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4728224A - 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8224A
CN114728224A CN202080080334.8A CN202080080334A CN114728224A CN 114728224 A CN114728224 A CN 114728224A CN 202080080334 A CN202080080334 A CN 202080080334A CN 114728224 A CN114728224 A CN 114728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port
flow path
inflow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03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炫揆
文太勋
韩斗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eiy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eiy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eiy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weiy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28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82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6Filter mounting adap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4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tration; Devices for indicating clogging
    • B01D35/157Flow control valves: Damping or calibrated pass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4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tration; Devices for indicating clogging
    • B01D35/157Flow control valves: Damping or calibrated passages
    • B01D35/1573Flow control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2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Nano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2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Nanofiltration
    • B01D61/025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2201/301Details of removable closures, lids, caps, filter heads
    • B01D2201/302Details of removable closures, lids, caps, filter heads having inlet or outlet por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过滤器组件,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器壳体,形成有第一流入口、第一流出口、第二流入口和第二流出口,第一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并用于过滤通过所述第一流入口流入的水,第二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滤器部位于垂直方向,用于过滤通过所述第二流入口流入的水,以及流路分离构件,用于划分流经所述第一过滤器部的水流路和流经所述第二过滤器部的水流路分隔;所述过滤器壳体具备凹部,所述凹部形成为沿所述过滤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凹陷,所述第一流入口和所述第一流出口形成在所述凹部上,在所述第一过滤器部过滤的净化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流出口排出,在所述第二过滤器部过滤的净化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流出口排出,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中形成为彼此朝向相同方向。

Description

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个过滤器被一体化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多个流入口和多个流出口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是将流入的水过滤后排出到外部并将饮用水提供给用户的装置。
这种净水器为了过滤流入的待处理水(例如,原水)而将三个或更多个单独的过滤器组合使用,这导致了产品系统复杂、产品中过滤器所占的体积增加、以及产品的整体尺寸增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已经提出了将两个过滤器复合化使用的技术。例如,将沉淀物过滤器和前置活性碳过滤器作为预处理过滤器的一体化的复合过滤器组件,或者将前置活性碳过滤器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一体化的复合过滤器组件等已被使用。
然而,现有技术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具有一个流入口和一个流出口,并且内部具有多个过滤器在流路中串联设置的形状。即,现有技术的复合过滤器组件被构造成将通过流入口流入的水通过第一个过滤器过滤,然后将从第一个过滤器过滤的水再次流入到第二个过滤器并过滤,最后通过流出口排出的结构。
像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复合过滤器组件的问题在于,因为容纳在其内部的过滤器的更换周期不同,所以在一部分过滤器达到更换周期的情况下,必须整体地更换复合过滤器组件,因此未达到使用期限的过滤器也需要被更换。
另外,现有技术的复合过滤器组件的问题在于,由于多个过滤器串联设置,因此其它过滤器或组件不能安装在过滤器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KR 10-2003-0096867 A
专利文献2KR 10-2008-0101567 A
专利文献3KR 10-2009-0014436 A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为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该复合过滤器组件具有多个过滤器部、多个流入口和多个流出口。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该复合过滤器组件可以容易地执行将复合过滤器组件安装在净水器的流路中或将复合过滤器组件从净水器的流路中分离的操作。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流路构造的自由度高。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该复合过滤器组件可以使复合化的过滤器多样化。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该复合过滤器组件可以使具有相似过滤器更换周期的过滤器复合化。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该复合过滤器组件可以减少净水器中具有的过滤器的总数并可以实现产品的小型化。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该复合过滤器组件可以通过减少更换的过滤器的数量来提高管理效率性。
解决课题方法
作为实现如上目的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过滤器组件,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器壳体,形成有第一流入口、第一流出口、第二流入口和第二流出口,第一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用于过滤通过所述第一流入口流入的水,第二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滤器部位于垂直方向,用于过滤通过所述第二流入口流入的水,以及流路分离构件,用于划分流经所述第一过滤器部的水的流路与流经所述第二过滤器部的水的流路;所述过滤器壳体具备凹部,所述凹部形成为沿所述过滤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凹陷,所述第一流入口和所述第一流出口形成在所述凹部上,在所述第一过滤器部过滤的净化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流出口排出,在所述第二过滤器部过滤的净化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流出口排出,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中形成为彼此朝向相同方向。
