頭66。第3傳遞板63配置於第1傳遞板61之左方。
第1接頭64包括第1軸承641、第1軸642及第1前桿643。第1軸642可相對於第1軸承641相對旋轉。第1軸承641支撐第1軸642。第1軸承641支撐於第1傳遞板61。第1傳遞板61包括支撐第1軸642之第1支撐孔641b。第1軸642插通至第1支撐孔641b。第1軸承641固定於第1軸642。第1軸642配置於第1傳遞板61之前端。
第1前桿643自第1軸承641向前方延伸。第1前桿643可藉由第1軸承641相對於第1傳遞板61旋轉,而以第1軸642為中心於左右方向相對旋轉。第1前桿643固定於第1軸承641。
第2接頭65包括第2軸承651、第2軸652及第2前桿653。第2軸承651為與第1軸承641相同之構成。第2軸652為與第1軸642相同之構成。第2前桿653為與第1前桿643相同之構成。
第3接頭66包括第3軸承661、第3軸662及第3前桿663。第3軸承661為與第1軸承641相同之構成。第3軸662為與第1軸642相同之構成。第3前桿663為與第1前桿643相同之構成。
第1傳遞構件67包括第1環671、第2環672、第3環673。於第1環671,插入有第1前桿643。第1環671設置於第1傳遞構件67之左右方向中央。第2環672配置於第1環671之右方。於第2環672,插入有第2前桿653。第3環673配置於第1環671之左方。於第3環673,插入有第3前桿663。
圖8係第2前輪32及第2支架327之俯視圖。圖8之兩點鏈線表示第2前輪32回旋之狀態。再者,省略第2前擋泥板223b。
第2側構件54如上所述般支撐第2支架327。於第2支架327,安裝有第3傳遞板63。
若轉向軸60旋轉,則第1傳遞板61隨著轉向軸60之旋轉而旋轉。此處,例如若轉向軸60向圖7之箭頭A之方向旋轉,則第1球接頭(ball joint)64隨著第1傳遞板61之旋轉而向右後方移動。此時,第1球642相 對於第1軸承641旋轉,一面維持第1傳遞構件67之姿勢一面使第1傳遞構件67向右後方移動。第2前桿653及第3前桿663隨著第1傳遞構件67向右方向之移動而向右後方移動。若第2前桿653及第3前桿663向右後方移動,則第2軸承651及第3軸承661向右後方移動。第2傳遞板62及第3傳遞板63隨著第2軸承651及第3軸承661向右後方之移動,而分別以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為中心向箭頭A之方向旋轉。此時,成為圖7中之兩點鏈線之狀態。
若第3傳遞板63以第3側構件54為中心旋轉,則經由第3傳遞構件69而第2支架327向圖8之箭頭B之方向旋轉。若第2支架327向箭頭B之方向旋轉,則經由第2緩衝器35,而第2前輪32向圖8之箭頭C之方向旋轉。前輪32以第2中心軸Y為中心旋轉。此時,前輪32成為以圖8之兩點鏈線表示之狀態。第1前輪31以與第2前輪32相同之方式以第1中心軸X為中心旋轉。如此般,藉由操作把手23,而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旋轉。
圖9係自車寬方向外方觀察抑制機構7之一部分所得之左側視圖。抑制機構7包括第1連接構件11、第2連接構件12、控制桿73、連接機構74、卡鉗72。卡鉗72分別相對於頭管211配置於右方及左方。但圖9中僅表示有左方之卡鉗72。由於第1連接構件11為與第2連接構件12相同之構成,故而省略其說明。圖9中僅表示有左方之第2連接構件12。
第2連接構件12包括旋轉支撐部12a及柱(pole)12b。旋轉支撐部12a支撐柱12b之一端。旋轉支撐部12a係可以沿車寬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為中心旋轉地支撐柱12b。旋轉支撐部12a係可向箭頭D之方向旋轉地支撐柱12b。柱12b自第2板325a向後方朝上方延伸。柱12b之後端成為自由端。
控制桿73係於操作卡鉗72時使用。控制桿73連接於連接機構 74。控制桿73安裝於車身外殼22。
連接機構74將控制桿73與卡鉗72連接。連接機構74於對控制桿73進行操作時,將控制桿73之操作力傳遞至卡鉗72。
卡鉗72抑制第2連接構件12之移動。卡鉗72係於操作控制桿73時,經由連接機構74傳遞操作力,而抑制第2連接構件1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
圖10係表示抑制機構7之一部分之局部立體圖。旋轉支撐部12a不僅可向箭頭D之方向旋轉地支撐柱12b,而且可向箭頭V之方向旋轉地支撐柱12b。箭頭V表示以沿鉛垂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為中心旋轉之方向。卡鉗72配置於較下框架212更靠車寬方向外方。卡鉗72連接於與車架21相連接之支撐構件72a。支撐構件72a自車架21向車寬方向外方延伸。控制桿73配置於下框架212之後方。
<動作>
於未操作控制桿73之狀態下,卡鉗72未限制第1連接構件11及第2連接構件1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於進行直線行駛之情形時,駕乘者於圖2所示之狀態下駕駛三輪車輛1。於轉彎之情形時,駕乘者將三輪車輛1之把手23向前進方向轉動,並且如圖5所示般使三輪車輛1傾斜。三輪車輛1係將把手23之旋轉經由轉向軸60、第1傳遞板61、第2傳遞板62及第3傳遞板63而傳遞至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此時,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變更前進方向。
於停下三輪車輛1之情形時等使三輪車輛1自行站立之情形時,駕乘者對控制桿73進行操作。若操作控制桿73,則卡鉗72抑制第1連接構件11及第2連接構件1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於該狀態下,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得到抑制。因此,連桿機構5之變形得到抑制。由於連桿機構5之變形得到抑制,故而三輪車輛1與當前之狀態相比進一步傾斜之情況得到抑制而自行站立。
<第1之實施形態之特徵>
以下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特徵。
第1實施形態中,由於可藉由控制桿73之操作而使三輪車輛1自行站立,故而易於停車。第1實施形態中,藉由於使三輪車輛1停下時限制第1前輪31與第2前輪32之相對移動,駕乘者不使腳接觸地面便可使三輪車輛1停下。
第1實施形態中,由於在第1前輪31之高度位置與第2前輪32之高度位置不同之狀態下,可抑制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相對於頭管211之移動,故而可於使三輪車輛1傾斜之狀態、或使一前輪3到達台階上之狀態下停車。
第1實施形態之三輪車輛1中,變形抑制機構75之一部分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具體而言,三輪車輛1中,第1連接構件11、第2連接構件12及抑制機構7位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因此,與變形抑制機構75之全部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靠上方之構成相比,三輪車輛1之重心降低。因此,三輪車輛1不易不穩定。
三輪車輛1中,第1連接構件11配置於第1連接點333c。三輪車輛1中,第2連接構件12配置於第2連接點325c。因此,即便第1前輪31以第1中心軸X為中心旋轉,第2前輪32以第2中心軸Y為中心旋轉,第1連接點333c及第2連接點325c相對於頭管211之位置亦無變化。因此,不會因第1連接構件11及第2連接構件12而妨礙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之旋轉。
如以上所說明般,上述實施形態中,由於作為構成連桿機構5之旋轉構件的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之旋轉軸配置於較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靠上方,故而可抑制因配置使第1前輪31與第2前輪32連動之機構而導致三輪車輛1之前部大型化。又,第1傳遞構件67之至少一部分係於作為連桿機構5最傾斜之狀態的至少最大傾斜狀態 下,於自前方觀察車輛時,配置於與第1支架335之第1緩衝支撐部或第1緩衝器33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或與第2支架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或第2緩衝器34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因此,於上下方向未大型化,而易於確保第1緩衝器33及第2緩衝器34之各者於伸縮方向之長度較大。因此,易於順利地吸收於三輪車輛1行駛時施加至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之衝擊力,且可使乘坐三輪車輛1之感覺提昇。如此般,上述實施形態中,可一面抑制乘坐三輪車輛1之感覺之降低,一面抑制三輪車輛1之前部之大型化。
上述實施形態中,於三輪車輛1之無負載狀態下,第1傳遞構件67之一部分於自前方觀察車輛時,配置於與第1支架335之第1緩衝支撐部及第2支架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重疊之位置。因此,即便於車輛直立時,第1傳遞構件67亦可利用前後方向之空間避免與第1支架335之第1緩衝支撐部之接觸,與先前之構成相比,易於將第1支架335之第1緩衝支撐部配置於上方。又,同樣地,易於將第2支架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配置於上方。因此,易於確保第1緩衝器33及第2緩衝器34之各者於伸縮方向之長度較大。因此,易於順利地吸收於三輪車輛1行駛時施加至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之衝擊力,且可使乘坐三輪車輛1之感覺提昇。
上述實施形態中,於三輪車輛1之無負載狀態下,第1側構件支撐部與第1緩衝支撐部於自與第1側構件53之延伸方向正交之朝向觀察時重疊,第2側構件支撐部與第2緩衝支撐部於自與第2側構件54之延伸方向正交之朝向觀察時重疊。因此,可將第1支架335及第2支架327之上表面及下表面之形狀藉由設為以平坦面為基調而製成簡單之構成。因此,與支架具有傾斜部之先前之構成相比,可使第1支架335及第2支架327小型化。因此,可抑制車身外殼22之大型化,且抑制三輪車輛1之前部之大型化。又,上述實施形態中,由於與支架具有傾斜 部之先前之構成相比,易於製造以平坦面為基調之形狀簡單之支架,故而可降低第1支架335及第2支架327之製造成本。
<第2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隨附圖11至圖19說明本發明之車輛之第2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車輛之一例,例示具有兩個前輪及一個後輪之跨坐型三輪車輛(以下稱為車輛)。
<整體構成>
圖11表示自車輛之左側面觀察車輛所得之整體側視圖。以下,圖中之箭頭F表示車輛之前方向,箭頭B表示車輛之後方向。箭頭U表示車輛之上方向,箭頭D表示車輛之下方向。說明中表示前後左右之方向之情形係指自駕駛車輛之駕乘者觀察時之前後左右之方向。所謂車寬方向中央係指車輛之車寬方向之中心位置。所謂車寬方向側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中央朝向左方或右方之方向。又,所謂車輛之無負載狀態係指於駕乘者未乘車、且於車輛未搭載有燃料之狀態下前輪既未轉向亦未傾斜之直立狀態。再者,所謂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係指相對於前後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同樣地,所謂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軸線係指相對於上下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所謂沿左右方向延伸之軸線係指相對於左右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之軸線。
如圖11所示,車輛1001包括車輛本體部1002、左右一對前1003(參照圖12)、後輪1004、操舵機構1007及連桿機構1005。車輛本體部1002包括車架1021、車身外殼1022、座椅1024及動力單元1025。
車架1021具有頭管1211、下框架1212、底框架(underframe)1214及後框架1213。圖11中,車架1021中隱蔽於車身外殼1022下之部分係以虛線表示。車架1021支撐動力單元1025或座椅1024等。動力單元1025具有引擎或電動馬達等驅動源、及傳輸裝置等。
頭管1211配置於車輛1001之前部。頭管1211係於側視車輛時以上 部較下部靠後方之方式,相對於垂直方向以特定角度傾斜配置。於頭管1211之周圍,配置有操舵機構1007及連桿機構1005。於頭管1211,可旋轉地插入有操舵機構1007之轉向軸1060(參照圖22)。頭管1211支撐連桿機構1005。
