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1817B - 液晶配向劑及其製造方法、液晶配向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元件 - Google Patents
液晶配向劑及其製造方法、液晶配向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元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91817B TWI791817B TW108113228A TW108113228A TWI791817B TW I791817 B TWI791817 B TW I791817B TW 108113228 A TW108113228 A TW 108113228A TW 108113228 A TW108113228 A TW 108113228A TW I791817 B TWI791817 B TW I79181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polymer
- crystal alignment
- group
- compound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獲得液晶配向性良好、且AC殘像特性良好的液晶元件的液晶配向劑。使液晶配向劑中含有第1聚合體、第2聚合體、以及化合物(A)。此處,第1聚合體具有酸性官能基,化合物(A)為具有選自由式(1-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式(1-2)所表示的部分結構、式(1-3)所表示的部分結構、及式(1-4)所表示的部分結構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含氮結構(其中,將包含式(1-2)所表示的部分結構及式(1-3)所表示的部分結構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含氮芳香族雜環除外),且不具有酸性官能基及拉電子性基中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於化合物(A)具有式(1-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情況下,第2聚合體具有含氮芳香族雜環。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及液晶元件。
液晶元件被廣泛用於電視或行動機器、各種監視器等中。另外,於液晶元件中為了對液晶單元中的液晶分子的配向進行控制而使用液晶配向膜。液晶配向膜通常是使用將聚合體成分溶解於溶劑中而成的聚合體組成物(液晶配向劑)而形成。作為獲得具有液晶配向限制力的有機膜的方法,先前已知有對有機膜進行摩擦的方法、對氧化矽進行斜向蒸鍍的方法、形成具有長鏈烷基的單分子膜的方法、對感光性的有機膜進行光照射的方法(光配向法)等。
近年來,為了實現液晶元件性能的進一步提升,藉由將聚合體成分設為兩種以上的摻合物(blend)、或者改良單體結構等,從而提出有各種液晶配向劑(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3)。專利文獻1中提出有如下的液晶配向劑:包含聚醯胺酸酯與聚醯胺酸作為聚合體成分,且聚醯胺酸酯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較聚醯胺酸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根據該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液晶配向劑而記載:液晶配向膜中的膜表面所產生的微細凹凸得到減少,且可改善液晶顯示元件中的液晶配向性及電特性。
另外,專利文獻2中提出:使液晶配向劑中含有使用4,4'-二胺基二苯基胺所得的聚醯胺酸或聚醯亞胺,藉此實現電壓保持特性的改善或殘影減少。專利文獻3中揭示出:使液晶配向劑中含有使用具有脲鍵的二胺所得的聚醯亞胺前驅物或聚醯亞胺,藉此獲得具有良好的液晶配向性及耐摩擦性、蓄積電荷少的液晶配向膜。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1/115078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4052307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2013/008906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藉由光配向處理獲得液晶配向膜的情況下,存在如下傾向:與摩擦處理相比,液晶分子的配向限制力並不充分,且容易產生稱作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AC)殘像的殘影。AC殘像是由於初始配向的方向因液晶元件的長時間驅動而自液晶元件的製造當初的方向偏離所產生的殘像。作為液晶元件,為了滿足近年來進一步高性能化的要求,期望充分減少AC殘像。
本發明是鑒於所述課題而形成,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可獲得液晶配向性良好、且AC殘像特性良好的液晶元件的液晶配向劑。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為解決所述課題而採用了以下手段。
<1> 一種液晶配向劑,其含有:第1聚合體、第2聚合體、以及化合物(A),且所述第1聚合體具有酸性官能基,所述第2聚合體為與所述第1聚合體不同的聚合體,所述化合物(A)為具有選自由下述式(1-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下述式(1-2)所表示的部分結構、下述式(1-3)所表示的部分結構、及下述式(1-4)所表示的部分結構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含氮結構(其中,將包含下述式(1-2)所表示的部分結構及下述式(1-3)所表示的部分結構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含氮芳香族雜環除外),且不具有酸性官能基及拉電子性基中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其中,於所述化合物(A)具有下述式(1-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情況下,所述第2聚合體具有含氮芳香族雜環)。
[化1]
(式(1-1)中,關於R1
及R2
,R1
為藉由氮原子或氧原子而鍵結於吡啶環的一價基團,且R2
為一價有機基,或者R1
及R2
表示R1
(其中,R1
藉由氮原子或氧原子而鍵結於吡啶環)與R2
相互結合並與R1
及R2
分別所鍵結的碳原子一同構成的環結構。m為1~3的整數,n為0~2的整數,m+n≦3。於m為2或3的情況下,多個R1
可相同亦可不同,於n為2的情況下,多個R2
可相同亦可不同。式(1-4)中,R3
為碳數1~5的烷基。r為0~3的整數。於r為2或3的情況下,多個R3
可相同亦可不同。式(1-1)~式(1-4)中的「*」表示結合鍵)
<2> 一種液晶配向劑的製造方法,其包括將所述第1聚合體、所述第2聚合體、及所述化合物(A)混合的步驟。
<3> 一種液晶配向膜的製造方法,其使用所述<1>的液晶配向劑於基板上形成塗膜,對所述塗膜進行光照射而賦予液晶配向能力。
<4> 一種液晶配向膜,其是使用所述<1>的液晶配向劑而形成。
<5> 一種液晶元件,其包括所述<4>的液晶配向膜。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液晶配向劑,使含有具有酸性官能基的第1聚合體、及與第1聚合體不同的第2聚合體的液晶配向劑中含有特定的鹼性化合物,藉此可獲得液晶配向性及殘像特性(尤其是AC殘像特性)良好的液晶元件。
以下,對液晶配向劑中所含的各成分、以及視需要而任意調配的其他成分進行說明。液晶配向劑含有聚合體成分與所述化合物(A)。該液晶配向劑可藉由將聚合體成分與化合物(A)混合而獲得,較佳為使聚合體成分溶解於溶劑中而成的液狀的聚合體組成物。
<<聚合體成分>>
液晶配向劑含有第1聚合體、及與第1聚合體不同的第2聚合體作為聚合體成分。第1聚合體具有酸性官能基。所謂酸性官能基,為於水溶液中能夠釋放出氫離子的官能基,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列舉:羧酸基、酚性羥基、磺酸基、磷酸基、亞磷酸基、膦酸基等。該些中,就容易向聚合體中導入的方面以及由化合物(A)的添加帶來的液晶配向性的改善效果更高的方面而言,較佳為羧酸基。再者,第2聚合體只要為與第1聚合體不同的聚合體即可,不排除第2聚合體具有酸性官能基的情形。
第1聚合體與第2聚合體較佳為酸性度互不相同的聚合體,具體而言,第1聚合體較佳為比第2聚合體的酸性度高。該情況下,酸性度更高(鹼性度更低)的第1聚合體容易偏向存在於下層,酸性度更低(鹼性度更高)的第2聚合體容易偏向存在於上層,可提高聚合體成分的相分離性,就該方面而言較佳。作為第1聚合體及第2聚合體的組合,可列舉下述態樣1及態樣2。
(態樣1)酸性官能基的數量於第1聚合體與第2聚合體中不同,第1聚合體比第2聚合體的酸性官能基的數量多。
(態樣2)鹼性官能基的數量於第1聚合體與第2聚合體中不同,第2聚合體比第1聚合體的鹼性官能基的數量多。
第1聚合體及第2聚合體的主骨架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以聚醯胺酸、聚醯胺酸酯、聚醯亞胺、聚有機矽氧烷、聚酯、聚醯胺、聚醯胺醯亞胺、聚苯并噁唑(benzoxazole)前驅物、聚苯并噁唑、纖維素衍生物、聚縮醛、苯乙烯-馬來醯亞胺系共聚體、聚(甲基)丙烯酸酯等為主骨架的聚合體。再者,(甲基)丙烯酸酯是指包含丙烯酸酯以及甲基丙烯酸酯。
該些中,就所獲得的液晶元件中的液晶配向性及殘像減少的改善效果更高的方面而言,第1聚合體較佳為選自由具有下述式(4)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聚合體(包含聚醯胺酸、聚醯胺酸酯、及聚醯亞胺)、聚有機矽氧烷、及具有源自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的單體的結構單元的聚合體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更佳為具有下述式(4)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聚合體。該些中,第1聚合體較佳為選自由聚醯胺酸及醯亞胺化率80%以下的聚醯亞胺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尤佳為聚醯胺酸。
[化2]
(式(4)中,X1
為四價有機基,X2
為二價有機基)
