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2834B - 电缆的保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缆的保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92834B CN108292834B CN201680070496.7A CN201680070496A CN108292834B CN 108292834 B CN108292834 B CN 108292834B CN 201680070496 A CN201680070496 A CN 201680070496A CN 108292834 B CN108292834 B CN 1082928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der
- clamping
- sheath
- cable
- rubber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02G3/3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using mounting clam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13—Sealing means for cable inl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其具备:电缆(11),其形成为从护套(14)的端部导出电线(13A~13D);第1保持件(52A),其具备第1夹持部(60);第2保持件(52B),其具备第2夹持部(65),第2夹持部(65)在与第1夹持部(60)之间夹持电缆(11);橡胶栓(15),橡胶栓(15)具有在橡胶栓(15)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的状态下供电线(13A~13D)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22),并且橡胶栓(15)被第1保持件(52A)以及第2保持件(52B)保持;以及捆束部件(90),其卷绕于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的外侧。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
以往,作为多芯电缆的末端部的防水结构,已知有日本特开2003-17476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述的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形成为在多根电线被引出的多芯电缆的护套的前端安装有筒体,在该筒体内填充有硅树脂系粘合剂等密封材料。
在上述多芯电缆中,首先,将喷嘴的前端插入护套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在从喷嘴的前端注入密封剂之后,将喷嘴的前端插入多根电线之间,从该喷嘴的前端将密封材料注入于多根电线的彼此之间。由此,电线与护套之间以及多根电线的彼此之间被密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747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构成中存在在填充密封材料的工序中花费时间等问题。
在此,作为假定的技术,可以考虑采用如下结构:在多芯电缆的护套的端部外嵌橡胶栓,在橡胶栓形成有供多根电线插通的插通孔。
但是,根据上述构成,为了用外嵌于护套的端部的橡胶栓来保持各电线的防水性,需要抑制护套与多根电线的错位。这是因为若护套和多根电线发生错位,则有可能导致形成于橡胶栓的各插通孔与多根电线中的各个电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离。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是基于上述事情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电线与护套之间的错位被抑制的状态下,对电线和护套进行保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是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其具备:电缆,其形成为多根电线被护套包围,并且从所述护套的端部导出所述多根电线;第1保持件,其具备第1夹持部,所述第1夹持部在与第2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第2保持件,其具备所述第2夹持部,在所述第2保持件被组装于所述第1保持件的状态下,所述第2夹持部在与所述第1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橡胶栓,所述橡胶栓具有在所述橡胶栓外嵌于所述护套的所述端部的状态下供所述多根电线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并且所述橡胶栓被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保持;以及捆束部件,在所述电缆被夹持于所述第1夹持部与所述第2夹持部之间的状态下,所述捆束部件卷绕于所述第1夹持部和所述第2夹持部的外侧。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第1夹持部与第2夹持部之间夹持电缆,从而从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对电缆施加夹紧护套的方向的力。由此,因为护套的内周面与电线的外表面密合,所以能抑制护套与电线的错位。
接着,在电缆被夹持于第1夹持部与第2夹持部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卷绕于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的外侧的捆束部件,从而使得第1夹持部以及第2夹持部受到缩径方向的力。由此,对护套施加向护套的径向内侧缩径的方向的力。其结果,因为护套的内周面与电线的外表面密合,所以护套与电线被确实地固定。
上述结果,因为护套与多根电线的错位被抑制,所以形成于橡胶栓的多个贯穿孔与多根电线的错位也被抑制。另一方面,因为橡胶栓外嵌于护套的端部,所以橡胶栓与护套的错位被抑制。上述结果,因为橡胶栓、护套以及多根电线之间的相对错位被抑制,所以能通过橡胶栓对多根电线进行确实地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方式。
优选为在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的一方形成有锁定部,在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的另一方形成有被锁定部,所述被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部弹性地卡合,所述第1保持件具有第1连结部,所述第1连结部将所述锁定部以及所述被锁定部的一方和所述第1夹持部连结,所述第2保持件具有第2连结部,所述第2连结部将所述锁定部以及所述被锁定部的另一方和所述第2夹持部连结。
