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TWM456678U - 樞轉機構 - Google Patents

樞轉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6678U
TWM456678U TW101224582U TW101224582U TWM456678U TW M456678 U TWM456678 U TW M456678U TW 101224582 U TW101224582 U TW 101224582U TW 101224582 U TW101224582 U TW 101224582U TW M456678 U TWM456678 U TW M4566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pivoting
relative
friction member
fri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4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Yuan Liu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1224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6678U/zh
Publication of TWM456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6678U/zh
Priority to US14/028,556 priority patent/US8991011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Description

樞轉機構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樞轉機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變扭力的樞轉機構。
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更複雜且更人性化的電子產品更推陳出新。以電腦為例,在一般人生活及工作當中,電腦已經漸漸地變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筆記型電腦具有與一般桌上型電腦相同的功能,再加上體積小及重量輕的特點,使用者在隨身攜帶上相當地方便。
目前,由於筆記型電腦的重量越來越輕,當打開螢幕時,樞轉機構的扭力若設定過大,主機會因樞轉機構的扭力而被抬起。若欲避免主機在打開螢幕時一併被抬起,使用者需要一手將主機壓住,另一手打開螢幕,造成使用者需以雙手將筆記型電腦的螢幕轉開,使用上較為不便。
若藉由將樞轉機構的扭力調小,以避免打開螢幕時主機會因樞轉機構的扭力而被抬起的狀況。在將螢幕閉合時,螢幕又會由於扭力不足而有自動落下造成螢幕的損傷的疑慮。
本創作提供一種樞轉機構,其可隨實際操作情況而提供不同大小的扭力,在開啟螢幕時,樞轉機構可提供足夠 的扭力,以使主機不隨螢幕被抬起,且在閉合螢幕時樞轉機構可提供額外的摩擦力來使增加扭力以支撐螢幕而不會讓螢幕自動落下,來造成螢幕的損傷。
本創作提出一種樞轉機構,適用於一可折疊電子裝置。可折疊電子裝置具有一第一機體與一第二機體。樞轉機構包括一樞軸、一樞接件以及一摩擦件。樞軸適於固設至第一機體。樞接件樞接於樞軸且適於連接至第二機體。摩擦件連接於樞接件且選擇性地接觸於樞軸。當樞接件相對於樞軸轉動以帶動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從一閉合位置旋轉至一開啟位置時,摩擦件未與樞軸接觸。當樞接件相對於樞軸轉動以帶動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從開啟位置旋轉至閉合位置時,摩擦件與樞軸接觸並能限制樞接件在樞軸上的轉動。
基於上述,本創作之樞轉機構藉由摩擦件的設置,當樞軸相對於摩擦件處於開啟狀態時,摩擦件未與樞軸接觸,而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藉由樞轉機構自身提供的扭力來達到開啟,且此時的開啟扭力設定成相對小,使用者可輕易轉開第一機體,故不會讓第二機體於開啟時不隨第一機體被抬起。反之,此時樞轉機構提供的扭力過小而會造成第一機體自動落下的疑慮,也就是說,當樞軸相對於摩擦件處於閉合狀態時,第一機體會因扭力不足而會發生自動落下而撞至第二機體,進而讓第一機體受損。據此,本創作將可折疊電子裝置設計成在閉合狀態時,摩擦件與樞軸接觸並能限制樞接件在樞軸上的轉動,以增加樞接件相 對於樞軸之間的扭力。因此,本創作之樞轉機構可隨實際操作情況而提供不同大小的扭力。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及圖1B分別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可折疊電子裝置於不同狀態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A及圖1B,在本實施例中,可折疊電子裝置50包括一第一機體52、一第二機體54以及一樞轉機構100。
