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8915B - 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 Google Patents
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18915B CN117018915B CN202310710802.0A CN202310710802A CN117018915B CN 117018915 B CN117018915 B CN 117018915B CN 202310710802 A CN202310710802 A CN 202310710802A CN 117018915 B CN117018915 B CN 1170189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channel
- chamber
- cooling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7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 e.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paddles or ar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11—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 B01F27/19—Stirrers with two or more mixing elements mounted in sequence on the same axis
- B01F27/191—Stirrers with two or more mixing elements mounted in sequence on the same axis with similar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808—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stirrers driven from the bottom of the recepta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90—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 B01F35/92—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for heating the outside of the receptacle, e.g. heated jackets or burn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混料装置及包覆机。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转动组件、隔热组件、及密封组件。混料筒包括底壁。转动组件穿设底壁,转动组件相对于底壁转动。隔热组件密封于底壁外侧,隔热组件设于转动组件的外周侧,隔热组件与转动组件之间形成第一气密通道。密封组件设于隔热组件背离底壁的一侧,密封组件设于转动组件的外周侧,密封组件与转动组件之间形成连通第一气密通道的气密腔。本申请通过在混料筒底壁与密封组件之间设置隔热组件,以减少至少部分混料筒传递给密封组件的热量,降低了密封组件的温度,降低了高温的混料筒对密封组件造成损伤的几率,延长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电极材料的包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背景技术
电池的电极材料在制备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混料、包覆,以提高电池电极的导电性、稳定性和其它性能。通常,电池电极材料通过包覆机对进行包覆,包覆机需要通过混料装置将电池电极材料进行混料、搅拌以提高包覆效果。转动组件需要转动,转动组件与混料筒底壁之间存在间隙,密封组件用于密封转动组件与混料筒底壁之间的间隙。但是,在混料筒工作时,混料筒的温度较高,易对设于混料筒一侧的密封组件造成损害,导致密封组件的密封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
混料筒,所述混料筒包括底壁;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穿设所述底壁,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底壁转动;
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密封于所述底壁外侧,所述隔热组件设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外周侧,所述隔热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之间形成第一气密通道;及
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于所述隔热组件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密封组件设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外周侧,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气密通道的气密腔。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转动组件、隔热组件、及密封组件。混料筒可用于容置待搅拌料。转动组件可相对于混料筒转动,以搅拌混料筒内的待搅拌料。隔热组件密封于底壁外侧,且与转动组件之间形成第一气密通道,密封组件与转动组件之间形成连通第一气密通道的气密腔,因此隔热组件与密封组件相互配合,可密封底壁与转动组件之间的间隙,降低待搅拌料进入间隙影响混料装置的正常工作的几率。
具体地,本申请通过在混料筒底壁与密封组件之间设置隔热组件,首先,增加了密封组件至混料筒的距离,换言之,从空间设置上使密封组件远离混料筒,减少至少部分混料筒传递给密封组件的热量,从而降低高温的混料筒对密封组件造成损伤的几率。其次,隔热组件还能够隔绝至少部分混料筒的热量,降低密封组件的温度,从而进一步降低高温的混料筒对密封组件造成损伤的几率。
因此,本申请通过在混料筒底壁与密封组件之间设置隔热组件,以减少至少部分混料筒传递给密封组件的热量,降低了密封组件的温度,降低了高温的混料筒对密封组件造成损伤的几率,延长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隔热组件的周侧壁围设形成散热腔,且所述隔热组件包括连通所述散热腔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散热腔环设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通道用于将冷却介质导通至所述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用于容置所述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用于对所述转动组件降温,所述第二通道用于将所述散热腔的冷却介质导出。
其中,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腔的第一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连接于所述散热腔的内腔壁与所述散热腔的外腔壁之间,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设于所述第一分隔件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一分隔件邻近设置,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通道进入所述散热腔,并沿所述转动组件的周向流动后,经所述第二通道流出。
