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5188B - 丙烯聚合用觸媒及使用該觸媒之丙烯聚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丙烯聚合用觸媒及使用該觸媒之丙烯聚合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85188B TWI385188B TW097108859A TW97108859A TWI385188B TW I385188 B TWI385188 B TW I385188B TW 097108859 A TW097108859 A TW 097108859A TW 97108859 A TW97108859 A TW 97108859A TW I385188 B TWI385188 B TW I38518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talyst
- alkyl
-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 temperature
- group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10/06—Propen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02—Carriers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Pretreating the metal or compound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before the final contacting with the metal or compound covered by group C08F4/44
- C08F4/652—Pretreating with metals or metal-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F4/654—Pretreating with metals or metal-containing compounds with magnes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110/06—Prop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丙烯聚合用觸媒及使用該觸媒之丙烯聚合方法。明確地說,本發明係關於丙烯聚合用觸媒,該觸媒包含四氯化鈦、內部電子予體及作為載體的二烷氧基鎂顆粒,該二烷氧基鎂顆粒係獲自作為反應起始劑之鹵素化合物或氮-鹵素化合物、金屬鎂和醇的反應;以及關於使用該觸媒之丙烯聚合方法。
有許多本技術領域眾所周知用於製備觸媒與電子予體的方法,其可製造具有高度立體規則性的聚丙烯聚合物。
舉例來說,美國早期公開專利申請案第4,952,649號揭示一種用於製造具96-98%之整規指數(二甲苯不溶部分的重量%)的高度立體規則性聚丙烯的方法,該方法係藉由從溶於2-乙基己醇之氯化鎂與四氯化鈦和二烷基鄰苯二甲酸酯於-20~130℃的反應形成再結晶固體觸媒顆粒,並在整體聚合作用中使用所得固體觸媒顆粒連同作為輔觸媒的三乙基鋁與作為外部電子予體的各式種類烷氧基矽烷。
此外,根據美國專利第5,028,671號,揭示一種用於製備具97-98%之整規指數的高度立體規則性聚丙烯的方法,該方法使用球體狀固體觸媒、作為輔觸媒的三乙基鋁及作為外部電子予體的二烷基二甲氧基矽烷的混合物,其中該球體狀觸媒係藉由使含乙醇的氯化鎂球體狀載體(已
經由噴霧乾燥製備)與四氯化鈦和二烷基鄰苯二甲酸酯反應獲得。
藉由上述方法製備的聚丙烯展現一定程度的高度立體規則性,然而其活性為30公斤-PP/公克-cat或更少,就製備作為環境友好材料之具有減少觸媒殘餘物的聚丙烯而言仍被認為不足。
本發明的目標係提供一種具有高度聚合活性的丙烯聚合用觸媒,該觸媒包含四氯化鈦、內部電子予體及作為載體的二烷氧基鎂顆粒,該二烷氧基鎂顆粒係獲自作為反應起始劑之鹵素化合物或氮-鹵素化合物、金屬鎂和醇的反應,並提供一種藉由使用該觸媒可製造具高度立體規則性之聚丙烯的丙烯聚合方法。
根據本發明之丙烯聚合用觸媒的特徵係在於包含載體、四氯化鈦及內部電子予體,其中該載體係由金屬鎂和醇在反應起始劑鹵素化合物或氮-鹵素化合物的存在下反應獲得的二烷氧基鎂顆粒所構成。
包含於本發明之丙烯聚合用觸媒中的二烷氧基鎂載體係由金屬鎂和醇在反應起始劑鹵素化合物或氮-鹵素化合物
的存在下反應所獲得。
關於本發明之丙烯聚合用觸媒,用於製備二烷氧基鎂載體的金屬鎂顆粒並不受形狀嚴格限制,然而,該金屬鎂顆粒係較佳呈粉末狀具有10~300微米之平均顆粒直徑,更佳呈粉末狀具有50~200微米之平均顆粒直徑。當金屬鎂的平均顆粒直徑小於10微米時,載體的平均顆粒尺寸不利地變得過細。然而,當金屬鎂的平均顆粒直徑大於300微米時,則較不偏好,因為載體的平均顆粒尺寸變得過大且其球體形狀幾乎不能均勻地形成。
關於本發明之丙烯聚合用觸媒,舉例來說,用於製備該二烷氧基鎂載體的反應起始劑為鹵素化合物或氮-鹵素化合物。至於作為反應起始劑的鹵素化合物,舉例來說,偏好使用的是:鹵素分子,例如I2
、Br2
、IBr及類似者;烷基鹵化合物,例如CH3
I、CH3
Br、CH3
CH2
Br、BrCH2
CH2
Br及類似者;醯基鹵化物化合物,例如CH3
COCl、PhCOCl、Ph(COCl)2
及類似者;以通式AlClm
(OR)3-m
表示的鹵化鋁化合物,其中R為具有1-10個碳原子之烴基,且m為1-3之自然數;以通式SiCln
(OR)4-n
表示的鹵化矽化合物,其中R為具有1-10個碳原子之烴基,且n為1-4之自然數;或金屬鹵化物化合物,例如LiCl、LiBr、CaCl2
、MgCl2
、MgBr2
、MgI2
及類似者,且更偏好使用的是鹵素分子、烷基鹵化合物、或金屬鹵化物化合物。
作為用作反應起始劑之氮-鹵素化合物的例子,可提及下列(1)~(4):
(1)N-鹵化琥珀醯亞胺
其中,X為鹵素原子,且R1
、R2
、R3
及R4
係獨立地為氫或C1~12
烷基或C6~20
芳基;(2)三鹵異三聚氰酸化合物
其中,X為鹵素原子;(3)N-鹵鄰苯二甲醯亞胺化合物
其中,X為鹵素原子,且R1
、R2
、R3
及R4
係獨立地
為氫或C1~12
烷基或C6~20
芳基;(4)尿囊素化合物
其中,X為鹵素原子,且R1
及R2
係獨立地為氫或C1~12
烷基或C6~20
芳基。
