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7131A - 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57131A CN109857131A CN201910180493.4A CN201910180493A CN109857131A CN 109857131 A CN109857131 A CN 109857131A CN 201910180493 A CN201910180493 A CN 201910180493A CN 109857131 A CN109857131 A CN 1098571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ot
- robot
- posture
- mechanical
- robot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5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10000001699 low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426 transform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0245 forearm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193 craw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396 body weigh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4000309466 calf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38631 Hexa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24008 Mammal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544 articulatio talocrural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1968 nicotin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的变换为两足机器人或四足机器人,兼具了两足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的优点和功能。在两足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的变换过程中,针对建模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的特点,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确定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使足式机器人在姿态变换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足式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足式机器人的研究始于1960年代,是仿生学在移动机器人上的成功应用,是通过模仿哺乳动物、昆虫、两栖动物等的腿部结构和运动方式而设计的机器人系统。相对于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对地形的要求低,既可以在平地上行走,也可以在崎岖的地面行走,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两足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六足机器人和八足机器人研究最多。
两足机器人以人为模仿对象,直立行走,左右腿交替,有着良好的自由度,动作灵活、自如,更适合在人类的工作环境与人协同工作,在护理老人,康复医疗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四足机器人以四足动物为模仿对象,相比较两足机器人,其行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又拥有比六足和八足机器人更大的腿部移动空间、较小的机构冗余性和控制复杂度。
虽然两足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结构相似,但是在足式机器人由两足变四足的下蹲弯腰阶段或足式机器人由四足变两足的直立动作阶段,由于建模过程参数的不准确现象,包括重力﹑长度参数以及重心位置等均会存在误差,机器人在动作过程中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前后摇摆,甚至摔倒。导致目前的足式机器人无法直接在两足与四足之间切换,兼具两足机器人与四足机器人的优点和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的变换为两足机器人或四足机器人,兼具了两足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的优点和功能。在两足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的变换过程中,针对建模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的特点,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确定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使足式机器人在姿态变换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所述足式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一对机械上肢和一对机械腿,所述机械上肢分别对称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部的左右两侧,机器人本体的下端设有机械胯部,机械腿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械胯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机械上肢包括大臂、小臂和手部,大臂的上端通过转动关节与机器人本体铰接、大臂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与小臂的上端铰接,小臂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与手部铰接;所述机械腿包括大腿、小腿和脚部,大腿的上端通过转动关节与机械胯部铰接,大腿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与小腿的上端铰接,小腿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与脚部铰接;所述脚部的脚底前后两端、手部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
如果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为直立站姿,控制足式机器人执行四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
如果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为爬行姿态,控制足式机器人执行两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
进一步,所述四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小腿和机械上肢保持竖直状态,大腿以第一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机器人本体以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计算得出的实时旋转速度向前旋转,当手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不为0,停止旋转;
