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2080B - 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42080B CN102442080B CN201110303152.5A CN201110303152A CN102442080B CN 102442080 B CN102442080 B CN 102442080B CN 201110303152 A CN201110303152 A CN 201110303152A CN 102442080 B CN102442080 B CN 1024420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nozzle
- ink
- printing
- color ink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5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932 lus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149 argon plasma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021996 Arabidopsis thaliana CYP97C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40 col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44565 Tremo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05836 Euchloe auson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062009 Indigo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10 structure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59 subli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2 subli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B41J2/2117—Ejecting white liquid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用于提供了与打印装置有关的技术。该打印装置使打印头相对于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或副扫描方向相对扫描来进行打印,其中,打印头具备:沿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彩色墨水的喷嘴的彩色墨水喷嘴列;沿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遮光用墨水的喷嘴的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和沿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遮光用墨水的喷嘴的、与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不同的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被配设在与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主扫描方向重合的位置,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被配设在与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主扫描方向不重合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使打印头相对于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相对扫描来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当在具有透光性和光散射性的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时,为了抑制打印图像区域的透光性和光散射性而提高打印图像的辨识性,已知有一种利用遮光用墨水来进行打印的方法。作为与使用遮光用墨水来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有关的技术,例如已知有下面的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5878号公报
基于上述技术的打印装置具有在副扫描方向上设置有3列用于喷出墨水的喷嘴列的打印头。为了使这样的打印头更加小型化而需要技术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使能够喷出遮光用墨水的打印装置的打印头小型化。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采取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
[应用例1]
一种打印装置,使打印头相对于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或副扫描方向上相对扫描来进行打印,上述打印头具备:沿上述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彩色墨水的喷嘴的彩色墨水喷嘴列;沿上述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遮光用墨水的喷嘴的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和沿上述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遮光用墨水的喷嘴的、与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不同的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配设在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上述主扫描方向重合的位置,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配设在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不重合的位置。
根据该打印装置,由于打印头将由喷出遮光用墨水的喷嘴构成的2个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中的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配设在与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主扫描方向重合的位置,所以与具备在副扫描方向隔着彩色墨水喷嘴列的2个位置设置遮光用墨水喷嘴列的构造的打印头的打印装置相比,能够将打印头的构造小型化。
[应用例2]
根据应用例1所述的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通过第1打印模式或第2打印模式的任意一个来进行打印,基于上述第1打印模式的打印是通过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和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而实现的打印,其中,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利用了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利用了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基于上述第2打印模式的打印是通过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和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而实现的打印,其中,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利用了由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规定数量的喷嘴构成的第1喷嘴组,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利用了由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中的、位于与上述第1喷嘴组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且被配置在与上述第1喷嘴组相比,和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在上述副扫描方向相距较远一侧的规定数量的喷嘴构成的第2喷嘴组。
根据该打印装置,能够通过第1打印模式和第2打印模式这2种打印模式来进行打印。
[应用例3]