另一方面,就可充分地提高所獲得的液晶元件的各種性能的方面而言,第2聚合體較佳為選自由聚醯胺酸、聚醯胺酸酯、聚醯亞胺、聚有機矽氧烷、及具有源自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的單體的結構單元的聚合體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聚合體,尤佳為選自由聚醯胺酸、聚醯胺酸酯、聚醯亞胺及聚有機矽氧烷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
(聚醯胺酸)
於第1聚合體、第2聚合體為聚醯胺酸的情況下,該聚醯胺酸可藉由使四羧酸二酐與二胺化合物反應而獲得。再者,所述式(4)中,X1
為源自四羧酸二酐的四價基團,X2
為源自二胺化合物的二價基團。
(四羧酸二酐)
聚醯胺酸的合成中使用的四羧酸二酐例如可列舉:脂肪族四羧酸二酐、脂環式四羧酸二酐、芳香族四羧酸二酐等。作為該些的具體例,脂肪族四羧酸二酐例如可列舉: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等;
脂環式四羧酸二酐例如可列舉:1,2,3,4-環丁烷四羧酸二酐、1,3-二甲基-1,2,3,4-環丁烷四羧酸二酐、2,3,5-三羧基環戊基乙酸二酐、5-(2,5-二氧代四氫呋喃-3-基)-3a,4,5,9b-四氫萘并[1,2-c]呋喃-1,3-二酮、5-(2,5-二氧代四氫呋喃-3-基)-8-甲基-3a,4,5,9b-四氫萘并[1,2-c]呋喃-1,3-二酮、3-氧雜雙環[3.2.1]辛烷-2,4-二酮-6-螺-3'-(四氫呋喃-2',5'-二酮)、2,4,6,8-四羧基雙環[3.3.0]辛烷-2:4,6:8-二酐、4,9-二氧雜三環[5.3.1.02,6
]十一烷-3,5,8,10-四酮、環戊烷四羧酸二酐、環己烷四羧酸二酐等;芳香族四羧酸二酐例如可列舉:均苯四甲酸二酐、4,4'-(六氟亞異丙基)二鄰苯二甲酸酐、乙二醇雙偏苯三甲酸酐、4,4'-(六氟亞異丙基)二鄰苯二甲酸酐、4,4'-羰基二鄰苯二甲酸酐等,除此以外,亦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10-97188號公報中記載的四羧酸二酐等。再者,四羧酸二酐可單獨使用該些的一種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二胺化合物)
聚醯胺酸的合成中使用的二胺化合物例如可列舉:脂肪族二胺、脂環式二胺、芳香族二胺、二胺基有機矽氧烷等。作為該些二胺化合物的具體例,脂肪族二胺例如可列舉:間苯二甲胺、1,3-丙二胺、四亞甲基二胺、五亞甲基二胺、六亞甲基二胺等;脂環式二胺例如可列舉:1,4-二胺基環己烷、4,4'-亞甲基雙(環己胺)等;
芳香族二胺例如可列舉:十二烷氧基-2,4-二胺基苯、十五烷氧基-2,4-二胺基苯、十六烷氧基-2,4-二胺基苯、十八烷氧基-2,4-二胺基苯、十五烷氧基-2,5-二胺基苯、十八烷氧基-2,5-二胺基苯、膽甾烷氧基-3,5-二胺基苯、膽甾烯氧基-3,5-二胺基苯、膽甾烷氧基-2,4-二胺基苯、膽甾烯氧基-2,4-二胺基苯、3,5-二胺基苯甲酸膽甾烷基酯、3,5-二胺基苯甲酸膽甾烯基酯、3,5-二胺基苯甲酸羊毛甾烷基酯、3,6-雙(4-胺基苯甲醯基氧基)膽甾烷、3,6-雙(4-胺基苯氧基)膽甾烷、2,4-二胺基-N,N-二烯丙基苯胺、4-(4'-三氟甲氧基苯甲醯氧基)環己基-3,5-二胺基苯甲酸酯、1,1-雙(4-((胺基苯基)甲基)苯基)-4-丁基環己烷、3,5-二胺基苯甲酸=5ξ-膽甾烷-3-基、下述式(E-1)所表示的化合物、側鏈具有肉桂酸結構的二胺等側鏈型二胺:
[化3]
(式(E-1)中,XI
及XII
分別獨立地為單鍵、-O-、*-COO-或*-OCO-(其中,「*」表示與XI
的結合鍵),RI
為碳數1~3的烷二基,RII
為單鍵或碳數1~3的烷二基,a為0或1,b為0~2的整數,c為1~20的整數,d為0或1。其中,a及b不會同時成為0);
對苯二胺、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4,4'-二胺基二苯基硫醚、4-胺基苯基-4-胺基苯甲酸酯、4,4'-二胺基偶氮苯、3,5-二胺基苯甲酸、1,5-雙(4-胺基苯氧基)戊烷、1,2-雙(4-胺基苯氧基)乙烷、1,3-雙(4-胺基苯氧基)丙烷、1,4-雙(4-胺基苯氧基)丁烷、1,6-雙(4-胺基苯氧基)己烷、1,7-雙(4-胺基苯氧基)庚烷、1,10-雙(4-胺基苯氧基)癸烷、1,2-雙(4-胺基苯基)乙烷、1,5-雙(4-胺基苯基)戊烷、1,6-雙(4-胺基苯基)己烷、1,4-雙(4-胺基苯基磺醯基)丁烷、雙[2-(4-胺基苯基)乙基]己二酸、N,N-雙(4-胺基苯基)甲基胺、2,6-二胺基吡啶、1,4-雙-(4-胺基苯基)-哌嗪、N,N'-雙(4-胺基苯基)-聯苯胺、2,2'-二甲基-4,4'-二胺基聯苯、2,2'-雙(三氟甲基)-4,4'-二胺基聯苯、4,4'-二胺基二苯基醚、2,2-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雙(4-胺基苯基)六氟丙烷、4,4'-(伸苯基二亞異丙基)雙苯胺、1,4-雙(4-胺基苯氧基)苯、4,4'-雙(4-胺基苯氧基)聯苯、4,4'-[4,4'-丙烷-1,3-二基雙(哌啶-1,4-二基)]二苯胺、4,4'-二胺基苯甲醯苯胺、4,4'-二胺基二苯基胺、1,3-雙(4-胺基苯乙基)脲、1,3-雙(4-胺基苄基)脲、1,4-雙(4-胺基苯基)-哌嗪、N-(4-胺基苯基乙基)-N-甲基胺、N,N'-雙(4-胺基苯基)-N,N'-二甲基聯苯胺等主鏈型二胺等;二胺基有機矽氧烷例如可列舉1,3-雙(3-胺基丙基)-四甲基二矽氧烷等,除此以外,亦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10-97188號公報中記載的二胺等。
當合成聚醯胺酸時,藉由使用含羧酸基的二胺,可獲得一種藉由四羧酸二酐與二胺化合物的縮合反應而生成的進而具有與源自四羧酸二酐的羧酸基不同的羧酸基的聚合體。作為含羧酸基的二胺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3,5-二胺基苯甲酸、2,4-二胺基苯甲酸、2,5-二胺基苯甲酸、4,4'-二胺基聯苯-2,2'-二羧酸、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3,3'-二羧酸、4,4'-二胺基二苯基醚-3,3'-二羧酸等。當合成聚醯胺酸時,於使用含羧酸基的二胺的情況下,其使用比例相對於聚醯胺酸的合成中使用的二胺化合物的合計量,較佳為設為1莫耳%以上,更佳為設為10莫耳%~60莫耳%。再者,含羧酸基的二胺可單獨使用一種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聚醯胺酸的合成)
聚醯胺酸可藉由使如所述般的四羧酸二酐與二胺化合物視需要與分子量調整劑一併進行反應而獲得。被供於聚醯胺酸的合成反應的四羧酸二酐與二胺化合物的使用比例較佳為相對於二胺化合物的胺基1當量而四羧酸二酐的酸酐基成為0.2當量~2當量的比例。作為分子量調整劑,例如可列舉:馬來酸酐、鄰苯二甲酸酐、衣康酸酐等酸單酐;苯胺、環己胺、正丁基胺等單胺化合物;異氰酸苯酯、異氰酸萘酯等單異氰酸酯化合物等。分子量調整劑的使用比例相對於所使用的四羧酸二酐及二胺化合物的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設為20質量份以下。
聚醯胺酸的合成反應較佳為於有機溶媒中進行。此時的反應溫度較佳為-20℃~150℃,反應時間較佳為0.1小時~24小時。
作為反應中使用的有機溶媒,例如可列舉:非質子性極性溶媒、酚系溶媒、醇、酮、酯、醚、鹵化烴、烴等。尤佳的有機溶媒較佳為使用選自由N-甲基-2-吡咯啶酮、N,N-二甲基乙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亞碸、γ-丁內酯、四甲基脲、六甲基磷醯三胺、間甲酚、二甲酚及鹵化酚所組成的群組中的一種以上作為溶媒,或者使用該些的一種以上與其他有機溶媒(例如,丁基溶纖劑、二乙二醇二乙醚等)的混合物。有機溶媒的使用量(a)較佳為設為四羧酸二酐及二胺化合物的合計量(b)相對於反應溶液的總量(a+b)而成為0.1質量%~50質量%的量。
以所述方式,可獲得將聚醯胺酸溶解而成的反應溶液。該反應溶液可直接供於液晶配向劑的製備,亦可將反應溶液中所含的聚醯胺酸分離之後供於液晶配向劑的製備。
(聚醯亞胺)
於第1聚合體、第2聚合體為聚醯亞胺的情況下,該聚醯亞胺例如可藉由將如所述般合成的聚醯胺酸脫水閉環並加以醯亞胺化而獲得。本發明的液晶配向劑所含有的聚醯亞胺例如是將作為其前驅物的聚醯胺酸所具有的醯胺酸結構的一部分脫水閉環而成的部分醯亞胺化物。於第1聚合體為聚醯亞胺的情況下,其醯亞胺化率較佳為30%~80%,更佳為50%~75%。於第2聚合體為聚醯亞胺的情況下,其醯亞胺化率較佳為30%~99%,更佳為50%~90%。該醯亞胺化率是以百分率來表示聚醯亞胺的醯亞胺環結構的數量相對於醯胺酸結構的數量與醯亞胺環結構的數量的合計所佔的比例。此處,醯亞胺環的一部分亦可為異醯亞胺環。
聚醯胺酸的脫水閉環較佳為藉由如下方法進行:將聚醯胺酸溶解於有機溶媒中,於該溶液中添加脫水劑及脫水閉環觸媒並視需要進行加熱。該方法中,作為脫水劑,例如可使用乙酸酐、丙酸酐、三氟乙酸酐等酸酐。脫水劑的使用量較佳為相對於聚醯胺酸的醯胺酸結構的1莫耳而設為0.01莫耳~20莫耳。脫水閉環觸媒例如可使用吡啶、三甲吡啶、二甲吡啶、三乙胺等三級胺。脫水閉環觸媒的使用量較佳為相對於所使用的脫水劑1莫耳而設為0.01莫耳~10莫耳。作為脫水閉環反應中所使用的有機溶媒,可列舉作為於聚醯胺酸的合成中所使用者而例示的有機溶媒。脫水閉環反應的反應溫度較佳為0℃~180℃。反應時間較佳為1.0小時~120小時。含有聚醯亞胺的反應溶液可直接供於液晶配向劑的製備,亦可將聚醯亞胺分離之後供於液晶配向劑的製備。
(具有源自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的單體的結構單元的聚合體)
於第1聚合體、第2聚合體為具有源自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的單體的結構單元的聚合體(以下,亦稱作「聚合體(M)」)的情況下,作為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的單體,例如可列舉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馬來醯亞胺基等聚合性不飽和鍵結基、與酸性官能基的化合物(以下,亦稱作「單體(m1)」)。作為此種化合物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α-乙基丙烯酸、馬來酸、富馬酸、乙烯基苯甲酸等不飽和羧酸;(E)-3-(4-((3-((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氧基)苯基)丙烯酸、(E)-3-(4-((6-((甲基)丙烯醯基氧基)己基)氧基)苯基)丙烯酸、(E)-3-(4-((8-((甲基)丙烯醯基氧基)辛基)氧基)苯基)丙烯酸等含光配向性基的不飽和羧酸;對乙烯基苯酚、間乙烯基苯酚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等。單體可單獨使用一種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當合成聚合體(M)時,於無損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亦可將所述單體(m1)與除單體(m1)以外的其他單體一併使用。作為該其他單體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甲氧基矽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3,4-環氧環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4-環氧基丁酯、丙烯酸4-羥基丁基縮水甘油醚等不飽和羧酸酯;馬來酸酐等不飽和多元羧酸酐;(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等共軛二烯化合物;N-甲基馬來醯亞胺、N-環己基馬來醯亞胺、N-苯基馬來醯亞胺、下述式(m2-1)~式(m2-3)分別所表示的化合物等含馬來醯亞胺基的化合物等。其他單體可單獨使用一種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化4]
