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3008A - 液压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液压缓冲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63008A CN103363008A CN2012104258278A CN201210425827A CN103363008A CN 103363008 A CN103363008 A CN 103363008A CN 2012104258278 A CN2012104258278 A CN 2012104258278A CN 201210425827 A CN201210425827 A CN 201210425827A CN 103363008 A CN103363008 A CN 1033630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guide portion
- bar guide
- inner core
-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16F9/185—Bitubula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3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yl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缓冲器,在该液压缓冲器中,在杆导引部和支承件之间对插入缓冲器管的内部的多层缸的多个筒(外筒和内筒)的全部筒赋予压缩载荷来夹持固定该多个筒。在液压缓冲器(10)中,在缸(13)的各筒(13A、13B)的夹入固定状态下,使缸(13)的各筒(13A、13B)中的内筒(13B)的端面与杆导引部(21)的支承面(201)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P),限定性地形成在该筒(13B)的该端面的周向多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缓冲器。
背景技术
作为液压缓冲器,如专利文献1所述,有以下结构:在缓冲器管的一端开口部设置杆导引部,插入缓冲器管的内部的缸在轴向上夹持固定在上述杆导引部和设置在缓冲器管的另一端的支承件之间,上述缸呈将2个外筒和内筒相互插嵌了的双层状,将贯通上述杆导引部的活塞杆滑动自如地插入上述内筒的内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738
在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液压缓冲器中,从抗压强度保持、抗振动、喀哒打击声产生的抑制等出发,理想的是在杆导引部和支承件之间对插入缓冲器管的内部的双层缸的外筒和内筒这双方的筒赋予压缩载荷来夹持固定该外筒和内筒。可是,在外筒和内筒的尺寸精度上有长度的偏差,难以对双方的筒赋予压缩载荷。
在双层缸的外筒和内筒的端部,能够经由弹性体吸收喀哒声,但既会有增加多余的弹性体这一零件的不良情况,又难以确保由通常考虑的弹簧、橡胶等弹性体分担必要的抗压强度的程度的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液压缓冲器中,在杆导引部和支承件之间对插入缓冲器管的内部的多层缸的多个筒(外筒和内筒)的全部筒赋予压缩载荷来夹持固定该多个筒。
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的液压缓冲器,在缓冲器管的一端开口部设置杆导引部,插入缓冲器管的内部的缸在轴向上被夹持固定在上述杆导引部和设置在缓冲器管的另一端的支承件之间,上述缸呈将N个筒相互插嵌了的多层状,贯通上述杆导引部的活塞杆被滑动自如地插入上述缸的最内侧的筒的内部,其中,在所述缸的各筒的夹入固定状态下,使所述缸的各筒中的N-1个筒的至少一方的端面与所述杆导引部和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限定性地形成在该筒的该端面的周向多处。
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中,进一步以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在所述缸的各筒的夹入过程中、比没有形成该接触面的筒的端面更先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支承面抵接的方式,相互设定各筒的长度。
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或2涉及的发明中,进一步将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之间的压曲载荷,设定为比设置于所述缓冲器管的杆导引部和支承件赋予所述缸的夹入固定载荷小。
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涉及的发明中,进一步在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中、没有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支承面抵接的非接触部上,形成有连通该筒的内外的油流路。
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涉及的发明中,进一步将由外筒和内筒这双层管构成的缸插入所述缓冲器管的内部,通过插入到内筒的内部的活塞杆而在该内筒的内部形成由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构成的油室,通过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环状间隙而形成连通活塞杆侧油室和杆侧油室的外侧流路,将缓冲器管和外筒之间的环状间隙作为储油室。