所述过滤器壳体可以包括:第一空间部,具有截面为圆形的内部空间;第二空间部,具有围绕所述凹部且截面为环形的内部空间。
此外,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部中,所述第二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第二空间部中,所述流路分离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器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部之间,以能够划分所述第一空间部与所述第二空间部。
另外,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下部,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上部,所述第二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下部。此时,在所述第一过滤器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部之间形成有连接流路,所述连接流路能够使水流入到所述第一过滤器部或能够使水从所述第一过滤器部流出,所述流路分离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过滤器部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流路分离。另外,所述流路分离构件可以构成为上侧盖,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过滤器部的上端。
此外,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可以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上形成为朝向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下方。
另外,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可以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下表面。或与此不同,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均可以形成在所述凹部上。
此外,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的各端部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
另外,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可以具有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表面突出的形状或者凹陷的形状。
此外,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构成为复合过滤器,该复合过滤器设置有串联在流路上的多个过滤器元件。
另外,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部中的任意一个可以构成为预处理过滤器,并且其余一个可以构成为后处理过滤器。
此外,所述第一过滤器部的径向外侧可以形成有第一流入流路,并且中心部形成有第一流出流路,所述第二过滤器部的径向外侧可以形成有第二流入流路,并且中心部形成有第二流出流路。
另外,所述过滤器壳体可以由壳体主体以及与该壳体主体结合的壳体盖一体形成,所述第二过滤器部、所述流路分离构件和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可以在一体地形成的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从下至上依次层叠。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以及主过滤器,能够比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中的过滤器材料过滤更细微的颗粒;待处理水能够通过流经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的第一过滤器部和第二过滤器部中的任意一个、所述主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部中的其余一个的流路提供给用户。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净水器还包括:复合过滤器安装部,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对应的连接端口;并且通过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的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与所述连接端口插接结合,能够一次性实现多个流路的连接。
此时,所述连接端口可以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对应的凹陷或凸出的形状,以能够与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插接结合。
另外,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可以构成为预处理过滤器,该预处理过滤器设置在所述主过滤器前端的流路上,所述第二过滤器部可以构成为后处理过滤器,该后处理过滤器设置在所述主过滤器后端的流路上。
此外,所述净水器可以构成为,通过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的所述第一流出口排出的净化水经过所述主过滤器流入到所述第二流入口,或者,通过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的所述第二流出口排出的净化水经过所述主过滤器流入到所述第一流入口。
另外,在所述主过滤器前端的流路中可以设置分支流路,所述分支流路能够使从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提供到所述主过滤器的净化水不经过所述主过滤器而提供给用户。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净水器还可以包括施加压力部,该施加压力部设置在所述主过滤器的前端的流路上,以能够对供给到所述主过滤器的水施加压力,所述主过滤器包括反渗透膜过滤器。
发明效果
根据具有这样的构造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复合多个过滤器部的情况下,可获得能够设置多个流入口和多个流出口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以获得将复合过滤器组件容易地安装在净水器的流路或从净水器的流路分离操作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具有流路构造的自由度高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以获得使可实现复合化的过滤器多样化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具有可以使过滤器更换周期相似的过滤器复合化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以获得减少设置在净水器中的过滤器的整体数量并且达到产品小型化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具有减少更换的过滤器的数量,从而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复合过滤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a部分是上侧方向的立体图,b部分是下侧方向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复合过滤器组件的沿图1的a部分的I-I’线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分解状态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为了放大示出图2所示的截面图而省略上下方向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和净水器的复合过滤器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变形例的沿图1的a部分的I-I’线的截面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具有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的一实施例的水配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被修改为各种其它形态,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以下描述的实施例被限定。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为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而被提供。在附图中,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可能被夸大以便更清楚地描述。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应的元件。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区分和指代两个相似的元件,不意指“第一”和“第二”按顺序配置。
