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1556B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41556B TWI541556B TW103138783A TW103138783A TWI541556B TW I541556 B TWI541556 B TW I541556B TW 103138783 A TW103138783 A TW 103138783A TW 103138783 A TW103138783 A TW 103138783A TW I541556 B TWI541556 B TW I54155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 optical axis
- optical imaging
- imaging lens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乃是與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相關,且尤其是與應用六片式透鏡之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相關。
近年來,手機和數位相機的普及使得包含光學成像鏡頭、鏡筒及影像感測器等之攝影模組蓬勃發展,手機和數位相機的薄型輕巧化也讓攝影模組的小型化需求愈來愈高,隨著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簡稱CCD)或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簡稱CMOS)之技術進步和尺寸縮小,裝戴在攝影模組中的光學成像鏡頭也需要縮小體積,但光學成像鏡頭之良好光學性能也是必要顧及之處。
隨著消費者對於成像品質上的需求,傳統的四片式透鏡的結構,已無法滿足更高成像品質的需求。因此亟需發展一種小型且成像品質佳的光學成像鏡頭。
習知的光學成像鏡頭多為四片式光學成像鏡頭,由於透鏡片數較少,光學成像鏡頭長度可以縮得較短,然而隨著高規格的產品需求愈來愈多,使得光學成像鏡頭在畫素及品質上的需求快速提升,極需發展更高規格的產品,如利用六片式透鏡結構的光學成像鏡頭。然而,習知的六片式鏡頭如美國專利號7663814及8040618所示,其鏡頭長度動輒高達21mm以上,不利手機和數位相機的薄型化。
因此,極需要開發成像品質良好且鏡頭長度較短的六片式光學成像鏡頭。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透過控制各透鏡的凹凸曲面排列,而在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維持系統性能之條件下,縮短系統長度。
依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一光圈、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及一第六透鏡,每一透鏡都具有屈光率,而且具有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
為了便於表示本發明所指的參數,在本說明書及圖示中定義:T1代表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12代表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光圈到下一個相鄰透鏡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為TA(負號表示該距離方向朝向物側),T2代表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23代表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T3代表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34代表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T4代表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45代表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T5代表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56代表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T6代表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6F代表第六透鏡之像側面至紅外線濾光片之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TF代表紅外線濾光片在光軸上的厚度、GFP代表紅外線濾光片像側面至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f1代表第一透鏡的焦距、f2代表第二透鏡的焦距、f3代表第三透鏡的焦距、f4代表第四透鏡的焦距、f5代表第五透鏡的焦距、f6代表第六透鏡的焦距、n1代表第一透鏡的折射率、n2代表第二透鏡的折射率、n3代表第三透鏡的折射率、n4代表第四透鏡的折射率、n5代表第五透鏡的折射率、n6代表第六透鏡的折射率、v1代表第一透鏡的阿貝數、v2代表第二透鏡的阿貝數、v3代表第三透鏡的阿貝數、v4代表第
四透鏡的阿貝數、v5代表第五透鏡的阿貝數、v6代表第六透鏡的阿貝數、EFL代表光學成像鏡頭的有效焦距、TTL代表第一透鏡之物側面至一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ALT代表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六片透鏡厚度總和(即T1、T2、T3、T4、T5、T6之和)、AAG代表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五個空氣間隙寬度總和(即G12、G23、G34、G45、G56之和)、BFL代表光學成像鏡頭的後焦距,即第六透鏡之像側面至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即G6F、TF、GFP之和)。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光學成像鏡頭,第一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二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第三透鏡之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四透鏡之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五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六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且材質為塑膠,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包括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鏡
其次,本發明更可選擇性地控制以下參數之比值分別滿足各條件式:EFL與G12滿足EFL/G12≦86 條件式(1);ALT與T1滿足ALT/T1≦9.3 條件式(2);EFL與T4滿足EFL/T4≦11.7 條件式(3);T1與G12滿足T1/G12≦7 條件式(4);
T3與G12滿足T3/G12≦7 條件式(5);T2與T1滿足T2/T1≦1.66 條件式(6);EFL與T1滿足EFL/T1≦13 條件式(7);T5與G12滿足T5/G12≦7.4 條件式(8);T2與G12滿足T2/G12≦7.7 條件式(9);v1與v5滿足|v1-v5|≦10 條件式(10);BFL與T1滿足BFL/T1≦4 條件式(11);EFL與T2滿足EFL/T2≦8.2 條件式(12);T4與G12滿足T4/G12≦6.5 條件式(13);AAG與T1滿足AAG/T1≦3 條件式(14);ALT與G12滿足
ALT/G12≦60 條件式(15);T1與T5滿足0.89≦T1/T5 條件式(16);T6與T4滿足T6/T4≦2.6 條件式(17);BFL、G23、G34、G45與G56滿足BFL/(G23+G34+G45+G56)≦1.65 條件式(18)。
前述所列之示例性限定條件式,亦可任意選擇性地合併施用於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中,並不限於此。
在實施本發明時,除了上述條件式之外,亦可針對單一透鏡或廣泛性地針對多個透鏡額外設計出其他更多的透鏡的凹凸曲面排列等細部結構,以加強對系統性能及/或解析度的控制。須注意的是,此些細節需在無衝突之情況之下,選擇性地合併施用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當中,並不限於此。
本發明可依據前述之各種光學成像鏡頭,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包括一機殼以及一影像模組,影像模組安裝於該機殼內。影像模組包括依據本發明之任一光學成像鏡頭、一鏡筒、一模組後座單元及一影像感測器。鏡筒俾供設置光學成像鏡頭,模組後座單元俾供設置鏡筒,影像感測器設置於光學成像鏡頭的像側。
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透過控制各透鏡的凹凸曲面排列,以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1,2,3,4,5,6,7,8,9,10,11‧‧‧光學成像鏡頭
20‧‧‧攝像裝置
21‧‧‧機殼
22‧‧‧影像模組
23‧‧‧鏡筒
24‧‧‧模組後座單元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1110‧‧‧第一透鏡
111,121,131,141,151,161,171,211,221,231,241,251,261,271,311,321,331,341,351,361,371,411,421,431,441,451,461,471,511,521,531,541,551,561,571,611,621,631,641,651,661,671,711,721,731,741,751,761,771,811,821,831,841,851,861,871,911,921,931,941,951,961,971,1011,1021,1031,1041,1051,1061,1071,1111,1121,1131,1141,1151,1161,1171‧‧‧物側面
112,122,132,142,152,162,172,212,222,232,242,252,262,272,312,322,332,342,352,362,372,412,422,432,442,452,462,472,512,522,532,542,552,562,572,612,622,632,642,652,662,672,712,722,732,742,752,762,772,812,822,832,842,852,862,872,912,922,932,942,952,962,972,1012,1022,1032,1042,1052,1062,1072,1112,1122,1132,1142,1152,1162,1172‧‧‧像側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1120‧‧‧第二透鏡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1130‧‧‧第三透鏡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1040,1140‧‧‧第四透鏡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1050,1150‧‧‧第五透鏡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1060,1160‧‧‧第六透鏡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1070,1170‧‧‧濾光件
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0,1080,1180‧‧‧成像面
181‧‧‧影像感測器
182‧‧‧基板
1111,1211,1221,1321,1421,1511,1611,2211,3111,3421,4211,5421,7421,7611,8211,8611,9421,10421‧‧‧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
1112,1212,1222,1322,1422,1522,1622,3412,7612,8612‧‧‧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
1121,1311,1411,1521,1621,3411,8621‧‧‧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
1122,1312,1412,1512,1612,2212,3112,3422,4212,5422,7422,8212,8622,9422,10422‧‧‧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
7613‧‧‧位於兩凸面部之間的凹面部
d1,d2,d3,d4,d5,d6,d7‧‧‧空氣間隙
A1‧‧‧物側
A2‧‧‧像側
I‧‧‧光軸
I-I'‧‧‧軸線
A,B,C,E‧‧‧區域
圖1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透鏡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繪示透鏡面形與光線焦點的關係示意圖。
圖3繪示範例一的透鏡面形與有效半徑的關係圖。
圖4繪示範例二的透鏡面形與有效半徑的關係圖。
圖5繪示範例三的透鏡面形與有效半徑的關係圖。
圖6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
圖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詳細光學數據。
圖9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非球面數據。
圖10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
圖1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詳細光學數據。
圖13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非球面數據。
圖14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5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
圖16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詳細光學數據。
圖17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非球面數據。
圖1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9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
圖20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詳細光學數據。
