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3308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43308A CN110943308A CN201910869628.8A CN201910869628A CN110943308A CN 110943308 A CN110943308 A CN 110943308A CN 201910869628 A CN201910869628 A CN 201910869628A CN 110943308 A CN110943308 A CN 1109433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connector
- portions
- contact portion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2—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lephony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使得与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的移动适当化,并且容易实现低背化。所述连接器,包括:导电性弹性构件,具有至少一部分与前方的连接对象接触的接触部、和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支撑部;以及保持构件,固定于被连接对象侧,对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予以保持,所述连接器将所述连接对象电连接至所述被连接对象,其中,所述支撑部形成为以从所述接触部向后方倾斜的方式伸长,并与所述保持构件或所述被连接对象的前向表面相接,从而将所述接触部支撑于所述前向表面的前侧,通过所述接触部被按向后方,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以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前向表面上滑动的方式弹性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连接对象与被连接对象予以连接的连接器(connector)。
背景技术
自以前以来,开发出了各种利用弹性变形来使连接对象与被连接对象的电连接更可靠的连接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接地端子(earth terminal)(连接器),其包括在底面安装印刷电路基板(被连接对象)的基座部、以及从基座部的一边延伸设置至与基座部上表面相向的一侧且可弹性变形的接触部。
在所述接地端子中,当使底盘(chassis)等(连接对象)与接触部的前端所配设的平行部接触来进行底盘等的组装时,接触部被按压向基座部侧而弹性变形,在底盘等的组装完成时,底盘等与接地端子利用接触部的弹力而按压接触并受到保持。由此,印刷电路基板与底盘等短路而接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692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所述专利文献1中的平行部成为经由弯曲部而与基座部连接的悬臂状态。在此种形态下,就连接器的制造或性能确保等观点而言,在减小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以缩短基座部与平行部的距离方面也存在极限,不容易实现连接器的高度尺寸的抑制(低背化)。此情况在例如用作小型的便携式设备的零件的情况下成为特别重大的问题。
另外,当从上方按下所述专利文献1中的平行部(与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时,平行部伴随着以弯曲部附近为中心的旋转而向下方移动。为了防止与连接对象的摩擦、实现准确的定位,理想的是平行部尽可能笔直地向下方移动,但是在如上所述伴随着旋转而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此种情况并不容易。若欲使平行部笔直地向下方移动,则容易对弯曲部附近施加不合理的力。
此外,考虑使所述平行部与基座部分离,并在平行部与基座部之间插入例如盘簧(coil spring)以消除所述问题点的方法。但是,在所述方法中,除了金属板材以外还需要作为其他构件的盘簧,并且在平行部与基座部之间插入盘簧等,因此不容易实现连接器的低背化。
鉴于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使得与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的移动适当化,并且容易实现低背化。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构成为:包括导电性弹性构件以及保持构件,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具有至少一部分与前方的连接对象接触的接触部、和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保持构件被固定于被连接对象侧,对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予以保持,所述连接器将所述连接对象电连接至所述被连接对象,其中,所述支撑部形成为以从所述接触部向后方倾斜的方式伸长,并与所述保持构件或所述被连接对象的前向表面相接,从而将所述接触部支撑于所述前向表面的前侧,通过所述接触部被按向后方,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以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前向表面上滑动的方式弹性变形。
根据本构成,通过接触部被按向后方,以支撑部在前向表面上滑动的方式弹性变形,因此容易使接触部笔直地向后方移动(使得与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的移动适当化)。另外,不需要专利文献1中的弯曲部之类的构成、所述盘簧等,容易实现低背化。此外,此处的所谓前方,仅是以与从连接器侧观察时的连接对象所处的方向一致的方式,简便地进行了定义。
另外,也可设为以下构成:在所述构成中,作为所述支撑部,具有从所述接触部向斜左后方伸长的左侧支撑部、以及从所述接触部向斜右后方伸长的右侧支撑部。根据本构成,可利用少的支撑部来实现效率良好且稳定的对接触部的支撑。此外,此处的左右方向是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之一。
另外,也可设为以下构成:在所述构成中,所述支撑部分别为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板状,所述保持构件分别具有与所述支撑部分别对应的突起,所述突起分别钩挂在对应的所述支撑部的缘部,由此阻止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从所述保持构件脱离。
另外,也可设为以下构成:在所述构成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具有所述前向表面的后壁部、以及从所述后壁部的上下缘部分别向前延伸出的各侧壁部,所述突起分别以从所述后壁部突出的方式设置,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具有从所述接触部的上下缘部分别向后延伸出的各引导部,所述各引导部至少在所述接触部向后方移动了规定量的状况下,成为被所述各侧壁部夹持的状态、或者成为夹持所述各侧壁部的状态。根据此种构成,可将接触部在限制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按入。
