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8549U - 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38549U CN210138549U CN201920662448.8U CN201920662448U CN210138549U CN 210138549 U CN210138549 U CN 210138549U CN 201920662448 U CN201920662448 U CN 201920662448U CN 210138549 U CN210138549 U CN 2101385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ust removal
- air inlet
- dust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它包括进风系统、出风系统以及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两层除尘段,所述各除尘段相互独立并以上下层叠地方式安装于壳体内。本实用新型将多个除尘段以上下层叠的方式安装于壳体内,再配合相应的进风系统、出风系统以及反吹系统,使得每个除尘段都能独立地进行除尘工作,通过上述结构的调整,单位占地面积上的滤筒长度得以变相延长,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陶瓷等新型过滤产品制成的除尘器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除尘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由于其具有除尘效率高、适应性强、结构简单以及操作弹性大等优点,目前已在电厂、冶金、化工、矿山、水泥等行业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含尘气体引入除尘器并使其透过设于除尘器中的滤筒,尘粒被拦截而滞留在滤筒内表面,形成粉尘层;洁净空气则顺利穿过滤筒外表面并排向大气。
在粉尘过滤行业中,传统的脉冲式袋式除尘器绝大部分都采用化纤等传统材料制成的过滤产品(滤筒),由这种传统材料制成的过滤产品,它的使用长度通常为6-8米,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米以上。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由陶瓷等新材料制成的过滤产品,这种新型过滤产品的除尘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传统过滤产品,也有部分厂家在使用陶瓷等新材料制成的过滤产品,但受到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工艺的制约,这种新型过滤产品的长度目前只能达到2-3米的长度。受到自身长度的限制,新型过滤产品制成的除尘器无法充分利用高度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在滤筒的有效使用长度相同(例如8米)的情况下,使用新型过滤产品的除尘器需要比使用传统过滤产品的除尘器,多占用大约3倍左右的占地面积。即新型过滤产品制成的除尘器,它的单位占地使用率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其目的在于克服新型过滤产品制成的除尘器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单位占地使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它包括烟气进风系统、烟气出风系统以及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两层相互上下层叠的除尘段,各所述除尘段均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上花板、下花板,所述上花板安装至少一个滤筒的顶部,所述下花板安装各所述滤筒的底部,所述上花板的风孔和所述下花板的风孔均对应于各所述滤筒设置;各所述除尘段中,所述上、下花板之间形成所述净气室,所述下花板的下方形成所述进风室,所述上花板的上方形成所述喷吹室;所述烟气进风系统的出风端连接各所述进风室,所述烟气出风系统的进风端连接各所述净气室;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灰斗,所述灰斗的底部设有排灰管。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系统包括进风主管以及分别与各层除尘段一一对应的进风支管,各所述进风支管均设置进风调节阀,各所述进风支管的进风端连接于进风主管,出风端分别连接于各层除尘段的进风室;所述出风系统包括出风主管以及分别与各层除尘段一一对应的出风支管,各所述出风支管均设置出风调节阀,各所述出风支管的进风端分别连接于各所述除尘段的净气室,其出风端连接于所述出风主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滤除尘器结构简单、紧凑,并充分利用了现有除尘器的各个组件来形成各级净气室、各级进气室和各级喷吹室,不仅解决了现有除尘器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单位占地使用率低的问题,而且几乎不增加额外制造成本。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除尘段的上花板和上一所述除尘段的下花板之间同时形成各所述除尘段的所述喷吹室和相应上一所述除尘段的进风室。上述结构可以进一步集约化内滤除尘器的结构。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灰管上设有插板阀和卸灰阀。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灰管上与所述灰斗连接的一端为“U”形弯管段。