技术方案6涉及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中,进一步所述缓冲器管被插装在杆导引部的头部而被敛缝固定,将缸的外筒和内筒的各上端内周分别插装在设置在杆导引部的头部之下的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上,使这些外筒和内筒的上端面与设置在这些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的外周侧的支承面抵接,设置在杆导引部的小外径部的外周侧的支承面从其周向多处立起地具备沿着其外周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的顶面形成为在轴向上与内筒的端面抵接的接触面,在杆导引部的小外径部和外周的相邻的突起部之间形成有纵槽,内筒的端面中没有与该突起部的顶面抵接的非接触部与该纵槽一起形成使所述杆侧油室与所述外侧流路连通的油流路。
发明效果
(技术方案1)
(a)在构成多层(双层)缸的N个(2个)筒(外筒和内筒)的夹入固定状态下,使缸中的N-1个(1个)筒(内筒)的至少一方的端面与杆导引部和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限定性地形成在该筒(内筒)的该端面的周向多处。
从而,在上述缸在轴向上被夹持固定在设置在缓冲器管中的杆导引部和支承件之间时,限定性地形成有上述接触面的筒(内筒)的端面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之间的表面压力由于该接触面的面积的限定引起的缩减效果而成为高压,筒(内筒)的端面及/或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压曲、变形。由此,能够吸收各筒(外筒和内筒)的长度的偏差,无需使用弹性体等附加零件就能够对全部筒赋予压缩载荷。
(技术方案2)
(b)以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在所述缸的各筒的夹入过程中、比没有形成该接触面的筒的端面更先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支承面抵接的方式,相互设定各筒的长度。由此,能够可靠地实现上述(a)中的筒(内筒)的端面及/或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的压曲、变形。
(技术方案3)
(c)将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之间的压曲载荷,设定为比设置于所述缓冲器管的杆导引部和支承件赋予所述缸的夹入固定载荷小。由此,能够可靠地实现上述(a)中的筒(内筒)的端面及/或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的压曲、变形。
(技术方案4)
(d)能够将在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中、没有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支承面抵接的非接触部与该支承面之间必然产生的间隙,用作连通该筒的内外的油流路。
(技术方案5)
(e)在所述液压缓冲器中,将由外筒和内筒这双层管构成的缸插入所述缓冲器管的内部,通过插入到内筒的内部的活塞杆而在该内筒的内部形成由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构成的油室,通过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环状间隙而形成连通活塞杆侧油室和杆侧油室的外侧流路,将缓冲器管和外筒之间的环状间隙作为储油室。从而,能够在杆导引部和支承件之间对插入缓冲器管的内部而构成双层缸的外筒和内筒这两个筒赋予压缩载荷来夹持固定该外筒和内筒。
(技术方案6)
(f)在所述液压缓冲器中,所述缓冲器管被插装在杆导引部的头部而被敛缝固定,将缸的外筒和内筒的各上端内周分别插装在设置在杆导引部的头部之下的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上,使这些外筒和内筒的上端面与设置在这些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的外周侧的支承面抵接,设置在杆导引部的小外径部的外周侧的支承面从其周向多处立起地具备沿着其外周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的顶面形成为在轴向上与内筒的端面抵接的接触面,在杆导引部的小外径部和外周的相邻的突起部之间形成有纵槽,内筒的端面中没有与该突起部的顶面抵接的非接触部与该纵槽一起形成使所述杆侧油室与所述外侧流路连通的油流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液压缓冲器的整体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上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下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阻尼力调整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Ⅴ-Ⅴ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缸和杆导引部的固定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缸和杆导引部的固定构造的示意侧视图。
图8是表示缸和杆导引部的固定构造的示意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8的Ⅸ-Ⅸ线的示意端面图。
标记说明
10液压缓冲器
12缓冲器管
13缸
13A外筒
13B内筒
13C外侧流路
14活塞杆
21杆导引部
21A头部
27油室
27A活塞侧油室
27B杆侧油室
32储油室
60第二基体活塞(支承件)
100中外径部
101外周侧支承面
200小外径部
201外周侧支承面
202突起部
204纵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液压缓冲器10,在车轴侧安装的缓冲器壳体11具有缓冲器管12,在缓冲器管12的内部插嵌着减震缸13。而且,液压缓冲器10,将在车体侧安装的活塞杆14滑动自如地插入缓冲器壳体11的缓冲器管12、缸13的中心部,在缓冲器壳体11和活塞杆14的外侧部夹装有悬架弹簧15。
