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3151B - 车载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载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63151B CN110663151B CN201880033938.XA CN201880033938A CN110663151B CN 110663151 B CN110663151 B CN 110663151B CN 201880033938 A CN201880033938 A CN 201880033938A CN 110663151 B CN110663151 B CN 1106631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vehicle
- load
- supply wiring
- operation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8—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en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6—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ICE-powered roa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构成车内网络的部件的技术。分配器与铺设于车辆的电源配线、作为从电源配线供给电力的对象的车辆用的负载及传递作为负载是应该运行还是应该停止的基准的运行信息的运行信号线连接。该分配器基于运行信息来分配从电源配线向负载供给的电力。该分配器配置在车辆的边角处。另外,多个分配器利用信号线及电源配线而彼此连接来构成车载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辆中对电力及信息进行分配的分配器及车载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对设置于车辆的多个车内网络之间的信息的收发进行中继的网关。专利文献2公开了将在地板面中央部上延伸设置的金属配线作为基干电源线并经由线束来进行向各负载的电源供给的汽车用电源供给装置。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构建信息的收发中的冗余结构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36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20901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路由器开发的最前线第9次实现LAN路径的冗余化的环·协议[1]独自开发结构,为了高速处理而硬件化为了构建可靠性较高的网络(其3)”,[online]、2009年1月14日、日经NETWORK、[平成29年5月1日检索]、因特网(URL:http://itpro.nikkeibp.co.jp/article/COLUMN/20090105/32221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网关作为在多个车内网络之间分配信息的分配器而发挥功能。但是,存在如下这样的课题:在将这样的分配器和向多个车内网络中的各负载分配电力的分配器在车内分开设置的情况下,构成车内网络的部件(例如,线束、通信线)增加。
另外,在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汽车用电源供给装置这样基干电源线布线在地板面中央部上的结构中,存在在将基干电源线与各负载连接的情况下必须布线至中央部这样的课题。特别是,在以后安装的方式添加的负载配置在车辆的边角处的情况下,这样的布线距离的增大变得显著。这会导致构成车内网络的部件的增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构成车内网络的部件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分配器与铺设于车辆的电源配线、作为从所述电源配线供给电力的对象的车辆用的负载及运行信号线连接,所述运行信号线传递作为所述负载是应该运行还是应该停止的基准的运行信息,所述分配器基于所述运行信息来分配从所述电源配线向所述负载供给的电力。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分配器具有通过运行信号线来对运行信息进行通信的功能和基于该运行信息来向车辆用的负载分配电力的功能。因此,与分开设置这些功能的方式相比,能够减少构成车内网络的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分配器配置在车辆的边角处。因此,即使在车辆的边角处以后安装的方式追加负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将分配器与负载连接的部件的布线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车载系统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电源干线的结构例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ECU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电源分配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涉及的车载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整体的结构>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车载系统1的结构例的说明图。车载系统1是搭载于车辆2的系统,具有作为电力供给的对象的车辆用的多个负载3、控制各负载3的动作的三个ECU4及作为电力的供给源的蓄电池5。
ECU4是对配置在车辆2的前方右侧的边角处的右ECU(Engine ControlUnit:发动机控制单元)41、配置在车辆2的前方左侧的边角处的左ECU42及配置在车辆2的后方中央侧的边角处的后ECU43进行总称的概念。这样,三个ECU4各自配置在车辆2的前后方向或车宽方向的边角处。此外,关于车辆2的“边角处”是指不仅包括地板面上的边角处还包括顶棚的边角处的概念。
三个ECU4通过电源配线61、62以能够进行电源供给的方式连接,且通过三个通信线63以能够进行信息通信的方式连接。更具体地说,电源配线61、62将三个ECU4彼此连接,各通信线63将三个ECU4中的各两个彼此连接。
电源配线6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而将右ECU41及左ECU42连接的部分和沿车辆2的前后方向延伸而将上述部分的中央位置与后ECU43连接的部分,相对于车辆2在俯视图中呈T字状地铺设。电源配线62与电源配线61同样地呈T字状铺设,在图1中示出在俯视图中与电源配线61重叠的状况。
