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7747B - 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 Google Patents
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87747B TWI387747B TW094144423A TW94144423A TWI387747B TW I387747 B TWI387747 B TW I387747B TW 094144423 A TW094144423 A TW 094144423A TW 94144423 A TW94144423 A TW 94144423A TW I387747 B TWI387747 B TW I38774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smoke detector
- emitting element
- photoelectric smoke
- receiving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03—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 G08B17/107—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for detecting light-scattering due to smok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7—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 G01N21/49—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 G01N21/53—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within a flowing fluid, e.g. smoke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1—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n ionisation chamber for detecting smoke or gas
- G08B17/1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Fire Alarm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利用發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重點在於檢測伴隨室內空間之火災發生而所產生的煙霧,但是時下亦有設置於諸如:半導體製造裝置、工具機、配電盤、工業用控制器等機器內,使用為迅速發現機器異常狀況的一手段。
依此雖設置對象有所不同,但是機器內所使用感煙探測器亦具有如同室內空間用的感煙探測器之構成,多數情況均在維持該構成的情況下企圖進行小型化。
圖4所示係習知一般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構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習知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係如圖4(A)所示,為使煙霧的前進方向不致出現問題,便將處理室部2(係在圓周方向具有構成煙霧之導入口與導出口的複數出入口)朝下,並設置於天花板等處。處理室部2內部係如圖4(B)所示,將發光元件3與受光元件4配置成光軸交叉120度左右的狀態,煙霧進入光軸交叉點附近的檢測區域AR中,從發光元件3所射出的射出光因煙霧而產生散射,並到達受光元件4用以檢測煙霧的存在。為防止當煙霧無存在時的錯誤檢測狀況,便將干擾光排除,且即使從發光元件3所射出的射出光被反射,仍可阻止其朝受光元件4的方向前進,更進一步為了不妨礙煙霧進入檢測區域,沿圓周方向配置多數個迷宮5。另外,多數迷宮5的周圍均設有防止蟲進入內部空間的防蟲網(未圖示)。
再者,習知亦有存在如專利文獻2所記載,將煙霧從下面所設置的唯一開口導入於光學室中,並利用光學室左右側面上所設置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的功能,對煙霧之存在進行檢測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8-166347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4-160698號公報
習知如圖4所示感煙探測器的構成,在將發光元件3、受光元件4、迷宮5配置於圓周方向的檢測方式特性前提下,將需要包含檢測區域AR在內的某程度空間,換言之,在維持習知構成的情況下,僅單純的將處理室部2直徑縮小將頗難達小型化。
然而,因為感煙探測器屬於大型,因而設置地方將完全受限制,而無法輕易的設置於容易發生火災的地方、或當發生火災時煙霧較容易通過的地方等處。
再者,如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習知感煙探測器,因為光學室的開口僅設置1個,因而煙霧較不易流入,就此點而言將有檢測變遲緩的可能性。
本發明係經考慮上述各項問題點之後而完成的,將提供一種不致降低探測能力且適於小型化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為了解決該等課題,第1發明係在利用光軸相交叉的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對煙霧之存在進行檢測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中,具備有:(1)迷宮功能專用發揮部及(2)煙霧探測部,而該迷宮功能專用發揮部係僅負責將空氣流導引入內部空間之同時,阻止干擾光進入內部空間中的迷宮功能;該煙霧探測部係在上述迷宮功能專用發揮部的上方,設置成內部空間連通於上述迷宮功能專用發揮部之內部空間的狀態,內建有上述發光元件與上述受光元件之同時,具有將通過上述發光元件與上述受光元件之光軸交點附近檢測區域的空氣流導出之小孔。
第2發明係於利用光軸相交叉的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對煙霧之存在進行檢測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中,具備有:框體、出入口、整流遮光手段;其中,該框體係收容著上述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該出入口係分別設置於該框體之其中一邊與另一邊上,並將空氣流導引入上述框體內;該整流遮光手段係分別連續設置於該各出入口,將阻止干擾光進入內部空間之同時,在利用上述發光元件及受光元件貫穿檢測區域的狀態下,形成從其中一邊或另一邊的出入口朝向另一邊或其中一邊的出入口延伸的煙霧動線。
藉此,從上述各出入口中任一其中一邊流入的煙霧,便將經由整流遮光手段流入於框體內。此時,整流遮光手段將制止干擾光進入內部空間之同時,將煙霧導引於上述檢測區域中。