根据应用例2所述的打印装置,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与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相比,被配设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的、上述打印头相对于上述打印介质的相对的前进方向前方侧。
根据该打印装置,作为第1打印模式,能够针对规定的打印区域,通过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赋予遮光用墨水,然后通过彩色墨水喷嘴列向同一区域赋予彩色墨水。另外,作为第2打印模式,能够针对规定的打印区域,通过第1喷嘴组赋予彩色墨水,然后通过第2喷嘴组向同一区域赋予遮光用墨水。
[应用例4]
根据应用例3所述的打印装置,基于上述第1打印模式的打印在从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向打印介质喷出上述遮光用墨水,形成遮光用墨水层后,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向上述打印介质喷出上述彩色墨水,在上述遮光用墨水层上层叠形成彩色墨水层,基于上述第2打印模式的打印在从上述第1喷嘴组的喷嘴向打印介质喷出上述彩色墨水,形成彩色墨水层后,从上述第2喷嘴组的喷嘴向上述打印介质喷出上述遮光用墨水,在上述彩色墨水层上层叠形成遮光用墨水层。
根据该打印装置,在打印介质具有透光性或光散射性的情况下,通过基于第1打印模式来进行打印并从打印面观看打印图像,能够抑制打印图像自身的透光性或光散射性。另外,在打印介质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通过基于第2打印模式来进行打印并从与打印面相反侧观看打印图像,能够抑制打印图像自身的透光性。
[应用例5]
根据应用例2所述的打印装置,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与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相比,被配设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的、上述打印头相对于上述打印介质的相对的前进方向后方侧。
根据该打印装置,作为第1打印模式,能够针对规定的打印区域通过彩色墨水喷嘴列赋予彩色墨水,然后通过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向同一区域赋予遮光用墨水。另外,作为第2打印模式,能够针对规定的打印区域通过第2喷嘴组赋予遮光用墨水,然后通过第1喷嘴组向同一区域赋予彩色墨水。
[应用例6]
根据应用例5所述的打印装置,基于上述第1打印模式的打印在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向打印介质喷出上述彩色墨水,形成彩色墨水层后,从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向上述打印介质喷出上述遮光用墨水,在上述彩色墨水层上层叠形成遮光用墨水层,基于上述第2打印模式的打印在从上述第2喷嘴组的喷嘴向打印介质喷出上述遮光用墨水,形成遮光用墨水层后,从上述第1喷嘴组的喷嘴向上述打印介质喷出上述彩色墨水,在上述遮光用墨水层上层叠形成彩色墨水层。
根据该打印装置,在打印介质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通过基于第1打印模式来进行打印并从与打印面相反侧观看打印图像,能够抑制打印图像自身的透光性。另外,在打印介质具有透光性或光散射性的情况下,通过基于第2打印模式来进行打印并从打印面观看打印图像,能够抑制打印图像自身的透光性或光散射性。
[应用例7]
根据应用例1至应用例6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打印装置,上述遮光用墨水是白色墨水。
根据该打印装置,由于使用白色墨水作为遮光用墨水,所以能够确保打印图像的亮度。
[应用例8]
根据应用例1至应用例6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打印装置,上述遮光用墨水是具有金属光泽的金属色调墨水。
根据该打印装置,由于使用金属色调墨水作为遮光用墨水,所以能够使打印图像具有金属光泽的质感。
[应用例9]
根据应用例1至应用例8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打印装置,上述打印介质是具有透光性的打印介质。
根据该打印装置,由于能够对具有透光性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所以可进行从打印面观察打印图像的情况的打印、和从打印面的相反侧观察打印图像的情况的打印。
[应用例10]
根据应用例1至应用例8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打印装置,上述打印介质是非透光性的打印介质。
根据该打印装置,能够对非透光性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作为非透光性的打印介质,能够对光散射性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
[应用例11]
根据应用例2至应用例10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打印装置,还具有第3打印模式,基于上述第3打印模式的打印是通过上述彩色墨水和遮光用墨水的喷出而实现的打印,上述彩色墨水和遮光用墨水的喷出利用了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和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中、在上述第2打印模式下没有使用的上述各喷嘴列的喷嘴,该打印装置能够进行基于上述第1打印模式、上述第2打印模式和上述第3打印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打印模式的打印。
根据该打印装置,能够抑制各喷嘴的使用频率的不均。
[应用例12]
一种打印装置,使打印头相对于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或副扫描方向上相对扫描来进行打印,上述打印头具备:沿上述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彩色墨水的喷嘴的彩色墨水喷嘴列;和沿上述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遮光用墨水的喷嘴的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上述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具备:配置在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上述主扫描方向重合的位置的上述喷嘴、和配置在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不重合的位置的上述喷嘴。
根据该打印装置,由于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具备配置在与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主扫描方向重合的位置的喷嘴,所以与由仅具备配置在与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主扫描方向不重合的位置的喷嘴的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和彩色墨水喷嘴列构成的打印头相比,能够使打印头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除了打印装置、打印头、打印系统以外,还能够通过打印装置的制造方法、打印头的制造方法、使用了上述打印装置、打印头的打印方法等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打印系统10的构成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对第1打印模式到第3打印模式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3是计算机100的概略构成图。
图4是表示打印机2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5是概略性表示墨水喷出用头的喷嘴配置的说明图。
图6是说明在各打印模式中使用的喷嘴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了打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打印头250a的说明图。
图9是说明打印头250b、250c、250d的说明图。
图10是说明变形例2的说明图。
图11是说明变形例3的说明图。