通信线63是对将右ECU41与左ECU42连接的通信线631、将左ECU42与后ECU43连接的通信线632及将后ECU43与右ECU41连接的通信线633进行总称的概念。在图1中示出三个通信线63在俯视图中与电源配线61、62重叠的状况。例如,电源配线61配置在车辆2的车身侧,电源配线62夹在通信线63与电源配线61之间。
图2是从图1的II-II剖面观察的电源配线61、62及通信线63的纵剖视图。此外,在图2中图示出三个通信线63中的两个(具体地说,通信线632、633)。
如图2所示,层叠有电源配线61及设置在该电源配线61的周围的绝缘包覆层61a、电源配线62及设置在该电源配线62的周围的绝缘包覆层62a、两个通信线63及设置在该两个通信线63的周围的绝缘包覆层63a。在图1中为了图示的简单,省略了绝缘包覆层61a、62a、63a。
电源配线61在与其延伸方向(图1中的纸面前后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具有扁平的形状。
电源配线61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电源配线61的材料能够采用例如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等金属。绝缘包覆层61a在与电源配线6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面中覆盖电源配线61的周围(整周)。电源配线61例如其一端连接于蓄电池5,且用作正极或负极的电源干线。
电源配线62及绝缘包覆层62a也与电源配线61及绝缘包覆层61a同样地构成。电源配线62例如其一端接地而用作接地用的干线。
电源配线61、62彼此平行地设置。更具体地说,以电源配线61的在图中成为上侧的面与电源配线62的在图中成为下侧的面隔着绝缘包覆层61a、62a而相对的方式层叠电源配线61、62。
关于两个通信线63,其剖面形成为例如圆形状,且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通信线63的材料能够采用例如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等金属。该剖面也可以与电源配线类似地在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具有扁平的形状。
例如,两个通信线63沿电源配线61、62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彼此平行设置。绝缘包覆层63a在与两个通信线6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面中覆盖两个通信线63的周围(整周)。
两个通信线63与电源配线61、62平行地设置。更具体地说,以电源配线62的上表面与两个通信线63的下表面隔着绝缘包覆层62a、63a而相对的方式使通信线63层叠于电源配线61、62。
到此为止,对电源配线61、62与通信线632、633的配置关系进行了说明,但电源配线61、62与通信线631、632的配置关系及电源配线61、62与通信线633、631的配置关系也与上述相同。这样,通过在俯视图中呈T字状配置的节省空间的电源配线61、62及三个通信线63,将三个ECU4以能够进行电源供给及信息通信的方式连接。三个通信线63用作后述的用于传递运行信息的干线。
三个通信线63的通信方式例如利用1G以太网(1Giga_Ethernet)(以下称为“1G以太”)方式。由此,在该通信方式中,与后述的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域网)方式或CAN FD(CAN with Flexible Data Rate:具有灵活数据速率的控域网)方式、100M以太网(100Mega_Ethernet)(以下称为“100M以太”)方式相比,通信频带较宽,能够稳定地进行大容量的通信。此外,“以太网”及“Ethernet”是注册商标。
各ECU4经由各支线7a对与自身连接的各负载3进行电源供给,且经由各支线7b对与自身连接的各负载3进行信息通信,作为对各负载3进行控制的控制部而发挥功能。在本说明书中,干线是用于将各ECU4彼此连接的电源配线或通信线的用语,支线是用于将各ECU4与各负载3连接的电源配线或通信线的用语。具体地说,支线7a是指电源配线的支线,且是对后述的支线714、724、734进行总称的概念。支线7b是指通信线的支线,且是对后述的支线711~713、722~723、732~733进行总称的概念。
在右ECU41作为负载3而连接有因特网用的显示器311、用于通过蓝牙(Bluetooth)或无线网络(Wi-Fi)的无线通信(图中示出为“接近无线”)与外部的设备连接的设备连接部312及用于通过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方式或5G(5th Generation:第五代)方式(图中示出为“LTE/5G”)与外部的设备连接的TCU(Telematics Control Unit:远程控制单元)313。将右ECU41与这些负载3连接的支线711的通信方式例如利用1G以太方式。由此,在该通信方式中,与后述的CAN方式或CAN FD方式、100M以太方式相比,通信频带较宽,能够稳定地进行大容量的通信。此外,“蓝牙”、“Bluetooth”、“LTE”是注册商标。
另外,在右ECU41作为负载3而连接有采用通过利用了光的遥测来对车辆2的右前方进行图像检测及测距的LIDAR(Light Imaging Detection and Ranging:光成像探测及测距)的单元(以下简称为“LIDAR”)314、对车辆2的右侧进行拍摄的相机315及采用经由以太网方式的通信来进行车辆的诊断的DoIP(Diagnostics over Internet Protocol: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诊断)的单元(以下及图中简称为“DoIP”)316。将右ECU41与这些负载3连接的支线712的通信方式例如利用100M以太方式。
另外,在右ECU41作为负载3而连接有对各负载的运行信息进行检测的BCM(BodyControl Module:车身控制模块)317及各种负载318~320。将右ECU41与这些负载3连接的支线713的通信方式例如利用CAN方式或CAN FD方式。
另外,在右ECU41作为负载3而连接有负载321。将右ECU41与负载321连接的支线714作为电力供给用的电源配线而发挥功能。此外,虽然在图1中省略图示,也可以是,作为支线7a,设置有将显示器311、设备连接部312、TCU313、LIDAR314、相机315、DoIP316、BCM317及负载318~320分别与右ECU41连接的电源配线。
在左ECU42作为负载3而连接有电子镜用的显示器322、导航用的显示器323、对车辆2的中央前方进行图像检测及测距的LIDAR324、对车辆2的前方侧进行拍摄的相机325、对车辆2的左前方进行图像检测及测距的LIDAR326、对车辆2的左侧进行拍摄的相机327及负载328。将左ECU42与这些负载3连接的支线722的通信方式例如利用100M以太方式。
另外,在左ECU42作为负载3而连接有各负载329~331。将左ECU42与这些负载3连接的支线723的通信方式例如利用CAN方式或CAN FD方式。
另外,在左ECU42作为负载3而连接有负载332、333。将左ECU42与负载332、333连接的支线724作为电力供给用的电源配线而发挥功能。此外,虽然在图1中省略图示,也可以是,作为支线7a,设置有将显示器322、323、LIDAR324、326、相机325、327及负载328~331分别与左ECU42连接的电源配线。