步骤2: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二预设转速向前旋转,同时左侧机械上肢向前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右侧小臂保持竖直状态,右侧大臂配合向前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前移,当左侧手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不为0时,停止旋转;
步骤3: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三预设转速向前旋转,同时右侧机械上肢向前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左侧小臂保持竖直状态,左侧大臂配合向前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前移,当右侧手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不为0时,停止旋转;
步骤4:判断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是否为爬行姿态,如果否,转到步骤2;如果是,四足运动姿态变换完成。
进一步,所述两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二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左侧机械上肢向后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左侧小臂和右侧小臂均保持竖直状态,右侧大臂配合向后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后移,直至左侧机械上肢落地支撑,旋转停止;
步骤2: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三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右侧机械上肢向后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右侧小臂和左侧小臂均保持竖直状态,左侧大臂配合向后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后移,直至右侧机械上肢落地支撑,旋转停止;
步骤3:判断当前机械上肢是否为竖直状态;如果是,转到下一步;如果否,转到步骤1;
步骤4:小腿和机械上肢保持竖直状态,大腿以第一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机器人本体以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计算得出的实时旋转速度向后旋转,直至机器人本体呈竖直状态,停止旋转。
进一步,所述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包括:
建立足式机器人在姿态变换过程中的转动平衡方程:
其中,θ1为机器人本体与竖直方向的角度,θ2为大腿与竖直方向的角度,G1为大腿重,L1为大腿长,G2为小腿重,L2为小腿长,G3为机器人本体重;沿机器人本体长度方向,L4为机器人本体重心到机械腿的距离,L5为机械上肢到机器人本体重心的距离;L3为足部压力传感器的间距,F1为足部后端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F2为足部前端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
引入偏差变量e=F2-F1,带入上式,得:
对上式求导,得:
其中,为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为大腿的旋转速度,为偏差变量的变化速度;
为了加快控制系统的误差收敛速度,采用滑模面:
其中,a>0,b>0,且,a,b为奇数,k1>0,k2>0;
取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为控制变量,大腿的旋转速度为定值,将以上各式合并,则可以得到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为:
进一步,所述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足式机器人四足触地的姿态调整过程中,始终满足L1(cosθ3-cosθ2)=(L4+L5)cosθ1,
其中,θ3为大臂与竖直方向的角度。
进一步,所述大臂的长度与大腿的长度相等,所述小臂的长度与小腿的长度相等,大臂的长度大于小臂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小腿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与脚部的中点铰接。
进一步,所述手部包括手掌和与手掌连接的手指,手指在足式机器人表现为两足姿态时为展开状态,用于实现抓取动作;所述手指在足式机器人表现为四足姿态的时为向上收缩状态,手掌触地支撑;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手掌底部,用于检测手掌是否受力。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使足式机器人兼具了两足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的优点和功能。每一条械腿包括大腿﹑小腿和足部,机械腿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械胯部的左右两侧,使其具有四个自由度。每一条机械上肢包括大臂﹑小臂和手部,机械上肢分别对称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部的左右两侧,使其具有四分自由度。在两足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的姿态变换过程中,针对建模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的特点,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确定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使机器人在变换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并建立了在四足触地姿态调整阶段机器人所要满足的几何关系。为了方便调节并简化整个控制过程,机器人的小腿或小臂较短,大腿或大臂较长。设计简单合理,为扩展足式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较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足式机器人两足运动姿态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足式机器人四足运动姿态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四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流程图。
附图5是本发明的两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流程图。
附图6是本发明的足式机器人弯腰过程的受力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的四足运动姿态变换过程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的两足运动姿态变换过程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的足式机器人四足触地姿态示意图。
图中,1为机器人本体,2为机械上肢,3为机械腿,4为机械胯部,5为大臂,6为小臂,7为手部,8为大腿,9为小腿,10为脚部,11为转动关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足式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可表现为两足运动姿态和四足运动姿态。具体包括:机器人本体1、一对机械上肢2和一对机械腿3,所述机械上肢2分别对称安装在机器人本体1上部的左右两侧,机器人本体1的下端设有机械胯部4,机械腿3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械胯部4的左右两侧;所述机械上肢2包括大臂5、小臂6和手部7,大臂5的上端通过转动关节11与机器人本体1铰接、大臂5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11与小臂6的上端铰接,小臂6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11与手部7铰接;所述机械腿3包括大腿8、小腿9和脚部10,大腿8的上端通过转动关节11与机械胯部4铰接,大腿8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11与小腿9的上端铰接,小腿9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11与脚部10铰接;所述脚部10的脚底前后两端、手部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
