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6702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46702U CN216346702U CN202122705088.5U CN202122705088U CN216346702U CN 216346702 U CN216346702 U CN 216346702U CN 202122705088 U CN202122705088 U CN 202122705088U CN 216346702 U CN216346702 U CN 2163467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conditioner
- volute
- condenser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均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机壳设有与所述蒸发器相对的第一进风口和与所述冷凝器相对的第二进风口;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机壳设有与所述风轮组件相对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将冷凝器、蒸发器和风轮组件的集成设置于同一个机壳内,不需分别单独设置室内机和室外机,减少了空调器所需的零部件的数量,简化了空调器的结构,从而利于缩小空调器的整体结构尺寸,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利于实现对空调器的灵活移动,携带方便,使用范围较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用于对室内空间中的气流进行处理,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多包括单独设置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如此设置,造成空调器的整体体积过大,不方便移动,且所需的设计成本较高,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整体体积较小,移动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均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机壳设有与所述蒸发器相对的第一进风口和与所述冷凝器相对的第二进风口;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机壳设有与所述风轮组件相对的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将冷凝器、蒸发器和风轮组件的集成设置于同一个机壳内,不需分别单独设置室内机和室外机,减少了空调器所需的零部件的数量,简化了空调器的结构,从而利于缩小空调器的整体结构尺寸,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利于实现对空调器的灵活移动,携带方便,使用范围较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风轮组件包括风轮、驱动件和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风轮安装于所述安装壳内;其中所述安装壳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敞开,且所述安装壳的侧壁与所述出风口正对的位置敞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安装壳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连,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蜗壳内,所述第二蜗壳与所述第一蜗壳拼接相连,所述风轮穿设于所述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机壳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且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机壳的内壁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风轮套设于所述驱动件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机壳包括面板和底座,所述底座具有敞开侧,所述面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且用于封闭所述敞开侧;其中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风轮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出风口包括设于所述面板的第一出风口和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面板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底座的相邻两个侧壁敞开,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分别用于对所述相邻两个侧壁封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且均构造为多个网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机壳的相邻的两个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串联,且所述压缩机通过安装压板安装于所述机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B-B处的截面图;
图5是图3中A-A处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安装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机壳1,底座11,底部板111,后部板112,侧部板113,第一进风口114,第二进风口115,第二出风口116,定位柱117,固定槽118,面板12,第一板121,第二板122,第一出风口123,
冷凝器2,第一连接翻边21,第一换热管路22,
蒸发器3,第二连接翻边31,第二换热管路32,
风轮组件4,风轮41,固定轴411,叶片框架412,叶片413,驱动电机42,电机轴421,电机壳422,第一蜗壳431,第二蜗壳432,安装座体433,
压缩机5,安装压板51,板体52,安装口521,支腿53,