在本實施例中,可以藉由樞轉機構100來使第一機體52相對於第二機體54轉動,以開啟(如圖1B所示)或閉合(如圖1A所示)可折疊電子裝置100。可折疊電子裝置50例如為結合顯示模組(第一機體52)與輸入模組(第二機體54)的筆記型電腦,但第一機體52與第二機體54之種類並不以此為限制。第一機體52可包括一顯示螢幕,且第二機體54可包括一鍵盤,以讓使用者藉由鍵盤來操作可折疊電子裝置50,並觀看顯示螢幕所顯示的畫面。
本創作藉由樞轉機構100而可在特定轉動範圍時提供第一機體52相對於第二機體轉動54時不同的扭力。以下藉由圖式加以舉例說明。
圖2是圖1B之可折疊電子裝置的樞轉機構的示意圖。圖3是圖1B之可折疊電子裝置的樞轉機構的示意圖。需說明的是,圖2中的構件稍微分開,以便於說明。請參 考圖1A、圖1B及圖2至圖3,在本實施例中,樞轉機構100包括一樞軸110、一樞接件120以及一摩擦件130。樞軸110適於固設至第一機體52。在本實施例中,樞軸110是透過鎖固的方式連接於第一機體52。舉例來說,本實施例的樞轉機構100還包括一支架140。樞軸110固設至支架140,而支架140固設至第一機體52,以使樞軸110固設至第一機體52。但樞軸110與第一機體52之間的連接方式並不以此為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樞接件120樞接於樞軸110且適於連接至第二機體52。樞接件120可相對於樞軸110轉動,以使連接於樞軸110的第一機體52可相對於連接於樞接件120的第二機體54轉動。詳言之,樞接件120包括一第一樞接部122及與第一樞接部122連動之一第二樞接部124。第一樞接部122適於連接至第二機體54(如藉由鎖固的方式),即,本實施例的樞接件120是透過第一樞接部122固設至第二機體54。第二樞接部124藉由卡合件124a將摩擦件130限制在第一樞接部122與第二樞接部124之間,也就是,摩擦件130位於第一樞接部122與第二樞接部124之間,並可與第一樞接部122及第一樞接部122連動。
並且,為了使第一機體52相對於第二機體54在特定操作情況(指如圖1B所示的開啟狀態或如圖1A所示的閉合狀態)轉動時,第一機體52可保持與第二機體54之間的相對位置並可在特定轉動範圍時提供第一機體52與第二 機體54不同的扭力,即,使用者將第一機體52沿一順時針方向D1從如圖1A所示狀態轉動至如圖1B所示狀態,以使可折疊電子裝置50呈開啟狀態,並且第二機體54不會隨著第一機體52抬起。另一方面,使用者將第一機體52沿一逆時針方向D2從如圖1B所示狀態轉動至圖1A所示狀態,以使可折疊電子裝置50呈閉合狀態,並且第一機體52不因扭力不足夠而無法被支撐,故不會讓第一機體52於欲閉合狀態時自動落下,進而有效地保護第一機體52而不受損傷。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將摩擦件130連接於樞接件120且選擇性地接觸於樞軸110。當樞接件120相對於樞軸110轉動以帶動第一機體52相對於第二機體54沿順時針方向D1從如圖1A所示的閉合位置P1旋轉至如圖1B所示的開啟位置P2時,摩擦件130未與樞軸110接觸。當樞接件120相對於樞軸110轉動以帶動第一機體52相對於第二機體54沿逆時針方向D2從如圖1B所示的開啟位置P2旋轉至如圖1A所示的閉合位置P1時,摩擦件130與樞軸110接觸並能限制樞接件120在樞軸110上的轉動。需說明的是,上述順時針方向D1及逆時針方向D2僅為圖式便於舉例說明可折疊電子裝置開啟及閉合,並非限制於本創作。
在此配置之下,本創作之樞轉機構100藉由摩擦件130的設置,當樞軸110相對於摩擦件130處於開啟狀態(指第一機體52相對於第二機體54沿順時針方向D1從如圖1A所示的閉合位置P1旋轉至如圖1B所示的開啟位置P2) 時,摩擦件130未與樞軸110接觸,而第一機體52與第二機體54藉由樞轉機構100自身提供的扭力來使可折疊電子裝置呈如圖1B所示的開啟位置P2,且此時的開啟扭力設定成相對小,使用者可輕易轉開第一機體52,而第二機體54之重量足夠抵抗樞轉機構100的扭力而不會被抬起,以避免造成第二機體54與桌面或所接觸的平面撞擊,而導致第二機體54中的構件受到撞擊而損壞。
反之,此時樞轉機構100提供的扭力過小而會造成第一機體52自動落下的疑慮,也就是說,當樞軸110相對於摩擦件130處於閉合狀態(指第一機體52相對於第二機體54沿逆時針方向D2從如圖1B所示的開啟位置P2旋轉至如圖1A所示的閉合位置P1)時,第一機體52會因扭力不足而會發生自動落下而撞至第二機體54,進而讓第一機體52受損。據此,本創作將可折疊電子裝置50設計成在閉合狀態時,摩擦件130與樞軸110接觸並能限制樞接件120在樞軸110上的轉動,以增加樞接件120相對於樞軸110之間的扭力。因此,樞軸110與樞接件120之間的扭力增加。也就是說,第一機體52相對於第二機體54從如圖1B所示的開啟位置P2旋轉至如圖1A所示的閉合位置P1的過程中,由於第一機體52與第二機體54之間的扭力較大(相對於開啟狀態),可有效地避免第一機體52自動落下而造成第一機體52損傷的問題。因此,本創作之樞轉機構100可隨實際操作情況而提供不同大小的扭力,藉以達到開啟時扭力相對小,而關閉時扭力相對大的可折疊電子裝 置50。