根据上述构成,若锁定部与被锁定部弹性地卡合,则在锁定部与被锁定部之间彼此接近的方向的力被施加。该力从锁定部以及被锁定部的一方借由第1连结部向第1夹持部传递,并且从锁定部以及被锁定部的另一方借由第2连结部向第2夹持部传递。由此,因为能对夹持于第1夹持部与第2夹持部之间的电缆进行确实地夹持,所以能确实地抑制护套与电线的错位。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能适宜地适用于如下构成:所述第1夹持部从所述第1连结部的端部沿所述电缆以悬臂状延伸,所述第2夹持部从所述第2连结部的端部沿所述电缆以悬臂状延伸。
根据上述构成,当用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从外侧夹紧护套时,第1夹持部的自由端和第2夹持部的自由端因来自护套的推斥力而有点向电缆的径向外侧浮起。在该状态下,通过用捆束部件紧固从护套有点浮起的部分,从而能确实地使第1夹持部的自由端和第2夹持部的自由端向护套的径向内侧缩径。此时,第1夹持部与第1连结部的边界部分成为支点,杠杆原理起作用,从而能更牢固地支承护套。同样,第2夹持部与第2连结部的边界部分也成为支点,杠杆原理起作用,从而能更牢固地支承护套。
优选为具备盖子,在所述盖子外嵌于所述橡胶栓的状态下,所述盖子向内侧按压所述橡胶栓,在所述盖子形成有被卡止部,在所述电缆被所述第1夹持部和所述第2夹持部夹持的状态下,所述被卡止部与形成于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的双方或者一方的卡止部卡合。
根据上述构成,护套被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保持,并且盖子被卡止槽和卡止突起保持。由此,护套与盖子的相对位置被确实地保持。由此,通过盖子,从而使得橡胶栓被确实地按压于护套以及电线。其结果,能确实地对电缆的电线的分支部分进行密封。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在电线与护套之间的错位被抑制的状态下,能对电线和护套进行保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缆的保持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电缆的保持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电缆的保持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沿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沿图3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1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处于将安装有盖子的电缆载置于第1保持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处于将安装有盖子的电缆载置于第1保持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捆束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处于在将安装有盖子的电缆载置于第1保持件之后,将第2保持件组装于第1保持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沿图10的X-X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11对将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适用于电缆11的保持结构12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例如能在搭载于车辆(未图示)的、电气停车制动用的线束中使用。如图1所示,保持结构12具备电缆11以及保持电缆11的保持件52。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2的上方为上方,以图2的下方为下方。另外,上述方向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使用的方向,保持结构12能相对于车辆以任意的姿势配置。
在电缆11的护套14的端部14A外嵌有橡胶栓15。在该橡胶栓15外嵌有盖子17。电缆11和盖子17被保持件52保持。
(电缆11)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缆11构成为多根电线13A、13B、13C、13D(本实施方式为4个)被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的护套14包围。电线13A、13B、13C、13D构成为金属制的芯线(未图示)的外周被合成树脂制的绝缘包覆部(未图示)包覆。电缆11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状。
4根电线13A、13B、13C、13D包含两种电线13A、13B、13C、13D,两种电线13A、13B、13C、13D具有不同的外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与电气停车制动用的电动机连接的第1电线13A及第2电线13B和传感器用的第3电线13C及第4电线13D。第1电线13A、第2电线13B、第3电线13C以及第4电线13D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状。
第1电线13A和第2电线13B的外径尺寸设定为比第3电线13C和第4电线13D的外径尺寸大。第1电线13A的外径尺寸和第2电线13B的外径尺寸设定为相同。另外,第3电线13C的外径尺寸和第4电线13D的外径尺寸设定为相同。从电缆11的护套14的端部14A导出并分别分支出第1电线13A、第2电线13B、第3电线13C以及第4电线13D。
(密封部件10)
如图5所示,在电缆11的护套14的端部14A,在第1电线13A、第2电线13B、第3电线13C以及第4电线13D被分支的区域安装有密封部件10。通过密封部件10来抑制水、油等液体从护套14的端部14A浸入到护套14内。密封部件10具备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14A的橡胶栓15和外嵌于橡胶栓15的盖子17。
(橡胶栓15)
如图5所示,在护套14的端部14A外嵌有橡胶栓15。橡胶栓15具有护套外嵌部18,护套外嵌部18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14A。护套外嵌部18形成为向与护套14的端部14A相反的一侧(图5的右侧)延伸,并向与护套14的端部14A相反的方向(图5的右方)开口的罩状。在护套外嵌部18的端缘部形成有凸缘部19,凸缘部19向护套外嵌部18的径向外侧突出。护套外嵌部18在自然状态实质上形成为圆筒形状。