依照本發明,因為將僅負責迷宮功能的迷宮功能專用發揮部、與負責煙霧檢測功能的煙霧探測部予以分離,並配置於上下方向上,因此將可在不致降低探測能力的情況下達成小型化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再者,在框體內收容著上述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並設置上述出入口之同時,在該各出入口中設置上述整流遮光手段,一邊阻止干擾光進入內部空間的情況下,一邊將煙霧導引於上述檢測區域中,便可在不致降低探測能力的情況下,更加小型化。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本發明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係可適用於諸如:一般家庭、公共設施等人口聚集地方、或工廠的半導體製造裝置、工具機、配電盤、工業用控制器等機器、以及其他截至目前較難設置地方的感煙探測器。
以下,針對本發明光電式感煙探測器之一實施形態,參照圖式進行詳述。圖1所示係實施形態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之立體示意圖,圖2所示係實施形態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之縱剖圖(省略表示截面的陰影線)。
另外,實施形態的感煙探測器之安裝方向並不僅限於圖1所示方向,在下述說明中,將以圖1的狀態為基準的表示出上下左右。
實施形態的感煙探測器10在外觀上,係由:圓筒部11、以及從圓筒部11朝上方延伸的平箱部12所構成。
圓筒部11主要係負責在阻止干擾光、蟲等進入該感煙探測器10內部的情況下,將煙霧導入於該感煙探測器10內部的功能。
圓筒部11的下面開口係設有如圖3所示具山形形狀的山形迷宮20。山形迷宮20係如圖3所示,中央部21係攏起呈山形之同時,在周緣部附近處沿圓周方向等間隔設置複數個(圖示為6個)之圓弧狀開口22。山形迷宮20的開口22係具有煙霧導入口的功能。山形中央部21係負責將從山形迷宮20之開口22、或後述圓筒部11的側面小孔13所導入的煙霧,朝上方導引的功能,以及阻止干擾光進入的功能。
在圓筒部11側面(外周面)的下方位置處,沿圓周方向以等間隔設置複數個(圖示為5個)之小孔13。小孔13的面積將依容許從側方導入煙霧之同時,將從該小孔13進入的干擾光抑制於最小極限程度的方式進行選擇設定。
平箱部12係大概呈立方體形狀,藉由其內部構成,主要將負責煙霧的檢測功能。平箱部12的橫寬係同圓筒部11的外徑,且依圓筒部11的中心軸與本身的中心軸呈一致的狀態,將平箱部12從圓筒部11朝上方延伸。
在平箱部12的右側面且靠近上面的位置處,設有平箱部12的側面小孔14。該側面小孔14係具有將煙霧從該感煙探測器10內部導出於外部時的開口功能。換言之,將從山形迷宮20的開口22、或圓筒部11的側面小孔13導入於該感煙探測器10內部的煙霧,從平箱部12的側面小孔14中導出。上述係發明者所設計的煙霧流向,但是實際上煙霧的流向亦可能有在相反的路徑進行。
在實施形態的感煙探測器10內部(正確而言係指平箱部12內部),如圖2所示,將設有發光元件30與受光元件40。
發光元件30係利用發光元件收容部31設置於平箱部12內部空間的左上方位置處。發光元件收容部31係以僅使從發光元件30所射出的射出光朝前方射出的方式,幾乎無間隙地收容著發光元件30。在發光元件收容部31的前方處將設有光電式窗口部32。光電式窗口部32為負責匯流功能的單純開口亦可。此外,尚可為具防塵功能的玻璃。
受光元件40係利用受光元件收容部41設置於平箱部12內部空間的左下方位置處。受光元件收容部41係具有圓筒狀內部空間,在其底部將收容著受光元件40,並在其上端安裝著物鏡42。
發光元件30之光軸與受光元件40之光軸係依大致120度左右的角度交叉,且其交叉點附近將成為煙霧的檢測區域AR。換言之,若在該檢測區域中有存在煙霧,則從發光元件30所射出的射出光將因煙霧而散射,而該散射光將到達受光元件40,便可檢測煙霧的存在與否。
在檢測區域AR的左鄰位置處設有直接光防止用迷宮50,俾防止從發光元件30所射出的射出光,在未散射的情況下便到達受光元件40。
在該感煙探測器10的內部空間中,於圓筒部11與平箱部12的邊界處設有下方防蟲網60。該下方防蟲網60係當設置於圓筒部11側的情況時便為圓形,當設置於平箱部12側的情況時便具有長方形形狀。下方防蟲網60係更阻止從山形迷宮20的開口22、圓筒部11的側面小孔13所入侵的蟲進一步侵入於內部。
山形迷宮20與防蟲網60間的距離,即圓筒部11的高度,係選定為能充分發揮利用山形迷宮20將煙霧朝上方導引之功能的距離。
在下方防蟲網60附近上方且受光元件收容部41的右方,設有上下方向並設的2個迷宮式片51、52。另外,右方的下方防蟲網60之按押片亦具有迷宮式片53的功能。迷宮式片51係朝右上揚,將來自下側的空氣流在其下面朝右上方向導引。此外,迷宮式片51的上端端部將朝左上方彎曲,俾發揮沿該上面上昇的空氣流引導朝向檢測區域的功能。迷宮式片52係相對於迷宮式片51設置於左上方位置處,並設置成朝左上揚狀態。迷宮式片52係將來自下方防蟲網60中央部的直接空氣流、以及沿受光元件收容部41之下方傾斜面41a傾斜的空氣流等,朝左上方向導引,在該方向上將有受光元件收容部41的上方傾斜面41b。朝向受光元件收容部41之上方傾斜面41b的空氣流,將利用該傾斜面41b朝向檢測區域AR方向。
在平箱部12的側面小孔14內側設有上方防蟲網61。上方防蟲網61係阻止蟲從側面小孔14入侵。
從平箱部12的側面小孔14下端位置處起,設有大致朝左方延伸的迷宮式片54。該迷宮式片54係從其中間位置位起朝左上方向彎曲。通過檢測區域AR並將上昇的空氣流,便利用發光元件收容部31的上部傾斜面31a、與迷宮式片54的下面傾斜面,匯流到達內部空間的上面,並利用後面到達的空氣流壓力,朝向側面小孔14從側面小孔14中導出。
藉由山形迷宮20的存在,從下方進入的干擾光將被充分的抑止,更進一步利用金屬製下方防蟲網60亦將抑止干擾光從下方進入,另外,更將阻止干擾光從受光元件收容部41的下方傾斜面41a或迷宮式片51~53進入。假設即使干擾光通過受光元件收容部41的下方傾斜面41a、或迷宮式片51~53等地方,其進行方向仍將大致朝上方,另一方面,因為受光元件40係設置於受光元件收容部41內且靠下方的位置處,因此此種干擾光仍不致到達受光元件40。
因為平箱部12的側面小孔14面積較小,因而將限制干擾光從此處進入,從內側覆蓋該側面小孔14的上方防蟲網60,亦將限制干擾光的進入。因為迷宮式片54具有足夠的長度,且從中央部朝左上方傾斜,因而可使所進入的干擾光朝上方進行,便幾乎不會朝受光元件40側進行。假設因反射等而從迷宮式片54前端朝前方進行的干擾光,仍將利用發光元件收容部31的上部傾斜面31a,使其進行方向成為不會偏向於受光元件40的方向。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因為迷宮數較少,且平箱部將成為檢測的中心構造,因而將可實現小型化。電氣的處理構成亦可設置於平箱部其中一面上,將不致妨礙及小型化。因為圓筒部11主要將發揮迷宮功能,因而便可抑制平箱部12中的迷宮數。
換言之,本實施形態中的一個特徵在於設有未存在有發光元件、受光元件及檢測區域且具迷宮功能的專用部分(圓筒部11)。
再者,因為兼具空氣流的導入口及導出口二者,因而空氣流通過該感煙探測器內部,相較於僅設置兼具導入口與導出口的開口之情況下,將可提高檢測精度。平箱部內的空氣流流動雖幾乎呈一定狀態,但是藉由圓筒部11的存在,特別係山形迷宮20的存在,即便該感煙探測器10周圍的空氣流方向朝向任何方向,仍可將該空氣流導入於內部,便可提高檢測精度。
再者,因為具有迷宮數較少的單純構成,因而不僅製造容易,且可期盼降低成本。
本實施形態的感煙探測器係可適用為機器內用的感煙探測器,亦可適用為室內空間用的感煙探測器,其用途並無限制。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例示將空氣流(煙霧)的導出孔(側面小孔14)設置於右側面上方,但是於其他面(上面、其他側面、正面或背面)亦可設置空氣流(煙霧)的導出孔,且其設置數量亦不僅限制於1個而已。
