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2754B - Method for expelling gas positioned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mold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expelling gas positioned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mold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22754B TWI322754B TW96117879A TW96117879A TWI322754B TW I322754 B TWI322754 B TW I322754B TW 96117879 A TW96117879 A TW 96117879A TW 96117879 A TW96117879 A TW 96117879A TW I322754 B TWI322754 B TW I32275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mold assembly
- region
- chamber
- mold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Description
1322754 九、發明說明: 【相關申靖案之交互資訊】 本申請案主張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〇/8〇1,265號,申請曰 為2006年5月18日’名稱為,,資料儲存基材用之基材固持裝 5置及方法’,,及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0/827,128號,申請曰為 2006年9月27日,名稱為”雙側壓印,,之優先權,以及美國專 利申請案第11/565,393號,申請日為2006年11月30日,名稱 為”用於排出位於基材及鑄模間的氣體之方法”的部分繼續 案之優先權’ s亥部分繼續案是主張美國臨時申請案第 10 60/748,380號,申請曰為2005年12月8曰,名稱為,,與預成形 模板及/或光可固化液體壓印用之方法及裝置”之優先權,且 是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389,731號,申請曰為2〇〇6年3月27 日,名稱為”調整基材形狀用之壓印微影基材製程工具”的 繼續案,該美國專利申請案是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0/293,224 15 號,目前為美國專利第7,019,819號,申請日為2002年11月 13日,名稱為”調整基材形狀用之夾合系統”的繼續案,以 上所有在此皆結合併入參考。 【明/屬 3 發明領域 20 本發明是槪有關於一種結構的奈米製造。更詳言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用於排出位於基材及鑄模間的氣體之 方法及系統。 發明背景 5 奈米製造涉及非常小結構的製造,例如具有屬於奈米 或更小的特徵。奈米製造具有相當大衝擊的其中一領域是 在積體電路的製程。當半導體製程工業持續致力於大量生 產而增加形成於一基材上各單元面積的電路時,奈米製造 日漸重要。奈米製造提供更佳的製程控制而容許所形成結 構的最小特徵尺寸可減小。其他奈米製造已有的發展領域 包含生物科技、光學科技、機械系統等。 一種奈米製造技術的實例通常是以壓印微影技術為 例。例示壓印微影製程在許多公開資料有詳細說明,例如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2004/0065976,美國專利申請號 10/264,960 ’名稱為”於一基材上排設特徵以複製具有最小 維度變異性的特徵之方法及模件”;美國專利申請公開 20(M/0065252,美國專利申請號1〇/264,926,名稱為,,在基 材上形成膜層以助於度量衡標準之方法”;及美國專利號碼 6,936,194 ’名稱為”壓印微影製程用之功能圖案材料”,以 上所有專利案皆讓渡予本發明的受讓人。 上述各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及美國專利所揭露之基本 主要壓印微影技術包括於一可聚合膜層形成凸版圖案,及 對應於該凸版圖案轉印一圖案於一底層基材内。該基材可 定位於一運動階台上’以達到所要位置而可助於其圖案 化。為此目的,可與該基材間隔設置一模板,使可成形液 體设於該模板與該基材之間。該液體被固化而形成一固化 層,其内記錄有一圖案,其是與該模具與該液體相接觸的 表面之形狀一致。然後該模板再自該固化層分離,以致於 該模板與該基材被間隔開。然後該基材與該固化層再被獅 予加工處理,而將一對應於該固化層内的圖案之凸版圖像 轉印於該基材内。 為此目的,氣體可能會出現於該模板與該基材之間及 在該可成形液體之中,如此可能導致,尤其是該固化層的 圖案扭曲變形、形成於固化層上的特徵低精確度,及固化 層上的殘留層的厚度不一致,這些皆是不佳的。因此,為 此原因’即存在提供一種用於排出位於基材及鑄模間的氣 體之方法及系統的需要。 【項?'