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7795B - 自行車卡鉗、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及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卡鉗、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及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07795B TWI707795B TW108124289A TW108124289A TWI707795B TW I707795 B TWI707795 B TW I707795B TW 108124289 A TW108124289 A TW 108124289A TW 108124289 A TW108124289 A TW 108124289A TW I707795 B TWI707795 B TW I70779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liper
- brake
- bicycle
- electronic drive
- brake hand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2—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62—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functions of the control system compon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60T13/745—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acting on a hydraulic system, e.g. a master cylind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8—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 B60T7/10—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 B60T7/102—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by means of a tilting lev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05—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brake elements, e.g. fastening of brake blocks in their hol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6—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uation by a turning handle or handleb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8—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aking more than one whe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8—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 for each s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的一後卡鉗及一前卡鉗,包含若自行車的第一煞車把手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致動後卡鉗及前卡鉗。若自行車的第二煞車把手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致動後卡鉗。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及自行車卡鉗,特別是一種當單一煞車把手被操作時可讓前、後卡鉗皆致動的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及適用於此方法的自行車卡鉗。此外,本發明還關於一種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
近年來自行車的市場蓬勃發展,無論是競賽型的高階自行車,或是作為代步工具及休閒娛樂的大眾型自行車,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促使廠商更加重視使用者對於自行車功能的需求,而在車體材料及配備功能上不斷地改善精進,但目前自行車仍有需要改善之處。
以自行車的煞車來說,用於分別制動前輪及後輪的前卡鉗及後卡鉗分別是經由二煞車把手來控制。當使用者操作其中一煞車把手時,僅會透過前卡鉗對於前輪進行制動,或僅會透過後卡鉗對於後輪進行制動,而使得前輪及後輪之間的輪速產生差異,進而造成行車安全的疑慮。因此,如何提升騎乘自行車的安全性實為此領域的研發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卡鉗、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及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所述之按壓其中一煞車把手時僅會對於前輪及後輪二者之一進行制動,而使得前輪及後輪之間的輪速產生差異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的一後卡鉗及一前卡鉗,包含若自行車的第一煞車把手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致動後卡鉗及前卡鉗,及若自行車的第二煞車把手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致動後卡鉗。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自行車卡鉗,用以夾持一煞車盤,包含一殼體、二第一活塞、二第二活塞及二煞車片。殼體具有一第一入油孔、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一第二入油孔、一第三容置槽、一第四容置槽及一夾持空間。第一油入口連通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第二油入口連通第三容置槽及第四容置槽。第一入油孔與第二入油孔不連通。第一容置槽及第三容置槽位於夾持空間的一側,第二容置槽及第四容置槽位於夾持空間之另一側。二第一活塞分別可活動地位於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二第二活塞分別可活動地位於第三容置槽及第四容置槽。二煞車片位於夾持空間並位於二第一活塞之間及二第二活塞之間,並用以受到二第一活塞及二第二活塞之推動而夾持煞車盤。
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用以控制一自行車的一第一卡鉗及一第二卡鉗。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包含一第一煞車把手、一液壓組件、一電子驅動組件及一電致動組件。液壓組件連接第一煞車把手及第一卡鉗。電子驅動組件用以連接第一卡鉗或第二卡鉗。電致動組件電性連接電子驅動組件,電致動組件用以令電子驅動組件驅動第一卡鉗或第二卡鉗。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及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由於第一煞車把手在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會致動前卡鉗及後卡鉗,故被操作的第一煞車把手可對於自行車的前、後輪進行煞車,以降低前、後輪之間的輪速差,進而增加騎乘自行車的安全性。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方塊圖中,二元件之間的連接線代表的是電路、油路或是透過另外的元件連接,但並不以此為限。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之下,可依據實際需求改變二元件之間的連接方式。
請參閱圖1。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1的一後卡鉗10及一前卡鉗20。
後卡鉗10例如為油壓式的卡鉗,後卡鉗10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二第一後煞車片13及二第二後煞車片14。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例如是用來帶動後卡鉗10的二第一後煞車片13,及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例如是用來帶動後卡鉗10的二第二後煞車片14,以令後卡鉗10的二第一後煞車片13及二第二後煞車片14夾持與後輪同動的後煞車盤,來讓後輪減速。
前卡鉗20例如為油壓式的卡鉗,前卡鉗20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及二前煞車片22。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例如是用來帶動前卡鉗20的二前煞車片22,以令前卡鉗20的二前煞車片22夾持與前輪同動的前煞車盤,來讓前輪減速。
後卡鉗10及前卡鉗20用以被自行車1的一第一煞車把手30及一第二煞車把手40所控制。第一煞車把手30例如為自行車1的左煞車把手,而第二煞車把手40例如為自行車1的右煞車把手,且第一煞車把手30及第二煞車把手40皆例如為油壓式的煞車把手。
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包含若自行車1的第一煞車把手30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30係透過一後電子驅動組件50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以致動後卡鉗10。
舉例來說,第一煞車把手30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31,且後電子驅動組件50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51。第一煞車把手30的訊號收發單元31電性連接於後電子驅動組件50的訊號收發單元51。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後電子驅動組件50例如還具有相連接的馬達、連桿及致動活塞,且後電子驅動組件50與後卡鉗10之間例如是透過油路連接。馬達可透過連桿帶動致動活塞來產生油壓,接著此油壓會經由油路致動後卡鉗10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
在第一煞車把手30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會產生一致動訊號,此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一煞車把手30的訊號收發單元31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的訊號收發單元51,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夾持後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的後輪進行減速。
在第一煞車把手30被操作之後,除了會致動後卡鉗10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之外,第一煞車把手30還會透過一前液壓組件60致動前卡鉗20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以致動前卡鉗20。舉例來說,前液壓組件60例如包含有油管,其二端分別連接第一煞車把手30及前卡鉗20。當第一煞車把手30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會產生油壓,此油壓會經由前液壓組件60傳遞至前卡鉗20,以致動前卡鉗20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來帶動二前煞車片22夾持前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的前輪進行減速。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煞車把手30在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會致動後卡鉗10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及前卡鉗20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故操作第一煞車把手30可對於自行車1的前、後輪進行煞車,以降低前、後輪之間的輪速差,進而增加騎乘自行車1的安全性。
此外,在本實施例的自行車1中,可藉由電子及機構的設計,來讓第一煞車把手30在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係先致動後卡鉗10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然後才致動前卡鉗20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藉此,可避免自行車1翻車,以進一步提升騎乘自行車1的安全性。
接著,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還包含若第二煞車把手40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係透過一後液壓組件70致動後卡鉗10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
舉例來說,後液壓組件70與前液壓組件60類似,其例如包含有油管,且其二端分別連接第二煞車把手40及後卡鉗10。當第二煞車把手40被操作之後,第二煞車把手40會產生油壓,此油壓會經由後液壓組件70傳遞至後卡鉗10,以致動後卡鉗10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以帶動二第二後煞車片14夾持後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的後輪進行減速。
接著,請參閱圖2,圖2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另一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用以控制一自行車1a的一後卡鉗10a及一前卡鉗20a。本實施例的後卡鉗10a及前卡鉗20a分別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的後卡鉗10及前卡鉗20,故不再贅述。
後卡鉗10a及前卡鉗20a用以被自行車1a的一第一煞車把手30a及一第二煞車把手40a所控制。第一煞車把手30a例如為自行車1a的左煞車把手,而第二煞車把手40a例如為自行車1a的右煞車把手,且第二煞車把手40a例如為油壓式的煞車把手。
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包含若第一煞車把手30a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30a係透過一後電子驅動組件50a致動後卡鉗10a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a,以致動後卡鉗10a,且第一煞車把手30a係透過一前電子驅動組件60a致動前卡鉗20a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a,以致動前卡鉗20a。