尤其,应当事先理解的是,在包括权利要求书在内的本说明书中,诸如上侧、上部、下侧、下部、侧面、前面、后面等的表达是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向来表达的,如果适用的对象的方向改变,则可以不同地表达。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实施例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净水器10的实施例。
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实施例
首先,将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立体图,其中,图1的a部分是上侧方向的立体图,图1的b部分是下侧方向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沿图1的a部分的I-I’线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分解状态的截面图;图4示出了为了放大示出图2所示的截面图而省略上下方向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和净水器10的复合过滤器安装部F的示意图;图6是图2所示的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变形例的沿图1的a部分的I-I’线的截面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可以配置为包括过滤器壳体101、第一过滤器部110、第二过滤器部120和流路分离构件130。
首先,过滤器壳体101可以由壳体主体102以及与其结合的壳体盖103一体地形成。
并且,如图1至图4所示,壳体主体102和壳体盖103在接合部104处接合。这样的接合部104例如可以通过如下工序来形成,即在壳体主体102和壳体盖103的任一侧上形成熔接肋,并在另一侧上形成用于容纳熔接肋的熔接槽,之后将壳体主体102与壳体盖103彼此相对地旋转,使熔接肋随着外周表面与熔接槽的内周表面摩擦而熔合到熔合槽中。然而,只要能够实现壳体主体102与壳体盖103之间的防水性,壳体主体102与壳体盖103的接合方式不限于上述的熔合接合,并且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尽管在图1至图4中示出了壳体主体102位于下侧,壳体盖103位于上侧,但是其位置可以改变。另外,尽管在图1至图4中示出了在壳体主体102中形成有熔接肋,并且在壳体盖103中形成有熔接槽,但是熔接肋和熔接槽的位置可以改变。另外,尽管在图1至图4中示出了壳体盖103结合到壳体主体102的上侧,但是只要通过壳体主体102和壳体盖103的结合可以在过滤器壳体101中形成内部空间,则过滤器壳体101可以具有壳体盖103分别形成在壳体主体102的上侧和下侧上的结构,并且壳体主体102也可以被制造为两个或更多个,之后被一体化结合。
此外,过滤器壳体101可以包括凹部105,该凹部105沿壳体主体102的长度方向从一端(图2中的下部)向另一端形成预定深度的凹陷。这样的凹部105可以在模制壳体主体102或壳体盖103时,与壳体主体102或壳体盖103一体地形成。
如图1至图5所示,这样的凹部105可以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下部,但不限于此,凹部105也可以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上部。但是,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将以图1至图5所示的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下部形成凹部105的情况为示例进行说明。
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过滤器壳体101可以包括:第一空间部A1,具有截面为圆形的内部空间;以及第二空间部A2,具有围绕凹部105且截面为环形的内部空间。
这种凹部105的凹面106上可以形成稍后将描述的流入口(第一流入口P1)和流出口(第一流出口P2)。
另一方面,图2至图5示出了在凹部105的凹面106形成与第一过滤器部110连接的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然而凹部105上还可以形成与第二过滤器部120连接的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
此外,与第一过滤器部110连接的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以及与第二过滤器部120连接的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均可以形成在凹部105的凹面106。即,第二过滤器部120的流路通过改变第二空间部A2的内部流路,使第二流入口P3与第二流出口P4连接,从而可以在凹面106同时安装四个流入/流出口,即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此时,考虑到凹面106的面积比较狭窄,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可以设置成矩形,但不限于此,它们也可以设置成直线(排成一列)或者之字形。
如上所述,通过在过滤器壳体101中形成凹部105以及在凹面106上形成流入口(第一流入口P1和/或第二流入口P3)以及流出口(第一流出口P2和/或第二流出口P4),流入口(第一流入口P1和/或第二流入口P3)以及流出口(第一流出口P2和/或第二流出口P4)可以通过凹部105暴露到外部。因此,可以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下方,通过具有开口结构的凹部105将配管连接到流入口(第一流入口P1和/或第二流入口P3)以及流出口(第一流出口P2和/或第二流出口P4),从而具有可以容易地连接配管的优点。
此外,当在凹面106上形成流入口(第一流入口P1和/或第二流入口P3)以及流出口(第一流出口P2和/或第二流出口P4)并且流入口(第一流入口P1和/或第二流入口P3)以及流出口(第一流出口P2和/或第二流出口P4)的端部不向过滤器壳体101的下表面109外侧暴露时,可以防止流入口(第一流入口P1和/或第二流入口P3)以及流出口(第一流出口P2和/或第二流出口P4)在配送或搬运过程中损坏或破损。即,为了更换复合过滤器组件200,需要将复合过滤器组件100配送或交付给用户,可在上述过程中可以防止流入口(第一流入口P1和/或第二流入口P3)以及流出口(第一流出口P2和/或第二流出口P4)被损坏或破损。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将以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形成于凹部105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在过滤器壳体101中可以形成有:第一流入口P1,供水流入至第一过滤器部110;第一流出口P2,供从第一过滤器部110过滤的水流出;第二流入口P3,供水流入至第二过滤器部120;以及第二流出口P4,供从第二过滤器部120过滤的水流出。另一方面,虽然图1至图5示出了第二流出口P4、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和第二流入口P3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沿直线设置的构造,但是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的排列顺序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根据设置在过滤器壳体101内部的第一过滤器部110和第二过滤器部150的结构而改变。此外,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的设置形状也不限于直线排列,还可以改变为之字形或方形等各种形状。
此外,为了便于在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分别连接净水器10内部流路,或者进行从净水器10内部流路分离的操作,所述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在过滤器壳体101中可以形成为朝向相同方向。例如,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可以形成为朝向过滤器壳体101的下侧方向。通过这种构造,如图5所示,在将过滤器壳体101的下方朝向净水器10内部的复合过滤器安装部F配置的状态下,可将过滤器壳体101容易地连接到复合过滤器安装部F。
此外,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可以形成在凹部105的凹面106,并且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可以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一个表面,即可以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下表面109,当从底部仰视时,可以设置在直线上(排成一列)。