下框架1212連接於頭管1211。下框架1212自頭管1211起配置至後方,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於下框架1212之下部,連接有底框架1214。底框架1214自下框架1212之下部向後方延伸。於底框架1214之後方,後框架1213向後方且向上方延伸。後框架1213支撐座椅1024、動力單元1025及尾燈等。
車架1021由車身外殼1022覆蓋。車身外殼1022具有前外殼1221、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223、護腿板1225、中心蓋1226及後擋泥板1224。
前外殼1221位於座椅1024之前方。前外殼1221覆蓋操舵機構1007及連桿機構1005之至少一部分。前外殼1221具有配置於較連桿機構1005更靠前方之前部1221a。前外殼1221之前部1221a係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側視時,設置於較前輪1003更靠上方。前外殼1221之前部1221a係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側視時,配置於較前輪1003之前端更靠後方。前外殼1221係以於側視車輛時,車輛前後方向之頭管1221與前外殼1221之間之距離隨著朝向下方而逐漸變大、或被確保為一定距離之方式形成。又,前外殼1221係設為於俯視車輛時,前外殼1221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較左部及右部更向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突出之形狀(參照圖22)。前外殼1221係於俯視車輛時,以自前部1221a延伸至第1橫向構件1051之左右之端部之外方之方式形成有左右之緣部(參照圖22)。如此般,前外殼1221係以朝向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而成為前端變細狀之方式形成。護腿板1225配置於前外殼1221之下方、且座椅1024之前方。中心蓋1226以覆蓋後框架1213之周圍之方式配 置。
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223(參照圖12)分別配置於前外殼1221之下方、且左右一對前輪1003之上方。後擋泥板1224配置於後輪1004之後部上方。
左右一對前輪1003於無負載狀態下配置於頭管1211之下方且前外殼1221之下方。後輪1004配置於中心蓋1226及後擋泥板1224之下方。
<操舵機構>
圖12係自正面觀察圖11之車輛1001之前部所得之前視圖。圖22係自上方觀察圖11之車輛1001之前部所得之俯視圖。圖12及圖22中,以透過車身外殼1022之狀態進行圖示。
如圖12及圖22所示,操舵機構1007具有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及左右一對前輪1003。
左右一對前輪1003包括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第1前輪1031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左方。第2前輪1032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右方。第1前輪1031與第2前輪1032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為左右對稱。又,於第1前輪1031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223中之第1前擋泥板1227。於第2前輪1032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223中之第2前擋泥板1228。第1前輪1031支撐於第1緩衝器1033。第2前輪1032支撐於第2緩衝器1034。
第1緩衝裝置於下部支撐第1前輪1031。第1緩衝裝置可藉由把手桿1023之旋轉操作而與第1前輪1031一併以第1中心軸Y1為中心旋轉。第1緩衝裝置包括第1緩衝器1033及第1支架1317。
第1緩衝器1033係所謂套筒式之緩衝器,其使來自路面之振動減弱。第1緩衝器1033具有第1下部1033a及第1上部1033b。第1前輪1031支撐於第1下部1033a。第1下部1033a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部支撐有第1車輪軸1314。第1車輪軸1314支撐第1前輪1031。第1上部 1033b於其一部分插入至第1下部1033a之狀態下,配置於第1下部1033a之上方。第1上部1033b於第1下部1033a之延伸方向可相對於第1下部1033a相對移動。第1上部1033b之上部固定於第1支架1317。第1支架1317具有向車輛1001之中央方向突出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及較第1緩衝支撐部1317a更靠車輛1001之外方之第1側構件支撐部1317b。第1緩衝器1033之第1上部1033b固定並支撐於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下述第1側構件1053具有配置於第1側構件1053之內方並且可相對於第1側構件1053旋轉之第1側旋轉軸1053a(參照圖14)。第1側旋轉軸1053a之下部連結於第1支架1317之第1側構件支撐部1317b。第1支架1317係於通過第1側構件支撐部1317b且與第1側構件1053之延伸方向正交之虛擬平面上,存在有第1緩衝支撐部1317a。
第1下部1033a及第1上部1033b構成前後並列連結之兩個套筒要素。藉此,抑制第1上部1033b相對於第1下部1033a相對旋轉。
第2緩衝裝置於下部支撐第2前輪1032。第2緩衝裝置可藉由把手桿1023之旋轉操作,而與第2前輪1032一併以第2中心軸Y2為中心旋轉。第2緩衝裝置包括第2緩衝器1034及第2支架1327。第2緩衝器1034係所謂套筒式之緩衝器,其使來自路面之振動減弱。第2緩衝器1034具有第2下部1034a及第2上部1034b。第2前輪1032支撐於第2下部1034a。第2下部1034a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部支撐有第2車輪軸1324。第2車輪軸1324支撐第2前輪1032。第2上部1034b於其一部分插入至第2下部1034a之狀態下配置於第2下部1034a之上方。第2上部1034b於第2下部1034a之延伸方向可相對於第2下部1034a相對移動。第2上部1034b之上部固定於第2支架1327。第2支架1327具有向車輛1001之中央方向突出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及較第2緩衝支撐部1327a更靠車輛1001之外方之第2側構件支撐部1327b。第2緩衝器1034之第2上部1034b固定並支撐於第2支架1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 下述第2側構件1054具有配置於第2側構件1054之內方並且可相對於第2側構件1054旋轉之第2側旋轉軸1054a(參照圖14)。第2側旋轉軸1054a之下部連結於第2支架1327之第2側構件支撐部1327b。第2支架1327係於通過第2側構件支撐部1327b且與第2側構件1054之延伸方向正交之虛擬平面上,存在有第2緩衝支撐部1327a。
第2下部1034a及第2上部1034b構成前後並列連結之兩個套筒要素。藉此,抑制第2上部1034b相對於第2下部1034a相對旋轉。
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包括操舵構件1028作為輸入駕乘者之操舵力之構件。操舵構件1028具有轉向軸1060、及連結於轉向軸1060之上部之把手桿1023。轉向軸1060以其一部分插入至頭管1211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且可相對於頭管1211以操舵旋轉軸為中心旋轉。轉向軸1060隨著駕乘者對把手桿1023之操作而旋轉。
圖14係表示圖11之車輛1001之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之部分之構成之立體圖。
如圖14所示,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除具有操舵構件1028以外,亦具有中央傳遞板1061、左傳遞板1062、右傳遞板1063、中央接頭1064、左接頭1065、右接頭1066、連接桿(操舵力傳遞構件之一例)1067、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係將駕乘者操作把手桿1023之操舵力經由該等構件而傳遞至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
中央傳遞板1061配置於車寬方向中央,且無法相對於轉向軸1060相對旋轉地得到連結。中央傳遞板1061隨著轉向軸1060之旋轉而旋轉。
左傳遞板1062係可相對於下述連桿機構1005之第1側構件1053旋轉地得到連結。左傳遞板1062固定於第1支架1317。左傳遞板1062位 於第1支架1317之下方。左傳遞板1062配置於中央傳遞板1061之左方。
右傳遞板1063係可相對於下述連桿機構1005之第2側構件1054旋轉地得到連結。右傳遞板1063於以中央傳遞板1061為中心時配置為與左傳遞板1062左右對稱。右傳遞板1063固定於第2支架1327。右傳遞板1063位於第2支架1327之下方。
連接桿1067具有第1連結部1671、第2連結部1672及第3連結部1673。連接桿1067之第1連結部1671連結於第1支架1317。第1連結部1671經由左接頭1065及左傳遞板1062而連結於第1支架1317。連接桿1067之第2連結部1672連結於第2支架1327。第2連結部1672經由右接頭1066及右傳遞板1063而連結於第2支架1327。連接桿1067之第3連結部1673連結於構成操舵構件1028之轉向軸1060之下部。第3連結部1673經由中央接頭1064而連結於固定於構成操舵構件1028之轉向軸1060之下端部的中央傳遞板1061。
構成連接桿1067之面中,第1連結部1671與第3連結部1673之間之後方之面係設為第1對向面1674。第1對向面1674於俯視車輛時與第1緩衝器1033之上端部對向。第1對向面1674係以與距第1連結部1671或第3連結部1673較近之部位相比距第1連結部1671或第3連結部1673較遠之部位更向前方凸出之方式彎曲。第1對向面1674以與第1緩衝器1033相隔之方式形成。構成連接桿1067之面中,第2連結部1672與第3連結部1673之間之後方之面係設為第2對向面1675。第2對向面1675於俯視車輛時與第2緩衝器1034之上端部對向。第2對向面1675係以與距第2連結部1672或第3連結部1673較近之部位相比距第2連結部1672或第3連結部1673較遠之部位更向前方凸出之方式彎曲。第2對向面1675以與第2緩衝器1034相隔之方式形成。
圖15係表示圖11之車輛1001之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之一部分之構 造之剖面圖。再者,圖15中,僅圖示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之中央部之構造,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之左方及右方之構造係標註符號並省略圖示。
如圖15所示,於中央傳遞板1061之前部,配置有中央接頭1064。中央接頭1064包括第1中央旋轉部1641及第2中央旋轉部1645。第1中央旋轉部1641支撐於中央傳遞板1061之前端。第1中央旋轉部1641於側視時形成為U字狀。第1中央旋轉部1641具有支撐板部1641a。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支撐板部1641a,形成有插通孔1641b。第1中央旋轉部1641具有自支撐板部1641a之上端向後方延伸之上固定板部1641c。於上固定板部1641c,形成有插通孔1641d。第1中央旋轉部1641具有自支撐板部1641a之下端向後方延伸之下固定板部1641e。於下固定板部1641e,形成有插通孔1641f。於中央傳遞板1061,以使軸線朝向上下方向之方式固定有形成為圓筒狀之中央傳遞筒部1611。於中央傳遞筒部1611,插通有第1中央螺栓1642。第1中央螺栓1642係自上方插通至設置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上固定板部1641c及下固定板部1641e之插通孔1641d、1641f。於第1中央螺栓1642,自下方螺合有第1中央螺帽1643。第1中央旋轉部1641藉由第1中央螺栓1642及第1中央螺帽1643而連結於中央傳遞板1061之中央傳遞筒部1611。第1中央旋轉部1641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1中央螺栓1642之中心軸的第1中央旋轉軸1644為中心相對於中央傳遞板1061相對旋轉。