如果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为直立站姿,控制足式机器人执行四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
如果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为爬行姿态,控制足式机器人执行两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
对足式机器人当前姿态的判断,主要包括:直立站姿的判定和爬行姿态的判断。所述的直立站姿参照当前两足机器人的初始运动姿态,所述爬行姿态参照当前四足机器人的初始运动姿态。
如图4所示,四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小腿和机械上肢保持竖直状态,大腿以第一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机器人本体以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计算得出的实时旋转速度向前旋转,当手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不为0,停止旋转。
步骤2: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二预设转速向前旋转,同时左侧机械上肢向前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右侧小臂保持竖直状态,右侧大臂配合向前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前移,当左侧手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不为0时,停止旋转。
步骤3: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三预设转速向前旋转,同时右侧机械上肢向前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左侧小臂保持竖直状态,左侧大臂配合向前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前移,当右侧手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不为0时,停止旋转。
步骤4:判断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是否为爬行姿态,如果否,转到步骤2;如果是,四足运动姿态变换完成。
上述四足运动姿态具体变换过程,如图7所示。
如图5所示,两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二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左侧机械上肢向后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左侧小臂和右侧小臂均保持竖直状态,右侧大臂配合向后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后移,直至左侧机械上肢落地支撑,旋转停止。
步骤2: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三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右侧机械上肢向后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右侧小臂和左侧小臂均保持竖直状态,左侧大臂配合向后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后移,直至右侧机械上肢落地支撑,旋转停止。
步骤3:判断当前机械上肢是否为竖直状态;如果是,转到下一步;如果否,转到步骤1。
步骤4:小腿和机械上肢保持竖直状态,大腿以第一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机器人本体以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计算得出的实时旋转速度向后旋转,直至机器人本体呈竖直状态,停止旋转。
上述两足运动姿态具体变换过程,如图8所示。
所述四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和两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均采用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建立足式机器人在姿态变换过程中的转动平衡方程:
其中,如图6所示,θ1为机器人本体与竖直方向的角度,θ2为大腿与竖直方向的角度,G1为大腿重,L1为大腿长,G2为小腿重,L2为小腿长,G3为机器人本体重;沿机器人本体长度方向,L4为机器人本体重心到机械腿的距离,L5为机械上肢到机器人本体重心的距离;L3为足部压力传感器的间距,F1为足部后端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F2为足部前端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
假定脚部受力沿L3方向为线性分布。因为在建模的过程中,参数包括重力﹑长度参数以及重心位置等均会存在误差,导致机器人在弯腰的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现象,前后摇摆,甚至摔倒。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对模型的要求比较低,对外界扰动及参数的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因此,控制过程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引入偏差变量e=F2-F1,带入上式,得:
对上式求导,得:
其中,为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为大腿的旋转速度,为偏差变量的变化速度;
为了加快控制系统的误差收敛速度,采用滑模面:
其中,a>0,b>0,且,a,b为奇数,k1>0,k2>0;
取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为控制变量,大腿的旋转速度为定值,将以上各式合并,则可以得到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为:
另外,在足式机器人四足触地的姿态调整过程中,始终满足
L1(cosθ3-cosθ2)=(L4+L5)cosθ1,
其中,如图9所示,θ3为大臂与竖直方向的角度。
为了简化控制和设计过程使足式机器人实现仿人直立行走。可将足式机器人设计为,大臂的长度与大腿的长度相等,小臂的长度与小腿的长度相等,大臂的长度大于小臂的长度。
为了提高机器人在下蹲过程中重心调整的能力,可将足式机器人设计为,脚部相对于踝关节前后对称。具体为:小腿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与脚部的中点铰接。通过计算足部两端压力传感器的差值,取较大值作为控制系统的偏差输入信号。