在后ECU43作为负载3而连接有对车辆2的中央后方进行图像检测及测距的LIDAR334、对车辆2的后方侧进行拍摄的相机335、对车辆2的位置信息进行管理的定位器336及对车辆2的自动驾驶例如自动制动进行管理的自动驾驶部337。将后ECU43与这些负载3连接的支线732的通信方式例如利用100M以太方式。
另外,在后ECU43作为负载3而连接有各种负载338~340。将后ECU43与这些负载3连接的支线733的通信方式例如利用CAN方式或CAN FD方式。
另外,在后ECU43作为负载3而连接有负载341。将后ECU43与负载341连接的支线734作为电力供给用的电源配线而发挥功能。此外,虽然在图1中省略图示,也可以是,作为支线7a,设置有将LIDAR334、相机335、定位器336、自动驾驶部337及负载338~340分别与后ECU43连接的电源配线。
另外,在后ECU43经由电源配线735而连接有蓄电池5,在蓄电池5经由电源配线736而连接有降压用的DC/DC降压转换器50。
<ECU的功能结构>
接着,参照图3对ECU4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ECU4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右ECU41、左ECU42及后ECU43是同样的功能结构,这些ECU均能够作为图3所示的第一ECU4a、第二ECU4b及第三ECU4c而发挥功能。以下,作为代表,对第一ECU4a的功能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对于第二ECU4b、第三ECU4c的功能结构省略重复说明。在各ECU4中,例如,通信控制部45包括用于对各负载3的运行信息进行通信的微型计算机而构成,电源分配部46包括用于向各负载3分配电力的半导体继电器而构成。
第一ECU4a具有通信控制部45、电源分配部46、附加部47及安全部48。以下,对各部的功能进行详述。
通信控制部45作为用于进行第一ECU4a的通信的功能部而具有以太收发部451、以太网关452、CAN-以太转换部453、CAN网关454及CAN收发部455。另外,通信控制部45作为用于在第一ECU4a的通信路径失效的情况下切换通信路径的功能部而具有通信失效检测部456及路径切换部457。
以太收发部451为通过1G以太方式或100M以太方式与外部收发信息的功能部。
第一ECU4a的以太收发部451利用通过1G以太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线63与第二ECU4b及第三ECU4c的以太收发部连接。另外,第二ECU4b的以太收发部及第三ECU4c的以太收发部也利用通信线63彼此连接。
另外,第一ECU4a的以太收发部451利用通过以太方式进行通信的多个支线74与多个负载3连接。在第一ECU4a为右ECU41的情况下,作为进行100M以太方式下的通信的结构,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负载3包括在图1中示出的LIDAR314、相机315及DoIP316,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支线74包括在图1中示出的多个支线712。另外,作为进行1G以太方式下的通信的结构,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负载3包括显示器311、设备连接部312及TCU313,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支线74还包括在图1中示出的多个支线711(也参照图1)。
在第一ECU4a为左ECU42的情况下,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负载3相当于在图1中示出的显示器322、323、LIDAR324、326、相机325、327及负载328。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支线74相当于在图1中示出的多个支线722。
在第一ECU4a为后ECU43的情况下,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负载3相当于在图1中示出的LIDAR334、相机335、定位器336及自动驾驶部337。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支线74相当于在图1中示出的多个支线732。
以太网关452为在第一ECU4a中通过1G以太方式或100M以太方式对信息的收发进行中继的功能部。以太网关452将从以太收发部451接收到的信息向CAN-以太转换部453或后述的电源供给部462发送。同样地,以太网关452将从CAN-以太转换部453接收到的信息向电源供给部462或以太收发部451发送。
CAN-以太转换部453为对通信协议进行转换的功能部。CAN-以太转换部453将从以太网关452接收到的信息的通信协议从1G以太方式或100M以太方式转换到CAN方式或CANFD方式,并将转换后的信息向CAN网关454发送。同样地,CAN-以太转换部453将从CAN网关454接收到的信息通信协议从CAN方式或CAN FD方式转换到1G以太方式或100M以太方式,并将转换后的信息向以太网关452发送。
CAN网关454为在第一ECU4a中通过CAN方式或CAN FD方式对信息的收发进行中继的功能部。CAN网关454将从CAN收发部455接收到的信息向CAN-以太转换部453或后述的电源供给部462发送。同样地,CAN网关454将从CAN-以太转换部453接收到的信息向电源供给部462或CAN收发部455发送。
CAN收发部455为通过CAN方式或CAN FD方式与外部收发信息的功能部。
第一ECU4a的CAN收发部455利用通过CAN方式或CAN FD方式进行通信的多个支线75与多个负载3连接。在第一ECU4a为右ECU41的情况下,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负载3相当于在图1中示出的BCM317及负载318~320。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支线75相当于在图1中示出的多个支线713。
在第一ECU4a为左ECU42的情况下,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负载3相当于在图1中示出的负载329~331。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支线75相当于在图1中示出的多个支线723。
在第一ECU4a为后ECU43的情况下,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负载3相当于在图1中示出的负载338~340。在图3中示出的上述多个支线75相当于在图1中示出的多个支线733。
另外,第一ECU4a的CAN收发部455通过CAN方式或CAN FD方式利用支线75与后述的连接器471连接。
这样,以太收发部451、以太网关452、CAN-以太转换部453、CAN网关454及CAN收发部455作为以能够在1G以太方式或100M以太方式与CAN方式或CAN FD方式的通信方式之间转换的方式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也称为收发)的输入输出部45a而发挥功能。
通信失效检测部456为对连接于第一ECU4a的两根通信线63的通信失效进行检测的功能部。作为发生了这样的通信失效的情形,例如可以举出上述两根通信线63中的一根通信线63断裂而无法进行基于该一根通信线63的信息通信的情形。通信失效检测部456在检测上述这样的通信失效时对路径切换部457输出切换信号。