缓冲器壳体11在缓冲器管12的底帽12A的外表面中央部具备车轴侧安装部件16,活塞杆14具备车体侧安装部件17。在缓冲器壳体11中的缓冲器管12的外周部具备弹簧承受部18,在活塞杆14中的车体侧安装部件17的外周部具备弹簧承受部19。悬架弹簧15夹装在弹簧承受部18和弹簧承受部19之间,由悬架弹簧15的弹力来吸收车辆从路面受到的冲击力。另外,弹簧承受部18通过弹簧载荷调整装置20而升降,从而能够调整悬架弹簧15的弹力。
缓冲器壳体11的缓冲器管12在其开口部具备活塞杆14贯通的杆导引部21。关于杆导引部21,头部21A的大外径部液密地插装在缓冲器管12中,并且在具备油密封件22、套筒23的内径部,液密且滑动自如地插入活塞杆14。
关于液压缓冲器10,缓冲器壳体11在缓冲器管12的内部嵌插缸13,缸13由外筒13A和内筒13B构成,缓冲器壳体11在杯状底帽12A的外周嵌合缓冲器管12的下端内周并通过焊接等来固定。
在底帽12A的杯状内周,钢板冲压制的杯状底板24的体部24A的外周间隙嵌配而对心配置(底板24的底部24B在与底帽12A的杯形底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从装载于底帽12A的杯形上端面上的底板24的凸缘24C的外周立起的嵌合筒部24D的内周,压入后述的第二基体活塞60(支承件)的外周的大外径部而对心配置。第二基体活塞60的下端面装载于底板24的凸缘24C的上表面。而且,分别向第二基体活塞60的外周的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压入缸13的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各下端内周来固定或采用其他方法来固定。
另一方面,缸13的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各上端内周分别压入设置在杆导引部21的头部21A下的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来固定或采用其他方法来固定。而且,缓冲器管12插装杆导引部21的头部21A,与头部21A上的油密封件22、设置在油密封件22的上表面的垫圈22A相比向上方突出,将该突出端作为敛缝部(加締部)12B。缓冲器管12在底帽12A和敛缝部12B之间,经由杆导引部21、油密封件22、垫圈22A、底板24、第二基体活塞60而将缸13的外筒13A、内筒13B在轴向上夹持固定。
从而,液压缓冲器10在设置在该缓冲器管12的一端开口部的杆导引部21和设置在该缓冲器管12的另一端的第二基体活塞60之间,在轴向上夹持固定插入缓冲器管12的内部的缸13。而且,缸13呈将2个筒13A、13B相互插嵌了的双层状,贯通杆导引部21的活塞杆14滑动自如地插入缸13的内侧的内筒13B的内部。
液压缓冲器10,通过上述结构而使缓冲器壳体11的整体成为将缓冲器管12、构成缸13的外筒13A、内筒13B同轴配置的三层管。而且,在内筒13B的内部形成由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27B构成的油室27,通过外筒13A和内筒13B之间的环状间隙而形成将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27B连通的外侧流路13C,并将缓冲器管12和外筒13A之间的环状间隙作为空气室31和储油室32。
即,液压缓冲器10,在将活塞杆14插入缓冲器壳体11的缓冲器管12、缸13的中心部时,将在活塞杆14的前端部插装的活塞25用螺母26固定,通过可滑动地插入内筒13B的内周的活塞25而将缸13的油室27划分为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27B。28是复位弹簧,29是碰撞橡胶。
而且,液压缓冲器10,在缓冲器管12和外筒13A的环状间隙的上下分别设置空气室31和储油室32,将储油室32设置成与缸13的油室27连通,通过该储油室32来补偿在缸13的油室27进退的活塞杆14的容积(包括油的温度膨胀量的容积)。
液压缓冲器10在缸13的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27B之间设置阻尼力产生装置40。
阻尼力产生装置40具有在沿缸13的轴向的两个位置固定排列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基体活塞50、60。
阻尼力产生装置40,在将第一和第二基体活塞50、60在螺栓70周围固定地设置的阀单元40A的状态下,插装在缸13的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各下端内周从而内置。
阻尼力产生装置40的阀单元40A具有从螺栓70的头部71A侧依次在其棒状螺纹部71B的外周串状地填装的压侧单向阀52、第二基体活塞60、伸侧衰减阀61、阀止部72、压侧衰减阀51、第一基体活塞50、伸侧单向阀62、阀止部73,将这些部件用螺纹连接在棒状螺纹部71B上的螺母71C固定化。
阻尼力产生装置40的阀单元40A,对于在底帽12A上间隙嵌配的底板24的凸缘24C、嵌合筒部24D,如上述那样组装第二基体活塞60的外周的大外径部,分别在该第二基体活塞60的外周的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如上述那样组装缸13的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各下端内周。第一基体活塞50隔着设置在外周的O形环而液密地插装在缸13的内筒13B的内周。这样,将阀单元40A的第二基体活塞60在缸13的一端侧的底部固定化,并将阀单元40A的第一基体活塞50在缸13的内周固定化。
阻尼力产生装置40,将内筒13B的内部的由第一基体活塞50和第二基体活塞60夹持的环状空间作为伸压共用流路41。将内筒13B的内部的第一基体活塞50的上侧空间作为活塞侧油室27A。将内筒13B的内部的第二基体活塞60的下侧空间作为经由在第二基体活塞60上穿设的孔状流路60C、缸13的外筒13A和内筒13B间的外侧流路13C而与杆侧油室27B连通的伸压共用流路42。在内筒13B的上端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在杆导引部21的小外径部,切口形成使杆侧油室27B与外侧流路13C连通的伸压共用流路43。
