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5410B - 跨乘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乘式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05410B CN105705410B CN201380080932.5A CN201380080932A CN105705410B CN 105705410 B CN105705410 B CN 105705410B CN 201380080932 A CN201380080932 A CN 201380080932A CN 105705410 B CN105705410 B CN 1057054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nerating unit
- force generating
- air
- air force
- strad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10—Ventilation or air guiding devices forming part of fai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62J17/04—Windscree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9/0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mirrors for use on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跨乘式车辆(10)具备:覆盖车身(12)的前部的前整流罩(14);和具有通过在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向后方流动的行驶风产生下压力的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的空气动力装置(16a、16b);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配置为在俯视时与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重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前整流罩和空气动力(aerodynamic)装置的跨乘式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摩托车中公开了谋求空气动力特性的改善的镜外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7666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1的摩托车,存在希望进一步改善空气动力特性的情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其目的是提供能够改善空气动力特性的跨乘式车辆。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具备:覆盖车身的前部的前整流罩;和具有利用在所述前整流罩的上表面向后侧流动的行驶风而产生下压力(down force)的空气动力发生部的空气动力装置;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配置为在俯视时与所述前整流罩的上表面重叠。
在前整流罩的上表面向后侧流动的行驶风被前整流罩引导而平滑地流动,因此抑制湍流。在上述结构中,被前整流罩抑制了湍流的行驶风施加于空气动力发生部,因此能够在空气动力发生部中有效地产生下压力。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空气动力发生部中有效地产生下压力,从而能够改善空气动力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跨乘式车辆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前整流罩以及空气动力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沿着图3中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空气动力装置折叠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跨乘式车辆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的优选的实施形态。另外,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各个方向是乘坐跨乘式车辆的驾驶员所观察的方向,左右方向与车宽方向一致。
(第一实施形态)
首先,在本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中,说明需要使下压力作用于车身的原因。在跨乘式车辆10中,侧整流罩15a、15b从前端部向后端部行进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从而岔开朝向驾驶员的腿部的行驶风。侧整流罩15a、15b的后端部位于散热器23的附近。通过散热器23的行驶风在不被侧整流罩15a、15b干扰的情况下偏离地朝着车宽方向后下方流去。侧整流罩15a、15b具有向散热器23引导行驶风的导风功能。各侧整流罩15a、15b的车宽方向内侧面配置为比散热器芯23向前方延伸。左侧的侧整流罩15a和右侧的侧整流罩15b之间的空间的上方由前照灯单元56以及前整流罩14等盖住。又,左右一对侧整流罩15a、15b之间形成有可导入行驶风的开口,在侧整流罩15a、15b之间且比侧整流罩15a、15b的前端部靠近后侧的位置配置有散热器23。借助于此,将导入至侧整流罩15a、15b之间且比侧整流罩15a、15b的前端靠近后方的行驶风被引入至散热器23,而防止向车宽方向外侧流去。
在因高速行驶而导入至侧整流罩15a、15b之间的空间的行驶风量大时,因导入至侧整流罩15a、15b之间的行驶风而在车辆10中产生向上提升前轮24的方向的力,容易降低前轮24的接地载荷。在本实施形态中,散热器23的前表面以及发动机20的汽缸前表面随着向下方行进而向后方倾斜,因此向上提升前轮24的方向的作用力易起作用。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采用后述的前整流罩14,因此借助于与前整流罩14的面向上方的表面碰撞的行驶风产生下压力,从而产生向下按压前整流罩14的作用力。借助于此,在高速行驶时,能够抑制前轮24的接地载荷的降低,能够使驱动力以及制动力容易从前轮24传递至路面。又,与导入至侧整流罩15a、15b之间的空间的行驶风无关地产生下压力,从而提高前轮24的接地载荷,以此能够提高从前轮24施加于路面的驱动力以及制动力,能够改善行驶性能。
