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6854B - 光学透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透镜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66854B CN102466854B CN201010539505.7A CN201010539505A CN102466854B CN 102466854 B CN102466854 B CN 102466854B CN 201010539505 A CN201010539505 A CN 201010539505A CN 102466854 B CN102466854 B CN 1024668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 focal length
- thing side
- lens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第四透镜;及一第五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藉由上述的镜组配置方式,可以有效缩小镜头体积、降低光学系统的敏感度,更能获得较高的解像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学透镜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光学透镜系统。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来,随着具有摄影功能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小型化摄影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而一般摄影镜头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Sensor)两种,且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小型化摄影镜头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搭载于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摄影镜头,如美国专利第7,365,920号所示,多采用四片式透镜结构为主,但由于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与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等高规格行动装置的盛行,带动小型化摄影镜头在像素与成像品质上的迅速攀升,现有的四片式透镜组将无法满足更高阶的摄影镜头模组,再加上电子产品不断地往高性能且轻薄化的趋势发展,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轻薄、便携式电子产品上,成像品质佳且不至于使镜头总长度过长的取像用光学镜头。
有鉴于此,急需一种工艺简易且具备良好成像品质的光学透镜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第四透镜;及一第五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其中,另设置有一光圈及一电子感光元件,且该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三透镜之间,该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面处供被摄物成像;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光圈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0<f/f3<1.90;0.7<SL/TTL<1.2。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其中,另设置有一光圈及一电子感光元件,且该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三透镜之间,该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面处供被摄物成像;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光圈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1.00<f/f1<2.30;0.7<SL/TTL<1.2。
本发明藉由上述的镜组配置方式,可以有效缩小镜头体积、降低光学系统的敏感度,更能获得较高的解像力。
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具正屈折力,提供系统的正屈折力,有助于缩短该光学透镜系统的总长度;该第二透镜具负屈折力,可有效对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产生的像差做补正,同时可有利于修正系统的色差;该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可有效分配该第一透镜的屈折力,以降低系统的敏感度;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可为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透镜,当该第四透镜具正屈折力且该第五透镜具负屈折力时,则形成一正、一负的望远(Telephoto)结构,有利于缩短系统的后焦距,以降低其光学总长度;当该第四透镜具负屈折力且该第五透镜具正屈折力时,可有效修正慧差并同时避免其他像差的过度增大;当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皆具负屈折力时,可使系统主点(Principal Point)远离成像面,更能有效地缩短系统的光学总长度。
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可为一双凸透镜或一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的新月形透镜;当该第一透镜为一双凸透镜时,可有效加强该第一透镜的屈折力配置,进而使得该光学透镜系统的总长度变得更短;当该第一透镜为一凸凹的新月形透镜时,则对于修正系统的像散(Astigmatism)较为有利。该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面,可有效增大光学透镜系统的后焦距,以确保光学透镜系统有足够的后焦距可放置其他的构件。较佳地,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可有效修正系统的Petzval Sum,并且可以增大系统的后焦距,以确保光学透镜系统有足够的后焦距可放置其他的构件。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可有助于加强该第三透镜的正屈折力,有利于分配该第一透镜的屈折力,进一步缩短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且降低系统的敏感度。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可为凹面及像侧表面可为凸面,可对于修正光学透镜系统的像散(Astigmatism)较为有利。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面,可使系统的主点更远离成像面,有利于缩短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以维持镜头的小型化。
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中,该光圈可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或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或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藉由该第一透镜提供正屈折力,并且将该光圈置于接近该光学透镜系统的被摄物侧时,可以有效缩短该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学总长度。另外,上述的配置可使该光学透镜系统的出射瞳(Exit Pupil)远离成像面,因此,光线将以接近垂直入射的方式入射在感光元件上,此即为像侧的远心(Telecentric)特性,远心特性对于固态电子感光元件的感光能力极为重要,可使得电子感光元件的感光敏感度提高,减少系统产生暗角的可能性。此外,该第五透镜像侧表面上可设置有反曲点,将可更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并且可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另一方面,当将该光圈置于愈接近该第三透镜处,可有利于广视场角的特性,有助于对歪曲(Distortion)及倍率色收差(Chromatic Aberration of Magnification)的修正,且如此的配置可有效降低系统的敏感度。
因此,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中该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三透镜之间,其目的是欲在远心特性与广视场角中取得平衡;进一步,较佳地,该光圈设置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3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4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5A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6A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7A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7B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8是表一,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9A、图9B是表二A、表二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0是表三,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1A、图11B是表四A、表四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2是表五,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3是表六,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4是表七,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5是表八,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6是表九,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7是表十,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8是表十一,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9是表十二,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20是表十三,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21是表十四,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22是表十五,为本发明第一至第七实施例相关关系式的数值资料。
附图标号:
光圈100、200、300、400、500、600、700
第一透镜110、210、310、410、510、610、710
物侧表面111、211、311、411、511、611、711
像侧表面112、212、312、412、512、612、712
第二透镜120、220、320、420、520、620、720
物侧表面121、221、321、421、521、621、721
像侧表面122、222、322、422、522、622、722
第三透镜130、230、330、430、530、630、730
物侧表面131、231、331、431、531、631、731
像侧表面132、232、332、432、532、632、732
第四透镜140、240、340、440、540、640、740
物侧表面141、241、341、441、541、641、741
像侧表面142、242、342、442、542、642、742
第五透镜150、250、350、450、550、650、750
物侧表面151、251、351、451、551、651、751
像侧表面152、252、352、452、552、652、752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260、360、460、560、660、760
成像面170、270、370、470、570、670、770
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
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
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
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
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
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
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
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
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
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
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
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
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
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
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
光圈至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
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