另外,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可以构成为朝向过滤器壳体101的下方,但是也可以被构成为朝向上方。此外,尽管在图1至图4中示出了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形成在壳体主体102上,但是当壳体主体102位于过滤器壳体101的上侧并且壳体盖103位于过滤器壳体101的下侧时,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也可以形成在壳体盖103上。另外,如上所述,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也可以均形成在凹部105的凹面106上。
如上所述,通过与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的设置位置相关的构成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容易地连接复合过滤器组件100和净水器10的内部流路,或者可以容易地将复合过滤器组件100与净水器10的内部流路分离。例如,如图5所示,复合过滤器安装部F具有分别与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对应的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第二流入侧连接端口Q3和第二流出侧连接端口Q4。在这种情况下,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端口(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第二流入侧连接端口Q3、第二流出侧连接端口Q4)插接结合,以一次实现多个流路连接,从而可获得可以容易地执行将复合过滤器组件100安装在净水器10的流路上或者从流路分离的操作的效果。
另一方面,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下表面109,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则形成在从过滤器壳体101的下表面109凹陷而形成的凹部105的凹面106上。由此,形成在凹面106上的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的安装位置(高度)与形成在下表面109的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的安装位置(高度)存在差异。考虑到这一点,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和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处可连接延伸管C1、C2,从而可与从过滤器壳体101的下表面隔开间隔的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连接。这种延伸管C1、C2可以具有其端部形成连接端口(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的构造,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连接端口(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形成在与其它连接端口(第二流入侧连接端口Q3、第二流出侧连接端口Q4)相同的平面(高度),并事先在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流入口(第一流入口P1)和流出口(第一流出口P2)连接延伸管C1、C2后,连接到复合过滤器安装部F的连接端口(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
并且,所述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的各端部可具有相同的高度(即可以形成在同一平面上)。为此,如图6所示,第一流入口P1可以具有通过第一端口延伸管PC1延伸的结构,并且第一流出口P2可以具有通过第二端口延伸管PC2延伸的结构。此时,第一端口延伸管PC1和第二端口延伸管PC2可以与过滤器壳体101一体地形成,以确保制造的便捷性和/或硬度,但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在被制造为独立的部件后连接到过滤器壳体101。
如上所述,当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的端部形成在同一平面上时,无需安装图5所示的延伸管C1、C2,因此将过滤器壳体101安装到复合过滤器安装部F时,可以防止具有突出结构的延伸管C1、C2受损。
另一方面,在图1至图5中示出,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具有从过滤器壳体101的表面(凹面106、下表面109)突出的形状,此外,在图5中示出,分别与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对应的连接端口(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第二流入侧连接端口Q3、第二流出侧连接端口Q4)具有凹陷的形状。但是,只要两者具有彼此插接结合的结构,突出形状与凹陷形状也可以相反地设置,或者可以具有突出形状与凹陷形状相互组合的构造。例如,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可以具有在过滤器壳体101的表面(凹面106、下表面109)凹陷的形状,分别与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对应的连接端口(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第二流入侧连接端口Q3、第二流出侧连接端口Q4)则可以具有突出的形状,并且也可以具有两者相互插接结合的结构。如上所述,当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具有在过滤器壳体101的表面(凹面106、下表面109)凹陷的形状时,由于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不会向过滤器壳体101的外部突出,因此可以防止配送或搬运过程中的损坏或破损。即,为了更换复合过滤器组件200,需要将复合过滤器组件100配送或交付给用户,在这个过程可以防止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的损坏或破损。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第二空间部A2形成围绕位于其中心的凹部105的呈环形截面的内部空间,因此与凹部105对应的空间可以具有被填充的形状,以便形成第二空间部A2。例如,如图6所示,当与第一过滤器部110连接的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被配置为朝向过滤器壳体101的下表面109侧延伸并且可以在过滤器壳体101的外部将配管连接到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时,也可以构成为填充除了端口延伸管(第一端口延伸管PC1、第二端口延伸管PC2)以外的凹部105的空间。如上所述,凹部105通过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下侧的中心位置形成流路,可以使得与过滤器壳体101上侧的第一过滤器部110连通的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可进行配管连接。因此,如图2和图6所示,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中,凹部105不限于具有中空结构,如果可以通过配管方式使相当于凹部105的空间与第一过滤器部110连接,则不排除相当于凹部105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被填充的形式。
另外,第一过滤器部110容纳在过滤器壳体101的内部,并且过滤通过第一流入口P1流入的水。由第一过滤器部110过滤的净化水可以通过第一流出口P2排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过滤器部110可包括:第一过滤器材料111,用于过滤水;第一上侧盖113,结合在第一过滤器材料111的上部以支撑第一过滤器材料111;以及第一下侧盖115,结合在第一过滤器材料111的下部以支撑第一过滤器材料111。
此外,第二过滤器部120容纳在过滤器壳体101的内部,以相对于第一过滤器部110位于垂直方向,并且过滤通过第二流入口P3流入的水。由第二过滤器部120过滤的净化水可以通过第二流出口P4排出。此时,第二过滤器部120可以包括:第二过滤器材料121,用于过滤水;以及第二下侧盖125,结合在第二过滤器材料121的下部以支撑第二过滤器材料121。
参照图2至图4,虽然视图中示出了第一过滤器部110和第二过滤器部120分别配置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上部和下部,但是其位置不限于此。但是,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如图2至图4所示,将以第一过滤器部110容纳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上部且第二过滤器部120容纳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下部为例进行描述。
如上所述,当凹部105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下部时,第一空间部A1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上部,并且第二空间部A2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下部。由此,第一过滤器部110容纳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上部的第一空间部A1,并且第二过滤器部120容纳在过滤器壳体101的下部的第二空间部A2。