聚合體(M)例如可藉由使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的單體於聚合起始劑的存在下聚合而獲得。作為所使用的聚合起始劑,例如較佳為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等偶氮化合物。相對於反應中使用的全部單體100質量份,聚合起始劑的使用比例較佳為設為0.01質量份~30質量份。所述聚合反應較佳為於有機溶媒中進行。作為反應中所使用的有機溶媒,例如可列舉:醇、醚、酮、醯胺、酯、烴化合物等,較佳為二乙二醇乙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等。反應溫度較佳為設為30℃~120℃,反應時間較佳為設為1小時~36小時。有機溶媒的使用量(a)較佳為設為使反應中所使用的單體的合計量(b)相對於反應溶液的總量(a+b)而成為0.1質量%~60質量%的量。藉由所述反應所得的聚合體溶液可直接供於液晶配向劑的製備,亦可將反應溶液中所含的聚合體(M)分離之後供於液晶配向劑的製備。
(聚有機矽氧烷)
聚有機矽氧烷例如可藉由對水解性的矽烷化合物進行水解·縮合而獲得。作為聚有機矽氧烷的合成中所使用的矽烷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四甲氧基矽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苯基三甲氧基矽烷、苯基三乙氧基矽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等烷氧基矽烷化合物;3-巰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巰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3-環己基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含氮·硫的烷氧基矽烷化合物;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含環氧基的矽烷化合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對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含不飽和鍵的烷氧基矽烷化合物;三甲氧基矽烷基丙基丁二酸酐等。水解性矽烷化合物可單獨使用該些的一種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所述水解·縮合反應藉由使所述矽烷化合物的一種或兩種以上與水,較佳為於適當的觸媒及有機溶媒的存在下反應而進行。當進行反應時,水的使用比例相對於矽烷化合物(合計量)1莫耳,較佳為1莫耳~30莫耳。作為所使用的觸媒,例如可列舉:酸、鹼金屬化合物、有機鹼、鈦化合物、鋯化合物等。觸媒的使用量根據觸媒的種類、溫度等反應條件等而不同,應適宜設定,例如相對於矽烷化合物的合計量,較佳為0.01倍莫耳~3倍莫耳。作為所使用的有機溶媒,例如可列舉烴、酮、酯、醚、醇等,該些中,較佳為使用非水溶性或難水溶性的有機溶媒。有機溶媒的使用比例相對於反應中使用的矽烷化合物的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10質量份~10,000質量份。
所述水解·縮合反應例如較佳為藉由油浴等進行加熱來實施。此時,加熱溫度較佳為設為130℃以下,加熱時間較佳為設為0.5小時~12小時。於反應結束後,視需要利用乾燥劑對自反應液分取的有機溶媒層進行乾燥後去除溶媒,藉此可獲得作為目標的聚有機矽氧烷。再者,聚有機矽氧烷的合成方法並不限定於所述水解·縮合反應,例如,亦可藉由使水解性矽烷化合物於草酸及醇的存在下反應的方法等而進行。
就充分獲得由化合物(A)的調配帶來的聚合物溶解性、液晶配向性及殘像特性的改善效果的觀點而言,第1聚合體所具有的酸性官能基量(mmol/g)較佳為設為0.1 mmol/g~10 mmol/g,更佳為1 mmol/g~10 mmol/g,進而佳為2 mmol/g~5 mmol/g。
於所述態樣1中,第2聚合體所具有的酸性官能基量若少於第1聚合體所具有的酸性官能基量,則無特別限定。就充分獲得由化合物(A)帶來的液晶配向性及殘像特性的改善效果的觀點而言,相對於第1聚合體所具有的酸性官能基量,第2聚合體所具有的酸性官能基量較佳為0.7莫耳當量以下,更佳為0.5莫耳當量以下,進而佳為0.3莫耳當量以下。再者,所謂「第2聚合體所具有的酸性官能基量少於第1聚合體所具有的酸性官能基量」,是亦包括第2聚合體不具有酸性官能基這一情形的含義。於所述態樣2的情況下,若第2聚合體的鹼性度高於第1聚合體,則第2聚合體所具有的酸性官能基量較第1聚合體而言可多亦可少,或者亦可與第1聚合體相同。
於所述態樣2的情況下,第2聚合體所具有的鹼性官能基量(mmol/g)若多於第1聚合體所具有的鹼性官能基量,則無特別限定,較佳為相對於第1聚合體所具有的鹼性官能基量而為1.5莫耳當量以上、更佳為1.8莫耳當量以上、進而佳為2.0莫耳當量以上。
此處,作為鹼性官能基,可列舉:胺基、包含含氮雜環(例如吡啶環、咪唑環等芳香族雜環;哌啶環、吡咯啶環等脂肪族雜環)的基團、胍基等。就更充分地誘發第1聚合體與第2聚合體的相分離的觀點而言,第2聚合體較佳為具有包含含氮芳香族雜環的官能基作為鹼性官能基,更佳為具有包含吡啶環的官能基。尤其是於化合物(A)為具有所述式(1-1)所表示的含氮結構的化合物的情況下,第2聚合體具有包含含氮芳香族雜環的官能基,藉此,誘發第1聚合體與第2聚合體的相分離的效果高,從而較佳。
作為所述態樣1的情況下的聚合體成分的組合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下述(1-1)~(1-5)的態樣等,作為所述態樣2的情況下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下述(2-1)~(2-2)的態樣等,但並不限定於該些態樣。
(1-1)第1聚合體為聚醯胺酸、第2聚合體為聚醯亞胺的態樣。
(1-2)第1聚合體為聚醯胺酸、第2聚合體為聚醯胺酸酯的態樣。
(1-3)第1聚合體為聚醯胺酸、第2聚合體為聚有機矽氧烷的態樣。
(1-4)第1聚合體為聚醯胺酸、第2聚合體為(甲基)丙烯酸酯的態樣。
(1-5)第1聚合體及第2聚合體為聚醯胺酸、且第1聚合體的酸性官能基量比第2聚合體多的態樣。
(2-1)第1聚合體及第2聚合體為聚醯胺酸、第2聚合體具有含氮芳香族雜環、第1聚合體不具有含氮芳香族雜環的態樣。
(2-2)第1聚合體及第2聚合體為聚醯胺酸、第1聚合體及第2聚合體具有胺基(二級胺基或三級胺基)、且第2聚合體所具有的胺基量比第1聚合體多的態樣。
再者,獲得具有鹼性官能基的聚合體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作為一例,可列舉使用具有鹼性官能基的單體進行聚合的方法。例如,於獲得具有鹼性官能基的聚醯胺酸的情況下,就單體的選擇性的自由度高的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具有鹼性官能基的二胺。作為具有鹼性官能基的二胺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雙(4-胺基苯基)胺、N,N-雙(4-胺基苯基)-N-甲基胺、N,N'-雙(4-胺基苯基)-1,4-苯二胺、N,N'-雙(4-胺基苯基)-N,N'-二甲基-1,4-苯二胺、N,N'-雙(4-胺基苯基)-聯苯-4,4'-二胺、N,N'-雙(4-胺基苯基)-N,N'-二甲基聯苯-4,4'-二胺、N,N'-雙(4-胺基苯基)-乙二胺、N,N'-雙(4-胺基苯基)-N,N'-二甲基乙二胺、N,N'-雙(4-胺基苯基)-哌嗪、二(5-胺基-2-吡啶基)胺、N,N-二(5-胺基-2-吡啶基)-N-甲基胺、N,N'-二(5-胺基-2-吡啶基)-1,4-苯二胺、N,N'-二(5-胺基-2-吡啶基)-N,N'-二甲基-1,4-苯二胺、N,N'-二(5-胺基-2-吡啶基)-聯苯-4,4'-二胺、N,N'-二(5-胺基-2-吡啶基)-N,N'-二甲基聯苯-4,4'-二胺、N,N'-二(5-胺基-2-吡啶基)-乙二胺、N,N'-二(5-胺基-2-吡啶基)-N,N'-二甲基乙二胺、N,N'-二(5-胺基-2-吡啶基)-哌嗪等。當合成聚醯胺酸時,於使用具有鹼性官能基的二胺的情況下,其使用比例相對於聚醯胺酸的合成中使用的二胺化合物的合計量,較佳為設為20莫耳%以上,更佳為設為40莫耳%以上。
關於液晶配向劑中的第1聚合體的調配比例,相對於液晶配向劑中所含的第2聚合體的量,較佳為設為30質量%以上,更佳為設為40質量%以上,進而佳為設為50質量%以上。再者,液晶配向劑可單獨含有一種第2聚合體,亦可含有兩種以上的第2聚合體。
(光配向性基)
於液晶配向劑的聚合體成分中含有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合體的情況下,可藉由光配向法對使用液晶配向劑所形成的有機膜賦予液晶配向能力,就該方面而言較佳。此處,光配向性基是指能夠藉由利用光照射的光異構化反應、光二聚化反應、光弗里斯重排(photo Fries rearrangement)反應或光分解反應等光反應而對膜賦予各向異性的官能基。於第1聚合體與第2聚合體的聚合物摻合物(polymer blend)中,就可充分地提高所獲得的液晶元件的液晶配向性及AC殘像減少的改善效果的方面而言,較佳為含有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合體作為第2聚合體。該情況下,不排除第1聚合體具有光配向性基的情形。