舉例來說,第一煞車把手30a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31a,後電子驅動組件50a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51a,且前電子驅動組件60a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61a。第一煞車把手30a的訊號收發單元31a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50a的訊號收發單元51a及前電子驅動組件60a的訊號收發單元61a。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後電子驅動組件50a還具有相連接的馬達、連桿及致動活塞,且後電子驅動組件50a與後卡鉗10a之間是透過油路連接。馬達可透過連桿帶動致動活塞來產生油壓,且此油壓會經由油路致動後卡鉗10a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a。另外,前電子驅動組件60a類似於後電子驅動組件50a,其與前卡鉗20a之間例如是透過油路連接,且其亦是透過油壓致動後卡鉗10a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a。
在第一煞車把手30a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a會產生一第一致動訊號及一第二致動訊號,第一致動訊號及第二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一煞車把手30a的訊號收發單元31a分別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a的訊號收發單元51a及前電子驅動組件60a的訊號收發單元61a,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a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a,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a夾持後煞車盤,且令前電子驅動組件60a致動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a,來帶動二前煞車片22a夾持前煞車盤,來對於自行車1a的後輪及前輪進行減速。
在本實施例中,可藉由可藉由電子及機構的設計,來讓第一煞車把手30a在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a係先致動後卡鉗10a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a,然後才致動前卡鉗20a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a。
接著,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還包含若第二煞車把手40a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a係透過一後液壓組件70a致動後卡鉗10a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a。
舉例來說,後液壓組件70a例如包含有油管,且其二端分別連接第二煞車把手40a及後卡鉗10a。當第二煞車把手40a被操作之後,第二煞車把手40a會產生油壓,此油壓會經由後液壓組件70a傳遞至後卡鉗10a,以致動後卡鉗10a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a,來帶動二第二後煞車片14a夾持後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的後輪進行減速。
接著,請參閱圖3,圖3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1b的一後卡鉗10b及一前卡鉗20b。
卡鉗10b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b、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b、二第一後煞車片13b及二第二後煞車片14b。前卡鉗20b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b及二前煞車片22b。後卡鉗10b及前卡鉗20b用以被自行車1b的一第一煞車把手30b及一第二煞車把手40b所控制。
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包含若第一煞車把手30b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30b係透過一後電子驅動組件50b致動後卡鉗10b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b,以致動後卡鉗10b,且第一煞車把手30b係透過一前電子驅動組件60b致動前卡鉗20b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b,以致動前卡鉗20b。
舉例來說,第一煞車把手30b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31b,後電子驅動組件50b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51b,且前電子驅動組件60b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61b。第一煞車把手30b的訊號收發單元31b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50b的訊號收發單元51b及前電子驅動組件60b的訊號收發單元61b。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後電子驅動組件50b與後卡鉗10b之間是透過油路連接,且前電子驅動組件60b與前卡鉗20b之間是透過油路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50b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後卡鉗10b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b,且前電子驅動組件60b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前卡鉗20b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b。
在第一煞車把手30b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b會產生一第一致動訊號及一第二致動訊號,第一致動訊號及第二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一煞車把手30b的訊號收發單元31b分別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b的訊號收發單元51b及前電子驅動組件60b的訊號收發單元61b,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b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b,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b夾持後煞車盤,且令前電子驅動組件60b致動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b,來帶動二前煞車片22b夾持前煞車盤,來對於自行車1b的後輪及前輪進行減速。
接著,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還包含若第二煞車把手40b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b係透過一後液壓組件70b致動後卡鉗10b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b,且第二煞車把手40b係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50b致動後卡鉗10b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b,以致動後卡鉗10b。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煞車把手40b可以一第一操作行程及大於第一操作行程的一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若第二煞車把手40b以第一操作行程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b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50b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b。若第二煞車把手40b以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b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50b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b,且第二煞車把手40b透過後液壓組件70b致動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b。
舉例來說,後液壓組件70b包含有油管,其二端分別連接於第二煞車把手40b及後卡鉗10b。第二煞車把手40b例如亦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41b,其直接電性連接於後電子驅動組件50b的訊號收發單元51b。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操作行程指的是煞車把手之煞車拉桿被按壓的角度。
當第二煞車把手40b以第一操作行程被操作後,第二煞車把手40b會產生一第三致動訊號,此第三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二煞車把手40b的訊號收發單元41b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b的訊號收發單元51b,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b致動後卡鉗10b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b,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b夾持後煞車盤。接著,當第二煞車把手40b持續被操作而以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時,第二煞車把手40b除了會讓後卡鉗10b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b會保持於被致動的狀態之外,還會產一油壓且此油壓會經由後液壓組件70b傳遞至後卡鉗10b,以致動後卡鉗10b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b,來帶動二第二後煞車片14b夾持後煞車盤。如此一來,透過二第一後煞車片13b及二第二後煞車片14b共同夾持後煞車盤的方式可進一步加強後卡鉗10b對於自行車1之後輪的制動力。
在第二煞車把手40b以第一操作行程被操作的狀況下,會先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50b致動後卡鉗10b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b,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在第二煞車把手以第一操作行程被操作的狀況下,可先透過後液壓組件致動後卡鉗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然後待第二煞車把手接續著以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時,才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後卡鉗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
接著,請參閱圖4,圖4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1c的一後卡鉗10c及一前卡鉗20c。
卡鉗10c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c、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c、二第一後煞車片13c及二第二後煞車片14c。前卡鉗20c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c及二前煞車片22c。後卡鉗10c及前卡鉗20c用以被自行車1c的一第一煞車把手30c及一第二煞車把手40c所控制。
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包含若第一煞車把手30c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30c係透過一後電子驅動組件50c致動後卡鉗10c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c,以致動後卡鉗10c,且第一煞車把手30c係透過一前電子驅動組件60c致動前卡鉗20c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c,以致動前卡鉗20c。
舉例來說,第一煞車把手30c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31c,後電子驅動組件50c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51c,且前電子驅動組件60c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61c。第一煞車把手30c的訊號收發單元31c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50c的訊號收發單元51c及前電子驅動組件60c的訊號收發單元61c。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後電子驅動組件50c與後卡鉗10c之間是透過油路連接,且前電子驅動組件60c與前卡鉗20c之間是透過油路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50c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後卡鉗10c的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c,且前電子驅動組件60c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前卡鉗20b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c。
在第一煞車把手30c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c會產生一第一致動訊號及一第二致動訊號,第一致動訊號及第二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一煞車把手30c的訊號收發單元31c分別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c的訊號收發單元51c及前電子驅動組件60c的訊號收發單元61c,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c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c,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c夾持後煞車盤,且令前電子驅動組件60c致動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c,來帶動二前煞車片22c夾持前煞車盤,來對於自行車1c的後輪及前輪進行減速。
