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4027B - 致冷单元 - Google Patents
致冷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04027B CN105004027B CN201510395428.5A CN201510395428A CN105004027B CN 105004027 B CN105004027 B CN 105004027B CN 201510395428 A CN201510395428 A CN 201510395428A CN 105004027 B CN105004027 B CN 1050040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water
- air
- air heat
- bas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8—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6—Drip trays for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48—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 F24F1/50—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with outlet air in upward dire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6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he outdoor unit
- F24F1/68—Arrangement of multiple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7—Casings or covers with control knobs; Mounting controlling members or control units therei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6—Several compression cycles arranged in parall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6/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 F25B6/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arranged in parall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致冷单元,包括:筐体(F),该筐体(F)在上部载置有具有空气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部(1),并在内部形成有机械室(2);多个独立的制冷循环单元(1RA、2RB),这些制冷循环单元(1RA、2RB)收容在机械室(2)中,并由除空气热交换器(3)之外的制冷循环设备构成;以及控制箱(8),该控制箱(8)包括水循环泵(13)及控制用电子元器件,从筐体(F)的里侧朝向正面前方侧依次配置有水循环泵(13)、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控制箱(8),可将对用于接受各种信号来控制电动部件的电子元器件等予以收容的控制箱(8)设定在最佳位置,从而能使对控制箱(8)的维修作业简化,并能提高操作性。
Description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53166,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2月15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180009461.X,名称为“致冷单元”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适用于例如大规模建筑物等的空调装置、热泵供热水装置等的致冷单元。
背景技术
公开有一种热交换单元即所谓的致冷单元。上述致冷单元(热交换单元)由热交换室、机械室、配置在热交换室内的空气热交换器、将空气送风至上述空气热交换器的送风机及收容在上述机械室的制冷循环构成部件构成(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7-163017号公报)。
上述空气热交换器配置成正面观察时彼此呈大致V字形相对。上述机械室形成为正面观察时呈大致倒V字形,其中收纳有压缩机、四通阀、使制冷剂膨胀的膨胀阀、进行水与制冷剂间的热交换的水热交换器等,将上述构件通过制冷剂管连通,以构成上述空气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
此外,在致冷单元中,不仅需要将水导入水热交换器的水循环泵和水配管,还需要控制箱,该控制箱收容有电子元器件等,该电子元器件接受来自遥控器(远距离操作盘)的控制信号及来自各种的传感器等的检测信号,并将控制信号送至上述电动部件,但并没有与这些相关的记载。
发明内容
但是,在压缩机、送风机、水循环泵等电动部件出现故障时,需要对收容在上述控制箱中的控制用电子元器件及控制基板等进行维修。因此,控制箱在致冷单元中的位置设定在维修作业方面是极为重要的。
若进一步说明,这种致冷单元设置在大规模建筑物的例如屋顶或另外设置的专用场地上。此处还设置有给排水设备及供电设备等,在设置在屋顶上的情况下,还设置有电梯驱动装置等。而且,在配置上受到各设备相对于大规模建筑物自身的设计结构的规模等条件的诸多限制。
例如,在上述文献的图1所示的单纯的一列结构的致冷单元中,若沿着其长边方向的一侧部具有空间间隔的话,则不会对控制箱的位置设定造成任何问题。但是,通常很多情况是在前方侧或背面侧的端部,在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通路或空间间隔。
此外,如上述文献的图5所示,有时也将多台致冷单元的各侧面并排设置,而排列为多列。在这种结构下,即便沿着两侧列的致冷单元的外表面侧存在空间间隔,在正中列的制冷单元的两侧面也没有通路,而使对控制箱的维修作业变得极为不便。
本发明基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冷单元,该致冷单元将收容有用于接受各种信号以对电动部件进行控制的电子元器件等的控制箱设置在最佳位置上,能实现对控制箱的维修作业的简化,并能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致冷单元包括:筐体,该筐体在上部载置有具有空气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并在内部形成有机械室;多个独立的制冷循环单元,这些制冷循环单元收容在上述筐体内的机械室中,并由除空气热交换器之外的制冷循环设备构成;以及控制箱,该控制箱包括一台水循环泵及控制用电子元器件,从筐体的里侧朝正面前方侧依次配置有水循环泵、第一制冷循环单元、第二制冷循环单元、控制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取下覆盖机械室的侧面面板的状态下的致冷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机械室内部的立体图,是对第一排水盘至第四排水盘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模块单体的立体图。
