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1878235B -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成型体 - Google Patents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成型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8235B
CN101878235B CN2008801184611A CN200880118461A CN101878235B CN 101878235 B CN101878235 B CN 101878235B CN 2008801184611 A CN2008801184611 A CN 2008801184611A CN 200880118461 A CN200880118461 A CN 200880118461A CN 101878235 B CN101878235 B CN 1018782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rconium dichloride
methylene radical
fluorenyl
methyl
phen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84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8235A (zh
Inventor
野末佳伸
川岛康丰
越智直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orp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78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8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8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8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10/00Features related to the catalyst preparation, the catalyst use or to the deactivation of the catalyst
    • C08F2410/01Additive used together with the catalyst, exclud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Al or 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organoaluminium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6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supported on a carrier, e.g. silica, MgCl2,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密度(d)为860~950kg/m3,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100g/10min,流动活化能(Ea)为60kJ/mol以上,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5.5~30,Z均分子量(Mz)与重均分子量(Mw)之比(Mz/Mw)为2~5,溶胀比(SR)为1.55以上且小于1.8。

Description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成型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对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进行挤出成型而得到的成型体。
背景技术
对乙烯-α-烯烃共聚物而言,可利用各种成型方法成型为薄膜、片材、瓶等,供给食品包装材料等各种用途。
作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已知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聚合而成的共聚物的冲击强度或拉伸强度等机械强度优异。因此,通过对成型品进行薄壁化,可期待在维持机械强度的情况下使成型品轻质化、低成本化,因此,正在研究在各种用途中利用该共聚物。但是,使用现有的茂金属催化剂聚合而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挤出加工时的挤出负荷高,而且熔融张力或溶胀比小,因此,成型加工性不十分,其使用受到限制。
相对于此,最近提案有研究新型茂金属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聚合而成的成型加工性得到改良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例如,日本特开2003-96125号公报记载的是,使用如下所述的茂金属催化剂聚合而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茂金属催化剂包含:具有2个具有环戊二烯型阴离子骨架的基团借助交联基结合而成的配体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具有没有相互结合的2个具有取代环戊二烯型阴离子骨架的基团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活化用助催化剂成分。另外,日本特开2004-149761号公报记载的是,使用如下所述的茂金属催化剂聚合而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茂金属催化剂包含:使二氧化硅、六甲基二硅氨烷、二乙基锌、五氟苯酚及水接触而形成的助催化剂成分;三异丁基铝;外消旋乙烯双(1-茚基)二酚锆。另外,日本特开2006-233206号公报记载的是,使用如下所述的茂金属催化剂和用多孔质二氧化硅对作为助催化剂的甲基铝氧烷进行担持处理而成的载体聚合而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茂金属催化剂包含如下组合:具有2个具有环戊二烯型阴离子骨架的基团借助交联基结合而成的配体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具有具有环戊二烯型阴离子骨架的基团和具有芴基型阴离子骨架的基团借助交联基结合而成的配体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但是,对于上述专利文献中记载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成型加工时的挤出负荷、溶胀比、高速牵引性和熔融张力的均衡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
发明内容
基于这种情况,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及对该共聚物进行挤出成型而得到的成型体,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挤出负荷、高速牵引性与熔融张力的均衡优异,溶胀比及机械强度优异,且外观良好。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这些课题而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密度(d)为860~950kg/m3,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100g/10min,流动活化能(Ea)为60kJ/mol以上,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5.5~30,Z均分子量(Mz)与重均分子量(Mw)之比(Mz/Mw)为2~5,溶胀比(SR)为1.55以上且小于1.8。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对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进行挤出成型而得到的成型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包含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作为该α-烯烃,可列举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二碳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等,这些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同时使用。作为α-烯烃,优选为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
对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而言,除了上述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及基于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以外,在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具有基于其它单体的单体单元。作为其它单体,可列举例如:共轭二烯(例如丁二烯或异戊二烯)、非共轭二烯(例如1,4-戊二烯)、丙烯酸、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乙酯)、乙酸乙烯酯等。
对于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相对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总重(100重量%),通常为50~99.5重量%。而且基于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含量相对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总重(100重量%)通常为0.5~50重量%。
作为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优选为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及基于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共聚物,更优选为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及基于碳原子数5~20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共聚物,进一步优选为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及基于碳原子数6~8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共聚物。
作为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可列举例如: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1-辛烯共聚物等,优选为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1-辛烯共聚物。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以下有时记载为“d”。)为860~950kg/m3。从提高所得到的成型体的机械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为940kg/m3以下、更优选为935kg/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30kg/m3以下。另外,从提高所得到的成型体的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870kg/m3以上、更优选为880kg/m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90kg/m3以上、特别优选为900kg/m3以上。该密度的测定方法是,在进行JIS K6760-1995记载的退火后,依照JIS K7112-1980中A法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另外,对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可以利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来改变。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以下有时记载为“MFR”。)通常为1~100g/10min。从提高所得到的成型体的机械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0g/10min以下、更优选为20g/10min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g/10min以下、特别优选为5g/10min。该熔体流动速率是如下测定得到的值,即,在JIS K7210-1995所规定的方法中,在温度190℃、负荷21.18N的条件下,利用A法进行测定。另外,对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在后述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利用例如氢浓度或聚合温度来改变,当提高氢浓度或聚合温度时,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大。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以下有时记载为“Mw”。)与数均分子量(以下有时记载为“Mn”。)之比(以下有时记载为“Mw/Mn”。)为5.5~30、Z均分子量(以下有时记载为“Mz”。)与重均分子量(Mw)之比(以下有时记载为“Mz/Mw”。)为2~5。当Mw/Mn过小时,有时会使成型加工时的挤出负荷升高。而且当Mz/Mw过大时,有时会使产品的外观劣化。Mw/Mn优选为6以上,Mz/Mw优选为4.5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以下。当Mw/Mn过大或者Mz/Mw过小时,有时会使所得到的成型体的机械强度降低。Mw/Mn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Mz/Mw优选为2.5以上。需要说明的是,该Mw/Mn与该Mz/Mw是如下求出的,即,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及Z均分子量(Mz),通过Mw除以Mn、Mz除以Mw,求出Mw/Mn与Mz/Mw。另外,对于该Mw/Mn,在后述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利用例如氢浓度或聚合温度来改变,当提高氢浓度或聚合温度时,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Mw/Mn增大。对于该Mz/Mw,在后述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利用例如过渡金属化合物(A1)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使用比例来改变,当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使用比例降低时,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Mz/Mw减小。
Mz/Mw表示高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与Mw/Mn相比Mz/Mw小,则意味着高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非常高、即缓和时间非常长的成分的成分比例少;与Mw/Mn相比Mz/Mw大,则意味着高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分布宽,分子量非常高、缓和时间非常长的成分的成分比例高。从改善产品的外观的观点考虑,优选(Mw/Mn)-(Mz/Mw)为1以上、更优选(Mw/Mn)-(Mz/Mw)为2以上。对于(Mw/Mn)-(Mz/Mw),可以利用例如过渡金属化合物(A1)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使用比例来改变,当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使用比例增多时,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Mw/Mn)-(Mz/Mw)增大。另外,实施预聚合也可以使(Mw/Mn)-(Mz/Mw)增大。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溶胀比(以下有时记载为“SR”。)为1.55以上且小于1.8。当溶胀比过小时,有时会使T模头薄膜成型的向内弯曲程度增大。溶胀比优选为1.6以上。另外,从提高挤出成型时的牵引性的观点考虑,该溶胀比通常为小于1.8、优选为小于1.75。该溶胀比的测定方法是,在测定熔体流动速率(MFR)时,对于在温度190℃、负荷21.18N的条件下从孔板以15~20mm左右的长度挤出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丝束,在空气中冷却,对于所得到的固体状的丝束,测定距离挤出上游侧前端大约5mm的位置的丝束的直径D(单位:mm),其直径D除以孔板径2.095mm(D0),由此得到值(D/D0)。另外,对于该溶胀比,在后述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利用例如聚合时的氢浓度或乙烯分压或者给电子性化合物浓度来改变,当提高氢浓度或降低乙烯分压时,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溶胀比增大。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在聚合时实施预聚合等来控制溶胀比。
