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TWI707558B - 使用者設備及進行重傳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者設備及進行重傳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7558B
TWI707558B TW108128332A TW108128332A TWI707558B TW I707558 B TWI707558 B TW I707558B TW 108128332 A TW108128332 A TW 108128332A TW 108128332 A TW108128332 A TW 108128332A TW I707558 B TWI707558 B TW I7075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transmission
retransmissions
user equipment
processor
hybrid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8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0281A (zh
Inventor
汪海瀚
簡均哲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ublication of TW202010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0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7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755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42Form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6Go-back-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使用者設備及進行重傳之方法被揭露。該使用者設備決定包含複數個重傳的一重傳序列。該使用者設備在一時槽或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配置該重傳序列,其中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其中之至少一者被配置給該複數個重傳其中至少二個。然後,該使用者設備傳送該複數個重傳至一基地台。

Description

使用者設備及進行重傳之方法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關於一種使用者設備及進行重複傳送(repetition,以下簡稱「重傳」)之方法。更具體而言,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關於一種在一時槽(time slot)中一使用者設備傳送複數次重傳的方法。
在某些無線通訊系統中,當一使用者設備欲進行上行鏈路傳送(例如:關於實體上行鏈路分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傳送)時,使用者設備可透過進行重複傳送來確保接收方(例如:一基地台)可以順利地解碼出正確的上行鏈路資料,進而提升無線通訊系統之可靠度(reliability)。第1圖例示了一種傳統的上行鏈路重傳的示意圖。參照第1圖,若一使用者設備在一時槽10內傳送一上行鏈路重傳R1(即原始的傳送),則其只能在緊鄰時槽10的下一個時槽11內才傳送重傳R2(即真正的第一次重傳)。這是因為傳統的上行鏈路重傳受限於同一時槽中不能傳送複數次重傳的規定。因此,如第1圖所示,若該使用者設備使用時槽10的時點106與107來傳送上行鏈路重傳R1,則其通常必須使用時槽11的時點116與117來傳送上行鏈路重傳R2。因此,雖然傳統的上行鏈路重傳技術能提升系統可靠度,但也相對增加了系統延遲。有鑑於此,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需要一種能夠改善傳統的上行鏈路重傳之技術。
為了至少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使用者設備。該使用者設備可包含一處理器以及與該處理器電性連接的一收發器。該處理器可用以決定一重傳序列(repetition sequence),其中該重傳序列包含複數個重傳。該處理器還可用以在一時槽或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配置該重傳序列,其中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其中之至少一者被配置給該複數個重傳其中至少二個。該收發器可用以傳送該複數個重傳至該基地台。
為了至少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進行重傳之方法。該方法可包含以下步驟:一使用者設備決定一重傳序列,其中該重傳序列包含複數個重傳;該使用者設備在一時槽或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配置該重傳序列,其中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其中之至少一者被配置給該複數個重傳其中至少二個;以及該使用者設備傳送該複數個重傳至一基地台。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被配置為能夠在一時槽中傳送多個重傳(至少二個重傳)。因此,相較於只能在一個時槽中傳送一次重傳的傳統的上行鏈路重傳技術,本發明的實施例實現了在維持系統可靠性的情況下降低系統延遲,故有效地改善了傳統的上行鏈路重傳技術的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整體地敘述了本發明的核心概念,並涵蓋了本發明可解決的問題、可採用的手段以及可達到的功效,以提供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對本發明的基本理解。然而,應理解,發明內容並非有 意概括本發明的所有實施例,而僅是以一簡單形式來呈現本發明的核心概念,以作為隨後詳細描述的一個引言。
如下所示:
10、11‧‧‧時槽
100、101、...、119‧‧‧時點
2‧‧‧無線通訊系統
21‧‧‧使用者設備
211‧‧‧處理器
212‧‧‧收發器
22‧‧‧基地台
5‧‧‧時槽
500、501、...、519‧‧‧時點
6‧‧‧時槽
600、601、...、619‧‧‧時點
9‧‧‧進行重傳之方法
901、902、903‧‧‧步驟
D‧‧‧上行鏈路符元
F‧‧‧彈性符元
HA‧‧‧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
ID0、ID1、ID2、ID3‧‧‧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識別
R1、R2、R3、R4、...、Rn‧‧‧重傳
R11、R12、R21、R22、R31、R32、R41、R42‧‧‧重傳
RS‧‧‧重傳序列
RV0、RV0_1、RV0_2、RV1、RV2、RV3、RV3_1、RV3_2‧‧‧冗餘版本
t0、t1、...、t24‧‧‧時點
U‧‧‧上行鏈路符元
UT‧‧‧上行鏈路傳輸
第1圖例示了一種傳統的上行鏈路重傳的示意圖。
第2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一種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第3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如何配置一重傳序列的示意圖。
第4A-4C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當一個重傳的某個對應符元位置在時槽中不可用時,如何配置該重傳的示意圖。
第5A-5C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當一個重傳橫跨一時槽邊界時,如何配置該重傳的示意圖。
第6A-6D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根據不同的預設規則針對複數個重傳進行冗餘版本映射(Redundancy Version mapping,RV mapping)的示意圖。
第7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根據混合式自動重送確認(HARQ ACK)而停止剩餘的重傳的示意圖。