灰斗中的灰尘颗粒不会直接从排灰管排出,“U”形弯管段能起到暂存灰尘颗粒的作用,直至灰斗中的灰尘颗粒积聚到一定程度,灰尘颗粒才会从“U”形弯管段排出,相比于安装插板门或者卸灰阀的排灰管,这种“U”形弯管段的排灰管不仅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也更加低廉。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滤除尘器还包括反吹系统,该反吹系统包括反吹压缩空气储气罐、反吹主管以及与各除尘段一一对应的喷吹管,所述反吹主管的进气端与所述反吹压缩空气储气罐连接,各所述喷吹管的进气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反吹主管上,各所述喷吹管的喷吹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喷吹室中;并且所述排灰管穿过所述反吹压缩空气储气罐。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除尘段的所述进风支管的出风端位于相应下一层除尘段的所述喷吹管之上的位置。这一结构有助于防止烟气与喷吹风的交叉碰撞,提升除尘效率和喷吹效率。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除尘段中,还分别设置差压计,各所述差压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风室,另一端则连接所述净气室。本实用新型中,仅通过上、下花板来分隔各个除尘段,各个除尘段之间的气体是可以相互流通的,在各除尘段的工作过程中,举例来说,各除尘段的积聚粉尘程度不同的情形下,将会导致各除尘段的除尘效率有差别,甚至导致烟气串流,影响其他除尘段的工作,这时,需要通过差压计检测压差,在压差过大时,进行停机除尘,以保持各层除尘段的除尘效率基本一致。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滤筒设置成上、下均开口的形状。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除尘段的各所述滤筒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一轴线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多个除尘段以上下层叠的方式安装于壳体内,再配合相应的烟气进风系统、烟气出风系统以及反吹系统,使得每个除尘段都能独立地进行除尘工作,通过上述结构的调整,单位占地面积上的滤筒长度得以变相延长,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陶瓷等新型过滤产品制成的除尘器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壳体1,灰斗10,上花板11,下花板12,滤筒13,进风室14,净气室15,喷吹室16,上花板21,下花板22,滤筒23,进风室24,净气室25,喷吹室26,上花板31,下花板32,滤筒33,进风室34,净气室35,喷吹室36,顶板100,排灰管101,插板阀102,进风主管4,进风支管40,进风调节阀41,反吹压缩空气储气罐6、反吹主管60,喷吹管7,第一除尘段80,第二除尘段 81,卸灰阀82,“U”形弯管段9。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即相互配合的烟气进风系统、烟气出风系统、反吹系统以及除尘系统。
参照图1,所述除尘系统包括中空的壳体1以及下部的第一除尘段、中部的第二除尘段和上部的第三除尘段,所述各层除尘段相互独立并以上下层叠地方式安装于壳体内。壳体1的底部形成灰斗10,上述各除尘段上掉落的灰尘最终都会落入灰斗10上。
第一除尘段包括上花板11、下花板12、滤筒13、进风室14、净气室15以及喷吹室16。第二除尘段包括上花板21、下花板22、滤筒23、进风室24、净气室25以及喷吹室26。第三除尘段包括上花板31、下花板32、滤筒33、进风室34、净气室35以及喷吹室36。
灰斗10设置于壳体1的最下端,第一除尘段的上花板11和下花板12水平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部;上花板11和下花板12之间安装有多个滤筒13,滤筒 13的顶部安装在上花板11上,其底部则安装在下花板12上,上花板11和下花板12的风孔均对应于滤筒13的位置,这样,滤筒上喷吹下来的粉尘可高效穿过下花板12的风孔,进入灰斗中。
下花板12和灰斗10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除尘段的进风室14,上花板11和下花板12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除尘段的净气室15;上花板11和下花板22之间的区域不仅作为第一除尘段的喷吹室16,同时也作为第二除尘段的进风室24。
第二除尘段的上花板21和下花板22水平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部;上花板 21和下花板22之间安装有多个滤筒23,滤筒23的顶部安装在上花板21上,其底部则安装在下花板22上,上花板21和下花板22的风孔均对应于滤筒23的位置。
下花板22和上花板11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二除尘段的进风室24,上花板21 和下花板22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二除尘段的净气室25;上花板21和下花板32之间的区域不仅作为第一除尘段的喷吹室26,同时也作为第三除尘段的进风室34。
第三除尘段的上花板31和下花板32水平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部;上花板 31和下花板32之间安装有多个滤筒33,滤筒33的顶部安装在上花板31上,其底部则安装在下花板32上,上花板31和下花板32的风孔均对应于滤筒33的位置。
滤筒13、23、33均设置成设置成上、下均有开口的直筒形状。