以下,具体地说明跨乘式车辆10的结构等。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1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跨乘式车辆10的结构的主视图。本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10是摩托车,在行驶时承受来自前方的行驶风。如图1所示,跨乘式车辆10具有车身12、从上方覆盖车身12前部的前整流罩14;从侧方覆盖车身12的左右一对侧整流罩15a、15b;和安装于前整流罩14的左右一对空气动力装置16a、16b。空气动力装置16a、16b是用于产生作为负升力的下压力的构件,行驶风从前方沿着空气动力装置16a、16b的上下表面流动,从而产生下压力。在本实施形态中,利用支持镜外壳82的镜支架实现空气动力装置16a、16b。
首先,说明车身12的结构。如图1所示,车身12具有:车身框架18;搭载于车身框架18的发动机20;在车身框架18的前部由前叉22(图2)支持的前轮24;和在车身框架18的后部由摇臂(图示省略)支持的后轮26。车身框架18的前部与朝前方分叉为二股的俯视时大致Y字形的支持构件28连接,支持构件28中分叉为二股的两部分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空气装置16a、16b的安装部28a、28b。
车身12还具有:转向把手30;配置于转向把手30的后方的燃料箱32;和设置于燃料箱32的后方的座椅34。在转向把手30上安装有左右一对手柄36a、36b。驾驶员跨坐在座椅34上,握住手柄36a、36b并操作转向把手30。
接着,说明前整流罩14的结构。如图2所示,前整流罩14具有:支持挡风玻璃42的左右一对挡风玻璃支持部44a、44b;形成于挡风玻璃支持部44a、44b的左右方向外侧的左右一对第一倾斜部46a、46b;形成于第一倾斜部46a、46b的左右方向外侧的左右一对第二倾斜部48a、48b;和形成于左右一对第一倾斜部46a、46b之间且挡风玻璃42的前方的第三倾斜部50。而且,在左侧的第一倾斜部46a上安装空气动力装置16a,在右侧的第一倾斜部46b上安装空气动力装置16b。此外,在前整流罩14的前端部14b形成有面向前方的左右一对开口部62a、62b。前整流罩14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形成。如图1所示,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14a形成为从前整流罩14的前端部14b越向后方行进而左右方向宽度越大的形状(本实施形态中大致“V”字形)。
图3是示出前整流罩14的左半部分以及左侧的空气动力装置16a的结构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位于空气动力装置16a、16b下方的前整流罩14随着从前端向后方行进而向上方倾斜。同样地,位于空气动力装置16a、16b的下方的前整流罩14随着从前端向后方行进而从车宽方向内侧向车宽方向外侧朝向空气动力装置16a、16b倾斜。借助于此,空气动力装置16a、16b所引导的行驶风被集中,从而提高所产生的下压力。
具体而言,在前整流罩14的第一倾斜部46a的上表面形成有以越向后方则越高的形式倾斜的平滑的第一倾斜面47。在第二倾斜部48a的上表面形成有以随着向左右方向外侧行进而降低、且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的平滑的第二倾斜面49。在第三倾斜部50的上表面形成有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的平滑的第三倾斜面51。由第一倾斜面47、第二倾斜面49和第三倾斜面51的左半部分构成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14a的左半部分。
如图3所示,在第一倾斜面47与第二倾斜面49之间的边界上,形成有大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突条52。又,在第一倾斜面47与第三倾斜面51之间的边界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与挡风玻璃支持部44a连续且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突条54。第一突条52、第二突条54以及挡风玻璃支持部44a是用于将在第一倾斜面47以及第二倾斜面49(即,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14a)上向后方流动的行驶风引导至空气动力装置16a的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引导部”。
如图3所示,在第一倾斜部46a的上表面中位于比前整流罩14的前端部14b靠近后方的位置的部分,形成有用于载置空气动力装置16a的基部70的座部58。尽管未图示,但是在该座部58上形成有被螺栓等安装件插通的孔,空气动力装置16a的基部70通过插通该孔的安装件安装于安装部28a(图1)。
如图3所示,在前整流罩14的前端部14b中第一倾斜部46a以及第二倾斜部48a的下方形成有开口部62a。在本实施形态中,在第一倾斜部46a的下方配置有冲击进气管(ramduct)64,该冲击进气管64与开口部62a连接。从开口部62a吸入至冲击进气管64的空气通过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等被供给至发动机20(图1)。另外,冲击进气管64可以与右侧的开口部62b(图2)连接,也可以配置于右侧的第一倾斜部46b(图2)的下方。
接着,说明空气动力装置16a、16b的结构。图2所示的左右一对空气动力装置16a、16b是驾驶员观察后方的后视镜,左侧的空气动力装置16a和右侧的空气动力装置16b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形成。以下,参照图3说明左侧的空气动力装置16a的结构。
如图3所示,空气动力装置16a具有基部70、空气动力发生部72、和镜部74。空气动力发生部72是从基端部72b向梢端部72a延伸且形成为长尺寸的镜支架。而且,将基部70与基端部72b设置为一体,镜部74与梢端部72a设置为一体。空气动力发生部72形成为车宽方向尺寸大于前后方向尺寸的长板状。位于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下方的前整流罩14延伸至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前方(参照图1)。借助于此,沿着前整流罩14流动的整齐的行驶风被引导至空气动力发生部72。
