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93713U - 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93713U CN217393713U CN202221045504.1U CN202221045504U CN217393713U CN 217393713 U CN217393713 U CN 217393713U CN 202221045504 U CN202221045504 U CN 202221045504U CN 217393713 U CN217393713 U CN 2173937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block
- core
- ejector
- ca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包括前膜架和后膜架,前膜架和后膜架上设有前膜仁和后模仁;所述后模仁上设有两个压铸区,每一个压铸区中间设有压铸腔,且后模仁内部设有贯穿后模仁的插孔;每一个压铸区均设有左顶块和右顶块,左顶块和右顶块置于插孔内;所述后模仁左右两侧均设有滑块,左顶块和右顶块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伸入压铸腔内;所述前膜仁上设有第一顶杆,后模仁内设有第二顶杆,第一顶杆、第二顶杆互相抵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左顶块和右顶块拼合而成的槽孔来压铸汽车后视镜转轴的锥形结构,方便脱膜;第二顶杆与后模仁上通孔之间的间隙可以容纳多余金属液,形成空心圆柱形废料包,既省料又省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转轴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转轴一般为空心圆柱结构,且圆周面上会有锥形结构,圆周直径通过锥形结构缩小,形成安装部。现有汽车后视镜转轴加工时,需要先压铸出汽车后视镜转轴的初级产品,初级产品上的圆柱上下直径一致,需要进行再加工,在铣床加工出不同直径段、加工出锥形结构,使得整体的加工周期延长,加工效率低下。同时,为了保证压铸出的汽车后视镜转轴强度,模具里设置了很大的排料包,使得压铸出的初级产品上挂了很大一块废料,铣床加工前需要切割掉多余的废料后,造成了金属液的极大浪费,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周期短、废料少的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包括前膜架和后膜架,前膜架和后膜架上设有互相配合的前膜仁和后模仁;所述后模仁上设有两个压铸区,每一个压铸区中间设有压铸腔,且后模仁内部设有贯穿后模仁的插孔,插孔与压铸腔相连通;每一个压铸区均设有左顶块和右顶块,左顶块和右顶块置于插孔内;所述后模仁左右两侧均设有可移动的滑块,左顶块和右顶块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伸入压铸腔内;所述前膜仁上设有第一顶杆,后模仁内设有第二顶杆,第一顶杆、第二顶杆与压铸腔同轴设置,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端部均插入压铸腔内,且互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压铸的汽车后视镜转轴整体为圆柱形结构,上端设有凸出的环形面,下端圆柱上设有多个锥形结构,下端直径不一,因此,汽车后视镜转轴的环形面由前膜仁和后模仁形成的型腔压铸而成,其余圆柱结构由后模仁的压铸腔来成型,为了避免锥形结构影响脱膜,将左顶块和右顶块设置在后模仁内部中间位置,左顶块和右顶块贴合可形成压铸锥形面的槽孔,脱膜时,左顶块和右顶块随着滑块向两侧移动,脱离汽车后视镜转轴,即可完成脱膜,压铸后的成品无需再经过铣床加工,直接一体成型;后模仁上设置了两个压铸区,每次可以同时压铸两个产品,提高压铸效率。
优选地,所述后模仁内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压铸腔相连通,第二顶杆置于第一通孔内,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顶杆之间的间隙为排料流道。汽车后视镜转轴为中空结构,内部通过第一顶杆、第二顶杆成型,而浇筑时的多余金属液从排料流道上流出,最终形成空心圆柱形废料包,相较于原先的一大坨废料,这种薄薄的空心圆柱形废料包可以减少金属液的浪费,且减轻去除废料包的难度,既省料又省事。
优选地,所述左顶块和右顶块相对设置的端部上均设有半圆柱形凹槽,两个半圆柱形凹槽拼合成一圆柱形槽孔。汽车后视镜转轴上直径大小不一致的部分由左顶块、右顶块拼合的圆柱形槽孔压铸而成,左顶块、右顶块可向两侧滑动分开,方便脱膜。
优选地,所述圆柱形槽孔内侧设有第一锥形面、环形台阶面、第二锥形面和圆柱面,第一锥形面通过环形台阶面连接第二锥形面,第二锥形面连接圆柱面。圆柱形槽孔的内部形状与汽车后视镜转轴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后模仁两侧设有供滑块滑行的滑槽,前膜架上固定有带动滑块移动的导柱,导柱倾斜设置;滑块上设有供导柱穿行的斜插孔,左顶块和右顶块分别固定在两侧滑块上,导柱可带动滑块沿滑槽来回移动,带动左顶块和右顶块的端部插入压铸腔或离开压铸腔。脱模时,前膜架带动导柱一起外移,导柱推动两侧滑块互相分开,左顶块、右顶块离开压铸腔,使得压铸而成的汽车后视镜转轴被顶针结构轻松顶下来,大大提高脱膜速率。
优选地,所述前膜架上设有浇口套,后模仁上设有进液流道,进液流道一端与浇口套相连通,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连接两个压铸腔。金属液从浇口套中流入,经进液流道分成两路,分别流入两个压铸腔内,一次性压铸两个产品,提高压铸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后模仁内部设置插孔,在插孔内设置可移动的左顶块、右顶块,利用左顶块和右顶块拼合而成的槽孔来压铸汽车后视镜转轴的锥形结构,左顶块、右顶块被前膜架上的倾斜导杆带动,可互相分离,方便脱膜;第一顶杆、第二顶杆互相抵接,可使成品为空心结构,而第二顶杆直径小于后模仁的通孔,两者之间的间隙可以容纳多余金属液,形成空心圆柱形废料包,既省料又省事。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图4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左顶块、右顶块的配合状态图;
