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2011年8月1日提出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574,406號之優先權益,其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I. 一般技術
本文所述或所提及之技術及程序通常為彼等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充分理解且通常採用,其中使用習用方法,例如闡述於以下文獻中之廣泛利用之方法:Sambrook等人,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第3版(2001)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Y.;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F.M. Ausubel等人編輯,(2003));叢書
Methods in Enzymology
(Academic Press公司):
PCR 2: A Practical Approach
(M.J. MacPherson, B.D. Hames及G.R. Taylor編輯(1995)), Harlow及Lane編輯(1988)
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and
Animal Cell Culture
(R.I. Freshney編輯(1987));
Oligonucleotide Synthesis
(M.J. Gait編輯,1984);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Humana Press;
Cell Biology: A Laboratory Notebook
(J.E.Cellis編輯,1998) Academic Press;
Animal Cell Culture
(R.I. Freshney)編輯,1987);
Introduction to Cell and Tissue Culture
(J.P. Mather及P.E. Roberts, 1998) Plenum Press;
Cell and Tissue Culture: Laboratory Procedures
(A. Doyle、LB. Griffiths及D.G. Newell編輯,1.993-8) J. Wiley and Sons;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D.M.
Weir及C.C. Blackwell編輯);
Gene Transfer Vectors for Mammalian Cells
(J.M. Miller及M.P. Calos編輯,1987);
PCR: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ullis等人編輯,1994);
Current Protocols in Immunology
(J.E. Coligan等人編輯,1991);
Shor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Wiley and Sons, 1999);
Immunobiology
(C.A. Janeway及P. Travers, 1997);
Antibodies
(P. Finch, 1997);
Antibodies: A. Practical Approach
(D. Catty.編輯,IRL Press, 1988-1989);
Monoclonal Antibodies: A Practical Approach
(P. Shepherd及C. Dean編輯,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Using 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E. Harlow及D. Lane,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99);
The Antibodies
(M. Zanetti及J. D. Capra編輯,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1995);及
Canc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Oncology
(V.T. DeVita等人編輯,J.B. Lippincott公司,1993)。
II. 定義
術語「
PD-1 軸結合拮抗劑
」係抑制PD-1軸結合配偶體與其結合配偶體中之一或多者相互作用,以去除由PD-1信號傳導軸上之信號傳導引起之T細胞功能異常的分子,其中一個結果係恢復或增強T細胞功能(例如,增殖、產生細胞介素、殺傷靶T細胞)。本文所用PD-1軸結合拮抗劑包括PD-1結合拮抗劑、PD-L1結合拮抗劑及PD-L2結合拮抗劑。 術語「
PD-1 結合拮抗劑
」係降低、阻斷、抑制、消除或干擾由PD-1與其結合配偶體(例如PD-L1、PD-L2)中之一或多者相互作用引起之信號轉導的分子。在一些實施例中,PD-1結合拮抗劑係抑制PD-1與其結合配偶體結合之分子。在具體態樣中,PD-l結合拮抗劑抑制PD-1與PD-L1及/或PD-L2結合。例如,PD-1結合拮抗劑包括抗PD-1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免疫黏附素、融合蛋白、寡肽及其他分子,該等分子降低、阻斷、抑制、消除或干擾由PD-1與PD-L1及/或PD-L2相互作用引起之信號轉導。在一個實施例中,PD-1結合拮抗劑降低藉由或經由PD-1之信號傳導所介導T淋巴球上表現之細胞表面蛋白介導的負共刺激信號,以使功能異常T細胞較少功能異常(例如,增強對抗原識別之效應子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PD-1結合拮抗劑係抗PD-1抗體。在一具體態樣中,PD-1結合拮抗劑係本文所述MDX-1106。在另一具體態樣中,PD-1結合拮抗劑係本文所述Merck 3745。在另一具體態樣中,PD-1結合拮抗劑係本文所述CT-011。 術語「
PD-L1 結合拮抗劑
」係降低、阻斷、抑制、消除或干擾由PD-L1與其結合配偶體(例如PD-1、B7-1)中之一或多者相互作用引起之信號轉導的分子。在一些實施例中,PD-L1結合拮抗劑係抑制PD-L1與其結合配偶體結合之分子。在具體態樣中,PD-L1結合拮抗劑抑制PD-L1與PD-1及/或B7-1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PD-L1結合拮抗劑包括抗PD-L1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免疫黏附素、融合蛋白、寡肽及其他分子,該等分子降低、阻斷、抑制、消除或干擾由PD-L1與其結合配偶體(例如PD-1、B7-1)中之一或多者相互作用引起之信號轉導。在一個實施例中,PD-L1結合拮抗劑降低藉由或經由PD-L1之信號傳導所介導T淋巴球上表現之細胞表面蛋白介導的負共刺激信號,以使功能異常T細胞較少功能異常(例如,增強對抗原識別之效應子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PD-L1結合拮抗劑係抗PD-L1抗體。在一具體態樣中,抗PD-L1抗體係本文所述YW243.55.S70。在另一具體態樣中,抗PD-L1抗體係本文所述MDX-1105。在再一具體態樣中,抗PD-L1抗體係本文所述MPDL3280A。 術語「
PD-L2 結合拮抗劑
」係降低、阻斷、抑制、消除或干擾由PD-L2與其結合配偶體(例如PD-1)中之一或多者相互作用引起之信號轉導的分子。在一些實施例中,PD‑L2結合拮抗劑係抑制PD-L2與其結合配偶體結合之分子。在具體態樣中,PD-L2結合拮抗劑抑制PD-L2與PD-1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PD-L2結合拮抗劑包括抗PD-L2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免疫黏附素、融合蛋白、寡肽及其他分子,該等分子降低、阻斷、抑制、消除或干擾由PD-L2與其結合配偶體(例如PD-1)中之一或多者相互作用引起之信號轉導。在一個實施例中,PD-L2結合拮抗劑降低藉由或經由PD-L2之信號傳導所介導T淋巴球上表現之細胞表面蛋白介導的負共刺激信號,以使功能異常T細胞較少功能異常(例如,增強對抗原識別之效應子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PD-L2結合拮抗劑係免疫黏附素。 在免疫功能異常之背景下,術語「
功能異常
」係指對抗原刺激之免疫反應性降低之狀態。該術語包括
耗竭及
/或
無因變性
之常見要素,其中可發生抗原識別,但隨後免疫反應不能控制感染或腫瘤生長。 本文所用術語「
功能異常的
」亦包括對抗原識別不反應或無反應,具體而言,將抗原識別轉化成下游T細胞效應子功能(例如增殖、產生細胞介素(例如,IL-2)及/或殺傷靶T細胞)之能力受損。 術語「
無因變性
」係指因經由T細胞受體遞送之信號不完全或不足(例如在不存在ras-活化時細胞內Ca
+2
之增加)引起的對抗原刺激無反應性之狀態。T細胞無因變性亦可在不存在共刺激時在抗原刺激後產生,從而使細胞變得即使在共刺激之背景下亦對抗原之隨後活化不反應。無反應狀態通常可藉由介白素-2之存在來消除。無因變性T細胞不會經受純系擴增及/或不會獲得效應子功能。 術語「
耗竭
」係指呈T細胞功能異常狀態之T細胞耗竭,該功能異常係因在許多慢性感染及癌症期間發生之持續TCR信號傳導產生。其與無反應性之區別在於其並非經由不完全或不充分信號傳導,而是自持續信號傳導產生。其係藉由差效應子功能、抑制受體之持續表現及與功能性效應子或記憶T細胞不同之轉錄狀態來界定。耗竭阻止對感染及腫瘤進行最佳控制。耗竭可由非固有負調控途徑(例如,免疫調控細胞介素)以及細胞固有負調控(共刺激)途徑(PD-1、B7-H3、B7-H4等)二者引起。 「
增強 T 細胞功能
」意指誘導、引起或刺激T細胞具有持續或擴大之生物學功能或更新或再活化耗竭或無活性T細胞。增強T細胞功能之實例包括:相對於此等在干擾前之程度,增加之來自CD8
+
T細胞之γ干擾素分泌、增加之增殖、增加之抗原反應性(例如,病毒、病原體或腫瘤清除)。在一個實施例中,增強程度係至少50%、或者60%、70%、80%、90%、100%、120%、150%、200%。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量測此增強之方式。 「
T 細胞功能異常病症
」係特徵在於對抗原刺激之反應性降低之T細胞病症或病況。在一特定實施例中,T細胞功能異常病症係具體而言與經由PD-1之信號傳導不當增加相關之病症。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功能異常病症係T細胞無因變性或分泌細胞介素、增殖或執行細胞溶解活性之能力降低者。在一具體態樣中,反應性降低導致不能控制表現免疫原之病原體或腫瘤。特徵在於T細胞功能異常之T細胞功能異常病症之實例包括未解決(unresolved)之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及腫瘤免疫。 「
腫瘤免疫
」係指腫瘤逃避免疫識別及清除之過程。因此,作為治療概念,當此逃避減弱且免疫系統識別並攻擊腫瘤時,「治療」腫瘤免疫。腫瘤識別之實例包括腫瘤結合、腫瘤縮小及腫瘤清除。 「
免疫原性
」係指特定物質激發免疫反應之能力。腫瘤具有免疫原性且增強腫瘤免疫原性有助於藉由免疫反應清除腫瘤細胞。增強腫瘤免疫原性之實例包括用抗PDL抗體及MEK抑制劑治療。 「
持續反應
」係指對減緩停止治療後之腫瘤生長之持續效應。例如,與投與階段開始時之大小相比,腫瘤大小可保持相同或更小。在一些實施例中,持續反應之持續時間至少與治療持續時間相同,至少為治療持續時間長度之1.5X、2.0X、2.5X或3.0X。 術語「
抗體
」包括單株抗體(包括具有免疫球蛋白Fc區之全長抗體)、具有多表位特異性之抗體組合物、多特異性抗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雙鏈抗體及單鏈分子以及抗體片段(例如,Fab、F(ab')
2
及Fv)。術語「
免疫球蛋白
」(Ig)在本文中可與「
抗體
」互換使用。 基本4鏈抗體單元係由兩條相同輕(L)鏈及兩條相同重(H)鏈構成之異四聚物糖蛋白。IgM抗體係由5個基本異四聚物單元以及稱為J鏈之額外多肽組成,且含有10個抗原結合位點,而IgA抗體包含2至5個基本4鏈單元,該等單元可與J鏈組合聚合而形成多價裝配物。在IgG情形下,該4鏈單元通常為約150,000道爾頓。每一L鏈藉由一個共價二硫鍵與H鏈連接,而兩條H鏈端視H鏈同種型而定藉由一或多個二硫鍵彼此連接。每一H鏈及L鏈亦可有規則地由鏈內二硫橋間隔開。每一H鏈在N末端處具有可變結構域(V
H
),之後為3個恆定結構域(C
H
)(對於每一α及γ鏈而言)及4個C
H
結構域(對於μ及ε同種型而言)。每一L鏈在N末端具有可變結構域(V
L
),之後在其另一端為恆定結構域(C
L
)。V
L
與V
H
對準,而C
L
與重鏈之第一恆定結構域(C
H
1)對準。人們相信,特定胺基酸殘基在輕鏈可變結構域與重鏈可變結構域之間形成界面。V
H
與V
L
配對共同形成單抗原結合位點。關於不同類別抗體之結構及性質,例如,參見
Basic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第8版,Daniel P. Sties、Abba I. Terr及Tristram G. Parsolw (編輯),Appleton & Lange, Norwatk, CT, 1994,第71頁及第6章。可基於恆定結構域之胺基酸序列將來自任何脊椎動物物種之L鏈分配為兩種明顯不同類型(稱為κ及λ)中之一者。端視重鏈(C
H
)恆定結構域之胺基酸序列,可將免疫球蛋白分配為不同類別或同型物。免疫球蛋白有五類:IgA、IgD、IgE、IgG及IgM,其重鏈分別命名為α、δ、ε、γ及μ。可基於C
H
序列及功能之相對較小差異將γ及α類別進一步劃分成亞類,例如人類表現以下列亞類:IgGl、IgG2A、IgG2B、IgG3、IgG4、IgAl及IgA2。 抗體之「
可變區
」
或
「
可變結構域
」係指抗體重鏈或輕鏈之胺基末端結構域。重鏈及輕鏈之可變結構域可分別稱為「
VH
」及「
VL
」。該等結構域通常為抗體之最可變部分(相對於相同類別之其他抗體)且含有抗原結合位點。 術語「可變」係指抗體之間可變結構域之某些區段之序列差異極大的事實。V結構域介導抗原結合並界定特定抗體對其特定抗原之特異性。然而,可變性在整個可變結構域範圍內並不均勻分佈。而是,其在輕鏈可變結構域與重鏈可變結構域二者中均主要集中於三個稱為超變區(HVR)之區段上。可變結構域之保守程度較高之部分稱為框架區(FR)。天然重鏈及輕鏈之可變結構域各自包括4個由三個HVR連接之主要採用β薄片組態的FR區,該等HVR形成連接且在一些情況下形成β薄片結構之一部分的環。每一鏈中之HVR藉助FR保持緊密靠近,且與來自另一鏈之HVR一起促進形成抗體之抗原結合位點(參見Kabat等人
, Sequence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5版,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 (1991))。恆定結構域並不直接參與抗體與抗原之結合,但展現各種效應子作用,例如抗體參與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 本文所用術語「
單株抗體
」係指自實質上同源之抗體群體獲得之抗體,即除少量存在之可能天然突變及/或轉譯後修飾(異構化、醯胺化)外,構成該群體之個別抗體皆相同。單株抗體針對單個抗原性位點具有高度特異性。與包括針對不同決定子(表位)之不同抗體之多株抗體製劑相反,每一單株抗體針對抗原上之單一決定子簇。除特異性外,單株抗體之優勢亦在於其係藉由未受其他免疫球蛋白污染之雜交瘤培養來合成。修飾詞「單株」指示抗體特徵係自實質上同源之抗體群體獲得,且不應理解為需要藉由任一特定方法來產生抗體。例如,欲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單株抗體可藉由多種技術製得,該等技術包括(例如),雜交瘤方法(例如,Kohler及Milstein.,
Nature,
256:495-97 (1975);Hongo等人,
Hybridoma,
14 (3): 253-260 (1995);Harlow等人,
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第2版,1988);Hammerling等人,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T-Cell Hybridomas
563-681 (Elsevier, N.Y., 1981))、重組DNA方法(例如,參見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噬菌體展示技術(例如,參見Clackson等人,
Nature,
352: 624-628 (1991);Marks等人,
J. Mol. Biol
222: 581-597 (1992);Sidhu等人,
J. Mol Biol.
338(2): 299-310 (2004);Lee等人,
J. Mol Biol
340(5): 1073-1093 (2004);Fellous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34): 12467-12472 (2004);及Lee等人,
J. Immunol Methods
284(1-2): 119-132 (2004)及在具有編碼人類免疫球蛋白序列之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座或基因之部分或全部的動物中產生人類或人類樣抗體之技術(例如,參見WO 1998/24893;WO 1996/34096;WO 1996/33735;WO 1991/10741;Jakobovits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0: 2551 (1993);Jakobovits等人,
Nature
362: 255-258 (1993);Bruggemann等人,
Year in Immunol
7:33 (1993);美國專利第5,545,807號、第5,545,806號、第5,569,825號、第5,625,126號、第5,633,425號及第5,661,016號;Marks等人,
Bio/Technology
10: 779-783 (1992);Lonberg等人,
Nature
368: 856-859 (1994);Morrison,
Nature
368: 812-813 (1994);Fishwild等人,
Nature Biotechnol
14: 845-851 (1996);Neuberger,
Nature Biotechnol.
14: 826 (1996);以及Lonberg及Huszar,
Intern. Rev. Immunol
13: 65-93 (1995)。 術語「
裸抗體
」係指未偶聯至細胞毒性部分或放射性標記之抗體。 術語「
全長抗體
」
、
「
完整抗體
」
或
「
全抗體
」可互換使用來指呈實質上完整形式之抗體,而非抗體片段。具體而言,全抗體包括彼等具有重鏈及輕鏈且包括Fc區者。恆定結構域可為天然序列恆定結構域(例如人類天然序列恆定結構域)或其胺基酸序列變體。在一些情形下,完整抗體可具有一種或多種效應子功能。 「
抗體片段
」包含完整抗體之一部分、較佳完整抗體之抗原結合及/或可變區。抗體片段之實例包括Fab、Fab'、F(ab')
2
及Fv片段;雙鏈抗體;線性抗體(參見美國專利第5,641,870號之實例2;Zapata等人,
Protein Eng
.
8(10)
: 1057-1062 [1995]);單鏈抗體分子;及自抗體片段形成之多特異性抗體。抗體經木瓜蛋白酶消化產生兩個稱為「Fab」片段之相同抗原結合片段及殘餘「Fc」片段,「Fc」片段之名稱反映了其易於結晶之能力。Fab片段係由整個L鏈以及H鏈之可變區結構域(V
H
)及一條重鏈之第一恆定結構域(C
H
1)組成。每一Fab片段就抗原結合而言係單價,即,其具有單個抗原結合位點。抗體經胃蛋白酶處理產生單個大F(ab')
2
片段,該片段大致對應於兩個經二硫鍵連接之具有二價抗原結合活性之Fab片段,且仍然能夠交聯抗原。Fab'片段與Fab片段不同之處在於C
H
1結構域之羧基末端具有幾個額外殘基,該等殘基包括一或多個來自抗體鉸鏈區之半胱胺酸。本文中Fab'-SH特指恆定結構域之一或多個半胱胺酸殘基具有游離硫醇基之Fab'。F(ab')
2
抗體片段最初係作為在其間具有鉸鏈半胱胺酸之Fab'片段對產生。亦已知抗體片段之其他化學偶聯。 Fc片段包含藉由二硫鍵結合在一起之兩條H鏈之羧基末端部分。抗體之效應子功能係由Fc區中之序列確定,該區亦為藉由某些細胞類型上發現之Fc受體(FcR)識別。 「Fv」係含有完全抗原識別及結合位點之最小抗體片段。此片段係由一個重鏈可變區結構域與一個輕鏈可變區結構域呈緊密非共價締合形式之二聚物構成。該兩個結構域摺疊可產生6個超變環(自H鏈及L鏈分別產生3個環),該等超變環貢獻用於抗原結合之胺基酸殘基且賦予抗體以抗原結合特異性。然而,即使單一可變結構域(或Fv之一半,其僅包含3個對抗原具有特異性之HVR)亦具有識別並結合抗原之能力,但其親和力低於完整結合位點。 亦縮寫成「
sFv
」或「
scFv
」之「
單鏈 Fv
」係包含連接至單一多肽鏈之V
H
及V
L
抗體結構域的抗體片段。較佳地,sFv多肽進一步包含在V
H
與V
L
結構域之間的多肽連接體,其使sFv能夠形成期望抗原結合結構。關於sFv之綜述,參見Pluckthun,
The Pharmacolog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第113卷,Rosenburg及Moore編輯,Springer-Verlag,New York,第269-315頁(1994)。 本發明抗體之「
功能片段
」包含完整抗體之一部分,該部分通常包括完整抗體之抗原結合或可變區或抗體之保留或具有經修飾FcR結合能力之Fc區。抗體片段之實例包括線性抗體、單鏈抗體分子及自抗體片段形成之多特異性抗體。 術語「雙鏈抗體」係指藉由以下方式製備之小抗體片段:用介於V
H
與V
L
結構域之間的短連接體(約5-10個殘基)構築sFv片段(參見前述段落),以便達成V結構域之鏈間而非鏈內配對,藉此產生二價片段,即,具有兩個抗原結合位點之片段。雙特異性雙鏈抗體係兩個「交叉」sFv片段之異源二聚物,其中兩種抗體之V
H
及V
L
結構域存在於不同多肽鏈上。雙鏈抗體更詳細地闡述於(例如) EP 404,097;WO 93/11161;Hollinger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0
: 6444-6448 (1993)中。 本文中之單株抗體具體而言包括「嵌合」抗體(免疫球蛋白),其中重鏈及/或輕鏈之一部分與源自特定物種或屬於特定抗體類別或亞類之抗體的對應序列相同或同源,而鏈之其餘部分與源自另一物種或屬於另一抗體類別或亞類之抗體的對應序列相同或同源;以及此等抗體之片段,只要其展現期望生物活性即可(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Morrison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1
:6851-6855 (1984))。本文中之所關注嵌合抗體包括PRIMATIZED
®
抗體,其中抗體之抗原結合區係源自藉由(例如)用所關注抗原對獼猴實施免疫所產生之抗體。本文所用「人類化抗體」係作為「嵌合抗體」亞組使用。 「人類化」形式之非人類(例如
,
鼠類)抗體係含有最少量源自非人類免疫球蛋白之序列之嵌合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係人類免疫球蛋白(接受者抗體),其中來自接受者HVR(下文所定義)之殘基由來自非人類物種(例如小鼠、大鼠、兔或非人類靈長類動物)HVR(供體抗體)之具有期望特異性、親和力及能力的殘基替代。在一些情形下,人類免疫球蛋白框架區(「FR」)殘基由對應非人類殘基替代。此外,人類化抗體可包含未在接受者抗體或供體抗體中發現之殘基。可作出該等修飾以進一步改善抗體性能,例如結合親和力。一般而言,人類化抗體將包含實質上全部至少一個且通常兩個可變結構域,其中全部或實質上全部超變環對應於非人類免疫球蛋白序列之超變環,且全部或實質上全部FR區係人類免疫球蛋白序列之FR區,但FR區可包括一或多個改良抗體性能(例如結合親和力、異構化、免疫原性等)之個別FR殘基取代。FR中之該等胺基酸取代之數目通常在H鏈中不超過6且L鏈中不超過3。人類化抗體視情況亦將包含免疫球蛋白恆定區(Fc)(通常為人類免疫球蛋白恆定區)之至少一部分。關於其他細節,例如,參見Jones等人,
Nature
321:522-525 (1986);Riechmann等人,
Nature
332:323-329 (1988);及Presta,
Curr. Op. Struct. Biol.
2:593-596 (1992)。例如,亦參見Vaswani及Hamilton,
Ann. Allergy, Asthma & Immunol.
1:105-115 (1998);Harris,
Biochem. Soc. Transactions
23:1035-1038 (1995);Hurle及Gross,
Curr. Op. Biotech.