图中符号说明:10...打印系统;20...应用程序;22...视频驱动器;24...打印机驱动器;42...色变换模块;44...半色调模块;45...打印控制模块;46...白色墨点(dot)形成模块;48...彩色墨点形成模块;49...打印模式设定部;100...计算机;102...CPU;104...ROM;106...RAM;108...外围设备接口;109...盘控制器;110...网络接口卡;112...视频接口;116...总线;120...数码相机;121...显示器;122...彩色扫描仪;123...硬盘;124...软磁盘;126...光盘;200...打印机;230...滑架电机;231...驱动带;232...滑轮(pulley);233...滑动轴;234...位置检测传感器;235...电机;236...压板;240...滑架;241...彩色墨水用墨盒;242...白色墨水用墨盒;244~249、244a~249a...墨水喷出用头;250、250a...打印头;256...操作面板;260...控制电路;300...通信线路;310...存储装置;LUT1...色变换表;P...打印介质;G1~G6...喷嘴组;G1a~G4a...喷嘴组;ORG...图像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A.第1实施例:
(A1)系统构成:
图1是作为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10的概略构成图。如图示那样,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10由作为打印控制装置的计算机100、和在计算机100的控制下实际打印图像的打印机200构成。打印系统10作为整体成为一体的广义上的打印装置发挥功能。
本实施例的打印机200使用青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和黑色墨水(K)作为彩色墨水来进行打印。并且,能够打印地具备作为遮光用墨水而使用的白色墨水(W)。遮光用墨水是指具有遮光性的墨水,是在打印介质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为了抑制打印介质上形成的打印图像的透光性而使用的墨水。另外,在打印介质是非透光性、例如是具有光散射性的打印介质的情况下,遮光用墨水是为了抑制打印介质上形成的打印图像的光散射性而使用的墨水。另外,在作为非透光性的打印介质的底色为红色、青色或黑色等彩色的情况下、或者在打印介质的底色即使为白色也具有珍珠白等特殊质感的情况下,遮光用墨水是为了抑制打印介质其本身的底色或质感对打印介质上形成的打印图像造成的影响而使用的墨水。即,遮光用墨水是以抑制由彩色墨水形成的打印图像受到打印介质的底色(包括透光性、光散射性、质感)的影响为目的而对打印介质赋予的墨水。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白色墨水(W)作为遮光用墨水,但只要是具有遮光性的墨水即可,也可以利用其他的颜色。例如,能够使用具有遮光性的彩色墨水、具有金属光泽的金属色调墨水、具有珍珠光泽的白色墨水等。另外,如果具有遮光性,则也可以是半透明色的墨水。其中,在本说明书中称为“彩色墨水”的情况下,意味着也包括黑色墨水来进行使用,但对于打印机200来说,作为彩色墨水,可以构成为不包括黑色墨水。该情况下,只要将黑色表现为使用了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各墨水的所谓复合黑色即可。
对针对该打印机200准备并提供打印用数据的计算机100的构成进行说明。计算机100中安装有规定的操作系统,在该操作系统下,应用程序20进行动作。操作系统中安装有视频驱动器22和打印机驱动器24。应用程序20例如被从数码相机120输入图像数据ORG。于是,应用程序20经由视频驱动器22,将由该图像数据ORG表示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121上。另外,应用程序20经由打印机驱动器24,将图像数据ORG输出至打印机200。
在本实施例中,从数码相机120输入的图像数据ORG是由红(R)、绿(G)、蓝(B)3色的色分量组成的数据。应用程序20对图像数据ORG内的任意的区域设定由R、G、B的色分量组成的区域(以下称为“彩色发色区域”)。
应用程序20对从数码相机120输入的图像数据ORG附加白色墨水(W)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应用程序20向打印介质中的可打印区域整体赋予遮光用的白色墨水。以下,将赋予了白色墨水的区域称为“白色区域”。即,在白色区域中,存在与彩色发色区域重叠的区域。另外,彩色发色区域一定与白色区域重叠。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白色区域被设为打印介质中的可打印区域整体,但也可以设为彩色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是同一区域。
打印机驱动器24从应用程序20接收图像数据ORG,并将其变换成能够向打印机200输出的数据。打印机驱动器24具备:进行色变换的色变换模块42、色变换模块42在进行色变换时参照的色变换表LUT1、进行色变换后的图像数据的多值化的半色调模块44、将多值化后的数据变换成各色墨水的墨点数据的打印控制模块45、和对打印控制模块45进行设定的打印模式设定部49。打印控制模块45在内部具备白色墨点形成模块46和彩色墨点形成模块48。
色变换模块42从应用程序20接收图像数据ORG,根据图像数据ORG中包含的R、G、B的各分量数据(以下也称为RGB分量),参照预先准备的色变换表LUT1,针对图像数据ORG中的彩色发色区域,将该RGB分量变换成能够由打印机200表现的色分量(青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的各色)。
半色调模块44进行半色调处理,该半色调处理是利用墨点的分布来表示被色变换模块42进行了色变换后的图像数据的灰度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该半色调处理,使用已知的有序抖色法(Ordered dither)。另外,作为半色调处理,除了有序抖色法以外,也可以利用误差扩散法或浓度模式法等其他的半色调技术。
打印控制模块45使用被半色调处理后的数据,将各墨水墨点的形成变换成向打印机200指示的信号。彩色墨点形成模块48针对被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即彩色发色区域的图像,进行基于上述各色的彩色墨水的墨点形成。白色墨点形成模块46在白色区域形成白色的墨点。白色墨点向白色区域的墨点记录率被作为固定值预先设定在白色墨点形成模块46,根据该固定值形成白色墨点。
打印模式设定部49在打印处理开始之前,从用户接受执行第1打印模式到第3打印模式中的哪个打印模式的指示,并根据接受的指示来设定打印模式。这里,对打印模式进行说明。图2是对第1打印模式到第3打印模式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2(A)示意性地表示了以第1打印模式进行了打印时的打印后的打印介质的截面图。第1打印模式是使用具有透光性的透光性打印介质作为打印介质,并从打印面观察打印图像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打印模式。在第1打印模式中,最初对透光性打印介质赋予白色墨水作为遮光用墨水。白色墨水被赋予给白色区域、即打印介质中的可打印区域整体。然后,对彩色发色区域赋予各彩色墨水(C、M、Y、K)。
图2(B)示意性地表示了以第2打印模式进行了打印时的打印后的打印介质的截面图。第2打印模式是使用具有透光性的透光性打印介质作为打印介质,并从与打印面相反侧的面观察打印图像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打印模式。在第2打印模式中,对于透光性打印介质,最初向彩色发色区域赋予彩色墨水。然后,向白色区域赋予白色墨水。
图2(C)示意性地表示了以第3打印模式进行了打印时的打印后的打印介质的截面图。第3打印模式是在使用非透光性的打印介质、例如纸介质或由光散射性的塑料构成的打印介质等作为打印介质,并从打印面观察打印图像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打印模式。在第3打印模式中,向打印介质赋予墨水的顺序和区域,与上述的第1打印模式相同。即,对于非透光性打印介质,最初向白色区域赋予白色墨水作为遮光用墨水。然后,向彩色发色区域赋予各彩色墨水(C、M、Y、K)。另外,如在后面说明那样,对于第3打印模式而言,向白色区域赋予的白色墨水的墨点记录率与第1、第2打印模式不同。
接着,对作为打印控制装置的计算机100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图3是计算机100的概略构成图。计算机100具备以CPU102为中心,通过总线116将ROM104和RAM106等相互连接的众所周知的构成。
计算机100上连接有用于读取软磁盘124、光盘126等的数据的盘控制器109、用于与外围设备进行数据收发的外围设备接口108、和用于驱动显示器121的视频接口112。外围设备接口108上连接有打印机200和硬盘123。另外,如果将数码相机120或彩色扫描仪122与外围设备接口108连接,则也能够对由数码相机120或彩色扫描仪122取入的图像实施图像处理。另外,如果安装了网络接口卡110,则能够将计算机100与通信线路300连接,由此来取得与通信线路相连接的存储装置310中存储的数据。计算机100若取得了要进行打印的图像数据,则通过上述的打印机驱动器24的动作,对打印机200进行控制,进行该图像数据的打印。
接着,对打印机2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打印机2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如该图4所示那样,打印机200由利用进纸电机235来输送打印介质P的机构、利用滑架电机230来使滑架240沿压板236的轴向往复运动的机构、驱动滑架240上搭载的打印头250来进行墨水的喷出和墨点形成的机构、以及管理与这些进纸电机235、滑架电机230、打印头250和操作面板256的信号交换的控制电路260构成。
使滑架240在压板236的轴向往复运动的机构由与压板236的轴并行架设且能够滑动地保持滑架240的滑动轴233、在与滑架电机230之间张设环形的驱动带231的滑轮232、和检测滑架240的原点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234等构成。