用於製備該二烷氧基鎂載體的鹵素化合物或氮-鹵素化合物以1重量份金屬鎂為基準係較佳以0.001-0.2重量份之量使用。當量少於0.001重量份時,反應速率太慢,但是當量大於0.2重量份時,所得產物的顆粒尺寸變得過大,或會非所欲地產生大量微粒。
根據本發明的丙烯聚合用觸媒,用於製備該二烷氧基鎂載體的醇係較佳為選自於以通式ROH(其中R為C1~6
烷基)表示的脂族醇,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正戊醇、異戊醇、新戊醇、環戊醇、環己醇及類似者或芳香醇如酚之一或二種醇,其係單獨使用或以混合物使用。更佳的是,選自於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之一或二種醇係單獨使用或以混合物使用。在該等當中,最偏好使用乙醇。
以1重量份金屬鎂為基準,該醇係以5~50重量份之量使用,更佳以7~20重量份之量使用。當醇的量少於5
重量份時,淤漿的黏度變得明顯增加,阻礙淤漿的均勻攪拌,但是當該量多於50重量份時,會導致所得載體的堆積密度變得明顯減少,或者所得載體的顆粒表面變得粗糙的問題。
在製備該二烷氧基鎂載體時,金屬鎂和醇在反應起始劑之存在下,亦即,在鹵素化合物或氮-鹵素化合物之存在下的反應係較佳於60~110℃,且更佳於70~90℃之溫度進行。該反應亦可於在醇的沸騰溫度之迴流下進行。當反應溫度小於60℃時,反應變得太慢,但是當反應溫度大於110℃時,則較不偏好,因為反應發生得太突然,造成微粒數量快速增加,而且顆粒堆聚,使得不可能獲得呈所欲尺寸的均勻球體狀載體。
本發明之丙烯聚合用觸媒可藉由下列製備:首先使以上獲得的呈均勻球體狀顆粒形式之二烷氧基鎂載體和四氯化鈦化合物在有機溶劑的存在下反應,以便將二烷氧基鎂內的烷氧基以鹵素基團取代,隨後使所得產物與四氯化鈦和內部電子予體在有機溶劑的存在下於0~130℃範圍內之溫度反應。
可用於製備本發明觸媒的有機溶劑例子可包括具有6-12個碳原子的脂族烴或芳香烴,更佳為具有7~10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或芳香烴。作為特定例子,可提及辛烷、壬烷、癸烷、或甲苯、二甲苯及類似者。
至於用於製備本發明觸媒的內部電子予體的例子,較佳的是選自於二酯,尤其是芳族二酯,更尤其是鄰苯二甲
酸二酯及其衍生物及苯甲酸酯及其衍生物的一或多者。至於鄰苯二甲酸二酯的適宜例子,可使用選自於以下列通式表示之化合物的一種或是二或多種化合物的混合物。作為特定例子,可提及二甲基鄰苯二甲酸酯、二乙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正丙基鄰苯二甲酸酯、二異丙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正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二異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正戊基鄰苯二甲酸酯、二(2-甲基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二(3-甲基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新戊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正己基鄰苯二甲酸酯、二(2-甲基戊基)鄰苯二甲酸酯、二(3-甲基戊基)鄰苯二甲酸酯、二異己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新己基鄰苯二甲酸酯、二(2,3-二甲基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正庚基鄰苯二甲酸酯、二(2-甲基己基)鄰苯二甲酸酯、二(2-乙基戊基)鄰苯二甲酸酯、二異庚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新庚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正辛基鄰苯二甲酸酯、二(2-甲基庚基)鄰苯二甲酸酯、二異辛基鄰苯二甲酸酯、二(3-乙基己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新己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正庚基鄰苯二甲酸酯、二異庚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新庚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正辛基鄰苯二甲酸酯、二異辛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新辛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正壬基鄰苯二甲酸酯、二異壬基鄰苯二甲酸酯、二正癸基鄰苯二甲酸酯、二異癸基鄰苯二甲酸酯及類似者:
其中,R為C1~10
烷基。
關於本發明之丙烯聚合用觸媒,上文所提及之各個成分的接觸與反應係較佳在配有攪拌子、已充份乾燥之反應器內於惰性氣氛中完成。
二烷氧基鎂和四氯化鈦的接觸係較佳以於0~50℃且更佳於介於10~30℃之溫度懸浮於脂族或芳族溶劑中進行。假使接觸溫度超出該範圍,所得載體顆粒的形狀會碎裂,導致產生大量微粒的問題。此時所用的四氯化鈦量-以1重量份二烷氧基鎂為基準-係較佳為0.1~10重量份,更佳為0.3~2重量份。較佳的是四氯化鈦的添加係以達30分鐘至3小時慢慢地進行。待添加完成,使溫度慢慢升至40~80℃以完成反應。
將反應完成所獲得之呈淤漿形式的混合物沖洗一次或多次並添加四氯化鈦,使溫度升至90~130℃以供熟化。此階段所用的四氯化鈦量以一開始所使用的1重量份二烷氧基鎂為基準係較佳為0.5~10重量份,更佳為1~5重量份。
關於這點,溫度上升的速率在該方法中並不是那麼重要,然而,應注意到的是在溫度上升期間,必須添加內部電子予體。此時,雖然並不嚴格限制添加內部電子予體時
的溫度與次數,但所使用的內部電子予體總量,以上述方法所使用的1重量份二烷氧基鎂為基準,係較佳為0.1~1.0重量份。當內部電子予體的總量超出該範圍時,所得觸媒的聚合活性或所得聚合物的立體規則性將會降低。
使反應完成後所獲得的混合物淤漿經歷和四氯化鈦第三次接觸,隨後是使用有機溶劑的沖洗過程及乾燥過程,獲得所欲產物丙烯聚合用觸媒。和四氯化鈦第三次接觸的條件係和第二次接觸條件相同。