5:428-433 (1994);及美國專利第6,982,321號及第7,087,409號。 「
人類抗體
」係具有對應於由人類產生之抗體之胺基酸序列之胺基酸序列及/或使用用於製備如本文所揭示人類抗體之技術中之任一者製備的抗體。此人類抗體之定義明確排除包含非人類抗原結合殘基之人類化抗體。人類抗體可使用業內已知各種技術(包括噬菌體展示文庫)產生。Hoogenboom及Winter,
J. Mol. Biol,
227:381 (1991);Marks等人,
J. Mol. Biol.,
222:581 (1991)。闡述於以下文獻中之方法亦可用於製備人類單株抗體:Cole等人,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
Alan R. Liss,第77頁(1985);Boerner等人,
J. Immunol
, 147(l):86-95 (1991)。亦參見van Dijk及van de Winkel,
Curr. Opin. Pharmacol, 5
: 368-74 (2001)。人類抗體可藉由向轉基因動物投與抗原來製備,該等動物已經修飾從而因應抗原攻擊產生此等抗體,但其內源性基因座已失能,例如,經免疫xenomice (關於XENOMOUSE
TM
技術,例如,參見美國專利第6,075,181號及第6,150,584號)。關於經由人類B細胞雜交瘤技術產生之人類抗體,例如,亦參見Li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3
:3557-3562 (2006)。 本文所用術語「
超變區
」、「
HVR
」或「
HV
」係指抗體可變結構域中序列超變及/或結構上形成所定義環之區域。通常,抗體包含6個HVR;3個位於VH中(H1、H2、H3),且3個位於VL中(L1、L2、L3)。在天然抗體中,H3及L3展示6個HVR之大部分多樣性,且相信尤其H3在賦予抗體特異性方面發揮獨特作用。例如,參見Xu等人,
Immunity 13
:37-45 (2000);Johnson及Wu,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248
:1-25 (Lo編輯,Human Press, Totowa, NJ, 2003)。實際上,僅由重鏈組成之天然駱駝科抗體在不存在輕鏈下具有功能且穩定。例如,參見
Hamers-Casterman
等人
, Nature 363
:446-448 (1993);Sheriff等人,
Nature Struct. Biol. 3
:733-736 (1996)。 本文使用且涵蓋多個HVR之描述。Kabat互補決定區(CDR)係基於序列可變性且使用最為廣泛(Kabat等人,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5版,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1991))。而Chothia指結構環之位置(Chothia及Lesk
J. Mol. Biol. 196
:901-917 (1987))。AbM HVR代表Kabat HVR與Chothia結構環之間的折衷方案且用於Oxford Molecular之AbM抗體建模軟體中。「接觸」HVR係基於對可獲得複雜晶體結構之分析。來自該等HVR中每一者之殘基係如下所述。
HVR可包含如下「經延伸HVR」:VL中之24-36或24-34 (L1)、46-56或50-56 (L2)及89-97或89-96 (L3)及VH中之26-35 (H1)、50-65或49-65 (H2)及93-102、94-102或95-102 (H3)。對於該等定義中之每一者,根據Kabat等人(見上文)對可變結構域殘基編號。 表達「
如 Kabat 中之可變結構域殘基編號
」或「
如 Kabat 中之胺基酸位置編號
」及其變化形式係指用於Kabat等人(見上文)中之所彙編抗體之重鏈可變結構域或輕鏈可變結構域中的編號系統。使用此編號系統,實際線性胺基酸序列可含有較少或額外之對應於可變結構域FR或HVR之縮短或插入之胺基酸。例如,重鏈可變結構域可包括在H2之殘基52後之單胺基酸插入(根據Kabat編號之殘基52a)及重鏈FR殘基82後之插入殘基(例如,根據Kabat編號之殘基82a、82b及82c等)。可藉由將抗體序列之同源區與「標準」Kabat編號序列比對來確定給定抗體殘基之Kabat編號。 「
架構
」或「
FR
」殘基係彼等除本文所定義HVR殘基外之可變結構域殘基。 「
人類共有框架
」或「
受體人類框架
」係代表在所選人類免疫球蛋白VL或VH框架序列中最普遍存在之胺基酸殘基之框架。通常,所選人類免疫球蛋白VL或VH序列係來自可變結構域序列亞群。通常,序列亞群係如以下文獻中所述之亞群:Kabat等人,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5版,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1991)。實例包括,對於VL而言,亞群可為如Kabat等人(見上文)中所述之亞群κI、κII、κIII或κIV。另外,對於VH而言,亞群可為如Kabat等人(見上文)中所述之亞群I、亞群II或亞群III。或者,人類共有框架可係源自上述特定殘基,例如當將供體框架序列與所收集不同人類框架序列比對而基於其與供體框架之同源性來選擇人類框架殘基時。「源自」人類免疫球蛋白框架或人類共有框架之受體人類框架可包含其相同胺基酸序列,或其可含有預先存在之胺基酸序列變化。在一些實施例中,預先存在之胺基酸變化數目係10或更少、9或更少、8或更少、7或更少、6或更少、5或更少、4或更少、3或更少或2或更少。 「
VH 亞群 III 共有框架
」包含自Kabat等人(見上文)之可變重鏈亞群III中之胺基酸序列獲得之共有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VH亞群III共有框架胺基酸序列包含以下序列中每一者之至少一部分或全部:EVQLVESGGGLVQPGGSLRLSCAAS (HC-FR1)(SEQ ID NO:4)、WVRQAPGKGLEWV (HC-FR2)、(SEQ ID NO:5)、RFTISADTSKNTA YLQMNSLRAEDTAVYYCAR (HC-FR3、SEQ ID NO:6)、WGQGTLVT VSA (HC-FR4)、(SEQ ID NO:7)。 「
VL κ I 共有框架
」包含自Kabat等人(見上文)之可變輕鏈I亞群中之胺基酸序列獲得之共有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VH亞群I共有框架胺基酸序列包含以下序列中每一者之至少一部分或全部:DIQMTQSPSSL SASVGDRVTITC (LC-FR1)(SEQ ID NO: 11)、WYQQKPGKAPKLLIY (LC-FR2) (SEQ ID NO: 12)、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 TYYC (LC-FR3)(SEQ ID NO: 13)、FGQGTKVEIKR (LC-FR4)(SEQ ID NO: 14)。 在(例如) Fc區之指定位置處之「
胺基酸修飾
」係指取代或缺失指定殘基或毗鄰指定殘基插入至少一個胺基酸殘基。「毗鄰」指定殘基插入意指在其一至兩個殘基內插入。插入可在指定殘基之N末端或C末端進行。本文中之較佳胺基酸修飾係取代。 「
親和力成熟
」抗體係在一或多個HVR中具有一或多個改變者,該等改變可使抗體與抗原之親和力相對於不具有彼等改變之親代抗體有所改良。在一個實施例中,親和力成熟抗體與靶抗原具有毫微莫耳濃度或甚至皮莫耳濃度親和力。藉由業內已知程序產生親和力成熟抗體。例如,Marks等人,
Bio/Technology
10:779-783 (1992)闡述藉由VH-及VL-結構域改組之親和力成熟。HVR及/或框架殘基之隨機誘變闡述於(例如)以下文獻中:Barbas等人
Proc Nat. Acad. Sci. USA
91:3809-3813 (1994);Schier等人,
Gene
169:147-155 (1995);Yelton等人,
J. Immunol.
155: 1994-2004 (1995);Jackson等人,
J. Immunol.
154(7):3310-9 (1995);及Hawkins等人,
J. Mol. Biol.
226:889-896 (1992)。 本文所用術語「
特異性結合至
」或「
對
…
具有特異性
」係指可量測且可再現之相互作用,例如靶標與抗體間之結合,其決定在異源性分子群體(包括生物分子)存在下靶標之存在。例如,特異性結合至靶標(其可係表位)之抗體係與其結合至其他靶標相比以更大親和力、親合力更容易地及/或以更長持續時間結合此靶標之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抗體與無關靶標之結合程度小於抗體與靶標之結合之約10%,如藉由(例如)放射性免疫分析(RIA)所量測。在某些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至靶標之抗體之解離常數(Kd)係£1 μM、£100 nM、£10 nM、£1 nM或£0.1 nM。在某些實施例中,抗體特異性結合至蛋白質上在不同物種之蛋白質間保守之表位。在另一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可包括(但不要求)排他性結合。 本文所用術語「免疫黏附素」表示組合異源蛋白質(「黏附素」)之結合特異性與免疫球蛋白恆定結構域之效應子功能的抗體樣分子。在結構上,免疫黏附素包含具有不同於抗體之抗原識別及結合位點之期望結合特異性的胺基酸序列(即,「異源」)與免疫球蛋白恆定結構域序列之融合物。免疫黏附素分子之黏附素部分通常為至少包含受體或配體結合位點之鄰接胺基酸序列。免疫黏附素中之免疫球蛋白恆定結構域序列可自任一免疫球蛋白獲得,例如IgG-1、IgG-2 (包括IgG2A及IgG2B)、IgG-3或IgG-4亞型、IgA(包括IgA-1及IgA-2)、IgE、IgD或IgM。Ig融合物較佳包括代替Ig分子內之至少一個可變區之本文所述多肽或抗體之結構域的取代。在尤佳實施例中,免疫球蛋白融合物包括IgG1分子之鉸鏈、CH2及CH3、或鉸鏈、CH1、CH2及CH3區。關於免疫球蛋白融合物之產生,亦參見1995年6月27日頒佈之美國專利第5,428,130號。例如,作為用於本文組合療法之第二藥劑之有用免疫黏附素包括多肽,該等多肽包含PD-L1或PD-L2之細胞外或PD-1結合部分或PD-1之細胞外或PD-L1或PD-L2結合部分與免疫球蛋白序列之恆定結構域之融合物,分別例如PD-L1 ECD-Fc、PD-L2 ECD-Fc及PD-1 ECD-Fc。Ig Fc與細胞表面受體之ECD之免疫黏附素組合有時稱為可溶性受體。
「 融合蛋白 」
及
「 融合多肽 」
係指兩個部分共價連接在一起之多肽,其中該等部分中之每一者係具有不同性質之多肽。該性質可係生物性質,例如活體外或活體內之活性。該性質亦可係簡單化學或物理性質,例如結合至靶分子、催化反應等。兩個部分可直接藉由單一肽鍵或經由肽連接體連接,但彼此處於閱讀框內。 「
PD-1 寡 肽
」
、
「
PD-L1 寡肽
」或「
PD-L2 寡肽
」分別係較佳具體而言結合至PD-1、PD-L1或PD-L2負共刺激多肽之寡肽,分別包括受體、配體或信號傳導組份,如本文所述。此等寡肽可使用已知寡肽合成方法化學合成或可使用重組技術製備並純化。此等寡肽通常長度為至少約5個胺基酸,或者長度為至少約6個、7個、8個、9個、10個、11個、12個、13個、14個、15個、16個、17個、18個、19個、20個、21個、22個、23個、24個、25個、26個、27個、28個、29個、30個、31個、32個、33個、34個、35個、36個、37個、38個、39個、40個、41個、42個、43個、44個、45個、46個、47個、48個、49個、50個、51個、52個、53個、54個、55個、56個、57個、58個、59個、60個、61個、62個、63個、64個、65個
、
66個
、
67個
、
68個、69個、70個、71個、72個、73個、74個、75個、76個、77個、78個、79個、80個、81個、82個、83個、84個、85個、86個、87個、88個、89個、90個、91個、92個、93個、94個、95個、96個、97個、98個、99個或100個胺基酸或更多。此等寡肽可使用熟知技術鑑別。就此而言,應注意,用於篩選能夠特異性結合至多肽靶標之寡肽之寡肽文庫的技術為業內所熟知(例如,參見美國專利第5,556,762號、第5,750,373號、第4,708,871號、第4,833,092號、第5,223,409號、第5,403,484號、第5,571,689號、第5,663,143號;PCT公開案第WO 84/03506號及第WO84/03564號;Geysen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1
:3998-4002 (1984);Geysen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2
:178-182 (1985);Geysen等人,
Synthetic Peptides as Antigens,
130-149 (1986);Geysen等人,
J. Immunol. Meth., 102
:259-274 (1987);Schoofs等人,
J. Immunol
.
, 140
:611-616 (1988), Cwirla, S. E.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7
:6378 (1990);Lowman, H.B.等人,
Biochemistry, 30
:10832 (1991);Clackson, T.等人,
Nature, 352
: 624 (1991);Marks, J. D.等人,
J. Mol Biol, 222
:581 (1991);Kang, A.S.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8
:8363 (1991)及Smith, G. P.,
Current Opin. Biotechnol., 2
:668 (1991)。 「
阻斷性
」抗體或「
拮 抗性
」抗體係抑制或降低所結合抗原之生物活性的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阻斷性抗體或拮抗性抗體實質上或完全地抑制抗原之生物活性。本發明抗PD-L1抗體阻斷經由PD-1之信號傳導,以將T細胞之功能反應(例如,增殖、產生細胞介素、殺傷靶T細胞)自功能異常狀態恢復至抗原刺激。 「
激動性
」
或
活化性抗體係藉由所結合抗原增強或起始信號傳導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激動性抗體在不存在天然配體下引起或活化信號傳導。 本文中之術語「
Fc 區
」用於界定免疫球蛋白重鏈之C末端區,包括天然序列Fc區及變體Fc區。儘管免疫球蛋白重鏈Fc區之邊界可有所變化,但通常將人類IgG重鏈Fc區界定為自Cys226位處之胺基酸殘基或自Pro230延伸至其羧基末端。Fc區之C末端離胺酸(根據EU編號系統之殘基447)可在(例如)抗體產生或純化期間或藉由重組改造編碼抗體重鏈之核酸去除。因此,完整抗體之組成可包含去除全部K447殘基之抗體群體、未去除K447殘基之抗體群體及具有含有及不含有K447殘基之抗體之混合物的抗體群體。用於本發明抗體中之適宜天然序列Fc區包括人類IgG1、IgG2 (IgG2A、IgG2B)、IgG3及IgG4。 「
Fc 受體
」或「
FcR
」闡述與抗體Fc區結合之受體。較佳FcR係天然序列人類FcR。此外,較佳FcR係結合IgG抗體者(γ受體)且包括FcγRI、FcγRII及FcγRIII亞類之受體,包括該等受體之等位基因變體及替代剪接形式,FcγRII受體包括FcγRIIA (「活化性受體」)及Fcγ RIIB (「抑制性受體」),其具有主要差異在於胞質結構域之類似胺基酸序列。活化性受體FcγRIIA在其胞質結構域中含有基於免疫受體酪胺酸之活化基序(ITAM)。抑制受體FcyRIIB在其胞質結構域中含有基於免疫受體酪胺酸之抑制基序(ITIM)(參見M. Daëron,
Annu. Rev. Immunol. 15
; 203-234 (1997)。FcR綜述於Ravetch及Kinet,
Annu. Rev. Immunol. 9
: 457-92 (1991);Capel等人,
Immunomethods 4
: 25-34 (1994);及de Haas等人,
J. Lab. Clin. Med. 126 :
330-41 (1995)中。本文中之術語「FcR」涵蓋其他FcR,包括彼等欲在將來鑑別者。 術語「
Fc 受體
」或「
FcR
」亦包括新生兒受體
FcRn
,其負責將母體IgG轉移至胎兒。Guyer等人,
J. Immunol. 117
: 587 (1976) and Kim等人,
J. Immunol. 24 :
249 (1994)。業內已知量測與FcRn之結合之方法(例如,參見Ghetie及Ward,
Immunol. Today 18
: (12): 592-8 (1997);Ghetie等人,
Nature Biotechnology 15
(7): 637-40 (1997);Hinton等人,
J. Biol Chem. 279
(8): 6213-6 (2004);WO 2004/92219 (Hinton等人)。可在(例如)表現人類FcRn之轉基因小鼠或經轉染人類細胞系中或在投與具有變體Fc區之多肽之靈長類動物中分析人類FcRn高親和力結合多肽與FcRn之活體內結合及血清半衰期。WO 2004/42072 (Presta)闡述改良或減少與FcR之結合之抗體變體。例如,亦參見Shields等人,
J. Biol. Chem. 9
(2): 6591-6604 (2001)。 本文所用片語「
實質上減少
」或「
實質上不同
」表示兩個數值(通常一個值與分子相關且另一值與參考/比較分子相關)之間之足夠高差異度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會認為該兩個值間之差異在藉由該等值(例如,Kd值)所量測生物學特性之背景下具有統計學顯著性。該兩個值間之差異係(例如)大於約10%、大於約20%、大於約30%、大於約40%及/或大於約50%,其隨參考/比較分子之值而變化。 本文所用術語「
實質上相似
」或「
實質上相同
」表示兩個數值(例如,一個值與本發明抗體相關且另一者與參考/比較抗體相關)之間之足夠高相似度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會認為該兩個值間之差異在藉由該等值(例如,Kd值)所量測生物學特性之背景下具有較少或不具有生物學及/或統計學顯著性。該兩個值間之差異係(例如)小於約50%、小於約40%、小於約30%、小於約20%,及/或小於約10%,其隨參考/比較值而變化。 本文所用「載劑」包括在所用劑量及濃度下對所暴露細胞或哺乳動物無毒性之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賦形劑或穩定劑。通常,生理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係pH緩衝水溶液。生理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的實例包括緩衝液,例如磷酸鹽、檸檬酸鹽及其他有機酸;抗氧化劑,包括抗壞血酸,低分子量(小於約10個殘基)多肽;蛋白質,例如血清白蛋白、明膠或免疫球蛋白;親水性聚合物,例如聚乙烯吡咯啶酮;胺基酸,例如甘胺酸、麩醯胺酸、天冬醯胺、精胺酸或離胺酸;單糖、二糖及其他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甘露糖或糊精;螯合劑,例如EDTA;糖醇,例如甘露糖醇或山梨糖醇;形成鹽之抗衡離子,例如鈉;及/或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例如TWEEN™、聚乙二醇(PEG)及PLURONICS™。 「
包裝插頁
」係指通常包括在藥劑商業包裝中之說明書,其含有關於適應症、用法、劑量、投與、禁忌症、欲與包裝產品組合之其他藥劑及/或涉及此等藥劑使用之警告等的資訊。 本文所用術語「
治療
」係指經設計以改變所治療個體或所處理細胞在臨床病理學進程期間之天然進程之臨床幹預。合意治療效應包括降低疾病進展速率、改善或減輕疾病狀態及緩解或改良預後。例如,若緩和或消除一或多種與癌症相關之症狀,則順利地「治療」個體,包括(但不限於)減少(或破壞)癌細胞增殖、降低自疾病引起之症狀、提高彼等罹患疾病者之生活品質、降低治療疾病所需其他藥劑之劑量、延遲疾病進展及/或延長個體存活。 本文所用「延遲疾病進展」意指推遲、阻礙、減緩、減慢、穩定及/或延緩疾病(例如癌症)發展。此延遲可具有不同時長,此端視所治療疾病及/或個體之病史而定。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顯而易見,充分或顯著延遲實際上可涵蓋預防,此乃因該個體不會發生疾病。例如,可延遲晚期癌症,例如轉移發生。 「
有效量
」係至少實現特定病症之可量測改良或預防所需之最低濃度。本文中之有效量可根據諸如以下等因素而變化:患者之疾病狀態、年齡、性別及重量以及抗體在個體中誘發期望反應之能力。有效量亦為治療有益效應勝過治療之任何毒性或有害效應的量。對於預防性應用而言,有益或期望結果包括諸如以下等結果:消除或降低疾病風險、減輕其嚴重程度或延遲其發作,該疾病包括疾病之生物化學、組織學及/或行為症狀、其在疾病發展期間呈現之併發症及中間病理學表型。對於治療性應用而言,有益或期望結果包括諸如以下等臨床結果:降低一或多種自疾病引起之症狀、提高彼等罹患疾病者之生活品質、降低治療疾病所需其他藥劑之劑量、經由(靶向)增強另一藥劑之效應、延遲疾病進展及/或延長存活。在癌症或腫瘤之情形下,藥物之有效量可具有以下效應:減少癌細胞數目;減小腫瘤大小;抑制(即,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且合意地終止)癌細胞浸潤至周邊器官中;抑制(即,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且合意地終止)腫瘤轉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腫瘤生長;及/或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一或多種與病症相關之症狀。有效量可以一或多次投與來施用。出於本發明之目的,藥物、化合物或醫藥組合物之有效量係足以直接或間接達成預防性或治療性治療之量。如在臨床背景下所理解,藥物、化合物或醫藥組合物之有效量可或可不結合另一藥物、化合物或醫藥組合物達成。因此,可認為「有效量」係在投與一或多種治療劑之背景下進行,且若結合一或多種其他藥劑可達成或達成合意結果,則可認為單一藥劑係以有效量給予。 本文所用「結合」係指投與一種治療形式與另一治療形式。同樣,「結合」係指在向個體投與另一治療形式之間、期間或之後投與一種治療形式。 本文所用「完全反應」或「CR」係指全部靶病灶消失;「部分反應」或「PR」係指靶病灶最長直徑(SLD)之總和減小至少30%,將基線SLD視為參考值;且「穩定疾病」或「SD」係指靶病灶未充分縮小至符合PR,且未充分增加至符合PD,將自治療開始時之最小SLD視為參考值。 本文所用「進展性疾病」或「PD」係指靶病灶之SLD增加至少20%,將自治療開始或存在一或多個新病灶時記錄之最小SLD視為參考值。 本文所用「無進展存活」(PFS)係指在治療期間及之後所治療疾病(例如,癌症)不會惡化之時長。無進展存活可包括患者已經歷完全反應或部分反應之時間量以及患者已經歷穩定疾病之時間量。 本文所用「總體反應率」(ORR)係指完全反應(CR)率與部分反應(PR)率之總和。 本文所用」總體存活率」係指群組中可在特定持續時間後存活之個體之百分比。 「化學治療劑」係用於治療癌症之化學化合物。化學治療劑之實例包括烷基化劑,例如噻替哌(thiotepa)及環磷醯胺(CYTOXAN®);磺酸烷基酯,例如白消安(busulfan)、英丙舒凡(improsulfan)及哌泊舒凡(piposulfan);氮雜環丙烷,例如苯得哌(benzodopa)、卡波醌(carboquone)、米得哌(meturedopa)及烏得哌(uredopa);伸乙基亞胺及甲基蜜胺,包括六甲蜜胺、三伸乙基嘧胺、三伸乙基磷醯胺、三伸乙基硫代磷醯胺及三伸乙基硫化磷醯胺;多聚乙醯(尤其布拉他辛(bullatacin)及布拉他辛酮(bullatacinone));δ‑9-四氫大麻酚(屈大麻酚、MARINOL®);β-拉帕醌(lapachone);拉帕醇(lapachol);秋水仙鹼;樺木酸;喜樹鹼(camptothecin)(包括合成類似物托泊替康(topotecan) (HYCAMTIN®)、CPT-11(伊立替康(irinotecan)、CAMPTOSAR®)、乙醯基喜樹鹼、莨菪素及9-胺基喜樹鹼);苔蘚蟲素(bryostatin);培美曲塞(pemetrexed);卡利司他汀(callystatin);CC-1065 (包括其阿多來新(adozelesin)、卡折來新(carzelesin)及比折來新(bizelesin)合成類似物);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鬼臼酸;替尼泊苷(teniposide);念珠藻素(cryptophycin)(尤其念珠藻素1及念珠藻素8);多拉司他汀(dolastatin);多卡米星(duocarmycin)(包括合成類似物KW-2189及CB1-TM1);艾榴素(eleutherobin);水鬼蕉鹼(pancratistatin);TLK-286;CDP323、口服α-4整合素抑制劑;匍枝珊瑚醇(sarcodictyin);海綿抑制素(spongistatin);氮芥,例如瘤克寧錠(chlorambucil)、萘氮芥(chlornaphazine)、氯磷醯胺、雌莫司汀(estramustine)、異環磷醯胺、氮芥(mechlorethamine)、鹽酸氧氮芥、美法侖(melphalan)、新氮芥(novembichin)、苯乙酸氮芥膽甾醇酯(phenesterine)、潑尼氮芥(prednimustine)、曲磷胺、尿嘧啶氮芥;亞硝基脲,例如卡莫司汀(carmustine)、氯脲菌素(chlorozotocin)、福莫司汀(fotemustine)、洛莫司汀(lomustine)、尼莫司汀(nimustine)及(ranimnustine);抗生素,例如烯二炔抗生素(例如,卡奇黴素(calicheamicin),尤其卡奇黴素γ1I及卡奇黴素ωI 1(例如,參見Nicolaou等人,
Angew. Chem Intl. Ed. Engl.,