所述手部包括手掌和与手掌连接的手指,手指在足式机器人表现为两足姿态时为展开状态,用于实现抓取动作;所述手指在足式机器人表现为四足姿态的时为向上收缩状态,手掌触地支撑;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手掌底部,用于检测手掌是否受力。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足式机器人由两足姿态变四足姿态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下蹲弯腰阶段和四足触地姿态调整阶段。在下蹲弯腰阶段,通过大腿向后旋转降低足式机器人重心,通过机器人本体向前旋转以方便足式机器人的机械上肢触地支撑,为了保持足式机器人平衡,足式机器人的大腿匀速旋转,借助于足式机器人脚部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前后受力差值,作为反馈信号,采用滑模控制方法实时确定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使得机器人在下蹲弯腰阶段保持平衡。在四足触地姿态调整阶段,通过机械上肢和机械腿的协调动作,将足式机器人的姿态调整至正常的四足运动状态。足式机器人由四足姿态变两足姿态的过程与两足姿态变四足姿态的过程相反,先进行四足触地姿态调整至两机械上肢受力为零,再进行站立。在站立阶段,大腿和机器人本体的旋转方向与下蹲弯腰阶段的旋转方向相反,其转速控制方法相同。在四足触地姿态调整阶段,转速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所述足式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一对机械上肢和一对机械腿,所述机械上肢分别对称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部的左右两侧,机器人本体的下端设有机械胯部,机械腿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械胯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机械上肢包括大臂、小臂和手部,大臂的上端通过转动关节与机器人本体铰接、大臂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与小臂的上端铰接,小臂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与手部铰接;所述机械腿包括大腿、小腿和脚部,大腿的上端通过转动关节与机械胯部铰接,大腿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与小腿的上端铰接,小腿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与脚部铰接;所述脚部的脚底前后两端、手部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
如果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为直立站姿,控制足式机器人执行四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
如果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为爬行姿态,控制足式机器人执行两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小腿和机械上肢保持竖直状态,大腿以第一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机器人本体以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计算得出的实时旋转速度向前旋转,当手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不为0,停止旋转;
步骤2: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二预设转速向前旋转,同时左侧机械上肢向前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右侧小臂保持竖直状态,右侧大臂配合向前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前移,当左侧手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不为0时,停止旋转;
步骤3: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三预设转速向前旋转,同时右侧机械上肢向前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左侧小臂保持竖直状态,左侧大臂配合向前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前移,当右侧手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不为0时,停止旋转;
步骤4:判断足式机器人的当前姿态是否为爬行姿态,如果否,转到步骤2;如果是,四足运动姿态变换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足运动姿态变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二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左侧机械上肢向后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左侧小臂和右侧小臂均保持竖直状态,右侧大臂配合向后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后移,直至左侧机械上肢落地支撑,旋转停止;
步骤2:小腿保持竖直静止状态,大腿以第三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右侧机械上肢向后迈出第一预设位移,右侧小臂和左侧小臂均保持竖直状态,左侧大臂配合向后旋转,驱动机器人本体后移,直至右侧机械上肢落地支撑,旋转停止;
步骤3:判断当前机械上肢是否为竖直状态;如果是,转到下一步;如果否,转到步骤1;
步骤4:小腿和机械上肢保持竖直状态,大腿以第一预设转速向后旋转,同时机器人本体以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计算得出的实时旋转速度向后旋转,直至机器人本体呈竖直状态,停止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包括:
建立足式机器人在姿态变换过程中的转动平衡方程:
其中,θ1为机器人本体与竖直方向的角度,θ2为大腿与竖直方向的角度,G1为大腿重,L1为大腿长,G2为小腿重,L2为小腿长,G3为机器人本体重;沿机器人本体长度方向,L4为机器人本体重心到机械腿的距离,L5为机械上肢到机器人本体重心的距离;L3为足部压力传感器的间距,F1为足部后端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F2为足部前端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
引入偏差变量e=F2-F1,带入上式,得:
对上式求导,得:
其中,为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为大腿的旋转速度,为偏差变量的变化速度;
为了加快控制系统的误差收敛速度,采用滑模面:
其中,a>0,b>0,且,a,b为奇数,k1>0,k2>0;
取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为控制变量,大腿的旋转速度为定值,将以上各式合并,则可以得到机器人本体的旋转速度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足式机器人四足触地的姿态调整过程中,始终满足L1(cosθ3-cosθ2)=(L4+L5)cosθ1,
其中,θ3为大臂与竖直方向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的长度与大腿的长度相等,所述小臂的长度与小腿的长度相等,大臂的长度大于小臂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与脚部的中点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包括手掌和与手掌连接的手指,手指在足式机器人表现为两足姿态时为展开状态,用于实现抓取动作;所述手指在足式机器人表现为四足姿态的时为向上收缩状态,手掌触地支撑;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手掌底部,用于检测手掌是否受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80493.4A CN109857131A (zh) | 2019-03-11 | 2019-03-11 | 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80493.4A CN109857131A (zh) | 2019-03-11 | 2019-03-11 | 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57131A true CN109857131A (zh) | 2019-06-07 |
Family
