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22081U - 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322081U CN221322081U CN202322561146.0U CN202322561146U CN221322081U CN 221322081 U CN221322081 U CN 221322081U CN 202322561146 U CN202322561146 U CN 202322561146U CN 221322081 U CN221322081 U CN 2213220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uating
- handle
- unlocking
- base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包括基座、致动组件、开关元件和阻力件,基座上安装有把手,致动组件与把手连接,把手被拉动至电动解锁位置时,开关元件被致动组件开启并发送解锁信号;阻力件被限位在基座上,且在把手位于电动解锁位置和机械解锁位置之间的行程中,阻力件对致动组件施加阻力,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二级负载的形式,当电子解锁正常运行时,人手需要较小的力就实现电子解锁;当断电并需要应急解锁时,人手需要进一步克服阻力件的力才能拉动把手进行应急解锁,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解锁体验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平出式隐藏把手的E-latch电子解锁方式需求逐渐增加,从而满足高端车辆的市场需求,同时还要兼具应急解锁功能,但现有的电动解锁负载和应急负载差异不大,解锁体验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锁体验感好的车门把手解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包括:
基座,所述的基座上安装有把手,
致动组件,所述的致动组件与把手连接;
开关元件,所述的把手被拉动至电动解锁位置时,开关元件被致动组件开启并发送解锁信号;
阻力件,所述的阻力件被限位在基座上,且在把手位于电动解锁位置和机械解锁位置之间的行程中,阻力件对致动组件施加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阻力件包括第一扭簧,所述的基座上设有用于限位第一扭簧的第一端的第一限位部和用于限位第一扭簧的第二端的第二限位部。通过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扭簧提供阻力,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进一步的,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一扭簧呈压缩状态。这样,第一扭簧能够紧密的安装在基座,不会产生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关元件包括微动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致动组件包括第一致动件和第二致动件,所述的第一致动件一端转动连接在基座上,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的第一致动件驱动所述的第二致动件动作,第二致动件使微动开关的触点产生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致动件设有卡槽,第一致动件转动至电动解锁位置时,卡槽卡住第一扭簧的第一端。第一致动件通过卡槽与第一扭簧接触,两者之间受力稳定,不会出现扭簧的移位等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扭簧和第二致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致动件的两端,所述的第一致动件与基座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扭簧,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同轴设置。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致动件连接有用于机械解锁的拉索。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座上还设有惯性锁,所述的惯性锁设置在第二致动件旁边并在受碰撞时阻挡第二致动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执行机构,所述的执行机构驱动把手从隐藏在基座的孔洞中的隐藏状态运动至展开位置,所述的把手从展开位置被拉动至电动解锁位置。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二级负载的形式,当电子解锁正常运行时,人手需要较小的力就实现电子解锁;当断电并需要应急解锁时,人手需要进一步克服阻力件的力才能拉动把手进行应急解锁,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解锁体验感;
(2)本实用新型的阻力件为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二扭簧,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3)第二扭簧和第一扭簧共用一根轴,零件数量少,集成度高;
(4)第二致动件可通过第三扭簧压在微动开关上,第二致动件只需要小行程即可释放开关元件,节省运动空间,并且响应更加灵敏;
(5)第二致动件在第三扭簧的作用下压在微动开关上,另外,解锁拉索对第二致动件产生一定的拉力,此拉力也可以牵制第二致动件,保证其不会释放第二致动件而造成误触发;
(6)第三扭簧和第二致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致动件的两端,惯性锁布置在第二致动件的旁边,布置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7)惯性锁能够实现电动解锁和机械解锁的惯性保护,防止在碰撞情况下车门打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处于展开位置的把手示意图;