再者,上述構成的圓筒部11構成雖例示構成迷宮功能的專用部分,但是該構成亦可為其他的構成。例如圖4(B)所示構成,除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之外,將直徑較小的部分使用為迷宮功能的專用部分亦可。此外,迷宮功能的專用部分亦可由平箱形狀所構成,亦可與上述實施形態的平箱部12形成一體化。
平箱部12內的迷宮數、發光元件30與受光元件40間之位置關係,當然並不僅侷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亦可將發光元件30設置於下方,將受光元件40設置於上方。
再者,本發明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係偏向於將迷宮功能的專用發揮部設置於下方使用,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亦是在以此種設置為前提下進行上下方向描述,但是當然亦可朝向其他方向設置使用。
其次,針對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參照圖5與圖6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係改良框體部分,俾達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的更進一步小型化。
本實施形態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係如圖所示,主要由:發光元件30與受光元件40等、以及框體101所構成。發光元件30與受光元件40等係同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框體101係整體形成圓筒狀。因為該框體101屬於非常小型,因而使設定為僅較包含發光元件30、發光元件收容部31、受光元件40、受光元件收容部41及其電路基盤(未圖示)在內的尺寸些微大的尺寸。
在框體101的一側端部(圖5中的上端部)設有一側端壁102。該一側端壁102係將後述的一側空氣室106隔間之同時,形成將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整體支撐的基板。在該一側端壁102的外側面設有將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整體固定的端壁固定具(未圖示)。該端壁固定具係將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固定於室內天花板或牆壁等處的固定具。此外,在一側端壁102的外周面(圓筒狀框體101外周面),設有將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整體固定的周緣固定具(未圖示)。該周緣固定具係將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依沿壁面狀態固定的固定手段。藉此,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便將配合設置場所的狀況,沿壁面固定或垂直壁面固定。另外,端壁固定具、周緣固定具亦可為能將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朝縱、橫、斜向等任意角度調整固定的構成。該端壁固定具與周緣固定具係業界能通常使用構造的所有固定具均能適用。
框體101的內部係由:收納室105、一側空氣室106、以及另一側空氣室107所構成。
收納室105係供收容著:包含檢測區域AR在內的發光元件30、發光元件收容部31、受光元件40、受光元件收容部41及其電路基盤等之空間。收納室105係設定為與其發光元件30等的整體尺寸幾乎相同的尺寸。此外,該收納室105將構成煙霧的通路。從外部流入於一側空氣室106或另一側空氣室107中的煙霧,將通過收納室105再流入於另一側空氣室107或一側空氣室106中。然後,此時在收納室105內,煙霧的動線將設定成利用後述的整流遮光手段115、116而貫穿檢測區域AR的狀態。
再者,發光元件30與受光元件40係在收納室105內,沿筒狀框體101的中心軸方向(長邊方向)配設。藉由設定成該方向,便可使筒狀框體101的直徑不致變大。
一側空氣室106係供將從後述出入口111所導入的外部空氣暫時儲存,並傳送給後述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用的空間。一側空氣室106係設置於出入口111、與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之間。具體而言,設置於鄰接收納室105一側(圖5中的上側)的位置處。一側空氣室106係利用將收納室105一側端區隔的收納室側一側端壁108、以及框體101之一側端壁102進行隔間的構成。該一側空氣室106與收納室105將利用後述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而相互連通。
另一側空氣室107係供將從後述出入口112所導入的外部空氣暫時儲存,並傳送給後述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用的空間。另一側空氣室107係位於收納室105的另一側(圖5中的下側),且設置於出入口112與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之間。該另一側空氣室107與收納室105將利用後述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而相互連通。另一側空氣室107的外側面(下側面)將形成山形迷宮20。該山形迷宮20係同第1實施形態。
在圓筒狀框體101的其中一邊與另一邊的端部分別設有出入口111、112。該出入口111、112係供將從外部所導入的空氣流導引於框體101內的開口。具體而言,各出入口111、112係分別鄰接一側空氣室106與另一側空氣室107而設置。一側出入口111係為在一側空氣室106的外周緣部上,沿其整個周圍設置多數個孔的構成。利用該一側出入口111,外部空氣便將從其周圍流入於一側空氣室106內。另一側出入口112係為在另一側空氣室107的下側面部,沿其整個周圍設置多數個孔的構成。利用該另一側出入口112,外部空氣將從其下側面流入於另一側空氣室107內。藉此一側出入口111與另一側出入口112便朝相互正交方向成開口狀態設置。理由係即使煙霧從任何方向流入於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中,均可流入於任一出入口111、112中的緣故所致。
在一側空氣室106與收納室105之間將設置有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該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係供阻止干擾光進入內部空間(收納室105)中之同時,且結合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形成貫穿上述檢測區域AR的煙霧動線之手段。該煙霧動線係從一側出入口111經由一側空氣室106流入於收納室105內,並貫穿上述檢測區域AR,再經由另一側空氣室107延伸於另一側出入口112中之方式形成。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具體而言係由:在一側空氣室106中央部所設置的流出入口117、以及發光元件收容部31的上部傾斜面31a所構成。該上部傾斜面31a係經一側空氣室106暫存後,再利用流出入口117匯流並流入於收納室105內的空氣(煙霧)進行整流,然後再導引於檢測區域AR中。更進一步流出入口117係位於一側空氣室106中央部,藉以將從一側出入口111所入侵的光,朝一側空氣室106內進行反射,俾使不致入侵於收納室105內的進行遮光作用。在流出入口117中設有防蟲網118。