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第四透镜;及一第五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其中,另设置有一光圈及一电子感光元件,且该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三透镜之间,该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面处供被摄物成像;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光圈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0<f/f3<1.90;0.7<SL/TTL<1.2。
当前述光学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00<f/f3<1.90,该第三透镜的屈折力较为合适,可有效分配该第一透镜的正屈折力,以降低系统的敏感度;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0.00<f/f3<0.80。
当前述光学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7<SL/TTL<1.2,有利于该光学透镜系统在远心特性与广视场角中取得良好的平衡。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可对于修正系统的像散较为有利;较佳地,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该第五透镜的材质为塑胶。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面,可有效增大系统的后焦距,以确保光学透镜系统有足够的后焦距可放置其他的构件。较佳地,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可有效修正系统的Petzval Sum,并且可以增大系统的后焦距,以确保光学透镜系统有足够的后焦距可放置其他的构件。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满足下列关系式:1.00<f/f1<2.30。当f/f1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第一透镜的屈折力大小配置较为平衡,可有效控制系统的光学总长度,并且可同时避免高阶球差(HighOrder Spherical Aberration)的过度增大,以提升系统成像品质;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1.30<f/f1<2.00。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满足下列关系式:28.0<V1-V2<42.0。当V1-V2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该光学透镜系统中色差的修正。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满足下列关系式:|V2-V3|<12.0。当|V2-V3|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更有助于提升光学透镜系统修正色差的能力。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0.02<CT2/f<0.15。当CT2/f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该第二透镜的镜片厚度大小较为合适,可降低制造上的困难以获得较高的镜片制作良率,并有利于镜片在制作时的成型性与均质性。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与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满足下列关系式:-0.80<R1/R2<0.50。当R1/R2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对于球面收差(Spherical Aberration)的补正较有利,另外,因为第一透镜对镜头的总长度短缩有作用,所以对镜头的小型化也很有效。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与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满足下列关系式:|R10/R9|<1.3。当|R10/R9|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使系统的主点更远离成像面,有利于缩短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以维持镜头的小型化;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R10/R9|<0.8。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
|(f/f3)+(f/f4)+(f/f5)|<0.5。当|(f/f3)+(f/f4)+(f/f5)|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的屈折力配置较为平衡,有利于降低系统的敏感度与像差的产生。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光圈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8<SL/TTL<0.98。当SL/TTL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该光学透镜系统在远心特性与广视场角中取得良好的平衡。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mgH<2.10。当TTL/ImgH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维持光学透镜系统的小型化,以搭载于轻薄便携式的电子产品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其中,另设置有一光圈及一电子感光元件,且该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三透镜之间,该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面处供被摄物成像;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光圈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1.00<f/f1<2.30;0.7<SL/TTL<1.2。
当前述光学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1.00<f/f1<2.30,可有效控制系统的光学总长度,并且可同时避免高阶球差(High Order Spherical Aberration)的过度增大,以提升系统成像品质;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1.30<f/f1<2.00。
当前述光学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7<SL/TTL<1.2,有利于该光学透镜系统在远心特性与广视场角中取得良好的平衡。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与像侧表面为凹面,可有效修正系统的佩兹伐和数(Petzval Sum),并且可以增大系统的后焦距,以确保光学透镜系统有足够的后焦距可放置其他的构件。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可对于修正系统的像散较为有利;较佳地,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该第五透镜的材质为塑胶。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0.00<f/f3<1.90。当f/f3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该第三透镜的屈折力较为合适,可有效分配该第一透镜的正屈折力,以降低系统的敏感度。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满足下列关系式:28.0<V1-V2<42.0。当V1-V2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该光学透镜系统中色差的修正。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满足下列关系式:|V2-V3|<12.0。当|V2-V3|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更有助于提升光学透镜系统修正色差的能力。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0.4<|f4/f5|<1.6。当|f4/f5|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的屈折力配置较为平衡,更能有效修正系统的高阶像差,以提升系统的解析度。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
|(f/f3)+(f/f4)+(f/f5)|<0.5。当|(f/f3)+(f/f4)+(f/f5)|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的屈折力配置较为平衡,有利于降低系统的敏感度与像差的产生。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光圈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8<SL/TTL<0.98。当SL/TTL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该光学透镜系统在远心特性与广视场角中取得良好的平衡。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与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满足下列关系式:|R10/R9|<1.3。当|R10/R9|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使系统的主点更远离成像面,有利于缩短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以维持镜头的小型化;较佳地,满足下列关系式:|R10/R9|<0.8。
本发明前述光学透镜系统中,较佳地,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mgH<2.10。当TTL/ImgH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维持光学透镜系统的小型化,以搭载于轻薄便携式的电子产品上。
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将藉由以下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1A,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1B。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主要由五枚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110,其物侧表面1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11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与像侧表面11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120,其物侧表面12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12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120的物侧表面121与像侧表面12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130,其物侧表面13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1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130的物侧表面131与像侧表面13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140,其物侧表面14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14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140的物侧表面141与像侧表面14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150,其物侧表面15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15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150的物侧表面151与像侧表面152皆为非球面,并且该第五透镜150的像侧表面15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一光圈100设置于该第一透镜110与该第二透镜120之间;及
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160置于该第五透镜150的像侧表面152与一成像面1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该光学透镜系统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170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
上述的非球面曲线的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
X: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的切面的相对高度;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距离;
