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1224B - 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71224B TWI671224B TW107128204A TW107128204A TWI671224B TW I671224 B TWI671224 B TW I671224B TW 107128204 A TW107128204 A TW 107128204A TW 107128204 A TW107128204 A TW 107128204A TW I671224 B TWI671224 B TW I67122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member
- vehicle
- vehicle body
- air cleaner
- main fram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可將外殼構件及被外殼構件覆蓋之車體功能零件作為車輛之設計之一部分,以提高設計性,並可以外殼構件覆蓋車體功能零件。
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係具備配置於主框架16之下方之車體功能零件36、及覆蓋車體功能零件36之外殼構件50,車體功能零件36具備框體60、及於前後方向鎖緊地被固定於框體60之前面之蓋構件61,蓋構件61係於左右之側部具備朝後方凹陷之段部,外殼構件50係以自側面覆蓋車體功能零件36之方式左右設置一對而被安裝於車體功能零件36,外殼構件50係於前端具備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之內側延長部85,內側延長部85嵌合於蓋構件61之段部,蓋構件與內側延長部85之前面為在同一平面上。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
習知,已知一種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其具備:主框架,其自頭管朝後方延長;空氣濾清器,其作為被配置於主框架之下方之車體功能零件;及外殼構件,其覆蓋空氣濾清器。於專利文獻1中,外殼構件係自其他之車體功能零件即燃料槽越過主框架朝下方延伸且覆蓋空氣濾清器。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179703號
然而,上述外殼構造,係將作為車體之設於一個功能零件(燃料槽)之外殼構件延伸且僅自側面覆蓋車體功能零件(空氣濾清器)之普通構造,且是以外部裝飾零件(外殼構件)來隱藏功能零件,利用外殼構件而具備外觀性之一般之設計。本發明係鑑於上述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將外殼構件及被外殼構件覆蓋之車體功能零件作為車輛之設計之一部分以提高設計性,並可以外殼構件覆蓋車體功能零件。
本說明書包含2017年9月29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特願2017-191480之全部內容。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係具備自頭管(15)朝後方延長之主框架(16)、配置於上述主框架(16)之下方之車體功能零件(36)、及覆蓋上述車體功能零件(36)之外殼構件(50),其特徵在於:上述車體功能零件(36)具備框體(60)、及於前後方向鎖緊地被固定於上述框體(60)之前面之蓋構件(61),上述蓋構件(61),係於左右之側部具備朝後方凹陷之段部(72),上述外殼構件(50),係以自側面覆蓋上述車體功能零件(36)之方式左右設置一對而被安裝於上述車體功能零件(36),上述外殼構件(50),係於前端具備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之內側延長部(85),上述內側延長部(85)嵌合於上述蓋構件(61)之上述段部(72),上述蓋構件(61)與上述內側延長部(85)之前面為在同一平面上。
此外,於上述發明中,也可為,將上述蓋構件(61)鎖固於上述框體(60)之鎖固部(67)係設於上述段部(72),而位於上述內側延長部(85)與上述蓋構件(61)之間。此外,於上述發明中,也可為,上述車體功能零件(36),係一空氣濾清器(36),上述空氣濾清器(36),係位於被支撐在上述主框架(16)之引擎(10)與上述主框架(16)之間,於上述空氣濾清器(36)之後方配置有上述引擎(10)之吸氣系統零件(37),上述外殼構件(50),係以自側面覆蓋上述吸氣系統零件(37)之方式朝較上述空氣濾清器(36)更靠後方延伸。
並且,於上述發明中,也可為,於上述蓋構件(61)之前面而於車寬方向之中央部(71)設置朝後方凹陷之傾斜面(74),當側視車輛時,上述傾斜面(74)係朝後下降地傾斜。此外,於上述發
明中,也可為,上述段部(72),係於上述蓋構件(61)之上部具備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而左右寬度變大之加寬部(76),上述傾斜面(74)係設置於上述蓋構件(61)之下部。