另外,也可设为以下构成:在所述构成中,所述各引导部成为被所述各侧壁部夹持的状态,在上侧的所述侧壁部,设置有阻止上侧的所述引导部向左右方向活动的向下方突出的突出片,在下侧的所述侧壁部,设置有阻止下侧的所述引导部向左右方向活动的向上方突出的突出片。
另外,也可设为以下构成:在所述构成中,所述支撑部分别具有至少上下被封闭的开口部,所述突起分别从后方贯通对应的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左侧支撑部对应的所述突起钩挂在所述左侧支撑部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右侧缘部,与所述右侧支撑部对应的所述突起钩挂在所述右侧支撑部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左侧缘部。
另外,也可设为以下构成:在所述构成中,所述接触部具有朝前的平面,并且在所述平面的大致中央设置有向前方隆起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的侧面形状是以前后方向为轴的旋转体的侧面形状,且是随着向前方行进而径向尺寸变小的形状。根据此种构成,当将隆起部收容于管嘴(nozzle)内而利用管嘴来吸附连接器时,可自动地消除管嘴相对于连接器的位置偏移。另外,使隆起部的前端与连接对象接触,从而可确保连接对象与接触部的稳定的接触。另外,也可设为以下构成:在所述构成中,形成为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的形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使得与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的移动适当化,并且容易实现低背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初始状态下的立体图与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按入状态下的立体图与局部放大图。
图4(a)、图4(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5是用于表示利用弹性构件中的引导部的引导动作的立体图。
图6(a)、图6(b)是用于说明利用管嘴对连接器进行的吸附的前视图和侧视图。
图7是表示使管嘴抵接于接触部10的情形的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弹性构件的高度调整的剖面图。
图9是比较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与侧视图。
图10(a)、图10(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前表面侧和后表面侧的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初始状态下的立体图与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按入状态下的立体图与局部放大图。
图13(a)、图13(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各构件的说明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各构件的说明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六面图。
[符号的说明]
1:弹性构件
2:保持构件
20:后壁部
201:切口部
202:突起
21:右侧罩部
22:左侧罩部
23:下侧侧壁部
24:上侧侧壁部
251:右侧收容壁部
252:左侧收容壁部
5、51、52、53:连接器
10:接触部
101:隆起部
102:引导部
103:引导部
11:左侧支撑部
111:开口部
12:右侧支撑部
121:开口部
121A:缘部
121B:缘部
122:突出部
1101、1102:接触片
1201、1202:接触片
1203:架桥部
1204:开口部
2011~2014:开口部
2015:第一孔部
2016:第一突起
2017:第二孔部
2018:第二突起
61:基座构件
62:天线构件
S1、S2:前向表面
N1:管嘴
NH:开口部
NS: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列举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为例,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和前后的各方向(相互正交的方向)如图1等所示。此外,所述方向仅是以从连接器侧观察时的连接对象所处的方向与前方一致的方式,简便地进行了定义。实际组装入设备时的连接器的朝向等并不受所述定义限定。
作为一例,图1所示的连接器5组装入智能手机(smartphone)等便携式装置中,并用于确保印刷基板等基座构件(被连接对象的一例)与天线构件(连接对象的一例)的电连接(使电导通的连接)。在此种用途中,尤其强烈要求抑制连接器的高度尺寸(低背化)。此外,本发明的连接器并不限于所述用途,例如也可用于使基座构件与底盘等短路而使基座构件接地的用途。
图1所示的连接器5包括弹性构件1、以及对弹性构件1予以保持的保持构件2。弹性构件1与保持构件2例如是分别形成的构件,且分别通过对金属板等导电性的板材进行折弯加工、切口加工、压制加工等而形成。弹性构件1与保持构件2两者均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
弹性构件1具有接触部10、左侧支撑部11、以及右侧支撑部12。接触部10具有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从前方观察时为具有上下左右的各边的矩形,且接触部10在平板部中的朝前的平面的大致中央,设置有向前方隆起的隆起部101。作为接触对象的天线构件(未图示)的接点与隆起部101接触。
左侧支撑部11与接触部10的左侧连接。左侧支撑部11以从接触部10向斜左后方倾斜的方式伸长地形成。右侧支撑部12与接触部10的右侧连接。右侧支撑部12以从接触部10向斜右后方倾斜的方式伸长地形成。左右的各支撑部11、支撑部12均成为以上下方向为宽度方向的板状,与从接触部10伸长的方向和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为板厚方向。弹性构件1以将接触部10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平面(穿过隆起部101的平面)为对称面,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另外,弹性构件1的形状也上下对称。
从接触部10的上下缘部分别向后延伸出引导部102、引导部103。保持构件2具有后壁部20、右侧罩部21、左侧罩部22、下侧侧壁部23、以及上侧侧壁部24。作为被连接对象的印刷基板等基座构件(未图示)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后壁部20的后向表面。
右侧罩部21形成为从后壁部20的右侧端部的下侧缘以向前方向和上方向的顺序折弯,且覆盖后壁部20的前向表面S1的右端部。右侧罩部21的端部通过熔接而固定于上侧侧壁部24的右侧端部的前侧缘部。上侧侧壁部24形成为从后壁部20的上侧缘部向前延伸出。下侧侧壁部23形成为从后壁部20的下侧缘部向前延伸出。