此外,樞轉機構100更包括一鎖固部150及一連動件160。鎖固部150鎖附於樞軸110。連動件160例如為扭力墊片且套設於樞軸110且位於鎖固部150與摩擦件130之間,並藉由鎖固部150將連動件160鎖緊至樞軸110。在本實施例中,鎖固部150為具有內螺紋的螺帽,而樞軸110與該螺帽相對應的部分具有外螺紋。當然,本實施例之樞轉機構100可藉由調整鎖固部150相對於樞軸110上的位置以改變穿設於樞軸110上的各元件之間的緊密程度,藉此調整第一機體52與第二機體54之間的基本扭力大小,以符合不同機體的實際轉動情況。
圖4A及圖4B分別為圖1A及圖1B於不同狀態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A、圖1B、圖2及圖3至圖4B。在本實施例中,樞轉機構100還包括一旋轉件170。旋轉件170套設於樞軸110。詳細而言,摩擦件130具有一接觸部132及一固定部134,其中固定部134與樞接件120組裝在一起。當樞接件120相對於樞軸110轉動以帶動第一機體52相對於第二機體54沿順時針方向D1從如圖1A所示的閉合位置P1旋轉至如圖1B所示的開啟位置P2時,如圖4A所示,旋轉件170驅動摩擦件130(如圖4A所示的箭頭方向)遠離樞軸110,使摩擦件130未與樞軸110接觸。因此,接觸部132如圖4A所示遠離樞軸110而無摩擦力,故第一機體52與第二機體54便可藉由樞轉機構100自身提供的扭力來使可折疊電子裝置呈如圖1B所示的開啟位 置P2。當然,樞轉機構100可隨實際機體情況而來調整其自身的扭力,以符合不同狀況的需求。
在本實施例中,當樞接件120相對於樞軸110轉動以帶動第一機體52相對於第二機體54逆時針方向D2從如圖1B所示的開啟位置P2旋轉至如圖1A所示的閉合位置P1時,如圖4B所示,摩擦件130與樞軸110接觸且摩擦件130提供樞接件120一摩擦力,以限制樞接件120在樞軸110上的轉動。因此,樞軸110與樞接件120之間的扭力增加,而可提供相對於開啟狀態時不同的扭力。
具體而言,當樞接件120相對於樞軸110轉動以帶動指第一機體52相對於第二機體54沿逆時針方向D2從如圖1B所示的開啟位置P2旋轉至如圖1A所示的閉合位置P1時,旋轉件170驅動摩擦件130朝樞軸110移動(如圖4B所示的箭頭方向),使摩擦件130與樞軸110接觸並夾緊樞軸110,進而使接觸部132接觸樞軸110以增加樞接件120相對於樞軸110的摩擦力。因此,樞軸110與樞接件120之間的扭力增加(相對於上述開啟狀態),故可有效地避免第一機體52閉合的過程中自動落下而造成第一機體52損傷的問題。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樞轉機構藉由摩擦件的設置,當樞軸相對於摩擦件處於開啟狀態時,摩擦件未與樞軸接觸,而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藉由樞轉機構自身提供的扭力來達到開啟,且此時的開啟扭力設定成相對小使用者可輕易轉開第一機體,而第二機體之重量足夠抵抗樞轉機構的 扭力而不會被抬起,以避免造成第二機體與桌面或所接觸的平面撞擊,而導致第二機體中的構件受到撞擊而損壞。
反之,此時樞轉機構提供的扭力過小而會造成第一機體自動落下的疑慮,也就是說,當樞軸相對於摩擦件處於閉合狀態時,第一機體會因扭力不足而會發生自動落下而撞至第二機體,進而讓第一機體受損。據此,本創作將可折疊電子裝置設計成在閉合狀態時,摩擦件與樞軸接觸並能限制樞接件在樞軸上的轉動,以增加樞接件相對於樞軸之間的扭力。因此,樞軸與樞接件之間的扭力增加。也就是說,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從開啟位置旋轉至閉合位置的過程中,由於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之間的扭力較大(相對於開啟狀態),可有效地避免第一機體自動落下而造成第一機體損傷的問題。
因此,本創作之樞轉機構可隨實際操作情況而提供不同大小的扭力,藉以達到開啟時扭力相對小,而關閉時扭力相對大的可折疊電子裝置。此外,製造者可視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轉動時需要加大扭力的轉動範圍來選擇不同摩擦件的形狀來使接觸面積變大,以符合不同狀況的需求。
雖然本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0‧‧‧可折疊電子裝置
52‧‧‧第一機體
54‧‧‧第二機體
100‧‧‧樞轉機構
110‧‧‧樞軸
120‧‧‧樞接件
122‧‧‧第一樞接部
124‧‧‧第二樞接部
124a‧‧‧卡合件
130‧‧‧摩擦件
132‧‧‧接觸部
134‧‧‧固定部
140‧‧‧支架
150‧‧‧鎖固部
160‧‧‧連動件
170‧‧‧旋轉件
D1‧‧‧順時針方向
D2‧‧‧逆時針方向
P1‧‧‧閉合位置
P2‧‧‧開啟位置
圖1A及圖1B分別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可折疊電子裝置於不同狀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B之可折疊電子裝置的樞轉機構的示意圖。
圖3是圖1B之可折疊電子裝置的樞轉機構的示意圖。
圖4A及圖4B分別為圖1A及圖1B於不同狀態的示意圖。
100‧‧‧樞轉機構
110‧‧‧樞軸
120‧‧‧樞接件
122‧‧‧第一樞接部
124‧‧‧第二樞接部
130‧‧‧摩擦件
150‧‧‧鎖固部
160‧‧‧連動件
170‧‧‧旋轉件

Claims (9)