根據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其具備自頭管朝後方延長之主框架、配置於主框架之下方之車體功能零件、及覆蓋車體功能零件之外殼構件,車體功能零件具備框體、及於前後方向鎖緊地被固定於框體之前面之蓋構件,蓋構件係於左右之側部具備朝後方凹陷之段部,外殼構件係以自側面覆蓋車體功能零件之方式左右設置一對而被安裝於車體功能零件,外殼構件係於前端具備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之內側延長部,內側延長部嵌合於蓋構件之段部,蓋構件與內側延長部之前面為在同一平面上。根據該構成,自側面覆蓋車體功能零件之外殼構件之內側延長部,係嵌合於車體功能零件之蓋構件之段部而與蓋構件之前面為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可體現蓋構件與外殼構件之設計上之一體感,可將位於主框架之下方之車體功能零件作為外觀之一部分,從而可提高設計性。並且,可以內側延長部覆蓋蓋構件之對框體之鎖固方向。此外,可藉由安裝於車體功能零件之外殼構件來覆蓋車體功能零件。
此外,於上述發明中,也可為,將蓋構件鎖固於框體之鎖固部係設於段部,而位於內側延長部與蓋構件之間。根據該構成,可藉由內側延長部來隱藏鎖固部,不儘可提高外觀性,並且可防止自外部進入鎖固部。此外,於上述發明中,也可為,車體功能零件係一空氣濾清器,空氣濾清器,係位於被支撐在主框架之引擎與主框架之間,於空氣濾清器之後方配置有引擎之吸氣系統零件,
外殼構件係以自側面覆蓋吸氣系統零件之方式朝較空氣濾清器更靠後方延伸。根據該構成,可以外殼構件覆蓋吸氣系統零件,可保護吸氣系統零件並可提高外觀性。並且,以外殼構件覆蓋配置於主框架之下方之體積較大之空氣濾清器之一部分,利用空氣濾清器與外殼構件以體現設計上之一體感,可賦予車體功能零件(空氣濾清器)特徵性之外觀。
並且,於上述發明中,也可為,於蓋構件之前面而於車寬方向之中央部設置有朝後方凹陷之傾斜面,當側視車輛時,傾斜面係朝後下降地傾斜。根據該構成,可使行駛風沿著傾斜面而導向引擎。此外,於上述發明中,也可為,段部係於蓋構件之上部具備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而左右寬度增大之加寬部,傾斜面係設置於蓋構件之下部。根據該構成,可藉由加寬部牢固地將外殼構件安裝於蓋構件,並且可使對接面之形狀具有強烈之印象以使外觀具備特徵,從而可提高設計性。並且,由於加寬部係設於蓋構件之上部,因此容易於蓋構件之下部確保設置傾斜面之空間。
1‧‧‧二輪機車(跨坐型車輛)
2‧‧‧前輪
2a‧‧‧車軸
3‧‧‧後輪
3a‧‧‧車軸
10‧‧‧引擎
11‧‧‧操縱系統
12‧‧‧擺臂
13‧‧‧座墊
15‧‧‧頭管
16‧‧‧主框架
17‧‧‧樞支架
18‧‧‧座墊框架
18a‧‧‧上方延長部
18b‧‧‧後方延長部
19‧‧‧副框架
20‧‧‧轉向軸
21‧‧‧頂橋
22‧‧‧底橋
23‧‧‧前叉
24‧‧‧手把
25‧‧‧樞支軸
26‧‧‧後避震器
30‧‧‧曲柄箱
31‧‧‧汽缸部
31a‧‧‧汽缸區塊
31b‧‧‧汽缸頭
32‧‧‧引擎吊架
33‧‧‧鏈條
34‧‧‧排氣管
34a‧‧‧消音器
35‧‧‧吸氣裝置
36‧‧‧空氣濾清器(車體功能零件)
37‧‧‧節流閥體(吸氣系統零件)
38‧‧‧燃料供給裝置
39‧‧‧托架
40‧‧‧燃料槽
41‧‧‧踏板
42‧‧‧側腳架
43‧‧‧頭燈
44‧‧‧儀錶單元
45‧‧‧前擋板
45a‧‧‧後端部
46‧‧‧後擋板
47‧‧‧收納箱
50‧‧‧外殼構件
50a‧‧‧後端
51‧‧‧底殼
52‧‧‧擋板支架
52a‧‧‧基部
52b‧‧‧腕部
52c‧‧‧螺栓
53‧‧‧開口
60‧‧‧空氣濾清器箱本體(框體)
60a‧‧‧卡合部
61‧‧‧蓋構件
62‧‧‧送風管
63‧‧‧隔壁
64‧‧‧空氣過濾器
65‧‧‧凸緣部
66‧‧‧固定孔
67‧‧‧蓋構件固定件(鎖固部)
68‧‧‧螺栓
69a、69b、69c‧‧‧外殼卡合部
69d‧‧‧外殼固定部
70‧‧‧蓋周緣部
71‧‧‧中央部
71a‧‧‧中間部
71b‧‧‧上部
72‧‧‧段部
72c‧‧‧下部
73‧‧‧中心線
74‧‧‧傾斜面
76‧‧‧加寬部
77‧‧‧交界部
77a‧‧‧下部交界
77b‧‧‧中間部交界
77c‧‧‧上部交界
78‧‧‧鎖固孔
79‧‧‧鎖固孔
80‧‧‧外殼固定構件
81‧‧‧外殼側壁部
82‧‧‧外殼周壁部
83a、83b‧‧‧卡合片
83c‧‧‧卡合片
84‧‧‧座部
85‧‧‧內側延長部
85a‧‧‧內緣
86‧‧‧突出部
C‧‧‧汽缸軸線
F‧‧‧車體框架
FR‧‧‧車體前方
LH‧‧‧車體左側
UP‧‧‧車體上方
W‧‧‧行駛風
圖1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之左側視圖。
圖2為車體框架之左側視圖。
圖3為自左前方側觀察二輪機車之前部之立體圖。
圖4為將外殼構件拆下之狀態之引擎之周邊部之左側視圖。
圖5為自左前方側觀察空氣濾清器之周邊部之立體圖。
圖6為將蓋構件拆下之狀態下自前方側觀察空氣濾清器之前視圖。
圖7為自前方觀察空氣濾清器之前視圖。
圖8為自內側觀察左側之外殼構件之側視圖。
