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9584A - 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29584A CN1829584A CNA2004800216068A CN200480021606A CN1829584A CN 1829584 A CN1829584 A CN 1829584A CN A2004800216068 A CNA2004800216068 A CN A2004800216068A CN 200480021606 A CN200480021606 A CN 200480021606A CN 1829584 A CN1829584 A CN 18295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gagement member
- pull bar
- outer engagement
- block
- clamp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0063—Connecting non-slidable parts of machine tools to each other
- B23Q1/0081—Connecting non-slidable parts of machine tools to each other using an expanding clamping member insertable in a receiving hole
- B23Q1/009—Connecting non-slidable parts of machine tools to each other using an expanding clamping member insertable in a receiving hole the receiving hole being cylindrical or con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夹紧装置,其中,驱动活塞(11)垂直可动地插入到壳体(8)中。拉杆(18)进一步地向上突伸,从而超出壳体(8)的支撑表面(S),且拉杆(18)在径向上可动地与驱动活塞(11)连接着。在拉杆(18)的外周面上垂直可动地支撑着内接合构件(38)。内接合构件(38)适于相对于壳体(8)在径向上移动,且内接合构件(38)被锥状盘簧(41)向上推顶。在内接合构件(38)的外周面上设置了多个外接合构件(39),这些外接合构件要被插入到工件卡盘(2)的接合孔(3)中。多个外接合构件(39)从上方一侧与内接合构件(38)以楔形方式进行接合。拉杆(18)的输出部分(46)与这些外接合构件(39)进行连接。多个外接合构件(39)被环形片簧(44)向径向内侧促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夹紧装置,其用于将第二块体夹压到第一块体上,其中的第二块体例如是工件的卡盘或工件,而第一块体例如是机床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对于这样的夹紧装置,通常可参见专利文件1所描述的装置。下文将介绍该现有技术的构造。
通过将工件卡盘的锥形内周面与插塞的锥形外周面进行接合来吸收水平方向上的偏位,其中,所述插塞从工作台突伸出。此外,插入到插塞中的拉杆通过多个滚球对工件卡盘进行牵拉,以将工件卡盘固定到工作台上。
其中的专利文件1是待审的第2003-97519号日本专利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偏位消除机构与夹紧机构是分开设置的,所以结构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夹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几种夹紧装置,下文对这些夹紧装置进行了描述,例如图1A到图4B、图5A和图5B、图6A和图6B、图7A和图7B、图8、图10、或图11分别表示了这些装置。
第一块体1上设置了支撑表面S,其接纳着第二块体2的被支撑表面2a。驱动构件11沿轴向可动地插入到第一块体1中。拉杆18突伸向前端,并超出第一块体1的支撑表面S,且拉杆18与驱动构件11相连接。在拉杆18的外周面上设置了轴向可动的内接合构件38。内接合构件38可相对于第一块体1在径向上移动,且内接合构件38适于被加压装置41推向所述前端。在第二块体2的接合孔3中插入了多个外接合构件39,这些外接合构件39被布置在内接合构件的38外周面上。多个外接合构件39适于从前端一侧与内接合构件38以楔形方式进行接合。拉杆38的输出部分与这些外接合构件39连接起来。多个外接合构件39适于被复位装置44向径向内侧移动。
多个外接合构件39可与内接合构件38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接合。
可使用多种构件作为所述的加压构件41,其例如是弹簧或橡胶等的弹性构件、液压活塞、或这些弹性构件与液压活塞的组合结构。
例如如图1A到图4B所示那样,本发明按照如下的方式进行工作。
在图1A(以及图2和图4A)所示的松开状态下,驱动构件11已将拉杆18移向前端,且外接合构件39已移向前端,并在径向上收缩。
为了将第二块体2固定到第一块体1上,将接合孔3配合到外接合构件39上,而后,驱动构件11将拉杆18移向基部端,且外接合构件39与内接合构件38逐渐实现楔形接合。