其中,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换热件,所述至少一个换热件设于所述散热腔靠近所述转动组件的腔壁上,所述换热件用于接触所述冷却介质。
其中,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散热腔与所述底壁之间,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在所述散热腔与所述混料筒之间隔热;和/或
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散热腔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均贯穿所述第二腔室。
其中,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腔室与隔热件,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散热腔与所述底壁之间,且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在所述散热腔与所述混料筒之间隔热;和/或
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腔室与隔热件,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散热腔的外周侧,且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均贯穿所述第二腔室。
其中,所述混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组件的外周侧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密封于所述隔热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所述密封组件降温。
其中,所述冷却组件的周侧壁围设形成冷却腔,且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连通所述冷却腔的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所述冷却腔环设于所述密封组件的外周侧,所述第三通道用于将冷却介质导通至所述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用于容置所述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用于对所述密封组件降温,所述第四通道用于将所述冷却腔的冷却介质导出。
其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腔的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二分隔件连接于所述冷却腔的内腔壁与所述冷却腔的外腔壁之间,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设于所述第二分隔件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二分隔件邻近设置,以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三通道进入所述冷却腔,并沿所述密封组件的周向流动后,经所述第四通道流出。
其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位于所述冷却腔的外周侧,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均贯穿所述第三腔室;和/或
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位于所述冷却腔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
其中,所述隔热组件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在所述底壁与所述冷却组件之间移动,所述混料装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环形内壁,所述环形内壁的轴向方向相交于所述底壁;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环形内壁相对,且所述密封件夹设于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环形内壁之间。
其中,所述混料筒还包括顶壁、及连接于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之间的周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所述周侧壁与所述底壁、所述顶壁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待搅拌料;所述混料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周侧壁,用于为所述待搅拌料加热;
所述转动组件依次穿设所述底壁、所述隔热组件及所述密封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二气密通道,所述第二气密通道、所述第一气密通道、及所述气密腔构成密封通道;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进气口,用于通过所述密封通道向所述收容空间进气。
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及固设于所述转轴外周侧的衬套,所述转轴穿设所述底壁,所述衬套设于所述底壁外侧,所述转轴与所述衬套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衬套设有连通所述密封通道与所述换热腔的多个通孔。
其中,所述通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通孔与至少一个第二子通孔,所述第一子通孔设于所述衬套对应所述密封组件的部分,所述第二子通孔设于所述衬套对应所述隔热组件的部分,使设于所述气密腔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子通孔进入所述换热腔,并经所述第二子通孔流至所述第一气密通道。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覆机,所述包覆机包括驱动装置、及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混料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组件转动。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包覆机,通过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混料装置,在混料筒底壁与密封组件之间设置隔热组件,以减少至少部分混料筒传递给密封组件的热量,降低了密封组件的温度,降低了高温的混料筒对密封组件造成损伤的几率,延长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混料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隔热组件的剖视图一。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隔热组件的剖视图二。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动组件、隔热组件、密封组件、及冷却组件的剖视图一。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动组件、隔热组件、密封组件、及冷却组件的剖视图二。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动组件、隔热组件、密封组件、及冷却组件的剖视图三。
标号说明:
