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3247A - 積層薄膜及食品包裝袋 - Google Patents
積層薄膜及食品包裝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03247A TW202003247A TW108117050A TW108117050A TW202003247A TW 202003247 A TW202003247 A TW 202003247A TW 108117050 A TW108117050 A TW 108117050A TW 108117050 A TW108117050 A TW 108117050A TW 202003247 A TW202003247 A TW 20200324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inated film
- propylene
- mass
- layer
- intermediate lay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Landscapes
- Wrapp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為提供一種在以丙烯系樹脂為主體之薄膜構成中,具有高透明性之積層薄膜,及使用(製袋)了這樣的積層薄膜之食品包裝袋。
解決手段為本發明之積層薄膜,其係積層有表面層(A)、中間層(B)及密封層(C)的積層薄膜,其中表面層(A)、中間層(B)及密封層(C)分別含有丙烯系樹脂,中間層(B)進一步含有源自植物之聚乙烯(b1),且聚乙烯(b1)的熔體流動速率為2.5g/10分鐘以下。又,聚乙烯(b1)較佳為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有源自植物之樹脂的積層薄膜及食品包裝袋。
近年,以減低環境負荷為目的,正探討將構成使用於包裝材料之樹脂薄膜的材料的一部分,從源自石油等化石燃料之樹脂,置換為源自植物之樹脂(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2)。
源自植物之樹脂係環境應對性雖高,但大多顯示與源自化石燃料之樹脂不同的性質。因此,若僅將構成樹脂薄膜之材料的一部分,置換為源自植物之樹脂,則會有無法獲得樹脂薄膜的目的之特性的狀況。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6717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151623號公報
尤其,若在以丙烯系樹脂為主體之熱密封性的樹脂薄膜(積層薄膜)中,使用源自植物之聚乙烯,則有時會發生熱密封性、耐衝擊性的降低、透明性的降低。
本發明欲解決之課題係在於提供一種在以丙烯系 樹脂為主體之薄膜構成中,具有合適的熱密封性、耐衝擊性,同時具有高透明性的積層薄膜,及使用(製袋)了這樣的積層薄膜之食品包裝袋。
本發明是透過一種積層薄膜而解決上述課題,該積層薄膜係積層有表面層(A)、中間層(B)及密封層(C)的積層薄膜,前述表面層(A)、前述中間層(B)及前述密封層(C)分別含有丙烯系樹脂,前述中間層(B)進一步含有源自植物之聚乙烯(b1),且前述聚乙烯(b1)的熔體流動速率為2.5g/10分鐘以下。
本發明之積層薄膜是在以丙烯系樹脂為主體之薄膜構成中,透過併用具有指定的熔體流動速率之源自植物之聚乙烯,而能夠作成維持高透明性,同時即便使其之含量變化透明性的變動亦小的環境應對型薄膜。又,本發明之積層薄膜能夠合適地使用於麵包等食品的包裝。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積層薄膜及食品包裝袋,基於合適的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
本發明之積層薄膜至少具有表面層(A)、中間層(B)及密封層(C),且其中一方的表層為表面層(A),另一方的表層為密封層(C)。
就本發明而言,表面層(A)、中間層(B)及密封層(C)分別含 有丙烯系樹脂,且中間層(B)進一步含有源自植物之聚乙烯(b1)(以下稱為「生物聚乙烯(b1)」。)。
以下,針對各層(A)~(C)的構成,按順序進行說明。
表面層(A)係在將積層薄膜製袋為食品包裝袋之際構成表層的層,且作為被施以印刷的印刷層等發揮功能。
此表面層(A)含有丙烯系樹脂。
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熔斷密封性、製袋合適性,於表面層(A)所含之樹脂成分中丙烯系樹脂的含量較佳為50質量%以上,更佳為70質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80質量%以上,特佳為85質量%以上。又,於表面層(A)所含之樹脂成分亦可實質上僅含丙烯系樹脂。
就丙烯系樹脂而言,例如能夠使用丙烯均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等。
丙烯-α-烯烴共聚物中的α-烯烴含量較佳為10質量%以下,更佳為8質量%以下,進一步較佳為6質量%。又,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耐衝擊性,α-烯烴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4質量%以上。
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為了作成具有高透明性的薄膜(透明薄膜),就丙烯系樹脂而言,可較佳地使用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
就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而言,例如,可列舉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丙烯-乙烯-1-丁烯隨機共聚 物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複數種。其中,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透明性,就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而言,較佳為使用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
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的熔體流動速率(MFR)只要是能夠形成積層薄膜的範圍的話,則未被特別限定,較佳為0.5g/10分鐘以上,更佳為3g/10分鐘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g/10分鐘以上。又,為了獲得積層薄膜的良好成型性,MFR較佳為20g/10分鐘以下,更佳為15g/10分鐘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2g/10分鐘以下。
再者,在本說明書中,除非另有說明,MFR是在溫度230℃、負載21.18N的測定條件下,依據JIS K 7210:1999的規定所測定。
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的密度較佳為0.88~0.905g/cm3左右,更佳為0.89~0.9g/cm3左右。
從防止製袋時附著於熔斷密封刀的觀點來看,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的熔點較佳為110℃以上,更佳為115℃以上。又,在製袋時的熔斷密封之際,為了使積層薄膜表現熔斷密封性,必須形成充分的熔斷球,因此熔點較佳為150℃以下,更佳為145℃以下。