接著,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還包含若第二煞車把手40c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c係透過一後液壓組件70c致動後卡鉗10c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c,且第二煞車把手40c係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50c致動後卡鉗10c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c,以致動後卡鉗10c。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煞車把手40c可以一第一操作行程及大於第一操作行程的一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若第二煞車把手40c以第一操作行程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c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50c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c。若第二煞車把手40c以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c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50c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c,且第二煞車把手40c透過後液壓組件70c致動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c。
舉例來說,後液壓組件70c包含有油管,其二端分別連接於第二煞車把手40c及後卡鉗10c。第二煞車把手40c例如亦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41c,其是間接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50c的訊號收發單元51c。詳細來說,第二煞車把手40c的訊號收發單元41c是電性連接第一煞車把手30c的訊號收發單元31c,而透過第一煞車把手30c的訊號收發單元31c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50c的訊號收發單元51c。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操作行程指的是煞車把手之煞車拉桿被按壓的角度。
當第二煞車把手40c以第一操作行程被操作後,第二煞車把手40c會產生一第三致動訊號,此第三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二煞車把手40c的訊號收發單元41c傳遞至第一煞車把手30c的訊號收發單元31c,接著再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c的訊號收發單元51c,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c致動後卡鉗10c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c,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c夾持後煞車盤。接著,當第二煞車把手40c持續被操作而以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時,第二煞車把手40c除了會讓後卡鉗10c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c會保持於被致動的狀態之外,還會產一油壓且此油壓會經由後液壓組件70c傳遞至後卡鉗10c,以致動後卡鉗10c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c,來帶動二第二後煞車片14c夾持後煞車盤。如此一來,透過二第一後煞車片13c及二第二後煞車片14c共同夾持後煞車盤的方式可進一步加強後卡鉗10c對於自行車1c之後輪的制動力。
在第二煞車把手40c以第一操作行程被操作的狀況下,會先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50c致動後卡鉗10c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c,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在第二煞車把手以第一操作行程被操作的狀況下,可先透過後液壓組件致動後卡鉗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然後待第二煞車把手接續著以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時,才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後卡鉗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
接著,請參閱圖5,圖5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1d的一後卡鉗10d及一前卡鉗20d。
後卡鉗10d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d及二第一後煞車片13d。前卡鉗20d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d及二前煞車片22d。後卡鉗10d及前卡鉗20d用以被自行車1d的一第一煞車把手30d及一第二煞車把手40d所控制。
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包含若自行車1d的第一煞車把手30d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30d係透過一後電子驅動組件50d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d,以致動後卡鉗10d,及透過一前液壓組件60d致動前卡鉗20d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d,以致動前卡鉗20d。
舉例來說,第一煞車把手30d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31d,且後電子驅動組件50d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51d。第一煞車把手30d的訊號收發單元31d電性連接於後電子驅動組件50d的訊號收發單元51d。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後電子驅動組件50d與後卡鉗10d之間是透過油路連接,且後電子驅動組件50d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後卡鉗10d的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d。前液壓組件60d包含有油管,其二端分別連接第一煞車把手30d及前卡鉗20d。
在第一煞車把手30d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d會產生一第一致動訊號,此第一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一煞車把手30d的訊號收發單元31d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d的訊號收發單元51d,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d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d,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d夾持後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d的後輪進行減速。此外,第一煞車把手30d還會產生油壓,此油壓會經由前液壓組件60d傳遞至前卡鉗20d,以致動前卡鉗20d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d,來帶動二前煞車片22d夾持前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d的前輪進行減速。如此一來,操作第一煞車把手30d可一併對於前、後輪進行煞車。
接著,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還包含若自行車1d的第二煞車把手40d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d係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50d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d,以致動後卡鉗10d。
舉例來說,第二煞車把手40d亦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41d,其是直接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50d的訊號收發單元51d。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
若是第二煞車把手40d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d會產生一第二致動訊號,此第二致動訊號會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d的訊號收發單元51d,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d致動後卡鉗10d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d,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d夾持後煞車盤。由此可知,在第一煞車把手30d及第二煞車把手40d被操作的二種情況下,皆是透過同一後電子驅動組件50d致動後卡鉗10d之相同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d。
接著,請參閱圖6,圖6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1e的一後卡鉗10e及一前卡鉗20e。
後卡鉗10e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e及二第一後煞車片13e。前卡鉗20e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e及二前煞車片22e。後卡鉗10e及前卡鉗20e用以被自行車1e的一第一煞車把手30e及一第二煞車把手40e所控制。
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包含若自行車1e的第一煞車把手30e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30e係透過一後電子驅動組件50e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e,以致動後卡鉗10e,及透過一前液壓組件60e致動前卡鉗20e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e,以致動前卡鉗20e。
舉例來說,第一煞車把手30e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31e,且後電子驅動組件50e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51e。第一煞車把手30e的訊號收發單元31e電性連接於後電子驅動組件50e的訊號收發單元51e。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後電子驅動組件50e與後卡鉗10e之間是透過油路連接,且後電子驅動組件50e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後卡鉗10e的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e。前液壓組件60e包含有油管,其二端分別連接第一煞車把手30e及前卡鉗20e。
在第一煞車把手30e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e會產生一第一致動訊號,此第一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一煞車把手30d的訊號收發單元31e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e的訊號收發單元51e,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e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e,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e夾持後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e的後輪進行減速。此外,第一煞車把手30e還會產生油壓,此油壓會經由前液壓組件60e傳遞至前卡鉗20e,以致動前卡鉗20e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e,來帶動二前煞車片22e夾持前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e的前輪進行減速。如此一來,操作第一煞車把手30e可一併對於前、後輪進行煞車。
接著,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還包含若自行車1e的第二煞車把手40e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e係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50e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e,以致動後卡鉗10e。
舉例來說,第二煞車把手40e亦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41e,第二煞車把手40e的訊號收發單元41e是間接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50e的訊號收發單元51e。詳細來說,第二煞車把手40e的訊號收發單元41e是電性連接第一煞車把手30e的訊號收發單元31e,而透過第一煞車把手30e的訊號收發單元31e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50e的訊號收發單元51e。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
若是第二煞車把手40e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e會產生一第二致動訊號,此第二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二煞車把手40e的訊號收發單元41e傳遞至第一煞車把手30e的訊號收發單元31e,接著再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e的訊號收發單元51e,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e致動後卡鉗10e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e,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e夾持後煞車盤。
接著,請參閱圖7,圖7為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1f的一後卡鉗10f及一前卡鉗20f。
後卡鉗10f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f、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f、二第一後煞車片13f及二第二後煞車片14f。前卡鉗20f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f及二前煞車片22f。後卡鉗10f及前卡鉗20f用以被自行車1f的一第一煞車把手30f及一第二煞車把手40f所控制。