混料装置-1,混料筒-11,底壁-111,收容空间-112,转动组件-12,转轴-121,衬套-122,换热腔-123,通孔-124,第一子通孔-1241,第二子通孔-1242,隔热组件-13,散热腔-131,第一通道-132,第二通道-133,第一分隔件-134,换热件-135,第一腔室-136,第二腔室-137,密封组件-14,进气口-141,第一气密通道-151,气密腔-152,第二气密通道-153,冷却组件-16,冷却腔-161,第三通道-162,第四通道-163,第二分隔件-164,第三腔室-165,第四腔室-166,密封件-17,加热组件-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请一并参考图1-图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混料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混料装置1,所述混料装置1包括混料筒11、转动组件12、隔热组件13、及密封组件14。所述混料筒11包括底壁111。所述转动组件12穿设所述底壁111,所述转动组件12相对于所述底壁111转动。所述隔热组件13密封于所述底壁111外侧,所述隔热组件13设于所述转动组件12的外周侧,所述隔热组件13与所述转动组件12之间形成第一气密通道151。所述密封组件14设于所述隔热组件13背离所述底壁111的一侧,所述密封组件14设于所述转动组件12的外周侧,所述密封组件14与所述转动组件12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气密通道151的气密腔152。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混料装置1,包括混料筒11、转动组件12、隔热组件13、及密封组件14。混料筒11可用于容置待搅拌料。转动组件12可相对于混料筒11转动,以搅拌混料筒11内的待搅拌料。可选地,所述转动组件12包括相连的转轴121及桨叶,所述转轴121穿设所述底壁111,所述桨叶设置于所述底壁111内侧,所述转轴121与所述桨叶配合,用于对所述混料筒11内的待搅拌料进行搅拌。可选地,所述混料装置1还包括加热组件18,所述加热组件18设置于所述周侧壁,用于为所述待搅拌料加热。可选地,待搅拌料为粉体。
在相关技术中,电池的电极材料在制备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混料、包覆,以提高电池电极的导电性、稳定性和其它性能。通常,电池电极材料通过包覆机进行包覆,包覆机需要通过混料装置1将电池电极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以提高包覆效果。转动组件12需要转动,转动组件12与混料筒11底壁111之间存在间隙,电池电极材料容易进入间隙影响包覆机的正常工作。换言之,由于混料筒11内的待搅拌料容易进入转动组件12与混料筒11底壁111之间的间隙,影响混料装置1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方式中,隔热组件13密封于底壁111外侧,且与转动组件12之间形成第一气密通道151,密封组件14与转动组件12之间形成连通第一气密通道151的气密腔152,因此隔热组件13与密封组件14相互配合,可密封底壁111与转动组件12之间的间隙,降低待搅拌料进入间隙影响混料装置1的正常工作的几率。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通过在混料筒11底壁111与密封组件14之间设置隔热组件13,首先,增加了密封组件14至混料筒11的距离,换言之,从空间设置上使密封组件14远离混料筒11,减少混料筒11传递给密封组件14的至少部分热量,从而降低高温的混料筒11对密封组件14造成损伤的几率。其次,隔热组件13还能够隔绝至少部分混料筒11的热量,降低密封组件14的温度,从而进一步降低高温的混料筒11对密封组件14造成损伤的几率。
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在混料筒11底壁111与密封组件14之间设置隔热组件13,以减少至少部分混料筒11传递给密封组件14的热量,降低了密封组件14的温度,降低了高温的混料筒11对密封组件14造成损伤的几率,延长了密封组件14的使用寿命。
请一并参考图1-图4,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隔热组件的剖视图一。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隔热组件的剖视图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组件13的周侧壁围设形成散热腔131,且所述隔热组件13包括连通所述散热腔131的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所述散热腔131环设于所述转动组件12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通道132用于将冷却介质导入至所述散热腔131,所述散热腔131用于容置所述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用于对所述转动组件12降温,所述第二通道133用于将所述散热腔131的冷却介质导出。
隔热组件13围设于转动组件12的外周侧,隔热组件13的周侧壁围设形成散热腔131。散热腔131靠近转动组件12设置。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均用于导通冷却介质。冷却介质由第一通道132流至散热腔131。在散热腔131内的冷却介质吸收混料筒11传递至转动组件12的热量,对转动组件12进行降温。在散热腔131内升温的冷却介质通过第二通道133流出散热腔131,以将热量带离隔热组件13。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冷却介质可以为液体、也可以为气体。冷却介质可以为水、油等。
本实施方式通过在隔热组件13的散热腔131内通入冷却介质,吸收至少部分混料筒11传递至转动组件12的热量,对转动组件12进行降温,从而减少至少部分混料筒11通过转动组件12传递至密封组件14的热量,进而降低密封组件14的温度,降低高温的混料筒11对密封组件14造成损伤的几率,延长密封组件14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较低的隔热组件13不会直接吸收转动组件12的热量,但隔热组件13可以吸收转动组件12辐射的热量,从而使转动组件12保持较低的温度。
请一并参考图3-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腔131的第一分隔件134,所述第一分隔件134连接于所述散热腔131的内腔壁与所述散热腔131的外腔壁之间,所述第一通道132与所述第二通道133设于所述第一分隔件134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一分隔件134邻近设置,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通道132进入所述散热腔131,并沿所述转动组件12的周向流动后,经所述第二通道133流出。