圖2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非球面數據。
圖2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3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
圖24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詳細光學數據。
圖25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非球面數據。
圖26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7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
圖2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詳細光學數據。
圖29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非球面數據。
圖30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
圖3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詳細光學數據。
圖33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非球面數據。
圖34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5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
圖36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詳細光學數據。
圖37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非球面數據。
圖3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九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9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九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
圖40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九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詳細光學數據。
圖4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九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非球面數據。
圖4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3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
圖44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詳細光學數據。
圖45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非球面數據。
圖46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7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一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
圖4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詳細光學數據。
圖49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非球面數據。
圖50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以上十一個實施例的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
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的比較表。
圖5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結構示意圖。
圖5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結構示意圖。
為進一步說明各實施例,本發明乃提供有圖式。此些圖式乃為本發明揭露內容之一部分,其主要係用以說明實施例,並可配合說明書之相關描述來解釋實施例的運作原理。配合參考這些內容,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以及本發明之優點。圖中的元件並未按比例繪製,而類似的元件符號通常用來表示類似的元件。
本篇說明書所言之「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或負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鏡以高斯光學理論計算出來之光軸上的屈光率為正(或為負)。該像側面、物側面定義為成像光線通過的範圍,其中成像光線包括了主光線(chief ray)Lc及邊緣光線(marginal ray)Lm,如圖1所示,I為光軸且此一透鏡是以該光軸I為對稱軸徑向地相互對稱,光線通過光軸上的區域為光軸附近區域A,邊緣光線通過的區域為圓周附近區域C,此外,該透鏡還包含一延伸部E(即圓周附近區域C徑向上向外的區域),用以供該透鏡組裝於一光學成像鏡頭內,理想的成像光線並不會通過該延伸部E,但該延伸部E之結構與形狀並不限於此,以下之實施例為求圖式簡潔均省略了部分的延伸部。更詳細的說,判定面形或光軸附近區域、圓周附近區域、或多個區域的範圍的方法如下:
1.請參照圖1,其係一透鏡徑向上的剖視圖。以該剖視圖觀之,在判斷前述區域的範圍時,定義一中心點為該透鏡表面上與光軸的一
交點,而一轉換點是位於該透鏡表面上的一點,且通過該點的一切線與光軸垂直。如果徑向上向外有複數個轉換點,則依序為第一轉換點,第二轉換點,而有效半效徑上距光軸徑向上最遠的轉換點為第N轉換點。中心點和第一轉換點之間的範圍為光軸附近區域,第N轉換點徑向上向外的區域為圓周附近區域,中間可依各轉換點區分不同的區域。此外,有效半徑為邊緣光線Lm與透鏡表面交點到光軸I上的垂直距離。
2.如圖2所示,該區域的形狀凹凸係以平行通過該區域的光線(或光線延伸線)與光軸的交點在像側或物側來決定(光線焦點判定方式)。舉例言之,當光線通過該區域後,光線會朝像側聚焦,與光軸的焦點會位在像側,例如圖2中R點,則該區域為凸面部。反之,若光線通過該某區域後,光線會發散,其延伸線與光軸的焦點在物側,例如圖2中M點,則該區域為凹面部,所以中心點到第一轉換點間為凸面部,第一轉換點徑向上向外的區域為凹面部;由圖2可知,該轉換點即是凸面部轉凹面部的分界點,因此可定義該區域與徑向上相鄰該區域的內側的區域,係以該轉換點為分界具有不同的面形。另外,若是光軸附近區域的面形判斷可依該領域中通常知識者的判斷方式,以R值(指近軸的曲率半徑,通常指光學軟體中的透鏡資料庫(lens data)上的R值)正負判斷凹凸。以物側面來說,當R值為正時,判定為凸面部,當R值為負時,判定為凹面部;以像側面來說,當R值為正時,判定為凹面部,當R值為負時,判定為凸面部,此方法判定出的凹凸和光線焦點判定方式相同。
3.若該透鏡表面上無轉換點,該光軸附近區域定義為有效半徑的0~50%,圓周附近區域定義為有效半徑的50~100%。
圖3範例一的透鏡像側表面在有效半徑上僅具有第一轉換點,則第一區為光軸附近區域,第二區為圓周附近區域。此透鏡像側面的R值為正,故判斷光軸附近區域具有一凹面部;圓周附近區域的面形和徑向上緊鄰該區域的內側區域不同。即,圓周附近區域和光軸附近區域的面形不同;該圓周附近區域係具有一凸面部。
圖4範例二的透鏡物側表面在有效半徑上具有第一及第二轉換點,則第一區為光軸附近區域,第三區為圓周附近區域。此透鏡物側面的R值為正,故判斷光軸附近區域為凸面部;第一轉換點與第二轉換點間的區域(第二區)具有一凹面部,圓周附近區域(第三區)具有一凸面部。
圖5範例三的透鏡物側表面在有效半徑上無轉換點,此時以有效半徑0%~50%為光軸附近區域,50%~100%為圓周附近區域。由於光軸附近區域的R值為正,故此物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具有一凸面部;而圓周附近區域與光軸附近區域間無轉換點,故圓周附近區域具有一凸面部。
本發明之光學成像鏡頭,乃是一定焦鏡頭,且是由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設置之一第一透鏡、一光圈、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及一第六透鏡所構成,每一透鏡都具有屈光率,而且具有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本發明之光學成像鏡頭總共只有前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鏡,透過設計各透鏡之細部特徵,而可提供較短的光學成像鏡頭長度及良好的光學性能。
在一實施態樣中,第一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二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的凸面部,第三透鏡之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四透鏡之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五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六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且材質為塑膠,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包括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鏡。
在一實施態樣中,第一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二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第三透鏡之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四透鏡之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五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六透鏡之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各面型的搭配有助於修正像差,且可提升成像的品質。
此外,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將有助於擴大視場角、並修正像差。第六透鏡的材質為塑膠,將有利於減低鏡頭的重量及降低製造的成本。
若再進一步搭配:第一透鏡之物側面形成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第一透鏡之像側面形成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二透鏡之物側面形成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第二透鏡之像側面形成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第三透鏡之物側面形成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三透鏡之像側面形成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以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第四透鏡之像側面形成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第五透鏡之物側面形成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以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五透鏡之像側面形成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第六透鏡之物側面形成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等特徵時,則在縮短鏡頭長度的過程中,將更有利於維持良好的成像品質。當所有的透鏡都使用塑膠製作時,將有利於非球面的製造、降低成本及減輕鏡頭重量。
由於成像品質的要求愈來愈高,鏡頭的長度又需愈做愈小,所以透鏡在光軸附近區域與圓周附近區域的面型,往往會因為考慮光線的路徑而有不同的變化。因此,在鏡頭中心與邊緣的厚度大小也會有所差異。考量到光線的特性,愈是邊緣的光線愈需要在鏡頭內部經過較長的路徑與折射才會與在光軸附近入射的光聚焦到成像面。本發明限制第一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一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所以T1在設計時滿足ALT/T1≦9.3、T2/T1≦1.66、EFL/T1≦13、BFL/T1≦4、AAG/T1≦3以及0.85≦T1/T5的條件式時,將可以在鏡頭縮短的過程中,維持良好的製造性與成像品質。
ALT與AAG分別為所有透鏡厚度的總合以及空氣間隙的總合,也是在鏡頭中佔較大比例者,所以縮短的比例較大時,將有利於整體長度的減縮。EFL的縮短將有助於視角的擴大,也同時有助於BFL的縮短。至於T2、T5與T1的比例關係的限制則有助於整體鏡頭的配置以及製造良
率的提升。再者,本發明所設計的視場角較大,且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所以G12需要維持一定的大小,以利自第一透鏡射出的光線在合適的高度內進入光圈,並且在合適的高度內再入射至第二透鏡。是以本發明的設計滿足EFL/G12≦86、T1/G12≦7、T3/G12≦7、T5/G12≦7.4、T2/G12≦7.7、T4/G12≦6.5與ALT/G12≦60的條件式時,將有利於鏡頭長度的縮短、光圈的加大以及像差的修正。
EFL的縮短有利於視角的擴大,所以EFL/T4與EFL/T2較佳的趨小設計為EFL/T4≦11.7、EFL/T2≦8.2。而空氣間隙的縮小有利於長度的縮短,且所受的工藝限制較小,所以BFL/(G23+G34+G45+G56)較佳的趨大設計並滿足1.65≦BFL/(G23+G34+G45+G56)。此外,第六透鏡的有效半徑較大,理應做得較好以利製造,但若能使其有效地縮短,如滿足T6/T4≦2.6的條件,則會有助於達成長度縮短的目的。透過阿貝數的設計,當|v1-v5|≦10時,可以讓色差獲得較好的修正。
除了前述條件式(1)~(18)所列之範圍之外,EFL/G12的值介於2~86之間為更佳,ALT/T1的值介於2.5~9.3之間為更佳,EFL/T4的值介於2.5~11.7之間為更佳,T1/G12的值介於0.1~7之間為更佳,T3/G12的值介於0.1~7之間為更佳,T2/T1的值介於0.1~1.66之間為更佳,EFL/T1的值介於2~13之間為更佳,T5/G12的值介於0.1~7.4之間為更佳,T2/G12的值介於0.8~7.7之間為更佳,v1-v5的值介於0~10之間為更佳,BFL/T1的值介於0.1~4之間為更佳,EFL/T2的值介於3.5~8.2之間為更佳,T4/G12的值介於0.5~6.5之間為更佳,AAG/T1的值介於0.1~3之間為更佳,ALT/G12的值介於3~60之間為更佳,T1/T5的值介於0.85~4.5之間為更佳,T6/T4的值介於0.1~2.6之間為更佳,以及BFL/(G23+G34+G45+G56)的值介於1.65~4.5之間為更佳。當滿足此些範圍時,能夠產生較為優良的成像品質。