第8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複數個重傳對應到同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HARQ process)的示意圖。
第9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一種進行重傳的方法的示意圖。
以下所述各種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只能在所述的環境、應用、結構、流程或步驟方能實施。於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的元件皆已省略。於圖式中,各元件的尺寸以及各元件之間的比例僅是範例,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除了特別說明之外,在以下內容中,相同(或相近)的元件符號可對應至相同(或相近)的元件。
本案各圖示中所描繪之時槽長度、時槽中之符元配置(symbol allocation)、週期長度、冗餘版本等內容僅是為了便於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舉例,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明。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8年8月10日在美國專利與商標局提出申請之名稱為「低延遲配置允諾傳輸(LOW LATENCY CONFIGURED GRANT TRANSMISSION)之第62/716,989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之優先權及權利,且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第2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一種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圖。第2圖所示內容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而非為了限制本發明。
參照第2圖,無線通訊系統2可以是有關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或新無線電(New Radio,NR)等行動通訊網路的無線通訊系統。無線通訊系統2可包含一或多個使用者設備21、一或多個基地台22以及一核心網路(圖中未繪示)。每一個使用者設備21可基本包含一處理器211以及與處理器211電性連接的一收發器212。處理器211與收發器212之間的電性連接可以是直接的(即沒有透過其他元件而彼此連接)或是間接的(即透過其他元件而彼此連接)。根據不同的需求,基地台22可以是各種 類型的基地台,例如但不限於:大型基地台(Macrocells)、微型基地台(Microcells)或特微型基地台(Picocells)等。基地台22的架構可以包含一個集中單元(Centralized Unit,CU)及/或一或多個分布單元(Distributed Unit,DU)。使用者設備21可以是支援無線通訊系統2所採用之無線通訊標準的電子裝置,例如但不限於:行動電話、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產品。
處理器211可以是具備訊號處理功能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或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等。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是一種可程式化的特殊積體電路,其具有運算、儲存、輸出/輸入等能力,且可接受並處理各種編碼指令,藉以進行各種邏輯運算與算術運算,並輸出相應的運算結果。處理器211可被編程以解釋各種指令,以處理使用者設備21中的資料並執行各項運算程序或程式。
收發器212可以是由一傳送器(transmitter)和一接收器(receiver)所構成,且可包含例如但不限於:天線、放大器、調變器、解調變器、偵測器、類比至數位轉換器、數位至類比轉換器等通訊元件。收發器212可以用以讓使用者設備21與外部的裝置進行通訊並交換資料。舉例而言,如第2圖所示,使用者設備21的收發器212可以與基地台22進行通訊,例如傳送複數個重傳R1、R2、...、Rn至基地台22。
第3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如何配置一重傳序列的示意圖。第3圖所示內容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而非為了限制本發明。
同時參照第2圖及第3圖,作為一個範例,處理器211可用以決定一重傳序列RS及其起始時點。接著,處理器211可根據重傳序列RS與二 個連續的時槽10與11及其符元配置而決定重傳R1與重傳R2在時槽10中的傳輸時點(transmission occasion),其中時槽10和時槽11各自包含多個時點,且每一時點相當於是一個符元之時間長度。舉例而言,如第3圖所示,假設重傳序列RS包含一重傳R1以及一重傳R2,起始時點為時點102,則處理器211可將時點102、103、104、105決定為重傳R1的傳輸時點,且將時點106、107、108、109決定為重傳R2的傳輸時點。在決定了重傳R1以及重傳R2的傳輸時點之後,處理器211還可根據一冗餘版本序列針對重傳R1以及重傳R2進行一冗餘版本映射。舉例而言,假設該冗餘版本序列為「RV0 RV2 RV1 RV3」,則處理器211可針對重傳R1的傳輸時點(即時點102、103、104、105)配置一冗餘版本「RV0」,且針對重傳R2的傳輸時點(即時點106、107、108、109)配置一冗餘版本「RV2」。根據處理器211的上述配置,收發器212便可在時點102、103、104、105上使用冗餘版本「RV0」以傳送重傳R1至基地台22,以及在時點106、107、108、109上使用冗餘版本「RV2」以傳送重傳R2至基地台22。據此,使用者設備21可在單一個時槽10內傳送二個重傳,且在一時槽內可應用二種冗餘版本。
如第3圖所示,假設無線通訊系統2中上行鏈路的一傳輸週期被配置為二十個時點(也就是二個時槽),則收發器212將在單一傳輸週期內傳送重傳R1以及重傳R2。在某些實施例中,假設無線通訊系統2中上行鏈路的一傳輸週期被配置為八個時點以下(例如二個、四個、六個、八個時點),則收發器212將需要橫跨複數個傳輸週期來傳送重傳R1以及重傳R2。
在某些實施例中,處理器211可以根據關於上行鏈路的一資源配置來決定重傳序列RS及其起始時點,其中該資源配置是收發器212預先 自基地台22接收的。該資源配置可包含例如但不限於:一起始符元長度指示值(Starting symbol Length Indication Value,SLIV)、一傳輸週期長度、一重傳次數、一或多冗餘版本序列(RV sequence)等,其中該起始符元長度指示值可用以指示重傳之起始時點及時長。在某些實施例中,當使用者設備21與基地台22之間的上行鏈路傳輸是採用配置允諾/無允諾(configured grant/grant-free)的模式時,該資源配置可被基地台22夾帶於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號中以傳送至收發器212。在某些實施例中,當使用者設備21與基地台22之間的上行鏈路傳輸是採用動態允諾(dynamic grant)的模式時,該資源配置可被基地台22夾帶於一下行鏈路控制訊號(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以傳送至收發器212,且當該下行鏈路控制訊號無法夾帶完整之該資源配置時,基地台22可將該資源配置分配至該下行鏈路控制訊號及一無線資源控制訊號來協力傳送。
在某些實施例中,處理器211可根據該起始符元長度指示值以及該重傳次數決定該複數個重傳之每一者的時長或重傳序列RS的總時長,進而決定重傳序列RS及其起始時點。舉例而言,該起始符元長度指示值中可包含二個參數「S」以及「L」,其表示重傳序列的起始時點為時槽的第「S」個時點,且持續時長為「L」個時點。以第3圖為例,當「S=0」且「L=8」時,重傳序列RS的起始時點可改為時槽10的時點100,且持續時長為8個時點;再舉例而言,當「S=2」且「L=8」時,重傳序列RS的起始時點可如第3圖所示般為時槽10的時點102,且持續時長為8個時點。假設該重傳次數由一參數「repK」進行表示。當「L mod repK=m」且「m≠0」 時,處理器211可將前「m」個重傳的時長決定為「
Figure 108128332-A0101-12-0007-1
」個時點,並將剩 餘重傳的時長決定為「
Figure 108128332-A0101-12-0008-2
」個時點。當「L mod repK=0」時,處理器 211則可將每個重傳之時長皆決定為「
Figure 108128332-A0101-12-0008-3
