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制动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式制动盘,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用轴装分体式制动盘。
背景技术
制动盘作为盘形基础制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列车制动过程通过制动闸片夹紧制动盘摩擦面以实现列车制动。
制动盘在使用过程由于热裂纹超限等原因产生失效时,即需要对失效制动盘进行更换。若采用整体落转向架、退轮、退盘并进而更换整体式制动盘的方式,造成车辆无法正常运行,且更换维护成本较高,因而有必要开发满足车辆连接及热容量要求的分体式制动盘,以实现对失效制动盘的直接更换。在车辆制动过程中,制动盘连接件承受闸片通过盘面传递而来的制动扭矩,因此,对制动盘连接件的紧固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制动过程闸片的作用,盘体受热负荷影响而发生径向向外膨胀。
因此,分体式制动盘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制动扭矩传递,以实现对连接件的保护,同时释放盘体的径向热变形,从而降低连接结构的应力水平,综合提高制动盘的运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制动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分体式制动盘,包括第一分盘体和第二分盘体,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分盘体和第二分盘体的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分盘体具有第一分盘体连接面,所述第二分盘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相对的第二分盘体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经由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上的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上的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分盘体和所述第二分盘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第一连接件的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分盘体上的第一保护部和设置在第二分盘体上的第二保护部,所述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共同作用承接所述第一分盘体和第二分盘体产生的力或扭矩以降低或避免所述力或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上,所述第二保护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共同作用以承接所述第一分盘体和所述第二分盘体在正常制动过程、产生周向分离趋势或出现周向分离时传递的周向作用力,降低或避免所述周向作用力传递到所述第一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共同作用以承接所述第一分盘体和所述第二分盘体在正常制动过程、产生周向分离趋势或出现周向分离时传递的径向作用力,降低或避免所述径向作用力传递到所述第一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部为突出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上的至少一个凸键,所述第二保护部为凹陷于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凸键包括第一定位面和第一传力面,所述凹槽包括第二定位面和第二传力面,所述第一定位面和所述第二定位面具有定位所述第一分体盘和所述第二分体盘的作用,所述第一传力面和所述第二传力面具有承接所述第一分盘体和第二分盘体产生的力或扭矩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凸键和/或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凸键和/或凹槽在所述制动盘径向或轴向上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凸键包括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其中,所述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位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上,所述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位于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上;或者,所述第一凸键部和第一凹槽部位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上,所述第二凸键部和第二凹槽部位于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凸键沿所述制动盘的轴向贯穿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或第二分盘体连接面,所述凹槽与所述凸键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凸键在所述制动盘的周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或第二分盘体连接面并且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和/或径向上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或第二分盘体连接面,所述凹槽与所述凸键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为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平行的平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的特征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的特征法向量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的特征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的特征法向量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第一定位面、第一传力面、第二定位面和第二传力面的所述特征法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一定位面指向所述凸键内部的法向量、所述第一传力面或第一传力面的某个切平面指向所述凸键内部的法向量、所述第二定位面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所述第二传力面或第二传力面的某个切平面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梯形槽型,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且所述凹槽的底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顶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所述凸键