在實施本發明時,除了上述條件式之外,亦可針對單一透鏡或廣泛性地針對多個透鏡額外設計出其他更多的透鏡的凹凸曲面排列等細部結構,以加強對系統性能及/或解析度的控制。須注意的是,此些細節
需在無衝突之情況之下,選擇性地合併施用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當中,並不限於此。
為了說明本發明確實可在提供良好的光學性能的同時,提供寬廣的拍攝角度,以下提供多個實施例以及其詳細的光學數據。首先請一併參考圖6至圖9,其中圖6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圖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詳細光學數據,其中f即是有效焦距EFL,圖9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非球面數據。
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從物側A1至像側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110、一光圈(aperture stop)100、一第二透鏡120、一第三透鏡130、一第四透鏡140、一第五透鏡150及一第六透鏡160。一濾光件170及一影像感測器的一成像面180皆設置於光學成像鏡頭1的像側A2。在本實施例中,濾光件170為紅外線濾光片(IR cut filter)且設於第六透鏡160與成像面180之間,濾光件170將經過光學成像鏡頭1的光過濾掉特定波段的波長,例如過濾掉紅外線波段,可使得人眼看不到的紅外線波段的波長不會成像於成像面180上。
光學成像鏡頭1之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及第六透鏡160在此示例性地以塑膠材質所構成,且形成細部結構如下:第一透鏡110具有正屈光率,並具有一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111及一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112。物側面111為一凸面,且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1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112。像側面112為一凹面,且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1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122。第一透鏡110的物側面111與像側面112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120具有正屈光率,並具有一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121及一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122。物側面121為一凸面且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2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212。像側面122為一凸面且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2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222。第二透鏡120的物側面121與像側面122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130具有負屈光率,並具有一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131及一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132。物側面131為一凹面且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311以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312。像側面132為一凸面且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3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322。第三透鏡130的物側面131與像側面132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140具有正屈光率,並具有一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141及具有一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142。物側面141為一凹面且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4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412。像側面142為一凸面且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4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422。第四透鏡140的物側面141與像側面142皆為非球面。
第五透鏡150具有負屈光率,並具有一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151及一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152。物側面151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5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512。像側面152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5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522。第五透鏡150的物側面151與像側面152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160具有負屈光率,並具有一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161及一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162。物側面161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6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612。像側面162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6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622。第六透鏡160的物側面161與像側面162皆為非球面。
在本實施例中,係設計各透鏡110、120、130、140、150、160、濾光件170及影像感測器的成像面180之間皆存在空氣間隙,如: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之間存在空氣間隙d1、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之間存在空氣間隙d2、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之間存在空氣間隙d3、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150之間存在空氣間隙d4、第五透鏡150與第六透鏡160之間存在空氣間隙d5、第六透鏡160與濾光件170之間存在空氣間隙d6、及濾光件170與影像感測器的成像面180之間存在空氣間隙d7,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空氣間隙,如:將兩相對透鏡的表面輪廓設計為彼此相應,而可彼此貼合,以消除其間之空氣間隙。由此可知,空氣間隙d1即為G12、空氣間隙d2即為G23、空氣間隙d3即為G34、空氣間隙d4即為G45、空氣間隙d5即為G56,空氣間隙d1、d2、d3、d4、d5的和即為AAG。
關於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中的各透鏡之各光學特性及各空氣間隙之寬度,請參考圖8,關於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請參考圖50。
須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中,從第一透鏡物側面111至成像面180在光軸上之長度為4.761mm,像高為2.3mm,相較於先前技術確實縮短光學成像鏡頭1之鏡頭長度。
第一透鏡110的物側面111及像側面112、第二透鏡120的物側面121及像側面122、第三透鏡130的物側面131及像側面132、第四透鏡140的物側面141及像側面142、第五透鏡150的物側面151及像側面152、第六透鏡160的物側面161及像側面162,共計十二個非球面皆是依下列非球面曲線公式定義:
其中:Z表示非球面之深度(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上頂點之切面,兩者間的垂直距離);R表示透鏡表面之曲率半徑;Z表示非球面之深度(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上頂點之切面,兩者間的垂直距離);Y表示非球面曲面上的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K為錐面係數(Conic Constant);a2i為第2i階非球面係數。
各個非球面之參數詳細數據請一併參考圖5。
圖7(a)的縱向球差(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ration),橫軸定義為焦距,縱軸定義為視場,由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3mm以內,故本第一較佳實施例確實明顯改善不同波長的球差。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獲得明顯改善。
圖7(b)的弧矢方向(sagittal)的像散像差(astigmatism aberration)以及圖7(c)的子午方向(tangential)的像散像差中,橫軸定義為焦距,而縱軸定義為像高,其中像高為2.3mm。關於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470nm,555nm,650nm)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5mm內。關於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470nm,555nm,650nm)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5mm內。如此便可說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光學
成像鏡頭1能有效消除像差。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已相當接近,代表軸上的色散也有明顯的改善。
圖7(d)的畸變像差(distortion aberration)橫軸定義為百分比,縱軸定義為像高,像高為2.3mm,而光學成像鏡頭1的畸變像差維持在±1.2%的範圍內。
從圖7(a)~3(d)可看出縱向球差、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以及畸變像差的表現都十分良好。因此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確實可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另請一併參考圖10至圖13,其中圖10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圖1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詳細光學數據,圖13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非球面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標號標示出相似的元件,唯在此使用的標號開頭改為2,例如第三透鏡物側面為231,第三透鏡像側面為232,其它元件標號在此不再贅述。如圖10中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2從物側A1至像側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210、一光圈200、一第二透鏡220、一第三透鏡230、一第四透鏡240、一第五透鏡250及一第六透鏡260。
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及第六透鏡260的屈光率,以及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211、231、241、251、261及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212、222、232、242、252、262之各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大致上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唯第二實施例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後焦距等相關光學參數、物側面221的表面凹凸配置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此為了更清楚顯示圖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徵僅標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而省略相同之處的標號。詳細地說,其間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二透鏡220之物側面221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22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
的凹面部2212。關於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2的各透鏡之各光學特性及各空氣間隙之寬度,請參考圖12,關於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請參考圖50。
