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TWI325301B - Rear drag sound generating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 Google Patents

Rear drag sound generating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5301B
TWI325301B TW093121784A TW93121784A TWI325301B TW I325301 B TWI325301 B TW I325301B TW 093121784 A TW093121784 A TW 093121784A TW 93121784 A TW93121784 A TW 93121784A TW I325301 B TWI325301 B TW I3253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rear traction
traction
sounding
re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1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05333A (en
Inventor
Keigo Kitajima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505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05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5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53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27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pick-up, i.e. for reels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28Continuously applied
    • A01K89/029Continuously applied between spool shaft and fr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27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pick-up, i.e. for reels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4Reciprocat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Description

1325301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後牽引操作構造,特別是,設在紡車 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的後方供後牽引機構操作用的後牽 引操作構造。 【先前技術】 在習知的紡車式捲線器中’是多採用供設在捲線器本 體的後方後牽引機構操作用的後牽引操作構造。 習知的後牽引操作構造’是具備:旋鈕裝設部、及第 1後牽引旋鈕、及第2後牽引旋鈕的(例如,專利文獻1參照 )。旋鈕裝設部,是具有筒狀部及公螺紋部。筒狀部是從 捲線器本體的後部朝後方呈筒狀突出,公螺紋部是形成於 筒狀部的外周面。第1後牽引旋鈕,是供微調整後牽引機 構的牽引力用’裝設於旋鈕裝設部的後端部。第2後牽引 旋鈕,是具有操作桿構件及螺帽構件。操作桿構件,是配 置於捲線器本體的後部及第1後牽引旋鈕的前部之間。螺 帽構件,是不可旋轉且前後移動不能地裝設於操作桿構件 。且’螺帽構件’是螺合於旋鈕裝設部的公螺紋部。擺動 這種第2後牽引旋鈕的操作桿構件的話,與操作桿構件一 起使螺帽構件對於旋鈕裝設部相對旋轉。這時,操作桿構 件及螺帽構件是對於旋鈕裝設部朝前後方向相對移動,將 操作桿構件的每單位操作量的後牽引機構的牽引力的變化 量藉由第1後牽引旋鈕來大刻度地調整。 -4- (4) 1325301 的牽引力。由此,不需要將供操作桿構件移 隙,設置於第2後牽引旋鈕及捲線器本體的 第2後牽引旋鈕及第1後牽引旋鈕的前部之間 進入捲線器本體內。而且,也可以提高後牽 輪廓的新式樣效果。 發明2的紡車式捲線器的後牽引操作構交 的紡車式捲線器的後牽引操作構造,在螺帽 第1凹部是從後端朝向前方形成且第1凹部至 置1個,操作桿構件是具有筒狀部分且在筒 是形成可嵌合於第1凹部的第1凸部。 此情況,因爲形成於螺帽構件的外周β 形成於操作桿構件的筒狀部分的內周的第1 以可由螺帽構件的後部將操作桿構件容易定 。且,擺動第2後牽引旋鈕時,操作桿構件白 帽構件的第1凹部會嚙合,螺帽構件會與操 旋轉。這時,螺帽構件的第1凹部是在操作羊 部上朝前後方向滑動,螺帽構件是對於操作 裝設部朝前後方向相對移動。如此,藉由將 操作桿構件及旋鈕裝設部朝前後方向相對移 節後牽引機構的牽引力。由此,不需要將供 動所使用的間隙,設置於第2後牽引旋鈕及 後部之間以及第2後牽引旋鈕及第1後牽引旋 ’異物是不易進入捲線器本體內。而且,也 引操作構造的輪廓的新式樣效果。 動所使用的間 後部之間以及 ,異物是不易 引操作構造的 I中,如發明1 構件的外周, 少於周方向設 狀部分的內周 第1凹部,可 凸部嵌合,所 位於螺帽構件 勺第1凸部及螺 作桿構件一起 I構件的第1凸 桿構件及旋鈕 螺帽構件對於 動,就可以調 操作桿構件移 捲線器本體的 鈕的前部之間 可以提高後牽 (6) (6)1325301 微小間隙。 此情況,第1後牽引旋鈕,是因爲可旋轉自如且前後 移動不能地裝設於旋鈕裝設部,所以即使旋轉第1後牽引 旋鈕’第1後牽引旋鈕’也不會對於旋鈕裝設部朝前後方 向移動。由此,第2後牽引旋鈕的後部及第1後牽引旋鈕的 前部之間的間隙,是可以不變大。且,在第2後牽引旋鈕 的前部及捲線器本體的後部之間以及第2後牽引旋鈕的後 部及第1後牽引旋鈕的前部之間,因爲形成間隙,所以可 以降低第2後牽引旋鈕的擺動時的初動負荷。這時的間隙 因爲是微小間隙,所以異物可以不易進入捲線器本體內。 而且,也可以提高後牽引操作構造的輪廓的新式樣效果。 發明5的紡車式捲線器的後牽引操作構造中,如發明1 至4的任一的紡車式捲線器的後牽引操作構造,在第2後牽 引旋鈕及旋鈕裝設部之間,是設置可藉由將第2後牽引旋 鈕在預定的擺動範圍內擺動而發聲的發聲機構,發聲機構 ’是由:在第2後牽引旋鈕的內周依據擺動範圍在周方向 隔有間隔地形成的複數出聲凹部、及在相面對於出聲凹部 的位置形成於旋鈕裝設部的外周的裝設凹部、及進退自如 地裝設於裝設凹部且與出聲凹部卡合的出聲銷、及配置於 裝設凹部使出聲銷朝出聲凹部側推迫的推迫手段所組成。 在此紡車式捲線器的後牽引操作構造中,擺動第2後 牽引旋鈕的話,裝設於旋鈕裝設的出聲銷,是藉由推迫手 段朝形成於第2後牽引旋鈕的出聲凹部側推迫,出聲銷是 卡合複數出聲凹部地發聲。