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上且布置于第一连接件两个侧面的呈梯形槽型的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且其底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小于其顶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所述凸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上的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相适配的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为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平行的平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的特征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的特征法向量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的特征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的特征法向量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第一定位面、第一传力面、第二定位面和第二传力面的所述特征法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一定位面指向所述凸键内部的法向量、所述第一传力面或第一传力面的某个切平面指向所述凸键内部的法向量、所述第二定位面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所述第二传力面或第二传力面的某个切平面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燕尾槽型,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且其底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大于其顶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所述凸键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为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平行的平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一传力面或者所述第一传力面的某个切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二传力面或者所述第二传力面的某个切平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反沟槽型,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且所述凹槽的底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大于其顶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所述凸键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为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平行的平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的特征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的特征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的特征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的特征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所述第一定位面、第一传力面、第二定位面和第二传力面的所述特征法向量分别是:所述第一定位面指向所述凸键内部的法向量、所述第一传力面或第一传力面的某个切平面指向所述凸键内部的法向量、所述第二定位面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所述第二传力面或第二传力面的某个切平面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
进一步的,所述凸键为圆柱凸台,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凸键,所述凹槽与所述凸键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凸键为矩形凸台,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凸键,所述凸键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所述凹槽与所述凸键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凸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上且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个侧面的呈矩形凸起的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所述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所述凹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相适配的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
进一步的,所述凸键为位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上且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非对称地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侧的矩形凸台,所述凸键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所述凹槽与所述凸键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凸键为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沿所述制动盘的轴向的一侧的矩形凸台,所述凸键在所述第一分盘体的周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并且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和径向上均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所述凹槽与所述凸键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盘由四个分盘体组成,其中两个所述分盘体的共四个连接面上的保护部均为所述凸键,另外两个分盘体的共四个连接面上的保护部均为所述凹槽,所述凸键为布置于连接件的沿所述制动盘的轴向的一侧的矩形凸台,所述凸键在所述制动盘的周向上突出于所述连接面且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和径向上均部分覆盖所述连接面,所述凹槽与所述凸键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盘由四个分盘体组成,其中每个所述分盘体的两个连接面上的保