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3644B - 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53644B TWI753644B TW109139460A TW109139460A TWI753644B TW I753644 B TWI753644 B TW I753644B TW 109139460 A TW109139460 A TW 109139460A TW 109139460 A TW109139460 A TW 109139460A TW I753644 B TWI753644 B TW I75364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portion
- layer
- stepped
- region
- stacked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Abstract
一種記憶體元件,包括:基底、堆疊結構以及接觸窗。基底包括記憶體陣列區與階梯區。堆疊結構位於記憶體陣列區與階梯區的所述基底上。所述堆疊結構包括彼此交互堆疊的多個導體層與多個絕緣層。每一所述多個導體層包括:主體部,位於所述記憶體陣列區並延伸至所述階梯區;以及末端部,與所述主體部連接,位於所述階梯區中。所述末端部的厚度大於所述主體部的厚度。接觸窗著陸於所述末端部並與所述末端部連接。
Description
本發明實施例是有關於一種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非揮發性記憶體元件(如,快閃記憶體)由於具有使存入的資料在斷電後也不會消失的優點,因此成為個人電腦和其他電子設備所廣泛採用的一種記憶體元件。
目前業界較常使用的快閃記憶體陣列包括反或閘(NOR)快閃記憶體與反及閘(NAND)快閃記憶體。由於NAND快閃記憶體的結構是使各記憶胞串接在一起,其積集度與面積利用率較NOR快閃記憶體佳,已經廣泛地應用在多種電子產品中。此外,為了進一步地提升記憶體元件的積集度,發展出一種三維NAND快閃記憶體。然而,仍存在許多與三維NAND快閃記憶體相關的挑戰。
本發明提供一種記憶體元件,包括:基底、堆疊結構、介電層以及第一接觸窗。基底包括記憶體陣列區與階梯區。堆疊結構位於記憶體陣列區與階梯區的所述基底上,其中所述堆疊結構包括彼此交互堆疊的多個導體層與多個絕緣層。每一所述多個導體層包括:主體部,位於所述記憶體陣列區並延伸至所述階梯區;以及末端部,與所述主體部連接,位於所述階梯區中,其中所述末端部的厚度大於所述主體部的厚度。介電層位於所述記憶體陣列區與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堆疊結構上。第一接觸窗貫穿在所述階梯區的所述介電層以及位於所述末端部上方的對應的絕緣層,且著陸於所述末端部並與所述末端部連接。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一種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包括記憶體陣列區與階梯區;於所述記憶體陣列區與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基底上形成堆疊結構,其中所述堆疊結構包括彼此交互堆疊的多個第一材料層與多個第二材料層;圖案化所述堆疊結構,以在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堆疊結構形成階梯結構;移除所述階梯結構的末端處的部分的多個第二材料層,以形成多個第一水平開口;移除所述多個多個第一水平開口周圍的部分的多個第一材料層,以增加所述多個第一水平開口的高度;在每一所述多個第一水平開口之中形成末端部,所述末端部的材料與所述多個第二材料層的材料相同,且所述末端部的厚度大於相鄰的第二材料層的厚度;在所述記憶體陣列區與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堆疊結構上形成介電層;以及於所述階梯區形成第一接觸窗,其中所述第一接觸窗貫穿在所述階梯區的所述介電層以及位於所述末端部上方的對應的第一材料層,且著陸於所述末端部並與所述末端部連接。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多個實施例中,局部地增加閘極的末端部的厚度,可以避免在形成深度較深接觸窗開口的過程中,深度較淺的接觸窗開口下方的閘極層被蝕穿。末端部的形成製程可與現有的製程整合。此外,在形成末端部之前可以先在階梯區的堆疊結構中形成支撐柱結構,以避免堆疊結構在形成末端部的蝕刻過程中發生塌陷。