图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模块单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排水盘的立体图。
图7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水循环泵和水配管周围的立体图。
图8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致冷单元的制冷循环结构图。
图9是对设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筐体的下部框的空气吸入口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0是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空气吸入口的气流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完成组装的致冷单元Y的立体图,图2是取下后述机械室2的侧面面板2a后的状态下的致冷单元Y的侧视图。
上述致冷单元Y生成冷水或温水,例如使用所得到的冷水对空气进行冷却来发挥对室内(屋内)的制冷作用,或者使用所得到的温水对空气进行加热来发挥对室内(屋内)的制热作用。除了空调装置之外,其还能用作热泵供热水装置。
在此,俯视观察时,上述致冷单元Y呈由互相平行的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形成的矩形。此外,沿着一个短边方向形成有可供操作员通行的通路T,操作者沿另一方向通行则会处于不便的状态。
另外,如图9所示,在并排设置有多个致冷单元Y的情况下,操作者可沿着形成在致冷单元Y彼此间的间隔的长边方向通行。此外,也可以形成空间间隔,以代替通路T。
将沿图1的通路T的短边方向端面(在图2中为右侧侧面)设定为“正面N”,将里侧端面(左侧侧面)设定为“背面H”,并将与长边方向平行的端面(前方侧正面)设定为“侧面E”。这种致冷单元Y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下半部分由筐体F构成,在该筐体F上设置有热交换部1,在筐体F内部形成有机械室2。
上述热交换部1由多个(在此为四组)热交换器模块M和相同数量的送风机S构成。在一组热交换器模块M中,一对(两个)空气热交换器3、3彼此相对配置,在上述空气热交换器3、3的上端部彼此之间配置有送风机S。
在各个热交换器模块M的上端部设有顶板4,在上述顶板4的与热交换器模块M彼此间相对的位置上安装有上述送风机S。若进一步说明的话,从顶板4朝上方突出设置有圆筒状的吹出口5,风扇罩6覆盖该吹出口5的突出端面。
构成上述热交换器模块M的空气热交换器3、3彼此以上端部即靠顶板4一侧较宽、下端部即靠机械室2一侧较窄的方式欲靠近地相对,正面观察以呈大致V字形的方式彼此倾斜。
设置上述热交换部1的筐体F由上部框Fa、下部框Fb及将上述上部框Fa与下部框Fb连接的竖框Fc构成。另外,在上部框Fa上设有横条Fd(参照图3)。在此,在上述筐体F的沿长边方向的侧面E上安装有三块侧板2a,在沿短边方向的正面N和背面H上安装有端板2b,将由它们围成的空间内部称为上述机械室2。
上部框Fa和下部框Fb分别被组装成俯视呈横向较长的矩形。各自的长边方向尺寸形成为相同尺寸,但关于短边方向尺寸,正面N和背面H均形成为上部框Fa的短边方向尺寸较短,下部框Fb的短边方向尺寸比上部框Fa的短边方向尺寸长。
即,上部框Fa的短边方向尺寸与构成热交换部1的热交换器模块M的短边方向尺寸相对应而较短。因此,将上述上部框Fa与下部框Fb连接的竖框Fc以从上部朝向下部进深方向尺寸依次扩大的方式倾斜设置,筐体F自身形成为主视(后视)呈大致倒V字形。
这样,设置在筐体F上的热交换部1主视以从上端朝向下方依次缩小的方式倾斜而呈大致V字形,筐体F呈从上端朝向下方依次扩大的大致倒V字形,因此,作为致冷单元Y的主视图,形成为中央部分被束起的大致鼓状。
特别是如图2所示,在形成于筐体F内的机械室2中,从背面H至正面N依次配置有功率可变型的水循环泵13、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和控制箱8。
换言之,在最靠近正面N的位置上配置有控制箱8,在最靠近背面H的位置上配置有水循环泵13,在上述控制箱8与水循环泵13之间配置有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和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
通过这样,在机械室2内收容有控制箱8、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水循环泵13及制冷剂配管和回水配管,但上述所有的构成部件收纳在构成筐体F的侧板2a与端板2b之间的内部。即,在图1所示的完成状态下的致冷单元Y中,没有从筐体F露出的构件。
接着,对收容在机械室2中的构成部件进行说明。
图3是机械室2内部的立体图,并且是对第一排水盘7a至第三排水盘7c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在构成筐体F的上部框Fa上设置有四块第一排水盘7a。虽未特别图示,但在各第一排水盘7a上分别连接有排水软管,以将排泄水引导至第二排水盘7b。
设有两块上述第二排水盘7b。在一方的排水盘7b上承载有上述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在另一方的排水盘7b上承载有上述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因此,第二排水盘7b在上述控制箱8的背面H侧端部与下部框Fb的背面H侧端部之间串联排列。
第二排水盘7b被支承在未图示的支承构件上。上述排水盘7b的支承构件设置在下部框Fb的短边方向上,并在长边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设置。与上述第二排水盘7b的下部侧隔着规定间隔地,将第三排水盘7c支承在下部框Fb上。
第三排水盘7c的短边方向尺寸与第二排水盘7b的短边方向尺寸相同,长边方向尺寸形成与将两块第二排水盘7b串联排列的全长尺寸相同。
在后述的制热运转时,空气热交换器3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空气中所含的水分冷凝而成为排泄水。首先,排泄水呈水滴状,附着在表面上,但会逐渐积聚,而流下至各第一排水盘7a。
上述排泄水经由排水软管而收集在下部侧的第二排水盘7b中。在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的构成部件中也生成有排泄水,排泄水在被第二排水盘7b承接后,被收集到第三排水盘7c中,然后被排出至外部。
在上述机械室2的背面H侧端部上配置有上述水循环泵13,并以靠近该水循环泵13的方式配置有第一水热交换器11。此外,从第一水热交换器11沿着筐体F的前方侧长边方向并排设置有后述第一接收部10a和第二接收部10b,并配置有第二水热交换器12。
从第二水热交换器12沿筐体F的前方侧长边方向并排设置有第三接收部10c和第四接收部10d,特别是第四接收部10d以靠近控制箱8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水循环泵13上连接有第一水配管P1(如图2及图7所示),其作为导入管而可用作从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地方的回流管。在水循环泵13与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水配管P2。
