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09065358U - 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65358U
CN209065358U CN201821273900.3U CN201821273900U CN209065358U CN 209065358 U CN209065358 U CN 209065358U CN 201821273900 U CN201821273900 U CN 201821273900U CN 209065358 U CN209065358 U CN 209065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guardrail
connection frame
handling system
carg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39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辉勇
谭文哲
申家成
赵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UNHE Jiache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unshine Home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unshine Home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unshine Home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39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65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65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65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包括用于装卸货物的叉取设备以及用于将所述叉取设备运输至指定区域的运输设备,所述运输设备包括塔吊以及可平移地设于所述塔吊起重臂上的起重装置,所述起重装置吊装有所述叉取设备。本实用新型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可通过提高集装箱装卸的便利性,有效提高装卸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针对集装箱进行装卸作业时,一般采用采用叉车或人力搬运,当完全采用人力搬运时,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装卸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当采用叉车搬运货物时,还需额外在集装箱、地面之间搭接斜面式的登车桥,集装箱内空间狭窄,叉车无法掉头从集装箱退出,叉车运行缓慢影响装卸效率,且在叉车将货物卸入集装箱内后还需要人工重新堆码,由于集装箱一般处于室外,当室外温度较高时,集装箱内恶劣的环境并不适宜人工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通过提高集装箱装卸的便利性,有效提高装卸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包括用于装卸货物的叉取设备以及用于将所述叉取设备运输至指定区域的运输设备,所述运输设备包括塔吊以及可平移地设于所述塔吊起重臂上的起重装置,所述起重装置吊装有所述叉取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设备包括导轨,所述塔吊可平移地设于所述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起重臂、叉取设备之间设有防晃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起重臂通过横向伸缩带动所述起重装置平移,所述起重装置通过竖向伸缩带动所述叉取设备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叉取设备与多个所述起重装置固定连接,或所述叉取设备通过回转机构可回转地连接于所述起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叉取设备包括第一连接架、防倾倒机构、货叉:所述第一连接架设于所述起重装置;所述防倾倒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下侧,其包括左护栏、右护栏、后护栏以及可开闭地前护栏;所述货叉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下侧,其包括位于所述后护栏外侧的货叉架以及位于所述防倾倒机构下方的多个叉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架下侧设有可升降的第二连接架,所述前护栏、左护栏、右护栏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
进一步地,所述前护栏在打开位置、关闭位置之间转动或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
进一步地,所述左护栏和/或所述右护栏的顶部可左右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所述左护栏和/或所述右护栏自上向下间距递减。
