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9193128U - 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3128U
CN219193128U CN202320342636.9U CN202320342636U CN219193128U CN 219193128 U CN219193128 U CN 219193128U CN 202320342636 U CN202320342636 U CN 202320342636U CN 219193128 U CN219193128 U CN 219193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wall
bottle
annular
low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26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明辉
周密
吴炜
左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26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3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3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312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4/073088 priority patent/WO2024174781A1/zh
Priority to KR2020247000044U priority patent/KR20240001529U/ko
Priority to EP24733839.5A priority patent/EP4442599A1/en
Priority to US18/766,572 priority patent/US20240359885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该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密封塞,三者合围形成密闭的储料腔。上盖的顶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摁压部、弧面柔性部以及环形保护部。密封塞与下盖底部可拆卸密封连接;顶柱一体设置于上盖的按压部的下方,其下端与密封塞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无薄壁和无缝隙结构,用料节省,零部件注塑加工的效率高、成本低,可大大降低产品部件的不良率,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在闭合状态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强,密封性高,阻氧阻湿的性能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刺破密封膜或打开薄弱层等技术方案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供人们饮用的饮料种类繁多。包装饮料(例如茶饮料),都是溶质与水混合后进行售卖,为了延长饮料的保质期,生产厂家需要在饮料中添加防腐剂和稳定剂等多种人工化学合成的物质,不仅饮料的口味会受到影响,其中的防腐剂等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这是现阶段健康生活理念所不提倡的。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长期保存,又无人工防腐剂添加的包装饮料,是相关技术急待解决的问题。即配瓶盖的出现为这种健康饮品的需求提供了包装技术解决方案。
但是,目前现有的具备此类功能的即配瓶盖,通常采用密封膜或薄弱层的结构设计,在饮用时破开密封膜或打开薄弱层使得储料腔内的溶质流出与瓶中水混合。这类设计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密封膜或薄弱层的加工难度大导致加工成本高,例如密封膜结构的粘合加工空间有限,薄弱层结构的注塑工艺难度高、效率低且生产的不良率高;
2、密封膜或薄弱层由于本身结构比较薄,导致其稳定性和密封性不足,一是密封膜或薄弱层即使在不破损的情况下其阻氧阻湿的密封性不足,二是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密封膜或薄弱层容易损坏,从而影响封装溶质的品质。
另外,目前现有的具备此类功能的即配瓶盖,为了保护按压部位以防止非使用状态下外力对按压部的误触,都设计有保护盖,如CN202120660605.9公开的一种活塞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采用保护盖虽然能够对即配瓶盖起到防止误触的保护作用,但是也是即配瓶盖整体结构变得复杂,增加了制造成本。
再者,目前现有的具备此类功能的即配瓶盖,有些采用的是上盖筒插接于下盖筒内的结构,上盖筒和下盖筒为面接触所以摩擦力大,会导致按压上盖开启储料腔有些费力,如CN202222462757.5公开的一种耐负压的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密封膜或薄弱层结构的加工难度大、效率低、不良率高、成本高,且结构本身较为脆弱,导致稳定性、密封性以及阻隔性不足的问题,同时解决为防止非使用状态下外力对按压部的误触而增加一个保护盖的部件,以及解决按压上盖开启储料腔时摩擦力大而费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该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密封塞,上盖、下盖以及密封塞三者合围形成密闭的储料腔;上盖包括一体成型的摁压部、弧面柔性部、环形保护部、顶柱、上盖筒以及环形的上卡接部;环形保护部向上凸起合围形成供于容纳摁压部和弧面柔性部的保护区域,且环形保护部的高度大于摁压部的高度,以防止非使用状态下外力对摁压部的误触;密封塞与下盖的底部可拆卸密封连接,用于密封储料腔;顶柱一体设置于上盖的按压部的下方,其下端与密封塞固定连接;手动向下作用于摁压部,弧面柔性部产生形变向下移动,顶柱同步推动密封塞向下移动使得密封塞脱离下盖筒的遮挡从而开启储料腔。