圖9為自下方側觀察左側之外殼構件之周邊部之立體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於說明中,前後左右及上下之方向之記載,只要無特別記載,即視為與相對於車體之方向相同。此外,各圖所示之符號FR顯示車體前方,符號UP顯示車體上方,符號LH顯示車體左側。
圖1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1之左側視圖。再者,圖1中,左右設置一對之構成,包含符號在內僅圖示左側之部分。二輪機車1,係一種如下構成之車輛,即:將作為動力單元之引擎10支撐於車體框架F,且於車體框架F之前端可操縱地支撐操縱系統11,該操縱系統11係可操縱地支撐前輪2,於車體框架F之後部側設置有支撐後輪3之擺臂12。二輪機車1,係一種跨坐型車輛,其於車體框架F後部之上方設置有供乘坐者以跨越之方式乘坐之座墊13。
圖2為車體框架F之左側視圖。
車體框架F具備頭管15、主框架16、樞支架17、座墊框架18、及左右一對之副框架19、19。頭管15係設於車體框架F之前端,且位於車寬之中央。主框架16係自頭管15之後面呈單條且朝後下降地向後方延長。樞支架17係自主框架16之後端部朝下方延長。座墊框架18具備:上方延長部18a,其自主框架16之後端部朝上方延長;及後方延長部18b,其自上方延長部18a朝後方延長。副框架19、19,係自樞支架17之左右側面分別朝後上方延長且連接 於座墊框架18之後部。
操縱系統11具備:轉向軸20(圖4),其被樞軸支撐於頭管15;頂橋21,其固定於轉向軸20之上端;底橋22,其固定於轉向軸20之下端;及前叉23、23,其等於頭管15之左右配置有一對,且被支撐於頂橋21及底橋22。前輪2隔著車軸2a而被樞軸支撐於前叉23、23之下端部。用以供乘坐者操縱前輪2之手把24,係安裝於頂橋21。
擺臂12係將前端部樞軸支撐於沿車寬方向貫通樞支架17之樞支軸25,而以樞支軸25為中心上下擺動。後輪3隔著車軸3a被樞軸支撐於擺臂12之後端部。於擺臂12之後端部與座墊框架18之後部之間跨設有左右一對之後避震器26、26。
引擎10具備:曲柄箱30,其支撐沿車寬方向延伸之曲柄軸;及汽缸部31,其自曲柄箱30之前部朝前方延伸。汽缸部31具備收容活塞之汽缸區塊31a、及設置有驅動閥機構之汽缸頭31b。引擎10係一種汽缸部31之汽缸軸線C大致水平地前後延伸之引擎。曲柄箱30內置有變速機(未圖示)。引擎10係將曲柄箱30之上部固定於自主框架16朝下方延伸之引擎吊架32。此外,曲柄箱30之後部,係固定於樞支架17。引擎10之輸出,藉由捲繞於上述變速機之輸出軸與後輪3之間的鏈條33而被傳遞至後輪3。
引擎10之排氣管34,係自汽缸頭31b之下面之排氣埠口被朝下方引出且朝後方延長而連接於消音器34a。引擎10之吸氣裝置35,係配置於汽缸部31與主框架16之間。吸氣裝置35具備:空氣濾清器36(車體功能零件);節流閥體37(吸氣系統零件),其連接於汽缸頭31b之上面之吸氣埠口;及連接管(未圖示),其連 接空氣濾清器36與節流閥體37。於節流閥體37設置有朝吸氣裝置35之吸氣通路噴射燃料之燃料供給裝置38(圖4)。被取入空氣濾清器36之空氣,藉由節流閥體37調整流量後,被供給於引擎10。
燃料槽40係於頭管15與座墊框架18之間被配置於主框架16之上方,且由主框架16支撐。座墊13係配置於燃料槽40之後方,且被座墊框架18之後方延長部18b自下方支撐。供乘坐者放置腳之踏板41、41,係配置於樞支架17之下端部之前方。側腳架42係安裝於樞支架17之下端部。
頭燈43係配置於頭管15之前方。儀錶單元44係配置於頂橋21之前方。自上方覆蓋前輪2之前擋板45,係安裝於底橋22。自上方覆蓋後輪3之後擋板46,係安裝於車體框架F之後部。二輪機車1,係於座墊13之下方具備以自側面覆蓋車體框架F之後部之方式配置之收納箱47。二輪機車1,具備覆蓋空氣濾清器36之左右一對之外殼構件50、50、及自下方覆蓋引擎10之底殼51。
圖3為自左前方側觀察二輪機車1之前部之立體圖。參照圖1及圖3,前擋板45係於左右之前叉23、23之間被配置於車寬之中央,且自前輪2之前部上方延長至前輪2之後端之上方。前擋板45係隔著設置於前擋板45之後部上面之擋板支架52,而被安裝於底橋22。前擋板45係於側視時以沿前輪2之外周之方式彎曲。擋板支架52具備:板狀之基部52a,其沿前擋板45之上面而安裝於前擋板45;及腕部52b、52b,其自基部52a之左右之緣部朝上方延長。
擋板支架52係配置於左右之前叉23、23之間。腕部52b、52b係沿前叉23、23之內側面而朝向底橋22往上方延長。前 擋板45係藉由自下方插通於擋板支架52之腕部52b、52b之上端部之螺栓52c,被固定於底橋22之下面。於左右之腕部52b、52b之間形成有前後連通之開口53。
圖4為將外殼構件50、50拆下之狀態之引擎10之周邊部之左側視圖。吸氣裝置35係於上下方向被配置於引擎10之汽缸部31與主框架16之間,且於前後方向被配置於前擋板45之後端部45a與主框架16之間。空氣濾清器36,係配置於汽缸頭31b之上面與主框架16之下面之間。
圖5為自左前方側觀察空氣濾清器36之周邊部之立體圖。空氣濾清器36具備:箱狀之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框體),其前面開口;及蓋構件61,其閉塞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前面之開口。將外部空氣取入空氣濾清器36內之送風管62,係自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後面朝後方延伸。