33: 183-186 (1994));達內黴素(dynemicin),包括達內黴素A;埃斯波黴素(esperamicin);以及新製癌菌素發色團(neocarzinostatin chromophore)及有關色蛋白烯二炔抗生素發色團)、阿克拉黴素(aclacinomysin)、放線菌素(actinomycin)、安麯黴素(authramycin)、偶氮絲胺酸、博來黴素(bleomycin)、放線菌素c、卡拉比星(carabicin)、洋紅黴素(carminomycin)、嗜癌黴素(carzinophilin)、色黴素(chromomycin)、更生黴素(dactinomycin)、唐黴素(daunorubicin)、地托比星(detorubicin)、6-重氮基-5-側氧基‑L-正白胺基、阿黴素(doxorubicin)(包括ADRIAMYCIN®、嗎啉基-阿黴素、氰基嗎啉基-阿黴素、2-吡咯啉并-阿黴素、HCl阿黴素脂質體注射液(DOXIL®)及去氧阿黴素)、泛艾黴素(epirubicin)、依索比星(esorubicin)、艾達黴素(idarubicin)、麻西羅黴素(marcellomycin)、絲裂黴素(mitomycin)(例如絲裂黴素C)、黴酚酸、諾加黴素(nogalamycin)、橄欖黴素(olivomycin)、培洛黴素(peplomycin)、波弗黴素(potfiromycin)、嘌呤黴素、三鐵阿黴素(quelamycin)、羅多比星(rodorubicin)、鏈黑菌素(streptonigrin)、鏈脲菌素(streptozocin)、殺結核菌素(tubercidin)、烏苯美司(ubenimex)、淨司他汀(zinostatin)、佐柔比星(zorubicin);抗代謝劑,例如胺甲蝶呤(methotrexate)、吉西他濱(gemcitabine)(GEMZAR®)、替加氟(tegafur)(UFTORAL®)、卡培他濱(capecitabine) (XELODA®)、埃博黴素(epothilone)及5-氟尿嘧啶(5-FU);葉酸類似物,例如二甲葉酸、胺甲蝶呤、蝶羅呤(pteropterin)、三甲曲沙(trimetrexate);嘌呤類似物,例如氟達拉濱(fludarabine)、6-巰嘌呤、硫咪嘌呤(thiamiprine)、硫鳥嘌呤;嘧啶類似物,例如安西他濱(ancitabine)、阿紮胞苷(azacitidine)、6-阿紮尿苷(azauridine)、卡莫氟(carmofur)、阿糖胞苷(cytarabine)、二去氧尿苷、去氧氟尿苷、依諾他濱(enocitabine)、氟尿苷及伊馬替尼(imatinib)(2-苯基胺基嘧啶衍生物)以及其他c-Kit抑制劑;抗腎上腺劑,例如胺魯米特(aminoglutethimide)、米托坦(mitotane)、曲洛司坦(trilostane);葉酸補充劑,例如亞葉酸;醋葡醛內酯;醛磷醯胺;胺基酮戊酸;恩尿嘧啶(eniluracil);安吖啶(amsacrine);貝斯特布西(bestrabucil);比生群(bisantrene);依達曲沙(edatraxate);地磷醯胺(defofamine);秋水仙胺(demecolcine);地吖醌(diaziquone);依氟鳥胺酸(elfornithine);依利乙銨(elliptinium acetate);依託格魯(etoglucid);硝酸鎵;羥基脲;香菇多糖;氯尼達明(lonidainine);類美坦辛(maytansinoids),例如美坦辛(maytansine)及安絲菌素(ansamitocin);米托胍腙(mitoguazone);米托蒽醌(mitoxantrone);美得眠(mopidanmol);硝基胺;噴司他汀(pentostatin);蛋胺氮芥(phenamet);吡柔比星(pirarubicin);洛索蒽醌(losoxantrone);2-乙基醯肼;丙卡巴肼(procarbazine);PSK®多糖複合物(JHS Natural Products, Eugene, OR);丙亞胺;根黴素;西佐喃(sizofiran);鍺螺胺(spirogermanium);替奴佐酸(tenuazonic acid);三亞胺醌(triaziquone);2,2',2''-三氯三乙胺;單端孢黴烯(trichothecene)(尤其T-2毒素、疣孢菌素A (verracurin A)、桿孢菌素A (roridin A)及蛇形菌索(anguidine));烏拉坦(urethan);長春地辛)(vindesine)(ELDISINE®、FILDESIN®);達卡巴嗪(dacarbazine);甘露氮芥(mannomustine);二溴甘露醇(mitobronitol);二溴衛矛醇(mitolactol);哌泊溴烷(pipobroman);gacytosine;阿糖胞苷(「Ara-C」);噻替哌;類紫杉醇(taxoid),例如,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 (TAXOL®)、太平洋紫杉醇之經白蛋白改造之奈米粒子調配物(ABRAXANE™)及多西紫杉醇(doxetaxel)(TAXOTERE®);瘤克寧錠;6-硫鳥嘌呤;巰嘌呤;胺甲蝶呤;鉑類似物,例如順鉑(cisplatin)及卡鉑(carboplatin);長春鹼(vinblastine)(VELBAN®);鉑;依託泊苷(etoposide) (VP‑16);異環磷醯胺;米托蒽醌;長春新鹼(vincristine) (ONCOVIN®);奧沙利鉑(oxaliplatin);醛氫葉酸;長春瑞濱(vinorelbine)(NAVELBINE®);諾肖林(novantrone);依達曲沙(edatrexate);道諾黴素(daunomycin);胺基蝶呤(aminopterin);伊班膦酸鹽(ibandronate);拓撲異構酶抑制劑RFS 2000;二氟甲基鳥胺酸(DMFO);類視色素,例如視黃酸;上述藥劑中任一者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酸或衍生物;以及上述藥劑中兩者或更多者之組合,例如環磷醯胺、阿黴素、長春新鹼及潑尼松龍(prednisolone)之組合療法之縮寫CHOP及利用與5-FU及醛氫葉酸組合之奧沙利鉑(ELOXATIN
TM
)之治療方案的縮寫FOLFOX。 化學治療劑之其他實例包括對可促進癌症生長之激素之效應具有調控、降低、阻斷或抑制作用且通常呈系統性或全身性治療形式的抗激素劑。其可為激素本身。實例包括抗雌激素及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包括(例如)他莫昔芬(tamoxifen)(包括NOLVADEX®他莫昔芬)、雷洛昔芬(raloxifene)(EVISTA®)、屈洛昔芬(droloxifene)、4-羥基他莫昔芬、曲沃昔芬(trioxifene)、金洛昔芬(keoxifene)、LY117018、奧那司酮(onapristone)及托瑞米芬(toremifene) (FARESTON®);抗孕酮(anti-progesterone);雌激素受體下調劑(ERD);雌激素受體拮抗劑,例如氟維司群(fulvestrant)(FASLODEX®);可用於抑制或關閉卵巢之藥劑,例如,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LHRH)激動劑,例如乙酸亮丙瑞林(leuprolide acetate)(LUPRON®及ELIGARD®)、乙酸戈舍瑞林(goserelin acetate)、乙酸布舍瑞林(buserelin acetate)及曲普瑞林(triptorelin);抗雄激素,例如氟利坦(flutamide)、尼魯米特(nilutamide)及比卡魯胺(bicalutamide);及抑制芳香酶之芳香酶抑制劑,其調控腎上腺中雌激素之產生,例如,4(5)-咪唑、胺魯米特、乙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MEGASE®)、依西美坦(exemestane) (AROMASIN®)、福美司坦(formestanie)、法倔唑(fadrozole)、伏氯唑(vorozole)(RIVISOR®)、來曲唑(letrozole)(FEMARA®)及阿納曲唑(anastrozole)(ARIMIDEX®)。另外,化學治療劑之此定義包括雙膦酸鹽,例如氯膦酸鹽(clodronate)(例如,BONEFOS®或OSTAC®)、依替膦酸鹽(etidronate) (DIDROCAL®)、NE-58095、唑來膦酸(zoledronic acid)/唑來膦酸鹽(ZOMETA®)、阿倫膦酸鹽(alendronate) (FOSAMAX®)、帕米膦酸鹽(pamidronate)(AREDIA®)、替魯膦酸鹽(tiludronate)(SKELID®)或利塞膦酸鹽(risedronate)(ACTONEL®);以及曲沙他濱(troxacitabine) (1,3-二氧戊環核苷胞嘧啶類似物);反義寡核苷酸,尤其彼等抑制涉及黏附細胞增殖之信號傳導路徑中之基因表現者,例如,PKC-α、Raf、H-Ras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疫苗,例如THERATOPE®疫苗及基因療法疫苗,例如ALLOVECTIN®疫苗、LEUVECTIN®疫苗及VAXID®疫苗;拓撲異構酶1抑制劑(例如,LURTOTECAN®);抗雌激素,例如氟維司群;Kit抑制劑,例如伊馬替尼或EXEL-0862 (酪胺酸激酶抑制劑);EGFR抑制劑,例如埃羅替尼(erlotinib)或西妥昔單抗(cetuximab);抗VEGF抑制劑,例如貝伐單抗(bevacizumab);伊立替康;rmRH (例如,ABARELIX®);拉帕替尼(lapatinib)及二甲苯磺酸拉帕替尼(ErbB-2及EGFR雙酪胺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劑,亦稱為GW572016);17AAG (格爾德黴素(geldanamycin)衍生物,其係熱休克蛋白(Hsp) 90毒物)及上述藥劑中任一者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酸或衍生物。 本文所用術語「
細胞介素
」通常係指由一種細胞群體釋放之作為細胞間介質對另一細胞起作用或對產生蛋白之細胞具有自分泌效應的蛋白。此等細胞介素之實例包括淋巴因子、單核因子;介白素(「IL」),例如IL-1、IL-1α、IL‑2、IL-3,IL-4、IL-5、IL-6、IL-7、IL-8、IL-9、IL10、IL-11、IL-12、IL-13、IL-15、IL-17A-F、IL-18至IL-29 (例如IL-23)、IL-31,包括PROLEUKIN
®
rIL-2;腫瘤壞死因子,例如TNF-α或TNF-β、TGF-β1-3;及其他多肽因子,包括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睫狀神經營養因子(「CNTF」)、CNTF樣細胞介素(「CLC」)、心臟營養素(「CT」)及套組配體(「KL」)。 本文所用術語「趨化因子」係指具有選擇性地誘導趨化性及白血球活化之能力的可溶性因子(例如,細胞介素)。其亦觸發血管生成、發炎、傷口癒合及腫瘤形成過程。實例趨化因子包括IL-8,即鼠類角質細胞化學吸引劑(KC)之人類同源物。 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本文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單數形式「一」、「或」及「該」包括複數個參考物。 本文在提及「約」值或參數時,其包括(且描述)關於該值或參數本身之變化形式。例如,關於「約X」之描述包括對「X」之描述。 本文所用術語「烷基」係指1至12個碳原子之飽和直鏈或具支鏈鏈單價烴基團。烷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甲基(Me、-CH
3
)、乙基(Et、-CH
2
CH
3
)、1-丙基(n-Pr、正丙基、-CH
2
CH
2
CH
3
)、2-丙基(i-Pr、異丙基、-CH(CH
3
)
2
)、1‑丁基(n-Bu、正丁基、-CH
2
CH
2
CH
2
CH
3
)、2-甲基-1-丙基(i-Bu、異丁基、-CH
2
CH(CH
3
)
2
)、2-丁基(s-Bu、第二丁基、-CH(CH
3
)CH
2
CH
3
)、2-甲基-2-丙基(t-Bu、第三丁基、-C(CH
3
)
3
)、1-戊基(正戊基、-CH
2
CH
2
CH
2
CH
2
CH
3
)、2-戊基(-CH(CH
3
)CH
2
CH
2
CH
3
)、3-戊基(-CH(CH
2
CH
3
)
2
)、2-甲基-2-丁基(-C(CH
3
)
2
CH
2
CH
3
)、3-甲基-2-丁基(‑CH(CH
3
)CH(CH
3
)
2
)、3-甲基-1-丁基(-CH
2
CH
2
CH(CH
3
)
2
)、2-甲基-1-丁基(-CH
2
CH(CH
3
)CH
2
CH
3
)、1-己基(‑CH
2
CH
2
CH
2
CH
2
CH
2
CH
3
)、2-己基(-CH(CH
3
)CH
2
CH
2
CH
2
CH
3
)、3-己基(-CH(CH
2
CH
3
)(CH
2
CH
2
CH
3
))、2-甲基-2-戊基(‑C(CH
3
)
2
CH
2
CH
2
CH
3
)、3-甲基-2-戊基(-CH(CH
3
)CH(CH
3
) CH
2
CH
3
)、4-甲基-2-戊基(-CH(CH
3
)CH
2
CH(CH
3
)
2
)、3-甲基-3-戊基(-C(CH
3
)(CH
2
CH
3
)
2
)、2-甲基-3-戊基(-CH(CH
2
CH
3
)CH(CH
3
)
2
)、2,3-二甲基-2-丁基(-C(CH
3
)
2
CH(CH
3
)
2
)、3,3-二甲基-2-丁基-(-CH(CH
3
)C(CH
3
)
3
、1-庚基、1-辛基及諸如此類。 術語「烯基」係指具有至少一個不飽和位點(即碳-碳sp
2
雙鍵)之2至12個碳原子之直鏈或具支鏈單價烴基,其中烯基包括具有「順」及「反」定向或另一選擇為「E」及「Z」定向之基團。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乙烯基(ethylenyl或vinyl)(-CH=CH
2
)、烯丙基(-CH
2
CH=CH
2
)及諸如此類。 術語「炔基」係指具有至少一個不飽和位點(即碳-碳sp三鍵)之2至12個碳原子之直鏈或具支鏈單價烴基。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乙炔基(-C≡CH)、丙炔基(炔丙基、‑CH
2
C≡CH)及諸如此類。 術語「碳環」、「碳環基」、「碳環環」及「環烷基」係指具有3至12個呈單環之碳原子或7至12個呈二環之碳原子之單價非芳香族飽和或部分不飽和環。具有7至12個原子之二環碳環可佈置呈(例如)二環[4,5]、[5,5]、[5,6]或[6,6]系統,且具有9或10個環原子之二環碳環可佈置呈二環[5,6]或[6,6]系統或橋接系統,例如二環[2.2.1]庚烷、二環[2.2.2]辛烷及二環[3.2.2]壬烷。單環碳環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1-環戊-1-烯基、1-環戊‑2-烯基、1-環戊-3-烯基、環己基、1-環己-1-烯基、1-環己-2-烯基、1-環己-3-烯基、環己二烯基、環庚基、環辛基、環壬基、環癸基、環十一基、環十二基及諸如此類。 「芳基」意指藉由自母體芳香族環系統之單一碳原子去除一個氫原子獲得之6至18個碳原子的單價芳香族烴基。一些芳基在實例性結構中表示為「Ar」。芳基包括包含稠合至飽和、部分不飽和環或芳香族碳環或雜環環之芳香族環的二環基團。典型芳基包括(但不限於)衍生自苯(苯基)、經取代苯、萘、蒽、茚基、二氫茚基、1,2-二氫萘、1,2,3,4-四氫萘基及諸如此類之基團。 術語「雜環」、「雜環基」及「雜環環」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且係指具有3至18個環原子之飽和或部分不飽和(即在環內具有一或多個雙鍵及/或三鍵)碳環基團,其中至少一個環原子係選自氮、氧及硫之雜原子,其餘環原子為C,其中一或多個環原子視情況獨立地經一或多個下文所述取代基取代。雜環可係具有3至7個環成員(2至6個碳原子及1至4個雜原子選自N、O、P及S)之單環或具有7至10個環成員(4至9個碳原子及1至6個選自N、O、P及S之雜原子)之二環,例如:二環[4,5]、[5,5]、[5,6]或[6,6]系統。雜環環闡述於以下文獻中:Paquette,Leo A.「Principles of Modern Heterocyclic Chemistry」(W.A. Benjamin, New York, 1968),尤其第1、3、4、6、7及9章;「The Chemistry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 series of Monographs」(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50年至今),尤其第13、14、16、19及28卷;及J. Am. Chem. Soc. 82:5566 (1960)。雜環環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吡咯啶基、四氫呋喃基、二氫呋喃基、四氫噻吩基、四氫吡喃基、二氫吡喃基、四氫噻喃基、六氫吡啶基、嗎啉基、硫嗎啉基、氧硫雜環己基、六氫吡嗪基、高六氫吡嗪基、氮雜環丁基、氧雜環丁基、硫雜環丁基、高六氫吡啶基、氧雜環庚基、硫雜環庚基、噁氮呯基、二氮呯基、硫氮呯基、2-吡咯啉基、3-吡咯啉基、二氫吲哚基、2H-吡喃基、4H-吡喃基、二氧雜環己基、1,3-二氧戊環基、吡唑啉基、二噻烷基、二硫戊環基、二氫吡喃基、二氫噻吩基、二氫呋喃基、吡唑啶基、咪唑啉基、咪唑啶基、3-氮雜二環[3.1.0]己基、3-氮雜二環[4.1.0]庚基及氮雜二環[2.2.2]己基。螺部分亦包括在此定義之範圍內。環原子經側氧基(=O)部分取代之雜環基團之實例係嘧啶酮基及1,1-二側氧基-硫嗎啉基。 術語「雜芳基」係指5員或6員環之單價芳香族基團,且包括5至18個原子之稠合環系統(其中至少一者係芳香族),該等原子含有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氮、氧及硫之雜原子。雜芳基之實例係吡啶基(包括例如2-羥基吡啶基)、咪唑基、咪唑并吡啶基、嘧啶基(包括例如4-羥基嘧啶基)、吡唑基、三唑基、吡嗪基、四唑基、呋喃基、噻吩基、異噁唑基、噻唑基、噁唑基、異噻唑基、吡咯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吲哚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呋喃基、
啉基、吲哚基、吲嗪基、酞嗪基、嗒嗪基、三嗪基、異吲哚基、蝶啶基、嘌呤基、噁二唑基、三唑基、噻二唑基、呋呫基、苯并呋呫基、苯并苯硫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喹唑啉基、喹噁啉基、萘啶基及呋喃并吡啶基。 倘若可能,則雜環或雜芳基可與碳(碳連接)或氮(氮連接)附接。例如且不加以限制,與碳鍵結之雜環或雜芳基可在以下位置處鍵結:吡啶之2、3、4、5或6位;嗒嗪之3、4、5或6位;嘧啶之2、4、5或6位;吡嗪之2、3、5或6位;呋喃、四氫呋喃、硫代呋喃、噻吩、吡咯或四氫吡咯之2、3、4或5位;噁唑、咪唑或噻唑之2、4或5位;異噁唑、吡唑或異噻唑之3、4或5位;氮雜環丙烷之2或3位;氮雜環丁烷之2、3或4位;喹啉之2、3、4、5、6、7或8位;或異喹啉之1、3、4、5、6、7或8位。 例如且不加以限制,與氮鍵結之雜環或雜芳基可在以下位置處鍵結:氮雜環丙烷、氮雜環丁烷、吡咯、吡咯啶、2-吡咯啉、3-吡咯啉、咪唑、咪唑啶、2-咪唑啉、3-咪唑啉、吡唑、吡唑啉、2-吡唑啉、3-吡唑啉、六氫吡啶、六氫吡嗪、吲哚、二氫吲哚或1H-吲唑之1位;異吲哚或異二氫吲哚之2位;嗎啉之4位及咔唑或β-哢啉之9位。 存在於雜芳基或雜環基中之雜原子包括氧化形式,例如N
+
→O
-
、S(O)及S(O)
2
。 術語「鹵基」係指F、Cl、Br或I。 本文所用片語「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係指本發明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有機或無機鹽。實例性鹽包括(但不限於)硫酸鹽、檸檬酸鹽、乙酸鹽、草酸鹽、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硝酸鹽、硫酸氫鹽、磷酸鹽、酸式磷酸鹽、異菸酸鹽、乳酸鹽、水楊酸鹽、酸式檸檬酸鹽、酒石酸鹽、油酸鹽、鞣酸鹽、泛酸鹽、酒石酸氫鹽、抗壞血酸鹽、琥珀酸鹽、馬來酸鹽、龍膽酸鹽、富馬酸鹽、葡萄糖酸鹽、葡糖醛酸鹽、糖二酸鹽、甲酸鹽、苯甲酸鹽、麩胺酸鹽、甲磺酸鹽(methanesulfonate, mesylate)、乙磺酸鹽、苯磺酸鹽、對甲苯磺酸鹽及雙羥萘酸鹽(即,1,1'-亞甲基-雙-(2-羥基-3-萘酸鹽))、鹼金屬(例如鈉及鉀)鹽、鹼土金屬(例如鎂)鹽及銨鹽。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涉及包括另一分子,例如乙酸根離子、琥珀酸根離子或另一抗衡離子。抗衡離子可係穩定母體化合物上之電荷之任何有機或無機部分。此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在其結構中可具有一個以上帶電原子。多個帶電原子為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部分之情形可具有多個抗衡離子。因此,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具有一或多個帶電原子及/或一或多個抗衡離子。 若本發明化合物係鹼,則期望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藉由業內可用之任何適宜方法製備,例如,用以下酸處理游離鹼:無機酸,例如鹽酸、氫溴酸、硫酸、硝酸、甲磺酸、磷酸及諸如此類;或有機酸,例如乙酸、馬來酸、琥珀酸、苦杏仁酸、富馬酸、丙二酸、丙酮酸、草酸、草酸、水楊酸、吡喃糖苷基酸(pyranosidyl acid)(例如葡糖醛酸或半乳糖醛酸)、α羥基酸(例如檸檬酸或酒石酸)、胺基酸(例如天冬胺酸或麩胺酸)、芳香族酸(例如苯甲酸或桂皮酸)、磺酸(例如對甲苯磺酸或乙磺酸)或諸如此類。 若本發明化合物係酸,則期望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任何適宜方法製備,例如,用諸如以下等無機或有機鹼處理游離酸:胺(一級、二級或三級)、鹼金屬氫氧化物或鹼土金屬氫氧化物或諸如此類。適宜鹽之說明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源自以下之有機鹽:胺基酸(例如甘胺酸及精胺酸)、氨、一級、二級及三級胺及環狀胺(例如六氫吡啶、嗎啉及六氫吡嗪);及源自以下之無機鹽:鈉、鈣、鉀、鎂、錳、鐵、銅、鋅、鋁及鋰。 片語「醫藥上可接受之」指示物質或組合物必須在化學上及/或毒理學上與包含調配物之其他成份及/或用其治療之哺乳動物相容。 「溶劑合物」係指一或多種溶劑分子與本發明化合物之締合物或複合物。形成溶劑合物之溶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水、異丙醇、乙醇、甲醇、DMSO、乙酸乙酯、乙酸及乙醇胺。術語「水合物」係指溶劑分子為水之複合物。 應理解,本文所述本發明之態樣及變化形式包括「由態樣及變化形式組成」及/或「基本上由態樣及變化形式組成」。
III 方法
在一個態樣中,本文提供治療個體之癌症或延遲其進展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有效量之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使個體在停止治療後產生持續反應。 本發明方法可用於治療期望增強免疫原性(例如增加對癌症治療之腫瘤免疫原性)之病況。可治療多種癌症,或可延遲其進展,包括(但不限於)可含有BRAF V600E突變之癌症、可含有BRAF野生型之癌症、可含有KRAS野生型之癌症或可含有活化性KRAS突變之癌症。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可處於早期或處於晚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結腸直腸癌。結腸直腸癌可處於早期或處於晚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可處於早期或處於晚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胰腺癌。胰腺癌可處於早期或晚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血液惡性病。血液惡性病可處於早期或晚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卵巢癌。卵巢癌可處於早期或處於晚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乳癌。乳癌可處於早期或處於晚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腎細胞癌。腎細胞癌可處於早期或處於晚期。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治療個體係人類。 在另一態樣中,本文提供增強患有癌症之個體之免疫功能的方法,其包含投與有效量之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中之CD8 T細胞之初免、活化、增殖及/或細胞溶解活性相對於投與PD-1途徑拮抗劑及MEK抑制劑之前有所增強。在一些實施例中,CD8 T細胞初免之特徵在於CD8 T細胞中之CD44表現有所升高及/或細胞溶解活性有所增強。在一些實施例中,CD8 T細胞活化之特徵在於γ-IFN
+
CD8 T細胞之頻率有所升高。在一些實施例中,CD8 T細胞係抗原特異性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抑制經由PD-L1表面表現之信號傳導之免疫逃避。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中之癌細胞之MHC I類抗原表現之表現相對於投與PD-1途徑拮抗劑及MEK抑制劑之前有所升高。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中之抗原呈遞細胞之成熟及活化相對於投與PD-1途徑拮抗劑及MEK抑制劑之前有所增強。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抗原呈遞細胞係樹突狀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呈遞細胞之成熟之特徵在於CD83
+
樹突狀細胞之頻率有所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呈遞細胞之活化之特徵在於樹突狀細胞上CD80及CD86之表現有所升高。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之細胞介素IL-10及/或趨化因子IL-8 (鼠類KC之人類同源物)之血清濃度相對於投與抗PD‑L1抗體及MEK抑制劑之前有所降低。 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之T細胞浸潤程度有所升高。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組合療法包含投與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可以業內已知之任何適宜方式投與。例如,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可依序(在不同時間)或同時(在同一時間)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連續投與MEK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間歇地投與MEK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PD-1軸結合拮抗劑之前投與MEK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與投與PD-1軸結合拮抗劑同時投與MEK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PD-1軸結合拮抗劑之後投與MEK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治療個體之癌症或延遲其進展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有效量之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進一步包含投與其他療法。其他療法可係輻射療法、手術(例如,病灶切除術及乳房切除術)、化學療法、基因療法、DNA療法、病毒療法、RNA療法、免疫療法、骨髓移植、奈米療法、單株抗體療法或上述療法之組合。其他療法可呈輔助或新輔助療法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療法係投與小分子酶促抑制劑或抗轉移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療法係投與副效應限制劑(例如,意欲減少治療副效應之發作及/或減輕其嚴重程度之藥劑,例如抗嘔吐劑等)。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療法係輻射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療法係手術。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療法係輻射療法與手術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療法係γ輻照。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療法係靶向PI3K/AKT/mTOR途徑之療法、HSP90抑制劑、微管蛋白抑制劑、細胞凋亡抑制劑及/或化學預防劑。其他療法可係上文所述化學治療劑中之一或多者。 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可藉由相同投與路徑或藉由不同投與路徑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經以下方式投與PD-1軸結合拮抗劑:經靜脈內、經肌內、經皮下、經局部、經口、經皮、經腹膜內、經眶內、藉由植入、藉由吸入、經鞘內、經心室內或經鼻內。在一些實施例中,經以下方式投與MEK抑制劑:經靜脈內、經肌內、經皮下、經局部、經口、經皮、經腹膜內、經眶內、藉由植入、藉由吸入、經鞘內、經心室內或經鼻內。 可在該等方法中使用業內已知或上文所述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中之任一者。
PD-1 軸結合拮抗劑