连接孔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对冷凝器2、蒸发器3和风轮组件4的集成设置,不需分别单独设置室内机和室外机,极大地简化了空调器100的结构,减少了空调器100的整体尺寸,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利于用户对空调器100进行灵活地移动,即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器100可作为便携式空调器100使用,满足用户在不同空间位置处对空调器100的使用需求,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
如图1-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蒸发器3、冷凝器2和风轮组件4。
机壳1构造为中空的壳体结构,即机壳1内部形成有安装腔,蒸发器3和冷凝器2均安装于安装腔内,其中,蒸发器3和冷凝器2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壳1内,如图7所示,冷凝器2的侧边处设有第一连接翻边21,且在第一连接翻边21上设有连接孔a,以使第一连接翻边21能够与安装腔的内壁通过贯穿连接孔a的连接件相连,从而使得冷凝器2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壳1内,且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翻边21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第一连接翻边21可分别设置于冷凝器2的各个拐角处,以对冷凝器2的多个位置同时固定,从而利于提高地冷凝器2的安装稳定性;以及如图11所示,蒸发器3的侧边处设有第二连接翻边31,且在第二连接翻边31上设有连接孔a,以使第二连接翻边31能够与安装腔的内壁通过贯穿连接孔a的连接件相连,从而使得蒸发器3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壳1内,且如图11所示,第二连接翻边31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第二连接翻边31可分别设置于蒸发器3的各个拐角处,以对蒸发器3的多个位置同时固定,从而利于提高地蒸发器3的安装稳定性。
由此,可实现蒸发器3和冷凝器2在机壳1内的灵活拆装。其中,如图7所示,冷凝器2设有第一换热管路22,同时,如图11所示,蒸发器3设有第二换热管路32,且如图6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压缩机5,蒸发器3、冷凝器2和压缩机5串联设置,且第一换热管路22、第二换热管路32和压缩机5内的压缩机5连通且形成换热回路,这样,可通过压缩机5的驱动作用,使得换热介质在换热回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外部气流的换热作用,进而实现对气流进行加热或冷却的作用。
其中,风轮组件4安装于机壳1内,如可将风轮组件4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壳1内,从而利于将风轮组件4在机壳1内灵活地拆卸或安装。可以理解的是,风轮组件4位于安装腔内,且可在安装腔内起到气流驱动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机壳1设有第一进风口114和第二进风口115,且在具体设计时,第一进风口114与蒸发器3相对设置,以使从第一进风口114处进入的气流能够直接流向蒸发器3,以利用蒸发器3的制冷作用,实现对气流的降温和冷却,且第二进风口115与冷凝器2相对设置,以使从第二进风口115处进入的气流能够直接流向冷凝器2,以利用冷凝器2的制热作用,实现对气流的加热和升温作用。
且机壳1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风轮组件4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机壳1的内部构造为中空腔室,即在机壳1设置第一进风口114、第二进风口115和出风口后,可将出风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116连通,以分别形成制冷流道和制热流道,且在机壳1内设置风轮组件4,可利用风轮组件4对气流的驱动作用,以实现对制冷流道内的气流的驱动或对制热流道内的气流的驱动。
其中,如图4所示,气流可从第一进风口114处进入到机壳1内,且在从第一进风口114处进入后,可直接流向蒸发器3,以使此部分气流能够通过蒸发器3的制冷作用实现气流温度的降低,且在气流经过蒸发器3之后,在风轮组件4的驱动作用下加速流动,并从出风口处流出,实现气流的冷却过程;以及如图5所示,气流可从第二进风口115处进入到机壳1内,且在从第二进风口115处进入后,可直接流向冷凝器2,以使此部分气流能够通过冷凝器2的制热作用实现气流温度的升高,且在气流经过蒸发器3之后,在风轮组件4的驱动作用下加速流动,并从出风口处流出,实现气流的加热过程。且在具体设计时,可将出风口设置为一个风口,并分别与第一进风口114和第二进风口115串联形成以形成两个流道,或者也可将出风口设置为两个单独的风口,以使两个风口分别与两个第一进风口114和第二进风口115串联形成以形成两个流道,结构简单,设置灵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将冷凝器2、蒸发器3和风轮组件4的集成设置于同一个机壳1内,不需分别单独设置室内机和室外机,减少了空调器100所需的零部件的数量,简化了空调器100的结构,从而利于缩小空调器100的整体结构尺寸,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利于实现对空调器100的灵活移动,携带方便,使用范围较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风轮组件4包括风轮41、驱动件和安装壳,其中,风轮41同时位于第一进风口114和出风口之间与第二进风口115与出风口之间,即风轮41能够在制冷流道内和制热流道内起到气流驱动的作用,
驱动件和风轮41均安装于安装壳内,且驱动件与风轮41动力连接,以使驱动件能够带动风轮41在制冷流道、制热流道内转动,从而实现对气流的驱动作用,其中,驱动件可设置为驱动电机42,驱动电机42的电机轴421与风轮41固定相连,以使驱动电机42能够带动风轮41同步转动,这样,在用户存在制冷或制热的需求时,可通过空调器100的外置开关或控制设备直接控制驱动电机42开启运行,从而带动风轮41转动,实现对气流制冷或制热的作用。风轮41在实际构造时,可构造为包括固定轴411和间隔开连接于固定轴411的叶片413,固定轴411与驱动电机42的电机轴421固定相连,从而使得驱动电机42在开启运行时,固定轴411能够带动叶片413转动,从而实现对气流的驱动作用。
驱动件可与安装壳可拆卸地相连,如在驱动电机42的电机壳422上设置多个连接孔a,同时在安装壳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连接孔a,并通过依次贯穿电机壳422上的连接孔a、安装壳上的连接孔a的连接件,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保证驱动电机42在安装壳内的安装稳定性,保证驱动电机42可对风叶持续驱动。