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係同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地,屬於供抑止干擾光進入內部空間(收納室105)之同時,與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結合形成貫穿上述檢測區域AR之煙霧動線的手段。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係相對於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設置於包夾檢測區域AR的相對向位置處。此外,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係將流入於收納室105內的煙霧,設定成其動線將貫穿而通過上述檢測區域AR之方式,一邊進行遮光一邊進行整流的狀態。該煙霧的動線係與上述情況相反,從另一側出入口112經由另一側空氣室107流入於收納室105中,再貫穿上述檢測區域AR,並經由一側空氣室106延伸於一側出入口111中而形成。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具體而言係由:流出入口109中所設置的迷宮式片51~53、下方傾斜面41a及上方傾斜面41b所構成。進一步迷宮式片51~53係將從另一側出入口112所入侵的光進行遮光,俾使不致入侵於檢測區域AR中。在收納室105與另一側空氣室107之間將設有防蟲網60。
如上述構成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將進行下述動作。
首先,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係利用一側端壁102的端壁固定具或周緣固定具,固定於天花板、房間的牆壁等處。因為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屬於小型,因此安裝的地方並不需要特別選擇,可安裝於不致妨礙通行或作業等的地方。當有火災發生的情況時,最好安裝於將成為煙霧通路的位置處。
其次,若產生煙霧並流入於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中,則首先煙霧將從一側出入口111或另一側出入口112侵入於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內。
從一側出入口111所入侵的煙霧,將儲存於一側空氣室106中,並利用流出入口117匯流再流入於收納室105中。經流入於收納室105中的煙霧,便利用上部傾斜面31a進行導引,並通過檢測區域AR,再從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流入於另一側空氣室107中,然後再從另一側出入口112流出於外部。
然後,通過檢測區域AR的煙霧便利用發光元件30與受光元件40進行檢測,並使警報機等產生動作。
從另一側出入口112所入侵的煙霧將儲存於另一側空氣室107中,並導引於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中,經通過檢測區域AR,再從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流入於一側空氣室106中,再從一側出入口111流出於外部。
然後,通過檢測區域AR的煙霧將利用發光元件30與受光元件40進行檢測,並使警報機等產生動作。
藉此,除將達到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效果之外,尚將達下述效果。
利用配設成包夾檢測區域AR且相對向狀態的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與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因為將煙霧動線設定成貫穿檢測區域AR的狀態,因而可將流入於收納室105內的煙霧有效的導向於檢測區域AR中,便可提升檢測精度。
因為將上述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與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配設成包夾上述檢測區域AR且相對向的狀態,因此便可將煙霧動線設定成確實貫穿檢測區域AR的狀態。此外,因為將框體101設為其內部容易進行空氣流動的筒狀,因此利用該筒狀框體101、及在筒二端部所設置的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與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便可確實的形成煙霧動線之同時,可將煙霧動線設定成確實貫穿檢測區域AR的狀態。
因為將上述框體101形成筒狀之同時,將上述發光元件30與受光元件40沿筒狀框體101的中心軸方向配設,因此可將框體101小型化。此外,因為在該筒狀框體101內收容著所有零件的構成,因此便可將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更加小型化。即,藉由在圓筒狀框體101內將發光元件30沿框體101中心軸方向收容之同時,在框體101內將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5與另一側整流遮光手段116,設置成包夾檢測區域AR且相對向的位置處,藉以依使煙霧動線貫穿而通過於上述檢測區域AR之方式,確定煙霧的出入口與動線,並縮小迷宮與防蟲網,因此可將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再更加小型化。
此結果,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變得便可設置於各種地方。特別係設置於容易構成火災發生原因地方的附近等處,即便截至目前因體積龐大而無法安裝的地方均可變得輕易的安裝。藉此,便可及早發現火災的發生。
因為將上述出入口111、112加大形成之同時,在該等出入口111、112、與整流遮光手段115、116之間,設置將從出入口111、112所導入的空氣暫時儲存,再傳送給整流遮光手段115、116的空氣室106、107,因而含有煙霧的外界空氣便可輕易的從出入口111、112流入於空氣室106、107內,並暫時儲存於空氣室106、107內,再有效率的傳送給整流遮光手段115、116。