对于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流动活化能(以下有时记载为“Ea”。),从进一步降低成型加工时的挤出负荷的观点考虑,通常为60kJ/mol以上。另外,从提高挤出成型时的牵引性的观点考虑,流动活化能优选为150kJ/mol以下、更优选为140kJ/mo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0kJ/mol以下。另外,对于流动活化能,在后述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利用例如过渡金属化合物(A1)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使用比例来改变,当提高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使用比例时,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Ea增大。
流动活化能(Ea)是如下计算得到的数值,即,基于温度-时间叠加原理,作成表示190℃下的熔融复数粘度(单位为Pa·sec。)的角频率(单位:rad/sec)依存性的基准曲线,由此时的移位因子(aT),利用阿雷尼厄斯方程式,算出流动活化能(Ea)的数值,其是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求出的值。即,将130℃、150℃、170℃及190℃各个温度(T、单位:℃)下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熔融复数粘度的单位为Pa·sec、角频率的单位为rad/sec。)叠加在190℃下的乙烯系共聚物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上,基于温度-时间叠加原理,对应各温度(T)下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求出各温度(T)的移位因子(aT),由各个温度(T)和各温度(T)下的移位因子(aT),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ln(aT)]和[1/(T+273.16)]的一次近似式(下述(Ⅰ)式)。接着,由该一次式的斜率m和下述式(Ⅱ)求出Ea。
ln(aT)=m(1/(T+273.16))+n  (Ⅰ)
Ea=|0.008314×m|          (Ⅱ)
aT:移位因子
Ea:流动活化能(单位:kJ/mol)
T:温度(单位:℃)
上述计算也可以使用市售的计算软件,作为该计算软件,可列举Rheometrics公司生产的Rhios V.4.4.4等。
需要说明的是,移位因子(aT)是使各个温度(T)下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的两对数曲线沿log(Y)=-log(X)轴方向移动(其中,将Y轴设定为熔融复数粘度,将X轴设定为角频率。)、叠加于190℃下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时的移动量,在该叠加中,对于各个温度(T)下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的两对数曲线而言,各曲线都是使角频率移动aT倍、使熔融复数粘度移动1/aT倍。另外,由130℃、150℃、170℃及190℃的4点的值,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出(Ⅰ)式时的相关系数通常为0.99以上。
对于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的测定,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例如Rheometrics公司生产的Rheometrics Mechanical Spectrometer RMS-800等。),通常在几何形状为平行板、板直径为25mm、板间距为1.5~2mm、应变为5%、角频率为0.1~100rad/sec的条件下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在氮氛围下进行测定,另外,优选在测定试样中预先配合适量的抗氧化剂(例如1000ppm。)。
对于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碳原子数5以上的支链数(以下有时记载为“NLCB”。),从进一步降低成型加工时的挤出负荷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1/1000C以上,更优选为0.12/1000C以上。另外,从提高所得到的成型体的机械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7以下。另外,对于该NLCB,在后述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利用例如给电子性化合物的浓度或过渡金属化合物(A1)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使用比例来改变。另外,也可以通过实施预聚合来控制。
NLCB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即,根据利用碳核磁共振(13C-NMR)法测定的13C-NMR谱图,将于5~50ppm观测到的所有峰的面积的总和设定为1000,求出源于碳原子数7以上的支链所结合的次甲基碳的峰的面积。源于碳原子数5以上的支链所结合的次甲基碳的峰可于38.2ppm附近(参考:学术文献“Macromolecules”,(美国),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9年,第32卷,p.3817-3819)观测到。源于该碳原子数5以上的支链所结合的次甲基碳的峰的位置有时会因测定装置及测定条件不同而偏离,因此,通常对每个测定装置及测定条件都进行标样测定来确定。另外,谱图分析优选使用负指数函数作为窗函数。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由下述式(Ⅲ)定义的g*优选为0.76~0.95(对于g*,可参考以下文献:Developments in PolymerCharacterisation-4,.J.V..Dawkins,.Ed.,.Applied Science,London,.1983,Chapter.I,.“Characterization.of.Long Chain Branching in Polymers,”Th.G.Scholte著)。
g*=[η]/([η]GPC×gSCB *)    (Ⅲ)
[式中,[η]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特性粘度(单位:dl/g),由下述式(Ⅲ-Ⅰ)定义。[η]GPC由下述式(Ⅲ-Ⅱ)定义。gSCB *由下述式(Ⅲ-Ⅲ)定义。
[η]=23.3×log(ηrel)       (Ⅲ-Ⅰ)
(式中,ηrel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
[η]GPC=0.00046×Mv0.725    (Ⅲ-Ⅱ)
(式中,Mv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粘度平均分子量。)
gSCB *=(1-A)1.725            (Ⅲ-Ⅲ)
(式中,A可以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短支链的含量测定直接求出。)]
[η]GPC表示分子量分布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相同、且将分子链假设为直链状的聚合物的特性粘度(单位:dl/g)。
gSCB *表示通过在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导入短支链而产生的对g*的贡献。
式(Ⅲ-Ⅱ)使用的是L.H.Tung著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36,130(1959)287-294页记载的式子。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ηrel)的计算方法是,在含有0.5重量%作为热劣化防止剂的丁基羟基甲苯(BHT)的四氢化萘100ml中,在135℃溶解100mg烯烃聚合物,制备样品溶液,使用乌氏粘度计,测定所述样品溶液和包含仅含有0.5重量%的作为热劣化防止剂的BHT的四氢化萘的空白溶液的下降时间,由此计算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粘度平均分子量(Mv)由下式(Ⅲ-Ⅳ)定义,a=0.725。
M V = ( Σ μ = 1 ∞ M μ a + 1 n μ Σ μ = 1 ∞ M μ n μ ) 1 / a - - - ( III - IV )
对于式(Ⅲ-Ⅲ)中的A,将短支链的支链碳数设定为n(例如,在使用丁烯作为α-烯烃时,n=2,在使用己烯时,n=4)、将由NMR或红外分光光度法求出的对应每1000个碳数的短支链数设定为y时,以A=((12×n+2n+1)×y)/((1000-2y-2)×14+(y+2)×15+y×13)的方式来估算。
g*是表示源于长支链的、溶液中的分子的收缩度的指标,如果每个分子链含有长支链的量越多,则分子链的收缩越大、g*减小。对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g*,从降低挤出负荷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95以下、更优选为0.85以下。g*大时,长支链的含量不充分,因此无法充分降低挤出负荷。另外,对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g*,从提高机械强度和缩短缓和时间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76以上。当g*过小时,形成结晶时的分子链的扩展过小,因此,除了系带分子的生成概率下降、强度下降以外,源于长支链结构的分子链的缓和时间过长,成型体的外观劣化。可以通过例如在适当的条件下实施预聚合来降低g*
作为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在聚合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乙烯和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共聚的方法,所述聚合用催化剂是使下述通式(1)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1)、下述通式(3)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2)、后述的助催化剂成分(B)接触形成的聚合用催化剂,其中使过渡金属化合物(A1)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2),以摩尔比((A1)/(A2))为40~90的方式接触。从进一步提高熔融状态下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挤出成型时的牵引性的观点考虑,(A1)/(A2)优选为50~80。
Figure GPA00001142711000091
[式中,M1表示元素周期表第ⅣB族的过渡金属原子,X1及R1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氧基、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甲硅烷基或碳原子数1~20的取代氨基,多个X1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R1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Q1表示下述通式(2)所示的交联基。
Figure GPA00001142711000092
(式中,m表示1~5的整数,J1表示元素周期表第ⅣA族的原子,R2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氧基、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甲硅烷基或碳原子数1~20的取代氨基,多个R2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Figure GPA00001142711000101
[式中,M2表示元素周期表第ⅣB族的过渡金属原子,X2、R3及R4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氧基、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甲硅烷基或碳原子数1~20取代氨基,多个X2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R3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R4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Q2表示下述通式(4)所示的交联基。
Figure GPA00001142711000102
(式中,n表示1~5的整数,J2表示元素周期表第ⅣA族的原子,R5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氧基、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甲硅烷基或碳原子数1~20的取代氨基,多个R5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通式(1)的M1及通式(3)的M2表示元素周期表第ⅣB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可列举例如:钛原子、锆原子、铪原子等。
通式(1)的X1、R1、通式(3)的X2、R3、R4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氧基、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甲硅烷基或碳原子数1~20的取代氨基,多个X1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R1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X2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R3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R4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X1、R1、X2、R3及R4的卤素原子,可列举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作为X1、R1、X2、R3及R4的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可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卤化烷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异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正十九烷基、正二十烷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1~20的卤化烷基,可列举例如: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碘甲基、二碘甲基、三碘甲基、氟乙基、二氟乙基、三氟乙基、四氟乙基、五氟乙基、氯乙基、二氯乙基、三氯乙基、四氯乙基、五氯乙基、溴乙基、二溴乙基、三溴乙基、四溴乙基、五溴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辛基、全氟十二烷基、全氟十五烷基、全氟二十烷基、全氯丙基、全氯丁基、全氯戊基、全氯己基、全氯辛基、全氯十二烷基、全氯十五烷基、全氯二十烷基、全溴丙基、全溴丁基、全溴戊基、全溴己基、全溴辛基、全溴十二烷基、全溴十五烷基、全溴二十烷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可列举例如: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4,6-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蒽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二苯基甲基、二苯基乙基、二苯基丙基、二苯基丁基等。另外,可列举这些芳烷基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卤化芳烷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可列举例如: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二乙基苯基、三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蒽基等。另外,可列举这些芳基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卤化芳基等。
另外,作为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可列举:被取代甲硅烷基取代而形成的烃基、被取代氨基取代而形成的烃基、被烃氧基取代而形成的烃基等。
作为被取代甲硅烷基取代而形成的烃基,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丁基、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丁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甲基等。
作为被取代氨基取代而形成的烃基,可列举二甲基氨基甲基、二甲基氨基乙基、二甲基氨基丙基、二甲基氨基丁基、二甲基氨基苯基、双(二甲基氨基)甲基、双(二甲基氨基)乙基、双(二甲基氨基)丙基、双(二甲基氨基)丁基、双(二甲基氨基)苯基、苯基氨基甲基、二苯基氨基甲基、二苯基氨基苯基等。