明内溶1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一種微影系統之簡化側視圖,其具有一與基材 相間隔的圖案裝置,該圖案裝置包括一模板及一鑄模; 第2圖是如第1圖所示該基材的俯仰視圖,該基材具有 内、中及外徑; 第3圖是如第1圖所示該基材耦接於一基材夾合座之側 視圖, 弟4圖是如第3圖所示該基材夾合座之由底向上十面 SI · 園, 第5圖是如第1圖所示該模板以一鑄模與其耦接之俯仰 視圖; 第6圖是如第1圖所示該模板輻接於一模板夹合座之側 視圖; 第7圖是如第6圖所示該模板失合座之由底向上平面 1322754 第8圖是顯示如第丨圖所示定位於該基材的一區域上壓 印材料的液滴陣列之俯仰視圖; 第9圖是如第1圖所示該基材的簡化側視圖,具有一圖 : 5 案層位於其上; _· 第10圖是顯示於第一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的基材形 成圖案的方法之流程圖; φ 第11圖是如第1圖所示的圖案裝置已改變形狀之側視 圖; 10 第12圖疋如第11圖所示圖案裝置之側視圖,其與第8圖 所示的壓印材料的液滴的一部分接觸; 第13 -15圖是顯示第8圖所示該等液滴的壓縮情形之俯 仰視圖,其設置如第8圖所示已改變形狀的模板; 第16圖是顯示於第二實施例中,如第丨圖所示的基材的 15 一區域形成圖案的方法之流程圖; φ 第17圖是如第1圖所示的基材已改變形狀之侧視圖; 第18圖是一銷施加一力於第1圖所示的圖案裝置上以 " 改變其形狀之側視圖;及 — 第19圖是如第1圖所示的系統之側視圖,其中有氣體引 20 入於該圖案裝置與該鑄模之間。 【實施方式3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如第1及2圖所示,是顯示將一凸版圖案形成於一基材 12上之系統10。基材12可具有圓形形狀;然而,於另一實 .f g 施例中,基材12可具有任何幾何峡。於本實例中, 12可具有盤形,其具有一内徑土 η。進-步地,界定於内徑ri及外徑r2之間是—中間半〜 中間半徑r3是位於與内徑ri及外徑⑽質上相等距離。: 如第1圖所示’基材12可與-基材夹合座Μ輕接。如圖 所不基材夾合祕為-真空夾合座,⑼,基材夾合座μ 可為任何夾合座,包括但不限制為,真空式、銷式、槽式, 或電磁式’如美國娜,873,⑽7,名稱為,,壓印微影製程用 之高精密度導向對準及_㈣階台,,所述,在此參考併 入。基材12與基材夹合座14可被支揮於一階台处。進一 步地,基材12、基材夾合座14 ’及階台啊被定位於一基 座(圖中未顯示)上。階台16可具有於第一及第二轴的運 動,該第一及第二軸是相互垂直,即又及丫軸。 15 如第1、3及4圖所示,基材夾合座μ包含第一及第二相 對側18及2 0。一側或緣表面2 2延伸於第一侧丨8與第二側2 〇 之間。第一側18包含一第一凹部20、一第二凹部22,及一 第三凹部24,界定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相間隔支撐區 域26,28,30,32。第一支撐區域26環繞第二、第三及第四支 20 樓區域,及第一、第二及第三凹部2〇,22,24。第二支撐區域 28環繞第三及第四支撐區域30,32,及第二及第三凹部 22,24。第三支撐區域3〇環繞第四支撐區域32及第三凹部 24。第三凹部24環繞第四支撐區域32。於另一實施例中, 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支撐區域26,28,30,32可由依從性 材質所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支撐區域26,28,30,32
+C S 可具有圓形形狀;然而,於另〆實施例中’第一、第二、 第三及第四支撐區域26,28,30,32可包含任何所要的幾何形 狀。 基材夾合座14内形成有通道34及36 ’然而,基材夾合 5座14可包括任何數量的通道。通道34使第一及第三凹部2〇 及24與側表面22流體連通,然而’於另一實施例中,必須 瞭解的是通道34可使第一及第三凹部20及24與基材夾合座 14的任何表面流體連通。通道36使第二凹部22與側表面22 流體連通,然而,於另一實施例中,必須瞭解的是通道36 10 可使第二凹部22與基材夾合座14的任何表面流體連通。此 外,通道34是為了助於使第一及第三凹部20及24,及通道 36是為了助於使第二凹部22與一壓力控制系統,例如一泵 系統38流體連通。 泵系統38可包含一或多個泵’以控制近第一、第二及 15第三凹部20、22及24的壓力。為此目的,當基材12與基材 夾合座14耦接時,基材12靜靠於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 支樓區域26、28、30及32上,蓋住第一、第二及第三凹部 20、22及24。第一凹部2〇與基材12的一部分40a重疊,而界 定一第一腔室42。第二凹部22與基材12的一部分40b重疊, 20而界定一第二腔室44。第三凹部24與基材12的一部分40c重 疊,而界定一第三腔室46。泵系統38可作動以控制第一、 第二及第三腔室42、44及46内的壓力。 如第1及5圖所示,與基材12相間隔設置是一圖案裝置 48。圖案裝置48包括一模板50,其具有一凸台52自其延伸 1322754 向基材12而其上具有一圖案表面54。進一步地,凸台52可 被視為一鑄模52。於另一實施例中,模板50可實質上沒有 鑄模52。形成模板50及/或鑄模52的材質可包括,但不限制 為,熔融石英、石英、矽、有機聚合物、矽氧烷聚合物、 硼酸鹽玻璃、氟碳聚合物、金屬,及硬化藍寶石。