本文提供治療個體之癌症或延遲其進展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有效量之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例如,PD-1軸結合拮抗劑包括PD-1結合拮抗劑、PD-L1結合拮抗劑及PD-L2結合拮抗劑。「PD-1」之替代名稱包括CD279及SLEB2。「PD-L1」之替代名稱包括B7-H1、B7‑4、CD274及B7-H。「PD-L2」之替代名稱包括B7-DC、Btdc及CD273。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及PD-L2係人類PD-1、PD-L1及PD-L2。 在一些實施例中,PD-1結合拮抗劑係抑制PD-1與其配體結合配偶體結合之分子。在一具體態樣中,PD-1配體結合配偶體係PD-L1及/或PD-L2。在另一實施例中,PD-L1結合拮抗劑係抑制PD-L1與其結合配偶體結合之分子。在具體態樣中,PD-L1結合配偶體係PD-1及/或B7-1。在另一實施例中,PD-L2結合拮抗劑係抑制PD-L2與其結合配偶體結合之分子。在具體態樣中,PD-L2結合配偶體係PD-1。拮抗劑可係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免疫黏附素、融合蛋白或寡肽。 在一些實施例中,PD-1結合拮抗劑係抗PD-1抗體(例如,人類抗體、人類化抗體或嵌合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MDX-1106、Merck 3475及CT-011。在一些實施例中,PD-1結合拮抗劑係免疫黏附素(例如,包含PD-L1或PD-L2之融合至恆定區(例如,免疫球蛋白序列之Fc區)之細胞外或PD-1結合部分的免疫黏附素。在一些實施例中,PD-1結合拮抗劑係AMP-224。在一些實施例中,PD-L1結合拮抗劑係抗PD‑L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拮抗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YW243.55.S70、MPDL3280A及MDX-1105。MDX-1105(亦稱為BMS-936559係闡述於WO 2007/005874中之抗PD-L1抗體。抗體YW243.55.S70(分別顯示於SEQ ID No. 20及21中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序列)係闡述於WO 2010/077634 A1中之抗PD-L1。MDX-1106(亦稱為MDX-1106-04、ONO-4538或BMS-936558)係闡述於WO2006/121168中之抗PD-1抗體。Merck 3745(亦稱為MK‑3475或SCH-900475)係闡述於WO2009/114335中之抗PD-1抗體。CT-011(亦稱為hBAT或hBAT-1)係闡述於WO2009/101611中之抗PD-1抗體。AMP-224 (亦稱為B7‑DCIg)係闡述於WO2010/027827及WO2011/066342中之PD-L2-Fc融合物可溶性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係MDX-1106。「MDX-1106」之替代名稱包括MDX-1106-04、ONO-4538、BMS-936558或尼沃魯單抗(Nivolumab)。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係尼沃魯單抗(CAS登記號:946414-94-4)。在又一實施例中,提供經分離抗PD-1抗體,其包含含有SEQ ID NO:22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及/或包含SEQ ID NO:23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之輕鏈可變區。在又一實施例中,提供經分離抗PD-1抗體,其包含重鏈及/或輕鏈序列,其中: (a)該重鏈序列與以下重鏈序列具有至少8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序列一致性: QVQLVESGGGVVQPGRSLRLDCKASGITFSNSGMHWVRQAPGKGLEWVAVIWYDGSKRYYADSVKGRFTISRDNSKNTLFLQMNSLRAEDTAVYYCATNDDYWGQGTLVTVSSASTKGPSVFPLAPCSRSTSES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KTYTCNVDHKPSNTKVDKRVESKYGPPCPPCPAPEF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QEDPEVQFNWYVDGVEVHNAKTKPREEQF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GLPSSIEKTISKAKGQPREPQVYTLPPSQ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RLTVDKSRWQE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LGK (SEQ ID NO:22),或 (b)該輕鏈序列與以下輕鏈序列具有至少8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序列一致性: EIVLTQSPATLSLSPGERATLSCRASQSVSSYLAWYQQKPGQAPRLLIYDASNRATGIPARFSGSGSGTDFTLTISSLEPEDFAVYYCQQSSNWPRTFGQGTKVEIKR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SSPVTKSFNRGEC (SEQ ID NO:23)。 用於本發明方法之抗PD-L1抗體之實例及其製備方法闡述於PCT專利申請案WO 2010/077634 A1中,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PD-1軸結合拮抗劑係抗PD-L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能夠抑制PD-L1與PD-1之間及/或PD-L1與B7-1之間之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係單株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抗體片段:Fab、Fab'-SH、Fv、scFv及(Fab')
2
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係人類化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係人類抗體。 用於本發明中之抗PD-L1抗體(包括含有此等抗體之組合物)(例如彼等闡述於WO 2010/077634 A1中者)可與MEK抑制劑組合用於治療癌症。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包含含有SEQ ID NO:20之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及包含SEQ ID NO:21之胺基酸序列之輕鏈可變區。 在一個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含有重鏈可變區多肽包含HVR-H1、HVR-H2及HVR-H3序列,其中: (a) HVR-H1序列係GFTFSX
1
SWIH (SEQ ID NO: 1); (b) HVR-H2序列係AWIX
2
PYGGSX
3
YYADSVKG (SEQ ID NO:2); (c) HVR-H3序列係RHWPGGFDY (SEQ ID NO:3); 另外其中:X
1
係D或G;X
2
係S或L;X
3
係T或S。 在一個具體態樣中,X
1
係D;X
2
係S且X
3
係T。在另一態樣中,多肽進一步包含根據下式併置於HVR之間之可變區重鏈框架序列:(HC-FR1)-(HVR-H1)-(HC-FR2)-(HVR-H2)-(HC-FR3)-(HVR-H3)-(HC-FR4)。在再一態樣中,框架序列係源自人類共有框架序列。在又一態樣中,框架序列係VH亞群II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框架序列中之至少一者如下: HC-FR1係EVQLVESGGGLVQPGGSLRLSCAAS (SEQ ID NO: 4) HC-FR2係WVRQAPGKGLEWV (SEQ ID NO: 5) HC-FR3係RFTISADTSKNTAYLQMNSLRAEDTAVYYCAR (SEQ ID NO:6) HC-FR4係WGQGTLVTVSA (SEQ ID NO:7)。 在又一態樣中,重鏈多肽進一步與包含HVR-L1、HVR-L2及HVR-L3之可變區輕鏈組合,其中: (a) HVR-L1序列係RASQX
4
X
5
X
6
TX
7
X
8
A (SEQ ID NO. 8); (b) HVR-L2序列係SASX
9
LX
10
S, (SEQ ID NO 9); (c) HVR-L3序列係QQX
11
X
12
X
13
X
14
PX
15
T (SEQ ID N O:10); 另外其中:X
4
係D或V;X
5
係V或I;X
6
係S或N;X
7
係A或F;X
8
係V或L;X
9
係F或T;X
10
係Y或A;X
11
係Y、G、F或S;X
12
係L、Y、F或W;X
13
係Y、N、A、T、G、F或I;X
14
係H、V、P、T或I;X
15
係A、W、R、P或T。 在又一態樣中,X
4
係D;X
5
係V;X
6
係S;X
7
係A;X
8
係V;X
9
係F;X
10
係Y;X
11
係Y;X
12
係L;X
13
係Y;X
14
係H;X
15
係A。在又一態樣中,輕鏈進一步包含根據下式併置於HVR之間之可變區輕鏈框架序列:(LC-FR1)-(HVR-L1)-(LC-FR2)-(HVR-L2)-(LC-FR3)-(HVR-L3)-(LC-FR4)。在又一態樣中,框架序列係源自人類共有框架序列。在又一態樣中,框架序列係VLκ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框架序列中之至少一者如下: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係包含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序列之經分離抗PD-L1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其中: (a)該重鏈包含HVR-H1、HVR-H2及HVR-H3,其中另外:
(b)該輕鏈包含HVR-L1、HVR-L2及HVR-L3,其中另外:
另外其中:X
1
係D或G;X
2
係S或L;X
3
係T或S;X
4
係D或V;X
5
係V或I;X
6
係S或N;X
7
係A或F;X
8
係V或L;X
9
係F或T;X
10
係Y或A;X
11
係Y、G、F或S;X
12
係L、Y、F或W;X
13
係Y、N、A、T、G、F或I;X
14
係H、V、P、T或I;X
15
係A、W、R、P或T。 在一具體態樣中,X
1
係D;X
2
係S且X
3
係T。在另一態樣中,X
4
係D;X
5
係V;X
6
係S;X
7
係A;X
8
係V;X
9
係F;X
10
係Y;X
11
係Y;X
12
係L;X
13
係Y;X
14
係H;X
15
係A。在又一態樣中,X
1
係D;X
2
係S且X
3
係T,X
4
係D;X
5
係V;X
6
係S;X
7
係A;X
8
係V;X
9
係F;X
10
係Y;X
11
係Y;X
12
係L;X
13
係Y;X
14
係H且X
15
係A。 在又一態樣中,重鏈可變區包含一或多個如下併置於HVR之間之框架序列:(HC-FR1)-(HVR-H1)-(HC-FR2)-(HVR-H2)-(HC-FR3)-(HVR-H3)-(HC-FR4),且輕鏈可變區包含一或多個如下併置於HVR之框架序列:(LC-FR1)-(HVR-L1)-(LC-FR2)-(HVR-L2)-(LC-FR3)-(HVR-L3)-(LC-FR4)。在又一態樣中,框架序列係源自人類共有框架序列。在又一態樣中,重鏈框架序列係源自Kabat亞群I、II或III序列。在又一態樣中,重鏈框架序列係VH亞群II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一或多個重鏈框架序列如下:
在又一態樣中,輕鏈框架序列係源自Kabat κI、II、II或IV亞群序列。在又一態樣中,輕鏈框架序列係VL κ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一或多個輕鏈框架序列如下:
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抗體進一步包含人類或鼠類恆定區。在又一態樣中,人類恆定區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IgG2、IgG3、IgG4。在又一具體態樣中,人類恆定區係IgG1。在又一態樣中,鼠類恆定區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A、IgG2B、IgG3。在又一態樣中,鼠類恆定區係IgG2A。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抗體具有經降低或最低效應子功能。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最低效應子功能係自「無效應子之Fc突變」或無糖基化引起。在又一實施例中,無效應子之Fc突變係恆定區中之N297A或D265A/N297A取代。 在再一實施例中,提供包含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序列之抗PD-L1抗體,其中: (a) 該重鏈進一步包含分別與GFTFSDSWIH (SEQ ID NO: 15)、AWISPYGGSTYYADSVKG (SEQ ID NO: 16)及RHWPGGFDY (SEQ ID NO:3)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之HVR-H1、HVR-H2及HVR-H3序列,或 (b) 該輕鏈進一步包含分別與RASQDVSTAVA (SEQ ID NO: 17)、SASFLYS (SEQ ID NO: 18)及QQYLYHPAT (SEQ ID NO: 19)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之HVR-L1、HVR-L2及HVR-L3序列。 在一具體態樣中,序列一致性係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在另一態樣中,重鏈可變區包含一或多個如下併置於HVR之間之框架序列:(HC-FR1)-(HVR-H1)-(HC-FR2)-(HVR-H2)-(HC-FR3)-(HVR-H3)-(HC-FR4),且輕鏈可變區包含一或多個如下併置於HVR之間之框架序列:(LC-FR1)-(HVR-L1)-(LC-FR2)-(HVR-L2)-(LC-FR3)-(HVR-L3)-(LC-FR4)。在再一態樣中,框架序列係源自人類共有框架序列。在又一態樣中,重鏈框架序列係源自Kabat亞群I、II或III序列。在又一態樣中,重鏈框架序列係VH亞群II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一或多個重鏈框架序列如下:
在又一態樣中,輕鏈框架序列係源自Kabat κI、II、II或IV亞群序列。在又一態樣中,輕鏈框架序列係VL κ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一或多個輕鏈框架序列如下:
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抗體進一步包含人類或鼠類恆定區。在又一態樣中,人類恆定區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IgG2、IgG3、IgG4。在又一具體態樣中,人類恆定區係IgG1。在又一態樣中,鼠類恆定區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IgG2B、IgG3。在又一態樣中,鼠類恆定區係IgG2A。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抗體具有經降低或最低效應子功能。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最低效應子功能係自「無效應子之Fc突變」或無糖基化引起。在又一實施例中,無效應子之Fc突變係恆定區中之N297A或D265A/N297A取代。 在又一實施例中,提供包含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序列之經分離抗PD-L1抗體,其中: (a)該重鏈序列與以下重鏈序列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E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TFSDSWIHWVRQAPGKGLEWVAWISPYGGSTYYADSVKGRFTISADTSKNTAYLQMNSLRAEDTAVYYCARRHWPGGFDYWGQGTLVTVSA (SEQ ID NO:20),或 (b)該輕鏈序列與以下輕鏈序列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DIQMTQSPSSLSASVGDRVTITCRASQDVSTAVAWYQQKPGKAPKLLIYSASFLY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YLYHPATFGQGTKVEIKR(SEQ ID NO:21)。 在一具體態樣中,序列一致性係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在另一態樣中,重鏈可變區包含一或多個如下併置於HVR之間之框架序列:(HC-FR1)-(HVR-H1)-(HC-FR2)-(HVR-H2)-(HC-FR3)-(HVR-H3)-(HC-FR4),且輕鏈可變區包含一或多個如下併置於HVR之間之框架序列:(LC-FR1)-(HVR-L1)-(LC-FR2)-(HVR-L2)-(LC-FR3)-(HVR-L3)-(LC-FR4)。在再一態樣中,框架序列係源自人類共有框架序列。在又一態樣中,重鏈框架序列係源自Kabat亞群I、II或III序列。在又一態樣中,重鏈框架序列係VH亞群II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一或多個重鏈框架序列如下:
在又一態樣中,輕鏈框架序列係源自Kabat κI、II、II或IV亞群序列。在又一態樣中,輕鏈框架序列係VL κ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一或多個輕鏈框架序列如下:
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抗體進一步包含人類或鼠類恆定區。在又一態樣中,人類恆定區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IgG2、IgG3、IgG4。在又一具體態樣中,人類恆定區係IgG1。在又一態樣中,鼠類恆定區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A、IgG2B、IgG3。在又一態樣中,鼠類恆定區係IgG2A。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抗體具有經降低或最低效應子功能。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最低效應子功能係自原核細胞中產生引起。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最低效應子功能係自「無效應子之Fc突變」或無糖基化引起。在又一實施例中,無效應子之Fc突變係恆定區中之N297A或D265A/N297A取代。 在又一實施例中,提供包含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序列之經分離抗PD-L1抗體,其中: (a)該重鏈序列與以下重鏈序列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E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TFSDSWIHWVRQAPGKGLEWVAWISPYGGSTYYADSVKGRFTISADTSKNTAYLQMNSLRAEDTAVYYCARRHWPGGFDYWGQGTLVTVSS (SEQ ID NO:24),或 (b)該輕鏈序列與以下輕鏈序列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DIQMTQSPSSLSASVGDRVTITCRASQDVSTAVAWYQQKPGKAPKLLIYSASFLY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YLYHPATFGQGTKVEIKR(SEQ ID NO:21)。 在一具體態樣中,序列一致性係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在另一態樣中,重鏈可變區包含一或多個如下併置於HVR之間之框架序列:(HC-FR1)-(HVR-H1)-(HC-FR2)-(HVR-H2)-(HC-FR3)-(HVR-H3)-(HC-FR4),且輕鏈可變區包含一或多個如下併置於HVR之間之框架序列:(LC-FR1)-(HVR-L1)-(LC-FR2)-(HVR-L2)-(LC-FR3)-(HVR-L3)-(LC-FR4)。在再一態樣中,框架序列係源自人類共有框架序列。在又一態樣中,重鏈框架序列係源自Kabat亞群I、II或III序列。在又一態樣中,重鏈框架序列係VH亞群II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一或多個重鏈框架序列如下:
在又一態樣中,輕鏈框架序列係源自Kabat κI、II、II或IV亞群序列。在又一態樣中,輕鏈框架序列係VL κ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一或多個輕鏈框架序列如下:
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抗體進一步包含人類或鼠類恆定區。在又一態樣中,人類恆定區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IgG2、IgG3、IgG4。在又一具體態樣中,人類恆定區係IgG1。在又一態樣中,鼠類恆定區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A、IgG2B、IgG3。在又一態樣中,鼠類恆定區係IgG2A。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抗體具有經降低或最低效應子功能。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最低效應子功能係自原核細胞中產生引起。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最低效應子功能係自「無效應子之Fc突變」或無糖基化引起。在又一實施例中,無效應子之Fc突變係恆定區中之N297A或D265A/N297A取代。 在再一實施例中,抗PD-1抗體係MPDL3280A。在又一實施例中,提供經分離抗PD-1抗體,其包含含有SEQ ID NO:24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及/或包含SEQ ID NO:25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之輕鏈可變區。在又一實施例中,提供經分離抗PD-1抗體,其包含重鏈及/或輕鏈序列,其中: (a)該重鏈序列與以下重鏈序列具有至少8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序列一致性: E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TFSDSWIHWVRQAPGKGLEWVAWISPYGGSTYYADSVKGRFTISADTSKNTAYLQMNSLRAEDTAVYYCARRHWPGGFDYWGQGTL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A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SEQ ID NO:26),或 (b)該輕鏈序列與以下輕鏈序列具有至少8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序列一致性: DIQMTQSPSSLSASVGDRVTITCRASQDVSTAVAWYQQKPGKAPKLLIYSASFLY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YLYHPATFGQGTKVEIKR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SSPVTKSFNRGEC (SEQ ID NO: 27)。 在又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包含上述抗PD-L1抗體中之任一者與至少一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組合之組合物。 在又一實施例中,提供編碼抗PD-L1抗體之輕鏈或重鏈可變區序列之經分離核酸,其中: (a) 該重鏈進一步包含分別與GFTFSDSWIH (SEQ ID NO: 15)、AWISPYGGSTYYADSVKG (SEQ ID NO: 16)及RHWPGGFDY (SEQ ID NO:3)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之HVR-H1、HVR-H2及HVR-H3序列,且 (b) 該輕鏈進一步包含分別與RASQDVSTAVA (SEQ ID NO: 17)、SASFLYS (SEQ ID NO: 18)及QQYLYHPAT (SEQ ID NO: 19)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之HVR-L1、HVR-L2及HVR-L3序列。 在一具體態樣中,序列一致性係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在態樣中,重鏈可變區包含一或多個如下併置於HVR之間之框架序列:(HC-FR1)-(HVR-H1)-(HC-FR2)-(HVR-H2)-(HC-FR3)-(HVR-H3)-(HC-FR4),且輕鏈可變區包含一或多個如下併置於HVR之間之框架序列:(LC-FR1)-(HVR-L1)-(LC-FR2)-(HVR-L2)-(LC-FR3)-(HVR-L3)-(LC-FR4)。在再一態樣中,框架序列係源自人類共有框架序列。在又一態樣中,重鏈框架序列係源自Kabat亞群I、II或III序列。在又一態樣中,重鏈框架序列係VH亞群II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一或多個重鏈框架序列如下:
在又一態樣中,輕鏈框架序列係源自Kabat κI、II、II或IV亞群序列。在又一態樣中,輕鏈框架序列係VL κI共有框架。在又一態樣中,一或多個輕鏈框架序列如下:
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本文所述抗體(例如抗PD-1抗體、抗PD-L1抗體或抗PD-L2抗體)進一步包含人類或鼠類恆定區。在又一態樣中,人類恆定區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IgG2、IgG3、IgG4。在又一具體態樣中,人類恆定區係IgG1。在又一態樣中,鼠類恆定區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gG1、IgG2A、IgG2B、IgG3。在又一態樣中,鼠類恆定區係IgG2A。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抗體具有經降低或最低效應子功能。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最低效應子功能係自原核細胞中產生引起。在又一具體態樣中,最低效應子功能係自「無效應子之Fc突變」或無糖基化引起。在又一態樣中,無效應子之Fc突變係恆定區中之N297A或D265A/N297A取代。 在又一態樣中,本文提供編碼本文所述任一抗體之核酸。在一些實施例中,核酸進一步包含適於表現編碼前文所述抗PD-L1、抗PD-1或抗PD-L2抗體中任一者之核酸的載體。在又一具體態樣中,該載體進一步包含適於表現該核酸之宿主細胞。在又一具體態樣中,宿主細胞係真核細胞或原核細胞。在又一具體態樣中,真核細胞係哺乳動物細胞,例如中國倉鼠卵巢(CHO)。 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使用業內已知方法製得,例如,藉由包含以下步驟之方法製得:在適於產生此抗體或片段之條件下培養含有編碼前文所述抗PD-L1、抗PD-1或抗PD-L2抗體中任一者或抗原-結合片段之核酸(呈適於表現之形式)的宿主細胞並回收該抗體或片段。 在又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包含如本文所提供抗PD‑L1、抗PD-1或抗PD-L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及至少一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的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個體之抗PD-L1、抗PD-1或抗PD-L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包含一或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之組合物。可使用本文所述或業內已知之任一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