須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2中,從第一透鏡物側面211至成像面280在光軸上之厚度為4.869mm,相較於先前技術,確實縮短光學成像鏡頭2之鏡頭長度。
從圖11(a)的縱向球差中,由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5mm以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獲得明顯改善。
從圖11(b)的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6mm內。在圖11(c)的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8mm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已相當接近,代表軸上的色散也有明顯的改善。
圖11(d)顯示光學成像鏡頭2的畸變像差維持在±1.6%的範圍內。
從圖11(a)~11(d)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2在弧矢方向與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以及畸變像差的表現都十分良好。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2確實可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另請一併參考圖14至圖17,其中圖14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5顯示依
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項像差圖示意圖,圖16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詳細光學數據,圖17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非球面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標號標示出相似的元件,唯在此使用的標號開頭改為3,例如第三透鏡物側面為331,第三透鏡像側面為332,其它元件標號在此不再贅述。如圖14中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3從物側A1至像側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310、一光圈300、一第二透鏡320、一第三透鏡330、一第四透鏡340、一第五透鏡350及一第六透鏡360。
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及第六透鏡360的屈光率以及包括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321、331、351、361及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312、322、332、352、362等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大致上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唯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後焦距等相關光學參數、物側面311、341及像側面342之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此為了更清楚顯示圖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徵僅標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而省略相同之處的標號。詳細地說,其間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一透鏡310的物側面311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3111以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3112;第四透鏡340的物側面341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3411以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3412;第四透鏡340的像側面342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3421以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3422。關於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3的各透鏡之各光學特性及各空氣間隙之寬度,請參考圖16。關於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請參考圖50。
須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3中,從第一透鏡物側面311至成像面380在光軸上之厚度為4.735mm,相較於先前技術確實縮短光學成像鏡頭3之鏡頭長度。
從圖15(a)當中可以看出,在本實施例的縱向球差中,由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25mm以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獲得明顯改善。
從圖15(b)的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6mm內。從圖15(c)的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6mm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已相當接近,代表軸上的色散也有明顯的改善。
圖15(d)顯示光學成像鏡頭3的畸變像差維持在±1.6%的範圍內。
從圖15(a)~15(d)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3在弧矢方向與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以及畸變像差的表現都十分良好。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3確實可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另請一併參考圖18至圖21,其中圖1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9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圖20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詳細光學數據,圖2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非球面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標號標示出相似的元件,唯在此使用的標號開頭改為4,例如第三透鏡物側面為431,第三透鏡像側面為432,其它元件標號在此不再贅述。如圖18中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4從
物側A1至像側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410、一光圈400、一第二透鏡420、、一第三透鏡430、一第四透鏡440、一第五透鏡450及一第六透鏡460。
第四實施例之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及第六透鏡460的屈光率以及包括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411、431、441、451、461及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412、422、432、442、452、462等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大致上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唯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後焦距等相關光學參數、物側面421之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此為了更清楚顯示圖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徵僅標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而省略相同之處的標號。詳細地說,其間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二透鏡420之物側面421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4211以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4212。關於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4的各透鏡之各光學特性及各空氣間隙之寬度,請參考圖20,關於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請參考圖50。
須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4中,從第一透鏡物側面411至成像面480在光軸上之厚度為4.783mm,相較於先前技術確實縮短光學成像鏡頭4之鏡頭長度。
從圖19(a)可以看出縱向球差,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9mm以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獲得明顯改善。
從圖19(b)可看出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16mm內,從圖19(c)可看出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12mm內。
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已相當接近,代表軸上的色散也有明顯的改善。
從圖19(d)可看出光學成像鏡頭4的畸變像差維持在±1.6%的範圍內。
另一方面,從圖19(a)~19(d)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4在弧矢方向與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以及畸變像差的表現都十分良好。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4確實可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另請一併參考圖22至圖25,其中圖2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3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圖24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詳細光學數據,圖25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非球面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標號標示出相似的元件,唯在此使用的標號開頭改為5,例如第三透鏡物側面為531,第三透鏡像側面為532,其它元件標號在此不再贅述。如圖22中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5從物側A1至像側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510、一光圈500、一第二透鏡520、一第三透鏡530、一第四透鏡540、一第五透鏡550及一第六透鏡560。
第五實施例之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550之屈光率以及包括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511、521、531、541、551、561及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512、522、532、552、562的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大致上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唯第五實施例的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以及後焦距等相關光學參數、第六透鏡560之屈光率、像側面542之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此為了更清楚顯示圖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徵僅標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而省略相同之處的標號。詳細地說,其間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六透鏡560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鏡540之像側面542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
部5421以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5422。在此為了更清楚顯示圖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徵僅標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而省略相同之處的標號。其次,關於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5的各透鏡之各光學特性及各空氣間隙之寬度,請參考圖24,關於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請參考圖50。
須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5中,從第一透鏡物側面511至成像面580在光軸上之厚度為4.349mm,相較於先前技術確實縮短光學成像鏡頭5之鏡頭長度。