阻尼力产生装置40,在第一基体活塞50设置由压侧衰减阀51开闭的压侧流路50A(未图示)和由伸侧单向阀62开闭的伸侧流路50B,并且在第二基体活塞60设置由压侧单向阀52开闭的压侧流路60B(未图示)和由伸侧衰减阀61开闭的伸侧流路60A。阻尼力产生装置40,经由伸压共用流路41、42、43、设置在第一基体活塞50的压侧流路50A、伸侧流路50B、设置在第二基体活塞60的压侧流路60B、伸侧流路60A、孔状流路60C、设置在缸13的外筒13A和内筒13B的环状间隙中的外侧流路13C,而将缸13的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27B连通(活塞25不具备将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27B连通的流路)。
阻尼力产生装置40,在第二基体活塞60设置接通路44,该接通路44使设置在第一基体活塞50和第二基体活塞60的各压侧流路50A、60B上的压侧衰减阀51和压侧单向阀52的中间部(与伸压共用流路41连通的部分)与储油室32连通,并且使设置在第一基体活塞50和第二基体活塞60的各伸侧流路50B、60A上的伸侧衰减阀61和伸侧单向阀62的中间部(与伸压共用流路41连通的部分)与储油室32连通。
第二基体活塞60,在如上述那样组装到缓冲器壳体11的缓冲器管12、缸13中时,使压入底板24的嵌合筒部24D的大外径部的外周的一部分朝向储油室32。而且,第二基体活塞60,穿设从大外径部的上述外周的一部分朝向半径方向并到达伸侧流路60A的中间部的横孔,将该横孔作为接通路44。
因此,在液压缓冲器10的阻尼力产生装置40中,在压侧行程,使用使缸13的活塞侧油室27A的油从缸13的外侧流路13C流向杆侧油室27B的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41、42、43、压侧流路50A、60B、孔状流路60C),在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41、42、43、压侧流路50A、60B、孔状流路60C)的上游侧设置压侧衰减阀51,在下游侧设置压侧单向阀52,使该压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41、42、43、压侧流路50A、60B、孔状流路60C)的压侧衰减阀51和压侧单向阀52的中间部经由接通路44而与储油室32连通。
此外,在伸侧行程,使用使缸13的杆侧油室27B的油从缸13的外侧流路13C流向活塞侧油室27A的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41、42、43、伸侧流路50B、60A、孔状流路60C),在该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41、42、43、伸侧流路50B、60A、孔状流路60C)的上游侧设置伸侧衰减阀61,在下游侧设置伸侧单向阀62,使该伸侧流路(伸压共用流路41、42、43、伸侧流路50B、60A、孔状流路60C)的伸侧衰减阀61和伸侧单向阀62的中间部经由接通路44而与储油室32连通。
液压缓冲器10具有阻尼力调整装置80。
阻尼力调整装置80,在活塞杆14形成将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27B连通的旁通流路81,该旁通流路81通过在活塞侧油室27A开口的纵孔和在杆侧油室27B开口的横孔而形成。阻尼力调整装置80,在旁通流路81的纵孔的开口端设置阀座82,将在前端形成有朝向阀座82的针阀83A的调整杆83轴向进退自如地、并且经由O形环而液密地插入活塞杆14的中空部,通过针阀83A来调整阀座82的开口面积。
如图4、图5所示,阻尼力调整装置80,使调整杆83的基端部从活塞杆14向车体侧安装部件17(支承体)侧延伸。而且,调整杆83,通过基于活塞侧油室27A的液压的推力、及填装在活塞杆14的中空部中的调整杆83周围的弹簧83B的弹力,使其基端部压接并抵接到调节器90的凸轮91的凸轮面92。调节器90经由O形环17B而液密地枢轴支承于设置在车体侧安装部件17上的横向枢轴支承孔17A,在朝向外界的端面具备操作部90A。另外,枢轴支承孔17A是单一孔径的一端开口另一端有底状的直孔,O形环17B填装于比调节器90的凸轮91更靠操作部90A的外周的环状槽93A中。
阻尼力调整装置80通过由调节器90引起的凸轮91的旋转而使调整杆83沿轴向进退,通过调整杆83的针阀83A来调整旁通流路81的阀座82的开口面积,通过对流过旁通流路81的油赋予节流阻力,来调整压侧阻尼力和伸侧阻尼力。
从而,液压缓冲器10如以下那样进行衰减作用。
(压侧行程)
活塞侧油室27A的油升压,将阻尼力产生装置40的第一基体活塞50的压侧流路50A的压侧衰减阀51推开而产生压侧阻尼力。从该压侧衰减阀51向伸压共用流路41流出的油在第二基体活塞60的伸侧流路60A一分为二,一部分油从第二基体活塞60的压侧流路60B的压侧单向阀52通过伸压共用流路42、第二基体活塞60的孔状流路60C、缸13的外侧流路13C、伸压共用流路43而流出到杆侧油室27B,另一部分油从第二基体活塞60的接通路44排出到储油室32。排出到该储油室32的另一部分油补偿活塞杆14的进入容积量的油。
此外,在活塞侧油室27A的油从绕过活塞25的旁通流路81流出到杆侧油室27B的过程中,产生基于由调节器90调整了的旁通流路81的阀座82的开口面积的压侧阻尼力。
(伸侧行程)
杆侧油室27B的油升压,通过伸压共用流路43、缸13的外侧流路13C而流入阻尼力产生装置40的第二基体活塞60的孔状流路60C、伸压共用流路42,将第二基体活塞60的伸侧流路60A的伸侧衰减阀61推开而产生伸侧阻尼力。从该伸侧衰减阀61流出到伸压共用流路41的油,与从储油室32经由第二基体活塞60的接通路44、伸侧流路60A而补给的油合流之后,通过第一基体活塞50的伸侧流路50B的伸侧单向阀62而流出到活塞侧油室27A。从储油室32补给的油补偿活塞杆14的退出容积量的油。
此外,在杆侧油室27B的油从绕过活塞25的旁通流路81流出到活塞侧油室27A的过程中,产生基于由调节器90调整了的旁通流路81的阀座82的开口面积的伸侧阻尼力。
以下,对下述构造进行详述,即,在液压缓冲器10中,在设置在缓冲器管12的一端开口部的杆导引部21和设置在缓冲器管12的另一端的第二基体活塞60(支承件)之间,在轴向上夹持固定插入缓冲器管12的内部的缸13(成双层状的外筒13A和内筒13B)(图6~图9)。