再者,因為將一側出入口111與另一側出入口112設計成朝相互正交的方向上成開口狀態,因此即使煙霧從任何方向流入於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中,均可從任一出入口111、112流入於內部,便可提升檢測精度。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將另一側出入口112設置於框體101下側面,但是亦可如圖7所示,除下側面之外,尚設置於外周緣部亦可。藉此,即便煙霧從任何方向流入,仍均可流入於另一側空氣室107內。結果,便可提升煙霧的探測精度。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將框體101形成圓筒狀,但是亦可為形成四角筒、六角筒等多角筒狀、桶形等筒狀。所有能輕易形成貫穿檢測區域AR之動線的筒狀形狀均可適宜。此情況下,亦均可達到與上述實施形態的相同作用、效果。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將一側空氣室106與另一側空氣室107做為用來將外界空氣暫時儲存的空間之構成,但是亦可如圖8所示,在一側空氣室106與另一側空氣室107中設置流入導件121、122亦可。流入導件121係形成切頂圓錐狀(截面形狀呈梯形狀),將從周圍的出入口123所流入空氣,利用圓錐面導引於流出入口117。流入導件122係形成圓錐狀,將從周圍的出入口124所流入空氣,利用圓錐面導引於流出入口109。
在此雖於一側空氣室106中將流入導件121做為截面形狀成梯形狀的構成,但是該流入導件121的形狀係配合一側空氣室106的尺寸、流出入口117大小等諸條件進行設定。另外,出入口123係形成較大於第1實施形態的出入口111,俾使外界空氣容易流入於一側空氣室106中。此外,可將發光元件30等與迷宮式片51~53形成一體設計,俾達小型化,於是可達光電式感煙探測器100整體的小型化。
另一側空氣室107的流入導件122係形成截面形狀呈彎曲的三角形狀,而形成略圓錐狀。該彎曲部分係為使流入於另一側空氣室107中的外界空氣(煙霧),較容易流入於流出入口109側而設計的。該流入導件122的形狀係配合另一側空氣室107尺寸、流出入口109大小大等諸條件而設定。另外,出入口124係形成較大於框體101外周面的狀態。依此外界空氣便較容易流入於另一側空氣室107中。藉此,便可達到同上述第3實施形態的相同作用、效果。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雖收納室105將做為阻斷外界空氣俾使外部的光不致入侵於內部的構成,但是亦可如圖9所示,設置感度調整部126。該感度調整部126係由框體101中所設置的孔而構成。適當的設定該孔的大小、位置等,便可調整發光元件30與受光元件40的靈敏度。
1...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2...處理室部
3...發光元件
4...受光元件
5...迷宮
10...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11...圓筒部
12...平箱部
13...側面小孔
14...側面小孔
20...山形迷宮
21...中央部
22...開口
30...發光元件
31...發光元件收容部
31a...上部傾斜面
32...光電式窗口部
40...受光元件
41...受光元件收容部
41a...下方傾斜面
41b...上方傾斜面
42...物鏡
50...直接光防止用迷宮
51~54...迷宮式片
60...防蟲網
61...防蟲網
100...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101...框體
102...一側端壁
105...收納室
106...一側空氣室
107...另一側空氣室
108...收納室側一側端壁
109...流出入口
111、112...出入口
115、116...整流遮光手段
117...流出入口
118...防蟲網
121...流入導件
122...流入導件
123、124...出入口
126...感度調整部
AR...檢測區域
圖1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縱剖圖。
圖3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山形迷宮的立體示意圖。
圖4(A)、(B)為習知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說明圖。
圖5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縱剖圖。
圖6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立體圖。
圖7為本發明第1變化例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縱剖圖。
圖8為本發明第2變化例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縱剖圖。
圖9為本發明第3變化例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立體圖。
10...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11...圓筒部
12...平箱部
14...側面小孔
20...山形迷宮
22...開口
30...發光元件
31...發光元件收容部
31a...上部傾斜面
32...光電式窗口部
40...受光元件
41...受光元件收容部
41a...下方傾斜面
41b...上方傾斜面
42...物鏡
50...直接光防止用迷宮
51~54...迷宮式片
61...防蟲網
Claims (10)
- 一種光電式感煙探測器,係利用光軸相交叉的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對煙霧之存在進行檢測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其特徵在於具備有:1個空氣室,其係將從外部流入之空氣暫時儲存;1個迷宮功能專用發揮部,其係僅負責將來自該空氣室之空氣流導引入內部空間之同時,阻止干擾光進入內部空間中的迷宮功能;以及1個煙霧探測部,其係在上述迷宮功能專用發揮部的上方,設置成內部空間連通於上述迷宮功能專用發揮部之內部空間的狀態,內建有上述發光元件與上述受光元件之同時,具有將通過上述發光元件與上述受光元件之光軸交點附近檢測區域的空氣流導出之小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其中,上述迷宮功能專用發揮部的外觀係圓筒形狀或平箱狀,而上述煙霧探測部的外觀係平箱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其中,上述圓筒形狀底面開口係覆蓋著1個山形迷宮,該山形迷宮係中央部攏起呈山形狀之同時,在周緣部附近處沿圓周方向以等間隔設置複數個圓弧狀開口。
