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81C - 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581C CN1158581C CNB01110953XA CN01110953A CN1158581C CN 1158581 C CN1158581 C CN 1158581C CN B01110953X A CNB01110953X A CN B01110953XA CN 01110953 A CN01110953 A CN 01110953A CN 1158581 C CN1158581 C CN 115858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part
- fixed frame
- developer
- ink powder
- developer ro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recycling, reuse, transportation, packaging or stora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987—Remanufacturing, i.e. reusing or recycling parts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using seals, e.g. to prevent scattering of to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电摄影成象设备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处理卡盒包括支承感光鼓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该第二组件包括显影框架、显影剂容纳部分和设有显影剂供应开口的显影剂框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彼此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方法包括:(a)使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彼此分离的步骤;(b)拆卸装在已分离的第二组件上的显影辊的步骤;(c)用密封剂密封在显影剂框架和显影框架之间在纵向端部上的连接部分的步骤;(d)显影剂再次填注步骤;(e)显影辊再次安装步骤;(f)再次彼此连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步骤。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处理卡盒的制造方法。
这里,处理卡盒是一种内装一个充电装置、一个显影装置、一个清洁装置和一个电摄影感光件的作为一个组件的卡盒,该卡盒能够可卸式安装在电摄影成象设备上。
处理卡盒可以是一种内装一个电摄影感光件和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作为一个组件的卡盒,该卡盒能够可卸式安装在电摄影成象设备上。
处理卡盒可以是一种内装一个电摄影感光件和至少显影装置的作为一个组件的卡盒,该卡盒能够可卸式安装在电摄影成象设备上。成象设备包括电摄影复印机、电摄影打印机(LED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
在使用电摄影成象法的电摄影成象设备中,使用一种处理卡盒,它整体地装有电摄影感光件和作用在电摄影感光件上的处理装置,这种处理卡盒能够可卸式安装在电摄影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上。
采用这种处理卡盒,实际上可以在没有维修人员的情况下进行设备的保养。
因此,这种处理卡盒广泛用于电摄影成象设备领域中。
处理卡盒的作用是使用显影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象。显影剂在成象工作中被消耗。因此,在显影剂消耗至图象质量不使用户满意的程度时,处理卡盒就丧失了商业价值。
一直期望有一种使处理卡盒再次具有商业价值的简易的再制造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处理卡盒的简易再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再制造方法和一种处理卡盒,其中,在运输处理卡盒时可防止显影剂漏出处理卡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再制造方法,其中已丧失商业价值的处理卡盒被赋予商业价值,以及一种具有再生的商业价值的处理卡盒。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所述处理卡盒能够可卸式安装在电摄影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上,其中所述处理卡盒包括一个支承电摄影感光鼓的第一组件和一个第二组件,该第二组件包括一个支承显影辊的显影框架、一个用于容纳由显影辊显影用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和一个显影剂框架,该显影剂框架设有一个显影剂供应开口,用于向显影辊供应容纳在显影剂容纳部分中的显影剂,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彼此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a)一个使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彼此分离的组件分离步骤;
(b)一个拆卸安装在已被所述分离步骤分离的第二组件上的显影辊的步骤;
(c)一个在显影剂框架和显影框架的一个纵向端部用密封剂密封两框架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密封步骤;
(d)一个向已被所述分离步骤分离的第二组件的显影剂容纳部分中再注入显影剂的显影剂再注入步骤;
(e)一个将显影辊再安装到已被所述分离步骤分离的第二组件上的显影辊再安装步骤;以及
(f)一个使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彼此再次连接的组件再次连接步骤,通过该步骤再制造处理卡盒,而无需将墨粉密封件再次安装在已经在处理卡盒使用开始时拆掉墨粉密封件而被拆封的显影剂供应开口上。
现在对照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电摄影成象设备的垂向剖视图。
图2是处理卡盒的垂向剖视图。
图3是处理卡盒的立体图,表示处理卡盒的拆卸和组装方法。
图4是处理卡盒的立体图,表示处理卡盒的拆卸和组装方法。
图5是处理卡盒的左侧视图,表示处理卡盒的拆卸和组装方法。
图6是处理卡盒的右侧视图,表示处理卡盒的拆卸和组装方法。
图7是通过结合处理卡盒的清洁组件和显影组件而形成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8是通过结合处理卡盒的清洁组件和显影组件而形成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清洁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显影组件的墨粉容器侧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部分拆卸的显影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2(a)和12(b)墨粉盛放部分的墨粉释放开口部分的水平剖视图,该图表示墨粉释放开口是如何被密封的。
图13是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显影组件的前视图。
图15是从右前部的斜上方看去的在检修前的显影组件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16是从左前部的斜上方看去的在检修前的显影组件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17是从左前部的斜上方看去的整个显影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从左前部下面看去的在检修前的显影组件的后部(底侧)的立体图。
图19是沿与在图16中看显影组件的相同方向看去的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之间的接合部的右上部分的立体图。
图20是沿与看上述接合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看去的与图19所示部分相同的接合部的部分。
图21是检修前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的右侧板的内侧的立体图。
图22是从右前部的斜上方看去的、在施加密封剂和安装防止“渗漏(blow-by)”式辅助密封件之后显影组件的前部的立体图(该图相应于图15)。
图23是从左前部下面看去的、在施加密封剂和安装防止“渗漏”式辅助密封件之后显影组件的后部的立体图(该图相应于图18)。
图24是在施加密封件之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的侧板的内侧的立体图(该图相应于图21)。
图25是从左前部斜上方看去的、在施加密封件之后显影组件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26是显影组件部分的垂直剖视图,其中已设置防止“渗漏”密封件。
图27是显影组件的框架部分的前视图,显影辊和显影片已经从该框架部分拆去。
图28是显影组件的框架部分的前视图,显影辊和显影片已从该框架部分拆去,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正在该框架部分上安装。
图29是显影组件的框架部分的前视图,显影辊和显影片已从该框架部分拆去,防止“渗漏”式辅助密封件正在施加在该框架部分上。
图30是显影组件的框架部分的前视图,显影辊和显影片已从该框架部分拆去,防止“渗漏”式辅助密封件正在施加在该框架部分上。
图31是墨粉盛放框架部分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之间的接合部的左部的立体图。
图32是在施加密封剂之后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之间的接合部的左部的立体图。
图33是正在加注墨粉的墨粉盛放框架部分的垂向剖视图。
图34是充电组件的前视图。
图35是用于除去废墨粉的清洁设备的垂向剖视图。
图36是墨粉真空设备的立体图。
图37是废墨粉清除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描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成象设备和处理卡盒的基本结构,然后将描述处理卡盒的组装方法。最后描述处理卡盒检修的方法。顺便讲到,处理卡盒B的短方向或宽度方向是指处理卡盒B插入设备主组件14或从其拆下的方向,该方向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一致。处理卡盒的纵向是指与处理卡盒B插入或取出设备主组件14的方向相交(大致垂直)的方向。该方向相交于(大致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平行于记录介质的表面。
图1用于描述按照本发明的电摄影成象设备(激光束打印机)的结构。图2-6涉及按照本发明的处理卡盒。图2是在垂直于处理卡盒的纵向的平面内的处理卡盒的垂向剖视图,图3是处理卡盒的立体图。图4是处于部分拆卸状态中的处理卡盒的立体图,图5是处于部分拆卸状态中的处理卡盒的左侧视图。图6是处于部分拆卸状态中的处理卡盒的右侧视图。处理卡盒B的顶面是指适当地将处理卡盒B装入设备主组件14中之后处于顶侧并朝上的处理卡盒B的表面,处理卡盒B的底面是指适当地将处理卡盒B装入设备主组件14中之后处于底侧并朝下的处理卡盒B的表面。处理卡盒B的左或右侧是指就处理卡盒B装入设备主组件14的方向而言,从处理卡盒B的尾侧斜上方看去时处理卡盒B的左或右侧。
首先参阅图1描述作为按照本发明的电摄影成象设备的一个实例的激光束打印机A。图2是在垂直于处理卡盒B的纵向的平面上的处理卡盒的垂向剖视图。如图1所示,激光束打印机是采用电摄影成象法在一件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OHP纸、纺织品等)上形成图象的设备,它使用显影剂(下文中称为“墨粉”)在电摄影感光件(下文中称为“感光鼓”)上形成可见图象(下文中称为“墨粉图象”)。更具体来说,感光鼓被充电装置充电,从一个光学装置向充电的感光鼓投射用成象数据调制的激光束,从而在充电的感光鼓上形成一个潜象。该潜象借助显影装置显影成墨粉图象。与墨粉图象的形成同步,储存在喂纸卡盒3a中的记录介质2被拾取辊3b及一对套准辊3e取出并输送。接着在处理卡盒B的感光鼓7上形成的墨粉图象通过向作为墨粉图象转印装置的转印辊4施加电压而被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在墨粉图象转印之后,记录介质2被一个输送导向器3f输送至一个定影装置5。定影装置5包括一个驱动辊5c,以及一个内装加热器5a的定影辊5b。当记录介质穿过定影装置5时,定影装置5通过加热加压将墨粉图象固定在记录介质2上。其后,记录介质2被送过一个逆向路径,并被一对排放辊3g排放在输出盘6中。输出盘6设置在一个盖子35的顶侧上,所述盖子用于露出或覆盖一个开口,通过该开口处理卡盒B装入或取出成象设备A的主组件14。在本实施例中,拾取辊3b、套准辊对3c、输送导向器3f和排放辊对3g的组合构成输送装置3。
现在对比参阅图2,在处理卡盒B中,具有作为圆周层的感光层7e的感光件被转动,当感光件转动时,其圆周面被施加在作为充电装置的一个充电辊8上的电压均匀地充电。然后,一个潜象被激光束L在感光鼓7的圆周面上形成,所述激光束在被图象数据调制时从一个光学系统1通过一个曝光开口1e投射在感光鼓7上。该潜象被使用墨粉的显影装置9显影(使其被看到)。更具体来说,充电辊8设置得与感光鼓7接触,并使感光鼓7充电。充电辊8被感光鼓7的转动而转动。显影装置9通过在显影工位的区域向感光鼓7供应墨粉而使在感光鼓7上形成的潜象显影。光学系统1包括一个未画出的激光二极管、一个多角镜和一个反射镜1d。
在显影装置9中,在墨粉容器11A内的墨粉通过墨粉输送件9b的转动送至一个显影辊9c。当内装静止磁铁的显影辊9c转动时,被一个显影片摩擦生电的墨粉颗粒层借助显影片9d在显影辊9c的圆周面上形成。墨粉颗粒从上述墨粉颗粒层横过显影工位内的区域被送至感光鼓7;更具体来说,墨粉颗粒按照潜象的图案被转印到感光鼓7上,因此形成一个墨粉图象,即,一个可以看到的图象。显影片9d是一个调节在显影辊9c的圆周面上涂覆的墨粉量的构件。一个用于在显影室中循环墨粉的墨粉搅动件9e邻近于显影辊9c可转动地安装。
通过向转印辊4施加与墨粉相反极性的电压,使在感光鼓7上形成的墨粉图象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然后,留在感光鼓7上的墨粉颗粒被清洁装置10清除。更具体来说,留在感光鼓7上的墨粉颗粒被清洁装置10的一个弹性清洁片10a刮掉并收集在一个废墨粉箱10b内,所述清洁片设置得与感光鼓7接触。一个墨粉收集件10c是一个用于输送废墨粉,即,将由清洁片10a从感光鼓7刮下的墨粉送入废墨粉箱10b的构件。
处理卡盒B是下述构件的组合:一个具有用于盛放墨粉的墨粉容器11A(墨粉储存部分)的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一个固定显影装置9如显影辊9c的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一个内装感光鼓7、清洁装置10如清洁片10a和充电辊8的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在组装处理卡盒B时,首先将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连接起来,将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安装在框架部分11和12的组合体上。三个框架部分11,12和13的组合体由一个卡盒罩15覆盖。处理卡盒B由操作者可卸式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4中。
处理卡盒B设有曝光开口1e,通过该开口一束光线按照成象信息射向感光鼓7,还设有一个转印开口13n,该开口使感光鼓7的圆周面可以面对面靠着记录介质2设置。更确切来说,曝光开口1e设置在卡盒罩15那侧,而转印开口13n则形成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之间。
下面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处理卡盒B的壳体的结构。按照本发明的处理卡盒B包括一个壳体,上述的感光鼓7、充电辊8、显影装置9、清洁装置10等安装在壳体中。该壳体是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组合体。在生产中,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结合在一起,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是可摆动地安装的。然后,用卡盒罩15覆盖三个框架部分11,12,13的组合体。处理卡盒B可卸式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4内设置的卡盒安装装置内。
