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8163U - 一种变速箱支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箱支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98163U CN215398163U CN202121652346.1U CN202121652346U CN215398163U CN 215398163 U CN215398163 U CN 215398163U CN 202121652346 U CN202121652346 U CN 202121652346U CN 215398163 U CN215398163 U CN 2153981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core
- rubber
- mounting
- leg
- rubb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QNRATNLHPGXHMA-XZHTYLCXSA-N (r)-(6-ethoxyquinolin-4-yl)-[(2s,4s,5r)-5-ethyl-1-azabicyclo[2.2.2]octan-2-yl]methanol;hydro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C@H]([C@H](C1)CC)C2)CN1[C@@H]2[C@H](O)C1=CC=NC2=CC=C(OCC)C=C21 QNRATNLHPGXHMA-XZHTYLCX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支承,包括内芯、橡胶体和外套;所述内芯设置于橡胶体内,橡胶体设置于外套内;在橡胶体内设置有加强其结构的橡胶腿,且各橡胶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橡胶腿的支撑角度来提高零件Z方向的刚度值,以满足变速箱在Z方向的支撑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装置的设计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变速箱支承。
背景技术
传统变速箱支承是汽车变速箱中,具有减震、降噪的功能的设备;车辆在颠簸路面时上下方向(即Z或径向)的位移较大,当变速箱支承Z方向的支撑强度不够时,就会使减震效果和降噪不佳;因此需要发明一种针对Z方向支撑强度足够的变速箱支承来满足该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减震和降噪效果优秀、支撑强度足够的一种变速箱支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速箱支承,包括内芯、橡胶体和外套;所述内芯设置于橡胶体内,橡胶体设置于外套内;在橡胶体内设置有加强其结构的橡胶腿,且各橡胶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体包括第一橡胶体和第二橡胶体,在第一橡胶体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橡胶体设置于第一通孔内;橡胶腿的一端与第一橡胶体的内表面连接,橡胶腿的另一端与第二橡胶体的外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橡胶体内设置有第二通孔,内芯设置于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对应第一橡胶体中心轴线的位置;第一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二通孔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包括内芯本体和内芯安装部,内芯本体设置于内芯安装部上方;内芯本体呈菱形柱状,在内芯本体上设置有内芯衔接部,并在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对应内芯衔接部的内芯衔接槽;
所述内芯衔接部设置于内芯本体的四个角上,内芯衔接部包括第一内芯衔接部、第二内芯衔接部、第三内芯衔接部和第四内芯衔接部;其中第一内芯衔接部和第三内芯衔接部分别设置于内芯本体的两个锐角上;第二内芯衔接部和第四内芯衔接部分别设置于内芯本体的两个钝角上;
所述内芯安装部包括安装衔接部和安装固定部,所述安装衔接部呈圆台状,安装固定部呈圆柱状;安装衔接部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内芯本体的一端连接,安装衔接部的另一端与安装固定部连接;
所述内芯本体处的直径>内芯安装部处的直径;第二橡胶体将内芯本体和内芯安装部包裹。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腿包括第一橡胶腿、第二橡胶腿、第三橡胶腿和第四橡胶腿;所述第一橡胶腿设置于第一内芯衔接部和第二内芯衔接部之间;所述第二橡胶腿设置于第二内芯衔接部和第三内芯衔接部之间;所述第三橡胶腿设置于第三内芯衔接部和第四内芯衔接部之间;所述第四橡胶腿设置于第四内芯衔接部和第一内芯衔接部之间;其中第一橡胶腿与第四橡胶腿对应,第二橡胶腿和第三橡胶腿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衔接部的宽度自上到下有小变大,内芯衔接部靠近内芯本体上表面的一端宽度<内芯衔接部远离内芯本体下表面的一端宽度;且内芯衔接槽与内芯衔接部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包括安装部和限位块,限位块设置于安装部内;在安装部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部下凹,并在第一橡胶体上设置有对应安装部下凹的橡胶下凹;所述的安装部呈空心圆柱状,且其两端面设置有开口,所述的限位块设置于安装部内壁远离安装部下凹的一端,限位块呈直角梯形块状,限位块的下底边面与安装部的内壁贴合,其斜边面朝向安装部下凹所在一端,所述的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处镂空且其直角边面缺失。
进一步的,在内芯上还设置有用于加强装配强度的装配豁口和辅助衔接槽;所述装配豁口设置于内芯本体的上表面;
所述辅助衔接槽设置于安装衔接部对应第二内芯衔接部和第四内芯衔接部两侧的位置;
在内芯本体和内芯安装部的中均设置有装配通孔,其两者的装配通孔对应且相通;在内芯本体和内芯安装部的装配通孔的内壁还设置有装配螺纹。
进一步的,在第一橡胶体对应限位块的位置设置限位下凹;
在橡胶体靠近限位下凹的一端设置有封闭弧面;所述封闭弧面将第一橡胶体和第二橡胶体靠近限位下凹的一端连接,将第一橡胶腿和第四橡胶腿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橡胶腿和第三橡胶腿之间的间隙封闭;
