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4759A - 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84759A CN101384759A CNA2006800529216A CN200680052921A CN101384759A CN 101384759 A CN101384759 A CN 101384759A CN A2006800529216 A CNA2006800529216 A CN A2006800529216A CN 200680052921 A CN200680052921 A CN 200680052921A CN 101384759 A CN101384759 A CN 1013847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resin
- twisting
- fingers
- weight por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80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3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29920001230 polyary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1
- 229920002799 BoPET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5041 Myla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C=C1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8247 solid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4816 late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29920000126 latex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2
- 229920005749 polyuretha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0
- BZHJMEDXRYGGRV-UHFFFAOYSA-N Vinyl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C BZHJMEDXRYGGR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618 dip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YXFVVABEGXRONW-UHFFFAOYSA-N Toluene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1 YXFVVABEGXRON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354 calc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XEKOWRVHYACXOJ-UHFFFAOYSA-N Ethyl 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C(C)=O XEKOWRVHYACXO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KFZMGEQAYNKOFK-UHFFFAOYSA-N Isoprop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C)O KFZMGEQAYNKOF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1187 glycero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CTQNGGLPUBDAKN-UHFFFAOYSA-N O-Xylene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1C CTQNGGLPUBDA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2148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9198 oi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556 ass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242 ethylene acrylic acid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07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AZQWKYJCGOJGHM-UHFFFAOYSA-N 1,4-benzoquin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O)C=C1 AZQWKYJCGOJGH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NLHHRLWOUZZQLW-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Chemical compound C=CC#N NLHHRLWOUZZQL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KAKZBPTYRLMSJV-UHFFFAOYSA-N Butadi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 KAKZBPTYRLMSJ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Flu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F]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480 minera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446 mineral oi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24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69 rapi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545 silicone oi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159000000000 sodium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112 vegetable and seed oi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58 vegetable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589086 Bellapiscis med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408529 Lib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075 Pistacia terebinth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6705 Pistacia terebinth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05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34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UHESRSKEBRADOO-UHFFFAOYSA-N ethyl carbamate;prop-2-e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OC(N)=O UHESRSKEBRADO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0 impreg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13 meth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306 polymethylpent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16 polymethylpent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376 silico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4 so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440 styre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66 varni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40—Yarns in which fibres are united by adhesives; Impregnated yarns or threads
- D02G3/404—Yarns or threads coated with polymeric solu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1/00—Lines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26—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with characteristics dependent on the amount or direction of twist
- D02G3/28—Doubled, plied, or cabled threads
- D02G3/286—Doubled, plied, or cabled threads with alternatively "S" and "Z" direction of twist, e.g. Self-twist process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44—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D02G3/444—Yarns or threads for use in sports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发明的课题是在包括钓鱼线的各种纱线中,确保纱线的圆度且提高其结节强度。为了解决这一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其具有加捻方向不同的两个捻的复丝和包覆该复丝的表面的包覆树脂,所述复丝是沿一方向加有第一捻,不并丝其它纱线而在和该第一捻的方向相反方向加有第二捻的复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03737号公报
作为钓鱼线所要求的特性,例如可举出:轻量、高强力及长期维持该特性。
作为钓鱼线,对于一直以来广泛使用的尼龙单丝的弱点即上述的高强力,以满足该高强力为目的,已提出种种在芯线上卷绕鞘线的包芯纱。
例如,在满足这种高强力的基础上,以价廉地提供不降低生产率且也不降低钓鱼线的耐磨性能的钓鱼线为目的,已提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钓鱼线。
该钓鱼线,是在芯线中配合合成纤维复丝条,在其周围卷绕合成纤维复丝捻线作为鞘线而形成的包芯纱,芯线与鞘线所成的角度和鞘线的捻回角度之差为25°以下。
通过采取这种构成,该发明可以提供断裂强度及结节强度优异、称作低断裂伸长率的机械特性优异、并且耐磨性也优异的钓鱼线。