由后壁部20的右侧端部、右侧罩部21、和上侧侧壁部24的右侧端部形成右侧收容壁部251。右侧支撑部12的前端部与后壁部20的前向表面S1相接并被收容于在右侧收容壁部251的内侧形成的空间中。
左侧罩部22形成为从后壁部20的左侧端部的下侧缘以向前方向和上方向的顺序折弯,且覆盖后壁部20的前向表面S1的左端部。左侧罩部22的端部通过熔接而固定于上侧侧壁部24的左侧端部的前侧缘部。
由后壁部20的左侧端部、左侧罩部22、和上侧侧壁部24的左侧端部形成左侧收容壁部252。左侧支撑部11的前端部与后壁部20的前向表面S1相接并被收容于在左侧收容壁部252的内侧形成的空间中。此外,在制造连接器5时,可在形成右侧罩部21和左侧罩部22之前,将弹性构件1预先(以载置于前向表面S1的方式)定位于保持构件2,然后形成各罩部21、罩部22。
左侧支撑部11和右侧支撑部12形成为将接触部10支撑于前向表面S1的前侧。此外,左右的各支撑部11、支撑部12的上下方向尺寸(宽度方向尺寸)大致为一定,且比后壁部20的前向表面S1的上下方向尺寸(换句话说,下侧侧壁部23与上侧侧壁部24的内表面彼此的间隔)稍小。
图2中,将去除了右侧罩部21的状态下的连接器5的整体立体图示于上部,将此图的右侧罩部21附近的放大图(A部位的放大图)示于下部。此外,左侧罩部22侧的内部构成与右侧罩部21侧的构成相同。
在后壁部20的右侧端部,以从所述右侧端部的缘部朝左侧伸长的方式形成有切口部201。从所述切口部201的左侧缘部,以朝右方向伸长之后朝前方向伸长的方式形成有突起202。另一方面,在后壁部20的左侧端部,以从所述左侧端部的缘部朝右侧伸长的方式形成有切口部201。从所述切口部201的右侧缘部,以朝左方向伸长之后朝前方向伸长的方式形成有突起202。
以右侧支撑部12的从接触部10伸长的方向(即,斜右后方)观察,在右侧支撑部12的端部附近形成有具有近前侧的缘部121A(斜左前侧的缘部)与里侧的缘部121B(斜右后侧的缘部)的开口部121。在所述开口部121的所述里侧,以向所述近前侧伸长的方式形成有突出部122。另一方面,以左侧支撑部11的从接触部10伸长的方向(即,斜左后方)观察,在左侧支撑部11的端部附近形成有具有近前侧的缘部121A(斜右前侧的缘部)与里侧的缘部121B(斜左后侧的缘部)的开口部121。在所述开口部121的所述里侧,以向所述近前侧伸长的方式形成有突出部122。
图2示出了未施加从前方按压接触部10的力的状态(以下,有时称为“初始状态”)的连接器5。在此状态下,利用弹性构件1的弹力,突出部122的缘部(即,缘部121B)被略微按压并抵接于突起202。在左侧罩部22的内侧,在左侧支撑部11形成的开口部111中的左侧支撑部11的伸长方向上的里侧缘部(未图示)也同样地被略微按压并抵接于在后壁部20形成的突起。
将与图2所示的连接器5的初始状态对应的连接器5的剖面图示于图4(a)。此外,只要无特别说明,则本申请中的剖面图设为以将连接器分成大致相等的上下两部分的平面进行切断时的剖面图。在初始状态下,左右两侧的突起与开口部的缘部抵接,由此可限制弹性构件1的左右方向位置,并使接触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位置对准中央位置C1(保持构件2的左右方向中央位置)。所述初始状态下的接触部10的平面部与后壁部20平行。
在初始状态的连接器5中,当利用天线构件对接触部10(隆起部101)施加向后方按压的力(图4(a)中的力F1)时,左侧支撑部11以在改变斜率的同时前端部附近在前向表面S1上向左方向滑动的方式弹性变形,右侧支撑部12以在改变斜率的同时前端部附近在前向表面S1上向右方向滑动的方式弹性变形。在如此弹性构件1已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弹性构件1欲利用其弹力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因此,接触部10被向前方施力。
图3中,将接触部10被按压而移动至最后方的状态(以下,有时称为“按入状态”)下的连接器5的整体立体图示于上部,将此图的A部位的放大图示于下部。在所述按入状态下,在右侧罩部21的内侧,突起202抵接于开口部121的缘部121A(所述近前侧的缘部),从而限制右侧支撑部12的滑动。同样地,在左侧罩部22的内侧,突起也抵接于开口部111的所述近前侧的缘部,从而限制左侧支撑部11的滑动。
如此,分别设置于保持构件2的左右的突起作为限制左侧支撑部11与右侧支撑部12各自的滑动的可动区域的限制部而发挥功能。如图3所示,在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分别滑动至受限制之处的状态下,如图4(b)所示,接触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位置与中央位置C1对准。在此状态下,接触部10(隆起部101)利用弹力按压未图示的天线构件的接点并受到保持,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保持固定于保持构件2的基座构件与天线构件的电连接。此外,若保持构件2与基座构件经焊接固定,则可容易地确保所述两者间的电连接。
在对接触部10施加向后方按压的力的过程中,即使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以不同的速度(在左右不对称的形态下)滑动,任一支撑部所具有的开口部的缘部会先抵接于突起,且在此状态下,另一支撑部的开口部的缘部抵接于突起,因此,接触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位置也自动地定位于中央位置C1。此状态下的接触部10的平面部与后壁部20平行。
如上所述,例如在右侧,可利用相同的突起202来限制初始状态(图2)与按入状态(图3)这两个状态下的右侧支撑部12的移动,因此可使构成变得容易。
此处,图9中,将作为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连接器50的整体立体图示于左侧,将侧视图示于右侧。连接器50包括弹性构件501以及保持构件502。弹性构件501具有接触部5011。弹性构件501的与接触部5011为相反侧的一端部被固定于保持构件502。通过使接触部5011与连接对象接触并施加向后方按压的力,来保持固定于保持构件502的被连接对象与连接对象的电连接。
图9的连接器50是弹性构件501的仅一端被固定于保持构件502的悬臂状态,因此,当对接触部5011施加上下方向上的力(力F2)时,接触部5011容易移位。另外,当对接触部5011施加向后方按压的力(力F3)时,接触部5011如图9中右侧的实线箭头所示向右侧移动,无法向正后方移动。
相对于此,若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5,则构成为利用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支撑接触部10,因此即使当对接触部10施加上下方向上的力时,接触部10也不易移位。另外,分别利用左右的收容壁部252、收容壁部251的内壁来限制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另外,当对接触部10施加向后方按压的力时,可在将接触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位置保持于初始状态下的中央位置的状态下,使接触部10向正后方移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5,通过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的开口部的所述里侧缘部与突起的抵接所产生的干涉、和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的各前端部与各收容壁部252、收容壁部251的干涉,例如当将接触部10向前方向拉起时,可阻止支撑部从保持构件2脱离。