路径切换部457为根据被从通信失效检测部456输入切换信号而切换三根通信线63的通信路径的功能部。
在三根通信线63正常地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参照图1,右ECU41与左ECU42经由通信线631以1G以太方式进行通信,左ECU42与后ECU43经由通信线632以1G以太方式进行通信,后ECU43与右ECU41经由通信线633以1G以太方式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在基于通信线63中的一根(例如,通信线631)的通信失效的情况下,通信失效检测部456经由以太收发部451来检测该通信失效。通信失效检测部456输出包括该检测信息的切换信号,输入了该切换信号的路径切换部457进行通信路径的切换。其结果是,右ECU41与左ECU42之间的通信路径从通常的路径(仅通信线631的路径)切换到新的路径(经由通信线632、后ECU43及通信线633的路径)。这样,通过利用环状的通信路径来连接三个ECU4,各ECU4与其他两个ECU4分别各通过一个通信线63而连接。作为构建这样的冗余结构的技术,例如能够利用非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将三个以上的ECU4连接而使各ECU4与其他两个以上的ECU4连接的方式。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电源分配部46的结构例的图。电源分配部46作为用于将从电源配线61供给的电力向各负载3分配的结构而具有分配控制部461和电源供给部462。
分配控制部461是进行基于运行信息来分配来自电源配线61的电力用的控制的功能部。在此,运行信息是作为各负载3是应该运行还是应该停止的基准的信息。例如,运行信息包括车辆2为应该使用常电(图3中记为“+B”)的状态(以下称为“+B状态”)这样的信息、车辆2为应该使用辅助电源(图3中记为“ACC”)的状态(以下称为“ACC状态”)这样的信息及车辆2为应该使用点火电源(图3中记为“IG”)的状态(以下称为“IG状态”)这样的信息。关于运行信息的获取,在后文中叙述。
分配控制部461包括继电器控制部461a而构成。继电器控制部461a通过通信线78与以太网关452连接,且通过通信线79与CAN网关454连接。继电器控制部461a经由通信线78、79中的至少一方被输入包括运行信息在内的信号。另外,继电器控制部461a经由通信线79被输入后述的类别信号。
电源供给部462是连接于分配控制部461且在分配控制部461的控制下分配电力并向各负载3供给的功能部。例如,电源供给部462具有被分配从电源配线61供给的电力的四个电源配线64a~64d及分别设置于三个电源配线64b~64d的三个半导体继电器462b~462d。三个半导体继电器462b~462d分别经由通信线700b~700d与继电器控制部461a连接。
电源配线64a是用于向负载3a供给常电的电源路径,在+B状态、ACC状态、IG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导通。电源配线64b是用于向负载3b供给辅助电源的电源路径,通过半导体继电器462b,在+B状态下成为非导通,在ACC状态、IG状态下导通。半导体继电器462b基于经由通信线700b获得的运行信息来进行电源配线64b的开闭控制(导通/非导通的控制)。电源配线64c是用于向负载3c供给点火电源的电源路径,通过半导体继电器462c,在+B状态、ACC状态下成为非导通,在IG状态中导通。半导体继电器462c基于经由通信线700c获取的运行信息来进行电源配线64c的开闭控制(导通/非导通的控制)。电源配线64d是用于向负载3d供给常电、辅助电源或点火电源中的任一种电源的电源路径,通过半导体继电器462d来控制其导通/非导通(开闭控制)。半导体继电器462d基于经由通信线700d获取的运行信息及后述的类别信号来进行电源配线64d的开闭控制。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从电源供给部462输出的电力被供给到负载3a~3c及连接器471。负载3a为例如BCM317这样在车辆2处于+B状态、ACC状态、IG状态时被供给电力而运行的设备。负载3b为例如导航用的显示器323这样在车辆2处于ACC状态、IG状态时被供给电力而运行的设备。负载3c为例如自动驾驶部337这样在车辆2处于IG状态时被供给电力而运行的设备。此外,在电源供给部462与各负载3a~3c之间分别设置有熔断器463a~463c。更具体地说,参照图4,负载3a经由熔断器463a与电源配线64a连接,负载3b经由熔断器463b与电源配线64b连接,负载3c经由熔断器463c与电源配线64c连接。
附加部47具有作为负载3而从第一ECU4a的外部追加连接负载3d的连接器471及通过运行程序使负载3d运行的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载)部472。关于使用连接器471及OTA部472来对第一ECU4a追加功能的附加处理,在后文中叙述。
安全部48在与第一ECU4a的外部的通信时进行针对外部的认证处理及判定从外部输入的信息是否为正确的信息的处理。参照图1,与左ECU42或后ECU43相比,在经由支线711与均与外部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连接部312及TCU313连接的右ECU41中,安全部48的安全基准被设定得较高。由此,防止从外部对车载系统1的非法访问例如黑客行为的侵入的功能得到提高。如果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将与车载系统1的外部进行通信的功能集中于ECU4(具体地说,右ECU41),则仅该一个ECU4中安全基准设定得较高即可,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非法访问的侵入。
<电源供给处理及信息通信处理>
接着,参照图1及图3,对当使用者将车辆2从+B状态切换到ACC状态时在车载系统1中进行的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在该例中,第一ECU4a相当于右ECU41,第二ECU4b相当于左ECU42,第三ECU4c相当于后ECU43。
使用者通过用于驱动车辆2的处理、例如钥匙的插入及转动或按压启动按钮的操作来将车辆2从+B状态切换到ACC状态。BCM317对该切换进行检测,并生成包括车辆2处于ACC状态这样的运行信息在内的信号。所生成的信号从BCM317输出,经由支线713而输入到右ECU41的CAN收发部455。在此,将各通信线中的传递运行信息的线特别称为“运行信号线”。此时,支线713作为运行信号线中的特别将运行信息向右ECU41输入的输入运行信号线而发挥功能。
该信号从CAN收发部455输出并输入到CAN网关454。在CAN网关454中,基于输入的信号来生成包括车辆2处于ACC状态这样的运行信息在内的信号。
该信号从CAN网关454输出并输入到分配控制部461。并且,电源供给部462将在上述的分配控制部461的控制下分配的各电力供给到各负载3。具体地说,上述运行信息示出车辆2处于ACC状态这样的情况,继电器控制部461a经由通信线700b来控制半导体继电器462b而使电源配线64b与电源配线61导通。由此,电源供给到负载3b。不过,继电器控制部461b经由通信线700c来控制半导体继电器462c而将电源配线64c与电源配线61切断,因此电源不供给到负载3c。