圖6為將蓋構件61拆下之狀態下自前方側觀察空氣濾清器36之前視圖。如圖5及圖6所示,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係形成為車寬方向(左右方向)較上下方向長之箱狀,且跨主框架16之左右而配置。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具備將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內之空間前後分隔之隔壁63。空氣過濾器64,係以閉塞設置於隔壁63之開口之方式安裝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送風管62係自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左右一端部之後面朝後方延伸。
形成於蓋構件61與隔壁63之間之空間,係自送風管62取入外部空氣之髒污區。形成於隔壁63與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後面之間之空間,係供自髒污區通過空氣過濾器64而被淨化之空氣流通之清潔區。清潔區之空氣通過上述連接管及節流閥體37 而被供給於汽缸頭31b。
界定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前面之開口之周緣部,係與蓋構件61配合之卡合部60a。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係於前面側具備自卡合部60a朝外側延伸之凸緣部65。於凸緣部65設置有複數個固定孔66。於各固定孔66固定有將蓋構件61安裝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蓋構件固定件67(鎖固部)。
如圖5所示,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外面部設置有供外殼構件50、50卡合之複數個外殼卡合部69a、69b、69c。此外,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下面設置有外殼固定部69d。於外殼固定部69d固定有將外殼構件50、50固定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外殼固定構件80(圖9)。
如圖2所示,主框架16具備朝下方延長之托架39、39。托架39、39係於引擎吊架32之前方在前後方向上並排配置有複數個。空氣濾清器36係藉由沿車寬方向插通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上部之螺栓68、68(圖4)鎖固於托架39、39,而被支撐於主框架16。
圖7為自前方觀察空氣濾清器36之前視圖。參照圖5及圖7,蓋構件61具備自前方卡合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卡合部60a(圖6)之框狀之蓋周緣部70。蓋構件61係將蓋周緣部70之框內之部分整體形成為朝前方隆起之碟狀。
蓋構件61之前面具備位於車寬中央之中央部71、及設於蓋構件61之左右側部之左右一對之段部72、72。中央部71係於前視時處在與位於車寬中央之中心線73重疊之位置。中央部71係形成為以中心線73為基準而左右對稱之形狀。中央部71係位 於前擋板45之後方。中央部71係自後方與前擋板45之後部的上面對向。
參照圖4、圖5及圖7,當側視車輛時,中央部71之上下之中間部71a大致鉛垂地延伸。當側視車輛時,中央部71之上部71b係朝後上升地延伸。於中央部71之下部設置有朝後方凹陷之傾斜面74。傾斜面74係設於中央部71之車寬方向之中央之凹部。當側視車輛時,傾斜面74係朝後下降地傾斜,且位於汽缸頭31b之前部之前上方。傾斜面74係自上端越往下端側而左右之寬度越大。傾斜面74係自後方與朝後下降地延伸之前擋板45之後端部45a之上面對向。
蓋構件61之段部72、72,係設於中央部71之左右側面,且相對於中央部71而朝後方凹陷。段部72、72係形成為以中心線73為基準而大致左右對稱之形狀。當側視車輛時,各段部72之上下之中間部71a大致鉛垂地延伸。當側視車輛時,各段部72之上部71b係朝後上升地延伸。當側視車輛時,各段部72之下部72c係朝後下降地延伸。
段部72、72,係於上部具備朝車寬方向內側延伸且左右之寬度較下部大之加寬部76、76。因此,中央部71之左右之寬度,係下部較上部大。詳細而言,中央部71與段部72、72之間的交界部77、77,具備:下部交界77a、77a,其於圖7之前視圖中自中央部71之下端朝上方鉛垂地延長;中間部交界77b、77b,其自下部交界77a、77a之上端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及上部交界77c、77c,其自中間部交界77b、77b之內端朝上方延長。亦即,中央部71之寬度,係上部較中央部71之下部小。加寬部76、76,係藉由上部交界77c、77c及中間部交界77b、77b所界定。