进一步的,下盖包括下盖身、下盖筒、防盗环以及环形的下卡接部;上盖为顶部闭合而上盖筒下端开口的结构;下盖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且下盖身一体套设于下盖筒;上盖和下盖通过各自的环形上卡接部和环形下卡接部密封卡接,从而合围形成储料腔。
进一步的,上盖的下端设置有双环状的上卡接部,双环之间形成卡接间隙;下盖的上端设置有双环状的下卡接部,双环之间形成卡接间隙,上卡接部和下卡接部交替插入间隙内从而形成双重卡接达到增强密封的效果,上卡接部和下卡接部上对应设置有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相互匹配,形成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下盖筒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下盖身一体套设于下盖筒且二者之间形成瓶口连接槽,下盖身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用于连接瓶口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下盖还包括设置于下盖身底部的防盗环,防盗环的顶部与下盖身的底部边缘通过多条细丝状结构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下盖筒为直筒型,沿其轴线方向其内径保持不变。
进一步的,下盖筒为漏斗型,其横截面内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密封塞包括:塞环、塞面、塞底、安装孔、支撑隔板,与下盖筒内壁底端直接密封连接的部位为塞环,朝向储料腔的一端为塞面,是带有弧形坡面的锥形,锥形的顶端设置有一安装孔,上盖的顶柱与安装孔插接,安装孔内壁和顶柱外壁上对应形成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以达到更牢固的插接效果;塞面上均匀地垂直设置有三个支撑隔板且为一体结构,用于密封塞开启后的支撑和固定。
进一步的,上盖的顶柱还包括柱心和多个与摁压部一体连接的支撑翼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的瓶,该采用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的瓶包括: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瓶体,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上设置有内螺纹,瓶体瓶口处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瓶体与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通过其上盖一体成型的环形凸起的保护部形成保护区域来容纳摁压部和弧面柔性部,能够在生产时一次注塑成型,无需额外安装保护盖来保护按压部,以达到防止非使用状态下外力对摁压部误触的效果,简化了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的结构,节省了部件,降低了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的生产成本;也降低了采用该瓶盖的瓶的生产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无密封膜和无薄弱层结构设计,通过结构件的位移来打开储料腔,其零部件生产制造和加工装配的成本较低,大大降低了产品部件的不良率,提升了生产效率,较为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且储料腔在闭合状态下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较强,密封性较高,阻氧阻湿和耐负压的性能较好,克服了现有技术单纯依靠密封膜或薄弱层的结构设计而导致的加工难度大、加工不良率高、成本较高,且密封膜或薄弱层本身结构较为脆弱,导致稳定性和密封性不足的问题。再者,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密封塞结构,密封塞的塞环和下盖筒内壁底部的接触面积较小,所以摩擦力小,使用产品时,手动向下作用于上盖的摁压部来开启储料腔的阻力小,更加省力和顺畅。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一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另一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的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00、即配瓶盖;200、瓶体。
实施例一:1A、上盖;2A下盖;3A、密封塞;4A储料腔;11A、摁压部;12A、弧面柔性部;13A、环形保护部;14A、上盖筒;15A、上卡接部;16A、顶柱;161A、柱芯;162A、支撑翼板;21A、下盖身;22A、下盖筒;23A、下卡接部;24A、防盗环;211A内螺纹;31A、塞环;32A、塞面;33A、塞底;34A、安装孔;35A、支撑隔板。
实施例二:1B、上盖;2B下盖;3B、密封塞;4B储料腔;11B、摁压部;12B、弧面柔性部;13B、环形保护部;14B、上盖筒;15B、上卡接部;16B、顶柱;161B、柱芯;162B、支撑翼板;21B、下盖身;22B、下盖筒;23B、下卡接部;24B、防盗环;211B内螺纹;31B、塞环;32B、塞面;33B、塞底;34B、安装孔;35B、支撑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本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包括上盖1A、下盖2A以密封塞3A。所述上盖1A、下盖2A以及密封塞3A三者合围形成密闭的储料腔4A。