该信号从CAN网关454输出,还输入到CAN-以太转换部453。CAN-以太转换部453将输入的上述信号的通信方式从CAN方式或CAN FD方式转换到1G以太方式。
转换后的信号从CAN-以太转换部453输出并输入到以太网关452。
该信号从以太网关452输出并输入到以太收发部451。以太收发部451基于输入的信号来生成包括车辆2处于ACC状态这样的运行信息在内的信号。
该信号从以太收发部451输出并经由通信线631而输入到左ECU42。此时,通信线631在右ECU41的观点下作为运行信号线中的特别将运行信息从右ECU41输出的输出运行信号线而发挥功能,在左ECU42的观点下作为运行信号线中的特别将运行信息向左ECU42输入的输入运行信号线而发挥功能。
该信号经由左ECU42中的以太收发部(相当于在图3中示出的“以太收发部451”)及以太网关(相当于在图3中示出的“以太网关452”)而输入到分配控制部(相当于在图3中示出的“分配控制部461”)。并且,在左ECU42中,电源供给部(相当于在图3中示出的“电源供给部462”)向各负载3供给基于输入的信号所包括的运行信息在分配控制部的控制下分配的电力。在图3中,出于防止图示变得繁杂的目的,示出相当于左ECU42的第二ECU4b经由支线76而与一个负载3连接的情形。此外,也可以是,第二ECU4b经由多个支线而与多个负载连接。
包括运行信息且从以太收发部451输出的信号还经由通信线633输入到后ECU43。此时,通信线633在右ECU41的观点下作为运行信号线中的特别将运行信息从右ECU41输出的输出运行信号线而发挥功能,在后ECU43的观点下作为运行信号线中的特别将运行信息向后ECU43输入的输入运行信号线而发挥功能。
该信号经由后ECU43中的以太收发部(相当于在图3中示出的“以太收发部451”)及以太网关(相当于在图3中示出的“以太网关452”)而输入到分配控制部(相当于在图3中示出的“分配控制部461”)。并且,在后ECU43中,电源供给部(相当于在图3中示出的“电源供给部462”)向各负载3供给基于输入的信号所包括的运行信息在分配控制部的控制下分配的电力。在图3中,出于防止图示变得繁杂的目的,示出相当于后ECU43的第三ECU4c经由支线77而与一个负载3连接的情形。此外,也可以是,第三ECU4c经由多个支线而与多个负载连接。
到此为止,说明了运行信息示出ACC状态的方式,但也可以是运行信息示出IG状态的方式。在该方式中也与上述同样地,运行信息从某ECU4传递到其他两个ECU4,在各ECU4中基于运行信息来进行向各负载3的电源供给。例如,结合图4来看,继电器控制部461a经由通信线700b、700c来控制半导体继电器462b、462c而使电源配线64b、64c与电源配线61导通。由此,电源被供给到负载3b、3c。
这样,运行信号线由输入运行信息的输入运行信号线和输出运行信息的输出运行信号线构成。右ECU41的输入输出部45a连接于作为输入运行信号线的支线713和作为输出运行信号线的通信线631、633,且具有将从输入运行信号线输入的运行信息输出到输出运行信号线的功能。另外,左ECU42的输入输出部(相当于右ECU41的输入输出部45a的功能部)连接于作为输入运行信号线的通信线631而具有从输入运行信号线获得运行信息的功能。另外,后ECU43的输入输出部(相当于右ECU41的输入输出部45a的功能部)连接于作为输入运行信号线的通信线633而具有从输入运行信号线获得运行信息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ECU4具有在多个车内网络之间分配运行信息的通信分配的功能和基于该运行信息来向各负载3分配电力的电力分配的功能。因此,与分开设置这些功能的方式(例如后述的图5的方式)相比,在本实施方式的方式中,能够减少构成车内网络的部件。
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涉及的车载系统1A。在该车载系统1A中,从配置在车辆2A的前方左侧的蓄电池5A经由电源盒51A、52A及各电源配线80A、80B向负载300~303分配电力。此外,省略被从电源盒51A分配电力的负载的图示。
电源盒52A通过电源配线80A与在+B状态下也应该被供给电源的负载300连接。电源盒52A通过电源配线80B与在+B状态下不被供给电源且在ACC状态或IG状态下应该被供给电源的负载301、302、303连接。在该比较例中,未进行上述的运行信息的传递及基于运行信息的电源的供给。在该情况下,依赖于是+B状态还是ACC状态的电源的供给通过电源配线80A、80B相对于电源盒52A的安装来实现。因此,在对距电源盒52A的距离较大的负载3供给电力的情况下,各电源配线80A、80B的布线距离的总计变长。另外,在负载3的个数较多的情况下,本课题变得显著。
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系统1中,在负载3容易集中的部位(具体地说,车辆2的前方右侧、前方左侧及后方中央侧)配置三个ECU4作为分配器。另外,各ECU4通过电源配线61、62以能够进行电源供给的方式连接,且通过三个通信线63以能够进行信息通信的方式连接。进而,各ECU4经由支线7a以能够进行电源供给的方式连接于各负载3,且经由支线7b以能够进行信息通信的方式连接于各负载3。因此,能够对各负载3从与其接近的各ECU4进行电源供给及信息通信,能够减少构成车内网络的部件。特别是,通过使三个通信线63作为传递运行信息的运行信号线而发挥功能,容易进行用于电源分配的配线的布线。该效果在负载3的个数较多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此外,ECU4的个数不限定于三个,如果是多个ECU4通过运行信号线及电源配线而连接的方式,则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附加处理>
接着,参照图1及图3,对通过附加部47来执行的附加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连接器471连接有负载3d时,包括负载3d的运行类别作为信息的信号(以下称为“类别信号”)从负载3d输出并经由连接器471及支线75输入到CAN收发部455。类别信号经由CAN收发部455及CAN网关454输入到CAN-以太转换部453。并且,CAN-以太转换部453将类别信号的通信方式从CAN方式或CAN FD方式转换到1G以太方式或100M以太方式。转换后的类别信号从CAN-以太转换部453输出并经由以太网关452输入到以太收发部451。在此,运行类别是指表示负载3d的类别的信息,例如表示负载3d在+B状态、ACC状态及IG状态的哪种时刻下运行。
在第一ECU4a为右ECU41的情况下,类别信号从以太收发部451输出,经由支线711通过1G以太方式而输入到设备连接部312或TCU313。并且,被输入类别信号的设备连接部312或TCU313通过无线通信从服务器(省略图示)接收上述运行程序并输出,经由支线711将该运行程序输入到第一ECU4a。通过使OTA部472执行该运行程序,第一ECU4a能使之后追加的负载3d运行。
另外,在第一ECU4a为左ECU42或后ECU43的情况下,类别信号从以太收发部451输出,经由通信线631或通信线633通过1G以太方式而输入到右ECU41。并且,右ECU41以上述方式获取运行程序。该运行程序从第一ECU4a输出,经由通信线631或通信线633通过1G以太方式而输入到左ECU42或后ECU43。通过使OTA部472执行该运行程序,左ECU42或后ECU43能够使之后追加的负载3d运行。
这样,第一ECU4a的输入输出部45a从负载3d经由连接器471获取与连接器471连接的负载3d的运行类别,并输入或输出表示该运行类别的信息(更具体地说,例如类别信号)。