圖1A至圖1I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三維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圖2A至圖2I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三維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的另一剖面的示意圖。圖5A的切線I-I’的部分製程的剖面圖如圖1A至1I所示。圖5A的切線II-II’的部分製程的剖面圖如圖2A至2I所示。圖5B的切線III-III’ 的部分製程的剖面圖如圖1A至1I所示。圖5B的切線IV-IV’的部分製程的剖面圖如圖2A至2I所示。
請參照圖1A與2A,提供基底100。基底100可為半導體基底,例如含矽基底。在一實施例中,依據設計需求,可於基底100中形成摻雜區。基底100具有記憶體陣列區R1以及階梯區R2。階梯區R2包括區域A1、區域A2與區域A3(如圖5A所示)。基底100上可形成元件層(未示出)與金屬內連線結構(未示出)。元件層可以包括主動元件或是被動元件。主動元件例如是電晶體、二極體等。被動元件例如是電容器、電感等。金屬內連線結構可以包括介電層、插塞與導線等。
請參照圖1A與2A,於基底100上方形成堆疊結構101。基底100可以是半導體基底,例如是矽基底。堆疊結構101位於記憶體陣列區R1以及階梯區R2上。堆疊結構101包括交替堆疊的多個第一材料層102與多個第二材料層104。第一材料層102可以是絕緣層,例如是氧化矽。第二材料層104可以是絕緣層(例如是氮化矽)或導體層(例如是摻雜多晶矽)。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02的材料包括氧化矽,而第二材料層104的材料包括氮化矽。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02的材料包括氧化矽,而第二材料層104的材料包括摻雜多晶矽。在本實施例中,堆疊結構101的最底層為第一材料層102,最頂層為第二材料層104,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是以4層的第二材料層104以及4層的第一材料層102來說明,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參照圖2A,在階梯區R2的堆疊結構101之中形成支撐結構98。支撐結構98又可稱為虛設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支撐結構98的形成方法如以下所述。在堆疊結構101之中形成開口96。在一實施例中,開口96可具有大致垂直的側壁,如圖2A所示。在另一實施例中,開口96可具有略微傾斜的側壁。之後,在堆疊結構101上以及開口96之中形成絕緣層(未示出)。絕緣層的材料與第二材料層104不同,例如是氧化矽。之後,進行平坦化製程,例如是化學機械研磨製程或是回蝕刻製程,移除開口96以外的絕緣層,以在開口96之中形成支撐結構98。支撐結構98可以在後續的製程中避免堆疊結構101塌陷。支撐結構98可以具有各種的形狀,例如是柱狀(pillar)、柵狀(fence)或是牆狀。支撐結構98可以僅形成在階梯區R2,也可以同時形成在階梯區R2以及記憶體陣列區R1。以下將參照圖5A至圖5D,針對支撐結構98的形狀以及位置詳加說明之。
請參照圖5A與5B,開口96可以是位於階梯區R2的堆疊結構101之中的開孔(hole)。形成在開孔之中的支撐結構98可以是支撐柱。支撐結構(支撐柱)98位於後續形成的接觸窗旁。在一些實施例中,請參照圖5A,支撐結構(支撐柱)98可以多個且可以是排列成一列,設置於區域A1與A3之間的區域A2中,位於區域A1與A3的接觸窗C1與C3之間。在另一些實施例中,請參照圖5B,支撐結構(支撐柱)98可以多個且可以是排列成陣列,分別設置於區域A1與A3中,且接觸窗C1與C3分別位於支撐結構(支撐柱)98之間。
請參照圖5C,在其他實施例中,開口96可以是從階梯區R2的區域A2延伸至記憶體陣列區R1的溝渠(trench)。形成在溝渠之中的支撐結構98可以是一個從記憶體陣列區R1連續延伸至階梯區R2的支撐牆(slit)。在圖5C與5D中以單一個支撐結構(支撐牆)98來表示,但不以此為限。支撐結構(支撐牆)98設置於區域A2中,且位於接觸窗C1與C3之間。
接著,請參照圖1B與2B,在記憶體陣列區R1以及階梯區R2的堆疊結構101以及支撐結構98上形成絕緣層102T。絕緣層102T的材料與第二材料層104不同,絕緣層102T的材料與第一材料層104相同,例如是氧化矽。絕緣層102T與堆疊結構101可以合稱為堆疊結構101’。
之後,請參照圖1C與2C,對堆疊結構101’的絕緣層102T、第二材料層104與第一材料層102以及支撐結構98進行圖案化,使得絕緣層102T、第二材料層104與第一材料層102的末端在階梯區R2形成階梯結構105。在一些實施例中,支撐結構98圖案化成具有不同高度的支撐結構(支撐柱)98A、98B、98C與98D,如圖2C所示。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支撐結構98圖案化成具有不同高度的支撐結構(支撐牆)98E,如圖5D所示。