作为被烃氧基取代而形成的烃基,可列举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正丙氧基甲基、异丙氧基甲基、正丁氧基甲基、仲丁氧基甲基、叔丁氧基甲基、苯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正丙氧基乙基、异丙氧基乙基、正丁氧基乙基、仲丁氧基乙基、叔丁氧基乙基、苯氧基乙基、甲氧基-正丙基、乙氧基-正丙基、正丙氧基-正丙基、异丙氧基-正丙基、正丁氧基-正丙基、仲丁氧基-正丙基、叔丁氧基-正丙基、苯氧基-正丙基、甲氧基异丙基、乙氧基异丙基、正丙氧基异丙基、异丙氧基异丙基、正丁氧基异丙基、仲丁氧基异丙基、叔丁氧基异丙基、苯氧基异丙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正丙氧基苯基、异丙氧基苯基、正丁氧基苯基、仲丁氧基苯基、叔丁氧基苯基、苯氧基苯基等。
作为X1、R1、X2、R3及R4的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氧基,可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可列举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正辛氧基、正壬氧基、正癸氧基、正十一烷氧基、正十二烷氧基、正十三烷氧基、正十四烷氧基、正十五烷氧基、正十六烷氧基、正十七烷氧基、正十七烷氧基、正十八烷氧基、正十九烷氧基、正二十烷氧基等。另外,可列举这些烷氧基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卤化烷氧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氧基,可列举例如:苄氧基、(2-甲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苯基)甲氧基、(4-甲基苯基)甲氧基、(2,3-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6-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3,4-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3,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五甲基苯基)甲氧基、(乙基苯基)甲氧基、(正丙基苯基)甲氧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正丁基苯基)甲氧基、(仲丁基苯基)甲氧基、(叔丁基苯基)甲氧基、(正己基苯基)甲氧基、(正辛基苯基)甲氧基、(正癸基苯基)甲氧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氧基、萘基甲氧基、蒽基甲氧基等。另外,可列举这些芳烷氧基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卤化芳烷氧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可列举例如: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3-二甲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2,3,4-三甲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3,4,5-三甲基苯氧基、2,3,4,5-四甲基苯氧基、2,3,4,6-四甲基苯氧基、2,3,5,6-四甲基苯氧基、五甲基苯氧基、乙基苯氧基、正丙基苯氧基、异丙基苯氧基、正丁基苯氧基、仲丁基苯氧基、叔丁基苯氧基、正己基苯氧基、正辛基苯氧基、正癸基苯氧基、正十四烷基苯氧基、萘氧基、蒽氧基等。另外,可列举这些芳氧基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卤化芳氧基等。
作为X1、R1、X2、R3及R4的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甲硅烷基,可以列举被烷基、芳基等烃基取代而成的甲硅烷基。具体可列举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正丙基甲硅烷基、异丙基甲硅烷基、正丁基甲硅烷基、仲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甲硅烷基、异丁基甲硅烷基、正戊基甲硅烷基、正己基甲硅烷基、苯基甲硅烷基等1取代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二正丙基甲硅烷基、二异丙基甲硅烷基、二正丁基甲硅烷基、二仲丁基甲硅烷基、二叔丁基甲硅烷基、二异丁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等2取代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等3取代甲硅烷基等。
作为X1、R1、X2、R3及R4的碳原子数1~20的取代氨基,可以列举例如被烷基、芳基等烃基取代而成的氨基。具体可列举例如:甲基氨基、乙基氨基、正丙基氨基、异丙基氨基、正丁基氨基、仲丁基氨基、叔丁基氨基、异丁基氨基、正己基氨基、正辛基氨基、正癸基氨基、苯基氨基、苄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异丁基氨基、叔丁基异丙基氨基、二正己基氨基、二正辛基氨基、二正癸基氨基、二苯基氨基、二苄基氨基、叔丁基异丙基氨基、苯基乙基氨基、苯基丙基氨基、苯基丁基氨基、吡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咔唑基、二氢异吲哚基等。
X1优选为氯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三氟甲氧基、苯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苯氧基、3,4,5-三氟苯氧基、五氟苯氧基、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氧基、苄基。
R1优选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更优选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为氢原子。
X2优选为氯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三氟甲氧基、苯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苯氧基、3,4,5-三氟苯氧基、五氟苯氧基、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氧基、苄基。
R3优选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更优选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为氢原子。
R4优选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更优选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为氢原子。
通式(1)的Q1表示通式(2)所示的交联基,通式(3)的Q2表示通式(4)所示的交联基。
通式(2)的m及通式(4)的n为1~5的整数。m优选为1~2,n优选为1~2。
通式(2)的J1及通式(4)的J2表示元素周期表第ⅣA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可列举碳原子、硅原子、锗原子等。优选为碳原子或硅原子。
通式(2)的R2、通式(4)的R5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氧基、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甲硅烷基或碳原子数1~20的取代氨基,多个R2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R5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R2及R5的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氧基、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甲硅烷基及碳原子数1~20的取代氨基,可以列举作为X1、R1、X2、R3及R4的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可以被取代的烃氧基、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甲硅烷基及碳原子数1~20的取代氨基示例过的基团。
作为Q1及Q2,可以列举:亚甲基、次乙基、亚乙基、次丙基、亚丙基、次丁基、亚丁基、次戊基、亚戊基、次己基、次异丙基、甲基乙基亚甲基、甲基丙基亚甲基、甲基丁基亚甲基、双(环己基)亚甲基、甲基苯基亚甲基、二苯基亚甲基、苯基(甲基苯基)亚甲基、双(甲基苯基)亚甲基、双(二甲基苯基)亚甲基、双(三甲基苯基)亚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亚甲基、双(乙基苯基)亚甲基、双(二乙基苯基)亚甲基、苯基(丙基苯基)亚甲基、双(丙基苯基)亚甲基、双(二丙基苯基)亚甲基、苯基(丁基苯基)亚甲基、双(丁基苯基)亚甲基、苯基(萘基)亚甲基、双(萘基)亚甲基、苯基(联苯基)亚甲基、双(联苯基)亚甲基、苯基(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亚甲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亚甲基、双(五氟苯基)亚甲基、
硅烷二基、二硅烷二基、三硅烷二基、四硅烷二基、二甲基硅烷二基、双(二甲基硅烷)二基、二乙基硅烷二基、二丙基硅烷二基、二丁基硅烷二基、二苯基硅烷二基、硅杂环丁烷二基、硅杂环己烷二基、二乙烯基硅烷二基、二烯丙基硅烷二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基、(烯丙基)(甲基)硅烷二基等。
Q1优选为亚甲基、亚乙基、次异丙基、双(环己基)亚甲基、二苯基亚甲基、二甲基硅烷二基、双(二甲基硅烷)二基,更优选为亚乙基、二甲基硅烷二基。另外,Q2优选为亚甲基、亚乙基、次异丙基、双(环己基)亚甲基、二苯基亚甲基、二甲基硅烷二基、双(二甲基硅烷)二基,更优选为二苯基亚甲基。
作为通式(1)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1),作为M1为锆原子、X1为氯原子的化合物,可以示例:亚甲基双(茚基)二氯化锆、次异丙基双(茚基)二氯化锆、(甲基)(苯基)亚甲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亚乙基双(茚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次异丙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苯基)亚甲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亚乙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次异丙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苯基)亚甲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亚乙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次异丙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苯基)亚甲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亚乙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甲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对甲苯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乙烯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烯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甲基)(乙烯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烯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环己基)(甲基)双(茚基)二氯化锆、(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茚基)二氯化锆、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环己基)(甲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
二甲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乙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正丙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异丙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环己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乙基)(甲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环己基)(甲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苯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
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环己基)(甲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等。
对于上述示例中η5-茚基的取代产物,在交联基为1-位时,如果是一取代产物,则包含2-位、3-位、4-位、5-位、6-位及7-位的取代产物,即使交联位为1-位以外也同样包含所有组合。二取代产物以上也同样包含取代基及交联位的所有组合。另外,可以示例将上述过渡金属化合物的X1的二氯化物变更为二氟化物、二溴化物、二碘化物、二甲基、二乙基、二异丙基、二甲醇盐、二乙醇盐、二丙醇盐、二丁醇盐、双(三氟甲醇盐)、二苯基、二酚盐、双(2,6-二叔丁基酚盐)、双(3,4,5-三氟酚盐)、双(五氟酚盐)、双(2,3,5,6-四氟-4-五氟苯基酚盐)、二苄基等而形成的化合物。而且,可以示例将上述过渡金属化合物的M1的锆变更为钛或铪而形成的化合物。
通式(1)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1)优选为亚乙基双(茚基)二酚锆、亚乙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茚基)二氯化锆。
作为通式(3)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2),作为M2为锆原子、X2为氯原子、交联基Q2为二苯基亚甲基的化合物,可以示例:二苯基亚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苯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苯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苯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甲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乙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甲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正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异丙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2-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二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苯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5-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5-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4,5-三(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2,3,4,5-四(三甲基甲硅烷基)-1-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9-芴基)二氯化锆等。
可以示例将上述过渡金属化合物的X2的二氯化物变更为二氟化物、二溴化物、二碘化物、二甲基、二乙基、二异丙基、二甲醇盐、二乙醇盐、二丙醇盐、二丁醇盐、双(三氟甲醇盐)、二苯基、二酚盐、双(2,6-二叔丁基酚盐)、双(3,4,5-三氟酚盐)、双(五氟酚盐)、双(2,3,5,6-四氟-4-五氟苯基酚盐)、二苄基等而形成的化合物。另外,可以示例将上述过渡金属化合物的Q2的二苯基亚甲基变更为亚甲基、亚乙基、次异丙基、甲基苯基亚甲基、二甲基硅烷二基、二苯基硅烷二基、硅杂环丁烷二基、硅杂环己烷二基等而形成的化合物。而且,可以示例将上述过渡金属化合物的M2的锆变更为钛或铪而形成的化合物。
通式(3)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2)优选为二苯基亚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
作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中所使用的助催化剂成分(B),可列举使下述成分(b1)、下述成分(b2)、下述成分(b3)及下述成分(b4)接触形成的固体催化剂成分。
(b1):下述通式(5)所示的化合物
M3Lx    (5)