进一步地,所述防倾倒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下侧的至少一个防护所述成垛货物用的隔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利用塔吊对叉取设备进行运输,避免了现有通过叉车搬运还需要额外增设登车桥的方案,提高运输的便利性。由于起重装置可平移地设于塔吊的起重臂上并且吊装有叉取设备,因此叉取设备可沿塔吊的起重臂长度方向平移,也可进行升降,再加上塔吊自身的回转,从而本实用新型运输设备能够可靠地将叉取设备运输至指定区域,即能够确保叉取设备在装载区域、卸载区域之间往复移动,进而可以实现叉取设备在装载区域叉取货物后,可将货物快速、平稳地运输至卸载区域。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货物装卸运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叉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叉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解决现有叉车不方便进出集装箱进行装卸作业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包括用于装卸货物的叉取设备10以及用于将叉取设备10运输至指定区域的运输设备20,运输设备20包括有塔吊21以及安装在塔吊21的起重臂211上的起重装置22,起重装置22可沿起重臂211的长度方向平移,其吊装有叉取设备10,以确保叉取设备10具有足够的移动范围。
为了避免承载有货物的叉取设备10在移动时发生可造成货物倾倒、倾落的晃动问题,本实施例还在起重臂211、叉取设备10之间设置避免叉取设备10晃动的防晃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叉取设备10安装在起重臂211上的行走小车下方的起重吊钩上,利用起重吊钩作为起重装置22来实现叉取设备10的升降,利用行走小车实现起重装置22在起重臂211长度方向的平移。此种情况下,防晃结构可以是固定在行走小车、叉取设备10之间的伸缩套筒,在起重吊钩带动叉取设备10升降时,伸缩套筒被带动伸缩的同时可起到良好地导向作用,有效避免叉取设备10的晃动。
在采用起重吊钩作为起重装置22并利用行走小车带动起重吊钩平移的实施例中,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将货物由货物区运输至集装箱30内时,货物区作为货物的装载区域,集装箱30的箱口作为货物的卸载区域,工作过程简述如下:1、塔吊21、起重装置22带动叉取设备10移动至装载区域,2、叉取设备10叉取货物,3、塔吊21带动承载有货物的叉取设备10移动至集装箱30的箱口处,4、叉取设备10将货物卸载在集装箱30的箱口处,5、可通过工作人员将集装箱30的箱口处的货物及时搬运至集装箱30内进行堆垛。将集装箱30内的货物运输至外部的卸载区域时,可参考上述工作过程反向实施。
而为了进一步减少人工作业,降低人工成本,本实施例设计起重臂211可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横向伸缩,具体可采用液压缸、气缸或电动导轨等可伸缩结构来实现,利用起重臂211的伸缩带动起重装置22在起重臂211长度方向的平移,从而在起重臂211伸出时可带动叉取设备10伸入至集装箱30内部,有利于减少人工搬运操作。而且,本实施例系统还可借助起重臂211的伸缩来带动叉取设备10在叉取方向上前后移动,以用于实施叉取或卸载货物的动作,从而为装卸操作提供了另一中可选方案。
此外,本实施例取消了行走小车的使用,具体将起重装置22设计为可竖向伸缩的装置,利用起重装置22的竖向伸缩来带动叉取设备10的升降,起重装置22同样可采用结构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的液压缸、气缸或电动导轨等可升降结构来实现,此时,防晃结构则可以是能够竖向伸缩的起重装置22自身。
对于起重装置22的设置,有多种可选方案,例如,1、由于叉取有不同货物的叉取设备10的重心会发生变化,为了确保运输过程的平衡,可采用多个起重装置22同时固定连接叉取设备10,以确保吊装平稳、受力均衡,2、虽然塔吊21带动叉取设备10移动靠近装载区域时,可通过塔吊21的塔身上的回转机构带动起重臂211摆动,进而带动叉取设备10对准货物实施准确叉取,但是为了减少运输设备20整体的大范围移动,还可优选采用一个起重装置22通过回转机构可回转地连接叉取设备10,回转机构的实现可参考塔身上的回转机构,当叉取设备10靠近装载区域时,利用回转机构带动叉取设备10相对起重装置22回转实施对准操作,以提高叉取的精确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设备20的运输范围,本实施例运输设备20还包括固定在地面的导轨23,塔吊21的塔身可移动地安装在导轨23上,为了提高塔吊21平移的稳定性,本实施例进一步在塔身的底部安装有底座,并将底座的两端可移动地安装在两个导轨23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卸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本实施例设计叉取设备10可一次性叉取成垛货物,避免了叉取设备10的多次往返,降低了单位货物上的作业成本。具体地,叉取设备10包括第一连接架11、货叉12。第一连接架11既作为叉取设备10的整体支架,还用于叉取设备10与起重装置22之间的连接。
由于成垛货物尺寸较大,为了避免成垛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倾塌,优选叉取成垛的箱体式货物或类箱体式货物,且叉取设备10还包括防倾倒机构13,其安装在第一连接架11下侧,并具体包括有呈相对位置关系的左护栏131、右护栏132以及呈相对位置关系的后护栏133、前护栏134,通过形成围栏式结构实现对成垛货物的全方位防护,具体地,前护栏134作为防倾倒机构13的门体,可实现开闭操作。而为了便于实时观察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本实施例中左护栏131、右护栏132以及后护栏133、前护栏134均为镂空结构,例如,采用格栅式护栏。
如图2、图3所示,货叉12则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连接架11下侧,可采用液压缸、气缸或电动导轨等可伸缩结构连接于货叉12、第一连接架11之间,具体地,由于叉取成垛货物后的总重量较大,为了确保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具体在货叉12、第一连接架11之间连接有两根前后延伸的液压缸15。