护部分别为所述凸键和凹槽,所述凸键为布置于连接件的沿所述制动盘的轴向的一侧的矩形凸台,所述凸键在所述制动盘的周向上突出于所述连接面且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和径向上均部分覆盖所述连接面,所述凹槽与所述凸键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倾斜设置的平面,倾斜角度为0-9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第一传力面和第二传力面中至少一个面为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二连接孔之间、所述凸键与所述凹槽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并且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传力面与所述第二传力面的配合间隙小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的配合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设计为使得在所述第一分盘体和所述第二分盘体定位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侧面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盘体和/或第二分盘体包括两片弧形的摩擦环,在两片所述摩擦环之间具有凸台,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位于所述凸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凸台并为沉头台阶孔。
进一步的,所述凸键或凹槽从所述凸台的表面凸出或凹进。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环内圈周向均布有若干盘体连接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还包括固定所述螺栓的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尾部设有十字垂直交叉的开口销安装孔,所述螺母为外六角螺母,所述螺母头部每侧边中部开有开口销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盘体和/或第二分盘体包括两片弧形的摩擦环,在两片所述摩擦环之间具有凸台,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位于所述凸台,还包括隔套,所述隔套位于螺栓头部与所述凸台之间,和/或所述隔套位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凸台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在所述制动盘的周向上的安装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盘体和/或第二分盘体内部的散热筋,所述散热筋包括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第一散热筋和邻近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第二散热筋,所述第二散热筋与第一散热筋形状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盘体和/或第二分盘体包括两片弧形的摩擦环,所述第一散热筋连接至两片所述摩擦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筋为变高度设计,其形成了供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筋形成的所述空间为截面为圆形的安装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安装套筒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盘包括2个、3个、4个、5个或6个以上的分盘体。
进一步的,所述分盘体为半盘体,所述制动盘由2个所述半盘体组成,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位于所述制动盘的一个中分面。
进一步的,所述分盘体为四分之一盘体,所述制动盘由4个所述四分之一盘体组成,其分盘体连接面位于所述制动盘的相互垂直的两个中分面。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1、设计的分盘体凸键-凹槽结构,保证在制动盘正常使用状况下车辆制动过程闸片对盘体产生的周向摩擦作用力可由分盘体的凸键及凹槽部分分担,从而减少对制动盘连接件的轴向作用力,降低连接件的工作载荷,形成对连接件的有效保护。
2、当分盘体连接件因连接松动或连接失效引起紧固连接轴向力不足或连接松动而导致分盘体产生周向分离趋势或出现周向分离时,闸片对盘体产生的周向摩擦作用力可由盘体凸键及凹槽部分分担或完全承担,从而在紧固连接松动或失效时对连接件形成保护。
3、设计的分盘体凸键-凹槽结构,保证在制动盘正常使用状况下车辆制动过程,盘体在制动过程承受热负荷作用而产生径向向外膨胀变形时,其径向膨胀力可由凸键及凹槽承担,避免连接件直接承受剪切力。
4、当分盘体连接件因连接松动或连接失效而出现紧固连接提供的紧固摩擦力不足或连接松动而导致分盘体产生径向移动趋势或出现径向移动时,分盘体凸键及凹槽之间首先贴合作用,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的侧面不接触,其径向作用力可由凸键-凹槽结构承担,在紧固连接松动或失效时对连接件形成保护。
5、在分盘体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处设计圆周状轮廓变高度散热筋,其在尺寸上保证了制动盘安装及拆卸时连接件所使用套筒的空间;通过在分盘体摩擦环内侧增设散热筋,从而弥补由于连接件设计导致的局部热容量的不足,降低分盘体连接件连接部位盘体温度,提高连接可靠性;圆周状轮廓变高度散热筋设计,提高了浇铸过程对盘环部位的补缩能力,工艺上利于盘环局部内部及表面质量的提高。
6、设计了具有锁紧功能的螺纹副结构,其具有可靠锁紧性能,同时设计的开槽锁紧螺母及开口销结构,有效保证了螺母的松脱,保证螺栓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图1——立体示意图、图2——正视图、图3——侧视图、图4——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5——另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6——一个分盘体的立体图、图7——另一个分盘体的立体图;以及
图8-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图8——立体示意图、图9——正视图、图10——侧视图、图11——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12——另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以及
图13-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图13——立体示意图、图14——正视图、图15——侧视图、图16——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17——另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以及
图18-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图18——立体示意图、图19——正视图、图20——侧视图、图21——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22——另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以及