從圖23(a)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縱向球差,由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3mm以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獲得明顯改善。
從圖23(b)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4mm內。從圖23(c)當中可以看出在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1mm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已相當接近,代表軸上的色散也有明顯的改善。
從圖23(d)當中可以看出光學成像鏡頭5的畸變像差維持在±1.6%的範圍內。
另一方面,從圖23(a)~23(d)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5在弧矢方向與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畸變像差的表現都十分良好。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5確實可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另請一併參考圖26至圖29,其中圖26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7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圖2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詳細光學數據,圖29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非球面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標號標示出相似的元件,唯在此使用的標號開頭改為6,例如第三透鏡物側面為631,第三透鏡像側面為632,其它元件標號在此不再贅述。如圖26中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6從物側A1至像側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610、一光圈600、一第二透鏡620、一第三透鏡630、一第四透鏡640、一第五透鏡650及一第六透鏡660。
第六實施例之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及第五透鏡650的屈光率以及包括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611、621、631、641、651、661及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612、622、632、642、652、662的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大致上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唯第六實施例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後焦距等相關光學參數、第六透鏡660的屈光率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此為了更清楚顯示圖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徵僅標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而省略相同之處的標號。詳細地說,其間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六透鏡660具有正屈光率。關於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6的各透鏡之各光學特性及各空氣間隙之寬度,請參考圖28,關於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請參考圖50。
須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6中,從第一透鏡物側面611至成像面680在光軸上之厚度為4.633mm,相較於先前技術確實縮短光學成像鏡頭6之鏡頭長度。
從圖27(a)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縱向球差,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3mm以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獲得明顯改善。
圖27(b)的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5mm內。圖27(c)的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12mm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已相當接近,代表軸上的色散也有明顯的改善。
圖27(d)顯示光學成像鏡頭6的畸變像差維持在±2%的範圍內。
從圖27(a)~(d)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6在弧矢方向與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畸變像差的表現都十分良好。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6確實可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另請一併參考圖30至圖33,其中圖30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圖3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詳細光學數據,圖33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非球面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標號標示出相似的元件,唯在此使用的標號開頭改為7,例如第三透鏡物側面為731,第三透鏡像側面為732,其它元件標號在此不再贅述。如圖30中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7從物側A1至像側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710、一光圈700、一第二透鏡720、一第三透鏡730、一第四透鏡740、一第五透鏡750及一第六透鏡760。
第七實施例之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第四透鏡740、第五透鏡750及第六透鏡760的屈光率以及包括朝向物側
A1的物側面711、721、731、741、751及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712、722、732、752、762的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大致上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唯第七實施例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後焦距等相關光學參數、物側面761和像側面742的透鏡表面凹凸配置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此為了更清楚顯示圖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徵僅標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而省略相同之處的標號。詳細地說,其間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四透鏡740之像側面742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74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7422;第六透鏡760之物側面761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7611、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7612、及一位於兩凸面部7611、7612之間的凹面部7613。關於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7的各透鏡之各光學特性及各空氣間隙之寬度,請參考圖32,關於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請參考圖50。
須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7中,從第一透鏡物側面711至成像面780在光軸上之厚度為4.433mm,相較於先前技術確實縮短光學成像鏡頭7之鏡頭長度。
從圖31(a)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縱向球差中,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6mm以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獲得明顯改善。
從圖31(b)當中可以看出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8mm內。從圖31(c)當中可以看出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2mm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已相當接近,代表軸上的色散也有明顯的改善。
圖31(d)顯示光學成像鏡頭7的畸變像差維持在±1.6%的範圍內。
另一方面,從圖31(a)~(d)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7在弧矢方向與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畸變像差的表現都十分良好。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7確實可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另請一併參考圖34至圖37,其中圖34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5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圖36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詳細光學數據,圖37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非球面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標號標示出相似的元件,唯在此使用的標號開頭改為8,例如第三透鏡物側面為831,第三透鏡像側面為832,其它元件標號在此不再贅述。如圖38中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8從物側A1至像側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810、一光圈800、一第二透鏡820、一第三透鏡830、一第四透鏡840、一第五透鏡850及一第六透鏡860。
第八實施例之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第四透鏡840及第五透鏡850的屈光率以及包括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811、831、841、851及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812、822、832、842、852的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大致上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唯第八實施例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後焦距等相關光學參數、物側面821、861和像側面862的透鏡表面凹凸配置、以及第六透鏡860的屈光率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此為了更清楚顯示圖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徵僅標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而省略相同之處的標號。詳細地說,其間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二透鏡820之物側面821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82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8212;第六透鏡860具有正屈光率;第六透鏡860的物側面861為一凸面且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8611
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8612;第六透鏡860的像側面862為一凹面且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86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8622。關於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8的各透鏡之各光學特性及各空氣間隙之寬度,請參考圖36,關於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請參考圖50。
須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8中,從第一透鏡物側面811至成像面880在光軸上之厚度為4.637mm,相較於先前技術確實縮短光學成像鏡頭8之鏡頭長度,且本實施例的鏡頭長度更是縮短地比第一實施例的鏡頭長度還短。
從圖35a)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縱向球差中,由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35mm以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獲得明顯改善。
從圖35(b)當中可以看出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8mm內。從圖35(c)當中可以看出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12mm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已相當接近,代表軸上的色散也有明顯的改善。