如此,即使在第2後牽引旋鈕 -9- (7) (7)1325301 及旋鈕裝設部之間設置發聲機構的情況,藉由將螺帽構件 對於操作桿構件及旋鈕裝設部朝前後方向相對移動,就可 以調節後牽引機構的牽引力。由此,不需要將供操作桿構 件移動所使用的間隙,設置於第2後牽引旋鈕及捲線器本 體的後部之間以及第2後牽引旋鈕及第1後牽引旋鈕的前部 之間,異物是不易進入捲線器本體內。而且,也可以提高 後牽引操作構造的輪廓的新式樣效果。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操作桿構件是藉由接觸第1後牽引旋鈕 的前部及捲線器本體的後部,使操作桿構件是對於旋鈕裝 設部規制朝前後的相對移動。在此狀態下,將螺合於旋鈕 裝設部的螺帽構件,藉由第2後牽引旋鈕的擺動對於操作 桿構件及旋鈕裝設部朝前後方向相對移動,就可以調節後 牽引機構的牽引力。由此,不需要將供操作桿構件移動所 使用的間隙,設置於第2後牽引旋鈕及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之間以及第2後牽引旋鈕及第1後牽引旋鈕的前部之間,異 物是不易進入捲線器本體內。而且,也可以提高後牽引操 作構造的輪廓的新式樣效果。 【實施方式】 [紡車式捲線器的結構] 在第1圖’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紡車式捲線器。 紡車式捲線器’是如第1圖所示,主要具備:把手】〇 -10- (8) (8)1325301 將可旋轉自如地支撐的捲線器本體1、及轉子2、及捲筒3 、及第1後牽引旋鈕50及第2後牽引旋鈕51。 捲線器本體1,是具有:捲線器外殼la、及從捲線器 外殼la朝上方延伸的竿安裝腳部lb。在捲線器外殻la的 內部是形成收納空間。在此收納空間是設置:使轉子2與 把手10的旋轉連動旋轉的轉子驅動機構5、及使捲筒3朝前 後移動將釣線均一地捲取用的擺動機構6。在捲線器外殼 la的後部lc,如第2圖及第4圖所示,是設置具有從後部 lc朝後方呈筒狀突出的筒狀部52g的旋鈕裝設部52。在旋 鈕裝設部52 ’在筒狀部52g的後端面是形成朝周方向隔有 預定間隔的複數第1卡合凹部5 2b。且,在旋鈕裝設部52, 第1母螺紋部52a是形成於筒狀部52g的後部內周面,第3 公螺紋部(公螺紋部)52e是形成於筒狀部52g的外周面。 在此第3公螺紋部52e的後方,環狀的第1環狀溝52c及第2 環狀溝52d是隔有預定間隔地形成。而且,從旋鈕裝設部 52的後端朝向第2環狀溝52d使第2卡合凹部52f朝軸方向 形成。此第2卡合凹部52f ’是朝周方向隔有預定間隔地配 置,深度是比第2環狀溝52d的深度更深。在第3公螺紋部 52e的前方’第2後牽引旋鈕51的旋轉方向的定位用的定 位凹部96’是設置於旋鈕裝設部52上部。定位凹部96,是 使旋轉方向的兩側面是從底部側朝向開口側形成末端漸廣 錐面狀。且’在第3公螺紋部52e的前方,供配置後述的 第2出聲銷73及第2捲簧74用的第2裝設凹部72,是設置於 旋鈕裝設部5 2側部。 -11 - (9) (9)1325301 轉子2’是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捲線器本體1的前部。 轉子2’是如第1圖所示’具有:轉子圓筒部30、及第1轉 子臂31及第2轉子臂32。第1及第2轉子臂31、32,是在轉 子圓筒部30的側方相互面對。轉子圓筒部30及第1及第2轉 子臂3 1、32,是例如鋁合金製,與轉子圓筒部30—體成形 。第1及第2轉子臂31、32,是在轉子圓筒部30的周面上朝 周方向變廣地連接。而且,一邊從轉子圓筒部30朝外方突 出彎曲一邊朝前方延伸。第1轉子臂31,是使第1導環支撐 構件40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於先端。而且,在第1導環支撐 構件40的先端,是裝設將釣線導引至捲筒3用的線形滾子 41。第2轉子臂32,是使第2導環支撐構件42可擺動自如地 裝設於先端。在線形滾子4 1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42之間, 是固定有將線材略U狀彎曲形狀的導環43。如此,藉由 第1導環支撐構件40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42、線形滾子41、 導環43,構成將釣線導引至捲筒3的導環臂44。導環臂44 ,是在如第1圖所示的線導引姿勢及從其反轉的線開放姿 勢之間可擺動自如。 (轉子驅動機構) 轉子驅動機構5,是如第1圖所示,具有:與連結把手 10的把手軸l〇a —起旋轉的平齒輪11、及嚙合於平齒輪11 的小齒輪1 2。小齒輪1 2,是形成筒狀,軸方向的中間部及 後端部是分別通過軸承14a、14b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捲 線器外殼1 a。小齒輪1 2的前部,是貫通轉子2的中心部朝 -12- (10) (10)1325301 捲筒3側延伸。在小齒輪1 2的內周部,捲筒軸1 4是沿著旋 轉軸心朝前後方向滑動自如地貫通。 捲筒3,是將釣線捲取於外周面,如第丨圖所示,可前 後移動地裝設於轉子2的前部。捲筒3,是由捲筒本體7' 及鳄部8、及釋部固定構件9所構成。捲筒本體7,是具有 捲線胴部4a及裙部4b。捲線胴部4a,是形成於筒狀,在 外周捲附有釣線。裙部4b,是形成比捲線胴部4a的外徑 大徑’一體成型成捲線胴部4a的後部。鍔部8,是裝設於 捲線胴部4a的前部’藉由鍔部固定構件9固定於捲筒本體 7 〇 (擺動機構) 擺動機構6’是如第1圖所示,使與捲筒3連結捲筒軸 I4朝前後方向移動,將捲筒3朝同方向移動用的機構。擺 動機構6’是具有:在捲筒軸14的下方平行配置的螺軸15 、及沿著螺軸15朝前後方向移動的滑件16、及在捲筒軸平 行配置的導引軸(無圖示)' 及固定於螺軸15的先端的中間 齒輪(無圖示)。在此,滑件16’是不可旋轉地裝設於捲筒 軸1 4。 (後牽引機構) 後牽引機構45’是將牽引力作用於捲筒3用的機構。 此後牽引機構45’是如第2圖所示,由:長圓筒狀的第1軸 套18、及由複數摩擦托板]9a、2〇a構成的第〗及第2摩擦 -13- (11) (11)1325301 卡合部19、20、及供按壓第1摩擦卡合部19的摩擦托板i9a 用的按壓用捲簧21及第1按壓構件22、及供按壓第2摩擦卡 合部20的摩擦托板20a用的第2按壓構件25所構成》 第1軸套18,其外周面是相互平行地形成錐形筒狀。 在第1軸套18的前部內周,第2軸套18a是對於第1軸套18 不可旋轉且滑動不能地嵌合。第2軸套18a,其外周面也是 相互平行地形成錐形筒狀。此第2軸套1 8 a,是例如滑動性 能高的合成樹脂製,捲筒軸Μ是不可旋轉且滑動自如地進 入內周。如此,在第1軸套18及捲筒軸Μ之間,藉由配置 滑動性能高的第2軸套18a,捲筒軸14是對於第1及第2軸套 1 8、1 8a的內周部平滑地滑動可能。 在第1軸套18後部的外周面上,是設置有凸緣部23。 而且,在凸緣部23的前後,是配置有第1摩擦卡合部19的 摩擦托板19a。在第1摩擦卡合部19的後部,是配置有按壓 用捲簧21。而且,在按壓用捲簧21的後部,第1按壓構件 22是直列連結。此第1按壓構件22的前部22a,是形成圓筒 狀,第1公螺紋部22b是設置在外周面。且,第1按壓構件 的後部2 2 c,是形成比前部小徑的有底筒狀,外周面是相 互平行的錐形。 在第2摩擦卡合部20,不可旋轉地裝設於第1軸套18的 外周的托板構件20b是由摩擦托板20a挾持。