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对室内的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双方进行处理。该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10),让制冷剂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而进行蒸气压缩冷冻循环。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一个四通换向阀(50)和一个电动膨胀阀(40)。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一台吸附热交换器(30)。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二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1)、电动膨胀阀(40)、吸附热交换器(30)以及室内热交换器(22)。
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电磁阀(60)和毛细管(43)。电磁阀(60)设置在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内热交换器(22)之间。毛细管(43)的一端连接在电磁阀(60)和吸附热交换器(30)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电磁阀(60)和室内热交换器(22)之间。
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吸附热交换器(30)中的任一个热交换器都是由传热管和很多肋片构成的交差型管片式热交换器。其中吸附热交换器(30)的肋片表面承载着吸附剂。可用沸石、氧化硅胶等作该吸附剂。另一方面,室外热交换器(21)和室内热交换器(22)各自的肋片表面都没有承载吸附剂,只是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这样一来,室内热交换器(22)构成仅仅是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热交换器。
所述四通换向阀(50),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2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1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交替着重复进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蒸发器的吸附动作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冷凝器的复原动作。
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空气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于是,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另一方面,已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除湿的空气间断地供向室内。
在进行吸附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A)所示,电磁阀(60)打开,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又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依次通过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吸附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而且,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进行复原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B)所示,电磁阀(60)关闭,电动膨胀阀(40)全部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吸附热交换器(30)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毛细管(43)减压后,又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复原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而且,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并再生,从吸附剂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室内空气。从吸附热交换器(30)脱离出来的水分和室内空气一起排出到室外。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2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交替着重复进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蒸发器的吸附动作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冷凝器的复原动作。
而且,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空气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于是,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另一方面,已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加湿的空气间断地供向室内。
在进行吸附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A)所示,电磁阀(60)关闭,电动膨胀阀(40)全部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再由毛细管(43)减压,之后再依次通过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吸附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而且,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水分被剥夺了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
在进行复原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B)所述,电磁阀(60)打开,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后再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复原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而且,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并再生,从吸附剂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室内空气。已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第一个实施例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在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吸附热交换器(30)作为利用一侧热交换器,使空气通过该吸附热交换器(30)来调节空气的绝对湿度。也就是说,不是象现在一样,让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后来对空气除湿,而是让吸附剂吸附空气中水分来对空气除湿。因此,无需象现在那样将冷冻循环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得比空气的露点温度低,即使将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得大于等于空气的露点温度也能对空气除湿。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即使是在对空气除湿的情况下,也能将冷冻循环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得比现有情况下的高,从而能够缩小冷冻循环的高低压差。结果是,能够减小压缩机(20)的功耗,使冷冻循环的COP提高。
在该实施例中,水分从是复原动作对象的吸附热交换器(30)脱离出来,脱离出来的水分加到通过该吸附热交换器(30)的空气中。于是,若将通过吸附热交换器(30)之际被加湿的空气供向室内,便能够对室内加湿。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让空气中水分冷凝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仅能对室内除湿,却不能加湿。但是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中,通过将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加湿的空气供向室内也能够将室内加湿。
(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一个电动膨胀阀(40)和两个四通换向阀(51,52)。而且,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一台吸附热交换器(30)。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 (51)的第二阀口上。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三阀口连接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一阀口上,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四阀口通过吸附热交换器(30)连接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1)、电动膨胀阀(40)以及室内热交换器(22)。
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51),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3(A)和图4(A)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3(B)和图4(B)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52),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3(A)和图4(B)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3(B)和图4(A)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3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蒸发器的吸附动作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冷凝器的复原动作。
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空气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于是,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另一方面,已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除湿的空气间断地供向室内。
在进行吸附动作的过程中,如图3(A)所示,将第一四通换向阀(51)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分别设在第一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又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吸附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而且,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进行复原动作的过程中,如图3(B)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51)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分别被设在第二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后,又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复原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而且,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并再生,从吸附剂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室内空气。从吸附热交换器(30)脱离出来的水分和室内空气一起排出到室外。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4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蒸发器的吸附动作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冷凝器的复原动作。
而且,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空气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于是,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另一方面,已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加湿的空气间断地供向室内。
在进行吸附动作的过程中,如图4(A)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51)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四通换向阀(52)设定为第二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再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再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吸附热交换器(30)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 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吸附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而且,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水分被剥夺了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
在进行复原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B)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51)设为第一状态、第二四通换向阀(52)设为第二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后,再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复原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而且,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并再生,从吸附剂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室内空气。已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第二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除了能收到第一个实施例的效果以外,还能收到以下效果。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在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二动作和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二动作中,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最初被导入到吸附热交换器(30)中。于是,能够将温度最高的制冷剂导入到吸附热交换器用于加热吸附剂,能够让吸附剂的温度充分地上升,而可靠地再生吸附剂。
(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一个电动膨胀阀(40)和一个四通换向阀(50),设置有两个电磁阀(61,62)。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 交换器(22)以及一台吸附热交换器(30)。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二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1)、电动膨胀阀(40)、第一电磁阀(61)以及室内热交换器(22)。吸附热交换器(30)的一端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22)和四通换向阀(50)之间,吸附热交换器(3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62)连接在电动膨胀阀(40)和第一电磁阀(61)之间。
所述四通换向阀(50),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5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6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5对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一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2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吸附热交换器(30)停止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中。而且,在除湿制冷运转中,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室内空气仅供向吸附热交换器(30);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将室内空气供向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内热交换器(22)双方中。已通过吸附热交换器(30)的空气和已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第一动作是对吸附热交换器(30)进行吸附动作。如图5(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室内热交换器(2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第二动作是对吸附热交换器(30)进行复原动作。如图5(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吸附热交换器(30)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绝对湿度较低的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水分从该吸附剂中脱离出去。已从吸附热交换器(30)脱离出来的水分和室内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6对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2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吸附热交换器(30)停止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中。而且,在加湿制暖运转中,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室内空气仅供向吸附热交换器(30);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将室内空气供向 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内热交换器(22)双方中。于是,已通过吸附热交换器(30)的空气和已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第一动作是对吸附热交换器(30)进行复原动作。如图6(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室内热交换器(2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室内空气。已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第二动作是对吸附热交换器(30)进行吸附动作。如图6(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吸附热交换器(30)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该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被剥夺了水分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