但是,和使用复丝(合股线)得到高强力的情况相反,在使用了这种加捻的纱线进行钓鱼时,会频繁发生纱线旋回而缠绕在钓竿的导竿上之类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种示于专利文献1的钓鱼线的上述课题,还为了实现其抗拉强度的提高,本申请发明人之一(山本、恭久)创作了新的发明(特许2005-56927号)。该发明提供一种纱线,其具有多根复丝,将上述的复丝进行双捻,使得用捻合在一起的复丝的数除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的两倍的数值所得的值为1.2以上、2.5以下。根据这种发明,使用采用复丝(加捻纱线)的钓鱼线进行钓鱼时,可抑制纱线的旋回,从而,可大幅度地减少向钓竿的导竿缠绕之类的使用麻烦。
其另一方面,除上述发明的提案以外,本申请发明人还对能否进一步提高纱线的结节强度夜以继日地反复进行了研究。
如果能够实现这种结节强度的提高,其益处不仅对钓鱼线,而且对所有纱线制品、例如对网球的肠线、刺绣线、缝制线、绳索、芯软线(カ—ルコ—ド)状的携带皮带的芯使用的纱线及形成渔网、安全网所使用的纱线也大有裨益。
尤其是对钓鱼线而言,即使结节强度提高,如果圆度降低(扁平率上升)(如果纱线的截面完全成为扁平),也会担心放出不自然的反射光使鱼群保持警戒感。另外,由于圆度降低,即使能够提高结节强度,很可能抗拉强度(结节强力)降低。进而,由于这种圆度的降低,造成也容易产生上述的纱线缠绕在钓竿的导竿上等线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开发的,以通过大胆的转换加捻纱线中的构想以实现纱线的上述结节强度的提高为课题,还以做成在提高纱线的结节强度的同时不损害纱线的圆度的纱线为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如下的纱线。
即,该纱线包括加捻了方向不同的两根捻的复丝和包覆该复丝的表面的包覆树脂。所述复丝是沿一方向加有第一捻,不并丝其它纱线而沿和该第一捻的方向相反方向还加有第二捻的复丝。
另外,在此所说的纱线当然包括作为最终制品的纱线,还包括作为半成品的纱线。例如作为半成品,也包括为完成作为目标用途的纱线还包覆树脂的纱线。
另外,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在本申请发明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树脂是在加所述第一捻之前,向所述复丝的表面或构成该复丝的单丝之间附着或含浸的树脂。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发明是在本申请发明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纱线,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的包覆树脂,是在加所述第一捻之后、加所述第二捻之前附着在所述复丝的表面的树脂。
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发明是在本申请的所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如下的纱线。即,所述复丝以超高分子聚乙烯或聚芳酯为主成分,将第一捻和第二捻的捻数的比设定为1.05以上、2.5以下,且将第一捻的捻数设定为180~1000T/M。另外,所述包覆用树脂是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的附着量相对于该长丝100重量份为15~50重量份。
另外,所谓T/M表示每1m的卷绕次数。即,所述的第一捻的捻数是每1m为180次以上、1000次以下。
另外,所述的捻数之比是指设第二捻的捻数为1时的第一捻的捻数。
本申请第五方面的发明是在本申请的所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纱线,其扁平率为1以上、1.25以下。
在此所说的扁平率是纱线截面的轮廓即圆的长轴相对于短轴的倍率,该倍率越接近于1表示圆度越高。
本申请第六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纱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树脂包覆复丝的表面,对该复丝沿一方向加第一捻,然后,不并丝其它纱线而沿和该第一捻相反方向加第二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表4的滑性(速度)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申请发明在所有纱线制品中都可以实施,例如可以在钓鱼线、网球的肠线、刺绣线、缝制线、绳索、芯软线状的携带皮带的芯(渔网、安全网)中实施。本申请发明的纱线尤其适宜钓鱼线。
在众所周知的纺织技术中,有将称作双捻(双捻)的一根或两根以上的纱线拉齐进行加捻(下捻),再将两根以上该纱线拉齐加捻(上捻)的技术(所谓双股线是指将两根以上的纱线拉齐向与下捻相反方向捻合成的纱线。/JIS用语)。
如上所述,本申请发明是大胆转换目前的构想,和上述的双捻不同,对称作第一捻(下面称作下捻。)和第二捻(下面称作上捻。)的方向不同的捻,不用两根以上的纱线进行加捻,而是如上所述用树脂对一根复丝(下面,根据需要仅称作长丝)进行包覆(在本申请发明中,所谓下捻是指最初对复丝施行的捻回,所述上捻是指对实施了该下捻之后的长丝施行的和下捻相反方向的捻回)。
而且,至少在进行上述上捻前预先用热塑性树脂包覆该长丝。可以认为这是因为在制造过程中,至少在进行上捻期间,由于未固化的树脂的作用,对下捻和上捻双方带来的效果可以共存。除此之外,是因为可进一步得到延迟回弹的效果。
所说的将上述的上捻和下捻的捻数之比设定为1.05以上、2.5以下、将上捻的捻数设定为180~1000T/M,是指在制造时的加捻时点,在这样的范围中加下捻及上捻(不是指完成后的各捻数及捻回比)。
由于被树脂包覆,难以确认完成后的长丝的状态,而通过加下捻之后再加上捻,会产生捻回弹,完成品的捻数或捻回比往往与上述不同,但是,即使产生这样的捻回弹,在上述的范围加各捻,从而结节强度大大提高。
另外,如果产生捻回弹,也可考虑从当初就做成单捻,而做成单捻的场合为扁平,即使能够确保同样的结节强度,也得不到上述的范围内的圆度(扁平率)的纱线。因而,假定即使由于捻回弹而产生相对下捻,加捻的上捻的量的回弹(即使上捻量100%的捻回回弹),与完全不加上捻即从当初就做成单捻的场合相比,能够确保较高的圆度(较低的扁平率)。
上述的包覆用树脂可采用热塑性树脂。作为这种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甲基丙烯酸树脂(PMMA)、氯乙烯(PVC)、聚酰胺(PA)、聚缩醛(POM)、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戊烯(TPX)、聚碳酸酯(PC)、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包覆树脂,通常可采用被称作合成树脂粘合剂的树脂。
作为上述的包覆树脂,特别优选以尿烷树脂(特别是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苯乙烯树脂、含氟树脂或软质PVC(氯乙烯)的任一种为主成分的树脂。
下面,对该纱线的第一~第四个优选的制造方法依次进行说明。
首先,对第一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按照包覆工序、下捻工序、上捻工序、干燥工序的顺序来进行。
在上述的包覆工序中,首先在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或聚芳酯制成的众所周知的复丝中添加树脂。即,向该复丝表面及构成该复丝的单纱线之间含浸树脂或用该树脂包覆这些部位。然后,在下捻工序,在上述的树脂完全固化之前,对该包覆了树脂的复丝进行加捻(下捻)。即,利用众所周知的方法对该包覆了树脂的长丝沿一方向进行加捻。向该一方向加捻之后,在上捻工序,直接(包覆树脂完全固化之前)沿与该一方向相反方向进行加捻(上捻)。进行了向该反方向的加捻后,在干燥工序,对长丝进行烘烤使树脂干燥。作为在上捻工序和干燥工序之间进行表面处理的工序,优选向反方向加捻之后、且上述的烘烤之前进行表面处理。该表面处理是使长丝的表面变得光滑的处理。
对该第一制造方法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原纱线采用由超高分子聚乙烯或聚芳酯制成的复丝。
在上述包覆工序中,通过浸渍涂敷(纱线对树脂的浸渍形成的包覆),以聚酯树脂作为包覆树脂包覆作为原纱的复丝。聚酯树脂可以采用市售的聚酯树脂。例如,这种聚酯树脂可以采用聚酯60~55重量份、苯乙烯40~45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组成的树脂。对包覆树脂而言,可以使用上述的聚酯树脂70重量份、溶剂3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作为该溶剂,可以采用含有甲苯、异丙基醇、醋酸乙酯的溶剂。特别优选将以该树脂液(聚酯树脂+溶剂)100重量份和甘油3重量份(总计103重量份)为成分的树脂液作为包覆用树脂液,使用该包覆树脂液对上述复丝进行浸渍涂敷。
对于上述的浸渍涂敷而言,只要在收容有包覆树脂的树脂槽的液面上配置辊子,利用该辊子将纱线(长丝)浸在树脂内即可。
在进行后述的干燥工序除去溶剂成分或水之后,以上述包覆树脂的附着量相对于该长丝100重量份为15~50重量份的方式,在上述包覆工序将树脂附着在长丝上。当制成纱线后(干燥工序后)的树脂的附着量少于上述的15重量份时,粘合性差,产生单纱线的散毛。因而,尤其是用于钓鱼线的场合成为问题。另外,相反地,制成纱线后(干燥工序后)的树脂的附着量大于上述的50重量份时,经济性差(成本提高),且不能发挥称作柔软性或耐磨耗性的长丝原材料的特性。对该干燥工序后的树脂的附着量而言,特别优选将该包覆树脂液的重量设定为上述包覆前的复丝的重量的20~40%(包覆、干燥后的纱线的重量为包覆前的纱线的100~200%)。
然后,通过上述的下捻工序,使用目前公知的装置(捻机),对上述中已包覆树脂的长丝,在包覆树脂固化之前进行下捻。
在该下捻工序中对长丝进行加捻,使捻数成为180~1000T/M。当捻数多于1000T/M时,具有弹性显著降低的问题。具体地说,在捻线加工时产生断线的麻烦,加工后产生物性降低的问题。另外捻数若比180T/M少,则成为拉齐状态,产生称为单纱线散毛的问题。这样,只要下捻数为180T/M以上,实际使用上就不会有这样的单纱线散毛的问题,但为了更可靠地消除单纱线散毛的问题,优选将下捻的捻数设定为450T/M以上。
在下捻之后、上树脂固化前,通过上述的上捻工序,对该复丝进行与下捻工序反方向的加捻。例如,在下捻工序加捻了S捻的场合,在该上捻工序则加捻Z捻。相反地,在下捻工序加捻了Z捻的场合,在上捻工序则加捻S捻。
详细而言,在上捻工序以捻数为150T/M以上进行与上述的下捻反方向的加捻。此时,进行上捻以使上述的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相对于上捻数为1的下捻数)为1.05以上2.5以下。该捻数之比小于1.05的场合、相反地,该捻数之比大于2.5的场合,虽然结节强度提高,但是,不论哪种场合,都是当抓住1m该长丝的两端使中央向下垂、将抓住的两端互相靠近时,纱线旋转一次以上(360度以上的角度)。将这种长丝例如用作钓鱼线的场合,容易产生缠绕在钓竿的导竿上等麻烦,因此不耐实用。如上所述,这样的上述下捻及上捻的捻数两者之比是指制造中的比,而不是指最终制品处于这样的范围的比(在后述的第二~第四制造方法中也同样)。
通过进行上述的下捻及上捻双方的加捻,可以得到扁平率为1以上、1.25以下的长丝。
在上述的表面处理工序中,为了使长丝的表面变得光滑,在长丝表面付与整理剂。作为该整理剂,优选采用将油溶解在同量(重量)的溶剂中形成的溶液。另外,该表面处理工序中的整理剂的涂布也优选浸渍涂敷。
另外,所述的树脂的附着量多的场合,也可以在该表面处理工序中,在付与上述的整理剂之前,用溶剂除去不要的树脂来调节树脂量。
在上述的干燥工序进行的烘烤是在80℃~330℃的干热下烘烤树脂。尤其是采用上述的树脂及整理剂的场合,特别优选在27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另外,也可以不进行这样的干热处理(烘烤包覆树脂的处理),而实施例如通过热风进行的干燥处理。
如上所述,经过干燥工序后,上述的溶剂(液状成分)通过该干燥工序中的上述烘烤全部被除去,只有固体成分(聚酯)附着在长丝上。
就终止并完成了上述的各工序的纱线而言,使纱线通过众所周知的牵引机后,用卷绕机将其卷绕。
上述中,干燥工序以外的各工序在常温下进行。另外,上述中,包覆树脂是指使用了聚酯树脂的树脂,此外,可以采用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
其次,对第二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按照包覆工序、下捻工序、树脂附加工序、上捻工序、干燥工序的顺序进行。