另外,当在初始状态(图5的左侧)下对接触部10施加向后方按压的力时,引导部102、引导部103向后方移动,且在从初始状态起移动了规定量时,引导部102、引导部103成为由下侧侧壁部23与上侧侧壁部24夹持的状态。然后,当进一步按入接触部10时,接触部10在由引导部102、引导部103引导的同时向后方移动,并成为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的滑动受到限制的状态(图5的右侧)。由此,能够将接触部10在限制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按入。
此外,为了获得同样的效果,也可构成为在使接触部向后方移动了规定量时,成为上下的各侧壁部被上下的各引导部夹持的状态。
另外,在搬送连接器5以将其装配至装置时,可使用用于吸附并搬送连接器5的管嘴。图6(a)是作为一例的使连接器5吸附于圆筒型的管嘴N1的状态的基于前方视角的示意图,图6(b)是此状态的基于下方视角的示意图。此外,考虑到图的容易观看性,在图6(a)中仅表示了管嘴N1的侧壁,在图6(b)中表示了将管嘴N1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时的剖面。另外,图7是针对图6(b)所示的状态而放大表示了管嘴N1的前端部附近的图。
在利用管嘴N1吸附连接器5时,以在形成于管嘴N1的内壁侧的开口部NH的内部收容接触部10的隆起部101的方式,使管嘴N1的端面NS抵接于接触部10的平面上。若在所述状态下对开口部NH内的气压进行减压,则连接器5被吸附于管嘴N1。
如图7所示,隆起部101是以前后方向为轴的旋转体的侧面形状,且设为随着向前方行进而径向尺寸变小的形状。由此,即使在因管嘴N1的位置偏移而管嘴N1的端面NS与隆起部101的侧面接触的情况下,若管嘴N1向接触部10侧移动,则端面NS在隆起部101的侧面上相对滑动,管嘴N1或连接器5仍以在开口部NH内部收容隆起部101的方式移动。如此,利用隆起部101的侧面的锥形形状,可自动消除管嘴N1与连接器5的位置偏移,从而利用管嘴N1稳定地吸附连接器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触部10中,隆起部101的前端突出至最前方,从而可使所述前端与连接对象接触。由此,可将连接器5与连接对象的接触设为点接触或与此相近的状态,从而减小接触面积而使连接器5与连接对象的接触状态稳定。如此,隆起部101兼具可实现使用管嘴N1进行的稳定的吸附的作用、以及使得与连接对象的接触状态稳定的作用这两者。此外,隆起部101例如可通过从后侧对接触部10的平板部实施冲压加工而容易地形成。
另外,如图8所示,若为连接器5的构成,则通过调整接触部10与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分别所成的角度,而容易变更接触部10的高度。若为图8的例子,则通过将接触部10与右侧支撑部12所成的角度设定为θ1(约150度)、θ2(约160度),可分别将接触部10的高度变更为H1、H2。因此,例如虽然使用同等形状的金属板材,但也容易制造根据制品规格等而对接触部10的高度进行了各种变更的连接器5。
此外,向后方按压接触部10的力(接触力)与接触部10的距保持构件2的高度即制品高度(图4(a)中的制品高度H)的关系为如下关系:越增大接触力,则制品高度线性降低。作为制品规格的一例,设为在接触力0g时制品高度为0.9mm,在接触力95gf时制品高度为0.3mm,且在所述范围内设定工作区域(working area)。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均可滑动的构成,但也可构成为将任一支撑部固定于保持构件2,仅使另一支撑部可滑动。即便如此,与现有技术相比,也可获得在对接触部10施加上下方向上的力时接触部10不易移位的效果。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关于支撑部的数量是设为左右两个,但也可设置例如不仅在左右上而且进一步在上下方向上伸长的支撑部,使得合计四个支撑部与接触部10连接。但是,前一实施方式可利用更少的支撑部来实现效率良好且稳定的对接触部10的支撑。
另外,在制造连接器5时,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的任一者的前端部可与上侧侧壁部24的端部一体化,并从弹性构件1与图1表背相反地经折回的状态起,将弹性构件1向图1的状态折回,从而将连接支撑部与上侧侧壁部24的部分切断。由此,可从一张金属板等板材有效率地制造连接器5。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处,对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省略详细说明,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图10(a)、图10(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图10(a)是从所述连接器的斜前方观察而得的立体图,图10(b)是从所述连接器的斜后方观察而得的立体图。
图10(a)、图10(b)所示的连接器51包括导电性的弹性构件1以及保持构件2。弹性构件1具有接触部10、左侧支撑部11和右侧支撑部12。与接触部10连接的左侧支撑部11具有在伸长方向上的里侧分成两股而形成的接触片1101与接触片1102。与接触部10连接的右侧支撑部12具有在伸长方向上的里侧分成两股而形成的接触片1201与接触片1202。接触片1101和接触片1102的各前端部被收容于保持构件2所含的左侧收容壁部252的内部。接触片1201和接触片1202的各前端部被收容于保持构件2所含的右侧收容壁部251的内部。
在保持构件2所含的后壁部20中,在与接触片1101、接触片1102分别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前后贯通的开口部2013、开口部2014。即,接触片1101、接触片1102分别经由开口部2013、开口部2014而露出至后表面侧。另外,在后壁部20中,在与接触片1201、接触片1202分别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前后贯通的开口部2011、开口部2012。即,接触片1201、接触片1202分别经由开口部2011、开口部2012而露出至后表面侧。
在后壁部20的后表面侧配置未图示的印刷基板等基座构件(图13(a)、图13(b)的基座构件61)。接触片1101、接触片1102、接触片1201和接触片1202分别以向后方倾斜的方式伸长,并经由开口部2013、开口部2014、开口部2011和开口部2012与基座构件(被连接对象)的前向表面(图13(a)、图13(b)的前向表面S2)相接。
图11中,将去除了右侧罩部21的状态下的连接器51的整体立体图示于上部,将此图的右侧罩部21附近的放大图(B部位的放大图)示于下部。此外,关于左侧罩部22侧的内部构成,因与右侧罩部21侧的构成相同,故省略说明。
在后壁部20中的右侧支撑部12的伸长方向上的里侧形成有第一孔部2015。从第一孔部2015的所述里侧的缘部,以朝近前侧伸长之后向前方向伸长的方式形成有第一突起2016。另外,右侧支撑部12具有在接触片1201的前端部与接触片1202的前端部之间架桥的架桥部1203。
图11是未利用天线构件来施加按压接触部10的力的初始状态下的图,在所述状态下,利用弹性构件1的弹力,架桥部1203被按压并抵接于第一突起2016。在左侧罩部22的内侧,同样地,形成于左侧支撑部11的架桥部被按压并抵接于在后壁部20形成的突起。
将与图11所示的连接器51的初始状态对应的连接器51的侧视图示于图13(a)。在初始状态下,左右两侧的突起与架桥部抵接,由此限制弹性构件1的左右方向位置,从而使接触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位置与中央位置C1对准。