然后,首先利用加压装置41将被内接合构件38在径向上扩开的多个外接合构件39保持在大体上前移的位置上,由此使外接合构件39与接合孔3相接触。然后,外接合构件39在径向上扩开,同时借助于内接合构件38迫使加压构件41向基部端退缩,且外接合构件39与接合孔实现紧密的接触,外接合构件39逐渐迫使内接合构件38克服加压构件41的作用而向基部端后退。随后,当内接合构件38被第一块体1直接或间接地接纳着时,外接合构件39向基部端的运动就被阻止了,从而,外接合构件39与内接合构件38实现了强固的楔形接合,而且,外接合构件扩开,由此使外接合构件39与接合孔3牢固而紧密地接触着。从而,拉杆18借助于与接合孔3处于牢固而紧密的接触状态的外接合构件39向第二块体2a的被支撑表面2a施加强的加压作用,其中,被支撑表面2a抵接着第一块体1的支撑表面S。
在接合孔3的轴线与拉杆18的轴线在锁紧过程中出现相互错位的情况下,在各个外接合构件39扩开的过程中,由接合孔3向各个外接合构件39施加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使内接合构件38相对于第一块体1进行径向移动。从而能自动消除偏位现象。
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结构简单的夹紧装置,其既包括偏移消除机构,也包括夹紧机构。
在本发明中,例如分别如图2、图5A、图6A、以及图7A所示那样,优选地是:在拉杆18的前端部分上设置了一个罩帽构件31,其从前端一侧遮盖着多个外接合构件39。在此情况下,外接合构件的前端面被设置在拉杆上的罩帽构件遮盖着,从而可防止异物进入到外接合构件与内接合构件之间。因而,外接合构件能长时间顺滑地工作。
应当指出的是:罩帽构件可与拉杆制成一体或者可与拉杆分开制造。分开制造的罩帽构件可被固定到拉杆上,或者可被支撑在拉杆上。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是如上述各个附图所示的那样:在罩帽构件31的外周面上制有引导面36,其向前端缩窄。在此情况下,利用引导面的作用,接合孔可被引导着顺滑地与罩帽构件进行对接。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是如上述各个附图所示的那样:罩帽构件31和多个外接合构件39被连接成可在径向上相对运动、并在轴向上一起运动。
此外,如上述的图6A或图7A所示,多个外接合构件39被径向可动地支撑在罩帽构件31的环周壁31a上。
另外,本发明包括如下的夹紧装置。
例如如图1A、1B、以及图2所示的那样,第一块体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表面S,它们在周向上相隔一定间距进行布置,且相邻外接合构件39之间的间隙被制为排出口51,该排出口是为清洁流体而设置的,各个排出口51指向对应的支撑表面S。在此情况下,特定的支撑表面被强有力地清洁,从而使第二块体能以很高的精度、可靠地座压在第一块体上。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是:拉杆18被补偿弹性构件27顶推向前端。从而,拉杆可在径向方向上顺滑而可靠地移动。
在本发明中,例如如图1A和图2所示那样,优选地是:拉杆18被径向可动地连接到驱动构件11上。在此情况下,通过将拉杆的径向运动量设定为大数值,能使与拉杆输出部分相连的外接合构件也具有大的径向运动量。
在本发明中,例如如图11所示,内接合构件38被设置成可相对于拉杆18在径向上移动。在此情况下,使与内接合构件相接合的外接合构件在径向上移动的结构在机械上变得简单。
附图说明
图1A到图4B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A中的正面剖视图表示了夹紧装置的松开状态,该视图对应着图1B中箭头1A-1A所指的情形;
图1B是夹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与图1A类似的视图,表示了夹紧装置的锁紧状态;
图4A是沿图1中的箭头4A-4A所作的放大剖面图;
图4B是沿图1中的箭头4B-4B所作的放大剖面图;
图5A和图5B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5A是与图2类似的视图;以及
图5B是沿图5A中的箭头4B-5B所作的剖面图;
图6A和图6B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6A是与图2类似的视图;以及
图6B是沿图6A中的箭头6B-6B所作的剖面图;
图7A和图7B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7A是与图2类似的视图;以及
图7B是沿图7A中的箭头7B-7B所作的剖面图;
图8是与图1A类似的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
图9对应于图8的局部放大图,其表示了第五实施方式的一种示例性改型;
图10与图1A类似的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以及
图11与图2类似的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
图中各标号的定义:
1:第一块体
2:第二块体(工件卡盘),2a:被支撑表面
3:接合孔
11:驱动构件(驱动活塞)
18:拉杆
27:补偿弹性构件
31:罩帽构件,31a:环周壁
36:引导面
38:内接合构件
39:外接合构件
41:加压装置(锥状盘簧、顶推活塞)
44:复位装置(弹簧、配合结构)
46:输出部分
51:排出口