在护套外嵌部18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14A的状态下,护套外嵌部18的内周面与护套14的外周密合。由此,橡胶栓15与护套14之间被密封。
(电线贯通部21)
如图5所示,在橡胶栓15,在位于护套外嵌部18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电线贯通部21,电线贯通部21具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为4个)贯穿孔22,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分别贯通于多个贯穿孔22。
通过贯穿孔22的内表面与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的外周面密合,从而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与橡胶栓15之间被密封。
(盖子17)
如图5所示,在橡胶栓15外嵌有合成树脂制的盖子17。盖子17从护套14的端部14A、即从第1电线13A、第2电线13B、第3电线13C、以及第4电线13D被导出的一侧(图5的左侧)外嵌于橡胶栓15。盖子17从第1电线13A、第2电线13B、第3电线13C、以及第4电线13D被导出的一侧向护套14侧(图5的右方)开口。盖子17的开口端缘与橡胶栓15的凸缘部19抵接。
在盖子17,在位于盖子17的开口端缘侧(图5的右侧)的位置形成有大径部30,大径部30外嵌于橡胶栓15的护套外嵌部18。大径部30的截面形状模仿护套外嵌部18的外部形状,形成为圆形状。大径部30的内周面与护套外嵌部18的外周面密合。由此,盖子17的大径部30与橡胶栓15的护套外嵌部18之间被密封。
在盖子17的大径部30外嵌于橡胶栓15的护套外嵌部18的状态下,大径部30向护套外嵌部18的径向内侧按压护套外嵌部18。由此,护套外嵌部18从外方被按压于护套14的外周。由此,护套外嵌部18的内周面与护套14的外周确实地密合。
如图5所示,在盖子17的内部,在位于比大径部30靠与盖子17的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图5的左侧)的位置形成有小径部34,小径部34外嵌于橡胶栓15的电线贯通部21。小径部34的外径尺寸设定为比大径部30的外径尺寸小。
小径部34的内周面与电线贯通部21的外周面密合。由此,盖子17的小径部34与橡胶栓15的电线贯通部21之间被密封。
在盖子17的小径部34外嵌于橡胶栓15的电线贯通部21的状态下,小径部34向电线贯通部21的径向内侧按压电线贯通部21。由此,电线贯通部21从外方被压缩。由此,贯穿孔22的内周面分别与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的外周确实地密合。
盖子17在位于与盖子17的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图5的左侧)的位置形成有底壁36。如图5所示,在底壁36贯通形成有导出孔37,在导出孔37中,电线13A、第2电线13B、第3电线13C以及第4电线13D分别从盖子17导出。
如图7所示,在盖子17形成有两个卡止突起50(被卡止部),两个卡止突起50从小径部34的外表面向小径部34的径向外侧突出。两个卡止突起50向彼此相反方向突出。两个卡止突起50呈板状,且整体呈大致长方形状(参照图8)。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盖子17,在大径部30的外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旋转防止突起51。旋转防止突起51形成为向大径部30的开口方向(图7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肋状。
(保持件52)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保持件52具备第1保持件52A和组装于该第1保持件52A的第2保持件52B。
(第1保持件52A)
如图6所示,第1保持件52A具备底壁和从底壁的侧缘向上方立起的侧壁。在侧壁开口有导出口55,导出口55凹陷成半圆形状,在导出口55中,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被导出。
在第1保持件52A的侧壁中的与形成有导出口55的侧壁不同的侧壁形成有向外方突出的第1延出部59A。在第1延出部59A的靠前端部的位置形成有第1夹持部60,电缆11的护套14被保持于第1夹持部60
第1夹持部60中的载置护套14的面形成为大致半圆形状。若对第1夹持部60施加来自第1夹持部60的径向外侧的力,则第1夹持部60向径向内侧缩径变形。
在第1夹持部60形成有第1保持肋61,第1保持肋61向内侧突出并沿第1夹持部60的圆周方向延伸。在第1延出部59A的延伸方向隔开间隔排列形成有多个第1保持肋6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第1保持肋61通过从下方与护套14的外周抵接,从而保持护套14。由此,电缆11与保持件52的相对错位被抑制(参照图5)。
如图6~图8所示,从第1延出部59A中的位于靠侧壁的位置至第1保持件52A中的位于从第1延出部59A稍靠内侧的位置形成有盖保持部62,盖子17被保持于盖保持部62。在盖保持部62中的位于比侧壁靠第1保持件52A的内侧的位置形成有隔壁63,隔壁63从底壁向上方突出。在被隔壁63包围的区域内收纳盖子17的小径部34。在隔壁63形成有卡止槽64(卡止部),卡止槽64(卡止部)从隔壁63的上端缘向下方延伸,在盖子17被收纳于隔壁63的内部的状态下,在与盖子17的卡止突起50对应的位置,卡止突起50被插入于卡止槽64(卡止部)。
在隔壁63的内部收纳有盖子17的状态下,卡止突起50被插入于卡止槽64的内部。由此,通过卡止突起50从卡止突起50的厚度方向与卡止槽64的内侧面抵接,从而盖子17与保持件52的相对错位被抑制。
卡止槽64形成于隔壁63中的位于比第1保持件52A的侧壁稍靠内侧的位置。由此,对盖子17施加的力被第1保持件52A的侧壁承受。
卡止槽64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与卡止突起50A、50B的厚度尺寸相同或者比卡止突起50A、50B的厚度尺寸稍大。在卡止槽64的开口缘部形成有用于导向卡止突起50A、50B的倾斜面,倾斜面向上方扩径。
在第1延出部59A的外壁形成有锁定部69A。第1延出部59A的端部与第1夹持部60被第1连结部80连结。第1连结部80形成为从第1延出部59A的端部向电缆11的径向内侧延伸。第1夹持部60从第1连结部80的内侧端部沿电缆11的延伸方向向第1保持件52A的内侧以悬臂状延伸。第1夹持部60中的位于第1保持件52A的内侧的端部形成为自由端。
在第1延出部59A、第1夹持部60以及第1连结部80之间形成有供后述捆束部件90插通的第1插通空间81。
在第1保持件52A的侧壁,在锁定部69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一对保护肋53,一对保护肋53沿上下方向延伸。保护肋53的从第1保持件52A的侧壁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高度尺寸设定为与锁定部69的从第1保持件52A的侧壁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高度尺寸大致相同(参照图7)。
