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44203U - 空气滤清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滤清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44203U CN205744203U CN201620676486.5U CN201620676486U CN205744203U CN 205744203 U CN205744203 U CN 205744203U CN 201620676486 U CN201620676486 U CN 201620676486U CN 205744203 U CN205744203 U CN 2057442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parated part
- chamber
- cavity
- air inlet
- air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其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的壳体,还包括:滤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以将所述空腔分隔成进气处理腔和排气腔;于所述壳体上连接有与所述排气腔连通的排气管;分离部,设置于所述进气处理腔内,所述分离部的顶部与所述滤芯接触配合,以形成所述滤芯对所述分离部内部的锥形腔的封盖;于所述分离部上连接有与所述锥形腔连通的进气管。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由于设置具有锥形腔的分离部,进气流由进气管进入到锥形腔内时,在锥形腔内产生回旋,使夹杂于进气流内的粉尘及颗粒状杂质分离出去,进而使分离后的进气流经滤芯过滤后,由排气管排出,有效的提高了气体过滤效果,确保了发动机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空气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空气滤清器,应用于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对进入发动机的气体进行过滤,以确保进入发动机缸体内的空气质量,进而降低发动机气缸、活塞以及活塞环的磨损,以提高发动机的寿命。
现有的空气滤清器,多设置在发动机进气管路中,其主要结构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的壳体,连接于壳体上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设置在空腔内的滤芯,滤芯将进气管和出气管分隔,以实现对进气管的气体过滤后,由排气管排出。通过如上结构的空气滤清器的设置,仅能实现对进气的简单过滤,当车辆处于恶劣工况下,随着滤芯积尘的增多,如果滤芯更换不及时,将会降低发动机进气效率,影响发动机性能,严重情况下,将导致粉尘颗粒进入发动机气缸,降低发动机使用寿命。因此,目前并未发现能够有效提高过滤效果的空气滤清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气滤清器,以提高发动机进气的过滤效果,进而确保发动机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的壳体,其包括:
滤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以将所述空腔分隔成进气处理腔和排气腔;于所述壳体上连接有与所述排气腔连通的排气管;
分离部,设置于所述进气处理腔内,所述分离部的顶部与所述滤芯接触配合,以形成所述滤芯对所述分离部内部的锥形腔的封盖;于所述分离部上连接有与所述锥形腔连通的进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部和所述壳体间形成有腔室,于所述分离部上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连通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腔室内设有与所述分离部相连的分隔板,所述腔室因所述分隔板而被分隔成至少两个谐振腔;所述连通孔为设置在所述分离部上的、与各所述谐振腔分别构成连通的至少两个。
进一步的,各所述谐振腔分布于所述分离部的周向。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部的底面和构成所述进气处理腔的所述壳体的内壁间距设置,所述连通孔设置于所述分离部的底面上。
进一步的,于所述分离部的底面和构成所述进气处理腔的所述壳体的内壁间,设有将各所述连通孔隔离设置的连接板。
进一步的,各所述谐振腔的体积不等。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中心线和所述锥形腔的径向线交叉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而成。
进一步的,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设有构成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固连的连接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由于设置具有锥形腔的分离部,进气流由进气管进入到锥形腔内时,在锥形腔内产生回旋,使夹杂于进气流内的粉尘及颗粒状杂质分离出去,进而使分离后的进气流经滤芯过滤后,由排气管排出,有效的提高了气体过滤效果,确保了发动机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图4为图1中下壳体顶部处的横向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03-连接耳,1031-上连接耳,1032-下连接耳,2-连接部,3-空腔,301-进气处理腔,302-排气腔,4-滤芯,401-过滤孔,5-分离部,501-锥形腔,6-进气管,7-排气管,8-腔室,801-第一谐振腔,802-第二谐振腔,803-第三谐振腔,804-第四谐振腔,9-连通孔,10-分隔板,1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其设置于车辆的进气端,以形成对进入到发动机缸体内的气体的过滤,其整体结构中,主要包括壳体、滤芯以及分离部。其中,由图1、图2结合图3所示,壳体1由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扣合而成,因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扣合,而在壳体1的内部形成有空腔3。为了实现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扣合后的固连,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设有构成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固连的连接耳103,由图3可以看出,连接耳103包括固连在上壳体101底部外表面上的上连接耳1031,以及固连于下壳体102的顶部外表面上的下连接耳1032,在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扣合后,上连接耳1031和下连接耳1032对应且相互贴合,二者间通过焊接或螺接的形式实现固连。此外,为了实现壳体1和车辆的固连,由图2所示,在壳体1上连接有带有通孔的连接部2,通过连接部2,可以将整个空气滤清器螺接在车辆上。
由图3所示,滤芯4设置在空腔3内,以将空腔3分隔成以图3所示状态的、位于下方的进气处理腔301和位于上方的排气腔302;排气管7则连接在上壳体101上,并与排气腔302实现连通。滤芯4封堵在下壳体102的顶部开口处,其上设有过滤孔401,以形成对气流的过滤,其可以采用现有的材质。
分离部5设置于进气处理腔301内,且分离部5的内部形成有锥形腔501,该锥形腔501的截面面积,以图3所示状态由上至下逐渐变小。分离部5的顶部与滤芯4的下表面接触配合,以使滤芯4形成对锥形腔501的封盖,进而使锥形腔501内的气体可以完全经过滤芯4的过滤。于分离部5上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与锥形腔501连通设置,以使由进气管6输送的进气流进入到锥形腔501内。可以看出,进气流进入到锥形腔501内后,由于锥形腔501的结构设置,可以使进气流在锥形腔501内形成由上至下的回旋流,使进气流中夹杂的粉尘及颗粒状杂质依靠自身重力下落,而气流由下至上上升后,经过滤芯4过滤后进入排气腔302,并最终由排气管7排出,以进入到发动机气缸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进气流于锥形腔501内的分离效果,本实施例中,进气管6的中心线和锥形腔的径向交叉设置,该设置,可以确保进气流并非沿着锥形腔501的径向进入到锥形腔501内,使进气流进入到锥形腔内时,能够较好的沿着锥形腔501的锥形面流动,产生更好的回旋,以提高粉尘及颗粒杂质的分离。