{处理卡盒B的壳体结构}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处理卡盒B包括一个由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组合构成的壳体,还包括覆盖上述组合体的卡盒罩15。下面描述该壳体的结构。
现在参阅图2,墨粉输送件9b可转动地安装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上。墨粉输送件9b包括一个曲柄9b1,以及一个与曲柄9b1的销部接合的滑块9b2。显影辊9c、显影片9d和墨粉搅动件9c邻近于显影辊9c可转动地安装,以便使墨粉在显影室内循环。一个拉杆天线9h也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所述拉杆天线大致与显影辊9c的纵向平行地设置。在装好上述构件之后,将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彼此焊接起来,中间夹置一个罩膜板53,形成处理卡盒B的一个整体的第二部分,即,显影组件D。
感光鼓7、充电辊8和清洁装置10的各构件安装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一个鼓护罩18也安装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所述鼓护罩覆盖感光鼓7以保护感光鼓7免于暴露于光线,从而延长寿命并免于与异物接触,这样形成处理卡盒B的一个第二部分,即,清洁组件C(图5)。
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彼此相连,使它们可以围绕一个枢轴轴线SC(图5和6)彼此相对摆动,构成处理卡盒B的关键部分。更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设有臂19R和19L,它们一对一地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纵向(显影辊9c的轴向)两端上。臂19R和19L的端部19R1和19L1分别设有一个转轴20R和一个孔20L。臂19R和19L设置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相互面对的侧板13s之间。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纵向端部之一设有一个U形槽21R,在该U形槽中装配上述转轴20R,以便精确定位(见转轴的轴线和侧板13e之间的交点)。
孔21L的定位使其轴线与平行于感光鼓7的直线平行并穿过圆弧,即,U形槽21R底部的中心。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槽21R和孔21L分别设置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右和左侧板13s内。上述转轴20R装配在槽21R内,一个连接销22(图5)穿过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侧板13e的孔21L压入位于臂19L的端部19L1上的孔20L。因此,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彼此连接,可围绕摆动轴线SC彼此相对摆动。在这两个组件之间设有一对拉簧24a和24b(图5中可见24b),以便使两个组件保持相向被拉动,从而保证显影辊9c和感光鼓7彼此压紧。因此,由于设置了隔环9i(图11),其直径大于显影辊9c,且围绕显影辊9c的纵向端部装配,因而使隔环9i保持压在感光鼓7上,在感光鼓7和显影辊9c之间保持预定的间隙。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布置,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可围绕转轴20R和连接销22摆动,另外,拉簧24a和24b的弹性可保持感光鼓7和显影辊9c之间预定的位置关系。上述拉簧24a和24b的设置使其与垂直连接感光鼓7和显影辊9c之间的界面及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彼此摆转的摆动轴线SC的直线相交。
{处理卡盒的导向装置的结构}
下面描述当处理卡盒B装入或取出于设备主组件14时用于引导处理卡盒B的装置。
该导向装置表示在图5和6中。图5和6是从按照处理卡盒安装方向来说的尾侧看去(图1中由箭头X所示)的左和右侧视图。
现在参阅图5和6,处理卡盒B设有一对导向装置,它们安装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以便当处理卡盒B装入或取出于设备主组件14时引导处理卡盒B。该引导装置是作为引导构件的圆筒形导向器13a。
每个圆筒形导向器13a或圆筒形构件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侧板伸出,其轴线与感光鼓7的轴线重合。它也用作在感光鼓7的纵向端(图9)支持感光鼓7的鼓轴7a(其轴线与感光鼓7的轴线重合)。
圆筒形导向器13a通过卷边安装在一个支承板13c上,该支承板使用小螺钉固定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圆筒形导向器13a和支承板13c是用金属材料构成的。采用上述结构布置,感光鼓7由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支承,夹置有支承板13c和圆筒导向器13a(也用作鼓轴7a)。鼓轴7a装配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侧板13s的孔13s1中而精确定位。
卡盒罩15从上方覆盖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设有一个开口1e,它位于按照从前至后的方向来说的大致中心处,在竖直方向上穿过卡盒罩15。卡盒罩15是处理卡盒B的一部分,它不仅从外部保护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而且也使处理卡盒B易于处置。
显影组件D是指由内含墨粉及墨粉输送件9b的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内装显影辊9c的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结合而成的组件。清洁组件C是包括感光鼓7、清洁装置如清洁片、充电辊8和支承前述构件的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组件。
卡盒罩15固定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从上方覆盖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的组合体。现在参阅图4,5和6,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的每个侧板13s设有一个圆孔13e和一个长孔13f。长孔13f的主轴线与圆孔13c和长孔13f的中心连线重合。
卡盒罩15设有通孔15b和15c,它们处于在卡盒罩15的纵向两端一对一设置的每个侧板15a中。通孔15b和15c的定位使得在卡盒罩15设置得覆盖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的组合体时,通孔15b和15c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圆孔13e和长孔13f对准,使旋入圆孔13e的小螺钉15d可穿过通孔15b,并使一个销15e在压过通孔15c后插入长孔13f。为了简化处理卡盒的组装,卡盒罩15设有一个钩15g,该钩是通过从按照处理卡盒B装入激光束打印机A的方向来说卡盒罩15的前壁15f的底侧向上切割两条缝而形成的。当将卡盒罩15放在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的组合体上时,上述钩15g,使其端部向外挠曲,接合在一条槽13g(图5)中,该槽设置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的前壁中。当钩15g经过槽13g时,钩15g的端部本身锚定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的前壁的底面13i上,在纵向上、前后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使卡盒罩15相对于清洁组件C的位置关系固定,从而使通孔15b和15c对准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圆孔13e和长孔13f。因此,使处理卡盒的组装得以简化。
上述结构的处理卡盒B安装在如图1所示的激光束打印机A中。激光束打印机A设有盖子35,该盖子在设备主组件14的按照箭头K1所示方向来说的前侧的底部上的支承点35a上铰接于设备主组件14。盖子35通常保持在闭合状态(图中实线画出的状态),而在下述情形中是打开的:当更换处理卡盒B时,当必须处置记录介质2如纸张,即,在其上形成图象的物品卡住的情形及类似的情形(打开状态在图中由双点划线表示)。处理卡盒B暂时由打开的盖子35固定。更具体来说,盖子35设有支架35b和35c,它们设置在盖子35的底部中,通过它们支承处理卡盒B。
当盖子35闭合时,轴线与感光鼓7的轴线重合的处理卡盒B的圆筒形导向器13a装配在(未画出的)定位槽中,所述定位槽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4的未画出的静止部分内的预定位置上,因此使处理卡盒B的位置和姿态变得固定。当处理卡盒B的安装位置和姿态变得固定时,盖子尚未完全闭合,当盖子35完全闭合时,使激光束L能够被折射向感光鼓7的成象区域。
当处理卡盒B插入设备主组件14时,一个安装在感光鼓7的一个纵向端部的鼓齿轮7b与一个设置在感光鼓7侧的未画出的驱动齿轮相啮合。因此,处理卡盒B可从感光鼓7侧被驱动。
现在参阅图2,充电组件E包括充电辊8。充电辊8包括一根轴8a,以及围绕轴8a牢固地形成的弹性件8a2,它保持压紧在感光鼓7上。更具体来说,一个充电装置固定框架部分8A固定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一对充电辊轴承8b可滑动地装配在充电装置固定框架部分8A的一对平行导槽8A1中,导槽在充电装置固定框架部分8A的两个纵向端部一对一地设置。充电辊8的轴8a由这对轴承8b可转动地支承。在充电辊轴承8c和充电装置固定框架部分8A之间以压缩状态设有一对压簧8c。
感光鼓7、充电辊8和导槽8A1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连接感光鼓7和充电辊8的轴线的平面将导槽8A1分成大致对称的两半,并平行于导槽8A1。
现在对照图9,充电组件E按照下述方式安装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首先,将充电装置固定框架部分8A沿处理卡盒B的纵向设置在两个侧板13s之间,使设置在充电装置固定框架部分8A的一个纵向端部上的一个未画出的榫插入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一个侧板13s的孔13s3中。然后,将一个紧固器13h的一个咬合爪13h1插入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另一侧板13s的孔13s2中。然后,将一个未画出的销穿过与带有孔13s2的侧板13s相同的侧板13s的一个孔13s5装配在充电装置固定框架部分8A的相同端部中的一个孔中,将一个销13h2与上述未画出的销平行地接合在侧板13s4的槽13s中。
处理卡盒B设有鼓护罩18(图16),该鼓护罩在处理卡盒B的装、拆过程中分别借助处理卡盒B的移动而露出或覆盖转印开口13n。鼓护罩18的结构使得当处理卡盒B在设备主组件14之外时,鼓护罩18保持闭合,以便保护感光鼓7的图象转印区域。现在参阅图6,鼓护罩18安装在臂18a的端部及联杆构件18b的端部上,臂18a和联杆构件18b由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可转动地支承。臂18a、联杆构件18b、鼓护罩18和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一起构成一种四联杆接合机构(quadri-joint mechanish)。当杆23接触静止的止动器(未画出)之后,当处理卡盒B进一步插入设备主组件14中时,鼓护罩18在图5中的向下方向(盖子35的闭合方向)上打开,上述杆23的底部固定在支承点18c上,而臂18a借助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支承在支承点18c上,设备主组件14设置有上述静止的止动器。鼓护罩18当处理卡盒B从设备主组件14取出时借助拉簧23a的弹性闭合。拉簧23a锚定在支承点18c上,以便保持在顺时针方向(鼓护罩18闭合方向)上护罩的臂18a被压紧。
下面描述处理卡盒B从设备主组件14取出的情形。
当盖子35围绕支承点35a向上转动时,支架35b和35c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和卡盒罩15的一部分接触。
然后,当盖子35进一步转动时,圆筒形导向器13a移出设备主组件14的定位导槽(未画出),同时,卡盒罩15的已受到设备主组件14支承的部分从设备主组件14的未画出的静止的处理卡盒的支承部分向上分开。然后,在盖子35完全打开之后,处理卡盒B在图1的向右方向上向斜上方拉起。当处理卡盒B按上述方向拉动时,处理卡盒B脱离设备主组件14。至于鼓护罩18则由拉簧23a的弹性转动,以便在处理卡盒B在设备主组件14中向上移动时覆盖转印开口13n。
现在参阅图8,感光鼓7的不是带有鼓的螺旋齿轮7b的纵向端部的那个纵向端部设有一个螺旋齿轮7n,该齿轮将驱动力从处理卡盒B传至转印辊4。当处理卡盒B插入设备主组件14时,螺旋齿轮7n与设置在设备主组件侧的一个齿轮(未画出)啮合。螺旋齿轮7n和设置在设备主组件侧的未画出的齿轮共用同一转轴。鼓齿轮7b和螺旋齿轮7n螺旋方向相反。因此,作用在齿轮7b和7n上的推力相对于感光鼓7来说是同向的。图1中的标号9k表示安装在显影辊9c的一个纵向端部上的螺旋齿轮。该螺旋齿轮9k与上述螺旋齿轮7b啮合,使用于转动显影辊9c的力从螺旋齿轮7b传至螺旋齿轮9k。
{墨粉盛放框架部分}
下面参阅图10详述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
墨粉盛放框架部分是一个整体构件。在将已贴有密封膜51的罩膜板53焊接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上之前,将墨粉输送件9b组装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中,一个联轴节11e从孔11c1的外侧通过一个孔11e1安装在墨粉输送件9b的端部(图10所示状态)。孔11e1是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纵向端上的侧板之一中的孔。带有孔11e1的侧板也设有一个圆孔11d(图6),墨粉通过该圆孔注入;孔11e1和墨粉注入孔11d彼此相邻。另外,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设有一个孔11i,墨粉通过该孔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送至显影装置固定部分12。带有密封膜51的罩膜板53以一种堵住上述孔11i的方式焊接。因此,墨粉通过墨粉注入孔11d注入,然后,墨粉注入孔11d用一个墨粉盖11f塞住,构成一个墨粉组件J。墨粉盖11f是用软材料如聚乙烯或聚丙烯形成的,并压入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墨粉注入孔11d中,使其塞住。借助超声波将墨粉组件J焊接在下文将详述的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夹置有罩膜板53,形成显影组件D。顺便讲到,将它们结合的方法并不局限于选择超声波焊接,它们也可以通过胶合、咬合等方法结合。
墨粉输送件9b包括曲柄9b1和滑块9b2,曲柄是由铁杆或类似物形成的,滑块被曲柄9b1的曲柄销往复移动。墨粉输送件9b的曲柄的一个轴颈部分装配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端板的内侧,即,面对开口11i的那侧上的一个孔中,另一个轴颈部分固定在联轴节11e上。
{墨粉盛放框架部分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之间的接合部分的结构}
现在参阅图2和10,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相应部分接合的部分设有开口11i,墨粉通过该开口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送入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开口11i由一个带有平面11k的凸缘11a围绕。罩膜板53焊接在该平面11k上。因此,凸缘11a的平面11k设有一个脊部11h,以便将罩膜板53焊接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上。脊部11h以围绕开口11i的方式延伸。