(第2保持件52B)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2保持件52B具备上壁以及从上壁的端缘向下方延伸的侧壁。在第2保持件52B的侧壁,在与形成于第1保持件52A的侧壁的多个锁定部69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被锁定部70。通过锁定部69与被锁定部70弹性地卡合,从而第1保持件52A和第2保持件52B被组装在一起。
在第2保持件52B的侧壁,在第1保持件52A和第2保持件52B被组装的状态下,在与第1保持件52A的第1延出部59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2延出部59B。
在第2保持件52B的第2延出部59B,在盖子17被收纳于盖保持部62的状态下,在与盖子17的旋转防止突起51对应的位置贯通形成有旋转防止孔71。如图5所示,通过在旋转防止孔71的内部插入旋转防止突起51,旋转防止突起51与旋转防止孔71的内周面抵接,从而抑制盖子17在盖保持部62内沿盖子17的大径部30的圆周方向旋转。
如图3所示,在第2延出部59B的靠前端部的位置形成有第2夹持部65,第2夹持部65在与第1夹持部60之间夹持载置于第1夹持部60的电缆11的护套14。
第2夹持部65中的与护套14抵接的面形成为大致半圆形状。若对第2夹持部65施加来自第2夹持部65的径向外侧的力,则第2夹持部65向径向内侧缩径变形。
在第2夹持部65形成有第2保持肋66,第2保持肋66向内侧突出并且沿第2夹持部65的圆周方向延伸。在第2延出部59B的延伸方向隔开间隔排列形成有多个第2保持肋66(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第2保持肋66通过从上方与护套14的外周抵接从而保持护套14。由此,电缆11与保持件52的相对错位被抑制(参照图5)。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第2延出部59B的外壁形成有被锁定部70A。第2延出部59B的端部和第2夹持部65被第2连结部82连结。第2连结部82形成为从第2延出部59B的端部向电缆11的径向内侧延伸。第2夹持部65从第2连结部82的内侧端部沿电缆11的延伸方向向第2保持件52B的内侧以悬臂状延伸。第2夹持部65中的位于第2保持件52B的内侧的端部形成为自由端。
如图3所示,在第2延出部59B、第1夹持部60以及第2连结部82之间形成有供后述捆束部件90插通的第2插通空间83。
在第1保持件52A的锁定部69和第2保持件52B的被锁定部70卡合的状态下,保护肋53的从第1保持件52A的侧壁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高度尺寸设定为与被锁定部70的从第1保持件52A的侧壁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高度尺寸大致相同。
(捆束部件90)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第1保持件52A和第2保持件52B被组装的状态下,载置于第1夹持部60的电缆11的护套14被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夹持。在第1夹持部60以及第2夹持部65的外侧卷绕有捆束部件90,捆束部件90插通于第1插通空间81以及第2插通空间83。第1夹持部60以及第2夹持部65分别被捆束部件90向径向内侧按压。由此,护套14的内周面与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的外表面密合。其结果,护套14和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被定位。
如图9所示,捆束部件90具备呈带状的绑条部91和防脱部94,防脱部94安装于绑条部91的一方的端部92,并且在绑条部91的另一方的端部93被插通于防脱部94的状态下防止绑条部91的另一方的端部93向与该插通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捆束部件90可以是合成树脂制,另外,也可以是金属制,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宜地选择任意的材料。另外,作为捆束部件90,能对公知的结构进行适宜地选择。
虽然详细未图示,但是在防脱部94具有供绑条部91插通的插通孔。在插通孔的内表面形成有被卡止部(未图示),被卡止部(未图示)与形成于绑条部91的卡止部(未图示)卡止。通过绑条部91的卡止部与防脱部94的被卡止部卡止,从而防止绑条部91的另一方的端部93向与插通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工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并且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工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记载。
首先,利用公知的手段将电缆11的护套14剥皮。由此,成为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从护套14的端部14A被导出的状态。
接着,使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分别插通橡胶栓15的各个贯穿孔22。然后,使橡胶栓15移动到护套14的端部14A为止,并使橡胶栓15的护套外嵌部18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14A。
接着,使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分别插通于盖子17的各个导出孔37。然后,使盖子17移动到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14A的橡胶栓15的位置为止,将盖子17外嵌于橡胶栓15。然后,将盖子17压入至与橡胶栓15的凸缘部19抵接为止。
接着,如图7以及图8所示,将电缆11的护套14载置于第1保持件52A的第1夹持部60同时,将盖子17以盖子17的旋转防止突起51朝上方的姿势载置于盖保持部62。此时,盖子17的卡止突起50从上方插入于卡止槽64。
接着,将第2保持件52B从上方组装于第1保持件52A。此时,通过锁定部69与被锁定部70弹性地卡合,从而第2保持件52B和第1保持件52A被组装成一体。
如图11所示,若第1延出部59A的锁定部69A与第2延出部59B的被锁定部70A弹性地卡合,则第1延出部59A和第2延出部59B在彼此接近的方向受力。即、第1延出部59A受到朝向图11的上方的力。另一方面,第2延出部59B受到朝向图11的下方的力。