- 一種光電式感煙探測器,係利用光軸相交叉的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對煙霧之存在進行檢測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其特徵在於具備有:1個框體,其係收容著上述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 複數個出入口,其係分別設置於該框體之其中一邊與另外一邊上,並將空氣流導引入上述框體內;以及整流遮光手段,其係分別連續設置於該各出入口,將阻止干擾光進入內部空間之同時,在利用上述發光元件及受光元件貫穿檢測區域的狀態下,形成從其中一邊或另一邊的出入口朝向另一邊或其中一邊的出入口延伸的煙霧動線;在上述出入口與上述整流遮光手段之間具備有1個空氣室,該空氣室係將從該出入口所導入的空氣暫時儲存並傳送給該整流遮光手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其中,上述各整流遮光手段係配設成包夾上述檢測區域且相對向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其中,上述框體係形成筒狀,且上述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係沿上述筒狀框體的中心軸方向配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其中,上述框體係形成筒狀,且上述發光元件與受光元件係沿上述筒狀框體的中心軸方向配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其中,上述整流遮光手段係具備有:1個流出入口,其係鄰接上述檢測區域設置;以及複數個迷宮,其係設置於該流出入口,將抑止干擾光進入內部空間之同時,將從該流出入口所流入的外界空氣導 引於上述檢測區域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其中,上述空氣室係具備有1個流入導件,該流入導件係將從上述出入口所流入的空氣導引於上述流出入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至9項中任一項之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其中,在上述框體之其中一邊與另一邊所設置的2個出入口,係朝相互正交的方向呈開口狀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100590 | 2005-03-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634298A TW200634298A (en) | 2006-10-01 |
TWI387747B true TWI387747B (zh) | 2013-03-01 |
Family
ID=3711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4144423A TWI387747B (zh) | 2005-03-31 | 2005-12-15 | 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697140B2 (zh) |
JP (2) | JP4866348B2 (zh) |
KR (1) | KR101162803B1 (zh) |
CN (1) | CN101147053A (zh) |
TW (1) | TWI387747B (zh) |
WO (1) | WO2006112085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15280B2 (en) | 2014-06-26 | 2018-10-30 | Life Safety Distribution Ag | Detector with optical block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310755A (ja) * | 2007-06-18 | 2008-12-25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煙感知器 |
JP4853396B2 (ja) * | 2007-06-18 | 2012-01-11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煙感知器 |
WO2008156030A1 (ja) * | 2007-06-18 | 2008-12-24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煙感知器 |
US8077317B2 (en) * | 2009-04-09 | 2011-12-13 | Kidde Technologies, Inc. | Sensor head for a dry powder agent |
EP2320397B1 (en) * | 2009-10-28 | 2012-05-23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Fire senso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ire |
CN101794494A (zh) * | 2010-02-11 | 2010-08-04 | 河北北大青鸟环宇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感烟火灾探测器迷宫 |
WO2011094885A2 (en) * | 2011-06-01 | 2011-08-11 | Scanco Medical Ag | Optical imaging system |
JP5834374B2 (ja) | 2011-08-29 | 2015-12-24 | 日本フェンオール株式会社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US9574996B2 (en) | 2011-09-02 | 2017-02-21 | Fenwal Controls Of Japan, Ltd. | Suction-type smoke sensing system |
US8947243B2 (en) | 2012-04-29 | 2015-02-03 | Valor Fire Safety, Llc | Smoke detector with external sampling volume and utilizing internally reflected light |
US8907802B2 (en) | 2012-04-29 | 2014-12-09 | Valor Fire Safety, Llc | Smoke detector with external sampling volume and ambient light rejection |
US9140646B2 (en) | 2012-04-29 | 2015-09-22 | Valor Fire Safety, Llc | Smoke detector with external sampling volume using two different wavelengths and ambient light detection for measurement correction |
JP5640247B2 (ja) * | 2012-08-31 | 2014-12-17 | 日本フェンオール株式会社 | 光電式煙感知器並びに吸引式煙感知システム |
CN202816082U (zh) * | 2012-09-19 | 2013-03-20 | 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烟雾探测器的烟雾箱改进结构 |
WO2014161190A1 (zh) * | 2013-04-03 | 2014-10-09 | Xiang Zhiyong | 一种电子烟烟雾量测试仪和测试方法 |
EP3063747B1 (en) | 2013-10-30 | 2019-07-24 | Valor Fire Safety, LLC | Smoke detector with external sampling volume and ambient light rejection |
US9679468B2 (en) * | 2014-04-21 | 2017-06-13 |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self-testing smoke detector baffle system |