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包含若自行車1f的第一煞車把手30f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30f係透過一後電子驅動組件50f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f,以致動後卡鉗10f,及透過一前液壓組件60f致動前卡鉗20f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f,以致動前卡鉗20f。
舉例來說,第一煞車把手30f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31f,且後電子驅動組件50f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51,第一煞車把手30f的訊號收發單元31e電性連接於後電子驅動組件50f的訊號收發單元51e。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後電子驅動組件50f包含一第一驅動組52f,且後電子驅動組件50f的訊號收發單元51f電性連接第一驅動組52f。第一驅動組52f是透過油路連接後卡鉗10f,並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後卡鉗10f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f。另外,前液壓組件60f包含有油管,其二端分別連接第一煞車把手30f及前卡鉗20f。
在第一煞車把手30f被操作的情況下,第一煞車把手30f會產生一第一致動訊號,此第一致動訊號會經由第一煞車把手30f的訊號收發單元31f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f的訊號收發單元51f,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f的第一驅動組52f致動後卡鉗10f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f,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f夾持後煞車盤。且,第一煞車把手30f還會產生油壓,此油壓會經由前液壓組件60f傳遞至前卡鉗20f,以致動前卡鉗20f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f,來帶動二前煞車片22f夾持前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f的前輪進行減速。
接著,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還包含若第二煞車把手40f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f係透過後電子驅動組件50f致動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f,以致動後卡鉗10f。
舉例來說,後電子驅動組件50f還包含一第二驅動組53f,且後電子驅動組件50f的訊號收發單元51f電性連接第二驅動組53f。第二驅動組53f類似於第一驅動組52f,其亦是透過油路連接後卡鉗10f。第二驅動組53f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後卡鉗10f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f。
在第二煞車把手40f被操作的情況下,第二煞車把手40f會產生一第二致動訊號,此第二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二煞車把手40f的訊號收發單元41f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50f的訊號收發單元51f,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50f的第二驅動組53f致動後卡鉗10f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f,來帶動二第二後煞車片14f夾持後煞車盤。
在本實施例中,後電子驅動組件50f僅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後電子驅動組件可具有二訊號收發單元。在此配置之下,第一煞車把手的訊號收發單元及第一驅動組是電性連接其中一訊號收發單元,而第二煞車把手的訊號收發單元及第二驅動組是電性連接另一訊號收發單元。
此外,第二煞車把手40f的訊號收發單元41f並不限於直接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50f的訊號收發單元51f。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煞車把手的訊號收發單元可透過第一煞車把手的訊號收發單元間接地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的訊號收發單元。
接著,請參閱圖8,圖8為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1g的一後卡鉗10g及一前卡鉗20g。
後卡鉗10g例如為油壓式的卡鉗,後卡鉗10g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g、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g、二第一後煞車片13g及二第二後煞車片14g。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g例如是用來帶動後卡鉗10g的二第一後煞車片13g,及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g例如是用來帶動後卡鉗10g的二第二後煞車片14g,以令後卡鉗10g的二第一後煞車片13g及二第二後煞車片14g夾持與後輪同動的煞車盤,來讓後輪減速。
前卡鉗20g例如為油壓式的卡鉗,前卡鉗20g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g及二前煞車片22g。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g例如是用來帶動前卡鉗20g的及二前煞車片22g,以令前卡鉗20g的及二前煞車片22g夾持與前輪同動的煞車盤,來讓前輪減速。
後卡鉗10g及前卡鉗20g用以被自行車1g的一第一煞車把手30g及一第二煞車把手40g所控制。第一煞車把手30g例如為自行車的左煞車把手,而第二煞車把手40g例如為自行車的右煞車把手,且第一煞車把手30g例如為油壓式的煞車把手。
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包含若第一煞車把手30g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30g係透過一後液壓組件50g致動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g,以致動後卡鉗10g,且第一煞車把手30g係透過一前電子驅動組件60g致動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g,以致動前卡鉗20g。
舉例來說,後液壓組件50g例如包含有油管,且其二端分別連接第一煞車把手30g及後卡鉗10g。第一煞車把手30g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31g,前電子驅動組件60g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61g。第一煞車把手30g的訊號收發單元31g電性連接前電子驅動組件60g的訊號收發單元61g。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前電子驅動組件60g與前卡鉗20g之間是透過油路連接,且前電子驅動組件60g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前卡鉗20g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g。
在第一煞車把手30g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g會產生一油壓,此油壓會經由後液壓組件50g傳遞至後卡鉗10g,以致動後卡鉗10g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g,來帶動二第二後煞車片14g夾持後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g的後輪進行減速。此外,在第一煞車把手30g被操作之後,除了會致動後卡鉗10g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g之外,第一煞車把手30g亦會產生一第一致動訊號,此第一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一煞車把手30g的訊號收發單元31g傳遞至前電子驅動組件60g的訊號收發單元61g,以令前電子驅動組件60g致動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g,來帶動二前煞車片22g夾持前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g的前輪進行減速。
接著,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還包含若第二煞車把手40g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g係透過一後電子驅動組件70g致動後卡鉗10g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g。
舉例來說,第二煞車把手40g亦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41g,後電子驅動組件70g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71g。第二煞車把手40g的訊號收發單元41g直接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70g的訊號收發單元71g。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後電子驅動組件70g類似於前電子驅動組件60g,其與後卡鉗10g之間亦是透過油路連接,且後電子驅動組件70g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前卡鉗20g之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g。
在第二煞車把手40g被操作的情況下,第二煞車把手40g會產生一第二致動訊號,此第二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二煞車把手40g的訊號收發單元41g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70g的訊號收發單元71g,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70g致動後卡鉗10g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g,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g夾持後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g的後輪進行減速。
接著,請參閱圖9,圖9為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1h的一後卡鉗10h及一前卡鉗20h。
後卡鉗10h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h、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h、二第一後煞車片13h及二第二後煞車片14h。前卡鉗20h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h及二前煞車片22h。後卡鉗10h及前卡鉗20h用以被自行車1h的一第一煞車把手30h及一第二煞車把手40h所控制。
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包含若第一煞車把手30h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30h係透過一後液壓組件50h致動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h,以致動後卡鉗10h,且第一煞車把手30h係透過一前電子驅動組件60h致動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h,以致動前卡鉗20h。
舉例來說,後液壓組件50h例如包含有油管,且其二端分別連接第一煞車把手30h及後卡鉗10h。第一煞車把手30h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31h,前電子驅動組件60h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61h。第一煞車把手30h的訊號收發單元31h電性連接前電子驅動組件60h的訊號收發單元61h。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前電子驅動組件60h與前卡鉗20h之間是透過油路連接,且前電子驅動組件60h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前卡鉗20h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h。
在第一煞車把手30h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h會產生一油壓,此油壓會經由後液壓組件50h傳遞至後卡鉗10h,以致動後卡鉗10h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h,來帶動二第二後煞車片14h夾持後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h的後輪進行減速。此外,在第一煞車把手30h被操作之後,除了會致動後卡鉗10h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h之外,第一煞車把手30h亦會產生一第一致動訊號,此第一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一煞車把手30h的訊號收發單元31h傳遞至前電子驅動組件60h的訊號收發單元61h,以令前電子驅動組件60h致動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h,來帶動二前煞車片22h夾持前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h的前輪進行減速。
接著,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還包含若是第二煞車把手40h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h係透過一後電子驅動組件70h致動後卡鉗10h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h。
舉例來說,第二煞車把手40h亦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41h,後電子驅動組件70h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71h。第二煞車把手40h的訊號收發單元41h是間接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70h的訊號收發單元71h。詳細來說,第二煞車把手40h的訊號收發單元41h是電性連接第一煞車把手30h的訊號收發單元31h,而透過第一煞車把手30h的訊號收發單元31h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70h的訊號收發單元71h。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後電子驅動組件70h與後卡鉗10h之間亦是透過油路連接,且後電子驅動組件70h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後卡鉗10h的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h。