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透明性、包裝合適性,於表面層(A)所含之樹脂成分中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的含量較佳為35質量%以上,更佳為45質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0質量%以上。又,其之含量較佳為75質量%以下,更佳為65質量%以下,進一步較佳為60質量%以下。
又,由於在熔斷密封時容易使充分的熔斷球形成, 將較低熔點的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或丙烯-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與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併用亦為較佳。其中,可特佳地使用丙烯-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丙烯-乙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
丙烯-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及1-丁烯含量分別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0質量%。又,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低溫密封性,乙烯含量及1-丁烯含量分別較佳為0.5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3質量%以上。
丙烯-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的MFR只要是能夠形成積層薄膜的範圍的話,則未被特別限定,較佳為0.5g/10分鐘以上,更佳為3.0g/10分鐘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0g/10分鐘以上。又,為獲得積層薄膜的良好成型性,MFR較佳為20g/10分鐘以下,更佳為15g/10分鐘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2g/10分鐘以下。
丙烯-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的密度較佳為0.88~0.905g/cm3左右,更佳為0.89~0.9g/cm3左右。
從防止製袋時附著於熔斷密封刀的觀點來看,丙烯-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的熔點較佳為105℃以上,更佳為110℃以上。又,在製袋時的熔斷密封之際,為了使積層薄膜表現熔斷密封性,必須形成充分的熔斷球,因此熔點較佳為145℃以下,更佳為140℃以下。
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熔斷密封性,於表面層(A)所含之樹脂成分中丙烯-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的含量較佳為15質量%以上,更佳為25質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30 質量%以上。又,其之含量較佳為55質量%以下,更佳為45質量%以下,進一步較佳為40質量%以下。
就表面層(A)而言,亦可使用上述丙烯系樹脂以外之被使用於包裝薄膜的各種烯烴系樹脂。就這樣的烯烴系樹脂而言,例如,可列舉乙烯系單聚合物、乙烯系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離子聚合物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複數種。
就乙烯系單聚合物而言,例如,可列舉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等。
就乙烯系共聚物而言,例如,可列舉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甲酯(EMA)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馬來酸酐共聚物(E-EA-MAH)、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等。
再者,該等烯烴系樹脂於表面層(A)所含之樹脂成分中的含量較佳為20質量%以下。
其中,由於在製袋時於有效的廣泛溫度區域有柔軟性,且與丙烯系樹脂可獲得良好的分散性,就丙烯系樹脂以外的烯烴系樹脂而言,可較佳地使用乙烯-1-丁烯共聚物(結晶性乙烯-1-丁烯共聚物)。尤其是將積層薄膜作成透明薄膜之際,可特佳地使用乙烯-1-丁烯共聚物。
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低溫密封性,於表面層(A)所含之樹脂成分中乙烯-1-丁烯共聚物的含量較佳為1~20質量 %左右,更佳為5~15質量%左右。
乙烯-1-丁烯共聚物的MFR只要是能夠形成積層薄膜的範圍的話,則未被特別限定,較佳為0.5g/10分鐘以上,更佳為2g/10分鐘以上,進一步較佳為3g/10分鐘以上。又,為了獲得積層薄膜的良好成型性,MFR較佳為20g/10分鐘以下,更佳為15g/10分鐘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0g/10分鐘以下。
乙烯-1-丁烯共聚物的密度較佳為0.87~0.9g/cm3左右,更佳為0.875~0.895g/cm3左右。
又,就表面層(A)而言,亦可併用源自植物之樹脂。當要提高於積層薄膜中所含之源自植物之樹脂的使用比率(以下亦稱為「生物度」。)的情況,較佳為將於表面層(A)所含之樹脂成分中源自植物之樹脂的含量設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設為20~50質量%。
另一方面,當重視積層薄膜的熱密封性、熔斷密封性、耐衝擊性等各種特性的情況,較佳為將於表面層(A)所含之樹脂成分中源自植物之樹脂的含量設為小於10質量%,更佳為設為小於5質量%,進一步較佳為設為實質上0質量%。
表面層(A)亦可僅以含有丙烯系樹脂的樹脂構成,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的範圍亦可含有各種添加劑。就該添加劑而言,例如,可列舉抗氧化劑、耐候穩定劑、抗靜電劑、防霧劑、抗結塊劑、潤滑劑、成核劑、顏料等。
表面層(A)的表面在JIS B 0601:2001所規定之表面粗糙度(Ra)較佳為0.2~1左右,更佳為0.3~0.7左右。透過將表面粗糙度(Ra)設為前述範圍,即便減低其它添加劑(例如助滑劑(slipping agent)、抗結塊劑等)的追加添加量,或者不進 行併用,亦能夠獲得表面平滑性優良的積層薄膜。因此,在使製袋速度提升的同時,亦能夠謀求製袋後的對齊、捆包作業的提升/效率化,並使填充內容物後藉自動包裝機等進行包裝之際的作業性提升。
表面層(A)的表面在ASTM D 1894-95所規定之摩擦係數較佳為0.05~0.7左右,更佳為0.07~0.6左右,進一步較佳為0.1~0.5左右。透過將摩擦係數設為前述範圍,變得容易使包裝時的薄膜輸送性、製袋後的對齊性、捆包作業性等提升。又,亦變得容易合適地抑制因束具造成的捆束時的薄膜破損。再者,摩擦係數能夠因應於表面層(A)使用之樹脂成分,透過適宜添加增滑材料、抗結塊劑等添加劑而調整。
中間層(B)是具有對積層薄膜賦予特性之功能的層,該特性是製袋食品包裝袋之際所要求的特性、作為食品包裝袋所要求的特性。
該中間層(B)含有丙烯系樹脂,且進一步含有生物聚乙烯(b1)。就本發明而言,具有特徵在於生物聚乙烯(b1)的MFR為2.5g/10分鐘以下。
透過含有丙烯系樹脂,能夠對積層薄膜賦予良好的熱密封性、在廣泛溫度區域下的合適的熔斷密封性,同時賦予合適的耐衝擊性、耐破袋性。