在第二橡胶体对应安装固定部的位置设置有加强橡胶体装配强度的辅助安装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橡胶腿的支撑角度来提高零件Z方向的刚度值,以满足变速箱在Z方向的支撑要求。
橡胶体将内芯包裹在内,防止内芯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碰撞等原因损坏或故障;并且降低噪音的产生。
所述内芯衔接部和内芯衔接槽的设置使得内芯与第二橡胶体之间的装配更为牢固稳定,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减震效果更佳。
所述限位块和限位下凹的设置使得橡胶体和外套之间的装配更为牢固;所述限位块呈直角梯形块状,所述限位块斜边面使得橡胶体和外套之间更为贴合;限位块的镂空有助于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装配以及通过镂空内的气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缓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正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反面结构图。
图3为内芯侧面结构图。
图4为内芯俯视图。
图5为橡胶体正面结构图。
图6为橡胶体反面结构图。
图7为橡胶体俯视图。
图8为外套正面结构图。
图9为外套反面结构图。
图中标号:
1.内芯;2.橡胶体;3.外套;4.橡胶腿;11.内芯本体;12.内芯安装部;13.内芯衔接部;14.内芯衔接槽;15.安装衔接部;16.安装固定部;17.装配豁口;18.辅助衔接槽;19.装配通孔;20.装配螺纹;21.第一橡胶体;22.第二橡胶体;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橡胶下凹;26.封闭弧面;27.辅助安装块;28.限位下凹;31.安装部;32.限位块;33.安装部下凹;34.镂空;41.第一橡胶腿;42.第二橡胶腿;43.第三橡胶腿;44.第四橡胶腿;51.第一内芯衔接部;52.第二内芯衔接部;53.第三内芯衔接部;54.第四内芯衔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应当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阐述,其目的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9所示,一种变速箱支承,包括内芯1、橡胶体2和外套3;所述内芯1设置于橡胶体2内,橡胶体2设置于外套3内;在橡胶体2内设置有加强其结构的橡胶腿4,且各橡胶腿4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相较于现有的产品,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橡胶腿4的支撑角度来提高零件Z方向的刚度值,以满足变速箱在Z方向的支撑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体2包括第一橡胶体21和第二橡胶体22,在第一橡胶体21内设置有第一通孔23,所述第二橡胶体22设置于第一通孔23内;橡胶腿4的一端与第一橡胶体21的内表面连接,橡胶腿4的另一端与第二橡胶体22的外表面连接;橡胶体2将内芯1包裹在内,防止内芯1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碰撞等原因损坏或故障,并且降低噪音的产生;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腿4缓解冲击压力,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缓冲效果更佳。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橡胶腿4与第一橡胶体21和第二橡胶体22之间采用弧面进行过度;相较于直角,弧面能够更好的分散作用力,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更为稳定,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拥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橡胶体22内设置有第二通孔24,内芯1设置于第二通孔24内;所述第一通孔23设置于对应第一橡胶体21中心轴线的位置;第一通孔23的中心点与第二通孔24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受力更为平均;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第二橡胶体22位于第一通孔23内的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缓解更高程度的作用力,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更多不同的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芯1包括内芯本体11和内芯安装部12,内芯本体11设置于内芯安装部12上方;内芯本体11呈菱形柱状,在内芯本体11上设置有内芯衔接部13,并在第二通孔24内设置有对应内芯衔接部13的内芯衔接槽14;使得内芯1与第二橡胶体22之间的装配更为牢固稳定,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减震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芯衔接部13设置于内芯本体11的四个角上,内芯衔接部13包括第一内芯衔接部51、第二内芯衔接部52、第三内芯衔接部53和第四内芯衔接部54;其中第一内芯衔接部51和第三内芯衔接部53分别设置于内芯本体11的两个锐角上;第二内芯衔接部52和第四内芯衔接部54分别设置于内芯本体11的两个钝角上;所述橡胶腿4包括第一橡胶腿41、第二橡胶腿42、第三橡胶腿43和第四橡胶腿44;所述第一橡胶腿41设置于第一内芯衔接部51和第二内芯衔接部52之间;所述第二橡胶腿42设置于第二内芯衔接部52和第三内芯衔接部53之间;所述第三橡胶腿43设置于第三内芯衔接部53和第四内芯衔接部54之间;所述第四橡胶腿44设置于第四内芯衔接部54和第一内芯衔接部51之间;其中第一橡胶腿41与第四橡胶腿44对应,第二橡胶腿42和第三橡胶腿43对应;一般来说,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四个橡胶腿4即可,当然在作用力较大的情况下增加橡胶腿4的数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承受较大的作用力,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Z方向的支撑强度;通常设置有四个内芯衔接部13即可,也可更具内芯1的装配需求增加或减少内芯衔接部13的数量以及改变内芯本体11的形状。