以上述方法製備的丙烯聚合用觸媒含有鎂、鈦、矽、電子給予化合物及鹵素原子,其中各個成分的量,儘管無特別限定,但較佳為20~30 wt%鎂、1~10 wt%鈦、0.1~5 wt%矽、5~20 wt%電子給予化合物及40~70 wt%鹵素原子。
本發明之丙烯聚合方法係包括在根據本發明如上文製備的丙烯聚合用觸媒、作為輔觸媒的烷基鋁及外部電子予體的存在下經由整體聚合作用、淤漿聚合作用或氣相聚合作用之丙烯聚合作用。
烷基鋁為以通式AlR1 3
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1
為C1-4
烷基,明確地說,舉例來說,可使用三甲基鋁、三乙基鋁、三丙基鋁、三丁基鋁、三異丁基鋁及類似者。
外部電子予體為以通式R2 m
Si(OR3
)4-m
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2
為C1~10
烷基或環烷基、或C6~20
芳基;R3
為C1~3
烷基;且m為1或2,明確地說,舉例來說,其包括:n-C3
H5
Si(OCH3
)3
、(n-C3
H5
)2
Si(OCH32
、i-C3
H5
Si(OCH3
)3
、(i-C3
H5
)2
Si(OCH3
)2
、n-C4
H9
Si(OCH3
)3
、(n-C4
H9
)2
Si(OCH3
)2
、
i-C4
H9
Si(OCH3
)3
、(i-C4
H9
)2
Si(OCH3
)2
、t-C4
H9
Si(OCH3
)3
、(t-C4
H9
)2
Si(OCH3
)2
、n-C5
Hn
Si(OCH3
)3
、(n-C5
Hn
)2
Si(OCH3
)2
、(環戊基)Si(OCH3
)3
、(環戊基)2
Si(OCH3
)2
、(環戊基)(CH3
)Si(OCH3
)2
、(環戊基)(C2
H5
)Si(OCH3
)2
、(環戊基)(C3
H5
)Si(OCH3
)2
、(環己基)Si(OCH3
)3
、(環己基)2
Si(OCH3
)2
、(環己基)(CH3
)Si(OCH3
)2
、(環己基)(C2
H5
)Si(OCH3
)2
、(環己基)(C3
H5
)Si(OCH3
)2
、(環庚基)Si(OCH3
)3
、(環環庚基)2
Si(OCH3
)2
、(環環庚基)(CH3
)Si(OCH3
)2
、(環環庚基)(C2
H5
)Si(OCH3
)2
、(環環庚基)(C3
H5
)Si(OCH3
)2
、PhSi(OCH3
)3
、Ph2
Si(OCH3
)2
,其中Ph為苯基,n-C3
H5
Si(OC2
H5
)3
、(n-C3
H5
)2
Si(OC2
H5
)2
、i-C3
H5
Si(OC2
H5
)3
、(i-C3
H5
)2
Si(OC2
H5
)2
、n-C4
H9
Si(OC2
H5
)3
、(n-C4
H9
)2
Si(OC2
H5
)2
、i-C4
H9
Si(OC2
H5
)3
、(i-C4
H9
)2
Si(OC2
H5
)2
、t-C4
H9
Si(OC2
H5
)3
、(t-C4
H9
)2
Si(OC2
H5
)2
、n-C5
H11
Si(OC2
H5)3
、(n-C5
H11
)2
Si(OC2
H5
)2
、(環戊基)Si(OC2
H5
)3
、(環戊基)2
Si(OC2
H5
)2
、(環戊基)(CH3
)Si(OC2
H5
)2
、(環戊基)(C2
H5
)Si(OC2
H5
)2
、(環戊基)(C3
H5
)Si(OC2
H5
)2
、(環己基)Si(OC2
H5
)3
、(環己基)2
Si(OC2
H5
)2
、(環己基)(CH3
)Si(OC2
H5
)2
、(環己基)(C2
H5
)Si(OC2
H5
)2
、(環己基)(C3
H5
)Si(OC2
H5
)2
、(環庚基)Si(OC2
H5
)3
、(環庚基)2
Si(OC2
H5
)2
、(環庚基)(CH3
)Si(OC2
H5
)2
、(環庚基)(C2
H5
)Si(OC2
H5
)2
、(環庚基)(C3
H5
)Si(OC2
H5
)2
、(苯基)Si(OC2
H5
)3
、(苯基)2
Si(OC2
H5
)2
及類似者。
在本發明的丙烯聚合方法中,輔觸媒烷基鋁對本發明
觸媒的適宜比例可以輔觸媒內鋁原子對觸媒內鈦原子的莫耳比表示。輔觸媒內鋁原子對觸媒內鈦原子的莫耳比,儘管其視所運用的聚合方法而定會有若干程度的變動,但較佳為1~1000且更佳為10~300。當烷基鋁對觸媒的比例超出該範圍時,則較不偏好,因為聚合活性變小了。
在本發明的丙烯聚合方法中,外部電子予體對本發明觸媒的適宜比例可以外部電子予體內矽原子對觸媒內鈦原子的莫耳比表示,其較佳為1~200且更佳為10~100。當外部予體對本發明觸媒的莫耳比小於1時,所得聚丙烯聚合物的立體規則性係大大地降低,但是當該莫耳比大於200時,觸媒的聚合活性顯著減少。
此後,將進一步經由實施例與比較實施例例示本發明,然而應被理解到的是本發明之範圍並不受該等實施例侷限。
[觸媒製備]
對配有攪拌子、油浴加熱器及迴流冷凝器的5升體積陶瓷反應器(其已用氮充份清洗)加入1.65公克N-氯琥珀醯亞胺、15公克平均顆粒直徑為100微米之金屬鎂(呈粉末狀產品)及240毫升無水乙醇。讓反應溫度升至78℃,以便使乙醇維持於迴流,同時以240 rpm攪拌。5分鐘之後,反應一開始立即生成氫,於是讓反應器的一個出口維持開放,以便排出所生成的氫,藉此使反應器內的壓力維
持為大氣壓。當氫的生成完成時,將15公克金屬鎂(即粉末狀產品,其平均顆粒直徑為100微米)與240毫升乙醇分成3份每隔20分鐘加入。在該金屬鎂與乙醇的添加完成後,使反應溫度與攪拌速度維持於迴流條件歷時2小時(熟化)。待熟化過程結束,於50℃以每次2,000毫升正己烷沖洗所得產物三次。讓沖洗過的產物在氮氣流中乾燥24小時,藉此獲得270公克具良好流動性的固體產物,其為二乙氧基鎂(產率96%)。所製備的二乙氧基鎂具有平均顆粒直徑為37微米、顆粒尺寸分佈指數為0.78且堆積密度為0.32 g/cc之球體形狀。
對配有攪拌子-、其氣氛係充份置換成氮的1升體積玻璃反應器加入150毫升甲苯與25公克以上所製備的二乙氧基鎂並維持於10℃。在1小時的時間對其加入用50毫升甲苯稀釋的25毫升四氯化鈦,隨後以每分鐘0.5℃的速度讓反應器的溫度升至60℃。使反應混合物維持於60℃達1小時。藉由停止攪拌,使混合物維持靜止,直到固體產物沈澱為止,以便移除上清液,然後藉由再次攪拌混合物15分鐘並添加200毫升新鮮甲苯以沖洗剩餘的混合物一次,停止攪拌,使其靜置,並移除上清液。
對該以四氯化鈦處理之固體產物加入150毫升甲苯,並以250 rpm攪拌,同時使溫度維持於30℃,並且以等速在1小時期間對其加入50毫升四氯化鈦。待四氯化鈦的添加完成,再加入2.5毫升二異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並使反應器溫度在80分鐘的時間以等速,亦即以每分鐘1℃