下花板32和上花板21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三除尘段的进风室34,上花板31 和下花板32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三除尘段的净气室35;上花板31和壳体1的顶板100之间的区域作为第三除尘段的喷吹室36。
为便于粉尘进入灰斗,各除尘段相应位置的各滤筒(13、23、33)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一轴线上,上花板(11、21、31)和下花板(12、22、32)的风孔均对应各滤筒(13、23、33)设置,同样在一轴线上。
这样,滤筒23上喷吹下来的粉尘可高效穿过下花板22、上花板11、下花板12的风孔,进入灰斗中,而滤筒33上喷吹下来的粉尘同样可高效穿过下花板32、上花板21、下花板22、上花板11、下花板12的风孔,进入灰斗中。
继续参照图1,灰斗10位于整个壳体1的最底部,灰斗10底部连接有排灰管101,该排灰管101上安装有插板阀102和卸灰阀82,该排灰管101可以直接连接用于收集灰尘颗粒的收集箱(图中未画出),也可以像本实施例一样,先将排灰管101穿过反吹压缩空气储气罐6,然后再进入收集箱。
继续参照图1,所述烟气进风系统包括进风主管4以及分别与各除尘段一一对应的进风支管40和进风调节阀41,所述各进风调节阀41安装于相应的进风支管40上,所述各进风支管40的进风端连接于进风主管4,出风端分别连接于各除尘段的进风室(14、24、34)。
所述烟气出风系统包括出风主管5以及分别与各层除尘段一一对应的出风支管50和出风调节阀51,所述各出风调节阀51安装于相应的出风支管50上,所述各出风支管50的进风端分别连接于各层除尘段的净气室(15、25、35),出风端连接于出风主管5。
所述反吹系统包括反吹压缩空气储气罐6、反吹主管60以及与各除尘段一一对应的喷吹管7,所述反吹主管60的进气端与反吹压缩空气储气罐6连接,所述各喷吹管7的进气端分别连接于反吹主管60上,各喷吹管7的喷吹出口分别位于喷吹室(16、26、36)中,对净气室(15、25、35)中的滤筒(13、23、 33)进行喷吹除尘;并且排灰管101穿过反吹压缩空气储气罐6。
各进风支管40的出风端位于相应各喷吹管7之上的位置。
另外,各除尘段还设置差压计90,各差压计90的一端连接进风室(14、24、 34),另一端则连接净气室(15、25、35),从而保证各除尘段的压差一致,进而保证各除尘段的除尘效率一致。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原烟气从进风主管4引入后,分别进入三根进风支管40,再由进风支管40 分别进入各除尘段的进风室(14、24、34)。以第一除尘段(第二除尘段和第三除尘段的工作机制相同)为例,原烟气进入进风室14后向上运动并从下花板12 进入滤筒13内,经过滤筒13的过滤作用,最终进入出风系统外排,而粒径较大的含尘颗粒则吸附在滤筒13的表面,并反吹掉入灰斗10(第三除尘段则掉入进风室34中,之后继续向下穿过花板21、22、11、12掉入灰斗10,第二除尘段则掉入进风室24中,之后继续向下穿过花板11、12掉入灰斗10),最终从排灰管101排出。
每个除尘段独立进行除尘工作,净化后的气体从对应的净气室15、净气室 25以及净气室35通过各自对应的出风支管50进入出风主管5中,并最终从出风主管5排入大气。由此,完成整个除尘工作。当需要卸灰时,只需打开插板阀 102和卸灰阀82即可。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本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也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排灰管上与灰斗10连接的一端为“U”形弯管段9。灰斗中的灰尘颗粒不会直接从排灰管排出,“U”形弯管段9可辅助防止粉尘逆流回到各级除尘段中,并能起到暂存灰尘颗粒的作用,直至灰斗中的灰尘颗粒积聚到一定程度,灰尘颗粒才会从“U”形弯管段9排出,相比于安装插板门或者卸灰阀的排灰管,这种“U”形弯管段9的排灰管不仅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也更加低廉。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烟气进风系统、烟气出风系统以及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两层相互上下层叠的除尘段;各所述除尘段均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上花板、下花板,所述上花板安装至少一个滤筒的顶部,所述下花板安装各所述滤筒的底部,所述上花板的风孔和所述下花板的风孔均对应于各所述滤筒设置;各所述除尘段中,所述上、下花板之间形成净气室,所述下花板的下方形成进风室,所述上花板的上方形成喷吹室;所述烟气进风系统的出风端连接各所述进风室,所述烟气出风系统的进风端连接各所述净气室;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灰斗,所述灰斗的底部设有排灰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系统包括进风主管以及分别与各层除尘段一一对应的进风支管,各所述进风支管均设置进风调节阀,各所述进风支管的进风端连接于进风主管,出风端分别连接于各层除尘段的进风室;所述出风系统包括出风主管以及分别与各层除尘段一一对应的出风支管,各所述出风支管均设置出风调节阀,各所述出风支管的进风端分别连接于各所述除尘段的净气室,其出风端连接于所述出风主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除尘段的上花板和上一所述除尘段的下花板之间同时形成各所述除尘段的所述喷吹室和相应上一所述除尘段的进风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管上设有插板阀和卸灰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管上与所述灰斗连接的一端为“U”形弯管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