货叉12包括位于后护栏133外侧并与上述液压缸15连接的货叉架121以及位于防倾倒机构13下方多个前后延伸的叉臂122,多个叉臂122等间距设置。本实施例定义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是以图1所示的视图方向关系确定的,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为了避免叉臂122在装载区域叉取成垛货物时,前护栏134、左护栏131、右护栏132与成垛货物之间产生干涉发生碰撞,本实施例在第一连接架11下侧安装了可升降的第二连接架14,可在第二连接架14、第一连接架11之间的设置多根竖直方向延伸的液压缸16,通过液压缸16的伸缩来实现第二连接架14的升降。在叉取成垛货物前,通过第二连接架14的上升带动前护栏134、左护栏131、右护栏132避让成垛货物;在叉取完毕后,再次通过第二连接架14的下降带动前护栏134、左护栏131、右护栏132与后护栏133共同防护成垛货物。本实施例后护栏133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架11下侧,其不仅用于防止成垛货物向后倾倒,在卸载区域卸载成垛货物时,后护栏133还与向后移动退出的货叉12配合将成垛货物从叉臂122上推出至卸载区域,如图3所示。
对于前护栏134的连接方案,由于需要前护栏134打开、关闭的动作,本实施例设计前护栏134的顶部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架14,前护栏134在打开位置、关闭位置之间夹角大于90°,本实施例前护栏134在打开位置时向上翻180°,以实现前护栏134在转动至打开位置时不与成垛货物发生干涉,本实施例前护栏134可采用手动翻转,并采用磁吸结构或卡装结构固定在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前护栏134自动向上翻转至打开位置的操作可采用现有技术中驱动电机、齿轮传动机构以及旋转轴的结构形式来实现。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前护栏134、第二连接架14之间设置竖向电动导轨,将前护栏134在打开位置、关闭位置竖向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架14。
由于所需要装卸运输的成垛货物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可能存在变化,为了提高叉取设备10的通用性,可以设计左护栏131以及右护栏132的顶部可左右滑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架14,具体可在第二连接架14底部安装左右延伸的电动导轨或伸缩装置,利用电动导轨上滑块的移动或伸缩装置上伸缩部的伸缩运动来实现左护栏131、右护栏132的左右滑动。在叉取成垛货物前,左护栏131、右护栏132背向移动以便为成垛货物预留足够的避让空间;在叉取成垛货物后,左护栏131、右护栏132相向移动实现可靠夹持成垛货物。由于左护栏131、右护栏132的顶部均连接于第二连接架14,为了确保左护栏131、右护栏132的底部仍可以施加较强地夹持力度,左护栏131和/或右护栏132自上向下间距递减,即左护栏131、右护栏132自上向下朝向彼此倾斜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左护栏131、右护栏132的反向移动(背向移动、相向移动)可与其升降移动同时进行。
因所需要装卸运输的成垛货物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也可能存在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叉取设备10的通用性,防倾倒机构13还包括安装在第一连接架11下侧防护成垛货物用的隔板135,隔板135的设置增加了防倾倒机构13前后防护长度的多样化,为了实现可拆卸安装隔板135,可在第一连接架11下侧设置卡装隔板135用的卡夹111。为了避免隔板135、第二连接架14之间干涉,可在第二连接架14上相应地开设出供隔板135插入的长条插孔141。卡夹111、长条插孔141的双重限位还可更好地固定隔板135。
当第一连接架11设置一处卡夹111时,隔板135可与前护栏134和/或后护栏133配合实现成垛货物的前后防护;当第一连接架11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卡夹111时,隔板135与不同卡夹111的卡装配合可实现其与前护栏134或后护栏133之间间距的调整,从而更好地防护前后方向长度不同的成垛货物。
需要说明的是,隔板135的设置不仅利于防护前后方向长度不同的成垛货物运,还可实现多组成垛货物的同时运输。本实施例具体在第一连接架11下侧设置3处卡夹111,以在第一连接架11下侧卡装2个隔板135为例,为了便于阐述,2个隔板135分别为:第一隔板135、第二隔板135,所需装卸运输的成垛货物为三组,分别为:第一组成垛货物、第二组成垛货物、第三组成垛货物。在装载前,先将两个隔板135取下,当叉臂122叉取第一组成垛货物后,将第一隔板135卡装在第一连接架11下侧,其与后护栏133形成第一组成垛货物的前后防护墙;接着叉取第二组成垛货物,在叉臂122叉取第二组成垛货物后,将第二隔板135卡装在第一连接架11下侧,第一隔板135、第二隔板135形成第二组成垛货物的前后防护墙;接着叉取第三组成垛货物,在叉臂122叉取第三组成垛货物后,将前护栏134转动至关闭位置,其与第二隔板135形成第三组成垛货物的前后防护墙。三组成垛货物的卸载过程,可参考其装载过程,此处不再详述。
由于在装载区域叉取成垛货物时,需要将叉臂122伸入至成垛货物的底部,为了方便叉臂122在装载区域的叉取,本实施例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包括与叉臂122适配插装的托盘(附图未示出),在托盘顶部开设了与叉臂122适配插装的多个凹槽。在叉臂122叉取成垛货物后,托盘留在装载区域无需跟随叉取设备10移动,减少了托盘的使用,降低了托盘的周转频率。
本实施例在叉臂122底部安装触碰传感器(附图未示出),在运输设备20带动叉取设备10下降靠近卸载区域的过程中,触碰传感器可在叉臂122接触到卸载区域发出信号,运输设备20将根据触碰传感器传出的信号停止带动叉取设备10继续下降。此时,叉臂122与卸载区域为微接触状态,叉臂122受到卸载区域的反作用力较小,方便其向后移动退出防倾倒机构13下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叉取设备,用于装卸货物,
运输设备,用于将所述叉取设备运输至指定区域,其包括塔吊以及可平移地设于所述塔吊的起重臂上的起重装置,所述起重装置吊装有所述叉取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设备包括导轨,所述塔吊可平移地设于所述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臂、叉取设备之间设有防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重臂通过横向伸缩带动所述起重装置平移,所述起重装置通过竖向伸缩带动所述叉取设备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叉取设备与多个所述起重装置固定连接,