k:锥面系数;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5.97(毫米)。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60。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32.9(度)。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1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1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34.5。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120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130的色散系数为V3,其关系式为:|V2-V3|=2.46。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CT2/f=0.05。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0.10。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五透镜1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10/R9|=0.31。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1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R7-R8)|=5.01。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1.84。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其关系式为:f/f3=0.48。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1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1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4/f5|=1.78。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1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1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
|(f/f3)+(f/f4)+(f/f5)|=0.22。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圈1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83。
第一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1.63。
第一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8表一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9A表二A与图9B表二B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2A,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2B。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主要由五枚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210,其物侧表面2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21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211与像侧表面21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220,其物侧表面22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22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220的物侧表面221与像侧表面22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230,其物侧表面23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2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230的物侧表面231与像侧表面23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240,其物侧表面24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24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240的物侧表面241与像侧表面24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250,其物侧表面25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25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250的物侧表面251与像侧表面252皆为非球面,并且该第五透镜250的像侧表面25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一光圈200设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210之间;及
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260置于该第五透镜250的像侧表面252与一成像面2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该光学透镜系统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270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
第二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4.18(毫米)。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85。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30.4(度)。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2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2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32.0。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220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230的色散系数为V3,其关系式为:|V2-V3|=0.00。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2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CT2/f=0.08。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0.40。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五透镜2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10/R9|=0.26。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2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R7-R8)|=2.16。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2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1.63。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230的焦距为f3,其关系式为:f/f3=0.16。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2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2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4/f5|=1.17。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230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2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2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
|(f/f3)+(f/f4)+(f/f5)|=0.15。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圈2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98。
第二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2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1.97。
第二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0表三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1A表四A与图11B表四B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3A,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3B。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主要由五枚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310,其物侧表面3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31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311与像侧表面31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320,其物侧表面32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32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320的物侧表面321与像侧表面32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330,其物侧表面33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3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330的物侧表面331与像侧表面33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340,其物侧表面34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34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340的物侧表面341与像侧表面34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350,其物侧表面35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35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350的物侧表面351与像侧表面352皆为非球面,并且该第五透镜350的像侧表面35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一光圈300设置于该第一透镜310与该第二透镜320之间;及
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360置于该第五透镜350的像侧表面352与一成像面3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3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该光学透镜系统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370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
第三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5.96(毫米)。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66。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32.5(度)。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3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3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32.5。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320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330的色散系数为V3,其关系式为:|V2-V3|=0.00。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3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CT2/f=0.05。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0.03。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五透镜3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10/R9|=0.17。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3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R7-R8)|=4.18。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3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1.70。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330的焦距为f3,其关系式为:f/f3=0.15。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3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3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4/f5|=1.22。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330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3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3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f3)+(f/f4)+(f/f5)|=0.08。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圈3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85。
