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21741223U - 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 - Google Patents

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741223U
CN221741223U CN202323624058.7U CN202323624058U CN221741223U CN 221741223 U CN221741223 U CN 221741223U CN 202323624058 U CN202323624058 U CN 202323624058U CN 221741223 U CN221741223 U CN 221741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ne
silt
squeezing
dredging
pa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6240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二龙
王京辰
马立新
钟建发
李东
王校飞
张云飞
马鑫龙
刘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Road and Bridge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Road and Bridge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Road and Bridge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6240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741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741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741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涉及水塘软基处理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挤淤石体,底铺于软基底部位置,且挤淤石体的铺筑高度高于常水位;反滤垫层,填铺至挤淤石体之间及其上部;路基填料,填铺于反滤垫层的上部;钢塑格栅,基于所述反滤垫层水平式铺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软基加固处理的抛石挤淤架构难以满足当前施工要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塘软基处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逐步扩大,高速公路建设也随之快速发展。当前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经常需沿经水塘、河道及沼泽等区域地带,上述地带的地质主要为粉质黏土、粉土及细砂、中砂等软基,因此需要对软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有效满足路基的强度要求。目前针对软基加固处理,抛石挤淤工法具有施工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
但是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根据实际建设需要,更多工程需要建设至更为困难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中。对于复杂的软基或水洼环境,现有的散式抛石挤淤架构仅依靠单块块石的自重性,其往往难以满足当前软基处理的施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软基加固处理的抛石挤淤架构难以满足当前施工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包括:
挤淤石体,底铺于软基底部位置,且所述挤淤石体的铺筑高度高于常水位;
反滤垫层,填铺至所述挤淤石体之间及其上部;
路基填料,填铺于所述反滤垫层的上部;
钢塑格栅,基于所述反滤垫层水平式铺设。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挤淤石体设置为硬质片石和/或块石;
所述硬质片石和/或块石的粒径范围设置为50~80cm,强度不小于25Mp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反滤垫层设置为厚砂垫层和/或砂砾垫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钢塑格栅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钢塑格栅分别基于所述反滤垫层水平式铺设,且两组所述钢塑格栅的竖向间隔不小于0.5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钢塑格栅的边沿部均与所述路基填料的边沿部相对应设置;
且每组所述钢塑格栅的若干个拼接组块之间搭接距离不小于3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
混凝土基础和混凝土边坡,一体式相连形成临水侧护坡结构,所述临水侧护坡结构浇筑固定于所述挤淤石体对应其铺筑范围朝向常水位的一侧斜坡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混凝土基础和所述混凝土边坡内置有绑扎相连设置的若干组钢筋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挤淤石体对应其铺筑范围朝向所述常水位的一侧斜坡部还均匀铺设有底铺垫层,所述底铺垫层设置为砂砾垫层;
所述混凝土基础和所述混凝土边坡基于所述钢筋网一体式浇筑于所述底铺垫层的外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混凝土基础设置为底端凸起的倒梯形结构;
倒梯形所述混凝土基础的顶底两面均为水平式设置,且倒梯形所述混凝土基础基于已铺筑的所述挤淤石体能够形成不同朝向的至少两个支撑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混凝土边坡的顶端部与所述挤淤石体的铺筑顶部之间等高式对应设置,所述挤淤石体的铺筑顶部靠近所述混凝土边坡的一侧部浇筑设有排水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架构能够通过挤淤石体有效完成既定的软基挤淤工序,并通过反滤垫层与路基填料相配合提升底铺架构稳定性,同时能够利用钢塑格栅基于反滤垫层有效防止填筑后路基填料的横向不均匀沉降,此外还可借助混凝土基础与混凝土边坡形成的临水侧护坡结构有效增强挤淤石体对应底铺架构的抗冲刷性,进一步显著提升了软基加固施工效果,从而更为适配更多复杂工程建设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的整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中挤淤石体与反滤垫层的布置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挤淤石体1;反滤垫层2;路基填料3;钢塑格栅4;底铺垫层5;钢筋网6;混凝土基础7;混凝土边坡8;排水沟9。
软基底a;常水位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包括挤淤石体1、反滤垫层2、路基填料3、钢塑格栅4、底铺垫层5、钢筋网6、混凝土基础7、混凝土边坡8和排水沟9,用以通过挤淤石体1有效完成既定的软基挤淤工序,并通过反滤垫层2与路基填料3相配合提升底铺架构稳定性,同时能够利用钢塑格栅4基于反滤垫层2有效防止填筑后路基填料3的横向不均匀沉降,此外还可借助混凝土基础7与混凝土边坡8形成的临水侧护坡结构有效增强挤淤石体1对应底铺架构的抗冲刷性,进一步显著提升了软基加固施工效果,从而更为适配更多复杂工程建设需求。具体设置如下:
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挤淤石体1设置为硬质片石和/或块石,所述硬质片石和/或块石的粒径范围设置为50~80cm,强度不小于25Mpa,且所述硬质片石和/或块石底铺于软基底a,铺筑高度至常水位b以上0.5m处。
所述反滤垫层2设置为厚砂垫层和/或砂砾垫层和/或其它透水性结构,且所述反滤垫层2填铺至所述挤淤石体1之间及其上部,所述反滤垫层2对应于所述挤淤石体1上部的填铺厚度设置为50cm;所述路基填料3填铺于所述反滤垫层2的上部,用以以此在完成软基挤淤的工序基础上形成稳定路基架构。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钢塑格栅4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钢塑格栅4分别基于所述反滤垫层2水平式铺设,且两组所述钢塑格栅4的竖向间隔不小于0.5m;所述钢塑格栅4的边沿部均与所述路基填料3的边沿部相对应设置,且每组所述钢塑格栅4的若干个拼接组块之间搭接距离不小于30cm,用以以此通过两组钢塑格栅4有效降低路基填料3填铺之后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挤淤石体1对应其铺筑范围朝向所述常水位b的一侧斜坡部还均匀铺设有底铺垫层5,所述底铺垫层5设置为10cm厚度的砂砾垫层;所述混凝土基础7和所述混凝土边坡8均内置有绑扎相连设置的若干组30×30cmФ6钢筋网6,且所述混凝土基础7和所述混凝土边坡8基于所述钢筋网6一体式浇筑于所述底铺垫层5的外侧部,用以以此利用混凝土基础7和混凝土边坡8形成临水侧护坡结构,并借助临水侧护坡结构有效增强挤淤石体1对应底铺架构的抗冲刷性,进而显著提升了软基加固施工效果及功能实用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方案,所述混凝土基础7设置为底端凸起的倒梯形结构,且倒梯形所述混凝土基础7的顶底两面均为水平式设置,用以以此使得混凝土基础7基于已铺筑的挤淤石体1能够形成不同朝向的至少两个支撑面,由此显著提升混凝土基础7及混凝土边坡8形成的临水侧护坡结构稳固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混凝土边坡8的顶端部与所述挤淤石体1的铺筑顶部之间等高式对应设置,所述挤淤石体1的铺筑顶部靠近所述混凝土边坡8的一侧部还浇筑设有排水沟9,用以以此利用排水沟9实现将漫溢至混凝土边坡8顶部的水及时排出,避免漫溢水继续落至挤淤石体1造成冲刷,由此进一步保证挤淤石体1的铺筑稳定性及其所筑架构寿命周期。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挤淤石体,底铺于软基底部位置,且所述挤淤石体的铺筑高度高于常水位;
反滤垫层,填铺至所述挤淤石体之间及其上部;
路基填料,填铺于所述反滤垫层的上部;
钢塑格栅,基于所述反滤垫层水平式铺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淤石体设置为硬质片石和/或块石;
所述硬质片石和/或块石的粒径范围设置为50~80cm,强度不小于2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滤垫层设置为厚砂垫层和/或砂砾垫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塑格栅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钢塑格栅分别基于所述反滤垫层水平式铺设,且两组所述钢塑格栅的竖向间隔不小于0.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塑格栅的边沿部均与所述路基填料的边沿部相对应设置;
且每组所述钢塑格栅的若干个拼接组块之间搭接距离不小于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混凝土基础和混凝土边坡,一体式相连形成临水侧护坡结构,所述临水侧护坡结构浇筑固定于所述挤淤石体对应其铺筑范围朝向常水位的一侧斜坡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基础和所述混凝土边坡内置有绑扎相连设置的若干组钢筋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淤石体对应其铺筑范围朝向所述常水位的一侧斜坡部还均匀铺设有底铺垫层,所述底铺垫层设置为砂砾垫层;
所述混凝土基础和所述混凝土边坡基于所述钢筋网一体式浇筑于所述底铺垫层的外侧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基础设置为底端凸起的倒梯形结构;
倒梯形所述混凝土基础的顶底两面均为水平式设置,且倒梯形所述混凝土基础基于已铺筑的所述挤淤石体能够形成不同朝向的至少两个支撑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边坡的顶端部与所述挤淤石体的铺筑顶部之间等高式对应设置,所述挤淤石体的铺筑顶部靠近所述混凝土边坡的一侧部浇筑设有排水沟。
CN202323624058.7U 2023-12-29 2023-12-29 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 Active CN221741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24058.7U CN221741223U (zh) 2023-12-29 2023-12-29 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24058.7U CN221741223U (zh) 2023-12-29 2023-12-29 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741223U true CN221741223U (zh) 2024-09-20