滑架240上搭载有彩色墨水用墨盒241,该彩色墨水用墨盒241分别收容有青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和黑色墨水(K)作为彩色墨水。并且,在滑架240上搭载有收容了白色墨水(W)的白色墨水用墨盒242。在滑架240的下部的打印头250中,形成有与这些各种颜色相对应的、共计5种墨水喷出用头244至249、即6个墨水喷出用头(白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为2个)。若将这些墨水用墨盒241、242从上方安装到滑架240上,则能够从各墨盒向墨水喷出用头244至249供给墨水。下面对打印头250进行说明。
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构成打印头250的墨水喷出用头的喷嘴配置的说明图。针对白色墨水(W)、青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和黑色墨水(K)的各种颜色,分别准备了墨水喷出用头。各墨水喷出用头被配置在打印头250的下面。对于作为彩色墨水的青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和黑色墨水(K)的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来说,每种颜色有10个喷嘴排列在副扫描方向上,从各喷嘴喷出各种颜色的墨滴。在本实施例中,“副扫描方向”是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另外,以下在标记了“副扫描方向的前进方向”的情况下,表示打印头250相对于打印介质的副扫描方向的相对的前进方向的矢量分量。因此,在图5所示的打印头250中,当进行打印时,打印介质P从表示在最下方的喷嘴通过。
针对白色墨水(W),打印头250具备墨水喷出用头248和墨水喷出用头249这2个头。对于各墨水喷出用头248、249,各自有10个喷嘴排列在副扫描方向上,从各喷嘴喷出白色的墨滴。如图5所示那样,白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8配置于和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合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是相邻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白色的墨水喷出用头248在主扫描方向上和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相邻,但即使在白色墨水喷出用头248和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之间存在其他的功能部、附属物或者墨水喷出用的喷嘴等,白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8只要配置在和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合的位置即可。
墨水喷出用头249配置于和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在主扫描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是不相邻的位置),且比墨水喷出用头248靠向副扫描方向的前进方向前方侧。其中,在图5中,由于图示的局限性,对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9分别具备10个喷嘴进行了说明,但各墨水喷出用头所具备的喷嘴数由打印机200的规格决定。另外,白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9被配置于和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在主扫描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但也可以构成为下述形态的墨水喷出用头,即白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9的一部分和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合。
图6是对在第1打印模式~第3打印模式下使用的喷嘴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在图6(A)中,对在第1打印模式和第3打印模式下使用的喷嘴,涂上黑色来进行表示。当在第1、第3打印模式下执行打印时,对打印介质P按照白色墨水、彩色墨水的顺序来进行打印。在本实施例中,当在第1、第3打印模式下进行打印时,对于在打印头250中使用的喷嘴,使用彩色墨水的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和白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9。
对于彩色墨水,使用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所具备的所有喷嘴(本实施例中为10个)来进行打印。将第1、第3打印模式下使用的彩色墨水的喷嘴组设为喷嘴组G1表示在图6(A)中。另一方面,对于白色墨水,使用墨水喷出用头249所具备的所有喷嘴(本实施例中为10个)。将第1、第3打印模式下使用的白色墨水的喷嘴组设为喷嘴组G2表示在图6(A)中。
通过如上述那样使用喷嘴并使打印头250进行扫描来进行打印,可对打印介质P先赋予白色墨水,然后赋予彩色墨水。由此,以上述的第1、第3打印模式进行打印。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第1、第3打印模式下,使用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249所具备的所有喷嘴来进行打印,但也可以使用各墨水喷出用头所具备的喷嘴中的1个以上的任意数量喷嘴来进行打印。
在图6(B)中,将第2打印模式下使用的喷嘴表示为涂上了黑色的喷嘴。当在第2打印模式下执行打印时,对打印介质P按照彩色墨水、白色墨水的顺序进行打印。在本实施例中,当以第2打印模式进行打印时,对于打印头250中使用的喷嘴,使用彩色墨水的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和白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8。
对于彩色墨水,使用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所具备的各喷嘴的从副扫描方向的前进方向前方开始的一半(在本实施例中是从最前面开始的5个)。将第2打印模式下使用的彩色墨水的喷嘴组设为喷嘴组G3表示在图6(B)中。另一方面,对于白色墨水,使用墨水喷出用头248所具备的喷嘴的从副扫描方向的前进方向后方开始的一半(在本实施例中是从后开始的5个)。将第2打印模式下使用的白色墨水的喷嘴组设为喷嘴组G4表示在图6(B)中。
通过如上述那样使用喷嘴并使打印头250进行扫描来进行打印,可对打印介质P先赋予彩色墨水,然后赋予白色墨水。由此,能够在第2打印模式下进行打印。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第2打印模式下,使用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所具备的各喷嘴的从副扫描方向的前进方向前方开始的一半、和墨水喷出用头248所具备的喷嘴的从副扫描方向的前进方向后方开始的一半来进行打印,但也可以从比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所具备的喷嘴的副扫描方向的最后方的喷嘴位于前方的喷嘴开始将任意的喷嘴作为喷嘴组G3来使用,并将墨水喷出用头248所具备的喷嘴中、比喷嘴组G3位于副扫描方向后方的规定数量的喷嘴作为喷嘴组G4来使用,由此进行打印。
为了进行图6所示的来自各喷嘴的墨水的喷出,使用了压电元件。压电元件如公知那样,是通过电压的施加使结晶构造发生形变,极其高速地进行电气-机械能量的变换的元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向压电元件施加规定的电压信号(驱动信号),使喷嘴内的墨水通道的一侧壁发生变形,由此从喷嘴喷出墨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这样利用压电元件来喷出墨水,但也可以采用使喷嘴内产生气泡(泡),由此来喷出墨水的方式。
以上说明的打印头250的控制通过图4所示的打印机200的控制电路260来进行。控制电路260由CPU、和ROM、RAM、PIF(外围设备接口)等通过总线相互连接而构成,通过控制滑架电机230和进纸电机235的动作来进行滑架240的主扫描动作和副扫描动作的控制。另外,若经由PIF接收了从计算机100输出的打印数据,则在滑架240进行主扫描方向去路运动或主扫描方向返路运动时,通过向墨水喷出用头244至249供给与打印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来控制墨水的喷出,进行规定的光栅的打印。若进行伴随着墨水喷出的去路运动或者返路运动直到到达了打印介质P的主扫描方向的终端,则控制电路260将打印介质P输送到副扫描方向上,准备进行下一个光栅的打印。通过反复进行该操作,打印机200完成第1到第3各打印模式下的打印。