的速率升至110℃。在溫度上升的同時,於每次反應器溫度到達40℃與60℃時,另外再加入2.5毫升二異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使溫度維持於110℃達1小時並降低至90℃;停止攪拌;將上清液移除;以及藉由一邊攪拌一邊另再添加200毫升甲苯沖洗所得混合物一次,使其靜置,並移除上清液。對其加入150毫升甲苯與50毫升四氯化鈦,使溫度升至110℃,並維持該溫度1小時。將該淤漿混合物在完成熟化過程後沖洗兩次,每次以200毫升甲苯沖洗,並於40℃以每次200毫升正己烷沖洗5次,藉此獲得淡黃色觸媒。在氮氣流中乾燥18小時的所得觸媒的鈦含量為2.70 wt%。
[觸媒製備]
對配有攪拌子、油浴加熱器及迴流冷凝器的5升體積陶瓷反應器(其已用氮充份清洗)加入2.2公克N-氯基鄰苯二甲醯亞胺、15公克平均顆粒直徑為100微米之金屬鎂(呈粉末狀產品)及240毫升無水乙醇。讓反應溫度升至78℃,以便使乙醇維持於迴流,同時以240 rpm攪拌。5分鐘之後,反應一開始立即生成氫,於是讓反應器的一個出口維持開放,以便排出所生成的氫,藉此使反應器內的壓力維持為大氣壓。當氫的生成完成時,將15公克金屬鎂(即粉末狀產品,其平均顆粒直徑為100微米)與240毫升乙醇分成3份每隔20分鐘加入。在該金屬鎂與乙醇的添加完成後,使反應溫度與攪拌速度維持於迴流條件歷
時2小時(熟化)。待熟化過程結束,於50℃以每次2,000毫升正己烷沖洗所得產物三次。讓沖洗過的產物在氮氣流中乾燥24小時,藉此獲得267公克具良好流動性的固體產物,其為二乙氧基鎂(產率94.5%)。所製備的二乙氧基鎂具有具有平均顆粒直徑為28微米、顆粒尺寸分佈指數為0.75且堆積密度為0.33 g/cc之球體形狀。
對配有攪拌子、其氣氛係充份置換成氮的1升體積玻璃反應器加入150毫升甲苯與25公克以上所製備的二乙氧基鎂並維持於10℃。在1小時的時間對其加入用50毫升甲苯稀釋的25毫升四氯化鈦,隨後以每分鐘0.5℃的速度讓反應器的溫度升至60℃。使反應混合物維持於60℃達1小時。藉由停止攪拌,使混合物維持靜止,直到固體產物沈澱為止,以便移除上清液,然後藉由再次攪拌混合物15分鐘並添加200毫升新鮮甲苯以沖洗剩餘的混合物一次,停止攪拌,使其靜置,並移除上清液。
對該以四氯化鈦處理之固體產物加入150毫升甲苯,並以250 rpm攪拌,同時使溫度維持於30℃,並且以等速在1小時期間對其加入50毫升四氯化鈦。待四氯化鈦的添加完成,再加入2.5毫升二異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並使反應器溫度在80分鐘的時間以等速,亦即以每分鐘1℃的速率升至110℃。在溫度上升的同時,於每次反應器溫度到達40℃與60℃時,另外再加入2.5毫升二異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使溫度維持於110℃達1小時並降低至90℃;停止攪拌;將上清液移除;以及藉由相同方法再次以200
毫升甲苯沖洗所得混合物一次。對其加入150毫升甲苯與50毫升四氯化鈦,使溫度升至110℃,並維持該溫度1小時。將該淤漿混合物在完成熟化過程後以每次200毫升甲苯沖洗兩次,並於40℃以每次200毫升正己烷沖洗5次,藉此獲得淡黃色觸媒。在氮氣流中乾燥18小時的所得觸媒的鈦含量為2.83 wt%。
[觸媒製備]
對配有攪拌子、油浴加熱器及迴流冷凝器的5升體積陶瓷反應器(其已用氮充份清洗)加入2.2公克N-溴基琥珀醯亞胺、15公克平均顆粒直徑為100微米之金屬鎂(呈粉末狀產品)及240毫升無水乙醇。讓反應溫度升至78℃,以便使乙醇維持於迴流,同時以240 rpm攪拌。5分鐘之後,反應一開始立即生成氫,於是讓反應器的一個出口維持開放,以便排出所生成的氫,藉此使反應器內的壓力維持為大氣壓。當氫的生成完成時,將15公克金屬鎂(即粉末狀產品,其平均顆粒直徑為100微米)與240毫升乙醇分成3份每隔20分鐘加入。在該金屬鎂與乙醇的添加完成後,使反應溫度與攪拌速度維持於迴流條件歷時2小時(熟化)。待熟化過程結束,於50℃以每次2,000毫升正己烷沖洗所得產物三次。讓沖洗過的產物在氮氣流中乾燥24小時,藉此獲得272公克具良好流動性的固體產物,其為二乙氧基鎂(產率96.3%)。所製備的二乙氧基鎂具有平均顆粒直徑為32微米、顆粒尺寸分佈指數為0.77
且堆積密度為0.31 g/cc之球體形狀。
對配有攪拌子、其氣氛係充份置換成氮的1升體積玻璃反應器加入150毫升甲苯與25公克以上所製備的二乙氧基鎂並維持於10℃在1小時的時間對其加入用50毫升甲苯稀釋的25毫升四氯化鈦,隨後以每分鐘0.5℃的速度讓反應器的溫度升至60℃。使反應混合物維持於60℃達1小時。藉由停止攪拌,使混合物維持靜止,直到固體產物沈澱為止,以便移除上清液,然後藉由再次攪拌混合物15分鐘並添加200毫升新鮮甲苯以沖洗剩餘的混合物一次,停止攪拌,使其靜置,並移除上清液。
對該以四氯化鈦處理之固體產物加入150毫升甲苯,並以250 rpm攪拌,同時使溫度維持於30℃並且以等速在1小時期間對其加入50毫升四氯化鈦。待四氯化鈦的添加完成,再加入2.5毫升二異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並使反應器溫度在80分鐘的時間以等速,亦即以每分鐘1℃的速率升至110℃。在溫度上升的同時,於每次反應器溫度到達40℃與60℃時,另外再加入2.5毫升二異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使溫度維持於110℃達1小時並降低至90℃;停止攪拌;將上清液移除;以及藉由一邊攪拌一邊另再添加200毫升甲苯,沖洗所得混合物一次,使其靜置,並移除上清液。對其加入150毫升甲苯與50毫升四氯化鈦,使溫度升至110℃,並維持該溫度1小時。將該淤漿混合物在完成熟化過程後以每次200毫升甲苯沖洗兩次,並於40℃以每次200毫升正己烷沖洗5次,藉此獲得淡黃色觸
媒。在氮氣流中乾燥18小時的所得觸媒的鈦含量為2.75 wt%。
[觸媒製備]
對配有攪拌子、油浴加熱器及迴流冷凝器的5升體積陶瓷反應器(其已用氮充份清洗)加入0.96公克三氯基異三聚氰酸、15公克平均顆粒直徑為100微米之金屬鎂(呈粉末狀產品)及240毫升無水乙醇。讓反應溫度升至78℃,以便使乙醇維持於迴流,同時以240 rpm攪拌。5分鐘之後,反應一開始立即生成氫,於是讓反應器的一個出口維持開放,以便排出所生成的氫,藉此使反應器內的壓力維持為大氣壓。當氫的生成完成時,將15公克金屬鎂(即粉末狀產品,其平均顆粒直徑為100微米)與240毫升乙醇分成3份每隔20分鐘加入。在該金屬鎂與乙醇的添加完成後,使反應溫度與攪拌速度維持於迴流條件歷時2小時(熟化)。待熟化過程結束,於50℃以每次2,000毫升正己烷沖洗所得產物三次。讓沖洗過的產物在氮氣流中乾燥24小時,藉此獲得275公克具良好流動性的固體產物,其為二乙氧基鎂(產率97.4%)。所製備的二乙氧基鎂具有平均顆粒直徑為31微米、顆粒尺寸分佈指數為0.83且堆積密度為0.30 g/cc之球體形狀。