其中,安装壳构造为中空结构,以在安装壳内形成气流通道,如且安装壳沿风轮41轴向的一端朝向第一进风口114敞开,且安装壳沿风轮41轴向的另一端朝向第二进风口115敞开,从而使得安装壳的内腔分别与第一进风口114、第二进风口115形成制热流道和制冷流道,同时,安装壳的侧壁在与出风口正对的位置处敞开,以使得安装壳的内腔与出风口连通,从而使得进入到安装壳内的气流能够流向出风口进而从出风口处排出机壳1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壳包括两个壳体部分,具体为第一蜗壳431和第二蜗壳432,第一蜗壳431与机壳1的内壁相连,其中,第一蜗壳431可与机壳1的内壁固定相连,也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相连,结构设计灵活。
其中,驱动件安装于第一蜗壳431内,如图10所示,在第一蜗壳431的中部形成有安装座体433,驱动电机42的电机壳422可与安装座体433固定相连,以使驱动件相对于第一蜗壳431实现固定,具体地,可在电机壳422上设置多个连接孔a,同时在安装座体433上设置多个连接孔a,以使安装座体433和电机壳422通过贯穿连接孔a的连接件实现固定连接,如图10所示,在电机壳422的端面上设有三个连接孔a,同时,在安装座体433设有三个连接孔a,从而使得电机壳422可通过三个连接件固定安装于安装座体433上。
第二蜗壳432与第一蜗壳431拼接相连,可也理解的是,第一蜗壳431和第二蜗壳432均构造为中空结构,即在第一蜗壳431和第二蜗壳432内均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空腔,安装座体433位于第一蜗壳431的空腔内,且驱动电机42安装于第一蜗壳431的空腔内。同时,第一蜗壳431和第二蜗壳432相连,以使二者的空腔连通为一整个安装腔。其中,在具体设计时,在可第一蜗壳431和第二蜗壳432朝向彼此的端面均设置定位结构,同时二者通过连接结构固定相连,如第一蜗壳431的端面设置定位凸台,且第二蜗壳432的端面设置定位凹槽,定位凸台伸至定位凹槽内以使第一蜗壳431与第二蜗壳432定位配合,从而第一蜗壳431和第二蜗壳432均设有朝向彼此敞开的连接孔a,从而可通过贯穿连接孔a的连接件如螺栓以将第一蜗壳431与第二蜗壳432可拆卸地相连,从而实现二者的的连接固定。
其中,在具体安装时,风轮41穿设于第一蜗壳431和第二蜗壳432内,也就是说,风轮41沿轴向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蜗壳431的内腔中,且另一部分位于第二蜗壳432的内腔中,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可将第一蜗壳431的外周壁的部分敞开,以与出风口相对设置,且将第二蜗壳432的外周壁的部分敞开,也与出风口相对设置。第一进风口114处进入的气流经过蒸发器3之后,可从第一蜗壳431的外周壁流出以从出风口处排出,而第二进风口115处进入的气流经过冷凝器2之后,可从第二蜗壳432的外周壁流出以从出风口处排出,由此,可实现两个流道中气流的分别流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蜗壳431设有第一定位部,且机壳1的内壁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其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中的一个可构造为定位柱117,且另一个可构造为定位口,以使定位柱117伸至定位口内,从而实现第一蜗壳431与机壳1的内壁的定位配合,利于实现第一蜗壳431与机壳1的快速对准,提高安装效率。
以及,第一蜗壳431和机壳1的内壁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相连,也就是说,在实际安装时,可在第一蜗壳431设置多个连接孔a,同时在机壳1上设置多个连接孔a,以使第一蜗壳431和机壳1通过贯穿连接孔a的连接件实现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轮41套设于驱动件外,其中,如图6所示,风轮41包括固定轴411和套设于固定轴411外的叶片框架412,叶片框架412与固定轴411的一端固定相连,且叶片框架412内设有多个叶片413,如图6所示,叶片框架412构造为圆形套筒状,且多个叶片413在叶片框架412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
其中,在具体安装时,可将驱动电机42伸至叶片框架412内,以使驱动电机42的电机轴421与固定轴411固定相连,如固定轴411的端面设有固定口,电机轴421伸至固定口内以与电机轴421花键配合,使得驱动电机42能够带动固定轴411转动,进而带动叶片框架412以及叶片413转动。本实用新型中,将风轮41套设于与驱动件外,可使得风轮41能够与驱动件共用轴向上的空间,从而利于缩短风轮组件4在轴向上的整体长度,缩短安装壳的轴向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包括面板12和底座11,其中,底座11作为空调器100的整体底部支撑,能够为空调器100的各个部件提供安装和固定的基础。其中,底座11具有敞开侧,且机壳1内的各个部件可从底座11的敞开侧安装于底座11,面板12安装于底座11,且面板12用于地底座11的敞开侧进行封闭。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设计时,可将底座11的朝向用户的侧面敞开,以在面板12未安装于底座11时,底座11朝向用户敞开,此时,便于用户将蒸发器3、冷凝器2和风轮组件4安装于底座11上,且用户可在敞开侧对连接件进行操作,以使蒸发器3、冷凝器2和风轮组件4均与底座11相对固定,且如图12所示,在底座11内的底部板111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槽118,固定槽118朝上敞开,且固定槽118可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槽118在底部板111上间隔开分布,这样,可将蒸发器3和冷凝器2分别安装于两个固定槽118内,以使蒸发器3和冷凝器2的位置相对固定,也可避免用户在移动空调器100的过程中,出现蒸发器3和冷凝器2发生晃动和支撑不稳定的情况。