另外,对本实施例的打印机200是通过向打印介质P喷出墨滴来形成墨水点的所谓喷墨式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利用其他的方法来向打印介质赋予墨水的打印机。例如,也可以作为取代喷出墨滴而通过利用静电将各色调色剂粉附着在打印介质上来赋予墨水的打印机、热转印型打印机、或升华型打印机加以实施。
(A2)打印处理:
接着,对打印系统10执行的打印处理进行说明。在打印处理开始前,利用由应用程序20在显示器121(图1)上显示的打印设定用画面,由用户进行打印设定。用户进行第1到第3打印模式的指定,来作为打印设定。在指定了打印模式后,用户对显示器121上显示的打印开始按钮进行操作,由此,打印系统10开始打印处理。
图7是表示打印系统10进行的打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若开始了打印处理,则打印机驱动器24输入RGB形式的图像数据(以下简称为RGB数据)(步骤S102)。若输入了RGB数据,则打印机驱动器24利用色变换模块42来开始色变换处理(步骤S104)。具体而言,将输入的RGB数据变换成CMYK形式的图像数据。若得到了CMYK形式的图像数据,则计算机100利用半色调模块44来生成可转发给打印机200的数据(步骤S106)。在半色调处理中,除了彩色墨水以外,也对白色墨水(W)进行2值化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白色墨水,在第1打印模式或者第2打印模式的情况下,按照白色区域的墨点记录率均成为80%的方式进行半色调处理。在第3打印模式的情况下,按照白色墨水在白色区域的墨点记录率均成为70%的方式进行半色调处理。在第3打印模式的情况下,由于打印介质是非透光性,所以即使与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打印介质的第1、第2打印模式相比白色墨水的墨点记录率较低,也能够抑制因打印介质的底色或者质感而带来的影响。
若半色调处理结束,则计算机100利用打印控制模块45控制打印机200,开始打印(步骤S108)。若打印开始,则打印机200进行形成各墨水的墨点的处理(步骤S110)。形成各墨水的墨点的处理遍及在打印介质P上形成图像的全部范围,按以下方式进行。
[第1、第3打印模式]
第1打印模式和第3打印模式如上述说明那样,向打印介质和白色区域赋予的白色墨水的墨点记录率不同。除此之外的打印处理的内容相同。都是用于从打印面观察打印图像的打印模式。对基于第1打印模式的打印处理而言,打印介质为透光性,对基于第3打印模式的打印处理而言,打印介质为非透光性。当通过打印模式设定部49在开始打印处理时设定了第1或者第3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各墨水的墨点如下述那样形成。
若被指定第1、第3打印模式,则控制电路260配合滑架的往复运动,对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249进行控制,进行各墨水的喷出。如果针对一个光栅进行观察,则(1)最初从喷嘴组G2(图6(A))喷出的白色墨水被赋予给打印介质P,(2)接着被赋予从喷嘴组G2(图6(A))喷出的彩色墨水。结果,在打印介质P上首先被赋予白色墨水而形成白色墨水层,在此基础上,被赋予各个颜色的彩色墨水(C、M、Y、K),形成彩色墨水层。
[第2打印模式]
第2打印模式是用于从与打印面相反侧观察打印图像的打印模式。对基于第2打印模式的打印处理而言,打印介质具有透光性。当通过打印模式设定部49在开始打印处理时设定了第2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各墨水的墨点如下述那样形成。
若被指定第2打印模式,则控制电路260配合滑架的往复运动,对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248进行控制,进行各墨水的喷出。如果针对一个光栅来进行观察,则(1)最初从喷嘴组G3(图6(B))喷出的彩色墨水被赋予给打印介质P,(2)接着,被赋予从喷嘴组G4(图6(B))喷出的白色墨水。结果,在打印介质P上首先被赋予彩色墨水(C、M、Y、K)而形成彩色墨水层,在此基础上,被赋予白色墨水而形成白色墨水层。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例中的打印系统10所具备的打印头250,具备:被配置在与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合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是相邻的位置)的墨水喷出用头248、和被配置在与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在主扫描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的墨水喷出用头249。因此,与按照在副扫描方向上夹着喷出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头的方式而在2个地方设置喷出遮光用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的构造的打印头相比,能够实现构造的小型化。
另外,在形成白色墨水层后形成彩色墨水层的第1、第3打印模式下,本实施例中的打印系统10利用喷嘴组G1和喷嘴组G2来进行打印。在进行这些打印的情况下,利用所使用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249所具备的全部喷嘴(在本实施例中各自为10个)来进行打印。另一方面,在形成彩色墨水层后形成白色墨水层的第2打印模式下,打印系统10利用喷嘴组G3和喷嘴组G4来进行打印。在进行该打印的情况下,利用所使用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248所具备的喷嘴的各自一半(在本实施例中各自为5个)来进行打印。因此,第1、第3打印模式与第2打印模式相比,能够高速地进行打印。这在例如第1、第3打印模式与第2打印模式相比,用户的使用频度较高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即,可确保使用频度高的打印模式下的打印的高速处理,并且保持打印头250的小型化,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在假设第2打印模式与第1、第3打印模式相比,用户的使用频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下述变形例1的在图8中说明的打印头的构成,能够确保使用频度较高的第2打印模式下的打印的高速处理,同时保持打印头的小型化。
作为本实施例与技术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墨水喷出用头244~247和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彩色墨水喷嘴列对应,墨水喷出用头248和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对应,墨水喷出用头249和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对应。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基于第1、第3打印模式的打印(参照图6(A))和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于第1打印模式的打印对应,本实施例中的基于第2打印模式的打印(参照图6(B))和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于第2打印模式的打印对应。
B.变形例:
另外,该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多种方式实施,例如也能够进行如下的变形。
(B1)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印头是图5、图6中说明的构成,但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构成。图8是说明作为变形例1的打印头250a的构成的说明图。打印头250a将和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4a~247a在主扫描方向上不重合的白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9a,配置在比墨水喷出用头244a~247a靠副扫描方向的前进方向后方。而且,在通过第1、第3打印模式来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如图8(A)所示那样,利用彩色墨水的喷嘴组G1a和白色墨水的喷嘴组G2a来进行打印。另一方面,在通过第2打印模式来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如图8(B)所示那样,利用彩色墨水的喷嘴组G3a和白色墨水的喷嘴组G4a来进行打印。因此,第2打印模式与第1、第3打印模式相比,能够高速地进行打印。这在例如第2打印模式与第1、第3打印模式相比,用户的使用频度较高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即,可确保使用频度较高的打印模式下的打印的高速处理,并且保持打印头250的小型化,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可采用图9所示的打印头的构成。图9(A)所示的打印头成为在第1实施例的白色墨水用的墨水喷出用头248(图6)中,省去了在第1~第3任意一个打印模式下都不使用的喷嘴的构成。即,成为省去了墨水喷出用头248所具备的喷嘴中、副扫描方向的前进方向前一半的喷嘴(在本变形例中是从副扫描方向的前进方向前方开始的5个喷嘴)的构成。通过采用这样的打印头的构成,除了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实现打印头的构造的简单化、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图9(B)所示的打印头采用了将第1实施例中的墨水喷出用头248和墨水喷出用头249一体化为1个墨水喷出用头248c的构成。采用这样的打印头的构成,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图9(C)所示的打印头采用了将彩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在副扫描方向上相互错开配置,使喷嘴成为交错状的构成。采用这样的打印头的构成,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B2)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印系统10通过第1~第3打印模式来进行打印,但变形例2中的打印系统还具备第4打印模式,即不为了形成白色墨水层而使用白色墨水,将白色墨水与彩色墨水同时喷出,按照由彩色墨水和白色墨水形成1个墨水层的方式来进行打印。即,作为与彩色墨水同等的处理来使用白色墨水。通过这样使用白色墨水,可以对给予作为打印图像而能够表现的颜色范围的所谓色域(gamut)进行扩展。