」個時點。再舉例而言,該起始符 元長度指示值中同樣可包含二個參數「S」以及「L」,且參數「S」同樣表示重傳序列的起始時點為時槽的第「S」個時點,惟不同之處在於參數「L」表示每一個重傳的時長為「L」個時點。同樣假設該重傳次數可由一參數「repK」進行表示,則處理器211可將「L」與「repK」的一乘積決定為重傳序列RS的總時長。每一個重傳的起始時點為前一次重傳結束時點的下一個時點。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處理器211決定重傳序列RS的起始時點及總時長之後,可能會遇到重傳序列RS中的某一個重傳所對應的一或多個符元位置在一時槽內為不可用(例如:對應的符元屬於另一個傳輸方向或者為一不可用的彈性符元)的情形,而如後所述,在此情形下處理器211可進一步針對該個重傳進行額外之處置。第4A-4C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當一個重傳的某個(或某些)對應符元位置在時槽中不可用時,如何配置該重傳的示意圖。第4A-4C圖所示內容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而非為了限制本發明。除了下述之諸多實施例之外,更多相關的具體細節可參閱本案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
同時參照第2圖及第4A圖,作為一個範例,假設重傳序列RS包含重傳R1與R2,且重傳R1與R2各自需要四個時點來傳送。在此範例中,當重傳R2在時槽10中對應的符元位置為不可用時,處理器211可切割重傳R2。具體而言,有鑑於重傳R2在時槽10中對應的時點108與時點109中的符元分別為彈性符元F以及下行符元D,故處理器211可將重傳R2切割成二個部分,並使用時槽10中的時點106、107來傳送重傳R2的前部分(即,一重傳 R21)以及使用時槽11中的時點112、113來傳送重傳R2的後部分(即,一重傳R22)。
可選擇地,在某些實施例中,當某一重傳在一時槽中對應的符元位置為不可用時,處理器211可切割該重傳,並且捨棄該重傳的後部分。以第4A圖為例,處理器211可以只使用時點106與時點107來傳送重傳R2的前部分(即,重傳R21),並捨棄重傳R2的後部分(即,重傳R22)。
同時參照第2圖及第4B圖,作為另一個範例,假設重傳序列RS包含重傳R1、R2以及R3,且重傳R1、R2以及R3各自需要二個時點來傳送在此範例中,當重傳R3在時槽10中對應的符元位置為不可用(即,分別配置給彈性符元F以及下行符元D的時點106與時點107)時,處理器211可延後重傳R3。在延後的過程中,若遇到對應的符元位置為不可用時,則處理器211可繼續延後重傳R3。舉例而言,因配置給下行符元D的時點108與時點109不可用,且配置給下行符元D的時點110與時點111也不可用,故處理器211延後重傳R3三次,亦即,處理器211可將重傳R3的傳輸時點從原先對應的時點106與時點107延後至時槽11中的時點112與時點113。
同時參照第2圖及第4C圖,作為另一個範例,假設重傳序列RS包含重傳R1、R2以及R3,且重傳R1、R2以及R3各自需要二個時點來傳送。在此範例中,當重傳R3在時槽10中對應的符元位置為不可用且重傳R3的延後次數達到一門檻值時,處理器211可捨棄重傳R3。具體而言,基地台22與使用者設備21之間可共同配置一最大可延後次數(例如:2次),當重傳R3之傳輸時點因對應的符元不可用而遭延後的次數達到該最大可延後次數,則處理器211可直接捨棄重傳R3。
在某些實施例中,基地台22與使用者設備21之間可共同配置一最大時間窗(maxTimeWindow)參數以及一計時器,且該計時器從重傳R1開始時便被啟動。當該計時器達到該最大時間窗參數的值(例如,十個時點)時,處理器211可直接捨棄因遭延後而尚未被傳送的重傳R3。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某一重傳在某一時槽中對應的符元位置為不可用,則處理器211可以直接捨棄該重傳。以第4A圖為例,處理器可以直接捨棄重傳R2。以第4B圖為例,處理器也可以直接捨棄重傳R3。
在某些實施例中,若使用者設備21與基地台22之間是使用動態允諾的模式進行傳輸,且使用者設備21不被配置監測動態時槽格式資訊(dynamic slot format information,dynamic-SFI)時,收發器212可先行自基地台22接收關於是否可將半靜態配置(semi-static)的彈性符元F用以進行初始傳送以外的上行鏈路傳輸的一指示,包含指定的時槽數量以及在指定的時槽中可用/不可用的半靜態配置的彈性符元F的數量。例如:當基地台22指示時槽數量為「1」且不可用的半靜態配置的彈性符元數量也為「1」時,則處理器211在初始傳送(即,第一個/第一組傳輸時點)所在時槽的下一個時槽中可將下行符元D之後的第一個半靜態配置的彈性符元F之外的其他半靜態配置的彈性符元F用以進行初始傳送以外的上行鏈路傳輸,惟若剩餘的傳輸時點跨越至該時槽之後的其他時槽,則處理器211依舊僅使用上行符元U來進行初始傳送以外的上行鏈路傳輸。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指示可以是基地台22透過一下行鏈路控制訊號傳送至收發器212。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時槽數量以及該可用/不可用的半靜態配置的彈性符元F數量可以是基地台22透過一無線資源控制訊號傳送至收發器212。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時槽 數量可以是基地台22透過該無線資源控制訊號傳送至收發器212,而該可用/不可用的半靜態配置的彈性符元F數量則可以是基地台22透過該下行鏈路控制訊號傳送至收發器212。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時槽數量以及該可用/不可用的半靜態配置的彈性符元F數量可以是基地台22透過該下行鏈路控制訊號傳送至收發器212。下行鏈路控制訊號中指示的初始傳送使用的符元若對應半靜態配置的彈性符元F,則使用者設備21依據下行鏈路控制訊號的指示使用半靜態配置的彈性符元F來進行初始傳送的上行鏈路傳輸。
另一方面,若使用者設備21被配置監測該動態時槽格式資訊時,若使用者設備21監測到該動態時槽格式資訊,則在該無線資源控制訊號或該下行鏈路控制訊號所未指示的時槽中,使用者設備21係根據該動態時槽格式資訊進行上行鏈路傳輸;而若使用者設備21未偵測到該動態時槽格式資訊,則在該無線資源控制訊號或該下行鏈路控制訊號所未指示的時槽中,使用者設備21僅使用上行符元U進行上行鏈路傳輸。基地台22須確保該動態時槽格式資訊所指示的時槽格式與該無線資源控制訊號或該下行鏈路控制訊號所指示的該可用/不可用的半靜態配置的彈性符元F數量是一致的。
在某些實施例中,若使用者設備21與基地台22之間是使用配置允諾的模式進行傳輸,且使用者設備21被配置監測該動態時槽格式資訊時,當使用者設備21偵測到該動態時槽格式資訊,則該使用者設備21係根據該動態時槽格式資訊進行上行鏈路傳輸;而若使用者設備21未偵測到該動態時槽格式資訊,則僅使用上行符元U進行上行鏈路傳輸。在某些實施例中,若使用者設備21不被配置監測該動態時槽格式資訊,則同樣僅使用上行符 元U進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處理器211決定重傳序列RS的起始時點及時長後,可能會遇到某一個重傳橫跨某一時槽邊界的情形,而如後所述,在此情形下處理器211可進一步針對該個重傳進行額外之處置。第5A-5C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當一個重傳橫跨一時槽邊界時,如何配置該重傳的示意圖。第5A-5C圖所示內容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而非為了限制本發明。除了下述之諸多實施例之外,更多相關的具體細節可參閱本案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
同時參照第2圖及第5A圖,作為一個範例,假設重傳序列RS包含重傳R1與R2,且重傳R1與R2各自需要四個時點來傳送。在此範例中,當重傳R2橫跨時槽10與時槽11之間的時槽邊界時,處理器211可切割重傳R2,亦即,處理器211可將重傳R2切割成二個部分,並使用時槽10中的時點107、108來傳送重傳R2的前部分(即,重傳R21)以及使用時槽11中的時點113、114來傳送重傳R2的後部分(即,重傳R22)。
可選擇地,在某些實施例中,當某一重傳橫跨時槽邊界時,處理器211可切割該重傳,並且捨棄該重傳的後部分。以第5A圖為例,處理器211可以只使用時點107與時點108來傳送重傳R2的前部分(即,重傳R21),並放棄傳送重傳R2的後部分(即,重傳R22)。
同時參照第2圖及第5B圖,作為一個範例,假設重傳序列RS包含重傳R1、R2、R3,且重傳R1、R2、R3各自需要二個時點來傳送。在此範例中,當重傳R3橫跨時槽10與時槽11之間的時槽邊界時,處理器211可延後重傳R3。在延後的過程中,若遇到對應的符元位置為不可用時,則處理 器211可繼續延後重傳R3。舉例而言,因配置給下行符元D的時點111與時點112不可用,且配置給下行符元D的時點113與時點114也不可用,故處理器211延後重傳R3三次,亦即,處理器211可將重傳R3的傳輸時點從原先對應的時點109與時點110延後至時槽11中的時點115與時點116。