与上述同样地,首先在包覆工序中,在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或聚芳醌制成的众所周知的复丝(原纱线)中添加并包覆树脂。在下捻工序,在树脂完全固化之前,对该包覆了树脂的复丝沿一方向进行加捻(下捻)。在此,与上述第一方法不同,在上述下捻之后,通过树脂附加工序,在进行上捻之前再次在长丝表面附加、包覆树脂。其后,在上述上捻工序,沿与上述一方向相反方向对该长丝进行加捻(上捻)。然后,通过干燥工序进行烘烤使树脂干燥。在该方法中,优选在上述干燥工序后进行表面处理工序和副干燥工序。对表面处理工序而言,是进行和上述第一制造方法中的表面处理同样的处理。另外,在副干燥工序中,对表面处理后的长丝进行烘烤,使树脂干燥。
对第二制造方法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
和第一制造方法相同,原纱线采用由超高分子聚乙烯或聚芳酯制成的复丝。
在上述的包覆工序中,和上述第一制造方法同样地,通过浸渍涂敷,用树脂包覆由超高分子聚乙烯或聚芳酯制成的复丝(原纱线)。尿烷树脂可以采用市售的聚氨酯树脂。例如,这种市售的聚氨酯树脂可以采用聚氨酯70~45重量份、溶剂30~55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组成的树脂。
上述中包覆使用的树脂液,设定为聚氨酯树脂100重量份、溶剂10重量份(总计110重量份)。
对树脂的附着量而言,是在干燥工序(完成副干燥工序的场合是指该副干燥工序)终止后,在溶剂成分被除去的状态下,以相对于该长丝100重量份为包覆树脂(固形成分)达到10~20重量份%的方式,在包覆工序对进行了下捻的长丝附着上述的树脂液。
在下捻工序中,在包覆工序中所涂覆的树脂完全固化前,对该包覆了树脂的复丝进行加捻(下捻),即,用众所周知的方法对该包覆后的长丝在一方向加捻。在该第二制造方法的下捻工序中,在与上述第一制造方法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下捻。即,下捻的捻数为180-1000T/M。
通过上述的树脂附加工序,进一步对该下捻工序后的长丝包覆树脂。在该树脂附加工序,可以采用市售的叫做PP底漆的改性聚丙烯(以下HV)作为包覆树脂。例如,这种HV树脂可以采用氯化聚丙烯30重量份、甲苯7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组成的树脂。
在该树脂附加工序,用于包覆的树脂液可以使用设定为上述HV50重量份、溶剂50重量份(合计100重量份)的树脂液。如上所述,将长丝用这种树脂液,进一步进行浸渍涂敷。对于树脂附加工序中的树脂的附着量而言,是在后面的干燥工序(完成副干燥工序的场合是指该副干燥工序)后,即,在溶剂成分被除去的状态下,以使相对于原纱线(包覆工序前的长丝)100重量份为10~20重量份的树脂(固体成分)包覆长丝的方式,附着上述树脂液。
因而,经过后面的干燥工序或副干燥工序后的长丝,通过包覆工序中的树脂的包覆、和该树脂附加工序中的树脂的包覆,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可附着20~40重量份的树脂(作为完成后的长丝整体为120~140重量份)。
通过该树脂附加工序,对进一步包覆了树脂的长丝,通过上述上捻工序沿与上述下捻反方向进行上捻。
关于该第二制造方法中的上捻,也是在和上述第一制造方法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即,将上述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设定为1.05以上、2.5以下,将上捻的捻数设定为150T/M以上。
然后,通过上述干燥工序,和第一制造方法中的干燥工序同样地,利用干热处理对包覆在长丝上的树脂进行烘烤。该处理优选在110℃~220℃的干热下进行,更优选在120℃~200℃的干热下进行。特别优选在18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
上述的表面处理工序和第一制造方法中的表面处理工序是一样的。即,通过浸渍涂敷在长丝表面附加整理剂。
表面处理工序后,优选在上述的副干燥工序对表面处理后的长丝再次进行烘烤,完成纱线。在该副干燥工序,优选利用干热处理。在110℃~22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更优选在120℃~20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特别优选在15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
如上所述,通过干燥工序及上述副干燥工序,树脂的溶剂被除去,如上所述,在长丝上可包覆原纱线的20~40重量%的树脂固体成分。
进而,对第三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按照包覆工序、下捻工序、树脂附加工序、上捻工序、副树脂附加工序、干燥工序的顺序进行。
关于该方法中的上述包覆工序至上捻工序各个工序,和上述的第二制造方法是一样的。而且,副树脂附加工序是在经过了上捻工序后的长丝上再次附加树脂的工序。而且,在该副树脂附加工序后实施的干燥工序和上述第一及第二制造方法同样,是用干热处理对树脂进行烘烤的工序。
对第三制造方法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
和第一制造方法相同,原纱线采用由超高分子聚乙烯或聚芳酯制成的复丝。
在第三制造方法的包覆工序中,使用HV树脂对复丝(原纱线)进行包覆。关于包覆,是采用该HV树脂90重量份、聚酯树脂10重量份组成的树脂液,使用相对于该树脂液(HV+聚酯树脂)50重量份含有50重量份的溶剂的(总计100重量份)的包覆用树脂液进行浸渍涂敷。
该包覆工序中的树脂的包覆如下进行,即,使得干燥工序后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相对于长丝(原纱线)100重量份为10~20重量份。
包覆工序后进行上述的下捻工序。该第三制造方法中的下捻数也和所述的第一制造方法的下捻相同。
然后,在该下捻工序后,通过树脂附加工序再次用树脂包覆进行了下捻的长丝。该第三制造方法中的树脂附加工序,是用和该第三制造方法的上述包覆工序同样(相同成分、配合比率)的包覆用树脂液进行浸渍涂敷。另外,关于附着量也同样。
关于该树脂附加工序中的树脂的包覆如下进行,即,使得干燥工序后附着量相对于长丝(原纱线)100重量份为10~20重量份。
在上述的树脂附加工序之后进行上述上捻工序。该上捻工序中的上捻的捻数及下捻和上捻的捻数的比率和所述的第一制造方法中的比率相同。
然后,在上捻工序后进行上述的副树脂附加工序。在该树脂附加工序中,可以使用市售的HV树脂。例如,通过浸渍涂敷向长丝附加上述的HV。在该副树脂附加工序中,可以不对该HV进行成分调整而使用。
在该副树脂附着工序中,包覆树脂的附着量也是在后面的干燥工序后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为10~20重量份。但是,在第三制造方法中的包覆工序、树脂附加工序及及上述副树脂附加工序中,附加在长丝上的树脂的干燥工序后的总重量比率,优选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形成分)为不超过20~40重量份的范围。这是因为如上所述,树脂的附着量过多时,经济性差,不能发挥称作柔软性或耐磨性的长丝的原材料的特性,而过少时,粘合性差会产生单纱线的散毛。
在该副树脂附着工序后进行上述干燥工序。通过该干燥工序,利用干热处理对包覆长丝的树脂进行烘烤。该处理优选在110℃~220℃的干热下进行,更优选在120℃~200℃的干热下进行。特别优选在15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
对第四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按照下捻工序、包覆工序、上捻工序、树脂附加工序、干燥工序的顺序进行。
上述的下捻工序中,在包覆树脂前,首先对由超高分子聚乙烯或聚芳酯制成的复丝原纱线沿一方向进行加捻(下捻)。然后,在该下捻后的包覆工序中,用树脂包覆该复丝的表面。在包覆树脂后的上捻工序,对用上述下捻工序进行了加捻的长丝进行与该下捻工序中的捻回反方向的加捻。然后,在树脂附加工序再次用树脂包覆长丝。
另外,优选在上述干燥工序后进行表面处理工序和副干燥工序。
该表面处理工序是和第一及第二制造方法中的表面处理工序同样的工序。另外,至于副干燥工序,和该第四制造方法和干燥工序是一样的。
对第四制造方法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
和第一制造方法相同,原纱线采用由超高分子聚乙烯或聚芳酯制成的复丝。
在上述的下捻工序中,也是用目前公知的装置对原纱线进行和第一制造方法中的下捻工序相同捻数的下捻。然后,用上述的包覆工序,用尿烷树脂包覆进行了下捻的长丝。该尿烷树脂可以采用市售的聚氨酯树脂。
上述中,包覆用的树脂液使用上述的聚氨酯树脂(50重量份、酯5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组成的树脂,用该树脂液(聚氨酯树脂+酯)100重量份、甘油10重量份(总计110重量份)制成的包覆用树脂液,对进行了下捻的长丝进行浸渍涂敷。至于树脂的附着量,干燥工序(施行副干燥工序的场合为该副干燥工序)后,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为树脂(固体成分)10~20重量份的量。
然后,用上述的上捻工序沿和之前的下捻相反的方向进行上捻。该上捻的捻数及下捻和上捻的捻数的比率和所述的第一方法中的比率一样。
在上捻工序后,通过树脂附加工序再次用树脂包覆长丝。该树脂采用尿烷树脂3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7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组成的树脂液,通过浸渍涂敷附加在长丝上。尿烷树脂可以采用市售的聚氨酯树脂。作为这种树脂,可以采用例如尿烷树脂70~45重量份、溶剂30~55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组成的树脂。另外,关于丙烯酸树脂,也可以采用市售的树脂。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采用例如丙烯酸树脂60~40重量份、溶剂40~6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组成的树脂。
对上述的树脂(尿烷树脂+丙烯酸树脂)的附着量而言,在干燥工序(完成副干燥工序的场合为该副干燥工序)后,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为树脂(固体成分)10~20重量份的量。
因而,在通过后面的干燥工序除去溶剂后,在上述的包覆工序附着的树脂和在该树脂附加工序付着的树脂的总量,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为20~40重量份(树脂附着后的长丝的总重量为120~140重量份)。
在上述的树脂附加工序后,用干燥工序,在110℃~220℃的干热下烘烤附着在上述的长丝上的树脂。更优选在120℃~220℃的干热下进行上述的烘烤,特别优选在180℃的干热下进行上述的烘烤。
在该干燥工序后进行上述的表面处理工序。该表面处理工序是施行和第一及第二制造方法中的表面处理工序相同的处理的工序。
在上述的表面处理工序后,通过副干燥工序再次进行干热处理。在该副干燥工序中,也是在100℃~22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更优选在120℃~220℃的干热下进行上述的烘烤,特别优选在150℃的干热下进行上述的烘烤。
用上述的第一~第四制造方法,能够制造本申请发明的纱线。尤其是通过采用上述第一~第四制造方法,可以提供每1m下捻数为500次以上、1000次以下、抗拉强度27g/d以上、拉伸伸长率7%以下、结节强度11g/d以上、结节伸长率2.7%以下、扁平率1~1.17的纱线。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第四制造方法中,只要在干燥工序(或副干燥工序)后,包覆长丝的树脂的固体成分各自在上述的附着量的范围即可,至于第一~第四制造方法中所示的、向长丝附着时的树脂和溶剂的配合比率,各自可以变更为其它比率。
在上述的第一~第四制造方法中,如上所述,作为包覆树脂,优选采用以尿烷树脂(特别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苯乙烯树脂、含氟树脂或软质PVC(氯乙烯)任一种为主成分的树脂。
另外,上述的尿烷树脂包括聚氨酯树脂胶乳。另外,上述的苯乙烯树脂包括苯乙烯/丙烯酸胶乳。作为这样的苯乙烯/丙烯酸胶乳,可以采用树脂固体成分45重量%(整体100重量%)形成的胶乳。
另外,整理剂可以采用硅树脂等市售的油,除此之外,可以采用硅油、液体石蜡、其它矿物油或植物油。