在液压缓冲器10中,在缸13的2个外筒13A和内筒13B的上述夹入固定状态下,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各下端内周分别被压入第二基体活塞60的外周的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上,并且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各下端面与第二基体活塞60的上述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的各外周侧支承面在轴向上抵接。
此外,在液压缓冲器10中,在缸13的2个外筒13A和内筒13B的上述夹入固定状态下,如图6~图9所示,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各上端内周分别被压入设置在杆导引部21的头部21A之下的中外径部100和小外径部200上,并且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各上端面与杆导引部21的上述中外径部100和小外径部200的各外周侧支承面101、201(后述的外周侧支承面201的突起部202)在轴向上抵接。
此处,在本实施例中,缸13的2个外筒13A和内筒13B中的1个内筒13B的上端面与杆导引部21的小外径部200的外周侧支承面201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P,不在该内筒13B的上端面的周向上连续,而是隔着一定间隔间断地配置在该周向的多处,而限定性地形成。外筒13A的上端面与杆导引部21的中外径部100的外周侧支承面101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作成在该外筒13A的上端面的周向上连续。
具体地,设置在杆导引部21的头部21A之下的小外径部200的外周侧支承面201从其周向多处立起地具备沿着其外周的三角山状等的突起部202。而且,形成该外周侧支承面201的突起部202的顶面与内筒13B的上端面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P。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缸13的2个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各下端面与第二基体活塞60的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的各外周侧支承面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作成在这些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各下端面的周向上连续。
此处,以限定性地形成上述接触面P的内筒13B的上端面在由杆导引部21和第二基体活塞60进行的缸13的各筒13A、13B的夹入过程中、比没有形成该接触面P的外筒13A的上端面更先与设置在对应的杆导引部21的小外径部200的外周侧支承面201(在本实施例中为外周侧支承面201的突起部202的顶面)抵接的方式,相互设定各筒13A、13B的长度La、Lb。在本实施例中,与外筒13A和内筒13B的上述夹入前(组装时)的外筒13A的上端面相对于内筒13B的上端面的突出长度L1相比,将突起部202的顶面(接触面P)相对于外周侧支承面201的长度L2设定得大(L1<L2)(图7)。
并且,将限定性地形成上述接触面P的内筒13B的上端面与设置在对应的杆导引部21的小外径部200的外周侧支承面201(在本实施例中为外周侧支承面201的突起部202的顶面)的压曲载荷F0,设定得比在缓冲器管12的底帽12A和敛缝部12B之间夹紧的杆导引部21和第二基体活塞60对缸13(外筒13A和内筒13B)赋予的夹入固定载荷Fs小。即,设定为F0<Fs。
此外,在限定性地形成上述接触面P的内筒13B的上端面中、没有与设置在对应的杆导引部21的小外径部200的外周侧支承面201抵接的非接触部G上,形成将内筒13B的内外连通的油流路、即上述伸压共用流路43。
具体地,在杆导引部21的小外径部200和其外周侧所具备的外周侧支承面201的相邻的突起部202之间形成纵槽204。而且,内筒13B的上端面中、没有与该突起部202的顶面抵接的非接触部G,与上述纵槽204一起形成使杆侧油室27B与外侧流路13C连通的伸压共用流路43。
从而,通过本实施例,实现以下的作用效果。
(a)在构成双层缸13的2个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夹持固定状态下,缸13中的1个内筒13B的端面与杆导引部21的支承面201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P,限定性地形成在该筒13B的该端面的周向多处。
从而,在上述缸13在轴向上被夹持固定在设置在缓冲器管12中的杆导引部21和第二基体活塞60之间时,限定性地形成有上述接触面P的内筒13B的端面与对应的杆导引部21的支承面201之间的表面压力由于该接触面P的面积的限定引起的缩减效果而成为高压,内筒13B的端面及/或对应的杆导引部21的支承面201压曲、变形。由此,能够吸收各筒13A、13B的长度La、Lb的偏差,无需使用弹性体等附加零件就能够对全部筒13A、13B赋予压缩载荷。
(b)以限定性地形成上述接触面P的内筒13B的端面在所述缸13的各筒13A、13B的夹入过程中、比没有形成该接触面P的外筒13A的端面更先与对应的杆导引部21的支承面201抵接的方式,将各筒13A、13B的长度La、Lb设定为成为L1<L2。由此,能够可靠地实现上述(a)中的内筒13B的端面及/或对应的杆导引部21的支承面201的压曲、变形。
(c)将限定性地形成上述接触面P的内筒13B的端面与对应的杆导引部21的支承面201的压曲载荷F0,设定为比设置于所述缓冲器管12的杆导引部21和第二基体活塞60对所述缸13赋予的夹入固定载荷Fs小(F0<Fs)。由此,能够可靠地实现上述(a)中的内筒13B的端面及/或对应的杆导引部21的支承面201的压曲、变形。
(d)能够将在限定性地形成上述接触面P的内筒13B的端面中、没有与对应的杆导引部21的支承面201抵接的非接触部G与该杆导引部21的支承面201之间必然形成的间隙,用作将该内筒13B的内外连通的伸压共用流路43。