如图3所示,基部70是将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基端部72b相对前整流罩14可转动地安装的部分。在基部70的内部组装有使空气动力装置16a以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M为中心转动的转动机构76。基部70载置于设置在第一倾斜部46a的上表面的座部58上,并且利用螺栓等安装件(图示省略)安装于安装部28a(图1)。镜部74具有镜80(参照图4)、和可角位移地容纳镜80的镜外壳82。
图5是示出空气动力装置16a的折叠状态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空气动力装置16a借助于转动机构76转动,从而能够选择性地处于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左右方向尺寸达到L1的第一状态(双点划线)、和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左右方向尺寸达到小于L1的L2(L1>L2)的第二状态(实线)。例如,运行跨乘式车辆10时,空气动力装置16a处于第一状态,在将跨乘式车辆10容纳于车库等时,空气动力装置16a处于第二状态。
如图5所示,第二状态的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左右方向尺寸L2小于第一状态下的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左右方向尺寸L1。因此,在将空气动力装置16a中从前整流罩14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部分定义为“突出部分78”时,第二状态的突出部分78的左右方向尺寸小于第一状态的突出部分78的左右方向尺寸。在本实施形态中,在第二状态下不存在突出部分78,第二状态的突出部分78的左右方向尺寸为“零”。又,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梢端侧部分的前后尺寸L4形成为大于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基端侧部分的前后尺寸L3,从而能够使空气动力装置16a、16b转动,而且能够增大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前后方向尺寸。
如图3所示,载置基部70的座部58配置于比前整流罩14的前端部14b靠近后方的位置。因此,在空气动力装置16a处于第一状态时,空气动力发生部72以及镜部74配置于比前整流罩14的前端部14b靠近后方的位置。即,在比空气动力发生部72以及镜部74靠近前方的位置上配置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14a的至少一部分。如图5所示,在将空气动力装置16a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时,空气动力装置16a以转动轴M(图3)为中心向后方转动。因此,在空气动力装置16a处于第二状态时,空气动力发生部72以及镜部74也配置于比前整流罩14的前端部14b(图3)靠近后方的位置。如图5所示,座部58配置于第一倾斜部46a的上表面,因此在空气动力装置16a处于第一状态时,空气动力发生部72配置为在俯视时至少与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14a中的第二倾斜面49重叠。尤其是,空气动力发生部72配置为在俯视时与前整流罩14的后部的上表面14a重叠。
以下,说明空气动力装置16a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空气发生部72的结构。另外,在图1以及图2中,右侧的空气动力装置16b的“空气动力发生部”以符号73表示。如图3所示,空气动力发生部72是通过在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14a向后方流动的行驶风产生下压力的部分,其以从前整流罩14的左右方向侧部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的形式形成。在本实施形态中,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梢端部72a位于比前整流罩14靠近左右方向外侧的位置。
如图1所示,空气动力发生部72形成为其左右方向尺寸大于其前后方向尺寸。又,空气动力发生部72形成为其基端部72b的前后方向尺寸小于其梢端部72a的前后方向尺寸。本实施形态的空气动力发生部72形成为从基端部72b向梢端部72a行进而前后方向尺寸逐渐增大的形状(例如在俯视时梯形形状或三角形形状)。因此,能够抑制基端部72b对前整流罩14的干扰,并且能够在梢端部72a或其附近有效地产生下压力。
图4是图3所示的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空气动力发生部72形成为其前后方向尺寸大于其上下方向尺寸的板状。又,空气动力发生部72形成为其前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越向前方越小、且其后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越向后方越小的倒翼形状。空气动力发生部72配置为随着从前端72e向后端72f行进而向上方倾斜。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上表面72c形成为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且向上平缓地突出的曲面。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下表面72d形成为以比上表面72c大的曲率向下方突出的曲面。在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前端72e中,上表面72c以及下表面72d通过平滑地弯曲的曲面连续。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厚度达到最大的部分位于比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前后方向中央靠近前侧的位置。
因此,在将行驶风供给至空气动力发生部72时,抑制行驶风从上表面72c以及下表面72d上剥离,沿着下表面72d流动的行驶风的流速V2比沿着上表面72c流动的行驶风的流速V1快。借助于此,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下方的气压低于上方的气压,空气动力发生部72中产生下压力(向下的作用力)。又,通过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的上表面72c抵挡行驶风,从而也可以产生下压力。这些下压力的合力F作用于空气动力发生部72。