滤除尘器还包括反吹系统,该反吹系统包括反吹压缩空气储气罐、反吹主管以及与各除尘段一一对应的喷吹管,所述反吹主管的进气端与所述反吹压缩空气储气罐连接,各所述喷吹管的进气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反吹主管上,各所述喷吹管的喷吹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喷吹室中;并且所述排灰管穿过所述反吹压缩空气储气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各层除尘段的所述进风支管的出风端位于相应下一层除尘段的所述喷吹管之上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除尘段中,还分别设置差压计,各所述差压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风室,另一端则连接所述净气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滤筒设置成上、下均开口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除尘段的各所述滤筒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一轴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62448.8U CN210138549U (zh) | 2019-05-09 | 2019-05-09 | 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62448.8U CN210138549U (zh) | 2019-05-09 | 2019-05-09 | 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38549U true CN210138549U (zh) | 2020-03-13 |
Family
ID=69733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62448.8U Active CN210138549U (zh) | 2019-05-09 | 2019-05-09 | 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3854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21071A (zh) * | 2022-07-27 | 2022-09-30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干法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法 |
-
2019
- 2019-05-09 CN CN201920662448.8U patent/CN21013854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21071A (zh) * | 2022-07-27 | 2022-09-30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干法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法 |
CN115121071B (zh) * | 2022-07-27 | 2024-05-28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干法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61305B (zh) | 内滤负压式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 |
CN209997334U (zh) | 一种多级配风的外滤除尘器 | |
CN100569336C (zh) | 用于袋除尘器风道的导流装置 | |
CN203090663U (zh) | 滤芯式脉冲除尘器 | |
CN210138549U (zh) | 一种多级配风的内滤除尘器 | |
CN105327585A (zh) | 一种集成除尘器装置与除尘方法 | |
CN201304302Y (zh) | 小室行喷吹离线脉冲袋式收尘器 | |
CN200945409Y (zh) | 脉冲袋式除尘器 | |
CN205461444U (zh) | 脉冲反吹pe滤芯除尘器 | |
CN210814369U (zh) | 一种净气反吹气箱内滤袋式除尘器 | |
WO2017080074A1 (zh) | 一种气箱脉冲除尘装置 | |
CN201333367Y (zh) | 内置旋风预除尘的复合飞灰过滤器 | |
CN218608475U (zh) | 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 | |
CN202983414U (zh) | 负压内滤分室反吸风清灰除尘系统设备 | |
CN101658750B (zh) | 内置旋风预除尘的复合飞灰过滤器 | |
CN209865576U (zh) | 一种单室单进口多出口的离线脉冲反吹袋式除尘器 | |
CN211585874U (zh) | 一种预混料料仓用除尘器 | |
CN211302506U (zh) | 一种自洁陶瓷除尘器 | |
CN209900883U (zh) | 烧结混料干法除尘器 | |
CN202730155U (zh) | 高炉煤气气相脉动反吹风内滤式袋式除尘器 | |
CN201260919Y (zh) | 一种新型除尘器 | |
CN207445799U (zh) | 一种炭黑专用高效袋式除尘器 | |
CN200974005Y (zh) | 气箱脉冲式除尘器 | |
CN100393390C (zh) | 组合滤管元件分室脉冲除尘器 | |
CN220214397U (zh) | 高效飞灰过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