-第三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能够收到和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一样的效果。
(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7及图8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 一个电动膨胀阀(40)和两个四通换向阀(51,52)。而且,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和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也就是说,作为利用一侧热交换器设置在该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仅仅是两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补充说明一下,室外热交换器(21)和各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二阀口上。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三阀口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连接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一阀口上,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四阀口连接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配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电动膨胀阀(40)以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
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51),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7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8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52),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7(A)和图8(B)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7(B)和图8(A)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7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同时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 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空气供向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7(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后,又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已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脱离出来的水分和室内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而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剂达到饱和状态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一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不产生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被冷却,该被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7(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后,又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的 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已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脱离出来的水分和室内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
而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剂达到饱和状态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二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不产生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被冷却,该被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8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同时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空气供向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另一方面,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除湿的空气和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8(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在第一吸附 热交换器(31)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被剥夺了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
而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再生结束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一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水分不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脱离出来,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被加热,该被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8(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在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后,又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对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被剥夺了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而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再生结束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二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水分不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脱离,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被加热,该被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第四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除了能收到所述第一个实施例的效果以外,还能收到以下效果。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同时并列地对两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之一方进行吸附动作,对另一方进行复原动作。因此,根据该实施 例,借助将已通过吸附动作之对象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或者复原动作之对象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空气供向室内,便能够将湿度、温度被调节了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
(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9及图10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两个电动膨胀阀(41、42)和一个四通换向阀(50)。而且,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和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也就是说,作为利用一侧热交换器设置在该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仅仅是两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补充说明一下,室外热交换器(21)和各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二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配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第一电动膨胀阀(41)、室外热交换器(21)、第二电动膨胀阀(42)以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
所述四通换向阀(50),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9(A)和图10(A)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9(B)和图10(B)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9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一状态, 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空气供向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9(A)所示,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一电动膨胀阀(41)被设定为全开状态,适当地调节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又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已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而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剂达到饱和状态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一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不产生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被冷却,该被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9(B)所示,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二状态,适当地调节第一电动膨胀阀(41)的开度,第二电动膨胀阀(42)被设定为全开状态。在该状 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后,又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已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
而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剂达到饱和状态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二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不产生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被冷却,该被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10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空气供向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0(A)所示,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一状态,适当地调节第一电动膨胀阀(41)的开度,第二电动膨胀阀(42)被设定为全开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 后,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之后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被剥夺了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
而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再生结束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一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水分不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脱离出来,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被加热,该被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0(B)所示,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一电动膨胀阀(41)被设定为全开状态,适当地调节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后,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对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被剥夺了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而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再生结束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二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水分不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脱离,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被加热,该被加热的室 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第五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能收到和所述第四个实施例一样的效果。
(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11及图12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一个电动膨胀阀(40)和一个四通换向阀(50),还设置有两个电磁阀(61,62)。而且,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和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也就是说,作为利用一侧热交换器设置在该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仅仅是两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补充说明一下,室外热交换器(21)和各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二阀口上。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三阀口连接在室外热交换器(21)的一端,室外热交换器(21)的另一端通过电动膨胀阀(40)分别连接在第一电磁阀(61)的一端和第二电磁阀(62)的一端。第一电磁阀(6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一端,第二电磁阀(6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一端。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另一端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另一端中的任一端都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四阀口上。
所述四通换向阀(50),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11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12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11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一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停止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
(21)中。室内空气供向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11(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绝对湿度较低的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水分从该吸附剂中脱离出去。已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