所述上盖1A为顶部闭合而下端开口的结构,所属上盖1A包括摁压部11A、弧面柔性部12A、环形保护部13A、上盖筒14A、环形的上卡接部15A、顶柱16A,上述各部位为一体的结构;所述环形保护部13A向上凸起合围形成供于容纳所述摁压部11A和所述弧面柔性部12A的保护区域,且所述环形保护部13A的高度略大于所述摁压部11A的高度,以防止非使用状态下外力对摁压部11A的误触;所述密封塞3A与所述下盖2A的底部可拆卸密封连接,用于密封所述储料腔4A;所述顶柱16A一体设置于上盖1A的按压部11A的下方,其下端与密封塞3A固定连接。弧面柔性部12A的厚度略薄,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性变,并且具有较好的韧性,在形变的过程中不易发生破裂。手动向下作用于摁压部11A,弧面柔性部12A产生形变向下移动,顶柱16A同步推动密封塞3A向下移动使得密封塞3A脱离下盖筒22A的遮挡从而开启所述储料腔4A,预先填充于储料腔4A中的溶质从密封塞3A与下盖筒22A之间的间隙掉落下来,进入瓶体200中,与瓶体200中的水或其他溶剂融合。
下盖2A包括下盖身21A、下盖筒22A、环形的下卡接部23A以及防盗环24A,上述各部位为一次成型的一体结构;所述下盖2A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且下盖身21A一体套设于下盖筒22A。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A的下端设置有双环形状的上卡接部15A,上卡接部15A的双环之间形成间隙,下盖2A的上端设置成有双环形状的下卡接部23A,下卡接部23A的双环之间形成间隙,上卡接部15A和下卡接部23A为相互匹配的密封卡接结构,彼此的双环结构交替插入对方的间隙内,并且上卡接部15A和下卡接部23A上对应设置有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来配合卡接,以达到更密封更牢固的卡接效果。显然,上卡接部15A和下卡接部23A的环的数量越多,卡接越牢固。但同时也会增加制造和装配成本。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A优选具有两个环的上卡接部15A,下盖2A优选具有两个环的下卡接部23A。申请人发现,设置双环的卡接结构就已经足够牢固,达到彻底密封的要求,并且还无需单层卡接结构中所必须的超声波焊接工艺,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如需要达到更牢固的卡接效果,也可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来连接上卡接部15A和下卡接部23A,使二者的解除部位相熔合,形成无缝隙的密封结构。
本实施例中,密封塞3A包括:塞环31A、塞面32A、塞底33A、安装孔34A、支撑隔板35A,所述密封塞3A整体为类似圆锥的结构,与下盖筒22A内壁底端直接密封连接的部位为塞环31A,朝向储料腔4A的一端为塞面32A,其是带有弧形坡面的锥形,锥形的顶端设置有一安装孔34A,所述上盖1A的顶柱16A与所述安装孔34A插接,所述安装孔34A的内壁和所述顶柱16A的外壁上对应形成相互匹配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以达到更牢固稳定的插接效果从而使得储料腔4A开启后密封塞3A不易脱落;塞面32A上均匀地垂直设置有三个支撑隔板35A且为一体结构,用于密封塞3A开启后的支撑和固定。塞底33A为大小不等的多个相套圆环形状的轻量化结构,且多个圆环底部平齐,密封塞3A与下盖筒22A密封卡接到位后二者的底部是平齐状态。
上盖1A的顶柱16A还包括柱心161A和多个与所述摁压部11A一体连接的支撑翼板162A,该轻量化的结构使得顶柱16A有更好的强度以更好地承受向下的作用力。
下盖2A还包括设置于下盖身21A底部的防盗环24A,所述防盗环24A的顶部与所述下盖身21A的底部边缘通过多条细丝状结构一体连接,该设置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下盖2A的下盖身21A一体套设于下盖筒22A,二者之间形成瓶口连接槽,所述下盖身21A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11A用于连接瓶口的外螺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下盖筒22A为直筒型,沿其轴线方向其内径保持不变,下盖筒22A内壁底部与密封塞3A密封卡接。直筒型的设计使得密封塞3A开启后形成的出料口更大,适用于填充量大、流动性差的溶质颗粒或粘稠的液体例如代餐粉、奶茶配料、蜂蜜等。
连接部153A的下方还设置有防盗环154A,防盗环154A的顶部与连接部153A的底部边缘通过多条细丝状结构一体连接。该设置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下盖15A包括一体连接的下卡接部151A、下盖筒152A以及连接部153A,下盖筒152A的下端形成出料口,连接部153A套设于下盖筒152A外并与下盖筒152A之间形成瓶口连接槽,连接部153A在瓶口连接槽内开设有内螺纹。
在实际生产加工和装配本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时,首先将上盖1A和下盖2A装配到一起,二者通过各自的上卡接部15A和下卡接部23A卡接到一起形成密封连接,同时二者形成一个底部开口的储料腔4A;然后将装配好的上盖1A和下盖2A倒置,使下盖筒22A底部的开口朝上,通过此开口向储料腔4A内注入适量的溶质,再将密封塞3A的塞面32A朝向储4A料腔装配到下盖筒22A底部,使得上盖1A的顶柱16A插入密封塞3A的安装孔34A中形成牢固卡接,同时密封塞3A的塞环31A与下盖筒22A底部内壁密封连接,从而将溶质密封在储料腔4A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密封性,密封塞3A与下盖筒22A平齐的下表面可采用超声波或热熔工艺焊接密封膜,以覆盖结构件之间的缝隙,达到无缝隙的、更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在上盖1A的上表面也覆盖一层密封膜或铝箔,封闭保护空间,起到防止误按和防盗开启的效果。本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即安装完成。进一步地,瓶体200净化注水后,以自动旋盖的工艺将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100装配到瓶体200上。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100设置有内螺纹211A,瓶体200的瓶口处设置有外螺纹,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100与瓶体200通过内螺纹211A和外螺纹旋紧,密封配合,采用该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的瓶即完成安装的生产加工和装配。