现在参阅图13,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护罩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相应表面接合,构成一个大致的平面12u,该表面设有一对沿平面12u的纵缘延伸的三角形脊部12v。更具体来说,三角形脊部12v是在比平面12u的中部稍高的平面12u1上的。因此,已焊接罩膜板53的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以及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沿它们的纵缘通过超声波进行焊接,使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脊部12v保持压紧在罩膜板53上。
现在参阅图10,焊接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上的罩膜板53设有两个孔53c,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凸缘11a设有孔11c。当罩膜板53贴在凸缘11a的平面11k上时,罩膜板53的孔53c与凸缘11a的孔11c对准。另外,罩膜板53设有一个相应于开口11i的孔53b(小于前述开口11i)。该孔53b被贴在罩膜板53上的密封膜堵住。密封膜易于沿纵向撕开。更具体来说,密封膜沿孔53b的四条周缘贴在罩膜板53上。为了更易于露出孔53b,密封膜51的一部分伸出处理卡盒B;使密封膜51长得足以从一个纵向端部至另一个纵向端部贴在罩膜板53上以覆盖孔53b,再折回至起始端,并延伸得超过起始端,以便通过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设有的一个弹性密封件54和罩膜板53之间的界面从处理卡盒B露出。弹性密封件54是用毡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并在位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一个纵向端部的平面上,贴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上述平面是对应于固定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上的罩膜板53的部分。顺便讲到,在图12中,为了更易于对布置的理解,在密封膜51和罩膜板53之间,以及在密封膜51和弹性密封件54之间画出了间隙。弹性密封件54保持将密封膜51压紧在罩膜板53上。现在参阅图13,一条摩擦系数低的合成树脂材膜形成的带55贴在弹性密封件54表面的内侧。另外,一个弹性密封件56贴在罩膜板53的另一纵向端部,即,与贴有弹性密封件54相反的纵向端部(图12和13)上的一个平面12u上。
为了在接合时更容易地对准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凸缘11a设有一个圆孔11r和一个方孔11q,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一个圆柱形榫12w1和一个方榫12w2装配在上述圆孔和方孔中(图10)。榫12w1紧配合在圆孔11r中,而榫12w2松配合在方孔11q中,在纵向上有一个小量的公差。密封件54和56贴附在平面12u上,按照处理卡盒B的宽度方向来说,超过脊部12v延伸。另外,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设有一对榫12f,它们松配合在前述的罩膜板53的孔53c和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孔11c中。密封件54被这些榫12f穿透。
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在其结合起来之前组装为独立的组件。其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圆柱形定位榫12w1和方形定位榫12w2被装配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定位圆孔11r和定位方孔11q中,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彼此压紧,使密封件54和56被压缩。当密封件54和56被压缩时,在罩膜板53的表面上一对一地压紧一对脊部12v,所述脊部是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整体部分,沿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纵缘在平面12u上延伸。这里应注意的是,上述一对榫12f横过密封膜51的路径设置,被一个等于密封膜51的宽度的距离分开,以便当拉过密封膜51时调节密封膜51。
当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保持彼此压紧时,将超声波振动施加在三角形脊部12v和罩膜板53之间。因此,三角形脊部12v和罩膜板53通过摩擦热在其界面处彼此焊接起来。因此,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顶缘和底缘被紧固在罩膜板53的相应部分上,在罩膜板53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相应平面12u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间。密封膜51装配在这个空间中。
为了将储存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中的墨粉释放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中,操作者必须手拉从处理卡盒B向外伸出的密封膜51的端部51a(图12)。当拉动端部51a时,将密封膜51从罩膜板53剥离,露出孔53b(11i),以便使墨粉可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送入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中。
由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相互面对的表面具有上述结构,贴在罩膜板53上的密封膜51,只要对密封膜51施加力将其拉动就可以顺利地从两个框架部分11和12之间拉出。另外,在罩膜板53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拉出密封膜51的路径设有上述的一对榫12f,它们横过该路径设置,设有等于密封膜51宽度的距离。因此,密封膜51可以沿直线拉出。
至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罩膜板53的材料,可以使用塑料,例如,聚苯乙烯、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氧等)。
下面详述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
{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
现在参阅图2,11和13描述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图11是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分解立体图,该图表示显影装置的构件是如何组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中的。图13是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面对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部分的立体图。
显影辊9c、显影片9d、墨粉搅动件9e和用于检测留下的墨粉量的拉杆天线9h是组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中的。
显影片9d包括一个大致1-2mm厚的金属片9d1和一件使用热熔、双面带等固定在金属片9d1上的聚氨酯橡胶。它调节在显影辊9c的圆周面上涂覆的墨粉量。
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设有两个片,它们锚固在作为片座的平面12i上。这些平面12i的平整性被调节至大约0.05mm。每个平面12i设有一个榫12i1和一个带有阴螺纹的孔12i2。这两个平面12i一对一地设置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两个纵向端部上;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左侧的平面12i、榫12i1和带有阴螺纹的孔12i2和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右侧的平面12i、榫12i1和带有阴螺纹的孔12i2彼此对称地设置。当组装显影组件D时,首先将榫12i1装配在金属片9d1的孔9d3内。然后将未画出的小螺钉拧过金属片9d1的螺孔9d4,并将小螺钉拧入带有阴螺纹的孔12i2中,从而将金属片9d1紧固在平面12i上。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设有MOLTOPREN形成的弹性密封件12s或类似物。弹性密封件12s沿着相应于金属片9d1的顶缘的纵缘贴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以便防止墨粉侵入。它被金属片9d1保持压缩。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也设有两个弹性密封件12s1,每个弹性密封件贴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并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宽度方向上从弹性密封件12s的相应纵向端部延伸至圆柱形表面12j,显影辊9c沿表面12j装配。一个薄密封件12s2贴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喙状部分12h上,该薄密封件在显影辊9c(图2)的母线部分与显影辊9c保持接触。
显影片9d的金属片9d1在一个纵向端部上弯曲90°,形成一个端部9d1a。该端部9d1a通过接触由前述的臂19L支承的显影偏压触点121(图14)而使金属片9d1和显影辊9c电势均衡。这种布置是由于下述原因作出的。墨粉量是通过检测用于墨粉量检测的拉杆天线9h和显影辊9c之间的静电容量而确定的,因此,必须防止这种静电容量因来自金属片9d1的影响而浮动。
下面描述显影辊组件G。显影辊组件G包括:(1)显影辊9c,它具有安装在它的一个纵向端部上的套筒凸缘9a;(2)两个隔环9i,用于使显影辊9c和感光鼓7的圆周面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3)两个显影辊轴承9j,用于精确地使显影辊9c相对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定位,一个显影辊轴承9j装配在套筒凸缘9a的直径小于显影辊9c的一个部分中,另一个显影辊轴承装配在套筒盖9o中;(4)一个套筒盖9o,它是隔环9i之一的一个整体部分或与隔环9i之一相结合,并且装配在显影辊9c的一个纵向端部上,以便防止在感光鼓7的铝底部A1和显影辊9c的铝的圆筒形部分之间可能发生的漏电;(5)显影辊齿轮9(螺旋齿轮),被感光鼓7的鼓螺旋齿轮7b驱动而使显影辊9c转动;(6)一个弹性显影触头9l(e1),它固定在显影辊9c端部的内表面上,它的实际触头部分9l(e1)1或臂部在一个板簧中,并在显影偏压触头121的盘状电极(未画出)上滑动;(7)一个设置在显影辊9c内的磁铁9g,用于将墨粉吸附在显影辊9c的圆周面上。显影辊组件G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显影辊座架上。更具体来说,显影辊组件G的每个纵向端部装配在臂19R(19L)的大致半圆筒形部分19a中,使每个显影辊轴承9j的转动控制凸起9j1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相应纵向端部的凹部12p对准,臂19R和19L用螺钉12d(图5和6)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将显影辊9c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时,首先组装显影辊组件G,然后将组装好的显影辊组件G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夹置有臂19R和19L。使用这种组装方法与显影辊9c直接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的组装方法比较可以提高组装效率。
下面更详细描述显影辊组件G的组装方法,首先将磁铁9g插入显影辊9c,并将弹性显影触头9l(el)装配在显影辊9c中。然后,将套筒盖9o装配在显影辊9c的一个纵向端部上,并将两个隔环9i一对一地围绕显影辊9c的两个纵向端部装配。然后,将用于支承显影辊9c的两个显影辊轴承9j一对一地安装在显影辊9c的两个纵向端部上,并在轴承9j的外侧将显影辊齿轮9k安装在显影辊9c的一个纵向端部上。在这个组装阶段上,圆筒形磁铁9g的D形横截面的一个轴部9g1从已安装显影辊齿轮9k的显影辊9c的纵向端部伸出,而圆筒形磁铁9g的另一轴部9g2从显影辊9c的另一纵向端部伸出。带有D形横截面的这些轴部9g1和9g2装配在臂19R和19L的D形孔19b中(臂19L的孔19b未画出)。
下面描述用于检测留下的墨粉量的拉杆天线9h。现在参阅图13,拉杆天线9h在端部弯曲,呈曲柄状。当处理卡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4中时,曲柄部分9h1与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4上的墨粉量检测触头(未画出),形成与设备主组件14的电连接。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设有一条槽12k和一条槽12k1,它们具有V形横截面,并且在位于开口12p的一个纵向端部的侧壁中。槽12k和12k1彼此连接,槽12k呈L形并通至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外侧。拉杆天线9h装配在上述槽12k和12k1中,一个未画出的塞子装配在带有V形横截面的槽19k中,添加粘合剂,以便将拉杆天线9h固定在槽12k和12k1中。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拉杆天线9h支承在带有V形横截面的槽12k和12k1中,从而更精确地定位。
下面描述墨粉搅动件9e。墨粉搅动件9e呈曲柄状,通过旋转搅动墨粉,它位于墨粉容器11A内的墨粉移至显影辊9c的墨粉路径中,并邻近于显影辊9c和拉杆天线9h。
首先将墨粉搅动件9e的一个端部穿过设置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与上述拉杆天线9h的外部触点9h1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外伸侧相反的那侧的侧板12A中的通孔12t而插入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中。通孔12t的直径大得足以使墨粉搅动件9e的曲柄部分穿过侧板12A。然后,墨粉搅动件9e的插入部分的轴颈部分或端部穿过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B中的未画出的通孔,所述侧板12B位于与设置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侧相反的那侧上。其后,通过从侧板12B的外侧熔化侧板12B,或者,通过将小螺钉拧入孔中的方式封闭侧板12B的未画出的通孔。在按照上述方式将搅动件9e插入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后,将一个搅动齿轮9m(图16)装配在通孔12t中。在搅动齿轮9m的装配过程中,将墨粉搅动件9e的曲柄臂9e2装配在齿轮9m的槽缝9ml中,如图13所示,槽缝9m1位于齿轮9m的内端,在齿轮9m的轴向上延伸。另外,将墨粉搅动件9e的轴颈部分9c1装配在齿轮9m的位于槽缝9m1内端的中心孔中,以便借助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支承墨粉搅动件9e。通过设置臂19R的平部19c,使其在处理卡盒B的纵向上与搅动齿轮9m重叠,从而防止搅动齿轮9m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向外脱开。
当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结合时,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在前述墨粉搅动件9e插入侧的侧板12A超越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侧板延伸,并覆盖已经压入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内的墨粉盖。该侧板12A设有一个孔12a,墨粉输送齿轮9s,即,用于将驱动力传至墨粉输送件9b和墨粉搅动件9e的齿轮箱9q的输出齿轮存在一定间隙量地装配(图11)在孔12x中。墨粉输送齿轮9s与联轴节11e(图10)连接,所述联轴节安装在墨粉输送件9b的一个纵向端,由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可转动地支承,以便将驱动力传至墨粉输送件9b。通过将一条设有一个伸向侧板12A的爪的臂9q1咬合装配在侧板12A的孔12Aa中,从而将上述齿轮箱9q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上。