而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剂达到饱和状态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一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不产生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被冷却,该被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 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11(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绝对湿度较低的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水分从该吸附剂中脱离出去。已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而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剂达到饱和状态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二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不产生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被冷却,该被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12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二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停止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中。室内空气供向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如图12(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 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21)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该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在该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被剥夺了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
而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再生结束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一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水分不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脱离出来,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被加热,该被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12(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该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在该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被剥夺了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而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再生结束之后规定的时间内还继续该第二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水分不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 脱离出来,所以室内空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被加热,该被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第六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除了能收到在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收到的效果以外,还能收到以下效果。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开、关两个电磁阀(61,62)进行除湿制冷运转中、加湿制暖运转中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的切换。这样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的切换,这样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的切换在较短的时间间隔(例如5分到10分的间隔)下频繁地进行。因此,根据该实施例,能够利用耐用性很高的电磁阀(61,62)进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的切换,因此能确保空气调节装置的可靠性。
(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13及图14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一个电动膨胀阀(40)和一个四通换向阀(50),还设置有两个电磁阀(61,62)。而且,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和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
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各自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而且,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兼作热源一侧热交换器用。补充说明一下,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各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二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从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依次布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电动膨胀阀(40)、第一电磁阀(61)和室内热交换器(22)。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一端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22)和四通换向阀(50)之间,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62)连接在电动膨胀阀(40)和第一电磁阀(61)之间。
所述四通换向阀(50),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13(A)(B)和图14(C)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13(C)和图14(A)(B)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13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按照第一动作、第二动作和第三动作之顺序重复进行。在第一动作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22)停止。在第二动作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在第三动作中,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22)停止。
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进行第一动作和第三动作时室内空气仅供向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进行第二动作时室内空气仅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如图13(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室内热交换器(2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 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该第二动作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起热源一侧热交换器的作用。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3(B)所示,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返送到室内。
在第三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如图13(C)所示,在进行第三动作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室内热交换器(2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三动作的过程中,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除湿的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排向室外。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14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按照第一动作、第二动作和第三动作之顺序重复进行。在第一动作中,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22)停止。在第二动作中,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 蒸发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在第三动作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22)停止。
而且,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而且,在加湿制暖运转中,进行第一动作和第三动作时室内空气仅供向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进行第二动作时室内空气仅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14(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室内热交换器(2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外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被剥夺了的室外空气排向室外。
在第二动作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起热源一侧热交换器的作用。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4(B)所示,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向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返送到室内。
在第三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 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如图14(C)所示,在进行第三动作的过程中,四通换向阀(50)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室内热交换器(2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三动作的过程中,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在该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加湿的空气供向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被剥夺了的空气排向室外。
-第七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能够收到和在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收到的一样的效果。
(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15及图16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一个电动膨胀阀(40)和两个四通换向阀(51,52)。而且,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二阀口上。室外热交换器(2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三阀口上,室外热交换器(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四通换向 阀(52)的第一阀口上。室内热交换器(2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四阀口上,室内热交换器(2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配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电动膨胀阀(40)以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
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51),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15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16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52),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15(A)和图15(B)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
(图15(B)和图16(A)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15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同时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空气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同时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5(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下,从 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又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已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5(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又在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已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16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二 状态,同时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空气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同时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6(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又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朝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被剥夺了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6(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又在依次 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被剥夺了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室内空气。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第八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除了能收到在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所收到的效果外,还能收到以下效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构成为分开型空气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也能避免其安装时所需要的人工。也就是说,若采用将压缩机(20)、第一四通换向阀(51)以及室外热交换器(21)收放到室外侧机组中,将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室内热交换器(22)、第二四通换向阀(52)以及电动膨胀阀(40)收放到室内侧机组中这样的构成,只要用两根连络管道将室外侧机组和室内侧机组连接起来即可。因此,根据该实施例,能够避免用以连接室外侧机组和室内侧机组的连络管道增加,能够使安装时所需要的人工和一般的空气调节装置一样。
-第八个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桥电路(70)。
如图17及图18所示,所述桥电路(70),将四个止回阀(71~74)连接成桥的形状。桥电路(70)中,第一止回阀(71)的流入一侧连接在第二止回阀(72)的流出一侧,第二止回阀(72)的流入一侧连接在第三止回阀(73)的流入一侧,第三止回阀(73)的流出一侧连接在第四止回阀(74)的流入一侧,第四止回阀(74)的流出一侧连接在第一止回阀(71)的流出一侧。
在该变形例的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通过桥电路(70)连接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一阀口上,室内热交换器(22)通过桥电路(70)连接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上。具体而言,在桥电路(70)中,室外热交换器(21)连接在第一止回阀(71)和第二止回阀(72)之间,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一阀口连接在第一止回阀(71)和第四止回阀(74)之间。而且,在桥电路(70)中,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连接在第二止回阀(72)和第三止回阀(73)之间,室内热交换器(22)连接在第三止回阀(73)和第四止回阀(74)之间。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一动作、第二动作和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时,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的循环情况和未设置桥电路(70)时一样。
