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3336U - 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13336U CN216413336U CN202090000533.9U CN202090000533U CN216413336U CN 216413336 U CN216413336 U CN 216413336U CN 202090000533 U CN202090000533 U CN 202090000533U CN 216413336 U CN216413336 U CN 2164133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signal terminal
- signal
- connector
- gr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405 multipole Effects 0.000 claims 2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构成一种提高信号端子的屏蔽性,并抑制不必要耦合、电磁噪声的放射或入射的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件。多极连接器(101)具备第一信号端子(11)、第一接地端子(13)、保持第一信号端子(11)和第一接地端子(13)的绝缘部件(10)、以及沿着绝缘部件(10)的外缘配置的外部端子(15)。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一接地端子(13)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排列配置,且沿与同该方向正交的Y轴平行的方向延伸,各自的一端是通过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电极连接而安装的安装部,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该Z轴与同X轴平行的方向正交且与同Y轴平行的方向正交,第一信号端子(11)的安装部(11M)位于外部端子(15)的配置区域内,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第一接地端子(13)的安装部(13M)位于比第一信号端子(11)的安装部靠外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构成为多极插座、多极插头的多极连接器中,内部端子被分成多列,且在内部端子的列间配置有导电性的屏蔽部件的多极连接器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这样,通过在列间屏蔽内部端子,从而在端子的列间抑制信号的干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16925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多极连接器中,对连接器从其插拔方向进行观察,信号端子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电极的安装部比外部端子向外突出。在这样的构造中,根据多极连接器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状况,在规定的频带中,存在产生与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电子构件的不必要耦合、电磁噪声向外部的放射、电磁噪声从外部的入射等担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件,其提高信号端子的屏蔽性,并抑制上述不必要耦合、电磁噪声的放射·入射。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例子的多极连接器具备:
第一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保持上述第一信号端子及上述第一接地端子的绝缘部件、以及沿着上述绝缘部件的外缘配置的外部端子,
上述第一信号端子及上述第一接地端子在第一方向上排列配置,沿相对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各自的一端是通过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电极连接而安装的安装部,
从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上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观察,上述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部位于上述外部端子的配置区域内,上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安装部位于比上述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部靠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极连接器,第一信号端子的整体配置于外部端子的内部,并且第一接地端子的安装部位于比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部靠外侧,因此电磁噪声从第一信号端子向外部的扩散得到抑制,从而信号端子的屏蔽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极连接器101的立体图。
图2是多极连接器101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多极连接器10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极连接器201的立体图。
图5是多极连接器201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多极连接器20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极连接器101的立体图。图2是多极连接器101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3是多极连接器101的俯视图。
多极连接器101具备第一信号端子11、第二信号端子12、第一接地端子13、第二接地端子14、绝缘部件10以及外部端子15。绝缘部件10保持第一信号端子11、第二信号端子12、第一接地端子13以及第二接地端子14。例如,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二信号端子12与绝缘部件10一体成型,第一接地端子13及第二接地端子14嵌入绝缘部件10而成型。绝缘部件10具备具有4边的框状部、和形成于该框状部的中央部的突出部10P。绝缘部件10通过具备框状部而具有开口。外部端子15沿着绝缘部件10的外缘配置。绝缘部件10的突出部10P与外部端子15的配置区域的中央重叠,且向后述的Z轴方向突出。
第一信号端子11、第二信号端子12以及第一接地端子13在与图1所示的X轴平行的方向上排列配置。第一接地端子13位于第一信号端子11与第二信号端子1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第一接地端子13。但是,也可以设置一个第一接地端子13。第一信号端子11、第二信号端子12以及第一接地端子13沿与图1所示的Y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二信号端子12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第一接地端子13的Y轴方向的长度短。第二接地端子14与第一接地端子13分离,且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排列配置。即,第一接地端子13和第二接地端子14排列于相互不同的列。这里,“与X轴平行的方向”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向”。Y轴方向的长度是指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位于Y轴方向的两端的部分在Y轴方向上的间隔。
第一信号端子11的一端是通过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电极连接而安装的安装部11M,第二信号端子12的一端是通过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电极连接而安装的安装部12M。另外,第一接地端子13的一端是通过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电极连接而安装的安装部13M。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安装部11M、12M、13M分别是第一信号端子11、第二信号端子12以及第一接地端子13内的与焊料等导电性接合材料重叠的部分。