S:支撑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到图4B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A和图1B对夹紧装置的总体结构进行描述。图1A是一正面剖视图,其表示了夹紧装置的松开状态,其对应着图1B中的箭头1A-1A向的视图。图1B是夹紧装置的俯视图。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块体1被放置在机床的工作台上,且作为第二块体的工件卡盘2被第一块体1接纳着,并被固定到其上。
在工件卡盘2的被支撑表面2a上,开有多个接合孔3,这些接合孔被形成为圆形的直孔。图中只表示出了其中的一个接合孔3。第一块体1上设置有与接合孔3对应的插塞装置4。
第一块体1具有基板6和壳体8,其中的壳体8被装配到基板6的安装孔7中。壳体8的凸缘8a被多个紧固螺栓9固定到基板6上。
插塞4是按照下文的描述进行布置的。
圆柱形的驱动活塞(驱动构件)11沿轴向可动地插入到壳体8中。此处,第一转动止动销12阻止活塞11绕其轴线进行转动。在驱动活塞11的上方形成了锁紧腔13,并在活塞11的下方形成了松开腔14。
应当指出的是:阳螺纹柱体15以高度可调的形式旋拧在壳体8的下部。
设置在拉杆18下半部分上的输入部分19被插入到活塞11圆筒孔的上部部分中,其在径向上可动,但在轴向上却不可动,其中,拉杆18在垂直方向上延伸。
更详细来讲,在输入部分19的外周面与活塞11之间形成了第一环形间隙21。为了使拉杆18在径向上顺滑地移动,封盖螺栓26按照高度可调的方式旋拧到活塞11圆筒孔的下半部分中,且在封盖螺栓26与拉杆18之间连接了补偿弹簧(弹性构件)27。此外,有意地使弹簧27向上的作用力与拉杆18等部件的重量实现平衡。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拉杆18绕其自身轴线的转动受到第二转动止动销29的阻碍。从而,拉杆18适于沿转动止动销29的轴线在径向上移动。
下面将基于图2到图4B、参照图1A和图1B对插塞装置4的详细结构进行介绍。图2是图1A中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与图1A类似的视图,表示了夹紧装置的锁紧状态。图4A是沿图1A中箭头4A-4A所作的放大剖视图。图4B是图3中箭头4B-4B方向的放大剖视图。
拉杆18的外周部分上支撑着可在垂直方向移动的圆筒形内接合构件38,并在内接合构件38下半部的外周面与壳体8的通孔8b之间形成了第二环形间隙22。从而,内接合构件38适于相对于壳体8在径向上移动。利用第三转动止动销30来阻止内接合构件38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应当指出的是: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拉杆18上半部的横截面被制成大致上为方形。从而,在拉杆18的外周面与内接合构件38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了垂直通道56,该通道是为清洁用的压缩空气而设置的,下文将对此进行描述。
另外,内接合构件38被锥状盘簧(加压装置)41向上推顶,而止动件42则阻止内接合构件38的上升超过一预定的范围。锥状盘簧41从上方遮盖着各个孔口,这些孔口例如是壳体8的通孔8b和下文介绍的垂直孔60。
在工件卡盘2的接合孔3中插入了四个外接合构件39,这些外接合构件在周向上隔开间距地布置在内接合构件38的外周部上。这些外接合构件39适于从上方与内接合构件38形成楔形接合,且拉杆18的输出部分46与这些外接合构件39连接起来。
更详细来讲,利用一螺栓32将帽形的罩帽构件31固定到拉杆18的上部上,且外接合构件39的上凸缘40被插入到罩帽构件31的上部与环圈33之间,上凸缘40在径向上是可动的,但其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则受阻,其中,环圈33被支撑在拉杆18的上部上。
从内接合构件38的外周面突伸出引导销43,且该引导销的突伸部分被插入到两相邻的外接合构件39之间。从而,多个外接合构件39在垂直方向上受到引导。
另外,在多个外接合构件39的外周面上连接了环形的板簧(复位装置)44。板簧44将各个外接合构件39促顶向径向内侧。
应当指出的是:罩帽构件31上半部的外周面上制有向上缩窄的锥形引导面36。
以在周向隔开间距的方式将四个支撑棒48压装到壳体8的上表面中。设置在支撑棒48上表面上的支撑表面S适于接纳着工件卡盘2的被支撑表面2a。此处,各个支撑棒48的布置相位分别对应着各个引导销43的突伸方向。拉杆18进一步地向上突伸,从而超过支撑表面S。
在四个支撑棒48中的任一支撑棒48中制出一用于确认是否座压上的检测喷嘴孔49,检测喷嘴孔49适于被输送用于进行检测的压缩空气。当被支撑表面2a与支撑表面S接触之后,检测喷嘴孔49中的压力将增大。通过利用压力开关等装置检测压力的增加,就能确认工件卡盘2是否已座压在支撑棒48上。
另外,相邻外接合构件39之间的间隙被制出排出口51,该排出口是为清洁用的压缩空气(清洁流体)而设置的,各个排出口51指向对应的支撑表面S。在罩帽构件31的外周面上开有另外的多个为排出口52,这些排出口是为清洁用的压缩空气而设置的。在基板6上为压缩空气设置了供送口53。
具有上述结构的夹紧装置是按照下文的描述进行工作的,该工作过程主要表示在图1A和图3中。
在图1A所示的松开状态下,锁紧腔13中的压力油液已被排出,并已被输送到松开腔14中。因此,驱动活塞11将拉杆18顶高,且拉杆18通过罩帽构件31和环圈33将外接合构件39升高,使得外接合构件39被转换为收缩状态。内接合构件38被锥状盘簧41顶高一定的前进行程,并与外接合构件39实现略微的锥形接合,或者面对着外接合构件39,在二者之间留有很小的间隙。
当工件卡盘2被固定到第一块体1上时,先执行清洁操作。也就是说,如图1A和图1B所示,当用于进行清洁的压缩空气被输送到基板6中的供送孔53时,压缩空气依次流经壳体8内部的水平通道55、以及制在拉杆18外周部的垂直通道56,且从各个排出口51向径向外侧有力地排出,被排出的压缩空气对四个支撑表面S进行清洁。