第2中央旋轉部1645支撐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第2中央旋轉部1645具有形成為圓筒狀之第2中央旋轉筒部1646。第2中央旋轉筒部1646以使軸線朝向前後方向之方式連接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前方。於第2中央旋轉筒部1646,插通有第2中央螺栓1647。第2中央螺栓1647係自後方插通至第1中央旋轉部1641之支撐板部1641a之插通孔 1641b。於第1中央螺栓1647,自第2中央旋轉筒部1646之前端螺合有第2中央螺帽1648。第2中央旋轉部1645藉由第2中央螺栓1647及第2中央螺帽1648而連結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第2中央旋轉部1645可以包括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2中央螺栓1647之中心軸的第2中央旋轉軸1649為中心相對於第1中央旋轉部1641相對旋轉。
第2中央旋轉部1645之第2中央旋轉筒部1646固定於連接桿1067。連接桿1067之中央部之第3連結部1673支撐於第2中央旋轉部1645。連接桿1067可以第2中央旋轉軸1649為中心相對旋轉。
於左傳遞板1062之前部,配置有左接頭1065。左接頭1065包括第1左旋轉部1651、及第2左旋轉部1655。第1左旋轉部1651支撐於左傳遞板1062之前端。第1左旋轉部1651於側視時形成為U字狀。第1左旋轉部1651具有支撐板部1651a。於第1左旋轉部1651之支撐板部1651a,形成有插通孔1651b。第1左旋轉部1651具有自支撐板部1651a之上端向後方延伸之上固定板部1651c。於上固定板部1651c,形成有插通孔1651d。第1左旋轉部1651具有自支撐板部1651a之下端向後方延伸之下固定板部1651e。於下固定板部1651e,形成有插通孔1651f。於左傳遞板1062,以使軸線朝上下方向之方式固定有形成為圓筒狀之左傳遞筒部1621。於左傳遞筒部1621,插通有第1左螺栓1652。第1左螺栓1652係自上方插通至設置於第1左旋轉部1651之上固定板部1651c及下固定板部1651e之插通孔1651d、1651f。於第1左螺栓1652,自下方螺合有第1左螺帽1653。第1左旋轉部1651係藉由第1左螺栓1652及第1左螺帽1653而連結於左傳遞板1062之左傳遞筒部1621。第1左旋轉部1651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1左螺栓1652之中心軸之第1左旋轉軸1654為中心相對於左傳遞板1062相對旋轉。
第2左旋轉部1655支撐於第1左旋轉部1651。第2左旋轉部1655具有形成為圓筒狀之第2左旋轉筒部1656。第2左旋轉筒部1656係以使軸 線朝向前後方向之方式連接於第1左旋轉部1651之前方。於第2左旋轉筒部1656,插通有第2左螺栓1657。第2左螺栓1657係自後方插通至第1左旋轉部1651之支撐板部1651a之插通孔1651b。於第1左螺栓1657,自第2左旋轉筒部1656之前端螺合有第2左螺帽1658。第2左旋轉部1655係藉由第2左螺栓1657及第2左螺帽1658而連結於第1左旋轉部1651。第2左旋轉部1655可以包括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2左螺栓1657之中心軸之第2左旋轉軸1659為中心相對於第1左旋轉部1651相對旋轉。
第2左旋轉部1655之第2左旋轉筒部1656固定於連接桿1067。連接桿1067之左方之第1連結部1671支撐於第2左旋轉部1655。連接桿1067可以第2左旋轉軸1659為中心相對旋轉。
於右傳遞板1063之前部,配置有右接頭1066。右接頭1066包括第1右旋轉部1661及第2右旋轉部1665。第1右旋轉部1661支撐於右傳遞板1063之前端。第1右旋轉部1661於側視時形成為U字狀。第1右旋轉部1661具有支撐板部1661a。於第1右旋轉部1661之支撐板部1661a,形成有插通孔1661b。第1右旋轉部1661具有自支撐板部1661a之上端向後方延伸之上固定板部1661c。於上固定板部1661c,形成有插通孔1661d。第1右旋轉部1661具有自支撐板部1661a之下端向後方延伸之下固定板部1661e。於下固定板部1661e,形成有插通孔1661f。於右傳遞板1063,以使軸線朝向上下方向之方式固定有形成為圓筒狀之右傳遞筒部1631。於右傳遞筒部1631,插通有第1右螺栓1662。第1右螺栓1662係自上方插通至設置於第1右旋轉部1661之上固定板部1661c及下固定板部1661e之插通孔1661d、1661f。於第1右螺栓1662,自下方螺合有第1右螺帽1663。第1右旋轉部1661係藉由第1右螺栓1662及第1右螺帽1663而連結於右傳遞板1063之右傳遞筒部1631。第1右旋轉部1661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1右螺栓1662之中心軸之第1右旋轉軸1664為中心相對於右傳遞板1063相對旋轉。
第2右旋轉部1665支撐於第1右旋轉部1661。第2右旋轉部1665具有形成為圓筒狀之第2右旋轉筒部1666。第2右旋轉筒部1666係以使軸線朝向前後方向之方式連接於第1右旋轉部1661之前方。於第2右旋轉筒部1666,插通有第2右螺栓1667。第2右螺栓1667係自後方插通至第1右旋轉部1661之支撐板部1661a之插通孔1661b。於第1右螺栓1667,自第2右旋轉筒部1666之前端螺合有第2右螺帽1668。第2右旋轉部1665係藉由第2右螺栓1667及第2右螺帽1668而連結於第1右旋轉部1661。第2右旋轉部1665可以包括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2右螺栓1667之中心軸之第2右旋轉軸1669為中心相對於第1右旋轉部1661相對旋轉。
第2右旋轉部1665之第2右旋轉筒部1666固定於連接桿1067。連接桿1067之右方之第2連結部1672支撐於第2右旋轉部1665。連接桿1067可以第2右旋轉軸1669為中心相對旋轉。
如此構成之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係將自操舵構件1028傳遞來之操舵力經由中央傳遞板1061及中央接頭1064傳遞至連接桿1067。藉此,連接桿1067向左右方向之中之任一方向位移。傳遞至連接桿1067之操舵力係自連接桿1067經由左接頭1065及左傳遞板1062而傳遞至第1支架1317,並且自連接桿1067經由右接頭1066及右傳遞板1063而傳遞至第2支架1327。藉此,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係向連接桿1067位移之方向旋轉。
<連桿機構>
如圖12所示,於本例中,採用平行四節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1005。
連桿機構1005配置於較把手桿1023靠下方。連桿機構1005連結於車架1021之頭管1211。連桿機構1005包括第1橫向構件1051(上旋轉構件之一例)、第2橫向構件1052(下旋轉構件之一例)、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作為用以進行車輛1001之傾斜動作之構成。
第1橫向構件1051包括配置於頭管1211之前方並沿車寬方向延伸之板狀構件1512。板狀構件1512由支撐部C支撐於頭管1211,且可以沿支撐部C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上軸線之一例)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旋轉。
第1橫向構件1051之左端係藉由連結部D而連結於第1側構件1053。第1橫向構件1051可以沿連結部D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相對於第1側構件1053旋轉。第1橫向構件1051之右端係藉由連結部E而連結於第2側構件1054。第1橫向構件1051可以沿連結部E之前後方向之旋轉軸線為中心相對於第2側構件1054旋轉。
第2橫向構件1052係由支撐部F支撐於頭管1211,且可以沿支撐部F之前後方向之旋轉軸線(下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第2橫向構件1052配置於較第1橫向構件1051更靠下方。第2橫向構件1052具有與第1橫向構件1051相同之車寬方向之長度,且與第1橫向構件1051平行地配置。
如圖13所示,第2橫向構件1052包括沿車寬方向延伸之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係以於前後方向夾著頭管1211之方式配置。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彼此係藉由中間部1523而一體地連結。再者,中間部1523與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可為一體亦可分開。第2橫向構件1052之左端係藉由連結部G而連結於第1側構件1053。第2橫向構件1052可以沿連結部G之前後方向之旋轉軸線為中心相對於第1側構件1053旋轉。第2橫向構件1052之右端係藉由連結部H而連結於第2側構件1054。第2橫向構件1052可以沿連結部H之前後方向之旋轉軸線為中心相對於第2側構件1054旋轉。
第1側構件1053配置於頭管1211之左方,與頭管1211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側構件1053配置於第1前輪1031之上方且較第1緩衝器1033更靠上方。可相對於第1側構件1053旋轉之第1側旋轉軸1053a 係支撐於第1支架1317之第1側構件支撐部1317b。第1支架1317係可相對於第1側構件1053以第1中心軸Y1(參照圖12,第1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安裝。
第2側構件1054配置於頭管1211之右方,並與頭管1211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2側構件1054係配置於第2前輪1032之上方且較第2緩衝器1034更靠上方。可相對於第2側構件1054旋轉之第2側旋轉軸1054a係支撐於第2支架1327之第2側構件支撐部1327b。第2支架1327係可相對於第2側構件1054以第2中心軸Y2(參照圖12,第2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安裝。
如此般,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係以如下方式連結:第1橫向構件1051與第2橫向構件1052保持相互平行之朝向(姿勢),第1側構件1053與第2側構件1054保持相互平行之朝向(姿勢)。
<操舵動作>
圖16係用以說明車輛1001之操舵動作之圖,且為使車輛1001轉向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俯視圖。
如圖16所示,若將把手桿1023向左右方向轉動,則操舵機構1007之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動作,而進行操舵動作。若轉向軸1060藉由把手桿1023旋轉而旋轉,則中央傳遞板1061隨著轉向軸1060之旋轉而旋轉。
例如若轉向軸1060向圖16之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連接桿1067隨著中央傳遞板1061之旋轉而向左後方移動。此時,中央傳遞板1061藉由中央接頭1064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而相對於中央接頭1064旋轉,連接桿1067一面維持姿勢一面向左後方移動。隨著連接桿1067向左後方之移動,左傳遞板1062及右傳遞板1063分別以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此時,左傳遞板1062以左接 頭1065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相對於左接頭1065旋轉,右傳遞板1063以右接頭1066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相對於右接頭1066旋轉。
若左傳遞板1062及右傳遞板1063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第1支撐構件支撐第1前輪1031。第1支撐構件具有第1支架1317及第1緩衝器1033。若第1支架1317旋轉,則第1支撐構件旋轉。第2支撐構件支撐第2前輪1032。第2支撐構件具有第2支架1327及第2緩衝器1034。若第2支架1327旋轉,則第2支撐構件旋轉。因此,若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第1前輪1031經由第1緩衝器1033而以第1中心軸Y1(參照圖12)為中心旋轉,第2前輪1032經由第2緩衝器1034而以第2中心軸Y2(參照圖12)為中心旋轉。
<傾斜動作>
圖17係用以說明車輛1001之傾斜動作之圖,且為使車輛1001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
如圖17所示,車輛1001隨著連桿機構1005之作動而向左右方向傾斜。所謂連桿機構1005之作動意指連桿機構1005中之用以進行傾斜動作之各構件(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以各自之連結點為軸相對旋轉,而連桿機構1005之形狀變化。