作為光配向性基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包含偶氮苯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偶氮苯的基團、包含肉桂酸或其衍生物(肉桂酸結構)作為基本骨架的含肉桂酸結構的基團、包含查耳酮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查耳酮的基團、包含二苯甲酮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二苯甲酮的基團、包含香豆素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香豆素的基團、包含環丁烷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環丁烷的結構、將二苯乙烯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二苯乙烯的基團、包含苯甲酸苯酯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苯甲酸苯酯的基團等。該些中,光配向性基較佳為選自由含偶氮苯的基團、含肉桂酸結構的基團、含查耳酮的基團、含二苯乙烯的基團、含環丁烷的結構、以及含苯甲酸苯酯的基團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就對光的感度高的方面、以及容易向聚合體中導入的方面而言,較佳為含肉桂酸結構的基團或含環丁烷的結構。
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合體例如可藉由使用具有光配向性基的單體的聚合而獲得。另外,於將聚有機矽氧烷設為側鏈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有機矽氧烷的情況下,可使用如下方法:原料的至少一部分使用含環氧基的矽烷化合物,合成側鏈具有環氧基的聚有機矽氧烷(以下,亦稱作「含環氧基的聚矽氧烷」),繼而使含環氧基的聚矽氧烷與具有光配向性基的羧酸反應。該方法簡便,而且就可提高光配向性基的導入率的方面而言較佳。
光配向性基的含有比例以對塗膜賦予所需的液晶配向能力的方式根據光配向性基的種類而適宜設定,例如於含肉桂酸結構的基團的情況下,相對於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合體的全部構成單元,較佳為將光配向性基的含有比例設為5莫耳%以上,更佳為設為10莫耳%~60莫耳%。於光配向性基為含環丁烷的結構的情況下,相對於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合體的全部構成單元,較佳為將光配向性基的含有比例設為50莫耳%以上,更佳為設為80莫耳%以上。
當製成濃度10質量%的溶液時,液晶配向劑的製備中使用的聚合體的溶液黏度較佳為具有10 mPa·s~800 mPa·s的溶液黏度,更佳為具有15 mPa·s~500 mPa·s的溶液黏度。再者,溶液黏度(mPa·s)為對於使用聚合體的良溶媒(例如,於聚醯胺酸、聚醯胺酸酯及聚醯亞胺的情況下為γ-丁內酯、N-甲基-2-吡咯啶酮等)所製備的濃度10質量%的聚合體溶液,使用E型旋轉黏度計於25℃下測定的值。
聚合體的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根據聚合體的種類而適宜設定。例如,於聚醯胺酸、聚醯胺酸酯及聚醯亞胺的情況下,較佳為1,000~500,000,更佳為2,000~300,000。另外,由Mw與藉由GPC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的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表示的分子量分佈(Mw/Mn)較佳為7以下,更佳為5以下。
於聚有機矽氧烷的情況下,藉由GPC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處於100~50,000的範圍,更佳為處於200~20,000的範圍。於聚合體(M)的情況下,藉由GPC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250~500,000,更佳為500~100,000。
<<化合物[A]>>
液晶配向劑含有聚合體成分、以及與第1聚合體及第2聚合體不同的化合物(A)。化合物(A)為不具有酸性官能基(例如羧酸基、酚性羥基、磺酸基、磷酸基、亞磷酸基、膦酸基)的化合物、不具有拉電子性基(例如羰基、酯基、硝基、腈基、鹵素基)的化合物、或不具有酸性官能基與拉電子性基的化合物。
關於所述式(1-1)的R1
及R2
,於R1
為藉由氮原子或氧原子而鍵結於吡啶環的一價基團、且R2
為一價有機基的情況下(以下,表示為「要件a」),R1
較佳為「-NR26
R27
」或「-OR28
」(其中,關於R26
及R27
,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或碳數1~10的一價有機基、或者表示R26
與R27
相互結合並與R26
及R27
所鍵結的碳原子一同構成的環結構。R28
為氫原子或碳數1~10的一價有機基)。R26
、R27
及R28
的一價有機基較佳為碳數1~5的烷基或於該烷基的碳-碳鍵間具有-O-的一價基團。
該些中,就對溶劑的溶解性高、且可進一步提高所獲得的液晶元件的液晶配向性的改善效果的方面而言,R1
較佳為藉由氮原子而鍵結於吡啶環的基團。作為R1
的較佳的具體例,可列舉:「-NR26
R27
」的R26
及R27
為氫原子、甲基或乙基的基團、「-OR28
」的R28
為氫原子、甲基或乙基的基團、1-吡咯啶基、1-哌啶基、以及4-嗎啉基,該些中,尤佳為藉由氮原子而鍵結於吡啶環的基團。
於R1
及R2
滿足要件a的情況下,R2
的一價有機基較佳為碳數1~5的烷基、或於該烷基的碳-碳鍵間具有-O-的一價基團,更佳為碳數1~3的烷基。該情況下,m較佳為1或2,更佳為1。n較佳為0或1,更佳為0。
關於R1
及R2
,於表示R1
(其中,R1
藉由氮原子或氧原子而鍵結於吡啶環)與R2
相互結合並與R1
及R2
分別所鍵結的碳原子一同構成的環結構的情況下(以下,表示為「要件b」),R1
較佳為藉由氮原子而鍵結於吡啶環。m較佳為1,n較佳為1或2。
所述式(1-4)中,R3
較佳為甲基或乙基,更佳為甲基。r較佳為0或1,更佳為0。
作為化合物(A)的具體例,可列舉選自由下述式(2-1)所表示的化合物、下述式(2-2)所表示的化合物、下述式(2-3)所表示的化合物、及下述式(2-4)所表示的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其中,將下述式(2-2)所表示的化合物為含氮雜環化合物的情形、以及下述式(2-3)所表示的化合物為含氮雜環化合物的情形自化合物(A)中除外。
[化5]
(式(2-1)中,R11
為「-NR26
R27
」或「-OR28
」,R12
為碳數1~10的一價有機基。R26
、R27
及R28
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或碳數1~10的一價有機基。其中,R26
與R27
亦可相互結合並與R26
及R27
所鍵結的氮原子一同形成環結構。式(2-2)中,R13
、R14
、R15
及R16
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或碳數1~10的一價有機基,R13
、R14
、R15
及R16
中的兩個以上的有機基亦可鍵結而形成環結構(其中,將含氮芳香族雜環除外)。式(2-3)中,R17
、R18
、R19
及R20
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胺基或碳數1~10的一價有機基,R21
為氫原子或碳數1~10的一價有機基,R17
、R18
、R19
、R20
及R21
中的兩個以上的有機基亦可鍵結而形成環結構(其中,將含氮芳香族雜環除外)。式(2-4)中,R22
、R23
、R24
及R25
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或碳數1~10的一價有機基。其中,R11
~R25
不具有酸性官能基及拉電子性基中的至少一者。m及n與所述式(1-1)為相同含義,R3
及r與所述式(1-4)為相同含義)
所述式(2-2)中,R13
、R14
、R15
及R16
的一價有機基較佳為碳數1~10的烷基,更佳為碳數1~3的烷基。
所述式(2-3)中,R17
、R18
、R19
、R20
及R21
的一價有機基較佳為碳數1~10的烷基,更佳為碳數1~3的烷基。
所述式(2-4)中,R22
、R23
、R24
及R25
的一價有機基較佳為碳數1~3的烷基,更佳為甲基。
化合物(A)的1個大氣壓下的沸點較佳為60℃以上,更佳為80℃以上。該情況下,即便於預烘烤時的加熱後亦可使充分量的化合物(A)殘留於配向膜中,且可進一步提高由化合物(A)的調配帶來的改善效果,就該方面而言較佳。另外,為了藉由後烘烤時的加熱而自配向膜中充分地去除化合物(A),化合物(A)的1個大氣壓下的沸點較佳為300℃以下,更佳為250℃以下,進而佳為230℃以下。
作為化合物(A)的較佳的具體例,所述式(2-1)所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下述式(3-1-1)~式(3-1-9)分別所表示的化合物等;
所述式(2-2)所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下述式(3-2-1)及式(3-2-2)分別所表示的化合物等;所述式(2-3)所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下述式(3-3-1)~式(3-3-8)分別所表示的化合物等;所述式(2-4)所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下述式(3-4-1)分別所表示的化合物等。
[化6]
關於化合物(A)的調配比例,就充分獲得聚合物溶解性、液晶配向性及殘像特性的改善效果的觀點而言,相對於液晶配向劑所包含的第1聚合體及第2聚合體的合計酸性官能基數,較佳為以0.1莫耳當量~15莫耳當量的比率調配,更佳為以0.2莫耳當量~12莫耳當量的比率調配,進而佳為以0.5莫耳當量~10莫耳當量的比率調配。再者,化合物(A)可單獨使用一種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此處,於第1聚合體及第2聚合體的聚合物摻合物的液晶配向劑中,第1聚合體與第2聚合體相容,藉此,有時所獲得的液晶元件的液晶配向性並不充分。尤其是於具有酸性官能基的聚合體(第1聚合體)與酸性度較該聚合體低的聚合體(第2聚合體)的聚合物摻合物的情況下,第1聚合體與第2聚合體的相容性高,擔心相分離性降低。就該方面而言,藉由將化合物(A)作為鹼性化合物調配於液晶配向劑中,第1聚合體更容易偏向存在於配向膜的下層,且可提高與第2聚合體的相分離性,其結果,推測可改善液晶配向膜的性能。
<<其他成分>>
液晶配向劑含有聚合體成分及化合物(A),視需要亦可含有其他成分。
<溶劑>
液晶配向劑較佳為使聚合體成分溶解於溶劑中。作為所使用的溶劑,可列舉:聚合體的溶解性及調平性高的溶劑(以下,亦稱作「第1溶劑」)、潤濕擴展性良好的溶劑(以下,亦稱作「第2溶劑」)、以及該些的混合溶劑。