散热腔131的内腔壁与散热腔131的外腔壁环设于转动组件12的外周侧,散热腔131的内腔壁与散热腔131的外腔壁环设形成散热腔131。第一分隔件134连接散热腔131的内腔壁与散热腔131的外腔壁,将环状的散热腔131分隔。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分别设于第一分隔件134的相对两侧。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分隔件134,并调整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的位置,限定冷却介质在散热腔131内的流动方向,使散热腔131内的冷却介质能够沿转动组件12的周向流动,或者说,绕转动组件12一周,从而使冷却介质能够带走转动组件12更多的热量,进一步提高隔热组件13的散热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少混料筒11通过转动组件12传递至密封组件14的热量,进而进一步降低密封组件14的温度,进一步降低高温的混料筒11对密封组件14造成损伤的几率,进一步延长密封组件14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沿转动组件12的周向并列设置,也可以理解为,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水平设置。可选地,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在转动组件12轴向上的间距小于预设值,换言之,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近似水平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设于散热腔131上方或下方的隔热组件13,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水平设置、或近似水平设置,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避免第一通道132、第二通道133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
请一并参考图3-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至少一个换热件135,所述至少一个换热件135设于所述散热腔131靠近所述转动组件12的腔壁上,所述换热件135用于接触所述冷却介质。
可选地,换热件135将装设于散热腔131的内腔壁,换热件135与散热腔131的外腔壁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换热件13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件135沿所述转动组件12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可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换热件135的间距相等。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换热件135,增加了散热腔131的腔壁与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冷却介质能够带走散热腔131的腔壁更多的热量,进而使冷却介质能够带走转动组件12更多的热量,提高隔热组件13的散热效果。并且,换热件135设于散热腔131靠近转动组件12的腔壁上,减小换热件135与转动组件12的距离,更有利于冷却介质将转动组件12的热量带走,进一步提高隔热组件13的散热效果。
请一并参考图1-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一腔室136,所述第一腔室136位于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底壁111之间,所述第一腔室136用于在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混料筒11之间隔热。和/或,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二腔室137,所述第二腔室137位于所述散热腔131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通道132与所述第二通道133均贯穿所述第二腔室137。
例如,隔热组件13包括第一腔室136。又例如,隔热组件13包括第二腔室137。又例如,隔热组件13包括第一腔室136和第二腔室137。可选地,第一腔室136内为气体,例如,空气,惰性气体等。换言之,第一腔室136为空心结构。可选地,第二腔室137内为气体,例如,空气,惰性气体等。换言之,第二腔室137为空心结构。
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底壁111与散热腔131之间设置第一腔室136,能够隔离散热腔131与混料筒11,减小散热腔131对混料筒11的影响,避免散热腔131内的冷却介质对混料筒11降温,带走混料筒11的热量导致混料效果降低,从而提高了混料装置1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通过在散热腔131的外周侧设置第二腔室137,能够隔离散热腔131与外界,避免散热腔131的外壁遇冷结露而导致混料装置1工作时不断有水流下,从而提高了混料装置1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3-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一腔室136与隔热件,所述第一腔室136位于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底壁111之间,且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136内,所述第一腔室136用于在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混料筒11之间隔热。和/或,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二腔室137与隔热件,所述第二腔室137位于所述散热腔131的外周侧,且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137内,所述第一通道132与所述第二通道133均贯穿所述第二腔室137。
隔热件具有隔热性能。可选地,隔热件由隔热材料制成。可选地,隔热件可以为隔热棉、发泡板等。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第一腔室136和/或第二腔室137设置隔热件,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腔室136和/或第二腔室137的隔热效果。
请一并参考图5-图6,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动组件、隔热组件、密封组件、及冷却组件的剖视图一。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动组件、隔热组件、密封组件、及冷却组件的剖视图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混料装置1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组件14的外周侧的冷却组件16,所述冷却组件16密封于所述隔热组件13,所述冷却组件16用于对所述密封组件14降温。
本实施方式中在密封组件14的外周侧设置冷却组件16,冷却组件16能够对密封组件14进行降温,从而降低了密封组件14被高温损伤的几率,延长了密封组件14的使用寿命。关于冷却组件16的结构,在下文进行详细介绍。
请一并参考图5-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组件16的周侧壁围设形成冷却腔161,且所述冷却组件16包括连通所述冷却腔161的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所述冷却腔161环设于所述密封组件14的外周侧,所述第三通道162用于将冷却介质导通至所述冷却腔161,所述冷却腔161用于容置所述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用于对所述密封组件14降温,所述第四通道163用于将所述冷却腔161的冷却介质导出。
冷却组件16围设于密封组件14的外周侧,冷却组件16的周侧壁围设形成冷却腔161。冷却腔161靠近密封组件14设置。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均用于导通冷却介质。冷却介质由第三通道162流至冷却腔161。在冷却腔161内的冷却介质吸收混料筒11传递至密封组件14的热量,对密封组件14进行降温。在冷却腔161内升温的冷却介质通过第四通道163流出冷却腔161,以将热量带离冷却组件16。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冷却介质可以为液体、也可以为气体。冷却介质可以为水、油等。