第三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3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1.70。
第三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2表五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3表六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4A,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4B。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主要由五枚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410,其物侧表面4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412为凸面,其材质为玻璃,该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411与像侧表面41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420,其物侧表面42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422为凹面,其材质为玻璃,该第二透镜420的物侧表面421与像侧表面42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430,其物侧表面43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432为凸面,其材质为玻璃,该第三透镜430的物侧表面431与像侧表面43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440,其物侧表面44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44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440的物侧表面441与像侧表面44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450,其物侧表面45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45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450的物侧表面451与像侧表面452皆为非球面,并且该第五透镜450的像侧表面45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一光圈400设置于该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410之间;及
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460置于该第五透镜450的像侧表面452与一成像面4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4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该光学透镜系统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470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
第四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7.77(毫米)。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3.00。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24.7(度)。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4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4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6.3。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420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430的色散系数为V3,其关系式为:|V2-V3|=30.90。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4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CT2/f=0.13。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0.48。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五透镜4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10/R9|=1.46。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4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R7-R8)|=3.15。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4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2.06。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430的焦距为f3,其关系式为:f/f3=1.36。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4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4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4/f5|=0.95。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430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4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4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f3)+(f/f4)+(f/f5)|=1.31。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圈4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1.01。
第四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4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2.95。
第四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4表七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5表八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五实施例》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5A,第五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5B。第五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主要由五枚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510,其物侧表面5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51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510的物侧表面511与像侧表面51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520,其物侧表面52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52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520的物侧表面521与像侧表面52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530,其物侧表面53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5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530的物侧表面531与像侧表面53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540,其物侧表面54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54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540的物侧表面541与像侧表面54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550,其物侧表面55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55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550的物侧表面551与像侧表面552皆为非球面,并且该第五透镜550的像侧表面55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一光圈500设置于该第一透镜510与该第二透镜520之间;及
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560置于该第五透镜550的像侧表面552与一成像面5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5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该光学透镜系统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570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
第五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5.99(毫米)。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60。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32.7(度)。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5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5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32.1。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520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530的色散系数为V3,其关系式为:|V2-V3|=0.41。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5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CT2/f=0.05。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5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0.09。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五透镜5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10/R9|=0.17。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5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R7-R8)|=4.76。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5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1.80。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530的焦距为f3,其关系式为:f/f3=0.35。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5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5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4/f5|=1.23。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530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5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5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f3)+(f/f4)+(f/f5)|=0.14。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圈5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510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86。