[式中,M3表示锂原子、钠原子、钾原子、铷原子、铯原子、铍原子、镁原子、钙原子、锶原子、钡原子、锌原子、锗原子、锡原子、铅原子、锑原子或铋原子,x表示与M3的原子价相当的数。L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可以被取代的烃基,存在多个L时,多个L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b2):下述通式(6)所示的化合物
R6 t·1T1H    (6)
[式中,T1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磷原子,t表示与T1的原子价相当的数。R6表示卤素原子、吸电子性基团、含有卤素原子的基团或具有吸电子性基团的基团,存在多个R6时,多个R6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b3):下述通式(7)所示的化合物
R7 s·2T2H2(7)
[式中,T2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磷原子,s表示与T2的原子价相当的数。R7表示卤素原子、烃基或卤化烃基。]
(b4):颗粒状载体
通式(5)的M3为锂原子、钠原子、钾原子、铷原子、铯原子、铍原子、镁原子、钙原子、锶原子、钡原子、锌原子、锗原子、锡原子、铅原子、锑原子或铋原子。优选为镁原子、钙原子、锶原子、钡原子、锌原子、锗原子、锡原子或铋原子,更优选为镁原子、锌原子、锡原子或铋原子,进一步优选为锌原子。
通式(5)的x表示与M3的原子价相当的数。例如,M3为锌原子时,x为2。
通式(5)的L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可以被取代的烃基,存在多个L时,多个L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L的卤素原子,可列举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作为L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可列举烷基、芳烷基、芳基、卤化烷基等。
作为L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异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正十九烷基、正二十烷基等。优选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或异丁基。
作为L的卤化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20的卤化烷基,可列举例如: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碘甲基、二碘甲基、三碘甲基、氟乙基、二氟乙基、三氟乙基、四氟乙基、五氟乙基、氯乙基、二氯乙基、三氯乙基、四氯乙基、五氯乙基、溴乙基、二溴乙基、三溴乙基、四溴乙基、五溴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辛基、全氟十二烷基、全氟十五烷基、全氟二十烷基、全氯丙基、全氯丁基、全氯戊基、全氯己基、全氯辛基、全氯十二烷基、全氯十五烷基、全氯二十烷基、全溴丙基、全溴丁基、全溴戊基、全溴己基、全溴辛基、全溴十二烷基、全溴十五烷基、全溴二十烷基等。
作为L的芳烷基,优选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可列举例如: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4,6-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蒽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二苯基甲基、二苯基乙基、二苯基丙基、二苯基丁基等。优选为苄基。另外,可列举这些芳烷基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碳原子数7~20的卤化芳烷基等。
作为L的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可列举例如: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二乙基苯基、三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蒽基等。优选为苯基。另外,可列举这些芳基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等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碳原子数6~20的卤化芳基等。
L优选为氢原子、烷基或芳基,更优选为氢原子或烷基,进一步优选为烷基。
通式(6)的T1为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磷原子,优选为氮原子或氧原子,更优选为氧原子。
通式(6)的t表示T1的原子价,T1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t为2,T1为氮原子或磷原子时,t为3。
通式(6)的R6表示卤素原子、吸电子性基团、含有卤素原子的基团、具有吸电子性基团的基团,存在多个R6时,多个R6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吸电子性的指标,已知有哈密特方程的取代基常数σ等,可列举哈密特方程的取代基常数σ为正的官能团作为吸电子性基团。
作为R6的卤素原子,可列举: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作为R6的吸电子性基团,可列举:氰基、硝基、羰基、烃氧羰基、磺基、苯基等。
作为R6的含有卤素原子的基团,可列举:卤化烷基、卤化芳烷基、卤化芳基、(卤化烷基)芳基等卤化烃基;卤化烃氧基;卤化烃氧羰基等。另外,作为R6的具有吸电子性基团的基团,可列举:氰化芳基等氰化烃基、硝化芳基等硝化烃基等。
作为R6的卤化烷基,可列举:氟甲基、氯甲基、溴甲基、碘甲基、二氟甲基、二氯甲基、二溴甲基、二碘甲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三碘甲基、2,2,2-三氟乙基、2,2,2-三氯乙基、2,2,2-三溴乙基、2,2,2-三碘乙基、2,2,3,3,3-五氟丙基、2,2,3,3,3-五氯丙基、2,2,3,3,3-五溴丙基、2,2,3,3,3-五碘丙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2,2,2-三氯-1-三氯甲基乙基、2,2,2-三溴-1-三溴甲基乙基、2,2,2-三碘-1-三碘甲基乙基、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1,1-双(三氯甲基)-2,2,2-三氯乙基、1,1-双(三溴甲基)-2,2,2-三溴乙基、1,1-双(三碘甲基)-2,2,2-三碘乙基等。
作为R6的卤化芳基,可列举: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4-二氟苯基、2,6-二氟苯基、3,4-二氟苯基、3,5-二氟苯基、2,4,6-三氟苯基、3,4,5-三氟苯基、2,3,5,6-四氟苯基、五氟苯基、2,3,5,6-四氟-4-三氟甲基苯基、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基、全氟-1-萘基、全氟-2-萘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2,4-二氯苯基、2,6-二氯苯基、3,4-二氯苯基、3,5-二氯苯基、2,4,6-三氯苯基、3,4,5-三氯苯基、2,3,5,6-四氯苯基、五氯苯基、2,3,5,6-四氯-4-三氯甲基苯基、2,3,5,6-四氯-4-五氯苯基苯基、全氯-1-萘基、全氯-2-萘基、2-溴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2,4-二溴苯基、2,6-二溴苯基、3,4-二溴苯基、3,5-二溴苯基、2,4,6-三溴苯基、3,4,5-三溴苯基、2,3,5,6-四溴苯基、五溴苯基、2,3,5,6-四溴-4-三溴甲基苯基、2,3,5,6-四溴-4-五溴苯基苯基、全溴-1-萘基、全溴-2-萘基、2-碘苯基、3-碘苯基、4-碘苯基、2,4-二碘苯基、2,6-二碘苯基、3,4-二碘苯基、3,5-二碘苯基、2,4,6-三碘苯基、3,4,5-三碘苯基、2,3,5,6-四碘苯基、五碘苯基、2,3,5,6-四碘-4-三碘甲基苯基、2,3,5,6-四碘-4-五碘苯基苯基、全碘-1-萘基、全碘-2-萘基等。
作为R6的(卤化烷基)芳基,可列举:2-(三氟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2,6-双(三氟甲基)苯基、3,5-双(三氟甲基)苯基、2,4,6-三(三氟甲基)苯基、3,4,5-三(三氟甲基)苯基等。
作为R6的氰化芳基,可列举:2-氰基苯基、3-氰基苯基、4-氰基苯基等。
作为R6的硝化芳基,可列举:2-硝基苯基、3-硝基苯基、4-硝基苯基等。
作为R6的烃氧羰基,可列举:烷氧羰基、芳烷氧羰基、芳氧羰基等,更具体地可列举:甲氧羰基、乙氧羰基、正丙氧羰基、异丙氧羰基、苯氧羰基等。
作为R6的卤化烃氧羰基,可列举:卤化烷氧羰基、卤化芳烷氧羰基、卤化芳氧羰基等,更具体地可列举:三氟甲氧羰基、五氟苯氧羰基等。
R6优选为卤化烃基,更优选为卤化烷基或卤化芳基,进一步优选为氟化烷基、氟化芳基、氯化烷基或氯化芳基,特别优选为氟化烷基或氟化芳基。氟化烷基优选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或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更优选为三氟甲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或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氟化芳基优选为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4-二氟苯基、2,6-二氟苯基、3,4-二氟苯基、3,5-二氟苯基、2,4,6-三氟苯基、3,4,5-三氟苯基、2,3,5,6-四氟苯基、五氟苯基、2,3,5,6-四氟-4-三氟甲基苯基、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基、全氟-1-萘基或全氟-2-萘基,更优选为3,5-二氟苯基、3,4,5-三氟苯基或五氟苯基。氯化烷基优选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2,2,2-三氯乙基、2,2,3,3,3-五氯丙基、2,2,2-三氯-1-三氯甲基乙基或1,1-双(三氯甲基)-2,2,2-三氯乙基。氯化芳基优选为4-氯苯基、2,6-二氯苯基、3,5-二氯苯基、2,4,6-三氯苯基、3,4,5-三氯苯基或五氯苯基。
通式(7)的T2为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磷原子,优选为氮原子或氧原子,更优选为氧原子。
通式(7)的s表示T2的原子价,T2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s为2、T2为氮原子或磷原子时,s为3。
通式(7)的R7表示烃基或卤化烃基。作为R7的烃基,可列举:烷基、芳烷基、芳基等,可以示例作为L的烷基、芳烷基、芳基示例过的基团。作为R7的卤化烃基,可列举:卤化烷基、卤化芳烷基、卤化芳基、(卤化烷基)芳基等卤化烃基等,可以示例作为R6的卤化烷基、卤化芳基、(卤化烷基)芳基示例过的基团。
R7优选为卤化烃基,更优选为氟化烃基。
作为成分(b1)的通式(5)所示的化合物,作为M3为锌原子的化合物,可列举:二甲基锌、二乙基锌、二正丙基锌、二异丙基锌、二正丁基锌、二异丁基锌、二正己基锌等二烷基锌;二苯基锌、二萘基锌、双(五氟苯基)锌等二芳基锌;二烯丙基锌等二烯基锌;双(环戊二烯基)锌;甲基氯化锌、乙基氯化锌、正丙基氯化锌、异丙基氯化锌、正丁基氯化锌、异丁基氯化锌、正己基氯化锌、甲基溴化锌、乙基溴化锌、正丙基溴化锌、异丙基溴化锌、正丁基溴化锌、异丁基溴化锌、正己基溴化锌、甲基碘化锌、乙基碘化锌、正丙基碘化锌、异丙基碘化锌、正丁基碘化锌、异丁基碘化锌、正己基碘化锌等烷基卤化锌;氟化锌、氯化锌、溴化锌、碘化锌等卤化锌等。
成分(b1)的通式(5)所示的化合物优选为二烷基锌,进一步优选为二甲基锌、二乙基锌、二正丙基锌、二异丙基锌、二正丁基锌、二异丁基锌或二正己基锌,特别优选为二甲基锌或二乙基锌。
作为成分(b2)的通式(6)所示的化合物,可列举:胺、膦、醇、硫醇、苯酚、硫酚、萘酚、萘硫醇、羧酸化合物等。
作为胺,可以列举:二(氟甲基)胺、双(二氟甲基)胺、双(三氟甲基)胺、双(2,2,2-三氟乙基)胺、双(2,2,3,3,3-五氟丙基)胺、双(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胺、双(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胺、双(2-氟苯基)胺、双(3-氟苯基)胺、双(4-氟苯基)胺、双(2,6-二氟苯基)胺、双(3,5-二氟苯基)胺、双(2,4,6-三氟苯基)胺、双(3,4,5-三氟苯基)胺、双(五氟苯基)胺、双(2-(三氟甲基)苯基)胺、双(3-(三氟甲基)苯基)胺、双(4-(三氟甲基)苯基)胺、双(2,6-二(三氟甲基)苯基)胺、双(3,5-二(三氟甲基)苯基)胺、双(2,4,6-三(三氟甲基)苯基)胺、双(2-氰基苯基)胺、(3-氰基苯基)胺、双(4-氰基苯基)胺、双(2-硝基苯基)胺、双(3-硝基苯基)胺、双(4-硝基苯基)胺、双(1H,1H-全氟丁基)胺、双(1H,1H-全氟戊基)胺、双(1H,1H-全氟己基)胺、双(1H,1H-全氟辛基)胺、双(1H,1H-全氟十二烷基)胺、双(1H,1H-全氟十五烷基)胺、双(1H,1H-全氟二十烷基)胺等。另外,可以列举将这些胺的氟变更为氯、溴或碘而形成的胺。
作为膦,可以列举将上述胺的氮原子变更为磷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这些膦是通过将上述胺中的胺调换成膦来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醇,可以列举:氟甲醇、二氟甲醇、三氟甲醇、2,2,2-三氟乙醇、2,2,3,3,3-五氟丙醇、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醇、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醇、1H,1H-全氟丁醇、1H,1H-全氟戊醇、1H,1H-全氟己醇、1H,1H-全氟辛醇、1H,1H-全氟十二烷醇、1H,1H-全氟十五烷醇、1H,1H-全氟二十烷醇等。另外,可以列举将这些醇的氟变更为氯、溴或碘而形成的醇。
作为硫醇,可以列举将上述醇的氧原子变更为硫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这些硫醇是通过将上述醇中的醇(nol)调换成硫醇(nethiol)来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苯酚,可以列举:2-氟苯酚、3-氟苯酚、4-氟苯酚、2,4-二氟苯酚、2,6-二氟苯酚、3,4-二氟苯酚、3,5-二氟苯酚、2,4,6-三氟苯酚、3,4,5-三氟苯酚、2,3,5,6-四氟苯酚、五氟苯酚、2,3,5,6-四氟-4-三氟甲基苯酚、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酚等。另外,可以列举将这些苯酚的氟变更为氯、溴或碘而形成的苯酚。
作为硫酚,可以列举将上述苯酚的氧原子变更为硫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这些硫酚是通过将上述苯酚中的苯酚调换成硫酚来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萘酚,可以列举:全氟-1-萘酚、全氟-2-萘酚、4,5,6,7,8-五氟-2-萘酚、2-(三氟甲基)苯酚、3-(三氟甲基)苯酚、4-(三氟甲基)苯酚、2,6-双(三氟甲基)苯酚、3,5-双(三氟甲基)苯酚、2,4,6-三(三氟甲基)苯酚、2-氰基苯酚、3-氰基苯酚、4-氰基苯酚、2-硝基苯酚、3-硝基苯酚、4-硝基苯酚等。另外,可以列举将这些萘酚的氟变更为氯、溴或碘而形成的萘酚。
作为萘硫醇,可以列举将上述萘酚的氧原子变更为硫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这些萘硫醇是通过将上述萘酚中的萘酚调换成萘硫醇来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羧酸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五氟苯甲酸、全氟乙酸、全氟丙酸、全氟丁酸、全氟戊酸、全氟己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全氟壬酸、全氟癸酸、全氟十一烷酸、全氟十二烷酸等。
成分(b2)的通式(6)所示的化合物优选为胺、醇或苯酚化合物,胺优选为双(三氟甲基)胺、双(2,2,2-三氟乙基)胺、双(2,2,3,3,3-五氟丙基)胺、双(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胺、双(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胺或双(五氟苯基)胺,醇优选为三氟甲醇、2,2,2-三氟乙醇、2,2,3,3,3-五氟丙醇、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醇或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醇,苯酚优选为2-氟苯酚、3-氟苯酚、4-氟苯酚、2,6-二氟苯酚、3,5-二氟苯酚、2,4,6-三氟苯酚、3,4,5-三氟苯酚、五氟苯酚、2-(三氟甲基)苯酚、3-(三氟甲基)苯酚、4-(三氟甲基)苯酚、2,6-双(三氟甲基)苯酚、3,5-双(三氟甲基)苯酚、2,4,6-三(三氟甲基)苯酚或3,4,5-三(三氟甲基)苯酚。
成分(b2)的通式(6)所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双(三氟甲基)胺、双(五氟苯基)胺、三氟甲醇、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醇、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醇、2-氟苯酚、3-氟苯酚、4-氟苯酚、2,6-二氟苯酚、3,5-二氟苯酚、2,4,6-三氟苯酚、3,4,5-三氟苯酚、五氟苯酚、4-(三氟甲基)苯酚、2,6-双(三氟甲基)苯酚或2,4,6-三(三氟甲基)苯酚,进一步优选为3,5-二氟苯酚、3,4,5-三氟苯酚、五氟苯酚或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醇。