又,透過含有MFR為2.5g/10分鐘以下之生物聚乙烯(b1),能夠維持積層薄膜的高透明性。又,即便使生物聚乙烯(b1)的含量變化,亦能夠抑制積層薄膜透明性的變動。
於此處,積層薄膜的透明性能夠以濁度(霧度)的值(單位:%)表示。
因使生物聚乙烯(b1)的含量變化造成之積層薄膜透明性變動的程度,較佳為如下。一般來說,若使於中間層(B)所含之樹脂成分中生物聚乙烯(b1)的含量增大,則積層薄膜的透明性會顯示降低的傾向(濁度會上升的傾向)。
於中間層(B)所含之樹脂成分中生物聚乙烯(b1)的含量為10質量%時,將此時積層薄膜之濁度的值設為A(%),當含量為35質量%時,將此時濁度的值設為B(%)時,(B-A)/(35-10)所示之變化率較佳為0.1以下,更佳為0.08以下,進一步較佳為0.06以下。若為這樣的範圍之變化率的話,則可說積層薄膜透明性的變動是充分地小。
又,透過使用生物聚乙烯(b1),能夠提高積層薄膜的生物度,因此亦有助於二氧化碳排出量的減低,而能夠謀求環境應對性的提升。
生物聚乙烯(b1)的MFR只要為2.5g/10分鐘以下即可,但較佳為1~2.5g/10分鐘左右,更佳為1.5~2.5g/10分鐘左右。透過使用這樣的MFR之生物聚乙烯(b1),無關生物聚乙烯(b1)的含量,積層薄膜能夠維持更高的透明性。
生物聚乙烯(b1)是以甘蔗、玉米、甜菜等植物作為原料而生成單體(乙烯),能夠與使用源自石油之單體的聚乙烯的製造方法同樣地進行而製造。
就製造方法而言,未被特別限定,但能夠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列舉使用了齊格勒-納塔觸媒或茂金屬觸媒的方法。
具體而言,能夠合適地使用在將含鈦化合物本身、 或使含鈦化合物載持於鎂化合物等載體之載體載持觸媒作為主觸媒,並以有機鋁化合物作為輔助觸媒的觸媒系統下,將丙烯單獨,或於丙烯添加所期望的α-烯烴(例如,乙烯等)而進行聚合的方法。
就此聚合而言,亦可使用漿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氣相聚合法等之任一種製程。
又,就聚合而言,亦可使用均相觸媒(homogeneous catalyst)。就此均相觸媒而言,可列舉以往所使用之由釩化合物與有機鋁化合物構成的觸媒;或者是由具有環戊二烯基、取代的環戊二烯基、茚基、取代的茚基等之1或2個作為配位基之鋯、鈦、鉿等過渡金屬化合物,且該配位基受到幾何學上的控制之過渡金屬化合物與鋁氧烷或離子性化合物等輔助觸媒構成的茂金屬系觸媒等。
茂金屬系觸媒因應需要會併用有機鋁化合物,且除了在溶媒存在下的均相聚合之外,亦能夠在漿液聚合法、氣相聚合法等製程下使用。
就生物聚乙烯(b1)而言,例如,可列舉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直鏈狀中密度聚乙烯(LMDPE)、直鏈狀高密度聚乙烯(L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複數種。其中,就生物聚乙烯(b1)而言,較佳為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透過使用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能夠對積層薄膜賦予高透明性,與優良的耐衝擊性。
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較佳為0.925g/cm3以下,更佳為0.92g/cm3以下。透過將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的密 度設為前述範圍,積層薄膜變得容易兼備合適的熔斷密封性、與高耐衝擊性及耐破袋性。
就這般之生物聚乙烯(b1)的市售品而言,例如,可列舉Braskem公司製SLL218、SLL318、SLH218、SBC818、SPB208、SEB853等。
由於一面具有高環境負荷減低效果,一面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高透明性、與合適的剛性及耐衝擊性,於中間層(B)所含之樹脂成分中生物聚乙烯(b1)的含量較佳為35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5~20質量%左右。
中間層(B)亦可進一步含有源自化石燃料之聚乙烯(b2)。於中間層(B)使用之丙烯系樹脂亦為源自化石燃料之樹脂,因此聚乙烯(b2)與丙烯系樹脂的親和性(相溶性)高。因此,當併用生物低密度聚乙烯(b1)的情況,因聚乙烯(b2)的存在,變得容易將生物低密度聚乙烯(b1)與丙烯系樹脂均勻地混合。其結果能夠將中間層(B)的特性作成均勻。
就聚乙烯(b2)而言,例如,可列舉乙烯系單聚合物、乙烯系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離子聚合物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複數種。
就乙烯系單聚合物而言,例如,可列舉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直鏈狀中密度聚乙烯(LMDPE)、直鏈狀高密度聚乙烯(L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
就乙烯系共聚物而言,例如,可列舉乙烯-丁烯-橡膠共聚物(EBR)、乙烯-丙烯-橡膠共聚物(EPR)、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甲酯(EMA)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馬來酸酐共聚物(E-EA-MAH)、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等。
其中,就聚乙烯(b2)而言,較佳為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透過使用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作為聚乙烯(b2),能夠使積層薄膜的耐衝擊性更提升。
聚乙烯(b2)的MFR較佳為2~10g/10分鐘左右,更佳為3~5g/10分鐘左右。透過使用這樣MFR的聚乙烯(b2),由於容易使積層薄膜的成膜性提升,並且聚乙烯(b2)在中間層(B)中的分散性亦良好的緣故,變得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均勻的特性。
聚乙烯(b2)的密度較佳為0.915g/cm3以下,更佳為0.91g/cm3以下,進一步較佳為0.906g/cm3以下。透過使用這樣密度的聚乙烯(b2),變得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熔斷密封性、與高耐衝擊性及耐破袋性。
於中間層(B)所含之樹脂成分中聚乙烯(b2)的含量是考慮下述而適宜設定:一面維持積層薄膜的良好製膜性、成型性,一面對積層薄膜適切地賦予合適的剛性、耐衝擊性、製袋加工合適性等。具體而言,聚乙烯(b2)的含量較佳為5~20質量%左右,更佳為5~15質量%左右。
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熔斷密封性、製袋合適性,於中間層(B)所含之樹脂成分中丙烯系樹脂的含量較佳為50~90質量%左右,更佳為60~85質量%左右,進一步較佳為70~80質量%左右。
就中間層(B)的丙烯系樹脂而言,能夠使用與表面層(A)同樣的丙烯系樹脂,例如丙烯均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 (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等。
就本發明而言,因為將積層薄膜作成透明薄膜,而丙烯系樹脂較佳為包含丙烯均聚物及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之中至少一方。