如圖所 示,圖案表面54包含由數個相間隔凹部56與凸部58所界定 的特徵。然而,於另一實施例中,圖案表面54可為實質上 呈平滑狀及/或平坦狀。圖案表面54可界定一原始圖案,其 為要形成於基材12上的圖案所需的成形基礎。 15 如第1、6及7圖所示,模板5〇可與一模板夾合座60耦 接,模板夾合座60可為任何失合座,包括但不限制為,真 空式、銷式、槽式,或電磁式,如美國專利6 873 〇87,名 稱為壓印微影製程用之高精密度導向對準及間隙控制階 台所述。模板夾合座60包含第—及第二相對側62,64。一側 或邊緣表面66延伸於第一側62與第二側料之間。第一側62 包含-第-凹部68、-第二凹部7〇,及一第三凹部72,而 界疋相間隔的第-、第二,及第三支樓區域74,76,78。第一 支揮區域74環繞第二及第三切區_ 78,及第一、二及 20 -凹相,7G,72。第—支標區域%環繞第三支撐區域及第 -及一凹。P70,72 °第二支擇區域78環繞第三凹部72。於另 —實施例中’第― ' 第二及第三支標區域74,76,78可由依從 眭材貝所开/成帛、第二及第三支撐區域Αν可為圓 形形狀;然而’於另一實摊备丨占 I她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撐 區域74,76,78可為任何所要的幾何形狀。 11 1322754 模板失合座60内形成有通道8〇及82,然而,模板夫合 座6〇可包括任何數量的通道。通道⑽使第__及第三凹部二 及72與第二側64流體連通’然而,於另—實施例中,必須 瞭解的是通道⑽可使第-及第三凹部68及72與模板夾合座、 60的任何表面流體連通^通桃使第二凹㈣與第二驗
㈣«’然而’於另―實施例中’必須瞭解的是通獅 可使第二凹部70與模板夾合座6〇的任何表面流體連通。此 外,通道8G是為了助於使第—及第三凹部财72,且通道 10 82是為了助於使第二凹部7〇與—虔力控制系統例如一泵 系統84流體連通。
果系統84可包含-或多個泵,以控制近第一、第二及 第三凹部68’7G’72的壓力。為此目的,#模板5()與模板央合 座60麵接時,模板5〇靜靠於第―、第二及第三支撑區域 74’76及78上’蓋住第-、第二及第三凹部68 7〇及72。第一 15凹部68與模板50的一部分86a重疊,而界定一第一腔室88。 第二凹部70與模板50的一部分86b重疊,而界定一第二腔室 92。第三凹部72與模板50的一部分86c重疊,而界定一第三 腔室96。泵系統84可作動以控制第一、第二及第三腔室 88,92,96内的壓力。又,模板夾合座6〇可耦接於一壓印頭 20 97 ’以助於圖案裝置48的移動。 如第1圖所示,系統10進一步包括一流體分配系統98。 流體分配系統98可與基材12流體連通以在其上沈積聚合材 料100。流體分配系統98内可包括多數個分配單元。需瞭解 的是聚合材料10 0可使用任何習用技術沈積,例如液滴分配 12 法、旋轉塗佈、浸泡式塗佈、化學汽相沈積(CVD)、物理汽 相沈積(PVD)、薄膜沈積、厚膜沈積等。一般而言,聚合 材料100是在鑄模52與基材12之間界定所要容積之前,設置 於基材12上。然而,聚合材料1〇〇可在已獲得所要容積之後 再填滿於該容積。如第8圖所示’聚合材料1〇〇可沈積於基 材12上作為數相間隔的液滴1〇2,而界定一矩陣陣列1〇4。 舉例來說’液滴102的各液滴可具有約卜1〇微微升的單位體 積。液滴102可成任何二維配置狀態配置於基材12上。 如第1及9圖所示,系統10進一步包括一能量108的來源 106 ’其輕接以沿一路徑11〇導引能量1〇8。壓印頭97及階台 ^是構形成可分別配置鑄模52及基材12以使其重疊且設置 於路徑110上。壓印頭97或階台16其中之一或兩者可改變鑄 模52與基材12之間的距離,以界定其間所要的容量以供聚 合材料100填滿。在所要容量填滿聚合材料1〇〇之後,來源 106會產生能量1〇8,例如寬頻紫外光線,其使聚合材料1〇〇 固化且/或交聯’以配合基材12的一表面112與圖案表面54 的形狀,以將一圖案層114界定於基材12上。圖案層114可 包括一殘留層116及數個特徵,其顯示為凸部U8與凹部 120。此製程的控制可以一處理器122進行調節,該處理器 122是與階台16、泵系統38及84、壓印頭97、流體分配系統 98及來源106具資料通訊,在一儲存於一記憶體124内的電 腦可讀程式上操作。 如第1圖所示’系統10進一步包含一銷126耦接於階台 M。銷126可於一與該第一及第二軸垂直之第三軸移動,即 1322754 沿2轴。藉此,銷I26可接觸鑄模&以改變其形狀,以下將 進一步說明。銷126可為習知任何力或位移致動器,尤其包 含氣動、壓電、磁致伸縮、線性,及音圈。於另_實施例 中,銷126可為高解析壓力調節器及清淨系列空氣活塞,其 -* 5中心銷包括-真空源’可排出圖錄置48與基材12的界 面之間的空氣。 如第卜8及9圖所示,如上所提,鑄模52與基材12之間 φ 的距離可改變,以致於可界定所要容積以供聚合材料100填 滿。此外,在固化之後,聚合材料100會配合基材12的表面 10 U2與圖案表面54的形狀,而在基材12上界定圖案層114。 為此目的,於矩陣陣列104的液滴1〇2之間所界定的容積中 存在有氣體,且矩陣陣列104中的液滴1〇2會分佈於基材12 上,以若不能防止時,可避免氣體及/或氣穴陷入於基材12 與鑄模52之間及圖案層ι14中。該等氣體及/或氣穴可為, 15彳一不限制為空氣、氮氣、二氧化碳,及氦氣。於基材12與 • 鑄模52之間及圖案層U4中的氣體及/或氣穴尤其可能導致 形成於圖案層114上的特徵的圖案扭曲變形、形成於圖案層 114上的特徵低精確度,及遍佈圖案層1丨4上的殘留層us的 厚度不致,這些皆是不佳的。為此目的,以下將說明一 2〇種方法及系統,用以若不能防止時,可使氣體及/或氣穴陷 • 於基材丨2與鑄模52之間及圖案層114中達到最低。 如第1及_所示,於第-實施例中,是顯示將基材12 與鱗模52之間的氣體排出的方法。更具體來說,於步驟 200如上所挺,可藉液滴分配法、旋轉塗佈、浸泡式塗佈、 14 1322754 化學汽相沈積(CVD)、物理汽相沈積(PVD)、薄膜沈積、 厚膜沈積等’將聚合材料1〇〇定位於基材12上。於另一實施 例中,聚合材料100可定位於鑄模52上。 如第6、7、10及11圖所示,於步驟202,圖案裝置48的