請參照圖2C,在階梯區R2中,支撐結構98A、98B、98C與98D貫穿階梯結構105的第一材料層102與第二材料層104,而達到最底層的第一材料層102中。除最接近記憶體陣列區R1的支撐柱98D的頂面被絕緣層102T覆蓋之外,其餘的支撐結構98A、98B與98C的頂面被裸露出來。在階梯區R2中,未形成支撐結構98A、98B、98C與98D之處,階梯結構105的第二材料層104被第一材料層102與絕緣層102T覆蓋,如圖1C與2C所示。也就是說,階梯結構105的最頂層裸露出絕緣層102T,而未裸露支撐結構98D。階梯結構105的其餘各層裸露出第一材料層102的頂面與支撐結構98A、98B、98C的頂面。各層第一材料層102的頂面例如是與支撐結構98A、98B與98C共平面。此外,階梯結構105的側壁裸露出絕緣層102T、第一材料層102與第二材料層104。
請參照圖5D,支撐結構98圖案化成支撐結構(支撐牆)98E。支撐結構(支撐牆)98E從記憶體陣列區R1連續延伸至階梯區R2。在記憶體陣列區R1的支撐結構(支撐牆)98E具有相同的高度,且被絕緣層102T覆蓋。在階梯區R2的支撐結構(支撐牆)98E具有不同高度。階梯結構105的最頂階裸露出絕緣層102T,而未裸露支撐結構98E。階梯結構105的其餘各階裸露出第一材料層102的頂面與支撐結構98E的頂面,且各層第一材料層102的頂面例如是與支撐結構98E共平面。此外,階梯結構105的側壁裸露出絕緣層102T、第一材料層102、第二材料層104以及支撐結構98E。為了便於說明,以下仍以支撐結構98來說明後續製程,支撐結構98可以是支撐結構98A、98B、98C以及98D或是支撐結構98E。
請參照圖1D與圖2D,進行拉回製程,例如是選擇性蝕刻製程,以移除階梯結構105的第二材料層104的末端部分,以形成多個水平開口107。在一些實施例中,拉回製程可以對所有的第二材料層104的末端部分進行,如圖1D與圖2D所示。拉回製程也可以針對單一層或是數層的第二材料層104的末端部分進行(未示出)。舉例來說,可以藉由罩幕層覆蓋堆疊結構101’較下方方的1至2層的第二材料層104,使拉回製程僅針對堆疊結構101’較上方的1至2層的第二材料層104來進行,以使得水平開口107形成在堆疊結構101’較上方的1至2層的第二材料層104末端。
拉回製程例如是選擇性蝕刻製程。選擇性蝕刻製程可以採用乾式或濕式蝕刻製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材料層104為氮化矽,濕式蝕刻製程使採用熱磷酸做為蝕刻劑。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材料層104為摻雜多晶矽,濕式蝕刻製程使採用氨水做為蝕刻劑。支撐結構98可以支撐絕緣層102T與第一材料層102,避免階梯結構105在進行選擇性蝕刻製程的過程中發生塌陷。相鄰兩個水平開口107之間的第一材料層102的厚度例如是20nm或大於20nm。
請參照圖1E與2E,進行擴口製程,例如是選擇性蝕刻製程,以移除多個水平開口107所裸露的第一材料層102與絕緣層102T,使得多個水平開口107的高度增加,而形成多個水平開口107’。選擇性蝕刻製程例如是乾式或是濕式蝕刻製程。選擇性蝕刻製程例如是可以採用氫氟酸做為蝕刻劑。相鄰的兩個水平開口107’之間的第一材料層102具有足夠的厚度可避免因為太薄而發生塌陷。為了防止第一材料層102和絕緣層102T塌陷,已經進行了水平開口107擴口製程的第一材料層102的厚度T4與第二材料層104的拉回量(即寬度D)的比例小於或等於1:10。舉例來說,如果剩餘的第一材料層104的厚度為10nm,則第二材料層102的拉回量應小於或等於100nm。如果有形成支撐結構98,則已經進行了水平開口107擴口製程的第一材料層102的厚度T4與第二材料層104的回拉量(即寬度D)的比例可以大於或等於1:40。
請參照圖1F與2F,在絕緣層102T上以及多個水平開口107’之中形成填充層104E。填充層104E可採用與第二材料層104相同的材料。填充層104E例如是共形層,可以共形地覆蓋在絕緣層102T上,並填入多個水平開口107’之中。填充層104E具有良好的溝填特性,可以填入多個水平開口107’之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填充層104E中可能具有縫隙(seam),且這一些縫隙可能在後續的熱製程中因為填充層104E的聚集(aggregate)而形成多個孔隙(void)。
請參照圖1F與2F,填充層104E例如是氮化矽、摻雜多晶矽或是摻雜的非晶矽。非晶矽將在後續的熱製程中結晶而形成為掺雜多晶矽。填充層104E以及第二材料層104為摻雜多晶矽或是摻雜的非晶矽的實施例中,填充層104E的摻雜多晶矽之中的摻質與第二材料層104之中的摻雜多晶矽之中的摻質相同型,甚至是相同的摻質。舉例來說,填充層104E與第二材料層104均為摻雜磷的多晶矽。