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内芯衔接部13的宽度自上到下有小变大,内芯衔接部13靠近内芯本体11上表面的一端宽度<内芯衔接部13远离内芯本体11下表面的一端宽度,且内芯衔接槽14与内芯衔接部13对应;使得本实用新型内芯1与第二橡胶体22之间的装配更为牢固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芯安装部12包括安装衔接部15和安装固定部16,所述安装衔接部15呈圆台状,安装固定部16呈圆柱状;安装衔接部15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内芯本体11的一端连接,安装衔接部15的另一端与安装固定部16连接;所述内芯本体11处的直径>内芯安装部12处的直径,第二橡胶体22在与之对应的同时将内芯本体11和内芯安装部12包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3包括安装部31和限位块32,限位块32设置于安装部31内;在安装部3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部下凹33,并在第一橡胶体21上设置有对应安装部下凹33的橡胶下凹25,所述安装部下凹33和橡胶下凹25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跟为牢固稳定;所述的安装部31呈空心圆柱状,且其两端面设置有开口方便装配;所述的限位块32设置于安装部31内壁远离安装部下凹33的一端,限位块32呈直角梯形块状,限位块32的下底边面与安装部31的内壁贴合,其斜边面朝向安装部下凹33所在一端,使得橡胶体2和外套3之间更为贴合;所述的限位块32的内部还设置有六处镂空34且其直角边面缺失,限位块32的镂空34有助于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装配以及通过镂空34内的气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缓冲;在第一橡胶体21对应限位块32的位置设置限位下凹28,使得橡胶体2和外套3之间更为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在内芯1上还设置有用于加强装配强度的装配豁口17和辅助衔接槽18;所述装配豁口17设置于内芯本体11的上表面,用于和对应设备进行连接和装配;所述辅助衔接槽18设置于安装衔接部15对应第二内芯衔接部52和第四内芯衔接部54两侧的位置,进一步的提升第二橡胶体22和内芯1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内芯本体11和内芯安装部12的中均设置有装配通孔19,其两者的装配通孔19对应且相通;在内芯本体11和内芯安装部12的装配通孔19的内壁还设置有装配螺纹20;所述装配螺纹20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装配强度更高,并且能够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橡胶体2靠近限位下凹28的一端设置有封闭弧面26;所述封闭弧面26将第一橡胶体21和第二橡胶体22靠近限位下凹28的一端连接,将第一橡胶腿41和第四橡胶腿44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橡胶腿42和第三橡胶腿43之间的间隙封闭,通过封闭弧面26缓解一定的冲击力;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求增加或者减少封闭弧面26的数量以及调节封闭弧面26的设置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橡胶体22对应安装固定部16的位置设置有加强本实用新型装配强度的辅助安装块27,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装配稳定性。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均属于现有技术,故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速箱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橡胶体和外套;所述内芯设置于橡胶体内,橡胶体设置于外套内;在橡胶体内设置有加强其结构的橡胶腿,且各橡胶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包括第一橡胶体和第二橡胶体,在第一橡胶体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橡胶体设置于第一通孔内;橡胶腿的一端与第一橡胶体的内表面连接,橡胶腿的另一端与第二橡胶体的外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体内设置有第二通孔,内芯设置于第二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对应第一橡胶体中心轴线的位置;第一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二通孔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包括内芯本体和内芯安装部,内芯本体设置于内芯安装部上方;内芯本体呈菱形柱状,在内芯本体上设置有内芯衔接部,并在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对应内芯衔接部的内芯衔接槽;
所述内芯衔接部设置于内芯本体的四个角上,内芯衔接部包括第一内芯衔接部、第二内芯衔接部、第三内芯衔接部和第四内芯衔接部;其中第一内芯衔接部和第三内芯衔接部分别设置于内芯本体的两个锐角上;第二内芯衔接部和第四内芯衔接部分别设置于内芯本体的两个钝角上;
所述内芯安装部包括安装衔接部和安装固定部,所述安装衔接部呈圆台状,安装固定部呈圆柱状;安装衔接部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内芯本体的一端连接,安装衔接部的另一端与安装固定部连接;