在上述的第一制造方法中,包覆树脂采用聚酯树脂,不过,在第一制造方法中,可以采用上述的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上述苯乙烯树脂、含氟类树脂或软质PVC(氯乙烯),取代聚酯树脂。
在上述第二制造方法中,包覆工序采用尿烷树脂,树脂附着工序采用氯化聚丙烯树脂(HV),不过,在第二制造方法中,可以采用上述的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含氟类树脂或软质PVC(氯乙烯),代替这样的尿烷树脂或氯化聚丙烯树脂。另外,采用尿烷树脂场合,也可以采用例如聚氨酯树脂胶乳,这种聚氨酯树脂胶乳可以采用例如固体成分39重量%(整体100重量%)的树脂胶乳。
在上述的第三制造方法中,包覆工序采用以氯化聚丙烯树脂(HV)为主成分的树脂(HV+聚酯),树脂附加工序及副树脂附加工序再采用氯化聚丙烯树脂(HV),不过,在该第三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代替这些树脂,采用上述的尿烷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含氟类树脂或软质PVC(氯乙烯)。
另外,在上述第四制造方法中,包覆工序采用尿烷树脂,树脂附着工序采用尿烷树脂及丙烯酸树脂,不过,可以采用上述的聚酯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苯乙烯树脂、含氟类树脂或软质PVC(氯乙烯)代替这些树脂。
在上述的各制造方法中,作为超高分子聚乙烯的复丝,可以采用例如ダイニ—マSK60(ダイニ—マ/注册商标),作为聚芳酯的复丝,可以采用例如ベクトランHT22040(ベクトラン/注册商标)。
在上述的各制造方法中,作为包覆工序中的包覆树脂,例如可以例示以下的树脂。
即,作为上述的聚酯树脂,可以采用FH-123(商品名/株式会社ソ—ラ—),另外,作为上述的聚乙烯树脂,可以采用ナルコ—トnarucoatJW PE301(商品名/成濑化学)。另外,作为上述的聚氨酯树脂,可以采用ハイドラン(Heidrun)AP-60(Heidrun/注册商标)、Heidrun HW-140(Heidrun/注册商标)、ハイレジンPU-9500(商品名/高松油脂)、ナォステツカ—700(ネォステツカ—/注册商标)、パ—マリンUA-310(パ—マリン/注册商标)、ニツポラン5210(ニツポラン/注册商标)、ポリウレツクスサンデイングシ—ラ—X-222E(商品名/和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作为上述的改性聚丙烯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可以采用PPコ—トHV(商品名/久保孝ペイント株式会社)。作为丙烯酸尿烷树脂,可以采用ポリォ—トクリア(商品名/久保孝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另外,作为丙烯酸树脂,可以采用水溶性·研磨清漆(商品名/和信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作为上述的聚氨酯树脂用的溶剂,或作为聚酯树脂用的溶剂,可以采用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ダイレジユ—サ—/注册商标)。
另外,作为树脂附加工序中的HV树脂的树脂液,可以采用例如上述的PPコ—トHV、和作为其溶剂包含上述的ダイレジユ—サ—PANo.20的树脂液。作为副树脂附加工序中的HV树脂,可以采用上述的PPコ—トHV。
作为上述的整理剂,优选采用硅树脂(硅类表面处理剂)。至于该整理剂,使用溶剂的场合可以采用二甲苯。用作上述整理剂的油,除此之外,可以使用硅油或液体石蜡、硅橡胶、矿物油、植物油。另外,上述的ダィレジユ—サ—PA No.20用于在涂上整理剂之前使不要的树脂掉落。作为溶剂,可以采用除上述以外的甲苯、异丙醇、醋酸乙酯。
另外,作为上述的聚氨酯树脂胶乳,可以采用パ—マリンUA-310(商品名/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作为上述的苯乙烯树脂中的苯乙烯/丙烯酸胶乳,可以采用モビニ—ル975N(商品名/ニチゴ—·モビニ—ル株式会社)。
作为上述的聚乙烯树脂胶乳,可以采用narucoatJW PE301(商品名/成濑化学)。另外,作为热熔聚酰胺胶乳(聚酰胺共聚),可以采用Grirltex 1500A(商品名/EMS)。另外,作为上述的软质PVC,可以使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钠盐(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和盐),例如可以采用ザイクセン-N(注册商标/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前述中,例如在第一制造方法的干燥工序中,是在80℃~330℃的干热下烘烤树脂,另外,在第二制造方法的干燥工序中,适宜的是在110℃~22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更优选在120℃~20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关于这一点,更详细地说,作为超高分子聚乙烯的复丝,使用上述的ダイニ—マSK60的场合,因为融点为120℃~130℃,所以,在上述的各制造方法的干燥工序中,优选在90℃~150℃的干热下烘烤,作为聚芳酯的复丝,使用ベクトランHT220 40的场合,因为融点为200℃以上,所以,在各制造方法的干燥工序中,优选在90℃~330℃的干热下烘烤。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制造方法中,作为上述的聚乙烯树脂胶乳,表示ナルコ—トJW PE301。作为包含该ナルコ—トJW PE301的聚乙烯树脂,为了强化粘合力,采用胶乳型的树脂的场合,优选在上述的下捻工序后、上捻工序前进行焙烧工序。该焙烧工序是对树脂附着后施行了下捻的长丝,在65℃~95℃的干热下烘烤包覆树脂的工序。在该焙烧工序中,优选在70℃~90℃的干热下进行树脂的烘烤,更优选在80℃的干热下进行树脂的烘烤。另一方面,作为聚乙烯树脂,采用胶乳型的树脂的场合,不进行上述的焙烧工序。
实施例
下面,对本申请发明的实施例及比较例进行说明。
这些纱线都是钓鱼线。
[表1]
表1表示纱线1~19的19根纱线的数据。
在表1所示的试验中,抗拉强力、拉伸伸长率、结节强力及结节伸长率的测定方法按照JIS L 1013-1981。
具体地说,即,关于抗拉强力、拉伸伸长率及拉伸强度,是使用インストロン型试验机的一种即岛津オ—トグラフS-500D对各长丝在一定的拉伸强度下施加荷重并测定直到切断的应力,将切断时的荷重、作为抗拉强力(Kg),将此时的拉伸率作为拉伸伸长率(%),另外,将用纱线的截面积(d:旦)除切断时的荷重的值作为拉伸强度(g/d)。
关于结节强力、结节拉伸率、结节强度,是将各钓鱼线一次打死结强有力地结节后,和上述同样地用岛津ォ—トグラフS-500D对各样品在一定的拉伸速度下施加荷重,将切断时的荷重作为结节强力(Kg),将拉伸率作为结节伸长率(%),将用纱线的截面积除切断时的荷重的值作为结节强度(g/d)。
表1所示的旋转表示抓住1m纱线的两端使其成为该纱线的中央向下垂的状态,将抓住的两端互相靠近时,是否产生一转以上即360度以上的旋转。也就是说,一转以上旋转的纱线为×,不足一转的纱线为○。
而且,除这样的旋转有无之外,用厚薄规(thickness gauge)进行测量,对扁平率在1以上、1.25以下的范围的情况再通过目测确认没有产生单纱线散毛的情况、没有产生断纱的情况,对全部满足这些条件的纱线在判定栏记为○,未满足的纱线记为×。
该纱线1~11是以超高分子聚乙烯为原纱线实施加工后的纱线。另外,纱线12~19是以聚芳酯为原纱线实施加工后的纱线。作为超高分子聚乙烯复丝,采用前述的ダイニ—マ。作为聚芳酯复丝,采用前述的ベクトラン。
纱线1、2,7及12还有纱线8~11及纱线13~16使用400旦的原纱线,纱线3使用300旦的原纱线,纱线4使用250旦的原纱线,纱线5使用200旦的原纱线,纱线6使用150旦的原纱线,纱线17~19使用250旦的原纱线。
纱线1~16是通过前述的第三制造方法制造的纱线,在包覆工序使用以PPコ—トHV(HV)90重量份、FH-123(聚酯树脂)1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为组成的树脂液,并使用相对于该树脂液(HV+聚酯树脂)50重量份配合了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5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的包覆用树脂液进行浸渍涂敷。另外,在树脂附加工序,也用和上述包覆工序同样的包覆用树脂液进行浸渍涂敷。进而,在副树脂附加工序,仅用PPコ—トHV(HV)进行浸渍涂敷。在干燥工序,在150℃的干热下进行包覆树脂后的长丝的烘烤。包覆该烘烤后的长丝的树脂的总量相对于包覆前的长丝(原纱线)100重量份为40重量份。
另外,纱线17~19是通过所述第一制造方法制造的纱线。具体地说,纱线17是在包覆工序,使用FH-123(聚酯树脂)70重量份、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3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在以该树脂液(聚酯树脂+溶剂)100重量份和甘油3重量份(总计103重量份)为成分的包覆用树脂液中,将长丝进行浸渍涂敷而成的纱线。
另外,纱线18是在包覆工序,将パ—マリンUA-310(聚氨酯树脂胶乳)作为包覆用树脂液,在无调节下将长丝进行浸渍涂敷而成的纱线。
另外,纱线19是在包覆工序,将モビニ—ル(Mowinyl)975N(苯乙烯/丙烯酸胶乳)作为包覆用树脂液,在无调节下将长丝进行浸渍涂敷而成的纱线。
对纱线17~19的每一种,在表面处理工序中,整理剂采用市售的硅树脂(油)和二甲苯(该油的溶剂)以1:1(重量比)制成的整理剂。
另外,对于纱线17~19的每一种,在干燥工序中,在270℃的干热下对包覆了树脂后的长丝进行烘烤。包覆该烘烤后的长丝的树脂的总量相对于包覆前的长丝(原纱线)100重量份为30重量份。
下面对表1的各纱线进行说明。
首先,对原纱线使用超高分子聚乙烯的纱线1~11进行说明。作为该超高分子聚乙烯复丝,采用ダイニ—マSK40。
纱线1的下捻数为855T/M,上捻数为726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18。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11.83Kg,抗拉强度为29.58g/d(克/旦,以下相同),拉伸伸长率为6.14%,结节强力为5.75Kg,结节强度为14.38g/d,结节伸长率为2.60%,圆度(扁平率。以下相同)为1.15。
纱线2的下捻数为726T/M,上捻数为619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17。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12.09Kg,抗拉强度为30.23g/d,拉伸伸长率为5.21%,结节强力为5.63Kg,结节强度为14.08g/d,结节伸长率为2.47%,圆度为1.08。
纱线3的下捻数为855T/M,上捻数为726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18。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8.68Kg,抗拉强度为28.77g/d,拉伸伸长率为5.18%,结节强力为4.06Kg,结节强度为13.53g/d,结节伸长率为2.35%,圆度为1.11。
纱线4的下捻数为855T/M,上捻数为726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18。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7.09Kg,抗拉强度为28.35g/d,拉伸伸长率为5.27%,结节强力为2.97Kg,结节强度为11.88g/d,结节伸长率为2.47%,圆度为1.09。
纱线5的下捻数为855T/M,上捻数为726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18。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6.12Kg,抗拉强度为30.60g/d,拉伸伸长率为5.05%,结节强力为2.91Kg,结节强度为14.54g/d,结节伸长率为2.26%,圆度为1.12。
纱线6的下捻数为855T/M,上捻数为726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18。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4.65Kg,抗拉强度为31.00g/d,拉伸伸长率为5.05%,结节强力为2.50Kg,结节强度为16.65g/d,结节伸长率为2.35%,圆度为1.10。