图2为处于电动解锁位置的把手示意图;
图3为处于机械解锁位置的把手示意图;
图4为解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扭簧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第二扭簧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为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8为第二致动件与微动开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省略第二致动件的解锁机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惯性锁工作状态下与第二致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1、基座,11、第一限位部,12、第二限位部,2、把手,3、第一扭簧,31、第一端,32、第二端,4、第一致动件,41、卡槽,5、第二致动件,6、第二扭簧,7、微动开关,8、第三扭簧,9、惯性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4,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包括基座1、致动组件、开关元件、阻力件和执行机构,基座1上安装有把手2,致动组件与把手2连接;执行机构驱动把手2从隐藏在基座1的孔洞中的隐藏状态运动至展开位置,把手2从展开位置被拉动至电动解锁位置。把手2被拉动至电动解锁位置时,开关元件被致动组件开启并发送解锁信号;阻力件被限位在基座1上,且在把手2位于电动解锁位置和机械解锁位置之间的行程中,阻力件对致动组件施加阻力。
如图5,阻力件包括第一扭簧3,基座1上设有用于限位第一扭簧3的第一端31的第一限位部11和用于限位第一扭簧3的第二端32的第二限位部12。位于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2之间的第一扭簧3呈压缩状态。这样,第一扭簧3在基座1定位效果好,不会产生晃动。
如图4,致动组件包括第一致动件4和第二致动件5,致动组件包括第一致动件4,第一致动件4一端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另一端与把手2转动连接,开关元件包括微动开关,第一致动件4驱动所述的第二致动件5动作,第二致动件5使微动开关7的触点产生位移。第二致动件5运动可以包含转动和/或滑动,比如,第二致动件5可以沿基座1滑动,第一致动件4与第二致动件5之间通过楔面传动,第一致动件4的转动带动第二致动件5实现滑动,第二致动件5与基座之间设置将第二致动件5抵在微动开关上或远离微动开关的弹簧,本实施例中,第二致动件5转动设置在基座1上,第一致动件4推动第二致动件5转动。第二致动件5靠近或远离微动开关的触点,使得微动开关的触点产生位移,导致触点的开闭状态发生变化,优选的,如图8和9,第二致动件5与基座1之间设有第三扭簧8,第二致动件5在第三扭簧8作用下压在微动开关7的触点上,这样,第二致动件5只需要小行程即可释放微动开关7,节省运动空间,并且响应更加灵敏。
如图5,第一致动件4转动至电动解锁位置时与第一扭簧3的第一端31接触并开始承受第一扭簧3的阻力。具体的,第一致动4上具有卡槽41,当第一致动件4与第一扭簧3接触时,卡槽41卡住第一扭簧3的第一端31,第一止动件4继续转动,就会受到第一扭簧3的阻力。
如图4,第一扭簧3和第二致动件5分别设置在第一致动件4的两端。第一致动件4与基座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扭簧6,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第二扭簧6的个数为2个。第一扭簧3和第二扭簧6同轴设置,零件数量少,集成度高。
第二致动件5连接有用于机械解锁的拉索。当第一致动件4带动第二止动件5转动一定角度到达机械解锁位置时,拉索实现机械解锁。
如图4、图9和图10,基座1上还设有惯性锁9,惯性锁9设置在第二致动件5旁边并在受碰撞时阻挡第二致动件5。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初始状态是隐藏状态,隐藏在基座1的孔洞中,此时,第一致动件5和第二致动件6还未接触,第二致动件6在第三扭簧6的作用下压住微动开关7,当执行机构驱动把手运动至如图1所示的展开位置时,第一致动件5和第二致动件6开始接触,人手拉动把手一个小角度即可到达如图2所示的电子解锁位置,此过程中,第一致动件5驱动第二致动件6转动,到达电子解锁位置时,第二致动件6释放微动开关7,微动开关7发送解锁信号,实现电动解锁,电子解锁过程中,人手需要克服2个第二扭簧6的阻力;当出现应急情况时,人手需要人工拉动把手2实现机械解锁,当把手2被拉动至电子解锁位置时,第一致动件5与第一扭簧3的第一端31还未接触或刚开始接触,继续拉动把手2,第一致动件5就会承受第一扭簧3的阻力,人手此时需要克服2个第二扭簧6和1个第一扭簧3的阻力,需要人手大力拉动把手一定角度后,第二致动件6才能带动其上的拉索实现机械解锁。
第一致动件4连接有推杆,推杆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式为推动即可,这样把手2可以被拉起而不受到驱动机构的连接限制。具体的,可采用以下结构形式:把手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摆臂,两个摆臂均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第二致动件5作为其中第一个摆臂,两个摆臂之间可连接有推杆实现传动,另外一个摆臂受到驱动机构(比如执行器以及与执行器输出端连接的推动部件)的驱动,实现的把手驱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形式,只要能实现第一致动件5的转动以及把手2的驱动即可。
惯性锁9的作用:当车身受到碰撞时,第二致动件5会发生转动,但是惯性锁会先运动到第二致动件5的前端,第二致动件5会受到惯性锁的遮挡,此时第二致动件5的转动行程还未能释放微动开关7,同时,第二致动件5也阻挡了第一致动件4的动作,因此,惯性锁9能够实现电动解锁和机械解锁的惯性保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所述的基座(1)上安装有把手(2),