使用时,撕掉上盖1A上的保护膜,用手指向下按压上盖1A的摁压部11A,推动顶柱16A带动密封塞3A向下移动,使得密封塞3A脱离下盖筒22A内壁的密封遮挡从而打开储料腔4A,预先填充在储料腔4A内的溶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密封塞3A与下盖筒22A底部之间的间隙掉出,落入到瓶体200内并与瓶体200内的水混合溶解,经过摇晃混合均匀或静止一段时间充分溶解后即可饮用。
实施例二,请参见图5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本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包括上盖1B、下盖2B以密封塞3B。所述上盖1B、下盖2B以及密封塞3B三者合围形成密闭的储料腔4B。
所述上盖1B为顶部闭合而下端开口的结构,所属上盖1B包括摁压部11B、弧面柔性部12B、环形保护部13B、上盖筒14B、环形的上卡接部15B、顶柱16B,上述各部位为一体的结构;所述环形保护部13B向上凸起合围形成供于容纳所述摁压部11B和所述弧面柔性部12B的保护区域,且所述环形保护部13B的高度略大于所述摁压部11B的高度,以防止非使用状态下外力对摁压部11B的误触;所述密封塞3B与所述下盖2B的底部可拆卸密封连接,用于密封所述储料腔4B;所述顶柱16B一体设置于上盖1B的按压部11B的下方,其下端与密封塞3B固定连接。弧面柔性部12B的厚度略薄,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性变,并且具有较好的韧性,在形变的过程中不易发生破裂。手动向下作用于摁压部11B,弧面柔性部12B产生形变向下移动,顶柱16B同步推动密封塞3B向下移动使得密封塞3B脱离下盖筒22B的遮挡从而开启所述储料腔4B,预先填充于储料腔4B中的溶质从密封塞3B与下盖筒22B之间的间隙掉落下来,进入瓶体200中,与瓶体200中的水或其他溶剂融合。
下盖2B包括下盖身21B、下盖筒22B、环形的下卡接部23B以及防盗环24B,上述各部位为一次成型的一体结构;所述下盖2B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且下盖身21B一体套设于下盖筒22B。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B的下端设置有双环形状的上卡接部15B,上卡接部15B的双环之间形成间隙,下盖2B的上端设置成有双环形状的下卡接部23B,下卡接部23B的双环之间形成间隙,上卡接部15B和下卡接部23B为相互匹配的密封卡接结构,彼此的双环结构交替插入对方的间隙内,并且上卡接部15B和下卡接部23B上对应设置有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来配合卡接,以达到更密封更牢固的卡接效果。显然,上卡接部15B和下卡接部23B的环的数量越多,卡接越牢固。但同时也会增加制造和装配成本。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B优选具有两个环的上卡接部15B,下盖2B优选具有两个环的下卡接部23B。申请人发现,设置双环的卡接结构就已经足够牢固,达到彻底密封的要求,并且还无需单层卡接结构中所必须的超声波焊接工艺,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如需要达到更牢固的卡接效果,也可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来连接上卡接部15B和下卡接部23B,使二者的解除部位相熔合,形成无缝隙的密封结构。
本实施例中,密封塞3B包括:塞环31B、塞面32B、塞底33B、安装孔34B、支撑隔板35B,所述密封塞3B整体为类似圆锥的结构,与下盖筒22B内壁底端直接密封连接的部位为塞环31B,朝向储料腔4B的一端为塞面32B,其是带有弧形坡面的锥形,锥形的顶端设置有一安装孔34B,所述上盖1B的顶柱16B与所述安装孔34B插接,所述安装孔34B的内壁和所述顶柱16A的外壁上对应形成相互匹配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以达到更牢固稳定的插接效果从而使得储料腔4A开启后密封塞3A不易脱落;塞面32B上均匀地垂直设置有三个支撑隔板35B且为一体结构,用于密封塞3B开启后的支撑和固定。塞底33B为大小不等的多个相套圆环形状的轻量化结构,且多个圆环底部平齐,密封塞3B与下盖筒22B密封卡接到位后二者的底部是平齐状态。
上盖1B的顶柱16B还包括柱心161B和多个与所述摁压部11B一体连接的支撑翼板162B,该轻量化的结构使得顶柱16B有更好的强度以更好地承受向下的作用力。
下盖2B还包括设置于下盖身21B底部的防盗环24B,所述防盗环24B的顶部与所述下盖身21B的底部边缘通过多条细丝状结构一体连接,该设置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下盖2B的下盖身21B一体套设于下盖筒22B,二者之间形成瓶口连接槽,所述下盖身21B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11B用于连接瓶口的外螺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下盖筒22B为漏斗型,其横截面内径逐渐减小,下盖筒22B内壁底部与密封塞3B密封卡接。漏斗型的设计使得密封塞3B开启后形成的出料口更美观,适用于填充量小、流动性好的粉末状溶质颗粒或浓缩液,例如冻干茶粉、冻干咖啡粉、茶浓缩液、咖啡浓缩液等。