丙烯均聚物的MFR只要是能夠形成積層薄膜的範圍的話,則未被特別限定,較佳為0.5g/10分鐘以上,更佳為2g/10分鐘以上,進一步較佳為3g/10分鐘以上。又,為了獲得積層薄膜的良好成型性,MFR較佳為20g/10分鐘以下,更佳為15g/10分鐘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0g/10分鐘以下。
丙烯均聚物的密度較佳為0.88~0.92g/cm3左右,更佳為0.885~0.915g/cm3左右。
從充分地保持製袋等之積層薄膜的加工合適性之觀點來看,丙烯均聚物的熔點較佳為145℃以上,更佳為150℃以上。
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剛性、透明性,於中間層(B)所含之樹脂成分中丙烯均聚物的含量較佳為35質量%左右,更佳為45質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5質量%以上。又,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耐衝擊性,較佳為90質量%以下,更佳為85質量%以下,進一步較佳為80質量%以下。
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的MFR只要是能夠形成積層薄膜的範圍的話,則未被特別限定,較佳為0.5g/10分鐘以上,更佳為3g/10分鐘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g/10分鐘以上。又,為了獲得積層薄膜的良好成型性,MFR較佳為20g/10分鐘以下,更佳為15g/10分鐘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2g/10分鐘以下。
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的密度較佳為0.88~ 0.905g/cm3左右,更佳為0.89~0.9g/cm3左右。
從防止製袋時附著於熔斷密封刀的觀點來看,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的熔點較佳為110℃以上,更佳為115℃以上。又,在製袋時的熔斷密封之際,為了使積層薄膜表現合適的熔斷密封性,必須形成充分的熔斷球,因此熔點較佳為150℃以下,更佳為145℃以下。
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中的α-烯烴含量未被特別限定,但較佳為1~20質量%左右,更佳為1.5~15質量%左右。
就這樣的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而言,例如,可列舉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丙烯-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複數種。其中,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透明性,就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而言,較佳為使用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
丙烯系樹脂藉由含有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能夠提高該丙烯系樹脂與生物聚乙烯(b1)及/或聚乙烯(b2)的親和性(相溶性)。
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製袋合適性、耐破袋性,於中間層(B)中所含之樹脂成分中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的含量較佳為10~50質量%左右,更佳為10~45質量%左右。
中間層(B)可僅以含有丙烯系樹脂及生物聚乙烯(b1)的樹脂構成,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的範圍亦可含有各種添加劑。就該添加劑而言,例如,可列舉抗氧化劑、耐候穩定劑、抗靜電劑、防霧劑、抗結塊劑、潤滑劑、成核劑、顏料等。
密封層(C)是使用於積層薄膜之密封層(C)彼此的接著、或是使用於積層薄膜與其它容器或薄膜等的接著的層。
該密封層(C)含有丙烯系樹脂。透過含有丙烯系樹脂,可獲得密封層(C)與中間層(B)的高密接性。
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密封性,於密封層(C)所含之樹脂成分中丙烯系樹脂的含量較佳為50質量%以上,更佳為70質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90質量%以上,實質上亦可為100質量%。
再者,密封層(C)只要因應使用態樣、被密封對象,以適宜選擇可獲得合適密封強度的樹脂種類而構成的方式來進行即可。
例如,當將密封層(C)彼此予以密封而作為包裝袋使用的情況,從可獲得適度的密封強度之點來看,丙烯系樹脂較佳為含有如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般之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如1-丁烯-丙烯隨機共聚物般之α-烯烴-丙烯隨機共聚物。
其中,就丙烯系樹脂而言,較佳為包含如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1-丁烯-丙烯隨機共聚物般的丁烯系隨機共聚物。這是因為:若使用這樣的包含丁烯系隨機共聚物之丙烯系樹脂的話,在低溫下的易開封密封時的熱密封溫度、強度的調整係為容易,且熱密封溫度範疇大,並且容易獲得就易開封密封而言為適度的熱密封強度。
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密封性、耐結塊性,丁烯系隨機共聚物中之1-丁烯含量較佳為60~95莫耳%左 右,更佳為65~95莫耳%左右,進一步較佳為70~90莫耳%左右。又,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低溫密封性,丙烯含量較佳為2~10莫耳%左右,更佳為3~9莫耳%左右,進一步較佳為4~8莫耳%左右。
於密封層(C)所含之樹脂成分中丁烯系隨機共聚物的含量較佳為50質量%以下,更佳為40質量%以下,進一步較佳為30質量%以下。又,其之含量較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若將丁烯系隨機共聚物的含量設定為前述範圍的話,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低溫密封性、熔斷密封性、耐裂性,又亦有利於低成本化。
就丁烯系隨機共聚物而言,較佳為併用其它的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
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中之α-烯烴含量未被特別限定,但較佳為1~20質量%左右,更佳為1.5~15質量%左右。就α-烯烴而言,可列舉乙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等。
其中,就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而言,能夠使用與中間層(B)同樣的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
又,由於容易獲得積層薄膜的良好成型性,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的MFR較佳為0.5~20g/10分鐘左右,更佳為2~10g/10分鐘左右。