作为成分(b3)的通式(7)所示的化合物,可以列举水、硫化氢、胺、苯胺化合物等。
作为胺,可列举:甲基胺、乙基胺、正丙基胺、异丙基胺、正丁基胺、仲丁基胺、叔丁基胺、异丁基胺、正戊基胺、新戊基胺、异戊基胺、正己基胺、正辛基胺、正癸基胺、正十二烷基胺、正十五烷基胺、正二十烷基胺等烷基胺;苄基胺、(2-甲基苯基)甲基胺、(3-甲基苯基)甲基胺、(4-甲基苯基)甲基胺、(2,3-二甲基苯基)甲基胺、(2,4-二甲基苯基)甲基胺、(2,5-二甲基苯基)甲基胺、(2,6-二甲基苯基)甲基胺、(3,4-二甲基苯基)甲基胺、(3,5-二甲基苯基)甲基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胺、(五甲基苯基)甲基胺、(乙基苯基)甲基胺、(正丙基苯基)甲基胺、(异丙基苯基)甲基胺、(正丁基苯基)甲基胺、(仲丁基苯基)甲基胺、(叔丁基苯基)甲基胺、(正戊基苯基)甲基胺、(新戊基苯基)甲基胺、(正己基苯基)甲基胺、(正辛基苯基)甲基胺、(正癸基苯基)甲基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胺、萘基甲基胺、蒽基甲基胺等芳烷基胺;烯丙基胺;环戊二烯基胺等。
另外,作为胺,可列举:氟甲基胺、二氟甲基胺、三氟甲基胺、2,2,2-三氟乙基胺、2,2,3,3,3-五氟丙基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胺、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胺、全氟丙基胺、全氟丁基胺、全氟戊基胺、全氟己基胺、全氟辛基胺、全氟十二烷基胺、全氟十五烷基胺、全氟二十烷基胺等卤化烷基胺等。另外,可以列举将这些胺的氟变更为氯、溴或碘而形成的胺。
作为苯胺化合物,可以列举:苯胺、萘基胺、蒽基胺、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4-甲基苯胺、2,3-二甲基苯胺、2,4-二甲基苯胺、2,5-二甲基苯胺、2,6-二甲基苯胺、3,4-二甲基苯胺、3,5-二甲基苯胺、2,3,4-三甲基苯胺、2,3,5-三甲基苯胺、2,3,6-三甲基苯胺、2,4,6-三甲基苯胺、3,4,5-三甲基苯胺、2,3,4,5-四甲基苯胺、2,3,4,6-四甲基苯胺、2,3,5,6-四甲基苯胺、五甲基苯胺、2-乙基苯胺、3-乙基苯胺、4-乙基苯胺、2,3-二乙基苯胺、2,4-二乙基苯胺、2,5-二乙基苯胺、2,6-二乙基苯胺、3,4-二乙基苯胺、3,5-二乙基苯胺、2,3,4-三乙基苯胺、2,3,5-三乙基苯胺、2,3,6-三乙基苯胺、2,4,6-三乙基苯胺、3,4,5-三乙基苯胺、2,3,4,5-四乙基苯胺、2,3,4,6-四乙基苯胺、2,3,5,6-四乙基苯胺、五乙基苯胺等。另外,可列举将这些苯胺化合物的乙基变更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四烷基等而形成的苯胺化合物等。
另外,作为苯胺化合物,可以列举2-氟苯胺、3-氟苯胺、4-氟苯胺、2,6-二氟苯胺、3,5-二氟苯胺、2,4,6-三氟苯胺、3,4,5-三氟苯胺、五氟苯胺、2-(三氟甲基)苯胺、3-(三氟甲基)苯胺、4-(三氟甲基)苯胺、2,6-二(三氟甲基)苯胺、3,5-二(三氟甲基)苯胺、2,4,6-三(三氟甲基)苯胺、3,4,5-三(三氟甲基)苯胺等。另外,可以列举将这些苯胺化合物的氟变更为氯、溴、碘等而形成的苯胺化合物。
成分(b3)的通式(7)所示的化合物优选为水、硫化氢、甲基胺、乙基胺、正丙基胺、异丙基胺、正丁基胺、仲丁基胺、叔丁基胺、异丁基胺、正辛基胺、苯胺、2,6-二甲基苯胺、2,4,6-三甲基苯胺、萘基胺、蒽基胺、苄基胺、三氟甲基胺、五氟乙基胺、全氟丙基胺、全氟丁基胺、全氟戊基胺、全氟己基胺、全氟辛基胺、全氟十二烷基胺、全氟十五烷基胺、全氟二十烷基胺、2-氟苯胺、3-氟苯胺、4-氟苯胺、2,6-二氟苯胺、3,5-二氟苯胺、2,4,6-三氟苯胺、3,4,5-三氟苯胺、五氟苯胺、2-(三氟甲基>苯胺、3-(三氟甲基)苯胺、4-(三氟甲基)苯胺、2,6-双(三氟甲基)苯胺、3,5-双(三氟甲基)苯胺、2,4,6-三(三氟甲基)苯胺或3,4,5-三(三氟甲基)苯胺,特别优选为水、三氟甲基胺、全氟丁基胺、全氟辛基胺、全氟十五烷基胺、2-氟苯胺、3-氟苯胺、4-氟苯胺、2,6-二氟苯胺、3,5-二氟苯胺、2,4,6-三氟苯胺、3,4,5-三氟苯胺、五氟苯胺、2-(三氟甲基)苯胺、3-(三氟甲基)苯胺、4-(三氟甲基)苯胺、2,6-双(三氟甲基)苯胺、3,5-双(三氟甲基)苯胺、2,4,6-三(三氟甲基)苯胺或3,4,5-三(三氟甲基)苯胺,最优选为水或五氟苯胺。
作为成分(b4)的颗粒状载体,优选使用不溶于聚合用催化剂制备用的溶剂或者聚合溶剂的固体状物质,更优选使用多孔质的物质,进一步优选使用无机物质或有机聚合物,特别优选使用无机物质。
成分(b4)的颗粒状载体优选为粒径齐整的颗粒,成分(b4)的颗粒状载体的粒径的体积基准的几何标准偏差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7以下。
作为成分(b4)的颗粒状载体的无机物质,可以列举无机氧化物、粘土、粘土矿物等。另外,可以将这些无机物质多个混合使用。
作为无机氧化物,可以列举:SiO2、Al2O3、MgO、ZrO2、TiO2、B2O3、CaO、ZnO、BaO、ThO2、SiO2-MgO、SiO2-Al2O3、SiO2-TiO2、SiO2-V2O5、SiO2-Cr2O3、SiO2-TiO2-MgO、以及这些无机氧化物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在这些无机氧化物中,优选SiO2及/或Al2O3,特别优选SiO2(二氧化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机氧化物可以含有少量的Na2CO3、K2CO3、CaCO3、MgCO3、Na2SO4、Al2(SO4)3、BaSO4、KNO3、Mg(NO3)2、Al(NO3)3、Na2O、K2O、Li2O等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氧化物成分。
另外,通常情况下,无机氧化物表面有羟基生成并存在,可以使用用各种取代基取代表面羟基的活性氢而形成的改性无机氧化物作为无机氧化物。作为改性无机氧化物,可以列举与如下物质接触形成的无机氧化物,所述物质包括例如:三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等三烷基氯硅烷;三苯基氯硅烷等三芳基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等二烷基二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等二芳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等烷基三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等芳基三氯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等三烷基烷氧基硅烷;三苯基甲氧基硅烷等三芳基烷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等二芳基二烷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烷基三烷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芳基三烷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等四烷氧基硅烷;1,1,1,3,3,3-六甲基二硅氮烷等烷基二硅氮烷;四氯硅烷;甲醇、乙醇等醇;苯酚;二丁基镁、丁基乙基镁、丁基辛基镁等二烷基镁;丁基锂等烷基锂等。
而且,可以示例与三烷基铝接触后与二乙基胺及二苯基胺等二烷基胺、甲醇及乙醇等醇、苯酚接触形成的无机氧化物。
另外,无机氧化物的羟基之间以氢键键合,由此可提高无机氧化物自身的强度。这时,如果假定表面羟基的活性氢全部被各种取代基取代,则有时会导致颗粒强度下降等。因此,无机氧化物的表面羟基的活性氢不一定要全部取代,适当确定表面羟基的取代率即可。改变表面羟基的取代率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作为该方法,可以示例例如:改变用于接触的化合物的用量的方法。
作为粘土或粘土矿物,可以列举:高岭土、膨润土、木节粘土、蛙目粘土、水铝英石、硅铁土、叶腊石(bairofiraito)、滑石、云母群、蒙脱石、蒙脱土群、锂蒙脱石、锂藻土、皂石、蛭石、绿泥石群、坡缕石、高岭石、珍珠陶土、地开石、埃洛石等。其中,优选蒙脱石、蒙脱土、锂蒙脱石、锂藻土、皂石,进一步优选蒙脱土、锂蒙脱石。
作为无机物质,可优选使用无机氧化物。对于无机物质,优选进行干燥从而实质上除去水分,优选利用加热处理使其干燥后的无机物质。通常情况下,对于目测无法确认水分的无机物质,可在温度100~1,500℃、优选100~1,000℃、进一步优选200~800℃的条件下实施加热处理。加热时间优选为10分钟~50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30小时。作为加热干燥的方法,可以列举:在加热中使干燥好的惰性气体(例如氮或氩气等)以恒定的流速循环来进行干燥的方法;在减压下进行加热干燥的方法等。
无机物质的平均粒径通常为1~5000μm、优选为5~1000μm、更优选为10~5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100μm。孔容优选为0.1ml/g以上、更优选为0.3~10ml/g。比表面积优选为10~1000m2/g、更优选为100~500m2/g。
作为成分(b4)的颗粒状载体的有机聚合物,优选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的聚合物或具有非给质子性路易斯碱性官能团的聚合物。
作为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可列举:伯氨基、仲氨基、亚氨基、酰胺基、酰肼基、脒基、羟基、过氧化氢基、羧基、甲酰基、氨基甲酰基、磺酸基、亚磺酸基、次磺酸基、硫醇基、硫代甲酰基、吡咯基、咪唑基、哌啶基、吲唑基、咔唑基等。优选为伯氨基、仲氨基、亚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羟基、甲酰基、羧基、磺酸基、硫醇基。特别优选为伯氨基、仲氨基、酰胺基或羟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基团可以被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取代。
非给质子性的路易斯碱性官能团是具有没有活性氢原子的路易斯碱部分的官能团,可列举:吡啶基、N-取代咪唑基、N-取代吲唑基、腈基、叠氮基、N-取代亚氨基、N,N-取代氨基、N,N-取代氨氧基、N,N,N-取代肼基、亚硝基、硝基、硝氧基、呋喃基、羰基、硫羰基、烷氧基、烷氧羰基、N,N-取代氨基甲酰基、硫代烷氧基、取代亚磺酰基、取代磺酰基、取代磺酸基等。优选为杂环基,进一步优选为环内具有氧原子及/或氮原子的芳香族杂环基。特别优选为吡啶基、N-取代咪唑基、N-取代吲唑基,最优选为吡啶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基团可以被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取代。
在有机聚合物中,对于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或非给质子性的路易斯碱性官能团的含量,以对应每克构成有机聚合物的聚合物单元的官能团的摩尔量计,优选为0.01~50mmol/g,更优选为0.1~20mmol/g。
作为具有上述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或非给质子性的路易斯碱性官能团的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例如:使含有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或非给质子性的路易斯碱性官能团与和1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单体均聚的方法;使该单体与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其它单体共聚的方法。这时,优选还使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交联聚合性单体一起共聚。
作为上述聚合性不饱和基团,可以列举:乙烯基、烯丙基等烯基;乙炔基等炔基等。
作为含有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和1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单体,可以列举:含乙烯基伯胺、含乙烯基仲胺、含乙烯基酰胺化合物、含乙烯基羟基化合物等。作为该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N-(1-乙烯基)胺、N-(2-丙烯基)胺、N-(1-乙烯基)-N-甲基胺、N-(2-丙烯基)-N-甲基胺、1-乙烯基酰胺、2-丙烯基酰胺、N-甲基-(1-乙烯基)酰胺、N-甲基-(2-丙烯基)酰胺、乙烯基醇、2-丙烯-1-醇、3-丁烯-1-醇等。
作为含有具有没有活性氢原子的路易斯碱部分的官能团和1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单体,可以列举:乙烯基吡啶、乙烯基(N-取代)咪唑、乙烯基(N-取代)吲唑等。
作为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其它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乙烯、α-烯烃、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环状烯烃等。该单体的具体例为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苯乙烯、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这些单体可以使用2种以上。优选为乙烯、苯乙烯。另外,作为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交联聚合性单体,可以列举二乙烯基苯等。
有机聚合物的平均粒径通常为1~5000μm、优选为5~1000μm、更优选为10~500μm。孔容优选为0.1ml/g以上、更优选为0.3~10ml/g。比表面积优选为10~1000m2/g、更优选为50~500m2/g。
对于有机聚合物,优选进行干燥从而实质上除去水分,优选利用加热处理使其干燥后的有机聚合物。对于目测无法确认水分的有机聚合物,加热处理的温度通常为30~400℃、优选为50~200℃、进一步优选为70~150℃。加热时间优选为10分钟~50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30小时。作为加热干燥的方法,可以列举:在加热中使干燥好的惰性气体(例如氮或氩气等)以恒定的流速循环来进行干燥的方法;在减压下进行加热干燥的方法等。
助催化剂成分(B)是使成分(b1)、成分(b2)、成分(b3)及成分(b4)接触而形成的。作为成分(b1)、成分(b2)、成分(b3)及成分(b4))的接触顺序,可列举以下顺序。
<1>使成分(b1)与成分(b2)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3)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4)接触。
<2>使成分(b1)与成分(b2)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4)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3)接触。
<3>使成分(b1)与成分(b3)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2)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4)接触。
<4>使成分(b1)与成分(b3)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4)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2)接触。
<5>使成分(b1)与成分(b4)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2)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3)接触。
<6>使成分(b1)与成分(b4)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3)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2)接触。
<7>使成分(b2)与成分(b3)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1)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4)接触。
<8>使成分(b2)与成分(b3)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4)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1)接触。
<9>使成分(b2)与成分(b4)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1)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3)接触。
<10>使成分(b2)与成分(b4)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3)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1)接触。
<11>使成分(b3)与成分(b4)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1)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2)接触。
<12>使成分(b3)与成分(b4)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2)接触,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物与成分(b1)接触。
优选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实施与成分(b1)、成分(b2)、成分(b3)及成分(b4)的接触。接触温度通常为-100~300℃、优选为-80~200℃。接触时间通常为1分钟~200小时、优选为10分钟~100小时。另外,接触时可以使用溶剂,也可以在不使用溶剂的情况下使这些化合物直接接触。