在图1所示的跨乘式车辆10行驶时,行驶风吹向前整流罩14,该行驶风在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14a向后方流去,从而被供给至空气动力装置16a、16b的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如图3所示,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14a由第一倾斜面47、第二倾斜面49以及第三倾斜面51等形成为平滑的结构,因此行驶风在上表面14a上平滑地流动而抑制了湍流。如图1所示,空气动力装置16a、16b的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配置为在俯视时与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14a重叠,因此在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14a向后方流动的行驶风容易被供给至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根据本实施形态,能够将抑制了湍流的行驶风高效地供给至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因此能够有效地产生下压力F(图4),能够改善高速行驶稳定性。
又,形成为翅翼形状的是镜支架72(空气动力发生部)而并非是镜外壳82,因此能够与镜所要求的设计条件无关地设计翅翼形状,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容易设计出获得有效的空气动力特性的形状。又,镜外壳82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大于镜支架72,从而能够使镜外壳82发挥作为翼端板的功能,能够防止在前后方向上通过镜支架72的上下表面的行驶风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离。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高于镜外壳8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位置上连接镜支架72与镜外壳82。借助于此,在镜外壳82的外表面中,可以使车宽方向内侧面适当地发挥翼端板的功能。尤其是,镜外壳82的车宽方向内侧面中比镜支架72的梢端部72a(图3)靠近下方的部分82a,形成为相对镜支架72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的面(限制部82a),能够适当地引导沿着镜支架72的下表面72d流动的行驶风。优选地,限制部82a形成为具备与镜支架72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的平坦面的形状。又,优选地,镜支架72在从镜外壳82的车宽方向内侧面的前端部连接至后端部。借助于此,能够增加空气动力装置16a、16b的前后方向长度,能够增大所产生的下压力。
又,由于在镜外壳上安装有镜,因此在镜外壳的后端部(行驶风的流向的下游侧),因镜外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上下方向隔开而产生行驶风湍流,仅通过镜外壳不能产生足够的下压力。相对于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在与车宽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支架72的上表面和支架72的下表面在支架72的后端缘上相互靠近。换而言之,支架72的上下方向高度随着从支架72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向后端缘行进而逐渐减小。借助于此,防止通过了支架72的行驶风的湍流(剥离)。
空气动力装置16a、16b形成为可装卸的结构,从而可以根据行驶目的安装对应的形状的空气动力装置。又,如图3所示,设置有作为“引导部”的第一突条52、第二突条54以及挡风玻璃支持部44a,因此容易将行驶风供给至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
如图1所示,前整流罩14的上表面14a形成为随着其前端部14b向后方行进而左右方向宽度变宽的形状,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配置于比前端部14b靠近后方的位置,因此容易向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供给由前整流罩14的前部引导且整流的行驶风。又,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形成为从前整流罩14的左右方向侧部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的结构,因此容易将与前整流罩14的前部碰撞而左右分叉的行驶风供给至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
如图1所示,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形成为在与行驶方向以及上下方向都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结构,因此能够确保与行驶风接触的面积。又,如图4所示,空气动力发生部72形成为倒翼形状。此外,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上表面72c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根据这些结构,能够有效地产生下压力。
如图5所示,在车库等中容纳跨乘式车辆10时,可以折叠空气动力装置16a、16b,因此容易收纳跨乘式车辆10。
如图3所示,在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梢端部设置有镜外壳82,因此能够使空气动力发生部72同时作为镜支架来使用。即,利用后视镜形成空气动力装置16a、16b,因此无需额外地重新形成空气动力装置,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又,能够通过配置于空气动力发生部72的基端部72b和镜外壳82之间的空气动力发生部72产生下压力F(图4),因此与例如通过镜外壳产生下压力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作用于基端部72b的转矩,能够抑制基端部72b的损伤。又,在尽量离车辆10重心远的位置上产生下压力,从而能够增大所产生的下压力向下按压前轮24的作用力。