在第二煞車把手40h被操作的情況下,第二煞車把手40h會產生一第二致動訊號,此第二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二煞車把手40h的訊號收發單元41h傳遞至第一煞車把手30h的訊號收發單元31h,然後再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70h的訊號收發單元71h,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70h致動後卡鉗10h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h,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h夾持後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h的後輪進行減速。
接著,請參閱圖10,圖10為根據本發明第十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1i的一後卡鉗10i及一前卡鉗20i。
後卡鉗10i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i、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i、二第一後煞車片13i及二第二後煞車片14i。前卡鉗20i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i及二前煞車片22i。後卡鉗10i及前卡鉗20i用以被自行車1i的一第一煞車把手30i及一第二煞車把手40i所控制。
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包含若第一煞車把手30i被操作,則第一煞車把手30i除了透過一後液壓組件50i致動後卡鉗10i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i,以致動後卡鉗10i之外,還會透過一前液壓組件60i致動前卡鉗20i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i,以致動前卡鉗20i。
舉例來說,後液壓組件50i例如包含有油管,且其二端分別連接第一煞車把手30i及後卡鉗10i。前液壓組件60i例如包含有油管,且其二端分別連接第一煞車把手30i及前卡鉗20i。
在第一煞車把手30i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30i會產生一油壓,此油壓除了會經由後液壓組件50i傳遞至後卡鉗10i之外,還會經由前液壓組件60i傳遞至前卡鉗20i,以致動後卡鉗10i的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2i,來帶動後卡鉗10i的二第二後煞車片14i夾持後煞車盤,及致動前卡鉗20i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21i,來帶動前卡鉗20i的二前煞車片22i夾持前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i的後輪及前輪進行減速。
接著,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還包含若第二煞車把手40i被操作,則第二煞車把手40i係透過一後電子驅動組件70i致動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i,以致動後卡鉗10i。
舉例來說,第二煞車把手40i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41i,後電子驅動組件70i具有一訊號收發單元71i。第二煞車把手40i的訊號收發單元41i電性連接後電子驅動組件70i的訊號收發單元71i。前述的電性連接可以是有線地電性連接或無線地電性連接。此外,後電子驅動組件70i與後卡鉗10i之間是透過油路連接,且後電子驅動組件70i用以透過油壓致動後卡鉗10i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i。
在第二煞車把手40i被操作的情況下,第二煞車把手40i會產生一致動訊號,此致動訊號會透過第二煞車把手40i的訊號收發單元41i傳遞至後電子驅動組件70i的訊號收發單元71i,以令後電子驅動組件70i致動後卡鉗10i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11i,來帶動二第一後煞車片13i夾持後煞車盤,而對於自行車1i的後輪進行減速。
在前述後卡鉗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及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的實施例中,卡鉗並不限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及二第二後煞車片。在其他實施例中,後卡鉗可僅具有二後煞車片。在這樣的配置之下,二後煞車片可被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或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推動。
接著,請參閱圖11,圖11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電子驅動組件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11所繪示之電子驅動組件100可為前述實施例中的前電子驅動組件或後電子驅動組件。電子驅動組件100包含一電路板110、一馬達120、一螺桿130、一活塞140、一增壓槽體150、一彈性復位件160、一訊號收發單元170、一控制單元180及一電池單元190。
馬達120設置且電性連接電路板110,螺桿130之相對二端分別連接馬達120及活塞140。增壓槽體150具有一增壓腔室151,活塞140及彈性復位件160皆位於增壓腔室151,且彈性復位件160用以提供活塞140朝馬達110移動的一作用力而帶動活塞140復位。增壓腔室151之一端例如透過一油管200與卡鉗(後卡鉗或前卡鉗)連接。
訊號收發單元170、控制單元180及電池單元190皆設置於電路板110。訊號收發單元170及電池單元190透過電路板110電性連接控制單元180,控制單元180透過電路板110電性連接馬達120。當訊號收發單元170接收到致動訊號時,會將致動訊號傳遞給控制單元180。接著,控制單元180會令馬達120驅動螺桿130轉動,使得螺桿130帶動活塞140移動,而於增壓腔室151內產生油壓。然後,此油壓會經由油管200傳遞至卡鉗,而推動卡鉗的二煞車片致動活塞,以令二煞車片夾持煞車盤。
接著,請參閱圖12,圖12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電子驅動組件的方塊示意圖。
圖12之電子驅動組件類似於圖11之電子驅動組件100,二者之間的差別僅在於馬達傳動於活塞的配置不同,以下僅對於二者之間的差異之處進行描述。電子驅動組件包含一變速箱330及一搖臂335。馬達120是透過變速箱330傳動於搖臂335,使得搖臂335帶動活塞140移動,而於增壓槽體150內(如圖12所示)產生油壓。
接著,請參閱圖13及14。圖13為根據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的立體示意圖。圖14為圖13的剖視示意圖。
圖13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400例如為前述的自行車後卡鉗,其用以夾持一煞車盤500。自行車卡鉗包含一殼體410、二第一活塞430、二第二活塞450及二煞車片470。
殼體410具有一第一入油孔411、一第一連通道412、一第一分流道413、一第二分流道414、一第一容置槽415及一第二容置槽416。第一入油孔411連通第一連通道412。第一分流道413之相對二端分別連通第一連通道412及第一容置槽415。第二分流道414之相對二端分別連通第一連通道412及第二容置槽416。由此可知,第一入油孔411、第一連通道412、第一分流道413、第二分流道414、第一容置槽415及第二容置槽416為一組相連通的第一空間417。
此外,殼體410還具有一第二入油孔418、一第二連通道419、一第三分流道420、一第四分流道421、一第三容置槽422及一第四容置槽423。第二入油孔418連通第二連通道419。第三分流道420之相對二端分別連通第二連通道419及第三容置槽422,且第四分流道421之相對二端分別連通第二連通道419及第四容置槽423。由此可知,第二入油孔418、第二連通道419、第三分流道420、第四分流道421、第三容置槽422及第四容置槽423為一組相連通的第二空間424。
殼體410還具有一夾持空間425,第一容置槽415及第三容置槽422位於夾持空間425的一側,且第二容置槽416及第四容置槽423位於夾持空間425的另一側。二第一活塞430分別可活動地位於第一容置槽415及第二容置槽416,且二第二活塞450分別可活動地位於第三容置槽422及第四容置槽423。二煞車片470位於夾持空間425並位於二第一活塞430之間及二第二活塞450之間,並用以受到二第一活塞430及二第二活塞450之推動而夾持煞車盤500。
在自行車卡鉗400中,第一入油孔411與第二入油孔418不連通,故可知第一空間417與第二空間424亦不相連通。
此外,在自行車卡鉗400中,二第一活塞430例如為前述之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二第二活塞450例如為前述之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且二煞車片470例如為前述之二後煞車片。
第一入油孔411例如用以連接一電子驅動組件,且第二入油孔418例如用以連接一液壓組件。電子驅動組件例如為前述之後電子驅動組件,且其配置如圖11或圖12所示,而液壓組件例如為前述之後液壓組件。電子驅動組件之活塞所產生的油壓會經由第一入油孔411傳遞第一容置槽415及第二容置槽416,以分別帶動二第一活塞430推動二煞車片470夾持煞車盤500。此外,後液壓組件所傳遞之油壓會經由第二入油孔418傳遞至第三容置槽422及第四容置槽423,以分別帶動二第二活塞450推動二煞車片470夾持煞車盤500。
在自行車卡鉗400中,第一入油孔411及第二入油孔418並不限於分別用以連接電子驅動組件及液壓組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入油孔411可用以連接液壓組件,而第二入油孔418可用以連接電子驅動組件。或是,第一入油孔411及第二入油孔418可分別用以連接二電子驅動組件或二液壓組件。
接著,請參閱圖15,圖15為根據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600j,用以控制一自行車的一第一卡鉗700j。第一卡鉗700j例如為自行車的後卡鉗,且第一卡鉗700j例如具有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j、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720j及二煞車片730j。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j及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720j用以帶動二煞車片730j夾持與後輪同動的煞車盤。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600j包含一第一煞車把手610j、一液壓組件620j、一電子驅動組件630j及一電致動組件640j。
第一煞車把手610j例如為自行車的左煞車把手。液壓組件620j例如包含有油管,其連接第一煞車把手610j及第一卡鉗700j。當第一煞車把手610j被按壓時,第一煞車把手610j會產生油壓,此油壓會經由液壓組件620j傳遞至第一卡鉗700j,以致動第一卡鉗700j的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720j,而分別帶動二煞車片730j夾持煞車盤。
電子驅動組件630j例如為圖11或圖12所示的電子驅動組件,其與第一卡鉗700j之間例如是透過油路連接。在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電致動組件640j可設置於第一煞車把手610j、電子驅動組件630j或自行車的其他元件。電致動組件640j電性連接電子驅動組件630j,且電致動組件640j可根據一煞車規則令電子驅動組件630j驅動第一卡鉗700j的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j,而帶動二煞車片730j夾持煞車盤。舉例來說,電致動組件640j例如包含有感應器641j,此感應器641j例如用來感應自行車的車速或與前方車輛之距離。煞車規則為感應器641j所感測之自行車的車速大於一設定車速,或感應器641j所感測之與前方車輛之距離小於一設定距離。當感應器641j所感測的數值滿足煞車規則時,會使電子驅動組件630j驅動第一卡鉗700j的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j,而帶動二煞車片730j夾持煞車盤。如此一來,除了可透過手動操作第一煞車把手610j對於自行車煞車之外,在滿足煞車規則的情況下,還可經由電致動組件640j自動對於自行車煞車。
前述之第一卡鉗700j具有二煞車片730j的設置,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卡鉗可具有四煞車片。在這樣的配置之下,其中二煞車片分別可經由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帶動,另二煞車片分別可經由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帶動。
接著,請參閱圖16,圖16為根據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600k,用以控制一自行車的一第一卡鉗700k。第一卡鉗700k例如為自行車的後卡鉗,且第一卡鉗700k例如具有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k、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720k及二煞車片730k。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k及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720k用以帶動二煞車片730k夾持與後輪同動的煞車盤。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600k包含一第一煞車把手610k、一液壓組件620k、一電子驅動組件630k及一電致動組件640k。
第一煞車把手610k、液壓組件620k及第一卡鉗700k之間的連接關係及第一煞車把手610k透過液壓組件620k致動第一卡鉗700k的方式類似於圖15之實施例中的第一煞車把手610j、液壓組件620j及第一卡鉗700k,故不再贅述。
電子驅動組件630k例如為圖11或圖12所示的電子驅動組件,其與第一卡鉗700k之間例如是透過油路連接。在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電致動組件640k可設置於第一煞車把手610k或電子驅動組件630k。電致動組件640k包含彼此電性連接的一開關單元642k及一訊號收發單元643k。開關單元642k用以被第一煞車把手610k觸發。在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開關單元642k與第一煞車把手610k之間可透過油路或線纜連接,來讓開關單元642k是透過油壓或機械的方式被觸發。訊號收發單元643k電性連接開關單元642k及電子驅動組件630k。當第一煞車把手610k被操作時,會觸發開關單元642k,接著訊號收發單元643k會將開關單元642k被觸發的訊號傳遞給電子驅動組件630k。然後,電子驅動組件630k會驅動第一卡鉗700k的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k,而帶動二煞車片730k夾持煞車盤。
由此可知,操作第一煞車把手610k會透過液壓組件620k驅動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720k,且透過電致動組件640k及電子驅動組件630k驅動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k,而令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k及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720k共同帶動二煞車片730k夾持煞車盤,以加強第一卡鉗700k的制動力。