第五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510的物侧表面5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1.69。
第五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6表九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7表十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六实施例》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6A,第六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6B。第六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主要由五枚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610,其物侧表面6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61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610的物侧表面611与像侧表面61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620,其物侧表面62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62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620的物侧表面621与像侧表面62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630,其物侧表面63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6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630的物侧表面631与像侧表面63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640,其物侧表面64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64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640的物侧表面641与像侧表面64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650,其物侧表面65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65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650的物侧表面651与像侧表面652皆为非球面,并且该第五透镜650的像侧表面65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一光圈600设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610之间;及
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660置于该第五透镜650的像侧表面652与一成像面6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6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该光学透镜系统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670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
第六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5.77(毫米)。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90。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31.3(度)。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6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6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32.0。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620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630的色散系数为V3,其关系式为:|V2-V3|=0.00。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6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CT2/f=0.05。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6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0.21。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五透镜6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10/R9|=0.71。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6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R7-R8)|=7.80。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6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1.63。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630的焦距为f3,其关系式为:f/f3=0.68。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6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6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4/f5|=1.80。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630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6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6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f3)+(f/f4)+(f/f5)|=0.07。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圈6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610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95。
第六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610的物侧表面6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1.71。
第六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8表十一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9表十二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七实施例》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7A,第七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7B。第七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主要由五枚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710,其物侧表面7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71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710的物侧表面711与像侧表面71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720,其物侧表面72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72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720的物侧表面721与像侧表面72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730,其物侧表面73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7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730的物侧表面731与像侧表面732皆为非球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740,其物侧表面74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74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740的物侧表面741与像侧表面742皆为非球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750,其物侧表面75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75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750的物侧表面751与像侧表面752皆为非球面,并且该第五透镜750的像侧表面75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一光圈700设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710之间;及
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760置于该第五透镜750的像侧表面752与一成像面7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7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该光学透镜系统另设置一电子感光元件于该成像面770处供被摄物成像于其上。
第七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5.68(毫米)。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90。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31.8(度)。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7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7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34.5。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720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730的色散系数为V3,其关系式为:|V2-V3|=2.46。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二透镜7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CT2/f=0.05。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7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0.22。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五透镜7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10/R9|=0.96。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7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及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R7-R8)|=3.40。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7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1.60。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730的焦距为f3,其关系式为:f/f3=0.80。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四透镜7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7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4/f5|=0.10。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730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740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750的焦距为f5,其关系式为:|(f/f3)+(f/f4)+(f/f5)|=0.05。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圈7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710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95。