如图6所示,镜80可位移地安装于镜外壳82,因此即便根据驾驶员的体格以及喜好等改变镜80姿势的情况下,也无需改变相对于前整流罩14的镜外壳82或空气动力发生部72等的姿势,就能够在空气动力发生部72中产生稳定的下压力。又,能够将作用于左右一对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的下压力通过图1所示的支持构件28高效地传递至车身框架18。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用于将行驶风引导至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的“引导部”设置于前整流罩14,然而该“引导部”可以设置于空气动力装置16a、16b,也可以设置于前整流罩14以及空气动力装置16a、16b这两者。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变更突出部分78的左右方向尺寸的机构,使用转动机构76,但是取而代之也可以使用使空气动力发生部伸缩的伸缩机构(图示省略)。又,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可以形成为能够变更姿势(倾斜角度)的结构。例如,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可以形成为能够以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适当变更在空气动力发生部72、73中产生的下压力的大小。
(第二实施形态)
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100的结构的主视图。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跨乘式车辆100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形态等同的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如图6以及图7所示,本实施形态的车辆100不具备后视镜。在前整流罩14上,在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的位置上安装有左右一对空气动力装置116a、116b。空气动力装置116a、116b是用于产生作为负升力的下压力的构件,通过行驶风从前方沿着空气动力装置116a、116b的上下表面流动,以此产生下压力。
左右一对空气动力装置116a、116b相对于车辆10的车宽方向中心左右对称,因此用左侧的空气动力设备116a进行说明。空气动力装置116a具有: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或螺丝等)固定于前整流罩14的基部170;从基部170连续地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板状的空气动力发生部172;从空气动力发生部172的梢端向下方折曲并突出的板状的限制部174。空气动力发生部172呈现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空气动力发生部72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空气动力发生部172从基部170朝着车宽方向外侧的梢端向上方倾斜。空气动力发生部172的梢端比前整流罩14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空气动力发生部172的前缘以及后缘在俯视时越向车宽方向外侧行进而越向后方倾斜。空气动力发生部172的前后方向尺寸越向车宽方向外侧越小。限制部174配置为与空气动力发生部172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通过限制部174抑制沿着空气动力发生部173的下表面流动的行驶风从空气动力发生部172偏离至车宽方向外侧。另外,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除了上述各实施形态中示出的摩托车以外,还可以应用于跨乘式三轮车辆或四轮车辆等。上述实施形态中,为了提高下压力,而使前整流罩14向上方以及车宽方向外侧这两个方向倾斜,然而,也可以仅向其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倾斜。空气动力装置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只要产生下压力的形状即可。例如,空气动力装置的上表面,可以不形成为翼形状,只要是具有随着向后方行进而倾斜的面的形状即可。或者,对于空气动力装置,可以不形成为翼形状,只要形成为沿着其下表面流动的行驶风的流速大于沿着其上表面流动的行驶风的流速的外形形状即可。又,也可以将一个空气动力装置在前整流罩14的左右方向全长上进行配置。
符号说明:
10、100 跨乘式车辆(摩托车);
12 车身;
14 前整流罩;
16a、16b、116a、116b 空气动力装置;
44a 挡风玻璃支持部(引导部);
52 第一突条(引导部);
54 第二突条(引导部);
72、73、172 空气动力发生部;
80 镜;
82 镜外壳;
82a、174 限制部。
Claims (9)
1.一种跨乘式车辆,具备:
覆盖车身的前部的前整流罩;和
具有通过在所述前整流罩的上表面向后方流动的行驶风而产生下压力的空气动力发生部的至少一个空气动力装置;
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配置为在俯视时与所述前整流罩的上表面重叠;
所述前整流罩将所述行驶风引导至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的下表面,
所述空气动力装置在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的基端部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前整流罩,以能够选择性地处于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的左右方向尺寸变大的第一状态、和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的左右方向尺寸变小的第二状态;
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的基端部的前后方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的梢端部的前后方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整流罩的上表面形成为随着从所述前整流罩的前端部向后方行进而左右方向的宽度变宽的形状;
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配置于比所述前端部靠近后方的位置,且形成为从所述前整流罩的左右方向侧部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由所述前整流罩支持的挡风玻璃;
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动力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前整流罩的左右一对空气动力装置;
