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21380546U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80546U
CN221380546U CN202322877957.1U CN202322877957U CN221380546U CN 221380546 U CN221380546 U CN 221380546U CN 202322877957 U CN202322877957 U CN 202322877957U CN 221380546 U CN221380546 U CN 221380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battery
charger
cavit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779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照峰
胡云枫
吴启名
蔡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779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80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80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80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器和与充电器配合的电池,充电器内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电池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内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两个第一端口内均设有第一散热风扇,第一腔体和第一散热风扇形成充电器散热风道,一个第二端口内设有第二散热风扇,另一个与进风口连通,第二散热风扇、第二腔体、进风口和出风口形成电池散热风道。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立的充电器散热风道和电池散热风道的设置,能够同时对充电器和电池进行散热,大幅提升电池的散热能力,防止电池温度过高,提高电池产品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二次电池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电池在充电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在电池内部聚集,导致电池温度不断升高。
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在充电时没有考虑辅助散热设计,导致散热效果差,电池对高温很敏感,容易老化,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电池高温起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能够同时对充电器和电池进行散热,大幅提升电池的散热能力,防止电池温度过高,提高电池产品寿命,降低或消除电池起火的隐患,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技术方案包括充电器和与充电器配合的电池,所述充电器内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电池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内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两个所述第一端口内均设有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一腔体和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形成充电器散热风道,一个所述第二端口内设有第二散热风扇,另一个所述第二端口与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第二腔体、进风口和出风口形成电池散热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器散热风道和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安装于充电器的两侧,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安装于充电器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器和电池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和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均与充电器的电源电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的内部设有多个通风道,多个通风道均匀的分布在多个电芯之间。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立的充电器散热风道和电池散热风道的设置,能够同时对充电器和电池进行散热,不会降低充电器本身的散热效果,同时能够大幅提升电池的散热能力,防止电池温度过高,提高电池产品寿命,降低或消除电池起火的隐患,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实时监测充电器和电池的内部温度,并根据温度高低智能控制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的开启,避免浪费电力。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均与充电器的电源电路连通的设置,能够确保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的电力均来自充电器,从而不会对电池造成电力负担。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个通风道,且多个通风道均匀的分布在多个电芯之间的设置,能够确保每一个电芯都可以均匀接收到第二散热风扇发出的冷风,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充电器;2、电池;3、第一腔体;31、第一端口;4、第二腔体;41、第二端口;5、进风口;6、出风口;7、第一散热风扇;8、第二散热风扇;9、通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充电器1和与充电器1配合的电池2,所述充电器1内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所述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41,所述电池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内部的进风口5和出风口6,两个所述第一端口31内均设有第一散热风扇7,所述第一腔体3和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风扇7形成充电器1散热风道,如图3中箭头所示,一个所述第二端口41内设有第二散热风扇8,另一个所述第二端口41与进风口5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风扇8、第二腔体4、进风口5和出风口6形成电池2散热风道,当第二散热风扇8排风时,空气流通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当第二散热风扇8抽风时,空气流通方向为图1中箭头的反向方向,在实际使用时,优选抽风方式,这样出风口6处进冷风,第二散热风扇8处出热风,一方面提高了对电芯的散热效能;另一方面客户应用场景更友好,具体电池2正常充电时,充电器1可能放在桌面或者挂在墙面上,热风从第二散热风扇8处出去,避免从出风口6处出来对着操作者吹风,所述充电器1散热风道和所述电池2散热风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风扇7安装于充电器1的两侧,所述第二散热风扇8安装于充电器1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独立的充电器1散热风道和电池2散热风道的设置,能够同时对充电器1和电池2进行散热,不会降低充电器1本身的散热效果,同时能够大幅提升电池2的散热能力,防止电池2温度过高,提高电池2产品寿命,降低或消除电池2起火的隐患,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器1和电池2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一散热风扇7和第二散热风扇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实时监测充电器1和电池2的内部温度,并根据温度高低智能控制第一散热风扇7和第二散热风扇8的开启,避免浪费电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散热风扇7和所述第二散热风扇8均与充电器1的电源电路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散热风扇7和第二散热风扇8均与充电器1的电源电路连通的设置,能够确保第一散热风扇7和第二散热风扇8的电力均来自充电器1,从而不会对电池2造成电力负担。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如图1、图5所示,所述电池2的内部设有多个通风道9,多个通风道9均匀的分布在多个电芯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通风道9,且多个通风道9均匀的分布在多个电芯之间的设置,能够确保每一个电芯都可以均匀接收到第二散热风扇8发出的冷风,进一步提高电池2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器(1)和与充电器(1)配合的电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1)内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所述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41),所述电池(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内部的进风口(5)和出风口(6),两个所述第一端口(31)内均设有第一散热风扇(7),所述第一腔体(3)和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风扇(7)形成充电器(1)散热风道,一个所述第二端口(41)内设有第二散热风扇(8),另一个所述第二端口(41)与进风口(5)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风扇(8)、第二腔体(4)、进风口(5)和出风口(6)形成电池(2)散热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1)散热风道和所述电池(2)散热风道相互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7)安装于充电器(1)的两侧,所述第二散热风扇(8)安装于充电器(1)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1)和电池(2)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一散热风扇(7)和第二散热风扇(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7)和所述第二散热风扇(8)均与充电器(1)的电源电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2)的内部设有多个通风道(9),多个通风道(9)均匀的分布在多个电芯之间。
CN202322877957.1U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 Active CN221380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77957.1U CN221380546U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77957.1U CN221380546U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80546U true CN221380546U (zh) 2024-07-19

Family

ID=9185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77957.1U Active CN221380546U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805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14988U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结构
CN111403643A (zh) 一种电池箱
CN211957717U (zh) 一种电池箱
CN211045655U (zh) 储能集装箱温度控制系统
CN22138054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充电装置
CN205194753U (zh) 电池包
CN115588798A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214227005U (zh) 工业车用锂电池
CN219350374U (zh) 单体电池及电动车辆
CN213973612U (zh) 大功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车载充电器
CN211700378U (zh) 一种摩托车锂电池散热控制电路
CN113889887A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变压器室散热方法
CN21959039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智能电表箱
CN207743613U (zh) 一种大电流金属封闭式开关柜手车室结构
CN21541831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控制模块
CN215644644U (zh) 可快速散热的锂离子电芯
CN220210023U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221102197U (zh) 一种电力储能电池包
CN213692257U (zh) 电池包散热装置
CN209029431U (zh) 干式恒温电池包
CN218634615U (zh) 信息终端保护柜
CN219435975U (zh) 一种无人机动力电池智能热管理系统
CN221727235U (zh) 一种电池组电荷调平系统
CN221551996U (zh) 储能电池箱及储能系统
CN221728751U (zh) 一种墙体嵌入式热交换装置及机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