於本例之連桿機構1005中,例如於直立狀態下前視時配置為大致長方形狀之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於車輛1001傾斜之狀態下變形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1005係與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相對旋轉動作連動而進行傾斜動作,藉此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分別傾斜。
例如若駕乘者使車輛1001向左方傾斜,則頭管1211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至左方。若頭管1211傾斜,則第1橫向構件1051以支撐部C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旋轉,第2橫向構件1052以支撐部F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旋轉。於是,第1橫向構件1051移動至較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左方,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係以保持與頭管1211平行之狀態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於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傾斜時,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1051及第2橫向構件1052旋轉。因此,若使車輛1001傾斜,則隨著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傾斜,支撐於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分別相對於垂直方向以保持與頭管1211平行之狀態傾斜。
又,於傾斜動作時,連接桿1067係以中央接頭1064、左接頭1065及右接頭1066之前後方向之第2中央旋轉軸1649、第2左旋轉軸1659及第2右旋轉軸1669為中心旋轉(參照圖14及圖15)。藉此,連接桿1067係即便車輛1001傾斜亦可保持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1051與第2橫向構件1052平行之朝向(姿勢)。
如此般,藉由進行傾斜動作而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分別傾斜之連桿機構1005係配置於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上方。即,作為構成連桿機構1005之旋轉構件之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旋轉軸係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再者,所謂車輛向左右方向傾斜之狀態下之車架之上下方向係與沿鉛垂方向之上下方向不同,意指沿向左右方向傾斜之頭管1211之長度方向之上下方向。例如,圖17或圖18中所示之符號Uf表示沿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符號Df表示沿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
<操舵動作+傾斜動作>
圖18係使車輛1001轉向且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
於圖18中,表示向左方操舵而向左方傾斜之狀態。於圖18所示之回旋動作時,藉由操舵動作而變更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朝向,藉由傾斜動作而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與車架1021一併傾斜。於該狀態下,連桿機構1005之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變形為平行四邊形,連接桿1067向左右中之任一進行操舵之方向(於圖18中為左方)且後方移動。
<連接桿之動作>
連接桿1067係自作為第1橫向構件1051之旋轉軸之支撐部C、連結部D、E之軸線方向或作為第2橫向構件1052之旋轉軸之支撐部F、連結部G、H之軸線方向觀察時,可與第1橫向構件1051及第2橫向構件1052平行地移動。具體而言,連接桿1067能夠以通過中央接頭1064處之支撐部位之旋轉軸1649、左接頭1065處之支撐部位之旋轉軸1659及右接頭1066處之支撐部位之旋轉軸1669之線與通過第1橫向構件1051之支撐部位C、D、E之線及通過第2橫向構件1052之支撐部位F、G、H之線平行之方式移動(參照圖12、圖16~圖18)。
<連接桿周邊之佈局>
連接桿1067配置於較第1橫向構件1051及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下方(參照圖12)。連接桿1067係於連桿機構1005朝左方向最大地傾斜之狀態即至少最大傾斜狀態下,自前方觀察車輛時配置於與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或第1緩衝器1033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參照圖17)。連接桿1067係於連桿機構1005朝右方向最大地傾斜之狀態即至少狀態下,自前方觀察車輛時配置於與第2支架1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或第2緩衝器1034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又,連接桿1067係於車輛前後方向,配置於較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更靠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參照圖13及圖14)。
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連接桿1067之一部分於自前方觀察車輛時,配置於與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及第2支架1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重疊之位置(參照圖12)。
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第1支架1317之第1側構件支撐部1317b與第1緩衝支撐部1317a於自與第1側構件1053延伸之方向正交之朝向觀察時重疊。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第2支架1327之第2側構件支撐部1327b與第2緩衝支撐部1327a於自與第2側構件1054延伸之方向正交之朝向觀察時重疊。
<阿克曼轉向幾何構造>
圖19係說明圖11之車輛1001之操舵力傳遞機構、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動作之圖,(a)係直走時之模式圖,(b)係左回旋時之模式圖。
如圖19(a)所示,於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中,使左右方向之第1左旋轉軸1654與第1右旋轉軸1664之距離La大於左右方向之第1支架1317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即第1中心軸Y1與第2支架1327之上下方向之旋轉軸即第2中心軸Y2之間之距離Lb。
如圖19(b)所示,於車輛1001中,於向左方操舵而向左回旋時,靠近回旋中心之第1前輪1031成為內輪,距離回旋中心較遠之第2前輪1032成為外輪並向左回旋。如此般,於向左回旋時,靠近回旋中心之第1前輪1031係成為內輪並相對於沿車輛100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車輛中心軸F1以內輪操舵角θα傾斜,距離回旋中心較遠之第2前輪1032係成為外輪並相對於沿車輛100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車輛中心軸F1以外輪操舵角θβ傾斜。此時,於車輛1001中,成為內輪之第1前輪1031之內輪操舵角θα大於成為外輪之第2前輪1032之外輪操舵角θβ。同樣地,於車輛1001中,於向右方操舵而向右回旋時,靠近回旋中心之第2前輪1032成為內輪,距離回旋中心較遠之第1前輪1031成為外輪並向右 回旋。如此般,於向右回旋時,靠近回旋中心之第2前輪1032係成為內輪並相對於沿車輛100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車輛中心軸F1以內輪操舵角θα傾斜,距離回旋中心較遠之第1前輪1031係成為外輪並相對於沿車輛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車輛中心軸F1以外輪操舵角θβ傾斜。此時,於車輛1001中,成為內輪之第2前輪1032之內輪操舵角θα大於成為外輪之第1前輪1031之外輪操舵角θβ。
如此般,於車輛1001中,相對於沿車輛100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車輛中心軸F1,使第1前輪1031與第2前輪1032中之於操舵時配置於內方之前輪之內輪操舵角θα大於第1前輪1031與第2前輪1032中之於操舵時配置於外方之前輪之外輪操舵角θβ。
<本實施形態之作用效果>
且說,於具有用以使兩個前輪傾斜之平行四節連桿機構(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之車輛中,作為將操舵力傳遞至兩個前輪之構件之連接桿係其姿勢或位置隨著傾斜動作或轉向動作而較大地變化之構件,且為可動範圍較大之構件之一。本發明者係著眼於如下情況,自複數個觀點進行研究,上述情況係指:於具有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之車輛中,將可動範圍較大之連接桿配置於車輛前部之何種位置對除與支撐前輪之緩衝構件連接之支架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以外之構件之形狀、或用以配置該等構件或避免各構件之干涉之空間帶來較大影響。
例如於專利文獻(德國專利申請公開第10 2010 052 716 A1號說明書)中所揭示之車輛構成中,於前視車輛時,連接桿被配置於下方之橫向構件與和緩衝構件連接之支架之間。又,為了避免於傾斜姿勢時連接桿與支架或緩衝構件干涉,成為如下構成:於與緩衝構件連接之支架設置有自車寬方向外方向中央傾斜之傾斜部,於傾斜部之下端部連接有緩衝構件。於該構成中,不僅直立姿勢,即便於傾斜姿勢時亦 可避免連接桿與支架或緩衝構件干涉之情況,但由於支架之形狀具有傾斜部,故而支撐前輪之緩衝構件之伸縮方向之長度變短。若無法充分地確保緩衝構件之伸縮方向之長度,則變得難以吸收對兩個前輪施加之衝擊力,而乘坐車輛之感覺降低。
因此,為了避免即便充分地確保緩衝構件之伸縮方向之長度,連接桿與支架或緩衝構件亦干涉之情況,考慮以使連接桿與支架或緩衝構件相隔之方式,自前方觀察車輛時將連接桿1067配置於與第2橫向構件1052重疊之位置或位於較其更上方之空間X(參照圖20)。例如於國際公開第2012/007819號所揭示之車輛構成中,於前視車輛時,連接桿具有向上方彎曲之形狀,連接桿之一部分與橫向構件重疊。於此種構成中,即便於傾斜姿勢時亦可容易避免連接桿與支架或緩衝構件干涉之情況,但橫向構件之前方之空間被用作連接桿之可動範圍。因此,為了於車輛前部確保配置頭燈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之空間,車輛前部容易大型化。如此般,就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之觀點而言,於前視車輛時配置於連接桿與橫向構件重疊之位置之情況不佳。
如上所述,未發現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同時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之先前例。因此,本發明者對如下內容進行了研究:於具有用以使兩個前輪傾斜之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之車輛中,如圖20所示,將連接桿1067配置於較第2橫向構件1052之下端更靠下方且較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更靠前方之空間Y。再者,於圖20中,直線L1表示通過第2橫向構件1052之下端之水平線。以於最大傾斜姿勢時,亦可於車輛前後方向,於連接桿1067與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之間或於連接桿1067與第1緩衝器1033及第2緩衝器1034之間確保間隙之方式,將連接桿1067配置於較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更靠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之位置。藉由該構成,於車輛之姿勢自直立狀態 變化為傾斜狀態時,連接桿1067與第1緩衝器1033或第2緩衝器1034不干涉,而容易充分地確保第1緩衝器1033及第2緩衝器1034之各者之伸縮方向之長度。再者,藉由以如上方式配置連接桿1067,於最大傾斜狀態時,於自前方觀察車輛時,連接桿1067係配置於與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或第1緩衝器1033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或與第2支架1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或第2緩衝器1034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參照圖17)。