另外,电源供给部462经由连接器471,基于表示上述运行类别的信息及上述运行信息对与连接器471连接的负载3d分配电力。例如,在负载3d为后置相机的情况下,负载3d在车辆2处于IG状态时被供给电力而运行。因此,参照图3及图4,经由通信线700d对上述类别信号及包括上述运行信息在内的信号进行传递,通过分配控制部461对半导体继电器462d进行开闭控制,电源供给部462经由电源配线64d及连接器471向负载3d供给电力。另外,在负载3d的电源供给中,连接器471经由电源配线62接地。
作为连接器471的连接方式,能够使用各种方式,但例如采用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附加部47的附加处理而容易地对车载系统1追加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系统1中,由于各ECU4配置在车辆的边角处,即使在车辆的边角处以后安装的方式追加负载3d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将负载3d与ECU4连接的部件的布线距离。
如上所述,对分配器及车载系统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上述说明所有方面仅为例示,分配器及车载系统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在不脱离分配器及车载系统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想到未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载系统
4、41~43、4a~4c 分配器(ECU、右ECU、左ECU、后ECU、第一ECU~第三ECU)
3、3d 车辆用的负载
45a 输入输出部
61、62 电源配线
461 分配控制部
462 电源供给部
471 连接器
63、631、633 运行信号线(输入运行信号线、输出运行信号线、通信线)
713 运行信号线(输入运行信号线、通信线)。
Claims (11)
1.一种车载系统,具有多个分配器,
所述分配器与铺设于车辆的电源配线、从所述电源配线供给电力的车辆用的负载及运行信号线连接,所述运行信号线传递作为所述负载是应该运行还是应该停止的基准的运行信息,
所述分配器基于所述运行信息来分配从所述电源配线向所述负载供给的电力,
多个所述分配器利用所述运行信号线的干线及所述电源配线的干线而彼此连接,
所述车载系统具有三个以上的所述分配器,所述分配器配置在所述车辆的边角处,
所述分配器各自与两个以上的其他所述分配器分别各通过一个所述运行信号线的所述干线而彼此连接。
2.一种车载系统,具有多个分配器,
所述分配器与铺设于车辆的电源配线、从所述电源配线供给电力的车辆用的负载及运行信号线连接,所述运行信号线传递作为所述负载是应该运行还是应该停止的基准的运行信息,
所述分配器基于所述运行信息来分配从所述电源配线向所述负载供给的电力,
多个所述分配器利用所述运行信号线的干线及所述电源配线的干线而彼此连接,
所述车载系统具有三个以上的所述分配器,所述分配器配置在所述车辆的边角处,
所述分配器各自通过所述电源配线的所述干线而与两个以上的其他所述分配器彼此连接。
3.一种车载系统,具有多个分配器,
所述分配器与铺设于车辆的电源配线、从所述电源配线供给电力的车辆用的负载及运行信号线连接,所述运行信号线传递作为所述负载是应该运行还是应该停止的基准的运行信息,
所述分配器基于所述运行信息来分配从所述电源配线向所述负载供给的电力,
多个所述分配器利用所述运行信号线的干线及所述电源配线的干线而彼此连接,
所述车载系统具有三个以上的所述分配器,所述分配器配置在所述车辆的边角处,
所述分配器各自与两个以上的其他所述分配器分别各通过一个所述运行信号线的所述干线而彼此连接,所述分配器各自通过所述电源配线的所述干线而与两个以上的其他所述分配器彼此连接。
4.一种车载系统,具有多个分配器,
所述分配器与铺设于车辆的电源配线、从所述电源配线供给电力的车辆用的负载及运行信号线连接,所述运行信号线传递作为所述负载是应该运行还是应该停止的基准的运行信息,
所述分配器基于所述运行信息来分配从所述电源配线向所述负载供给的电力,多个所述分配器利用所述运行信号线的干线及所述电源配线的干线而彼此连接,
所述车载系统具有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前方右侧的边角处的所述分配器、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前方左侧的边角处的所述分配器及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后方中央侧的边角处的所述分配器,
所述分配器各自与其他两个所述分配器分别各通过一个所述运行信号线的所述干线而彼此连接,且所述分配器各自通过所述电源配线的所述干线而与其他两个所述分配器彼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系统,其中,
所述电源配线的所述干线相对于所述车辆在俯视图中呈T字状地铺设,
将所述分配器彼此连接的三个所述运行信号线的所述干线与所述电源配线的所述干线重叠地铺设。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系统,其中,
所述分配器具备:
分配控制部,进行基于所述运行信息来分配来自所述电源配线的电力用的控制;及
电源供给部,连接于所述分配控制部,且在所述分配控制部的控制下对电力进行分配并向所述负载供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系统,其中,
所述运行信号线由被输入所述运行信息的输入运行信号线和输出所述运行信息的输出运行信号线构成,
所述分配器具备与所述输入运行信号线和所述输出运行信号线连接并向所述输出运行信号线输出从所述输入运行信号线输入的所述运行信息的输入输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系统,其中,
所述输入输出部将从所述输入运行信号线输入的所述运行信息转换通信方式并向所述输出运行信号线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系统,其中,
所述运行信号线是被输入所述运行信息的输入运行信号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系统,其中,
所述分配器还具备追加地连接所述负载的连接器,
所述分配控制部经由所述连接器从所追加的所述负载获取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所述负载的运行类别,
所述电源供给部基于表示所述运行类别的信息及所述运行信息,经由所述连接器而对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所述负载分配所述电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系统,其中,
所述分配器向外部输出表示所述运行类别的信息,且被从外部输入基于所述运行类别的运行程序,
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所述负载通过所述运行程序来运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14884 | 2017-06-12 | ||
JP2017114884 | 2017-06-12 | ||