第七实施例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710的物侧表面7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1.68。
第七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20表十三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21表十四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表一至表十四(分别对应图8至图21)所示为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实施例的不同数值变化表,然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数值变化皆属实验所得,即使使用不同数值,相同结构的产品仍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故以上的说明所描述的及图式仅做为例示性,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表十五(对应图22)为各个实施例对应本发明相关关系式的数值资料。
Claims (22)
1.一种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凸面;
一第四透镜;及
一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其中,另设置有一光圈及一电子感光元件,且所述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所述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面处供被摄物成像;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光圈至所述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所述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
0.00<f/f3≦0.68;
0.7<SL/TTL<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所述第五透镜的材质为塑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满足下列关系式:
1.00<f/f1<2.3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满足下列关系式:
1.30<f/f1<2.0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所述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满足下列关系式:
28.0<V1-V2<4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所述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满足下列关系式:
︱V2-V3︱<12.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
0.02<CT2/f<0.15。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与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满足下列关系式:
-0.80<R1/R2<0.50。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与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满足下列关系式:
︱R10/R9︱<1.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与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满足下列关系式:
︱R10/R9︱<0.8。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
︱(f/f3)+(f/f4)+(f/f5)︱<0.5。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至所述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所述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
0.8<SL/TTL<0.98。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所述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所述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
TTL/ImgH<2.10。
14.一种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凸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其中,另设置有一光圈及一电子感光元件,且所述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所述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面处供被摄物成像;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光圈至所述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所述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
1.00<f/f1<2.30;
0.4<|f4/f5|≦1.23;
0.7<SL/TTL<1.2。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所述第五透镜的材质为塑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满足下列关系式:
1.30<f/f1<2.00。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
0.00<f/f3<0.80。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所述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满足下列关系式:
28.0<V1-V2<42.0。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
︱(f/f3)+(f/f4)+(f/f5)︱<0.5。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至所述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所述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
0.8<SL/TTL<0.98。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与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满足下列关系式:
︱R10/R9︱<0.8。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所述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所述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
TTL/ImgH<2.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39505.7A CN102466854B (zh) | 2010-11-10 | 2010-11-10 | 光学透镜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39505.7A CN102466854B (zh) | 2010-11-10 | 2010-11-10 | 光学透镜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6854A CN102466854A (zh) | 2012-05-23 |
CN102466854B true CN102466854B (zh) | 2014-08-20 |
Family
ID=46070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39505.7A Active CN102466854B (zh) | 2010-11-10 | 2010-11-10 | 光学透镜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6685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94773B2 (en) | 2012-06-29 | 2016-11-15 | Kantatsu Co., Ltd. | Image pickup len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37259B (zh) * | 2012-07-27 | 2014-05-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拾像系統鏡組 |
JP2014067018A (ja) * | 2012-09-07 | 2014-04-1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TWI439754B (zh) * | 2012-10-09 | 2014-06-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結像系統鏡頭組 |
TWI457593B (zh) * | 2013-08-19 | 2014-10-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拾像系統鏡片組及取像裝置 |
JP6381261B2 (ja) | 2014-04-10 | 2018-08-29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TWI518360B (zh) * | 2014-08-26 | 2016-01-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
JP6474434B2 (ja) | 2017-01-20 | 2019-02-27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CN113985571B (zh) * | 2017-03-22 | 2024-08-06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成像镜头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9315A (zh) * | 2009-02-27 | 2010-09-01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 |
CN102047165A (zh) * | 2009-07-08 | 2011-05-04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4173B (zh) * | 2008-08-25 | 2015-05-20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摄影透镜、摄影装置和便携式终端 |
JP5601857B2 (ja) * | 2009-04-07 | 2014-10-08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携帯端末機器 |
-
2010
- 2010-11-10 CN CN201010539505.7A patent/CN1024668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9315A (zh) * | 2009-02-27 | 2010-09-01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 |
CN102047165A (zh) * | 2009-07-08 | 2011-05-04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摄像镜头、摄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94773B2 (en) | 2012-06-29 | 2016-11-15 | Kantatsu Co., Ltd. | Image pickup lens |
US9541744B2 (en) | 2012-06-29 | 2017-01-10 | Kantatsu Co., Ltd. | Image pickup len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6854A (zh) | 2012-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21664B (zh) | 影像撷取镜头组 | |
CN102890330B (zh) | 光学影像拾取镜头 | |
CN102466865B (zh) | 光学成像镜头组 | |
CN102466867B (zh) | 光学摄像透镜组 | |
CN202710833U (zh) | 光学影像透镜系统组 | |
CN102866479B (zh) | 拾像光学系统 | |
CN102778741B (zh) | 影像拾取光学镜头组 | |
CN101876743B (zh) | 摄影透镜组 | |
CN101995641B (zh) | 摄像透镜系统 | |
CN102819094B (zh) | 影像撷取光学镜头 | |
CN102466854B (zh) | 光学透镜系统 | |
CN102236153B (zh) | 取像用光学镜头 | |
CN102313970B (zh) | 成像光学镜片组 | |
CN102998774B (zh) | 拾像镜组 | |
CN103592746A (zh) | 影像镜片系统组 | |
CN102023370A (zh) | 成像透镜系统 | |
CN102269861B (zh) | 摄像光学镜片组 | |
CN102213816A (zh) | 光学摄影镜头 | |
CN102375213B (zh) | 摄影光学镜片组 | |
CN102401982A (zh) | 光学取像镜头 | |
CN102221739A (zh) | 摄像光学系统 | |
CN102879889B (zh) | 成像光学镜片组 | |
CN102466851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2455484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2122056A (zh) | 成像光学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