(e)在所述液压缓冲器中,将由外筒13A和内筒13B这双层管构成的缸13插入所述缓冲器管12的内部,通过插入到内筒13B的内部的活塞杆14而在该内筒13B的内部形成由活塞侧油室27A和杆侧油室27B构成的油室27,通过外筒13A和内筒13B之间的环状间隙而形成连通活塞杆侧油室27B和杆侧油室27B的外侧流路13C,将缓冲器管12和外筒13A之间的环状间隙作为储油室32。从而,能够在杆导引部21和第二基体活塞60之间对插入缓冲器管12的内部而构成双层缸13的外筒13A和内筒13B这双方的筒赋予压缩载荷来夹持固定该外筒13A和内筒13B。
(f)在所述液压缓冲器中,将所述缓冲器管12插装在杆导引部21的头部21A而敛缝固定,将缸13的外筒13A和内筒13B的各上端内周分别插装在设置在杆导引部21的头部21A之下的中外径部100和小外径部200中,使这些外筒13A和内筒13B的上端面与设置在这些中外径部100和小外径部200的外周侧的支承面101、201抵接,设置在杆导引部21的小外径部200的外周侧的支承面201从其周向多处立起地具备沿着其外周的突起部202,该突起部202的顶面形成在轴向上与内筒13B的端面抵接的接触面P,在杆导引部21的小外径部200和外周的相邻的突起部202之间形成纵槽204,内筒13B的端面中没有与该突起部202的顶面抵接的非接触部G与该纵槽204一起形成使所述杆侧油室27B与所述外侧流路13C连通的油流路43。
以上,根据附图详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具体构成不限于该实施例,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例如,本发明中,缸不限于2个,也可以呈将3个以上的N个筒相互插嵌了的多层状。
此外,本发明只要是如下结构即可:在缸的N个筒在轴向上夹入固定在缓冲器管的一端侧的杆导引部和另一端侧的支承件(第二基体活塞60等)之间的状态下,缸的各筒中的N-1个筒的上下端面中的至少一方的端面与杆导引部和支承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P,限定性地形成在该筒的该端面的周向多处。
此时,在作为将筒的端面与杆导引部和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P、限定性地形成在该筒的端面的周向多处的机构,采用如所述实施例的突起部202那样的突起部时,该突起部可以配备在杆导引部和支承件侧,也可以配备在缸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液压缓冲器,在缓冲器管的一端开口部设置杆导引部,插入缓冲器管的内部的缸在轴向上被夹持固定在上述杆导引部和设置在缓冲器管的另一端的支承件之间,上述缸呈将N个筒相互插嵌了的多层状,贯通上述杆导引部的活塞杆被滑动自如地插入上述缸的最内侧的筒的内部,其中,在所述缸的各筒的夹入固定状态下,使所述缸的各筒中的N-1个筒的至少一方的端面与所述杆导引部和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限定性地形成在该筒的该端面的周向多处。由此,在液压缓冲器中,能够在杆导引部和支承件之间对插入缓冲器管的内部的多层缸的多个筒(外筒和内筒)的全部筒赋予压缩载荷来夹持固定该多个筒。
Claims (10)
1.一种液压缓冲器,在缓冲器管的一端开口部设置杆导引部,插入缓冲器管的内部的缸在轴向上被夹持固定在上述杆导引部和设置在缓冲器管的另一端的支承件之间,上述缸呈将N个筒相互插嵌了的多层状,贯通上述杆导引部的活塞杆被滑动自如地插入上述缸的最内侧的筒的内部,该液压缓冲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缸的各筒的夹入固定状态下,使所述缸的各筒中的N-1个筒的至少一方的端面与所述杆导引部和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在轴向上抵接的接触面,限定性地形成在该筒的该端面的周向多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中,
以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在所述缸的各筒的夹入过程中、比没有形成该接触面的筒的端面更先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支承面抵接的方式,相互设定各筒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中,
将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之间的压曲载荷,设定为比设置于所述缓冲器管的杆导引部和支承件赋予所述缸的夹入固定载荷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中,
将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面之间的压曲载荷,设定为比设置于所述缓冲器管的杆导引部和支承件赋予所述缸的夹入固定载荷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中,
在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中、没有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支承面抵接的非接触部上,形成有连通该筒的内外的油流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中,
在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中、没有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支承面抵接的非接触部上,形成有连通该筒的内外的油流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中,
在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中、没有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支承面抵接的非接触部上,形成有连通该筒的内外的油流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中,