圖35(d)顯示光學成像鏡頭8的畸變像差維持在±1.6%的範圍內。
另一方面,從圖35(a)~(d)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8在弧矢方向與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畸變像差的表現都十分良好。
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8確實可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另請一併參考圖38至圖41,其中圖3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九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9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九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圖40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九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詳細光學數據,圖4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九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非球面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標號標示出相似的元件,唯在此使用的標號開頭改為9,例如第三透鏡物側面為931,第三透鏡像側面為932,其它元件標號在此不再贅述。如圖38中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9從物側A1至像側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910、一光圈900、一第二透鏡920、一第三透鏡930、一第四透鏡940、一第五透鏡950及一第六透鏡960。
第九實施例之第一透鏡910、第二透鏡920、第三透鏡930、第四透鏡940及第五透鏡950的屈光率以及包括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911、921、931、941、951、961及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912、922、932、952、962的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大致上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唯第九實施例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後焦距等相關光學參數、像側面942的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以及第六透鏡960的屈光率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此為了更清楚顯示圖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徵僅標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而省略相同之處的標號。詳細地說,其間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四透鏡940之像側面942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94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9422;第六透鏡960具有正屈光率。關於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9的各透鏡之各光學特性及各空氣間隙之寬度,請參考圖40,關於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
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請參考圖50。
須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9中,從第一透鏡物側面911至成像面980在光軸上之厚度為4.348mm,相較於先前技術確實縮短光學成像鏡頭9之鏡頭長度。
從圖39(a)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縱向球差,由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3mm以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獲得明顯改善。
從圖39(b)當中可以看出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6mm內。從圖39(c)當中可以看出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8mm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已相當接近,代表軸上的色散也有明顯的改善。
圖39(d)顯示光學成像鏡頭9的畸變像差維持在±1.6%的範圍內。
另一方面,從圖39(a)~(d)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9在弧矢方向與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畸變像差的表現都十分良好。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9確實可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另請一併參考圖42至圖45,其中圖4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3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圖44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詳細光學數據,圖45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非球面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標號標示出相似的元件,唯在此使用的
標號開頭改為10,例如第三透鏡物側面為1031,第三透鏡像側面為1032,其它元件標號在此不再贅述。如圖42中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從物側A1至像側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1010、一光圈1000、一第二透鏡1020、一第三透鏡1030、一第四透鏡1040、一第五透鏡1050及一第六透鏡1060。
第十實施例之第一透鏡1010、第二透鏡1020、第三透鏡1030、第四透鏡1040及第五透鏡1050的屈光率以及包括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1011、1021、1031、1041、1051、1061及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1012、1022、1032、1052、1062的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大致上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唯第十實施例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後焦距等相關光學參數、像側面1042的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以及第六透鏡1060的屈光率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此為了更清楚顯示圖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徵僅標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而省略相同之處的標號。詳細地說,其間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四透鏡1040之像側面1042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04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0422;第六透鏡1060具有正屈光率。關於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各透鏡之各光學特性及各空氣間隙之寬度,請參考圖44,關於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請參考圖50。
須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從第一透鏡物側面1011至成像面1080在光軸上之厚度為4.280mm,相較於先前技術確實縮短光學成像鏡頭10之鏡頭長度。
從圖43(a)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縱向球差,由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3mm以內。
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獲得明顯改善。
從圖43(b)當中可以看出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8mm內。從圖43(c)當中可以看出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16mm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已相當接近,代表軸上的色散也有明顯的改善。
圖43(d)顯示光學成像鏡頭10的畸變像差維持在±1.6%的範圍內。
另一方面,從圖43(a)~(d)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在弧矢方向與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畸變像差的表現都十分良好。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確實可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另請一併參考圖46至圖49,其中圖46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六片式透鏡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7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一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之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示意圖,圖4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詳細光學數據,圖49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十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之各透鏡之非球面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標號標示出相似的元件,唯在此使用的標號開頭改為11,例如第三透鏡物側面為1131,第三透鏡像側面為1132,其它元件標號在此不再贅述。如圖46中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1從物側A1至像側A2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1110、一光圈1100、一第二透鏡1120、一第三透鏡1130、一第四透鏡1140、一第五透鏡1150及一第六透鏡1160。
第十一實施例之第一透鏡1110、第二透鏡1120及第五透鏡1150的屈光率以及包括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1111、1121、1131、1141、1151、
1161及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1112、1122、1132、1142、1152、1162的透鏡表面的凹凸配置大致上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唯第十一實施例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後焦距等相關光學參數、以及第三透鏡1130、第四透鏡1140及第六透鏡1160的屈光率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此為了更清楚顯示圖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徵僅標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而省略相同之處的標號。詳細地說,其間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三透鏡1130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鏡1140具有負屈光率、以及第六透鏡1160具有正屈光率。關於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1的各透鏡之各光學特性及各空氣間隙之寬度,請參考圖48,關於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請參考圖50。
須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1中,從第一透鏡物側面1111至成像面1180在光軸上之厚度為4.749mm,相較於先前技術確實縮短光學成像鏡頭11之鏡頭長度。
從圖47(a)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縱向球差,由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16mm以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獲得明顯改善。
從圖47(b)當中可以看出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6mm內。從圖47(c)當中可以看出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8mm內。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已相當接近,代表軸上的色散也有明顯的改善。