图7为汽车后视镜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前膜架1、前膜仁11、导柱12、限位块13、第二倾斜面14、第一顶杆15、第二导柱16、后膜架2、后模仁21、进液凸块22、进液流道23、压铸腔24、左插孔25、右插孔26、第二顶杆27、第一通孔28、排料流道29、导柱套210、浇口套3、左顶块41、右顶块42、圆柱形槽孔43、滑槽51、滑块52、斜插孔53、第一倾斜面54、汽车后视镜转轴6、环形面61、第一圆周面62、第一锥形结构63、环形台阶面64、第二锥形结构65、第二圆柱面66、第三圆周面67、加强筋68。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见附图。为了方便描述,将成型模具的前后方向设置为Z轴方向,左右方向设置为X轴方向,上下方向设置为Y轴方向。
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包括前膜架1和后膜架2,前膜架1和后膜架2并列设置在Z轴方向。前膜架1和后膜架2上设有互相配合的前膜仁11和后模仁21,前膜仁11和后模仁21闭合后形成型腔。所述后模仁21上设有两个压铸区,压铸区在Y轴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前膜架1上设有浇口套3,后模仁21上设有进液凸块22和进液流道23,前膜架1和后膜架2合模时,浇口套3底部套在进液凸块21上,两者紧密配合;所述进液流道23一端与浇口套3相连通,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连接两个压铸腔。金属液从浇口套中流入,经进液流道分成两路,分别流入两个压铸腔24内,一次性压铸两个产品,提高压铸效率。
后模仁21的每一个压铸区中间均设有压铸腔24,压铸腔设置在Z轴方向上;所述后模仁21内部设有贯穿后模仁的插孔,插孔设置在X轴方向上,插孔与压铸腔24相连通,且被压铸腔分隔成左插孔25和右插孔26;每一个压铸区均设有左顶块41和右顶块42,分别插入左插孔25和右插孔26内。
所述左顶块41和右顶块42相对设置的端部上均设有半圆柱形凹槽,两个半圆柱形凹槽拼合成一圆柱形槽孔43。所述圆柱形槽孔43内侧设有第一锥形面、环形台阶面、第二锥形面和圆柱面,第一锥形面通过环形台阶面连接第二锥形面,第二锥形面连接圆柱面。圆柱形槽孔的内部形状与汽车后视镜转轴相适配。
所述每一个压铸区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槽51,滑槽51位于后膜架2上,滑槽51设置在X轴方向上;所述滑槽51内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滑块52,前膜架1上固定有带动滑块移动的导柱12,导柱12倾斜设置;滑块52上设有供导柱穿行的斜插孔53,左顶块41和右顶块42分别固定在两侧滑块52上,导柱12可带动滑块52沿滑槽51来回移动,带动左顶块和右顶块的端部插入压铸腔或离开压铸腔。所述滑块52背离压铸区一侧为第一倾斜面54,前膜架1上设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朝向后模仁一侧为第二倾斜面14,前膜架1和后膜架2合模时,第一倾斜面54和第二倾斜面14互相抵接,限位块13可防止滑块52外移。脱模时,前膜架带动导柱一起外移,导柱推动两侧滑块互相分开,左顶块、右顶块离开压铸腔,使得压铸而成的汽车后视镜转轴被顶针结构轻松顶下来,大大提高脱膜速率。
所述前膜仁1上设有第一顶杆15,第一顶杆15底部插入压铸腔24内;所述后模仁21内设有第二顶杆27,第二顶杆27顶部插入压铸腔24内,且与第一顶杆底部互相抵接,第一顶杆15、第二顶杆27与压铸腔24同轴设置,均设置在Z轴方向。所述后模仁21内设有第一通孔28,第一通孔端部与压铸腔相连通;第二顶杆27穿过第一通孔28,插入压铸腔24内,且第一通孔28与第二顶杆27之间的环形间隙为排料流道29。汽车后视镜转轴内部通过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形成中空结构,而浇筑时的多余金属液从排料流道上流出,最终形成空心圆柱形废料包,大大减少金属液的浪费,且减轻去除废料包的难度,既省料又省事。
为了避免前膜架、后膜架合拢时发生错位,在后膜架2的四个端部设置导柱套210,在前膜架1的四个端部设置第二导柱16,第二导柱垂直于前膜架,前膜架和后膜架合拢时,第二导柱插入导柱套内,保证前膜仁、后模仁闭合成一完整的型腔。
本实施例压铸的汽车后视镜转轴6整体为圆柱形结构,上端设有凸出的环形面61,下端圆柱依次设有第一圆周面62、第一锥形结构63、环形台阶面64、第二锥形结构65、第二圆柱面66和第三圆周面67,第三圆周面上设有加强筋68,第一圆周面直径大于第二圆柱面的直径。第一圆周面62由压铸腔24成型,第一锥形结构63、环形台阶面64、第二锥形结构65、第二圆柱面66由左顶块41和右顶块42拼合成的圆柱形槽孔压铸成型,第三圆周面67由压铸腔成型。
压铸时,前膜架1和后膜架2合拢,前膜仁11和后模仁21形成两个压铸腔,同时前膜架1上的导柱12推动两侧的滑块52合拢,使得左顶块41和右顶块42拼合形成圆柱形槽孔;机械臂向浇口套3内倒入金属液,液体经由进液流道23分成两路,分别进入两个压铸腔24内。