5形狀可改變。更具體而言,圖案裝置48的形狀可改變,以 致於在基材12的中間半徑η處鑄模52與基材12之間所界定 的距離di ’如第2圖所示’較在禱模52的其他部分處禱模52 與基材12之間所界定的距離小。舉例來說,距離山小於一
距離距離4是由鑄模52的一邊緣處所界定。於另一實施 10例中’距離山可由鑄模52的任一所要位置處所界定。圖案 裝置48的形狀可藉控制第一及第三腔室68及72中的壓力來 改變。更具體來說,如上所提,泵系統84可作動以控制第 一及第三腔室68及72中的壓力。為此目的,泵系統84可經 由通道80於第一及第三腔室68及72中形成真空,以致於模 板50的部分86a及86c可弓彎遠離基材12且弓彎向模板夾合 座60 °由於模板50的部分86a及86c遠離基材12之弓彎,模 &50的邹分86b會弓彎向基材12而遠離模板夾合座60。 2〇 如第10、12及13圖所示,於步驟204 ’如上所述參考第 ^ 壤印頭97 (如第1圖所示)或階台16其中之一或兩去 义矩離山,如第11圖所示,以致於鑄模52的一部分可 觸夜滴102的一次部分。如圖所示,在鑄模52的其他部分 接觸液滴102的其餘液滴之前,鑄模52與基材12的中間半徑 ^重疊的部分,如第2圖所示,會先接觸液滴102的一次部 然而,於另一實施例中,鑄模52的任一部分可在轉模 15 1322754 52的其他部分之刖先接觸液滴1〇2。為此目的,却圖所示, 鑄模52可實質上同時接觸與基材12的中間半徑η重疊之所 有液滴102,如第2圖所示。如此會使液滴丨〇2擴散且產生一 連續聚合材料100的液態片體13〇。液態片體13〇的邊緣132 _* 5界定一液氣態界面134,其功能是將容積128内的氣體推向 基材12的邊緣136。液滴102之間的容積128界定氣道,氣體 可經由氣道被推至邊緣136。藉此,液氣態界面134與氣道 φ 結合,可於若不能防止時,減少氣體陷於液態片體13〇内。 如第7、10及14圖所示,於步驟206 ,圖案裝置48的形 10狀可被改變,以使铸模52與基材12之間界定所要的容積, 可供聚合材料100填滿,如上所述參考第1圖所示。更具體 而言,圖案裝置48的形狀的改變可藉由結合控制第一及第 三腔室88及96中的壓力,與壓印頭97 (如第1圖所示)及/ 或階台16因與聚合材料1〇〇及鑄模52接觸所施加的力。更具 15 體而言’如上所提,泵系統84可作動以控制第一及第三腔 φ 室88及96中的壓力。為此目的,泵系統84可經由通道8〇減 少在第一及第三腔室88及96中形成的真空大小,以使與液 滴10 0環繞基材12的中間半徑η (如第2圖所示)的後續次集 合相關連的聚合材料100會擴散成包含於連續液態片體 20 130,如第14圖所示。圖案裝置48的形狀繼續被改變,以致 於鑄模52接著會與其他液滴102接觸,以使與其關連的聚合 材料100會擴散成包含於連續片體130,如第15圖所示。由 圖可見,界面134已移動向邊緣136,因此對其他殘留容積 128内的氣體,如第8圖所示,具有暢通的路徑可供移動。 16 1322754 如此使容積128内的氣體,如第8圖所示,可自鑄模52與基 材12之間面向邊緣136跑出。以此方式,使陷於基材12與鑄 模52之間及圖案層114中之氣體及/或氣穴若不能防止時, 如第9圖所示,可達到最低。於另一實施例中,圖案裝置48 5 的形狀可與減少該距離山的同時改變,如上所提參考第11 圖所示。 如第7及12圖所示,於另一實施例中,為促進圖案裝置 48的形狀的改變,可控制第二腔室92中的壓力。更具體而 言,如上所提,泵系統84可作動以控制第二腔室92中的壓 10 力。為此目的,泵系統84可經由通道82形成第二腔室92中 的壓力,使模板50的部分86c可弓彎向基材12而弓彎遠離模 板夾合座60。又,在第二腔室92中的壓力,可與如上所提, 第一及第三腔室88及96的真空狀態同時形成。 如第1及10圖所示,於步驟208,如上所提參考第1圖所 15 示,之後聚合材料100可被固化且/或交聯,以界定圖案層 114,如第9圖所示。接著,於步驟210,鑄模52可自圖案層 114分離,如第9圖所示。 如第1及16圖所示,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更具 體而言,於步驟300,類似於上述相對於步驟200,如第10 20 圖所示,聚合材料100可定位於基材12或鑄模52上。 如第3、4、16及17圖所示,於步驟302 ’類似於上述相 對於步驟202,如第10圖所示,圖案裝置48的形狀可被改 變。此外,與圖案裝置48的形狀改變的同時,基材12的形 狀可被改變。更具體而言,基材12的形狀可藉由控制第一 17 / i: 1322754 及第三腔室42及46中的壓力來改變。更具體而言,如上所 提,泵系統38可作動以控制第一及第三腔室42及46中的壓 力。為此目的,泵系統38可經由通道36於第一及第三腔室 42及46中形成真空,以致於基材12的部分40a及40c可弓彎 . 5 遠離基材夾合座14且弓彎向鑄模52,如第17圖所示。