圖47(d)顯示光學成像鏡頭11的畸變像差維持在±2.0%的範圍內。
另一方面,從圖47(a)~(d)當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1在弧矢方向與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畸變像差的表現都十分良好。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1確實可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圖50統列出以上十一個實施例的T1、G12、T2、G23、T3、G34、T4、G45、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1、v5、EFL/G12、ALT/T1、EFL/T4、T1/G12、T3/G12、T2/T1、EFL/T1、T5/G12、T2/G12、v1-v5、BFL/T1、EFL/T2、T4/G12、AAG/T1、ALT/G12、T1/T5、T6/T4與BFL/(G23+G34+G45+G56)之值,可看出本發明之光學成像鏡頭確實可滿足前述條件式(1)~(18)。
請參閱圖51,為應用前述光學成像鏡頭的可攜式電子裝置20的一第一較佳實施例,可攜式電子裝置20包含一機殼21及一安裝在機殼21內的影像模組22。在此僅是以手機為例說明可攜式電子裝置20,但可攜式電子裝置20的型式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可攜式電子裝置20還可包括但不限於相機、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簡稱PDA)等。
如圖中所示,影像模組22內具有一焦距為固定不變之光學成像鏡頭,其包括一如前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如在此示例性地選用前述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一用於供光學成像鏡頭1設置的鏡筒23、一用於供鏡筒23設置的模組後座單元(module housing unit)24、一供該模組後座單元24設置之基板182及一設置於光學成像鏡頭1像側的影像感測器181。成像面180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181。
須注意的是,本實施例雖顯示濾光件170,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省略濾光件170之結構,並不以濾光件170之必要為限,且機殼21、鏡筒23、及/或模組後座單元24可為單一元件或多個元件組裝而成,無須限定於此;其次,乃是本實施例所使用的影像感測器181是採用板上連接式晶片封裝(Chip on Board,COB)的封裝方式直接連接在基板182上,
和傳統晶片尺寸封裝(Chip Scale Package,CSP)之封裝方式的差別在於板上連接式晶片封裝不需使用保護玻璃(cover glass),因此在光學成像鏡頭1中並不需要在影像感測器181之前設置保護玻璃,然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整體具有屈光率的六片式透鏡110、120、130、140、150、160示例性地是以相對兩透鏡之間分別存在一空氣間隙的方式設置於鏡筒23內。
模組後座單元24包括一用以供鏡筒23設置的鏡頭後座2401及一影像感測器後座2406。鏡筒23是和鏡頭後座2401沿一軸線I-I'同軸設置,且鏡筒23設置於鏡頭後座2401內側,影像感測器後座2406位於該鏡頭後座2401和該影像感測器181之間,且該影像感測器後座2406和該鏡頭後座2401相貼合,然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不一定存在影像感測器後座2406。
由於光學成像鏡頭1之長度僅4.761mm,因此可將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尺寸設計地更為輕薄短小,且仍然能夠提供良好的光學性能與成像品質。藉此,使本實施例除了具有減少機殼原料用量的經濟效益外,還能滿足輕薄短小的產品設計趨勢與消費需求。
另請參閱圖52,為應用前述光學成像鏡頭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20'的一第二較佳實施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20'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20的主要差別在於:鏡頭後座2401具有一第一座體單元2402、一第二座體單元2403、一線圈2404及一磁性元件2405。第一座體單元2402與鏡筒23外側相貼合且沿一軸線I-I'設置、第二座體單元2403沿軸線I-I'並環繞著第一座體單元2402外側設置。線圈2404設置在第一座體單元2402外側與第二座體單元2403內側之間。磁性元件2405設置在線圈2404外側與第二座體單元2403內側之間。
第一座體單元2402可帶著鏡筒23及設置在鏡筒23內的光學成像鏡頭1沿軸線I-I'移動。可攜式電子裝置20'的第二實施例的其他元件結構則與第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20類似,在此不再贅述。
類似地,由於光學成像鏡頭1之長度僅4.761mm,因此可將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尺寸設計地更為輕薄短小,且仍然能夠提供良好的光學性能與成像品質。藉此,使本實施例除了具有減少機殼原料用量的經濟效益外,還能滿足輕薄短小的產品設計趨勢與消費需求。
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透過控制六片透鏡各透鏡的細部結構之設計,以維持良好光學性能,並有效縮短鏡頭長度。
以上敍述依據本發明多個不同實施例,其中各項特徵可以單一或不同結合方式實施。因此,本發明實施方式之揭露為闡明本發明原則之具體實施例,應不拘限本發明於所揭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言之,先前敍述及其附圖僅為本發明示範之用,並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變化或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1‧‧‧光學成像鏡頭
100‧‧‧光圈
110‧‧‧第一透鏡
111,121,131,141,151,161,171‧‧‧物側面
112,122,132,142,152,162,172‧‧‧像側面
120‧‧‧第二透鏡
130‧‧‧第三透鏡
140‧‧‧第四透鏡
150‧‧‧第五透鏡
160‧‧‧第六透鏡
170‧‧‧濾光件
180‧‧‧成像面
1111,1211,1221,1321,1421,1511,1611‧‧‧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
1112,1212,1222,1322,1422,1522‧‧‧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
1121,1311,1411,1521‧‧‧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
1122,1312,1412,1512,1612‧‧‧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
d1,d2,d3,d4,d5,d6,d7‧‧‧空氣間隙
A1‧‧‧物側
A2‧‧‧像側
Claims (20)
-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一光圈、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及一第六透鏡,每一透鏡都具有屈光率,且具有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其中:該第一透鏡之該像側面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二透鏡之該像側面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三透鏡之該物側面包括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四透鏡之該物側面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五透鏡具有負屈光率,該第五透鏡之該像側面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及該第六透鏡之該像側面包括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且其材質是塑膠,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包括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鏡。
-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EFL/G12≦86的條件式,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一有效焦距。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ALT/T1≦9.3的條件式,ALT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六片透鏡厚度總和,T1為該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EFL/T4≦11.7的條件式,T4為該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一有效焦距。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T1/G12≦7的條件式,T1為該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T3/G12≦7的條件式,T3為該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T2/T1≦1.66的條件式,T2為該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1為該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EFL/T1≦13的條件式,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一有效焦距,T1為該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T5/G12≦7.4的條件式,T5為該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T2/G12≦7.7的條件式,T2為該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v1-v5|≦10的條件式,v1代表第一透鏡的阿貝數,v5代表第五透鏡的阿貝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BFL/T1≦4的條件式,BFL代表光學成像鏡頭的後焦距,即第六透鏡之像側面至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T1為該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EFL/T2≦8.2的條件式,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一有效焦距,T2為該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T4/G12≦6.5的條件式,T4為該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AAG/T1≦3的條件式,AAG代表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五個空氣間隙寬度總和,T1為該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ALT/G12≦60的條件式,ALT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六片透鏡厚度總和,G12為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0.89≦T1/T5的條件式,T1為該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5為該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T6/T4≦2.6的條件式,T4為該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6為該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1.65≦BFL/(G23+G34+G45+G56)的條件式,BFL代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後焦距,即該第六透鏡之像側面至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G23為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G34為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G45為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G56為該第五透鏡與該第六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寬度。
-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機殼;及一影像模組,安裝於該機殼內,包括: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一鏡筒,俾供設置該光學成像鏡頭;一模組後座單元,俾供設置該鏡筒;及一影像感測器,設置於該光學成像鏡頭的像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71552.8A CN105589181B (zh) | 2014-10-23 | 2014-10-23 |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3062A TW201523062A (zh) | 2015-06-16 |
TWI541556B true TWI541556B (zh) | 2016-07-11 |
Family
ID=53935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8783A TWI541556B (zh) | 2014-10-23 | 2014-11-07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51532B2 (zh) |
CN (1) | CN105589181B (zh) |