ID=66900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80493.4A Withdrawn CN109857131A (zh) | 2019-03-11 | 2019-03-11 | 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57131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89633A (zh) * | 2019-11-04 | 2020-02-14 | 上海硅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线性驱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CN111086001A (zh) * | 2019-12-25 | 2020-05-01 |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 一种足式机器人多模态感知的状态估计方法及系统 |
CN111267991A (zh) * | 2020-01-19 | 2020-06-12 | 之江实验室 | 一种双足机器人下肢结构尺寸的设计方法 |
CN111516774A (zh) * | 2020-05-09 | 2020-08-11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双足四足一体化可实时切换新型足式机器人 |
CN111975750A (zh) * | 2020-07-30 | 2020-11-2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两足和四足可切换的变拓扑机器人 |
CN112631277A (zh) * | 2020-12-08 | 2021-04-09 | 中山大学 | 一种四足机器人站姿转换的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6293201A (zh) * | 2023-04-08 | 2023-06-23 | 南京北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载物器及管道机器人 |
WO2023225814A1 (zh) * | 2022-05-23 | 2023-11-30 | 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四足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7805A (zh) * | 1999-11-24 | 2001-06-06 | 索尼公司 | 有腿可动的机器人及其控制操纵的方法 |
CN1590039A (zh) * | 2003-08-25 | 2005-03-09 | 索尼株式会社 | 机器人及机器人的姿态控制方法 |
CN1649698A (zh) * | 2002-03-18 | 2005-08-03 | 索尼株式会社 | 机器人设备、腿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设备和方法、腿式移动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和移动单元 |
CN101353064A (zh) * | 2008-09-19 | 2009-01-2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地壁过渡仿壁虎机器人 |
CN101927793A (zh) * | 2010-07-23 | 2010-12-2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匍匐与直立运动互变的变结构四足机器人结构 |
CN102211627A (zh) * | 2011-04-27 | 2011-10-12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仿生设计的四腿机器人机构 |
CN102541068A (zh) * | 2011-12-27 | 2012-07-04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双足机器人跨越障碍物的下肢运动规划系统 |
CN104192221A (zh) * | 2014-09-26 | 2014-12-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电驱动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
ES2544007A1 (es) * | 2014-02-25 | 2015-08-26 | 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Madrid | Robot submarino humanoide transformable |
US20160137242A1 (en) * | 2014-11-13 | 2016-05-19 | Wirtgen Gmbh | Transport Mode Conversion |
US9586316B1 (en) * | 2015-09-15 | 2017-03-07 | Google Inc. | Determination of robotic step path |
US9731416B1 (en) * | 2015-03-11 | 2017-08-15 | Google Inc. | Legged robot passive fluid-based ankles with spring centering |
CN108516028A (zh) * | 2018-02-11 | 2018-09-11 | 山东职业学院 | 一种复式四足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和行走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03-11 CN CN201910180493.4A patent/CN10985713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7805A (zh) * | 1999-11-24 | 2001-06-06 | 索尼公司 | 有腿可动的机器人及其控制操纵的方法 |
CN1649698A (zh) * | 2002-03-18 | 2005-08-03 | 索尼株式会社 | 机器人设备、腿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设备和方法、腿式移动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和移动单元 |
CN1590039A (zh) * | 2003-08-25 | 2005-03-09 | 索尼株式会社 | 机器人及机器人的姿态控制方法 |
CN101353064A (zh) * | 2008-09-19 | 2009-01-2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地壁过渡仿壁虎机器人 |
CN101927793A (zh) * | 2010-07-23 | 2010-12-2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匍匐与直立运动互变的变结构四足机器人结构 |
CN102211627A (zh) * | 2011-04-27 | 2011-10-12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仿生设计的四腿机器人机构 |
CN102541068A (zh) * | 2011-12-27 | 2012-07-04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双足机器人跨越障碍物的下肢运动规划系统 |
ES2544007A1 (es) * | 2014-02-25 | 2015-08-26 | 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Madrid | Robot submarino humanoide transformable |
CN104192221A (zh) * | 2014-09-26 | 2014-12-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电驱动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
US20160137242A1 (en) * | 2014-11-13 | 2016-05-19 | Wirtgen Gmbh | Transport Mode Conversion |