對配有攪拌子、其氣氛係充份置換成氮的1升體積玻璃反應器加入150毫升甲苯與25公克以上所製備的二乙氧基鎂並維持於10℃。在1小時的時間對其加入用50毫
升甲苯稀釋的25毫升四氯化鈦,隨後以每分鐘0.5℃的速度讓反應器的溫度升至60℃。使反應混合物維持於60℃達1小時。藉由停止攪拌,使混合物維持靜止,直到固體產物沈澱為止,以便移除上清液,然後藉由再次攪拌混合物15分鐘並添加200毫升新鮮甲苯以沖洗剩餘的混合物一次,停止攪拌,使其靜置,並移除上清液。
對該以四氯化鈦處理之固體產物加入150毫升甲苯,並以250 rpm攪拌,同時使溫度維持於30℃,並且以等速在1小時期間對其加入50毫升四氯化鈦。待四氯化鈦的添加完成,再加入2.5毫升二異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並使反應器溫度在80分鐘的時間以等速,亦即以每分鐘1℃的速率升至110℃。在溫度上升的同時,於每次反應器溫度到達40℃與60℃時,另外再加入2.5毫升二異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使溫度維持於110℃達1小時並降低至90℃;停止攪拌;將上清液移除;以及藉由一邊攪拌一邊另再添加200毫升甲苯,沖洗所得混合物一次,使其靜置,並移除上清液。對其加入150毫升甲苯與50毫升四氯化鈦,使溫度升至110℃,並維持該溫度1小時。將該淤漿混合物在完成熟化過程後以每次200毫升甲苯沖洗兩次,並於40℃以每次200毫升正己烷沖洗5次,藉此獲得淡黃色觸媒。在氮氣流中乾燥18小時的所得觸媒的鈦含量為2.84 wt%。
[觸媒製備]
對配有攪拌子、油浴加熱器及迴流冷凝器的5升體積陶瓷反應器(其已用氮充份清洗)加入3.5公克1,3-二溴-5,5-二甲基尿囊素、15公克平均顆粒直徑為100微米之金屬鎂(呈粉末狀產品)及240毫升無水乙醇。讓反應溫度升至78℃,以便使乙醇維持於迴流,同時以240 rpm攪拌。5分鐘之後,反應一開始立即生成氫,於是讓反應器的一個出口維持開放,以便排出所生成的氫,藉此使反應器內的壓力維持為大氣壓。當氫的生成完成時,將15公克金屬鎂(即粉末狀產品,其平均顆粒直徑為100微米)與240毫升乙醇分成3份每隔20分鐘加入。在該金屬鎂與乙醇的添加完成後,使反應溫度與攪拌速度維持於迴流條件歷時2小時(熟化)。待熟化過程結束,於50℃以每次2,000毫升正己烷沖洗所得產物三次。讓沖洗過的產物在氮氣流中乾燥24小時,藉此獲得269公克具良好流動性的固體產物,其為二乙氧基鎂(產率95.3%)。所製備的二乙氧基鎂具有平均顆粒直徑為35微米、顆粒尺寸分佈指數為0.88且堆積密度為0.32 g/cc之球體形狀。
對配有攪拌子、其氣氛係充份置換成氮的1升體積玻璃反應器加入150毫升甲苯與25公克以上所製備的二乙氧基鎂並維持於10℃。在1小時的時間對其加入用50毫升甲苯稀釋的25毫升四氯化鈦,隨後以每分鐘0.5℃的速度讓反應器的溫度升至60℃。使反應混合物維持於60℃達1小時。藉由停止攪拌,使混合物維持靜止,直到固體產物沈澱為止,以便移除上清液,然後藉由再次攪拌混合
物15分鐘並添加200毫升新鮮甲苯以沖洗剩餘的混合物一次,停止攪拌,使其靜置,並移除上清液。
對該以四氯化鈦處理之固體產物加入150毫升甲苯,並以250 rpm攪拌,同時使溫度維持於30℃,並且以等速在1小時期間對其加入50毫升四氯化鈦。待四氯化鈦的添加完成,再加入2.5毫升二異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並使反應器溫度在80分鐘的時間以等速,亦即以每分鐘1℃的速率升至110℃。在溫度上升的同時,於每次反應器溫度到達40℃與60℃時,另外再加入2.5毫升二異丁基鄰苯二甲酸酯。使溫度維持於110℃達1小時並降低至90℃;停止攪拌;將上清液移除;以及藉由一邊攪拌一邊另再添加200毫升甲苯,沖洗所得混合物一次,使其靜置,並移除上清液。對其加入150毫升甲苯與50毫升四氯化鈦,使溫度升至110℃,並維持該溫度1小時。將該淤漿混合物在完成熟化過程後以每次200毫升甲苯沖洗兩次,並於40℃以每次200毫升正己烷沖洗5次,藉此獲得淡黃色觸媒。在氮氣流中乾燥18小時的所得觸媒的鈦含量為2.76 wt%。
對配有攪拌子、其氣氛係充份置換成氮的1升體積玻璃反應器加入100毫升癸烷、82公克2-乙基己醇及20公克氯化鎂,並使溫度維持於130℃達2小時。將4.5公克無水鄰苯二甲酸加至上述溶液,讓所得混合物攪拌1小時,以獲得均勻混合的溶液。使該溶液冷卻至室溫,將15.8毫
升由此獲得的均勻溶液逐滴加至42毫升四氯化鈦。使所得混合物的溫度升至110℃,將1.1公克異丁基鄰苯二甲酸加至該混合物並攪拌2小時,以容許反應發生。待反應完成,將所得混合物懸浮於58毫升四氯化鈦並使其於110℃反應2小時。之後,於40℃以庚烷沖洗反應混合物7次,以獲得黑色觸媒。在氮氣流中乾燥18小時的所得觸媒的鈦含量為2.81 wt%。
對2升不銹鋼高壓鍋置入填有5毫克以上所製備之觸媒的小玻璃管,且高壓鍋的氣氛係充份置換成氮。將3毫莫耳三乙基鋁連同0.15毫莫耳環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加至該高壓鍋。接著,按順序加入1000毫升氫與1.2升液態丙烯,並使溫度升至70℃。藉由操作攪拌器,使安裝於高壓鍋內的玻璃管碎裂,以便啟動聚合作用。當聚合作用開始1小時之後,將閥打開,同時使高壓鍋的溫度降至室溫,藉此從高壓鍋中完全地去除丙烯。
分析所得的聚合物並將結果整理於下表1。
觸媒活性、立體規則性、熔融流動指數與堆積密度係藉由下列方法測定:觸媒活性(公斤-PP/公克-cat)=生成的聚合物量(公斤)÷觸媒量(公克)
立體規則性(X.I.):在混合二甲苯中結晶的不溶物(wt%)
熔融流動指數(MFR):在2.16公斤負載之下於230℃測量,根據ASTM1238
堆積密度(BD)=以ASTM D1895測量的值
如表1所顯示,當於丙烯聚合作用中使用本發明之丙烯聚合用觸媒、烷基鋁及外部電子予體的混合物時,有可能以高產率製備具極高度立體規則性、幾乎高達習用觸媒聚合活性兩倍的聚合活性及等於或高於比較觸媒堆積密度之堆積密度的聚丙烯,其中堆積密度,一般而言,係大大地影響商業生產力。
Claims (6)