由於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合適的低溫密封性,於密封層(C)所含之樹脂成分中之其它的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的含量較佳為90質量%以下,更佳為85質量%以下。又,其之含量較佳為50質量%以上,更佳為60質量%以上。
尤其是在使用積層薄膜來形成包裝袋之際,當設置 將密封層(C)彼此進行熱密封之易開封性密封部分的情況,較佳為以丁烯系隨機共聚物/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所示之質量比成為20/80~50/50左右般的比例來併用丁烯系隨機共聚物與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
再者,密封層(C)亦可含有源自植物之聚烯烴(例如,如前述般之源自植物之聚乙烯(b1))。從使生物度提升的觀點來看,較佳為將在密封層(C)所含之樹脂成分中源自植物之聚烯烴的含量設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設為20~50質量%左右。
另一方面,當重視積層薄膜的熔斷密封性、耐衝擊性等特性的情況,較佳為將源自植物之聚烯烴的含量設為小於10質量%,更佳為設為小於5質量%,進一步較佳為設為實質上0質量%。
密封層(C)亦可僅以含有丙烯系樹脂的樹脂構成,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的範圍亦可含有各種添加劑。就該添加劑而言,例如,可列舉抗氧化劑、耐候穩定劑、抗靜電劑、防霧劑、抗結塊劑、潤滑劑、成核劑、顏料等。
密封層(C)之表面在ASTM D 1894-95所規定之摩擦係數較佳為0.01~0.4左右,更佳為0.02~0.35左右,進一步較佳為0.05~0.3左右。透過將摩擦係數設為前述範圍,變得容易使包裝時的薄膜輸送性、製袋後的皺褶或凸起抑制所造成之捆包作業的作業性提升。
又,在填充麵包等內容物之際,即便內容物與積層薄膜的內面(密封層(C)的表面)摩蹭,亦能夠抑制刮傷的發生。進一步,容易對積層薄膜賦予耐磨耗性、耐裂性,且亦能夠合適地抑制薄膜破損。再者,摩擦係數能夠因應使用於密封層(C)之樹脂成分,透過適宜添加增滑材料、抗結塊劑等添加劑而調整。
本發明之積層薄膜係積層有上述表面層(A)、中間層(B)及密封層(C)之積層薄膜,其中中間層(B)含有熔體流動速率為2.5g/10分鐘以下之源自植物之聚乙烯(b1)。透過該構成,本發明之積層薄膜即便是在以丙烯系樹脂為主體之薄膜構成中含有生物聚乙烯之際,亦能夠實現合適的熱密封性、耐衝擊性,同時實現合適的透明性。
積層薄膜的平均厚度只要是因應所製袋之包裝袋的用途、態樣,進行適宜調整即可,但由於容易兼顧減容化與配送時的耐破袋性,較佳為25~50μm左右,更佳為30~45μm左右。
在積層薄膜的厚度中各層佔的比例、各層的具體厚度未被特別限定,但可如下般設定。
表面層(A)佔的比例較佳為1~35%左右,更佳為5~25%左右。
中間層(B)佔的比例較佳為45~85%左右,更佳為50~75%左右。
密封層(C)佔的比例較佳為5~20%左右,更佳為10~20%左右。
表面層(A)具體的平均厚度較佳為0.5~15μm左右,更佳為1~10μm左右。
中間層(B)具體的平均厚度較佳為5~35μm左右,更佳為10~25μm左右。
密封層(C)具體的平均厚度較佳為1~20μm左右,更佳為5 ~10μm左右。
又,從使環境應對性提升的觀點來看,於積層薄膜整體所含之樹脂成分中生物聚乙烯的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質量%以上。
由於容易辨識包裝的內容物,積層薄膜的濁度(霧度)較佳為6%以下,更佳為5.5%以下,進一步較佳為5.0%以下,特佳為4.5%以下。在具有這般之高透明性的情況,亦是儘管積層薄膜具有合適的包裝合適性,亦變得不容易發生因內容物與薄膜的摩擦或摩蹭所致之裂開等破袋。
再者,為了使積層薄膜的透明性提升,在各層中,較佳為不使用如嵌段共聚物般之會成為提高濁度之原因的樹脂,或者儘可能減少其使用量。此情況時,於積層薄膜整體所含之樹脂成分中嵌段共聚物的含量較佳為設為10質量%以下,更佳為設為5質量%以下。
由於容易獲得合適的耐擦傷性、耐破袋性,本發明之積層薄膜係其之剛性(MD)較佳為450MPa以上,更佳為550MPa以上,進一步較佳為600MPa以上。再者,該剛性是基於ASTM D 882-12,使用Tensilon拉伸試驗機(A&D股份有限公司製)測定所獲得之積層薄膜在23℃下的1%切線模數。
由於容易抑制作為包裝材料使用之際的破袋、內容物的洩漏等,本發明之積層薄膜係其之衝擊強度較佳為0.10J以上,更佳為0.15J以上。再者,該衝擊強度是將積層薄膜在已設定於0℃的恆溫室內保持6小時後,使用直徑1.5吋之球狀的金屬性的衝擊頭透過薄膜衝擊法(film impact method)所測定。
本發明之積層薄膜亦可具有表面層(A)、中間層 (B)及密封層(C)以外之任意的其它樹脂層。惟,其它樹脂層的厚度較佳為積層薄膜整體厚度(總厚)的20%以下。積層薄膜特佳為僅由前述般之表面層(A)、中間層(B)及密封層(C)構成的構成。進一步,這般之構成中,中間層(B)亦能夠以積層有複數個層之積層體所構成。
就具體的層構成之例而言,可列舉將中間層(B)設於表面層(A)與密封層(C)之間之表面層(A)/中間層(B)/密封層(C)的三層構成,或者是利用積層體構成中間層(B)之表面層(A)/中間層(B1)/中間層(B2)/密封層(C)的四層構成等。其中,由於積層薄膜的特性的調整、積層薄膜的製造係為容易,較佳為由表面層(A)/中間層(B)/密封層(C)構成的三層構成。
就積層薄膜的製造方法而言,未被特別限定,但例如能夠使用共擠出法。就共擠出法而言,分別以各別的擠出機使於各層使用之樹脂或樹脂混合物加熱熔融,並透過共擠出多層模具法、進料塊法等方法在熔融狀態下進行積層,其後,透過吹塑(inflation)或T字模.冷卻輥法等而成形為薄膜狀,而獲得積層薄膜。
依據共擠出法,能夠相對自由地調整各層厚度的比率,能夠獲得衛生性優良,且性價比亦優良的積層薄膜。
再者,透過以上製造方法所獲得之積層薄膜,由於是以實質上無拉伸的多層薄膜的形式獲得,因此透過真空成形進行的深抽拉成形等二次成形亦成為可能。
為了使印刷油墨的密接性(接著性)等提升,就表面層(A)的表面而言,亦較佳為施以表面處理。就這般的表面處理而言,例如,可列舉如電暈放電處理、電漿處理、鉻酸處理、火 焰處理、熱風處理、臭氧.紫外線處理般之表面氧化處理、如噴沙處理般之表面凹凸處理等。該等處理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複數種。其中,就表面處理而言,電暈放電處理是合適的。
就由本發明之積層薄膜構成之包裝材料而言,可列舉使用於食品、藥品、工業零件、雜貨、雜誌等用途的包裝袋、容器、容器的覆蓋材料等。
包裝袋較佳為透過將積層薄膜的密封層(C)彼此重疊而進行熱密封,或者是使表面層(A)與密封層(C)疊合而進行熱密封,藉此將密封層(C)作為內側而形成為袋狀。
例如,將2片積層薄膜裁切成所期望的包裝袋的大小,將該等重疊並將3邊進行熱密封而形成為袋狀之後,從1邊未進行熱密封的開口部填充內容物,並進行熱密封而密封開口部,藉此能夠作為包裝袋使用。
進而,透過自動包裝機拉出滾筒狀的積層薄膜,將藉著作成圓筒形狀而重合的端部彼此進行了熱密封之後,分別將上端及下端進行熱密封,藉此亦能夠形成包裝袋。
又,當作成長形麵包用的包裝袋的情況,將印刷面向內折並密封,藉此能夠作成具有角撐部的袋(底部角撐袋)。具體而言,以使本發明之積層薄膜之密封層(C)成為袋之內側的方式進行,而透過製袋機(例如,Totani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HK-40V」等)加工為底部角撐袋。
由於會發揮合適的熔斷密封性、製袋合適性,本發明之積層薄膜能夠特別合適地使用於製袋底部角撐袋。
底部角撐袋之側邊部及底部角撐部(底部的內折部)的熔斷密封強度較佳為13N/15mm以上,更佳為14N/15mm 以上,進一步較佳為14.5N/15mm以上,特佳為16N/15mm以上。上限未被特別限制,但較佳為30N/15mm以下。透過調整製袋時的熔斷密封溫度、製袋速度,能夠設定熔斷密封強度。