TW (1) | TWI54155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26791A (zh) * | 2016-08-26 | 2017-03-22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70467B (zh) * | 2012-07-06 | 2017-02-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影像拾取系統組 |
CN103777321B (zh) * | 2013-09-06 | 2016-02-0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
TWI572892B (zh) | 2015-02-26 | 2017-03-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KR101762006B1 (ko) * | 2015-07-24 | 2017-07-2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및 서로 다른 화각을 가진 복수의 촬상 광학계가 장착된 모바일 기기 |
TWI567442B (zh) | 2015-09-23 | 2017-01-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擷取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JP6566492B2 (ja) | 2017-05-29 | 2019-08-28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JP6501201B1 (ja) * | 2018-02-05 | 2019-04-17 |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 撮像光学レンズ |
US10775588B2 (en) * | 2018-04-26 | 2020-09-15 | Aac Optics Solutions Pte. Ltd. | Camera optical lens |
CN108333723B (zh) * | 2018-04-28 | 2023-05-26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6400480A (zh) * | 2018-05-14 | 2023-07-07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TWI713894B (zh) * | 2018-09-07 | 2020-12-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 |
CN110389425B (zh) * | 2019-06-30 | 2021-08-17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244437B (zh) * | 2019-06-30 | 2021-08-17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346908B (zh) * | 2019-06-30 | 2021-08-17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286471B (zh) * | 2019-06-30 | 2021-08-17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346907B (zh) * | 2019-06-30 | 2021-09-21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346905B (zh) * | 2019-06-30 | 2021-08-17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346923B (zh) * | 2019-06-30 | 2021-09-21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658612A (zh) * | 2019-11-13 | 2020-01-07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JP7469030B2 (ja) * | 2019-12-03 | 2024-04-16 | 東京晨美光学電子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CN111965787B (zh) * | 2020-08-25 | 2023-05-16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63814B2 (en) | 2007-12-20 | 2010-02-16 | Fujinon Corporation | Imaging lens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
JP5345823B2 (ja) | 2008-10-28 | 2013-11-2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の撮像レンズ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
WO2012033042A1 (ja) * | 2010-09-09 | 2012-03-15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TWI424188B (zh) | 2010-09-20 | 2014-01-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廣視角取像鏡組 |
CN102621664B (zh) | 2011-01-27 | 2014-05-21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撷取镜头组 |
TWI447473B (zh) * | 2011-03-25 | 2014-08-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攝影用光學鏡頭組 |
TWI429979B (zh) | 2011-04-13 | 2014-03-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透鏡組 |
TWI431312B (zh) | 2011-06-28 | 2014-03-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拾取鏡片組 |
TWI437258B (zh) | 2011-08-05 | 2014-05-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拾像光學鏡組 |
TWI438475B (zh) | 2011-09-15 | 2014-05-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拾取鏡組 |
TWI438480B (zh) | 2012-03-09 | 2014-05-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系統組 |
JP5924121B2 (ja) | 2012-05-22 | 2016-05-25 |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 撮像レンズ |
TWI474072B (zh) | 2012-06-14 | 2015-02-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鏡片系統組 |
TWI456249B (zh) * | 2012-07-04 | 2014-10-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影像系統鏡組 |
KR101776704B1 (ko) * | 2012-08-03 | 2017-09-08 |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 줌 렌즈계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 장치 |
KR102012749B1 (ko) * | 2012-08-16 | 2019-08-21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광학계 |
JP5975386B2 (ja) | 2012-08-17 | 2016-08-23 |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 撮像レンズ |
JP5854227B2 (ja) | 2012-08-28 | 2016-02-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CN204515220U (zh) * | 2012-08-29 | 2015-07-29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摄影透镜以及具备摄影透镜的摄影装置 |
JP5877183B2 (ja) * | 2012-09-14 | 2016-03-02 | サムソン エレクトロ−メカニックス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 撮像レンズ |
US9411130B2 (en) | 2012-12-04 | 2016-08-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hotographing len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103543520B (zh) | 2013-05-03 | 2015-12-2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
TWI487941B (zh) * | 2014-02-24 | 2015-06-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成像鏡組、取像裝置以及可攜裝置 |
TWI493217B (zh) * | 2014-05-02 | 2015-07-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成像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
JP6319765B2 (ja) * | 2014-07-02 | 2018-05-09 |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 撮像レンズ |
TWI500961B (zh) * | 2014-07-04 | 2015-09-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成像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2014
- 2014-10-23 CN CN201410571552.8A patent/CN105589181B/zh active Active
- 2014-11-07 TW TW103138783A patent/TWI541556B/zh active
-
2015
- 2015-01-26 US US14/605,648 patent/US9851532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26791A (zh) * | 2016-08-26 | 2017-03-22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06526791B (zh) * | 2016-08-26 | 2019-05-0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3062A (zh) | 2015-06-16 |
US9851532B2 (en) | 2017-12-26 |
CN105589181B (zh) | 2017-12-05 |
US20160119510A1 (en) | 2016-04-28 |
CN105589181A (zh) | 2016-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41556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16791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53336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41536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07722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16793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25341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21234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29416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16797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490533B (zh) | 攝像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37632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201409067A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484214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21235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94004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53338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53339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07718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92688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92687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611203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94003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12352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07719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