下面描述驱动力的传动。
现在参阅图11,一个输入齿轮9n由齿轮箱9q可转动地支承,输入齿轮9n与显影辊齿轮9k啮合,使驱动力从显影辊齿轮9k传至输入齿轮9n。搅动齿轮9m与一个输出齿轮9r即齿轮箱9q的另一齿轮啮合。当显影辊齿轮9k通过接受来自与显影辊齿轮9k啮合的鼓齿轮7b的驱动力而转动时,输入齿轮9n转动,从而使通过一个齿轮系连接于输入齿轮9n的墨粉输送齿轮9s转动。因此,驱动力传至墨粉输送件9b。输出齿轮9r也使墨粉搅动齿轮9m转动,因此使墨粉搅动件9e转动。
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喙状部分12h的朝下表面也用作记录介质2如纸张的输送导向器。另外,为了增加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刚性,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设有相当多的肋(未画出)。
现在参阅图13,标号12p代表一个孔,该孔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纵向上延伸。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通过夹置罩膜板53而接合起来后,孔12p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孔11i及罩膜板53的孔53b对准。因此,除去墨粉密封件之后,储存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中的墨粉可送至显影辊9c。前述的墨粉搅动构件9e和拉杆天线9h从孔12p的一个纵向端向另一个纵向端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显影辊座架、侧板12A(齿轮箱9q的座架)、显影片座架(安装显影片的平面12i)、天线9h的座架、墨粉搅动件的座架等是作为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整体部分形成的。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材料与前述的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材料相同。
{臂}
下面描述臂19R和19L。
现在参阅图5,6,11和22描述处理卡盒B的臂。图11给出了准备在处理卡盒B的从动侧(下文称为从动侧)上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的臂19R的内侧的立体图,也给出了准备在与从动侧相反侧(下文称为非从动侧)上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的臂19L的外侧的立体图。
首先,将处于图11所示状态中的显影辊组件G的各构件组装成显影辊组件G。然后,将臂19R和19L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从显影辊组件G的右和左纵向端部夹住组装后的显影辊组件G,使显影组件D完成。更具体来说,在组装显影组件D的过程中,首先将每个轴承9j的凸起9j1装配在凹部12p中,使显影辊9c的圆周面被两个密封件12s1支承,臂19R和19L的大致半圆筒形部分19a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相应的半圆筒形表面12j配合。因此,每个轴承9j的圆周面与相应的大致半圆筒形部分19a的内表面配合,因此,两个轴承9j分别由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支承,夹置有臂19R和19L。显影偏压触头12l通过咬合配合装在臂19L上。每个臂19R和19L通过拧紧小螺钉12d(图5)紧固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使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榫12g和凸起12c装配在相应的臂的平部19c的孔19c1和槽19c2中。
臂19L与显影偏压触头12l配合。更具体来说,在相对于图11来说的后侧设置在臂19L上的一个榫压入触头12l的槽中。
当已经将处理卡盒B适当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4中时,显影偏压触头121的外部触点121c与设备主组件14的一个未画出的显影触头接触,从设备主组件14接受显影偏压,以便作用在显影辊9c上。显影偏压从设备主组件14接受以后通过显影偏压触头121和弹性显影触头9l(e1)施加在显影辊9c上。
另外,当处理卡盒B适当地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4中时,一个墨粉检测触头122和外部触点9h1分别与设备主组件14的一个未画出的墨粉检测触头及设备主组件14的另一个未画出的触头电接触。因此,按照响应于显影辊9c和拉杆天线9h之间的墨粉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静电容量产生的电信号从拉杆天线9h传至设备主组件14的一个未画出的触头。当电信号的值已达到一个预定值被控制部分(未画出)检测出时,处理卡盒B需要更换即被显示出来。
{电触头的结构}
下面对照图5,6和9详述在处理卡盒B侧的电触头和在设备主组件侧的电触头是如何设置得接触的,以及它们的设置位置,所述电触头使处理卡盒B和设备主组件14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处理卡盒B设有多个(4个)电触头:(1)导电接地触头119,它电连接于感光鼓7,以便通过设备主组件14(两个圆筒形导向器13a之一也用作触头119)使感光鼓7接地;(2)一个导电的充电偏压触头120,它电连接于充电辊轴8a,以便从设备主组件14向充电辊8施加充电偏压;(3)一个导电的显影偏压触头121,它电连接于显影辊9c,以便从设备主组件14向显影辊9c施加显影偏压;(4)墨粉余量检测触头9h1,即,拉杆天线9h的外部触头部分9h1,它用于检测墨粉余量。这四个触头从卡盒侧壁(左侧)露出,其间保持适当距离以防止在其间漏电。如上所述,接地触头119和充电偏压触头120属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显影偏压触头121和墨粉余量检测触头9h1属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更具体来说,属于臂19L)。另外,墨粉余量检测触头9h1也用作处理卡盒检测触头,以便使设备主组件14能够检测处理卡盒B是否处于设备主组件14中。
接地触头119的导电性是通过使用导电物质作为感光鼓7的鼓轴7a的材料,或是通过在鼓轴7a制造过程中采用镶件模制法将一导电件镶入鼓轴7a中来实现的。在本实施例中,鼓轴7a是由金属材料如铁制成的。其它触头120和121是由0.1至0.3mm厚的导电材料(例如,不锈钢、磷青铜或类似材料)板制成的,并且复杂地从处理卡盒B的内侧伸出。充电偏压触头120的位置使其在非从动侧从清洁组件C的侧板露出,而显影偏压触头121和墨粉余量检测触头9h1的位置使它们在非从动侧从显影组件D的侧板露出。
充电偏压触头120最终相对于接地触头119水平地设置,并安装在臂8A2的端部上,臂8A2与支承充电辊8(图5)的充电装置框架部分8A是整体的。充电偏压触头120通过一个与充电辊轴8a接触的导电件与充电辊8电接触。
拉杆天线9h的位置使其沿着显影辊9c横过整个显影辊9c延伸,与显影辊9c保持一个预定的距离。在拉杆天线9h和显影辊9c之间的静电容量响应于这两个构件之间的墨粉量而变化。因此,静电容量的变化被当作电势的变化而被设备主组件14的控制部分(未画出)检测,以便检测墨粉余量。
墨粉余量是指在显影辊9c和拉杆天线9h之间,产生一定量的静电容量的墨粉的量。因此,通过检测显影辊9c和拉杆天线9h之间静电容量的大小,可以检测出墨粉容器11A内的墨粉余量已减至一定的量。更具体来说,在墨粉容器11A内的墨粉余量已减至预定量,这是设备主组件14的控制部分通过下述方式检测出来的:通过墨粉检测触头120检测出静电容量的大小已经减至第一预定值。通过检测出静电容量已减至上述第一预定值,设备主组件14可以发出处理卡盒更换警告(例如,接通及断开一个指示灯或由蜂鸣器发声)。另外,通过检测小于上述预定值的、代表预定墨粉余量的第二预定值,控制部分就可检测出处理卡盒B已被卷入设备主组件14中。如果控制部分未检测到处理卡盒B已装入设备主组件14,那么,设备主组件14就不能启动成象操作。顺便讲到,控制部分可以构制得使其在这种情形中发生一个非承载(no-carriage)警告(例如,接通及断开一个指示灯)。
{壳体结构}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卡盒B的壳体包括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组合体和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下面描述该壳体的结构。
现在参阅图2,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包括墨粉容器11A,墨粉输送件9b安装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上。显影辊9c和显影片9d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墨粉搅动件9e也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墨粉搅动件9e邻近于显影辊9c设置,以便在显影室内循环墨粉。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彼此焊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为显影组件D(图8)的整体式框架部分。
感光鼓7、充电辊8和清洁装置的各构件安装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鼓护罩18(图5)也安装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该鼓护罩覆盖感光鼓7,当处理卡盒B取出设备主组件14时对感光鼓进行保护。上述构件一起构成清洁装置组件C(图8)。
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结合起来构成处理卡盒B。关于这两个组件的结合方法,首先,将显影组件D的转轴20R装配在清洁组件C的槽21R中,同时使臂19R和19L的平部19R1和19L1与清洁组件C的相应侧板13s配合。然后,将已压入侧板13s的孔13s4的连接销22的端部滑入臂19L的孔20L中。
现在参阅图5,拉簧24b的两个端部分别安装在一个弹簧锚定器13y,即,作为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整体部分形成的向外凸起及一个弹簧锚定器19z,即,作为臂19L的整体部分形成的向外凸起上。
下面参阅图6,拉簧24a锚定在弹簧锚定器12z和弹簧锚定器13z之间,所述弹簧锚定器12z是作为按照处理卡盒安装方向来说下游侧的侧板12A的整体部分形成的一个向外凸起,所述弹簧锚定器13z沿纵向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底壁凸起。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布置,感光鼓7和围绕显影辊9c的纵向端部装配的隔环9i彼此保持压紧,同时可以围绕摆动轴线SC彼此相对摆动。
鼓齿轮7b和显影辊9c的螺旋齿轮9k分别安装在感光鼓7和显影辊9c的端部,它们彼此啮合。因此,显影辊9c可被感光鼓7转动。位于接合部的转轴20R的位置使感光鼓7和显影辊9c的相互啮合的齿轮之间的横向作用线和两齿轮之间的节点和摆动轴线SC的连线形成的角度落在侵蚀侧(encroachment side)。因此,转矩也通过显影辊9c的转动作用在显影组件D上,因此,围绕显影辊9c装配的隔环9i被显影辊9c压紧在感光鼓7上。
换言之,在上述处理卡盒B的情形中,显影辊9c的隔环9i被显影组件D的自重、拉簧24a和24b的弹性、感光鼓7和显影辊9c的齿轮的旋转驱动压紧在感光鼓7上,因此,感光鼓7和显影辊9c之间的间隙可保持不变(在本实施例中,约为300μm),以便始终保证良好的成象质量。
{处理卡盒的检修}
当处理卡盒B的墨粉容器11A内的墨粉耗尽时,处理卡盒B以下述方式被回收和检修。在处理卡盒B中没有构成检修目标的密封膜51,密封膜51已被除去。
{清洁组件C和显影组件D的拆分}
在彼此拆分清洁组件C和显影组件D之前,将卡盒罩15拆下。
首先,将待检修的处理卡盒B放在一条空气管道(未画出)内。然后,通过在处理卡盒B上吹送空气而清除附着在处理卡盒B的表面上的墨粉颗粒和灰尘。
下面参阅图3,5和6,用改锥将穿过卡盒罩15的左、右侧板15a的孔15b且拧入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圆孔13e的小螺钉15d拆下,用手钳或类似工具拉出穿过相同侧板15a的孔15c且插入长孔13f的销15e。接着向上拉动卡盒罩15,同时用指尖或类似物保持使钩15g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向外脱开。当如上所述向上拉动卡盒罩15时,它脱离清洁组件C和显影组件D的组合体。顺便讲到,每个销15e的头部的形状象带有中心凹部的凸缘,因而当例如用无线电钳固定上述凸缘状部分时通过拉或扭动可除去销15e。销15e是树脂形成的,其端部设有一个掣子。但是,该掣子及用无线电钳夹住的凸缘状部分易于破碎,因此,要用新的更换旧的销。下面描述将处理卡盒B分离进入清洁组件C和显影组件D的方法。
首先拆下拉簧24a和24b,它们是为了使感光鼓7和显影辊9c彼此压紧(如图5和6所示)而设置的。更具体来说,将拉簧22a分别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弹簧锚定器12z和13z脱开。将拉簧22b分别从臂9L和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弹簧锚定器19z和13y脱开。拆下的拉簧24a和24b经过检测,如果它们符合预定标准,它们在检修中被使用。
然后,将从臂19R伸出的转轴20R抬离图8和9所示的清洁组件C的U形槽21R。然后,在纵向上使清洁组件C和显影组件D相对移动,从而使显影组件D与连接销22脱开。这里应提到的是,清洁组件C和显影组件D可以通过使用无线电钳或类似工具拉出连接销22而被分离。
上述步骤可完成分离能够可卸式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4中的处理卡盒B的第一和第二组件的过程。如前所述,第一组件是支承感光鼓7的清洁组件C,第二组件是支承显影辊9c的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具有用于储存作为显影辊9c显影用的显影剂的墨粉的墨粉容器11A的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组合体。另外,连接第一和第二组件,使其可以相对摆动。
{显影组件的检修}
在描述显影组件D的检修之前,对照图10,11和15描述处于拆卸前状态中的显影组件D的基本结构。如前所述,显影辊9c由显影辊轴承9j可转动地支承。更具体来说,装配在显影辊9c的一端的套筒凸缘9a由显影辊轴承9jR,即,两个显影辊轴承9j之一可转动地支承,装配在显影辊9c另一端上的套筒盖9o由显影辊轴承9jL,即,两个显影辊轴承9j中的另一个可转动地支承。显影片9d沿着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孔12p的上部边缘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臂19R和19L借助螺钉12d固定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纵向端部上,分别从设置在显影辊9c内的磁铁9g的两端伸出的部分弄平的圆筒形轴9g1和9g2的端部分别装配在臂19R和19L的呈部分弄平的圆筒形孔19b(图11)中。简言之,显影辊9c由显影辊轴承9jR和9jL可转动地支承,磁铁9g的部分弄平的圆筒形轴9g1和9g2由臂19R和19L支承,同时受到精确定位。
{拆卸显影辊和显影片的步骤}
为了脱开臂19R和19L,必须拆卸拧入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小螺钉12d。这些小螺钉12d是在将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定位榫12g和定位凸起12e(图11)装配在定位孔19c1和槽12c2之后穿过臂19R和19L的孔19c3(图11)的。在拆下小螺钉12d之后,将臂19R和19L从显影组件D的侧壁分离。如前所述,臂19R的实际的臂部19R1设有转轴20R,即,臂19R的一个整体模制的部分,以便结合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为了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分离齿轮箱9q,穿过侧板12A的孔12Aa伸出的臂9q1,即,咬合爪通过在侧板12A和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之间插入无线电钳或类似工具而挠曲,然后,通过沿处理卡盒B的纵向向外拉动齿轮箱9q而使齿轮箱9q从侧板12A分离。