於蓋周緣部70且位於段部72、72內之部分,設置有複數個供蓋構件固定件67自前方插通之鎖固孔78。蓋構件固定件67例如為螺栓。亦即,蓋構件61係藉由利用蓋構件固定件67之前後方向之鎖緊而被固定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此外,於蓋周緣部70之中央部71之下端部也設置有複數個供蓋構件固定件67自前方插通之鎖固孔79。
圖8為自內側觀察左側之外殼構件50之側視圖。圖9為自下方側觀察左側之外殼構件50之周邊部之立體圖。再者,左右之外殼構件50、50,係被設置為大致左右對稱,因而,在此對左側之外殼構件50詳細地進行說明。參照圖3、圖8及圖9,外殼構件50係一體具備自車寬方向外側覆蓋空氣濾清器36之外殼側壁部81、及自外殼側壁部81之周緣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之外殼周壁部82。
當側視車輛時,外殼側壁部81係大致矩形。外殼周壁部82,係遍及外殼側壁部81之周緣全周而設。如圖8所示,於外殼周壁部82之上壁之內面前後排列地設置有朝後方側突出之爪狀之卡合片83a、83b。於外殼周壁部82之下壁之內面設置有朝後方側突出之爪狀之卡合片83c。此外,於外殼周壁部82之下壁之內面且卡合片83c之前方設置有朝上方凹陷之座部84。
外殼構件50係藉由自前方將卡合片83a、83b、83c(圖8)卡合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外殼卡合部69a、69b、69c(圖5),而被固定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並且,外殼構件50係藉由自下方插通於座部84之外殼固定構件80,而被鎖固於空氣濾清器箱本
體60之外殼固定部69d。
外殼構件50係以其前部自前方及側面覆蓋空氣濾清器36側部之方式安裝於空氣濾清器36。詳細而言,外殼周壁部82之前壁部,係自外殼側壁部81之前端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且嵌合於空氣濾清器36之蓋構件61之段部72之內側延長部85。內側延長部85,係配合段部72而自前方覆蓋段部72。當側視車輛時,中央部71之前面與內側延長部85之前面為在同一平面上,中央部71與內側延長部85係平滑地連續。如此,藉由將蓋構件61之中央部71與外殼構件50之內側延長部85設為在同一平面上,可體現空氣濾清器36及外殼構件50之設計上之一體感,進而可提高外觀性。設於段部72之蓋構件固定件67及鎖固孔78,係被隱藏於內側延長部85與蓋構件61之間。
內側延長部85之車寬方向之內緣85a,係以前視時沿交界部77之方式設置為非直線狀。亦即,內側延長部85係於上部具備與藉由上部交界77c及中間部交界77b所界定之加寬部76嵌合之突出部86。如此,由於交界部77為非直線狀,因此可加強交界部77之設計上之印象,且外觀性良好。
外殼構件50之後端50a,係位於較節流閥體37及燃料供給裝置38靠後方。外殼構件50係自側面覆蓋空氣濾清器36、送風管62、節流閥體37及燃料供給裝置38。藉此,可藉由外殼構件50有效地保護吸氣裝置35。外殼構件50係安裝於空氣濾清器36且覆蓋空氣濾清器36之獨立之構件。因此,可減小外殼構件50之面積,於外殼構件50損傷之情況等,可較為容易地僅交換外殼構件50。
如圖3所示,沿前擋板45之上面的行駛風之一部分,係作為通過擋板支架52之開口53之行駛風W而朝後方流動。如圖5所示,行駛風W係被前擋板45之後端部45a與蓋構件61之傾斜面74之間的間隙導引而朝後下方流動,到達汽缸頭31b之前部。因此,可藉由行駛風W有效率地冷卻汽缸頭31b。
如以上說明,根據應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二輪機車之外殼構造,係具備自頭管15朝後方延長之主框架16、配置於主框架16之下方之作為車體功能零件之空氣濾清器36、及覆蓋空氣濾清器36之外殼構件50、50,其中,空氣濾清器36具備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及於前後方向鎖緊地被固定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前面之蓋構件61,蓋構件61,係於左右之側部具備朝後方凹陷之段部72、72,外殼構件50、50,係以自側面覆蓋空氣濾清器36之方式左右設置一對且被安裝於空氣濾清器36,外殼構件50、50,係於前端具備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之內側延長部85,內側延長部85嵌合於蓋構件61之段部72、72,且蓋構件61與內側延長部85之前面為在同一平面上。根據該構成,自側面覆蓋空氣濾清器36之外殼構件50、50之內側延長部85,係嵌合於空氣濾清器36之蓋構件61之段部72、72且與蓋構件61之前面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可體現蓋構件61與外殼構件50、50之設計上之一體感,可將位於主框架16之下方之空氣濾清器36作為外觀之一部分,從而可提高設計性。並且,可以內側延長部85覆蓋蓋構件61之對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鎖固方向。此外,可藉由安裝於空氣濾清器36之獨立之外殼構件50、50來覆蓋空氣濾清器36。