  1. 一種樞轉機構,適用於一可折疊電子裝置,該可折疊電子裝置具有一第一機體與一第二機體,該樞轉機構包括:一樞軸,適於固設至該第一機體;一樞接件,樞接於該樞軸且適於連接至該第二機體;以及一摩擦件,連接於該樞接件且選擇性地接觸於該樞軸,其中當該樞接件相對於該樞軸轉動以帶動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從一閉合位置旋轉至一開啟位置時,該摩擦件未與該樞軸接觸,當該樞接件相對於該樞軸轉動以帶動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從該開啟位置旋轉至該閉合位置時,該摩擦件與該樞軸接觸並能限制該樞接件在該樞軸上的轉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樞轉機構,其中當該樞接件相對於該樞軸轉動以帶動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從該開啟位置旋轉至該閉合位置時,該摩擦件與該樞軸接觸且該摩擦件提供該樞接件一摩擦力,以限制該樞接件在該樞軸上的轉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樞轉機構,其中該摩擦件具有一接觸部,當該樞接件相對於該樞軸轉動以帶動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從該閉合位置旋轉至該開啟位置時,該接觸部遠離該樞軸,當該樞接件相對於該樞軸轉動以帶動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從該開啟位置旋 轉至該閉合位置時,該接觸部接觸該樞軸以增加該樞接件相對於該樞軸的該摩擦力。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樞轉機構,更包括:一旋轉件,套設於該樞軸,當該樞接件相對於該樞軸轉動以帶動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從該閉合位置旋轉至該開啟位置時,該旋轉件驅動該摩擦件遠離該樞軸,使該摩擦件未與該樞軸接觸,當該樞接件相對於該樞軸轉動以帶動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從該開啟位置旋轉至該閉合位置時,該旋轉件驅動該摩擦件朝該樞軸移動,使該摩擦件與該樞軸接觸並夾緊該樞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樞轉機構,其中該摩擦件具有一固定部,該固定部與該樞接件組裝在一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樞轉機構,其中該樞接件包括一第一樞接部及與該第一樞接部連動之一第二樞接部,該第一樞接部適於連接至該第二機體,該摩擦件位於該第一樞接部與該第二樞接部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樞轉機構,更包括:一鎖固部,鎖附於該樞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樞轉機構,更包括:一連動件,套設於該樞軸且位於該鎖固部與該摩擦件之間,並藉由該鎖固部將該連動件鎖緊至該樞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樞轉機構,更包括:一支架,適於固設至該第一機體,其中該樞軸固設至該支架。
TW101224582U 2012-12-19 2012-12-19 樞轉機構 TWM456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4582U TWM456678U (zh) 2012-12-19 2012-12-19 樞轉機構
US14/028,556 US8991011B2 (en) 2012-12-19 2013-09-17 Hinge mechanis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4582U TWM456678U (zh) 2012-12-19 2012-12-19 樞轉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6678U true TWM456678U (zh) 2013-07-01

Family

ID=49227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4582U TWM456678U (zh) 2012-12-19 2012-12-19 樞轉機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991011B2 (zh)
TW (1) TWM4566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3406B (zh) 2017-02-07 2019-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鉸鍊結構與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1991B2 (ja) * 2012-07-31 2016-03-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及び該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6342264B2 (ja) * 2014-08-29 2018-06-13 株式会社東芝 ヒンジ装置