在初始状态的连接器51中,当利用天线构件62对接触部10(隆起部101)施加向后方按压的力时,左侧支撑部11在改变斜率的同时弹性变形,接触片1101、接触片1102在基座构件61的前向表面S2上向左方向滑动,此时,右侧支撑部12在改变斜率的同时弹性变形,接触片1201、接触片1202在基座构件61的前向表面S2上向右方向滑动。
图12中,将接触部10的按压完成的状态下的连接器51的整体立体图示于上侧,将此图的B部位的放大图示于下侧。在后壁部20中的右侧支撑部12的伸长方向上的近前侧形成有第二孔部2017。从第二孔部2017的所述近前侧的缘部,以朝里侧伸长之后向前方向伸长的方式形成有第二突起2018。
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第二突起2018抵接于由接触片1201、接触片1202、和架桥部1203包围形成的开口部1204的所述近前侧的缘部,从而限制右侧支撑部12的滑动。利用相同的原理,左侧支撑部11的滑动也受到限制。
如此,分别设置于保持构件2的左右的第二突起作为限制左侧支撑部11与右侧支撑部12各自的滑动的可动区域的限制部发挥作用。如图12所示,在左右的支撑部分别滑动至受限制之处的状态下,如图13(b)所示,接触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位置与中央位置C1对准。在此状态下,接触部10(隆起部101)利用弹力按压天线构件62的接点并受到保持,且接触片1101、接触片1102、接触片1201和接触片1202分别按压基座构件61的接点并受到保持。由此,能够更可靠地保持基座构件61与天线构件62的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1与基座构件61直接接触,因此,不一定需要确保保持构件2与基座构件61的电连接,也可省略焊接而使保持构件2与基座构件61间的固定变得简单。另外,可利用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直接确立电连接,因此保持构件2不一定需要是导电性的,也可由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处,对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省略详细说明,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52的整体立体图,图15是从前方观察连接器52而得的构成图。另外,图16是初始状态的连接器52的剖面图。在第三实施方式(后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也相同)中,弹性构件1与保持构件2两者均形成为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的形状,从而,使用它们而形成的连接器也形成为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的形状。由此,可抑制连接器的特性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偏差等。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构件2在未设置(省略了)右侧罩部21与左侧罩部22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构件2不同。取而代之,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52中,在初始状态下,保持构件2的左侧的突起202钩挂在弹性构件1的左侧的开口部121中的右侧缘部,且保持构件2的右侧的突起202钩挂在弹性构件1的右侧的开口部121中的左侧缘部,由此阻止弹性构件1从保持构件2脱离。
更详细来说,在连接器52中,如图16所示,右侧的突起202形成为具有从右侧的切口部201的左侧缘部大致向前方向伸长的部分P1、和从所述部分P1的伸长方向上的前端向左方向伸长的部分P2。另外,左侧的突起202形成为具有从左侧的切口部201的右侧缘部大致向前方向伸长的部分P3、和从所述部分P3的伸长方向上的前端向右方向伸长的部分P4。另一方面,在初始状态下,弹性构件1的右侧的开口部121的左侧缘部位于比右侧的突起202的前端位置α1更靠右的位置,左侧的开口部121的右侧缘部位于比左侧的突起202的前端位置α2更靠左的位置。
另外,通过使右侧支撑部12的右端附近向前方稍微弯曲,位于右侧支撑部12的最后侧的后端部分P5成为带有圆度的曲面状。进而,通过使左侧支撑部11的左端附近向前方稍微弯曲,位于左侧支撑部11的最后侧的后端部分P6也成为带有圆度的曲面状。所述各部分P5、部分P6在初始状态下也与后壁部20相接,当利用天线构件62(连接对象的一例)而接触部10被向后方按压时,所述部分P5、部分P6在后壁部20的前表面上滑动,与此同时弹性构件1变形,最终连接器52成为按入状态。在所述按入状态下,天线构件62抵靠下侧侧壁部23和上侧侧壁部24的前端缘部,因此阻止天线构件62进一步向后方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侧壁部23和上侧侧壁部24的内侧表面的左右方向中央位置,设置有突出至内侧的接触用突起Px。即,在下侧侧壁部23的上侧表面,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接触用突起Px(下侧的接触用突起Px),在上侧侧壁部24的下侧表面,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接触用突起Px(上侧的接触用突起Px)。
在初始状态下,下侧的接触用突起Px与下侧的引导部102接触,上侧的接触用突起Px与上侧的引导部103接触。进而,当接触部10被向后方按压而弹性构件1变形时,下侧的接触用突起Px在下侧的引导部102上滑动,上侧的接触用突起Px在上侧的引导部103上滑动,从而始终维持上下的接触用突起Px与引导部102、引导部103的接触。
由此,作为弹性构件1与保持构件2接触的部位,不仅右侧支撑部12的后端部分P5和左侧支撑部11的后端部分P6这两个部位,而且至少上下的接触用突起Px这两个部位得到确保。如此,通过大量确保弹性构件1与保持构件2的接触部位,可降低与弹性构件1(接触部10)接触的连接对象和与保持构件2(后壁部20)接触的被连接对象之间的电阻,也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等。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处,对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省略详细说明,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图1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53的整体立体图。图18是初始状态的连接器53的剖面图,图19是按入状态的连接器53的剖面图。另外,图20是连接器53组装之前的状态下的各弹性构件1、保持构件2的立体图,图21是从下方观察图20所示的各弹性构件1、保持构件2而得的图。另外,图22是连接器53的六面图,平面图相当于前方视角的图。在本图中,右侧视图与左侧视图相同,因此予以省略,背视图与正视图相同,因此予以省略。
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构件2的左右方向尺寸为3.5mm左右,上下方向尺寸为1.2mm左右,且前后方向尺寸(从后壁部20的后向表面到各侧壁部23、侧壁部24的前端的距离)为0.3mm左右。另外,初始状态的连接器52的前后方向尺寸(从后壁部20的后向表面到隆起部101的前端的距离)为0.52mm左右。