纱线7的下捻数为938T/M,上捻数为790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19。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10.21Kg,抗拉强度为25.53g/d,拉伸伸长率为4.97%,结节强力为4.56Kg,结节强度为11.40g/d,结节伸长率为1.79%,圆度为1.09。
纱线8的下捻数为176T/M,上捻数为148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19。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11.52Kg,抗拉强度为28.80g/d,拉伸伸长率为5.21%,结节强力为5.32Kg,结节强度为13.30g/d,结节伸长率为2.41%,圆度为1.29。
纱线9的下捻数为726T/M,上捻数为280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2.59。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11.43Kg,抗拉强度为28.58g/d,拉伸伸长率为4.76%,结节强力为5.58Kg,结节强度为13.95g/d,结节伸长率为1.81%,圆度为1.20。
纱线10的下捻数为726T/M,上捻数为715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02。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11.02Kg,抗拉强度为27.55g/d,拉伸伸长率为4.89%,结节强力为4.69Kg,结节强度为11.73g/d,结节伸长率为1.77%,圆度为1.24。
纱线11以捻数为1018T/M进行了下捻,但上捻中产生了断纱。
其次,对原纱线使用聚芳酯的纱线12~19进行说明。作为该聚芳酯复丝,采用ベクトランHT220T40。
纱线12的下捻数为855T/M,上捻数为726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18。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11.49Kg,抗拉强度为28.73g/d,拉伸伸长率为4.06%,结节强力为4.88Kg,结节强度为12.20g/d,结节伸长率为1.73%,圆度为1.13。
纱线16以捻数为1018T/M进行了下捻,但上捻中产生了断纱。
纱线17的下捻数为726T/M,上捻数为507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43。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6.95Kg,抗拉强度为27.80g/d,拉伸伸长率为3.57%,结节强力为3.43Kg,结节强度为13.72g/d,结节伸长率为1.92%,圆度为1.06。
纱线18的下捻数为726T/M,上捻数为507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43。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7.39Kg,抗拉强度为29.56g/d,拉伸伸长率为3.51%,结节强力为3.87Kg,结节强度为15.48g/d,结节伸长率为2.01%,圆度为1.07。
纱线19的下捻数为726T/M,上捻数为507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43。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7.24Kg,抗拉强度为28.96g/d,拉伸伸长率为3.48%,结节强力为3.90Kg,结节强度为15.60g/d,结节伸长率为1.98%,圆度为1.06。
纱线13的下捻数为176T/M,上捻数为148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19。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11.26Kg,抗拉强度为28.15g/d,拉伸伸长率为4.21%,结节强力为4.74Kg,结节强度为11.85g/d,结节伸长率为1.75%,圆度为1.26。
纱线14的下捻数为726T/M,上捻数为280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2.59。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11.03Kg,抗拉强度为27.58g/d,拉伸伸长率为4.12%,结节强力为4.96Kg,结节强度为12.40g/d,结节伸长率为1.77%,圆度为1.21。
纱线15的下捻数为726T/M,上捻数为715T/M。下捻和上捻的捻数之比为1.02。其结果是,抗拉强力为11.54Kg,抗拉强度为28.85g/d,拉伸伸长率为4.08%,结节强力为3.90Kg,结节强度为9.75g/d,结节伸长率为1.91%,圆度为1.25。
[表2]
表2所示的纱线20~25是特愿2005-56927号公报的实施例1~6,是本申请发明的相对于实施例的比较例。即,是将用相同原材料制成的两根复丝进行双捻制成的纱线,对捻回弹而言,显示出良好的结果。在纱线20~25中,进行双捻的纱线都采用500旦的聚芳酯(ベクトランHT220T 40)。而且,在下捻(的方向)进行S捻回,在上捻(的方向)进行Z捻回。
关于纱线20~24,涂敷的树脂采用PP(氯化聚丙烯)底涂料,包覆方法为浸渍涂敷,用相对于钓鱼线100重量份为25重量份的树脂进行包覆。干燥处理用120℃的热风干燥。对纱线25而言,涂敷的树脂采用水性聚氨酯树脂(ハィドランHW-333(ハィドラン是/注册商标),用相对于钓鱼线100重量份为12重量份的树脂进行包覆。
抗拉强力、拉伸伸长率、结节强力及结节拉伸率的测定方法按照JIS L 1013-1981。
如表2所示,纱线20的结节强度为7.8g/d,纱线21的结节强度为7.5g/d,纱线22的结节强度为7.8g/d,纱线23的结节强度为7.7g/d,纱线24的结节强度为7.6g/d,纱线25的结节强度为7.9g/d。即,在纱线20~25中,任何一种的结节强度均为7g/d多。
与此相对,表1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纱线1~19的结节强度大约为10g/d、或超过10g/d。对结节强度而言,相对于一位数(7~8g/d)的纱线20~25(比较例),纱线1~19(实施例)大约为两位数(10~16g/d),显示出比较良好的结果。这些在后述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同样。由此,可以确认,在本申请发明中,结节强度显著提高。
观察各个实施例时,特别是纱线1~7、纱线12、纱线17~19圆度都在1以上、1.25以下的范围,旋转也为○,也没有单纱线散毛。与此相对,表1所示的纱线8,其上下捻的捻数之比为1.19,虽然在1.05~2.5的范围,但是下捻的捻数为176T/M,低于180T/M,确认产生单纱线散毛,圆度也为超出1.25的1.29。
另外,纱线9捻数比为2.59,超出2.5,产生一转以上的旋转。另外,纱线10捻数比为1.02,不够1.05,产生一转以上的旋转。
纱线11及纱线16的下捻的卷数为超过1000T/M的1018T/M,下捻时产生断线,不能进行其后的工序。
另外,纱线13下捻的捻数为176T/M,不够180T/M,产生单纱线散毛,圆度为1.26,也超出1.25。
还有,纱线14的捻数比为2.59,超出上述的2.5,产生一转以上的旋转。
另外还有,纱线15的捻数比为1.02,低于上述的1.05,产生一转以上的旋转。
因而,对纱线8~11及纱线13~16而言,虽然可看到结节强度的提高,但是在圆度或旋转方面,纱线1~7、纱线12及纱线17~19在作为制品即钓鱼线的操作方面较优异。
另外,为了抑制断纱的发生概率,提高成品率,将下捻的捻数设定为1000T/M为优选从纱线11及纱线16的数据可以明白。
[表3]
[表4]
其次,对用前述第一制造方法形成的纱线进行说明。关于原纱线的旦数、上下捻数及捻比、及圆度,主要使用满足本申请发明的第四方面(专利权利要求4对应的发明)的条件的纱线,改变包覆树脂的附着条件进行试验。
作为其试验结果,表3及表4表示纱线26~38的13种纱线的数据。表3、4中,原纱线一栏的VC表示聚芳酯(ベクトランHT220T 40),PE表示超高分子聚乙烯(ダィニ—マSK40)。即,纱线26~38的原纱线使用聚芳酯(ベクトランHT220T 40),纱线32及纱线33的原纱线使用超高分子聚乙烯(ダイニ—マSK40)。关于没有特别明示的事项,则和上述的表1的第一制造方法制造的纱线(纱线17~18)一样。
如表3所示,除圆度以外,对这些纱线26~纱线38进行和表1所示的纱线相同的试验。如表3所示,到采用250旦的长丝(原纱线)。另外,关于表3所示的各纱线,将下捻的捻数设定为726T/M,将上捻的捻数设定为507T/M(捻数之比均为1.43)。
如表3所示,关于旋转,在表3的上述各纱线(纱线26、纱线27、纱线29、纱线30、纱线32、纱线34、纱线36~38)中,也得到了不足一转的良好的结果。
对表4所示的表面光滑性(速度)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将(钓鱼)纱线100(实施例及比较例)的一端固定(固定端1a),在另一端1b附加锤2,用滑车3吊起锤2,以使纱线100相对于水平面具有10度的角度(仰角θ)。锤2的重量设定为每1旦纱线施加1g的张力。另外,从固定端1a到滑车3的钓鱼线100的长度w0设定为300cm(3m)。使环状的滑行用的锤4在这样的钓鱼线100上通过,从滑车3所处的位置滑到钓鱼线100的固定端1a,并进行计时(秒)。滑行用锤4是金属制的0.4g的锤,具体地说,使用固定纸的曲别针(コクヨ制曲别针)。上述的计时越短,表示表面光滑性越好(纱线的表面光滑)。
表4的评价是对粘合性良好的纱线记为○。具体地说,对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纱线以可以分别沿S方向、Z方向交替捻回的程度(250旦的纱线设定为10次/cm)进行捻回。反复这样的捻回5次之后,通过目测,没有断纱、起毛的纱线记为○。
另外,如表4所示,计测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关于该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是预先计量常温下(22℃~24℃,相对湿度63~67%)树脂附着前的长丝的规定长度的重量(旦数),使树脂附着并将其干燥后(所有工序结束后),放置24小时,计测(树脂附着干燥后)的纱线的重量(旦数)。计测是将电子天秤计测的长丝成90cm来进行。由于用定长9000m为1g的纱线为1旦,因此,将上述中计测的值换算为9000m作为计测重量。
下面,对表3及表4所示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纱线26是将包含PP用コ—トHV(HV)90重量份、FH-123(聚酯树脂)1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和与该树脂液同重量的ダィ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的溶液用作包覆用树脂液。其树脂固体成分(干燥后的树脂重量比)相对于上述包覆用树脂液1,HV为0.135、聚酯树脂为0.030(总计0.165)。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40重量份(总计140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40%)。
该纱线26抗拉强力为7.23Kg,抗拉强度为28.29g/d(克/旦以下相同。),拉伸伸长率为3.42%,结节强力为3.26Kg,结节强度为13.04g/d,结节伸长率为1.97%。
纱线27是将包含用PPコ—トHV(HV)70重量份、FH-123(聚酯树脂)3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和与该树脂液同重量的ダィ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的溶液用作包覆用树脂液。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包覆用树脂液1,HV为0.105、聚酯树脂为0.09(总计0.195)。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45重量份(总计145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45%)。
该纱线27抗拉强力为7.19Kg,抗拉强度为28.76g/d(克/旦以下相同。),拉伸伸长率为3.59%,结节强力为3.42Kg,结节强度为13.68g/d,结节伸长率为2.23%。