請參照圖1G與2G,移除多個水平開口107’以外的填充層104E,使得第一材料層102、絕緣層102T的頂面裸露出來,且使得留下來的多個填充層104E彼此分離。在一些實施例中,填充層104E形成在每一第二材料層104的末端。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填充層104E形成較上層的第二材料層104的末端。
多個填充層104E的側壁與第二材料層104的側壁連接而形成連續的材料層104’。填充層104E是材料層104’的末端部EP;第二材料層104是材料層104’的主體部MP。末端部EP的厚度T2大於主體部MP的厚度T1。相反地,覆蓋在末端部EP上方的第一材料層102的厚度T4小於覆蓋在主體部MP上方的第一材料層102的厚度T3。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縱向(例如是Z方向)上,末端部EP和與其相鄰另一末端部EP可以相錯開(如圖1G所示)。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在縱向(例如是Z方向)上末端部EP和與其相鄰另一末端部EP可以少部分重疊(未示出)。
請參照圖1H與2H,接著,在基底100上方形成介電層103,以覆蓋堆疊結構101’。其後,如圖1H所示,進行圖案化製程,移除記憶體陣列區R1的部分堆疊結構101’,以形成穿過堆疊結構101’的一個或多個開口106。在一實施例中,開口106可具有略微傾斜的側壁,如圖1H所示。在另一實施例中,開口106可具有大致垂直的側壁(未示出)。在一實施例中,開口106又稱為垂直通道(vertical channel;VC)孔洞。之後於開口106中形成垂直通道柱CP。垂直通道柱CP可以以下所述的方法來形成,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H,於開口106的側壁上形成電荷儲存結構108。電荷儲存結構108與第一材料層102以及第二材料層104接觸。電荷儲存結構108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ONO)複合層。在一實施例中,電荷儲存結構108以間隙壁的形式形成於開口106的側壁上,而裸露出開口106的底面。
然後,請參照圖1H,於電荷儲存結構108上形成通道層110。通道層110的材料例如是包括多晶矽。在一實施例中,通道層110覆蓋開口106的側壁上的電荷儲存結構108,並且覆蓋開口106的底面。接著,於開口106的下部形成絕緣柱112。在一實施例中,絕緣柱112的材料例如是包括氧化矽。之後,於開口106的上部形成導體插塞114,且導體插塞114與通道層110接觸。在一實施例中,導體插塞114的材料例如是包括摻雜多晶矽。通道層110、以及導體插塞114可合稱為垂直通道柱CP。電荷儲存結構108環繞於垂直通道柱CP的垂直外表面。接下來,於堆疊結構101’上方形成絕緣頂蓋層115。絕緣頂蓋層115的材料例如是包括氧化矽。
請參照圖1I與圖2I,在第二材料層104與填充層104E為摻雜多晶矽的實施例中,第二材料層104與填充層104E共同形成的材料層104’可做為閘極層。材料層104’(閘極層)在電荷儲存結構108的側壁周圍。在第二材料層104與填充層104E為氮化矽的實施例中,則須進一步進行閘極取代製程,方可形成閘極層126,其後將參照圖3A至圖3C以及圖4A至圖4C再詳細說明之。
其後,請參照圖1I與圖5A,在第二材料層104與填充層104E為摻雜多晶矽的實施例中,或是在第二材料層104與填充層104E分別為摻雜多晶矽與摻雜非晶矽的實施例中,在形成絕緣頂蓋層115之後,於階梯區R2的區域A1與區域A3中分別形成多個接觸窗C1與C3(如圖1I與5A所示),並於記憶體陣列區R1中形成多個接觸窗C2(如圖1I所示)。接觸窗C1與C3貫穿絕緣頂蓋層115、介電層103、絕緣層102T以及第一材料層102,且著陸於材料層104’(閘極層)的末端部EP並與其電性連接,如圖1I與5A所示。接觸窗C2穿過絕緣頂蓋層115以及堆疊結構101’,並與導體插塞114電性連接,如圖1I所示。
請參照圖1I,在一實施例中,接觸窗C1中的每一者包括阻障層128以及導體層131;接觸窗C2中的每一者包括阻障層129以及導體層132;接觸窗C3中的每一者包括阻障層以及導體層(未示出)。在一實施例中,阻障層128、129的材料包括鈦(Ti)、氮化鈦(TiN)、鉭(Ta)、氮化鉭(TaN)或其組合,導體層131、132的材料包括鎢(W)。
請參照圖1I與圖5A、5B或5C,接觸窗C1、C2與C3可以同時形成或分別形成。接觸窗C1、C2與C3可以採用以下所述的方法來形成。舉例來說,進行微影與蝕刻製程,以形成多個接觸窗開口OP1以及OP2。接觸窗開口OP1穿過階梯區R2的區域A中的絕緣頂蓋層115、介電層103與絕緣層102T(或第一材料層102)。接觸窗開口OP2穿過記憶體陣列區R1中的絕緣頂蓋層115。之後,再於多個接觸窗開口OP1以及OP2之中形成阻障層以及導體層。於階梯區R2的區域A3中的接觸窗C3也可以採用上述的方法同時形成之。