此外,將蓋構件61鎖固於空氣濾清器箱本體60之蓋
構件固定件67,係設於段部72、72,且位於內側延長部85與蓋構件61之間。根據該構成,可藉由內側延長部85來隱藏蓋構件固定件67,可提高外觀性,並且可防止不必要地自外部進入蓋構件固定件67。此外,車體功能零件,係一空氣濾清器36,空氣濾清器36,係位於被支撐在主框架16之引擎10與主框架16之間,於空氣濾清器36之後方配置有引擎10之節流閥體37,外殼構件50、50,係以自側面覆蓋節流閥體37之方式朝較空氣濾清器36更靠後方延伸。根據該構成,可以外殼構件50、50覆蓋節流閥體37,可保護節流閥體37並可提高外觀性。並且,以外殼構件50、50覆蓋配置於主框架16之下方之體積較大之空氣濾清器36之一部分,利用空氣濾清器36與外殼構件50、50以體現設計上之一體感,可賦予車體功能零件(空氣濾清器36)特徵性之外觀。
並且,於蓋構件61之前面且車寬方向之中央部設置朝後方凹陷之傾斜面74,當側視車輛時,傾斜面74係朝後下降地傾斜。根據該構成,可使行駛風W沿著傾斜面74而導向引擎10。此外,段部72、72係於蓋構件61之上部具備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且左右寬度變大之加寬部76、76,傾斜面74係設置於蓋構件61之下部。根據該構成,可藉由加寬部76、76牢固地將外殼構件50、50安裝於蓋構件61,並且可使空氣濾清器36與外殼構件50、50之對接面之形狀具有強烈之印象以使外觀具備特徵,從而可提高設計性。並且,由於加寬部76、76係設於蓋構件61之上部,因此容易於蓋構件61之下部確保設置傾斜面74之空間。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係顯示應用本發明之一態樣者而已,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車體功能零件列舉空氣濾清器36為例而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車體功能零件,也可為電動車輛之電池或動力驅動單元,也可為以外殼構件50、50覆蓋設置於其等零件之框體之蓋構件之段部之構成。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跨坐型車輛,列舉二輪機車1為例而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可應用於具備2個前輪或後輪之三輪之跨坐型車輛或具備四輪以上之跨坐型車輛等。
Claims (5)
- 一種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係具備自頭管(15)朝後方延長之主框架(16)、配置於上述主框架(16)之下方之車體功能零件(36)、及覆蓋上述車體功能零件(36)之外殼構件(50),其特徵在於:上述車體功能零件(36)具備框體(60)及於前後方向鎖緊地被固定於上述框體(60)之前面之蓋構件(61),上述蓋構件(61)係於左右之側部具備朝後方凹陷之段部(72),上述外殼構件(50)係以自側面覆蓋上述車體功能零件(36)之方式左右設置一對並被安裝於上述車體功能零件(36),上述外殼構件(50)係於前端具備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之內側延長部(85),上述內側延長部(85)嵌合於上述蓋構件(61)之上述段部(72),上述蓋構件(61)之前面與上述內側延長部(85)之前面為在同一平面上。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其中,將上述蓋構件(61)鎖固於上述框體(60)之鎖固部(67)係設於上述段部(72),位於上述內側延長部(85)與上述蓋構件(61)之間。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其中,上述車體功能零件(36)係空氣濾清器(36),上述空氣濾清器(36)係位於被支撐在上述主框架(16)之引擎(10)與上述主框架(16)之間,於上述空氣濾清器(36)之後方配置有上述引擎(10)之吸氣系統零件(37),上述外殼構件(50)係以自側面覆蓋上述吸氣系統零件(37)之方式朝較上述空氣濾清器(36)更靠後方延伸。
-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其中,於上述蓋構件(61)之前面,於車寬方向之中央部(71)設置朝後方凹陷之傾斜面(74),當側視車輛時,上述傾斜面(74)係朝後下降地傾斜。
- 如請求項4之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其中,上述段部(72)係於上述蓋構件(61)之上部具備朝車寬方向內側延長而左右寬度變大之加寬部(76),上述傾斜面(74)係設置於上述蓋構件(61)之下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91480 | 2017-09-29 | ||