由於 基材12的部分40a及40c遠離基材夹合座14之弓彎,基材12 的部分40b會弓彎向鑄模52而遠離基材夾合座14。如第11、 13及16圖所示,於步驟304 ’類似於上述相對於步驟204, 如第10圖所示,壓印頭97或階台16其中之一或兩者可改變 10 距離山,如第11圖所示,以致於鑄模52的一部分可接觸液 滴102與基材12的中間半徑η重疊的一次部分,如第2圖所 示’以實質上同時製造聚合材料100的連續液態片體丨3〇。 如第4、12及16圖所示,於步驟306,類似於上述相對 於步驟206,如第1〇圖所示,圖案裝置48的形狀可被改變, 15以使鑄模52與基材12之間界定所要的容積,可供聚合材料 • 100填滿。此外,與改變圖案裝置48的形狀的同時,可改變 基材12的形狀。更具體而言,如上所提,泵系統38可作動 以控制第—及第三腔室42及46中的壓力。為此目的 ,在如 .- 上所提於步驟2〇4,如第1〇圖所示改變圖案裝置48的形狀的 20同時,泵系統38可經由通道36減少在第一及第三腔室42及 46申形成的真空大小,以使與液滴1〇〇環繞基材12的中間半 徑Γ3 (如第2圖所示)相關連的聚合材料1〇〇會擴散成包含於 連續液態片體130,如第14圖所示。基材q的形狀可與改變 圖案裝置48的形狀的同時進一步被改變,以致於鑄模52接 18 1322754 著會與其他液m〇2接觸,以使與其關連的聚合材料ι〇〇合 擴散成包含於連續片㈣〇,如第15圖所示。容積128㈣ 氣體,如第8圖所示,可以實質上與上提步驟206,如第1〇 圖所示相同的方&,自铸模52與基材12之間面向邊緣说跑 5 出。 • 如第3及4圖所示,為促進基材12的形狀的改變,可控 制第二腔室44中的壓力。更具體而言,如上所提,泵系統 鲁 38可作動以控制第二腔室44中的壓力》為此目的’泉系統 38可經由通道34形成第二腔室料中的壓力,使模板5〇的部 1〇分4〇b可弓彎向鑄模52而弓彎遠離基材夾合座14。又,在第 一腔室44中的壓力,可與如上所提,第一及第三腔室们及 46的真空狀態同時形成。 如第1及10圖所示,於步驟308,如上所提參考第丨圖所 不,之後聚合材料1〇〇可被固化且/或交聯,以界定圖案層 15 U4,如第9圖所示。接著,於步驟310,鑄模52可自圖案層 • 丨14分離,如第9圖所示》 如第6及18圖所示,於另一實施例中,為促進圖案裝置 48的形狀改變,可設置一銷丨26。更具體而言,銷丨26可施 - 加—力於圖案裝置48上,於本實施例中是施加於模板50的 20 货_ 弟二部分86c上。藉此,圖案裝置48可包括上述所要改變的 形狀,且可以上述的任何方法實施。亦可設置銷126以促進 鑄模52與基材12的分離,分別如上所述相對於步驟2〇8及 3〇8,如第1〇及16圖所示。此外,在圖案層114成形之後, 如第9圖所示,銷126可移動遠離圖案裝置48,以致於圖案 19 裝置48可呈實質上平坦狀。銷126可與處理器122連通以致 於銷126可使用力反饋(fwee feedback)技術來決定該力的大
如第19圖所示’為進一步促進鑄模52與基材12分離, 5可1^由銷126弓丨入氣體148於基材12與鎮模52之間。更具體 而β銷126可包括一通道150,其具有孔洞152與一壓力控 制系統流體連通,例如一泉系統38。於另-實施例中’銷 I26可包括任何數量的孔洞。孔洞152可定位於將氣體148引 入於鑷极52與基材12之間。氣體148施加-力於鑄模52與基 ίο 材 12 物 λ* 將鑄模52以运離基材12的方向推動,且將基材 12以通離碡模52的方向推動。如圖所示,當銷126靠近於模 板5〇時,氣體148即可被引入於鑄模52與基材12之間;然 而,於另一^ 、 貫允例中,氣體148可於銷126在任何位置時被 引入於鑄模52與基材I2之間。
^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是用以舉例說明。可對以上的揭 露作許多改變及變更’而仍在本發明的範圍中。因此,本 發明的須不是由上述所限制,而必須參考以下申請 專利範圍’以及其等效的全部範圍所決定》 【陶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一種微影系統之簡化側視圖,其具有一與基材 相門隔的圖案裝置,該圖案裝置包括一模板及一鑄模; 第2圖是如第丨圖所示該基材的俯仰視圖,該基材具有 内、中及外徑; 八 第3圖X如第1圖所示該基材耦接於一基材夾合座之側 20 第4圖是如第3圖所示該基材央_合座之由底向上平面 圖 第5圖是如第1圖所示該模板以一鑄模與其耦接之俯仰 視圖; 第6圖是如第1圖所示該模板耗接於一模板夾合座之側 視圖; 第7圖是如第6圖所示該模板夾合座之由底向上平面 fpt| · 圖, 第8圖是顯示如第1圖所示定位於該基材的一區域上壓 印材料的液滴陣列之俯仰視圖; 第9圖是如第1圖所示該基材的簡化側視圖,具有一圖 案層位於其上; 第10圖是顯示於第一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的基材形 成圖案的方法之流程圖; 第11圖是如第1圖所示的圖案裝置已改變形狀之側視 回 · 圖, 第12圖是如第11圖所示圖案裝置之側視圖,其與第8圖 所示的壓印材料的液滴的一部分接觸; 第13-15圖是顯示第8圖所示該等液滴的壓縮情形之俯 仰視圖’其設置如第8圖所示已改變形狀的模板; 第16圖是顯示於第二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的基材的 一區域形成圖案的方法之流程圖; 第Π圖是如第1圖所示的基材已改變形狀之側視圖; 1322754 第18圖是一銷施加一力於第1圖所示的圖案裝置上以 改變其形狀之側視圖;及 第19圖是如第1圖所示的系統之側視圖,其中有氣體引 入於該圖案裝置與該鑄模之間。