所述内芯本体处的直径>内芯安装部处的直径;第二橡胶体将内芯本体和内芯安装部包裹。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腿包括第一橡胶腿、第二橡胶腿、第三橡胶腿和第四橡胶腿;所述第一橡胶腿设置于第一内芯衔接部和第二内芯衔接部之间;所述第二橡胶腿设置于第二内芯衔接部和第三内芯衔接部之间;所述第三橡胶腿设置于第三内芯衔接部和第四内芯衔接部之间;所述第四橡胶腿设置于第四内芯衔接部和第一内芯衔接部之间;其中第一橡胶腿与第四橡胶腿对应,第二橡胶腿和第三橡胶腿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衔接部的宽度自上到下有小变大,内芯衔接部靠近内芯本体上表面的一端宽度<内芯衔接部远离内芯本体下表面的一端宽度;且内芯衔接槽与内芯衔接部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包括安装部和限位块,限位块设置于安装部内;在安装部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部下凹,并在第一橡胶体上设置有对应安装部下凹的橡胶下凹;所述的安装部呈空心圆柱状,且其两端面设置有开口,所述的限位块设置于安装部内壁远离安装部下凹的一端,限位块呈直角梯形块状,限位块的下底边面与安装部的内壁贴合,其斜边面朝向安装部下凹所在一端,所述的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处镂空且其直角边面缺失。
9.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支承,其特征在于,在内芯上还设置有用于加强装配强度的装配豁口和辅助衔接槽;所述装配豁口设置于内芯本体的上表面;
所述辅助衔接槽设置于安装衔接部对应第二内芯衔接部和第四内芯衔接部两侧的位置;
在内芯本体和内芯安装部的中均设置有装配通孔,其两者的装配通孔对应且相通;在内芯本体和内芯安装部的装配通孔的内壁还设置有装配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支承,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橡胶体对应限位块的位置设置限位下凹;
在橡胶体靠近限位下凹的一端设置有封闭弧面;所述封闭弧面将第一橡胶体和第二橡胶体靠近限位下凹的一端连接,将第一橡胶腿和第四橡胶腿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橡胶腿和第三橡胶腿之间的间隙封闭;
在第二橡胶体对应安装固定部的位置设置有加强橡胶体装配强度的辅助安装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52346.1U CN215398163U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一种变速箱支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52346.1U CN215398163U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一种变速箱支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98163U true CN215398163U (zh) | 2022-01-04 |
Family
ID=79650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52346.1U Active CN215398163U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一种变速箱支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98163U (zh) |
-
2021
- 2021-07-20 CN CN202121652346.1U patent/CN2153981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398163U (zh) | 一种变速箱支承 | |
CN112483571A (zh) | 一种内芯不对称的衬套悬置 | |
CN112628348B (zh) | 一种液压变速箱悬置总成 | |
CN215370783U (zh) | 一种副车架动力吸振器 | |
CN216331270U (zh) | 衬套及车辆的悬架结构 | |
CN112440712A (zh) | 一种带胶片状结构的衬套悬置 | |
CN215751881U (zh) | 一种安装点布置在vvt中间的前悬置总成 | |
CN213799224U (zh) | 一种带橡胶片的衬套悬置 | |
CN211852636U (zh) | 车用双料橡胶衬套 | |
CN211009604U (zh) | 一种新型钢丝加工设备加固连接组件 | |
CN218751124U (zh) | 一种新型汽车联动配合轴 | |
CN217207613U (zh) | 一种用于重卡汽车上的齿轮架 | |
CN216128133U (zh) | 一种动力总成支承 | |
CN219692118U (zh) | 减振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1482504U (zh) | 衬套组件和车辆 | |
CN217074502U (zh) | 转向支撑安装支架及车辆 | |
CN221162984U (zh) | 转向油壶总成和车辆 | |
CN216715074U (zh) | 一种卡车驾驶室用高稳定减震器 | |
CN216671868U (zh) | 谐振杆结构及滤波器 | |
CN217272431U (zh) | 一种支撑型便捷管件 | |
CN217099667U (zh) | 一种变速箱悬置过渡支架结构 | |
CN220416212U (zh) | 一种具有防变形结构的橡胶圈 | |
CN215409675U (zh) | 一种多角度组合螺母 | |
CN220726836U (zh) | 悬置衬套和车辆 | |
CN214458586U (zh) | 一种凸轮开口装置用机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15600 No. 2299, Xuemian North Road, Taoyuan Street, Ninghai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xin Zhao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600 No. 281 North Keyuan Road, Taoyuan Street, Ninghai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X ZHAO'S Group Corp.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