在图1中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第一信号端子11的安装部11M位于外部端子15的配置区域内。另外,第一信号端子11的安装部11M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从绝缘部件10的开口露出。第二信号端子12的安装部12M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从绝缘部件10的开口露出。另外,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第一接地端子13的安装部13M位于比第一信号端子11的安装部11M及第二信号端子12的安装部12M靠外侧。另外,从与Y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第一信号端子11的安装部11M及第二信号端子12的安装部12M与外部端子15重叠。这里,“与Z轴平行的方向”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向”。
第一信号端子11、第二信号端子12以及第一接地端子13的另一端保持于绝缘部件10的突出部10P。
如图3所示,在外部端子15形成有与后面所示的多极连接器201卡合的六个卡合突起15P。另外,如图2所示,外部端子15大致形成为矩形的框状,但局部形成有切口部15N。如图3所示,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使,该切口部15N供第一接地端子13及第二接地端子14露出。另外,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第一信号端子11的安装部11M位于比外部端子15的卡合突起15P靠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二信号端子12作为独立的不平衡信号传播路径的一部分来使用。即,利用多极连接器101和后面所示的多极连接器201,将两根信号线不平衡连接。或者,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二信号端子12作为平衡信号的传播路径的一部分来使用。即,利用多极连接器101和后面所示的多极连接器201,进行平衡连接。所使用的信号频带例如为数10MHz以上且数10GHz以下。
如图1所示,第一信号端子11具有接触部11C。该接触部11C是在第一信号端子11保持于绝缘部件10的状态下,沿着突出部10P的侧部配置的部分。同样,第二信号端子12具有接触部12C。该接触部12C是在第二信号端子12保持于绝缘部件10的状态下,沿着突出部10P的侧部配置的部分。另外,第一接地端子13具有接触部13C。该接触部13C是在第一接地端子13保持于绝缘部件10的状态下,沿着突出部10P的侧部配置的部分。此外,如图3所示,第一接地端子13的接触部13C也配置于沿着绝缘部件10的框部的侧部的位置。接触部11C和接触部12C位于比接触部13C靠内侧的位置。如图3所示,第二接地端子14具有接触部14C。该接触部14C是在第二接地端子14保持于绝缘部件10的状态下,沿着突出部10P的侧部配置的部分以及沿着绝缘部件10的框部的侧部配置的部分。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101,第一信号端子11的整体以及第二信号端子12的整体配置于外部端子15的内部,因此电磁噪声从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二信号端子12向外部的扩散得到抑制,信号端子11、12的屏蔽性高。另外,第一接地端子13的安装部13M位于比第一信号端子11的安装部11M及第二信号端子12的安装部12M靠外侧,由此,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二信号端子12的屏蔽性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101,第一接地端子13配置在第一信号端子11与第二信号端子12之间,即第一信号端子11与第二信号端子12之间的间隔较宽,并且在其间夹设有接地电位的第一接地端子13,因此第一信号端子11与第二信号端子12的隔离较高。由此,抑制第一信号端子11与第二信号端子12的不必要耦合,从而抑制信号泄漏、信号重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101,由于具有从多个第一接地端子13分离且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第二接地端子14,因此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二信号端子12也被第二接地端子14局部包围。由此,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二信号端子12的屏蔽性高。
此外,第一接地端子13和外部端子15均为接地电位,但有时产生微小的电位差,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第一接地端子13与外部端子15之间产生的不必要的寄生电容和第一接地端子13的电感而产生寄生共振。若该寄生共振频率在使用频带内,则成为问题。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101,在外部端子15形成有局部的切口部15N,在第一接地端子13与外部端子15之间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寄生电容,因此上述寄生共振得到抑制。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101,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第一信号端子11的安装部11M位于比外部端子15的卡合突起15P靠内侧。由此,电磁噪声从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二信号端子12向外部的扩散得到抑制,从而信号端子11、12的屏蔽性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101,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二信号端子12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第一接地端子13的Y轴方向的长度短。由此,电磁噪声从第一信号端子11及第二信号端子12向外部的扩散得到抑制,从而信号端子11、12的屏蔽性高。另外,第一信号端子11与第二信号端子12之间的隔离得到确保。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极连接器201的立体图。图5是多极连接器201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6是多极连接器201的俯视图。图1、图2、图3所示的多极连接器101用作多极插座,图4、图5、图6所示的多极连接器201用作多极插头。而且,由多极连接器101与多极连接器201构成多极连接器组件。
多极连接器201具备第一信号端子21、第二信号端子22、第一接地端子23、第二接地端子24、绝缘部件20、以及两个外部端子25。绝缘部件20保持第一信号端子21、第二信号端子22、第一接地端子23以及第二接地端子24。绝缘部件20具备具有4边的框状部、和形成于该框状部的中央部的凹陷部20R。外部端子25沿着绝缘部件20的外缘配置。
第一信号端子21、第二信号端子22以及第一接地端子23在与图3所示的X轴平行的方向上排列配置。第一接地端子23位于第一信号端子21与第二信号端子22之间。第一信号端子21、第二信号端子22以及第一接地端子23沿与图3所示的Y轴平行的方向延伸。这里,“与X轴平行的方向”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向”。
第一信号端子21的一端是通过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电极连接而安装的安装部21M,第二信号端子22的一端是通过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电极连接而安装的安装部22M。第一接地端子23的一端是通过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电极连接而安装的安装部23M。另外,第二接地端子24的一端是通过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电极连接而安装的安装部24M。
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接地端子23的安装部23M位于比第一信号端子21的安装部21M及第二信号端子22的安装部22M靠外侧。这里,“与Z轴平行的方向”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向”。
如图6所示,在外部端子25形成有与图3所示的多极连接器101的卡合突起15P卡合的卡合部25E。
通过使作为多极插头的多极连接器201的凹陷部20R与上述作为多极插座的多极连接器101的突出部10P嵌合,从而以多极连接器101的卡合突起15P与多极连接器201的卡合部25E卡合的状态被固定。