PCT/JP2018/015654 WO2018230132A1 (ja) | 2017-06-12 | 2018-04-16 | 分配器及び車載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63151A CN110663151A (zh) | 2020-01-07 |
CN110663151B true CN110663151B (zh) | 2023-06-23 |
Family
ID=64659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33938.XA Active CN110663151B (zh) | 2017-06-12 | 2018-04-16 | 车载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60810B2 (zh) |
JP (2) | JP6981470B2 (zh) |
CN (1) | CN110663151B (zh) |
WO (1) | WO20182301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74007B1 (ja) * | 2018-11-05 | 2020-04-01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車載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7131372B2 (ja) * | 2018-12-25 | 2022-09-06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車載通信装置 |
EP3778309B1 (en) * | 2019-08-15 | 2022-04-13 | Apollo Intelligent Driv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 Autonomous vehicle and system for autonomous vehicle |
CN112634371B (zh) | 2019-09-24 | 2023-12-15 |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输出信息、标定相机的方法和装置 |
JP7334614B2 (ja) * | 2019-12-24 | 2023-08-29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車載中継装置 |
JP7111755B2 (ja) * | 2020-02-17 | 2022-08-0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20522A (ja) * | 2009-07-14 | 2011-02-03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車載電力供給制御装置 |
CN103190057A (zh) * | 2011-10-27 | 2013-07-0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力供给系统和车辆 |
CN104079456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车载通信系统以及车载中继装置 |
CN104115452A (zh) * | 2012-02-17 | 2014-10-22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通信系统、中继装置以及电源控制方法 |
CN104170327A (zh) * | 2012-03-14 | 2014-11-26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车载通信系统 |
CN105711522A (zh) * | 2016-03-09 | 2016-06-29 | 杭州新时空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高压控制盒总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74292A (ja) * | 2001-03-16 | 2002-09-25 | Yazaki Corp | 自動車用操作システム |
WO2004071814A1 (ja) * | 2003-02-17 | 2004-08-26 | Denso Corporation | 車両用電源システム |
US7294000B2 (en) * | 2006-02-24 | 2007-11-13 | Lear Corporation | Adaptable junction box applicable to automotive vehicles |
JP2007237868A (ja) * | 2006-03-07 | 2007-09-20 | Fujitsu Ten Ltd | 車両用バッテリの監視装置及び監視方法 |
JP2007253792A (ja) * | 2006-03-23 | 2007-10-04 | Denso Corp | 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のソフトウェア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
JP4279854B2 (ja) * | 2006-06-28 | 2009-06-1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電源制御装置 |
JP2008213517A (ja) * | 2007-02-28 | 2008-09-18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車載撮像システム |
JP2008269494A (ja) * | 2007-04-24 | 2008-11-06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車載撮像システム |
JP2010023727A (ja) * | 2008-07-22 | 2010-02-04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装置 |
JP5387693B2 (ja) * | 2009-12-15 | 2014-01-15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通信システム |
JP5110110B2 (ja) * | 2010-03-18 | 2012-12-2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電源装置 |
JP2012034550A (ja) * | 2010-08-03 | 2012-02-16 | Yazaki Corp | 車両用電源分配システム |
JP2012038040A (ja) * | 2010-08-05 | 2012-02-23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処理システム、処理装置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