請參照圖1I,在階梯區R2的接觸窗開口OP1包括接觸窗開口OP1A、OP1B、OP1C以及OP1D。接觸窗開口OP1A裸露出最底層的末端部EP;接觸窗開口OP1D裸露出最頂層的末端部EP。最遠離記憶體陣列區R1的接觸窗開口OP1A的深度最深,而最接近記憶體陣列區R1的接觸窗開口OP1D的深度最淺。在進行蝕刻的過程中,接觸窗開口OP1D最先被形成,而裸露出最頂層的材料層104’(閘極層)的末端部EP。後續再持續進行蝕刻以依序形成接觸窗開口OP1C、OP1B以及OP1A。在持續進行蝕刻以形成接觸窗開口OP1C、OP1B以及OP1A的過程中,由於材料層104’(閘極層)的末端部EP具有足夠厚度T2,且材料層104’與介電層103之間具有足夠的蝕刻選擇性,縱使末端部EP被裸露於接觸窗開口OP1D也不會因為持續暴露於蝕刻劑而被蝕穿。因此,藉由末端部EP的形成可以增加製程的良率。
在第二材料層104與填充層104E為氮化矽的實施例中,在形成上述的接觸窗C1、C2與C3之前,須先進行閘極取代製程,請參照圖3A至圖3C以及圖4A至圖4C,詳細說明如後。
圖3A至圖3C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三維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圖4A至圖4C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三維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的另一剖面示意圖。圖5A的切線I-I’的部分製程的剖面圖如圖3A至3C所示。圖5A的切線II-II’的部分製程的剖面圖如圖4A至4C所示。圖5B的切線III-III’的部分製程的剖面圖如圖3A至3C所示。圖5B的切線IV-IV’的部分製程的剖面圖如圖4A至4C所示。
請參照圖1H、2H、3A與4A,依照上述參照圖1H與2H的方法形成介電層103與絕緣頂蓋層115之後,進行選擇性蝕刻製程,移除記憶體陣列區R1以及階梯區R2的第二材料層104以及填充層104E,以形成多個水平開口121。水平開口121裸露出在記憶體陣列區R1的部分電荷儲存結構108、第一材料層102以及絕緣層102T。在進行蝕刻的過程中,在階梯區R2的支撐結構98A、98B、98C與98D可以避免堆疊結構101’塌陷。選擇性蝕刻製程可以是等向性蝕刻,例如是濕式蝕刻製程。濕式蝕刻製程所採用的蝕刻劑例如是熱磷酸。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形成絕緣頂蓋層115之後,形成多個水平開口121之前,可以先在階梯區R2中形成虛設柱(dummy pillar)。在一些實施例中,虛設圖案(未示出)可以穿過絕緣頂蓋層115以及介電層103。虛設圖案可以是虛設柱(dummy pillar)或是虛設柵(dummy fence)。虛設圖案可以與支撐柱98A、98B、98C、98D其中任一或全部支撐柱98A、98B、98C、98D的頂面接觸,或完全不接觸。在另一些實施例中,虛設圖案可以穿過絕緣頂蓋層115、介電層103以及階梯結構105,而到達階梯結構105的最底層的第一材料層102。虛設圖案的材料與第二材料層104不同,例如是氧化矽。虛設圖案可以在形成多個水平開口121的過程中,支撐堆疊結構101’,避免堆疊結構101’塌陷。
請參照圖3B與圖4B,於水平開口121中形成導體層。導體層例如是包括阻障層122以及金屬層124。在一實施例中,阻障層122的材料包括鈦(Ti)、氮化鈦(TiN)、鉭(Ta)、氮化鉭(TaN)或其組合,而金屬層124的材料包括鎢(W)。在水平開口121中的導體層做為閘極層126。
請參照圖3C、圖4C與圖5A,依照上述的方法於階梯區R2的區域A1與區域A3中分別形成多個接觸窗C1與C3,如圖3C與5A所示,並於記憶體陣列區R1中形成多個接觸窗C2,如圖3C所示。
在以上的實施例中,在形成末端部EP之前可以先在階梯區R2的堆疊結構101或101’中形成支撐柱結構98、98A、98B、98C、98D及/或98E,以避免堆疊結構101’在形成末端部EP的蝕刻過程中發生塌陷。在另一實施例中,若堆疊結構101’在形成末端部EP的蝕刻過程中不會塌陷,可以無需形成支撐柱結構98、98A、98B、98C、98D及/或98E。
在本發明的多個實施例中,局部地增加在階梯區的第二材料層(例如是氮化矽或是摻雜多晶矽)的末端部的厚度,可以避免在形成深度不同的接觸窗開口的過程中,深度較淺的接觸窗開口下方的閘極層被蝕穿。因此,藉由末端部的形成可以增加製程空間(process window),以增加製程的良率。末端部可透過多次的選擇性蝕刻以及回填的方式形成,其製程可與現有的製程整合。此外,在形成末端部之前可以先在階梯區的堆疊結構中形成支撐柱結構,以避免堆疊結構在形成末端部的蝕刻過程中發生塌陷。