MEK 抑制劑
本發明提供治療個體之癌症或減緩癌症進展之方法,其包含投與有效量之PD-1途徑拮抗劑及MEK抑制劑。期望任一已知MEK抑制劑,例如闡述於PCT專利申請案WO 03/077914 A1、WO 2005/121142 A1、WO 2007/044515 A1、WO 2008/024725 A1及WO 2009/085983 A1中之MEK抑制劑化合物,該等案件之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係MEK之競爭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針對活化性KRAS突變之選擇性較高。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係MEK之異位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針對活化性BRAF突變(例如,BRAF V600E突變)之選擇性較高。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結合並抑制MEK1及/或MEK2之活性(例如人類MEK1及/或人類MEK2)。 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化合物:GDC-0973、G-38963、G02443714 (亦稱為「AS703206」)、G02442104 (亦稱為「GSK-1120212」)及G00039805 (亦稱為「AZD-6244」)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係式(I)化合物,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A、X、R
1
、R
2
、R
3
、R
4
、R
5
、R
6
及R
7
係如群組A、群組B、群組C或群組D中所定義:
群組 A :
A係視情況經1個、2個、3個或4個選自R
10
、R
12
、R
14
、R
16
及R
19
之基團取代之伸芳基,其中R
10
、R
12
、R
14
及R
16
獨立地係氫、烷基、烯基、炔基、鹵基、鹵代烷氧基、羥基、烷氧基、胺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鹵代烷基、-NHS(O)
2
R
8
、-CN、-C(O)R
8
、-C(O)OR
8
、-C(O)NR
8
R
8'
及-NR
8
C(O)R
8'
且R
19
係氫、烷基或烯基; X係烷基、鹵基、鹵代烷基或鹵代烷氧基; R
1
、R
2
、R
3
、R
4
、R
5
及R
6
獨立地係氫、鹵基、硝基、-NR
8
R
8'
、-OR
8
、-NHS(O)
2
R
8
、-CN、-S(O)
m
R
8
、-S(O)
2
NR
8
R
8'
、-C(O)R
8
、-C(O)O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N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NR
8
C(O)R
8'
、-CH
2
N(R
25
)(NR
25a
R
25b
)、-CH
2
NR
25
C(=NH)(NR
25a
R
25b
)、-CH
2
NR
25
C(=NH)(N(R
25a
)(NO
2
))、-CH
2
NR
25
C(=NH)(N(R
25a
)(CN))、-CH
2
NR
25
C(=NH)(R
25
)、-CH
2
NR
25
C(NR
25a
R
25b
)=CH(NO
2
)、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雜芳基或雜環烷基;其中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獨立地視情況經1個、2個、3個、4個、5個、6個或7個獨立地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烷基、鹵代烷基、硝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OR
8
、-NR
8
R
8'
、-NR
8
S(O)
2
R
9
、-CN、-S(O)
m
R
9
、-C(O)R
8
、-C(O)OR
8
、-C(O)NR
8
V
8'
、-N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及-NR
8
C(O)R
8'
;或R
1
及R
2
中之一者與其所附接之碳一起、R
3
及R
4
與其所附接之碳一起以及R
5
及R
6
與其所附接之碳一起形成C(O)或C(=NOH); m係0、1或2; R
7
係氫、鹵基或烷基; 每一R
8
、R
8'
及R
8''
係獨立地選自氫、羥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基、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其中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獨立地視情況經1個、2個、3個、4個或5個獨立地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烷基、鹵基、羥基、羥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基、烷氧基烷基、鹵代烷基、羧基、烷氧基羰基、烯氧基羰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氧基羰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氧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氧基羰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氧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氧基羰基、硝基、氰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S(O)R
31
(其中n係0、1或2且R
31
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NR
34
SO
2
R
34a
(其中R
34
係氫或烷基且R
34a
係烷基、烯基、環烷基、芳基、雜芳基或雜環烷基)、-SO
2
NR
35
R
35a
(其中R
35
係氫或烷基且R
35a
係烷基、烯基、環烷基、芳基、雜芳基或雜環烷基)、-NR
32
C(O)R
32a
(其中R
32
係氫或烷基且R
32a
係烷基、烯基、烷氧基或環烷基)、-NR
30
R
30'
(其中R
30
及R
30'
獨立地係氫、烷基或羥基烷基)及-C(O)NR
33
R
33a
(其中R
33
係氫或烷基且R
33a
係烷基、烯基、炔基或環烷基);且 每一R
9
係獨立地選自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其中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獨立地視情況經1個、2個、3個、4個或5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羥基、烷基、鹵代烷基、鹵代烷氧基、胺基、烷基胺基及二烷基胺基;
群組 B :
A係視情況經1個、2個、3個或4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之伸雜芳基:R
10
、R
12
、R
14
、R
16
及R
19
,其中R
10
、R
12
、R
14
及R
16
獨立地係氫、烷基、烯基、炔基、鹵基、鹵代烷氧基、羥基、烷氧基、氰基、胺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鹵代烷基、烷基磺醯基胺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烯氧基羰基、胺基羰基、烷基胺基羰基、二烷基胺基羰基或烷基羰基胺基;其中R
19
係氫、烷基或烯基;且其中每一烷基及烯基單獨或作為R
10
、R
12
、R
14
、R
16
及R
19
內另一基團之一部分獨立地視情況經鹵基、羥基或烷氧基取代; X係烷基、鹵基、鹵代烷基或鹵代烷氧基; R
1
、R
2
、R
3
、R
4
、R
3
及R
6
獨立地係氫、鹵基、硝基、-NR
8
R
8'
、-OR
8
、-NHS(O)
2
R
8
、-CN、-S(O)
m
R
8
、-S(O)
2
NR
8
R
8'
、-C(O)R
8
、-C(O)O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N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NR
8
C(O)R
8'
、-CH
2
N(R
25
)(NR
25a
R
25b
)、-CH
2
NR
25
C(=NH)(NR
25a
R
25b
)、-CH
2
NR
25
C(=NH)(N(R
25a
)(NO
2
))、-CH
2
NR
25
C(NH)(N(R
25a
)(CN))、-CH
2
NR
25
C(=NH)(R
25
)、-CH
2
NR
25
C(NR
25a
R
25b
)=CH(NO
2
)、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雜芳基或雜環烷基,其中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獨立地視情況經1個、2個、3個、4個、5個、6個或7個獨立地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烷基、鹵代烷基、硝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OR
8
、-NR
8
R
8'
、-NR
8
S(O)
2
R
9
、-CN、-S(O)
m
R
9
、-C(O)R
8
、-C(O)OR
8
、-C(O)NR
8
R
8'
、-N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及-NR
8
C(O)R
8'
;或R
1
及R
2
中之一者與其所附接之碳一起、R
3
及R
4
與其所附接之碳一起以及R
5
及R
6
與其所附接之碳一起形成C(O)或C(=NOH); m係1或2; R
7
係氫、鹵基或烷基;且 每一R
8
、R
8'
及R
8''
係獨立地選自氫、羥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基、烷基、鹵代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其中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獨立地視情況經1個、2個、3個、4個或5個獨立地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烷基、鹵基、羥基、羥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基、烷氧基烷基、鹵代烷基、羧基、羧基酯、硝基、氰基、-S(O)
n
R
31
(其中n係0、1或2且R
31
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NR
36
S(O)
2
R
36a
(其中R
36
係氫、烷基或烯基且R
36a
係烷基、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S(O)
2
NR
37
R
37a
(其中R
37
係氫、烷基或烯基且R
37a
係烷基、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氧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氧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NHC(O)R
32
(其中R
32
係烷基、烯基、烷氧基或環烷基)及-NR
30
R
30'
(其中R
30
及R
30'
獨立地係氫、烷基或羥基烷基)及-C(O)NHR
33
(其中R
33
係烷基、烯基、炔基或環烷基);
群組 C :
A係
其中R
10
係氫、烷基、烯基、炔基、鹵基、鹵代烷氧基、羥基、烷氧基、胺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鹵代烷基、-NHS(O)
2
R
8
、-CN、-C(O)R
8
、-C(O)OR
8
、-C(O)NR
8
R
8'
及-NR
8
C(O)R
8'
; R
10a
係氫、烷基或烯基; Y
1
係=CH-或=N-; X係烷基、鹵基、鹵代烷基或鹵代烷氧基; R
1
、R
2
、R
3
、R
4
、R
5
及R
6
獨立地係氫、鹵基、硝基、‑NR
8
R
8'
、-OR
8
、-NHS(O)
2
R
8
、-CN、-S(O)
m
R
8
、-S(O)
2
NR
8
R
8'
、-C(O)R
8
、-C(O)O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N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NR
8
C(O)R
8'
、-CH
2
N(R
25
)NR
25a
R
25b
)、-CH
2
NR
25
C(=NH)(NR
25a
R
25b
)、-CH
2
NR
25
C(=NH)(N(R
25a
)(NO
2
))、-CH
2
NR
25
C(=NH)(N(R
25a
)(CN))、-CH
2
NR
25
C(=NH)(R
25
)、-CH
2
NR
25
C(NR
25a
R
25b
)=CH(NO
2
)、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雜芳基或雜環烷基,其中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獨立地視情況經1個、2個、3個、4個、5個、6個或7個獨立地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烷基、鹵代烷基、硝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OR
8
、-NR
8
R
8'
、-NR
8
S(O)
2
R
9
、-CN、-S(O)
m
R
9
、-C(O)R
8
、-C(O)OR
8
、-C(O)NR
8
R
8'
、-N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及-NR
8
C(O)R
8'
;或R
1
及R
2
中之一者與其附接之碳一起、R
3
及R
4
與其所附接之碳一起以及R
5
及R
6
與其所附接之碳一起形成C(O)或C(NOH); m係1或2; R
7
係氫、鹵基或烷基;且 每一R
8
、R
8'
及R
8''
係獨立地選自氫、羥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基、烷基、鹵代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其中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獨立地視情況經1個、2個、3個、4個或5個獨立地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烷基、鹵基、羥基、羥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基、烷氧基烷基、鹵代烷基、羧基、羧基酯、硝基、氰基、-S(O)
n
R
31
(其中n係0、1或2且R
31
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NR
36
S(O)
2
R
36a
(其中R
36
係氫、烷基或烯基且R
36a
係烷基、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S(O)
2
NR
37
R
37a
(其中R
37
係氫、烷基或烯基且R
37a
係烷基、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氧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氧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NHC(O)R
32
(其中R
32
係烷基、烯基、烷氧基或環烷基)及-NR
30
R
30'
(其中R
30
及R
30'
獨立地係氫、烷基或羥基烷基)及-C(O)NHR
33
(其中R
33
係烷基、烯基、炔基或環烷基);或
群組 D :
A係
R
40
及R
40a
獨立地係氫或烷基; X係烷基、鹵基、鹵代烷基或鹵代烷氧基; R
1
、R
2
、R
3
、R
4
、R
5
及R
6
獨立地係氫、鹵基、硝基、-NR
8
R
8'
、-OR
8
、-NHS(O)
2
R
8
、-CN、-S(O)
m
R
8
、-S(O)
2
NR
8
R
8'
、-C(O)R
8
、-C(O)O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N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NR
8
C(O)R
8'
、-CH
2
N(R
25
)(NR
25a
R
25b
)、-CH
2
NR
25
C(=NH)(NR
25a
R
25b
)、-CH
2
NR
25
C(=NH)(N(R
25a
)(NO
2
))、-CH
2
NR
25
C(=NH)(N(R
25a
)(CN))、-CH
2
NR
25
C(=NH)(R
25
)、-CH
2
NR
25
C(NR
25a
R
25b
)=CH(NO
2
)、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雜芳基或雜環烷基,其中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獨立地視情況經1個、2個、3個、4個、5個、6個或7個獨立地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烷基、鹵代烷基、硝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OR
8
、-NR
8
R
8'
、-NR
8
S(O)
2
R
9
、-CN、-S(O)
m
R
9
、-C(O)R
8
、-C(O)OR
8
、-C(O)NR
8
R
8'
、-NR
8
C(O)NR
8'
R
8''
、-NR
8
C(O)OR
8'
及-NR
8
C(O)R
8'
;或R
1
及R
2
中之一者與其所附接之碳一起、R
3
及R
4
與其所附接之碳一起以及R
5
及R
6
與其所附接之碳一起形成C(O)或C(NOH); m係1或2; R
7
係氫、鹵基或烷基;且 R
8
、R
8'
及R
8''
係獨立地選自氫、羥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基、烷基、鹵代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其中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環烷基、雜芳基及雜環烷基獨立地視情況經1個、2個、3個、4個或5個獨立地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烷基、鹵基、羥基、羥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基、烷氧基烷基、鹵代烷基、羧基、羧基酯、硝基、氰基、‑S(O)
n
R
31
(其中n係0、1或2且R
31
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NR
36
S(O)
2
R
36a
(其中R
36
係氫、烷基或烯基且R
36a
係烷基、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S(O)
2
NR
37
R
37a
(其中R
37
係氫、烷基或烯基且R
37a
係烷基、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氧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氧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NHC(O)R
32
(其中R
32
係烷基、烯基、烷氧基或環烷基)及-NR
30
R
30'
(其中R
30
及R
30'
獨立地係氫、烷基或羥基烷基)及-C(O)NHR
33
(其中R
33
係烷基、烯基、炔基或環烷基)。 在一些變化形式中,式(I)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群組A之化合物,其具有式I(a)或I(b):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變量係如針對式(I)群組A所定義或如WO 2007/044515 A1中所定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變化形式中,式(I)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群組B之化合物,其具有式I(c)、I(d)、I(e)、I(f)、I(g)、I(h)、I(i)、I(j)、I(k)、I(m)、I(n)、I(o)、I(p)、I(q)、I(r)、I(s)、I(u)、I(v)、I(w)、I(x)、I(cc)或I(dd):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變量係如針對式(I)群組B所定義或如WO 2007/044515 A1中所定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變化形式中,式(I)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群組C之化合物,其具有式I(y)或I(z):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變量係如針對式(I)群組C所定義或如WO 2007/044515 A1中所定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變化形式中,式(I)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群組D之化合物,其具有式I(aa)或I(bb):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變量係如針對式(I)群組D所定義或如WO 2007/044515 A1中所定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選自如WO 2007/044515 A1第71-144頁之表1中所列示之化合物1至362 (本文中統稱為式I物質)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本文亦涵蓋如WO 2007/044515 A1中所述式(I)之任何變化形式,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式(I)化合物或其任何變化形式可使用業內已知方法(例如,闡述於WO 2007/044515 A1中之合成方法)合成,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除非本文另有定義,否則用於描述式(I)化合物之術語應理解為具有與WO 2007/044515 A1中所定義相同之含義。 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係式(II)化合物: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 Z
1
係CR
1
或N; Z
2
係CR
2
或N; Z
3
係CR
3
或N; Z
4
係CR
4
或N; 其中Z
1
、Z
2
、Z
3
及Z
4
中之一或兩者係N; R
1
、R
2
、R
3
及R
4
係獨立地選自H、鹵基、CN、CF
3
、-OCF
3
、-NO
2
、-(CR
14
R
15
)
n
C(=Y)R
11
、-(CR
14
R
15
)
n
C(=Y)OR
11
、-(CR
14
R
15
)
n
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OR
11
、-(CR
14
R
15
)
n
SR
11
、-(CR
14
R
15
)
n
NR
12
C(=Y)R
11
、-(CR
14
R
15
)
n
NR
12
C(=Y)OR
11
、-(CR
14
R
15
)
n
NR
13
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NR
12
SO
2
R
11
、-(CR
14
R
15
)
n
OC(=Y)R
11
、-(CR
14
R
15
)
n
OC(=Y)OR
11
、-(CR
14
R
15
)
n
O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OS(O)
2
(OR
11
)、-(CR
14
R
15
)
n=
OP(=Y)(OR
11
)(OR
12
)、-(CR
14
R
15
)
n
OP(OR
11
)(OR
12
)、-(CR
14
R
15
)
n
S(O)R
11
、-(CR
l4
R
15
)
n
S(O)
2
R
11
、-(CR
14
R
15
)
n
S(O)
2
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S(O)(OR
11
)、-(CR
14
R
15
)
n
S(O)
2
(OR
11
)、-(CR
14
R
15
)
n
SC(=Y)R
11
、-(CR
14
R
15
)
n
SC(=Y)OR
11
、-(CR
14
R
15
)
n
SC(=Y)NR
11
R
12
、C
1
-C
12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及雜芳基; W係
或
; R
5
及R
6
係獨立地選自H或C
1
-C
12
烷基; X
1
係選自R
11
、-OR
11
、-NR
11
R
12
、-S(O)R
11
及-S(O)
2
R
11
;當X
1
係R
11
或-OR
11
時,X
1
之R
11
或-OR
11
及-R
5
視情況與其所附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具有0至2個選自O、S及N之其他雜原子之4至7員飽和或不飽和環,其中該環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CF
3
、-OCF
3
、-NO
2
、側氧基、-Si(C
1
-C
6
烷基)、-(CR
19
R
20
)
n
C(=Y')R
16
、-(CR
19
R
20
)
n
C(=Y')OR
16
、-(CR
19
R
20
)
n
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OR
16
、-(CR
19
R
20
)
n
-SR
16
、-(CR
19
R
20
)
n
NR
16
C(=Y')R
17
、-(CR
19
R
20
)
n
NR
16
C(=Y')OR
17
、-(CR
19
R
20
)
n
NR
18
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NR
17
SO
2
R
16
、-(CR
19
R
20
)
n
OC(=Y')R
16
、-(CR
19
R
20
)
n
OC(=Y')OR
16
、-(CR
19
R
20
)
n
O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OS(O)
2
(OR
16
)、-(CR
19
R
20
)
n
OP(=Y')(OR
16
)(OR
17
)、-(CR