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系統 56,58···凹部,凸部 12…級 60…模板夾合座 14…基材炎合座 62,64…第一,二側 16…階台 66···側表面 18,20…第一,二側 68,70,72…第一,二,三凹部 22···側表面 74,76,78···第一,二,三支樓區域 20,22,24…第一,二,三凹部 80,82…通道 26,28…第一,二支撐區域 84…泵系統 30,32…第三,四支樓區域 86^8613,86(:…模板的部分 34,36…通道 88,92,96.··第一,二,三腔室 38…泵系統 97…壓印頭 4〇Μ(^,40ο…基材的部分 98…流體分配系統 42,44,46…第一,二,三腔室 100…聚合材料 48…圖案裴置 102…液滴 50…模板 104…矩陣陣列 52…鑄模(凸台) 106…來源 54…圖案表面 108…能量 22 1322754 110…路徑 130···液態片體 112…表面 132…邊緣 114...圖案層 134…液氣態界面 116…殘留層 136…邊緣 118,120…凸部,凹部 148…氣體 122.··處理器 150…通道 124…記憶體 152···孔洞 126…銷 128.··容積 / έ h •· cS9 ^ 23
Claims (1)
132275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排出位於基材及鑄模總成間的氣體之方法,該 基材及該鑄模總成進一步具有液體位於其間,該方法包 括以下步驟: 5 定位該鑄模總成及該基材,以使該鑄模總成靠近該 基材,該鑄模總成具有一第一區域、一第二區域,及一 第三區域,該第二區域環繞該第一區域且該第三區域環 繞該第一及第二區域; 改變該鑄模總成的形狀,其藉使該第一及第三區域 10 弓彎遠離該基材,以致於該第二區域弓彎向該基材,以 減少該鑄模總成的第二區域與該基材之間所界定的間 隙;及 將該液體的一次部分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二區域接 觸,以使該氣體可自該基材與該鑄模總成之間排出且該 15 液體可填滿於該鑄模總成與基材之間所界定的容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改變該形狀之步 驟進一步包括形成一於一第一腔室與一第二腔室之間的 第一壓力差,以及形成一於第二腔室與一第三腔室之間 的第二壓力差之步驟,該第一腔室是界定於一耦接於該 20 鑄模總成的夾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一區域之 間,該第二腔室是界定於該夹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鑄模總 成的第二區域之間,該第三腔室是界定於一耦接於該鑄 模總成的夾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三區域之 間。 24 1322754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改變該形狀之步 驟進一步包括將一第一腔室及一外加腔室形成真空狀態 之步驟,該第一腔室是界定於一耦接於該鑄模總成的夾 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一區域之間,該外加腔 5 室是界定於耦接於該鑄模總成的該夾合座的一部分與該 鑄模總成的第三區域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接觸該次部分之 步驟進一步包括接觸該液體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二區域重 疊的區域之步驟。 10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施加一壓 力於該基材與該鑄模總成之間而與該鑄模總成的該第一 區域重疊,以將該鑄模總成自該基材上的該液體分離。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將光化能 衝擊於該液體上以將之固化的步驟。 15 7. —種用於排出位於基材及鑄模總成間的氣體之方法,該 基材及該鑄模總成進一步具有液體位於其間,該方法包 括以下步驟: 定位該鑄模總成及該基材,以使該鑄模總成靠近該 基材,該鑄模總成具有一第一區域、一第二區域,及一 20 第三區域,該第二區域環繞該第一區域且該第三區域環 繞該第一及第二區域; 改變該鑄模總成的形狀,其藉使該第一及第三區域 弓彎遠離該基材,以致於該第二區域弓彎向該基材,以 減少該鑄模總成的第二區域與該基材之間所界定的間 25 1322754 隙,該第一區域是藉施加一力於該鑄模總成面向該基材 的表面上而被弓彎;及 將該液體的一次部分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二區域接 觸,以使該氣體可自該基材與該鑄模總成之間排出且該 5 液體可填滿於該鑄模總成與基材之間所界定的容積。