96、106:開口
98、98A、98B、98C、98D、98E:支撐結構
100:基底
101、101’:堆疊結構
102:第一材料層
102T:絕緣層
103:介電層
104:第二材料層
104E:填充層
104’:材料層
105:階梯結構
107、107’、121:水平開口
108:電荷儲存結構
110:通道層
112:絕緣柱
114:導體插塞
115:絕緣頂蓋層
122、128、129:阻障層
124:金屬層
126:閘極層
131、132:導體層
A1、A2、A3:區域
C1、C2、C3:接觸窗
CP:垂直通道柱
EP:末端部
MP:主體部
OP1、OP2、OP1A、OP1B、OP1C、OP1D:接觸窗開口
R1:記憶體陣列區
R2:階梯區
T1、T2、T3、T4:厚度
I-I’、II-II’、III-III’、IV-IV’:切線
圖1A至圖1I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三維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圖2A至圖2I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三維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的另一剖面的示意圖。
圖3A至圖3C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三維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圖4A至圖4C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三維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5A至圖5C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三維記憶體元件的中間階段的上視圖。
圖5D是繪示圖5C的局部立體圖。
100:基底
102:第一材料層
103:介電層
108:電荷儲存結構
112:絕緣柱
115:絕緣頂蓋層
122、128、129:阻障層
124:金屬層
126:閘極層
131、132:導體層
C1、C2:接觸窗
CP:垂直通道柱
EP:末端部
MP:主體部
OP1、OP2、OP1A、OP1B、OP1C、OP1D:接觸窗開口
R1:記憶體陣列區
R2:階梯區
Claims (10)
- 一種記憶體元件,包括: 基底,包括記憶體陣列區與階梯區; 堆疊結構,位於所述記憶體陣列區與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基底上,其中所述堆疊結構包括彼此交互堆疊的多個導體層與多個絕緣層,且每一所述多個導體層包括: 主體部,位於所述記憶體陣列區並延伸至所述階梯區;以及 末端部,與所述主體部連接,位於所述階梯區中,其中所述末端部的厚度大於所述主體部的厚度; 介電層,位於所述記憶體陣列區與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堆疊結構上;以及 第一接觸窗,貫穿在所述階梯區的所述介電層以及位於所述末端部上方的對應的絕緣層,且著陸於所述末端部並與所述末端部連接。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記憶體元件,更包括: 支撐柱,設置在所述第一接觸窗旁,從位於所述末端部上方的所述對應的絕緣層,貫穿所述末端部,並延伸至所述堆疊結構的最底層的絕緣層。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記憶體元件,更包括: 第二接觸窗,設置在所述第一接觸窗旁,貫穿在所述階梯區的所述介電層以及位於所述末端部上方的所述對應的絕緣層,且著陸於所述末端部並與所述末端部連接;以及 支撐牆,從所述記憶體陣列區延伸至所述階梯區,設置在所述第一接觸窗與所述第二接觸窗之間且貫穿所述堆疊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記憶體元件,更包括: 第二接觸窗,設置在所述第一接觸窗旁,貫穿在所述階梯區的所述介電層,著陸於所述末端部並與所述末端部連接;以及 支撐柱,設置在所述第一接觸窗與所述第二接觸窗之間且貫穿位於所述末端部上方的所述對應的絕緣層以及所述末端部至所述堆疊結構的最底層的絕緣層。
