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8504U - 布线结构以及可拉伸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布线结构以及可拉伸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18504U CN209418504U CN201920030307.4U CN201920030307U CN209418504U CN 209418504 U CN209418504 U CN 209418504U CN 201920030307 U CN201920030307 U CN 201920030307U CN 209418504 U CN209418504 U CN 2094185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plug portion
- buffer layer
- portion serve
- wire structur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布线结构以及可拉伸显示装置,布线结构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缓冲层;导线结构,所述导线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层上表面的导线层以及位于所述缓冲层内的至少一个插塞部,且所述导线层与所述插塞部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提高基板与导线结构间的结合力,降低拉伸过程中导线结构从基板上剥离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线结构以及可拉伸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称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超薄、低功耗、效应速度快、工作范围宽、易于实现柔性显示和3D显示等诸多优点,使它在目前在众多显示设备上得到应用,例如应用于电视机和移动设备上。
柔性OLED是指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基于柔性基板制造,且在柔性基板上运行。与传统的刚性OLED相比,柔性OLED更加灵活、更轻且更薄,使得可折叠、可卷曲的显示技术成为可能。随着对柔性OLED技术的深入研究,拉伸显示技术的概念被提出。可拉伸显示技术可以使显示屏实现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弯曲,且在不影响分辨率的情况下能够将显示屏拉长,并能最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可拉伸显示技术是下一代显示技术中的重要前沿方向之一。
现有技术的可拉伸显示装置的性能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线结构,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缓冲层;导线结构,所述导线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层上表面的导线层以及位于所述缓冲层内的至少一个插塞部,且所述导线层与所述插塞部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布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性能优越的布线结构,在基板表面设置有缓冲层,且将导线层设置在缓冲层上表面,此外与导线层为一体结构的插塞部位于缓冲层内,导线层与插塞部共同构成导线结构。位于缓冲层内的插塞部有利于提高缓冲层与导线层之间的结合能力,从而间接的提高基板与导线结构之间的结合能力,进而有效的防止拉伸过程中导线结构从基板上剥离的风险。因此,本实用新型在避免破坏基板的同时,改善基板与导线结构之间的结合能力,从而降低在拉伸过程中出现导线结构从基板上剥离的风险。
另外,在垂直于基板表面方向上,插塞部位于缓冲层内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缓冲层厚度的1/3,在该深度范围内,所述插塞部与缓冲层之间的结合能力好。
另外,插塞部贯穿缓冲层且还位于所述基板内,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基板与导线结构之间的结合能力,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在拉伸过程中导线结构从基板上剥离的风险。
另外,在垂直于基板表面方向上,插塞部位于基板内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基板厚度的1/3,在此范围内,有利于降低基板受到的破坏程度,在提高基板与导线结构之间的结合力的同时,有效的降低基板发生断裂的风险。
另外,在沿导线层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多个插塞部呈阵列式分布,在拉伸过程中,有利于提高缓冲层受到插塞部施加的作用力的均匀性,保证在拉伸过程中缓冲层受力均匀,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缓冲层与导线结构之间的结合能力,且降低缓冲层从基板上剥离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一种可拉伸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布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1方向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布线结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技术的可拉伸显示屏的性能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分析发现,
参考图1,图1为一种可拉伸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目前可拉伸显示屏的结构主要为岛桥结构,基板(未图示)上具有多个像素结构10,所述多个发光像素结构10作为岛,相邻像素结构10之间采用导线20电连接,且所述导线20还设置在所述像素结构10内,所述导线20作为桥,其中,所述导线20的形状为S形。
然而,上述的可拉伸显示屏在拉伸过程中容易出现导线20与基板之间发生剥离(peeling)的问题。分析发现,所述基板通常为柔性基板,柔性基板与导线20之间的结合力相对较弱;且在可拉伸显示屏制造过程中,导线20形成之后会对基板进行切割,切割后的位于导线20正下方的基板高度较其他区域的基板高度高,使得基板顶部表面由平坦化表面变为高低不平的表面,进一步的造成拉伸过程中导线20易从基板上剥离的问题。
为解决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线结构,在基板与导线结构之间设置缓冲层,且导线结构包括位于缓冲层表面的导线层位于位于缓冲层内的插塞部,从而提高基板与导线结构之间的结合能力,降低导线结构从基板上发生剥离的风险。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布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1方向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布线结构包括:基板100以及位于所述基板100表面的缓冲层101;导线结构102,所述导线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层101上表面的导线层112以及位于所述缓冲层101内的至少一个插塞部122,且所述导线层112与所述插塞部122为一体结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布线结构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图示,图2中未示出基板100。