应当指出的是,用于进行清洁的压缩空气也被输送给制在壳体8的通孔8b的环周壁中的垂直孔60,压缩空气从位于锥状盘簧41上端与内接合构件38之间的间隙、或者从位于锥状盘簧41下端与壳体8之间的间隙水平地排出。
而后,如图1A中的点划线所示,工件卡盘2被降低,同时保持着松开状态,且接合孔3被配接到多个外接合构件39上。在工件卡盘2下降的过程中,从另外的排出口52斜向上排出的压缩空气可有效地对接合孔3进行清洁。
然后,松开腔14中的压力油液被排出,且被输送到锁紧腔13中。然后,活塞11通过拉杆18将外接合构件39降低,且外接合构件39的锥形内周面与内接合构件38的锥形楔接面47逐渐地实现楔形接合。
然后,外接合构件39借助于被锥状盘簧41基本上保持在升高位置上的内接合构件38而实现扩开,且外接合构件39逐渐与接合孔3实现接触。而后,外接合构件39扩开,同时借助于内接合构件38向下压锥状盘簧41,并与接合孔3实现紧密的接触,与此同时,外接合构件39使内接合构件38克服锥状盘簧41的促顶力而向下后退。接着,如图3所示,内接合构件38借助于锥状盘簧41被壳体8的上部的通孔8b的环周壁的突出部61承接住。然后,外接合构件39与被接纳的内接合构件38实现牢固的楔形接合,并进行膨胀,且外接合构件39与接合孔3实现牢固而紧密的接触。这样,拉杆18通过外接合构件39将工件卡盘2的被支撑表面2a有力地压向第一块体1的支撑表面S,其中,外接合构件与接合孔3处于牢固而紧密的接触状态。
应当指出的是,在锁紧操作的开始时候,第一块体1的支撑表面S与第二块体2的被支撑表面2a相互精确地接触着,且被支撑表面2a被支撑表面S承接着,在此情况下,外接合构件39在锁紧操作过程中按照下文的描述进行动作。在与接合孔3实现紧密的接触之后,外接合构件39克服着锥状盘簧(加压装置)41的作用将内接合构件38向下移动,由此向下移动,同时在接合孔3上滑动。然后,如上所述,当外接合构件39的向下运动被卡住时,外接合构件39与接合孔3实现了牢固而紧密的接触,并将第二块体2有力地挤压到第一块体1上。
在另一方面,如果在开始锁紧操作时由于某种原因而在第一块体1的支撑表面S与第二块体2的被支撑表面2a之间留有间隙,则在此情况下,外接合构件39在锁紧操作过程中将按照下文的描述进行动作。在与接合孔3实现紧密接触之后,处于紧密接触状态的外接合构件39通过接合孔3将第二块体2移向第一块体1。然后,如上所述,当外接合构件39的向下运动被卡阻时,外接合构件39与接合孔3实现牢固而紧密的接触,并将第二块体2强力地压向第一块体1。
如果在锁紧操作过程中接合孔3的轴线与拉杆18的轴线相互错位,则在外接合构件39扩开的过程中,接合孔3将向各个外接合构件39施加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使拉杆18和内接合构件38相对于驱动活塞11和壳体8在径向上移动。从而可自动消除错位现象。
如上所述,为了将锁紧状态转变为松开状态,锁紧腔13中的压力油液被排出,并被输送到松开腔14中。从而,驱动活塞11通过拉杆18将外接合构件39升高,外接合构件39在板簧44的作用下收缩,由此解除了锁紧状态。
可按照如下的描述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改动。
并不是沿环周方向设置多个支撑表面S,而是在壳体8的凸缘8a的上表面上设置一个支撑表面,在俯视图中,该支撑表面为环形。也可将一个或多个支撑表面S设置在基板6上,而非设置在壳体8上。基板6和壳体8可被制成一体,而非分开的(独立的)。
优选地,为了使拉杆18在水平方向上顺滑地移动而设置了补偿弹簧27,但也可取消补偿弹簧27,这取决于夹紧装置的使用条件。
如上所述,在松开状态,优选地是不向锥状盘簧41施加预载。但是,也可以向锥状盘簧41施加一个小的预载。也可用螺旋压缩弹簧或橡胶等装置来取代锥状盘簧41。
图5A和图5B、图6A和图6B、图7A和图7B、图8、图10、以及图11分别表示了第二到第七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部件类似的部件一般由相同的标号指代。
图5A和图5B表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5A是与图2类似的视图,图5B与图4A类似,是沿图5A中的箭头5B-5B所作的剖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与图2和图4A所示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下列几点。
各个上凸缘40分别从外接合构件39的上部向径向外侧突伸。上凸缘40径向可动、但垂直方向不可动地支撑在罩帽构件31上。
内接合构件38的水平断面形状基本上被制成方形,其具有四个楔形面47,这些楔形面沿轴线向上逐渐靠近。楔形面47分别与外接合构件39进行楔形接合。
四个外接合构件39由橡胶质的O形圈(复位装置)44进行收缩。
图6A和图6B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图6A是与图2类似的视图。图6B与图4A类似,是从图6A中箭头6B-6B方向所作的剖视图。
第三实施方式与图2和图4A所示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下列几点。
在罩帽构件31的环周壁31a上沿周向制有多个支撑孔67。外接合构件39的各个下半部分分别径向可动地插入到支撑孔67中。在罩帽构件31的内部空间中,多个外接合构件39的上半部分连接着环形的板簧(复位装置)44。各个外接合构件39的外周面上制有锯齿形的接合部分39a。