所獲得之底部角撐袋是被供給至長形麵包自動填充機,填充長形麵包後,以成為易開封性的方式進行熱密封。此際的熱密封強度較佳為小於5N/15mm,更佳為0.1N/15mm以上且小於5N/15mm,進一步較佳為0.2N/15mm以上且小於4N/15mm。
其後,因應需要,亦可使用塑膠板、膠帶、繩子等捆束用具將袋的上部予以捆束。
又,當作成奶油餐包等各種麵包的組裝包裝(assembling packaging)的情況,以密封層(C)成為袋的內側的方式,將積層薄膜以滾筒狀的形態供給至臥式自動包裝機(例如,FUJI MACHINERY股份有限公司製,「FW-3400αV型」等)。由於枕型包裝(pillow package)時的熱密封性、易開封性亦優良,本發明之積層薄膜亦能夠特別合適地使用作為枕型包裝袋用。
就臥式自動包裝機而言,使積層薄膜之密封層(C)的密封面疊合並進行熱密封而一面形成袋,一面向內包入麵包。透過該包裝機進行之枕型包裝袋之底部及背面貼合部分的熱密封強度分別較佳為7.5~30N/15mm左右,更佳為10~30N/15mm左右。透過調整熱密封溫度、包裝速度,能夠設定熱密封強度。
接著,亦可將枕型包裝袋的上部進行熱密封而形成易開封性密封部分,亦可使用塑膠板、膠帶、繩子等捆束用具將其近旁予 以捆束。當形成易開封性密封部分的情況,其熱密封強度較佳為小於5N/15mm,更佳為0.1N/15mm以上且小於5N/15mm,進一步較佳為0.2N/15mm以上且小於4N/15mm。
又,亦能夠透過使密封層(C)與能夠熱密封之其它薄膜疊合並進行熱密封,而形成包裝袋、容器或容器之蓋。
此情況時,就其它薄膜而言,能夠使用以LDPE、EVA、聚丙烯等所構成之機械強度相對低的薄膜。又,就其它薄膜而言,亦能夠使用層合薄膜,該層合薄膜是透過使以LDPE、EVA、聚丙烯等所構成之薄膜,與撕裂性相對良好的拉伸薄膜(例如,雙軸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OPET)、雙軸拉伸聚丙烯薄膜(OPP)等)貼合而獲得。
如前述般,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由於會發揮合適的耐衝擊性、耐破袋性,因此能夠合適地應用於各種包裝用途。尤其,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由於在低溫下亦發揮優良的耐衝擊性,因此能夠合適地使用於多在低溫下被包裝、配送的食品包裝用途。
其中,本發明之積層薄膜在應用於使用具有鋒利前端部或鉤部之捆束用具(束具)之長形麵包或點心麵包等麵包包裝之際,不容易發生捆束時的破袋,又,即便在運送時發生了與捆束用具或運輸容器接觸的情況,亦不容易發生針孔、裂開。又,亦不容易發生由於為內容物之食品與薄膜內面(密封面)的摩蹭,或與被混入之塑膠盤的摩擦、戳刺等造成的針孔及裂開。進一步,由於本發明之積層薄膜在形成了角撐部的情況亦能夠確保合適的熔斷密封強度,較佳為應用在使用於麵包包裝的包裝袋用途。
以上,針對本發明之積層薄膜及食品包裝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非被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
例如,本發明之積層薄膜及食品包裝袋亦可將其之一部分的構成置換為會發揮同樣功能之其它構成,亦可追加任意的構成。
接著,列舉實施例及比較例更詳盡地說明本發明。以下,除非另有特別聲明,「份」及「%」是質量基準。
首先使用下述樹脂來調製了表面層、中間層及密封層各個的形成材料。
其次,將該等樹脂混合物分別供給至3台擠出機進行共擠出,而形成了具有表面層/中間層/密封層之三層構成的積層薄膜。再者,將表面層的平均厚度設為7μm,將中間層的平均厚度設為18μm,將密封層的平均厚度設為5μm。因此,積層薄膜整體的平均厚度是30μm。
其後,在所獲得之透明積層薄膜(表面層)的表面,以表面能成為33mN/m的方式施行了電暈放電處理。
‧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COPP(1)):55份
乙烯含量:2.0%
密度:0.90g/cm3
熔體流動速率(MFR):6.0g/10分鐘
熔點:140℃
‧丙烯-乙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35份
密度:0.90g/cm3
MFR:5.4g/10分鐘(190℃,21.18N)
‧結晶性乙烯-1-丁烯共聚物:10份
密度:0.88g/cm3
MFR:4.0g/10分鐘
‧丙烯單聚合物(HOPP):58份
密度:0.90g/cm3
MFR:7.5g/10分鐘
‧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COPP(2)):15份
乙烯含量:5.2%
密度:0.90g/cm3
MFR:5.4g/10分鐘
‧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10份
密度:0.905g/cm3
MFR:4.0g/10分鐘
‧源自甘蔗之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生物LLDPE(2)):17份
商品名:Braskem公司製,「SLH218」
密度:0.916g/cm3
MFR:2.3g/10分鐘
‧COPP(2):70份
‧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COPP(3)):30份
密度:0.90g/cm3
MFR:4.0g/10分鐘
除了將中間層之形成材料的組成變更為下述以外,係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了積層薄膜。
‧HOPP:58份
‧COPP(2):15份
‧LLDPE:10份
‧源自甘蔗之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生物LLDPE(1)):17份
商品名:Braskem公司製,「SLL118」
密度:0.918g/cm3
MFR:1.0g/10分鐘
除了將中間層之形成材料的組成變更為下述以外,係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了積層薄膜。
‧HOPP:65份
‧COPP(2):15份
‧LLDPE:10份
‧生物LLDPE(2):10份
除了將中間層之形成材料的組成變更為下述以外,係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了積層薄膜。
HOPP:60份、COPP(2):15份、LLDPE:10份、生物 LLDPE(2):15份
除了將中間層之形成材料的組成變更為下述以外,係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了積層薄膜。
HOPP:50份、COPP(2):15份、LLDPE:10份、生物LLDPE(2):25份
除了將中間層之形成材料的組成變更為下述以外,係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了積層薄膜。
HOPP:40份、COPP(2):15份、LLDPE:10份、生物LLDPE(2):35份
除了將中間層之形成材料的組成變更為下述以外,係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了積層薄膜。
‧HOPP:58份
‧COPP(2):15份
‧LLDPE:10份
‧源自甘蔗之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生物LLDPE(3)):17份
商品名:Braskem公司製,「SLL318」
密度:0.918g/cm3
MFR:2.7g/10分鐘
除了將中間層之形成材料的組成變更為下述以外,係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了積層薄膜。
HOPP:50份,COPP(2):15份,LLDPE:10份,生物LLDPE(3):25份