在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一动作中,如图17(A)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51)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分别被设定为第一状态。于是,从室外热交换器(21)流出的制冷剂便通过第一止回阀(71)流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流出的制冷剂便通过第三止回阀(73)流向室内热交换器(22)。另一方面,在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二动作中,如图17(B)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于是,从室外热交换器(21)流出的制冷剂便通过第一止回阀(71)流向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流出的制冷剂便通过第三止回阀(73)流向室内热交换器(22)。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一动作中,如图18(A)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于是,从室内热交换器(22)流出的制冷剂便通过第四止回阀(74)流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流出的制冷剂便通过第二止回阀(72)流向室外热交换器(21)。另一方面,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二动作中,如图18(B)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51)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分别被设定为第二状态。于是,从室内热交换器(22)流出的制冷剂便通过第四止回阀(74)流向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流出的制冷剂便通过第二止回阀(72)流向室外热交换器(21)。
如上所述,在该变形例的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桥电路(70)。因此,第一四通换向阀(51)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中每一个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一直成为高压一侧,每一个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一直成为低压一侧。因此,根据该变形例,能够使用包括一个应该一直是高压一侧的阀口和一个应该一直是低压一侧的阀口的控制型(pilot)四通换向阀。
(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19及图20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两个电动膨胀阀(41,42)和两个四通换向阀(51,52)。而且,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补充说明一下,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二阀口上。室外热交换器(2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三阀口上,室外热交换器(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一阀口上。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四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配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第一电动膨胀阀(41)、室内热交换器(22)、第二电动膨胀阀(42)以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
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51),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19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20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52),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 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19(A)和图20(B)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19(B)和图20(A)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19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同时第一及第二电动膨胀阀(41,42)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9(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时间内冷凝,接着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又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进一步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后,又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19(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时间内冷凝,接着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又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进一步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后,又在第 一吸附热交换器(31)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于是,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除湿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20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同时第一及第二电动膨胀阀(41,42)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0(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后,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接着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再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0(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后,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接着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再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在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外热 交换器(21)的时间内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于是,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加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第九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除了能收到在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所收到的效果外,还能收到以下效果。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能够将成为蒸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得比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低。于是,能够可靠地由制冷剂剥夺在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产生的吸附热,从而能够增大被吸附热交换器(31,32)吸附的水分量。而且,在该实施例中,能够将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设定得比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高。于是,能够使设在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的吸附剂的温度充分地上升,从而能够可靠地再生吸附剂。
(发明的第十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十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21及图22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一个电动膨胀阀(40)和两个四通换向阀(51,52)。而且,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补充说明一下,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二阀口上。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四通换 向阀(51)的第三阀口上,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一阀口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四阀口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1)、电动膨胀阀(40)和室内热交换器(22)。
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51),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21(A)和图22(A)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21(B)和图22(B)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52),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21(A)和图22(B)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21(B)和图22(A)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21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1(A)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51)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分别被设定 为第一状态,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又在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1(B)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51)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分别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又在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于是,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除湿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22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2 (A)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又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2(B)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又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于是,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加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第十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除了能收到在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所收到的效果外,还能收到以下效果。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最初被导入到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因此,能够将温度最高的制冷剂导入到吸附热交换器中,用来对吸附剂加热,从而能够使吸附剂的温度充分地上升,可靠地再生吸附剂。
(发明的第十一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十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23及图24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两个电动膨胀阀(41,42)和两个四通换向阀(51,52)。而且,制冷剂 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补充说明一下,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各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二阀口上。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一阀口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三阀口上,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四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1)、第一电动膨胀阀(41)和室内热交换器(22)。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布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第二电动膨胀阀(42)以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
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从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部分构成第一回路(11),从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部分构成第二回路(12)。于是,在制冷剂回路(10)中,第二回路(12)通过第二四通换向阀(52)连接在第一回路(11)上,第一回路(11)和第二回路(12)相互并列设置。
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51),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23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24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52),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23(A)和图24(B)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
(图23(B)和图24(A)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23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同时第一电动膨胀阀(41)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在第一回路(11)中,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也就是说,从压缩机(20)喷出、流入第一回路(11)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交替着重复进行在第二回路(12)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以及在第二回路(12)中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3(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流向第二回路(12)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后,又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3(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流向第二回路(12)的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后,又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于是,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除湿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24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同时第一电动膨胀阀(41)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在第一回路(11)中,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也就是说,从压缩机(20)喷出、流入第一回路(11)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加湿制暖运转中,交替着重复进行在第二回路(12)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以及在第二回路(12)中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4(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流向第二回路(12)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后,又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4(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 (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流向第二回路(12)的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后,又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于是,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
(31)中加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
中加湿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第十一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除了能收到在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所收到的效果外,还能收到以下效果。