在托板構件 2 0b的外周面,卡合於後述的出聲彈簧81的突起20c是在 周方向隔有預定間隔地形成。在第2摩擦卡合部20的後部 是配置有第2按壓構件25,卡合於後述的第2後牽引旋鈕51 -14- (12) (12)1325301 的卡合部25b。 第1按壓構件22’是在第1公螺紋部22b,可旋轉自如 地裝設在形成於旋鈕裝設部52的內周面的第〗母螺紋部52s 。在此狀態下第1按壓構件22旋轉的話,第1按壓構件22, 是一邊旋轉旋鈕裝設部52的內部一邊朝前後方向移動,壓 縮按壓用捲簧21或解除壓縮。一方面,第2按壓構件25, 是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第1軸套18的外周。此第2按壓構件 25旋轉並按壓第2摩擦卡合部20的摩擦托板20a的話,藉 由摩擦托板2 〇a使托板構件2 Ob的雙面被按壓。 (第1後牽引旋鈕) 第1後牽引旋鈕50’是供微調整後牽引機構45的牽引 力用’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由:第1旋鈕構件55、及第2 旋鈕構件56、及環構件57構成。第1旋鈕構件55,例如是 合成樹脂製,形成筒狀。此第1旋鈕構件55,是具有第丨筒 狀部55a及第2筒狀部55b及第3筒狀部55c、及這些第]至 第3筒狀部55a、55b、55c是一體形成。 在第1筒狀部55a,在前部內周面是設置環狀的第3環 狀溝55d。在此第3環狀溝55d及旋鈕裝設部52的第I環狀 溝52c,是嵌合有第}嵌合構件58a。在此,在第1嵌合構件 58a ’使用例如〇型環。第2筒狀部55b,是一體地形成於 第1筒狀部55a的後端,外徑是比第1筒狀部55a的外徑小 徑。第3筒狀部55c,是一體地形成於第2筒狀部55b的後 端’外徑是比第2筒狀部5 5b的外徑小徑。在第3筒狀部 -15- (13) (13)1325301 55c的外周面’是設置有第2公螺紋部55e。 在第3筒狀部55c的後端,是設置有防止脫落卡止面 55g。防止脫落卡止面55g,是形成實質上垂直於旋轉軸的 面狀。在此防止脫落卡止面55g的後部,是配置有墊圈59 。墊圈59’是具有圓環部59a及突起部59b。圓環部59a, 是抵接於防止脫落卡止面55g。突起部59b,是從圓環部 5 9a的內周面朝內方突出與複數第2卡合凹部52f嵌合可能 地形成。此墊圈59’是藉由第2嵌合構件58b定位。第2嵌 合構件58b’是一邊抵接於墊圏59的後面,一邊與形成於 旋鈕裝設部52的第2環狀溝52d嵌合。在此,在第2嵌合構 件5 8b,使用例如C型扣環,外徑是比墊圈59的圓環部59a 的內徑大。 第2旋鈕構件5 6,是例如是合成樹脂製,形成有底筒 狀。在第2旋鈕構件56的底部,是設置第1及第2嵌合部5 6e 、56f。第1嵌合部56e,是在底部中央部形成長圓孔狀。 在此第1嵌合部56e,外周面是與相互平行地形成錐形的第 1按壓構件22的後部22c嵌合。這時,第1按壓構件22的後 部22c,是對於第1嵌合部56e內不可旋轉且前後方向可滑 動自如。第2嵌合部56f,是在第2旋鈕構件56的底部外周 形成圓環凹狀。在此第2嵌合部5 6f’是嵌合後述的出聲構 件61。且,在形成圓環凹狀的第2嵌合部5 6f的底部’是 形成第1裝設凹部63’在此第1裝設凹部63是配置後述的第 1出聲銷64及第1捲簧65 ° 在第2旋鈕構件56的內周側面’是設置環狀的第4環狀 -16- (14) (14)1325301 溝56b及第2母螺紋部56d。第4環狀溝56b,是在桌2旋鈕 構件5 6的底部側,形成比後述的出聲構件6 1的外徑大徑。 第2母螺紋部56d,是形成於第2旋鈕構件56的開口側。藉 由將此第2母螺紋部56d螺合於第1旋鈕構件55的第2公螺 紋部55e,第2旋鈕構件56是與第1旋鈕構件55連結。這時 ,在第1旋鈕構件55及第2旋鈕構件56之間,是配置有環構 件5 7。此環構件5 7,是例如鋁合金製。然而’藉由在第1 旋鈕構件5 5及第2旋鈕構件5 6之間設置環構件5 7,可以提 高第1後牽引旋鈕50的新式樣效果。 (第2後牽引旋鈕) 第2後牽引旋鈕51,是將每單位操作量的後牽引機構 的牽引力的變化量藉由第1後牽引旋鈕大刻度地調整用, 換言之,第2後牽引旋鈕51,是將後牽引機構的牽引力馬 上變更用》第2後牽引旋鈕51,是配置於捲線器外殼la的 後部lc及第1後牽引旋鈕50的前部之間。此第2後牽引旋 鈕51,是如第5圖所示,由第1操作桿構件(操作桿構件)90 、及第2操作桿構件(操作桿構件)91、及定位銷92及第4捲 簧93、及固定構件(操作桿構件)94、及筒狀構件(螺帽構 件)95構成。第1操作桿構件90,是形成筒狀,具有從外周 面朝向徑方向外方突出的第1操作桿部90a。第1操作桿部 90a是在前方具有開口收納部,在此收納部可收納後述第 2操作桿部91a。且,在第1操作桿構件90,朝向內周部突 出的第1嵌合凸部(第1凸部)90b是在周方向呈預定間隔形 -17- (15) (15)1325301 成。進一步’在第1操作桿部90的後部,在第1後牽引旋鈕 50的前部之間是設置微小的間隙。而且,在擺動第2後牽 引旋鈕51時,第1操作桿部90的後部是可接觸第1後牽引旋 鈕50的前部。第2操作桿構件91,是形成筒狀,配置於第1 操作桿構件90的內周側。第2操作桿構件91是具有從外周 面朝向徑方向外方突出形成的第2操作桿部91a,藉由將此 第2操作桿部91a收納於第1操作桿部9〇a的收納部,第2操 作桿構件91是對於第1操作桿構件90不可旋轉。且,在第2 操作桿構件91,在內周面第2嵌合凹部(第2凹部)91c是在 周方向呈預定間隔地形成。在第2操作桿部91a是形成第4 裝設凹部91b,此第4裝設凹部91b是使開口側朝前方地配 置。在第4裝設凹部91b,是裝設有定位銷92及第4捲簧93 〇 定位銷92,是具有:第4頭部92a、及第4承受部92b、 及第4軸部92c。第4頭部92a及第4承受部92b,是一體形 成略Γ字形。這時,第4頭部92a是朝下方向(旋轉軸方向) 形成,第4承受部92b是朝橫方向(旋轉軸在略平行)形成。 第4頭部92a,是形成矩形柱狀,先端部的兩側面是成爲先 端較細錐面狀。在第4承受部92 b,先端部是卡合第4裝設 凹部91b的下側側面。第4軸部92c,是與第4承受部92b連 結的軸狀的部分,在外周可配置第4捲簧93。第4捲簧93, 其基端部是抵接第4裝設凹部9 1 b的上側側面,先端部是 抵接第4承受部92b及第4軸部92c的段差部分。此第4捲簧 93,是呈壓縮狀態被收納於第4裝設凹部91b,將定位銷92 -18- (16) (16)1325301 朝定位凹部96側推迫。如此,將定位銷92及第4捲簧93配 置於第4裝設凹部91b的話,在擺動第2後牽引旋鈕51時, 定位銷92是相面對於形成於旋鈕裝設部52的上部的定位凹 部96的位置時,定位銷92的頭部92a會卡合於定位凹部96 〇 固定構件94,是使定位銷92及第4捲簧93不會從第4裝 設凹部9 1 b脫出用,例如藉由螺絲固定於第2操作桿構件 91。如此的話,可第2後牽引旋鈕51從前方依序組裝。且 ,在固定構件94的前部,在捲線器外殼la的後部lc之間 是設置微小的間隙。而且,在擺動第2後牽引旋鈕5 1時, 固定構件94的前部是可接觸捲線器外殻la的後部lc。 筒狀構件95,是前部的外徑是比中央部的外徑大徑, 前部及中央部之間的段差部是形成錐面狀。在筒狀構件9 5 的前部外周面,第2嵌合凸部(第2凸部)95a是從前端朝向 後方地形成,此第2嵌合凸部95a是在筒狀構件95的周方 向隔有間隔地複數配置。