作為溶劑的具體例,第1溶劑例如可列舉:N-甲基-2-吡咯啶酮、γ-丁內酯、γ-丁內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4-羥基-4-甲基-2-戊酮、二異丁基酮、碳酸伸乙酯、碳酸伸丙酯、N-乙基-2-吡咯啶酮、N-(正戊基)-2-吡咯啶酮、N-(第三丁基)-2-吡咯啶酮、N-甲氧基丙基-2-吡咯啶酮、1,3-二甲基-2-咪唑啶酮、3-丁氧基-N,N-二甲基丙醯胺、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醯胺等;
第2溶劑例如可列舉:乙二醇單丁醚(丁基溶纖劑)、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丙醚、二丙酮醇、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3-甲氧基-1-丁醇、環戊酮、乳酸丁酯、乙酸丁酯、甲基甲氧基丙酸酯、乙基乙氧基丙酸酯、丙酸異戊酯、異丁酸異戊酯、丙二醇二乙酸酯、二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丁醚、二異戊基醚等。再者,溶劑可單獨使用該些的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混合使用。
於使用第1溶劑與第2溶劑的混合溶劑作為溶劑成分的情況下,相對於液晶配向劑的製備中使用的溶劑成分的合計量,第1溶劑的使用比例較佳為設為10質量%~95質量%,更佳為設為15質量%~80質量%。相對於液晶配向劑的製備中使用的溶劑成分的合計量,第2溶劑的使用比例較佳為設為5質量%~90質量%,更佳為設為20質量%~85質量%。
於本揭示的液晶配向劑中,亦可藉由使用水作為溶劑成分而製成水系的聚合體組成物。該情況下,可減少有機溶媒的使用量,且可製成於環境方面或安全方面更優異的液晶配向劑,就該方面而言較佳。作為溶劑成分,可單獨使用水,但就使聚合體對溶劑的溶解性變得更良好的觀點以及使對基板的塗佈性變良好的觀點而言,較佳為設為水溶性且表面張力比水低的溶劑與水的混合溶劑,尤佳為設為水與醇的混合溶劑。作為所使用的醇,例如可列舉:乙醇、丙醇、異丙醇、1-甲氧基-2-丙醇、二丙酮醇、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丁基溶纖劑(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單乙醚、乳酸乙酯、1-己醇、4-甲基-2-戊醇等。該情況下,相對於液晶配向劑中所含有的溶劑的總量,水的使用比例較佳為設為20質量%以上,更佳為設為40質量%~95質量%,進而佳為設為60質量%~90質量%。
作為液晶配向劑中所含有的其他成分,除溶劑以外,例如可列舉含環氧基的化合物(例如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二甲苯二胺、N,N,N',N'-四縮水甘油基-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等)、官能性矽烷化合物(例如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等)、抗氧化劑、金屬螫合化合物、硬化觸媒、硬化促進劑、界面活性劑、填充劑、分散劑、光增感劑等。其他成分的調配比例可於無損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根據各化合物而適宜選擇。
液晶配向劑中的固體成分濃度(液晶配向劑的溶媒以外的成分的合計質量於液晶配向劑的總質量中所佔的比例)可考慮黏性、揮發性等而適宜選擇,較佳為1質量%~10質量%的範圍。於固體成分濃度未滿1質量%的情況下,塗膜的膜厚過小而難以獲得良好的液晶配向膜。另一方面,於固體成分濃度超過10質量%的情況下,塗膜的膜厚過大而難以獲得良好的液晶配向膜,另外,液晶配向劑的黏性增大而有塗佈性下降的傾向。
<<液晶配向膜及液晶元件>>
本揭示的液晶元件具備使用所述說明的液晶配向劑而形成的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可有效地應用於各種用途,例如可應用為鐘錶、可攜式遊戲機、文字處理器、筆記型個人電腦、汽車導航系統、攝錄像機、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數位相機、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各種監視器、液晶電視、資訊顯示器等各種顯示裝置、或調光膜、相位差膜等。於用作液晶顯示裝置的情況下,液晶的動作模式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應用於扭轉向列(Twisted Nematic,TN)型、超扭轉向列(Super Twisted Nematic,STN)型、垂直配向型(包含垂直配向-多域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VA-MVA)型、垂直配向-圖案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VA-PVA)型等)、共面切換(In-Plane Switching,IPS)型、邊緣場切換(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型、光學補償彎曲(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OCB)型等各種動作模式。
舉出液晶顯示元件為一例來對液晶元件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液晶顯示元件例如可藉由包括以下的步驟1~步驟3的方法來製造。步驟1中,使用基板視所需的動作模式而不同。步驟2及步驟3於各動作模式下共通。
(步驟1:塗膜的形成)
首先,將液晶配向劑塗佈於基板上,較佳為對塗佈面進行加熱,藉此於基板上形成塗膜。作為基板,例如可使用包含以下材料的透明基板:浮法玻璃、鈉玻璃等玻璃;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醚碸、聚碳酸酯、聚(脂環式烯烴)等塑膠。作為設置於基板的其中一面上的透明導電膜,可使用包含氧化錫(SnO2
)的奈塞(NESA)膜(美國PPG公司註冊商標)、包含氧化銦-氧化錫(In2
O3
-SnO2
)的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膜等。於製造TN型、STN型或VA型的液晶元件的情況下,使用兩片設置有經圖案化的透明導電膜的基板。另一方面,於製造IPS型或FFS型的液晶元件的情況下,使用設置有包含經圖案化為梳齒型的透明導電膜或金屬膜的電極的基板、與並未設置電極的相向基板。金屬膜例如可使用包含鉻等金屬的膜。對基板塗佈液晶配向劑是於電極形成面上較佳為藉由平板印刷法、旋轉塗佈法、輥塗佈機法、柔版印刷法或噴墨印刷法進行。
塗佈液晶配向劑後,出於防止所塗佈的液晶配向劑的滴液等目的,較佳為實施預加熱(預烘烤)。預烘烤溫度較佳為30℃~200℃,預烘烤時間較佳為0.25分鐘~10分鐘。其後,出於將溶劑完全去除、視需要將聚合體所具有的醯胺酸結構加以熱醯亞胺化的目的,而實施煅燒(後烘烤)步驟。煅燒溫度(後烘烤溫度)較佳為80℃~300℃,後烘烤時間較佳為5分鐘~200分鐘。如此形成的膜的膜厚較佳為0.001 μm~1 μm。將液晶配向劑塗佈於基板上之後,將有機溶媒去除,藉此形成液晶配向膜或者成為液晶配向膜的塗膜。
(步驟2:配向處理)
於製造TN型、STN型、IPS型或FFS型的液晶顯示元件的情況下,對所述步驟1中形成的塗膜實施賦予液晶配向能力的處理(配向處理)。藉此,對塗膜賦予液晶分子的配向能力而成為液晶配向膜。作為配向處理,可列舉如下處理:利用捲繞著包含例如尼龍(nylon)、嫘縈(rayon)、棉(cotton)等纖維的布的輥對塗膜朝一定方向進行摩擦的摩擦處理、或對使用液晶配向劑形成於基板上的塗膜進行光照射而對塗膜賦予液晶配向能力的光配向處理等。另一方面,於製造垂直配向型的液晶元件的情況下,可將所述步驟1中形成的塗膜直接用作液晶配向膜,但亦可對該塗膜實施配向處理(摩擦處理、光配向處理等)。適合於垂直配向型的液晶顯示元件的液晶配向劑亦可適合用於聚合物穩定配向(Polymer sustained alignment,PSA)型的液晶顯示元件。
於液晶配向劑含有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合體的情況下,較佳為藉由光配向法來形成液晶配向膜。該情況下,可一面抑制靜電及塵埃的產生,一面對感光性的有機膜賦予均勻的液晶配向性,而且亦能夠對液晶配向方向進行精密控制,就該方面而言較佳。用於光配向的光照射可藉由如下方法等進行:對後烘烤步驟後的塗膜進行照射的方法、對預烘烤步驟後且後烘烤步驟前的塗膜進行照射的方法、於預烘烤步驟及後烘烤步驟的至少任一步驟中於塗膜的加熱過程中對塗膜進行照射的方法。作為照射至塗膜的放射線,例如可使用包含150 nm~800 nm的波長的光的紫外線及可見光線。較佳為包含200 nm~400 nm的波長的光的紫外線。於放射線為偏光的情況下,可為直線偏光亦可為部分偏光。於所使用的放射線為直線偏光或部分偏光的情況下,照射可自垂直於基板面的方向進行,亦可自傾斜方向進行,或亦可將該些方向組合來進行。非偏光的放射線的情況下的照射方向設為傾斜方向。
作為所使用的光源,例如可列舉:低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氘燈、金屬鹵化物燈、氬共振燈、氙燈、準分子雷射等。放射線的照射量較佳為400 J/m2
~50,000 J/m2
,更佳為1,000 J/m2
~20,000 J/m2
。於用於賦予配向能力的光照射後,亦可進行對基板表面使用例如水、有機溶媒(例如,甲醇、異丙醇、1-甲氧基-2-丙醇乙酸酯、丁基溶纖劑、乳酸乙酯等)或該些的混合物進行清洗的處理、或對基板進行加熱的處理。
(步驟3:液晶單元的構建)
繼而,準備兩片如所述般形成有液晶配向膜的基板,於相向配置的兩片基板間配置液晶,藉此製造液晶單元。製造液晶單元例如可列舉:(1)以使液晶配向膜相向的方式隔著間隙(間隔物(spacer))將兩片基板相向配置,並使用密封劑將兩片基板的周邊部貼合,將液晶注入填充於藉由基板表面及密封劑所劃分的單元間隙內,然後將注入孔密封的方法、(2)將密封劑塗佈於形成有液晶配向膜的其中一個基板上的規定位置,進而於液晶配向膜面上的規定幾處滴加液晶後,以使液晶配向膜相向的方式將另一個基板貼合,並且將液晶擴散於基板的整個面上的方法(液晶滴注(one drop filling,ODF)方式)等。理想的是對於所製造的液晶單元,進而進行加熱直至所使用的液晶成為各向同性相的溫度,然後緩慢冷卻至室溫,藉此將液晶填充時的流動配向消除。
作為密封劑,例如可使用含有硬化劑及作為間隔物的氧化鋁球的環氧樹脂等。作為間隔物,可使用光間隔物(photo spacer)、珠間隔物(beads spacer)等。液晶可列舉向列液晶及層列液晶,其中較佳為向列液晶。另外,亦可於向列液晶或層列液晶中例如添加膽甾醇型液晶(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手性試劑、鐵電性液晶(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等來使用。