另一方面,图1至图4和图6虽然示出了过滤器壳体101的内部容纳有两个过滤器部,即容纳有第一过滤器部110和第二过滤器部120,但是设置在过滤器壳体101的内部的过滤器部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容纳三个或更多个过滤器部。如上所述,当三个或更多个过滤器部容纳在过滤器壳体101时,可以在过滤器壳体101中形成与过滤器部的数量相对应数量的流入口和流出口。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为了示出第一过滤器部110和第二过滤器部120指代不同的部件而使用了术语“第一”和“第二”,因此,按水流顺序,即在流路中设置时,第一过滤器部110既可以位于第二过滤器部120的上游,也可以位于下游。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在稍后将描述的图7的水配管图中,示出了在流路上第一过滤器部110位于第二过滤器部120的上游的示例,并且在图4所示的水的流向是以图7的水配管图为基准。
另外,构成第一过滤器部110的第一过滤器材料111和构成第二过滤器部120的第二过滤器材料121可分别从单一的过滤器元件中选择,例如可以从沉淀物过滤器、前置活性碳过滤器、后置活性碳过滤器、抗菌过滤器、各种功能性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RO膜滤器)、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纳米过滤器(纳米捕集器)等公知的过滤器材料中选择。
此时,由于构成第一过滤器部110的第一过滤器材料111和构成第二过滤器部120的第二过滤器材料121可以由过滤器更换周期相似的过滤器构成,因此,可以最大化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尽管构成第一过滤器部110的第一过滤器材料111和构成第二过滤器部120的第二过滤器材料121可分别仅包括上述的过滤器元件中的一种,但是构成第一过滤器部110的第一过滤器材料111和构成第二过滤器部120的第二过滤器材料121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复合结合两个或更多个过滤器元件构成。这样,当第一过滤器部110和/或第二过滤器部120由两个或更多个过滤器元件复合结合的复合过滤器构成时,复合地包括在第一过滤器部110和/或第二过滤器部120的两个或更多个过滤器元件可以串联设置在流路上。
例如,第一过滤器部110和第二过滤器部120中的任意一个可构成为预处理过滤器,而另一个可构成为后处理过滤器构成,并且该预处理过滤器可以由沉积物过滤器和前置活性碳过滤器的复合过滤器构成,并且后处理过滤器可以由包括后置活性碳过滤器的单一过滤器或复合过滤器构成。当第一过滤器部110构成为包括沉淀物过滤器和前置碳过滤器的预处理过滤器(复合过滤器)时,通过第一流入口P1流入到第一过滤器部110的水经过沉淀物过滤器并被过滤,然后经过过滤器再进行过滤后,可以通过第一流出口P2流出。为了形成这种串联方向的流路,当水的流动方向为从上到下时,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层叠两个或者更多个过滤元件,在水的流动方向为径向时,可以在径向上设置两个或者更多个过滤元件。
如参照图2至图4所述,第一过滤器部110可以设置在相当于过滤器壳体101上部的第一空间部A1中,第二过滤器部120可以设置在相当于过滤器壳体101的下侧的第二空间部A2中。在这种情况下,流经第一过滤器部110的水的流路和流经第二过滤器部120的水的流路可由流路分离构件130彼此分隔。即,在第一过滤器部110的下侧和第二过滤器部120的上侧之间,形成有连接流路LLC,用于供水流入第一过滤器部110或供水从第一过滤器部110流出,流路分离构件130将与第一过滤器部110连通的连接流路LLC与第二过滤器部120的流路分隔。由此,流路分离构件130划分与第一过滤器部110连通的流路(第一流入流路LL1、第一流出流路LL2、连接流路LLC)以及与第二过滤器部120连通的流路(第二流入流路LL3、第二流出流路LL4)。
参照图2至图4,流路分离构件130设置在与凹部105的凹面106相邻的位置,以分隔第一空间部A1和第二空间部A2。即,流路分离构件130封闭第二空间部A2的上端,使得容纳在第二空间部A2中的第二过滤器部120的上端与连接流路LLC分隔。
另外,如上所述,第二过滤器部120容纳在过滤器壳体101下部的第二空间部A2中,第一过滤器部110容纳在过滤器壳体101上部的第一空间部A1中,流路分离构件130设置在第一过滤器部110与第二过滤器部120之间。因此,如图3所示,在一体地构成的过滤器壳体101的内部空间中,第二过滤器部120、流路分离构件130和第一过滤器部110从过滤器壳体101从下至上依次层叠。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过滤器部110可在径向外侧形成第一流入流路LL1,并且可在中心部形成第一流出流路LL2。如上所述,供水流入的区域宽时,第一过滤器部110的第一过滤器材料111与所流入的水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可以整体使用第一过滤器材料111,从而提高过滤器的使用效率。此外,流入第一流入口P1的水通过连接流路LLC供应到第一流入流路LL1并且在第一过滤器材料111中过滤后移动到第一流出流路LL2,之后可以经过第一下侧盖115的排出口116排放到第一流出口P2。此时,流路分离构件130可以构成为使连接流路LLC与第二过滤器部120的上端分离。
并且,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过滤器部120可在径向外侧形成第二流入流路LL3,并且可在中心部形成第二流出流路LL4。如上所述,供水流入的区域宽时,第二过滤器部120的第二过滤器材料121与流入的水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可以整体使用第二过滤器材料121,从而提高过滤器的使用效率。另外,流入到第二流入口P3的水可以经过第二流入流路LL3流入到第二过滤器部120的第二过滤器材料121的径向外侧部分。之后,通过从第二过滤器材料121的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中心部)移动而被过滤的净化水可以在移动至第二流出流路LL4后通过第二个流出口P4排出。
另一方面,在图2至图4中,尽管示出了在第一过滤器部110的径向外侧形成第一流入流路LL1,在中心部形成第一流出流路LL2,在第二过滤器部120径向外侧形成第二流入流路LL3,并且在中心部形成第二流出流路LL4,但是上述第一流入流路LL1和第一流出流路LL2的位置,以及第二流入流路LL3和第二流出流路LL4的位置也可以与图2至图4所示的位置相反地形成。此外,与第一流入流路LL1连接的第一流入口P1、与第一流出流路LL2连接的第一流出口P2、与第二流入流路LL3连接的第二流入口P3、与第二流出流路LL4连接的第二流出口P4的位置和顺序也可根据第一流入流路LL1、第一流出流路LL2、第二流入流路LL3、第二流出流路LL4的设置结构变更为各种形式。
另一方面,流路分离构件130可以与第一过滤器部110的构成元件或第二过滤器部120的构成元件单独设置,但是为了减少部件的数量,可以由支撑第二过滤器部120的第二过滤器材料121的上端的上侧盖构成。即,流路分离构件130在将与第一过滤器部110连通的流路(第一流入流路LL1、第一流出流路LL2、连接流路LLC3)与第二过滤器部120连通的流路(第二流入流路LL3、第二流出流路LL4)分隔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支撑第二过滤器材料121的上端的作用。此时,如图3所示,流路分离构件130可以以结合到第二过滤器材料121的上端的状态容纳在过滤器壳体101的第二空间部A2中。
净水器10的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7说明包括参照图1至图5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净水器10的一实施例。
图7是适用图1所示的具有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净水器10的一实施例的水配管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净水器10可构成为包括参照图1至图5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和主过滤器200。即,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净水器10可包括复合过滤器组件100和主过滤器200作为过滤部20。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净水器10还可包括施加压力部30,以及图5中所示的复合过滤器安装部F。
如通过图1至图5所描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可被构成为包括第一过滤器部110和第二过滤器部120。
另外,如图7所示,当同时使用复合过滤器组件100和主过滤器200形成流路时,待处理水可通过依次流经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第一过滤器部110和第二过滤器部120中的任意一个、主过滤器200、第一过滤器部110和第二过滤器部120中的另一个的流路提供给用户。
此时,根据第一过滤器部110、第二过滤器部120、主过滤器200的流路连接结构,可被构成为,在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第一过滤器部110过滤后,通过第一流出口P2排出的净化水经过主过滤器200流入到第二过滤器部120的第二流入口P3,或者,可被构成为,在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第二过滤器部120过滤后,通过第二流出口P4排出的净化水经过主过滤器200流入到第一过滤器部110的第一流入口P1。