同時參照第2圖及第5C圖,作為一個範例,假設重傳序列RS包含重傳R1、R2、R3,且重傳R1、R2、R3各自需要二個時點來傳送。在此範例中,當重傳R3橫跨時槽10與時槽11之間的時槽邊界時,處理器211可捨棄重傳R3。具體而言,基地台22與使用者設備21之間可共同配置一最大可延後次數(例如:2次),當重傳R3之傳輸時點因橫跨時槽邊界及/或對應的符元不可用而遭延後的次數達到該最大可延後次數時,處理器211可直接捨棄重傳R3。
在某些實施例中,基地台22與使用者設備21之間可共同配置一最大時間窗參數以及一計時器,且該計時器重傳R1開始時便被啟動。當該計時器達到該最大時間窗參數的值(例如:十個時點)時,處理器211可直接捨棄因遭延後而未被傳送的重傳R3。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某一重傳在某一時槽中橫跨某一時槽邊界時,則處理器211可以直接捨棄該重傳。以第5A圖為例,處理器可以直接捨棄重傳R2。以第5B圖為例,處理器也可以直接捨棄重傳R3。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被排定進行傳輸的時點與任一重傳所對應的傳輸時點重疊時,處理器211可直接捨棄該重傳的全部或一部分。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使用者設備21與基地台22之間是使用動 態允諾的模式進行傳輸時,收發器212可自基地台22接收一下行鏈路控制訊號,且該下行鏈路控制訊號是用以指示一解調參考訊號(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是否可與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分頻多工(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使用者設備21與基地台22之間是使用配置允諾的模式進行傳輸時,收發器212可自基地台22接收一無線資源控制訊號,且該無線資源控制訊號是用以指示一解調參考訊號是否可與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分頻多工。
在某些實施例中,於針對所有重傳決定其傳輸時點之後,處理器211可針對所有重傳進行冗餘版本映射。第6A-6D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根據不同的預設規則針對複數個重傳進行冗餘版本映射的示意圖。第6A-6D圖所示內容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而非為了限制本發明。除了下述之諸多實施例之外,更多相關的具體細節可參閱本案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
參照第2圖及第6A圖,作為一個範例,假設基地台22配置給使用者設備21的冗餘版本序列為「RV0 RV3 RV0 RV3」,且使用者設備21的處理器211將冗餘版本RV0與冗餘版本RV3分別配置給重傳R1與重傳R2。在此範例中,處理器211可將配置給一重傳的冗餘版本,繼續配置給該重傳被切割後的每一個部分。舉例而言,在重傳R1在時槽6中被切割為重傳R11與重傳R12之後,處理器211可分別將冗餘版本RV0_1和冗餘版本RV0_2配置給重傳R11和重傳R12,其中冗餘版本RV0_2是冗餘版本RV0_1的後續位元。另外,在重傳R2在時槽6中被切割為重傳R21與重傳R22之後,處理器211可分 別將冗餘版本RV3_1和冗餘版本RV3_2配置給重傳R21和重傳R22,其中冗餘版本RV3_2是冗餘版本RV3_1的後續位元。
參照第2圖及第6B圖,作為一個範例,假設基地台22配置給使用者設備21的冗餘版本序列為「RV0 RV3 RV2 RV1」,且使用者設備21的處理器211將冗餘版本RV0、冗餘版本RV3、冗餘版本RV2、冗餘版本RV1分別配置給重傳R1、重傳R2、重傳R3、重傳R4。在此範例中,處理器211可提高冗餘版本RV0以及冗餘版本RV3的使用次數。詳言之,假設在時槽5中,重傳R1被切割為重傳R11與重傳R12,重傳R2被切割為重傳R21與重傳R22,且在相鄰的時槽6中,重傳R3被切割為重傳R31與重傳R32,重傳R4被切割為重傳R41與重傳R42,則處理器211原則上將依序把冗餘版本RV0、冗餘版本RV3、冗餘版本RV2、冗餘版本RV1配置給重傳R11、重傳R12、重傳R21、重傳R22、重傳R31、重傳R32、重傳R41與重傳R42。然而,為了增加冗餘版本RV0以及冗餘版本RV3的使用次數,處理器211可以將冗餘版本RV0以及冗餘版本RV3各自配置給二個連續的重傳。以第6B圖為例,處理器211可將冗餘版本RV0_1和冗餘版本RV0_2分別配置給重傳R11、重傳R12,其中冗餘版本RV0_2是冗餘版本RV0_1的後續位元。接著,處理器211可將冗餘版本RV2配置給重傳R21。然後,處理器211可將冗餘版本RV3_1和冗餘版本RV3_2分別配置給重傳R22、重傳R31,其中冗餘版本RV3_2是冗餘版本RV3_1的後續位元。再之後,處理器211可將冗餘版本RV1配置給重傳R32。最後,處理器211可再次將冗餘版本RV0_1和冗餘版本RV0_2分別配置給重傳R41、重傳R42,其中冗餘版本RV0_2是冗餘版本RV0_1的後續位元。
參照第2圖及第6C圖,作為一個範例,假設基地台22配置給 使用者設備21的冗餘版本序列為「RV0 RV3 RV2 RV1」,且使用者設備21的處理器211將冗餘版本RV0、冗餘版本RV3、冗餘版本RV2、冗餘版本RV1分別配置給重傳R1、重傳R2、重傳R3、重傳R4。在此範例中,處理器211可為高編碼率(coding rate)的重傳(分割後)配置與前/後一組重傳(分割後)相同的冗餘版本。詳言之,假設在時槽5中,重傳R2被切割為重傳R21與重傳R22,且在相鄰的時槽6中,重傳R3被切割為重傳R31與重傳R32,且重傳R4被切割為重傳R41與重傳R42,則處理器211原則上將依據把冗餘版本RV0、冗餘版本RV3、冗餘版本RV2、冗餘版本RV1配置給重傳R1、重傳R21、重傳R22、重傳R31、重傳R32、重傳R41與重傳R42。然而,為了減少高編碼率的問題,處理器211可為高編碼率的重傳(分割後)配置與前/後一組重傳(分割後)相同的冗餘版本。以第6B圖為例,處理器211可將冗餘版本RV0_1配置給重傳R1,並將冗餘版本RV0_2配置給高編碼率的重傳R21,其中冗餘版本RV0_2是冗餘版本RV0_1的後續位元。接著,處理器211可依序將冗餘版本RV2、冗餘版本RV3、冗餘版本RV1配置給重傳R22、重傳R31、重傳R32。最後,處理器211可再次將冗餘版本RV0_1配置給重傳R41,並將冗餘版本RV0_2配置給高編碼率的重傳R42,其中冗餘版本RV0_2是冗餘版本RV0_1的後續位元。
參照第2圖及第6D圖,作為一個範例,假設基地台22配置給使用者設備21四個不同的冗餘版本序列,分別是「RV0 RV2 RV3 RV1」、「RV2 RV0 RV3 RV1」、「RV3 RV2 RV0 RV1」、以及「RV2 RV3 RV1 RV0」。在此範例中,處理器211可從中選擇一個冗餘版本序列,使得冗餘版本RV0被配置到最長的一個重傳。舉例而言,假設在時槽6中,重傳R1被切割為重傳R11 與重傳R12,且重傳R2被切割為重傳R21與重傳R22。在此情況下,處理器211可選擇冗餘版本序列「RV3 RV2 RV0 RV1」,並依序將冗餘版本RV3、冗餘版本RV2、冗餘版本RV0與冗餘版本RV1配置給重傳R11、重傳R12、重傳R21與重傳R22,使得冗餘版本RV0被配置到最長的重傳R21。
第7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根據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RQ-ACK)而停止剩餘的重傳的示意圖。第7圖所示內容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而非為了限制本發明。同時,除了下述之實施例之外,相關的具體細節可參閱本案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