所述布线结构100用于可拉伸装置中,例如用于可拉伸显示装置,如可拉伸OLED显示装置、可拉伸Micro LED显示装置或者可拉伸LCD显示装置。
相应的,所述基板100为可拉伸基板,且在拉伸所述基板100后压缩所述基板100能够使所述基板100恢复原状。所述基板100的材料为具有弹性和延展性的材料。所述基板100的材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者聚酰亚胺(PI)。所述基板100还可以为超薄玻璃基板,超薄玻璃基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μm。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00为PI基板。
所述缓冲层101的材料为无机绝缘材料,所述缓冲层101为无机绝缘缓冲层。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101的材料为氧化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的材料还可以为氮化硅。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的材料还可以为有机绝缘材料,例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酰亚胺,其中,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可以为基板材料相同。
本实施例中,由于布线结构102包括导线层112以及位于所述缓冲层101内的插塞部122,所述插塞部122使得缓冲层101与导线层112之间的结合能力大,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导线层112从缓冲层101上剥离的问题,相应能够避免导线层112从基板100上脱落的问题。
此外,所述插塞部122位于所述缓冲层101内而不是位于基板100内,在提高基板100与导线层112之间的结合能力的同时,能够避免基板100受到破坏,从而避免出现基板100被破坏而造成的断裂问题。这是由于,相较于不设置缓冲层直接将插塞部设置在基板内的方案而言,若要实现基板与导线结构之间的结合力与本实施例中缓冲层101与导线结构之间的结合力相同的目的,插塞部位于所述基板内的深度势必会较深,相应会对基板的形状造成破坏,导致在拉伸过程中易出现基板破裂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所述基板100表面方向上,所述导线层112的形状为S形。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平行于基板表面方向上,导线的形状还可以其他弯曲形状。
相应的,在平行于所述基板100表面方向上,所述缓冲层101的形状也为S形。
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基板100表面方向上,所述插塞部122的剖面形状为圆形,相应的所述插塞部122的形状圆柱状。
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基板100表面且沿所述基板100指向导线层112的方向上,所述插塞部122在平行于所述基板100表面方向上的剖面面积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在沿所述基板100指向导线层112方向上,所述插塞部122为直径逐渐减小的圆柱状结构。设置直径逐渐减小的圆柱状结构的插塞部122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缓冲层101与插塞部122之间的结合能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导线结构102与缓冲层101之间的结合能力,进而进一步的提高导线结构102与基板100之间的结合性能;同时,当导线结构102受到外界拉力时,能够有效的防止插塞部122从缓冲层101中脱离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沿基板指向导线层方向上,插塞部还可以为直径保持不变的圆柱状结构。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平行于基板表面方向上,所述插塞部的剖面形状还可以为规则多边形,如四边形、六边形或者八边形等,所述插塞部的剖面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塞部122位于部分厚度的缓冲层101内,也就是说,在垂直于所述基板100表面方向上,所述插塞部122位于所述缓冲层101内的深度小于所述缓冲层101的厚度。所述插塞部122位于所述缓冲层101内的深度不易过浅。若所述插塞部122位于所述缓冲层101内的深度过浅,缓冲层101与所述插塞部122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使得利用插塞部122提高导线层112与缓冲层101之间结合能力起到的效果相对较差,且在拉伸过程中插塞部122易从缓冲层101内脱落。
为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塞部122位于所述缓冲层101内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缓冲层101厚度的1/3。例如,所述插塞部122位于缓冲层101内的深度为缓冲层101厚度的1/2、5/6、3/4等。
基于所述插塞部122位于所述缓冲层101内的深度需求,确定所述缓冲层101的厚度范围,所述缓冲层10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插塞部122位于所述缓冲层101内的深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塞部还可以贯穿所述缓冲层,也就是说,插塞部位于缓冲层内的深度等于缓冲层的深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塞部122的数量为多个,且在沿所述导线层112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多个插塞部122呈规则阵列式排布。所述多个插塞部122呈规则阵列式分布指的是,在沿所述导线层112的延伸方向上,相邻插塞部122之间的距离相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层112的形状为S形,所述导线层112的延伸方向指的是S形走线方向。