而且,在通过第4打印模式来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使用图10所示的喷嘴组G5和喷嘴组G6来进行打印。即,使用由彩色墨水的各墨水喷出用头244~247的副扫描方向的前进方向后一半(在本变形例中为从副扫描方向前进方向后方开始的5个)构成的喷嘴组G5、和由白色墨水的墨水喷出用头248的副扫描方向的前进方向前一半(在本变形例中为从副扫描方向前进方向前方开始的5个)的喷嘴构成的喷嘴组G6。换言之,使用墨水喷出用头244~247、248所具备的喷嘴中、在第2打印模式下不使用的喷嘴来进行打印。通过采用这样的喷嘴的使用方法,能够降低各喷嘴的使用频度之差。其中,变形例2中的第4打印模式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3打印模式对应。
(B3)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说明那样,将被赋予白色墨水的白色区域设为打印介质中的可打印的全部区域,但也可以如图11(A)~(C)所示那样,将白色区域设为与彩色发色区域相同的区域。通过在打印处理中,按照在彩色墨点形成模块48形成了彩色墨水的墨点时,白色墨点形成模块46利用白色墨水形成与彩色墨点形成模块48形成的墨点相同的墨点的方式,对被半色调处理(图7:步骤S106)后的CMYK形式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实现本变形例。或者,也可以使白色区域小于彩色发色区域。通过这样的处理,用户能够不视觉确认白色墨水地对打印图像进行视觉确认。即,能够实现引出了透光性和光散射性的打印介质的特性的打印。
(B4)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遮光用墨水使用了白色的墨水,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具有遮光性则也能够利用其他颜色的墨水。例如,能够使用具有遮光性的彩色墨水、具有金属光泽的金属色调墨水、具有珍珠光泽的白色墨水等。另外,如果具有遮光性则也能够使用半透明色的墨水。由此,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B5)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印系统10具有第1到第3打印模式,但打印系统10也可以只具备第1打印模式和第2打印模式。由此,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B6)变形例6: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白色墨点形成模块46和彩色墨点形成模块48形成了彩色墨水和白色墨水的各一种类大小的墨点,但也能够形成彩色墨水和白色墨水的各自大小2种类的墨点、或大中小3种类的墨点。即,能够通过根据作为图像数据而输入的各像素的灰度数据的大小,将各像素分类成3值(无墨点、大墨点、小墨点)或者4值(无墨点、大墨点、中墨点、小墨点),形成与灰度值对应的墨点来实现。通过这样的处理,除了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效果以外,还能够打印更加精细的图像。
(B7)变形例7: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彩色墨水设为C、M、Y、K这4种,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具备浓淡墨水。例如,可以具备浓青色(C)、淡青色(LC)、浓品红色(M)、淡品红色(LM)等墨水,并根据图像数据的各灰度值的大小来区分使用浓墨水和淡墨水。通过这样的处理,除了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效果以外,还能够通过更加精细的灰度表现来进行打印。
Claims (11)
1.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打印头相对于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或副扫描方向相对扫描来进行打印,
上述打印头具备:
沿上述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彩色墨水的喷嘴的彩色墨水喷嘴列;
沿上述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遮光用墨水的喷嘴的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和
沿上述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遮光用墨水的喷嘴的、与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不同的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
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被配设在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上述主扫描方向重合的位置,
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被配设在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不重合的位置,
该打印装置通过第1打印模式或第2打印模式中任意一个来进行打印,
基于上述第1打印模式的打印是通过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和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而实现的打印,其中,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利用了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利用了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
基于上述第2打印模式的打印是通过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和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而实现的打印,其中,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利用了由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规定数量的喷嘴构成的第1喷嘴组,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利用了由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中的、位于与上述第1喷嘴组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不重合的位置,且被配置在与上述第1喷嘴组相比,和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在上述副扫描方向相距较远的一侧的规定数量的喷嘴构成的第2喷嘴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与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相比,被配设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的、上述打印头相对于上述打印介质的相对的前进方向前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上述第1打印模式的打印在从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向打印介质喷出上述遮光用墨水,形成遮光用墨水层后,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向上述打印介质喷出上述彩色墨水,在上述遮光用墨水层上层叠形成彩色墨水层,