由此,在流路上设置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第一过滤器部110时,可设置在主过滤器200和第二过滤器部120的上游,也可设置在主过滤器200和第二过滤器部120的下游。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7的水配管图中,第一过滤器部110将被描述为位于第二过滤器部120的上游。
此外,设置在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的设置顺序或设置形状可以进行各种改变,但为了便于描述,如图7的水配管图所示,以在图1至图5所示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为基准,将第二流出口P4、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和第二流入口P3从左到右设置在一直线上的构造为例进行描述。
首先,第一过滤器部110可以由单一的过滤器元件组成,但是也可以被构成为包括沉淀物过滤器和前置活性碳过滤器的预处理过滤器(复合过滤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一流入口P1流入到第一过滤器部110的水可以在经过沉淀物过滤器的同时被过滤,然后经过前置活性碳过滤器进一步过滤之后,通过第一流出口P2流出。如上所述,为了使第一过滤器部110有效地执行预处理过滤器(复合过滤器)的功能,第一过滤器部110可以具有大的体积,为此,如图2至图4所示,可以构造成第一过滤器部110容纳在第一空间部A1中,所述第一空间部A1具有比第二空间部A2相对大的体积且截面为圆形。
此外,第二过滤器部120可以构成为包括后置活性碳过滤器的后处理过滤器,通过第二流入口P3流入到第二过滤器部120的水在经过后置活性碳过滤器的同时被过滤后,通过第二流出口P4流出。这种第二过滤器部120也可以组合安装活性碳过滤器和抗菌过滤器等功能性过滤器。
另外,主过滤器200可以被配置为能够过滤比设置在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第一过滤器部110的第一过滤器材料111以及第二过滤器部120的第二过滤器材料121更细微的颗粒。即,设置在净水器10的过滤部20的过滤器中,主过滤器200可以由过滤最细微颗粒的过滤器构成。
这样的主过滤器200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过滤器,例如反渗透膜过滤器(RO膜过滤器)、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纳米过滤器(纳米捕集器)等。在图7所示的净水器10中,作为主过滤器200使用了反渗透膜过滤器,但是不限于此。然而,为了便于说明,在下文中,将以使用反渗透膜过滤器作为主过滤器20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对反渗透膜过滤器使用与主过滤器200相同的附图标记“200”。
此外,为对提供到主过滤器200,特别是对反渗透膜过滤器的水施加压力,施加压力部30可被设置在反渗透膜过滤器200前端的流路中,并且作为一个示例可被构造为泵体。
另外,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净水器10可以包括复合过滤器安装部F。所示复合过滤器安装部F具有分别与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对应的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第二流入侧连接端口Q3和第二流出侧连接端口Q4。
在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的设置位置(高度)与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设置位置(高度)彼此不同,为了补偿这种高度差,在复合过滤器安装部F的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和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可以连接有延伸管C1、C2,以便连接到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的变形例所示,当通过端口延伸管(第一端口延伸管PC1、第二端口延伸管PC2)使第一流入口P1和第一流出口P2的端口具有与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的端口相同的高度时,可以不安装如图5所示的延伸管C1、C2。由此,可以防止具有突出结构的延伸管C1、C2在将过滤器壳体101组装到复合过滤器安装部F时被损坏。
通过这种连接结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端口(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第二流入侧连接端口Q3、第二流出侧连接端口Q4)插接结合,从而一次实现多个流路连接。
另一方面,在图1至图5中,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具有从过滤器壳体101的表面(凹面106、下表面109)突出的形状,此外,在图5中,分别与其对应的连接端口(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第二流入侧连接端口Q3、第二流出侧连接端口Q4)具有凹陷的形状。但是,如果两者具有彼此插接结合的结构,突出形状与凹陷形状也可以相反地设置,或者可以具有突出形状与凹陷形状彼此组合的构造。例如,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可以在过滤器壳体101的表面(凹面106、下表面109)具有凹陷的形状,分别与其对应的连接端口(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Q1、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Q2、第二流入侧连接端口Q3、第二流出侧连接端口Q4)则可以具有突出的形状,并且它们彼此可以具有插接结合的结构。如上所述,当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具有凹陷的形状时,由于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不会从过滤器壳体101的表面(凹面106、下表面109)突出,因此可以防止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在配送或搬运过程中的损坏或破损。即,为了更换复合过滤器组件100,需要将复合过滤器组件100配送或交付给用户,在这种过程可以防止第一流入口P1、第一流出口P2、第二流入口P3和第二流出口P4被损坏或破损。
另外,为了借助过滤部20的复合过滤器组件100和主过滤器200执行过滤,如图7所示,在净水器10的内部可以形成用于安装各种部件的多个流路。
例如,当打开为了供水或断水而开关的给水阀FV时,待处理水(原水)通过一次过滤器入水流路L1流入到复合过滤器组件100的第一流入口P1。这样的给水阀FV可以设置在施加压力部30的前端的流路中,例如,可以设置在一次过滤器出水流路L2中。另外,可以在一次过滤器入水流路L1中设置调节器RV,用于以一定量的压力调节原水。流入到第一流入口P1的水通过第一过滤器部110被过滤,并且在第一过滤器部110中一次过滤的一次净化水通过第一流出口P2排出。
通过第一流出口P2排出的一次净化水通过一次过滤器出水流路L2供给到施加压力部30。此时,在一次过滤器出水流路L2中可以设置有测量一次净化水的流量的第一流量传感器FS1、给水阀FV、测量一次净化水的TDS(总溶解固体)的第一TDS传感器TDS1和测量一次净化水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TS1。
此外,由于仅靠原水的压力可能无法在反渗透膜过滤器200中进行充分的过滤,因此可以驱动施加压力部30以对供给至反渗透膜过滤器200的水施加压力。
由施加压力部30施加压力的一次净化水通过主过滤器入水流路L3流入到反渗透膜过滤器200。此时,可以在主过滤器入水流路L3中设置用于测量流入到反渗透膜过滤器200的水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PS。
流入到反渗透膜过滤器200中的一次净化水被分为,通过设置在反渗透膜过滤器200的膜的二次净化水和未能通过该膜的浓缩水(生活用水)。浓缩水可以通过排水流路LD排出至排水口D。此时,可以在排水流路LD设置用于限制通过排水流路LD排出的浓缩水的量或比率(在流入反渗透膜过滤器流入的水中,作为净化水排出的水和作为浓缩水排出的水的比率)的阻力阀DV。即,由于阻力阀DV的流路直径小,从而在反渗透膜过滤器200中形成过滤压力,通过该压力,一部分的水可以经过反渗透膜过滤器200的膜被过滤,并且剩余的水可作为浓缩水被排出。
另一方面,经由设置在反渗透膜过滤器200中的膜并被过滤的二次净化水通过二次过滤器入水流路(主过滤器出水流路)L4,并借助第二流入口P3流入到第二过滤器部120并被过滤。此时,在二次过滤器入水流路(主过滤器出水流路)L4中可以设置用于防止水从第二过滤器部120侧逆流到反渗透膜过滤器200的止逆阀CV、用于测量从反渗透膜过滤器200过滤的二次净化水的TDS(总溶解固体)的第二TDS传感器TDS2和用于测量从反渗透膜过滤器200过滤的二次净化水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TS2。
并且,在第二过滤器部120中过滤的二次净化水通过第二流出口P4流入到二次过滤器出水流路L5,然后可以通过由水龙头或水阀等制成的第一取水部S1提供给用户。另外,在二次过滤器出水流路L5可以设置测量通过第一取水部S1取出的水的流量的第二流量传感器FS2,以及当施加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时,产生信号的高压开关HPS。即,当第一取水部S1的取水结束并且二次过滤器出水流路L5的压力增加时,控制部(未示出)基于从高压开关HPS产生的信号,关闭给水阀FV或停止施加压力部30的运行,以阻断供应至反渗透膜过滤器200的水。