本实施方式的设置于各支撑部11、支撑部12的开口部121如图20等所示,左侧或右侧的端部未封闭而敞开,从而形成为设置于左侧或右侧的缘部的切口的形状。左侧支撑部11的开口部121形成于左侧支撑部11的靠左部分中的上下方向中央区域,且贯通前后并且左侧未封闭(上下和右侧经封闭)。右侧支撑部12的开口部121形成于右侧支撑部12的靠右部分中的上下方向中央区域,且贯通前后并且右侧未封闭(上下和左侧经封闭)。由此,在左侧支撑部11的靠左部分,分别以向斜左后方伸长的方式形成有上侧的伸出部11U与下侧的伸出部11D,在所述伸出部11U、伸出部11D之间存在有开口部121。另外,在右侧支撑部12的靠右部分,分别以向斜右后方伸长的方式形成有上侧的伸出部12U与下侧的伸出部12D,在所述伸出部12U、伸出部12D之间存在有开口部121。此外,各突起202以从后方贯通各开口部121的方式设置。各开口部121的大小设定成即使弹性构件1从初始状态变形为按入状态,各突起202也不会抵靠各开口部121的缘部。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构件2在未设置(省略了)右侧罩部21与左侧罩部22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构件2不同。取而代之,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53中,在初始状态下,保持构件2的左侧的突起202钩挂在弹性构件1的左侧的开口部121中的右侧缘部,且保持构件2的右侧的突起202钩挂在弹性构件1的右侧的开口部121中的左侧缘部,由此阻止弹性构件1从保持构件2脱离。
更详细来说,在连接器53中,如图18所示,右侧的突起202形成为具有从右侧的切口部201的右侧缘部大致向前方向伸长的部分P1、和从所述部分P1的伸长方向上的前端向左方向伸长的部分P2。另外,左侧的突起202形成为具有从左侧的切口部201的左侧缘部大致向前方向伸长的部分P3、和从所述部分P3的伸长方向上的前端向右方向伸长的部分P4。另一方面,在初始状态下,弹性构件1的右侧的开口部121的左侧缘部位于比右侧的突起202的前端位置α1更靠右的位置,左侧的开口部121的右侧的缘部位于比左侧的突起202的前端位置α2更靠左的位置。因此,左侧的突起202钩挂在左侧的开口部121的缘部,右侧的突起202钩挂在右侧的开口部121的缘部。
另外,通过使右侧支撑部12的右端附近(上侧的伸出部12U与下侧的伸出部12D各自的右端附近)向前方稍微弯曲,位于右侧支撑部12的最后侧的后端部分P5成为带有圆度的曲面状。进而,通过使左侧支撑部11的左端附近(上侧的伸出部11U与下侧的伸出部11D各自的左端附近)向前方稍微弯曲,位于左侧支撑部11的最后侧的后端部分P6也成为带有圆度的曲面状。
所述各部分P5、部分P6在初始状态下也与后壁部20相接,当利用天线构件62(连接对象的一例)而接触部10被向后方按压时,所述部分P5、部分P6在后壁部20的前表面上滑动,与此同时弹性构件1变形,最终连接器52成为按入状态(参照图19)。在初始状态下,基于下方视角的接触部10与各支撑部11、支撑部12之间的角度θ为160°左右(参照图18),相对于此,按入状态下的此角度θ为170°以上。初始状态下的此角度理想的是135°~175°的范围内,特别优选的是150°~170°的范围内。
在所述按入状态下,天线构件62抵靠下侧侧壁部23和上侧侧壁部24的前端缘部,因此阻止天线构件62进一步向后方移动。另外,在所述按入状态下,后述的各引导部102L、引导部102R、引导部103L、引导部103R抵靠后壁部20,由此也阻止天线构件62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此外,弹性构件1在左侧支撑部11中的上侧的伸出部11U与下侧的伸出部11D、以及右侧支撑部12中的上侧的伸出部12U与下侧的伸出部12D的至少共计四个部位与后壁部20的前表面接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在连接对象与被连接对象之间形成利用所述接触的并联电路的样子,可降低它们之间的电阻,也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分开设置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各引导部102、引导部103相当的部分。即,如图20所示,在接触部10的上侧缘部,从靠左的部位向后延伸出引导部103L,从靠右的部位向后延伸出引导部103R。另外,在接触部10的下侧缘部,从靠左的部位向后延伸出引导部102L,从靠右的部位向后延伸出引导部102R。另外,在下侧侧壁部23中左右隔开的规定的两个部位,分别设置有以下侧侧壁部23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的方式折弯而成的突出片23L、突出片23R。进而,在上侧侧壁部24中左右隔开的规定的两个部位,分别设置有以上侧侧壁部24的一部分向下方突出的方式折弯而成的突出片24L、突出片24R。
突出片23L的右侧的表面接近引导部102L的左侧缘部,突出片23R的左侧的表面接近引导部102R的右侧缘部,且突出片24L的右侧的表面接近引导部103L的左侧缘部,突出片24R的左侧的表面接近引导部103R的右侧缘部。由此,设置于上侧侧壁部24的各突出片24L、突出片24R阻止上侧的引导部103L、引导部103R向左右方向的活动,设置于下侧侧壁部23的各突出片23L、突出片23R阻止下侧的引导部102L、引导部102R向左右方向的活动。因此,可防止接触部10向左右的位置偏移,可将接触部10的左右方向位置定位于中心位置,并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接触部10的倾斜。由此,可将接触部10的前表面(使连接器53吸附于管嘴时的吸附面)维持为水平,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利用管嘴吸附连接器53时的吸附失误(吸附泄漏等)。
另外,左侧支撑部11和右侧支撑部12分别在上侧缘部的大致中央部(图17所示的部分Q1)接近上侧侧壁部24,且在下侧缘部的大致中央部(图17所示的部分Q2)接近下侧侧壁部23。由此,可防止弹性构件1向上下的位置偏移,可使弹性构件1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与保持构件2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始终一致。此外,如图18所示,关于初始状态下的弹性构件1的前后方向位置,在左右分别是通过突起202钩挂在开口部121的缘部而被定位。
另外,作为连接器53的制造工序的一例,可列举包括以下工序的工序:第一工序,使弹性构件1靠近图20和图21所示的状态(左右的突起202向斜前方伸长的状态)的保持构件2,以使突起202穿过开口部121;以及第二工序,在第一工序之后,将左右的突起202折弯成图18所示的状态。在进行了第二工序之后,在连接器53的左右,突起202分别钩挂在开口部121的缘部,因此弹性构件1的脱离得到抑制。此外,弹性构件1与保持构件2两者均形成为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的形状,因此,即使在第一工序中弹性构件1或保持构件2的朝向左右相反,也可制造相同形状的连接器53。
<其他>
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包括导电性的弹性构件1(具有至少一部分与前方的连接对象接触的接触部、和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支撑部的构件)、以及保持构件2(固定于被连接对象侧,对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予以保持的构件),且所述连接器将连接对象电连接至被连接对象。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形成为以从所述接触部向后方倾斜的方式伸长,并与所述保持构件的前向表面相接,从而将所述接触部支撑于所述前向表面的前侧。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形成为以从所述接触部向后方倾斜的方式伸长,并与所述被连接对象的前向表面相接,从而将所述接触部支撑于所述前向表面的前侧。在任一实施方式中,均通过所述接触部被按向后方,弹性构件1以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前向表面上滑动的方式弹性变形。