參照第2圖及第7圖,作為一個範例,假設使用者設備21與基地台22之間是使用配置允諾的模式進行傳輸。在此範例中,首先收發器212在時點t0-t3進行上行鏈路傳輸UT。由於在時點t0-t3為該上行鏈路傳輸UT的首次傳送(例如,上述的重傳R1),故收發器212不會在同一時間偵測來自基地台22的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且收發器212可接著在時點t7-t10進行另一上行鏈路傳輸UT。若收發器212在時點t7-t8偵測到來自基地台22的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則可根據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而終止於後續時點(例如:時點t14-t17以及時點t21-t24)的上行鏈路傳輸UT。若收發器212未能於時點t7-t8偵測到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則將在時點t14-t17繼續進行上行鏈路傳輸UT。若收發器212在時點t14-t15偵測到來自基地台22的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則可根據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而終止於後續時點(例如:時點t21-t24)的上行鏈路傳輸UT。若收發器未能在時點t14-t15偵測到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則將繼續進行在 時點t21-t24的上行鏈路傳輸UT。透過此機制,使用者設備21可在確認基地台22確實收到上行鏈路資料後隨即終止後續的重傳,以降低功耗及資源的佔用情形。
在某些實施例中,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對應至一或多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且當收發器212收到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確認HA時,該一或多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所分別對應的一新資料指示符(New Data Indicator,NDI)可被視為已被切換(toggled),而且處理器211可根據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而停止與該一或多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相關的配置允諾計時器(configuredGrantTimer)。
第8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複數個重傳對應到同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的示意圖。第8圖所示內容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而非為了限制本發明。同時,除了下述之實施例之外,相關的具體細節可參閱本案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
在使用者設備21橫跨複數個傳輸週期傳送複數個重傳的情況下,因各該傳輸週期中的傳輸時點所對應的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不相同(亦即,各該傳輸週期中的傳輸時點所對應的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識別(HARQ process ID)不相同),故使用者設備21無法使用多個傳輸週期的配置允諾傳送複數個重傳。為了解決此問題,在某些實施例中,處理器211可透過界定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捆綁計時器(HARQProcessBundleTimer)來將該複數個傳輸週期中的第一個傳輸週期所對應的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識別沿用至後續的傳輸週期。參照第2圖及第8圖,作為一個範例,假設每一時槽包含了七個傳輸週期,其中每一傳 輸週期的長度為二個時點,且對應到四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識別ID0-ID3其中之一。如第8圖之上半部所示,當使用者設備21不進行重傳時,處理器211可使用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識別ID0進行一上行鏈路傳輸。如第8圖之下半部所示,假設使用者設備21將自第五個傳輸週期開始進行四個傳輸週期的重傳,則處理器211所界定之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捆綁計時器可於第五個傳輸週期開始時被啟動。當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捆綁計時器處於啟動狀態時,即使與第一個重傳的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識別相對應的配置允諾計時器仍處於啟動狀態,其餘的重傳仍可使用與第一個重傳相同的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識別,也就是說,可使用第五個傳輸週期所對應的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識別ID0來傳送這四個傳輸週期的重傳。在某些實施例中,當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捆綁計時器處於啟動狀態時,與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捆綁計時器對應的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的一新資料指示符可視為未被切換。
在某些實施例中,一重傳序列是在單一傳輸週期內,但是為了減少傳輸時間的延遲,且同時確保能完整的傳送一重傳序列,基地台22可在一傳輸週期內配置多個重傳序列,其中多個重傳序列對應的起始時間之間有一時間位移(time offset),使用者設備21則可在有上行資料需要傳送時,選擇一等待時間最小的重傳序列進行上行鏈路傳輸。
第9圖例示了在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一種進行重傳的方法的示意圖。第9圖所示內容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而非為了限制本發明。
參照第9圖,一種進行重傳之方法9可包含以下步驟: 一使用者設備決定一重傳序列,其中該重傳序列包含複數個重傳(標示為901);該使用者設備在一時槽或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配置該重傳序列,其中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其中之至少一者被配置給該複數個重傳其中至少二個(標示為902);以及該使用者設備傳送該複數個重傳至一基地台(標示為903)。
在某些實施例中,進行重傳之方法9還可包含以下步驟:該使用者設備預先自該基地台接收一資源配置,其中該資源配置包含於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號或一下行鏈路控制訊號(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之中,且該資源配置至少包含一起始符元長度指示值(Starting symbol Length Indication Value,SLIV)以及一重傳次數;以及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資源配置以決定該複數個重傳序列及其起始時點。
在某些實施例中,進行重傳之方法9還可包含以下步驟:當該複數個重傳其中任一者橫跨了一個時槽邊界時,或者當該複數個重傳其中任一者的至少一對應符元位置在該時槽或在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不可用時,該使用者設備切割、延後、或捨棄該重傳。
在某些實施例中,進行重傳之方法9還可包含以下步驟:當該複數個重傳其中任一者橫跨了一個時槽邊界時,或者當該複數個重傳其中任一者的至少一對應符元位置在該時槽或在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不可用時,該使用者設備切割、延後、或捨棄該重傳;以及該使用者設備自該基 地台接收一指示,並且基於該指示而決定該複數個重傳之其中任一者的至少一對應符元位置所包含的半靜態配置的一彈性符元是否可用。
在某些實施例中,進行重傳之方法9還可包含以下步驟:當該複數個重傳其中任一者橫跨了一個時槽邊界時,或者當該複數個重傳其中任一者的至少一對應符元位置在該時槽或在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不可用時,該使用者設備切割、延後、或捨棄該重傳;以及當被延後的重傳的次數大於一最大可延後次數時,該使用者設備捨棄該複數個重傳中未被傳送的重傳。