其中,在该实施例中,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123和第二出风口116,第一出风口123设于面板12,且第二出风口116设于底座11,也就是说,在安装壳内经过风轮41加速后的气流可通过面板12处的第一出风口123流出机壳1,同时也可通过底座11处的第二出风口116流出机壳1,从而利于气流的循环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风口123与第一进风口114连通,也就是说,在经过第一进风口114进入到安装壳内的气流经过蒸发器3制冷和风轮41加速后可从第一出风口123处流出,也就是说,第一进风口114和第一出风口123分别作为制冷流道的进口和出口,从而利于实现室内气流与空调器100之间的制冷循环;同时,第二出风口116与第二进风口115连通,也就是说,在经过第二进风口115进入到安装壳内的气流经过冷凝器2制热和风轮41加速后可从第二出风口116处流出,也就是说,第二进风口115和第二出风口116分别作为制热流道的进口和出口,从而利于实现室内气流与空调器100之间的制热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12包括第一板121和第二板122,第一板121和第二板122弯折相连,且第一板121和第二板122可为一体成型,以使第一板121和第二板122的连接强度较大,避免出现第一板121和第二板122连接断裂的问题,提高面板12的结构稳定性。
其中,底座11的相邻的两个侧壁敞开,第一板121用于对相邻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进行封闭,且第二板122用于对相邻两个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进行封闭,以使面板12和底座11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壳体结构。
且在具体设计时,如图12所示,可将底座11构造为包括底部板111、后部板112和两个侧部板113,其中,后部板112连接于两个侧部板113之间,且后部板112和侧部板113均安装于底部板111的上方,两个侧部板113间隔开相对设置,以将底座11构造为前部和顶部敞开的中空结构,面板12安装于底座11上之后,第一板121可位于底座11的前部,且第二板122位于底座11的顶部,由此,使得第一板121和第二板122分别对底座11的前部和顶部进行封闭,即第一板121构造为机壳1的顶部板,且第二板122构造为机壳1的前部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前后左右等方向的描述仅用于对实施例中结构相位位置的描述,对实际的安装方向不造成限定。
其中,第一板121和第二板122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一出风口123,也就是说,可将第一出风口123设置于第一板121,也可将第一出风口123设于第二板122,或者在第一板121和第二板122上同时设置第一出风口123,以增大出风量,也就是说,第一出风口123的设置位置灵活,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灵活地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14和第二进风口115分别两个不同的侧壁,如两个进风口分别位于底座1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如图12所示,第一进风口114设于底座11的右侧壁,且第二出风口116设于底座11的左侧壁,以在蒸发器3和冷凝器2均安装于底座11时,第一进风口114与蒸发器3相对,且第二进风口115与冷凝器2相对。
其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进风口114和第二进风口115均构造为多个网孔,即在底座11的右侧壁设有多个间隔开的网孔以用于共同构造出第一进风口114,且在底座11的左侧壁设有多个间隔开的网孔以用于共同构造出第二进风口115,由此,不仅利于提升两个进风口处的进风量,且可对室内的气流起到过滤的作用,避免室内杂物进入到空调器10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23和第二出风口116分别位于机壳1的相邻的两个侧面,以使空调器100内的气流从机壳1的相邻的两侧进入到室内空间中。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器100为便携式空调器100,用户可对空调器100进行移动或翻边,以使第一出风口123和第二出风口116的位置灵活可调。
由此,将两个出风口设置于机壳1相邻的两个侧面,也可用户改变出风口的冷风或暖风需求时,只需对空调器100进行一次翻转或转动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如第一出风口123位于机壳1的后侧面,第二出风口116位于机壳1的顶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5通过安装压板51安装于机壳1内,如图14所示,安装压板51包括板体52和两个支腿53,两个支腿53间隔开设置,且两个支腿53的上端分别与板体52的两端相连,其中,安装压板51可通过两个支腿53固定安装于底座11上,且如图14所示,安装压板51设有安装口521,安装口521沿上下方向贯通板体52,这样,在实际安装时,可将压缩机5固定安装于安装压板51,且压缩机5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口521内,从而不仅可实现对压缩机5的安装,且可对压缩机5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出现压缩机5在空调器100内晃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
蒸发器(3)和冷凝器(2),所述蒸发器(3)和所述冷凝器(2)均安装于所述机壳(1)内,且所述机壳(1)设有与所述蒸发器(3)相对的第一进风口(114)和与所述冷凝器(2)相对的第二进风口(115);
风轮组件(4),所述风轮组件(4)安装于所述机壳(1)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3)和所述冷凝器(2)之间,所述机壳(1)设有与所述风轮组件(4)相对的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组件(4)包括风轮(41)、驱动件和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安装于所述机壳(1)内,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风轮(41)安装于所述安装壳内;其中
所述安装壳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114)和所述第二进风口(115)敞开,且所述安装壳的侧壁与所述出风口正对的位置敞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包括第一蜗壳(431)和第二蜗壳(432),所述第一蜗壳(431)与所述机壳(1)的内壁相连,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蜗壳(431)内,所述第二蜗壳(432)与所述第一蜗壳(431)拼接相连,所述风轮(41)穿设于所述第一蜗壳(431)和第二蜗壳(4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431)和所述机壳(1)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且所述第一蜗壳(431)和所述机壳(1)的内壁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41)套设于所述驱动件外。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面板(12)和底座(11),所述底座(11)具有敞开侧,所述面板(12)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且用于封闭所述敞开侧;其中