此外,在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下部与第二水热交换器12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三水配管P3。在第二水热交换器12下部连接有第四水配管P4,该第四水配管P4朝上述水循环泵13的方向延伸,其端部与上述第一水配管P1并排排列。上述第四水配管P4作为导出管,延伸至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地方。
在上述第一接收部10a、第二接收部10b及第一水热交换器11的背面侧配置有由两台功率可变型的压缩机和两个四通阀及两个气液分离器等构成的制冷循环设备1K。
它们通过制冷剂管连通,将分别构成最靠背面H一侧的热交换器模块M和位于其前方侧的热交换器模块M的每两组空气热交换器3、3通过制冷剂管连接,以构成两个独立的制冷循环,从而可构成上述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
在上述第三接收部10c、第四接收部10d及第二水热交换器12的背面侧配置有由两台功率可变型的压缩机和两个四通阀及两个气液分离器等构成的制冷循环设备2K。
它们通过制冷剂管连通,将分别构成最靠正面N一侧的热交换器模块M和位于其里侧的热交换器模块M的每两组空气热交换器3、3通过制冷剂管连接,以构成两个独立的制冷循环,从而可构成上述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
换言之,在筐体F内的机械室2中除了构成四台热交换器模块M的空气热交换器3之外,还收容有彼此独立的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和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并将各制冷循环单元1RA、2RB设置在第二排水盘7b上。
第一水热交换器11和第二水热交换器12彼此通过第一水配管P1~第四水配管P4串联连通,在各制冷循环单元1RA、2RB中,两组制冷循环设备1K、2K分别与一台水热交换器11、12并排连接。
图4是单体的热交换器模块M的立体图,图5是将热交换器模块M分解后的立体图。
将四台各图所示的热交换器模块M串联排列,在使顶板4与第一排水盘7a彼此紧密接触的状态下,构成先前图1及图2所示的热交换部1。但是,将相邻的构成热交换器模块M的空气热交换器3彼此隔着稍许间隙并排设置。
单体的热交换器模块M如上所述由一对空气热交换器3、3构成。单体的空气热交换器3由侧视呈大致矩形的平板部3a和沿该平板部3a的左右两侧部折曲的折曲片部3b构成。
准备一对上述空气热交换器3,并使彼此的折曲片部3b相对,从而倾斜成主视呈大致V字形。因此,在相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3的、相对的折曲片部3b、3b彼此间形成有大致V字形的空间部,但上述空间部由切割成大致V字形的作为板体的遮蔽板15封闭。
上述遮蔽板15设置在一组热交换器模块M的左右两侧部。因此,如图1及图2所示,在并排配置有四组热交换器模块M时,在相邻的热交换器模块M中,遮蔽板15彼此靠近地设置。
上述空气热交换器3处于使横向上较短、纵向上非常长的大致窄长状的翅片竖起的状态,翅片彼此隔着狭小的间隙并排,热交换管贯穿其中。上述热交换管在翅片的横向上隔着间隔地并排设置多列,并在翅片的纵向上蛇行设置。
将平板状的空气热交换器3的两侧部朝彼此相同的方向折曲,以沿着两侧部形成折曲片部3b,折曲片部3b彼此之间被留下作为平板部3a。通过形成为俯视呈大致U字形,从而能缩短致冷单元Y在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不仅能减少安装空间,还能提高热交换效率。
如图5所示,在空气热交换器3的平板部3a上端与下端之间横跨有固定框16。固定框16的上端被折曲成钩状(大致コ字形),从而能卡在平板部3a的内表面上部与上端面及外表面上部上。此外,固定框16形成为梯子状,在进行维修作业时能用作操作者的立脚点。
在使用固定框16将一对空气热交换器3、3固定成侧视呈大致V字形之后,在固定框16的上端部彼此之间架设连接构件即风扇底座50,以对空气热交换器3的倾斜角度进行保持。
在上述风扇底座50上安装有构成上述送风机S的风扇电动机51,并在该风扇电动机51的转轴上嵌接有风扇52。如上所述,风扇52与设于顶板4的圆筒状的吹出口5相对配置,在吹出口5上设有风扇罩6。
上述固定框16的下端部以使空气热交换器3相对于第一排水盘7a倾斜的状态安装固定,但由于空气热交换器3倾斜,因此,在空气热交换器3的下端面与第一排水盘7a之间会出现间隙。因此,第一排水盘7a具有如下所述的结构。
图6是第一排水盘7a的立体图。
第一排水盘7a呈矩形的盘状,其从短边方向的两侧端部朝向其中央部逐渐朝下方倾斜。因此,在第一排水盘7a的中央部沿长边方向形成有线状的最深部e,在该最深部e的局部设有与上述排水软管连接的排水口55。
在第一排水盘7a上的两侧端部彼此相对地设有一对热交换器底座57。各热交换器底座57与第一排水盘7a的倾斜方向相反地,从短边方向的两侧端部朝向其中央部逐渐朝上方倾斜,中央部最高,短边方向的两侧端部最低。
在第一排水盘7a上倾斜配置的图6中未图示的上述空气热交换器3的、构成该热交换器3的折曲片部3b载置在热交换器底座57上。因此,热交换器底座57可填埋空气热交换器3的下端面与第一排水盘7a间的间隙,从而不会对空气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效率造成影响。
此外,在第一排水盘7a的设于左右的热交换器底座57之间,彼此相对地设有一对平片部58。各平片部58形成为在与热交换器底座57正交的方向上较长,上述固定框16的下端部载置在各平片部58上。接着,通过螺钉等将固定框16的下端部固定至上述平片部58。
在各平片部58的一端部彼此之间并排设置有两个圆筒体59,在各圆筒体59中插通有与上述空气热交换器3连接的制冷剂管。在各平片部58的相反一侧端部设有小径的圆筒体60,在上述圆筒体60中插通有与上述风扇电动机51连接的电源线。
图7仅是水回路Z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在水循环泵13上连接有作为导入管的第一水配管P1,水循环泵13与第一水热交换器11通过第二水配管P2连通。第一水热交换器11和第二水热交换器13与第三水配管P连通,在第二水热交换器12的下部连接有作为导出管的第四水配管P4。
如图2及图7所示,上述水循环泵13配置在水回路Z的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的大致中间部。通过这样,即便空气混入水回路Z中,该空气也不会停留在水循环泵13的内部。在水循环泵13的内部始终存在起动前注水,从而能防止因混入空气而引起水循环泵13的起动故障。
此外,在水回路Z的距致冷单元Y的配置面的高度为最高的部位处设有第一水配管P1和第二水配管P2的一部分。在作为上述水回路Z的最高部位的第一水配管P1及第二水配管P2的一部分上设有自动抽空气装置61。
上述自动抽空气装置61在阀主体内收容有浮子,一旦空气停留在浮子周围,浮子便会失去浮力而下沉,从而使阀打开。即,通过打开阀可将水配管中的空气自动地从阀主体内抽出。
可能会因某些缘故而在水循环泵13内部也混入足以停留这种程度的大量空气。然而,由于包括上述自动抽空气装置61,因此,空气被自动排出至外部,不会在水循环泵13内部停留有空气。在水循环泵13中始终存在起动前注水,能防止因空气混入而引起的起动故障。
此外,虽然没有特别示出,但在上述自动抽空气装置61上设有单向阀。这是因水配管Z处于负压的情况很多,为了防止在作用有逆压的情况下有空气混入(逆流)而设置的。
图8是包括第一系统至第四系统的制冷循环R1~R4的致冷单元Y的制冷循环结构图。