JP2017-191480 | 2017-09-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17049A TW201917049A (zh) | 2019-05-01 |
TWI671224B true TWI671224B (zh) | 2019-09-11 |
Family
ID=65901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28204A TWI671224B (zh) | 2017-09-29 | 2018-08-13 | 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90667B2 (zh) |
CN (1) | CN111148685B (zh) |
MY (1) | MY196458A (zh) |
PH (1) | PH12020500185A1 (zh) |
TW (1) | TWI671224B (zh) |
WO (1) | WO201906496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09175A1 (ja) * | 2021-03-30 | 2022-10-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7212095B2 (ja) * | 2021-03-30 | 2023-01-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カバー及び鞍乗型車両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68854B (en) * | 2001-06-20 | 2004-01-01 | Honda Motor Co Ltd | Air cleaner structure in motorcycle |
TW586505U (en) * | 1998-07-09 | 2004-05-01 | Honda Motor Co Ltd | Outer casing structure for transmission case and air filter of motorcycle |
JP2009286399A (ja) * | 2009-09-15 | 2009-12-10 | Honda Motor Co Ltd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
JP2011031723A (ja) * | 2009-07-31 | 2011-02-17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380909Y (zh) * | 2009-03-25 | 2010-01-13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电池保护盒 |
JP6058957B2 (ja) * | 2012-09-21 | 2017-01-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サイドカバー構造 |
CN104648553A (zh) * | 2013-11-19 | 2015-05-27 | 袁观花 | 一种摩托车电瓶保护装置 |
US9211791B2 (en) * | 2014-03-31 | 2015-12-15 | Honda Motor Co., Ltd. | Automobile over-bulkhead air intake system |
JP5934287B2 (ja) * | 2014-06-05 | 2016-06-1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
JP6262854B2 (ja) * | 2014-06-16 | 2018-01-17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ダクト |
-
2018
- 2018-08-10 CN CN201880062212.9A patent/CN111148685B/zh active Active
- 2018-08-10 WO PCT/JP2018/030082 patent/WO201906496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8-10 MY MYPI2020001597A patent/MY196458A/en unknown
- 2018-08-10 JP JP2019544394A patent/JP6890667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8-13 TW TW107128204A patent/TWI67122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20
- 2020-01-24 PH PH12020500185A patent/PH12020500185A1/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86505U (en) * | 1998-07-09 | 2004-05-01 | Honda Motor Co Ltd | Outer casing structure for transmission case and air filter of motorcycle |