首先,在该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10)中,第一回路(11)和第二回路(12)相互并列连接。于是,只要控制设在第一回路(11)中的第一电动膨胀阀(41)的开度,使得第一回路(11)出口的制冷剂过热度一定不变即可。而且,只要控制设在第二回路(12)中的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使得第二回路(12)出口的制冷剂过热度一定不变即可。也就是说,仅考虑第一回路(11)中制冷剂的状态来控制第一电动膨胀阀(41)即可,仅考虑第二回路(12)中制冷剂的状态来控制第二电动膨胀阀(42)即可。因此,根据该实施例,能够简化对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所进行的控制。
其次,在该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10)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中每个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一直成为高压一侧,每一个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一直成为低压一侧。因此,根据该变形例,能够使用包括一个应该一直是高压一侧的阀口和一个应该一直是低压一侧的阀口的控制型四通换向阀。
(第十二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十二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25及图26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 两个电动膨胀阀(41,42)和两个四通换向阀(51,52)。而且,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补充说明一下,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各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一阀口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一阀口两个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二阀口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两个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1)、第一电动膨胀阀(41)和室内热交换器(22)。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布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第二电动膨胀阀(42)以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
在制冷剂回路(10)中,从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部分构成第一回路(11),从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部分构成第二回路(12)。在制冷剂回路(10)中,第一回路
(11)通过第一四通换向阀(51)连接在压缩机(20)上,第二回路(12)通过第二四通换向阀(52)连接在压缩机(20)上,第一回路(11)和第二回路(12)相互并列设置。
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51),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25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26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52),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25(A)和图26(B)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
(图25(B)和图26(A)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25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同时第一电动膨胀阀(41)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在第一回路(11)中,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也就是说,从压缩机(20)喷出、流入第一回路(11)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交替着重复进行在第二回路(12)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以及在第二回路(12)中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5(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流向第二回路(12)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后,又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5(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流向第二回路(12)的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后,又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之后被吸 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于是,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除湿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26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同时第一电动膨胀阀(41)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在第一回路(11)中,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也就是说,从压缩机(20)喷出、流入第一回路(11)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加湿制暖运转中,交替着重复进行在第二回路(12)中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以及在第二回路(12)中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6(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流向第二回路(12)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后,又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6 (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流向第二回路(12)的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后,又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于是,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加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第十二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除了能收到在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所收到的效果外,还能收到以下效果。
(第十三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十三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27及图28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一台气液分离器(23)、两个电动膨胀阀(41,42)和两个四通换向阀(51,52)。而且,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补充说明一下,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各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二阀口上。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1)、气液分离器(23)、第一电动膨胀阀(41)和室内热交换器(22)。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一阀口连接在气液分离器(23)的气体出口上,第二 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连接在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四阀口上。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布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第二电动膨胀阀(42)以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
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51),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27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28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52),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27(A)和图28(B)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27(B)和图28(A)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27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同时第一电动膨胀阀(41)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也就是说,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有一部分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流入气液分离器(23),被分离为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然后,从气液分离器(23)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以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7(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气液分离器(23)流出的气体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后,又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7(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气液分离器(23)流出的气体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后,又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于是,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除湿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28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同时第一电动膨胀阀(41)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朝着室内热交换器(22)一侧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一侧两个方向流去。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2)一侧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之后,流入气液分离器(23)。
在加湿制暖运转中,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以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 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8(A)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已流入第二四通换向阀(52)一侧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后,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之后,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后流入气液分离器(23),而与来自室内热交换器(22)的制冷剂合流。从气液分离器(23)流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如图28(B)所示,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已流入第二四通换向阀(52)一侧的制冷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后,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之后,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后流入气液分离器(23)而与来自室内热交换器(22)的制冷剂合流。从气液分离器(23)流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于是,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加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第十三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除了能收到在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所收到的效果外,还能收到以下效果。
首先,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构成为分开型空气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也能避免其安装时所需要的人工。也就是说,若采用将压缩机(20)、第一四通换向阀(51)以及室外热交换器(21)收放到室外侧机组中,将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室内热交换器(22)、第二四通换向阀(52)、第一电动膨胀阀(41,42)以及气液分离器(23)收放到室内侧机组中这样的构成,只要用两根连络管道将室外侧机组和室内侧机组连接起来即可。因此,根据该实施例,能够避免用以连接室外侧机组和室内侧机组的连络管道增加,能够使安装时所需要的人工和一般的空气调节装置一样。
其次,在进行该实施例的除湿制冷运转时,在气液分离器(23)中将从室外热交换器(21)流出的制冷剂分离为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再仅将所分离的气体制冷剂供向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因此,根据该实施例,能够充分地确保对在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的吸附剂的加热量,从而可靠地进行吸附剂的再生。
-第十三个实施例的变形例-
如图29及图30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10)中,可以将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位置对换过来,同时将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位置对换过来。
具体而言,在该变形例的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一四通换向阀(51)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布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气液分离器(23)、第一电动膨胀阀(41)以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布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1)、第二电动膨胀阀(42)和室内热交换器(22)。
如图29(A)所示,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分别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一电动膨胀阀(41)和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后流入气液分离器(23)。从气液分离器(23)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后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 机(20)并被压缩。另一方面,从气液分离器(23)流出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如图29(B)所示,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分别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一电动膨胀阀(41)和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有一部分流入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剩下的部分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1)。已流入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制冷剂,在该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后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之后流入气液分离器(23)中。已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在该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之后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后再流入气液分离器(23)。从气液分离器(23)流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如图30(A)所示,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一电动膨胀阀(41)和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分别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冷凝后流入气液分离器(23)。从气液分离器(23)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后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蒸发,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另一方面,从气液分离器(23)流出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如图30(B)所示,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第一四通换向阀(51)被设定为第二状态,第二四通换向阀(52)被设定为第一状态。第一电动膨胀阀(41)和第二电动膨胀阀(42)的开度分别得以适当地调节。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有一部分流入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剩下的部分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2)。已流入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制冷剂,在该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冷凝后由第一电动膨胀阀(41)减压,之后流入气液分离器(23)中。已流入室内热交换器 (22)的制冷剂,在该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由第二电动膨胀阀(42)减压,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后再流入气液分离器(23)。从气液分离器(23)流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