另外,由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制冷循环R1、R2来构成上述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由第三系统和第四系统的制冷循环R3、R4来构成上述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
由于除了一部分之外各系统均为相同结构的制冷循环,因此,在此仅对第一系统的制冷循环R1进行说明,对第二系统~第四系统的制冷循环R2~R4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新说明。
在功率可变型的压缩机17的排出侧制冷剂管上连接有四通阀18的第一端口,与该四通阀18的第二端口连接的制冷剂管分支而与一对空气热交换器3、3连通。上述一对空气热交换器3、3如图4及图5中所说明的那样彼此相对设置,以构成一组热交换器模块M。
构成各空气热交换器3、3的热交换管汇集到集合管,并与设有膨胀阀的分支的制冷剂管连通。上述分支的制冷剂管也被汇集为一根,并经由第一接收部10a而与设于第一水热交换器11的第一制冷剂流路40连通。
另外,上述膨胀阀19被分别设置在分支的制冷剂管上,但不限定于此,上述膨胀阀19也可以设置在将分支的制冷剂管汇集为一根的制冷剂管上。因此,也可以是一个膨胀阀19。
第一制冷剂流路40经由制冷剂管而与四通阀18的第三端口连通。四通阀18的第四端口通过气液分离器20并经由制冷剂管而与压缩机17的吸入部连通。
这样,在构成第一系统的制冷循环R1的同时,例如从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地方伸出的回流管即第一水配管P1与水循环泵13连接,以作为水回路Z。从上述水循环泵13经由第二水配管P2而与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中的水流路33连接。
第一水热交换器11的水流路33经由第三水配管P3而与第二水热交换器13的水流路33连通。在第二水热交换器12中,第四水配管P4与上述水流路33连通,从而经由第四水配管P4引导至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地方。
第二系统的制冷循环R2也构成为完全相同,特别是将第二接收部10b与四通阀18连通的制冷剂管与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中的第二制冷剂流路41连接。
即,在第一水热交换器11的一个水流路33的两侧交替设置有第一制冷剂流路40和第二制冷剂流路41,以使一个水热交换器11同时具有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制冷循环R1、R2,并将它们并联连接。
第二水热交换器12同样也在一个水流路33的两侧交替设有与第三接收部10c连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40和与第四接收部10d连通的第二制冷剂流路41,以使一个水热交换器12同时具有第三系统和第四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制冷循环R3、R4,并将它们并联连接。
这样,在机械室2中设置有水循环泵13和第一水热交换器11及第二水热交换器12,且第一水配管P1~第四水配管P4将水循环泵13、第一水热交换器11和第二水热交换器12串联连通。
接着,由第一系统的制冷循环R1和第二系统的制冷循环R2来构成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由第三系统的制冷循环R3和第四系统的制冷循环R4来构成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
在上述致冷单元Y中,为实现制冷作用而获取冷水的情况如下所述。
例如,在同时驱动第一系统至第四系统的制冷循环R1~R4各自的压缩机17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时,排出经高温高压后的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气体从四通阀18被引导至一对空气热交换器3,并与通过驱动送风机S而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制冷剂气体冷凝液化,在被引导至膨胀阀19后绝热膨胀。
然后,液体制冷剂在合流并暂时停留在各接收部10a~10d之后,被引导至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中的第一制冷剂流路40和第二制冷剂流路41,而与引导至水流路33的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流路40、41的制冷剂蒸发而从水流路33的水中夺取蒸发潜热,从而对水流路33的水进行冷却,使其变为冷水。
在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中,由于包括与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制冷循环R1、R2分别连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40和第二制冷剂流路41,因此能高效率地对水进行冷却。从水循环泵13送来的水例如为12℃时,其在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中被通过两个系统的制冷循环R1、R2的制冷剂流路40、41引导来的制冷剂冷却了2.5℃,而使温度降低至9.5℃。
接着,温度降低后的冷水经由第一水配管P1而被引导至第二水热交换器12,在此,与和双系统的第三制冷循环R3、第四制冷循环R4连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40和第二制冷剂流路41进行热交换。
因此,在9.5℃下被导入的水在第二水热交换器12中被再次冷却了2.5℃,在变成温度降低为7℃的冷水后被导出。上述冷水经由导出管即第二水配管P2而被引导至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地方,对由室内风扇引导来的空气进行冷却,以实现制冷作用。
此外,在各水热交换器11、12中蒸发的制冷剂在经由四通阀18被引导至气液分离器20进行气液分离之后,被吸入压缩机17后再次进行压缩,并反复进行上述制冷循环。
这样,通过将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与第二水热交换器12的水流路33、33串联连接,就可分两个阶段降低冷水的温度,因此,能得到更有效的制冷性能。
第一水热交换器11通过与双系统的第一制冷循环R1及第二制冷循环R2连通,而能在各制冷循环R1、R2中分别装载一台压缩机17。
第二水热交换器12也通过与双系统的第三制冷循环R3及第四制冷循环R4连通,而能在各制冷循环R3、R4中分别装载一台压缩机17。
因此,所有的制冷循环R1~R4均是独立的,不需要使在制冷剂回路内循环的润滑油分到压缩机17内,从而能防止因分油而导致性能降低。即便一个系统的制冷循环停止运转,也能通过其它三个系统的制冷循环继续运转,能将运转停止的影响抑制到最小程度,从而能确保可靠性。
此外,由于所有的压缩机17和水循环泵均是功率可变型的,因此,能根据制冷载荷来实现高效率的运转。
为实现制热作用而获得温水的情况如下所述。