另一方面,为了通过由水龙头或水阀制成的第二取水部S2将仅通过第一过滤器部110过滤的一次净化水提供给用户,也可以设置分支流路L6。
为了将从复合过滤器组件100供给到主过滤器200的一次净化水不经过主过滤器200提供给用户,这些分支流路L6可以设置在主过滤器200的前端的流路中,例如可以设置在一次过滤器出水流路L2中。通过设置这样的分支流路L6,可以将从复合过滤器组件100过滤的净化水用于多种用途。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净水器10通过复合化多个过滤器部,可以减少包括在净水器10中的过滤器的整体数量,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并且通过减少要替换的过滤器的数量,可以提高维护的效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净水器10通过设置多个流入口和多个流出口,不仅可以在流路构造上具有高的自由度,而且可以复合化在流路设置中彼此间隔开的过滤器,从而可以使复合化的过滤器多样化,并且可以使过滤器更换周期相似的过滤器复合化。
尽管以上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不限于此,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
附图标记说明
10:净水器 20:过滤部
30:施加压力部 100:复合过滤器组件
101:过滤器壳体 102:壳体主体
103:壳体盖 104:接合部
105:凹部 106:凹面
109:流入/流出口设置表面 110:第一过滤器部
111:第一过滤器材料 113:第一上侧盖
115:第一下侧盖 116:排出口
120:第二过滤器部 111:第二过滤器材料
125:第二下侧盖 130:流路分离构件
200:主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 A1:第一空间部
A2:第二空间部 C1、C2:延伸管
CV:止逆阀 D:排水口
DV:阻力阀 F:复合过滤器安装部
FV:给水阀 FS1:第一流量传感器
FS2:第二流量传感器 HPS:高压开关
L1:一次过滤器入水流路 L2:一次过滤器出水流路
L3:主过滤器入水流路
L4:二次过滤器入水流路(主过滤器出水流路)
L5:二次过滤器出水流路 L6:分支流路
LD:排水流路 LL1:第一流入流路
LL2:第一流出流路 LL3:第二流入流路
LL4:第二流出流路 LLC:连接流路
P1:第一流入口 P2:第一流出口
P3:第二流入口 P4:第二流出口
PC1:第一端口延伸管 PC2:第二端口延伸管
PS:压力传感器 Q1:第一流入侧连接端口
Q2:第一流出侧连接端口 Q3:第二流出侧连接端口
Q4:第二流出侧连接端口 S1:第一取水部
S2:第二取水部 TDS1:第一TDS传感器
TDS2:第二TDS传感器 TS1:第一温度传感器
TS2:第二温度传感器

Claims (23)

1.一种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包括:
过滤器壳体,形成有第一流入口、第一流出口、第二流入口和第二流出口,
第一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用于过滤通过所述第一流入口流入的水,
第二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滤器部位于垂直方向,用于过滤通过所述第二流入口流入的水,以及
流路分离构件,用于划分流经所述第一过滤器部的水流路和流经所述第二过滤器部的水流路;
所述过滤器壳体具备凹部,形成为沿所述过滤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凹陷,
所述第一流入口和所述第一流出口形成在所述凹部上,
在所述第一过滤器部过滤的净化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流出口排出,
在所述第二过滤器部过滤的净化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流出口排出,
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中形成为彼此朝向相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过滤器壳体包括:
第一空间部,具有截面为圆形的内部空间;
第二空间部,具有围绕所述凹部且截面为环形的内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部中,
所述第二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第二空间部中,
所述流路分离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器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部之间,以能够划分所述第一空间部与所述第二空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下部,
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上部,
所述第二过滤器部容纳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在所述第一过滤器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部之间形成有连接流路,所述连接流路能够使水流入到所述第一过滤器部或能够使水从所述第一过滤器部流出,
所述流路分离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过滤器部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流路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流路分离构件构成为上侧盖,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过滤器部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在所述过滤器壳体形成为朝向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均形成在所述凹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的各端部具有相同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具有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表面突出的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具有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表面凹陷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复合过滤器,所述复合过滤器设置有串联在流路上的多个过滤器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部中的任意一个构成为预处理过滤器,且其余一个构成为后处理过滤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过滤器部的径向外侧形成有第一流入流路,并且所述第一过滤器部的中心部形成有第一流出流路,
所述第二过滤器部的径向外侧形成有第二流入流路,并且所述第二过滤器部的中心部形成有第二流出流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其中,
所述过滤器壳体通过壳体主体以及与所述壳体主体结合的壳体盖一体形成,
所述第二过滤器部、所述流路分离构件和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在一体形成的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从下至上依次层叠。
17.一种净水器,其中,
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过滤器组件,以及
主过滤器,能够比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中的过滤器材料过滤更细微的颗粒;
待处理水能够通过流经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的第一过滤器部和第二过滤器部中的任意一个、所述主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部中的其余一个的流路提供给用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净水器,其中,
还包括复合过滤器安装部,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对应的连接端口,
通过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的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与所述连接端口插接结合,能够一次性实现多个流路的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净水器,其中,
所述连接端口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对应的凹陷或凸出的形状,以能够与所述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插接结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净水器,其中,