在某些實施例中,進行重傳之方法9還可包含以下步驟:當該複數個重傳其中任一者橫跨了一個時槽邊界時,或者當該複數個重傳其中任一者的至少一對應符元位置在該時槽或在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不可用時,該使用者設備切割、延後、或捨棄該重傳;以及該使用者設備根據一預設的規則針對該複數個重傳進行一冗餘版本映射。
在某些實施例中,進行重傳之方法9還可包含以下步驟:該使用者設備根據一預設的規則針對該複數個重傳進行一冗餘版本映射。
在某些實施例中,關於進行重傳之方法9,該使用者設備是在單一傳輸週期內或是橫跨複數個傳輸週期傳送該複數個重傳。
在某些實施例中,關於進行重傳之方法9,該重傳序列是基於配置允諾傳輸。除此之外,該複數個重傳對應到同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
在某些實施例中,關於進行重傳之方法9,該重傳序列是基 於配置允諾傳輸。除此之外,進行重傳之方法9還可包含以下步驟:該使用者設備從該基地台接收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RQ ACK),且根據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RQ ACK)停止剩餘的重傳。
在某些實施例中,關於進行重傳之方法9,其中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對應至一或多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HARQ process)。除此之外,進行重傳之方法9還可包含以下步驟: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而停止與該一或多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相關的配置允諾計時器。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在使用者設備21中實現進行重傳之方法9。由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根據上文針對使用者設備21的說明而清楚得知進行重傳之方法9所包含的全部相對應步驟,故相關細節於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揭露的實施例並非為了限制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完成的改變或均等性的安排都落於本發明的範圍內。本發明的範圍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載內容為準。
9‧‧‧進行重傳之方法
901、902、903‧‧‧步驟

Claims (18)

  1. 一種使用者設備,包含:一處理器,用以:決定一重傳序列(repetition sequence),其中該重傳序列包含複數個重傳(repetitions);以及在一時槽(time slot)或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配置該重傳序列,其中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之其中至少一者被配置給該複數個重傳之其中至少二個,且當該複數個重傳之其中任一者橫跨了一個時槽邊界,或者當該複數個重傳之其中任一者的至少一對應符元位置在該時槽或在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不可用,則該處理器切割、延後、或捨棄該重傳;以及一收發器,與該處理器電性連接,且用以傳送該複數個重傳至一基地台。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收發器還用以預先自該基地台接收一資源配置,其中該資源配置包含於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號或一下行鏈路控制訊號(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之中,且該資源配置至少包含一起始符元長度指示值(Starting symbol Length Indication Value,SLIV)以及一重傳次數;以及該處理器還用以根據該資源配置以決定該重傳序列及其起始時點。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收發器還用以自該基地台接收一指示,並且基於該指示而決定該複數個重傳之其中任一者的該至少一對應 符元位置所包含的半靜態配置的一彈性符元是否可用。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當重傳被延後的次數大於一最大可延後次數,則該處理器捨棄該複數個重傳中未被傳送的重傳。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處理器還用以根據一預設的規則針對該複數個重傳進行一冗餘版本映射(Redundancy Version Mapping)。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收發器是在單一傳輸週期內或是橫跨複數個傳輸週期傳送該複數個重傳。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重傳序列是基於配置允諾(configured grant)傳輸;以及該複數個重傳對應到同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HARQ process)。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重傳序列是基於配置允諾傳輸;以及該收發器還用以從該基地台接收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RQ ACK),且根據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RQ ACK)停止剩餘的重傳。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對應至一或多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HARQ process),且該處理器還用以根據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而停止與該一或多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相關的配置允諾計時器(configuredGrantTimer)。
  10. 一種進行重傳的方法,包含:一使用者設備決定一重傳序列,其中該重傳序列包含複數個重傳; 該使用者設備在一時槽或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配置該重傳序列,其中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之其中至少一者被配置給該複數個重傳之其中至少二個,且當該複數個重傳之其中任一者橫跨了一個時槽邊界時,或者當該複數個重傳其中任一者的至少一對應符元位置在該時槽或在該複數個連續的時槽中不可用時,該使用者設備切割、延後、或捨棄該重傳;以及該使用者設備傳送該複數個重傳至一基地台。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進行重傳的方法,還包含:該使用者設備預先自該基地台接收一資源配置,其中該資源配置包含於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號或一下行鏈路控制訊號(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之中,且該資源配置至少包含一起始符元長度指示值(Starting symbol Length Indication Value,SLIV)以及一重傳次數;以及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資源配置以決定該複數個重傳序列及其起始時點。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進行重傳的方法,還包含該使用者設備自該基地台接收一指示,並且基於該指示而決定該複數個重傳之其中任一者的該至少一對應符元位置所包含的半靜態配置的一彈性符元是否可用。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進行重傳的方法,還包含:當被延後的重傳的次數大於一最大可延後次數時,該使用者設備捨棄該複數個重傳中未被傳送的重傳。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進行重傳的方法,還包含: 該使用者設備根據一預設的規則針對該複數個重傳進行一冗餘版本映射。