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形成为从所述前整流罩的左右方向侧部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延伸的结构;
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的基端部配置于比所述挡风玻璃靠近左右方向外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形成为其前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越向前方越小、且其后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越向后方越小的倒翼形状;
用于将所述行驶风引导至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的引导部设置于所述前整流罩中比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靠近前方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动力装置还具有与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连续且固定于所述前整流罩的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整流罩或所述空气动力装置上,在比所述空气动力装置靠近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将所述行驶风引导至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的引导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动力装置具有从所述前整流罩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分、且形成为能够变更所述突出部分的左右方向尺寸以此能折叠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动力发生部的梢端部设置有保持镜的镜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可位移地安装于所述镜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06731 WO2015071935A1 (ja) | 2013-11-15 | 2013-11-15 | 鞍乗型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05410A CN105705410A (zh) | 2016-06-22 |
CN105705410B true CN105705410B (zh) | 2018-09-25 |
Family
ID=53056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80932.5A Active CN105705410B (zh) | 2013-11-15 | 2013-11-15 | 跨乘式车辆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44473B2 (zh) |
EP (1) | EP3072791B1 (zh) |
CN (1) | CN105705410B (zh) |
WO (1) | WO201507193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29884B2 (ja) * | 2015-01-23 | 2017-05-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サイドカバー構造 |
JP6662603B2 (ja) * | 2015-10-21 | 2020-03-11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
WO2018225199A1 (ja) * | 2017-06-07 | 2018-12-1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6626059B2 (ja) | 2017-09-28 | 2019-12-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IT201800010029A1 (it) * | 2018-11-05 | 2020-05-05 | Piaggio & C Spa | Dispositivo aerodinamico attivo per motoveicoli e relativo motoveicolo |
EP3680157B1 (en) * | 2019-01-11 | 2021-09-01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Straddled vehicle |
JP1649577S (zh) * | 2019-06-07 | 2020-01-14 | ||
JP7191907B2 (ja) * | 2020-09-11 | 2022-12-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IT202000024751A1 (it) * | 2020-10-20 | 2022-04-20 | Rizoma Ip S R L | Specchietto retrovisore convertibile |
JP2022069340A (ja) * | 2020-10-23 | 2022-05-11 |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US20230406435A1 (en) | 2022-06-15 | 2023-12-21 | Honda Motor Co., Ltd. | Front cowl structure for saddle-type vehicle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35566B1 (de) * | 1975-08-08 | 1976-09-16 | Michael Krauser | Windschutzkuppel mit profilfloss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1014079B (it) * | 1974-05-02 | 1977-04-20 | Morelli A | Dispositivo aerodinamico per migliorare le condizioni di marcia ad alta velocita dei motoveicoli |