使用利用實施例及比較例所獲得之積層薄膜進行了下述的測定及評價。
基於ASTM D 882-12,使用Tensilon拉伸試驗機(A&D股份有限公司製)來測定了利用實施例及比較例所獲得之積層薄膜在23℃下的1%切線模數。
再者,測定是以薄膜製造時的擠出方向(以下,稱為「MD方向」。)來實施。
基於JIS K 7105:1987,使用霧度計(日本電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來測定了利用實施例及比較例所獲得之積層薄膜的濁度。
透明性是按照下述基準進行了評價。
◎:濁度為4.5%以下。
○:濁度超過4.5%且為5.0%以下。
○~△:濁度超過5.0%且為5.5%以下。
△:濁度超過5.5%且為6.0%以下。
×:濁度超過6.0%。
將利用實施例及比較例所獲得之積層薄膜的密封層設為內側,並將積層薄膜對折後,於底部角撐,以密封部溫度(製袋溫度)300℃進行熔斷密封而進行製袋(製袋機:Totani技研工場股份有限公司製「HK-40V」,製袋速度:120片/分鐘)。藉此,製作底部角撐袋(長:345mm(側邊部:245mm,角撐部:60mm),寬235mm),並評價了製袋合適性。又,以300片作為1組,對齊成束,並評價了對齊性。
○:即便以120次(shot)的製袋速度,積層薄膜亦跟得上,對齊性亦無問題。
△:即便以120次(shot)的製袋速度,積層薄膜亦跟得上,但一部分對齊性成問題。
×:有無法跟上120次(shot)之製袋速度的積層薄膜,且對齊性差。
使用利用實施例及比較例所獲得之積層薄膜,與上述製袋合適性評價同樣地進行而製作了底部角撐袋。
以熔斷密封部成為長度方向中央部的方式,從所獲得之5片底部角撐袋的角撐部的中央,與角撐以外之側邊部的中央,裁切出各1片分別是長度70mm,寬度15mm的試驗片(每1個袋2片),合計10片。然後,將各試驗片以23℃、拉伸速度300mm/分鐘的條件,利用Tensilon拉伸試驗機(A&D股份有限公司製)進行了剝離。將此時所測定出之最大負載設為熔斷密封強度。
◎:角撐部及側邊部的熔斷密封強度皆為16N/15mm以上。
○:角撐部及側邊部的熔斷密封強度皆為13N/15mm以上且小於16N/15mm。
×:角撐部及側邊部之至少一方的熔斷密封強度小於13N/15mm。
使用利用實施例及比較例所獲得之積層薄膜,與上述製袋合適性的評價同樣地進行而製作了底部角撐袋。利用熱封機(TESTER SANGYO股份有限公司製,壓力:0.2MPa,時間:1秒鐘,密封溫度:上部密封棒95℃、下部密封棒50℃,密封棒形狀:300m×10mm的平面),將從所獲得之底部角撐袋開口部上端往下50mm的部分與開口部平行地進行了熱密封。
以熱密封部成為寬度方向中央部的方式,從所獲得之5片底部角撐袋的熱密封部,各裁切出2片分別是長度70mm、寬度15mm的試驗片(每1個袋2片),合計10片。然後,將各試驗片在23℃、拉伸速度300mm/分鐘的條件下,利用Tensilon拉 伸試驗機(A&D股份有限公司製)進行了剝離。將此時所測定出之最大負載設為熱密封強度。
○:熱密封強度皆小於5N/15mm,且於剝離之際未發生薄膜破損。
×:熱密封強度皆為5N/15mm以上,或於剝離之際發生了薄膜破損。
將利用實施例及比較例所獲得之積層薄膜在已設定為0℃之恆溫室內保持6小時之後,使用直徑1.5吋之球狀的金屬性的衝擊頭測定了根據薄膜衝擊法的衝擊強度。
○:衝擊強度為0.15J以上。
△:衝擊強度為0.10J以上且小於0.15J。
×:衝擊強度小於0.10J。
將該等的測定結果及評價結果顯示於以下表1。
從表1可明知,利用實施例所獲得之本發明之積層薄膜係具有合適的熱密封性、耐衝擊性,同時具有高透明性者。
Claims (15)
- 一種積層薄膜,其係積層有表面層(A)、中間層(B)及密封層(C)的積層薄膜,其特徵在於:前述表面層(A)、前述中間層(B)及前述密封層(C)分別含有丙烯系樹脂,前述中間層(B)進一步含有源自植物之聚乙烯(b1),且前述聚乙烯(b1)的熔體流動速率為2.5g/10分鐘以下。
- 如請求項1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聚乙烯(b1)為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
- 如請求項1或2之積層薄膜,其中於前述中間層(B)所含之樹脂成分中前述聚乙烯(b1)的含量為35質量%以下。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中間層(B)進一步含有於前述中間層(B)所含之樹脂成分中5~20質量%的源自化石燃料之聚乙烯(b2)。
- 如請求項4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聚乙烯(b2)為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
- 如請求項4或5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聚乙烯(b2)的熔體流動速率為2~10g/10分鐘。
-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於前述中間層(B)所含之樹脂成分中前述丙烯系樹脂的含量為50~90質量%。
-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中間層(B)之前述丙烯系樹脂含有丙烯均聚物及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之中至少一方。
-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於前述表 面層(A)及前述密封層(C)的各個中所含之樹脂成分中前述丙烯系樹脂的含量為50質量%以上。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表面層(A)及前述密封層(C)之各個的前述丙烯系樹脂包含丙烯-α-烯烴隨機共聚物。
-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在該積層薄膜的厚度中,前述表面層(A)佔的比例為10~35%,前述中間層(B)佔的比例為45~85%,前述密封層(C)佔的比例為5~20%。
-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該積層薄膜的平均厚度為25~50μm。
- 一種食品包裝袋,其特徵在於使用了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
- 如請求項13之食品包裝袋,其具有角撐部。
- 如請求項13或14之食品包裝袋,其使用於麵包包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04216 | 2018-05-31 | ||
JP2018-104216 | 2018-05-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03247A true TW202003247A (zh) | 2020-01-16 |
Family
ID=68696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17050A TW202003247A (zh) | 2018-05-31 | 2019-05-17 | 積層薄膜及食品包裝袋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45450B2 (zh) |
TW (1) | TW202003247A (zh) |
WO (1) | WO201923041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80189B2 (ja) * | 2019-12-25 | 2023-11-15 | Dic株式会社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袋 |