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改變該形狀之步 驟進一步包括形成一於一第一腔室與一第二腔室之間的 第一壓力差,以及形成一於第二腔室與一第三腔室之間 的第二壓力差之步驟,該第一腔室是界定於一耦接於該 10 鑄模總成的夾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一區域之 間,該第二腔室是界定於該夾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鑄模總 成的第二區域之間,該第三腔室是界定於一耦接於該鑄 模總成的夾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三區域之 間。 15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改變該形狀之步 驟進一步包括將一第一腔室及一外加腔室形成真空狀態 之步驟,該第一腔室是界定於一耦接於該鑄模總成的夾 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一區域之間,該外加腔 室是界定於耦接於該鑄模總成的該夾合座的一部分與該 20 鑄模總成的第三區域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接觸該次部分 之步驟進一步包括接觸該液體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二區域 重疊的區域之步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施加一 26
壓力於該基材與賴_成之間模總成的該第 -區域重疊,以將贿模總成自絲材上_液體分離。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方法,進—牛勺 能衝擊於該液體上以將之固化的步驟。•“化 5 13·-制於排纽於基材及鑄模總成間的氣體之方法,該 基材及該鑄_錢-步具有㈣位於㈣,該方法包 括以下步驟: 10 15 20 定位該鳞模總成及該基材,以使__成靠近該 基材,該鑄模總成具有—第—區域、—第二區域,及一 第三區域’該第二區域環繞該第—區域且該第三區域環 繞該第一及第二區域; 改變該基㈣職,以致於該基材與輯模總成的 第一區域重疊之一區域弓彎向該鑄模總成; 改變該鑄模總成的形狀,其藉使該第一及第三區域 弓彎遠離該基材’以致於該第二區域弓彎向該基材以 減少該鑄模總成的第二區域與該基材與其重疊之該區域 之間所界定的間隙;及 將s亥液體的一次部分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二區域接 觸’以使該氣體可自該基材與該鑄模總成之間排出且該 液·體可填滿於該鑄模總成與基材之間所界定的容積。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改變該基材的 形狀之步驟進一步包括於一耦接於該基材的基材夾合座 的一部分與該基材的該區域之間所界定的一第一容積產 生一壓力之步驟。 27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改變該基材的 形狀之步驟進—步包括於〆耦接於該基材的基材夾合座 的一部分與該基材的該區威之間所界定的一第一容積, 與輕接於該基材的該基材夹合座的一部分與該基材的一 5 外加區域之間所界定的一第二容積之間產生壓力差之步 - 驟,該外加區域是環繞於該區域。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改變該形狀之 φ 步驟進一步包括形成一於〆第一腔室與一第二腔室之間 的第一壓力差,以及形成,於第二腔室與一第三腔室之 1〇 間的第二壓力差之步驟,該第一腔室是界定於一耦接於 »亥鵠模總成的炎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一區域 之間,該第二腔室是界定於該夾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鑄模 總成的第二區域之間,該第三腔室是界定於一耦接於該 鑄模總成的夾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鋒模總成的第三區域之 15 間。 •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改變該形狀之 步驟進一步包括將_第一腔室及一外加腔室形成真空狀 態之步驟,該第一腔室是界定於一耦接於該鑄模總成的 • 夾合座的一部分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一區域之間,該外加 2〇 腔室是界定於耦接於該鑄模總成的該夾合座的一部分與 該鱗模總成的第三區域之間。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接觸該次部分 之步驟進一步包括將該液體位於與該基材的該區域重疊 者’與該鑄模總成的第二區域接觸之步驟。 28 1322754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施加一 壓力於該基材與該鑄模總成之間而與該鑄模總成的該第 一區域重疊,以將該鑄模總成自該基材上的該液體分離。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將光化 5 能衝擊於該液體上以將之固化的步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80126506P | 2006-05-18 | 2006-05-18 | |