JP2012054688A (ja) * | 2010-08-31 | 2012-03-15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入出力装置及び車載機器制御方法 |
CN103958260A (zh) * | 2011-04-08 | 2014-07-30 |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 具有增程器的电动车辆 |
JP2014024417A (ja) * | 2012-07-25 | 2014-02-06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車両電源制御装置 |
US11214208B2 (en) * | 2013-11-28 | 2022-01-04 |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 Traction voltage system in a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ch a system |
DE102014200176A1 (de) * | 2014-01-09 | 2015-07-09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Laststecker zur elektrischen Stromübertragung, insbesondere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Kraftfahrzeug |
JP5949826B2 (ja) * | 2014-04-11 | 2016-07-1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制御装置 |
US9802562B2 (en) * | 2014-05-12 | 2017-10-31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Automotive power unit |
JP6353746B2 (ja) * | 2014-08-26 | 2018-07-0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電源制御システム、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車両用電源制御装置 |
JP6426956B2 (ja) | 2014-09-19 | 2018-11-2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
JP6426955B2 (ja) * | 2014-09-19 | 2018-11-2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
JP2016120901A (ja) | 2014-12-24 | 2016-07-07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自動車用電源供給装置 |
-
2018
- 2018-04-16 JP JP2019525147A patent/JP6981470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4-16 CN CN201880033938.XA patent/CN110663151B/zh active Active
- 2018-04-16 US US16/616,191 patent/US1126081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4-16 WO PCT/JP2018/015654 patent/WO201823013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
- 2021-11-18 JP JP2021187863A patent/JP7226511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20522A (ja) * | 2009-07-14 | 2011-02-03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車載電力供給制御装置 |
CN103190057A (zh) * | 2011-10-27 | 2013-07-0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力供给系统和车辆 |
CN104115452A (zh) * | 2012-02-17 | 2014-10-22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通信系统、中继装置以及电源控制方法 |
CN104170327A (zh) * | 2012-03-14 | 2014-11-26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车载通信系统 |
CN104079456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车载通信系统以及车载中继装置 |
CN105711522A (zh) * | 2016-03-09 | 2016-06-29 | 杭州新时空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高压控制盒总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180530A1 (en) | 2020-06-11 |
CN110663151A (zh) | 2020-01-07 |
JP2022036973A (ja) | 2022-03-08 |
JPWO2018230132A1 (ja) | 2019-11-07 |
JP7226511B2 (ja) | 2023-02-21 |
WO2018230132A1 (ja) | 2018-12-20 |
US11260810B2 (en) | 2022-03-01 |
JP6981470B2 (ja) | 2021-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63151B (zh) | 车载系统 | |
CN109415024B (zh) | 车辆电路体 | |
JP2016043882A (ja) | 車両用電力分配システム | |
CN112867634B (zh) | 配线分支箱 | |
JP7559893B2 (ja) | 車載システム | |
JP5920112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車載通信装置及び中継装置 | |
JP7334614B2 (ja) | 車載中継装置 | |
WO2021256228A1 (ja) | 中継装置 | |
US11772585B2 (en) | Wiring system for automobile | |
US11175412B2 (en) | Vehicle-to-X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2078507B (zh) | 车载通信系统 | |
CN113165588A (zh) | 电力分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