在同时驱动各制冷循环的压缩机17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后,排出经高温高压后的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气体从四通阀18被引导至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中的第一制冷剂流路40,并与从水循环泵13引导至水流路33的水进行热交换。在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中,制冷剂被冷凝液化,利用冷凝热对水流路33的水进行加热。
在此,由于与双系统的制冷循环连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40及第二制冷剂流路41设置在第一水热交换器11和第二水热交换器12中,因此,能高效率地对水进行加热。由于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与第二水热交换器12串联连接,因此,能使温水的温度分两个阶段上升,能提高制热性能。
从第一水热交换器11导出的液体制冷剂被引导至第一接收部10a和膨胀阀19,在进行绝热膨胀之后,被引导至空气热交换器3、3来进行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18和气液分离器20被吸入压缩机17,然后再次被压缩,反复进行上述制冷循环。在其它制冷循环中,按相同的路径进行循环。
另外,在获得温水的制热运转中,在构成热交换器模块M的一对空气热交换器3、3中,制冷剂蒸发,从而使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来附着排泄水。若外部气体温度为非常低的低温,则所附着的排泄水冻结成霜而容易附着。传感器感测到上述结霜,将信号发送至控制箱8内的控制用电子元器件。
控制用电子元器件发出将包括传感器感测到结霜的空气热交换器3、3的制冷循环从制热运转切换为制冷运转的指令。包括传感器没有感测到结霜的空气热交换器3、3的制冷循环继续原样进行制热运转。
在切换为制冷运转的制冷循环中,切换四通阀18,使制冷剂从压缩机17经由四通阀18引导至空气热交换器3、3,进行冷凝使其变为液体制冷剂。伴随着制冷剂的冷凝变化而释放冷凝热,将附着于其上的霜融化。
由于在各热交换器模块M的两侧部包括遮蔽板15、15,因此,空气不会从彼此相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3之间泄漏,并且能阻止空气从相邻的热交换器模块M进入。因此,除霜运转中的空气热交换器3、3和继续制热运转的空气热交换器3、3彼此间不会产生热影响。
此外,例如制冷剂在第一水热交换器11的第一制冷剂流路40中蒸发,以对引导至水流路33的温水进行冷却。但是,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中的第二制冷剂流路41与继续制热运转的第二制冷循环R2连通,从而使制冷剂冷凝,并将冷凝热释放至水流路W的温水中。
因此,从第一水热交换器11导出的状态下的温水的温度降低被保持在极小的范围内。其结果是,若仅使一组制冷循环切换为除霜运转,从第一水热交换器11供给出的温水的温度降低很少。
此外,由于所有的压缩机17和水循环泵13均是功率可变型的,因此,能根据制热载荷来实现高效率的运转。
这样,在机械室2内收容有控制箱8、多个制冷循环单元1RA、2RB、水循环泵13及制冷剂配管和回水配管,但它们全部被收纳在构成筐体F的侧板2a与端板2b之间的内部。即,在图1所示的完成状态下的致冷单元Y中,没有从筐体F露出的构件。
因此,在能使将致冷单元Y搬入设置现场后进行的施工作业减轻这点上是自不待言的,在空间节省上也是有利的。特别是,通过将水循环泵13收容在筐体内,就不用经受风雨和阳光直射,可使其寿命增长。
上述致冷单元Y从筐体F的正面N前侧朝向里侧依次配置了控制箱8、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水循环泵13。在设有控制箱8的靠正面N一侧的端部上设有致冷单元Y的配置地方的通路T(或空间间隔)。
即,在进行维修作业时,使用者不用从通路T进入里面,只要保持位于通路T上的位置取下端板2b,就可使控制箱8立即显现,从而可提高操作性。
第一系统的制冷循环R1和第二系统的制冷循环R2共用第一水热交换器11,并由它们构成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同样地,第三系统的制冷循环R3和第四系统的制冷循环R4共用第二水热交换器12,并由它们构成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
收容在机械室2内的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及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分别包括两台压缩机17、两个四通阀18、两个(实际上为四个)膨胀阀19、两台气液分离器20及一台水热交换器11或12,使双系统的制冷循环R1、R2或R3、R4分别与一台水热交换器并联连接。
此外,由于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和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分别载置在第二排水盘7b上,并使制冷循环单元化,因此,能容易地进行上述构成部件的组装。
由于将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中的第一水热交换器11与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中的第二水热交换器12彼此串联连接,因此,可分两个阶段生成冷水或温水,从而在整体上使制冷循环的热效率变好。
一台热交换器模块M包括彼此相对的两台空气热交换器3、3。第一制冷循环单元1RA和第二制冷循环单元2RB各包括两台,共计包括四台热交换器模块M。此外,各热交换器模块M载置在独立设置的第一排水盘7a上。
如上所述,由于对各热交换器模块M进行载置的第一排水盘7a分别是独立的,因此,能容易地进行热交换器模块M的组装作业。在各制冷循环系统R1~R4中独立地进行除霜的情况下,在其它制冷循环系统中不会再次冻结。
图9表示最适合安装于大规模建筑物的、由多个致冷单元Y来构成装置的一例。即,并排设置三列致冷单元Y,该致冷单元Y是先前在图1中进行说明的将四台热交换器模块M直接连接而成的。
在此所使用的致冷单元Y在构成筐体F的下部框Fb的、特别是沿长边方向的边部上,隔着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空气吸入口65。通常,致冷单元设置在用于将现场水配管(回流管或往路管)等配置于下部的支承台上。通过在致冷单元Y的下部设置空气吸入口65,可将致冷单元Y的下部框Fb的上表面空间与支承台下部的空间连通。
由于处于并排设置有三列将四台热交换器模块M直接连接而成的致冷单元Y的状态,因此,特别是对于正中间一列的致冷单元Y来说,其左右两侧的下部框Fb与两侧列的致冷单元Y的下部框Fb几乎处于紧贴状态。但是,设于各下部框Fb的上述空气吸入口65的开口状态保持原样。
如图10所示,在同时使所有的致冷单元Y工作的状态下,能同时对各致冷单元Y所设置的四台送风机S进行驱动。因此,空气被从构成各列致冷单元Y的热交换器模块M的左右两侧吸入,在与各热交换器模块M进行热交换后,从上端部吹出。
特别是,在左右两侧列的致冷单元Y的一个面上,由于不存在其它构成部件,因此,能将热交换空气顺畅地吸入。但是,在左右两侧列的致冷单元Y的另一个面和正中间一列的致冷单元Y的左右两侧面上,存在彼此相对的致冷单元Y。
伴随着各送风机S的动作,会在致冷单元Y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面上,从彼此相对的致冷单元Y之间的空间部U吸入空气。但是,上述空间部U本来就沿着致冷单元Y的长边方向形成,因此,被吸入的空气量容易不足。