USD758464S1 (en) | 2014-06-26 | 2016-06-07 | Life Safety Distribution Ag | Optical block |
USD764558S1 (en) | 2014-06-26 | 2016-08-23 | Life Safety Distribution Ag | Optical block |
USD770929S1 (en) | 2014-06-26 | 2016-11-08 | Life Safety Distribution Ag | Optical block |
JP5771760B1 (ja) * | 2014-07-14 | 2015-09-02 | 日本フェンオール株式会社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JP2016090350A (ja) * | 2014-10-31 | 2016-05-2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粒子検出センサ、ダストセンサ、煙感知器、空気清浄機、換気扇及びエアコン |
CN108140293B (zh) | 2015-08-25 | 2020-04-14 | 日本芬翁股份有限公司 | 光电式烟雾传感器 |
JP6681913B2 (ja) * | 2015-10-26 | 2020-04-15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警報装置 |
WO2017073582A1 (ja) * | 2015-10-28 | 2017-05-04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機器取付構造及びその取付板、警報器、火災警報器、警報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9824564B2 (en) * | 2015-12-14 | 2017-11-21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Aspirated smoke detector with improved optical chamber |
JP6455470B2 (ja) * | 2016-03-15 | 2019-01-2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粒子センサ、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JP6940844B2 (ja) * | 2016-06-07 | 2021-09-29 | オクト産業株式会社 | 塵埃認識装置 |
JP6846168B2 (ja) * | 2016-11-17 | 2021-03-24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感知器 |
CN106770902A (zh) * | 2016-12-28 | 2017-05-31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用于电子烟吸烟机的抽吸终止装置 |
JP6896538B2 (ja) * | 2017-07-10 | 2021-06-30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警報装置 |
JP2021060196A (ja) * | 2018-02-09 | 2021-04-15 | 日本フェンオール株式会社 | 煙検知器 |
WO2019234978A1 (ja) * | 2018-06-08 | 2019-12-12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感知器 |
EP3813033A4 (en) | 2018-06-25 | 2022-03-30 | Hochiki Corporation | FIRE DETECTION DEVICE |
CN111381120B (zh) * | 2018-12-29 | 2022-01-0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在高压零部件的光电感应检测方法及电路 |
US11074796B2 (en) * | 2019-04-01 | 2021-07-27 | Carrier Corporation | Photoelectric smoke detectors |
CN110718037A (zh) * | 2019-11-04 | 2020-01-21 |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烟雾报警器的迷宫进烟结构 |
US11506586B2 (en) | 2020-08-17 | 2022-11-22 | Carrier Corporation | Photoelectric smoke sensor tube |
CN112014282B (zh) * | 2020-08-27 | 2023-11-24 | 苏州亿利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的在线检测装置 |
US11790746B2 (en) * | 2021-02-02 | 2023-10-17 | Carrier Corporation | Smoke entry solution for multi wave multi angle safet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60124A (en) * | 1966-06-06 | 1969-08-05 | Interstate Eng Corp | Smoke detector |
US4121110A (en) * | 1976-11-04 | 1978-10-17 | Solomon Elias E | Optically biased smoke detector |
JPH0629727Y2 (ja) * | 1985-08-24 | 1994-08-10 |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 散乱光式煙感知器の光学部 |
JPS63163698A (ja) * | 1986-12-26 | 1988-07-07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散乱光式煙感知器 |
JPS63239592A (ja) * | 1987-03-27 | 1988-10-05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JP2581838B2 (ja) | 1990-10-25 | 1997-02-12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光散乱式粒子検知センサ |
DE4328671B4 (de) * | 1992-08-28 | 2005-02-17 | Hochiki K.K. | Streulichtrauchmelder |
JP2648560B2 (ja) * | 1993-04-09 | 1997-09-03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散乱光式煙感知器 |