因此,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使得与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的移动适当化,并且容易实现低背化。更具体来说,通过接触部被按向后方,弹性构件1以支撑部在所述前向表面上滑动的方式弹性变形,因此如图4(a)、图4(b)所示,可轻易地使接触部笔直地向后方移动。因此,防止了接触部与连接对象在左右方向上摩擦,容易准确地进行接触部与连接对象的特别是左右方向上的定位。关于所述方面,若根据所述专利文献1的构成,则因平行部伴随着以弯曲部附近为中心的旋转而向下方移动,故有可能产生由平行部与连接对象摩擦而导致的磨损等问题。
另外,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在减小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的方面也存在极限,不容易实现连接器的低背化,但是在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不需要所述弯曲部之类的构成,容易缩短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前向表面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而实现低背化。例如,如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使接触部10接近前向表面S1以极大地减小高度尺寸。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成的情况下,即便将平行部极力按向下方,弯曲部的高度尺寸也几乎不会变小。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1本身起到对连接对象向前方施力的弹簧的作用,因此,也无需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前向表面之间设置盘簧等,就所述方面而言,也有利于低背化。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分别为与接触部10连接的板状,且保持构件2分别具有与左右的支撑部11、支撑部12分别对应的突起202。另外,各实施方式的开口部121至少上下被封闭,且左右的突起202分别从后方贯通对应的支撑部的开口部121。与左侧支撑部11对应的突起202钩挂在左侧支撑部11的开口部121的右侧缘部,与右侧支撑部12对应的突起202钩挂在右侧支撑部12的开口部121的左侧缘部,由此阻止弹性构件1从保持构件2脱离。
本发明的构成不仅可为所述实施方式,而且可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即,应认为所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制性的,应理解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是由权利要求而非所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且包含属于与权利要求等效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可用于组装入便携式装置的连接器中。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导电性弹性构件,具有至少一部分与前方的连接对象接触的接触部、和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支撑部;以及
保持构件,固定于被连接对象侧,对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予以保持,
所述连接器将所述连接对象电连接至所述被连接对象,且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形成为以从所述接触部向后方倾斜的方式伸长,并与所述保持构件或所述被连接对象的前向表面相接,从而将所述接触部支撑于所述前向表面的前侧,
通过所述接触部被按向后方,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以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前向表面上滑动的方式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支撑部,具有从所述接触部向斜左后方伸长的左侧支撑部、以及从所述接触部向斜右后方伸长的右侧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分别为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板状,
所述保持构件分别具有与所述支撑部分别对应的突起,
所述突起分别钩挂在对应的所述支撑部的缘部,由此阻止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从所述保持构件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具有所述前向表面的后壁部、以及从所述后壁部的上下缘部分别向前延伸出的各侧壁部,
所述突起分别以从所述后壁部突出的方式设置,
所述导电性弹性构件具有从所述接触部的上下缘部分别向后延伸出的各引导部,
所述各引导部至少在所述接触部向后方移动了规定量的状况下,成为被所述各侧壁部夹持的状态、或者成为夹持所述各侧壁部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引导部成为被所述各侧壁部夹持的状态,
在上侧的所述侧壁部,设置有阻止上侧的所述引导部向左右方向活动的向下方突出的突出片,
在下侧的所述侧壁部,设置有阻止下侧的所述引导部向左右方向活动的向上方突出的突出片。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分别具有至少上下被封闭的开口部,
所述突起分别从后方贯通对应的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开口部,
与所述左侧支撑部对应的所述突起钩挂在所述左侧支撑部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右侧缘部,与所述右侧支撑部对应的所述突起钩挂在所述右侧支撑部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左侧缘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具有朝前的平面,并且在所述平面的大致中央设置有向前方隆起的隆起部,
所述隆起部的侧面形状是以前后方向为轴的旋转体的侧面形状,且是随着向前方行进而径向尺寸变小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形成为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的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76889 | 2018-09-21 | ||