当臂19R和19L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分离时,部分弄平的圆筒形轴9g1和9g2,即,磁铁9g的纵向端部从臂19R和19L脱开。其后,将显影辊组件G沿着与显影辊9c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移出。在上述拆卸显影辊组件G的过程中,显影辊轴承9jR和9jL随同显影辊组件G一起被拆下。接下来拆除未画出的螺钉,这些螺钉是穿过显影片9d的螺孔9d4、牢固地拧入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平的片座架12i中的带有阴螺纹的孔12i2中的。然后,沿着使设置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平的片座架12i上的左和右定位榫12i1从显影片9d的定位孔9d3脱开的方向,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分离显影片9d。
如果在回收的处理卡盒B的检修过程中修复密封膜51,那么,检修后的处理卡盒B就会象新处理卡盒一样了。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膜51不被修复。用新的更换旧的密封膜51是不必要的,这是由于所需要的一切是使回收的处理卡盒气密得足以防止墨粉漏出处理卡盒即可。
下面描述无需更换密封膜51就使显影组件气密得足以防止墨粉从显影组件泄漏的方法。
{在显影组件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之间气密地密封的方法}
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在夹置有罩膜板53的情况下彼此结合。因此,当用密封膜51保持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孔11i的密封时,墨粉不泄漏。由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在检修中仍是彼此结合的,因而用新的密封膜51密封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孔11i是不可能的。
因此,下面描述在检修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以便再次使用时气密密封显影组件的方法。此时,将描述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结合部的密封。
现在参阅图10,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凸缘11a的平面11k设有围绕孔11i延伸的脊部11h。由于脊部11h和罩膜板53是彼此焊接在一起的,因而不会出现墨粉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罩膜板53之间泄漏的情形。
关于罩膜板53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的界面,由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三角形脊部12v(图13)和罩膜板53是彼此焊接在一起的,不会发生墨粉从罩膜板53的上下缘即纵缘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上、下缘即纵缘之间漏出的情形。
罩膜板53的纵向端部与分别贴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的弹性密封件54和56接触。弹性密封件54和56是用弹性物质如毡制成的,并且仍旧压紧在罩膜板53上。因此,在设备主组件14上装、拆处理卡盒B时,墨粉不会泄漏。但是具有下述可能性:如果在处理卡盒运输过程中受到一定类型的冲击,墨粉就可能漏出。因此,这种可能性必须加以消除。
{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的右端之间的密封}
齿轮箱9g安装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右侧壁上。如果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拆开齿轮箱9g,可以密封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的接合部。当显影辊组件G仍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时可以进行上述密封操作。但是,由于使用粘合密封剂,因而最好在拆掉显影辊组件G和显影片9d之后进行操作。
现在参阅图15,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底部设有一个底部凸缘11g,该凸缘是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一个整体模制的部分,沿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纵向伸出。该底部凸缘11g垂直于凸缘11a,即,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前侧上的凸缘,也垂直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侧板11As。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底部凸缘11g和作为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底部的一个整体部分的三角形底部凸缘12A2彼此平行,在两个凸缘11g和12A2之间有一个间隙g1,即,第一间隙,该间隙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底部凸缘12A2的边缘和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底部凸缘11g之间向外连通。
现在参阅图18,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底部凸缘11g的边缘11g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平面12u1之间存在另一间隙g2,即,第二间隙。间隙g1和g2是连续的;在图15中标号为g1a的间隙g1的部分连接于在图18中标号为g2a的间隙g2的部分。上述间隙g1和g2连接于一个间隙g3,该间隙邻接罩膜板53的贴有罩膜的底部外表面。
现在参阅图16,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右上部分之间的接合部有关,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凸缘11a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平面12u1除了围绕榫12w2的区域以外彼此焊接在一起。在上述区域中,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存在一个与罩膜板53的厚度相当的间隙。在该区域和孔12p之间的区域用弹性密封件56密封。存在下述可能性。如果墨粉从孔12p迁移并移过弹性密封件56,就可能通过榫12w2的毗邻部位漏出处理卡盒B,这是由于在所述毗邻部位,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平面11k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平面12u1之间存在上述间隙。
现在详述在榫12w2的毗邻部位,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的间隙。
现在参阅图19,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凸缘11a沿处理卡盒B的纵向超过具有墨粉容器11A的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侧板11As向外伸出。凸缘11a的这个外伸部分设有肋11a1,所述肋是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一个整体部分。肋11a1呈单级台阶形式,肋11a1的类似于台阶底部的部分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顶板11Ac是连续的。部分11a2,即,肋11a1的类似单个台阶的直立部分的那个部分竖直地延伸,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的顶角保持间隙g3。部分11a2,即,肋11a1的类似于一个台阶顶部的那个部分平行于三角形顶部凸缘12A4,即,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的顶部的一部分延伸,保持一个间隙g4。另外,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凸缘11a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平面12u1之间在围绕榫12w2的邻近区域存在一个间隙g5。
图20是从与图19相反方向看去的处理卡盒B的相同部分的立体图。在设置榫12w2的平面12u1上,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凸缘12u2垂直于图19中所示的三角形顶部凸缘12A4。所述间隙g5沿围绕榫12w2的凸缘12u2的边缘通向外界。间隙g5大致与罩膜板53的厚度相当。在榫12w2和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长孔11q的壁之间存在一个间隙g6。间隙g6直接连接于间隙g5。
现在参阅图21,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设置在处理卡盒B的一个纵向端部上,在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孔12p的前侧看去时与处理卡盒B的纵向垂直地向后延伸。当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彼此结合时,凸缘11a的边缘几乎与鼓的凸缘部分12的侧板12A的底部接触,从而形成一个直的间隙g7。间隙g7沿贴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的弹性密封件56延伸,它连接于第一次提到的底部间隙g1。
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的接合部通向外界的上述间隙g1-g7它们之间是连接的。更具体来说,间隙g1和g2是彼此连接的,间隙g3,g4,g5和g6沿其自身是连接的。另外,间隙g7的一端连接于间隙g2,另一端连接于间隙g3。
间隙g1-g7在其外部开口用密封剂SB密封。处理卡盒B的被密封的部分的状态表示在图22-25中。用于此目的的密封剂SB为流体,但是粘度高得足以密封间隙g1-g7。事实上,间隙g1-g7是用多种流动性不同的密封剂SB密封的;不同流动性的密封剂是按照应用密封剂的区域、应用密封剂的区域的尺寸或类似因素选择的。
当密封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显影辊固定框架部分)在其纵向端部的相应于角部或“弯曲部”的接合部分时,使用流动性较高的密封剂。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弯曲部是指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纵向端部侧板12A汇合平面12u的部位。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每个弯曲部,较短的边缘,即,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垂直于处理卡盒B纵向的边缘设置得几乎接触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弯曲部的内表面。这个接合部分是间隙g7(图21)如前所述通向外界的部位。用流动性较高的密封剂的原因在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侧板11As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之间的间隙,即,间隙g7对于插入涂覆喷嘴来说太窄小了,密封剂必须在间隙g7倾斜时从间隙g7的顶端流入间隙g7。至于适用于关于密封剂的上面的描述的密封剂流动性标准,密封剂的粘度最好为大约25泊(g/cm·s)。
当密封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的其它间隙g1-g6时,使用流动性较低的密封剂SB。考虑流动性较低的标准是,密封剂的粘度使得即使施加密封剂的任何间隙g1-g6在施加后立即竖直放置,也很难出现密封剂由于自重而冒出的情形。
施加密封剂的部位是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的,框架部分11和12彼此焊接起来的接合部分。因此,在密封间隙g1-g7之后,施加在间隙g1-g7的所有密封剂是连续的。
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两框架部分11和12彼此焊接起来的接合部分是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紧邻于三角形脊部12v的右端、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凸缘11a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凸缘12u2彼此重叠的接合部分。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完全密封所需的一切是在两个三角形脊部12v的相应纵向端部之间沿直线进行密封。但是,由于两个三角形脊部12v的相应纵向端部之间的直接区域是在处理卡盒B的内侧上,因而这是不可能的。
密封剂SB是使用一个涂覆设备涂覆的。一种涂覆设备可以是一个手动分配器,或者是一种自动涂覆设备,它具有一机械臂,该机械臂能够使涂覆喷嘴跟随预定的路径。
密封剂SB是可硬化的聚合物或热塑性聚合物。可硬化的聚合物的实例是硅粘合剂,热塑性聚合物的实例是热熔化的塑料。
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彼此焊接起来的接合部分在处理卡盒B的另一纵向端部也存在,在该端部上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的间隙也必须密封。为此请参阅图31,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只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上、下缘和图31中罩膜板53表面的露出部分之间焊接在罩膜板53上。换言之,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罩膜板53横过处理卡盒B的上、下缘之间的区域并不彼此焊接;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罩膜板53之间的间隙,即,间隙g8是用弹性密封件54(图13)密封的。该弹性密封件54是用弹性材料如毡形成的,因而存在下述可能性:处理卡盒B内的墨粉可能通过弹性密封件54即毡片和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表面之间的界面泄漏。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密封剂SB8施加在上述间隙g8的开口处。施加密封剂SB8的详细方法与关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另一纵向端部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所作的描述相同;密封剂SB8施加在间隙g8上,如图31所示。
在将密封剂SB1施加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凸缘部分11g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底部凸缘部分12A2之间的间隙g1(图15和16)之后,密封剂SB1表示在图22中。
在将密封剂SB2施加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底部凸缘11g的边缘11g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平面12u1之间的间隙g2(图18)之后,密封剂SB2表示在图23中。该密封剂SB2与密封剂SB1是连续的。在罩膜板53露出的部位,密封剂SB2已横过间隙g2的开口施加。
在将密封剂SB3施加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台阶部分11a2和顶部凸缘部分12A3的底部,即,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的顶部的弯曲部分之间的间隙g3(图19)之后,密封剂SB3表示在图24中。
在将密封剂SB4施加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与凸缘11a连续的肋11a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的顶部凸缘12A4之间的间隙g4(图19)以后,密封剂SB4表示在图25中。