图23-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图23——立体示意图、图24——正视图、图25——侧视图、图26——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27——另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以及
图28-3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图28——立体示意图、图29——正视图、图30——侧视图、图31——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32——另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以及
图33-3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图33——立体示意图、图34——正视图、图35——侧视图、图36——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37——另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以及
图38-4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图38——立体示意图、图39——正视图、图40——侧视图、图41——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42——另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43——一个分盘体的立体图、图44——另一个分盘体的立体图;以及
图45-5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图45——立体示意图、图46——正视图、图47——侧视图、图48——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49——另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50——一个分盘体的立体图、图51——另一个分盘体的立体图;以及
图52-5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图52——正视图、图53——侧视图、图54——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55——另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56——一个分盘体的立体图、图57——另一个分盘体的立体图;以及
图58-6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分体式制动盘,其中图58——正视图、图59——侧视图、图60——一个分盘体的正视图、图61——一个分盘体的立体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第一分盘体,1-1—第一分盘体摩擦环,1-2—第一分盘体第一散热筋;1-3—第一分盘体连接爪;1-4—第一分盘体凸台;1-5—第一连接孔;1-6—凸键,1-6-1—第一定位面,1-6-2—第一传力面;1-7—第一分盘体中分面;1-8—第一分盘体第二散热筋;
2—第二分盘体,2-1—第二分盘体摩擦环,2-2—第二分盘体第一散热筋;2-3—第二分盘体连接爪;2-4—第二分盘体凸台;2-5—第二连接孔;2-6—凹槽,2-6-1—第二定位面,2-6-2—第二传力面;2-7—第二分盘体中分面;2-8—第二分盘体第二散热筋;
3—螺栓;
4—隔套;
5—螺母;
6—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所述分体式制动盘具有两个分盘体,分别是第一分盘体1及第二分盘体2,第一连接件为螺栓3,其还包括了隔套4、螺母5、开口销6。其中第一分盘体1和第二分盘体2均为半盘体,螺母5为开槽锁紧螺母。
其中,第一分盘体1由两片半圆形的第一分盘体摩擦环1-1、连接两片摩擦环1-1的第一分盘体第一散热筋1-2、位于摩擦环内侧的第一分盘体第二散热筋1-8以及位于摩擦环1-1内圈且周向均布的若干第一分盘体连接爪1-3组成;
第二分盘体2由两片半圆形的第二分盘体摩擦环2-1、连接两片摩擦环2-1的第二分盘体第一散热筋2-2、位于摩擦环内侧的第二分盘体第二散热筋2-8以及位于摩擦环2-1内圈且周向均布的若干第二分盘体连接爪2-3组成。
在第一分盘体1直径位置处的两片摩擦环1-1之间设计有第一分盘体凸台1-4,第一分盘体凸台1-4中间贯穿设计有用于容纳连接两半盘体的螺栓3的第一连接孔1-5,其为沉头台阶孔结构;在第二分盘体2直径位置处的两片摩擦环2-1之间设计有第二分盘体凸台2-4。第二分盘体凸台2-4中间贯穿设计有用于容纳连接两半盘体的螺栓3的第二连接孔2-5,其为沉头台阶孔结构。
在第一分盘体1的第一分盘体凸台1-4上设计有半盘体连接凸键1-6;凸键1-6位于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且从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伸出,包括第一定位面1-6-1及第一传力面1-6-2;
对应地,在第二分盘体2的第二分盘体凸台2-4上设计有半盘体连接凹槽2-6;凹槽2-6位于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且从第二分盘体连接面凹入,包括第二定位面2-6-1及第二传力面2-6-2;
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位于第一分盘体中分面1-7,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位于第二分盘体中分面2-7。
所述第一定位面1-6-1和第二定位面2-6-1为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和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平行的平面,所述第一定位面1-6-1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特征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1-6-2的某个切平面的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特征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2-6-1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特征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2-6-2的某个切平面的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特征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
具体来讲,凸键1-6采用圆柱凸台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凸键1-6,凹槽2-6与凸键1-6相适配;
螺栓3的头部设计有十字垂直交叉的两组开口销安装孔,用于安装开口销6。
螺母5采用外六角螺母结构,并在其头部每侧边中部开槽,用于开口销6的安装及与螺母5的侧边贴合。
第一分盘体1上位于螺栓3周围的散热筋采用按螺栓的安装套筒外径圆周布置的圆周状轮廓变高度的第一分盘体第二散热筋1-8;
第二分盘体2上位于螺栓3周围的散热筋采用按螺栓的安装套筒外径圆周布置的圆周状轮廓变高度的第二分盘体第二散热筋2-8;
所述第二散热筋形成截面为圆形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安装套筒的外径。
设计的两半盘体的凸键1-6及凹槽2-6之间为间隙配合,便于第一分盘体1与第二分盘体2的拼接组装。
设计的两半盘体的螺栓3与第一螺栓孔1-5及第二螺栓孔2-5之间同样为间隙配合,便于组装及拆解,检修及维护方便。