并且,密封组件14与转动组件12两者易摩擦生热,冷却组件16能够将密封组件14与转动组件12两者摩擦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使密封组件14降温。
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冷却组件16的冷却腔161内通入冷却介质,吸收至少部分混料筒11传递至密封组件14的热量,对密封组件14进行降温,从而降低密封组件14的温度,降低高温的混料筒11对密封组件14造成损伤的几率,延长密封组件14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冷却组件16还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片,所述至少一个换热片设于所述冷却腔161靠近所述密封组件14的腔壁上,所述换热片用于接触所述冷却介质。
可选地,换热片装设于冷却腔161的内腔壁,换热片与冷却腔161的外腔壁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换热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片沿所述密封组件14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可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换热片的间距相等。
请一并参考图5-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组件16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腔161的第二分隔件164,所述第二分隔件164连接于所述冷却腔161的内腔壁与所述冷却腔161的外腔壁之间,所述第三通道162与所述第四通道163设于所述第二分隔件164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二分隔件164邻近设置,以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三通道162进入所述冷却腔161,并沿所述密封组件14的周向流动后,经所述第四通道163流出。
冷却腔161的内腔壁与冷却腔161的外腔壁环设于密封组件14的外周侧,冷却腔161的内腔壁与冷却腔161的外腔壁环设形成冷却腔161。第二分隔件164连接冷却腔161的内腔壁与冷却腔161的外腔壁,将环状的冷却腔161分隔。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分别设于第二分隔件164的相对两侧。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分隔件164,并调整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的位置,限定冷却介质在冷却腔161内的流动方向,使冷却腔161内的冷却介质能够沿密封组件14的周向流动,或者说,绕密封组件14一周,从而使冷却介质能够带走密封组件14更多的热量,进一步提高冷却组件16的散热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密封组件14的温度,进一步降低高温的混料筒11对密封组件14造成损伤的几率,进一步延长密封组件14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沿密封组件14的周向并列设置,也可以理解为,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水平设置。可选地,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在密封组件14轴向上的间距小于预设值,换言之,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近似水平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设于冷却腔161上方或下方的冷却组件16,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水平设置、或近似水平设置,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避免第三通道162、第四通道163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
请一并参考图5-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组件16还包括第三腔室165,所述第三腔室165位于所述冷却腔161的外周侧,所述第三通道162与所述第四通道163均贯穿所述第三腔室165。和/或,所述冷却组件16还包括第四腔室166,所述第四腔室166位于所述冷却腔161背离所述底壁111的一侧。
例如,冷却组件16包括第三腔室165。又例如,冷却组件16包括第四腔室166。又例如,冷却组件16包括第三腔室165和第四腔室166。可选地,第三腔室165内为气体,例如,空气,惰性气体等。换言之,第三腔室165为空心结构。可选地,第四腔室166内为气体,例如,空气,惰性气体等。换言之,第四腔室166为空心结构。可选地,所述冷却组件16还包括隔热部,所述隔热部设于所述第三腔室165内;和/或,所述隔热部设于所述第四腔室166内。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三腔室165和/或第四腔室166,能够隔离冷却腔161与外界,避免冷却腔161的外壁遇冷结露而导致混料装置1工作时不断有水流下,从而提高了混料装置1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5-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组件13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在所述底壁111与所述冷却组件16之间移动,所述混料装置1还包括密封件17,所述隔热组件13包括环形内壁,所述环形内壁的轴向方向相交于所述底壁111;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环形内壁相对,且所述密封件17夹设于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环形内壁之间。
环形内壁的轴向方向相交于底壁111;环形侧壁与环形内壁相对,则环形侧壁的轴向方向也与底壁111相交。沿垂直于混料筒11及隔热组件13的排布方向的方向上,环形内壁、密封件17、及环形侧壁依次设置。
在本实施中,隔热组件13的环形内壁与冷却组件16的环形侧壁相对设置,且密封件17夹设于环形侧壁与环形内壁之间,可防止隔热组件13所形成的第一气密通道151连通隔热组件13与冷却组件16之间的间隙,导致待搅拌料由此间隙漏出,从而提高了第一气密通道151内的密封性,避免待搅拌料中较细小的部分从底壁111的间隙中掉落,使得混料装置1可以正常使用,有利于延长混料装置1的使用寿命。并且,密封件17确保第一气密通道151内的气压稳定,避免第一气密通道151内的气压降低,降低产生漏气现象的几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气密通道151内的密封性。
并且,在混料装置1的装配过程中,冷却组件16的表面不一定抵持隔热组件13的底部,冷却组件16与隔热组件13之间由于组装公差可能存在间隙;将密封件17从垂直于混料筒11与隔热组件13的排布方向的方向上进行密封,可避免由于组装公差的影响而降低密封件17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了混料装置1的装配良率。
可选地,混料装置1还包括支撑组件、调节组件、密封部,密封部夹设于混料筒11底壁111与隔热组件13之间,用于密封隔热组件13所形成的第一气密通道151。支撑组件设于冷却组件16背离隔热组件13的一侧,调节组件的一端抵接于隔热组件13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组件,调节组件用于保证密封部的相背两个表面分别抵持混料筒11及隔热组件13。