TWI553255B (zh) * 2015-10-02 2016-10-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電子裝置
US10324500B2 (en) * 2017-01-06 2019-06-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gh strength hinge mechanis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0365B1 (en) * 2000-01-11 2001-05-15 Lu Sheng-Nan Hinge for a notebook computer
US6862779B1 (en) * 2004-06-14 2005-03-08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with an anti-bump feature
US7533446B1 (en) * 2007-11-15 2009-05-19 Shin Zu Shing Co., Ltd. Variable resistance hinge
CN101725626B (zh) * 2008-10-24 2013-06-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TWM364397U (en) * 2009-03-06 2009-09-01 Lian Hong Art Co Ltd Two-stage type torsion force pivot device
CN101876338B (zh) * 2009-04-29 2013-10-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采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
US8082626B2 (en) * 2009-05-25 2011-12-27 Sinher Technology Inc. Hinge for anchoring and automatic closing
TWI403648B (zh) * 2009-09-18 2013-08-01 Acer Inc 螢幕轉軸結構及掀蓋式可攜式電子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3406B (zh) 2017-02-07 2019-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鉸鍊結構與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65334A1 (en) 2014-06-19
US8991011B2 (en) 2015-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5389B (zh) 電子裝置
TWI529314B (zh) 樞軸結構
TWM456678U (zh) 樞轉機構
TWI525263B (zh) 具有分段旋轉功能之樞軸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JP2014152837A (ja) 電子機器
TWI483666B (zh) 折疊式電子設備
US20180173282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201440617A (zh) 轉軸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52278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1507578A (zh) 電子裝置
TWI715198B (zh) 轉軸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76683B (zh) 具有可旋轉顯示構件之運算裝置(二)
JP2010060059A (ja) ヒンジ装置
TWI388734B (zh) 樞軸結構
TW201442599A (zh) 電子裝置
TWM449436U (zh) 轉軸結構
TWM459678U (zh) 轉軸結構及電子裝置
TWI806779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521150B (zh) 樞軸結構
TWI515535B (zh) 可支撐顯示裝置的結合裝置以及具有結合裝置的電子裝置
TWI751693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M570458U (zh) 電子裝置
TWM568406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469724U (zh) 樞軸結構
TWM634263U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