又,前外殼1221係以如下方式形成:於側視車輛時,車輛前後方向之頭管1221與前外殼1221之間之距離隨著接近下方而逐漸變大,或可確保固定之距離。又,前外殼1221係形成為於俯視車輛時前外殼1221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向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突出之形狀(參照圖13)。藉由該前外殼1221,可於較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下方且較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更靠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確保較寬敞之空間Y。若利用該空間Y,則可抑制前外殼1221之形狀於車輛前部整體大型化,且可確保連接桿1076之可動範圍。如此般,本發明者發現:藉由將連接桿1067配置於上述之位置,可充分地確保第1緩衝器1033及第2緩衝器1034之伸縮方向之長度並可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可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
如以上所說明般,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為了將作為連桿機構1005之旋轉構件之第1橫向構件1051及第2橫向構件1052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而配置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連動之機構,故而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大型化。又,連接桿1067係配置於較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下方,並且配置於在車輛前後方向較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更靠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之空間。如此般,可確保第2橫向構件1052或第1橫向構件1051之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之空間作為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之配置空間,且可 將較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下方且較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更靠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之空間Y(參照圖20)用作連接桿1067之可動範圍。如此般,藉由有效地利用車輛前部之有限之空間,可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又,連接桿1067之至少一部分係於連桿機構1005最大地傾斜之狀態即至少最大傾斜狀態下,自前方觀察車輛時配置於與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或第1緩衝器1033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或與第2支架1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或第2緩衝器1034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因此,不於上下方向大型化,而容易確保第1緩衝器1033及第2緩衝器1034之各者之伸縮方向之長度較長。因此,於車輛1001行駛時容易順利地吸收對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施加之衝擊力,可提昇車輛1001之乘坐感覺。如此般,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可抑制車輛1001之乘坐感覺之降低,且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之大型化。
又,頭管1211係以於車輛前後方向頭管1211之下部位於較上部更靠前方之方式傾斜配置。前外殼1221具有如下形狀:於側視車輛時隨著接近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而向下方傾斜,並且於俯視車輛時左右方向之中央部向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突出(參照圖13及圖20等)。根據上述之車輛構成,於前外殼1221之前端部1221a附近亦可確保較寬敞之車輛前部之空間。藉由將該得以較寬敞地確保之空間用作連接桿1067之可動範圍,可抑制前外殼1221之整體形狀大型化,且可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
且說,於具有連動之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車輛1001在行駛時駛過100mm之障礙物時,駛過障礙物之前輪藉由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之連桿機構1005而向上方位移,故而第1緩衝器1033與第2緩衝器1034之衝程以50mm結束。但是,若自乘坐感覺之觀點出發使彈簧之硬度最佳,則即便為具有兩個前輪之構成,亦欲儘可能確 保衝程之距離較長。因此,於容易確保第1緩衝器1033與第2緩衝器1034之各者之伸縮方向之長度較大之上述實施形態中,於車輛1001之行駛時容易順利地吸收對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施加之衝擊力,而可提昇車輛1001之乘坐感覺。
又,於專利文獻(國際公開第2012/007819號)中,對如下所述之車輛構成進行記載:用以將隨著轉向軸之旋轉動作而產生之操舵力傳遞至左右之各支架之連接桿配置於自前方觀察車輛時與連桿機構之下方之橫樑重疊之位置。於該專利文獻中所記載之車輛構成中,於橫樑之車輛前方,用以配置輔助設備類等其他車輛零件之空間變小。因此,於上述專利文獻中所記載之車輛構成中,為了充分地確保配置輔助設備類等其他車輛零件之空間,車身外殼等大型化並且車輛前部容易大型化。
對此,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作為連桿機構1005之旋轉構件之第1橫向構件1051及第2橫向構件1052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又,連接桿1067之至少一部分係於連桿機構1005最大地傾斜之狀態即至少最大傾斜狀態時,自前方觀察車輛時,配置於與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或第1緩衝器1033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或與第2支架1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或第2緩衝器1034中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藉此,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大型化。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連接桿1067之一部分於自前方觀察車輛時,配置於與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及第2支架1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重疊之位置。因此,於車輛直立時,連接桿1067亦可利用前後方向之空間避免與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之接觸,與先前之構成相比,容易將第1支架1317之第1緩衝支撐部1317a配置於上方。又,同樣地,容易將第 2支架1327之第2緩衝支撐部1327a配置於上方。因此,容易確保第1緩衝器1033與第2緩衝器1034之各者之伸縮方向之長度較大。因此,於車輛1001之行駛時容易順利地吸收對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施加之衝擊力,而可提昇車輛1001之乘坐感覺。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車輛1001之無負載狀態下,第1側構件支撐部1317b與第1緩衝支撐部1317a自與第1側構件153延伸之方向正交之朝向觀察時重疊,第2側構件支撐部1327b與第2緩衝支撐部1327a自與第2側構件1054延伸之方向正交之朝向觀察時重疊。因此,可使第1支架1317與第2支架1327之上表面及下表面形成為以平坦面為基調之更簡單之形狀。因此,與支架具有傾斜部之先前之構成相比,可使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小型化。因此,可抑制車身外殼1022之大型化且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之大型化。又,上述實施形態中,與支架具有傾斜部之先前之構成相比,容易製造以平坦面為基調之簡單形狀之支架,故而可減少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之製造成本。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以於車輛前後方向自第1緩衝器1033隔開之方式形成連接桿1067之第1對向面1674,以於車輛前後方向自第2緩衝器1034隔開之方式形成連接桿1067之第2對向面1675。因此,亦可不向前方較大偏移地配置連接桿1067之第1連結部1671、第2連結部1672及第3連結部1673。因此,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大型化。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包括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者,該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係使連接桿1067經由中央接頭1064、左接頭1065及右接頭1066支撐於中央傳遞板1061、左傳遞板1062及右傳遞板1063之前方而成,但作為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亦可為使連接桿1067經由中央接頭1064、左接頭1065及右接頭1066支撐於中央傳遞板1061、左傳遞板1062及右傳遞板1063之後方而成者。於該構造中,於將連接桿1067配置於較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第1緩衝支 撐部1317a及第2緩衝支撐部1327a更靠車輛1001之後方之情形時,連接桿1067之第1對向面1674及第2對向面1675係以向車輛1001之後方凸出之方式彎曲。若如此,則亦可不向後方較大偏移地配置連接桿1067之第1連結部1671、第2連結部1672及第3連結部1673。因此,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大型化。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相對於沿車輛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車輛中心軸F1,使第1前輪1031與第2前輪1032中之於操舵時配置於內方之前輪之內輪操舵角θα大於第1前輪1031與第2前輪1032中之於操舵時配置於外方之前輪之外輪操舵角θβ。因此,於操舵時,可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為阿克曼轉向幾何容易成立之姿勢。因此,即便於大幅度操舵時亦可接近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回旋半徑。藉此,可使第1前輪1031以第1車輪軸1314為中心順利地旋轉,且可使第2前輪1032以第2車輪軸1324為中心順利地旋轉。