Family

ID=9274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624058.7U Active CN221741223U (zh) 2023-12-29 2023-12-29 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741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53083B2 (ja) 道路の構築工法
CN107419630A (zh) 一种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软土地基高填方路堤及施工方法
CN206902488U (zh) 一种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软土地基高填方路堤
CN109914173B (zh)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泡沫轻质土浇筑台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766223U (zh) 一种排水防沉降的路基结构
CN210066390U (zh) 一种适用于深厚软土路基的处治结构
CN107142839B (zh) 一种桩板结构桥面板与路基的连接装置
CN221741223U (zh) 水塘处理施工抛石挤淤架构
CN210529400U (zh) 一种固化建筑渣土道路结构
CN111287040A (zh) 液态土道路构造方法
JPH02504050A (ja) 道路及び路盤構造体の形成方法
CN221741222U (zh) 水塘处理施工清淤换填架构
CN113250149B (zh) 一种格栅式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CN214573877U (zh) 一种淤泥与软土地基原位固化地基结构
CN210458817U (zh) 一种防道路沉降的地基结构
CN211947752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基加固结构
CN221855182U (zh) 一种混合式过水道路结构
CN218786752U (zh) 一种海绵透水路面
CN221822721U (zh) 一种桥台背路基沉降修复结构
JPH0978613A (ja) インターロッキング式ブロック,プレキャスト部材
CN218969659U (zh) 用于岩溶区的高速公路地基装置
CN211922497U (zh) 一种河道景观坝结构
CN214143099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道路板
CN211815270U (zh) 重载交通下路面渗水快速维修结构
CN221566878U (zh) 一种降低路面填高的防浪墙与压力式排水箱涵组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