- 一種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包括: 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包括記憶體陣列區與階梯區; 於所述記憶體陣列區與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基底上形成堆疊結構,其中所述堆疊結構包括彼此交互堆疊的多個第一材料層與多個第二材料層; 圖案化所述堆疊結構,以在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堆疊結構形成階梯結構; 移除所述階梯結構的末端處的部分的多個第二材料層,以形成多個第一水平開口; 移除所述多個第一水平開口周圍的部分的多個第一材料層,以增加所述多個第一水平開口的高度; 在每一所述多個第一水平開口之中形成末端部,且所述末端部的厚度大於相鄰的第二材料層的厚度; 在所述記憶體陣列區與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堆疊結構上形成介電層;以及 於所述階梯區形成第一接觸窗,其中所述第一接觸窗貫穿在所述階梯區的所述介電層以及位於所述末端部上方的對應的第一材料層,且著陸於所述末端部並與所述末端部連接。
- 如請求項5所述的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在每一所述多個第一水平開口之中形成所述末端部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堆疊結構上以及所述多個第一水平開口之中形成第三材料層;以及 移除所述多個第一水平開口以外的第三材料層,以在每一所述多個第一水平開口之中形成所述末端部。
- 如請求項6所述的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更包括: 於所述階梯區形成所述第一接觸窗之前,移除所述第二材料層與所述末端部,以形成多個第二水平開口;以及 在所述多個第二水平開口形成多個導體層。
- 如請求項5所述的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更包括: 在形成所述階梯結構之前,在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堆疊結構之中形成支撐結構。
- 如請求項8所述的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支撐結構的形成方法包括: 在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堆疊結構之中形成開孔,裸露出所述堆疊結構的最底層的第一材料層;以及 於所述開孔中形成絕緣層,以形成所述支撐結構。
- 如請求項8所述的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支撐結構的形成方法包括: 在所述記憶體陣列區與所述階梯區的所述堆疊結構中形成溝渠,裸露出所述堆疊結構的最底層的第一材料層;以及 於所述溝渠中形成絕緣層,以形成所述支撐結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39460A TWI753644B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39460A TWI753644B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53644B true TWI753644B (zh) | 2022-01-21 |
TW202220184A TW202220184A (zh) | 2022-05-16 |
Family
ID=80809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39460A TWI753644B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53644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204102A1 (en) * | 2015-01-14 | 2016-07-14 |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 Three-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20190287903A1 (en) * | 2018-03-15 | 2019-09-19 |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
US20190296117A1 (en) * | 2018-03-22 | 2019-09-26 |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 Semiconductor device |
-
2020