特別是,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使連接桿1067之第1對向面1674及第2對向面1675彎曲。如此般,具有彎曲部之連接桿1067可於回旋時略微彈性變形,(換言之,連接桿1067具有用以傳遞操舵力之必需之剛性且具有可略微彈性變形之程度之剛性),且於車輛1001之回旋時,形成為容易以阿克曼轉向幾何成立之方式彈性變形之形狀。
再者,於包括藉由傾斜動作而形成傾斜姿勢之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車輛1001中,於傾斜動作時,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與地面之接觸面變化。由於該影響,內外輪差被少許吸收。因此,於車輛1001中,並非必須完全形成為阿克曼轉向幾何成立之構造,但藉由上述構成,可謀求提昇回旋時之乘坐感覺。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第1支撐構件之第1緩衝器1033、作為第2支撐構件之第2緩衝器1034係於車輛左右方向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更靠車輛中央。然而,作為第1支撐構件之第1緩 衝器1033亦可於車輛左右方向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更靠車輛外方(左方),又,同樣地,作為第2支撐構件之第2緩衝器1034亦可於車輛左右方向配置於較第2前輪1032更靠車輛外方(右方)。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操舵力傳遞構件之連接桿1067與第1支架1317之連結係使用左接頭1065進行,該左接頭1065具有可以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旋轉之第1左旋轉部1651、及可相對於第1左旋轉部1651以前後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相對旋轉之第2左旋轉部1655,連接桿1067與第2支架1327之連結係使用右接頭1066進行,該右接頭1066具有可以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旋轉之第1右旋轉部1661及可相對於第1右旋轉部1661以前後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相對旋轉之第2右旋轉部1665。然而,作為操舵力傳遞構件之連接桿1067與第1支架1317之連結並不限定於該例。又,連接桿1067與第2支架1327之連結並不限定於該例。例如亦可使用左接頭(與本例前後方向之第1左旋轉部與第2左旋轉部之配置關係相反之構成),該左接頭包括可以前後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旋轉之第1左旋轉部、及可相對於第1左旋轉部以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相對旋轉之第2左旋轉部,又,亦可使用右接頭(與本例前後方向之第1右旋轉部與第2右旋轉部之配置關係相反之構成),該右接頭包括可以前後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旋轉之第1右旋轉部、及可相對於第1右旋轉部以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相對旋轉之第2右旋轉部。又,亦可為使用柱接頭等將連接桿與支架連結之構成。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連接桿1067係於自前方觀察車架1021之直立狀態即車輛無負載狀態之車輛時與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重疊。然而,本發明之連接桿並不限定於此。只要於自側方觀察車架1021之直立狀態之車輛時,本發明之連接桿1067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設於比第1側構件1053之第1中心軸Y1及第2側構件1054之第2中心軸Y2更靠前方之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下方、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 輪1032靠上方、較第1前輪1031之前端及第2前輪1032之前端靠後方、且較第1側構件1053之第1中心軸Y1及第2側構件1054之第2中心軸Y2靠前方便可。因此,例如於自側方觀察車架1021之直立狀態之車輛時,連接桿1067亦可配置於較設於比第1側構件1053之第1中心軸Y1及第2側構件1054之第2中心軸Y2更靠前方之第2橫向構件1054更靠下方、且較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更靠上方。又,連接桿1067亦可配置於較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更靠下方且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
藉此,連接桿1067係配置於車架1021向左右方向傾斜時接近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可動範圍之位置或該可動範圍內。配置有連接桿1067之空間係因連接桿與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干涉而先前未被利用之空間。本案發明者最初便意識到連接桿1067會與連桿機構1005之作動及把手之旋轉連動而與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一併動作。而且,本案發明者想到容易避免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與連接桿1067之干涉之方法。利用上述內容,藉由將連接桿1067配置於接近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可動範圍之位置或該可動範圍內,可避免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第2橫向構件1052、第1支撐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與連接桿1067之干涉。又,連接桿1067配置於較設於比第1側構件1053之第1中心軸Y1及第2側構件1054之第2中心軸Y2更靠前方之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下方。因此,可於第2橫向構件1052之前方之空間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因此,可抑制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又,於自前方觀察車架1021最為向左右方向傾斜之最大傾斜狀態之車輛時,連接桿1067與第1支撐構件或第2支撐構件之一部分重疊。藉此,於最大傾斜狀態時,連接桿位於較第1支撐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更靠前方。因此,第1支撐構件之第1緩衝器1033及第2支撐構件 之第2緩衝器1034可於車輛之前後方向避免與連接桿1067之干涉,且可充分地確保其伸縮方向之長度。因此,可確保乘坐車輛之感覺。如上所述,可一面抑制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一面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又,於自側方觀察車架1021之直立狀態之車輛時,連接桿1067之至少一部分亦可配置於較第1支撐構件之第1支架1317之上端及第2支撐構件之第2支架1327之上端更靠下方。藉此,連接桿1067係配置於進而下方。因此,可更確保第2橫向構件1052之前方之空間,且可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並且,於上述之車輛中,於車架1021之直立狀態下,可容易地避免連接桿1067與第1支撐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之接觸且可增加第1緩衝器1033與第2緩衝器1034之伸縮方向之長度。因此,可更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可抑制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又,第1緩衝器1033之上端及第2緩衝器1034之上端亦可於車架1021之直立狀態之車架之上下方向,配置於較第1側構件1053之下端及第2側構件1054之下端更靠上方。於上述之車輛中,可縮小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之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間隔。因此,與支架具有傾斜部之先前之構成相比,可使第1支架1317及第2支架1327小型化。藉此,可增加第1緩衝器1033與第2緩衝器1034之伸縮方向之長度。因此,可更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可更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又,連接桿1067亦可為如下形狀:於車架1021之直立狀態之車架之前後方向,連接桿1067之右端部與中央部之間之右中間部及左端部與中央部之間之左中間部位於較右端部、中央部及左端部中之任一者更靠前方。藉此,可抑制連接桿106自身大型化,且可避免與第1支 撐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之干涉。因此,亦可減小連接桿1067之可動範圍,且可於第2橫向構件1052之前方之空間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因此,可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可更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於自上方觀察車架1021之直立狀態之車輛時,連接桿1067之車架1021之左右方向之長度亦可較第1前輪1031之右端及第2前輪1032之左端之左右方向之間隔長,且較第1側構件1053之第1中心軸Y1與第2側構件1054之第2中心軸Y2之左右方向之間隔短。連接桿1067係配置於較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下方且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故而即便增加其長度並設為阿克曼轉向幾何,亦不與第1支撐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干涉。又,可於第2橫向構件1052之前方之空間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因此,可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可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並且可容易地調整車輛之特性。