在将密封剂SB5施加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凸缘11a的纵向端部的顶部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平面12u1之间的间隙g5(图19和29)以后,密封剂SB5表示在图22和25中。
在将密封剂SB6施加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长孔11q的内表面和榫12w2的侧壁之间的间隙g6(图19)之后,密封剂SB6表示在图24中。
当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彼此结合时,间隙g7(图21)形成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位于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的纵向端部的凸缘11a的竖直边缘和弯曲部分12A1,即,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的底部之间。间隙g7的开口部分看起来象一条槽,注以密封剂SB7,如图24所示。间隙g7的这个开口部分大约1mm宽,用密封剂SB7填充间隙g7的这个开口部分,从而密封间隙g7。在施加密封剂SB7以后,密封剂SB7与密封剂SB2和SB3连续。密封剂SB7的实例是高流动性即低粘度的硅粘合剂。这是由于难于将密封剂涂覆喷嘴放入必须施加密封剂SB7的间隙g7。
在施加密封剂SB1,SB2-SB7-SB3,SB4,SB5和SB6以后,这些密封剂是连续的。因此,从密封件56和罩膜板53之间泄漏的墨粉被密封剂SB1-SB7堵住,以免进一步外漏。从密封件54和罩膜板53之间泄漏的墨粉被密封剂SB8堵住,以免进一步外漏。
{显影装置框架部分和显影辊之间界面的密封}
关于设置在显影片9d毗邻部位中的密封件,在处理卡盒B的纵向上延伸的密封件12s设置在显影片9d的金属片9d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保持压缩在两者之间,密封件12s1设置在显影片9d的每个纵向端,保持部分地被金属片9d1压缩。另外,聚氨酯橡胶形成的片9d2保持压紧在显影辊9c上,密封显影辊9c和显影片9d之间的界面。
至于设置在显影辊9c的毗邻部位中的密封件,两个密封件12s1设置得分别与显影辊9c的两个纵向端部的圆周面和聚氨酯橡胶片9d2接触。显影片9d的聚氨酯橡胶片9d2与显影辊9c的母线部分接触。
聚氨酯橡胶片9d2的纵向端部邻接相应的密封件12s1,并且由于存在由海绵密封件12s4施加在它们上的压力而部分地与显影辊9c接触。海绵密封件12s4与已经贴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的密封件12s1接触。海绵密封件12s4由于其弹性在与显影辊9c接触侧相反的那侧与聚氨酯橡胶片9d2接触。
当检修显影组件D时,为了防止墨粉从防止“渗漏”的密封件12s2,即,已事先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的原来的密封件和显影辊9c之间泄漏,增设了一个辅助片,作为用于辅助防止“渗漏”密封件12s1的一个密封件。
这个作为防止“渗漏“密封件12s(原来的密封件)的辅助密封件的附加防止“渗漏”密封件12s6是在分开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之后,在至少拆下显影辊组件G以后安装的。但是,如果在安装密封件12s6之前拆去显影片9d,那么,工作效率将高得多。用于拆卸处理卡盒B的步骤已经描述过,这里不再赘述。
图27是已拆去显影辊组件G和齿轮箱9q的显影组件D的前视图。为了拆卸显影辊组件G,臂19R和19L也已被拆去。
图26是处理卡盒B的垂直剖视图和在与处理卡盒B的纵向垂直的平面上的,在安装了防止“渗漏”密封件之后的显影组件中的防止“渗漏”密封件及其毗邻部位的放大剖视图的组合。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设有一个加强件12c,其横截面看起来象一个稍许变形的字母Z,它固定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喙状底部12h上。加强件12c在处理卡盒B的纵向上延伸,它的纵向端部在处理卡盒B的纵向端部接触相应的密封件12s1。相对于处理卡盒B的宽度方向而言,防止“渗漏”密封件12s2的一个侧面横跨连接板部分12c2贴在加强件12c的连接板部分12c2上,而与显影辊9c平行的另一侧面设置得与显影辊9c的圆周面相切。防止“渗漏”密封件21s2长得足以使其端部几乎达到相应的密封件12s1。
现在参阅图27,防止“渗漏”密封件12s2由于存在来自海绵密封件12s5的压力而与显影辊9c接触。每个海绵密封件12s5贴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并与相应的密封件12s1接触;海绵密封件12s5由于其自身的弹性在与显影辊9c接触侧的相反侧与相应的防止“渗漏”密封件12s2接触。
{安装辅助密封件的步骤}
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大约50μm厚,由弹性物质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片形成。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的一个表面被两面粘合带覆盖。
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长得足以使其纵向端部与相应的密封件12s1(端部密封件)部分地重叠。
现在参阅图28,上述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借助手指F贴在加强金属板12c的底部凸缘12c1上。在贴附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以后,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看起来象图29所示的样子。换言之,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仍是平的,超过平的加强金属板12c的底部凸缘12c1的上、下底缘延伸(部分12s7和12s9)。部分12s9借助手指F向底部凸缘12c1的底缘的后侧弯曲,如图30所示。因此,部分12s9贴在加强金属板12c的朝下的表面12c3和喙状部12h的朝下表面12h1。
图23是从左前部下面看去的,在施加密封剂后显影组件后部的立体图,图26是喙状部分12h和显影辊9c毗邻部位的垂直剖视图。这里应注意的是,图23表示出了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是在施加密封件后贴附的。在安装显影辊9c之前,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笔直地、与加强金属板12c的底部凸缘12c1的向外的表面平行地延伸,由图26中标号为12s7表示的部分代表。
在安装显影辊9c之后,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仍压紧在显影辊9c的圆周表面,使按照显影辊9c的圆周方向来说在这两个构件之间的接触区域的尺寸以一定的值保持不变。当密封件12s6仍压紧在显影辊9c上时,密封件12s6的末端部分并不与显影辊9c接触。
采用上述的结构布置,当墨粉从原来的防止“渗漏”密封件12s2和显影辊9c之间泄漏时,它进入一个空间S6(图26)。由于空间S6不直接受到显影室12a内墨粉压力的影响,因而空间S6可减少使墨粉穿透原来的密封材12s2和显影辊9c之间的压力,这有助于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保持使其本身和显影辊9c之间的界面被密封。
{显影组件的组装}
在施加密封剂SB1-SB8,以及安装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之后,用墨粉再次填注墨粉容器11A。然后,再次组装其余构件。从此时起再次组装处理卡盒B所需的一切只是逆向进行上述拆卸处理卡盒B的步骤。换言之,首先使用螺钉将金属片9d1固定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平的片座架12i上,从而将显影片9d装好,如图11所示。
然后,通过下述步骤组装显影辊组件G:将显影辊9c与显影辊轴承9j装配的步骤;将显影辊9c装配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中的步骤;将显影辊9c与显影辊9k装配的步骤;等等。其后,将组件G设置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中,使组件G覆盖孔12p,也使显影辊9c的纵向端部接触相应的防止墨粉泄漏的弹性密封件12s1(端部密封件)。在上述步骤中,每个显影辊轴承9j的端部插入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相应槽12p中,齿轮箱9q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侧板12A上。
然后,将臂19R和19L插入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纵向端部,并用螺钉固定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同时将两个显影辊轴承9j保持在相应的大致半圆筒形部分9a中。
顺便讲到,在安装显影片9d和显影辊9c之前,附着在其上的墨粉颗粒被清除,方法是向其吹送空气,同时将空气抽走,然后,检查构件以确定它们是否可以再次使用。不符合预定性能标准的构件按照需要用新构件替换。但是,如果在检修过程中,或者通过在构件使用过程中进行的统计学或类似分析表明某个构件很可能需要更换,那么,不经过检验就用新构件对其进行更换,这样可提高工作效率。
{墨粉填注方法}
然后用墨粉再次填注墨粉容器11A。现在参阅图33,墨粉被填注在墨粉盛放框架部分中,此时将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组合体保持在下述状态:使孔12p的开口朝上,即,使墨粉容器11A定位在底侧上。将一个漏斗47的端部插过孔12p的开口,将墨粉t从墨粉瓶48倒入漏斗47。顺便提到,漏斗47的主体设置一个重量或容积喂送器,该喂送器设有一个钻,这样就可以提高墨粉填注效率。
{显影组件与清洁组件结合及安装罩的方法}
下面请参阅图8,将已插入清洁组件C的侧板13s(左侧)中的连接销22插入臂19L的孔20L中,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彼此结合,使从臂19R伸出的转轴20R装配在清洁组件C的侧板13s(右侧)的槽21R中。在拆卸处理卡盒B的过程中当使用无线电钳或类似工具已将连接销22拉出时,首先将显影组件D的转轴20R装配在上述槽21R中,然后,将连接销22压过清洁组件C的孔21L,使连接销22的端部滑入臂19L的孔20L中。
最后,将显影组件D和清洁组件C的组合体与卡盒罩15装配,卡盒罩15借助小螺钉15d和销15c固定在清洁组件C上,其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
安装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的过程可总结如下:
(1)能够可卸式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4中的处理卡盒B包括:清洁组件C或第一组件,该组件支承感光鼓7;以及显影组件D或第二组件,该组件具有支承显影辊9c的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用于储存显影辊9c显影用的墨粉的墨粉盛放框架部分11,上述两组件彼此连接,使它们可以彼此相对转动,在检修这种处理卡盒B的方法中包括:
(a)使第一和第二组件彼此分离的组件分离步骤;
(b)从分离的第二组件拆除显影辊9c的显影辊拆卸步骤;以及
(c)辅助密封件安装步骤,在该步骤中,为了防止墨粉从显影辊9c和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之间泄漏,将作为附加密封件的密封件12s6沿着作为原来的密封件的防止“渗漏”密封件12s2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所述原来的密封件是沿着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纵向边缘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的。
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安装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的部分,相对于原来的防止“渗漏”密封件12s2来说,是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外侧上。
在将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即,附加密封件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的步骤中,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是以下述方式贴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的: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的内纵缘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和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的加强金属板12c两者上延伸。
另外,在将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即,附加密封件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的步骤中,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以下述方式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上:按照显影辊9c的圆周表面被显影辊9c的转动而移动的方向来说,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仍在相对于防止“渗漏”密封件12s2,即,原来的防止“渗漏”密封件的上游侧接触显影辊9c。
显影剂再次填注的步骤是在安装防止“渗漏”辅助密封件12s6的步骤之后进行的。
在显影辊安装步骤中安装在显影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2中的显影辊是新的显影辊或循环使用的显影辊9c。
进行处理卡盒B的检修无需再次密封显影剂释放开口11i,显影辊9c是通过该开口被供送储存在墨粉容器11A中的墨粉的。
{清洁组件的检修}
当检修显影组件时,也检修分离的清洁组件C。
图8表示感光鼓7、充电辊8和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图中看不到安装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的清洁片10a。图9是处于拆开状态的清洁组件C的立体图。图34表示用于借助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支承充电辊8的结构。
现在参阅图9,感光鼓7包括:中空铝筒7d,中空铝筒圆周表面涂覆感光层;安装在感光鼓7一端上的凸缘7j;以及安装在另一端上的凸缘7k。关于凸缘7j和7k的安装方法,将它们插入感光鼓7的相应端部,并通过胶合、卷边等方法固定在其上。凸缘7j具有鼓齿轮7b。凸缘7k具有转印辊驱动齿轮7n。已经分别穿过凸缘7j和7k的中心孔7j1和7k1的鼓轴7a(图中只画出左侧的,但右侧的是相同的)通过卷边法安装在支承板13c上。支承板13c已经安装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当将处理卡盒B装入设备主组件14时,鼓齿轮7b与设备主组件14的一个未画出的驱动齿轮啮合,转印辊齿轮7n与固定在转印辊4上的一个未画出的齿轮啮合。在清洁组件C和显影组件D结合之后,鼓齿轮7b和显影辊9c的显影辊齿轮9k处于彼此啮合状态。
如前所述,作为充电组件E的充电装置安装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现在参阅图9和34,充电辊8是由金属轴8a和弹性件8a2构成的,所述弹性件是围绕轴8a形成的具有中等电阻的橡胶辊。轴8a从充电辊8两端伸出。
现在参阅图34,每个充电辊轴承8b可滑动地装配在导槽8A2中,导槽中心线与充电辊8和感光鼓7的中心连线重合。导槽8A2是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清洁装置容器)的一部分。充电辊8的轴8a可转动地装配在充电辊齿轮8b中。以压缩状态设置在位于导槽8A2一端的一个簧座8A3和轴承8b之间的一个压簧8c将充电辊压向感光鼓7。因此,充电辊8保持压紧在感光鼓7上。充电辊8跟随感光鼓7的转动而转动。压簧8c由轴承8b保持。
充电辊8电连接于设备主组件14的一个高压电源。更具体来说,充电辊8的金属轴8a设置得与一个未画出的电极接触,该电极伸出处理卡盒B。所述未画出的电极的外端构成一个外部充电偏压触点120,接触点连接于成象设备主组件14的高压电源。