在限定性地形成所述接触面的筒的端面中、没有与对应的杆导引部或支承件的支承面抵接的非接触部上,形成有连通该筒的内外的油流路。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中,
将由外筒和内筒这双层管构成的缸插入所述缓冲器管的内部,
通过插入到内筒的内部的活塞杆而在该内筒的内部形成由活塞侧油室和杆侧油室构成的油室,
通过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环状间隙而形成连通活塞杆侧油室和杆侧油室的外侧流路,
将缓冲器管和外筒之间的环状间隙作为储油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其中,
所述缓冲器管被插装在杆导引部的头部而被敛缝固定,
将缸的外筒和内筒的各上端内周分别插装在设置在杆导引部的头部之下的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上,使这些外筒和内筒的上端面与设置在这些中外径部和小外径部的外周侧的支承面抵接,
设置在杆导引部的小外径部的外周侧的支承面从其周向多处立起地具备沿着其外周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的顶面形成为在轴向上与内筒的端面抵接的接触面,
在杆导引部的小外径部和外周的相邻的突起部之间形成有纵槽,内筒的端面中没有与该突起部的顶面抵接的非接触部与该纵槽一起形成使所述杆侧油室与所述外侧流路连通的油流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77699A JP5914103B2 (ja) | 2012-03-29 | 2012-03-29 | 油圧緩衝器 |
JP2012-077699 | 2012-03-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63008A true CN103363008A (zh) | 2013-10-23 |
CN103363008B CN103363008B (zh) | 2017-04-12 |
Family
ID=49154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25827.8A Active CN103363008B (zh) | 2012-03-29 | 2012-10-30 | 液压缓冲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63690B2 (zh) |
JP (1) | JP5914103B2 (zh) |
CN (1) | CN103363008B (zh) |
DE (1) | DE10201202034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39016A (zh) * | 2013-11-12 | 2014-01-29 | 湖州洋西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电缆拖令的弹性缓冲器 |
CN110296176A (zh) * | 2018-03-22 | 2019-10-01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具有密封的底部的缸总成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75527B2 (ja) * | 2015-03-18 | 2019-02-27 | Kybモーターサイクルサスペンション株式会社 |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
WO2017057213A1 (ja) * | 2015-09-30 | 2017-04-06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シリンダ装置 |
DE102015119692A1 (de) * | 2015-11-13 | 2017-05-18 | Thyssenkrupp Ag | Aufnahmeanordnung einer Tragfeder für ein Federbein |
US20170211650A1 (en) * | 2016-01-22 | 2017-07-27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Cylinder apparatus |
US10780757B2 (en) * | 2018-07-09 | 2020-09-22 | Hitachi Automtive Systems Americas, Inc. | Damper with vehicle interface adapter |
US11009095B2 (en) * | 2018-11-06 | 2021-05-18 |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 Damper with monolithic bas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99880A (en) * | 1938-10-17 | 1940-05-07 | Elliott Clifton Keith |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
JP2006138357A (ja) * | 2004-11-10 | 2006-06-01 | Showa Corp | 車両用の油圧緩衝器 |
CN1902073A (zh) * | 2003-09-17 | 2007-01-24 | 坦尼科汽车操作有限公司 | 具有安装在外部套筒中的控制阀的可调阻尼器 |
JP2009074562A (ja) * | 2007-09-18 | 2009-04-09 | Kayaba Ind Co Ltd | 緩衝器 |
CN101603575A (zh) * | 2009-03-05 | 2009-12-16 | 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 减振器 |
JP2011174596A (ja) * | 2010-02-25 | 2011-09-08 | Showa Corp | 油圧緩衝器 |