这样,在使多极连接器201的凹陷部20R与多极连接器101的突出部10P嵌合的状态下,多极连接器201的第一信号端子21的接触部21C与多极连接器101的第一信号端子11的接触部11C接触。同样,多极连接器201的第二信号端子22的接触部22C与多极连接器101的第二信号端子12的接触部12C接触。另外,多极连接器201的第一接地端子23的接触部23C与多极连接器101的第一接地端子13的接触部13C接触。同样,多极连接器201的第二接地端子24的接触部24C与多极连接器101的第二接地端子14的接触部14C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201,第一信号端子21的大部分以及第二信号端子22的大部分配置于外部端子25的内部,因此电磁噪声从第一信号端子21及第二信号端子22向外部的扩散得到抑制,信号端子21、22的屏蔽性高。另外,第一接地端子23的安装部23M位于比第一信号端子21的安装部21M及第二信号端子22的安装部22M靠外侧,由此,第一信号端子21及第二信号端子22的屏蔽性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201,第一接地端子23配置在第一信号端子21与第二信号端子22之间,即第一信号端子21与第二信号端子22之间的间隔较宽,并且在其间夹设有接地电位的第一接地端子23,因此第一信号端子21与第二信号端子22的隔离较高。由此,抑制第一信号端子21与第二信号端子22的不必要耦合,从而抑制信号泄漏、信号重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201,由于具有从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3分离且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第二接地端子24,因此第一信号端子21及第二信号端子22也被第二接地端子24局部包围,从而第一信号端子21及第二信号端子22的屏蔽性高。
此外,在图6中从与Z轴平行的方向观察,第一信号端子21的安装部21M以及第二信号端子22的安装部22M也可以位于外部端子25的配置区域内。即,也可以将安装部21M、22M配置于落入由两个外部端子25包围的矩形的范围内的位置。由此,对于多极连接器201,也将第一信号端子21的整体及第二信号端子22的整体配置于外部端子的内部,电磁噪声从第一信号端子21及第二信号端子22向外部的扩散得到抑制,从而信号端子21、22的屏蔽性提高。
最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的全部的点都只是例示,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及变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由上述实施方式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范围内的由实施方式进行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绝缘部件;10P…突出部;11…第一信号端子;11C…第一信号端子的接触部;11M…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部;12…第二信号端子;12C…第二信号端子的接触部;12M…第二信号端子的安装部;13…第一接地端子;13C…第一接地端子的接触部;13M…第一接地端子的安装部;14…第二接地端子;14C…第二接地端子的接触部;15…外部端子;15N…切口部;15P…卡合突起;20…绝缘部件;20R…凹陷部;21…第一信号端子;21C…第一信号端子的接触部;21M…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部;22…第二信号端子;22C…第二信号端子的接触部;22M…第二信号端子的安装部;23…第一接地端子;23C…第一接地端子的接触部;23M…第一接地端子的安装部;24…第二接地端子;24C…第二接地端子的接触部;24M…第二接地端子的安装部;25…外部端子;25E…卡合部;101…多极连接器;201…多极连接器。
Claims (15)
1.一种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进行保持的绝缘部件、以及沿着所述绝缘部件的外缘配置的外部端子,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在第一方向上排列配置,且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各自的一端是通过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电极连接而安装的安装部,
从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部位于被所述外部端子的配置区域包围的区域内,
从所述第三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安装部位于比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部靠外侧,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包括供第二多极连接器的信号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包括供所述第二多极连接器的接地端子接触的第二接触部,
从所述第三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比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绝缘部件的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信号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配置,一端是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电极连接的安装部,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及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第二接地端子,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分离,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部与所述外部端子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安装部与所述外部端子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从所述第三方向观察时供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部露出的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从所述第三方向观察时供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部露出的开口、和从所述第三方向观察时供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安装部露出的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外部端子的配置区域的中央重叠且向所述第三方向突出,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另一端保持于所述突出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端子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外部端子卡合的卡合突起,
从所述第三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所述安装部位于比所述卡合突起接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绝缘部件的中央。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部端子局部地形成有切口部,
从所述第三方向观察时,所述切口部使所述第一接地端子露出。
15.一种多极连接器组件,是将第一多极连接器与第二多极连接器相互嵌合而构成的多极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多极连接器是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极连接器,
所述第一多极连接器的所述绝缘部件具有突出部,所述第一多极连接器的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突出部的侧部配置,
所述第二多极连接器的绝缘部件具有凹陷部,所述第二多极连接器的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凹陷部的侧部配置,