JPS5991982U (ja) | 1982-12-13 | 1984-06-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ウイング |
JPS6057481U (ja) * | 1983-09-02 | 1985-04-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輌のスタビライザ |
JPS60107466A (ja) * | 1983-11-17 | 1985-06-12 | 株式会社 松山製作所 | 後写鏡を内蔵した風防装置 |
JPH065988Y2 (ja) | 1985-08-26 | 1994-02-16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オ−トバイのカウリングスクリ−ン |
JPS62234755A (ja) * | 1986-04-03 | 1987-10-15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のバツクミラ−取付装置 |
JPH04201792A (ja) * | 1990-11-30 | 1992-07-22 | Kenji Mimura | 自動二輪車 |
JPH07117757A (ja) | 1993-10-19 | 1995-05-09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2輪車の可変導風装置 |
JP3817659B2 (ja) * | 1997-01-21 | 2006-09-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三輪車のレッグシールド装置 |
JP4086227B2 (ja) * | 2002-12-09 | 2008-05-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ミラー装置 |
JP3903946B2 (ja) | 2003-04-16 | 2007-04-1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ミラー装置 |
JP2005035526A (ja) * | 2003-06-27 | 2005-02-10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JP2006213249A (ja) * | 2005-02-04 | 2006-08-17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JP4684826B2 (ja) * | 2005-09-26 | 2011-05-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
JP2008056161A (ja) * | 2006-09-01 | 2008-03-13 | Honda Lock Mfg Co Ltd | 無蓋車両の後方視認装置 |
JP5013883B2 (ja) * | 2006-10-18 | 2012-08-29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2009107563A (ja) * | 2007-10-31 | 2009-05-21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ミラー、及び自動二輪車 |
JP5149112B2 (ja) * | 2008-02-05 | 2013-02-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スクリーン |
JP5129672B2 (ja) * | 2008-07-07 | 2013-01-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
CN201437389U (zh) * | 2009-01-23 | 2010-04-14 | 健生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 双向可调式机车后视镜 |
JP5378250B2 (ja) * | 2010-01-27 | 2013-12-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力ウリング構造 |
JP5551979B2 (ja) * | 2010-06-28 | 2014-07-16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乗物のランプ配置構造 |
SI23426A (sl) * | 2010-07-28 | 2012-01-31 | Itineris D.O.O. | Aerodinamični turbulator na prednji maski motornih koles |
JP5615637B2 (ja) * | 2010-09-15 | 2014-10-29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カウル |
JP5685155B2 (ja) * | 2011-07-07 | 2015-03-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カウル構造 |
JP5771100B2 (ja) * | 2011-09-06 | 2015-08-26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5831973B2 (ja) * | 2011-10-20 | 2015-12-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
JP2013248990A (ja) * | 2012-05-31 | 2013-12-12 | Yamaha Motor Co Ltd | リーン姿勢で旋回する車両用のサブヘッドライトユニット、車両構成部品及びサブヘッドライトシステム、並びにリーン姿勢で旋回する車両 |
JP5941810B2 (ja) * | 2012-09-28 | 2016-06-2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ウル構造 |
JP5839715B2 (ja) * | 2012-12-14 | 2016-01-06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車両のサイドミラー |
EP3072792B1 (en) * | 2013-11-15 | 2020-04-08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traddle type vehicle with cowling structure |
WO2015071934A1 (ja) * | 2013-11-15 | 2015-05-21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US9902450B2 (en) * | 2013-12-06 | 2018-02-27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otorcycle |