对第1延出部59A施加的力借由第1连结部80被传递到第1夹持部60。由此,第1夹持部60受到朝向图11的上方的力。另一方面,对第2延出部59B施加的力借由第2连结部82被传递到第2夹持部65。由此,第2夹持部65受到朝向图11的下方的力。由此,从图11的上下方向夹紧电缆11的力被施加于电缆11。由此,通过护套14的内周面与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的外表面密合,从而抑制护套14和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在电缆11的延伸方向(图10的左右方向)移动。
此时,第1夹持部60形成为从第1连结部80以悬臂状延伸,另外,第2夹持部65形成为从第2连结部82以悬臂状延伸。因此,当用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从外侧夹紧护套14时,第1夹持部60的自由端和第2夹持部65的自由端因来自护套14的推斥力而稍微向电缆11的径向外侧浮起。
接着,通过一边使绑条部91的另一方的端部93插通第2插通空间83以及第1插通空间81,一边使绑条部91的另一方的端部93折弯成环状,从而将绑条部91卷绕于第1夹持部60以及第2夹持部65的周围。在使绑条部91的另一方的端部93插通到防脱部94之后,拉拽绑条部91的另一方的端部93。于是,呈环状的绑条部91以成为小径的方式被收缩,由此,使第1夹持部60缩径的力被施加的同时,使第2夹持部65缩径的力被施加。于是,使被夹持于第1夹持部60与第2夹持部65之间的护套14向护套14的径向内侧缩径的力被施加。
另外,能使稍微从护套14浮起的第1夹持部60的自由端和第2夹持部65的自由端确实地向护套14的径向内侧缩径。此时,第1夹持部60与第1连结部80的边界部分成为支点,杠杆原理起作用,从而能更牢固地支承护套14。同样,第2夹持部65与第2连结部82的边界部分也成为支点,杠杆原理起作用,从而能更牢固地支承护套14。
由此,因为护套14的内周面与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的外表面密合,所以能抑制护套14和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在电缆11的延伸方向(图10的左右方向)移动。若绑条部91被防脱部94防止脱离,则护套14和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以被固定的状态被保持。由此,电缆11的保持结构完成(参照图1)。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缆11的保持结构12具备:电缆11,其形成为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被护套14包围,并且从护套14的端部导出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第1保持件52A,其具备第1夹持部60,第1夹持部60在与第2夹持部65之间夹持电缆11;第2保持件52B,其具备第2夹持部65,在第2保持件52B被组装于第1保持件52A的状态下,第2夹持部65在与第1夹持部60之间夹持电缆11;橡胶栓15,橡胶栓15具有在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的状态下供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22,并且橡胶栓15被第1保持件52A以及第2保持件52B保持;以及捆束部件90,在电缆11被夹持于第1夹持部60与第2夹持部65之间的状态下,捆束部件90卷绕于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的外侧。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第1夹持部60与第2夹持部65之间夹持电缆11,从而从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对电缆11施加朝向夹紧护套14的方向的力。由此,因为护套14的内周面与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的外表面密合,所以护套14与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的错位被抑制。
接着,在电缆11被夹持于第1夹持部60与第2夹持部65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卷绕于第1夹持部60与第2夹持部65的外侧的捆束部件90,从而使得第1夹持部60以及第2夹持部65受到缩径方向的力。由此,向护套14的径向内侧缩径的方向的力被施加于护套14。其结果,因为护套14的内周面与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的外表面密合,所以护套14和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被确实地固定。
上述结果,因为护套14与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的错位被抑制,所以形成于橡胶栓15的多个贯穿孔22与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的错位也被抑制。另一方面,通过橡胶栓15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14A,从而橡胶栓15与护套14的错位被抑制。上述结果,因为橡胶栓15、护套14以及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之间的相对错位被抑制,所以能利用橡胶栓15对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确实地进行密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保持件52A具有锁定部69A和第1连结部80,第1连结部80将锁定部69A与第1夹持部60连结。另外,第2保持件52B具有被锁定部70A和第2连结部82,被锁定部70A在与锁定部69A对应的位置与锁定部69A弹性地卡合,第2连结部82将被锁定部70A和第2夹持部65连结。
根据上述构成,若锁定部69A与被锁定部70A弹性地卡合,则在锁定部69A与被锁定部70A之间彼此接近的方向的力被施加。该力从锁定部69A借由第1连结部80向第1夹持部60传递,并且从被锁定部70A借由第2连结部82向第2夹持部65传递。由此,因为能确实地对被夹持于第1夹持部60与第2夹持部65之间的电缆11进行夹持,所以能确实地抑制护套14与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的错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夹持部60从第1连结部80的端部沿电缆11以悬臂状延伸,第2夹持部65从第2连结部82的端部沿电缆11以悬臂状延伸。