在筒狀構件95的前部內周緣,是 形成將第2後牽引旋鈕51的動作傳達至第2按壓構件25用的 卡合部95b。且,在筒狀構件95的後部外周面,第1嵌合凹 部(第1凹部)95c是從後端朝向前方地形成,此第1嵌合凹 部95c是在筒狀構件95的周方向隔有間隔地複數配置。此 筒狀構件95,其第2嵌合凸部95a是嵌合於第2操作桿構件 91的第2嵌合凹部91c’第1嵌合凹部95c是嵌合於第1操作 桿構件90的第I嵌合凸部9 0b。這時,筒狀構件95的段差部 及中央部,是抵接第2操作桿構件9〗的內周面》如此,筒 -19- (17) (17)1325301 狀構件95’是對於第1及第2操作桿構件90、91不可相對旋 轉且可前後相對移動地裝設。且,在筒狀構件95的內周面 是設置第3母螺紋部95e’藉由將此第3母螺紋部95e螺合 於旋鈕裝設部52的第3公螺紋部52e ’使筒狀構件95是可轉 動自如地裝設於旋鈕裝設部5 2。 在此’在第2後牽引旋鈕51 ’是在第1操作桿構件90及 固定構件94'及第2操作桿構件91使用不同的材質。例如 ,第1操作桿構件90及固定構件94是ABS樹脂製,第2操 作桿構件91是合成樹脂製。在第1操作桿構件90及固定構 件94的表層側’是設置鍍膜處理鍍膜層99。這時,藉由使 第1操作桿構件9 0及固定構件9 4及第2操作桿構件9 1由不同 材質形成,可以防止因將鍍膜層99鍍膜處理時所產生的厚 度不均的收縮皺紋。 (後牽引發聲機構) 後牽引發聲機構,是由:第1後牽引發聲機構(第1後 牽引旋鈕操作時的發聲機構)60、及第2後牽引發聲機構( 第2後牽引旋鈕操作時的發聲機構)70、及第3後牽引發聲 機構(牽引作動時的發聲機構)80所組成。 (第1後牽引發聲機構) 第1後牽引發聲機構60,是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配 置於旋鈕裝設部52及第2旋鈕構件56之間,藉由旋鈕裝設 部52及第1後牽引旋鈕50的相對旋轉而發聲。此第1後牽引 -20- (18) (18)1325301 發聲機構60,是具備:出聲構件61、及防止脫落構件62、 及第1裝設凹部63、及第1出聲銷64、及第1捲簧65。 出聲構件61,是具有:形成環狀的圓盤部61a、及在 圓盤部61a的一面朝旋轉方向隔有間隔配置的複數出聲凹 部61b、及在圓盤部61a的他面一體地形成的卡合部61c。 在此出聲構件61,使圓盤部61a嵌合於第2旋鈕構件56的 第2嵌合部56f,對於第2旋鈕構件56可旋轉自如。且,圓 板部61a的外徑,是比第4環狀溝56b的內徑小徑。卡合部 61c,是朝向形成於旋鈕裝設部52的後端面的第1卡合凹部 52b突出形成,嵌合於此第1卡合凹部52b。防止脫落構件 62,是設置成供出聲構件61的脫落防止。此防止脫落構件 62,是例如成爲C型扣環,配置於第4環狀溝56b。且,防 止脫落構件62的內徑,是比出聲構件61的圓盤部61a的外 徑小地形成。第1裝設凹部63,是在相面對於複數出聲凹 部61b的位置,形成於第2旋鈕構件56的底部。 第1出聲銷64,是可進退自如地裝設於第丨裝設凹部63 ,卡合於出聲構件61的第1出聲凹部61b。第1出聲銷64, 是具有:第1頭部64a、及與第1頭部64 a連結的第1承受部 64b、及與第1承受部Mb達結的第1軸部64c。第1頭部64 a 是先端形成平滑的凸狀。此第1頭部64 a的先端,是藉由 在第1出聲凹部61b返覆衝突而發出喀嗒聲。在此,因爲 第1出聲銷64的第1頭部64 a的先端是形成平滑的凸狀,所 以第1出聲銷64可以極力少阻力地發出喀嗒聲。第1承受部 64b,是比第1頭部64a大徑且比第1裝設凹部63的內徑小 -21 - (19) (19)1325301 徑。第1軸部64c,是比第1承受部64b小徑的軸狀的部分 ,在外周可配置第1捲簧65。如此,第1軸部64c是比第1 承受部64b小徑,第1捲簧65的先端可抵接第1承受部64b 及第1軸部64c的段差部分。 第1捲簧65,是配置於第1出聲銷64的第1軸部64 c的 外周側。這時,第〗捲簧65的基端部是抵接於第丨裝設凹部 63的底部,第1捲簧65的先端部是抵接於第1承受部64b及 第1軸部64c的段差部分。此第1捲簧65,是呈壓縮狀態被 收納於第1裝設凹部63,將第1出聲銷64朝第1出聲凹部61b 側推迫。 (第2後牽引發聲機構) 第2後牽引發聲機構70,是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配 置於不可旋轉地收納於旋鈕裝設部52及第1操作桿構件90 的第2操作桿構件91之間,藉由擺動第2後牽引旋鈕51而發 聲。此第2後牽引發聲機構70,是具備:第2出聲凹部71、 及第2裝設凹部72、及第2出聲銷73、及第2捲簧74。第2出 聲凹部71,是形成朝軸方向延伸的溝狀,在第2操作桿構 件9 1的前方的內周側面依據擺動範圍朝周方向隔有間隔地 複數形成。第2裝設凹部72,是相面對於第2出聲凹部71地 形成於旋鈕裝設部52的外周側面。在此第2裝設凹部72的 底部’是形成嵌合孔72a。 第2出聲銷73,是可進退自如地裝設於第2裝設凹部72 ’卡合於第2出聲凹部71。第2出聲銷73,是具有:第2頭 -22- (20) (20)1325301 部73a、及與第2頭部73a連結的第2承受部73b、及與第2 承受部73b連結的第2軸部73c。第2頭部73a的先端是形成 平滑的凸狀。此第2頭部73a的先端,是藉由與第2出聲凹 部71返覆衝突而發出喀嗒聲。在此,第2出聲銷73,因爲 其第2頭部73a的先端形成平滑的凸狀,可以極力少阻力 地發出喀嗒聲。第2承受部73b,是比第2頭部73a大徑且 比第2裝設凹部72的內徑小徑。第2軸部73c,是比第2承受 部73b小徑的軸狀的部分,在外周可配置第2捲簧74。如 此,第2軸部73c是比第2承受部73b小徑,在第2承受部 73b及第2軸部73c的段差部分與第2捲簧74的先端抵接可 能。且,第2軸部73c,是在形成於第2裝設凹部"72的嵌合 孔72a,朝軸方向可滑動自如地嵌合。 第2捲簧74,是配置於第2出聲銷73的第2軸部73c的 外周。這時,第2捲簧74的基端部是抵接於第2裝設凹部72 的底部,第2捲簧74的先端部是抵接於第2承受部73b及第 2軸部73c的段差部分。此第2捲簧74,是呈壓縮狀態被收 納於第2裝設凹部72,將第2出聲銷73朝第2出聲凹部71側 推迫。 (第3後牽引發聲機構) 第3後牽引發聲機構80,是當後牽引機構45是作動時 發聲。第3後牽引發聲機構80,是如第]圖及第2圖所示, 由出聲彈簧81、及形成於托板構件2 Ob的外周面的突起 2〇c構成。出聲彈簧8 1,是例如形成略L字形的板彈簧, -23- (21) (21)1325301 一端是固定於捲線器外殼1a。而且’出聲彈簧81的他端是 卡合於突起20c。由此’後牽引機構45作動時,托板構件 2 0b是與捲筒軸14及第1軸套18 —起旋轉,托板構件2〇b的 突起20c是與出聲彈簧81的他端返覆衝突而發聲。 [紡車式捲線器的動作] 以上在顯示紡車式捲線器的使用情況,將線吐出時, 是將導環4 3朝線開放側倒下。而且,將釣竿拋竿的話,釣 線是從捲筒3吐出。捲取線時’是將導環43回復至線捲取 側。在此狀態下將把手1 〇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此旋轉 力是通過把手軸l〇a及平齒輪11傳達至小齒輪12。而且, 傳達至小齒輪12的旋轉力,是對於小齒輪12的前部旋轉轉 子2。一方面,傳達至小齒輪12的旋轉力,是通過與小齒 輪12嚙合的中間齒輪(無圖示)使螺軸15也同時旋轉。