接下來,視需要在液晶單元的外側表面貼合偏光板。偏光板可列舉:以乙酸纖維素保護膜將一面使聚乙烯醇延伸配向一面使其吸收碘而成的被稱為「H膜」的偏光膜夾持所得的偏光板、或包含H膜本身的偏光板。如此而獲得液晶顯示元件。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進行具體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些實施例。
以下例子中使用的主要化合物的結構與略稱如下。
(四羧酸衍生物)
TA-1:2,3,5-三羧基環戊基乙酸二酐
TA-2:1,2,3,4-環丁烷四羧酸二酐
TA-3:(1R,2R,3S,4S)-1,3-二甲基環丁烷-1,2,3,4-四羧酸二酐
TA-4:二甲基烯丙基 (2r,4r)-2,4-雙(氯羰基)-2,4-二甲基環丁烷-1,3-二羧酸酯
TA-5:均苯四甲酸酐
TA-6:4,4'-氧雙鄰苯二甲酸酐
TA-7:丙烷-1,3-二基 雙(1,3-二氧代-1,3-二氫異苯并呋喃-5-羧酸酯)
[化7]
(二胺化合物)
DA-1:對苯二胺
DA-2:2,2'-二甲基聯苯胺
DA-3:N,N'-雙(4-胺基苯基)-N,N'-二甲基聯苯-4,4'-二胺
DA-4:N,N'-二(5-胺基-2-吡啶基)-N,N'-二甲基乙二胺
DA-5:1,4-伸苯基 雙(4-胺基苯甲酸酯)
DA-6:4-胺基苯基 (E)-3-(4-胺基苯基)-2-甲基丙烯酸酯
DA-7:1,5-雙(4-(2-(4-胺基苯基)乙基)苯氧基)戊烷
[化8]
(鹼性化合物)
BA-1:4-二甲基胺基吡啶
BA-2:4-羥基吡啶
BA-3:二氮雜雙環十一烯
BA-4:1,1,3,3-四甲基胍
BA-5:1,5,7-三氮雜雙環[4.4.0]癸-5-烯
BA-6:1,8-雙(二甲基胺基)萘
BB-1:二甲基苯胺
BB-2:吡啶
BB-3:咪唑
BB-4:N,N-二異丙基乙基胺
BB-5:四甲基氫氧化銨
[化9]
(溶劑)
NMP:N-甲基-2-吡咯啶酮
γBL:γ-丁內酯
BC:丁基溶纖劑
<聚合體的合成>
[合成例1]
將二胺(DA-2)及(DA-3)以70:30的莫耳比溶解於NMP中,並加入0.9當量的四羧酸衍生物(TA-1),於室溫下進行6小時反應,獲得聚醯胺酸(PA-1)的15質量%溶液。
[合成例2~合成例8]
將四羧酸衍生物及二胺化合物的種類及莫耳比分別如下述表1所記載般進行變更,除此以外,以與合成例1同樣的方式分別獲得聚醯胺酸(PA-2~PA-8)。
[合成例9]
藉由NMP將合成例4中獲得的聚醯胺酸(PA-4)的15質量%溶液稀釋為10質量%,並相對於聚醯胺酸(PA-4)的醯胺基而添加0.7當量的1-甲基哌啶及乙酸酐,於60℃下加熱攪拌3小時。對所獲得的溶液反覆進行減壓濃縮與藉由NMP的稀釋,獲得聚醯亞胺(PI-1)的15質量%溶液。測定聚醯亞胺(PI-1)的1
H-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光譜(DMSO-d6
,400 MHz),根據芳香族質子(δ6.0 ppm~9.0 ppm)與主鏈醯胺質子(δ9.8 ppm~10.3 ppm)、乙醯基末端醯胺質子(δ9.6 ppm~9.8 ppm)的積分比來計算醯亞胺化率,結果,醯亞胺化率為70%。
[合成例10]
於具備氮氣導入管及溫度計的50 mL三口燒瓶中放入四羧酸衍生物(TA-4)(8.11 g,20.0 mmol)、吡啶(3.80 g,48.0 mmol)、γBL 22 g、及NMP 11 g,冷卻至約10℃,從而製備醯基氯化物溶液。此處,加入使二胺(DA-1)(1.95 g,18.0 mmol)預先溶解於γBL 11 g中而製備的二胺溶液,並於氮氣流下於10℃下使其反應4小時。藉由甲醇58 g將所獲得的聚合溶液稀釋,於水/異丙醇=1/1(質量比)的混合溶媒中一面攪拌一面緩緩注入並使其凝固。將沈澱的固體回收,於水及異丙醇中進行攪拌清洗,並於60℃下進行真空乾燥,藉此獲得白色粉末。將所獲得的粉末溶解於γBL中,獲得聚醯胺酸酯(PAE-1)的15質量%溶液。
[合成例11]
依據日本專利特開2010-217868號公報的段落[0104]的合成例S1中記載的方法來合成側鏈具有肉桂酸酯結構的聚有機矽氧烷(SQ-1)。
關於表1中的數值,對於四羧酸衍生物而言,表示相對於合成中使用的四羧酸衍生物的合計量100莫耳份的各化合物的使用比例(莫耳份),對於二胺化合物而言,表示相對於合成中使用的二胺化合物的合計量100 莫耳份的各化合物的使用比例(莫耳份)。
[實施例1:光配向FFS型液晶顯示元件]
(1)液晶配向劑的製備
使用聚醯胺酸(PA-1)、聚醯亞胺(PI-1)及鹼性化合物(BA-1)並藉由NMP及BC進行稀釋,獲得固體成分濃度成為3.5質量%、溶劑組成比成為NMP:BC=80:20(質量比)的溶液。藉由孔徑0.2 μm的過濾器對該溶液進行過濾,藉此製備液晶配向劑(R-1)。再者,將兩種聚合體以聚醯胺酸(PA-1):聚醯亞胺(PI-1)=60:40(固體成分換算質量比)的比率調配,使液晶配向劑中以相對於全部聚合體中的羧酸基(-COOH)而為1.0莫耳當量的比率含有鹼性化合物。
(2)藉由光配向法的液晶配向膜的形成
使用旋轉器將所述(1)中製備的液晶配向劑(R-1)以膜厚成為0.1 μm的方式塗佈於在單面依次積層有平板電極、絕緣層及梳齒狀電極的玻璃基板、與並未設置電極的相向玻璃基板的各自的面上,藉由80℃的加熱板乾燥1分鐘而形成塗膜。使用Hg-Xe燈自基板法線方向對該塗膜表面照射包含經直線偏光的254 nm的亮線的紫外線2,000 J/m2
而進行光配向處理。將實施有所述光配向處理的塗膜於對腔內進行了氮氣置換的230℃的烘箱中加熱40分鐘而進行熱處理,從而形成液晶配向膜。
(3)液晶顯示元件的製造
對於具有所述(2)中製作的液晶配向膜的一對基板,於形成有液晶配向膜的面的緣部殘留液晶注入口,將裝入有直徑5.5 μm的氧化鋁球的環氧樹脂接著劑網版印刷塗佈之後,以光照射時的偏光軸朝基板面的投影方向成為逆平行的方式將基板重疊並壓接,於150℃下花1小時使接著劑熱硬化。繼而,於一對基板之間自液晶注入口填充向列液晶(默克(Merck)公司製造的MLC-7028)之後,藉由環氧系接著劑將液晶注入口密封。進而,為了消除液晶注入時的流動配向,於120℃下對其進行加熱之後緩慢冷卻至室溫為止。繼而,於基板的外側兩面貼合偏光板而製造FFS型液晶顯示元件。
(4)液晶配向性的評價
對於所述(3)中製造的液晶顯示元件,藉由顯微鏡以倍率50倍觀察將5 V的電壓接通·斷開(ON·OFF)(施加·解除)時明暗變化中的異常域(domain)的有無。關於評價,將未觀察到異常域的情況設為「良好」,將觀察到異常域的情況設為「不良」。其結果,該實施例中為「良好」的評價。
(5)AC殘像特性的評價
除了未於基板的外側兩面貼合偏光板這一點以外,進行與所述(3)同樣的操作,從而製作FFS型液晶單元。對於該FFS型液晶單元,以交流電壓10 V驅動30小時之後,使用在光源與光量檢測器之間配置有偏光器與檢偏器的裝置來測定下述數式(1)所表示的最小相對透過率(%)。
最小相對透過率(%)=(β-B0)/(B100-B0)×100 …(1)
(數式(1)中,B0為空白(blank),且為正交尼科耳(crossed nicols)下的光的透過量。B100為空白,且為平行尼科耳(parallel nicols)下的光的透過量。β為正交尼科耳下於偏光器與檢偏器之間夾持液晶單元且變得最小的光透過量)
暗狀態的黑色水準是由液晶單元的最小相對透過率表示,於FFS型液晶單元中,暗狀態下的黑色水準(最小相對透過率)越小則對比(contrast)越優異。將最小相對透過率未滿0.2%者設為「優良」,將0.2%以上且未滿0.5%者設為「良好」,將0.5%以上且未滿1.0%者設為「可」,將1.0%以上者設為「不良」。其結果,該實施例中為「優良」的評價。
[實施例2~實施例10、比較例1~比較例6]
於所述實施例1中,將液晶配向劑中所含有的聚合體及鹼性化合物如下述表2所示般進行變更,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製備液晶配向劑並形成液晶配向膜,並且製造FFS型的液晶顯示元件及液晶單元並進行各種評價。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2。
[實施例11]
於所述實施例1中,將「(1)液晶配向劑的製備」及「(2)藉由光配向法的液晶配向膜的形成」如下述(1a)及(2a)般進行變更,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製造FFS型的液晶顯示元件及液晶單元並進行各種評價。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2。
(1a)液晶配向劑的製備
使用聚醯胺酸(PA-1)、聚醯胺酸(PA-4)及鹼性化合物(BA-1)並藉由NMP及BC進行稀釋,獲得固體成分濃度成為3.5質量%、溶劑組成比成為NMP:BC=80:20(質量比)的溶液。藉由孔徑0.2 μm的過濾器對該溶液進行過濾,藉此製備液晶配向劑(R-11)。再者,將兩種聚合體以聚醯胺酸(PA-1):聚醯胺酸(PA-4)=60:40(固體成分換算質量比)的比率調配,使液晶配向劑中以相對於全部聚合體中的羧酸基而為0.5莫耳當量的比率含有鹼性化合物。
(2a)藉由光配向法的液晶配向膜的形成
使用旋轉器將所述(1a)中製備的液晶配向劑(R-11)塗佈於在單面依次積層有平板電極、絕緣層及梳齒狀電極的玻璃基板、與並未設置電極的相向玻璃基板的各自的面上,藉由80℃的加熱板進行1分鐘的加熱後,於對腔內進行了氮氣置換的230℃的烘箱中進行30分鐘乾燥,形成平均膜厚0.1 μm的塗膜。使用Hg-Xe燈自基板法線方向對該塗膜表面照射包含經直線偏光的254 nm的亮線的紫外線2,000 J/m2
而進行光配向處理。將實施有所述光配向處理的塗膜於對腔內進行了氮氣置換的230℃的烘箱中加熱40分鐘而進行熱處理,從而形成液晶配向膜。
[實施例12~實施例13、比較例7]
於所述實施例11中,將液晶配向劑中所含有的聚合體及鹼性化合物如下述表2所示般進行變更,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同樣的方式製備液晶配向劑並形成液晶配向膜,並且製造FFS型的液晶顯示元件及液晶單元並進行各種評價。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2。
[實施例14]
於所述實施例11中,將「(1)液晶配向劑的製備」如下述(1b)般進行變更,並將紫外線照射量變更為5,000 J/m2
,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同樣的方式製造FFS型的液晶顯示元件及液晶單元並進行各種評價。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2。
(1b)液晶配向劑的製備
使用聚醯胺酸(PA-1)、聚醯胺酸酯(PAE-1)及鹼性化合物(BA-3)並藉由NMP及BC進行稀釋,獲得固體成分濃度成為3.5質量%、溶劑組成比成為NMP:BC=80:20(質量比)的溶液。藉由孔徑0.2 μm的過濾器對該溶液進行過濾,藉此製備液晶配向劑(R-14)。再者,將兩種聚合體以聚醯胺酸(PA-1):聚醯胺酸酯(PAE-1)=90:10(固體成分換算質量比)的比率調配,使液晶配向劑中以相對於全部聚合體中的羧酸基而為0.5莫耳當量的比率含有鹼性化合物。
[實施例15~實施例16]