在导线结构被拉伸过程中,由于多个插塞部122在缓冲层101内呈规则阵列式排布,有利于提高缓冲层101受到插塞部122施加的作用力的均匀性,保证所述缓冲层101均衡受力,避免出现由于缓冲层101受力不均而导致的缓冲层101变形问题,保证所述缓冲层101与导线层112之间以及缓冲层101与插塞部122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缓冲层101与导线结构102之间的结合能力,进一步的降低导线结构102脱落的风险;此外,还能够避免由于缓冲层101受力不均而断裂的问题,且避免由于缓冲层101受力不均导致的从基板100上剥离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导线层112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插塞部122的数量为两个。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在垂直于导线层长度延伸方向上插塞部的数量大于两个时,相邻插塞部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也有利于保证缓冲层受力均衡。
在沿所述导线层112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相邻所述插塞部122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近,也不宜过远。若相邻所述插塞部122之间的距离过近,则所述导线结构102中包括的插塞部122的数量较多,易造成导线结构102的总电阻增加量过大,造成可拉伸显示装置的RC延迟较大影响显示效果;若相邻所述插塞部122之间的距离过远,则所述插塞部122起到的提高导线层112与缓冲层101之间的结合能力的效果相对较弱。
为此,本实施例中,在沿所述导线层112长度延伸方向上,相邻所述插塞部122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插塞部122直径的2~10倍。例如,在沿导线层112延伸方向上,相邻插塞部122之间的距离为插塞部直径的3倍、5倍、8倍等。
在垂直于所述导线层112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插塞部12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时,在垂直于所述导线层112长度延伸方向上,相邻所述插塞部122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插塞部122直径的1~2倍。例如,在垂直于导线层112长度延伸方向上,相邻插塞部122之间的距离为插塞部122直径的1.2倍、1.5倍、1.8倍。
本实施例提供的布线结构中,导线结构从基板上发生剥离的风险低,有利于提高应用所述导线结构的可拉伸显示装置的拉伸性能。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布线结构,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布线结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4,所述布线结构包括:基板200以及位于所述基板200表面的缓冲层201;导线结构202,所述导线结构202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层201上表面的导线层211以及位于所述缓冲层201内的至少一个插塞部212,且所述导线层211与所述插塞部212为一体结构。
有关所述基板200、缓冲层201以及导线层211的详细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与前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塞部222贯穿所述缓冲层201,且还位于所述基板200内,且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00表面方向上,所述插塞部222位于所述基板200内的深度小于所述基板200的厚度。
由于插塞部222还位于部分厚度的基板200内,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导线结构202与基板200之间的结合能力,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插塞部222从基板200上剥离的风险。
在垂直所述基板200表面方向上,所述插塞部222位于所述基板200内的深度不宜过大。若所述插塞部222位于所述基板200内的深度过大,所述基板200受到插塞部222破坏的程度大,在拉伸过程中易导致基板200破裂的问题。
为此,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基板200表面方向上,所述插塞部222位于所述基板200内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基板200厚度的1/3。例如,在垂直于基板表面方向上,插塞部222位于基板200内的深度为基板200厚度的1/6、2/7、1/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布线结构。其中,所述可拉伸显示装置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数码相框或者导航仪等具有电视功能的产品其中的显示部件。
所述可拉伸显示装置可以为可拉伸OLED显示装置、可拉伸LCD显示装置或者可拉伸Micro LED显示装置。
所述可拉伸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阵列式排布的像素结构,所述布线结构中的导线层与像素结构电连接,作为可拉伸显示装置中的数据线或者扫描线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所述像素结构中具有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应用上述布线结构中的导线层与薄膜晶体管中的栅极电连接,为薄膜晶体管提供扫描信号,且应用上述布线结构中的导线层与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极或者漏极电连接,为薄膜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拉伸显示装置,在拉伸过程中,导线层从基板上发生脱落的概率低,从而有利于保证导线层能够有效的传输扫描信号或者数据信号,进而提升可拉伸显示装置的拉伸性能和显示效果。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自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缓冲层;
导线结构,所述导线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层上表面的导线层以及位于所述缓冲层内的至少一个插塞部,且所述导线层与所述插塞部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所述插塞部位于所述缓冲层内的深度小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或者,所述插塞部贯穿所述缓冲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所述插塞部位于所述缓冲层内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缓冲层厚度的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部贯穿所述缓冲层,且还位于所述基板内,且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所述插塞部位于所述基板内的深度小于所述基板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所述插塞部位于所述基板内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基板厚度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部的数量为多个,且在沿所述导线层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多个插塞部呈阵列式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导线层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相邻所述插塞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插塞部直径的2~10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所述插塞部的剖面形状为圆形、规则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方向上,所述导线层的形状为S形。