纱线29是将包含用PPコ—トHV(HV)90重量份、FH-123(聚酯树脂)1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30重量份、和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7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的溶液用作包覆用树脂液。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上述包覆用树脂液1,HV为0.081、聚酯树脂为0.018(总计0.099)。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20重量份(总计120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20%)。
该纱线29抗拉强力为7.24Kg,抗拉强度为28.96g/d,拉伸伸长率为3.47%,结节强力为3.22Kg,结节强度为12.88g/d,结节伸长率为2.11%。
纱线30是将包含用PPコ—トHV(HV)90重量份、FH-123(聚酯树脂)1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20重量份、和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8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的溶液用作包覆用树脂液。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上述包覆用树脂液1,HV为0.054、聚酯树脂为0.012(总计0.066)。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15重量份(总计115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15%)。
该纱线30抗拉强力为7.27Kg,抗拉强度为29.08g/d,拉伸伸长率为3.39%,结节强力为3.16Kg,结节强度为12.64g/d,结节伸长率为2.19%。
纱线34是将包含用FH-123(聚酯树脂)70重量份、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3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100重量份、和甘油3重量份(总计103重量份)的溶液用作包覆用树脂液。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上述包覆用树脂液1为0.42(聚酯树脂)。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40重量份(总计140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40%)。
该纱线34抗拉强力为7.06Kg,抗拉强度为28.24g/d,拉伸伸长率为3.52%,结节强力为3.54Kg,结节强度为14.16g/d,结节伸长率为2.09%。
纱线36是将包含用FH-123(聚酯树脂)70重量份、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3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100重量份、和液体石蜡3重量份(总计103重量份)的溶液用作包覆用树脂液。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上述包覆用树脂液1为0.42(聚酯树脂)。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42重量份(总计142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42%)。
该纱线36抗拉强力为7.31Kg,抗拉强度为29.24g/d,拉伸伸长率为3.54%,结节强力为3.88Kg,结节强度为15.52g/d,结节伸长率为2.00%。
纱线37是仅将パ—マリンUA-310(聚氨酯树脂胶乳)用作包覆用树脂液(该聚氨酯树脂胶乳为100%)。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上述包覆用树脂液1为0.39(聚氨酯树脂)。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40重量份(总计140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40%)。
该纱线37抗拉强力为7.39Kg,抗拉强度为29.56g/d,拉伸伸长率为3.51%,结节强力为3.87Kg,结节强度为15.48g/d,结节伸长率为2.01%。
纱线38是仅将モビニル975N(苯乙烯/丙烯酸胶乳)用作包覆用树脂液(该苯乙烯/丙烯酸胶乳为100%)。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该包覆用树脂液1为0.45(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40重量份(总计140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40%)。
该纱线38抗拉强力为7.24Kg,抗拉强度为28.96g/d,拉伸伸长率为3.48%,结节强力为3.90Kg,结节强度为15.60g/d,结节伸长率为1.98%。
纱线28是将包含用PPコ—トHV(HV)50重量份、FH-123(聚酯树脂)5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和与该树脂液相同重量的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的溶液用作包覆用树脂液。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上述的包覆用树脂液1,HV为0.075、聚酯树脂为0.15重量份(总计0.225)。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53重量份(总计153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53%)。
纱线31是将包含用PPコ—トHV(HV)90重量份、FH-123(聚酯树脂)1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70重量份、和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3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的溶液用作包覆用树脂液。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上述的包覆用树脂液1,HV为0.189、聚酯树脂为0.042(总计0.231)。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55重量份(总计155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55%)。
纱线32是将包含用PPコ—トHV(HV)90重量份、FH-123(聚酯树脂)1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20重量份、和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8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的溶液用作包覆用树脂液。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上述的包覆用树脂液1,HV为0.054、聚酯树脂为0.012重量份(总计0.066)。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13重量份(总计113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13%)。
纱线32的抗拉强力为7.29Kg,抗拉强度为29.16g/d,拉伸伸长率为5.11%,结节强力为3.43Kg,结节强度为13.72g/d,结节伸长率为2.25%。
纱线33是将包含用PPコ—トHV(HV)90重量份、FH-123(聚酯树脂)1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液70重量份、和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溶剂)3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的溶液用作包覆用树脂液。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上述的包覆用树脂液1,HV为0.189、聚酯树脂为0.042重量份(总计0.231)。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55重量份(总计155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55%)。
纱线35是将FH-123(聚酯树脂)100重量份、甘油3重量份(总计103重量份)制成的溶液用作包覆用树脂液。其树脂固体成分相对于上述包覆用树脂液1为0.6(聚酯树脂)。另外,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成分的附着量为55重量份(总计155重量份/附着量对纱线的重量比55%)。
就上述的纱线28而言,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的树脂的附着量(固体成分)为超出50重量份的53重量份,加下捻时产生断纱。同样地,就上述的纱线31、纱线33及纱线35而言,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的树脂的附着量(固体成分)为超出50重量份的55重量份,加下捻时产生断纱。
就上述的纱线32而言,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的树脂的附着量(固体成分)为超出15重量份的13重量份,被确认多根纱断裂,粘合性稍差。
与此相对,特别是纱线26、纱线27、纱线29、纱线30、纱线34、纱线36~38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的树脂的附着量(固体成分)都在15~50重量份的范围,粘合性良好,没看到纱线断裂和起毛。这样,以可沿S方向、Z方向交替捻纱的程度反复进行5次捻回,之后目视观察,对于已确认没有纱线断裂、起毛的纱线26、纱线27、纱线29、纱线30、纱线34、纱线36~38,如此反复200次,也没有发现纱线断裂和起毛。
因而可以确认,被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的附着量(固体成分)为15~50重量份的范围的量的树脂包覆的上述各纱线,与其它纱线相比,在树脂的粘合性方面极其优异。
另外,上述中,产生了断纱的纱线中的树脂的固体成分的数据,是因断纱未实施通过烘烤进行的干燥,而被自然干燥所得到的数据。
另外,关于表中未图示的圆度,对为了进行考察而用树脂包覆、且仅沿一方向加捻的比较例(纱线40)、和将其它条件设定为和仅沿一方向加捻的纱线相同、再沿不同的方向进行上捻的实施例(纱线39)进行了实验、研究。
该试验的意义在于,对圆度是否有优越性进行确认,即,即使通过本申请发明的制造方法,对制造时的长丝沿一方向加捻,再沿与该方向不同的方向加捻,由于时间的经过也会产生捻回弹,有时成为在最终制品中只加捻了下捻和上捻的差量的纱线,就这样的纱线而言(纱线39),与对原纱线从开始就仅沿一方向加捻该差量数的场合相比,圆度是否有优越性。
该纱线39和纱线40的原纱线都采用250旦的聚芳酯的复丝,具体地说,都采用ベクトランHT220 40。而且,进行上述第一制造方法的加工。
制造后,通过显微镜对纱线39的截面进行观察,可确认由于捻回弹,上捻大部分没有固定(失去)。
将纱线39的下捻的捻数设定为726T/M、上捻的捻数设定为507T/M、上下捻数之比为1.43。其结果是,纱线39的圆度为1.12。
另一方面,将纱线40的(下捻的)捻数设定为210T/M(≒726T/M-507T/M)。其结果是,该纱线40的圆度为1.35。
在该纱线39及纱线40中,关于没有特别明示的制造条件,则和上述的表3及表4的纱线26~38一样。
如上所述,观察纱线40时,圆度为1.35,大大超出1.25。这种情况表示表面极其扁平。因而,使用这种钓鱼线时,有可能产生线故障。另一方面,产生捻回弹、且几乎只残留下捻的纱线39,其圆度为1.12时,显示出良好的结果。由此可知,在最终制品中,即使产生下捻及上捻的捻回弹,在制造时,通过预先向规定的两方向的加捻(下捻及上捻),也可以确保最终制品的圆度。