在此,如上所述,在构成致冷单元Y的筐体F的下部框Fb上设置有多个空气吸入口65。若送风机S被驱动,空气也会从上述空气吸入口65吸入,而被引导至沿着空间部U的热交换器模块M。因此,能消除对热交换器模块M的热交换空气量的不足,并可提高热交换效率。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将构成要素变形后具体化。而且,能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组合来形成各种发明。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实现对控制箱的维修作业的简化,并能提高操作性等效果。
Claims (5)
1.一种致冷单元,包括:
筐体(F),该筐体(F)具有机械室(2),在该机械室(2)内收容有制冷循环设备(1K);以及
热交换部(1),该热交换部(1)以沿着所述筐体(F)的长边方向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机械室(2)上,
所述热交换部(1)包括沿所述筐体(F)的长边方向排列的多个热交换器模块(M),各热交换器模块(M)具有成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成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在与所述筐体(F)的长边方向正交的短边方向上相对,且所述成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以随着靠向所述热交换部(1)的上方而逐渐远离的方式呈大致V字状倾斜配置,
所述空气热交换器(3)分别具有沿着所述筐体(F)的长边方向的平板部(3a)、从所述平板部(3a)的两侧部朝向相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折曲的折曲片部(3b),在相对的所述成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的所述折曲片部(3b)之间,设置有宽度尺寸比所述热交换部(1)的短边方向的尺寸短的大致V字状的遮蔽板(15),利用该遮蔽板(15)将在相对的所述成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的所述折曲片部(3b)之间形成的大致V字状的空间部封闭,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固定框(16),该固定框(16)配置在呈大致V字状倾斜的所述成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之间,横跨在所述空气热交换器(3)各自的上端与下端之间;以及
风扇底座(50),该风扇底座(50)架设在所述固定框(16)的上端部之间,
相对的所述成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的倾斜角度通过所述风扇底座(50)保持,将空气引导至所述空气热交换器(3)的送风机(S)安装于所述风扇底座(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置于所述筐体(F)上的排水盘(7a),呈大致V字状倾斜的所述成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的下端部固定于所述排水盘(7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板(15)的宽度尺寸随着从所述遮蔽板(15)的下端部朝向上端部而连续地增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板(15)的宽度尺寸在相对的所述成对的空气热交换器(3)的所述折曲片部(3b)之间连续变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板(15)在其下端部具有沿着所述热交换部(1)的短边方向的缘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30527 | 2010-02-15 | ||
JP2010-030527 | 2010-02-15 | ||
CN201180009461.XA CN102753895B (zh) | 2010-02-15 | 2011-02-15 | 致冷单元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09461.XA Division CN102753895B (zh) | 2010-02-15 | 2011-02-15 | 致冷单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04027A CN105004027A (zh) | 2015-10-28 |
CN105004027B true CN105004027B (zh) | 2019-03-12 |
Family
ID=443678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95428.5A Active CN105004027B (zh) | 2010-02-15 | 2011-02-15 | 致冷单元 |
CN201180009461.XA Active CN102753895B (zh) | 2010-02-15 | 2011-02-15 | 致冷单元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09461.XA Active CN102753895B (zh) | 2010-02-15 | 2011-02-15 | 致冷单元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401563B2 (zh) |
KR (1) | KR101388844B1 (zh) |
CN (2) | CN105004027B (zh) |
WO (1) | WO201109962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96161B2 (ja) * | 2011-09-13 | 2014-05-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JP5627564B2 (ja) * | 2011-12-16 | 2014-11-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JP2013148275A (ja) * | 2012-01-19 | 2013-08-0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空冷式チラーシステム |
JP3199864U (ja) * | 2012-09-28 | 2015-09-17 | トレイ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エアコン室外機 |
EP2971982B1 (en) | 2013-03-15 | 2019-08-14 | Carrier Corporation | Modular coil for air cooled chillers |
JP5884784B2 (ja) * | 2013-04-12 | 2016-03-15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チラー装置 |
JP6219508B2 (ja) * | 2013-07-01 | 2017-10-25 | トレイ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空調屋外ユニット |