這時 ,嚙合於螺軸15的螺旋溝的滑件16是被導引至導引軸(無 圖示)朝前後方向移動。滑件16移動的話,捲筒軸14及捲 筒3是與滑件16—起朝前後方向往復移動。如此藉由轉子2 的旋轉及捲筒3的前後移動,從導環43及線形滾子41被導 引的釣線,是在捲筒3的外周朝前後方向均一地被捲取。 使用如此動作的紡車式捲線器時,當魚上鉤時魚是以超過 預定的牽引力的力拉引釣線的話,捲筒軸〗4及捲筒3會相 對旋轉而使後牽引機構45作動。這時,在第3後牽引發聲 機構80,托板構件20b的突起20c是與出聲彈簧81的他端 返覆衝突而發聲。 -24- (22) (22)1325301 [第1後牽引旋鈕的組裝及動作] 爲了組裝第1後牽引旋鈕50,是如第6圖所示,需要將 第1後牽引發聲機構60裝設於第1後牽引旋鈕50的第2旋鈕 構件56。首先,在第2旋鈕構件56的第1裝設凹部63,配置 第1出聲銷64及第1捲簧65。而且,在將第1出聲銷64的第1 頭部64a與出聲構件61的第1出聲凹部61b抵接的狀態,將 出聲構件61裝設於第2旋鈕構件56的第2嵌合部56f。接著 ,將防止脫落構件62裝設在形成於第2旋鈕構件56的第4環 狀溝56b,防止脫落出聲構件61。 爲了將第1後牽引發聲機構60裝設於第2旋鈕構件56之 後,將第1後牽引旋鈕50裝設於旋鈕裝設部52,如第3圖及 第4圖所示,首先,在第1旋鈕構件55配置環構件57。而且 ,將第1旋鈕構件55的第3環狀溝55d,與配置於旋鈕裝設 部52的第1環狀溝52c的第1嵌合構件58a嵌合。接著,將 墊圈59’配置於第1旋鈕構件55的第3筒狀部55c後部。這 時,墊圈59 ’是將突起部59b從旋鈕裝設部52的後端與第 2卡合凹部52f嵌合,將圓環部59a前面與第1旋鈕構件55 的防止脫落卡止面55g抵接。在此,因爲將墊圈59的突起 部59b與旋鈕裝設部52的第2卡合凹部52f嵌合,所以墊圈 59是封於旋鈕裝設部52規制旋轉。接著,將第2嵌合構件 58b’抵接於墊圈59的後面,嵌合於第2環狀溝52d。藉由 此第2嵌合構件58b,朝第1旋鈕構件55後方的移動可以藉 由墊圈59規制。且’第1旋鈕構件55即使旋轉,對於旋鈕 裝設部52也可藉由規制旋轉的墊圈59,使第1旋鈕構件55 -25- (23) (23)1325301 的旋轉不會傳達至第2嵌合構件58b。由此,可將第2嵌合 構件58b的姿勢安定地保持。在最後,使第2旋鈕構件56 與第1旋鈕構件55連結。這時’將裝設於第2旋鈕構件56的 第1後牽引發聲機構60的出聲構件61的卡合部61c與旋鈕 裝設部52的卡合凹部52b嵌合’使出聲構件61及旋鈕裝設 部52不可旋轉地連結。 如此’將第1後牽引發聲機構60裝設於第2旋鈕構件5 6 之後,藉由使第2旋鈕構件56可與第1旋鈕構件55連結,將 第2旋鈕構件56’容易與第1後牽引發聲機構6〇—起,裝設 於第1旋鈕構件55’或從第1旋鈕構件55取下。這時,在將 第1出聲銷64卡合於出聲構件61的第1出聲凹部61b的狀態 下將出聲構件61裝設於第2旋鈕構件56,因爲由防止脫落 構件62使出聲的構件61防止脫落,所以第2旋鈕構件56即 使是以任何姿勢裝設於旋鈕裝設部52,第1出聲銷64或推 迫手段65也不易從第2旋鈕構件56脫落。且,即使從第2旋 鈕構件56將旋鈕裝設部52取下,因爲也可使藉由防止脫落 構件62防止脫落的出聲構件61,是規制來自第2旋鈕構件 56的第1出聲銷64或推迫手段65的脫出,所以出聲銷64是 不易從第2旋鈕構件56脫落。 如以上將裝設於旋鈕裝設部52的第1後牽引旋鈕50旋 緊的話,嵌合於第2旋鈕構件56的第1嵌合部56e的第1按 壓構件22是一邊旋轉一邊朝前方移動,與第]按壓構件22 連結的按壓用捲簧21是被壓入。如此的話,作動於第I摩 擦卡合部19的複數摩擦托板19a的按壓力會增大。這時, -26- (24) (24)1325301 第1軸套18的凸緣部23的雙面是挾持摩擦托板i9a,作動於 此凸緣部23的雙面的按壓力也增大。如此,對於第1軸套 18不可旋轉的捲筒軸]4是旋轉不易,作用於捲筒3的牽引 力是變強。一方面’鬆弛第1後牽引旋鈕50的話,第1按壓 構件22是一邊旋轉一邊朝後方移動,使按壓用捲簧μ的被 壓入狀態是朝漸漸地被解除。如此的話,挾持於摩擦托板 19a的凸緣部23的按壓是被解除,對於第1軸套18不可旋 轉的捲筒軸14是旋轉容易,作用於捲筒3的牽引力是變弱 〇 且,將第1後牽引旋鈕5 0旋緊鬆弛時,第1旋鈕構件55 ,是對於旋鈕裝設部52在軸方向移動不能的狀態下相對旋 轉。而且’與第1旋鈕構件5 5不可旋轉地連結的第2旋鈕構 件56、及不可旋轉地裝設於旋鈕裝設部52的出聲構件61是 相對旋轉。如此的話’配置於第2旋鈕構件56的第1裝設凹 部63的第1出聲銷64’是由第1捲簧65推迫的狀態下,與形 成於出聲構件61在的複數第1出聲凹部61b返覆衝突而發 出喀嗒聲。如此,將配置於第2旋鈕構件56的第1裝設凹部 63在第1出聲銷64,在出聲構件61的複數第1出聲凹部61b ,藉由第1捲簧65的推迫力卡合,在第1後牽引旋鈕50旋轉 時可以獲得淸脆的喀嗒聲。然而,第1後牽引旋鈕50因爲 對於旋鈕裝設部52的軸方向移動不能,所以在第1後牽引 旋鈕50及第2後牽引旋鈕51之間不易產生段差。由此,對 於從第1後牽引旋鈕50橫跨第2後牽引旋鈕51的輪廓可以提 高新式樣效果。 -27- (25) (25)1325301 [第2後牽引旋鈕的組裝及動作] 爲了組裝第2後牽引旋鈕51,是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 ,需要將第2後牽引發聲機構70裝設於旋鈕裝設部52。首 先,在形成於旋鈕裝設部52的第2裝設凹部72 ’配置第2出 聲銷73及第2捲簧74。這時,在第2出聲銷73的第2軸部73c 的外周配置第2捲簧74,將第2出聲銷73的第2軸部73c,與 形成於第2裝設凹部72的底部的嵌合孔72a嵌合。而且, 成爲可以將第2出聲銷73的第2頭部73a與形成於第2操作 桿構件9 1的第2出聲凹部7 1抵接狀態。 將如此第2後牽引發聲機構70裝設於旋鈕裝設部52地 裝設之後,爲了組裝第2後牽引旋鈕5 1,如第5圖所示,首 先,將第2操作桿構件91收納於第1操作桿構件90的內周部 。而且,在第2操作桿構件91的第4裝設凹部91b,配置定 位銷92及第4捲簧93。使這些定位銷92及第4捲簧93不會從 第4裝設凹部91b脫出地,藉由固定構件94螺絲固定於第2 操作桿構件91。接著,將第2操作桿構件91的第2嵌合凹部 91c及第1操作桿構件90的第1嵌合凸部90b,與筒狀構件 95的第2嵌合凸部95a及第1嵌合凹部95c從後方嵌合。 將如此組裝的第2後牽引旋鈕51裝設於旋鈕裝設部52 時,是將設置於筒狀構件95的內周面的第3母螺紋部95e, 與形成於旋鈕裝設部的第3公螺紋部52e螺合。這時,將 第2後牽引發聲機構70的第2出聲銷73的第2頭部73a,與形 成於第2操作桿構件91的第2出聲凹部71抵接。由此,第2 後牽引旋鈕51是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於旋鈕裝設部52,第2 -28 - (26) (26)1325301 後牽引發聲機構70是配置於第2後牽引旋鈕51及旋鈕裝設 部5 2之間。 如以上將裝設於旋鈕裝設部52的第2後牽引旋鈕51旋 緊的話,螺合於旋鈕裝設部52的筒狀構件95,是一邊與第 1及第2操作桿構件90、91一起對於旋鈕裝設部52相對旋轉 ’一邊對於第1及第2操作桿構件90、91及旋鈕裝設部52朝 前方相對移動。而且,藉由卡合部95b使第2按壓構件25 按壓第2摩擦卡合部20。