按照该实施方式,在锁紧操作时,由于塑性变形或弹性变形,外接合构件39的锯齿形接合部分39a咬合到接合孔(图中未示出)的环周壁中,从而能牢固地固定工件卡盘(图中未示出)。
图7A和图7B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图7A是与图2类似的视图。图7B与图4A类似,是从图7A中箭头7B-7B方向所作的剖视图。
第四实施方式与图2和图4A所示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下列几点。
在罩帽构件31的环周壁31a上开有四个支撑孔67,这些支撑孔在圆周方向上的间距基本上是相等的。各个外接合构件39径向可动地插入到对应的支撑孔67中。
在内接合构件38的外周面上设置了四个斜槽69,这些斜槽沿轴线向上而逐渐靠近,且在圆周方向上的间距基本上相等。斜槽69的横截面被制成V形的,在其底壁上形成了楔形面47。斜槽69的周壁与外接合构件39之间的配合结构形成了复位装置44。
图8是与图1A类似的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
第五实施方式与图1A所示结构的区别在于下列几点。
内接合构件38的下部凸缘72径向可动地插入到了壳体8的上部中。锥状盘簧(加压装置)41、弹簧座73、以及保持环74容纳在壳体8中。内接合构件38与壳体8之间的环形间隙被用橡胶制成的柔性罩帽75遮盖住。从而能可靠地防止异物进入到壳体8的内部中。
图9是对应于图8的局部放大图,其表示了第五实施方式的一种示例性改型。
在此情况下,内接合构件38与壳体8之间的环形间隙被用合成树脂制成的唇瓣77遮盖着。加压装置是由多个垂直叠置的锥状盘簧41构成的。
图10是与图1A类似的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
第六实施方式与图1A所示结构的区别在于下列几点。
套筒79被密封地装配到内接合构件38的下半部分上,且套筒79适于相对于壳体8在径向上适当地移动。在套筒79上部的外周面与壳体8的上表面之间,连接了用合成树脂制成的唇瓣80。
此外,加压装置41是按照如下的描述而构成的。在壳体8的上部与驱动活塞11的上部之间密封地插置了一个顶推活塞83。锁紧腔13与顶推活塞83下方的工作腔84连通。
在锁紧操作过程中,当压力油液被输送给锁紧腔13时,在开始输送压力油液的前半阶段中,由工作腔84作用在顶推活塞83上的向上液压力通过顶推活塞83和套筒79将内接合构件38保持在上侧的一个前进位置上。然后,在压力油液输送的后半阶段中,作用在驱动活塞11的很大面积上的大液压力克服了作用在顶推活塞83上的向上作用力,通过拉杆18将多个外接合构件39扩开,并使其下降。
应当指出的是,在该第六实施方式中,内接合构件38通过套筒79、顶推活塞83、以及工作腔84的压力油液支撑在壳体8上。
图11是与图2类似的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
图11中结构与图1A和图2所示结构的区别在于下列几点。
在图1A和图2中,在拉杆18下部的外周面与驱动活塞11之间形成了第一环形间隙21,且拉杆18径向可动地连接着活塞11。
在另一方面,在图11中,拉杆18垂直可动、但径向不可动地支撑在壳体8上,且拉杆18与驱动活塞(图中未示出)制成一体。在拉杆18的外周面与内接合构件38之间形成环形的间隙90,由此将内接合构件38布置成可相对于拉杆18在径向上移动。为清洁流体设置的水平通道55通过环形间隙90与排出口51连通。罩帽构件31被旋拧到位于拉杆18上部的阳螺纹(输出部分)46上。
图11所示构造比图1A和图2所示构造在机械方面的简单之处体现于这样的结构:其可使与内接合构件39接合着的外接合构件39在径向上移动。
还可按照下文的描述进一步地改变上述实施方式和示例性的改型。
外接合构件39可以是两个、三个、五个、或更多个,而不是举例中的四个。
位于内接合构件38与外接合构件39之间的楔形面W的形状并不限于举例中列举的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任意改变此形状。例如,还可以在内接合构件38的楔形面47与外接合构件39之间介入一中间构件。
用于对驱动活塞(驱动构件)11进行驱动的方法也可以是液压单作用方法,而非举例中列举的液压双作用法。在采用液压单作用法的情况下,可采用弹簧锁紧型设计或弹簧松开型设计。另外,用于执行锁紧或松开的液压流体也可以是压缩空气等的气体,而不是压力油。
清洁流体可以是液体,而非举例中列举的压缩空气。
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的组合也可以是机床工作台与工件卡盘的组合、工件卡盘与夹具座的组合、夹具座与工件的组合、或焊接夹具等的加工夹具与工件等加工物品之间的组合,而非举例中介绍的基板6与工件卡盘2之间的组合关系。
Claims (9)
1.一种夹紧装置,其中:
第一块体(1)上设置了支撑表面(S),其接纳着第二块体(2)的被支撑表面(2a);
驱动构件(11)沿轴向可动地插入到第一块体(1)中;
拉杆(18)突伸向前端,并超出第一块体(1)的支撑表面(S),且拉杆(18)与驱动构件(11)相连接;
在拉杆(18)的外周面上设置了轴向可动的内接合构件(38),内接合构件(38)适于相对于第一块体(1)在径向上移动,且内接合构件(38)适于被加压装置(41)推向前端;
在第二块体(2)的接合孔(3)中插入了多个外接合构件(39),这些外接合构件(39)被布置在内接合构件(38)的外周面上,多个外接合构件(39)适于从前端一侧与内接合构件(38)以楔形方式进行接合,拉杆(18)的输出部分(46)与这些外接合构件(39)连接起来;