基于上述第2打印模式的打印在从上述第1喷嘴组的喷嘴向打印介质喷出上述彩色墨水,形成彩色墨水层后,从上述第2喷嘴组的喷嘴向上述打印介质喷出上述遮光用墨水,在上述彩色墨水层上层叠形成遮光用墨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与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相比,被配设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的、上述打印头相对于上述打印介质的相对的前进方向后方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上述第1打印模式的打印在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向打印介质喷出上述彩色墨水,形成彩色墨水层后,从上述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向上述打印介质喷出上述遮光用墨水,在上述彩色墨水层上层叠形成遮光用墨水层,
基于上述第2打印模式的打印在从上述第2喷嘴组的喷嘴向打印介质喷出上述遮光用墨水,形成遮光用墨水层后,从上述第1喷嘴组的喷嘴向上述打印介质喷出上述彩色墨水,在上述遮光用墨水层上层叠形成彩色墨水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用墨水是白色墨水。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用墨水是具有金属光泽的金属色调墨水。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印介质是具有透光性的打印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印介质是非透光性的打印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3打印模式,
基于上述第3打印模式的打印是通过上述彩色墨水和遮光用墨水的喷出而实现的打印,上述彩色墨水和遮光用墨水的喷出利用了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和上述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中的、在上述第2打印模式下没有使用的上述各喷嘴列的喷嘴,
该打印装置能够进行基于上述第1打印模式、上述第2打印模式和上述第3打印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打印模式的打印。
11.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打印头相对于打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或副扫描方向相对扫描来进行打印,
上述打印头具备:沿上述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彩色墨水的喷嘴的彩色墨水喷嘴列、和沿上述副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喷出遮光用墨水的喷嘴的遮光用墨水喷嘴列,
上述遮光用墨水喷嘴列具备:配置在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上述主扫描方向重合的位置的第1遮光用墨水喷嘴、和配置在与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不重合的位置的第2遮光用墨水喷嘴,
该打印装置通过第1打印模式或第2打印模式中任意一个来进行打印,
基于上述第1打印模式的打印是通过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和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而实现的打印,其中,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利用了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喷嘴,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利用了上述第2遮光用喷嘴,
基于上述第2打印模式的打印是通过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和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而实现的打印,其中,上述彩色墨水的喷出利用了由上述彩色墨水喷嘴列中包含的规定数量的喷嘴构成的第1喷嘴组,上述遮光用墨水的喷出利用了由上述第1遮光用喷嘴中的、位于与上述第1喷嘴组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不重合的位置,且被配置在与上述第1喷嘴组相比,和上述第2遮光用喷嘴在上述副扫描方向相距较远的一侧的规定数量的喷嘴构成的第2喷嘴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20112A JP5742154B2 (ja) | 2010-09-30 | 2010-09-30 | 印刷装置 |
JP2010-220112 | 2010-09-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42080A CN102442080A (zh) | 2012-05-09 |
CN102442080B true CN102442080B (zh) | 2015-02-25 |
Family
ID=45889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0315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2080B (zh) | 2010-09-30 | 2011-09-28 | 打印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06049B2 (zh) |
JP (1) | JP5742154B2 (zh) |
CN (1) | CN1024420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040808A (ja) * | 2010-08-20 | 2012-03-01 | Canon Inc |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
JP6015153B2 (ja) * | 2012-06-12 | 2016-10-2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
US8833892B2 (en) * | 2012-06-12 | 2014-09-16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
US9336465B2 (en) | 2013-03-15 | 2016-05-10 |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or print management |
US9114625B2 (en) * | 2013-06-26 | 2015-08-25 | Nike, Inc. | Additive color printing |
US9232112B2 (en) * | 2013-07-18 | 2016-01-05 |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color separation, color variation, color characterization, and gamut mapping in color printing |
CN105764699B (zh) * | 2013-09-27 | 2017-06-23 |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喷墨打印方法和喷墨打印装置 |
EP2854387A1 (en) * | 2013-09-27 | 2015-04-01 | Oki Data Corporatio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CN103552387B (zh) * | 2013-10-31 | 2015-06-17 |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打印机及其小车总成 |
US10054549B2 (en) | 2014-01-09 | 2018-08-21 |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various qualities of printed sheets |
US11007791B2 (en) * | 2014-11-19 | 2021-05-18 |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g. | Multi-layered textured printing |
JP2016159531A (ja) | 2015-03-02 | 2016-09-05 |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CN105216450B (zh) * | 2015-10-19 | 2017-11-10 | 深圳市汉拓数码有限公司 | 一种高覆盖率的涂层彩色混合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