於所述實施例11中,將液晶配向劑中所含有的聚合體及鹼性化合物如下述表2所示般進行變更,並將紫外線照射量變更為5,000 J/m2
,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同樣的方式製備液晶配向劑並形成液晶配向膜,並且製造FFS型的液晶顯示元件及液晶單元並進行各種評價。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2。
[實施例17:摩擦配向FFS型液晶顯示元件]
於所述實施例1中,將「(1)液晶配向劑的製備」及「(2)藉由光配向法的液晶配向膜的形成」如下述(1c)及(2c)般進行變更,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製造FFS型的液晶顯示元件及液晶單元並進行各種評價。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2。
(1c)液晶配向劑的製備
使用聚醯胺酸(PA-1)、聚醯胺酸(PA-8)及鹼性化合物(BA-3)並藉由NMP及BC進行稀釋,獲得固體成分濃度成為3.5質量%、溶劑組成比成為NMP:BC=80:20(質量比)的溶液。藉由孔徑0.2 μm的過濾器對該溶液進行過濾,藉此製備液晶配向劑(R-17)。再者,將兩種聚合體以聚醯胺酸(PA-1):聚醯胺酸(PA-8)=60:40(固體成分換算質量比)的比率調配,使液晶配向劑中以相對於全部聚合體中的羧酸基而為0.5莫耳當量的比率含有鹼性化合物。
(2c)藉由摩擦法的液晶配向膜的形成
使用旋轉器將所述(1c)中製備的液晶配向劑(R-17)塗佈於在單面依次積層有平板電極、絕緣層及梳齒狀電極的玻璃基板、與並未設置電極的相向玻璃基板的各自的面上,藉由80℃的加熱板乾燥1分鐘後,於對腔內進行了氮氣置換的230℃的烘箱中進行30分鐘乾燥,形成平均膜厚0.1 μm的塗膜。使用具有捲繞著尼龍製的布的輥的摩擦機器,以輥轉速1000 rpm、平台移動速度25 mm/秒、毛壓入長度0.4 mm對該塗膜表面進行摩擦處理。將實施有所述摩擦配向處理的塗膜於超純水中超音波清洗1分鐘後,於100℃的烘箱中進行10分鐘乾燥,從而形成液晶配向膜。
[實施例18]
於所述實施例1中,將「(1)液晶配向劑的製備」及「(2)藉由光配向法的液晶配向膜的形成」如下述(1d)及(2d)般進行變更,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製造FFS型的液晶顯示元件及液晶單元並進行各種評價。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2。
(1d)液晶配向劑的製備
使用聚醯胺酸(PA-1)、聚有機矽氧烷(SQ-1)及鹼性化合物(BA-3)並藉由NMP及BC進行稀釋,獲得固體成分濃度成為3.5質量%、溶劑組成比成為NMP:BC=80:20(質量比)的溶液。藉由孔徑0.2 μm的過濾器對該溶液進行過濾,藉此製備液晶配向劑(R-18)。再者,將兩種聚合體以聚醯胺酸(PA-1):聚有機矽氧烷(SQ-1)=90:10(固體成分換算質量比)的比率調配,使液晶配向劑中以相對於全部聚合體中的羧酸基而為0.5莫耳當量的比率含有鹼性化合物。
(2d)藉由光配向法的液晶配向膜的形成
使用旋轉器將所述(1d)中製備的液晶配向劑(R-18)塗佈於在單面依次積層有平板電極、絕緣層及梳齒狀電極的玻璃基板、與並未設置電極的相向玻璃基板的各自的面上,藉由80℃的加熱板進行1分鐘的加熱後,於對腔內進行了氮氣置換的200℃的烘箱中進行30分鐘乾燥,形成平均膜厚0.1 μm的塗膜。使用Hg-Xe燈自基板法線方向對該塗膜表面照射包含經直線偏光的313 nm的亮線的紫外線300 J/m2
而進行光配向處理,從而形成液晶配向膜。
實施例1~實施例6及比較例1~比較例6中,第1聚合體使用(PA-1),第2聚合體使用(PI-1),變更鹼性化合物的種類並進行評價。實施例1~實施例6中,相對於比較例1而聚合物溶解性提升,即便液晶配向劑吸濕,聚合物亦不易析出,對基板的塗佈性良好。進而,液晶配向性及AC殘像特性於實施例1~實施例6中均為「良好」、「可」、或「優良」,而於比較例1~比較例6中,任一者為「不良」。認為藉由向液晶配向劑中添加化合物(A),而與具有酸性官能基的聚合體形成鹽,聚合體的極性大幅發生變化。另外,於實施例1~實施例6中,液晶配向性及AC殘像特性提升的機制雖不確定,但認為藉由使用化合物(A)作為鹼性化合物,而第1聚合體容易偏向存在於配向膜下層,結果,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合體(第2聚合體)於配向膜上層發生層分離,從而所述特性提升。另一方面,於比較例1~比較例6中,認為鹼性化合物的鹼性或極性、非親核性、揮發性等並不合適,未表現出所需的特性。
實施例7、實施例8中,變更第1聚合體的種類並進行評價,結果,液晶配向性及AC殘像特性分別為「良好」及「優良」。
實施例9、實施例10中,變更鹼性化合物的添加量並進行評價,結果,液晶配向性及AC殘像特性均為「良好」或「可」。
實施例11~實施例13及比較例7中,變更第2聚合體與鹼性化合物的種類並進行評價。液晶配向性均為「良好」,而AC殘像特性於實施例11~實施例13中為「優良」或「可」,相對於此,於比較例7中為「不良」。
實施例14~實施例18中,變更第2聚合體的種類及配向處理方法並進行評價,結果,液晶配向性均為「良好」,AC殘像特性為「優良」或「可」。
無
無
Claims (8)
- 一種液晶配向劑,其含有:第1聚合體;第2聚合體;以及化合物(A),且所述第1聚合體為聚醯胺酸,所述第2聚合體為與所述第1聚合體不同的聚合體,所述化合物(A)為具有選自由下述式(1-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下述式(1-2)所表示的部分結構、下述式(1-3)所表示的部分結構、及下述式(1-4)所表示的部分結構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含氮結構(其中,將包含下述式(1-2)所表示的部分結構及下述式(1-3)所表示的部分結構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含氮芳香族雜環除外),且不具有酸性官能基及拉電子性基中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其中,於所述化合物(A)具有下述式(1-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情況下,所述第2聚合體具有含氮芳香族雜環),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液晶配向劑,其中所述化合物(A)為選自由下述式(2-1)所表示的化合物、下述式(2-2)所表示的化合物、下述式(2-3)所表示的化合物、及下述式(2-4)所表示的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化合物(其中,將下述式(2-2)所表示的化合物為含氮雜環化合物的情形、以及下述式(2-3)所表示的化合物為含氮雜環化合物的情形除外),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液晶配向劑,其中所述第2聚合體為選自由聚醯胺酸、聚醯胺酸酯、聚醯亞胺、聚有機矽氧烷、及具有源自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的單體的結構單元的聚合體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液晶配向劑,其中所述第2聚合體具有光配向性基。
- 一種液晶配向劑的製造方法,其包括:將第1聚合體、第2聚合體、及化合物(A)混合的步驟,且所述第1聚合體為聚醯胺酸,所述第2聚合體為與所述第1聚合體不同的聚合體, 所述化合物(A)為具有選自由下述式(1-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下述式(1-2)所表示的部分結構、下述式(1-3)所表示的部分結構、及下述式(1-4)所表示的部分結構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含氮結構(其中,將包含下述式(1-2)所表示的部分結構及下述式(1-3)所表示的部分結構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含氮芳香族雜環除外),且不具有酸性官能基及拉電子性基中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其中,於所述化合物(A)具有下述式(1-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情況下,所述第2聚合體具有含氮芳香族雜環),
- 一種液晶配向膜的製造方法,其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液晶配向劑於基板上形成塗膜,對所述塗膜進行光照射而賦予液晶配向能力。
- 一種液晶配向膜,其是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液晶配向劑而形成。
- 一種液晶元件,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液晶配向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02644 | 2018-05-29 | ||
JP2018-102644 | 2018-05-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03818A TW202003818A (zh) | 2020-01-16 |
TWI791817B true TWI791817B (zh) | 2023-02-11 |
Family
ID=6869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13228A TWI791817B (zh) | 2018-05-29 | 2019-04-16 | 液晶配向劑及其製造方法、液晶配向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元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322875B2 (zh) |
CN (1) | CN112055832B (zh) |
TW (1) | TWI791817B (zh) |
WO (1) | WO20192300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1103250A (ja) * | 2019-12-25 | 2021-07-1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光配向膜用ワニス及び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