US82712806P | 2006-09-27 | 2006-09-27 | |
US11/565,393 US7691313B2 (en) | 2002-11-13 | 2006-11-30 | Method for expelling gas positioned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mold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04053A TW200804053A (en) | 2008-01-16 |
TWI322754B true TWI322754B (en) | 2010-04-01 |
Family
ID=44765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96117879A TWI322754B (en) | 2006-05-18 | 2007-05-18 | Method for expelling gas positioned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mold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3227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3238A (zh) * | 2010-12-29 | 2011-09-0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真空压印装置、真空压合装置及层状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 |
JP6391709B2 (ja) | 2014-04-22 | 2018-09-19 | エーファウ・グループ・エー・タルナー・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 ナノ構造を型押し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2007
- 2007-05-18 TW TW96117879A patent/TWI322754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04053A (en) | 2008-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88934B (zh) | 具有不同厚度以促進位於基材與模板間之氣體排出的模板 | |
JP5289577B2 (ja) | インプリント・リソグラフィ装置用の真空チャックを備えた装置 | |
US7641840B2 (en) | Method for expelling gas positioned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mold | |
TWI352874B (en) | Chucking system comprising an array of fluid chamb | |
TWI310730B (en) | Technique for separating a mold from solidified imprinting material | |
TWI336422B (en) | Method for expelling gas positioned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mold | |
US8033813B2 (en) | Chucking system comprising an array of fluid chambers | |
CN106030756B (zh) | 用于局部区域压印的非对称模板形状调节 | |
US7803308B2 (en) | Technique for separating a mold from solidified imprinting material | |
JP2011528506A (ja) | ナノ−インプリント・リソグラフィのための内部空洞システム | |
JP2006510223A (ja) | 基板の面曲がりを使用する倍率補正 | |
TW200830364A (en) | Contact lithography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 |
US9164375B2 (en) | Dual zone template chuck | |
TWI322754B (en) | Method for expelling gas positioned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mold | |
WO2007136832A2 (en) | Method for expelling gas positioned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mo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