(发明的第十四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十四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31及图32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一个电动膨胀阀(40)和一个四通换向阀(50),设置有两个电磁阀(61,62)。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补充说明一下,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各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一端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一端,其吸入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二阀口上。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61)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一阀口上;
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62)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一阀口上。在制冷剂回路(10)中,按照从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顺序,依次布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1)、电动膨胀阀(40)以及室内热交换器(22)。
所述四通换向阀(50),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31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32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31对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一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停止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中。室内空气供向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同时,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如图31(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再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31(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再 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31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二状态,同时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停止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中。室内空气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同时,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如图32(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电动膨胀阀(40)减压,再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 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水分被剥夺的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32(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再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水分被剥夺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
-第十四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除了能收到在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收到的效果以外,还能收到以下效果。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开、关两个电磁阀(61,62)进行除湿制冷运转中、加湿制暖运转中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的切换。这样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的切换。这样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的切换在较短的时间间隔(例如5分到10分的间隔)下频繁地进行。因此,根据该实施例,能够利用耐用性很高的电磁阀(61,62)进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的切换,因此很容易确保空气调节装置的可靠性。
(发明的第十五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十五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 通过改变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33及图34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一个电动膨胀阀(40)和一个四通换向阀(50),设置有两个电磁阀(61,62)。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各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八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二阀口上。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一端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四阀口上。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61)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22)的一端,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62)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22)的一端。室内热交换器(22)的另一端通过电动膨胀阀(40)连接在室外热交换器(21)的一端,室外热交换器(21)的另一端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三阀口上。
所述四通换向阀(50),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33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34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33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一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 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停止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中。室内空气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同时,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33(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绝对湿度较低的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水分从该吸附剂中脱离出去。已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如图33(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 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室内空气被除湿,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绝对湿度较低的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水分从该吸附剂中脱离出去。已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34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二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停止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中。室内空气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同时,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如图34(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已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该室内空气中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在第二吸附热 交换器(32)中水分已被剥夺的室内空气排向室外。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34(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再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该室内空气中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已被剥夺的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空气。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水分被剥夺的室内空气返送到室内。
-第十五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能收到和在所述第十四个实施例中收到的效果一样的效果。
-第十五个实施例的第一个变形例-
如图35所示,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旁通通路(13)。该旁通通路(13)的一端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上,该旁通通路(13)的另一端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四阀口上。而且,在旁通通路(13)中设置有第三电磁阀(63)。在不用对室内除湿、加湿的情况下,第一电磁阀(61)及第二电磁阀(62)关闭,第三电磁阀
(63)打开,让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双方都停止。于是,在进行制冷运转的过程中,仅有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空气供向室内,在进行制暖运转的过程中,仅有在室内热交换器
(22)中加热的空气供向室内。
-第十五个实施例的第二个变形例-
如图36及图37所示,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将制冷剂回路 (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位置对换过来。也就是说,在该变形例的制冷剂回路(10)中,室内热交换器(22)的一端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三阀口上,室内热交换器(22)的另一端通过电动膨胀阀(40)连接在室外热交换器(21)的一端上。而且,室外热交换器(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61)和第二电磁阀(62)双方上。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36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二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停止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中。室内空气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同时,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如图36(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而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从已被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该室内空气中水分被吸附 剂吸附。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36(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外热交换器(2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从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该室内空气中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除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由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脱离出来的水分和空气一起被排向室外。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37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一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停止的第二动作。
而且,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供向室外热交换器(21)中。室内空气供向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1,32)。于是,已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空气连续地供向室内,同时,已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空气和已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37(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后,由 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一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了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已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室内空气中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在该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水分被剥夺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绝对湿度较低的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从该吸附剂中脱离出去的水分加给室内空气。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如图37(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凝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后,在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流入。
在进行该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已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向制冷剂放热的室外空气被排向室外,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室内空气中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被剥夺的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绝对湿度较低的室内空气和吸附剂接触,从该吸附剂中脱离出来的水分加给室内空气。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加湿的室内空气被返送到室内。
(发明的第十六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十六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是通过改变所述第十五个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而得到的。
如图38及图39所示,所述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一台压缩机(20)、一个电动膨胀阀(40)和一个四通换向阀(50),设置有两个电磁阀(61, 62)。制冷剂回路(10)中还设置有一台室外热交换器(21)、一台室内热交换器(22)以及两台吸附热交换器(31,3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室外热交换器(21)构成热源一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1,32)构成利用一侧热交换器。补充说明一下,室外热交换器(21)、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各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构成分别和所述第十五个实施例中的一样。