使用溶剂时,可使用不会与成分(b1)、成分(b2)、成分(b3)及成分(b4)、以及它们的接触物发生反应的溶剂。但是,如上所述,在使各成分阶段性接触的情况下,即使是在某阶段中与某成分发生反应的溶剂,只要该溶剂是在其它阶段中不会与各成分发生反应的溶剂,则该溶剂就可以在其它阶段使用。即,各阶段中的溶剂彼此相同或不同。作为该溶剂,可以列举例如:脂肪族烃溶剂、芳香族烃溶剂等非极性溶剂;卤化物溶剂、醚系溶剂、醇系溶剂、苯酚系溶剂、羰基系溶剂、磷酸衍生物、腈系溶剂、硝基化合物、胺系溶剂、硫化合物等极性溶剂。作为具体例,可以列举: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2,2,4-三甲基戊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烃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溶剂;二氯甲烷、二氟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2-二溴乙烷、1,1,2-三氯-1,2,2-三氟乙烷、四氯乙烯、氯苯、溴苯、邻二氯苯等卤化物溶剂;二甲醚、二乙醚、二异丙醚、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茴香醚、1,4-二噁烷、1,2-二甲氧基乙烷、双(2-甲氧基乙基)醚、四氢呋喃、四氢吡喃等醚系溶剂;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环己醇、苄基醇、乙二醇、丙二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甘油等醇系溶剂;苯酚、对甲酚等苯酚系溶剂;丙酮、乙基甲基酮、环己酮、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羰基系溶剂;六甲基磷酸三酰胺、磷酸三乙酯等磷酸衍生物;乙腈、丙腈、丁二腈、苄腈等腈系溶剂;硝基甲烷、硝基苯等硝基化合物;吡啶、哌啶、吗啉等胺系溶剂;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硫化合物。
使与成分(b1)、成分(b2)及成分(b3)接触而形成的接触物(c)与成分(b4)接触时,即在上述<1>、<3>、<7>各方法中,作为制造接触物(c)时的溶剂(s1),优选上述脂肪族烃溶剂、芳香族烃溶剂或醚系溶剂。
另一方面,作为使接触物(c)与成分(b4)接触时的溶剂(s2),优选极性溶剂。作为表示溶剂的极性的指标,已知有ET N值(C.Reichardt,“Solvents andSolvents Effects in Organic Chemistry”,2nd ed.,VCH Verlag(1988).)等,特别优选满足0.8≥ET N≥0.1的范围的溶剂。
作为所述极性溶剂,可以列举例如:二氯甲烷、二氯二氟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2-二溴乙烷、1,1,2-三氯-1,2,2-三氟乙烷、四氯乙烯、氯苯、溴苯、邻二氯苯、二甲醚、二乙醚、二异丙醚、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茴香醚、1,4-二噁烷、1,2-二甲氧基乙烷、双(2-甲氧基乙基)醚、四氢呋喃、四氢吡喃、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环己醇、苄基醇、乙二醇、丙二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酮、乙基甲基酮、环己酮、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酸三酰胺、磷酸三乙酯、乙腈、丙腈、丁二腈、苄腈、硝基甲烷、硝基苯、乙二胺、吡啶、哌啶、吗啉、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
溶剂(s2)进一步优选为二甲醚、二乙醚、二异丙醚、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茴香醚、1,4-二噁烷、1,2-二甲氧基乙烷、双(2-甲氧基乙基)醚、四氢呋喃、四氢吡喃、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环己醇、苄基醇、乙二醇、丙二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特别优选为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1,4-二噁烷、四氢呋喃、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环己醇,最优选为四氢呋喃、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
作为所述溶剂(s2),可以使用这些极性溶剂与烃溶剂的混合溶剂。作为烃溶剂,可使用作为脂肪族烃溶剂或芳香族烃溶剂示例过的化合物。作为极性溶剂与烃溶剂的混合溶剂,可以列举例如:己烷/甲醇混合溶剂、己烷/乙醇混合溶剂、己烷/1-丙醇混合溶剂、己烷/2-丙醇混合溶剂、庚烷/甲醇混合溶剂、庚烷/乙醇混合溶剂、庚烷/1-丙醇混合溶剂、庚烷/2-丙醇混合溶剂、甲苯/甲醇混合溶剂、甲苯/乙醇混合溶剂、甲苯/1-丙醇混合溶剂、甲苯/2-丙醇混合溶剂、二甲苯/甲醇混合溶剂、二甲苯/乙醇混合溶剂、二甲苯/1-丙醇混合溶剂、二甲苯/2-丙醇混合溶剂等。优选为己烷/甲醇混合溶剂、己烷/乙醇混合溶剂、庚烷/甲醇混合溶剂、庚烷/乙醇混合溶剂、甲苯/甲醇混合溶剂、甲苯/乙醇混合溶剂、二甲苯/甲醇混合溶剂、二甲苯/乙醇混合溶剂。进一步优选为己烷/甲醇混合溶剂、己烷/乙醇混合溶剂、甲苯/甲醇混合溶剂、甲苯/乙醇混合溶剂。最优选为甲苯/乙醇混合溶剂。另外,甲苯/乙醇混合溶剂中的乙醇分率的优选范围为10~50体积%、进一步优选为15~30体积%。
在使成分(b1)、成分(b2)及成分(b3)接触形成的接触物(c)与成分(b4)接触时,即在上述<1>、<3>、<7>各方法中,作为溶剂(s1)及溶剂(s2),也可以同时使用烃溶剂。这时,优选在成分(b1)、成分(b2)及成分(b3)接触后至所得到的接触物(c)与成分(b4)接触的间隔时间短。时间优选为0~5小时、进一步优选为0~3小时、最优选为0~1小时。另外,接触物(c)与成分(b4)接触的温度通常为-100℃~40℃、优选为-20℃~20℃、最优选为-10℃~10℃。
在上述<2>、<5>、<6>、<8>、<9>、<10>、<11>、<12>的情况下,上述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均可以使用。优选非极性溶剂。可以认为其原因在于,由于成分(b1)与成分(b3)的接触物、成分(b1)与成分(b2)的接触物和成分(b3)接触形成的接触物通常相对非极性溶剂的溶解性低,因此,在这些接触物生成时反应体系内存在成分(b4)的情况下,该接触物会在成分(b4)的表面析出,进而容易被固定。
作为对应每1摩尔成分(b1)的用量的成分(b2)及成分(b3)的用量,优选满足下述关系式(IV)。
|M3的原子价-成分(b2)的摩尔量-2×成分(b3)的摩尔量|≤1(Ⅳ)
另外,对应每1摩尔成分(b1)的用量的成分(b2)的用量优选为0.01~1.99摩尔、更优选为0.1~1.8摩尔、进一步优选为0.2~1.5摩尔、最优选为0.3~1摩尔。对应每1摩尔成分(b1)的用量的成分(b3)的优选用量、更优选用量、进一步优选用量、最优选用量可分别根据M3的原子价、对应每1摩尔上述成分(b1)的用量的成分(b2)的用量及上述关系式(Ⅰ)来计算。
对于成分(b1)及成分(b2)的用量,源于助催化剂成分(B)中所含的成分(b1)的金属原子以对应每1g助催化剂成分(B)中所含的金属原子的摩尔数计优选为0.1mmol以上的量、更优选为0.5~20mmol的量。
为了使反应更迅速地进行,在如上所述的接触后,可以进一步添加在高温下的加热工序。在加热工序中,由于温度比较高,因此优选使用沸点高的溶剂,在进行加热工序时,可以将接触中使用的溶剂调换为其它沸点更高的溶剂。
对助催化剂成分(B)而言,这样接触的结果会使作为原料的成分(b1)、成分(b2)、成分(b3)及/或成分(b4)以未反应物的形式残留,优选预先进行清洗处理以除去未反应物。对于此时的溶剂,可以与接触时的溶剂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实施这样的清洗处理。接触温度通常为-100~300℃、优选为-80~200℃。接触时间通常为1分钟~200小时、优选为10分钟~100小时。
另外,优选在这样的接触或清洗处理后,从生成物中蒸馏除去溶剂,其后在0℃以上的温度下减压干燥1小时~24小时。更优选在0℃~200℃的温度下减压干燥1小时~24小时,进一步优选在10℃~200℃的温度下减压干燥1小时~24小时,特别优选在10℃~160℃的温度下减压干燥2小时~18小时,最优选在15℃~160℃的温度下减压干燥4小时~18小时。
过渡金属化合物(A1)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总用量对应每1g助催化剂成分(B)通常为1~10000μmol/g、优选为10~1000μmol/g、更优选为20~500μmol/g。
在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中,除了过渡金属化合物(A1)、过渡金属化合物(A2)及助催化剂成分(B)以外,还可以使其与有机铝化合物(C)接触。对于有机铝化合物(C)的用量,以对应每1摩尔过渡金属化合物(A1)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总摩尔数的有机铝化合物(C)的铝原子的摩尔数计,优选为0.1~1000、更优选为0.5~500、进一步优选为1~100。
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可以列举: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正丙基铝、三正丁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正辛基铝等三烷基铝;二甲基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二正丙基氯化铝、二正丁基氯化铝、二异丁基氯化铝、二正己基氯化铝等二烷基氯化铝;甲基二氯化铝、乙基二氯化铝、正丙基二氯化铝、正丁基二氯化铝、异丁基二氯化铝、正己基二氯化铝等烷基二氯化铝;二甲基氢化铝、二乙基氢化铝、二正丙基氢化铝、二正丁基氢化铝、二异丁基氢化铝、二正己基氢化铝等二烷基氢化铝;甲基(二甲氧基)铝、甲基(二乙氧基)铝、甲基(二叔丁氧基)铝等烷基(二烷氧基)铝;二甲基(甲氧基)铝、二甲基(乙氧基)铝、甲基(叔丁氧基)铝等二烷基(烷氧基)铝;甲基(二苯氧基)铝、甲基双(2,6-二异丙基苯氧基)铝、甲基双(2,6-二苯基苯氧基)铝等烷基(二芳氧基)铝;二甲基(苯氧基)铝、二甲基(2,6-二异丙基苯氧基)铝、二甲基(2,6-二苯基苯氧基)铝等二烷基(芳氧基)铝等。这些有机铝化合物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二种以上组合使用。
有机铝化合物(C)优选为三烷基铝,更优选为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正丁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正辛基铝,进一步优选为三异丁基铝、三正辛基铝。
另外,在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中,除了过渡金属化合物(A1)、过渡金属化合物(A2)及助催化剂成分(B)以外,还可以使其与给电子性化合物(D)接触。对于给电子性化合物(D)的用量,以对应每1摩尔过渡金属化合物(A1)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总摩尔数的给电子性化合物(D)的摩尔数计,优选为0.01~100,更优选为0.1~50,进一步优选为0.25~5。
作为给电子性化合物(D),可以列举:三乙基胺、三正辛基胺。
优选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实施过渡金属化合物(A1)、过渡金属化合物(A2)、助催化剂成分(B)、根据需要的有机铝化合物(C)、给电子性化合物(D)的接触。接触温度通常为-100~300℃、优选为-80~200℃。接触时间通常为1分钟~200小时、优选为30分钟~100小时。另外,也可以将各成分分别投入聚合反应槽中,在聚合反应器内进行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可列举利用气相聚合法、淤浆聚合法、本体聚合法等使乙烯与α-烯烃共聚的方法。优选为气相聚合法,更优选为连续气相聚合法。作为该聚合法所使用的气相聚合反应装置,通常为具有流动层型反应槽的装置,优选为具有备有放大部的流动层型反应槽的装置。也可以在反应槽内设置搅拌翼。
作为向聚合反应槽供给聚合用催化剂、各催化剂成分的方法,通常可使用如下方法:使用氮、氩等惰性气体、氢、乙烯等,在没有水分的状态下进行供给的方法;将各成分用溶剂溶解或稀释,在溶液或淤浆状态下进行供给的方法。
在气相聚合乙烯与α-烯烃时,聚合温度通常为低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熔融的温度、优选为0~150℃、更优选为30~100℃。在聚合反应槽中,可以导入惰性气体,也可以导入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的氢。另外,也可以导入有机铝化合物(C)、给电子性化合物(D)。
作为用于聚合的α-烯烃,可列举: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二碳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等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这些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同时使用。优选为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作为乙烯与α-烯烃的组合,可列举:乙烯/1-丁烯、乙烯/1-己烯、乙烯/4-甲基-1-戊烯、乙烯/1-辛烯、乙烯/1-丁烯/1-己烯、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乙烯/1-丁烯/1-辛烯、乙烯/1-己烯/1-辛烯等,优选为乙烯/1-己烯、乙烯/4-甲基-1-戊烯、乙烯/1-丁烯/1-己烯、乙烯/1-丁烯/1-辛烯、乙烯/1-己烯/1-辛烯。
另外,在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其它单体导入聚合反应槽中,在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使其与该其它单体共聚。作为该其它单体,可以列举:二烯烃、环状烯烃、烯基芳香族烃、α,β-不饱和羧酸等。
作为这些其它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1,5-己二烯、1,4-己二烯、1,4-戊二烯、1,7-辛二烯、1,8-壬二烯、1,9-癸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降冰片二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1,5-环辛二烯、5,8-桥亚甲基六氢萘、1,3-丁二烯、异戊二烯、1,3-己二烯、1,3-辛二烯、1,3-环辛二烯、1,3-环己二烯等二烯烃;环戊烯、环己烯、降冰片烯、5-甲基降冰片烯、5-乙基降冰片烯、5-丁基降冰片烯、5-苯基降冰片烯、5-苄基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三环癸烯、三环十一碳烯、五环十五碳烯、五环十六碳烯、8-甲基四环十二碳烯、8-乙基四环十二碳烯、5-乙酰基降冰片烯、5-乙酰氧基降冰片烯、5-甲氧基羰基降冰片烯、5-乙氧基羰基降冰片烯、5-甲基-5-甲氧基羰基降冰片烯、5-氰基降冰片烯、8-甲氧基羰基四环十二碳烯、8-甲基-8-四环十二碳烯、8-氰基四环十二碳烯等环状烯烃;苯乙烯、2-苯基丙烯、2-苯基丁烯、3-苯基丙烯等烯基苯;对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2,5-二甲基苯乙烯、3,4-二甲基苯乙烯、3,5-二甲基苯乙烯、3-甲基-5-乙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仲丁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双烯基苯;1-乙烯基萘等烯基萘等烯基芳香族烃;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富马酸、马来酸酐、衣康酸、衣康酸酐、双环(2,2,1)-5-庚烯-2,3-二羧酸酸等α,β-不饱和羧酸;α,β-不饱和羧酸的钠、钾、锂、锌、镁、钙等的金属盐;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等α,β-不饱和羧酸烷基酯;马来酸、衣康酸等不饱和二羧酸;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己酸乙烯酯、癸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三氟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衣康酸一缩水甘油酯等不饱和羧酸缩水甘油酯等。
作为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制造方法,优选如下方法:使用过渡金属化合物(A1)、过渡金属化合物(A2)、助催化剂成分(B),根据需要的有机铝化合物(C)和给电子性化合物(D),使少量烯烃聚合(以下称为预聚合),使用由此得到的预聚合固体成分作为聚合用催化剂成分或聚合用催化剂,使乙烯与α-烯烃共聚。
作为预聚合中所使用的烯烃,可以列举: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环戊烯、环己烯等。这些烯烃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优选仅使用乙烯或者同时使用乙烯与α-烯烃,进一步优选仅使用乙烯或者同时使用选自1-丁烯、1-己烯及1-辛烯中的至少1种α-烯烃与乙烯。
对应每1g助催化剂成分(B),预聚合固体成分中的预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01~1000g、更优选为0.05~500g、进一步优选为0.1~200g。