- 2020-11-12 TW TW109139460A patent/TWI75364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204102A1 (en) * | 2015-01-14 | 2016-07-14 |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 Three-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20190287903A1 (en) * | 2018-03-15 | 2019-09-19 |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
US20190296117A1 (en) * | 2018-03-22 | 2019-09-26 |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 Semiconductor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20184A (zh) | 2022-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478512B2 (ja) | 垂直型メモリ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762156B (zh) | 半導體記憶體元件以及其製造方法 | |
KR100553835B1 (ko) | 캐패시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KR102344862B1 (ko) | 수직형 반도체 소자 | |
US8022457B2 (en) |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vertical channel transist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
KR102695710B1 (ko) | 수직형 메모리 장치 | |
KR20190032718A (ko) |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US20240015968A1 (en) | Vertical memory devices | |
US8647973B2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capable of reducing electrical defect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
KR20120126399A (ko) |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KR102339740B1 (ko) | 수직형 메모리 장치 | |
JP2021072442A (ja) | 垂直型メモリ装置 | |
KR100534100B1 (ko) | 콘택 플러그의 상부 측벽을 노출시켜 전하저장전극을형성하는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들 | |
KR20100107548A (ko) | 절연막 패턴 형성 방법 | |
US11521898B2 (en) | Three-dimensional NAND flash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
US6555481B2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e | |
TWI753644B (zh) | 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
US20230290396A1 (en) | Memory device | |
US11637125B2 (en) | Memory device | |
KR20210040708A (ko) | 집적회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TWI768969B (zh) | 記憶體元件 | |
KR100576825B1 (ko) | 캐패시터 콘택 플러그들 사이의 층간절연막 내에 분리패턴을 구비하는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들 | |
TW202205624A (zh) | 半導體記憶體元件 | |
TWI852481B (zh) | 記憶體元件及其形成方法 | |
TWI751748B (zh) | 記憶體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