又,亦可包括支撐於車架1021且至少覆蓋連桿機構1005之第1橫向構件1051之前外殼1221。又,包括第1前擋泥板及第2前擋泥板,其等配置於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上方,與轉向軸1060之旋轉連動而與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一併旋轉。連接桿1067亦可配置於在車架之直立狀態之上下方向,較前外殼更靠近第1前擋泥板1227及第2前擋泥板1228之位置。連接桿1067之動作與第1前擋泥板1227及第2前擋泥板1228之動作係連動。另一方面,前外殼1221係支撐於車架1021,故而不與連接桿1067之動作連動。藉此,可將連接桿1067配置於進而下方。因此,可更確保第2橫向構件1052之前方之空間,故而可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因此,可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可更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又,連接桿1067亦可於車架1021之直立狀態之前後方向,配置於較設於比第1側構件1053之第1中心軸Y1及第2側構件1054之第2中心軸Y2更靠前方之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近第1前輪及第2前輪之旋轉中心R1(參照圖11及圖20)。藉此,可將連接桿1067配置於進而前方。因此,可更確保第2橫向構件1052之前方之空間,且可配置其他輔助設備類等車輛搭載零件。因此,可抑制乘坐車輛之感覺之降低,且可更抑制較兩個前輪更靠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連接桿1067包括一構件。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本發明之連接桿可包括一構件,亦可包括2個以上之複數個構件。又,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桿1067係於第1連結部1671與第3連結部1673之間及第2連結部1672與第3連結部1673之間向前方彎曲。然而,本發明之連接桿並不限定於本實施形態之形狀。本發明之連接桿只要為向左右方向延伸之形狀便可,可彎曲亦可為直線形狀。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之第1支撐構件及第2支撐構件係一端部固定於支架且另一端部支撐車軸之套筒式之支撐構件。然而,本發明之支撐構件並不限定於套筒式之支撐構件。例如亦可為連桿式支撐構件。連桿式支撐構件例如包括:下聯板,其設置於側桿之下方且向前方延伸;叉架,其自下聯板之前端部向下方延伸;支撐臂,其一端部可相對於叉架振盪地得到支撐且於另一端部設置有支撐前輪之車軸;及緩衝構件,其設置於下聯板與支撐臂之間。
本發明之「平行」亦包含以±30°之範圍傾斜但作為構件不相交之兩條直線。本發明之針對「方向」及「構件」等之「沿著」亦包含以±45°之範圍傾斜之情形時。本發明之針對「方向」之「延伸」亦包含以±45°之範圍傾斜之情形時。本發明之「前後方向」不僅為前後方向,亦包含相對於前後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者。本發明之「上下方向」不僅為上下方向,亦包含相對於上下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者。 本發明之「左右方向」不僅為左右方向,亦包含相對於左右方向以±45°之範圍傾斜者。本發明之車輛為包括可傾斜之車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後輪之數量並不限定於1個亦可為2個。又,亦可包括覆蓋車架之車身外殼。亦可不包括覆蓋車架之車身外殼。關於動力源,不限於引擎,亦可為電動馬達。
於本實施例中,前擋泥板係配置於第1前輪及第2前輪之上方且與轉向軸之旋轉連動而與第1前輪及第2前輪一併旋轉。然而,前擋泥板係支撐於緩衝裝置之上部或支撐構件之支架。因此,前擋泥板不與緩衝構件之伸縮連動。換言之,即便第1前輪及第2前輪與緩衝構件之伸縮連動而於上下方向位移,前擋泥板亦不會與緩衝構件之伸縮連動而於上下方向位移。但是,本發明之「前擋泥板」亦包含支撐於緩衝裝置之下部者。換言之,本發明之「前擋泥板」亦包含與第1前輪及第2前輪一併與緩衝構件之伸縮連動而於上下方向位移者。
此處所使用之用語及表現係用於說明,並非用於限定性解釋。必須認識到:並不排除於此處表示且敍述之特徵事項之任何均等物,亦容許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之各種變形。
本發明能夠以多種不同之形態實現。該揭示應當被視為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該等實施形態並非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此處所記載之且/或圖示之較佳之實施形態,基於該理解,於此處記載有多種圖示實施形態。
此處記載有若干本發明之圖示實施形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處所記載之各種較佳之實施形態。本發明亦包含業者基於該揭示可認識到之均等之要素、修正、刪除、組合(例如跨越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及/或變更之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應當基於在該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用語進行廣義解釋,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案之執行(prosecution)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 實施形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例如,於該揭示中,「較佳」及「良好」此種用語為非排他性者,意指「較佳但不限定於此」及「良好但不限定於此」。
又,參照上述之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之作用效果係於第1實施形態中亦可同樣地獲得者。
詳細且參照特定之實施態樣說明本發明,但對業者而言顯然可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而施加各種變更或修正。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2年9月24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申請編號2012-209873、2013年7月1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申請編號2013-138478者,其內容係以參照之形式併入文中。再者,上述之日本專利申請之說明書(以下稱為基礎說明書)中所記載之「第1上側部」相當於本說明書之「第1上部」,基礎說明書中所記載之「第1下側部」相當於本說明書之「第1下部」,基礎說明書中所記載之「第2上側部」相當於本說明書之「第2上部」,基礎說明書中所記載之「第2下側部」相當於本說明書之「第2下部」。
1003‧‧‧左右一對前輪
1005‧‧‧連桿機構
1006‧‧‧操舵力傳遞機構
1007‧‧‧操舵機構
1023‧‧‧把手桿
1028‧‧‧操舵構件
1031‧‧‧第1前輪
1032‧‧‧第2前輪
1033‧‧‧第1緩衝器(第1緩衝構件)
1034‧‧‧第2緩衝器(第2緩衝構件)
1051‧‧‧第1橫向構件(上旋轉構件)
1052‧‧‧第2橫向構件(下旋轉構件)
1053‧‧‧第1側構件
1054‧‧‧第2側構件
1060‧‧‧轉向軸
1067‧‧‧連接桿(操舵力傳遞構件)
1211‧‧‧頭管
1212‧‧‧下框架
1221‧‧‧前外殼
1223‧‧‧左右一對前擋泥板
1227‧‧‧第1前擋泥板
1228‧‧‧第2前擋泥板
1317‧‧‧第1支架
1317a‧‧‧第1緩衝支撐部
1317b‧‧‧第1側構件支撐部
1327‧‧‧第2支架
1327a‧‧‧第2緩衝支撐部
1327b‧‧‧第2側構件支撐部
C‧‧‧支撐部
D‧‧‧車輛之下方向
D、E‧‧‧連結部
Df‧‧‧沿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
F‧‧‧支撐部
G、H‧‧‧連結部
L‧‧‧車輛之左方向
R‧‧‧車輛之右方向
U‧‧‧車輛之上方向
Uf‧‧‧沿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

Claims (7)

  1. 一種車輛,其包括:車架;第1前輪及第2前輪,其等並列配置於上述車架之左右方向;第1支撐構件,其包含第1緩衝構件及第1托架,該第1緩衝構件係於下部支撐上述第1前輪,緩衝上述第2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位移;該第1托架支撐上述第1緩衝構件之上部;第2支撐構件,其包含第2緩衝構件及第2托架,該第2緩衝構件係於下部支撐上述第2前輪,緩衝上述第2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架之上下方向之位移;該第2托架支撐上述第2緩衝構件之上部;連桿機構,其包含:第1側構件,其下部位於較上部更靠上述車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且可繞沿上述車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第1軸線旋轉地支撐上述第1支撐構件之上部;第2側構件,其下部位於較上部更靠上述車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且可繞與上述第1軸線平行之第2軸線旋轉地支撐上述第2支撐構件之上部;上旋轉構件,其將上述第1側構件之上部可旋轉地支撐於左端部,將上述第2側構件之上部可旋轉地支撐於右端部,且中間部可繞沿上述車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軸線旋轉地支撐於上述車架;及下旋轉構件,其配置於在車架之直立狀態下較上述上旋轉構件更靠下方且較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更靠上方,且將上述第1側構件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撐於左端部,將上述第2側構件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撐於右端部,中間部可繞與上述上軸線平行之下軸線旋轉地支撐於上述車架,且該下旋轉構件設於較上述 第1軸線及上述第2軸線更靠前方;轉向軸,其於上述車架之左右方向上於上述第1側構件與上述第2側構件之間支撐於上述車架,於上述車架之上下方向上,上端部設於較上述下旋轉構件之旋轉軸線即上述下軸線更靠上方,下端部位於較上端部更靠車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且可繞沿上述車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操舵旋轉軸線旋轉;把手,其設於上述轉向軸之上端部;及操舵力傳遞機構,其包含沿上述車架之左右方向延伸之連接桿,且將對應於上述把手之操作之上述轉向軸之旋轉傳遞至上述第1支撐構件及上述第2支撐構件;上述操舵力傳遞機構之上述連接桿之至少一部分,於自前方觀察上述車架向左右方向最傾斜之最大傾斜狀態之車輛時,係與上述第1支撐構件或上述第2支撐構件之一部分重疊;於自側方觀察上述車架為直立狀態之車輛時,係配置於較設於比上述第1側構件之上述第1軸線及上述第2側構件之上述第2軸線更靠前方之上述下旋轉構件更靠下方、較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更靠上方、較上述第1前輪之前端及上述第2前輪之前端更靠後方、且較上述第1側構件之上述第1軸線及上述第2側構件之上述第2軸線更靠前方。
  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自側方觀察上述車架為直立狀態之車輛時,上述連接桿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第1支撐構件之上述第1托架之上端及上述第2支撐構件之上述第2托架之上端更靠下方。
  3.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第1緩衝構件之上端及上述第2緩衝構件之上端配置於在上述車架為直立狀態之上述車架之上 下方向上較上述第1側構件之下端及上述第2側構件之下端更靠上方。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連接桿為如下形狀:於上述車架為直立狀態之上述車架之前後方向上,上述連接桿之右端部與中央部之間的右中間部及左端部與上述中央部之間的左中間部位於較上述右端部、上述中央部及上述左端部中之任一者更靠前方。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自上方觀察上述車架為直立狀態之車輛時,上述連接桿之上述車架於左右方向之長度長於上述第1前輪之右端及上述第2前輪之左端於左右方向之間隔,且短於上述第1側構件之上述第1軸線與上述第2側構件之上述第2軸線於左右方向之間隔。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車輛,其進而包括:前外殼,其支撐於上述車架,至少覆蓋上述連桿機構之上述上旋轉構件;及第1前擋泥板及第2前擋泥板,其等配置於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之上方,與上述轉向軸之旋轉連動而與上述第1前輪及第2前輪一併旋轉;且上述連接桿配置於在上述車架之直立狀態之上下方向上較上述前外殼更靠近上述第1前擋泥板及上述第2前擋泥板之位置。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連接桿於上述車架之直立狀態之前後方向上,較設於比上述第1側構件之上述第1軸線及上述第2側構件之上述第2軸線更靠前方之上述下旋轉構件更靠近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之旋轉中心。
TW102134445A 2012-09-24 2013-09-24 車輛 TWI5194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9873 2012-09-24