对制冷剂回路(10)的构成进行说明。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一阀口上,其吸入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二阀口上。四通换向阀(50)的第三阀口连接在室外热交换器(21)的一端。室外热交换器(21)的另一端通过电动膨胀阀(40)连接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一端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一端。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61)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22)的一端,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62)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22)的一端。室内热交换器(22)的另一端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0)的第四阀口上。
所述四通换向阀(50),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的第一状态(图38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通、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通的第二状态(图39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运转动作-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进行除湿制冷运转和加湿制暖运转。
(除湿制冷运转)
参考图38说明除湿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一状态,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停止的第二动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十五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十五个实施例中的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 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38(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如图38(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冷凝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之后,在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的时间内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流入。
于是,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除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的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加湿制暖运转)
参考图39说明加湿制暖运转过程中的动作。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将四通换向阀(50)设定为第二状态,同时适当地调节电动膨胀阀(40)的开度,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停止的第二动作。
补充说明一下,第一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十五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一动作中的流动情况一样。而且,第二动作中的空气流动情况和所述第十五个实施例中的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二动作中的流动情 况一样。
在第一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复原动作和对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吸附动作。如图39(A)所示,在进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打开,第二电磁阀(62)关闭。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而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二电磁阀(62)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流入。
在第二动作中,并列进行对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吸附动作和对吸附热交换器(32)的复原动作。如图39(B)所示,在进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第一电磁阀(61)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20)喷出的制冷剂,在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的时间内冷凝,之后由电动膨胀阀(40)减压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蒸发,被吸入压缩机(20)并被压缩。此时,由第一电磁阀(61)切断制冷剂朝着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的流入。
于是,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加热的室内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在进行第一动作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加湿的室内空气和在进行第二动作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的的室内空气交替着供向室内。
-第十六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能收到和在所述第十四个实施例中所收到的效果一样的效果。
(其它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构成可以象以下所述的那样。
-第一个变形例-
如图40、图41所示,在所述第一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设置有电动膨胀阀(80)来代替毛细管(43)和电磁阀(60)。在制冷剂回路(10)中,该电动膨胀阀(80)配置在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之间。
如图40所示,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热交换器(21) 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通过调节两个电动膨胀阀(40,80)的开度而在成为蒸发器的状态和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之间切换吸附热交换器(30)。
在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若由电动膨胀阀(80)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吸附热交换器(30)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低。于是,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吸热量与制冷剂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的吸热量之平衡便得以调节。另一方面,在室外热交换器(21)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若由电动膨胀阀(40)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吸附热交换器(30)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低。于是,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放热量与制冷剂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的放热量便得以调节。
这样,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能够分别调整成为蒸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吸热量,能够分别调节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放热量。于是,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变更制冷能力和除湿能力的平衡。
如图41所示,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通过调节两个电动膨胀阀(40,80)的开度而在其成为蒸发器的状态和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之间切换吸附热交换器(30)。
在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若由电动膨胀阀(40)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吸附热交换器(30)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低。于是,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吸热量和制冷剂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的吸热量的平衡便得以调节。另一方面,在室内热交换器(22)和吸附热交换器(30)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若由电动膨胀阀(80)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吸附热交换器(30)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低。于是,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放热量与制冷剂在吸附热交换器(30)中的放热量的平衡便得以调节。
这样,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能够分别调整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放热量,能够分别调节成为蒸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吸热量。于是,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变更制暖能力和加湿能力的平衡。
-第二个变形例-
如图42、图43所示,在所述第八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追加两个辅助电动膨胀阀(81,82)。在制冷剂回路(10)中,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配置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一阀口和室外热交换器(21)之间,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配置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和室内热交换器(22)之间。
如图42所示,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该图表示进行第一动作中的状态。
例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若由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低。就是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代替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通过用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内热交换器(22)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低。
而且,在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若由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则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低。就是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代替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通过用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将制冷剂稍微减压,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 外热交换器(21)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低。
这样一来,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通过将成为蒸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吸热量。而且,通过将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放热量。因此,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变更制冷能力和除湿能力。
如图43所示,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该图表示第一动作中的状态。
例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若由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低。就是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代替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通过用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外热交换器(21)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低。
而且,在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若由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则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内热交换器(2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低。就是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代替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通过用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内热交换器(2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低。
这样一来,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通过将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放热量。而且,通过将成为蒸 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吸热量。因此,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变更制暖能力和加湿能力。
-第三个变形例-
如图44、图45所示,在所述第八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追加两个辅助电动膨胀阀(81,82)。在制冷剂回路(10)中,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配置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一阀口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之间,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配置在第二四通换向阀(52)的第二阀口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之间。
如图44所示,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该图表示进行第一动作中的状态。
例如,在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若由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低。就是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代替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通过用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将制冷剂稍微减压,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内热交换器(22)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低。
而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若由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则室外热交换器(21)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低。就是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代替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通过用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外热交换器(21)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低。
这样一来,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通过将成为蒸发器的吸附 热交换器(31,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吸热量。而且,通过将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放热量。因此,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变更制冷能力和除湿能力。
如图45所示,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该图表示第一动作中的状态。
例如,在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若由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低。就是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代替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通过用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将制冷剂稍微减压,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低。
而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若由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则室内热交换器(2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低。就是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代替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通过用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内热交换器(2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低。