同时,第一分盘体1的第一传力面1-6-2与第二分盘体2的第二传力面2-6-2之间在螺栓3的径向的配合间隙小于两半盘体的螺栓3与第一螺栓孔1-5/第二螺栓孔2-5之间的配合隙。从而,第一分盘体1与第二分盘体2定位连接后,连接两半盘体的螺栓3松动地置于第一连接孔1-5和第二连接孔2-5中,且通过结构尺寸及公差设计保证螺栓3在组装及制动过程中与第一连接孔1-5及第二连接孔2-5侧面不接触。
经过结构及尺寸设计,使螺栓3采用套筒连接安装时与第一分盘体1上的变高度的第二散热筋1-8及第二分盘体2上变高度的第二散热筋2-8不干涉。
组装时,首先将第一分盘体1及第二分盘体2通过第一定位面1-6-1及第二定位面2-6-1定位,并将第一传力面1-6-2与第二传力面2-6-2配合连接。
在第一分盘体1的第一连接孔1-5端部沉头上及第二分盘体2的第二连接孔2-5的端部沉头上放置隔套4,并在周向上在第一分盘体1的第一连接孔1-5及第二分盘体2的第二连接孔2-5内采用相同安装方向穿入两组螺栓3,并分别用螺母5紧固。
进而,在两组螺栓3的开口销安装孔中穿入开口销6,并将开口销6与螺母5的侧边贴合,从而将第一分盘体1与第二分盘体2连接成整体。
检修更换时,只需撬起开口销6,将开口销6从螺母5的开槽及螺栓3的开口销安装孔中取出,进而松开螺母5,分离隔套4及螺栓3,即可完成第一分盘体1与第二分盘体2的分解。
完成两半盘体的分解后,拉开两半盘体即可完成制动盘的拆卸,并进而更换新制动盘。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设计的凸键1-6及凹槽2-6结构,可通过凸键的第一定位面1-6-1与凹槽的第二定位面2-6-1的配合以及凸键的第一传力面1-6-2与凹槽的第二传力面2-6-2的配合保证两半盘体的定位及安装精度,从而保证螺栓3与容纳螺栓的第一连接孔1-5及第二连接孔2-5的安装精度。
在制动盘正常工作状况下,凸键1-6及凹槽2-6结构可保证闸片对两个分盘体产生的周向摩擦作用力可由凸键的第一传力面1-6-2与凹槽的第二传力面2-6-2部分分担,从而减少对两半盘体连接螺栓的轴向作用力,降低螺栓3的工作载荷,形成对螺栓连接的有效保护。
当连接第一分盘体1与第二分盘体2的螺栓3由于连接松动或连接失效而出现螺栓连接轴向力不足或螺栓连接松动等情况时,第一分盘体1与第二分盘体2在闸片周向摩擦作用力可能发生周向分离或产生周向分离趋势,由于闸片对两半盘体产生的周向摩擦作用力可由第一分盘体1的凸键1-6的第一传力面1-6-2与第二分盘体2的凹槽2-6的第二传力面2-6-2部分分担或完全承担,从而对螺栓连接形成保护,避免两半盘体的有效保护。
同时,第一分盘体1的凸键1-6的第一传力面1-6-2与第二分盘体2的凹槽2-6的第二传力面2-6-2的径向配合间隙小于连接分盘体的螺栓3与第一连接孔1-5及第二连接孔2-5的之间的配合间隙,即,通过结构尺寸及公差设计保证在组装、正常制动及紧固连接松动或失效等状态下,螺栓3与连接孔侧面不接触。从而,盘体在制动过程承受热负荷作用而产生径向向外膨胀变形时,其径向膨胀力可由凸键的第一传力面1-6-2与凹槽2-6的第二传力面2-6-2承担,避免螺栓3直接承受剪切力。
设计的螺栓3松配合地置于第一连接孔1-5及第二连接孔2-5内,安装方便,且易于拆卸及检修维护;设计的第一分盘体1的凸键1-6与第二分盘体2的凹槽2-6为间隙配合,便于组装及拆解,检修及维护方便。
设计的第一分盘体1上变高度的第二散热筋1-8及第二分盘体2上变高度的第二散热筋2-8,经过结构及尺寸设计,保证了制动盘安装及拆卸时螺栓3所使用套筒的工作空间;通过在两个分盘体摩擦环内侧增设变高度的第一分盘体第二散热筋散热筋1-8及变高度的第二分盘体第二散热筋2-8,弥补了由于连接螺栓设计导致的局部热容量的不足,降低两半盘体连接螺栓连接部位盘体温度,提高螺栓连接的可靠性;根据螺栓3安装套筒外径圆周尺寸设计的圆周状轮廓变高度散热筋,提高了浇铸过程对盘环部位的补缩能力,工艺上利于盘环局部内部及表面质量的提高。
设计了具有锁紧功能的螺纹副结构,其具有可靠锁紧性能,同时设计的开槽锁紧螺母及开口销结构,有效保证了螺母的松脱,保证螺栓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在螺栓3的尾部上设计了垂直的两组开口销安装孔,便于穿装开口销。
实施例2
如图8-12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面1-6-1与所述第一传力面1-6-2平行,所述第二定位面2-6-1与所述第二传力面2-6-2平行。具体来讲,凹槽2-6为反沟槽型。第一连接件为螺栓3,螺栓3穿过所述凹槽2-6,凹槽2-6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且所述凹槽2-6的底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大于其顶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所述凸键1-6与所述凹槽2-6相适配,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13-17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面1-6-1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1-6-2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2-6-1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2-6-2的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大于90度。具体来讲,凹槽2-6为燕尾槽型。第一连接件为螺栓3,螺栓3穿过所述凹槽2-6,所述凹槽2-6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且其底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大于其顶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所述凸键1-6与所述凹槽2-6相适配,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如图18-22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面1-6-1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1-6-2的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2-6-1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2-6-2的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小于90度。具体来讲,所述凹槽2-6为梯形槽型。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3,螺栓3穿过所述凹槽2-6,所述凹槽2-6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且所述凹槽2-6的底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2-6的顶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所述凸键1-6与所述凹槽2-6相适配,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如图23-27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面1-6-1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1-6-2的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2-6-1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2-6-2的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具体来讲,所述凸键1-6为矩形凸