JP6381657B2 (ja) * | 2014-10-03 | 2018-08-2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6480705B2 (ja) * | 2014-10-30 | 2019-03-13 |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6433582B2 (ja) * | 2015-04-21 | 2018-12-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熱源ユニット |
JP6359183B2 (ja) * | 2015-05-14 | 2018-07-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JP6222180B2 (ja) * | 2015-07-29 | 2017-11-01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チラー装置 |
EP3343133A4 (en) | 2015-08-28 | 2018-09-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
JP6580149B2 (ja) | 2015-10-08 | 2019-09-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2017106643A (ja) * | 2015-12-07 | 2017-06-15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チラーユニット |
JP6725871B2 (ja) * | 2016-02-29 | 2020-07-22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JP6701515B2 (ja) * | 2016-02-29 | 2020-05-27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JP6269717B2 (ja) * | 2016-04-21 | 2018-01-31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熱源ユニット |
KR102237808B1 (ko) * | 2016-06-16 | 2021-04-07 | 도시바 캐리어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
JP6935529B2 (ja) * | 2016-06-16 | 2021-09-15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6016539A (zh) * | 2016-06-29 | 2016-10-12 | 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支路热管热泵复合系统 |
JPWO2018062054A1 (ja) * | 2016-09-27 | 2019-07-04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6369518B2 (ja) * | 2016-09-30 | 2018-08-08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 |
JP2018063101A (ja) * | 2016-10-14 | 2018-04-19 |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空冷チラー |
JP2018063097A (ja) * | 2016-10-14 | 2018-04-19 |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空冷チラー |
JP6852090B2 (ja) * | 2016-12-19 | 2021-03-31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2018109455A (ja) * | 2016-12-28 | 2018-07-12 | 株式会社前川製作所 | 空冷式熱交換ユニット及びクーラユニット |
JP6853059B2 (ja) * | 2017-02-10 | 2021-03-31 | 株式会社前川製作所 | 熱交換ユニットの組立て方法 |
JP6409896B1 (ja) * | 2017-03-30 | 2018-10-2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 |
CN107796063A (zh) * | 2017-10-25 | 2018-03-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双系统空调外机 |
CN107804211A (zh) * | 2017-10-25 | 2018-03-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及方舱车 |
JP7313796B2 (ja) * | 2018-01-12 | 2023-07-25 |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熱交換ユニット |
JP7034251B2 (ja) | 2018-03-07 | 2022-03-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熱源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9442721A (zh) * | 2018-11-16 | 2019-03-08 |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一种风冷模块机组外框 |
EP4012277A4 (en) * | 2019-08-07 | 2022-08-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
EP4012295A4 (en) * | 2019-08-07 | 2022-08-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UNIT AND REFRIGERATION UNIT SYSTEM |
JPWO2021024410A1 (ja) * | 2019-08-07 | 2021-12-2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チリング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
WO2021044886A1 (ja) * | 2019-09-05 | 2021-03-11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US20230010232A1 (en) * | 2020-02-21 | 2023-01-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Outdoor unit for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
JP6751490B1 (ja) * | 2020-03-12 | 2020-09-02 |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および冷凍システム |