在实际生产加工和装配本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时,首先将上盖1B和下盖2B装配到一起,二者通过各自的上卡接部15B和下卡接部23B卡接到一起形成密封连接,同时二者形成一个底部开口的储料腔4B;然后将装配好的上盖1B和下盖2B倒置,使下盖筒22B底部的开口朝上,通过此开口向储料腔4B内注入适量的溶质,再将密封塞3B的塞面32B朝向储4B料腔装配到下盖筒22B底部,使得上盖1B的顶柱16B插入密封塞3B的安装孔34B中形成牢固卡接,同时密封塞3B的塞环31B与下盖筒22B底部内壁密封连接,从而将溶质密封在储料腔4B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密封性,密封塞3B与下盖筒22B平齐的下表面可采用超声波或热熔工艺焊接密封膜,以覆盖结构件之间的缝隙,达到无缝隙的、更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在上盖1B的上表面也覆盖一层密封膜或铝箔,封闭保护空间,起到防止误按和防盗开启的效果。本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即安装完成。进一步地,瓶体200净化注水后,以自动旋盖的工艺将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100装配到瓶体200上。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100设置有内螺纹211B,瓶体200的瓶口处设置有外螺纹,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100与瓶体200通过内螺纹211B和外螺纹旋紧,密封配合,采用该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的瓶即完成安装的生产加工和装配。
使用时,撕掉上盖1B上的保护膜,用手指向下按压上盖1B的摁压部11B,推动顶柱16B带动密封塞3B向下移动,使得密封塞3B脱离下盖筒22B内壁的密封遮挡从而打开储料腔4B,预先填充在储料腔4B内的溶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密封塞3B与下盖筒22B底部之间的间隙掉出,落入到瓶体200内并与瓶体200内的水混合溶解,经过摇晃混合均匀或静止一段时间充分溶解后即可饮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通过其上盖一体成型的环形凸起的保护部形成保护区域来容纳摁压部和弧面柔性部,能够在生产时一次注塑成型,无需额外安装保护盖来保护按压部,以达到以防止非使用状态下外力对摁压部误触的效果,简化了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的结构,节省了部件,降低了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的生产成本;也降低了采用该瓶盖的瓶的生产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无密封膜和无薄弱层结构设计,通过结构件的位移来打开储料腔,其零部件生产制造和加工装配的成本较低,大大降低了产品部件的不良率,提升了生产效率,较为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且储料腔在闭合状态下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较强,密封性较高,阻氧阻湿和耐负压的性能较好,克服了现有技术单纯依靠密封膜或薄弱层的结构设计而导致的加工难度大、加工不良率高、成本较高,且密封膜或薄弱层本身结构较为脆弱,导致稳定性和密封性不足的问题。再者,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密封塞结构,密封塞的塞环和下盖筒内壁底部的接触面积较小,所以摩擦力小,使用产品时,手动向下作用于上盖的摁压部来开启储料腔的阻力小,更加省力和顺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密封塞,所述上盖、下盖以及密封塞三者合围形成密闭的储料腔;所述上盖包括一体成型的摁压部、弧面柔性部、环形保护部、顶柱、上盖筒以及环形的上卡接部;所述环形保护部向上凸起合围形成供于容纳所述摁压部和所述弧面柔性部的保护区域,且所述环形保护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摁压部的高度,以防止非使用状态下外力对摁压部的误触;所述密封塞与所述下盖的底部可拆卸密封连接,用于密封所述储料腔;所述顶柱一体设置于上盖的按压部的下方,其下端与密封塞固定连接;手动向下作用于摁压部,弧面柔性部产生形变向下移动,顶柱同步推动密封塞向下移动使得密封塞脱离下盖筒的遮挡从而开启所述储料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包括下盖身、下盖筒、防盗环以及环形的下卡接部;所述上盖为顶部闭合而上盖筒下端开口的结构;所述下盖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且下盖身一体套设于下盖筒;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通过各自的环形上卡接部和环形下卡接部密封卡接,从而合围形成储料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下端设置有双环状的上卡接部,所述双环之间形成卡接间隙;所述下盖的上端设置有双环状的下卡接部,所述双环之间形成卡接间隙,所述上卡接部和所述下卡接部交替插入所述间隙内从而形成双重卡接达到增强密封的效果,所述上卡接部和所述下卡接部上对应设置有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环形凹槽相互匹配,形成密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筒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下盖身一体套设于所述下盖筒且二者之间形成瓶口连接槽,所述下盖身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用于连接瓶口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还包括设置于下盖身底部的防盗环,所述防盗环的顶部与所述下盖身的底部边缘通过多条细丝状结构一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筒为直筒型,沿其轴线方向其内径保持不变。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筒为漏斗型,其横截面内径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包括:塞环、塞面、塞底、安装孔、支撑隔板,与下盖筒内壁底端直接密封连接的部位为塞环,朝向储料腔的一端为塞面,是带有弧形坡面的锥形,锥形的顶端设置有一安装孔,所述上盖的顶柱与所述安装孔插接,所述安装孔内壁和所述顶柱外壁上对应形成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以达到更牢固的插接效果;塞面上均匀地垂直设置有三个支撑隔板且为一体结构,用于密封塞开启后的支撑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上盖的顶柱还包括柱心和多个与所述摁压部一体连接的支撑翼板。