现在参阅图9,清洁片10a是由设置得与感光鼓7的母线部分接触的一个弹性片10a1和固定弹性片10a1的金属片10a2构成的。仍参阅图9,清洁片10a设有分别位于两纵向端的两个凹口,金属片10a设有分别位于两纵向端的两个孔10a3。清洁片固定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未画出的小螺钉穿过金属片10a2的孔10a3,并拧入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中,使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凸起(未画出)装配在金属片10a2的凹口10a3中。
与上面的描述相关,下面描述用于拆卸感光鼓7和充电辊8的方法。
现在参阅图5和6,首先拆卸牢固地将支承板13c固定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的小螺钉13b;并将支承板13c沿处理卡盒B的纵向移出。然后,分别将鼓轴7b拉出凸缘7j和7k的中心孔7j1和7k1,以及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侧板13s的孔13s1。
然后,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拆下感光鼓7;在处理卡盒B的宽度方向上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侧板13s之间移动感光鼓7。
通过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侧板13s的孔13s2拉出紧固器13h就可以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拆下充电辊组件E;通过拉动紧固器13h,同时借助无线电钳挤压紧固器13h的一对咬合爪使它们彼此更为趋近。这样就可以从孔13s2拉出紧固器13h。在拆下紧固器13h以后,在右侧抬起充电组件E,并向右拉动,使充电装置固定框架部分8A的左端面上的榫(未画出)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侧板13s的孔13s3脱出。
当实施上述的方法时,在清洁片10a和一个铲板10d之间形成一个开口G(图36)。该开口G沿处理卡盒B的纵向伸展,最后通过整个范围。
在拆卸充电辊组件E之后,垂直于充电辊的轴且平行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地移动充电辊8,同时在导槽8A1中向外滑动轴承8b。因此使轴承8b从导槽8A1脱出,而仍连接于充电辊8。然后,从轴8a拉下轴承8b,并拆下压簧8c。
拆下以后检验感光鼓7、充电辊8、轴承8b和压簧8c以确定它们是否还能再次使用。如果它们是可再次使用的,那么,当再次组装处理卡盒B时,将它们组装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中。如果它们不能再次使用,那么就用新的加以更换。感光鼓7的使用寿命显著长于处理卡盒B其它构件的寿命,因而通常可将墨粉用尽的处理卡盒的感光鼓7原样再次使用。
在将感光鼓7、充电辊8等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拆下之后,清除积存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中的废墨粉。
下面对照图35,36和37描述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清洁,即,积存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中的废墨粉的清除。
图35表示用于清洁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设备70。为了清洁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将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放置在上述清洁设备70的密封壳体70a中,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内的废墨粉通过一个抽真空设备抽走,同时借助一个振荡设备73的摇振装置77摇振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振荡设备73是用于围绕一根轴76b振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设备。
图36表示抽真空设备79的空气块79a的细部结构。整个空气块79a实际上是中空的。空气块79a的接触表面79g设置得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气密式接触,覆盖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开口G,该接触表面除去吹风开口79d和抽吸开口79e以外实际上完全被橡胶类物质构成的密封件79b完全覆盖。空气块79a内有一条送气管79c,它用于将空气吹入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送气管79b的空气出口79d处在前述的接触表面79g内,相邻于前述接触表面79g的一个纵向端部。空气块79a还具有抽吸管79f,抽吸管79f的空气进口79e也在前述接触表面79g内,相邻于接触表面79g的另一纵向端部。空气块79a的结构使得当设定在清洁位置M2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被下文将详述的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的固定部分72(下文称为“座”)沿箭头K3所示方向移动时,设有空气出口79d和空气进口的接触表面79g与清洁片10a和抽吸口片10d接触,从而完全覆盖清洁片10a和抽吸口片10d之间的开口G。现在参阅图36,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区域A1,A2和A3,即,相应于开口G的区域的、由图36中双点划线指示的区域,是准备密封的区域,通过其空气吸入的区域,以及通过其抽出的区域。上述区域A1,A2和A3相应于接触表面79g、空气出口79d和空气块79a的空气进口79e。抽真空设备79的结构使得从送气管79c的底侧供应的压缩空气Q1从气密地连接于空气进口A2的空气出口79d通过开口G(箭头Q2)送入设置得与空气块79a气密接触的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当空气吹入时,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内的废墨粉被空气携带,并随同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内的空气通过气密地连接于空气出口A3(箭头Q3)抽出,以便进一步吸向底侧(箭头Q4)。
漏出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和空气块79a的墨粉连同周围空气被一个辅助抽真空设备(未画出)通过一个周围空气抽吸开口78抽吸,如图35所示。
下面对照表示清洁设备70的图35和作为清洁设备70的工作流程图的图37,以及根据需要也对照图36来详述用于清洁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方法,以及清洁设备70的操作。
首先接通清洁设备70(真空吸尘器)(S1)。然后,将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即被清洁物体放置在座72上,所述座72设定在原始位置M1(S2)上。接着,将一个盖70b闭合(S3)。盖70b的闭合被一个传感器70d(门开关)检测到(S4)。一个未画出的夹紧设备的气缸被接通(S5),以便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顶面上施加压力。
因此,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被夹紧在座72的预定位置(S6)。然后,接通一个活塞杆直接连接于座72的气缸75(S7),使座72在一个滑座71上从原始位置M1滑至振荡设备73内的清洁位置M2(S8)。因此,开口G的边缘区域设置得气密地接触抽真空设备79(图36)的接触表面79g。然后,接通一个电机77a(S9),驱动摇振装置(77);固定在电机77a的轴上的曲柄销77b使架子77c围绕支承架子77c的销77d振荡。因此,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顶面上的一个点P(图3)被一个固定在臂77c,即,固定在架子77c上的一个板簧的末端的一个打翼77g以振动的方式击打(S10)。因此,附着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内表面上的废墨粉被震落以便被移动。然后,一个旋转致动器76被启动(S11),使振荡设备73的摆动台73a围绕一轴76b(通过一对螺旋齿轮连接于旋转致动器76)往复摆动一个角α(0°-80°)一段时间(S12),所述轴76b可摆动地支承所述摆动台73a。摆动台73a的所述角由止动器71a和71b控制,所述止动器的位置是可调节的。然后,抽真空设备79的压力控制阀(未画出)被打开(S13,S14),压缩空气从空气出口79d(图36)通过开口G吹入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同时从空气进口79e通过开口G抽吸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内的空气以及废墨粉。
然后,摆动台73a往复摆动一次(S15)。然后关闭旋转致动器76,其后确认摆动台被水平地设置(水平位置N1)(S17),电机77a被关闭(S18,S19),从而完成由摇振装置77对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振动击打。然后,压缩空气控制阀被闭合(S20,S21),气缸在返回方向上被加压,使已处于清洁位置M2的座72返回原始位置M1(S23)。然后,将未画出的夹紧装置的气缸关闭(S24),从座72松开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S25)。然后,盖70b被打开(S26),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被取出壳体70a(S27),完成了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清洁。
在图37的流程图的S9至S18期间,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被摇振装置77的击打是持续的,伴随着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摆动及废墨粉的抽吸。因此,附着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内表面上的废墨粉通过击打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而振落,并被顺利地移向开口G,被从空气出口79d吹出的压缩空气吹起在空气中,并通过空气进口抽吸。上述连续和同时的动作可保证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内的废墨粉被完全抽走,不留下任何墨粉。
在完成了墨粉的抽取之后,通过拆下原来穿过清洁片10a的金属片10a2拧入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中的未画出的小螺钉,从而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拆下清洁片10a。然后,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剥离抽吸口片10d。然后,将压缩空气吹入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同时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抽出空气,对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进行清洁操作。其后,用新的抽吸口片10d贴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然后,将新的清洁片10a设置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中,使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未画出的定位凸起装配在清洁片的凹口10a3中。然后,通过金属片10a3的孔10a3将未画出的小螺钉拧入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
然后,在充电装置固定框架部分8A上安装充电辊8,充电辊的轴8a已装好轴承8b,在轴承上已装好压簧8c,从而完成了充电组件E。更具体来说,轴承8b被分别装配在导槽8A1中,固定住充电辊,使压簧就轴承插入的方向来说位于前侧。完成了的充电组件E的纵向端部装配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侧板13s的孔13s2和13s3中。其后,将感光鼓7装配在位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纵向两端的侧板13s之间,使凸缘7j和7k的中心孔7j1和7k1分别与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的侧板13s的孔13s1对准,然后,将鼓轴7a穿过孔13s1,及孔7j1和7k1。在将鼓轴7a穿过孔13s1后,通过卷边固定在侧板13s上。鼓轴7a可滑动地装配在孔13j和13k中。换言之,装配好的感光鼓7可自由地围绕鼓轴7a转动。然后,用小螺钉13b将支承板13c固定在清洁装置固定框架部分13上。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用于检修处理卡盒的简单方法。
虽然针对上面描述的结构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细节,本申请的意图是覆盖那些有改进意图的,即,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那些修改和变化。
Claims (19)
1.能够可卸式装在电摄影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处理卡盒包括一个支承电摄影感光鼓的第一组件和一个第二组件,该第二组件包括支承显影辊的一个显影框架,并包括用于容纳显影辊用来显影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和一个设有显影剂供应开口的显影剂框架,所述供应开口用于向显影辊供应容纳在显影剂容纳部分中的显影剂,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彼此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a)一个使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彼此分离的组件分离步骤;
(b)一个拆卸安装在已被所述分离步骤分离的第二组件上的显影辊的显影辊拆卸步骤;
(c)一个用密封剂密封在显影剂框架和显影框架之间在两框架的一个纵向端部上的连接部分的密封步骤;
(d)一个将显影剂再次填注在已被所述分离步骤分离的第二组件的显影剂容纳部分中的显影剂再次填注步骤;
(e)一个将显影辊再次安装在已经被所述分离步骤分离的第二组件上的显影辊再次安装步骤;以及
(f)一个再次彼此连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组件再次连接步骤,从而再次制造处理卡盒而无需再次将墨粉密封件安装在已经拆封的显影剂供应开口上,拆封是在处理卡盒使用开始时除去墨粉密封件时进行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剂是可流动的,在所述密封步骤中,密封剂被施加在所述连接部分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步骤中,使用具有不同的流动性的不同的密封剂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剂包括具有相对较高流动性的密封剂,用于在所述显影框架的纵向端部的弯曲部分内的连接部分,以及具有相对较低流动性的密封剂,用于其它部分的连接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剂是由一个涂布器施加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再次填注步骤是在所述密封步骤之后进行的。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步骤是在连接部分的焊接部分和连接部分的不焊接部分上进行的。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步骤是在所述框架的相对的纵向两端进行的。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剂包括具有硬化性质的聚合材料和具有热塑性的聚合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硬化性质的聚合材料是硅粘合剂材料,具有热塑性的聚合材料是热熔化塑料树脂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步骤至少对所述框架之间的连接部分的不焊接部分进行。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影辊再次安装步骤中,显影辊是新的或再次使用的显影辊。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从第一组件拆卸电摄影感光鼓和用于清除留在电摄影感光鼓上的显影剂的清洁片的步骤,以及一个从第一组件清除由清洁片从电摄影感光鼓清除的显影剂的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在所述显影剂清除步骤之后在第一组件上安装一个新的或再次使用的电摄影感光鼓的步骤,以及一个安装一个新的或再次使用的清洁片的步骤。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沿显影辊框架的纵向,沿一个已安装在显影框架上的原来的密封件安装一个附加密封件的附加密封件安装步骤,以便防止显影剂通过显影辊和显影框架之间泄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附加密封件安装步骤中,通过将所述附加密封件的一个横向端部粘在显影框架和装在显影框架上的金属板上而将所述附加密封件安装在显影框架上。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附加密封件安装步骤中,所述附加密封件安装在显影框架上,使它相对于显影辊的转向来说在所述原来的密封件上游的位置接触显影辊。