根据上述构成,当用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从外侧夹紧护套14时,第1夹持部60的自由端和第2夹持部65的自由端因来自护套14的推斥力而有点向电缆11的径向外侧浮起。在该状态下,通过用捆束部件90紧固从护套14有点浮起的部分,从而能确实地使第1夹持部60的自由端和第2夹持部65的自由端向护套14的径向内侧缩径。此时,第1夹持部60与第1连结部80的边界部分成为支点,杠杆原理起作用,从而能更牢固地支承护套14。同样,第2夹持部65与第2连结部82的边界部分也成为支点,杠杆原理起作用,从而能更牢固地支承护套14。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盖子17,在盖子17外嵌于橡胶栓15的状态下,盖子17向内侧按压橡胶栓15,在盖子17形成有卡止突起50,在电缆11被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夹持的状态下,卡止突起50与形成于第1保持件52A的卡止槽64卡合。
根据本实施方式,护套14被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保持,并且盖子17被卡止槽64和卡止突起50保持。由此,护套14与盖子17的相对位置被确实地保持。由此,通过盖子17,从而使得橡胶栓15被确实地按压于护套14以及第1~第4电线13A、13B、13C、13D。其结果,能确实地将电缆11的第1~第4电线13A、13B、13、13D的分支部分密封。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载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保持件52A和第2保持件52B构成为通过锁定部69与被锁定部70弹性地卡合而组装成一体,但并不限定于此,第1保持件52A和第2保持件52B也可以被螺栓和螺母固定,另外,也可以通过卷绕第1保持件52A和第2保持件52B的金属带子等卷绕部件来固定,第1保持件52A和第2保持件52B也可以被接合,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任意的手段进行组装。
(2)配置于电缆11的多根电线也可以是一根或者两根、三根或者五根以上。
(3)多根电线构成为包含具有两种外径尺寸的电线,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包含具有三种以上的外径尺寸的电线。
(4)多根电线的外径尺寸也可以完全相同。
(5)电线也可以是屏蔽电线。另外,电线也可以是具备由多根金属细线捻合而成的芯线的绞线,另外,电线也可以是采用金属棒材作为芯线的所谓单芯线。像这样,作为电线,能根据需要适宜地选择任意的电线。
(6)电缆11也可以是多根电线的外周被屏蔽层包围的多芯屏蔽电线,作为电缆11,能根据需要适宜地选择任意的电缆。
(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保持件52A和第2保持件52B采用了分开设置的部件,但并不限定于此,第1保持件52A和第2保持件52B也可以借由铰链形成为一体。
(8)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保护肋53形成于第1保持件52A,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保护肋53形成于第2保持件52B。
(9)也可以构成为被锁定部形成于第1保持件52A,锁定部形成于第2保持件52B。
(10)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卡止槽64设置于第1保持件52A,但并不限定于此,卡止槽也可以设置于第2保持件52B,另外,卡止槽也可以设置于第1保持件52A以及第2保持件52B的双方。
附图标记说明
11:电缆
12:保持结构
13A:第1电线
13B:第2电线
13C:第3电线
13D:第4电线
14:护套
14A:护套的端部
15:橡胶栓
17:盖子
22:贯穿孔
50A,50B:卡止突起(被卡止部)
52A:第1保持件
52B:第2保持件
60:第1夹持部
64:卡止槽(卡止部)
65:第2夹持部
69,69A:锁定部
70,70A:被锁定部
80:第1连结部
82:第2连结部
90:捆束部件
Claims (4)
1.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其具备:
电缆,其形成为多根电线被护套包围,并且从所述护套的端部导出所述多根电线;
第1保持件,其具备第1夹持部,所述第1夹持部在与第2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
第2保持件,其具备所述第2夹持部,在所述第2保持件被组装于所述第1保持件的状态下,所述第2夹持部在与所述第1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
橡胶栓,所述橡胶栓具有在所述橡胶栓外嵌于所述护套的所述端部的状态下供所述多根电线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并且所述橡胶栓被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保持;以及
捆束部件,在所述电缆被夹持于所述第1夹持部与所述第2夹持部之间的状态下,所述捆束部件卷绕于所述第1夹持部和所述第2夹持部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的保持结构,其中,
在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的一方形成有锁定部,
在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的另一方形成有被锁定部,所述被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部弹性地卡合,
所述第1保持件具有第1连结部,所述第1连结部将所述锁定部以及所述被锁定部的一方和所述第1夹持部连结,
所述第2保持件具有第2连结部,所述第2连结部将所述锁定部以及所述被锁定部的另一方和所述第2夹持部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的保持结构,其中,
所述第1夹持部从所述第1连结部的端部沿所述电缆以悬臂状延伸,
所述第2夹持部从所述第2连结部的端部沿所述电缆以悬臂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的保持结构,其中,
所述电缆的保持结构具备盖子,在所述盖子外嵌于所述橡胶栓的状态下,所述盖子向内侧按压所述橡胶栓,
在所述盖子形成有被卡止部,在所述电缆被所述第1夹持部和所述第2夹持部夹持的状态下,所述被卡止部与形成于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的双方或者一方的卡止部卡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49633A JP6439672B2 (ja) | 2015-12-22 | 2015-12-22 | ケーブルの保持構造 |
JP2015-249633 | 2015-12-22 | ||
PCT/JP2016/085884 WO2017110423A1 (ja) | 2015-12-22 | 2016-12-02 | ケーブルの保持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92834A CN108292834A (zh) | 2018-07-17 |