10.一种可拉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布线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30307.4U CN209418504U (zh) | 2019-01-08 | 2019-01-08 | 布线结构以及可拉伸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30307.4U CN209418504U (zh) | 2019-01-08 | 2019-01-08 | 布线结构以及可拉伸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18504U true CN209418504U (zh) | 2019-09-20 |
Family
ID=67943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30307.4U Active CN209418504U (zh) | 2019-01-08 | 2019-01-08 | 布线结构以及可拉伸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1850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19892A (zh) * | 2020-11-16 | 2021-02-26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670310A (zh) * | 2020-12-22 | 2021-04-16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14384274A (zh) * | 2021-12-23 | 2022-04-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基于双层可拉伸柔性电路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
-
2019
- 2019-01-08 CN CN201920030307.4U patent/CN2094185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19892A (zh) * | 2020-11-16 | 2021-02-26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670310A (zh) * | 2020-12-22 | 2021-04-16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12670310B (zh) * | 2020-12-22 | 2022-09-20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14384274A (zh) * | 2021-12-23 | 2022-04-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基于双层可拉伸柔性电路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29793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09418504U (zh) | 布线结构以及可拉伸显示装置 | |
US10516119B2 (en)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
CN107342370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830504A (zh) | 可拉伸显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
US11411058B2 (en)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
CN109036145A (zh) | 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 |
CN107968109A (zh) | 柔性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0018597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203788B2 (en) | Array substrate including touch electrode lines of different layer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 |
US20070019143A1 (en) | Pixel array with flexible circuit layout | |
CN109686757B (zh) | 柔性基板及采用该柔性基板的显示面板 | |
CN109659337A (zh) | 显示面板 | |
CN108847452B (zh) | 一种可拉伸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20249009A1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171196B2 (en) | Display panel | |
US7663728B2 (en) | Systems for providing conducting pad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02496684A (zh) | 柔性显示器 | |
CN109830509A (zh) | 柔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987426A (zh) | 一种柔性led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CN109817094B (zh) | 可拉伸显示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9188747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204406006U (zh) | 显示设备 | |
US20220310719A1 (en) |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07624291U (zh) | 柔性电子器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