JP7064156B2 (ja) | 2020-09-30 | 2022-05-10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熱搬送方法 |
KR102317002B1 (ko) * | 2021-04-30 | 2021-10-26 | 주식회사 원방테크 | 모듈형 공조설비용 드레인 수조 구조 |
JP7188721B1 (ja) | 2021-05-31 | 2022-12-13 | オリオン機械株式会社 | 温度調整装置 |
JP7132651B1 (ja) | 2021-05-31 | 2022-09-07 | オリオン機械株式会社 | 温度調整装置 |
JP2022184464A (ja) * | 2021-06-01 | 2022-12-1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熱源機 |
JP2023138152A (ja) * | 2022-03-18 | 2023-09-29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機、及び、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5365U (zh) * | 1991-07-03 | 1992-09-09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看守所 | 一种快装潜供给水装置 |
JP3223099B2 (ja) * | 1996-02-26 | 2001-10-29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 |
CN1309280A (zh) * | 2000-02-17 | 2001-08-22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制冷机单元 |
JP2002071227A (ja) * | 2000-06-13 | 2002-03-08 | Mayekawa Mfg Co Ltd | アンモニア冷却ユニット |
JP2002235966A (ja) * | 2001-02-09 | 2002-08-2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エンジン駆動式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3279074A (ja) * | 2002-03-22 | 2003-10-02 | Zeneral Heat Pump Kogyo Kk | 連結式ヒートポンプチラー |
JP2004340504A (ja) * | 2003-05-16 | 2004-12-0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調用室外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JP2005315480A (ja) * | 2004-04-28 | 2005-11-10 |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機 |
CN100381753C (zh) * | 2004-12-27 | 2008-04-16 | 李树生 | 高温凝结水回收器 |
JP4714016B2 (ja) * | 2005-12-13 | 2011-06-29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熱交換ユニット |
CN201028861Y (zh) * | 2007-04-05 | 2008-02-27 |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 多系统模块式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
JP4999529B2 (ja) * | 2007-04-23 | 2012-08-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熱源機および冷凍空調装置 |
CN201037719Y (zh) * | 2007-05-25 | 2008-03-19 | 清华大学 | 一种梯级提升水温的热水热泵机组 |
-
2011
- 2011-02-15 KR KR1020127021053A patent/KR10138884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2-15 CN CN201510395428.5A patent/CN105004027B/zh active Active
- 2011-02-15 WO PCT/JP2011/053166 patent/WO201109962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2-15 CN CN201180009461.XA patent/CN102753895B/zh active Active
- 2011-02-15 JP JP2011553918A patent/JP5401563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401563B2 (ja) | 2014-01-29 |
KR20120116973A (ko) | 2012-10-23 |
KR101388844B1 (ko) | 2014-04-23 |
CN102753895B (zh) | 2015-07-15 |
WO2011099629A1 (ja) | 2011-08-18 |
CN102753895A (zh) | 2012-10-24 |
JPWO2011099629A1 (ja) | 2013-06-17 |
CN105004027A (zh) | 2015-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04027B (zh) | 致冷单元 | |
JP7247148B2 (ja) | 熱源ユニット | |
CN103857976A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4246377A (zh) | 空调装置的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 |
EP2985549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JP5322551B2 (ja) | 冷凍装置 | |
US11692748B2 (en) |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KR20160077835A (ko) |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 |
KR20190115858A (ko) | 하이브리드 공기조화 시스템 | |
KR200284800Y1 (ko) | 다수의 열교환기를 이용한 냉동기기용 실외기 | |
KR100458467B1 (ko) | 응축수 결빙을 이용한 공기 조화기 | |
KR20030090294A (ko) | 다수의 열교환기를 이용한 냉동기기용 실외기 | |
JPH03251691A (ja) | 冷凍装置及び蒸発器 | |
KR20160077827A (ko) |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 |
KR20000002346U (ko) | 공조기기용 실외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