CN118725877A (zh) * | 2023-03-31 | 2024-10-01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以及其制造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59210A (zh) * | 2010-12-28 | 2012-07-11 |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15813A (ja) * | 1996-03-14 | 2004-04-15 | Toshiba Corp | ポリイミド前駆体組成物、ポリイミド膜の形成方法、電子部品および液晶素子 |
JP3613421B2 (ja) * | 1996-05-31 | 2005-01-26 | Jsr株式会社 | 液晶配向剤 |
JP4905878B2 (ja) * | 2005-12-06 | 2012-03-28 | ニッタ株式会社 | ポリイミド合成用組成物及びポリイミドの製造方法 |
JP2007227848A (ja) * | 2006-02-27 | 2007-09-06 | Teijin Ltd | 回路基板形成用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および回路基板 |
KR101699096B1 (ko) * | 2009-02-12 | 2017-01-23 | 닛산 가가쿠 고교 가부시키 가이샤 | 테트라카르복실산 유도체, 그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배향제 |
JP5626510B2 (ja) * | 2009-02-18 | 2014-11-19 | Jsr株式会社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の形成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
JP5446793B2 (ja) * | 2009-12-04 | 2014-03-1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物品、及びネガ型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
JP5668907B2 (ja) * | 2009-12-25 | 2015-02-12 | Jsr株式会社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
CN103172891B (zh) * | 2013-04-17 | 2014-06-18 | 华威聚酰亚胺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聚酰胺酸组合式化学亚胺化制造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 |
JP6521052B2 (ja) * | 2015-02-27 | 2019-05-2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ガス分離膜、ガス分離モジュール、ガス分離装置、及びガス分離方法 |
JP6447304B2 (ja) * | 2015-03-27 | 2019-01-09 | Jsr株式会社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素子、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重合体並びに化合物 |
JP2017003727A (ja) * | 2015-06-09 | 2017-01-05 | Jsr株式会社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表示素子、重合体及びジアミン |
JP2017049372A (ja) * | 2015-08-31 | 2017-03-0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硬化膜 |
JP2017097024A (ja) * | 2015-11-18 | 2017-06-01 | Jsr株式会社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素子、重合体並びに化合物 |
JP7076939B2 (ja) * | 2016-07-19 | 2022-05-30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光配向膜用ワニス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2019
- 2019-02-27 CN CN201980028252.6A patent/CN112055832B/zh active Active
- 2019-02-27 WO PCT/JP2019/007486 patent/WO201923009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2-27 JP JP2020521708A patent/JP732287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4-16 TW TW108113228A patent/TWI791817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59210A (zh) * | 2010-12-28 | 2012-07-11 |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9230091A1 (ja) | 2021-07-08 |
JP7322875B2 (ja) | 2023-08-08 |
WO2019230091A1 (ja) | 2019-12-05 |
CN112055832B (zh) | 2023-12-05 |
TW202003818A (zh) | 2020-01-16 |
CN112055832A (zh) | 2020-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911885B2 (ja) | 液晶配向膜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素子の製造方法 | |
JP6547461B2 (ja)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表示素子、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6507937B2 (ja)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素子、並びに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791817B (zh) | 液晶配向劑及其製造方法、液晶配向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元件 | |
JP6561475B2 (ja)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素子、並びに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819102B (zh) |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
TWI815876B (zh) |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液晶元件的製造方法 | |
JP6424609B2 (ja) | 液晶配向剤、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
KR102548025B1 (ko) | 액정 배향제, 액정 배향막,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 |
TWI711671B (zh) |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以及液晶配向膜及液晶元件的製造方法 | |
JP7517208B2 (ja)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素子及び液晶素子の製造方法 | |
JP2022173076A (ja)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素子、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重合体 | |
TWI785018B (zh) |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聚有機矽氧烷 | |
TW202102654A (zh) |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聚合物及化合物 | |
JP6507837B2 (ja)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素子、並びに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201934663A (zh) |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
TWI791838B (zh) |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液晶元件的製造方法 | |
TWI835861B (zh) |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該些的製造方法、光學膜及聚合物 | |
TWI788550B (zh) |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元件及液晶元件的製造方法 | |
JP2023064669A (ja)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素子 | |
JP2023170991A (ja)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素子 | |
TW202229525A (zh) |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液晶配向膜的製造方法、液晶元件及液晶元件的製造方法 | |
JP2022067054A (ja)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素子及び液晶素子の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