如此的話,作動於第2摩擦卡合部 20的複數摩擦托板20a的按壓力會增大。這時,不可旋轉 地裝設於第1軸套18的外周的托板構件20b的雙面是由摩 擦托板20a挾持,作動於此托板構件20b的雙面的按壓力 也會增大。如此,對於第1軸套18不可旋轉的捲筒軸14也 旋轉不易,對於捲筒3的牽引力是變強。一方面,鬆弛第2 後牽引旋鈕51的話,筒狀構件95,是一邊與第1及第2操作 桿構件90、91 一起旋鈕對於裝設部52相對旋轉,一邊對於 第1及第2操作桿構件90、91及旋鈕裝設部52朝後方相對移 動。如此的話,由第2按壓構件25所產生的第2摩擦卡合部 20的按壓狀態是漸漸地被解除。如此的話,對於第1軸套 18不可旋轉的捲筒軸14是旋轉容易,捲筒3的牽引力是變 弱。 且,將第2後牽引旋鈕5〗旋緊或鬆弛時,第2操作桿構 件9] ’是與第1操作桿構件90及固定構件94一起,對於旋 鈕裝設部52相對旋轉。如此的話,配置於旋鈕裝設部52的 第2裝設凹部72的第2出聲銷73,是在由第2捲簧74推迫的 -29- (27) (27)1325301 狀態下’與形成於第2操作桿構件91的複數第2出聲凹部71 返覆衝突而發出喀嗒聲。如此,將配置於旋鈕裝設部52的 第2裝設凹部72的第2出聲銷73,在形成於第2操作桿構件 91的複數第2出聲凹部71 ’藉由第2捲簧74的推迫力卡合, 當擺動第2後牽引旋鈕5 1時,可以獲得淸脆的喀嗒聲及利 落的喀嗒感。 如以上組裝動作的第2後牽引旋鈕51,在第1及第2操 作桿構件90、9 1及固定構件94是配置於捲線器外殼1 a的 後部1 c及第1後牽引旋鈕5 0之間的狀態下,只有筒狀構件 95是對於旋鈕裝設部52朝前後方向相對移動。由此,在固 定構件94及捲線器外殼1 a的後部1 c之間、及第〗操作桿構 件9 0及第1後牽引旋鈕5 0之間,只確保微小的間隙,就可 以將第2後牽引旋鈕5 1平滑地擺動。且,間隙愈微小的話 ,異物愈不易進入捲線器本體內。而且,對於後牽引操作 構造的輪廓也可以提高新式樣效果。 [其他的實施例] (a)在前述實施例中,雖顯示將第2後牽引旋鈕51的固 定構件94與捲線器外殼la的後部lc近接,使固定構件94 的前部及捲線器外殼1 a的後部1 c之間的間隙微小的情況 的例,但是使間隙微小的方法,是不限定於前述實施例, 任何也可以。 例如,如第10圖所示,藉由在捲線器外殼la的後部 Ic設置突出部Id,使固定構件94的前部及捲線器外殼la -30 * (28) (28)1325301 的後部1 c之間的間隙微小也可以。在此,突出部1 d ’是 從捲線器外殼la的後部lc朝向後方突出。這時的突出部 Id,是在捲線器外殼la的後部lc,在周方向隔有間隔地1 個或複數形成,藉由呈環狀地一體形成,就可使固定構件 94的前部之間的間隙微小。 且,如第11圖所示,捲線器外殻la的後部是具有墊 圈le的情況時,固定構件94的前部及捲線器外殼la的後 部1 c之間的間隙是藉由墊圈1 e成爲微小也可以。形成於 第2操作桿構件91的複數第2出聲凹部71,是與第2操作桿 構件9 1別構件形成的出聲構件的的情況時,可取代墊圈1 e 而使用此出聲構件,使固定構件94的前部及捲線器外殼la 的後部1 c之間的間隙成爲微小也可以。進一步,如第1 2 圖所示,將出聲構件If的一部分配置於墊圈le的位置地 將出聲構件1 f裝設於捲線器外殼1 a的後部也可以。此情 況,複數第2出聲凹部71,因爲不是形成於第2操作桿構件 91而是形成於出聲構件的內周面。這時,第2後牽引旋鈕 51旋轉的話,與此旋轉連動使出聲構件旋轉。 (b)在前述實施例中,雖顯示第1嵌合凹部95c及第2嵌 合凸部95a是在筒狀構件95的周方向隔有間隔地複數配置 的情況的例,但是朝筒狀構件95的第1嵌合凹部95c及第2 嵌合凸部95a的配置數,是不限定於前述實施例,可在筒 狀構件95定位第1及第2操作桿構件90、91,可將筒狀構件 95對於第1及第2操作桿構件90、91朝前後方向安定地相對 移動的話,任何也可以。 -31 · (30) (30)1325301 1 C :捲線器外殼的後部(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Id :突出部 1 e :墊圈 1 f :出聲構件 2 :轉子 3 :捲筒 4a :捲線胴部 4b :裙部 5 :轉子驅動機構 6 :擺動機構 7 :捲筒本體 8 :鍔部 9 :鍔部固定構件 1 0 :把手 1 〇 a :把手軸 1 1 :平齒輪 1 2 :小齒輪 14 :捲筒軸 14a' 14b:軸承 1 5 :螺軸 ]6 :滑件 18 :第1軸套 18a :第2軸套 19 :第1摩擦卡合部 -33- (31) (31)1325301 1 9a :摩擦托板 20 :第2摩擦卡合部 20a :摩擦托板 20b :托板構件 20c :突起 21 :按壓用捲簧 2 2 :第1按壓構件 22a :前部 2 2 b :第1公螺紋部 2 2 c :後部 23 :凸緣部 2 5 :第2按壓構件 2 5 b :卡合部 3 0 :轉子圓筒部 3 1 :第1轉子臂 3 2 :第2轉子臂 40 :第1導環支撐構件 4 1 :線形滾子 42 :第2導環支撐構件 43 :導環 44 :導環臂 45 :後牽引機構 50 :第1後牽引旋鈕 5 1 :第2後牽引旋鈕 -34- (32) (32)1325301 52 :旋鈕裝設部 52a :第1母螺紋部 52b :第1卡合凹部 52c :第1環狀溝 5 2 d :第2環狀溝 52e :第3公螺紋部(公螺紋部) 52f :第2卡合凹部 52g :筒狀部 5 5 :第1旋鈕構件 55a :第1筒狀部 55b :第2筒狀部 55c :第3筒狀部 5 5 d :第3環狀溝 55e :第2公螺紋部 55g :防止脫落卡止面 5 6 :第2旋鈕構件 56b :第4環狀溝 5 6 d :第2母螺紋部 56e :第1嵌合部 56f :第2嵌合部 5 7 :環構件 5 8a :第1嵌合構件 58b :第2嵌合構件 59 :墊圈 -35- (33) (33)1325301 59a :圓環部 59b :突起部 60 :第1後牽引發聲機構 6 1 :出聲構件 61a:圓板部(圓盤部) 6 1 b :出聲凹部 61b :第1出聲凹部 6 1 c :卡合部 62 :防止脫落構件 63 :第1裝設凹部 64 :第1出聲銷 6 4 a :第1頭部 6 4 b :第1承受部 64c :第1軸部 65 :捲簧 65 :推迫手段 65 :第1捲簧 70 :第2後牽引發聲機構 71:第2出聲凹部(出聲凹部) 72 :第2裝設凹部(裝設凹部) 72a :嵌合孔 73 :第2出聲銷 73a :第2頭部 73b :第2承受部 -36- (34) (34)1325301 73c :第2軸部 74 :第2捲簧(推迫手段) 80 :第3後牽引發聲機構 8 1 :出聲彈簧 9 〇 :第1操作桿構件(操作桿構件) 90a :第1操作桿部 90b :第1嵌合凸部(第1凸部) 91 :第2操作桿構件(操作桿構件) 91a :第2操作桿部 91b :第4裝設凹部 91c :第2嵌合凹部(第2凹部) 9 2 :定位銷 92a :第4頭部 92b :第4承受部 92c :第4軸部 93 :第4捲簧 94 :固定構件(操作桿構件) 95 :筒狀部材(螺帽構件) 95a :第2嵌合凸部(第2凸部) 9 5 b :卡合部 95c :第1嵌合凹部(第1凹部) 9 5 e :第3母螺紋部 96 :定位凹部 99 :鍍膜層 -37-

Claims (1)