CN108292834B true CN108292834B (zh) | 2020-03-13 |
Family
ID=59089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70496.7A Active CN108292834B (zh) | 2015-12-22 | 2016-12-02 | 电缆的保持结构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59359B1 (zh) |
JP (1) | JP6439672B2 (zh) |
CN (1) | CN108292834B (zh) |
DE (1) | DE112016005918B4 (zh) |
WO (1) | WO201711042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92801B2 (ja) * | 2017-07-04 | 2020-12-0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細長部材の保持構造 |
JP6924387B2 (ja) * | 2018-03-15 | 2021-08-25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電線の保持構造 |
JP6883595B2 (ja) * | 2019-01-31 | 2021-06-0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保護チューブの接続構造 |
JP7116894B2 (ja) * | 2019-03-05 | 2022-08-1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カ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
JP7192652B2 (ja) * | 2019-05-13 | 2022-12-2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 |
JP7339225B2 (ja) * | 2020-10-12 | 2023-09-0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樹脂構造体、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2022099947A (ja) * | 2020-12-23 | 2022-07-05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弾性止水部材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357976A1 (de) * | 2002-12-11 | 2004-07-01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Nagoya | Verbind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rohrförmige Kabelabdeckung |
CN103094874A (zh) * | 2011-10-28 | 2013-05-0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密封构件及其安装方法及设置有密封构件的充电连接器 |
JP2015080340A (ja) * | 2013-10-17 | 2015-04-2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ハーネス装置 |
CN204760647U (zh) * | 2015-07-08 | 2015-11-11 | 广州沃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机尾线连接器的密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176013C (nl) * | 1977-09-19 | 1985-02-01 | Kabel Metallwerke Ghh | Eindstuk voor verdeling en afsluiting van een uit gebundelde afzonderlijke leidingen bestaande kabel. |
AU4705896A (en) * | 1996-01-22 | 1997-08-20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 Cable end seal for oil-filled cables |
JP2003017476A (ja) | 2001-03-30 | 2003-01-17 | Komatsu Ltd |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の冷却装置と同冷却装置を備えたプラズマエッチング装置 |
JP3389577B1 (ja) | 2001-09-28 | 2003-03-24 |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 多芯シースケーブルの端末部の防水構造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
US7635813B2 (en) * | 2007-09-10 | 2009-12-22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Article and method for sealing fluid-containing cables |
JP5862710B2 (ja) * | 2014-06-26 | 2016-02-16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シール部材 |
JP5862709B2 (ja) * | 2014-06-26 | 2016-02-16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シール部材、及び多芯ケーブルのシール構造 |
JP6213447B2 (ja) * | 2014-10-31 | 2017-10-1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ハーネス |
JP6311938B2 (ja) * | 2015-03-02 | 2018-04-18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多芯ケーブルのシール構造 |
JP6249239B2 (ja) * | 2015-03-11 | 2017-12-2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多芯ケーブルのシール構造 |
WO2016178790A1 (en) * | 2015-05-04 | 2016-11-10 | Pontus Subsea Connectors Llc | Boot seal |