这样一来,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通过将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放热量。而且,通过将成为蒸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吸热量。因此,在该变 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变更制暖能力和加湿能力。
-第四个变形例-
在所述第十二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追加一个辅助电动膨胀阀。
例如,如图46、图47所示,可以将辅助电动膨胀阀(82)布置在制冷剂回路(10)中压缩机(20)的吸入一侧和第一四通换向阀(51)之间。
如图46所示,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该图表示进行第一动作中的状态。
例如,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若由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高。就是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代替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通过用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内热交换器(22)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制冷剂蒸发温度高。
这样一来,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通过将成为蒸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吸热量。因此,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变更制冷能力和除湿能力。
如图47所示,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第二动作。该图表示第一动作中的状态。
在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 下,若由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高。就是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代替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通过用辅助电动膨胀阀(82)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外热交换器(21)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制冷剂蒸发温度高。
这样一来,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通过将成为蒸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吸热量。因此,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调节冷冻循环中制冷剂的吸热量和吸附热交换器(30)的水分吸附量,结果是,能够变更制暖能力和加湿能力的平衡。
如图48所示,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压缩机(20)的吸入一侧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之间设置辅助电动膨胀阀(81)。若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由辅助电动膨胀阀(81)稍微将制冷剂减压,则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蒸发器之一方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高。而且,若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由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则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蒸发器之一方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的高。
-第五个变形例-
在所述第十二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追加两个辅助电动膨胀阀(81,82)。
如图49所示,在制冷剂回路(10)中,在压缩机(20)的吸入一侧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之间设置有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在压缩机(20)的吸入一侧和第一四通换向阀(51)之间设置有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若这样在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两个电动膨胀阀(81,82),则可能将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中或者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高或者低皆可。
例如,假定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若在该状态下,将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的开度设定得比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的开度 大,则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蒸发器之一方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低。相反,若在该状态下,将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的开度设定得比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的开度小,则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蒸发器之一方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高。
假定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若在该状态下,将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的开度设定得比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的开度大,则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蒸发器之一方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低。相反,若在该状态下,将第一辅助电动膨胀阀(81)的开度设定得比第二辅助电动膨胀阀(82)的开度小,则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蒸发器之一方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高。
-第六个变形例-
如图50所示,在所述第五个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还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追加上第三辅助电动膨胀阀(83)和第四辅助电动膨胀阀(84)。在制冷剂回路(10)中,第三辅助电动膨胀阀(83)布置在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和第二四通换向阀(52)之间。另一方面,第四辅助电动膨胀阀(84)布置在压缩机(20)的喷出一侧和第一四通换向阀(51)之间。
若象该变形例那样在制冷剂回路(10)中追加第三辅助电动膨胀阀(83)和第四辅助电动膨胀阀(84),则可能将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中或者室内热交换器(2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高或者低。也就是说,在将第三辅助电动膨胀阀(83)的开度设定得比第四辅助电动膨胀阀(84)的开度还大的情况下,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或者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高。相反,在将第三辅助电动膨胀阀(83)的开度设定得比第四辅助电动膨胀阀(84)的开度还小的情况下,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外热交换器(21)或者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低。
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将成 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0)和室外热交换器(21)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放热量。因此,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调节冷冻循环中制冷剂的放热量和吸附热交换器(30)的再生量。结果是,能够变更制冷能力和除湿能力的平衡。
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若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情况下,将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放热量。因此,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变更制暖能力和加湿能力的平衡。
-第七个变形例-
如图51、图52所示,在所述第十六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追加上电动膨胀阀(80)。在制冷剂回路(10)中,电动膨胀阀(80)布置在第一电磁阀(61)、第二电磁阀(62)与室内热交换器(22)之间。
如图51所示,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停止的第二动作。该图表示进行第一动作中的状态。
例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室内热交换器(22)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若由电动膨胀阀(80)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低。就是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代替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蒸发器的状态下,通过用电动膨胀阀(80)将制冷剂稍微减压,室内热交换器(22)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便被设定得比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制冷剂蒸发温度低。
这样一来,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通过将成为蒸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吸热量。因此,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变更制冷能力和除湿能力。
如图52所示,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室内热交换器(22) 成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1)成为蒸发器。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交替着重复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停止的第一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停止的第二动作。该图表示第一动作中的状态。
例如,在室内热交换器(22)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若由电动膨胀阀(80)将制冷剂稍微减压,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低。就是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代替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成为冷凝器的状态下,通过用电动膨胀阀(80)将制冷剂稍微减压,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便被设定得比室内热交换器(22)中制冷剂冷凝温度低。
这样一来,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通过将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和室内热交换器(2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设定为不同的值,便能调节各个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放热量。因此,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能够变更制暖能力和加湿能力。
-第八个变形例-
在所述各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可以设置热交换元件(90)。这里,参考图53和图54,说明在所述第八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追加了热交换元件(90)的情况。
所述热交换元件(90)由转子式显热交换器构成。该热交换元件(90)形成为较厚的圆板形状。被驱动着绕其中心轴旋转。而且,将热交换元件(90)设置成第一空气通过热交换元件(90)的一部分、第二空气通过剩余部分的样子,让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高温度室外空气(0A)作为第一空气供向热交换元件(90),低温度室内空气(RA)作为第二空气供向热交换元件(90)(参考图53)。在热交换元件(90)中,在第一空气(室外空气)和第二空气(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一空气被冷却,同时第二空气被加热。已在热交换元件(90)中冷却的第一空气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1)。另一方面,已在热交换元件(90)加热的第二空气被作为再 生用空气送到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冷凝器之一方中。也就是说,在是进行第一动作的时候,该第一空气被送到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中(参考该图(A));在是进行第二动作的时候,将该第一空气送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中(参考该图(B))。
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时候,高温度室内空气(RA)作为第一空气供向热交换元件(90),低温度室外空气(OA)作为第二空气供向热交换元件(90)(参考图54)。在热交换元件(90)中,在第一空气(室内空气)和第二空气(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一空气被冷却,同时第二空气被加热。已在热交换元件(90)中冷却的第一空气被作为吸附用空气送到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蒸发器之一方中。也就是说,在是进行第一动作的时候,该第一空气被送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参考该图(A));在是进行第二动作的时候,将该第一空气送到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参考该图(B))。另一方面,已在热交换元件(90)加热的第二空气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1)中。
根据该变形例,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因为事先在热交换元件(90)中对第二空气即再生用空气加热,所以能够高效地再生吸附剂。因此,能增大对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水分吸附量,从而能够提高空气调节装置的除湿能力。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的过程中,因为事先在热交换元件(90)中将第一空气即吸附用空气冷却,所以能够用吸附剂高效地吸附水分。因此,能够增大从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脱离出来而加给空气的水分量,从而能够提高空气调节装置的加湿能力。
-第九个变形例-
在所述各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可以设置作为潜热处理元件的吸附转子(95)。这里,参考图55和图56,说明在所述第八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追加了吸附转子(95)的情况。
所述吸附转子(95),形成为较厚的圆板形状。被驱动着绕其中心轴旋转。该吸附转子(95)的表面上载有沸石等吸附剂。将吸附转子(95)设置成:吸附用空气通过吸附转子(95)的一部分,再生用空气通过吸附转子(95)的剩余部分的样子。于是,吸附转子(95)使通过的空气和吸附剂接触,与空气之间进行水分的授受。
在该变形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所吸入的室内空气的一部分作为吸附用空气送到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蒸发器之一方中,剩余的室内空气作为再生用空气送到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冷凝器之一方中。此时,送到吸附热交换器(31,32)之前的吸附用空气和已通过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再生用空气供向吸附转子(95)。于是,吸附用空气,在通过吸附转子(95)之际被除湿,之后在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蒸发器之一方中被除湿。另一方面,在通过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成为冷凝器之一方中之际水分和热加给了再生用空气,之后送给吸附转子(95)而将吸附剂再生。
也就是说,在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一动作、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二动作中,吸附用空气依次通过吸附转子(95)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再生用空气依次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和吸附转子(95)(参考图55(A)、图56(A))。在除湿制冷运转的第二动作、加湿制暖运转的第二动作中,吸附用空气依次通过吸附转子(95)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1),再生用空气依次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2)和吸附转子(95)(参考图55(B)、图56(B))。
根据该变形例,在进行除湿制冷运转时,因为在吸附转子(95)和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分两步减少供向室内的吸附用空气的湿度,故能够提高空气调节装置的除湿能力。在进行加湿制暖运转时,因为在吸附热交换器(31,32)和吸附转子(95)中分两步增加供向室内的吸附用空气的湿度,故能够提高空气调节装置的加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