接著,請參閱圖17,圖17為根據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600m,用以控制一自行車的一第一卡鉗700m及一第二卡鉗800m。第一卡鉗700m例如為自行車的後卡鉗,且第一卡鉗700m例如具有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m及二煞車片720m。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m用以帶動二煞車片720m夾持與後輪同動的煞車盤。第二卡鉗800m例如為自行車的前卡鉗,且第二卡鉗800m例如具有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810m及二煞車片820m。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810m用以帶動二煞車片820m夾持與前輪同動的煞車盤。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600m包含一第一煞車把手610m、一液壓組件620m、一電子驅動組件630m及一電致動組件640m。
第一煞車把手610m、液壓組件620m及第一卡鉗700m之間的連接關係及第一煞車把手610m透過液壓組件620m致動第一卡鉗700m的方式類似於圖15之實施例中的第一煞車把手610j、液壓組件620j及第一卡鉗700m,故不再贅述。
電子驅動組件630m例如為圖11或圖12所示的電子驅動組件,其與第二卡鉗800m之間例如是透過油路連接。在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電致動組件640m可設置於第一煞車把手610m、電子驅動組件630m或自行車的其他元件。電致動組件640m電性連接電子驅動組件630m,且電致動組件640m可根據一煞車規則令電子驅動組件630m驅動第二卡鉗800m的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810m,而帶動二煞車片820m夾持煞車盤。舉例來說,電致動組件640m例如包含有感應器641m,此感應器641m例如用來感應自行車的車速或與前方車輛之距離。煞車規則為感應器641m所感測之自行車的車速大於一設定車速,或感應器641m所感測之與前方車輛之距離小於一設定距離。當感應器641m所感測的數值滿足煞車規則時,會使電子驅動組件630m驅動第二卡鉗800m的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810m,而帶動二煞車片820m夾持煞車盤。
接著,請參閱圖18,圖18為根據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600n,用以控制一自行車的一第一卡鉗700n及一第二卡鉗800n。第一卡鉗700n例如為自行車的後卡鉗,且第一卡鉗700n例如具有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n及二煞車片720n。二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710n用以帶動二煞車片720n夾持與後輪同動的煞車盤。第二卡鉗800n例如為自行車的前卡鉗,且第二卡鉗800n例如具有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810n及二煞車片820n。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810n用以帶動二煞車片820n夾持與前輪同動的煞車盤。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600n包含一第一煞車把手610n、一液壓組件620n、一第二煞車把手650n、一電子驅動組件630n及一電致動組件640n。
第一煞車把手610n、液壓組件620n及第一卡鉗700n之間的連接關係及第一煞車把手610n透過液壓組件620n致動第一卡鉗700n的方式類似於圖15之實施例中的第一煞車把手610j、液壓組件620j及第一卡鉗700n,故不再贅述。
電子驅動組件630n例如為圖11或圖12所示的電子驅動組件,其與第二卡鉗800n之間例如是透過油路連接。在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電致動組件640n可設置於第二煞車把手650n或電子驅動組件630n。電致動組件640n包含彼此電性連接的一開關單元642n及一訊號收發單元643n。開關單元642n用以被第二煞車把手650n觸發。在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開關單元642n與第二煞車把手650n之間可透過油路或線纜連接,來讓開關單元642n透過油壓或機械的方式被觸發。訊號收發單元643n電性連接開關單元642n及電子驅動組件630n。當第二煞車把手650n被操作時,會觸發開關單元642n,接著訊號收發單元643n會將開關單元642n被觸發的訊號傳遞給電子驅動組件630n。然後,電子驅動組件630n會驅動第二卡鉗800n的二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810n,而帶動二煞車片820n夾持煞車盤。
在上述有述及煞車把手與卡鉗之間透過液壓組件之油管連接的實施例中,煞車把手與卡鉗之間並非完全經由油管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僅液壓組件與卡鉗之間經由油路連接。在這樣的配置之下,液壓組件可還包含有增壓槽體及位於增壓槽體的增壓活塞,且煞車把手是經由纜線連接於增壓活塞。當煞車把手被操作時,會透過纜線連動活塞而於增壓槽體內產生油壓,且此油壓會經由油路傳遞至卡鉗。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及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由於第一煞車把手在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會致動前卡鉗及後卡鉗,故被操作的第一煞車把手可對於自行車的前、後輪進行煞車,以降低前、後輪之間的輪速差,進而增加騎乘自行車的安全性。
此外,藉由在第一煞車把手被操作之後,第一煞車把手係先致動後卡鉗的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然後才致動前卡鉗的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可降低自行車翻車的機率,以進一步提升騎乘自行車的安全性。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諸項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a、1b、1c、1d、1e、1f、1g、1h、1i:自行車
10、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後卡鉗
11、11a、11b、11c、11d、11e: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
11f、11g、11h、11i: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
12、12a、12b、12c: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
12f、12g、12h、12i: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
13、13a、13b、13c、13d:第一後煞車片
13e、13f、13g、13h、13i:第一後煞車片
14、14a、14b、14c、14f、14g、14h、14i:第二後煞車片
20、20a、20b、20c、20d、20e、20f、20g、20h、20i:前卡鉗
21、21a、21b、21c、21d:前煞車片致動活塞
21e、21f、21g、21h、21i:前煞車片致動活塞
22、22a、22b、22c、22d:前煞車片
22e、22f、22g、22h、22i:前煞車片
30、30a、30b、30c、30d:第一煞車把手
30e、30f、30g、30h、30i:第一煞車把手
31、31a、31b、31c、31d、31e、31f、31g、31h:訊號收發單元
41b、41c、41d、41e、41f、41g、41h、41i:訊號收發單元
40、40a、40b、40c、40d:第二煞車把手
40e、40f、40g、40h、40i:第二煞車把手
50、50a、50b、50c、50d、50e、50f:後電子驅動組件
70g、70h、70i:後電子驅動組件
51、51a、51b、51c、51d、51e、51f:訊號收發單元
60、60d、60e、60f、60i:前液壓組件
70、70a、70b、70c、50g、50h、50i:後液壓組件
60a、60b、60c、60g、60h:前電子驅動組件
61a、61b、61c、61g、61h、71g、71h、71i:訊號收發單元
52f:第一驅動組
53f:第二驅動組
100:電子驅動組件
110:電路板
120:馬達
130:螺桿
140:活塞
150:增壓槽體
151:增壓腔室
160:彈性復位件
170:訊號收發單元
180:控制單元
190:電池單元
330:變速箱
335:搖臂
400:自行車卡鉗
500:煞車盤
410:殼體
411:第一入油孔
412:第一連通道
413:第一分流道
414:第二分流道
415:第一容置槽
416:第二容置槽
417:第一空間
418:第二入油孔
419:第二連通道
420:第三分流道
421:第四分流道
422:第三容置槽
423:第四容置槽
424:第二空間
425:夾持空間
430:第一活塞
450:第二活塞
470:煞車片
600j、600k、600m、600n: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
610j、610k、610m、610n:第一煞車把手
620j、620k、620m、620n:液壓組件
630j、630k、630m、630n:電子驅動組件
640j、640k、640m、640n:電致動組件
641j、641m:感應器
642k、642n:開關單元
643k、643n:訊號收發單元
650n:第二煞車把手
700j、700k、700m、700n:第一卡鉗
710j、710k、710m、710n:第一煞車片致動活塞
720j、720k: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
730j、730k、720m、720n:煞車片
800m、800n:第二卡鉗
810m、810n:第二煞車片致動活塞
820m、820n:煞車片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圖10為根據本發明第十實施例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自行車的方塊示意圖。
圖11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電子驅動組件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12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所適用之電子驅動組件的方塊示意圖。
圖13為根據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的立體示意圖。
圖14為圖13的剖視示意圖。
圖15為根據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圖16為根據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圖17為根據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圖18為根據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1:自行車
10:後卡鉗
11: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
12: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
13:第一後煞車片
14:第二後煞車片
20:前卡鉗
21:前煞車片致動活塞
22:前煞車片
30:第一煞車把手
31:訊號收發單元
40:第二煞車把手
50:後電子驅動組件
51:訊號收發單元
60:前液壓組件
70:後液壓組件
Claims (34)
- 一種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的一後卡鉗及一前卡鉗,包含:若該自行車的一第一煞車把手被操作,則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及該前卡鉗,其中該第一煞車把手透過一後電子驅動組件或一前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後卡鉗及該前卡鉗之其中一者;以及若該自行車的一第二煞車把手被操作,則該第二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在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及該前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後卡鉗,在該第二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二煞車把手係透過一後液壓組件致動該後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後卡鉗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及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後卡鉗,該第二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液壓組件致動該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後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前卡鉗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在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前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一前液壓組件致動該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前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 前卡鉗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在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前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前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前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在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及該前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後卡鉗,在該第二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二煞車把手係透過一後液壓組件及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後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後卡鉗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及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後卡鉗,該第二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液壓組件致動該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且該第二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後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第二煞車把手可以一第一操作行程及大於該第一操作行程的一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若該第二煞車把手以該第一操作行程被操作,則該第二煞車把手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若該第二煞車把手以該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則該第二煞車把手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且該第二煞車把手透過該後液壓組件致動該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 