JP6458710B2 (ja) * | 2015-11-12 | 2019-01-3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ケーブルのシール構造、及びシール部材 |
JP6458723B2 (ja) * | 2015-12-17 | 2019-01-3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多芯ケーブルのシール構造 |
CN108432074B (zh) * | 2015-12-24 | 2020-12-11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多芯电缆的密封结构以及橡胶栓 |
JP6924387B2 (ja) * | 2018-03-15 | 2021-08-25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電線の保持構造 |
JP7014040B2 (ja) * | 2018-05-10 | 2022-02-01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2015
- 2015-12-22 JP JP2015249633A patent/JP6439672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2-02 DE DE112016005918.3T patent/DE112016005918B4/de active Active
- 2016-12-02 US US16/061,485 patent/US10759359B1/en active Active
- 2016-12-02 CN CN201680070496.7A patent/CN108292834B/zh active Active
- 2016-12-02 WO PCT/JP2016/085884 patent/WO201711042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357976A1 (de) * | 2002-12-11 | 2004-07-01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Nagoya | Verbind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rohrförmige Kabelabdeckung |
CN103094874A (zh) * | 2011-10-28 | 2013-05-0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密封构件及其安装方法及设置有密封构件的充电连接器 |
JP2015080340A (ja) * | 2013-10-17 | 2015-04-2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ハーネス装置 |
CN104577894A (zh) * | 2013-10-17 | 2015-04-2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线束装置 |
CN204760647U (zh) * | 2015-07-08 | 2015-11-11 | 广州沃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机尾线连接器的密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92834A (zh) | 2018-07-17 |
US10759359B1 (en) | 2020-09-01 |
DE112016005918T5 (de) | 2018-09-20 |
JP2017118624A (ja) | 2017-06-29 |
WO2017110423A1 (ja) | 2017-06-29 |
US20200269778A1 (en) | 2020-08-27 |
DE112016005918B4 (de) | 2024-04-25 |
JP6439672B2 (ja) | 2018-1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92834B (zh) | 电缆的保持结构 | |
US9842671B2 (en) | Seal member and seal structure for multicore cable | |
JP6065228B2 (ja) | コネクタ | |
JP5140414B2 (ja) | コルゲートクランプ | |
US20100300748A1 (en) | Waterproof joint section forming method and wire harness provided with waterproof joint section formed by the method | |
WO2014021182A1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構造 | |
EP3148025B1 (en) | Sealing member | |
CN111133648A (zh) | 电缆密封件以及具有壳体的装置 | |
US9209553B2 (en) | Plug-connector housing and plug connector | |
WO2013047854A1 (en) |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8370146B (zh) | 多芯电缆的密封结构 | |
CN109273939A (zh) | 连接器装置 | |
CN113169469B (zh) | 电缆接头、接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
JP5769024B2 (ja) | 電線固定部材 | |
WO2016104241A1 (ja) | 多芯ケーブルのシール構造 | |
JP6376107B2 (ja) | シール部材、及び多芯ケーブルのシール構造 | |
KR100993098B1 (ko) | 고정용 압착밴드, 이를 이용하여 차폐 커넥터와 일괄형 편조차폐선을 결합하는 방법 및, 차폐 커넥터 구조체 | |
JP6447433B2 (ja) | 端子カバー | |
US20200161021A1 (en) | Electric wire bundling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 |
KR102718993B1 (ko) | 와이어링 그로멧 | |
CN210778291U (zh) | 一种防水按钮开关 | |
JPH11329564A (ja) | 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 |
CN117678130A (zh) | 包括线缆和用于该线缆的密封套筒的系统 | |
KR200466408Y1 (ko) | 와이어시일 | |
KR200381081Y1 (ko) | 와이어 하네스 결속용 밴드 케이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