TW568854B (en) * | 2001-06-20 | 2004-01-01 | Honda Motor Co Ltd | Air cleaner structure in motorcycle |
JP2011031723A (ja) * | 2009-07-31 | 2011-02-17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JP2009286399A (ja) * | 2009-09-15 | 2009-12-10 | Honda Motor Co Ltd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12020002180A2 (pt) | 2020-07-28 |
CN111148685B (zh) | 2021-07-27 |
PH12020500185A1 (en) | 2020-10-19 |
JP6890667B2 (ja) | 2021-06-18 |
WO2019064965A1 (ja) | 2019-04-04 |
JPWO2019064965A1 (ja) | 2020-06-25 |
TW201917049A (zh) | 2019-05-01 |
MY196458A (en) | 2023-04-12 |
CN111148685A (zh) | 2020-05-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17831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構造 | |
TWI617476B (zh) | 跨坐型車輛之收納部構造 | |
US20180086406A1 (en) | Side cover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 |
JP5793932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TWI682868B (zh) | 跨坐型車輛之前部構造 | |
JP5683441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 |
JP2014108650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 |
JP623895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イセンスプレート支持構造 | |
TWI671224B (zh) | 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 | |
US10233875B2 (en) | Saddle-ridden vehicle | |
JP5435795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5478182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シートカウル構造 | |
US9581073B2 (en) | Radiator structure for two-wheeled vehicle | |
JP541442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5633192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リアフェンダ構造 | |
JP4676281B2 (ja) | 車両のフラップ | |
JP5637936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カバー | |
JP5088087B2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
EP3277565A1 (en) | Inner rear fender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 |
JP2009101893A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 |
JP2021160595A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6270893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3831236B2 (ja) | 荷物収納構造 | |
JP2006069438A (ja) |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
JP7431794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