19
R
20
)
n
OP(OR
16
)(OR
17
)、-(CR
19
R
20
)
n
S(O)R
16
、-(CR
19
R
20
)
n
S(O)
2
R
16
、-(CR
19
R
20
)
n
S(O)
2
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S(O)(OR
16
)、-(CR
19
R
20
)
n
S(O)
2
(OR
16
)、-(CR
19
R
20
)
n
SC(=Y')R
16
、-(CR
19
R
20
)
n
SC(=Y')OR
16
、-(CR
19
R
20
)
n
SC(=Y')NR
16
R
17
及R
21
; X
2
係選自碳環基、雜環基、芳基及雜芳基; R
11
、R
12
及R
13
獨立地係H、C
1
-C
12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 或R
11
及R
12
與其所附接之氮一起形成具有0至2個選自O、S及N之雜原子之3至8員飽和、不飽和或芳香族環,其中該環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CF
3
、-OCF
3
、-NO
2
、C
1
-C
6
烷基、-OH、-SH、-O(C
1
-C
6
烷基)、-S(C
1
-C
6
烷基)、-NH
2
、-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
2
、-SO
2
(C
1
-C
6
烷基)、-CO
2
H、-CO
2
(C
1
-C
6
烷基)、‑C(O)NH
2
、-C(O)NH(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C
1
-C
6
烷基)、-NHC(O)(C
1
-C
6
烷基)、-NHSO
2
(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SO
2
(C
1
-C
6
烷基)、-SO
2
NH
2
、-SO
2
NH(C
1
-C
6
烷基)、-SO
2
N(C
1
-C
6
烷基)
2
、-OC(O)NH
2
、-OC(O)NH(C
1
-C
6
烷基)、-OC(O)N(C
1
-C
6
烷基)
2
、-OC(O)O(C
1
-C
6
烷基)、-NHC(O)NH(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HC(O)NH (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HC(O)O(C
1
-C
6
烷基)及-N(C
1
-C
6
烷基)C(O)O(C
1
-C
6
烷基); R
14
及R
15
係獨立地選自H、C
1
-C
12
烷基、芳基、碳環基、雜環基及雜芳基; m及n係獨立地選自0、1、2、3、4、5或6; Y獨立地係O、NR
11
或S; 其中R
1
、R
2
、R
3
、R
4
、R
5
、R
6
、X
1
、X
2
、R
11
、R
12
、R
13
、R
14
及R
15
中之每一該烷基、烯基、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及雜芳基獨立地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CF
3
、-OCF
3
、-NO
2
、側氧基、-Si(C
1
-C
6
烷基)、-(CR
19
R
20
)
n
C(=Y')R
16
、-(CR
19
R
20
)
n
C(=Y')OR
16
、-(CR
19
R
20
)
n
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OR
16
、-(CR
19
R
20
)
n
-SR
16
、-(CR
19
R
20
)
n
NR
16
C(=Y')R
17
、-(CR
19
R
20
)
n
NR
16
C(=Y')OR
17
、-(CR
19
R
20
)
n
NR
18
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NR
17
SO
2
R
16
、-(CR
19
R
20
)
n
OC(=Y')R
16
、-(CR
19
R
20
)
n
OC(=Y')OR
16
、-(CR
19
R
20
)
n
O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OS(O)
2
(OR
16
) 、-(CR
19
R
20
)
n
OP(=Y')(OR
16
)(OR
17
)、-(CR
19
R
20
)
n
OP(OR
16
)(OR
17
)、-(CR
19
R
20
)
n
S(O)R
16
、-(CR
19
R
20
)
n
S(O)
2
R
16
、-(CR
19
R
20
)
n
S(O)
2
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S(O)(OR
16
)、-(CR
19
R
20
)
n
S(O)
2
(OR
16
)、-(CR
19
R
20
)
n
SC(=Y')R
16
、-(CR
19
R
20
)
n
SC(=Y')OR
16
、-(CR
19
R
20
)
n
SC(=Y')NR
16
R
17
及R
21
; 每一R
16
、R
17
及R
18
獨立地係H、C
1
-C
12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其中該烷基、烯基、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側氧基、CN、-OCF
3
、CF
3
、-NO
2
、C
1
-C
6
烷基、-OH、-SH、-O(C
1
-C
6
烷基)、-S(C
1
-C
6
烷基)、-NH
2
、-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
2
、-SO
2
(C
1
-C
6
烷基)、-CO
2
H、-CO
2
(C
1
-C
6
烷基)、‑C(O)NH
2
、-C(O)NH(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C
1
-C
6
烷基)、-NHC(O)(C
1
-C
6
烷基)、-NHSO
2
(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SO
2
(C
1
-C
6
烷基)、-SO
2
NH
2
、-SO
2
NH(C
1
-C
6
烷基)、-SO
2
N(C
1
-C
6
烷基)
2
、-OC(O)NH
2
、-OC(O)NH(C
1
-C
6
烷基)、-OC(O)N(C
1
-C
6
烷基)
2
、-OC(O)O(C
1
-C
6
烷基)、-NHC(O)NH(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HC(O)NH (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HC(O)O(C
1
-C
6
烷基)及-N(C
1
-C
6
烷基)C(O)O(C
1
-C
6
烷基); 或R
16
及R
17
與其所附接之氮一起形成具有0至2個選自O、S及N之雜原子之3至8員飽和、不飽和或芳香族環,其中該環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OCF
3
、CF
3
、-NO
2
、C
1
-C
6
烷基、-OH、-SH、-O(C
1
-C
6
烷基)、-S(C
1
-C
6
烷基)、-NH
2
、-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
2
、-SO
2
(C
1
-C
6
烷基)、-CO
2
H、-CO
2
(C
1
-C
6
烷基)、‑C(O)NH
2
、-C(O)NH(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C
1
-C
6
烷基)、-NHC(O)(C
1
-C
6
烷基)、-NHSO
2
(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SO
2
(C
1
-C
6
烷基)、-SO
2
NH
2
、-SO
2
NH(C
1
-C
6
烷基)、-SO
2
N(C
1
-C
6
烷基)
2
、-OC(O)NH
2
、-OC(O)NH(C
1
-C
6
烷基)、-OC(O)N(C
1
-C
6
烷基)
2
、-OC(O)O(C
1
-C
6
烷基)、-NHC(O)NH(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HC(O)NH (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HC(O)O(C
1
-C
6
烷基)及-N(C
1
-C
6
烷基)C(O)O(C
1
-C
6
烷基); R
19
及R
20
獨立地選自H、C
1
-C
12
烷基、-(CH
2
)
n
-芳基、‑(CH
2
)
n
-碳環基、-(CH
2
)
n
-雜環基及-(CH
2
)
n
-雜芳基; R
21
係C
1
-C
12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其中R
21
中之每一成員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OCF
3
、CF
3
、‑NO
2
、C
1
-C
6
烷基、-OH、-SH、-O(C
1
-C
6
烷基)、‑S(C
1
-C
6
烷基)、-NH
2
、-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
2
、-SO
2
(C
1
-C
6
烷基)、-CO
2
H、-CO
2
(C
1
-C
6
烷基)、‑C(O)NH
2
、-C(O)NH(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C
1
-C
6
烷基)、-NHC(O)(C
1
-C
6
烷基)、-NHSO
2
(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SO
2
(C
1
-C
6
烷基)、-SO
2
NH
2
、-SO
2
NH(C
1
-C
6
烷基)、-SO
2
N(C
1
-C
6
烷基)
2
、-OC(O)NH
2
、-OC(O)NH(C
1
-C
6
烷基)、-OC(O)N(C
1
-C
6
烷基)
2
、-OC(O)O(C
1
-C
6
烷基)、-NHC(O)NH(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HC(O)NH (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HC(O)O(C
1
-C
6
烷基)及-N(C
1
-C
6
烷基)C(O)O(C
1
-C
6
烷基); 每一Y'獨立地係O、NR
22
或S;且 R
22
係H或C
1
-C
12
烷基。 在一些變化形式中,式(II)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以下各式之化合物:式(II-1-a)、(II-1-b)、(II-1-c)、(II-1-d)、(II-1-e)、(II-1-f)、(II-1-g)、(II-1-h)、(II-1-i)、(II-2-a)、(II-2-b)、(II-2-c)、(II-2-d)、(II-2-e)、(II-2-f)、(II-2-g)、(II-2-h)、(II-2-i)、(II-3-a)、(II-3-b)、(II-3-c)、(II-3-d)、(II-3-e)、(II-3-f)、(II-3-g)、(II-3-h)或(II-3-i):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變量係如針對式(II)所定義或如WO 2008/024725 A1中所定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I)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選自WO 2008/024725 A1中之實例5至18、20至102、105至109、111至118、120至133、136至149及151至160之化合物(本文中統稱為式II物質)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該等化合物在實例8a或8b中所述分析(MEK活性分析)中展現小於10 μM之IC
50
。該等化合物中之大多數展現小於5 μM之IC
50
。參見WO 2008/024725 A1中之第62頁。 亦涵蓋闡述於WO 2008/024725 A1 (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中之MEK抑制劑化合物(及/或其溶劑合物及鹽),例如,式(II)(在例如WO 2008/024725 A1中第3頁命名為式I)之氮雜-苯并呋喃化合物及其變化形式,如WO 2008/024725 A1中所述。式(II)化合物可使用業內已知方法(例如,闡述於WO 2008/024725 A1中之合成方法)合成,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係式(III)化合物: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 Z
1
係CR
1
或N; R
1
係H、C
1
-C
3
烷基、鹵基、CF
3
、CHF
2
、CN、OR
A
或NR
A
R
A
; R
1'
係H、C
1
-C
3
烷基、鹵基、CF
3
、CHF
2
、CN、OR
A
或NR
A
R
A
; 其中每一R
A
獨立地係H或C
1
-C
3
烷基; Z
2
係CR
2
或N; Z
3
係CR
3
或N;前提為同時Z
1
、Z
2
及Z
3
中僅一者可為N; R
2
及R
3
係獨立地選自H、鹵基、CN、CF
3
、-OCF
3
、-NO
2
、-(CR
14
R
15
)
n
C(=Y')R
11
、-(CR
14
R
15
)
n
C(=Y')OR
11
、-(CR
14
R
15
)
n
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OR
11
、-(CR
14
R
15
)
n
SR
11
、-(CR
14
R
15
)
n
NR
12
C(=Y')R
11
、-(CR
14
R
15
)
n
NR
12
C(=Y')OR
11
、-(CR
14
R
15
)
n
NR
13
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NR
12
SO
2
R
11
、-(CR
14
R
15
)
n
OC(=Y')R
11
、-(CR
14
R
15
)
n
OC(=Y')OR
11
、-(CR
14
R
15
)
n
O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OS(O)
2
(OR
11
)、-(CR
14
R
15
)
n
OP(=Y')(OR
11
)(OR
12
)、-(CR
14
R
15
)
n
OP(OR
11
)(OR
12
)、-(CR
14
R
15
)
n
S(O)R
11
、-(CR
14
R
15
)
n
S(O)
2
R
11
、-(CR
14
R
15
)
n
S(O)
2
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S(O)(OR
11
)、-(CR
14
R
15
)
n
S(O)
2
(OR
11
)、-(CR
14
R
15
)
n
SC(=Y')R
11
、-(CR
14
R
15
)
n
SC(=Y')OR
11
、-(CR
14
R
15
)
n
SC(=Y')NR
11
R
12
、C
1
-C
12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及雜芳基; R
4
係H、C
1
-C
6
烷基或C
3
-C
4
碳環基; Y係W-C(O)-或W; W係
或
; R
5
係H或C
1
-C
12
烷基; X
1
係選自R
11'
及-OR
11'
;當X
1
係R
11'
時,X
1
視情況與R
5
及其所結合之氮原子一起形成具有0至2個選自O、S及N之其他雜原子之4至7員飽和或不飽和環,其中該環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CF
3
、-OCF
3
、-NO
2
、側氧基、-(CR
19
R
20
)
n
C(=Y')R
16
、-(CR
19
R
20
)
n
C(=Y')OR
16
、-(CR
19
R
20
)
n
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OR
16
、-(CR
19
R
20
)
n
-SR
16
、-(CR
19
R
20
)
n
NR
16
C(=Y')R
17
、-(CR
19
R
20
)
n
NR
16
C(=Y')OR
17
、-(CR
19
R
20
)
n
NR
18
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NR
17
SO
2
R
16
、-(CR
19
R
20
)
n
OC(=Y')OR
16
、-(CR
19
R
20
)
n
OC(=Y')OR
16
、-(CR
19
R
20
)
n
O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OS(O)
2
(OR
16
)、 -(CR
19
R
20
)
n
OP(=Y')(OR
16
)(OR
17
)、-(CR
19
R
20
)
n
OP(OR
16
)(OR
17
)、 -(CR
19
R
20
)
n
S(O)R
16
、-(CR
19
R
20
)
n
S(O)
2
R
16
、-(CR
19
R
20
)
n
S(O)
2
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S(O)(OR
16
)、-(CR
19
R
20
)
n
S(O)
2
(OR
16
)、-(CR
19
R
20
)
n
SC(=Y')R
16
、-(CR
19
R
20
)
n
SC(=Y')OR
16
、-(CR
19
R
20
)
n
SC(=Y')NR
16
R
17
及R
21
; 每一R
11'
獨立地係H、C
1
-C
12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 R
11
、R
12
及R
13
獨立地係H、C
1
-C
12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 或R
11
及R
12
與其所附接之氮一起形成具有0至2個選自O、S及N之雜原子之3至8員飽和、不飽和或芳香族環,其中該環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CF
3
、-OCF
3
、-NO
2
、C
1
-C
6
烷基、-OH、-SH、-O(C
1
-C
6
烷基)、-S(C
1
-C
6
烷基)、-NH
2
、-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
2
、-SO
2
(C
1
-C
6
烷基)、-CO
2
H、-CO
2
(C
1
-C
6
烷基)、‑C(O)NH
2
、-C(O)NH(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C
1
-C
6
烷基)、-NHC(O)(C
1
-C
6
烷基)、-NHSO
2
(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SO
2
(C
1
-C
6
烷基)、-SO
2
NH
2
、-SO
2
NH(C
1
-C
6
烷基)、-SO
2
N(C
1
-C
6
烷基)
2
、-OC(O)NH
2
、-OC(O)NH(C
1
-C
6
烷基)、-OC(O)N(C
1
-C
6
烷基)
2
、-OC(O)O(C
1
-C
6
烷基)、-NHC(O)NH(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HC(O)NH (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HC(O)O(C
1
-C
6
烷基)及-N(C
1
-C
6
烷基)C(O)O(C
1
-C
6
烷基); R
14
及R
15
係獨立地選自H、C
1
-C
12
烷基、芳基、碳環基、雜環基及雜芳基; W'係
其中
係
每一X
2
獨立地係O、S或NR
9
; 每一R
7
係獨立地選自H、鹵基、CN、CF
3
、-OCF
3
、-NO
2
、-(CR
14
R
15
)
n
C(=Y')R
11
、-(CR
14
R
15
)
n
C(=Y')OR
11
、-(CR
14
R
15
)
n
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OR
11
、-(CR
14
R
15
)
n
SR
11
、-(CR
14
R
15
)
n
NR
12
C(=Y')R
11
、-(CR
14
R
15
)
n
NR
12
C(=Y')OR
11
、 -(CR
14
R
15
)
n
NR
13
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NR
12
SO
2
R
11
、 -(CR
14
R
15
)
n
OC(=Y')R
11
、-(CR
14
R
15
)
n
OC(=Y')OR
11
、 -(CR
14
R
15
)
n
O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OS(O)
2
(OR
11
)、 -(CR
14
R
15
)
n
OP(=Y')(OR
11
)(OR
12
)、-(CR
14
R
15
)
n
OP(OR
11
)(OR
12
)、 -(CR
14
R
15
)
n
S(O)R
11
、-(CR
14
R
15
)
n
S(O)
2
R
11
、-(CR
14
R
15
)
n
S(O)
2
NR
11
R
12
、-(CR
14
R
15
)
n
S(O)(OR
11
)、-(CR
14
R
15
)
n
S(O)
2
(OR
11
)、-(CR
14
R
15
)
n
SC(=Y')R
11
、-(CR
14
R
15
)
n
SC(=Y')OR
11
、-(CR
14
R
15
)
n
SC(=Y')NR
11
R
12
、C
1
-C
12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及雜芳基; 每一R
8
係獨立地選自C
1
-C
12
烷基、芳基、碳環基、雜環基及雜芳基; R
9
係選自H、-(CR
14
R
15
)
n
C(=Y')R
11
、-(CR
14
R
15
)
n
C(=Y')OR
11
、-(CR
14
R
15
)
n
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q
NR
11
R
12
、-(CR
14
R
15
)
q
OR
11
、-(CR
14
R
15
)
q
SR
11
、-(CR
14
R
15
)
q
NR
12
C(=Y')R
11
、-(CR
14
R
15
)
q
NR
12
C(=Y')OR
11
、-(CR
14
R
15
)
q
NR
13
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q
NR
12
SO
2
R
11
、 -(CR
14
R
15
)
q
OC(=Y')R
11
、-(CR
14
R
15
)
q
OC(=Y')OR
11
、 -(CR
14
R
15
)
q
OC(=Y')NR
11
R
12
、-(CR
14
R
15
)
q
OS(O)
2
(OR
11
)、 -(CR
14
R
15
)
q
OP(=Y')(OR
11
)(OR
12
)、-(CR
14
R
15
)
q
OP(OR
11
)(OR
12
)、 -(CR
14
R
15
)
n
S(O)R
11
、-(CR
14
R
15
)
n
S(O)
2
R
11
、-(CR
14
R
15
)
n
S(O)
2
NR
11
R
12
、C
1
-C
12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及雜芳基; R
10
係H、C
1
-C
6
烷基或C
3
-C
4
碳環基; X
4
係
; R
6
係H、鹵基、C
1
-C
6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芳基、雜環基、-OCF
3
、-NO
2
、-Si(C
1
-C
6
烷基)、-(CR
19
R
20
)
n
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OR
16
或-(CR
19
R
20
)
n
-SR
16
; R
6'
係H、鹵基、C
1
-C
6
烷基、碳環基、CF
3
、-OCF
3
、-NO
2
、-Si(C
1
-C
6
烷基)、-(CR
19
R
20
)
n
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OR
16
、-(CR
19
R
20
)
n
-SR
16
、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 p係0、1、2或3; n係0、1、2或3; q係2或3; 其中R
1
、R
2
、R
3
、R
4
、R
5
、R
6
、R
6'
、R
7
、R
8
、R
9
、R
10
、R
11
、R
11'
、R
12
、R
13
、R
14
、R
15
及R
A
中之每一該烷基、烯基、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及雜芳基獨立地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CF
3
、-OCF
3
、-NO
2
、側氧基、-Si(C
1
-C
6
烷基) 、‑(CR
19
R
20
)
n
C(=Y')R
16
、-(CR
19
R
20
)
n
C(=Y')OR
16
、-(CR
19
R
20
)
n
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OR
16
、-(CR
19
R
20
)
n
SR
16
、 -(CR
19
R
20
)
n
NR
16
C(=Y')R
17
、-(CR
19
R
20
)
n
NR
16
C(=Y')OR
17
、 -(CR
19
R
20
)
n
NR
18
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NR
17
SO
2
R
16
、 -(CR
19
R
20
)
n
OC(=Y')R
16
、-(CR
19
R
20
)
n
OC(=Y')OR
16
、-(CR
19
R
20
)
n
OC(=Y')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OS(O)
2
(OR
16
)、 -(CR
19
R
20
)
n
OP(=Y')(OR
16
)(OR
17
)、-(CR
19
R
20
)
n
OP(OR
16
)(OR
17
)、 -(CR
19
R
20
)
n
S(O)R
16
、-(CR
19
R
20
)
n
S(O)
2
R
16
、-(CR
19
R
20
)
n
S(O)
2
NR
16
R
17
、-(CR
19
R
20
)
n
S(O)(OR
16
)、-(CR
19
R
20
)
n
S(O)
2
(OR
16
)、-(CR
19
R
20
)
n
SC(=Y')R
16
、-(CR
19
R
20
)
n
SC(=Y')OR
16
、-(CR
19
R
20
)
n
SC(=Y')NR
16
R
17
及R
21
; 每一R
16
、R
17
及R
18
獨立地係H、C
1
-C
12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其中該烷基、烯基、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OCF
3
、CF
3
、-NO
2
、C
1
-C
6
烷基、-OH、-SH、-O(C
1
-C
6
烷基)、‑S(C
1
-C
6
烷基)、-NH
2
、-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
2
、-SO
2
(C
1
-C
6
烷基)、-CO
2
H、-CO
2
(C
1
-C
6
烷基)、‑C(O)NH
2
、-C(O)NH(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C
1
-C
6
烷基)、-NHC(O)(C
1
-C
6
烷基)、-NHSO
2
(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SO
2
(C
1
-C
6
烷基)、-SO
2
NH
2
、-SO
2
NH(C
1
-C
6
烷基)、-SO
2
N(C
1
-C
6
烷基)
2
、-OC(O)NH
2
、-OC(O)NH(C
1
-C
6
烷基)、-OC(O)N(C