第二煞車把手可以一第一操作行程及大於該第一操作行程的一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若該第二煞車把手以該第一操作行程被操作,則該第二煞車把手透過該後液壓組件致動該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若該第二煞車把手以該第二操作行程被操作,則該第二煞車把手透過該後液壓組件致動該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且該第二煞車把手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前卡鉗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在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前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前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前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第一煞車把手直接電性連接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該第二煞車把手直接電性連接該後電子驅動組件,或透過該第一煞車把手電性連接該後電子驅動組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在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及該前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後卡鉗,在該第二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二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後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後卡鉗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後卡鉗,該第二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 動該後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後卡鉗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及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且該後電子驅動組件包含一第一驅動組及一第二驅動組,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該第一驅動組致動該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後卡鉗,該第二煞車把手係透過該第二驅動組致動該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後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前卡鉗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在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前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一前液壓組件致動該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前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第一煞車把手直接電性連接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該第二煞車把手直接電性連接該後電子驅動組件,或透過該第一煞車把手電性連接該後電子驅動組件。
- 一種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的一後卡鉗及一前卡鉗,包含:若該自行車的一第一煞車把手被操作,則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及該前卡鉗;以及若該自行車的一第二煞車把手被操作,則該第二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 其中在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及該前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一後液壓組件致動該後卡鉗,在該第二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二煞車把手透過係一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後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後卡鉗具有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及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液壓組件致動該二第二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後卡鉗,該第二煞車把手係透過該後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第一後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後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前卡鉗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在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前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一前電子驅動組件致動該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前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第二煞車把手直接電性連接該後電子驅動組件,或透過該第一煞車把手電性連接該後電子驅動組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其中該前卡鉗具有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在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前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一煞車把手係透過一前液壓組件致動該二前煞車片致動活塞,以致動該前卡鉗。
- 一種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自行車的一後卡鉗及一前卡鉗,包含: 若該自行車的一第一煞車把手被操作,則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及該前卡鉗;以及若該自行車的一第二煞車把手被操作,則該第二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其中在該第一煞車把手致動該後卡鉗及該前卡鉗的步驟中,該第一煞車把手是先致動該後卡鉗,然後才致動該前卡鉗。
- 一種自行車卡鉗,用以夾持一煞車盤,包含:一殼體,具有一第一入油孔、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一第二入油孔、一第三容置槽、一第四容置槽及一夾持空間,該第一油入口連通該第一容置槽及該第二容置槽,該第二油入口連通該第三容置槽及該第四容置槽,該第一入油孔與該第二入油孔不連通,該第一容置槽及該第三容置槽位於該夾持空間的一側,該第二容置槽及該第四容置槽位於該夾持空間之另一側;二第一活塞,分別可活動地位於該第一容置槽及該第二容置槽;二第二活塞,分別可活動地位於該第三容置槽及該第四容置槽;以及二煞車片,位於該夾持空間並位於該二第一活塞之間及該二第二活塞之間,並用以受到該二第一活塞及該二第二活塞之推動而夾持該煞車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其中該第一入油孔及該第二入油孔之其一用以連接一電子驅動組件,該第一入油孔及該第二入油孔之另一用以連接一液壓組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其中該第一入油孔及該第二入油孔分別用以連接二電子驅動組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其中該第一入油孔及該第二入油孔分別用以連接二液壓組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其中該殼體更具有一第一連通道、一第一分流道、一第二分流道、一第二連通道、一第三分流道及第四分流道,該第一連通道連通該第一入油孔,該第一分流道之相對二端分別連通該第一連通道及該第一容置槽,該第二分流道之相對二端分別連通該第一連通道及該第二容置槽,該第二連通道連通該第二入油孔,該第三分流道之相對二端分別連通該第二連通道及該第三容置槽,該第四分流道之相對二端分別連通該第二連通道及該第四容置槽。
- 一種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用以控制一自行車的一第一卡鉗及一第二卡鉗,包含:一第一煞車把手;一液壓組件,連接該第一煞車把手及該第一卡鉗;一電子驅動組件,用以連接該第一卡鉗或該第二卡鉗;以及一電致動組件,電性連接該電子驅動組件,該電致動組件用以令該電子驅動組件驅動該第一卡鉗或該第二卡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其中該電致動組件設置於該第一煞車把手或該電子驅動組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更包含一第二煞車把手,該電子驅動組件用以連接該第二卡鉗,該電致動組件 設置於該第二煞車把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其中該電致動組件包含一開關單元及一訊號收發單元,該開關單元用以被該第一煞車把手觸發,該訊號收發單元電性連接該開關單元及該電子驅動組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更包含一第二煞車把手,該電子驅動組件用以連接該第二卡鉗,該電致動組件包含一開關單元及一訊號收發單元,該開關單元用以被該第二煞車把手觸發,該訊號收發單元電性連接該開關單元及該電子驅動組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其中該電致動組件包含一感測器,該感測器電性連接該電子驅動組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其中該電致動組件根據一煞車規則令該電子驅動組件驅動該第一卡鉗或該第二卡鉗。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24289A TWI707795B (zh) | 2019-07-10 | 2019-07-10 | 自行車卡鉗、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及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 |
CN201911180915.4A CN112208698B (zh) | 2019-07-10 | 2019-11-27 | 自行车卡钳、自行车卡钳控制系统及自行车卡钳控制方法 |
US16/913,451 US11975797B2 (en) | 2019-07-10 | 2020-06-26 | Bicycle caliper, bicycle caliper control method, and bicycle caliper control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24289A TWI707795B (zh) | 2019-07-10 | 2019-07-10 | 自行車卡鉗、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及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07795B true TWI707795B (zh) | 2020-10-21 |
TW202102388A TW202102388A (zh) | 2021-01-16 |
Family
ID=74047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24289A TWI707795B (zh) | 2019-07-10 | 2019-07-10 | 自行車卡鉗、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及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75797B2 (zh) |
CN (1) | CN112208698B (zh) |
TW (1) | TWI7077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2104358A (ja) * | 2020-12-28 | 2022-07-08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システム |
TWI809628B (zh) * | 2021-12-28 | 2023-07-21 |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煞車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900338Y (zh) * | 2006-05-11 | 2007-05-16 | 刘昊彦 | 一种自行车刹车同步装置 |
CN201086643Y (zh) * | 2007-09-14 | 2008-07-16 | 崔素雅 |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子刹车装置 |
CN201559783U (zh) * | 2009-11-03 | 2010-08-25 | 上海市钟山高级中学 | 一种线闸式自行车前后同步刹车装置 |
CN201890334U (zh) * | 2010-11-15 | 2011-07-06 | 梁志峰 | 一键线控同步双刹车调节器 |
TW201536621A (zh) * | 2014-03-27 | 2015-10-01 | Lu Chun Ming | 車輛煞車連動及電控裝置 |
TW201634333A (zh) * | 2015-01-12 | 2016-10-0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及刹車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74867A (en) * | 1977-09-26 | 1979-11-20 | Itt Industries, Inc. | Brake force regulator for a motorcycle hydraulic brake system |
DE69110077T2 (de) * | 1990-03-20 | 1995-10-19 | Honda Motor Co Ltd | Bremsanlage für ein Motorrad. |
JP3231169B2 (ja) * | 1993-12-30 | 2001-11-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2輪車用制動装置 |