所述蒸发器(3)、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风轮组件(4)均安装于所述底座(11),所述出风口包括设于所述面板(12)的第一出风口(123)和设于所述底座(11)的第二出风口(116),所述第一出风口(123)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14)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116)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1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2)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板(121)和第二板(122),所述底座(11)的相邻两个侧壁敞开,所述第一板(121)和所述第二板(122)分别用于对所述相邻两个侧壁封闭,所述第一板(121)和所述第二板(122)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12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4)和所述第二进风口(115)分别位于所述底座(1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且均构造为多个网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第一出风口(123)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16)分别位于所述机壳(1)的相邻的两个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5),所述蒸发器(3)和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压缩机(5)串联,且所述压缩机(5)通过安装压板(51)安装于所述机壳(1)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05088.5U CN216346702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05088.5U CN216346702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46702U true CN216346702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34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05088.5U Active CN216346702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4670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63315A (zh) * | 2022-05-27 | 2022-08-30 | Tcl德龙家用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装置和换热系统 |
-
2021
- 2021-11-05 CN CN202122705088.5U patent/CN21634670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63315A (zh) * | 2022-05-27 | 2022-08-30 | Tcl德龙家用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装置和换热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24566B (zh) |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224567B (zh) |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A2308208C (en) | Window room air conditioner | |
CN216346702U (zh) | 空调器 | |
CN212618816U (zh) | 一体式空调器 | |
CN212390521U (zh) | 空调器 | |
CN212390517U (zh) | 空调器 | |
CN21906359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841590U (zh) | 吊顶式室内机 | |
WO2024169247A1 (zh) | 空调器 | |
CN219494244U (zh) | 风管机 | |
CN213395587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7715158U (zh) | 空调器 | |
CN220750260U (zh) | 立式空调 | |
CN22150514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346703U (zh) | 空调器 | |
CN22152674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37962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5832047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KR20030018253A (ko) |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21648128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572081U (zh) | 空调器 | |
CN21815447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1705636U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379619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