上述多个外接合构件(39)适于被复位装置(44)向径向内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拉杆(18)的前端部分上设置了罩帽构件(31),其从前端一侧遮盖着上述多个外接合构件(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罩帽构件(31)的外周面上制有引导面(36),其向前端缩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罩帽构件(31)和多个外接合构件(39)被连接成可在径向上相对运动、并在轴向上一起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外接合构件(39)被径向可动地支撑在罩帽构件(31)的环周壁(31a)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块体(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表面(S),它们在周向上隔开间距地进行布置;
相邻外接合构件(39)之间的间隙被制为排出口(51),该排出口是为清洁流体而设置的,各个排出口(51)指向对应的支撑表面(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拉杆(18)被补偿弹性构件(27)顶推向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拉杆(18)被径向可动地连接到驱动构件(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接合构件(38)被设置成可相对于拉杆(18)在径向上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79714/2003 | 2003-07-25 | ||
JP2003279714 | 2003-07-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29584A true CN1829584A (zh) | 2006-09-06 |
CN100413642C CN100413642C (zh) | 2008-08-27 |
Family
ID=34100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2160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3642C (zh) | 2003-07-25 | 2004-07-09 | 夹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60226591A1 (zh) |
EP (1) | EP1649973B1 (zh) |
JP (1) | JP4619950B2 (zh) |
KR (1) | KR20060037336A (zh) |
CN (1) | CN100413642C (zh) |
AT (1) | ATE441497T1 (zh) |
DE (1) | DE602004022948D1 (zh) |
TW (1) | TW200514648A (zh) |
WO (1) | WO2005009676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05263A (zh) * | 2008-08-06 | 2011-06-22 | 帕斯卡工程株式会社 | 夹紧装置 |
CN102218670A (zh) * | 2011-05-31 | 2011-10-19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活塞的定位工装夹具 |
CN113613818A (zh) * | 2019-03-27 | 2021-11-05 | 丰和工业株式会社 | 卡盘的防尘机构和卡盘 |
CN113687112A (zh) * | 2021-09-14 | 2021-11-23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鱼台县供电公司 | 一种避雷器试验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79151B9 (en) * | 2003-10-20 | 2010-10-13 | Kosmek Ltd. | Positioning device and clamp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
DE602006013349D1 (de) * | 2005-11-28 | 2010-05-12 | Kosmek Ltd | Klemmvorrichtung und solch eine vorrichtung verwendendes klemmsystem |
KR100725601B1 (ko) * | 2006-06-23 | 2007-06-11 | 이현화 | 머시닝 센터의 척킹장치 |
JP4837532B2 (ja) * | 2006-10-19 | 2011-12-14 |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 コレット式クランプ |
FR2909914B1 (fr) * | 2006-12-15 | 2009-06-26 | Thales Sa | Dispositif de fixation rapide d'un ensemble mecanique sur un support |
CH699231B1 (de) * | 2008-07-22 | 2012-03-30 | Erowa Ag | Spanneinrichtung. |