1
-C
6
烷基)
2
、-OC(O)O(C
1
-C
6
烷基)、-NHC(O)NH(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HC(O)NH (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HC(O)O(C
1
-C
6
烷基)及-N(C
1
-C
6
烷基)C(O)O(C
1
-C
6
烷基); 或R
16
及R
17
與其所附接之氮一起形成具有0至2個選自O、S及N之雜原子之3至8員飽和、不飽和或芳香族環,其中該環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OCF
3
、CF
3
、-NO
2
、C
1
-C
6
,烷基、-OH、-SH、-O(C
1
-C
6
烷基)、-S(C
1
-C
6
烷基)、-NH
2
、-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
2
、-SO
2
(C
1
-C
6
烷基)、-CO
2
H、-CO
2
(C
1
-C
6
烷基)、‑C(O)NH
2
、-C(O)NH(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C
1
-C
6
烷基)、-NHC(O)(C
1
-C
6
烷基)、-NHSO
2
(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SO
2
(C
1
-C
6
烷基)、-SO
2
NH
2
、-SO
2
NH(C
1
-C
6
烷基)、-SO
2
N(C
1
-C
6
烷基)
2
、-OC(O)NH
2
、-OC(O)NH(C
1
-C
6
烷基)、-OC(O)N(C
1
-C
6
烷基)
2
、-OC(O)O(C
1
-C
6
烷基)、-NHC(O)NH(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HC(O)NH (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HC(O)O(C
1
-C
6
烷基)及-N(C
1
-C
6
烷基)C(O)O(C
1
-C
6
烷基); R
19
及R
20
獨立地選自H、C
1
-C
12
烷基、-(CH
2
)
n
-芳基、‑(CH
2
)
n
-碳環基、-(CH
2
)
n
-雜環基及-(CH
2
)
n
-雜芳基; R
21
係C
1
-C
12
烷基、C
2
-C
8
烯基、C
2
-C
8
炔基、碳環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其中R
21
中之每一成員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側氧基、CN、‑OCF
3
、CF
3
、-NO
2
、C
1
-C
6
烷基、-OH、-SH、-O(C
1
-C
6
烷基)、-S(C
1
-C
6
烷基)、-NH
2
、-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
2
、-SO
2
(C
1
-C
6
烷基)、-CO
2
H、-CO
2
(C
1
-C
6
烷基)、‑C(O)NH
2
、-C(O)NH(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C
1
-C
6
烷基)、-NHC(O)(C
1
-C
6
烷基)、-NHSO
2
(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SO
2
(C
1
-C
6
烷基)、-SO
2
NH
2
、-SO
2
NH(C
1
-C
6
烷基)、-SO
2
N(C
1
-C
6
烷基)
2
、-OC(O)NH
2
、-OC(O)NH(C
1
-C
6
烷基)、-OC(O)N(C
1
-C
6
烷基)
2
、-OC(O)O(C
1
-C
6
烷基)、-NHC(O)NH(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C
1
-C
6
烷基)C(O)NH(C
1
-C
6
烷基)、-N(C
1
-C
6
烷基)C(O)N(C
1
-C
6
烷基)
2
、-NHC(O)NH (C
1
-C
6
烷基)、-NHC(O)N(C
1
-C
6
烷基)
2
、-NHC(O)O(C
1
-C
6
烷基)及-N(C
1
-C
6
烷基)C(O)O(C
1
-C
6
烷基); 每一Y'獨立地係O、NR
22
或S;且 R
22
係H或C
1
-C
12
烷基。 在一些變化形式中,式(III)之MEK抑制劑化合物具有式(III-a)或(III-b):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變量係如針對式(III)所定義或如WO 2009/085983 A1中所定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II)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選自表1中所列示化合物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表 1
表1中之化合物對應於WO 2009/085983 A1中之實例5至25。化合物(III)-5-(III)-20及(III)-22-(III)-24在闡述於實例8b中之分析(MEK活性分析)中展現小於0.5 μM之IC
50
。該等化合物中之一些展現小於0.1 μM之IC
50
。化合物(III)-21及(HI)-25展現小於10 μM之IC
50
。參見WO 2009/085983 A1中之第49頁。 亦涵蓋闡述於WO 2009/085983 A1 (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中之MEK抑制劑化合物(及/或其溶劑合物及鹽),例如,式(III)(例如WO 2009/085983 A1中第3頁命名為式I)之咪唑并吡啶化合物及其變化形式,如WO 2009/085983 A1中所述。式(III)化合物可使用業內已知方法(例如,闡述於WO 2009/085983 A1中之合成方法)合成,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係式(IV)化合物,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多個變量係如WO 03/077914 A1中第4至9頁之式I或WO 03/077914 A1中所述任何適用變化形式所定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變化形式中,式(IV)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式(IV-a)、(IV-b)、(IV-c)或(IV-d)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多個變量係如WO 03/077914 A1中第10至13頁之分別式II、III、IIIa及IIIb或WO 03/077914 A1中所述任何適用變化形式所定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V)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化合物: 7-氟-6-(4-溴-2-甲基-苯基胺基)-3H-苯并咪唑-5-甲酸環丙基甲氧基-醯胺; 6-(4-溴-2-氯-苯基胺基)-7-氟-3H-苯并咪唑-5-甲酸環丙基甲氧基-醯胺; 6-(4-溴-2-氯-苯基胺基)-7-氟-3-甲基-3H-苯并咪唑-5-甲酸(2-羥基-乙氧基)-醯胺; 6-(4-溴-2-氯-苯基胺基)-7-氟-3-甲基-3H-苯并咪唑-5-甲酸(2,3-二羥基-丙氧基)-醯胺; 6-(4-溴-2-氯-苯基胺基)-7-氟-3-(四氫-吡喃-2-基甲基)-3H-苯并咪唑-5-甲酸(2-羥基-乙氧基)-醯胺; [6-(5-胺基-[1,3,4]噁二唑-2-基)-4-氟-1H-苯并咪唑-5-基]-(4-溴-2-甲基-苯基)-胺; 1-[6-(4-溴-2-氯-苯基胺基)-7-氟-3-甲基-3H-苯并咪唑-5-基]-2-羥基-乙酮; l-[6-(4-溴-2-氯-苯基胺基)-7-氟-3H-苯并咪唑-5-基]-2-甲氧基乙酮; 6-(4-溴-2-氯-苯基胺基)-7-氟-3-甲基-3H-苯并咪唑-5-甲酸(2-羥基-1,1-二甲基-乙氧基)-醯胺; 6-(4-溴-2-氯-苯基胺基)-7-氟-3-(四氫-呋喃-2-基甲基)-3H-苯并咪唑-5-甲酸(2-羥基-乙氧基)-醯胺; 6-(4-溴-2-氯-苯基胺基)-7-氟-3H-苯并咪唑-5-甲酸(2-羥基-乙氧基)-醯胺; 6-(-溴-2-氟-苯基胺基)-7-氟-3-甲基-3H-苯并咪唑-5-甲酸(2-羥基-乙氧基)-醯胺;及 6-(2,4-二氯-苯基胺基)-7-氟-3-甲基-3H-苯并咪唑-5-甲酸(2-羥基-乙氧基)-醯胺;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本文亦涵蓋如WO 03/077914 A1中所述式(IV)之任何變化形式,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式(IV)化合物或其任何變化形式可使用業內已知方法(例如,闡述於WO 03/077914 A1中之合成方法)合成,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係式(V)化合物,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多個變量係如WO 2005/121142 A1中第6至10頁之式[I]或WO 2005/121142 A1中所述任何適用變化形式所定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亦涵蓋如WO 2005/121142 A1中所述式(V)之任何變化形式,例如闡述於WO 2005/121142 A1中之個別MEK抑制劑化合物,例如,表1中之實例1-1至1-343、表2中之實例2-1及2-2、表3中之實例3-1至3-9、表4中之實例4-1至4-148。式(V)化合物或其任何變化形式可使用業內已知方法(例如闡述於WO 2005/121142 A1中之合成方法)合成,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係式(VI)化合物,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酯,其中: R1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溴、碘、乙炔基、環烷基、烷氧基、氮雜環丁基、乙醯基、雜環基、氰基、直鏈烷基及具支鏈烷基; R2係選自由氫、氯、氟及烷基組成之群; R3係選自由氫、氯及氟組成之群; R4係選自由氫、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烷基及環烷基組成之群; R5係選自由氫及
組成之群; 其中R6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羥基、烷氧基、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及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 R7及R8係獨立選自由氫及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組成之群; 或R6及R7可一起形成環烷基且R8係氫。 在一些變化形式中,MEK抑制劑化合物具有式(VI)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酯,其中多個變量係如WO 2007/096259 A1中之式I或WO 2007/096259 A1中第4至10頁所述任何適用變化形式所定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其他所涵蓋MEK抑制劑係WO 2007/096259 A1中之實例1至182中所述之化合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VI)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化合物: (2S,3S)-N-(4-溴-苯基)-2-[(R)-4-(4-甲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苯基-丁醯胺; (2S,3S)-N-(4-碘-苯基)-2-[(R)-4-(4-甲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苯基-丁醯胺; (2S,3S)-N-(2-氟-4-碘-苯基)-2-{(R)-4-[4-(2-羥基-乙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苯基-丁醯胺; (2S,3S)-N-(4-乙炔基-2-氟-苯基)-2-{(R)-4-[4-(2-羥基-乙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苯基-丁醯胺; (2R,3S)-N-(4-乙炔基-2-氟-苯基)-2-{(R)-4-[4-(2-羥基-乙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苯基-丁醯胺; (2S,3S)-N-(2-氯-4-碘-苯基)-2-{(R)-4-[4-(2-羥基-乙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苯基-丁醯胺; (2S,3S)-2-{(R)-4-[4-(2-羥基-乙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N-(4-碘-2-甲基-苯基)-3-苯基-丁醯胺; (2S,3S)-N-(2-氯-4-碘-苯基)-2-{(R)-4-[4-((R)-2,3-二羥基-丙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苯基-丁醯胺; (2S,3S)-N-(2-氯-4-碘-苯基)-2-{(R)-4-[4-((S)-2,3-二羥基-丙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苯基-丁醯胺; (2S,3S)-2-{(R)-2,5-二側氧基-4-[4-(2-側氧基-2-吡咯啶-1-基-乙氧基)-苯基]-咪唑啶-1-基}-N-(2-氟-4-碘-苯基)-3-苯基-丁醯胺; (2S,3S)-2-((R)-2,5-二側氧基-4-噻吩-3-基-咪唑啶-1-基)-N-(4-碘-苯基)-3-苯基-丁醯胺; (S)-2-[(R)-4-(2,3-二氫-苯并[1,4]二噁英-6-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N-(2-氟-4-碘-苯基)-3-苯基-丙醯胺; (S)-2-[(R)-4-(4-乙醯基胺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N-(2-氟-4-碘-苯基)-3-苯基-丙醯胺; (4-{(R)-1-[(1S,2S)-1-(2-氟-4-碘-苯基胺基甲醯基)-2-苯基-丙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4-基}-苯氧基甲基)-膦酸二甲酯; (2S,3S)-N-(2-氟-4-碘-苯基)-2-((R)-4-異丙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苯基-丁醯胺; (S)-N-(2-氟-4-碘-苯基)-2-{(R)-4-[4-(2-羥基-乙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甲基-丁醯胺; (S)-N-(2-氟-4-碘-苯基)-2-[(R)-4-(4-甲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鄰-甲苯基-丙醯胺; (S)-N-(2-氟-4-碘-苯基)-2-[(R)-4-(4-甲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間-甲苯基-丙醯胺; (S)-N-(2-氟-4-碘-苯基)-2-[(R)-4-(4-甲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3-對-甲苯基-丙醯胺;及 (S)-N-(4-環丙基-2-氟-苯基)-3-(4-氟-苯基)-2-{(R)-4-[4-(2-羥基-1-羥基甲基-乙氧基)-苯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1-基}-丙醯胺;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酯。 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係式(VII)化合物,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酯,其中: R1係選自由鹵素、乙炔基及環烷基組成之群; R2係選自由氫及CH(R3)(R4)組成之群; R3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低碳烷基、低碳烷氧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及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 R4係選自由氫及低碳烷基組成之群; R5係氫或與R2以及R2及R5所附接之碳一起形成低碳環烷基;且 R6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氫、低碳烷基、低碳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及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 在一些變化形式中,MEK抑制劑化合物具有式(VI)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酯,其中變量係如WO 2009/021887 A1中之式I或WO 2009/021887 A1中第4至5頁所述任何適用變化形式所定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其他所涵蓋MEK抑制劑係2009/021887 A1中之實例1至21中所述之化合物,該案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VI)之MEK抑制劑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化合物: (R)-5-[4-(2-羥基-乙氧基)-苯基]-3-[(S)-1-(6-碘-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乙基]-咪唑啶-2,4-二酮; (R)-5-[4-(2-羥基-乙氧基)-苯基]-3-(5-碘-1H-苯并咪唑-2-基甲基)-咪唑啶-2,4-二酮; (R)-5-[4-(2-羥基-乙氧基)-苯基]-3-[(S)-1-(5-碘-1H-苯并咪唑-2-基)-2-甲基-丙基]-咪唑啶-2,4-二酮; (R)-5-[4-(2-羥基-乙氧基)-苯基]-3-[(1R,2R)-1-(5-碘-1H-苯并咪唑-2-基)-2-甲氧基-丙基]-咪唑啶-2,4-二酮; 3-[(S)-1-(5-碘-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乙基]-咪唑啶-2,4-二酮;其與三氟乙酸之化合物; (R)-3-[(S)-2-(4-氟-苯基)-1-(5-碘-1H-苯并咪唑-2-基)-乙基]-5-[4-(2-羥基-乙氧基)-苯基]-咪唑啶-2,4-二酮; (R)-5-[4-(2-羥基-乙氧基)-苯基]-3-[(S)-1-(5-碘-1H-苯并咪唑-2-基)-2-(4-甲氧基-苯基)-乙基]-咪唑啶-2,4-二酮; (R)-5-[4-(2-羥基-乙氧基)-苯基]-3-[(S)-1-(5-碘-1H-苯并咪唑-2-基)-2-噻吩-2-基-乙基]-咪唑啶-2,4-二酮; (R)-3-[(1S,2S)-1-(6-碘-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丙基]-5-苯基-咪唑啶-2,4-二酮; (R)-3-[(1S,2S)-1-(6-碘-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丙基]-5-(4-甲氧基-苯基)-咪唑啶-2,4-二酮; (R)-5-[4-(2-羥基-乙氧基)-苯基]-3-[(lS,2S)-1-(6-碘-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丙基]-咪唑啶-2,4-二酮; (R)-3-[(1S,2S)-1-(6-碘-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丙基]-5-[4-(2-甲氧基-乙氧基)-苯基]-咪唑啶-2,4-二酮; 2-(4-{(R)-1-[(1S,2S)-1-(6-碘-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丙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4-基}-苯氧基)-N,N-二甲基-乙醯胺; N,N-雙-(2-羥基-乙基)-2-(4-{(R)-1-[(1S,2S)-1-(6-碘-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丙基]-2,5-二側氧基-咪唑啶-4-基}-苯氧基)-乙醯胺; (R)-3-[(1S,2S)-1-(5-碘-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丙基]-5-異丙基-咪唑啶-2,4-二酮; (R)-5-環己基-3-[(1S,2S)-1-(5-碘-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丙基]-咪唑啶-2,4-二酮; (R)-5-[4-(2-羥基-乙氧基)-苯基]-3-[l-(5-碘-1H-苯并咪唑-2-基)-環丙基]-咪唑啶-2,4-二酮; (R)-3-[(1S,2S)-1-6-溴-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丙基]-5-[4-(2-羥基-乙氧基)-苯基]-咪唑啶-2,4-二酮; (R)-3-[(S)-1-(5-環丙基-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乙基]-5-[4-(2-羥基-乙氧基)-苯基]-咪唑啶-2,4-二酮; (R)-3-[(S)-1-(5-乙炔基-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乙基]-5-[4-(2-羥基-乙氧基)-苯基]-咪唑啶-2,4-二酮;及 (R)-3-[(1S,2S)-1-(5-乙炔基-1H-苯并咪唑-2-基)-2-苯基-丙基]-5-[4-(2-羥基-乙氧基)-苯基]-咪唑啶-2,4-二酮;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MEK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化合物:GDC-0973 (甲酮, [3,4-二氟-2-[(2-氟-4-碘苯基)胺基]苯基][3-羥基-3-(2S)-2-六氫吡啶基-1-氮雜環丁基]-)、G-38963、G02443714、G02442104及G00039805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IV 套組
在另一態樣中,提供包含PD-L1軸結合拮抗劑及/或MEK抑制劑之套組,其用於治療個體之癌症或延遲其進展或增強患有癌症之個體之免疫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包含PD-1軸結合拮抗劑及包裝插頁,該包裝插頁包含使用PD-1軸結合拮抗劑與MEK抑制劑之組合來治療個體之癌症或延遲其進展或增強患有癌症之個體之免疫功能的說明書。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包含MEK抑制劑及包裝插頁,該包裝插頁包含使用MEK抑制劑與PD-1軸結合拮抗劑之組合來治療個體之癌症或延遲其進展或增強患有癌症之個體之免疫功能的說明書。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包含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以及包裝插頁,該包裝插頁包含使用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來治療個體之癌症或延遲其進展或增強患有癌症之個體之免疫功能的說明書。可在套組中包括本文所述PD-1軸結合拮抗劑及/或MEK抑制劑中之任一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包含含有本文所述PD-1軸結合拮抗劑及MEK抑制劑中之一或多者之容器。適宜容器包括(例如)瓶、小瓶(例如,雙室小瓶)、注射器(例如單室或雙室注射器)及試管。容器可自諸如玻璃或塑膠等多種材料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可包含標記(例如,在容器上或伴隨容器提供)或包裝插頁。標記或包裝插頁可指示,其中所含化合物可用於或意欲用於治療個體之癌症或延遲其進展或用於增強患有癌症之個體之免疫功能。套組可進一步包含自商業及用戶角度考慮所期望之其他材料,包括其他緩衝液、稀釋劑、過濾器、針及注射器。 實例 可藉由參考以下實例進一步理解本發明,該等實例係以說明方式提供且不意欲具有限制性。
實例 1 : MEK 抑制劑增強腫瘤細胞系上之 MHC I 表現
為確定用MEK抑制劑(MEKi)處理是否增強腫瘤細胞之免疫原性,分析用MEK抑制劑GDC-0973及G-38963處理之腫瘤細胞系上MHC-I之表面表現。簡言之,用1微莫耳濃度MEKi GDC-0973或G-38963、BRAF抑制劑(BRAFi) GDC-0879或DMSO媒劑將人類黑色素瘤細胞系(Malme-3M、A2058、A375、HS294T、SK23、SKMEL-28、537 Mel、RPMI-795)及人類結腸直腸細胞系(Colo 320 DM、Colo 205、WiDr、Colo 741、RKO、DLD-1、HM7、HCT-15)處理24小時。在處理後,用針對HLA-A、B、C之抗體將細胞染色用於表面MHC I類表現以供後續FACS分析。所示數據係針對用MEKi GDC-0973治療。使用經標記同種型匹配抗體來測定非特異性染色程度。數據分析及直方圖之構築顯示,與媒劑處理細胞相比,MEKi處理細胞中MHC-I之細胞表面表現上調(圖1A)。相比之下,與媒劑處理細胞相比,BRAFi處理細胞中MHC-I之細胞表面表現未上調(圖2)。該等結果顯示,黑色素瘤與結腸直腸腫瘤細胞二者中MHC-I之細胞表面表現增強係專一性之MEK抑制,且並非歸因於RAS/RAF/MEK信號傳導途徑之全面抑制。 為確定用MEK抑制劑(MEKi)處理是否與人類腫瘤細胞類似可增強小鼠腫瘤細胞之免疫原性,分析經過MEKi GDC-0973處理之小鼠腫瘤細胞系上MHC-I之表面表現。簡言之,用MEKi GDC-0973、G-38963或媒劑處理小鼠黑色素瘤細胞系(MC38及B16.F10)及小鼠結腸直腸細胞系(CT26)。簡言之,用1微莫耳濃度MEK抑制劑或DMSO媒劑對照刺激細胞24小時。在處理後,用針對MHC-I (H-2D)之抗體對細胞進行表面染色,並藉由後續FACS分析來分析表現。使用經標記同種型匹配抗體來測定非特異性染色程度。數據分析及直方圖之構築顯示,與媒劑處理細胞相比,MEKi處理細胞(所示數據係針對MEKi GDC-0973)中MHC-I之細胞表面表現上調(圖1B)。該等結果顯示,不管小鼠或人類來源,在整個若干黑色素瘤及結腸直腸腫瘤細胞系中出現MHC-I之細胞表面表現均增強。 為確定MHC-I之細胞表面表現增強是否特屬於腫瘤細胞,分析MEKi處理對人類周邊血液單核細胞(PMBC)上之MHC-I表現之效應。簡言之,首先用等體積室溫PBS稀釋,且隨後覆蓋至填充蔗聚糖(Ficoll)之Leucosep管(Greiner Bio-One)上,自全血中分離PMBCS。離心後,將PBMC界面洗滌兩次,且再懸浮於培養基(RPMI-1640,其含有10%胎牛血清、20 μM HEPES、55 μM 2-巰基乙醇、50 μg/ml建他黴素(gentamicin)及來自Gibco之以下補充物之1:100稀釋物:Gluta-MAX、丙酮酸鈉、青黴素(penicillin)/鏈黴素(streptomycin)及非必需胺基酸)中。將細胞以4×10
6