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3,螺栓3穿过所述凸键1-6,所述凸键1-6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所述凹槽2-6与所述凸键1-6相适配,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如图28-32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面1-6-1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1-6-2的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2-6-1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2-6-2的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具体来讲,第一连接件为螺栓3,其所述凸键1-6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上且分别对称的布置于螺栓3的两个侧面的呈矩形凸起的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所述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所述凹槽2-6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相适配的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如图33-37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面1-6-1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1-6-2的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2-6-1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2-6-2的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小于90度。具体来讲,第一连接件为螺栓3,所述凹槽2-6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上且分别对称的布置于螺栓3两个侧面的呈梯形槽型的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分盘体连接面,且其底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小于其顶部在所述制动盘径向上的宽度,所述凸键1-6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上的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相适配的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如图38-44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面1-6-1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1-6-2的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2-6-1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2-6-2的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具体来讲,所述凸键1-6为非对称的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侧的矩形凸台,所述凸键1-6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所述凹槽2-6与所述凸键1-6相适配,第一连接件为螺栓3,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如图45-51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面1-6-1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1-6-2的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2-6-1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2-6-2的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具体来讲,所述凸键1-6为非对称的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沿所述制动盘的轴向的一侧的矩形凸台,所述凸键1-6在所述第一分盘体的周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并且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和径向上均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分盘体连接面,所述凹槽2-6与所述凸键1-6相适配,第一连接件为螺栓3,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如图52-57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面1-6-1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1-6-2的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2-6-1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2-6-2的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具体来讲,所述制动盘由四个分盘体组成,其中两个所述分盘体的共四个连接面上的保护部均为所述凸键1-6,另外两个分盘体的共四个连接面上的保护部均为所述凹槽2-6,所述凸键1-6为非对称的布置于连接件的沿所述制动盘的轴向的一侧的矩形凸台,所述凸键1-6在所述制动盘的周向上突出于所述连接面且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和径向上均部分覆盖所述连接面,所述凹槽2-6与所述凸键1-6相适配,连接件为螺栓3,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
如图58-61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面1-6-1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一传力面1-6-2的指向所述凸键1-6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所述第二定位面2-6-1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与所述第二传力面2-6-2的指向所述凹槽内部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90度。具体来讲,所述制动盘由四个分盘体组成,其中每个所述分盘体的两个连接面上的保护部分别为所述凸键1-6和凹槽2-6,所述凸键1-6为非对称的布置于连接件的沿所述制动盘的轴向的一侧的矩形凸台,所述凸键1-6在所述制动盘的周向上突出于所述连接面且在所述制动盘的轴向和径向上均部分覆盖所述连接面,所述凹槽2-6与所述凸键1-6相适配,连接件为螺栓3,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