JP5674191B2 (ja) | 2010-03-01 | 2015-02-25 | パスカル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装置 |
JP5885822B2 (ja) * | 2010-03-01 | 2016-03-16 | パスカル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装置 |
CN103237624B (zh) * | 2010-12-02 | 2016-08-10 | 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 夹紧装置 |
ITUB20160781A1 (it) * | 2016-01-27 | 2017-07-27 | Hydroblock S R L | Dispositivo per il bloccaggio di pezzi su macchine utensili |
JP7093542B2 (ja) * | 2018-05-01 | 2022-06-30 |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 位置決め装置 |
CN109128875A (zh) * | 2018-11-20 | 2019-01-04 | 宝鸡虢西磨棱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回转工作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59036A (en) * | 1976-07-06 | 1977-11-22 | T.I. (Group Services) Limited | Shearing hollow stock |
US4767125A (en) * | 1986-06-25 | 1988-08-30 | Owens-Illinois Television Products Inc. | Expansion chuck |
CN1109399A (zh) * | 1994-04-01 | 1995-10-04 | 厄罗瓦公司 | 工件夹紧装置 |
DE19624382C1 (de) * | 1996-06-19 | 1998-01-02 | Bosch Gmbh Robert | Klemmvorrichtung |
JP3954704B2 (ja) * | 1997-10-31 | 2007-08-08 |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 クランプ装置 |
JP3550010B2 (ja) * | 1997-12-24 | 2004-08-04 |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 クランプ装置 |
JP3338669B2 (ja) * | 1999-08-03 | 2002-10-28 |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 データム機能付きクランプ装置 |
JP2002361533A (ja) * | 2001-06-07 | 2002-12-18 | Kosmek Ltd | データム機能付きクランプ装置 |
JP5064622B2 (ja) * | 2001-09-21 | 2012-10-31 | パスカル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装置 |
JP2003181730A (ja) * | 2001-10-12 | 2003-07-02 | Kosmek Ltd | クランプ装置 |
JP4118145B2 (ja) * | 2002-02-22 | 2008-07-16 |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 自動位置決め装置 |
TWI262835B (en) * | 2002-02-22 | 2006-10-01 | Kosmek Kabushiki Kaisha | Automatic positioning device |
JP2004223702A (ja) * | 2002-11-29 | 2004-08-12 | Kosmek Ltd | 位置決め装置 |
-
2004
- 2004-07-09 KR KR1020067000586A patent/KR20060037336A/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4-07-09 DE DE602004022948T patent/DE602004022948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7-09 AT AT04747280T patent/ATE441497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7-09 CN CNB2004800216068A patent/CN10041364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7-09 US US10/565,503 patent/US2006022659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7-09 JP JP2005511995A patent/JP461995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7-09 EP EP04747280A patent/EP164997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7-09 WO PCT/JP2004/009812 patent/WO200500967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7-16 TW TW093121382A patent/TW200514648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05263A (zh) * | 2008-08-06 | 2011-06-22 | 帕斯卡工程株式会社 | 夹紧装置 |