压铸完成后,前膜架1被机械带动,慢慢与后膜架2脱离,从而带动倾斜设置的导柱12,导柱12带动两侧的滑块52互相分开,从而使得左顶块41、右顶块42分离,从压铸腔24内脱离;然后后膜架2后侧设有顶针机构,通过顶针,将压铸好的汽车后视镜转轴从后模仁内推出,使其落入物料框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包括前膜架和后膜架,前膜架和后膜架上设有互相配合的前膜仁和后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仁上设有两个压铸区,每一个压铸区中间设有压铸腔,且后模仁内部设有贯穿后模仁的插孔,插孔与压铸腔相连通;每一个压铸区均设有左顶块和右顶块,左顶块和右顶块置于插孔内;所述后模仁左右两侧均设有可移动的滑块,左顶块和右顶块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伸入压铸腔内;所述前膜仁上设有第一顶杆,后模仁内设有第二顶杆,第一顶杆、第二顶杆与压铸腔同轴设置,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端部均插入压铸腔内,且互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仁内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压铸腔相连通,第二顶杆置于第一通孔内,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顶杆之间的间隙为排料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顶块和右顶块相对设置的端部上均设有半圆柱形凹槽,两个半圆柱形凹槽拼合成一圆柱形槽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槽孔内侧设有第一锥形面、环形台阶面、第二锥形面和圆柱面,第一锥形面通过环形台阶面连接第二锥形面,第二锥形面连接圆柱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仁两侧设有供滑块滑行的滑槽,前膜架上固定有带动滑块移动的导柱,导柱倾斜设置;滑块上设有供导柱穿行的斜插孔,左顶块和右顶块分别固定在两侧滑块上,导柱可带动滑块沿滑槽来回移动,带动左顶块和右顶块的端部插入压铸腔或离开压铸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膜架上设有浇口套,后模仁上设有进液流道,进液流道一端与浇口套相连通,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连接两个压铸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45504.1U CN217393713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45504.1U CN217393713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93713U true CN217393713U (zh) | 2022-09-09 |
Family
ID=83142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45504.1U Active CN217393713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93713U (zh) |
-
2022
- 2022-04-29 CN CN202221045504.1U patent/CN2173937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422995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lding hollow, slender workpieces | |
JP2010149450A (ja) | 多色成形品の成形方法および多色成形用金型 | |
CN106738694A (zh) | 一种微型电机罩壳前后模顶出注塑模具设计 | |
CN116274946B (zh) | 一种新能源混动变速箱的压铸模具 | |
CN217393713U (zh) | 汽车后视镜转轴一体成型模具 | |
CN211334431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内杯盖的模具 | |
JPS62249721A (ja) | 円弧状中空プラスチツク部品の製造装置 | |
JP2003230951A (ja) | 筒形状部品を成形するための射出成形用金型及び成形品 | |
CN217831801U (zh) | 空调压缩机本体的成型装置 | |
CN211279586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打印机用半齿的模具 | |
CN217343530U (zh) | 一种可高效脱模的连接器壳体成型模具 | |
JP2009143051A (ja) | 射出成形機の突出し機構 | |
JP2002120253A (ja) | 射出成形方法、射出成形装置および射出成形用金型 | |
JP2782788B2 (ja) | 多数個取り射出成形方法及び金型装置 | |
CN222628471U (zh) | 电动车高透厚壁前大灯透镜注塑模具 | |
CN220593892U (zh) | 一种气囊框模具中的动模组件 | |
JP2000024769A (ja) | アンダーカット形状を有するダイカスト成形方法 | |
CN217831799U (zh) | 一种电源盒配件防翘曲成型模具 | |
JP2949317B2 (ja) | 射出成形品成形用金型構造 | |
CN217252719U (zh) | 一种用于电源外壳制造的模具 | |
CN217968161U (zh) | 一种可缩短主流道长度的注塑模具 | |
JPH081716A (ja) | 中空成形品の成形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金型 | |
CN221584399U (zh) | 一种模具行位出行位结构 | |
CN216914718U (zh) | 一种高精度管类机构注塑模具 | |
CN222451221U (zh) | 一种具有自动断水口机构的成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