US9731416B1 (en) * | 2015-03-11 | 2017-08-15 | Google Inc. | Legged robot passive fluid-based ankles with spring centering |
US9586316B1 (en) * | 2015-09-15 | 2017-03-07 | Google Inc. | Determination of robotic step path |
CN108516028A (zh) * | 2018-02-11 | 2018-09-11 | 山东职业学院 | 一种复式四足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和行走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CHANGLONG YE: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a Jumping Robot with Deforming Wheeled Mechanism", 《 201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ICMA)》 * |
MEI HONG: "Walking Mechanism and Gait Design of a Novel Compound Quadruped Robot", 《 2018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 (ICRAE)》 * |
SATOSHI MURATA: "M-TRAN: self-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ic system",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 * |
李万金: "一种新的机器人滑模变结构控制", 《机床与液压》 * |
梅红: "移动机械手的逆运动学及滑模变结构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89633A (zh) * | 2019-11-04 | 2020-02-14 | 上海硅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线性驱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CN111086001A (zh) * | 2019-12-25 | 2020-05-01 |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 一种足式机器人多模态感知的状态估计方法及系统 |
CN111267991A (zh) * | 2020-01-19 | 2020-06-12 | 之江实验室 | 一种双足机器人下肢结构尺寸的设计方法 |
CN111267991B (zh) * | 2020-01-19 | 2021-05-11 | 之江实验室 | 一种双足机器人下肢结构尺寸的设计方法 |
CN111516774A (zh) * | 2020-05-09 | 2020-08-11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双足四足一体化可实时切换新型足式机器人 |
CN111516774B (zh) * | 2020-05-09 | 2021-04-30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双足四足一体化可实时切换足式机器人 |
CN111975750A (zh) * | 2020-07-30 | 2020-11-2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两足和四足可切换的变拓扑机器人 |
CN111975750B (zh) * | 2020-07-30 | 2022-10-1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两足和四足可切换的变拓扑机器人 |
CN112631277A (zh) * | 2020-12-08 | 2021-04-09 | 中山大学 | 一种四足机器人站姿转换的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
WO2023225814A1 (zh) * | 2022-05-23 | 2023-11-30 | 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四足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CN116293201A (zh) * | 2023-04-08 | 2023-06-23 | 南京北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载物器及管道机器人 |
CN116293201B (zh) * | 2023-04-08 | 2023-10-10 | 南京北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载物器及管道机器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57131A (zh) | 一种足式机器人两足-四足姿态变换控制方法 | |
CN100364728C (zh) | 有腿移动式机器人的动作控制装置和动作控制方法以及机器人装置 | |
KR100687461B1 (ko) | 로보트 및 로보트용 관절 장치 | |
KR100937268B1 (ko) | 다리식 이동 로봇 및 그 동작 제어 방법 | |
WO2020233050A1 (zh) | 一种双足机器人不平整路面动态跑步步态实现方法 | |
JP4836592B2 (ja) | ロボット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US8977397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ait of robot | |
JP3555107B2 (ja) |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及び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動作制御方法 | |
KR100718479B1 (ko) | 로봇의 보행 제어 장치 및 보행 제어 방법 | |
CN109986579B (zh) | 多模式运动仿灵长类机器人 | |
CN110695959A (zh) | 外骨骼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 |
CN106828654B (zh) | 一种四足仿生机器人 | |
JP7398910B2 (ja) | ロボットの歩行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 |
CN110202580A (zh) | 一种扰动恢复的仿人机器人空间柔顺控制模型构建方法 | |
CN108897220B (zh) | 一种自适应稳定平衡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双足仿人机器人 | |
CN105667624B (zh) | 电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 | |
CN114454983B (zh) | 一种四足机器人转弯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2372042A (zh) | 一种双足机器人的运动规划系统 | |
CN206123679U (zh) | 一种高通过性变形人形机器人 | |
JP3674779B2 (ja) |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ための動作制御装置及び動作制御方法、並びにロボット装置 | |
Wang et al. | Turning maneuvers and mediolateral reaction forces in a quadruped robot | |
JP2001157972A (ja) |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 | |
CN105438305B (zh) | 一种仿生六肢昆虫机器人的使用方法 | |
CN113552880A (zh) | 一种双足轮式机器人平衡控制方法 | |
Zhang et al. | A novel locomotion controller based on coordination between leg and spine for a quadruped salamander-like robo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