因而可以确认,对于最终制品而言,即使在相同的条件下,与单捻的场合相比,在制造过程中沿不同的方向进行了加捻的纱线39作为钓鱼线,比纱线40操作性优异。
另外,和上述同样,表中未图示,将用上述第二制造方法制造的钓鱼线作为纱线41,并将用上述第四制造方法制造的钓鱼线作为纱线42。
纱线41的原纱线采用ダイニ—マ,在包覆工序,将尿烷树脂(ポリウレツクスサンデイングシ—ラ—X-222E)100重量份、溶剂(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10重量份(总计11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用作包覆用树脂。在纱线41中,将干燥后的该树脂的附着量设定为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为20重量份。另外,在纱线41的树脂附加工序,再次使用HV(PPコ—トHV)30重量份、溶剂(ダイレジユ—サ—PA No.20)7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作为包覆用树脂。而且,将纱线41的干燥后的该树脂的附着量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设定为20重量份。因而,在纱线41中,进行了包覆工序及树脂附着工序的树脂干燥后的总附着量,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为40重量份。在纱线41的干燥工序,在18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在副干燥工序中,在15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
纱线41的下捻的捻数为720T/M、上捻的捻数为501T/M、上下捻数之比为1.44。该纱线41的抗拉强力为7.05Kg、抗拉强度为28.30g/d、拉伸伸长率为4.99%、结节强力为3.67Kg、结节强度为14.56g/d、结节伸长率为1.83%、圆度为1.11。关于无特别明示的制造条件,和上述的表3及表4所示的纱线一样。
纱线42的原纱线采用ダイニ—マ,在包覆工序,将尿烷树脂(ポリウレツクスサンデイングシ—ラ—X-222E)50重量份、酯(FH-123)5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用作包覆用树脂。将干燥后的该树脂的附着量设定为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为20重量份。另外,在树脂附加工序,再次使用尿烷树脂(ポリウレツクスサンデイングシ—ラ—X-222E)3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ポリオ—トクリア)70重量份(总计100重量份)制成的树脂作为包覆用树脂。而且,干燥后的该树脂的附着量设定为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为20重量份。因而,进行了包覆工序及树脂附着工序的树脂干燥后的总附着量,相对于原纱线100重量份为40重量份。在干燥工序,在18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在副干燥工序中,在15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
该纱线42的下捻的捻数为729T/M、上捻的捻数为510T/M、上下捻数之比为1.43。该纱线42的抗拉强力为7.06Kg、抗拉强度为28.22g/d、拉伸伸长率为4.50%、结节强力为3.77Kg、结节强度为14.51g/d、结节伸长率为1.81%、圆度为1.13。在该纱线42中,关于无特别明示的制造条件,和上述的表3及表4所示的纱线一样。
由纱线41及纱线42可知,就通过上述制造方法2及上述制造方法4制造的钓鱼线而言,与表2所示的比较例(纱线20~25)相比,结节强度也显著提高,另外,对圆度来说,可得到良好的结果。
另外,表5表示改变包覆树脂对用所述第一制造方法形成、并且原纱线的旦数、上下捻数及捻比以及圆度进行试验的结果。
[表5]
该表5所示的纱线43~45其原纱线都采用ダイニ—マSK40作为超高分子聚乙烯复丝。纱线43~45的该复丝采用250旦的纱线。
该纱线43~45都是将下捻的捻数设定为545T/M、上捻的捻数设定为380T/M、上下捻数之比设定为1.43。
纱线43采用包含聚乙烯胶乳的物质作为包覆树脂。具体地说,纱线43使用前述的ナルコ—トJW PE301。
如表5所示,纱线43的抗拉强力为7.31Kg、抗拉强度为29.24g/d、拉伸伸长率为4.88%、结节强力为3.63Kg、结节强度为14.52g/d、结节伸长率为2.01%。
纱线44采用包含热熔聚酰胺胶乳的物质作为包覆树脂。具体地说,纱线44使用Grirltex 1500A。
如表5所示,纱线44的抗拉强力为7.19Kg、抗拉强度为28.76g/d、拉伸伸长率为4.39%、结节强力为3.77Kg、结节强度为15.08g/d、结节伸长率为1.95%。
纱线45采用包含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钠盐的物质作为包覆树脂。具体地说,纱线45使用ザイクセン-N。
如表5所示,纱线45的抗拉强力为7.23Kg、抗拉强度为28.92g/d、拉伸伸长率为4.33%、结节强力为3.62Kg、结节强度为14.48g/d、结节伸长率为1.99%。
由表5可知,上述纱线43~45都是通过和表1中的纱线同样的前述的方法,对旋转进行了研究,得到良好的结果。即,纱线43~45作为钓鱼线使用的场合线故障较少。另外,该纱线43~45中关于没有特别明示的制造条件,和上述的上述表3及表4所示的纱线一样。
上述的纱线43采用ナルコ—トJW PE301,因此,在下捻工序后、上捻工序前进行焙烧工序。该纱线43用焙烧工序、在80℃的干热下进行烘烤。
对纱线43进行了前述的表4中的粘合性的评价,结果以可沿S方向、Z方向交替捻纱的程度反复进行200次捻回,也没看到纱线断裂和起毛。
另外,表中未图示,作为纱线46,对没有进行焙烧工序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该纱线46除不施行焙烧工序以外,和纱线43以相同的条件制作。即,纱线46采用制造方法1,原纱线采用250旦的ダイニ—マSK40,作为包覆树脂,使用ナルコ—トJW PE301。该纱线46将下捻的捻数设定为545T/M、上捻的捻数设定为380T/M、上下捻数之比设定为1.43。其结果是,该纱线46的抗拉强力为7.18Kg、抗拉强度为28.72g/d、拉伸伸长率为4.38%、结节强力为3.60Kg、结节强度为14.38g/d、结节伸长率为2.00%。
但是,关于和纱线43同样的上述粘合性,以可沿S方向、Z方向交替捻纱的程度反复进行100次捻回,结果确认产生了纱线断裂和起毛。
另外,即使对ナルコ—トJW PE301在处于60℃的65℃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焙烧工序(其它条件和纱线43相同),对上述粘合性而言,以可沿S方向、Z方向交替捻纱的程度反复进行100次捻回,结果确认产生了纱线断裂和起毛。
如上所述,可以确认,对本申请发明的各实施例的纱线而言,虽然各特性存在差异,但与比较例的纱线相比,对结节强度而言,全部都得到较大提高。
根据本申请的各发明,对使用复丝的纱线而言,结节强度得到了提高。另外,可以对纱线确保高的圆度(降低扁平率)。本申请发明在钓鱼线、网球的肠线、刺绣线、缝制线、绳索、芯软线状的携带皮带的芯(渔网、安全网)之类的所有纱线制品中,都具有上述的效果,尤其是对钓鱼线而言,如上所述,可以提供结节强度优异、缠绕在钓竿的导竿上等线故障少的纱线。
即,本申请发明在包括钓鱼线的各种纱线中,提高了纱线的结节强度。另外,根据本申请发明,可以确保纱线的可实用的圆度。
Claims (6)
1、纱线,其特征在于,具有加有方向不同的两个捻的复丝和包覆该复丝的表面的包覆树脂,
所述复丝是沿一方向加有第一捻、不并丝其它纱线进而沿和该第一捻的方向相反方向加有第二捻的复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树脂是在加所述第一捻之前,附着或被含浸在所述复丝的表面或构成该复丝的单丝之间的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树脂是在加所述第一捻之后、加所述第二捻之前附着在所述复丝的表面的树脂。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丝以超高分子聚乙烯或聚芳酯为主成分,将第一捻和第二捻的捻数的比设定为1.05以上、2.5以下,将第一捻的捻数设定为180~1000T/M,所述包覆用树脂是热塑性树脂,所述包覆树脂的附着量相对于该丝100重量份为15~50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扁平率为1以上、1.25以下。
6、线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树脂包覆复丝的表面,对该复丝沿一方向加第一捻,进而,不并丝其它纱线而沿和该第一捻相反方向加第二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6/302691 WO2007094062A1 (ja) | 2006-02-16 | 2006-02-16 | 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84759A true CN101384759A (zh) | 2009-03-11 |
CN101384759B CN101384759B (zh) | 2012-03-14 |
Family
ID=3837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529216A Active CN101384759B (zh) | 2006-02-16 | 2006-02-16 | 复丝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17816B2 (zh) |
EP (1) | EP1992723A4 (zh) |
JP (1) | JP4832506B2 (zh) |
CN (1) | CN101384759B (zh) |
HK (1) | HK1130299A1 (zh) |
WO (1) | WO2007094062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97089A (zh) * | 2012-09-14 | 2012-11-28 | 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单丝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连续制备方法 |
CN104968845A (zh) * | 2013-01-28 | 2015-10-07 | 泰蓝莱克有限公司 | 形态稳定性优秀的纱线制备方法 |
CN109594161A (zh) * | 2011-12-14 | 2019-04-09 |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丝纱线 |
CN112575585A (zh) * | 2020-12-22 | 2021-03-30 |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切水性pe钓鱼线的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5872B (zh) * | 2006-01-23 | 2011-04-20 | 优知亚米有限公司 | 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钓线 |
ITMI20081425A1 (it) * | 2008-07-31 | 2010-02-01 | Marco Goretti |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 filo per canne da pesca e simili |
PT3607118T (pt) * | 2017-04-03 | 2021-12-17 | Dsm Ip Assets Bv | Corpo filamentoso longo cheio resistente ao corte |
US10512826B1 (en) * | 2019-05-21 | 2019-12-24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structural tension cab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11540A (en) * | 1938-02-21 | 1939-08-21 | Courtaulds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wool-like artificial fibres |