作为预聚合方法,可以是连续聚合法,也可以是间歇聚合法,例如间歇式淤浆聚合法、连续式淤浆聚合法、连续气相聚合法。作为在进行预聚合的聚合反应槽中投入过渡金属化合物(A1)、过渡金属化合物(A2)、助催化剂成分(B)、根据需要的有机铝化合物(C)和给电子性化合物(D)的方法,通常可使用如下方法:使用氮、氩等惰性气体、氢、乙烯等,在没有水分的状态下投入的方法;将各成分用溶剂溶解或稀释,在溶液或淤浆状态下投入的方法。
在通过淤浆聚合法进行预聚合时,作为溶剂,通常可使用饱和脂肪族烃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饱和脂肪族烃化合物,优选常压下的沸点为100℃以下的化合物,更优选常压下的沸点为90℃以下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环己烷。
另外,在通过淤浆聚合法进行预聚合时,作为淤浆浓度,对应每1升溶剂的助催化剂成分(B)的量通常为0.1~600g、优选为0.5~300g。预聚合温度通常为-20~100℃、优选为0~80℃。在预聚合中,聚合温度可以适当变更。另外,预聚合中的气相部的烯烃类的分压通常为0.001~2MPa、优选为0.01~1MPa。预聚合时间通常为2分钟~15小时。
作为将预聚合而成的预聚合固体催化剂成分供给聚合反应槽的方法,通常可使用如下方法:使用氮、氩等惰性气体、氢、乙烯等,在没有水分的状态下进行供给的方法;将各成分用溶剂溶解或稀释,在溶液或淤浆状态下进行供给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公知的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可列举例如:抗氧化剂、耐候剂、润滑剂、防粘连剂、抗静电剂、防雾剂、防滴剂、颜料、填料等。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可利用如下公知的成型方法来成型,例如:吹塑成型法或T模头薄膜成型法等挤出成型法;中空成型法、注塑成型法;压缩成型法等。作为成型方法,可优选使用挤出成型法、中空成型法,更优选使用挤出成型法,特别优选使用T模头薄膜成型法。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可成型为各种形态来使用。成型品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薄膜、片材、容器(托盘、瓶等)等。该成型品可优选用于如下用途:食品包装材料;药品包装材料;用于半导体产品等的包装的电子部件包装材料;表面保护材料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成型加工时的挤出负荷、溶胀比及机械强度优异。因此,还可以降低T模头薄膜成型时的向内弯曲。另外,挤出成型时的高速牵引性也良好,成型品的透明性也优异。
实施例
下面,利用实施例及比较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物性依照下述方法进行测定。
(1)密度(d、单位:kg/m3)
依照JIS K7112-1980中A法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需要说明的是,对试样进行JIS K6760-1995记载的退火。
(2)熔体流动速率(MFR、单位:g/10min)
在JIS K7210-1995所规定的方法中,在负荷21.18N、温度190℃的条件利用A法进行测定。
(3)溶胀比(SR)
在(2)的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中,对于在温度190℃、负荷21.18N的条件下从孔板以15~20mm左右的长度挤出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丝束,在空气中冷却,得到固体状的丝束。接着,测定该丝束的距离挤出上游侧前端大约5mm的位置的丝束的直径D(单位:mm),计算其直径D除以孔板径2.095mm(D0)而得到的值(D/D0),设定为溶胀比。
(4)分子量分布(Mw/Mn、Mz/Mw)
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利用下述条件(1)~(8),测定Z均分子量(Mz)、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求出Mw/Mn和Mz/Mw。将色谱基线设定为可以连结以下两点的直线,即,与试样溶出峰出现相比保留时间足够短的稳定的水平区域的点、与可观测到溶剂溶出峰相比保留时间足够长的稳定的水平区域的点。
(1)装置:Waters生产的Waters150C
(2)分离柱:TOSOH TSKgel GMH6-HT
(3)测定温度:140℃
(4)载气:邻二氯苯
(5)流量:1.0mL/min
(6)注入量:500μL
(7)检测器:差示折光检测器
(8)分子量标准物质:标准聚苯乙烯
(5)碳原子数5以上的支链数(NLCB、单位:1/1000C)
按照碳核磁共振法,利用以下测定条件测定碳核磁共振谱图(13C-NMR),由下述计算方法求出碳原子数5以上的支链数。
<测定条件>
装置:Bruker公司生产的AVANCE600
测定溶剂:1,2-二氯苯/1,2-二氯苯-d4=75/25(容积比)的混合液
测定温度:130℃
测定方法:质子去耦法
脉冲宽度:45度
脉冲重复时间:4秒
测定基准:三甲基硅烷
窗函数:负指数函数
<计算方法>
将于5~50ppm观测到的所有峰的总和设定为1000,求出38.22~38.27ppm附近具有峰顶的峰的峰面积。该峰的峰面积设定为从在高磁场侧与相邻的峰的峰谷的化学位移到在低磁场侧与相邻的峰的峰谷的化学位移的范围的信号的面积。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本条件的乙烯-1-辛烯共聚物的测定中,源于碳原子数6的支链所结合的次甲基碳的峰的峰顶的位置为38.21ppm。
(6)流动活化能(Ea、单位:kJ/mol)
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Rheometrics公司生产的Rheometrics MechanicalSpectrometer RMS-800),在下述测定条件下测定在130℃、150℃、170℃及190℃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接着,根据所得到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使用Rheometrics公司生产的计算软件Rhios V.4.4.4,作成190℃下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的基准曲线,求出活化能(Ea)。
<测定条件>
几何形状:平行板
板直径:25mm
板间距:1.5~2mm
应变:5%
角频率:0.1~100rad/sec
测定氛围:氮气
(7)熔融复数粘度(η*、单位:Pa·sec)
在(6)的流动活化能的测定中,求出在温度190℃、角频率100rad/sec的条件下测定的熔融复数粘度。该熔融复数粘度越低,挤出成型时的挤出负荷越优异。
(8)最高牵引速度(MTV、单位:m/min)
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生产的熔体张力测定仪,在温度190℃及挤出速度0.32g/min的条件下,从直径2.095mm、长度8mm的孔板熔融挤出乙烯-α-烯烃共聚物,对于该挤出的熔融状态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利用牵引辊以6.3(m/min)/min的牵引上升速度牵引成细丝状。将细丝状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断裂时的牵引速度设定为最高牵引速度。该值越高,挤出成型时的牵引性越优异。
(9)冲击强度(单位:kJ/m2)
依照ASTM D1822-68进行测定。
(10)短支链数(NSCB、单位:1/1000C)
根据红外吸收光谱求出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短支链数。需要说明的是,依照文献(Die Makromoleculare Chemie,177,449(1976)McRae,M.A,Madams,W.F.)记载的方法,利用源于α-烯烃的特性吸收来实施测定以及计算。红外吸收光谱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工业公司生产FT-IR7300)测定。
(11)g*
根据所述式(Ⅲ)求出g*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η],在含有0.5重量%的作为热劣化防止剂的丁基羟基甲苯(BHT)的四氢化萘100ml中,在135℃溶解100mg乙烯-α-烯烃共聚物,制备样品溶液,使用乌氏粘度计,测定所述样品溶液和包含仅含有0.5重量%作为热劣化防止剂的BHT的四氢化萘的空白溶液的下降时间,由此计算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ηrel),通过式(Ⅲ-Ⅰ)求出[η];根据(4)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的测定,通过式(Ⅲ-Ⅱ)求出[η]GPC;根据(10)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短支链数的测定,通过式(Ⅲ-Ⅲ)求出gSCB *
实施例1
(1)固体催化剂成分(B)的制备
在氮气置换好的备有搅拌器的反应器中,加入2.8kg在氮气流通下于300℃加热处理好的二氧化硅(Davison公司生产,Sylopol948;50%体积平均粒径=55μm;孔容=1.67ml/g;比表面积=325m2/g)和24kg甲苯,进行搅拌。其后冷却至5℃,然后,一边将反应器的温度保持在5℃,一边用30分钟滴加0.9kg 1,1,1,3,3,3-六甲基二硅氮烷和1.4kg甲苯的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在5℃搅拌1小时,接着,升温至95℃,在95℃搅拌3小时,进行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生成物用20.8kg甲苯清洗6次。其后,加入7.1kg甲苯作成淤浆,静置一夜。
在上述得到的淤浆中,投入1.73kg二乙基锌的己烷溶液(二乙基锌浓度:50重量%)和1.02kg己烷,进行搅拌。其后冷却至5℃,然后,一边将反应器的温度保持在5℃,一边用60分钟滴加0.78kg 3,4,5-三氟苯酚和1.44kg甲苯的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在5℃搅拌1小时,接着,升温至40℃,在40℃搅拌1小时。其后冷却至22℃,一边将反应器的温度保持在22℃,一边用1.5小时滴加0.11kg H2O。滴加结束后,在22℃搅拌1.5小时,接着升温至40℃,在40℃搅拌2小时,进一步升温至80℃,在80℃搅拌2小时。搅拌后,在室温下吸出上清液至剩余量为16L,投入11.6kg甲苯,接着,升温至95℃,搅拌4小时。搅拌后,在室温下吸出上清液,得到固体生成物。将所得到的固体生成物用20.8kg甲苯清洗4次、用24升己烷清洗3次。其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固体催化剂成分(B)。
(2)聚合
对用减压干燥后的氩气置换好的内容积3升的带搅拌器的高压釜内进行抽真空,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达到0.022MPa,装入55g作为共聚单体的1-丁烯、695g作为聚合溶剂的丁烷,升温至70℃。其后,加入作为单体的乙烯以使其分压达到1.6MPa,使体系内稳定。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内的气体组成为:氢=1.12mol%、1-丁烯=3.10mol%。在其中投入0.9ml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的以浓度为1mol/l制备的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接着,投入0.5ml以浓度为2μmol/ml制备的外消旋乙烯双(1-茚基)二苯酚锆[相当于成分(A1)]的甲苯溶液和1.0ml以浓度为0.02μmol/ml制备的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相当于成分(A2)]的甲苯溶液,接下来投入10.0mg上述实施例1(1)得到的固体催化剂成分(B)。在聚合过程中,一边连续供给乙烯/氢混合气体(氢=0.36mol%)以使总压及气体中的氢浓度维持恒定,一边在70℃聚合60分钟。其后,清除丁烷、乙烯、氢,得到150g乙烯-1-丁烯共聚物。所得到的共聚物的物性示于表1。
实施例2
(1)预聚合催化剂成分的制备
在预先氮气置换好的内容积5升的带搅拌器的高压釜中,投入835g丁烷后,将高压釜升温至50℃,将10mg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相当于成分(A2)]、0.72g外消旋乙烯双(1-茚基)二苯酚锆[相当于成分(A1)]以粉体投入,在50℃搅拌75分钟。接着装入28g乙烯,体系内稳定后,投入10.4g上述实施例1(1)得到的固体催化剂成分,接下来投入4.1mL三异丁基铝浓度为1mmol/mL的三异丁基铝的庚烷溶液,开始聚合。一边连续供给氢浓度为0.2%的乙烯和氢的混合气体,一边在50℃实施预聚合100分钟。聚合结束后,清除乙烯、丁烷、氢等,将剩余的固体在室温下进行干燥,得到对应每1g固体催化剂成分含有18.7g聚乙烯的预聚合催化剂成分。
(2)聚合
对用减压干燥后的氩气置换好的5升的带搅拌器的高压釜内进行抽真空,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达到0.029MPa,装入200mL1-己烯、1065g丁烷,将体系内的温度升温至70℃后,导入乙烯以使其分压达到1.6MPa,使体系内稳定。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内的气体组成为:氢=1.67mol%。在其中投入2.0mL三异丁基铝浓度为1mmol/mL的三异丁基铝的庚烷溶液。接着投入324mg预聚合催化剂成分。在聚合过程中,一边连续供给乙烯/氢混合气体(氢=0.32mol%)以使总压及气体中的氢浓度维持恒定,一边在70℃聚合160分钟。其后,清除丁烷、乙烯、氢,得到146g乙烯-1-己烯共聚物。所得到的共聚物的物性示于表1。
实施例3
(1)聚合
对用减压干燥后的氩气置换好的5升的带搅拌器的高压釜内进行抽真空,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达到0.051MPa,装入200mL1-己烯、1065g丁烷,将体系内的温度升温至70℃后,导入乙烯以使其分压达到1.6MPa,使体系内稳定。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内的气体组成为:氢=2.61mol%。接着投入1.0mL三乙基胺的浓度为0.1mmol/mL的三乙基胺的甲苯溶液。在其中投入2.0mL三异丁基铝浓度为1mmol/mL的三异丁基铝的庚烷溶液。接着投入406mg上述实施例2(1)得到的预聚合催化剂成分。在聚合过程中,一边连续供给乙烯/氢混合气体(氢=0.49mol%)以使总压及气体中的氢浓度维持恒定,一边在70℃聚合170分钟。其后,清除丁烷、乙烯、氢,得到162g乙烯-1-己烯共聚物。所得到的共聚物的物性示于表1。
实施例4
(1)聚合
对用减压干燥后的氩气置换好的内容积3升的带搅拌器的高压釜内进行抽真空,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达到0.022MPa,装入55g作为共聚单体的1-丁烯、695g作为聚合溶剂的丁烷,升温至70℃。其后,加入作为单体的乙烯以使其分压达到1.6MPa,使体系内稳定。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内的气体组成为:氢=1.07mol%、1-丁烯=3.36mol%。在其中投入0.9ml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的以浓度为1mol/l制备的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接着,投入0.5ml以浓度为2μmol/ml制备的外消旋乙烯双(1-茚基)二苯酚锆[相当于成分(A1)]的甲苯溶液和1.3ml以浓度为0.01μmol/ml制备的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相当于成分(A2)]的甲苯溶液,接下来投入8.9mg上述实施例1(1)得到的固体催化剂成分(B)。在聚合过程中,一边连续供给乙烯/氢混合气体(氢=0.36mol%)以使总压及气体中的氢浓度维持恒定,一边在70℃聚合60分钟。其后,清除丁烷、乙烯、氢,得到143g乙烯-1-丁烯共聚物。所得到的共聚物的物性示于表1。
实施例5
(1)聚合
对用减压干燥后的氩气置换好的内容积3升的带搅拌器的高压釜内进行抽真空,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达到0.022MPa,装入55g作为共聚单体的1-丁烯、695g作为聚合溶剂的丁烷,升温至70℃。其后,加入作为单体的乙烯以使其分压达到1.6MPa,使体系内稳定。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内的气体组成为:氢=1.19mol%、1-丁烯=3.04mol%。在其中投入0.9ml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的以浓度为1mol/l制备的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接着,投入0.25ml以浓度为2μmol/ml制备的外消旋乙烯双(1-茚基)二苯酚锆[相当于成分(A1)]的甲苯溶液和0.63ml以浓度为0.01μmol/ml制备的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相当于成分(A2)]的甲苯溶液,接下来投入4.5mg上述实施例1(1)得到的固体催化剂成分(B)。在聚合过程中,一边连续供给乙烯/氢混合气体(氢=0.32mol%)以使总压及气体中的氢浓度维持恒定,一边在70℃聚合60分钟。其后,清除丁烷、乙烯、氢,得到94g乙烯-1-丁烯共聚物。所得到的共聚物的物性示于表1。
比较例1
(1)聚合
对用减压干燥后的氩气置换好的内容积3升的带搅拌器的高压釜内进行抽真空,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达到0.025MPa,装入55g作为共聚单体的1-丁烯、695g作为聚合溶剂的丁烷,升温至70℃。其后,加入作为单体的乙烯以使其分压达到1.6MPa,使体系内稳定。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内的气体组成为:氢=1.08mol%、1-丁烯=2.48mol%。在其中投入0.9ml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的以浓度为1mol/l制备的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接着,投入0.5ml以浓度为2μmol/ml制备的外消旋乙烯双(1-茚基)二苯酚锆[相当于成分(A1)]的甲苯溶液和0.25ml以浓度为0.1μmol/ml制备的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相当于成分(A2)]的甲苯溶液,接下来投入10.0mg上述实施例1(1)得到的固体催化剂成分(B)。在聚合过程中,一边连续供给乙烯/氢混合气体(氢=0.33mol%)以使总压及气体中的氢浓度维持恒定,一边在70℃聚合60分钟。其后,清除丁烷、乙烯、氢,得到112g乙烯-1-丁烯共聚物。所得到的共聚物的物性示于表1。