10.一种采用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的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瓶体,所述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瓶体的瓶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瓶体与所述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密封连接。
CN202320342636.9U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Active CN219193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2636.9U CN219193128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PCT/CN2024/073088 WO2024174781A1 (zh) 2023-02-21 2024-01-18 即配式瓶盖
KR2020247000044U KR20240001529U (ko) 2023-02-21 2024-01-18 도징 캡
EP24733839.5A EP4442599A1 (en) 2023-02-21 2024-01-18 Ready-to-drink beverage bottle cap
US18/766,572 US20240359885A1 (en) 2023-02-21 2024-07-08 Instant-mix ca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2636.9U CN219193128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3128U true CN219193128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6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2636.9U Active CN219193128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31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74781A1 (zh) * 2023-02-21 2024-08-29 深圳盖势科技有限公司 即配式瓶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74781A1 (zh) * 2023-02-21 2024-08-29 深圳盖势科技有限公司 即配式瓶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5620B (zh) 用于容器的封口器
CN219193128U (zh) 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JP5819430B2 (ja) 活性成分を投与するためのカプセル付きプラスチック閉鎖体
CN214731098U (zh) 一种活塞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9822286U (zh) 一种即配瓶盖及一种即配瓶
CN116119182A (zh) 一种无薄壁无缝隙的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113212972A (zh)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4876920U (zh)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8086876U (zh) 一种耐负压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KR102151580B1 (ko) 이종 내용물 혼합용기
KR20110137003A (ko) 용기마개 및 그가 결합된 용기
CN212416545U (zh) 一种可分离储存和混合使用的滴液式胶囊
CN214986508U (zh) 一种高密封性活塞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6302028U (zh) 一种高密封性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6333977U (zh) 一种高密封性多料腔即配式瓶盖及采用此瓶盖的瓶
CN111603385A (zh) 可分离储存和混合使用的滴液式胶囊
CN220683370U (zh) 一种即配瓶盖及一种即配瓶
CN112960270A (zh) 一种活塞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JP6553363B2 (ja) 二重容器
CN212354978U (zh) 一种具有加料调和的盖组件
CN103171821A (zh) 可储藏固体物料的瓶子
US20240359885A1 (en) Instant-mix cap
CN217375573U (zh) 一种一体式悬挂结构的饮料瓶
CN220786862U (zh) 一种用于无菌纸包装的即配盖组件及无菌纸包装
KR200286135Y1 (ko) 서로 다른 성분의 분말 또는 용액을 분리보관 및 혼합사용할 수 있는 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