或所述叉取设备通过回转机构可回转地连接于所述起重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取设备包括:
第一连接架,设于所述起重装置,
防倾倒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下侧,其包括左护栏、右护栏、后护栏以及可开闭地前护栏,
货叉,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下侧,其包括位于所述后护栏外侧的货叉架以及位于所述防倾倒机构下方的多个叉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下侧设有可升降的第二连接架,所述前护栏、左护栏、右护栏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栏在打开位置、关闭位置之间转动或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栏和/或所述右护栏的顶部可左右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所述左护栏和/或所述右护栏自上向下间距递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装卸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倒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下侧的至少一个防护成垛货物用的隔板。
CN201821273900.3U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 Active CN209065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3900.3U CN209065358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3900.3U CN209065358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65358U true CN209065358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90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3900.3U Active CN209065358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65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41644A1 (en) Article storage facility
CN103496639B (zh) 一种基于可滑移随车起重装置的整装整卸车
CN106320214A (zh) 交通锥自动收放存储车
CN205590233U (zh) 一种稳定运货叉车
JP3375330B2 (ja) コンテナ荷役装置
US11884314B2 (en) Laterally operating payload handling device
CN108674867A (zh) 一种重力穿梭式密集型仓储设备
KR101569874B1 (ko) 접이식지게차 및 지게차적재대가 구비된 화물차
CN201713270U (zh) 一种用于装卸运输袋装散杂货物的叉车
CN106629500B (zh) 一种货物装载器件的运输车
CN111573320A (zh) 一种棚车袋装物料装卸设备
CA2184558C (en) Guide chute for cargo container handling cranes
CN209065358U (zh) 一种货物装卸运输系统
JP3193459U (ja) テールゲートリフタ装置
JP2994263B2 (ja) 自転車駐車装置
CN220351601U (zh) 一种防坠装置
KR102529417B1 (ko) 한국형 기동화 플랫폼 pls트럭 시스템
CN209456031U (zh) 一种叉车运送装置
CN208327125U (zh) 一种成垛货箱搬运设备
CN206173834U (zh) 交通锥自动收放存储车
JP5564721B2 (ja) 自動ビレット保管搬送装置
JP5856251B2 (ja) テールゲートリフタ装置
CN210340237U (zh) 一种多货位双侧向进叉agv堆垛小车
CN209504110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辅助货柜装卸系统
CN218320601U (zh) 一种货物转载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3

Address after: 266071 Unit 4, Xianyang Branch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QINGHUI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301 units of unit 4, No. 2 Xianyang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YANGGUANG JIACHE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3

Address after: No. 1450, block B, 6th floor, No. 28, informatio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UNHE Jiach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unit 4, No.2 Xianyang Branch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QINGHUI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