BE545404A (zh) * | 1955-02-21 | |||
GB850230A (en) * | 1955-09-22 | 1960-10-05 | Warren Archibald Seem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unbulked torque yarn |
JPS5281150A (en) * | 1975-12-26 | 1977-07-07 | Purasunairon Kk | Processed yar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
US4523428A (en) * | 1980-11-21 | 1985-06-18 | Toray Industries, Inc. |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extured multifilament yarn having alternating twist |
US4728387A (en) * | 1986-12-15 | 1988-03-01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Resin impregnation of fiber structures |
JPH0624459B2 (ja) | 1990-07-02 | 1994-04-06 | 株式会社ゴーセン | 釣糸の製造方法 |
JP2843453B2 (ja) * | 1991-05-02 | 1999-01-06 | 株式会社ゴーセン | 釣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5246735A (en) * | 1991-09-05 | 1993-09-21 | Teijin Limited | Process for producing rubber-reinforcing aromatic polyamide multifilament yarn |
JPH06178638A (ja) | 1992-12-11 | 1994-06-28 | San Line:Kk | 合撚糸テグス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
US5540990A (en) * | 1995-04-27 | 1996-07-30 | Berkley, Inc. | Polyolefin line |
DE69608655T2 (de) * | 1995-08-16 | 2001-02-01 | Plasma Optical Fibre B.V., Eindhoven | Optische faser mit geringer polarisations-moden-dispersion |
JPH11103737A (ja) | 1997-10-06 | 1999-04-20 | Toyobo Co Ltd | 釣り糸 |
US6436484B1 (en) * | 1997-12-09 | 2002-08-20 | Coats American, Inc. | Processes for coating sewing thread |
US6314713B1 (en) * | 1999-03-18 | 2001-11-13 | Pirelli Cables & Systems,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 feature on a longitudinally advancing member and marking the advancing member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
KR100571214B1 (ko) * | 1999-07-31 | 2006-04-13 | 주식회사 코오롱 | 타이어 코드용 폴리에스테르 멀티필라멘트사, 디프 코드 및 이들의 제조방법 |
KR20020005595A (ko) * | 1999-12-27 | 2002-01-17 | 다카기 시게마사 | 고무 피복 연선들, 그 것을 이용한 벨트, 플라이, 타이어및 그들의 제조장치와 제조방법 |
US7165735B2 (en) * | 2000-12-22 | 2007-01-23 | Textielmachinefabriek Gilbos N.V. | Twist plied yarn package with segregated nodes |
EP1412657A1 (en) * | 2001-08-01 | 2004-04-28 | The Gates Corporation |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
JP4054646B2 (ja) * | 2001-10-29 | 2008-02-27 | 有限会社よつあみ | 比重調整可能な低伸度耐磨耗性糸条 |
JP2003250407A (ja) | 2002-03-06 | 2003-09-09 | Toray Monofilament Co Ltd | 釣り用仕掛け糸 |
KR100427806B1 (ko) * | 2002-03-18 | 2004-04-28 | 김관영 | 무연사의 제조방법 |
CN2618645Y (zh) * | 2003-03-20 | 2004-06-02 | 叶岳瑞 | 具有粗糙表面的弦线 |
JP2006129863A (ja) | 2004-10-08 | 2006-05-25 | Tekuniido:Kk | 釣り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06
- 2006-02-16 EP EP06713832A patent/EP199272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02-16 JP JP2008500375A patent/JP4832506B2/ja active Active
- 2006-02-16 US US12/223,985 patent/US8117816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2-16 WO PCT/JP2006/302691 patent/WO200709406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2-16 CN CN2006800529216A patent/CN101384759B/zh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9-04 HK HK09108116.3A patent/HK1130299A1/xx unknown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4161A (zh) * | 2011-12-14 | 2019-04-09 |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丝纱线 |
CN102797089A (zh) * | 2012-09-14 | 2012-11-28 | 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单丝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连续制备方法 |
CN104968845A (zh) * | 2013-01-28 | 2015-10-07 | 泰蓝莱克有限公司 | 形态稳定性优秀的纱线制备方法 |
TWI608137B (zh) * | 2013-01-28 | 2017-12-11 | Texland & Nexko Co Ltd | 製備具高穩定性且由多股絲線組成的紗線方法及其製備的紗線 |
CN112575585A (zh) * | 2020-12-22 | 2021-03-30 |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切水性pe钓鱼线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130299A1 (en) | 2009-12-24 |
US8117816B2 (en) | 2012-02-21 |
EP1992723A1 (en) | 2008-11-19 |
US20100229521A1 (en) | 2010-09-16 |
CN101384759B (zh) | 2012-03-14 |
WO2007094062A1 (ja) | 2007-08-23 |
JPWO2007094062A1 (ja) | 2009-07-02 |
EP1992723A4 (en) | 2012-06-20 |
JP4832506B2 (ja) | 2011-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84759B (zh) | 复丝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060174536A1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ne of autohesion thread | |
KR101576509B1 (ko) | 단섬유를 포함하는 심초구조의 낚시줄 | |
US7081298B2 (en) | Specific gravity-adjustable yarns with low elongation rate and excellent abrasion resistance | |
JP5107454B2 (ja) | テーパー状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条 | |
CN104918665B (zh) | 球拍用弦线及其制造方法 | |
CA2643049A1 (en) | Ropes having improved cyclic bend over sheave performance | |
BRPI0715552A2 (pt) | luva resistente a corte e com mascaramento de manchas e processo para a produÇço de uma luva resistente a corte e com mascaramento de manchas | |
JP3572691B2 (ja) | 釣糸 | |
JP4695291B2 (ja) | 低伸度糸 | |
JP4054646B2 (ja) | 比重調整可能な低伸度耐磨耗性糸条 | |
JP4097004B2 (ja) | 繊維ロープ | |
US7797919B2 (en) | Strand with increased adherence to metal disks | |
JP4504585B2 (ja) |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フィラメント糸とポリアセタールフィラメント糸とからなる糸条 | |
JPH06165628A (ja) | 釣 糸 | |
JP4754095B2 (ja) | テーパー状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H11103737A (ja) | 釣り糸 | |
Uehara et al. | Effects of knot characteristics on tensile breaking of a polymeric monofilament | |
AU2005244558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ne of autohesion thread | |
JP6906365B2 (ja) | 釣り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A2530039A1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ne of autohesion thread | |
JPH0524285Y2 (zh) | ||
JPS63295749A (ja) | 高強力複合構造紐体 | |
JPS6312732A (ja) | 金属細線補強繊維 | |
JPH0657662A (ja) | 樹脂被覆金属細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029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029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