個/孔平鋪於6孔板中,總共4 ml/孔。添加1 μM或3 μM MEK抑制劑GDC-0973。24小時後收穫細胞,且將其分配至96孔V形底板中,以供FACS染色。用以下抗體(全部來自BD Biosciences,依1:10,保持在冰上30分鐘)將細胞染色:CD3-FITC、HLA-ABC-PE、CD4-APC、CD19-FITC及CD14-FITC。納入碘化丙啶以排除死細胞。在BD FACSCaliber流式細胞儀上運行試樣且使用FlowJo軟體(Tree Star公司)分析數據。數據分析及直方圖之構築顯示,與媒劑處理細胞相比,用1 μM MEKi GDC-0973或3 μM MEKi GDC-0973處理之CD4+ T細胞(圖3A)、CD8+ T細胞(圖3B)、B細胞(圖3C)或單核球(圖3D)中MHC-I之細胞表面表現未上調。該等結果顯示,藉由MEK抑制劑處理使MHC-I之細胞表面表現增強特屬於腫瘤細胞。
實例 2 : 共刺激信號使 T 細胞對 MEK 抑制劑所致之 TCR 信號傳導失活具有抗性
最近研究已顯示,MEK抑制劑處理損害T淋巴球功能(Boni等人,
Cancer Res.,
70(13), 2010)。為確認MEK抑制劑處理損害CD8+ T細胞,用MEKi與T細胞刺激信號之組合處理T細胞且分析T細胞增殖。簡言之,依照製造商說明書使用StemCell Technologies人類CD8 RosetteSep自全血純化人類CD8+ T細胞。一式三份將經純化細胞以200,000個/孔平鋪於96孔U形底板中,其中每孔具有200,000個抗CD3或抗CD3/抗CD28 Dynabead (Invitrogen)。自10 μM至0.001 μM滴加10倍之MEK抑制劑GDC-0973及G-38963,以使得最終培養物濃度係0.5% DMSO,總體積為200 μl/孔。培養基係RPMI-1640,其含有10%胎牛血清、20 μM HEPES、55 μM 2-巰基乙醇、50 μg/ml建他黴素及以下補充物之1:100稀釋物:Gibco: Gluta-MAX、丙酮酸鈉、青黴素/鏈黴素及非必需胺基酸。48小時時,用1 μCi/孔3H-胸苷對各孔實施脈衝處理且再培養16小時,隨後冷凍並收穫。數據分析顯示,與未受刺激T細胞(空心圓)相比,用抗CD3處理CD8+ T細胞刺激T細胞活化(實心三角形)。在所有所測試MEKi濃度下,用兩種不同MEK抑制劑處理T細胞降低抗CD3之刺激效應(實心圓、實心正方形),其中在0.01 μMMEKi處理下幾乎完全抑制T細胞受體誘導之增殖(圖4A)。相比之下,在MEKi處理之T細胞中用抗CD3及抗CD28進行共刺激(實心圓、實心正方形)足以克服MEKi對T細胞活化之抑制效應(圖4B)。該等意外結果顯示以下新發現,MEKi處理對TCR信號傳導之抑制可藉由提供足夠T細胞共刺激來克服,該共刺激係由抗原呈遞細胞(例如B細胞、巨噬細胞及樹突狀細胞)提供至T細胞。 不受理論限制,吾人認為共刺激之關鍵組份為PI3激酶之活化且係由CD28經由PI3K p85亞單位與其胞質YMNM基序之締合來提供。PD-1經由其與SHP2之相互作用阻礙PI3K之活性。因此,阻斷PD1軸可使PI3激酶去抑制,從而增強T細胞共刺激並提供克服MEKi對T細胞活化之抑制效應之手段。PD-1/-LI阻斷係用於在諸如B7.1及B7.2等共刺激配體之表現通常在(例如)多數腫瘤或腫瘤微環境中受到限制時之條件下增強共刺激。組合MEKi與PD1軸之阻斷應藉由經由MEKi上調腫瘤MHC I增強TCR對Ag之識別(增強信號I)及藉由經由PD1/PDL1阻斷減輕對PI3K之抑制(增強信號2)來增強腫瘤特異性T細胞免疫。
實例 3 : MEK 抑制劑特異性增強樹突狀細胞之成熟及活化
為確定MEK抑制劑治療是否藉由刺激樹突狀細胞(DC)特異性增強腫瘤免疫原性,用增加濃度之MEKi GDC-0973、MEKi GDC-38963或BRAFi GDC-0879與針對DC共刺激分子CD40之抗體組合處理單核球源樹突狀細胞。簡言之,依照製造商說明書使用StemCell Technologies人類單核球RosetteSep自全血純化人類單核球。將約0.5-1.0×10
6
個/ml單核球(存於50 ng/ml人類GM-CSF及100 ng/ml人類IL-4中)接種於T175燒瓶中並保持總共7天,且每2天更換一半培養基。然後收穫細胞且將其以100,000個細胞/孔平鋪於含有或不含有1 μg/ml Pfizer抗CD40之96孔平底板中。自10 μM至0.001 μM滴加10倍之MEK抑制劑及BRAF抑制劑,以使得最終培養物濃度係0.5% DMSO,總體積為200 μl/孔。48小時後,收穫細胞且將其轉移至96孔V形底板中。首先使細胞經Fc-受體(Miltenyi)阻斷且隨後使用以下抗體(來自BD Biosciences,以1:10,在冰上保持30分鐘)染色:HLA-DR、-DP、-DQ-FITC、HLA-ABC-PE、CD83-APC、CD14-FITC、CD80-PE及CD86-APC。納入碘化丙啶以排除死細胞。在BD FACSCaliber流式細胞儀上運行試樣且使用FlowJo軟體(Tree Star公司)分析數據。數據分析及直方圖之構築顯示,與媒劑處理細胞相比,經1 μM MEKi GDC-0973處理之細胞中表現成熟標記物CD83 (圖5A)、MHC-II (圖5B)及共刺激分子CD86 (圖5C)之細胞頻率有所增加。相比之下,經1 μM BRAFi處理之DC中該等DC表面活化標記物之細胞表面表現未上調且與媒劑處理細胞類似。此外,增加濃度之MEKi G-38963 (實心正方形)或MEKi GDC-0973 (實心圓)以濃度依賴方式增強表現該等DC成熟及活化表面標記物之DC之頻率(圖5D-5F)。相比之下,BRAFi (實心三角形)治療不會增強抗CD40共刺激效應。該等新結果顯示,DC之增強成熟及活化係特屬於MEK抑制劑治療且並非歸因於RAS/RAF/MEK信號傳導途徑之一般抑制。此外,MEKi以濃度依賴方式增強經抗CD40共刺激之人類單核球源DC之活化,從而指示,MEKi可對DC具有免疫調節效應。
實例 4 : 用 MEK 抑制劑及抗 PD-L1 抗體共治療降低促進腫瘤生長之細胞介素之血清濃度
由於有以下新觀察結果:在共刺激因子存在下MEKi治療增強T細胞及DC活化,因此與抗PD-L1抗體組合使用MEKi G-38963來確定MEKi是否可增強抗PD-L1抗體治療之抗腫瘤效應並調節帶腫瘤動物之細胞介素濃度。用於該等實驗中之抗PD-L1抗體係針對人類PD-L1之PRO314483 (批號59554.96),且識別人類PD-L1與鼠類PD-L1二者。簡言之,在治療後7天,將小鼠麻醉且經眶後抽取血清。使用BioRad Bio-Plex分析來分析細胞介素之血清濃度,且確定,免疫抑制性細胞介素IL-10在黑色素瘤(圖6A)與結腸直腸(圖6C)腫瘤二者之活體內模型中顯著降低。單獨利用抗PD-L1抗體或MEKi治療使IL-10濃度有所降低,但藉由用MEKi及抗PD-L1抗體共治療使其顯著降低。此外,鼠類趨化因子KC (已知在腫瘤進展中發揮作用之人類趨化因子IL-8之同源物)之血清濃度在黑色素瘤(圖6B)與結腸直腸(圖6D)腫瘤二者之活體內模型中亦顯著降低,其中藉由用MEKi及抗PD-L1抗體共治療誘導最顯著降低。該等結果指示,抗PD-L1抗體及MEKi之組合治療抑制促進腫瘤生長之細胞介素之釋放。
實例 5 : MEK 抑制增強抗 PD-L1 抗體在活體內結腸直腸腫瘤中之抗腫瘤活性
為確定MEKi是否增強抗PD-L1抗體之抗腫瘤效應,利用組合治療來治療結腸直腸腫瘤之小鼠模型。簡言之,用腫瘤細胞經皮下接種小鼠且使其生長腫瘤。當帶腫瘤小鼠達到200 mm
3
(圖7A)或450 mm
3
(圖7B)之平均腫瘤體積時,將小鼠隨機分配至4個治療組中之一者。1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同種型對照抗體(抗gp120、PRO67181、PUR編號20455)且持續3週,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MCT對照媒劑且持續21天;2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554.96)且持續3週;3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同種型對照抗體(抗gp120、PRO67181、PUR編號20455)且持續3週,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75 mg/kg MEKi G-38963且持續21天;4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554.96)且持續3週,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75 mg/kg MEKi G-38963且持續21天。監測小鼠之腫瘤生長及體重變化。在早期(圖7A)或晚期(圖7B)幹預中用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阻斷PD-L1作為單一藥劑療法預防腫瘤生長高度有效。在早期或晚期幹預中用MEKi G-38963治療作為單一藥劑療法預防腫瘤生長亦高度有效且與抗PD-L1抗體治療相當。在早期幹預與晚期幹預二者中,用抗PD-L1抗體及MEKi組合治療顯著抑制腫瘤生長且比單獨抗PD-L1抗體或MEKi治療顯著更有效。此外,在腫瘤生長早期進行共治療不僅顯著減小腫瘤體積且亦顯示持續反應。早期幹預產生維持至少92天之約60%完全反應。該等結果指示,MEKi增強PD-L1阻斷之抗腫瘤活性且因此與抗PD-L1抗體協同作用以抑制腫瘤生長。 為進一步確定MEKi是否增強抗PD-L1抗體之抗腫瘤效應,在兩種不同研究中使用不同MEK抑制劑(MEKi GDC-0973)利用組合治療來治療結腸直腸腫瘤之小鼠模型。 對於第一研究而言,在雌性BALB/c小鼠之單側胸區中經皮下接種100,000個存於100 μL HBSS:基質膠中之CT26鼠類結腸直腸細胞。當小鼠達到約200 mm
3
之平均腫瘤體積時,在第0實驗天將其隨機分配至9個不同治療組中之一者且在第1實驗天起始治療。10只小鼠之群組每天一次經口給予以下200 μl之體積之藥劑且持續21天:1組接受MCT媒劑;2組接受0.5 mg/kg GDC-0973;3組接受1.0 mg/kg GDC-0973;4組接受2.0 mg/kg GDC-0973;5組接受3.0 mg/kg GDC-0973;6組接受4.0 mg/kg GDC-0973;7組接受5.0 mg/kg GDC-0973;8組接受6.0 mg/kg GDC-0973;且9組接受7.5 mg/kg GDC-0973。 對於第二研究而言,在雌性BALB/c小鼠之單側胸區中經皮下接種100,000個存於100 μL HBSS:基質膠中之CT26鼠類結腸直腸細胞。當小鼠達到約200 mm
3
之平均腫瘤體積時,在第0實驗天將其隨機分配至6個不同治療組中之一者且在第1實驗天起始治療。10只小鼠之群組給予以下藥劑:1組每天一次經口接受200 μL體積之MCT媒劑且持續21天,且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同種型對照抗體(抗gp120、PRO67181、PUR編號20455);2組每天一次經口接受7.5 mg/kg GDC-0973且持續21天;3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4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1.0 mg/kg GDC-0973且持續21天;5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3.0 mg/kg GDC-0973且持續21天;且6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6.0 mg/kg GDC-0973且持續21天。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係含有MPDL3280A之人類可變區及IgG2A之鼠類恆定區之反向嵌合體,其在恆定區中具有無效應子之Fc D265A/N297A取代。 對於兩種研究而言,每週監測小鼠之腫瘤生長及體重變化2至3次且保持研究持續時間。對於腫瘤生長之量測而言,使用UltraCal-IV卡尺(型號54-10-111;Fred V. Fowler公司;Newton, MA)量測腫瘤體積,其中長度及寬度量測彼此垂直,且使用下式計算腫瘤體積: 腫瘤體積(mm
3
)=(長度×寬度
2
)×0.5 對於體重之量測而言,使用Adventura Pro AV812天平(Ohaus公司;Pine Brook, NJ)對小鼠稱重。使用下式計算體重變化%: 體重變化(%)=[(重量
新一天
-重量
第 0 天
)/重量
第 0 天
]×100 使用R 2.9.2版(R Development Core Team 2008;R Foundation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Vienna, Austria)分析數據,且使用nlme軟體包3.1-96版(Pinheiro J等人,
R package version 3.
2009, 1-96)在R內擬合混合模型。在Prism Mac 5.0b版(GraphPad軟體公司;La Jolla, CA)中實施繪圖。使用混合建模方法來分析自相同動物隨時間重複量測之腫瘤體積(Pinheiro J等人,
Statistics and Computing,
Springer. 2010)。此方法同時應對重複量測與因可在統計學上分類為隨機缺失(MAR)之原因所致之研究結束前之適度丟失。將log
2
(體積)隨時間及劑量之固定效應變化建模成主要效應及自然三次回歸樣條基(時間)與自動測定之自然樣條基(劑量)之相互作用的總和。假定截距及生長率(斜率)隨動物而隨機變化。使用下式將作為對照治療組之百分比之腫瘤生長抑制(TGI%)計算為有關對照之各別治療組/天之擬合曲線下面積(AUG)之百分比,同時對照治療小鼠仍在研究中: TGI%=100×(1-AUC
劑量
/AUC
媒劑
) 完全反應(CR)定義為在研究期間之任何時間個別動物之腫瘤體積低於檢測限(LOD)。部分反應(PR)定義為在研究期間之任何時間個別動物腫瘤體積降低其初始腫瘤體積之50%。總體反應率(ORR)定義為完全及部分反應之總和。 至進展5×之時間(TTP5×)定義為群組之擬合腫瘤體積(基於上述混合建模分析)超過5倍起始體積之時間(天)(舍入為最接近的半天)且報告為該群組之TTP5×。亦採用線性混合效應分析來分析自相同動物隨時間重複量測之體重變化。 用增加濃度之MEKi GDC-0973治療以最低抑制抑制腫瘤生長,如藉由7.5 mg/kg GDC-0973治療組在治療後20天所顯示(圖8A,表2)。
表 2.
因MEKi GDC-0973之劑量增加而增加之TGI
與單獨用抗PD-L1抗體或MEKi GDC-0973治療相比,用抗PD-L1抗體及MEKi GDC-0973組合治療顯示在較長時段內腫瘤生長降低增強(圖8B,表3)。此外,與單獨使用較高劑量濃度(7.5 mg/kg)之MEKi GDC-0973時相比,當與抗PD-L1抗體組合使用時,較低劑量濃度(1 mg/kg、3 mg/kg及6 mg/kg)之MEKi GDC-0973可更有效地抑制腫瘤生長(圖8A及B,表3)。
表 3.
抗PD-L1抗體及MEKi GDC-0973組合治療之有效性
實施進一步研究以確定其他MEK抑制劑(G02443714、G02442104及G00039805)在結腸直腸腫瘤之小鼠模型中用於組合治療時是否亦增強抗PD-L1抗體之抗腫瘤效應。 對於用MEK抑制劑G02443714組合治療而言,在雌性BALB/c小鼠之單側胸區中經皮下接種100,000個存於100 μL HBSS:基質膠中之CT26鼠類結腸直腸細胞。當小鼠達到約200 mm
3
之平均腫瘤體積時,在第0實驗天將其隨機分配至4個不同治療組中之一者且在第1實驗天起始治療。10小鼠之群組給予以下藥劑:1組每天一次經口接受200 μL體積之MCT媒劑且保持21天,且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同種型對照抗體(抗gp120、PRO67181、PUR編號20455);2組每天一次經口接受25 mg/kg G02443714且保持21天;3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且4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25 mg/kg G02443714且保持21天。在投與抗PD-L1及/或同種型對照抗體前4小時,藉由管飼經口投施G02443714以及經口媒劑(MCT)。 對於用MEK抑制劑G02442104組合治療而言,在雌性BALB/c小鼠之單側胸區中經皮下接種100,000個存於100 μL HBSS:基質膠中之CT26鼠類結腸直腸細胞。當小鼠達到約200 mm
3
之平均腫瘤體積時,在第0實驗天將其隨機分配至4個不同治療組中之一者且在第1實驗天起始治療。10小鼠之群組給予以下藥劑:1組每天一次經口接受200 μL體積之MCT媒劑且保持21天,且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同種型對照抗體(抗gp120、PRO67181、PUR編號20455);2組每天一次經口接受25 mg/kg G02442104且保持21天;3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且4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25 mg/kg G02442104且保持21天。在投與抗PD-L1及/或同種型對照抗體前4小時,藉由管飼經口投施G02442104以及經口媒劑(MCT)。 對於用MEK抑制劑G00039805組合治療而言,在雌性BALB/c小鼠之單側胸區中經皮下接種100,000個存於100 μL HBSS:基質膠中之CT26鼠類結腸直腸細胞。當小鼠達到約200 mm
3
之平均腫瘤體積時,在第0實驗天將其隨機分配至4個不同治療組中之一者且在第1實驗天起始治療。10小鼠之群組給予以下藥劑:1組每天一次經口接受200 μL體積之MCT媒劑且保持21天,且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同種型對照抗體(抗gp120、PRO67181、PUR編號20455);2組每天一次經口接受100 mg/kg G00039805且保持21天;3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且4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44.96),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100 mg/kg G00039805且保持21天。在投與抗PD-L1及/或同種型對照抗體前4小時,藉由管飼經口投施G00039805以及經口媒劑(MCT)。 對於利用G02443714、G02442104或G00039805進行之3種組合研究而言,每週監測小鼠之腫瘤生長及體重變化2至3次且保持研究持續時間。對於腫瘤生長之量測而言,使用UltraCal-IV卡尺(型號54-10-111;Fred V. Fowler公司;Newton, MA)量測腫瘤體積,其中長度及寬度量測彼此垂直,且使用以式計算腫瘤體積: 腫瘤體積(mm
3
)=(長度×寬度
2
)×0.5 對於體重之量測而言,使用Adventura Pro AV812天平(Ohaus公司;Pine Brook, NJ)對小鼠稱重。使用下式計算體重變化%: 體重變化(%)=[(重量
新一天
-重量
第 0 天
)/重量
第 0 天
]×100 使用R 2.9.2版(R Development Core Team 2008;R Foundation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Vienna, Austria)分析數據,且使用nlme軟體包3.1-96版(Pinheiro J等人,
R package version 3.
2009, 1-96)在R內擬合混合模型。在Prism Mac 5.0b版(GraphPad軟體公司;La Jolla, CA)中實施繪圖。使用混合建模方法來分析自相同動物隨時間重複量測之腫瘤體積(Pinheiro J等人,
Statistics and Computing,
Springer. 2010)。此方法同時應對重複量測與因可在統計學上分類為隨機缺失(MAR)之原因所致之研究結束前之適度丟失。將log
2
(體積)隨時間及劑量之固定效應變化建模成主要效應及自然三次回歸樣條基(以時間計)與自動測定之自然樣條基(以劑量計)之相互作用的總和。假定截距及生長率(斜率)隨動物而隨機變化。使用下式將作為對照治療組之百分比之腫瘤生長抑制(TGI%)計算為有關對照之各別治療組/天之擬合曲線下面積(AUC)之百分比,同時對照治療小鼠仍在研究中: TGI%=100×(1-AUC
劑量
/AUC
媒劑
) 完全反應(CR)定義為在研究期間之任何時間個別動物之腫瘤體積低於檢測限(LOD)。部分反應(PR)定義為在研究期間之任何時間個別動物腫瘤體積降低其初始腫瘤體積之50%。總體反應率(ORR)定義為完全及部分反應之總和。 至進展5×之時間(TTP5×)定義為群組之擬合腫瘤體積(基於上述混合建模分析)超過5倍起始體積之時間(天)(舍入為最接近的半天)且報告為該群組之TTP5×。亦採用線性混合效應分析來分析自相同動物隨時間重複量測之體重變化。 與單獨用抗PD-L1抗體或G02443714治療相比,用抗PD‑L1抗體及G02443714組合治療在較長時段內使腫瘤生長降低增強,其中在第18天觀察到20%部分反應(圖9)。與單獨用抗PD-L1抗體或MEKi G02442104治療相比,用抗PD-L1抗體及G02442104組合治療亦在較長時段內使腫瘤生長降低增強,其中在第37.5天觀察到40%部分反應及10%完全反應(圖10)。另外,與單獨用抗PD-L1抗體或MEKi G00039805治療相比,用抗PD-L1抗體及G00039805組合治療在較長時段內使腫瘤生長降低增強,其中在第22天觀察到30%部分反應(圖11)。總之,該等結果顯示,多種MEK抑制劑可增強抗PD-L1抗體抑制腫瘤生長之抗腫瘤活性。
實例 6 : MEK 抑制增強抗 PD-L1 抗體在活體內黑色素瘤腫瘤中之抗腫瘤活性
為確定MEKi是否增強抗PD-L1抗體之抗腫瘤效應,利用組合治療來治療黑色素瘤腫瘤之小鼠模型。簡言之,用腫瘤細胞經皮下接種小鼠且使其生長腫瘤。當帶腫瘤小鼠達到100-200 mm
3
之平均腫瘤體積時,將小鼠隨機分配至4個治療組中之一者。1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同種型對照抗體(抗gp 120、PRO67181、PUR編號20455)且持續3週,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MCT對照媒劑且持續21天;2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554.96)且持續3週;3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同種型對照抗體(抗gp120、PRO67181、PUR編號20455)且保持3週,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75 mg/kg MEKi G-38963且保持21天;4組:每週3次經腹膜內接受10 mg/kg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554.96)且保持3週,且每天一次經口接受75 mg/kg MEKi G-38963且保持21天。監測小鼠之腫瘤生長及體重變化。在Cloudman S91 (圖12)黑色素瘤腫瘤中用抗PD-L1抗體PRO314483 (批號59554.96)阻斷PD-L1作為單一藥劑療法預防腫瘤生長有效。用MEKi G-38963治療作為單一藥劑療法預防腫瘤生長(圖12)亦高度有效且與抗PD-L1抗體治療相當。在兩種黑色素瘤細胞系中用抗PD-L1抗體及MEKi組合治療顯著抑制腫瘤生長。相比之下,化學治療劑Temodar當與抗PD-L1抗體組合使用時,抑制抗PD-L1抗體之抗腫瘤活性(圖13)。當阻斷T細胞OX40共刺激分子之抗體與MEK抑制劑G-38963組合使用時,獲得類似結果(圖14)。該等結果指示,MEKi特異性增強PD-L1阻斷之抗腫瘤活性且因此與抗PD-L1抗體協同作用以抑制黑色素瘤腫瘤生長。
實例 7 : MEK 抑制劑獨立於 PDL1 抗體活性增加樹突狀細胞之活化
先前研究已指示,MEK抑制可藉由下調表面PD-L1增大免疫功能,從而表明MEKi之效應經由PD-L1表現之改變介導。為確定增強之腫瘤免疫原性是否歸因於PD-L1表現對MEK活化之依賴性,比較在以下情形下樹突狀細胞之活化:當用單獨MEKi GDC-0973、單獨抗PD-L1抗體(由MPDL3280A之融合至小鼠IgG2a恆定序列之可變區構成之嵌合抗體,該等恆定序列含有Fc突變以預防與Fcγ受體之有效結合)或MEKi與抗PD-L1抗體組合治療時。簡言之,分離小鼠骨髓細胞且每10 cm具有40 ng/ml小鼠GM-CSF之非組織培養治療皿中接種2×10
6
個/10 ml總體積且保持7天。每2至3天更換一半新鮮培養基。培養基係RPMI-1640,其含有10%胎牛血清、20 μM HEPES、55 μM 2-巰基乙醇、50 μg/ml建他黴素及以下補充物之1:100稀釋物:Gibco: Gluta-MAX、丙酮酸鈉、青黴素/鏈黴素及非必需胺基酸。在第7天,收穫全部細胞並洗滌,然後以100,000個細胞個/孔接種於96孔平底板中。以1 μM之最終濃度添加MEK抑制劑GDC-0973,以10 μg/ml添加抗PDL1人類/小鼠反相嵌合體或抗Ragweed小鼠IgG2a同種型對照(Genentech PUR 22251)。在以各為1 μg/ml之最終濃度添加至細胞中之前,在室溫下使抗CD40純系FGK-45 (Genentech批號68020-62)與山羊抗大鼠IgG Fc-γ-受體(Jackson ImmunoResearch)交聯1小時。在48小時刺激後,收穫細胞且將其轉移至96孔V形底板中。首先使試樣經Fc受體(來自BD Biosciences之經純化抗CD 16/CD32,5 μg/ml)阻斷且然後用I-A/I-E-FITC、H-2Db/H-2Kb-生物素(之後為抗生蛋白鏈菌素-PE (streptavidin-PE))、CD11c-APC、CD86-FITC及CD80-PE (全部來自BD Biosciences)染色。納入碘化丙啶以排除死細胞。在BD FACSCaliber流式細胞儀上運行試樣且使用FlowJo軟體(Tree Star公司)分析數據。單獨用功能阻斷性抗PD-L1抗體治療適度地增加MHC-I之DC表面表現(圖15A),然而,其不會誘導DC表面活化標記物MHC-II (圖15B)、CD80 (圖15C)或CD86 (圖15D)之表現。相比之下,MEKi治療增強MHC-II、CD80及CD86以及MHC-I表現。有趣的是,與單獨MEKi相比,MEKi及抗PD-LI抗體之組合治療不會改變DC表面活化標記物。添加共刺激抗CD40抗體時,獲得類似結果(圖15E-H)。該等新發現指示,MEKi獨立於其對PD-L1表現之效應誘導DC之活化。總之,該等結果顯示,MEKi藉由與抗PDL不同之機制增加腫瘤免疫原性且提供對組合MEKi與PD-L1阻斷以最佳增強抗腫瘤免疫之支持。
實例 8a : MEK 分析 (MEK 活性分析 )
使用在昆蟲細胞中表現之組成性活化之人類突變體MEK1作為酶促活性源,該激酶在激酶分析中之最終濃度為62.5 nM。 使用大腸桿菌(
E.Coli
)中產生之重組GST-ERK1作為受質,在50 μM ATP存在下實施30分鐘分析。使用由Cisbio供應之HTRF試劑檢測並定量受質之磷酸化。該等試劑係由偶聯至別藻藍蛋白(XL665)之抗GST抗體及偶聯至銪穴狀化合物之抗磷酸(Thr202/Tyr204) ERK抗體組成。抗磷酸抗體識別在Thr202及Tyr204上雙重磷酸化之ERK1。當兩種抗體均結合至ERK1時(即當受質經磷酸化時),在340 nm下激發後發生穴狀化合物至別藻藍蛋白之能量轉移,從而產生與所產生磷酸化受質之量成比例之發射螢光。使用多孔螢光計檢測螢光。 在添加分析緩衝液之前,在DMSO中稀釋化合物,且其在分析中之最終DMSO濃度係1%。 IC
50
之定義為該指定化合物達到對照組之50%抑制性時之濃度。使用XLfit套裝軟體(2.0.5版)計算IC
50
值。
實例 8b : MEK 分析 (MEK 活性分析 )
使用在昆蟲細胞中表現之組成性活化之人類突變體MEK1作為酶促活性源,該激酶在激酶分析中之最終濃度為15 nM。 使用大腸桿菌中產生之重組GST-ERK1作為受質,在50 μM ATP存在下實施30分鐘分析。使用由Cisbio供應之HTRF試劑檢測並定量受質之磷酸化。該等試劑係由偶聯至別藻藍蛋白(XL665)之抗GST抗體及偶聯至銪穴狀化合物之抗磷酸(Thr202/Tyr204) ERK抗體組成。所用該等試劑之最終濃度分別為4 μg/ml及0.84 μg/ml。抗磷酸抗體識別在Thr202及Tyr204上雙重磷酸化之ERK1。當兩種抗體均結合至ERK1時(即當受質經磷酸化時),在340 nm下激發後發生穴狀化合物至別藻藍蛋白之能量轉移,從而產生與所產生磷酸化受質之量成比例之發射螢光。使用多孔螢光計檢測螢光。 在添加分析緩衝液之前,在DMSO中稀釋化合物且其在分析中之最終DMSO濃度係1%。 IC
50
之定義為該指定化合物達到對照組之50%抑制性時之濃度。使用XLfit軟體包(2.0.5版)計算IC
50
值。 所有所引用之專利、專利申請案、文件及論文之全部內容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