JP2012026564A (ja) * | 2010-06-21 | 2012-02-09 | Showa Corp | 油圧緩衝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56750A (ja) | 2007-12-27 | 2009-07-16 | Fujifilm Corp | 光断層画像化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JP5220697B2 (ja) | 2009-07-01 | 2013-06-26 |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 緩衝器 |
-
2012
- 2012-03-29 JP JP2012077699A patent/JP5914103B2/ja active Active
- 2012-10-15 DE DE102012020348A patent/DE102012020348A1/de active Pending
- 2012-10-29 US US13/663,097 patent/US9163690B2/en active Active
- 2012-10-30 CN CN201210425827.8A patent/CN1033630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99880A (en) * | 1938-10-17 | 1940-05-07 | Elliott Clifton Keith |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
CN1902073A (zh) * | 2003-09-17 | 2007-01-24 | 坦尼科汽车操作有限公司 | 具有安装在外部套筒中的控制阀的可调阻尼器 |
JP2006138357A (ja) * | 2004-11-10 | 2006-06-01 | Showa Corp | 車両用の油圧緩衝器 |
JP2009074562A (ja) * | 2007-09-18 | 2009-04-09 | Kayaba Ind Co Ltd | 緩衝器 |
CN101603575A (zh) * | 2009-03-05 | 2009-12-16 | 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 减振器 |
JP2011174596A (ja) * | 2010-02-25 | 2011-09-08 | Showa Corp | 油圧緩衝器 |
JP2012026564A (ja) * | 2010-06-21 | 2012-02-09 | Showa Corp | 油圧緩衝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39016A (zh) * | 2013-11-12 | 2014-01-29 | 湖州洋西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电缆拖令的弹性缓冲器 |
CN110296176A (zh) * | 2018-03-22 | 2019-10-01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具有密封的底部的缸总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163690B2 (en) | 2015-10-20 |
JP2013204799A (ja) | 2013-10-07 |
JP5914103B2 (ja) | 2016-05-11 |
US20130256070A1 (en) | 2013-10-03 |
DE102012020348A1 (de) | 2013-10-02 |
CN103363008B (zh) | 2017-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63008A (zh) | 液压缓冲器 | |
CN102734372B (zh) | 液压缓冲器 | |
CN105102848B (zh) | 压力缓冲装置 | |
EP1881227B1 (en) | Shock absorber | |
JP5456618B2 (ja) | 油圧緩衝器 | |
JP5415992B2 (ja) | 油圧緩衝器 | |
CN102720795A (zh) | 一种用于两栖车的油气弹簧及其液压调节装置 | |
CN104149570A (zh) | 一种汽车板簧衬套 | |
US10533623B2 (en) | Front fork | |
CN104806687A (zh) | 独立调节高度刚度及阻尼的空气悬架支柱 | |
US11400999B2 (en) | Front fork and front fork manufacturing method | |
US9604694B2 (en) |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and method for injecting operating liquid into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 |
CN101424308A (zh) | 液压缓冲器 | |
WO2015045558A1 (ja) | 油圧緩衝器 | |
CN200955562Y (zh) | 一种新型减震器 | |
DE102022132241A1 (de) | Stoßdämpferbaugruppe | |
CN204553670U (zh) | 独立调节高度刚度及阻尼的空气悬架支柱 | |
CN204387192U (zh) | 阻尼缸总成 | |
WO2018163523A1 (ja) | 車両用緩衝器 | |
CN204553657U (zh) | 一种奔驰ml系后减振器总成 | |
CN216343675U (zh) | 一种双向大承载杆件式减振装置 | |
CN105102851B (zh) | 衰减力可变减震器 | |
CN220581984U (zh) | 一种四通接头总成及车辆 | |
CN209224878U (zh) | 一种防止异响的稳定杆衬套结构 | |
JPH0339282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OWA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