  15.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進行重傳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設備是在單一傳輸週期內或是橫跨複數個傳輸週期傳送該複數個重傳。
  16.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進行重傳的方法,其中:該重傳序列是基於配置允諾傳輸;以及該複數個重傳對應到同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
  17.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進行重傳的方法,其中該重傳序列是基於配置允諾傳輸,且該方法還包含:該使用者設備從該基地台接收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RQ ACK),且根據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HARQ ACK)停止剩餘的重傳。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進行重傳的方法,其中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對應至一或多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HARQ process),且該方法還包含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一或多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確認而停止與該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相關的配置允諾計時器(configuredGrantTimer)。
TW108128332A 2018-08-10 2019-08-08 使用者設備及進行重傳之方法 TWI7075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16989P 2018-08-10 2018-08-10
US62/716,989 2018-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281A TW202010281A (zh) 2020-03-01
TWI707558B true TWI707558B (zh) 2020-10-11

Family

ID=69406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8332A TWI707558B (zh) 2018-08-10 2019-08-08 使用者設備及進行重傳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9930B2 (zh)
CN (1) CN110830223B (zh)
TW (1) TWI7075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7488A1 (en) * 2018-04-23 2019-10-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ime-domain allocation for repititions
US11510184B2 (en) * 2018-07-03 2022-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
EP3857803A4 (en) * 2018-09-28 2021-12-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S ALLOCATION FOR TRANSFER WITH CONFIGURED AUTHORIZATION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US20210391952A1 (en) * 2018-11-01 2021-1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rq bundling procedure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US11184907B2 (en) * 2018-11-01 2021-11-2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transport block in a transmission occasion
CN113273292B (zh) * 2019-01-10 2024-07-09 索尼集团公司 通信设备、操作通信设备的方法、基础设施设备以及方法
US11882083B2 (en) * 2019-03-29 2024-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shared channel repetition for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WO2020222299A1 (en) * 2019-05-02 2020-11-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redundancy version determination on mini-slot pusch
US11553482B2 (en) * 2019-07-08 2023-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s for repeti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W202110149A (zh) * 2019-08-14 2021-03-01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基礎設施設備和方法
EP4042789B1 (en) * 2019-11-18 2024-02-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US11563533B2 (en) * 2019-11-25 2023-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frequency hopping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US11234199B2 (en) * 2020-01-15 2022-01-25 Ofinno, Llc Power control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3271607B (zh) * 2020-02-14 2024-07-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时域重复传输方法、装置及发射机
US11996941B2 (en) * 2020-09-11 2024-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dedic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transmission repetitio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3671A (zh) * 2008-01-05 2014-12-3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终端
US20160381674A1 (en) * 2013-12-03 2016-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US20170272211A1 (en) * 2015-01-30 2017-09-2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for Repetition Design