致动组件,所述的致动组件与把手(2)连接;
开关元件,所述的把手(2)被拉动至电动解锁位置时,开关元件被致动组件开启;
阻力件,所述的阻力件被限位在基座(1)上,且在把手(2)位于电动解锁位置和机械解锁位置之间的行程中,阻力件对致动组件施加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力件包括第一扭簧(3),所述的基座(1)上设有用于限位第一扭簧(3)的第一端(31)的第一限位部(11)和用于限位第一扭簧(3)的第二端(32)的第二限位部(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2)之间的第一扭簧(3)呈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元件包括微动开关(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动组件包括第一致动件(4)和第二致动件(5),所述的第一致动件(4)一端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另一端与把手(2)连接,所述的第一致动件(4)驱动所述的第二致动件(5)动作,第二致动件(5)使微动开关(7)的触点产生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致动件(4)设有卡槽(41),第一致动件(4)转动至电动解锁位置时,卡槽(41)卡住第一扭簧(3)的第一端(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致动件(4)与基座(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扭簧(6),所述的第一扭簧(3)和第二扭簧(6)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致动件(5)连接有用于机械解锁的拉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上还设有惯性锁(9),所述的惯性锁(9)设置在第二致动件(5)旁边并在受碰撞时阻挡第二致动件(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执行机构,所述的执行机构驱动把手(2)从隐藏在基座(1)的孔洞中的隐藏状态运动至展开位置,所述的把手(2)从展开位置被拉动至电动解锁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61146.0U CN221322081U (zh) | 2023-09-20 | 2023-09-20 | 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61146.0U CN221322081U (zh) | 2023-09-20 | 2023-09-20 | 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322081U true CN221322081U (zh) | 2024-07-12 |
Family
ID=91799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561146.0U Active CN221322081U (zh) | 2023-09-20 | 2023-09-20 | 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322081U (zh) |
-
2023
- 2023-09-20 CN CN202322561146.0U patent/CN22132208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38022B (zh) | 一种自动上锁开锁且能反倒锁舌的智能锁 | |
US4979384A (en) | Trunk lid lock with remote release | |
US9156432B2 (en) | Components for active pedestrian safety mechanism | |
CN110273601A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线性致动器的打开装置 | |
US11441336B2 (en) | Motor-driven door latch for vehicle | |
CN112267776A (zh) | 一种翻转式手动把手 | |
CN221322081U (zh) | 一种车门把手解锁机构 | |
CN116122677B (zh) | 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电子解锁车门把手 | |
JPH02114071A (ja) | 解放自在なエネルギー吸収連結装置 | |
CN213898546U (zh) |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门锁组件及车门装置 | |
CN210067701U (zh) | 一种自动上锁开锁且能反倒锁舌的智能锁 | |
CN219910404U (zh) | 一种内置式电子解锁车门把手 | |
CN118815304A (zh) | 一种电动旋转式把手传动机构及工作方法 | |
CN114687622B (zh) | 用于电动滑门的锁结构、电动滑门设备和汽车 | |
CN220151120U (zh) | 一种平出式把手应急解锁机构 | |
CN220151122U (zh) | 一种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 |
CN219587395U (zh) | 一种可实现吸合功能的汽车背门锁 | |
KR100969450B1 (ko) | 차량의 트렁크 개폐장치 | |
CN214087491U (zh) | 举升锁定机构及其举升装置 | |
CN220979142U (zh) | 一种车门把手惯性锁结构 | |
JP2002180722A (ja) | 自動車のテールゲートラッチ | |
CN219241629U (zh) | 一种平出式车门把手 | |
CN218029543U (zh) | 一种按钮式的外装锁 | |
CN112780135B (zh) | 一种自动回位翻转把手 | |
CN218715960U (zh) | 车门自吸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