CN102105263B (zh) * | 2008-08-06 | 2014-07-09 | 帕斯卡工程株式会社 | 夹紧装置 |
CN102218670A (zh) * | 2011-05-31 | 2011-10-19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活塞的定位工装夹具 |
CN102218670B (zh) * | 2011-05-31 | 2013-04-24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活塞的定位工装夹具 |
CN113613818A (zh) * | 2019-03-27 | 2021-11-05 | 丰和工业株式会社 | 卡盘的防尘机构和卡盘 |
CN113613818B (zh) * | 2019-03-27 | 2024-05-17 | 丰和工业株式会社 | 卡盘的防尘机构和卡盘 |
CN113687112A (zh) * | 2021-09-14 | 2021-11-23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鱼台县供电公司 | 一种避雷器试验装置 |
CN113687112B (zh) * | 2021-09-14 | 2023-11-21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鱼台县供电公司 | 一种避雷器试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5009676A1 (ja) | 2005-02-03 |
EP1649973A4 (en) | 2008-04-02 |
ATE441497T1 (de) | 2009-09-15 |
TWI334372B (zh) | 2010-12-11 |
EP1649973B1 (en) | 2009-09-02 |
DE602004022948D1 (de) | 2009-10-15 |
US20060226591A1 (en) | 2006-10-12 |
KR20060037336A (ko) | 2006-05-03 |
CN100413642C (zh) | 2008-08-27 |
EP1649973A1 (en) | 2006-04-26 |
TW200514648A (en) | 2005-05-01 |
JP4619950B2 (ja) | 2011-01-26 |
JPWO2005009676A1 (ja) | 2007-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29584A (zh) | 夹紧装置 | |
CN1744964A (zh) | 夹持装置及使用该夹持装置的夹持系统 | |
CN1281373C (zh) | 夹具工作状态检测设备 | |
US6527266B1 (en) | Clamping apparatus with datum function | |
JP4896889B2 (ja) | クランプ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を利用したクランピングシステム | |
CN1856384A (zh) | 夹持装置 | |
KR101426827B1 (ko) | 클램프 장치 | |
CN1263582C (zh) | 自动定位装置 | |
CN1735476A (zh) | 对齐驱动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定位装置 | |
JP4541144B2 (ja) | クランプ装置 | |
CN1849197A (zh) | 夹紧装置 | |
KR101753426B1 (ko) | 클램프 장치 | |
JP4864164B2 (ja) | 流体カプラ付きクランピングシステム | |
TWI295215B (zh) | ||
JP2005040922A (ja) | クランプ装置 | |
CN1248823C (zh) | 汽缸组件 | |
CN1863641A (zh) | 定位装置和具有该定位装置的夹持系统 | |
CN112427693B (zh) | 一种圆盘夹紧装置 | |
JP3527738B2 (ja) | データム機能付きクランプ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を備えたクランプシステム | |
JP3459414B2 (ja) | データム機能付きクランプ装置 | |
JPH1119836A (ja) | クランプ装置 | |
CN219987328U (zh) | 铣削固定装置 | |
CN216729625U (zh) | 车床涨套 | |
CN1306206C (zh) | 用于供给流体的工具支架和供给流体的工具 | |
CN213969138U (zh) | 多工位圆盘自动夹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2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