JP2018-176889 | 2018-09-21 | ||
JP2019143995A JP7304764B2 (ja) | 2018-09-21 | 2019-08-05 | コネクタ |
JP2019-143995 | 2019-08-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43308A true CN110943308A (zh) | 2020-03-31 |
CN110943308B CN110943308B (zh) | 2021-11-09 |
Family
ID=6990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69628.8A Active CN110943308B (zh) | 2018-09-21 | 2019-09-16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43308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40181U (zh) * | 1981-02-27 | 1982-09-02 | ||
CN205319381U (zh) * | 2016-01-20 | 2016-06-15 | 江苏艾锐博精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弹片 |
CN106025581A (zh) * | 2016-06-22 | 2016-10-12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弹片连接器 |
CN206340715U (zh) * | 2016-12-16 | 2017-07-18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侧压式弹片 |
WO2018073346A1 (de) * | 2016-10-20 | 2018-04-26 | Lisa Dräxlmaier GmbH | Kontaktteil |
CN210272704U (zh) * | 2018-09-21 | 2020-04-07 | 株式会社Tps创作 | 连接器 |
-
2019
- 2019-09-16 CN CN201910869628.8A patent/CN1109433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40181U (zh) * | 1981-02-27 | 1982-09-02 | ||
CN205319381U (zh) * | 2016-01-20 | 2016-06-15 | 江苏艾锐博精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弹片 |
CN106025581A (zh) * | 2016-06-22 | 2016-10-12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弹片连接器 |
WO2018073346A1 (de) * | 2016-10-20 | 2018-04-26 | Lisa Dräxlmaier GmbH | Kontaktteil |
CN206340715U (zh) * | 2016-12-16 | 2017-07-18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侧压式弹片 |
CN210272704U (zh) * | 2018-09-21 | 2020-04-07 | 株式会社Tps创作 | 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43308B (zh) | 2021-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66735B2 (en) | Connector | |
US8092232B2 (en)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 |
US8465298B2 (en)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 |
TWI364880B (en) | Connector capable of absorbing an error in mounting position | |
CN102623841B (zh) | 浮动型连接器 | |
CN116169501A (zh) | 端子及链式端子 | |
US7766677B2 (en) | Dustproof receptacle connector | |
US10559921B2 (en) | Connector | |
US9246267B2 (en) | Connector mateable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including a mating shell and having a mated-state maintaining structure | |
US11177589B2 (en) |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reof | |
US9905965B2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KR101531609B1 (ko) | 커넥터 | |
WO2021045091A1 (ja) | ソケ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 |
CN210272704U (zh) | 连接器 | |
JP6998752B2 (ja)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CN110915069A (zh) | 连接器及连接结构 | |
US11322874B2 (en) | Connector | |
CN110943308B (zh) | 连接器 | |
CN114267973A (zh) | 带扁平型导体的电连接器、对象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 |
JP5748644B2 (ja) | ホルダおよび該ホルダとコネクタとの組立体 | |
US9276341B2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4600321B (zh) | 连接器 | |
CN110233370B (zh) | 端子、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 |
US20060057893A1 (en) | Card connector prevented from short-circuiting between a ground line and a signal line | |
CN111541071B (zh) | 连接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8F, 3-5-5 Strawn Akasaka building, Tokyo port area, Japan Patentee after: Asmax Corp. Address before: 8F, 3-5-5 Strawn Akasaka building, Tokyo port area, Japan Patentee before: TPS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