JP6972636B2 (ja) * | 2017-04-21 | 2021-11-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
JP7056159B2 (ja) * | 2018-01-16 | 2022-04-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
CN110027325B (zh) * | 2019-04-29 | 2020-03-13 |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 打印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打印机 |
JP7326886B2 (ja) * | 2019-06-03 | 2023-08-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プログラム |
CN113085401B (zh) * | 2021-04-06 | 2023-03-24 | 北京华科恒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墙体彩绘打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JP2023020237A (ja) * | 2021-07-30 | 2023-02-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02537A (en) * | 1995-02-13 | 2000-08-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k-jet printing |
DE69615511T3 (de) * | 1995-12-08 | 2013-02-07 | Seiko Epson Corp. | Tintensortiment zur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 und Verfahren zur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 unter Verwendung derselben |
JP2003285427A (ja) * | 2002-01-25 | 2003-10-07 | Konica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US6655797B2 (en) * | 2002-04-30 | 2003-12-0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Deposition of fixer and overcoat by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
EP1741555B2 (en) | 2004-04-27 | 2015-07-29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Ink jet recorder |
US20060158481A1 (en) * | 2005-01-19 | 2006-07-20 | Vutek,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hannel ink-jet printing |
JPWO2007023735A1 (ja) * | 2005-08-24 | 2009-02-26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セット、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WO2007033031A2 (en) * | 2005-09-12 | 2007-03-22 |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 Metallic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for graphics applications |
JP5347300B2 (ja) | 2008-03-28 | 2013-11-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JP5211891B2 (ja) | 2008-06-26 | 2013-06-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及び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
WO2010061904A1 (ja) * | 2008-11-28 | 2010-06-03 |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JP5299005B2 (ja) * | 2009-03-23 | 2013-09-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
-
2010
- 2010-09-30 JP JP2010220112A patent/JP574215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9-28 CN CN201110303152.5A patent/CN10244208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9-29 US US13/249,117 patent/US850604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506049B2 (en) | 2013-08-13 |
JP2012071559A (ja) | 2012-04-12 |
CN102442080A (zh) | 2012-05-09 |
JP5742154B2 (ja) | 2015-07-01 |
US20120081461A1 (en) | 2012-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42080B (zh) | 打印装置 | |
CN102218908B (zh) |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打印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 |
CN102189784B (zh) |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 |
CN101659149B (zh) |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 |
US8529043B2 (en) | Printing apparatus | |
US6980328B2 (en) | Direction-dependent color conversion in bidirectional printing | |
CN101108556B (zh) | 多遍结构阵列式喷墨打印机及补偿不规则喷嘴缺陷的方法 | |
CN102806791B (zh) | 彩色图像的印刷方法和印刷处理装置 | |
CN101659146B (zh) |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程序及打印品 | |
CN102205736A (zh) |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 |
CN101965726B (zh) |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
JP4078811B2 (ja) | 画素ブロック単位で濃淡インクによる階調再現を行う印刷 | |
JP507234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US6834936B2 (en) |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 |
JP2003025613A (ja)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JP3711441B2 (ja) | 印刷制御装置 | |
JP507235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US20040196476A1 (en) | Online bi-directional color calibration | |
EP2767081B1 (en) | Generating data to control the ejection of ink drops | |
JP2009241609A (ja) |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 |
JP2005169736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
JP6079820B2 (ja) | 印刷ヘッド | |
KR200358657Y1 (ko) | 잉크젯 양방향 프린터의 헤드구조 | |
KR100612978B1 (ko) | 잉크젯 양방향 프린터의 헤드구조 | |
JPH09183238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