进一步可选地,调节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调节件,多个调节件的一端抵接隔热组件13的底部,多个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螺纹连接。更进一步可选地,支撑组件包括支架,支架靠近混料筒11的一端具有穿设孔,调节件穿设于所述穿设孔,且调节件可相对于穿设孔往朝向混料筒11的方向移动,以保证密封部的相背两个表面分别抵持混料筒11及隔热组件13。
请一并参考图1、图2、及图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混料筒11还包括顶壁、及连接于所述底壁111与所述顶壁之间的周侧壁,所述底壁111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所述周侧壁与所述底壁111、所述顶壁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12,所述收容空间112用于收容待搅拌料;所述混料装置1还包括加热组件18,所述加热组件18设置于所述周侧壁,用于为所述待搅拌料加热。
所述转动组件12依次穿设所述底壁111、所述隔热组件13及所述密封组件14,所述转动组件12与所述底壁111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2的第二气密通道153,所述第二气密通道153、所述第一气密通道151、及所述气密腔152构成密封通道;所述密封组件14包括进气口141,用于通过所述密封通道向所述收容空间112进气。可选地,由进气口141进的气体温度为室温。
在本实施方式中,依次连通的第二气密通道153、第一气密通道151、及气密腔152构成密封通道。可通过进气口141,向密封通道进气,气体由气密腔152流至第一气密通道151,再由第一气密通道151流至第二气密通道153,再由第二气密通道153流至收容空间112内,以提高对混料筒11的密封效果,降低待搅拌料从底壁111与转动组件12的间隙中掉落的几率,避免影响混料装置1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混料装置1的工作稳定性。
并且,密封通道由转动组件12与密封组件14组成,密封通道内的气体进而带着至少部分转动组件12与密封组件14的热量,对转动组件12与密封组件14进行降温,降低高温的混料筒11对密封组件14造成损伤的几率,延长了密封组件14的使用寿命。
请一并参考图2、图5、及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组件12包括转轴121、及固设于所述转轴121外周侧的衬套122,所述转轴121穿设所述底壁111,所述衬套122设于所述底壁111外侧,所述转轴121与所述衬套122之间形成换热腔123,所述衬套122设有连通所述密封通道与所述换热腔123的多个通孔124。
转轴121依次穿设底壁111、隔热组件13、及密封组件14。衬套122设于底壁111外侧,且衬套122依次穿设隔热组件13与密封组件14。其中,转轴121与衬套122之间具有间隙,通过减小转轴121与衬套122的接触,可减少转轴121传递到衬套122上进而传递至密封组件14的热量,从而降低密封组件14的温度。可选地,多个通孔124沿衬套122的周向间隔设置。可选地,通孔124朝向远离所述底壁111的方向倾斜设置,以进一步减小待搅拌料进入换热腔123的几率,提高混料装置1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通过在衬套122的外周侧壁上设有通孔124,连通换热腔123与密封通道,使至少部分气体由密封通道进入换热腔123中,使转轴121的热量能够转移至位于换热腔123内的气体,进一步实现与转轴121换热,辅助转轴121降温,从而降低密封组件14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较低的隔热组件13不会直接吸收转动组件12的热量,但通过使密封通道内的气体流经换热腔123,产生对流换热,吸收转轴121的热量,使转动组件12的降温,同时换热腔123内的气体温度上升。
请参考图6-图7,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动组件、隔热组件、密封组件、及冷却组件的剖视图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12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通孔1241与至少一个第二子通孔1242,所述第一子通孔1241设于所述衬套122对应所述密封组件14的部分,所述第二子通孔1242设于所述衬套122对应所述隔热组件13的部分,使设于所述气密腔152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子通孔1241进入所述换热腔123,并经所述第二子通孔1242流至所述第一气密通道151。
第一子通孔1241设于衬套122对应密封组件14的部分,第二子通孔1242设于衬套122对应隔热组件13的部分,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子通孔1241在下,第二子通孔1242在上。第一子通孔1241用于将气体导通至换热腔123,换热腔123内的气体能够吸收至少部分转轴121上的热量,第二子通孔1242用于将换热腔123内的气体导至第一气密通道151。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子通孔1241与第二子通孔1242,使换热腔123内的气体可向靠近底壁111的方向流动,有利于使转轴121的热量转移至位于换热腔123内的气体,进一步实现与转轴121换热,辅助转轴121降温,从而降低密封组件14的温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覆机,所述包覆机包括驱动装置、及如本申请上述提供的混料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组件转动。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包覆机,通过采用本申请上述提供的混料装置,在混料筒底壁与密封组件之间设置隔热组件,以减少至少部分混料筒传递给密封组件的热量,降低了密封组件的温度,降低了高温的混料筒对密封组件造成损伤的几率,延长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1)包括:
混料筒(11),所述混料筒(11)包括底壁(111)、顶壁、及连接于所述底壁(111)与所述顶壁之间的周侧壁,所述底壁(111)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所述周侧壁与所述底壁(111)、所述顶壁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12),所述收容空间(112)用于收容待搅拌料;
转动组件(12),所述转动组件(12)穿设所述底壁(111),所述转动组件(12)相对于所述底壁(111)转动;
隔热组件(13),所述隔热组件(13)密封于所述底壁(111)外侧,所述隔热组件(13)设于所述转动组件(12)的外周侧,所述隔热组件(13)与所述转动组件(12)之间形成第一气密通道(151);及
密封组件(14),所述密封组件(14)设于所述隔热组件(13)背离所述底壁(111)的一侧,所述密封组件(14)设于所述转动组件(12)的外周侧,所述密封组件(14)与所述转动组件(12)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气密通道(151)的气密腔(152);
所述转动组件(12)依次穿设所述底壁(111)、所述隔热组件(13)及所述密封组件(14),所述转动组件(12)与所述底壁(111)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2)的第二气密通道(153),所述第二气密通道(153)、所述第一气密通道(151)、及所述气密腔(152)构成密封通道;