- 一種丙烯聚合用觸媒,其包含二烷氧基鎂載體、四氯化鈦及選自於鄰苯二甲酸二酯之內部電子予體,其中該二烷氧基鎂載體係藉由使1重量份金屬鎂與5~50重量份醇在60~110℃下、在0.001~0.2重量份作為反應起始劑之氮-鹵素化合物的存在下反應而獲得,該反應起始劑係選自於下列(1)~(4):(1)以下通式表示的N-鹵化琥珀醯亞胺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丙烯聚合用觸媒,其中金屬鎂的平均顆粒直徑為10~300微米。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丙烯聚合用觸媒,其中該醇為選自於以通式ROH表示的脂族醇,其中R為C1~6 烷基,以及芳香醇之一或多者。
- 一種丙烯聚合方法,該方法係包含在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丙烯聚合用觸媒、烷基鋁及外部電子予體的存在下進行丙烯聚合作用。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丙烯聚合方法,其中該烷基鋁為以通式AlR1 3 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1 為C1~4 烷基。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丙烯聚合方法,其中該外部電子予體為以通式R2 m Si(OR3 )4-m 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2 為C1~10 烷基或環烷基、或C6~20 芳基;R3 為C1~3 烷基;且m為1或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70040360A KR100874089B1 (ko) | 2007-04-25 | 2007-04-25 | 프로필렌 중합용 촉매의 제조방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06876A TW200906876A (en) | 2009-02-16 |
TWI385188B true TWI385188B (zh) | 2013-02-11 |
Family
ID=39925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7108859A TWI385188B (zh) | 2007-04-25 | 2008-03-13 | 丙烯聚合用觸媒及使用該觸媒之丙烯聚合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35913B2 (zh) |
EP (1) | EP2139926B1 (zh) |
JP (1) | JP5439361B2 (zh) |
KR (1) | KR100874089B1 (zh) |
CN (1) | CN101663332B (zh) |
TW (1) | TWI385188B (zh) |
WO (1) | WO200813338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54056B1 (ko) * | 2007-12-12 | 2010-04-20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올레핀 중합 촉매용 구형 담체의 제조방법 |
KR101140112B1 (ko) * | 2009-05-22 | 2012-04-30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올레핀 중합 촉매용 디알콕시마그네슘 담체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올레핀 중합 촉매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올레핀 중합 방법 |
JP5854986B2 (ja) * | 2010-02-25 | 2016-02-09 | コルコート株式会社 | 混合マグネシウムジアルコキシド粒状物の合成方法およびその利用方法 |
KR101169861B1 (ko) * | 2010-05-27 | 2012-07-31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올레핀 중합 촉매용 구형 담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체 촉매 |
KR101171532B1 (ko) * | 2010-07-01 | 2012-08-06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프로필렌 중합용 고체촉매의 제조방법 |
KR101169532B1 (ko) * | 2010-07-06 | 2012-07-27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프로필렌 중합용 고체촉매의 제조방법 |
JP2012046593A (ja) * | 2010-08-25 | 2012-03-08 | Toho Titanium Co Ltd | オレフィン類重合用遷移金属含有固体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類重合用遷移金属含有固体触媒の性能評価方法 |
KR101501684B1 (ko) | 2012-11-15 | 2015-03-18 | 롯데케미칼 주식회사 | 폴리올레핀 합성용 고체 촉매 조성물, 고체 촉매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올레핀의 제조방법 |
KR101433234B1 (ko) * | 2012-11-23 | 2014-08-22 | 롯데케미칼 주식회사 | 폴리올레핀 합성용 촉매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올레핀의 제조방법 |
CN105482003B (zh) * | 2014-10-10 | 2018-01-2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乙烯聚合催化剂所用的载体及其催化剂 |