  1. 十、申請專利範困 第93 12 1 78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8年12月10日修正 1. 一種紡車式捲線器的後牽引操作構造,設在紡車式 胃線器的捲線器本體的後方供後牽引機構操作用的後牽引 操作構造,其是具備:
    包含從前述捲線器本體的後部朝後方呈筒狀突出的筒 狀部及形成在前述筒狀部的前述後部側的外周面的公螺紋 部的旋鈕裝設部;及 設在前述旋鈕裝設部的後端部並供前述後牽引機構的 牽引力微調整用的第1後牽引旋鈕;及
    具有:配置於前述捲線器本體的前述後部及前述第1 後牽引旋鈕的前部之間並可與前述後部及前述前部接觸可 能的操作桿構件、及與前述操作桿構件不可相對旋轉且前 後相對移動可能地裝設且與前述公螺紋部螺合的螺帽構件 ,藉由前述操作桿構件的擺動來轉動前述螺帽構件使每單 位操作量的前述後牽引機構的牽引力的變化量調整成比前 述第1後牽引旋鈕大的第2後牽引旋鈕, 前述第1後牽引旋鈕是可旋轉自如且前後不能移動地 裝設於前述旋鈕裝設部,在前述第2後牽引旋鈕的前部及 前述捲線器本體的前述後部之間以及前述第2後牽引旋鈕 的後部及前述第1後牽引旋鈕的前述前部之間,是形成微 小間隙。 1325301 月丨〇日修(¾正替換頁 (2)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後牽引操 作構造’其中’在前述螺帽構件的外周,第1凹部是從後 端朝向前方形成且前述第1凹部至少於周方向設置1個,前 述操作桿構件是具有筒狀部分且在前述筒狀部分的內周是 形成可嵌合於前述第1凹部的第丨凸部。 3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或2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後牽引 操作構造’其中’在前述螺帽構件的外周,第2凸部是從 #前端朝向後方形成且前述第2凸部至少於周方向設置1個, 前述操作桿構件是具有筒狀部分且在前述筒狀部分的內周 是形成可嵌合於前述第2凸部的第2凹部。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後牽引 操作構造,其中’在前述第2後牽引旋鈕及前述旋鈕裝設 部之間’是設置可藉由將前述第2後牽引旋鈕在預定的擺 動範圍內擺動而發聲的發聲機構,前述發聲機構,是由: 在前述第2後牽引旋鈕的內周依據前述擺動範圍在周方向 Φ隔有間隔地形成的複數出聲凹部、及在相面對於前述出聲 凹部的位置形成於前述旋鈕裝設部的外周的裝設凹部、及 進退自如地裝設於前述裝設凹部且與前述出聲凹部卡合的 出聲銷、及配置於前述裝設凹部使前述出聲銷朝前述出聲 凹部側推迫的推迫手段所組成。 -2- 1325301 第93121784號專利申請案 曰修正 中文圖式修正頁 民國98年12月10 (T年A月(0日修(¾正替換頁 第8圖
    第9
    參 70 72α
TW093121784A 2003-07-30 2004-07-21 Rear drag sound generating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TWI32530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82562A JP4395341B2 (ja) 2003-07-30 2003-07-30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アドラグ操作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5333A TW200505333A (en) 2005-02-16
TWI325301B true TWI325301B (en) 2010-06-01

Family

ID=33562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1784A TWI325301B (en) 2003-07-30 2004-07-21 Rear drag sound generating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165736B2 (zh)
EP (1) EP1506707B1 (zh)
JP (1) JP4395341B2 (zh)
KR (1) KR101035023B1 (zh)
CN (1) CN100425134C (zh)
AT (1) ATE447323T1 (zh)
DE (1) DE602004023904D1 (zh)
MY (1) MY136445A (zh)
SG (1) SG108961A1 (zh)
TW (1) TWI3253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0388B (zh) * 2017-04-26 2022-04-1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紡車式捲線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64206A1 (en) * 2005-09-21 2007-03-22 N-Lighten Technologies Rear projection display and assembly method for same
JP5184759B2 (ja) 2006-05-26 2013-04-17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ドラグ装置
US20090093247A1 (en) * 2007-10-03 2009-04-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WWAN device provisioning using signaling channel
US20090093248A1 (en) * 2007-10-03 2009-04-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WWAN device provisioning using signaling channel
JP4901710B2 (ja) * 2007-12-18 2012-03-21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ドラグつまみ組立体
JP6134133B2 (ja) * 2012-12-04 2017-05-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ドラグつま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釣り用リール
JP6831194B2 (ja) * 2016-09-01 2021-02-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ロータ駆動部防水構造およ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KR101884236B1 (ko) * 2017-02-03 2018-08-01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텐션 너트 이탈 방지수단을 구비한 낚시 릴