通过所述第一多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多极连接器的嵌合,所述第一多极连接器的第一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多极连接器的第一信号端子接触,所述第一多极连接器的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多极连接器的第一接地端子接触,
所述第二多极连接器的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多极连接器的外部端子的配置区域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14193 | 2019-06-20 | ||
JP2019114193 | 2019-06-20 | ||
PCT/JP2020/021773 WO2020255700A1 (ja) | 2019-06-20 | 2020-06-02 |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13336U true CN216413336U (zh) | 2022-04-29 |
Family
ID=74037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90000533.9U Active CN216413336U (zh) | 2019-06-20 | 2020-06-02 | 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96655B2 (zh) |
JP (1) | JP7176631B2 (zh) |
CN (1) | CN216413336U (zh) |
TW (1) | TWI774006B (zh) |
WO (1) | WO202025570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6413336U (zh) * | 2019-06-20 | 2022-04-29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件 |
TWI750832B (zh) * | 2019-10-11 | 2021-12-21 |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45953B2 (ja) * | 2013-03-28 | 2016-12-14 |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179564B2 (ja) * | 2015-07-29 | 2017-08-16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
JP6145529B2 (ja) * | 2016-03-01 | 2017-06-14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実装体 |
JP6628685B2 (ja) * | 2016-05-16 | 2020-01-15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プラグコネクタと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とを有する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6840840B2 (ja) * | 2016-09-19 | 2021-03-10 |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 シールドされた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
CN207925768U (zh) * | 2017-01-11 | 2018-09-2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JP6806028B2 (ja) * | 2017-01-19 | 2020-12-23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
CN216413336U (zh) * | 2019-06-20 | 2022-04-29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件 |
-
2020
- 2020-06-02 CN CN202090000533.9U patent/CN216413336U/zh active Active
- 2020-06-02 JP JP2021527545A patent/JP7176631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6-02 WO PCT/JP2020/021773 patent/WO202025570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6-16 TW TW109120169A patent/TWI774006B/zh active
-
2021
- 2021-12-06 US US17/543,290 patent/US11996655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74006B (zh) | 2022-08-11 |
US20220094113A1 (en) | 2022-03-24 |
US11996655B2 (en) | 2024-05-28 |
JPWO2020255700A1 (zh) | 2020-12-24 |
WO2020255700A1 (ja) | 2020-12-24 |
JP7176631B2 (ja) | 2022-11-22 |
TW202101838A (zh) | 2021-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60178B (zh) | 連接器組裝體 | |
KR102522299B1 (ko) | 전기 커넥터 세트 | |
US11495919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in which ground terminals are coupled to form a shielding | |
WO2020039666A1 (ja) |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 |
TWI425726B (zh)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6638873B1 (ja) |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 |
KR102519889B1 (ko) | 커넥터 조립체 | |
US20080139057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KR102525442B1 (ko) | 커넥터 조립체 | |
TWI804260B (zh) | 連接器組裝體 | |
US11652323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a connector encolsed by a shell and a mating connector enclosed by a mating shell | |
CN216413336U (zh) | 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件 | |
JP7505636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る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 |
CN214849393U (zh) | 连接器组装体 | |
JP2020071954A (ja) |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 |
WO2022190986A1 (ja) |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CN113412559B (zh) |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 | |
JP7348135B2 (ja)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
CN113994545A (zh) | 连接器 | |
WO2022190987A1 (ja) |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WO2022270277A1 (ja) | コネクタ装置 | |
JP7272464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対 | |
JP2022049162A (ja)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
CN115706373A (zh) | 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