所述转动组件(12)包括转轴(121)、及固设于所述转轴(121)外周侧的衬套(122),所述转轴(121)穿设所述底壁(111),所述衬套(122)设于所述底壁(111)外侧,所述转轴(121)与所述衬套(122)之间形成换热腔(123),所述衬套(122)设有连通所述密封通道与所述换热腔(123)的多个通孔(1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13)的周侧壁围设形成散热腔(131),且所述隔热组件(13)包括连通所述散热腔(131)的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所述散热腔(131)环设于所述转动组件(12)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通道(132)用于将冷却介质导通至所述散热腔(131),所述散热腔(131)用于容置所述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用于对所述转动组件(12)降温,所述第二通道(133)用于将所述散热腔(131)的冷却介质导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腔(131)的第一分隔件(134),所述第一分隔件(134)连接于所述散热腔(131)的内腔壁与所述散热腔(131)的外腔壁之间,所述第一通道(132)与所述第二通道(133)设于所述第一分隔件(134)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一分隔件(134)邻近设置,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通道(132)进入所述散热腔(131),并沿所述转动组件(12)的周向流动后,经所述第二通道(133)流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至少一个换热件(135),所述至少一个换热件(135)设于所述散热腔(131)靠近所述转动组件(12)的腔壁上,所述换热件(135)用于接触所述冷却介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一腔室(136),所述第一腔室(136)位于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底壁(111)之间,所述第一腔室(136)用于在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混料筒(11)之间隔热;和/或
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二腔室(137),所述第二腔室(137)位于所述散热腔(131)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通道(132)与所述第二通道(133)均贯穿所述第二腔室(137)。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一腔室(136)与隔热件,所述第一腔室(136)位于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底壁(111)之间,且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136)内,所述第一腔室(136)用于在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混料筒(11)之间隔热;和/或
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二腔室(137)与隔热件,所述第二腔室(137)位于所述散热腔(131)的外周侧,且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137)内,所述第一通道(132)与所述第二通道(133)均贯穿所述第二腔室(13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1)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组件(14)的外周侧的冷却组件(16),所述冷却组件(16)密封于所述隔热组件(13),所述冷却组件(16)用于对所述密封组件(14)降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16)的周侧壁围设形成冷却腔(161),且所述冷却组件(16)包括连通所述冷却腔(161)的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所述冷却腔(161)环设于所述密封组件(14)的外周侧,所述第三通道(162)用于将冷却介质导通至所述冷却腔(161),所述冷却腔(161)用于容置所述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用于对所述密封组件(14)降温,所述第四通道(163)用于将所述冷却腔(161)的冷却介质导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16)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腔(161)的第二分隔件(164),所述第二分隔件(164)连接于所述冷却腔(161)的内腔壁与所述冷却腔(161)的外腔壁之间,所述第三通道(162)与所述第四通道(163)设于所述第二分隔件(164)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二分隔件(164)邻近设置,以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三通道(162)进入所述冷却腔(161),并沿所述密封组件(14)的周向流动后,经所述第四通道(163)流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16)还包括第三腔室(165),所述第三腔室(165)位于所述冷却腔(161)的外周侧,所述第三通道(162)与所述第四通道(163)均贯穿所述第三腔室(165);和/或
所述冷却组件(16)还包括第四腔室(166),所述第四腔室(166)位于所述冷却腔(161)背离所述底壁(111)的一侧。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13)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在所述底壁(111)与所述冷却组件(16)之间移动,所述混料装置(1)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组件(16)背离所述隔热组件(13)一侧的支撑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调节件,所述多个调节件的一端抵接隔热组件(13)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件可往朝向所述混料筒(11)的方向移动;所述混料装置(1)还包括密封件(17),所述隔热组件(13)包括环形内壁,所述环形内壁的轴向方向相交于所述底壁(111);所述冷却组件(16)包括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环形内壁相对,且所述密封件(17)夹设于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环形内壁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1)还包括加热组件(18),所述加热组件(18)设置于所述周侧壁,用于为所述待搅拌料加热;
所述密封组件(14)包括进气口(141),用于通过所述密封通道向所述收容空间(112)进气。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通孔(1241)与至少一个第二子通孔(1242),所述第一子通孔(1241)设于所述衬套(122)对应所述密封组件(14)的部分,所述第二子通孔(1242)设于所述衬套(122)对应所述隔热组件(13)的部分,使设于所述气密腔(152)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子通孔(1241)进入所述换热腔(123),并经所述第二子通孔(1242)流至所述第一气密通道(151)。