CN107051553B (zh) * | 2017-05-18 | 2019-11-05 | 华东理工大学 | 一种新型固载化α-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KR102160452B1 (ko) * | 2019-03-25 | 2020-09-29 | 효성화학 주식회사 | 올레핀 중합용 촉매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올레핀 중합용 촉매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올레핀의 제조방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22244A1 (ja) * | 2004-08-24 | 2006-03-02 | Idemitsu Kosan Co., Ltd. | マグネシウム化合物、固体触媒成分、オレフィン重合触媒及び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
KR20060027486A (ko) * | 2004-09-23 | 2006-03-28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올레핀 중합 촉매용 구형 담체의 제조방법 |
KR20060038103A (ko) * | 2004-10-29 | 2006-05-03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프로필렌 중합용 촉매 및 이를 이용한 프로필렌의 중합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83006A (ja) | 1981-11-13 | 1983-05-18 |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 オレフインの重合方法 |
CA1310955C (en) | 1987-03-13 | 1992-12-01 | Mamoru Kioka | Process for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and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
EP0461268B1 (en) * | 1989-12-28 | 1998-05-27 |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 Process for producing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and polyolefin |
WO1992022592A1 (en) * | 1991-06-17 | 1992-12-23 |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 Component of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and production of polyolefin |
JP3772331B2 (ja) * | 1994-09-07 | 2006-05-10 |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 マグネシウムエチラート球状微粒品の製造方法 |
JP3553745B2 (ja) * | 1996-10-15 | 2004-08-11 |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 プロピレンの連続重合方法 |
ES2558431T3 (es) * | 2001-11-01 | 2016-02-04 | Idemitsu Kosan Co., Ltd. | Componente de catalizador sólido para polimerización de olefinas, catalizador para polimerización de olefinas y proceso para producir un polímero de olefina |
KR100583629B1 (ko) | 2003-12-03 | 2006-05-26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올레핀 중합 촉매용 구형 담체의 제조방법 |
KR100712975B1 (ko) | 2003-12-30 | 2007-05-02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에틸렌 중합 및 공중합용 고체착물 티타늄 촉매의 제조방법 |
KR100712974B1 (ko) | 2003-12-30 | 2007-05-02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에틸렌 중합 및 공중합용 촉매의 제조방법 |
RU2346996C2 (ru) * | 2004-06-29 | 2009-02-20 | ЮРОПИЭН НИКЕЛЬ ПиЭлСи |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ое выщелачивание основных металлов |
KR100751571B1 (ko) * | 2004-07-27 | 2007-09-03 | (주)지.케이.에스 | 디스플레이 검사장치의 베이스 |
KR100807895B1 (ko) * | 2006-08-30 | 2008-02-27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올레핀 중합 촉매용 구형 담체의 제조방법 |
-
2007
- 2007-04-25 KR KR1020070040360A patent/KR10087408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10-31 WO PCT/KR2007/005463 patent/WO200813338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0-31 US US12/532,888 patent/US8435913B2/en active Active
- 2007-10-31 JP JP2010506020A patent/JP5439361B2/ja active Active