US10869467B1 (en) * 2017-12-13 2020-12-22 Thomas Sandstrom Spinning type fishing reel with bi-directionally rotating rotor and drag control to prevent line twis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8879A (en) * 1980-05-09 1986-07-08 Matsuo Kogyo Co., Ltd. Drag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JPS5942169U (ja) 1982-09-10 1984-03-19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スピニングリ−ルのドラグ制動装置
JPS60111669U (ja) 1983-12-29 1985-07-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ル
US4591108A (en) * 1983-09-30 1986-05-27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Dragging device for a spinning reel
JPH0410783Y2 (zh) 1984-10-05 1992-03-17
JPH0425972Y2 (zh) * 1985-12-27 1992-06-23
US4725012A (en) * 1986-06-30 1988-02-16 Brunswick Corporation Fishing reel drag with duplex control
US4988057A (en) * 1989-02-10 1991-01-29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Drag device for a spinning reel
US5201477A (en) * 1989-04-11 1993-04-13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with drag brake mechanism and clutch
JPH035259U (zh) * 1989-06-06 1991-01-18
JPH0379667U (zh) * 1989-12-05 1991-08-14
US5289991A (en) * 1990-07-04 1994-03-01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0388B (zh) * 2017-04-26 2022-04-1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紡車式捲線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23393A1 (en) 2005-02-03
CN1582653A (zh) 2005-02-23
KR20050014690A (ko) 2005-02-07
US7165736B2 (en) 2007-01-23
CN100425134C (zh) 2008-10-15
ATE447323T1 (de) 2009-11-15
TW200505333A (en) 2005-02-16
SG108961A1 (en) 2005-02-28
EP1506707B1 (en) 2009-11-04
EP1506707A2 (en) 2005-02-16
JP4395341B2 (ja) 2010-01-06
JP2005046086A (ja) 2005-02-24
MY136445A (en) 2008-10-31
EP1506707A3 (en) 2006-02-01
KR101035023B1 (ko) 2011-05-19
DE602004023904D1 (de) 200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5301B (en) Rear drag sound generating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US7784725B2 (en) Reverse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lever drag reel
TW200522862A (en) Spinning reel sounding mechanism
TWI308482B (zh)
JP2003210081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部品組立体
JPS59182167A (ja) マグネツトテンシヨン装置
JP2005013075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発音装置
KR20150026834A (ko) 코일 웨이브 스프링, 및 드래그 손잡이
TW201008483A (en) Spool for spinning reel
JPS5823736A (ja) 回し垂れリ−ル用均一ひきずり装置
JP4402816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装置
KR20040081329A (ko) 스피닝 릴의 발음 기구
JP4163994B2 (ja) 釣用リールの制動調整つまみの抜け止め構造
TWI331014B (en) Brake operation structure for fishing reel spool
TWI291328B (en) Fishing spinning reel
JP2005328755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の制動操作構造
JP6538001B2 (ja) 魚釣用リール
KR20190022631A (ko) 횡인형 도막 전사구
JP2004337067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アドラグ発音機構
JPH09187199A (ja) 釣用リールの発音機構
JP4517127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アドラグ操作構造
JP2000201600A (ja) 片軸受リ―ル
JP3970033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発音装置
JP3892708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発音装置
KR200171047Y1 (ko) 플라이릴의 드랙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