JP7575291B2 (ja) | 2020-04-22 | 2024-10-29 | フタムラ化学株式会社 | 無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系フィルム |
JP7497802B2 (ja) * | 2020-09-30 | 2024-06-11 | アールエム東セロ株式会社 | 熱融着性積層フィルム |
JP7497803B2 (ja) * | 2020-09-30 | 2024-06-11 | アールエム東セロ株式会社 | 熱融着性積層フィルム |
TW202222587A (zh) * | 2020-11-19 | 2022-06-16 |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 聚烯烴系樹脂膜、以及使用有聚烯烴系樹脂膜的積層體、包裝體 |
JPWO2022107576A1 (zh) * | 2020-11-19 | 2022-05-27 | ||
WO2023176480A1 (ja) * | 2022-03-16 | 2023-09-21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ロール |
WO2024214407A1 (ja) * | 2023-04-13 | 2024-10-17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積層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52995B2 (ja) | 2004-04-22 | 2010-04-21 | Dic株式会社 | 共押出多層フィルム |
JP5458991B2 (ja) * | 2010-03-17 | 2014-04-02 | Dic株式会社 | マット調積層フィルム及び該フィルムからなる包装材 |
JP5899921B2 (ja) * | 2011-12-28 | 2016-04-0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包装材シーラント用ポリエチレン系樹脂フィルム |
EP2799231A1 (en) * | 2013-04-30 | 2014-11-05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Flexible package |
JP6150687B2 (ja) * | 2013-09-04 | 2017-06-21 | サン・トックス株式会社 | 多層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 |
JP6496981B2 (ja) * | 2014-03-28 | 2019-04-10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スタンディングパウチ |
JP2017008191A (ja) * | 2015-06-22 | 2017-01-12 | 株式会社サンエー化研 | 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面保護シート又はフィルム |
WO2017018282A1 (ja) * | 2015-07-24 | 2017-02-02 | Dic株式会社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 |
WO2017018283A1 (ja) * | 2015-07-24 | 2017-02-02 | Dic株式会社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 |
JP6160797B2 (ja) * | 2015-07-24 | 2017-07-12 | Dic株式会社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 |
JP6764754B2 (ja) * | 2016-10-18 | 2020-10-07 | サン・トックス株式会社 | 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TWI755577B (zh) * | 2017-12-26 | 2022-02-21 | 日商迪愛生股份有限公司 | 積層薄膜及食品包裝袋 |
-
2019
- 2019-05-16 WO PCT/JP2019/019472 patent/WO201923041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5-16 JP JP2020518740A patent/JP7045450B2/ja not_active Ceased
- 2019-05-17 TW TW108117050A patent/TW202003247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230417A1 (ja) | 2019-12-05 |
JP7045450B2 (ja) | 2022-03-31 |
JPWO2019230417A1 (ja) | 2020-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55577B (zh) | 積層薄膜及食品包裝袋 | |
JP7140105B2 (ja)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食品包装袋 | |
TW202003247A (zh) | 積層薄膜及食品包裝袋 | |
JP6160798B2 (ja)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 | |
JP6819820B2 (ja)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食品包装袋 | |
JP5845936B2 (ja) | ポリエ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 |
JP7140104B2 (ja)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食品包装袋 | |
JP7222210B2 (ja) | 植物由来ポリエチレンを含むシーラント層を有する手切り開封包装体用の積層体 | |
TWI686296B (zh) | 積層薄膜及包裝材料 | |
JP7095412B2 (ja)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 | |
CN109562612B (zh) | 层叠膜、层压膜及包装容器 | |
JP2020055637A (ja) | 植物由来ポリエチレンを含む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 | |
JP7380189B2 (ja)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袋 | |
JP7259243B2 (ja) | 植物由来ポリエチレンを含む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 | |
JP7196427B2 (ja)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角底袋 | |
JP6590235B1 (ja) | 易開封性積層フィルム、易開封性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 | |
JP7257777B2 (ja)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 | |
JP2020055636A (ja) | 植物由来ポリエチレンを含む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