比较例2
(1)聚合
对用减压干燥后的氩气置换好的内容积3升的带搅拌器的高压釜内进行抽真空,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达到0.022MPa,装入55g作为共聚单体的1-丁烯、695g作为聚合溶剂的丁烷,升温至70℃。其后,加入作为单体的乙烯以使其分压达到1.6MPa,使体系内稳定。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内的气体组成为:氢=1.20mol%、1-丁烯=3.15mol%。在其中投入0.9ml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的以浓度为1mol/l制备的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接着,投入0.5ml以浓度为2μmol/ml制备的外消旋乙烯双(1-茚基)二苯酚锆[相当于成分(A1)]的甲苯溶液和1.0ml以浓度为0.01μmol/ml制备的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相当于成分(A2)]的甲苯溶液,接下来投入9.4mg上述实施例1(1)得到的固体催化剂成分(B)。在聚合过程中,一边连续供给乙烯/氢混合气体(氢=0.29mol%)以使总压及气体中的氢浓度维持恒定,一边在70℃聚合60分钟。其后,清除丁烷、乙烯、氢,得到90g乙烯-1-丁烯共聚物。所得到的共聚物的物性示于表1。
【表1】
表1(续)
Figure GPA00001142711000552
产业上的利用领域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挤出负荷、溶胀比、高速牵引性和熔融张力的均衡及机械强度优异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及对该共聚物进行挤出成型而形成的成型体。

Claims (3)

1.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中,
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密度d为860~950kg/m3,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100g/10分钟,流动活化能Ea为60kJ/mol以上,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5.5~30,Z均分子量Mz与重均分子量Mw之比Mz/Mw为2~5,溶胀比SR为1.55以上且小于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中,
通过13C-NMR测定的碳原子数5以上的支链数NLCB对应每1000个碳原子为0.1以上。
3.一种成型体,其是对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进行挤出成型而得到的。
CN2008801184611A 2007-11-30 2008-11-27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成型体 Active CN1018782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0079 2007-11-30
JP2007-310079 2007-11-30
PCT/JP2008/072000 WO2009069823A1 (ja) 2007-11-30 2008-11-27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および成形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8235A CN101878235A (zh) 2010-11-03
CN101878235B true CN101878235B (zh) 2012-08-15

Family

ID=40678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84611A Active CN101878235B (zh) 2007-11-30 2008-11-27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成型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01891B2 (zh)
JP (1) JP5407299B2 (zh)
CN (1) CN101878235B (zh)
DE (1) DE112008003297T5 (zh)
WO (1) WO20090698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10799A1 (en) * 2007-11-30 2010-12-09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ETHYLENE-a-OLEFIN COPOLYMER AND MOLDED ARTICLE
JP5182224B2 (ja) * 2009-05-29 2013-04-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カレンダー成形用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およびカレンダー成形体
CN102459365B (zh) 2009-05-29 2013-08-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模制品
DE112010002182T5 (de) 2009-05-29 2012-07-2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Ethylen-α-Olefin-Copolymer, Formgegenstand, Katalysator für die Copolymerisatio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thylen-α-Olefin Copolymers
EP2316864A1 (en) * 2009-10-29 2011-05-04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Polyethylene prepared with supported late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 system.
US20120316310A1 (en) * 2009-12-15 2012-12-1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ETHYLENE-alpha-OLEFIN COPOLYMER
WO2011115192A1 (ja) 2010-03-15 2011-09-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および成形体
JP5653189B2 (ja) * 2010-11-14 2015-01-14 日本テトラパック株式会社 包装材料用組成物
DE102010056519A1 (de) * 2010-12-27 2012-06-28 Heliatek Gmbh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mit dotierten Schichten
CN103709297B (zh) * 2012-10-02 2018-01-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
WO2019083151A1 (ko) * 2017-10-26 2019-05-02 한화케미칼 주식회사 혼성 담지 메탈로센 촉매를 이용한 고밀도 에틸렌계 중합체 및 이를 이용한파이프
US10703838B2 (en) 2017-10-31 2020-07-07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Mixed catalyst systems with four metallocenes on a single support
CN115926034A (zh) * 2022-11-28 2023-04-07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防水用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943A (zh) * 2004-10-26 2006-05-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
CN1939943A (zh) * 2005-09-30 2007-04-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模塑制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8914B2 (ja) 1988-05-18 1997-11-1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DE68913226T2 (de) 1988-04-26 1994-09-29 Showa Denko Kk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thylenpolymeren.
JP3365668B2 (ja) * 1994-03-02 2003-01-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エチレン重合用固体状チタン触媒成分、該触媒成分を含むエチレ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該触媒を用いる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3489207B2 (ja) * 1994-08-26 2004-01-19 東ソー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3960039B2 (ja) 2000-12-26 2007-08-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改質された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担体、付加重合用触媒成分、付加重合用触媒ならびに付加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7022782B2 (en) 2000-12-26 2006-04-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Homogeneous type solid catalyst component or homogeneous type solid catalyst,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ddition polymer with the same
JP2003096125A (ja) 2001-09-27 2003-04-03 Sumitomo Chem Co Ltd 付加重合用触媒成分、付加重合用触媒および付加重合体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メタロセン系遷移金属化合物の用途
SG96700A1 (en) 2001-09-27 2003-06-16 Sumitomo Chemical Co Catalyst component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atalyst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ddition polymer
JP2004149761A (ja) 2002-09-02 2004-05-27 Sumitomo Chem Co Ltd エチレン重合体
CN100354322C (zh) 2003-05-20 2007-12-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类聚合物
JP2005002333A (ja) 2003-05-20 2005-01-06 Mitsui Chemicals Inc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
JP4517695B2 (ja) * 2003-12-25 2010-08-04 東ソー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96453B2 (ja) 2004-03-04 2011-06-08 東ソー株式会社 粒子状ポリエチレ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81541A (ja) * 2004-03-30 2005-10-1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および袋
JP2006233206A (ja) 2005-01-31 2006-09-07 Mitsui Chemicals Inc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およびこれから得られる成形体
JP4694975B2 (ja) 2005-01-31 2011-06-0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943A (zh) * 2004-10-26 2006-05-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
CN1939943A (zh) * 2005-09-30 2007-04-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模塑制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49871A (ja) 2009-07-09
US8501891B2 (en) 2013-08-06
JP5407299B2 (ja) 2014-02-05
CN101878235A (zh) 2010-11-03
DE112008003297T5 (de) 2010-10-07
US20110040059A1 (en) 2011-02-17
WO2009069823A1 (ja) 200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8235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成型体
CN101878236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成型体
CN101878237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成型体
CN101878233A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及生产烯烃聚合物的方法
CN102459367A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模制品、共聚用催化剂和生产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
CN111479832B (zh) 用于生产多峰乙烯类聚合物的双反应器溶液法
US7855255B2 (en) Preparation of multimodal polyethylene
US8436101B2 (en) Ethylene-α-olefin copolymer and molded object thereof
CN102574940A (zh) 乙烯聚合物制备方法
CN111479833B (zh) 具有在低温下韧性改善的多峰型乙烯类聚合物的组合物
CN104105722A (zh) 新型聚合物
CN102858819B (zh) 发泡体制造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发泡体制造用树脂组合物及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CN102459366A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模制品
CN102791750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成型体
CN102459436B (zh) 用于交联/泡沫成型的树脂组合物,交联的成型泡沫,用于鞋类的元件和鞋类
CN102459365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模制品
JP5182224B2 (ja) カレンダー成形用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およびカレンダー成形体
CN103391950A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成型体
CN104011083A (zh) 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粒子的聚合方法
CN101157707A (zh) 金属化合物、以及用于加聚的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和生产加聚物的方法
JP3209562B2 (ja) ノルボルネン系共重合体及び該共重合体からなるシートまたはフィルム
CN101932616B (zh) 乙烯聚合用催化剂组分和用于制备乙烯聚合物的方法(1)
JP3433434B2 (ja) エチレン系共重合体
CN102653570A (zh) 预聚合方法、经预聚合的加成聚合用催化剂成分及使用其的加成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