所述第一过滤器部构成为预处理过滤器,设置在所述主过滤器前端的流路上,
所述第二过滤器部构成为后处理过滤器,设置在所述主过滤器后端的流路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净水器,其中,
所述净水器构成为:
通过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的所述第一流出口排出的净化水,经过所述主过滤器流入到所述第二流入口;或者
通过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的所述第二流出口排出的净化水,经过所述主过滤器流入到第一流入口。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
在所述主过滤器前端的流路上设置有分支流路,所述分支流路能够使从所述复合过滤器组件提供到所述主过滤器的净化水不经过所述主过滤器而提供给用户。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净水器,其中,
所述净水器还包括施加压力部,设置在所述主过滤器的前端的流路上,以能够对提供至所述主过滤器的水施加压力,
所述主过滤器包括反渗透膜过滤器。
CN202080080334.8A 2019-11-19 2020-11-17 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 Pending CN1147282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48642A KR20210060973A (ko) 2019-11-19 2019-11-19 복합필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정수기
KR10-2019-0148642 2019-11-19
PCT/KR2020/016114 WO2021101194A1 (ko) 2019-11-19 2020-11-17 복합필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정수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8224A true CN114728224A (zh) 2022-07-08

Family

ID=75980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0334.8A Pending CN114728224A (zh) 2019-11-19 2020-11-17 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210060973A (zh)
CN (1) CN114728224A (zh)
WO (1) WO20211011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60732A1 (en) * 2021-07-28 2024-05-01 Coway Co., Ltd. Water purifier having composite filter
EP4410398A1 (en) * 2021-11-09 2024-08-07 Coway Co., Ltd. Composite filter and water purifier including same
JP2024538828A (ja) * 2021-11-16 2024-10-23 コーウェイ株式会社 複合フィルタおよびこれを具備した浄水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96867A (ko) * 2002-06-18 2003-12-31 웅진코웨이주식회사 정수기용 복합필터
CN208308458U (zh) * 2018-04-13 2019-01-01 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的外壳以及复合滤芯
CN208308554U (zh) * 2018-04-13 2019-01-01 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的滤芯瓶、复合滤芯以及净水机
CN208320165U (zh) * 2018-05-14 2019-01-04 碧克仑(北京)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净水用复合滤芯、净水系统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2258Y1 (ko) * 2005-09-01 2005-11-29 아쿠아골드 주식회사 정수기용 필터장치
KR100874751B1 (ko) 2007-05-18 2008-12-19 웅진코웨이주식회사 정수기용 복합필터 조립체
KR20090014436A (ko) 2007-08-06 2009-02-11 웅진코웨이주식회사 정수기용 복합필터
KR200472475Y1 (ko) * 2012-07-30 2014-04-30 이평호 한 방향 정수기필터의 물 고임 방지 리테이너
KR101957683B1 (ko) * 2012-08-29 2019-03-19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카본필터
KR101765537B1 (ko) * 2015-12-14 2017-08-07 주식회사 코텍코리아 농축수 재사용이 가능한 역삼투 멤브레인 정수장치
KR101762422B1 (ko) * 2015-12-14 2017-08-04 주식회사 피코그램 선택적 소재 사용이 가능한 정수기용 필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96867A (ko) * 2002-06-18 2003-12-31 웅진코웨이주식회사 정수기용 복합필터
CN208308458U (zh) * 2018-04-13 2019-01-01 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的外壳以及复合滤芯
CN208308554U (zh) * 2018-04-13 2019-01-01 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的滤芯瓶、复合滤芯以及净水机
CN208320165U (zh) * 2018-05-14 2019-01-04 碧克仑(北京)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净水用复合滤芯、净水系统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01194A1 (ko) 2021-05-27
KR20210060973A (ko) 2021-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9279B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114728224A (zh) 复合过滤器组件及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
KR20210040502A (ko) 복합필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정수기
KR101584052B1 (ko) 유로가 측면에 형성되는 역삼투막 필터
CN106554101B (zh) 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器
US20070181484A1 (en) Modular reverse osmosis water treatment system
CN209522671U (zh) 复合滤芯组件
CN209367960U (zh) 净水系统
KR20210039233A (ko) 복합필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정수기
CN109179576B (zh) 滤芯结构、水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365131U (zh) 复合过滤器组件和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
CN209778476U (zh) 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CN215327258U (zh) 复合过滤器组件和具有该复合过滤器组件的净水器
CN108371843B (zh) 集成水路板组件以及集成水路系统
CN108568143B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212315727U (zh) 集成水路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CN111115876B (zh) 复合滤芯组件
CN107879397B (zh) 一种水路可换向式纯水机用滤芯安装座
TWI511767B (zh) 濾水組件
KR20170079375A (ko) 필터연결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필터 조립체
CN109650472B (zh) 滤芯和净水装置
CN113490646A (zh) 液体净化系统
KR20150076972A (ko) 정수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정수장치
CN214389179U (zh) 水路装置和净水机
CN211896347U (zh)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