18.如权利要求1,2,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在所述组件分离步骤之前拆卸覆盖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卡盒罩的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2,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件分离步骤中,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是通过下述方法彼此分离的:拆除安装在组件相对端部的一个接合部分上的销,以及松释设置在第一组件中另一个接合部分的槽和第二组件的榫之间的接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62480/2000 | 2000-03-07 | ||
JP2000062480A JP3188440B1 (ja) | 2000-03-07 | 2000-03-07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14620A CN1314620A (zh) | 2001-09-26 |
CN1158581C true CN1158581C (zh) | 2004-07-21 |
Family
ID=18582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11095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8581C (zh) | 2000-03-07 | 2001-03-07 | 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77829B2 (zh) |
EP (1) | EP1132785B1 (zh) |
JP (1) | JP3188440B1 (zh) |
KR (1) | KR100408618B1 (zh) |
CN (1) | CN1158581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64080B2 (ja) * | 2001-04-27 | 2004-09-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US6983113B2 (en) * | 2001-08-31 | 2006-01-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ycling method using a modified par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anufactured using the recycling method |
JP2003255804A (ja) * | 2001-12-07 | 2003-09-10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および現像装置の再生産方法 |
JP3592312B2 (ja) * | 2002-04-26 | 2004-11-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3720802B2 (ja) * | 2002-11-06 | 2005-11-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3970161B2 (ja) * | 2002-11-08 | 2007-09-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US6842595B1 (en) | 2003-10-29 | 2005-01-11 | Static Control Components, Inc. | Multi-level seal |
CA2492234A1 (en) * | 2004-01-12 | 2005-07-12 |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Preventing printer toner leakage |
JP2006084561A (ja) * | 2004-09-14 | 2006-03-30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
US20070104506A1 (en) * | 2005-08-01 | 2007-05-10 | Nitin Phadnis | Toner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making it and method of remanufacturing a toner cartridge |
US7315717B2 (en) * | 2005-08-18 | 2008-01-01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Developer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collecting method |
KR101116618B1 (ko) * | 2009-07-16 | 2012-03-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현상기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
JP5063792B2 (ja) * | 2010-05-18 | 2012-10-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CN102385299A (zh) * | 2010-09-06 | 2012-03-21 | 株式会社理光 | 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US9063456B2 (en) * | 2012-06-07 | 2015-06-23 | Clover Technologies Group, Llc | Seal configurations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765617A (zh) * | 2012-08-20 | 2012-11-07 |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办公设备侧面走纸系统用送纸压力导向辊 |
JP6415198B2 (ja) | 2013-09-12 | 2018-10-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576093B2 (ja) * | 2014-06-17 | 2019-09-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枠体 |
BR122018074174B1 (pt) | 2014-11-28 | 2023-12-1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ucho montável a um conjunto principal de aparelho de um aparelho formador de imagem |
TWI629577B (zh) * | 2017-06-07 | 2018-07-11 |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Toner cartridge |
JP7367476B2 (ja) * | 2019-11-13 | 2023-10-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34488A (ja) * | 1991-06-05 | 1993-05-28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ツジ及び前記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ツジの組立て方法及び前記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ツジを装着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
US5525183A (en) * | 1992-01-27 | 1996-06-11 | Bay-Bro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ditioning and resealing a toner cartridge |
JPH06130740A (ja) | 1992-10-19 | 1994-05-13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597024Y2 (ja) * | 1992-11-06 | 1999-06-28 |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US5966566A (en) * | 1993-03-24 | 1999-10-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ycle method f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3245481B2 (ja) | 1993-06-28 | 2002-01-15 | 松下電送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現像器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 |
JPH07181857A (ja) | 1993-12-22 | 1995-07-21 | Canon Inc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の組立て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H07319368A (ja) * | 1994-03-30 | 1995-12-08 | Canon Inc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368040B2 (ja) * | 1994-04-22 | 2003-0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容器のシール方法、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H07319362A (ja) * | 1994-05-19 | 1995-12-08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3382409B2 (ja) | 1995-04-28 | 2003-03-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方法 |
KR0174689B1 (ko) * | 1996-09-11 | 1999-04-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현상롤러의 고스트 방지장치 |
JP2000131940A (ja) * | 1998-10-27 | 2000-05-12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現像カ−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00
- 2000-03-07 JP JP2000062480A patent/JP3188440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03-01 US US09/795,188 patent/US657782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07 CN CNB01110953XA patent/CN115858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07 EP EP01302103A patent/EP113278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3-07 KR KR10-2001-0011622A patent/KR100408618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10100805A (ko) | 2001-11-14 |
EP1132785A3 (en) | 2006-09-06 |
JP3188440B1 (ja) | 2001-07-16 |
KR100408618B1 (ko) | 2003-12-06 |
EP1132785A2 (en) | 2001-09-12 |
US20010036373A1 (en) | 2001-11-01 |
EP1132785B1 (en) | 2011-05-11 |
US6577829B2 (en) | 2003-06-10 |
CN1314620A (zh) | 2001-09-26 |
JP2001249600A (ja) | 2001-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8580C (zh) | 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 | |
CN1158581C (zh) | 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 | |
CN1149449C (zh) |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 |
CN1158582C (zh) |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 |
CN1058794C (zh) | 光敏鼓、处理盒、成象装置及成象设备 | |
CN1049987C (zh) | 可安装处理盒的成象系统 | |
CN1235098C (zh) | 处理盒、电照相成像装置和电接触部件的装配方法 | |
CN1222847C (zh) | 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 | |
CN1061763C (zh) | 显影框、处理卡盒和成象设备 | |
CN100345072C (zh) | 处理盒的组装方法、处理盒的翻新生产方法及接合构件 | |
CN1072815C (zh) | 处理卡盒和成象设备 | |
CN1260943C (zh) | 处理盒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
CN2731503Y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54441C (zh) | 把圆柱构件与啮合构件连接的方法、圆柱构件、制版机芯及成象设备 | |
CN1497383A (zh) | 处理盒或显影装置的再生产方法 | |
CN2779451Y (zh) | 影像形成设备 | |
CN1145083C (zh) | 成象盒的再生方法 | |
CN1080734A (zh) | 处置盒与能安装上此处置盒的成象系统 | |
CN1268994C (zh) | 处理盒的再制作方法 | |
CN1135446C (zh) | 处理盒的再制作方法 | |
CN1080736A (zh) | 处理暗盒和可装配该处理暗盒的成像系统 | |
CN1499318A (zh) | 处理盒的翻新方法 | |
CN1135447C (zh) | 处理盒 | |
CN1811613A (zh) | 显影剂盒及其循环使用的方法 | |
CN1171128C (zh) | 处理盒的再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