JP5922172B2 (ja) * | 2014-03-19 | 2016-05-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
JP6001615B2 (ja) * | 2014-09-30 | 2016-10-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6129884B2 (ja) * | 2015-01-23 | 2017-05-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サイドカバー構造 |
TWM510263U (zh) * | 2015-02-17 | 2015-10-11 | San Yuan Design Co Ltd | 隱藏式兼具透光方向燈之後視鏡 |
JP6300743B2 (ja) * | 2015-02-27 | 2018-03-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スクリーン可動装置 |
JP6282991B2 (ja) * | 2015-03-13 | 2018-02-2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
US10272965B2 (en) * | 2015-04-24 | 2019-04-30 | Honda Motor Co., Ltd. | Saddled-vehicle cowl structure |
JP2017019408A (ja) * | 2015-07-10 | 2017-01-2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6120914B2 (ja) * | 2015-07-15 | 2017-04-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カウルステー構造 |
JP6346631B2 (ja) * | 2016-03-24 | 2018-06-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
JP6628411B2 (ja) * | 2016-05-13 | 2020-01-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光学センサ配置構造 |
JP6848312B2 (ja) * | 2016-09-30 | 2021-03-24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
-
2013
- 2013-11-15 CN CN201380080932.5A patent/CN105705410B/zh active Active
- 2013-11-15 US US15/036,715 patent/US10144473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1-15 EP EP13897269.0A patent/EP3072791B1/en active Active
- 2013-11-15 WO PCT/JP2013/006731 patent/WO201507193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35566B1 (de) * | 1975-08-08 | 1976-09-16 | Michael Krauser | Windschutzkuppel mit profilfloss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071935A1 (ja) | 2015-05-21 |
EP3072791A4 (en) | 2017-08-09 |
EP3072791A1 (en) | 2016-09-28 |
US10144473B2 (en) | 2018-12-04 |
US20160288853A1 (en) | 2016-10-06 |
CN105705410A (zh) | 2016-06-22 |
EP3072791B1 (en) | 2020-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05410B (zh) | 跨乘式车辆 | |
CN102874344B (zh) | 骑乘型车辆 | |
EP2899109B1 (en) | Vehicle | |
EP2905209B1 (en) | Vehicle | |
JP2015155300A (ja) | 水陸両用車における又は関する改良 | |
CN105705409B (zh) | 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以及跨乘式车辆 | |
CN105339248A (zh) | 车辆 | |
CN103842242A (zh) | 后两轮型电动车辆 | |
JP4245287B2 (ja) | 鞍乗り型車輌用後輪懸架装置 | |
EP2364901B1 (en) | Small-Sized Vehicles | |
ITUB20153952A1 (it) | Veicolo | |
CN109878616A (zh) | 双前轮摩托车的支撑转向机构 | |
JPS63222988A (ja) | 自動2輪車 | |
KR20140046621A (ko) | 퍼스널 모빌리티 차량 | |
EP3805087B1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ody frame | |
JP4757757B2 (ja) | フロントバンパー | |
CN108394508A (zh) | 后双轮可倾斜悬挂机构及后双轮可倾斜三轮车 | |
CN102700360B (zh) | 悬架 | |
CN106965881A (zh) | 折叠电动车 | |
CN209426957U (zh) | 电动车的转向机构 | |
CN208813409U (zh) | 一种儿童电动车 | |
JP2008296668A (ja) | 車両 | |
CN213921341U (zh) | 三轮车的后轮支撑结构 | |
JP7434424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ウル構造 | |
JP4908126B2 (ja) | フロントフェン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5 Address after: Japan Akashi, Hyogo Prefecture Patentee after: Kawasaki motorcy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Kobe City, Hyogo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