US5971499A (en) * | 1997-02-25 | 1999-10-26 | Robert G. Stuttgen | Hydromechanically regulated vehicle brake system |
JPH10236375A (ja) * | 1997-03-03 | 1998-09-08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2輪車用制動装置 |
JP4070324B2 (ja) * | 1998-10-15 | 2008-04-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制動装置 |
JP4070323B2 (ja) * | 1998-10-15 | 2008-04-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制動装置 |
JP4446504B2 (ja) * | 1998-10-26 | 2010-04-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制動装置 |
DE19954611B4 (de) * | 1998-11-17 | 2013-04-11 | Honda Giken Kogyo K.K. | Fahrzeug-Bremsvorrichtung |
JP4526135B2 (ja) * | 1999-03-17 | 2010-08-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前後輪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
US6206151B1 (en) * | 1999-04-17 | 2001-03-27 | Shimano, Inc. | Ventilated pad for a bicycle disc brake |
DE10237102A1 (de) * | 2002-08-13 | 2004-02-26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Integralbremsanlage für Motorräder |
CN1285475C (zh) * | 2002-12-31 | 2006-11-22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油压连动刹车装置 |
US6986410B2 (en) * | 2003-06-10 | 2006-01-17 | Leisure Products, Inc. | Multiple feed brake caliper |
JP4649352B2 (ja) * | 2005-03-17 | 2011-03-09 |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ブレーキ制御装置およびブレーキ制御方法 |
TW200730741A (en) * | 2005-12-29 | 2007-08-16 | Hb Performance Systems Inc | High thermal transfer caliper |
US7695074B2 (en) * | 2006-05-26 | 2010-04-13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Single apply hand and foot control braking system for an all-terrain vehicle |
US20090200128A1 (en) * | 2008-02-07 | 2009-08-13 | Shimano Inc. | Hydraulic disc brake caliper with one way plumbing |
US8534428B2 (en) * | 2009-07-06 | 2013-09-17 | Shimano Inc. | One piece hydraulic disc brake caliper with one way plumbing |
CN102050187B (zh) * | 2009-11-11 | 2013-02-20 | 洪铭泽 | 刹车装置及其刹车系统 |
US11390355B1 (en) * | 2009-12-15 | 2022-07-19 | Syscend, Inc. | Hydraulic brake system and apparatus |
ITPD20110154A1 (it) * | 2011-05-13 | 2012-11-14 | Freni Brembo Spa | Pinza flottante per freno a disco |
CN202358270U (zh) * | 2011-11-24 | 2012-08-01 | 王斯如 | 一种自行车的刹车系统 |
DE102013213324A1 (de) * | 2013-06-03 | 2014-12-04 |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 Bremsbetätigungssystem |
TWM473973U (zh) * | 2013-11-28 | 2014-03-11 | zhi-yang Chen | 車用煞車卡鉗結構 |
ITTO20131050A1 (it) * | 2013-12-19 | 2015-06-20 | Freni Brembo Spa | Dispositivo attuatore per freni a controllo automatico |
ITTO20131049A1 (it) * | 2013-12-19 | 2015-06-20 | Freni Brembo Spa | Impianto frenante a controllo automatico |
CN203864902U (zh) * | 2014-05-29 | 2014-10-08 | 宁波科达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 | 组合式手刹制动装置 |
DE102014210382A1 (de) * | 2014-06-03 | 2015-12-03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zur Verteilung einer Bremskraft und Bremseinrichtung |
US9453546B2 (en) * | 2014-08-28 | 2016-09-27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ing system |
EP3259177B1 (en) * | 2015-02-18 | 2018-12-12 | Alter Ego S.a.s. | A brake caliper assembly and an associated support structure for disk brakes |
JP6420199B2 (ja) * | 2015-04-28 | 2018-11-07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装置 |
JP2017001635A (ja) * | 2015-06-16 | 2017-01-05 | ローベルト ボッシュ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 車体挙動制御装置及び車体の挙動の制御方法 |
JP6214601B2 (ja) * | 2015-07-27 | 2017-10-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自動ブレーキ装置 |
ITUB20152710A1 (it) * | 2015-07-31 | 2017-01-31 | Freni Brembo Spa | Impianto frenante per veicoli, in particolare cicli e motocicli, e metodo di attuazione di un impianto frenante per veicoli |
KR102481967B1 (ko) * | 2015-09-22 | 2022-12-29 | 에이치엘만도 주식회사 | 전자식 캘리퍼 브레이크 |
US10486658B2 (en) * | 2016-04-21 | 2019-11-26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GB2550905A (en) * | 2016-05-27 | 2017-12-06 | Airbus Operations Ltd | Secure communications |
US10137874B2 (en) * | 2016-08-08 | 2018-11-27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Brake pedal emulator of a brake-by-wire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
TWM555316U (zh) * | 2016-12-23 | 2018-02-11 | Jieh Jia Enterprise Co Ltd | 電子式煞車卡鉗 |
JP6446481B2 (ja) * | 2017-01-18 | 2018-12-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
CN206797599U (zh) * | 2017-05-12 | 2017-12-26 | 东莞市炫斯臻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式电动车刹车系统 |
CN206972639U (zh) * | 2017-07-06 | 2018-02-06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控制阀 |
US11267528B2 (en) * | 2017-10-20 | 2022-03-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device and brake system |
TW201918644A (zh) * | 2017-11-06 | 2019-05-16 |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 模組式煞車卡鉗 |
IT201800002543A1 (it) * | 2018-02-09 | 2019-08-09 | Freni Brembo Spa | Impianto frenante per veicoli, in particolare cicli e motocicli, e metodo di attuazione di un impianto frenante per veicoli |
JP6960375B2 (ja) * | 2018-05-23 | 2021-11-05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システム |
US10882584B2 (en) * | 2018-08-27 | 2021-01-05 | Shimano Inc. |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
US10913510B2 (en) * | 2019-03-06 | 2021-02-09 | Sram, Llc | Braking system for a bicycle |
JP2022104358A (ja) * | 2020-12-28 | 2022-07-08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システム |
-
2019
- 2019-07-10 TW TW108124289A patent/TWI707795B/zh active
- 2019-11-27 CN CN201911180915.4A patent/CN112208698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26 US US16/913,451 patent/US1197579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900338Y (zh) * | 2006-05-11 | 2007-05-16 | 刘昊彦 | 一种自行车刹车同步装置 |
CN201086643Y (zh) * | 2007-09-14 | 2008-07-16 | 崔素雅 |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子刹车装置 |
CN201559783U (zh) * | 2009-11-03 | 2010-08-25 | 上海市钟山高级中学 | 一种线闸式自行车前后同步刹车装置 |
CN201890334U (zh) * | 2010-11-15 | 2011-07-06 | 梁志峰 | 一键线控同步双刹车调节器 |
TW201536621A (zh) * | 2014-03-27 | 2015-10-01 | Lu Chun Ming | 車輛煞車連動及電控裝置 |
TW201634333A (zh) * | 2015-01-12 | 2016-10-0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及刹車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02388A (zh) | 2021-01-16 |
CN112208698A (zh) | 2021-01-12 |
US11975797B2 (en) | 2024-05-07 |
CN112208698B (zh) | 2023-02-21 |
US20210009231A1 (en) | 2021-0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07795B (zh) | 自行車卡鉗、自行車卡鉗控制系統及自行車卡鉗控制方法 | |
EP2463164B1 (en) | Brake device for motorcycle | |
CN110435804B (zh) | 自行车的防锁死刹车机构 | |
EP2512908B1 (en) | Apparatus for braking a vehicle | |
US6651790B2 (en) | Hydraulic balanced braking system | |
US20140166411A1 (en) | Repair kit for brake system and apparatus | |
KR970065265A (ko) | 차량용 전후 연동 브레이크장치 | |
TW201912465A (zh) | 液壓煞車系統及其控制裝置 | |
JP3513691B2 (ja) |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 |
TWI793794B (zh) | 自行車煞車把手 | |
TWI296254B (en) | Structure of manual brakes in single side for a motorcycle | |
JPH06305474A (ja) | 自動二輪車用制動装置 | |
JPH10331884A (ja) |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 |
TWI699307B (zh) | 自行車煞車把手 | |
US10935094B2 (en) | Wear warning device and warning system | |
JP3491220B2 (ja) |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二系統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 |
KR101327360B1 (ko) | 차량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 |
JP6137704B2 (ja) |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 |
JP6703963B2 (ja) | ブレーキキャリパー | |
EP2896554B1 (en) | Auxiliary device for hydraulic brake assembly | |
JPH10218067A (ja) |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二系統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 |
TW201408536A (zh) | 油壓剎車把手裝置 | |
JP3911650B2 (ja) | 二輪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 |
GB2359350A (en) | Cycle brakes | |
JPH11189189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