- 2007-10-31 CN CN2007800527126A patent/CN101663332B/zh active Active
- 2007-10-31 EP EP07833771.4A patent/EP2139926B1/en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3-13 TW TW097108859A patent/TWI385188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22244A1 (ja) * | 2004-08-24 | 2006-03-02 | Idemitsu Kosan Co., Ltd. | マグネシウム化合物、固体触媒成分、オレフィン重合触媒及び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
KR20060027486A (ko) * | 2004-09-23 | 2006-03-28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올레핀 중합 촉매용 구형 담체의 제조방법 |
KR20060038103A (ko) * | 2004-10-29 | 2006-05-03 |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 프로필렌 중합용 촉매 및 이를 이용한 프로필렌의 중합방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139926A1 (en) | 2010-01-06 |
EP2139926A4 (en) | 2013-06-12 |
EP2139926B1 (en) | 2015-01-21 |
JP2011500873A (ja) | 2011-01-06 |
JP5439361B2 (ja) | 2014-03-12 |
CN101663332B (zh) | 2013-10-23 |
TW200906876A (en) | 2009-02-16 |
CN101663332A (zh) | 2010-03-03 |
KR20080095622A (ko) | 2008-10-29 |
US8435913B2 (en) | 2013-05-07 |
US20100130707A1 (en) | 2010-05-27 |
WO2008133382A1 (en) | 2008-11-06 |
KR100874089B1 (ko) | 2008-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85188B (zh) | 丙烯聚合用觸媒及使用該觸媒之丙烯聚合方法 | |
US7947788B2 (en)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catalyst component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an olefin | |
US10005859B2 (en) | Procatalyst for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 |
JP2003510425A (ja) |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成分の製造法 | |
EP3033348B1 (en) | Catalyst system for polymerisation of an olefin | |
KR20160102020A (ko) | 올레핀 중합용 촉매 시스템 | |
JP2011513576A (ja) | オレフィン重合触媒用球形担体のサイズを調節する方法 | |
US20100298509A1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dialkoxymagnesium support for catalys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catalys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polymerizing olefin using the same | |
US9873753B2 (en) | Catalyst system for polymerization of an olefin | |
EP2837634A1 (en) | Catalyst system for polymerisation of an olefin | |
US20090281259A1 (en) | Catalyst for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and the method of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using the catalyst | |
US7619048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propylene polymer using alkoxysilane compound containing trialkysilyl group in molecular structure | |
CN107417819B (zh) |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 |
US20130150538A1 (en) | Production method for a spherical carrier for an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and a solid catalyst using the same and propylene polymers | |
JP2007530747A (ja) | 塩化マグネシウムに基づく付加物およびそれから得られる触媒成分 | |
JP5172205B2 (ja) | オレフィン類重合用固体触媒成分の製造方法 | |
CN106459247A (zh) | 用于烯烃的聚合的原催化剂 | |
JP2003313222A (ja) | オレフィン類重合用触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