JP2013138478 2013-07-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0409A true TW201420409A (zh) 2014-06-01
TWI519447B TWI519447B (zh) 2016-02-01

Family

ID=50341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4445A TWI519447B (zh) 2012-09-24 2013-09-24 車輛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9452806B2 (zh)
EP (1) EP2899109B1 (zh)
JP (1) JP5536967B1 (zh)
CN (1) CN104487333B (zh)
AP (1) AP2015008376A0 (zh)
BR (1) BR112015005859A2 (zh)
CO (1) CO7350618A2 (zh)
ES (1) ES2677113T3 (zh)
MX (1) MX341879B (zh)
TW (1) TWI519447B (zh)
WO (1) WO201404628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5654A (zh) * 2015-12-28 2020-09-01 比亚乔公司 机动车辆
TWI729251B (zh) * 2016-12-21 2021-06-01 義大利商比雅久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滾動阻動系統之滾動驅動車輛的前車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18175A (ja) * 2013-05-09 2014-11-20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車輪懸架装置
JP6169886B2 (ja) * 2013-05-09 2017-07-26 Kyb株式会社 懸架装置
JP2016033002A (ja) * 2014-07-31 2016-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固定構造
US9771117B2 (en) 2014-09-29 2017-09-2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JP2017065529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US10286970B2 (en) 2015-09-30 2019-05-1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JP2017065526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065534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065528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065532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094906A (ja) 2015-11-24 2017-06-0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170931A (ja) 2016-03-18 2017-09-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IT201600129502A1 (it) 2016-12-21 2018-06-21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controllo di rollio
IT201600129510A1 (it) 2016-12-21 2018-06-21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controllo di rollio
IT201600129491A1 (it) 2016-12-21 2018-06-21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blocco di rollio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CN109367668A (zh) * 2017-08-03 2019-02-22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倾斜锁定功能的车辆
CN107472444B (zh) * 2017-08-21 2023-03-21 张华� 电动自行车的悬架组件
CN107499439A (zh) * 2017-08-21 2017-12-22 张华� 电动自行车的车轮稳定转向结构
US11370262B2 (en) 2017-09-28 2022-06-28 Weiss Nominees Pty Ltd Motor vehicle
US10843759B2 (en) * 2017-10-25 2020-11-2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TWI622517B (zh) 2017-11-02 2018-05-01 Kwang Yang Motor Co 車輛的轉向拉桿
CN109747761B (zh) * 2017-11-06 2021-01-22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转向拉杆
ES2938308T3 (es) * 2018-09-28 2023-04-10 Piaggio & C Spa Tren delantero para vehículos de motor con dos ruedas dirigidas delanteras, con doble barra de dirección y vehículo de motor que comprende dicho tren delantero
WO2020065577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Piaggio & Co. S.P.A. Forecarriage for motor vehicles with two front steered wheels, with a central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and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said forecarriage
IT201900005556A1 (it) * 2019-04-10 2020-10-10 Piaggio & C Spa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dispositivo di blocco del rollio
CN110696958A (zh) * 2019-11-21 2020-01-17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一种坐骑式电动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7779A (ja) 2001-05-21 2002-11-27 Abanteku:Kk 三輪車
ITMI20040171A1 (it) 2004-02-04 2004-05-04 Piaggio & C Spa Dispositivo anti-rollio per veicoli
USD547242S1 (en) 2006-03-02 2007-07-24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ITMI20062084A1 (it) * 2006-10-30 2008-04-30 Piaggio & C Spa Veicolo rollante a tre ruote con due ruote anteriori sterzanti ed una ruota posteriore motrice
CN201151444Y (zh) * 2007-11-13 2008-11-19 浙江飞迪电动车有限公司 前三轮电动自行车
US7909340B2 (en) * 2009-02-03 2011-03-22 Laddie Gene Henderson Vehicle with improved integrated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
TW201117997A (en) 2009-11-27 2011-06-01 Kwang Yang Motor Co Anti-turnover device for vehicle having two front wheels
TWI380922B (zh) 2010-01-20 2013-01-0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三輪機動車
JP5528870B2 (ja) 2010-03-23 2014-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2輪式鞍乗型車両
CN201670311U (zh) * 2010-05-07 2010-12-15 于金君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
TWI392611B (zh) * 2010-06-24 2013-04-11 Kwang Yang Motor Co Steering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s
TWI399310B (zh) 2010-07-06 2013-06-21 Kwang Yang Motor Co A steering device for two front wheel vehicles
IT1401130B1 (it) 2010-07-16 2013-07-12 Piaggio & C Spa Sistema di sospensione per motoveicoli
JP5509401B1 (ja) * 2012-10-25 2014-06-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懸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5654A (zh) * 2015-12-28 2020-09-01 比亚乔公司 机动车辆
CN111605654B (zh) * 2015-12-28 2021-11-09 比亚乔公司 机动车辆
TWI729251B (zh) * 2016-12-21 2021-06-01 義大利商比雅久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滾動阻動系統之滾動驅動車輛的前車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46287A1 (ja) 2016-08-18
WO2014046287A1 (ja) 2014-03-27
BR112015005859A2 (pt) 2017-07-04
CN104487333B (zh) 2018-01-23
ES2677113T3 (es) 2018-07-30
AP2015008376A0 (en) 2015-04-30
MX2015003685A (es) 2015-06-15
EP2899109B1 (en) 2018-04-11
MX341879B (es) 2016-09-07
EP2899109A1 (en) 2015-07-29
CN104487333A (zh) 2015-04-01
US9452806B2 (en) 2016-09-27
TWI519447B (zh) 2016-02-01
US20150232147A1 (en) 2015-08-20
JP5536967B1 (ja) 2014-07-02
CO7350618A2 (es) 2015-08-10
EP2899109A4 (en)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9447B (zh) 車輛
TWI522268B (zh) 車輛
US10994796B2 (en) Leaning vehicle
TWI600573B (zh) 車輛
TW201512013A (zh) 車輛
TWI532629B (zh) 車輛
JP6120567B2 (ja) 車輌の操舵装置
TW201713543A (zh) 車輛
TWI532628B (zh) 車輛
JP6029447B2 (ja) 鞍乗り型車輌の前輪支持構造
JP6029445B2 (ja) 車輌の前輪支持構造
CN105377678B (zh) 车辆
TWI558601B (zh) 車輛
OA17630A (en)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