14.一种包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机包括驱动装置、及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混料装置(1),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转动组件(12),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组件(12)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10802.0A CN117018915B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10802.0A CN117018915B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18915A CN117018915A (zh) | 2023-11-10 |
CN117018915B true CN117018915B (zh) | 2024-07-09 |
Family
ID=88628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710802.0A Active CN117018915B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18915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487215U (zh) * | 2009-09-11 | 2010-05-26 | 天津市中环天佳电子有限公司 | 粉体高速混合机轴密封装置 |
CN206064426U (zh) * | 2016-10-11 | 2017-04-05 | 威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搅拌反应釜用隔热装置及反应釜 |
CN215463571U (zh) * | 2021-03-31 | 2022-01-11 |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高速混合机 |
CN218718788U (zh) * | 2022-09-28 | 2023-03-24 | 宁波东联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机械密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32433B1 (en) * | 1980-01-11 | 1985-12-04 | Ae Plc | Means for cooling positive clearance radial face seals |
US10260639B2 (en) * | 2013-06-10 | 2019-04-16 |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 Actuator bushings having integral seals |
CN203770201U (zh) * | 2013-12-26 | 2014-08-13 | 东莞市华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承受高压的机械密封装置 |
CN204387331U (zh) * | 2014-12-26 | 2015-06-10 |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搅拌机主轴的干气密封结构 |
CN210875138U (zh) * | 2019-08-08 | 2020-06-30 | 恒华源化工设备(武汉)有限公司 | 一种磁力搅拌器的主传动轴冷却模块 |
DE102021004243B4 (de) * | 2021-08-20 | 2023-11-30 | Gea Mechanical Equipment Italia S.P.A. | Ventil und Verwendung eines Ventils |
CN116236936B (zh) * | 2023-04-12 | 2024-02-09 | 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浆设备及制浆系统 |
-
2023
- 2023-06-15 CN CN202310710802.0A patent/CN1170189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487215U (zh) * | 2009-09-11 | 2010-05-26 | 天津市中环天佳电子有限公司 | 粉体高速混合机轴密封装置 |
CN206064426U (zh) * | 2016-10-11 | 2017-04-05 | 威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搅拌反应釜用隔热装置及反应釜 |
CN215463571U (zh) * | 2021-03-31 | 2022-01-11 |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高速混合机 |
CN218718788U (zh) * | 2022-09-28 | 2023-03-24 | 宁波东联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机械密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18915A (zh) | 2023-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9980063276A (ko) | 비등 및 응축냉매를 이용한 냉각장치 | |
CN109152294B (zh) | 液冷式热超导散热器 | |
CN114785030A (zh) | 一种散热机壳、电机和空压机 | |
CN112448524B (zh) | 一种电机及车辆 | |
CN117018915B (zh) | 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 |
CN111555486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冷却结构及电机 | |
CN114096122A (zh) | 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19164317U (zh) | 电机 | |
CN211720429U (zh) | 一种基于热管冷却的电机 | |
CN219268573U (zh) | 电机 | |
CN220425080U (zh) | 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 |
WO2023092805A1 (zh) | 一种内循环蒸发冷却电机的冷却方式及冷却结构 | |
CN116771644A (zh) | 散热装置和具有其的制氧机 | |
JP2001103704A (ja) | 回転電機 | |
CN21107555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直流充电机装置 | |
CN115811167A (zh) | 电机散热系统 | |
CN212225550U (zh) | 一种耐高温离心风机 | |
CN220874342U (zh) | 一种转子轴组件和轴向电机 | |
CN220915095U (zh) | 一种分液装置 | |
WO2023209880A1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CN221305644U (zh) | 冷却结构、电机、空压机、燃料电池发动机及车辆 | |
CN114002227B (zh) | 一种半导体缺陷检测装置 | |
CN220915025U (zh) | 一种转子盘 | |
CN218920862U (zh) | 变频设备、压缩机以及暖通设备 | |
CN218733703U (zh) | 电机的散热组件及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