KR20170128107A (ko) * 2016-05-13 2017-11-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자원의 설정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상향링크 drs를 위한 자원의 설정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서브프레임/슬롯의 타입을 지시하는 지시자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하향링크 심볼의 개수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264B (zh) * 2007-10-25 2013-01-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MX2011000678A (es) * 2008-07-29 2011-02-25 Panasonic Corp Dispositivo de transmision de entrada multiple salida multiple y metodo de transmision de entrada multiple salida multiple.
CN107006031B (zh) * 2015-08-28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ach前导的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102786B2 (en) * 2017-03-27 2021-08-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transmission without grant
US10904909B2 (en) * 2018-01-23 2021-01-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 domain grant-free PUSCH resource allocation
US11309999B2 (en) * 2018-07-31 2022-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etition techniques for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EP3609277B1 (en) * 2018-08-09 2022-12-2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upplementary uplink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3671A (zh) * 2008-01-05 2014-12-3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终端
US20160381674A1 (en) * 2013-12-03 2016-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US20170272211A1 (en) * 2015-01-30 2017-09-2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for Repetition Design
KR20170128107A (ko) * 2016-05-13 2017-11-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자원의 설정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상향링크 drs를 위한 자원의 설정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서브프레임/슬롯의 타입을 지시하는 지시자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하향링크 심볼의 개수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223A (zh) 2020-02-21
TW202010281A (zh) 2020-03-01
US20200052828A1 (en) 2020-02-13
US11139930B2 (en) 2021-10-05
CN110830223B (zh)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7558B (zh) 使用者設備及進行重傳之方法
TWI734161B (zh) 基於組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確認回饋方法及裝置
TWI723553B (zh) 推遲混合自動重複請求確認回饋的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WO2020143839A1 (zh)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JP5453492B2 (ja) セミパーシステント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データパケットの確認応答情報を受信する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録媒体
WO2019072074A1 (zh) Harq-ack反馈码本的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EP345919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equency-division duplex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operation
CN101958777B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发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1052254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93098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101982A1 (en)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KR20190139241A (ko) 모바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11045A1 (zh) 决定上下行链路重配置期间确认信令时序和调度时序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KR20120093084A (ko) 응답 채널 자원들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192609A1 (zh) 资源的确定、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144899A1 (ja) 基地局、端末、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JP2016518746A (ja) 分散型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におけるharqプロセスの数を適応させ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9214684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JP2016518749A (ja) 限定されたharqプロセスを伴う分散型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におけるより多くの伝送機会を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TW202239169A (zh) 管理混合自動重複請求回饋被禁用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WO2022237424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663209A (zh) 反馈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169542A1 (zh) 一种应答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13528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WO2022121856A1 (zh)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