JP3341171B2 (ja) * | 1993-08-10 | 2002-11-05 |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 火災感知器 |
JP2787001B2 (ja) | 1994-12-12 | 1998-08-13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JP3766912B2 (ja) * | 1995-04-21 | 2006-04-19 |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 火災感知器 |
JP3017447B2 (ja) * | 1996-07-12 | 2000-03-06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火災感知器 |
JP3032471B2 (ja) * | 1996-07-12 | 2000-04-17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火災感知器 |
JP3193640B2 (ja) * | 1996-07-30 | 2001-07-30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火災感知器 |
EP1098284B1 (en) * | 1999-11-05 | 2004-05-06 | E.I. Technology Limited | A smoke alarm device |
JP3919403B2 (ja) * | 1999-11-10 | 2007-05-23 |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CA2293830C (en) * | 1999-12-31 | 2008-07-29 | Digital Security Controls Ltd. | Photoelectric smoke detector and chamber therefor |
US6636154B2 (en) * | 2001-10-17 | 2003-10-21 | Thomas B. Brundage | Air condition sensor housing with integral labyrinth |
-
2005
- 2005-12-15 TW TW094144423A patent/TWI387747B/zh active
- 2005-12-15 KR KR1020077022295A patent/KR10116280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12-15 US US11/910,210 patent/US7697140B2/en active Active
- 2005-12-15 JP JP2007521076A patent/JP4866348B2/ja active Active
- 2005-12-15 CN CNA2005800492039A patent/CN101147053A/zh active Pending
- 2005-12-15 WO PCT/JP2005/023022 patent/WO2006112085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0
- 2010-03-26 US US12/748,192 patent/US7948627B2/en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10-13 JP JP2011225938A patent/JP5351232B2/ja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15280B2 (en) | 2014-06-26 | 2018-10-30 | Life Safety Distribution Ag | Detector with optical block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948627B2 (en) | 2011-05-24 |
KR101162803B1 (ko) | 2012-07-05 |
JP5351232B2 (ja) | 2013-11-27 |
US7697140B2 (en) | 2010-04-13 |
JPWO2006112085A1 (ja) | 2008-11-27 |
US20100176957A1 (en) | 2010-07-15 |
JP2012047753A (ja) | 2012-03-08 |
CN101147053A (zh) | 2008-03-19 |
TW200634298A (en) | 2006-10-01 |
KR20070116048A (ko) | 2007-12-06 |
JP4866348B2 (ja) | 2012-02-01 |
US20090021729A1 (en) | 2009-01-22 |
WO2006112085A1 (ja) | 2006-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87747B (zh) | 光電式感煙探測器 | |
KR101837968B1 (ko) | 흡인식 연기 감지 시스템 | |
TWI483218B (zh) | Photoelectric smoke detectors | |
US8232885B2 (en) | Photoelectric smoke detector | |
ES2469191T3 (es) | Detector de humo | |
WO2014033921A1 (ja) | 発光部及び光電式煙感知器並びに吸引式煙感知システム | |
TWI621846B (zh) | 煙霧暗室及採用該煙霧暗室的煙霧偵測器 | |
WO2019189128A1 (ja) | 火災検出装置 | |
EP1327966B1 (en) | Light scattering type smoke sensor | |
US5670947A (en) | Light scattering smoke sensor | |
JP2008242627A (ja)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
KR101675305B1 (ko) | 화재감지기 및 그 조립방법 | |
CN110718037A (zh) | 一种烟雾报警器的迷宫进烟结构 | |
JP2010040009A (ja) | 煙感知器 | |
JP5075671B2 (ja) | 煙検知器 | |
JP2010040008A (ja) | 煙感知器 | |
JP2010039937A (ja) | 煙感知器 | |
JP2020113030A (ja) | 火災検出装置 | |
JP2009003510A (ja) | 煙感知器 | |
JP7432679B2 (ja) | 火災検出装置 | |
KR102561893B1 (ko) | 듀얼 광학식 연기 감지장치 | |
JPH04322397A (ja) | 確認灯付き煙感知器 | |
JP2023145735A (ja) | 煙感知器 | |
JP4702328B2 (ja) | 煙感知器 | |
EA045190B1 (ru) | Корпус блока детектирования рассеянного света устройства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дым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