基于如上整体结构,为了提高整个空气滤清器的消声能力,本实施例中,分离部5的整体被设置成圆台状,而分离部5和壳体1之间则形成有腔室8,而在分离部5上设有与腔室8连通的连通孔9。通过连通孔9和腔室8的设置,使整个腔室8构成了对噪声进行吸收的结构。而为了能够吸收不同频率的发动机进气噪声,依据整车进气系统管口噪声特性可以得知,不同体积的腔室可以实现对不同频率噪声的吸收,根据发送机进气噪声的频率主要为四种,即80HZ,400HZ,1000HZ以及2000HZ,故此,本实施例中,由图4所示,在腔室8内多个分隔板10,各分隔板10与分离部5的外表面接触相连,以将腔室8分隔成四个体积不等的谐振腔,即第一谐振腔801,第二谐振腔802,第三谐振腔803以及第四谐振腔804,为了使整体效果更优,本实施例中,分隔形成的四个谐振腔分布在分离部5的周向,而连通孔9同样为四个,均构成锥形腔501和各谐振腔的连通。
为了进一步提高各个谐振腔对噪声吸收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由图2所示,分离部5的底面和构成所述进气处理腔301的壳体1的内壁间距设置,在该间距中,连接有连接板11,以确保各个谐振腔之间的独立设置,同时,连通孔9设置在分离部5的底面上。
在使用时,进气流由进气管进入到锥形腔501内,进气流在锥形腔501内,以图3所示的、锥形腔501内的曲线路径,由上至下回旋,以将进气流中的颗粒杂质等分离后,由锥形腔501底部向上穿过滤芯,通过滤芯过滤后,气流由排气管排出,并进入到发动机缸体内。当进气流于锥形腔内回旋时,各谐振腔对气流噪声进行吸收,有效的降低了进气噪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3)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滤芯(4),设置在所述空腔(3)内,以将所述空腔(3)分隔成进气处理腔(301)和排气腔(302);于所述壳体(1)上连接有与所述排气腔(302)连通的排气管(7);
分离部(5),设置于所述进气处理腔(301)内,所述分离部(5)的顶部与所述滤芯(4)接触配合,以形成所述滤芯(4)对所述分离部(5)内部的锥形腔(501)的封盖;于所述分离部(5)上连接有与所述锥形腔(501)连通的进气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5)和所述壳体(1)间形成有腔室(8),于所述分离部(5)上设有与所述腔室(8)连通的连通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腔室(8)内设有与所述分离部(5)相连的分隔板(10),所述腔室(8)因所述分隔板(10)而被分隔成至少两个谐振腔;所述连通孔(9)为设置在所述分离部(5)上的、与各所述谐振腔分别构成连通的至少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谐振腔分布于所述分离部(5)的周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5)的底面和构成所述进气处理腔(301)的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间距设置,所述连通孔(9)设置于所述分离部(5)的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分离部(5)的底面和构成所述进气处理腔(301)的所述壳体(1)的内壁间,设有将各所述连通孔(9)隔离设置的连接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谐振腔的体积不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6)的中心线和所述锥形腔(501)的径向线交叉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由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扣合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壳体(101)和所述下壳体(102)上,设有构成所述上壳体(101)和所述下壳体(102)固连的连接耳(10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76486.5U CN205744203U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空气滤清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76486.5U CN205744203U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空气滤清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44203U true CN205744203U (zh) | 2016-11-30 |
Family
ID=57380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76486.5U Active CN205744203U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空气滤清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4420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3275A (zh) * | 2020-12-30 | 2021-06-15 | 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进气系统与空滤器 |
CN117959898A (zh) * | 2024-01-29 | 2024-05-03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一种空气分离装置及制造方法 |
-
2016
- 2016-06-30 CN CN201620676486.5U patent/CN20574420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3275A (zh) * | 2020-12-30 | 2021-06-15 | 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进气系统与空滤器 |
CN117959898A (zh) * | 2024-01-29 | 2024-05-03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一种空气分离装置及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17249B (zh) | 一种同心中空除尘滤袋 | |
CN103452712B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空气滤清器 | |
CN205744203U (zh) | 空气滤清器 | |
US20180154193A1 (en) | Cartridge for a Breathing Mask, and a Breathing Mask | |
CN205638615U (zh) |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 |
CN106089512B (zh) | 一种汽车空气滤清器 | |
WO2008083536A1 (fr) | Filtres coniques combinés | |
CN207253945U (zh) |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上的滤芯 | |
CN208003601U (zh) | 一种高效汽车空调滤清器 | |
CN216986842U (zh) | 除尘滤筒、除尘器及除尘系统 | |
CN206397564U (zh) | 一种消音尾气处理装置 | |
CN101147663B (zh) | 吸尘器 | |
CN207879427U (zh) | 一种半筒分离式汽车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 |
CN107023423A (zh) | 一种农机用高效过滤预滤器总成 | |
CN209020074U (zh) | 一种汽车空调滤清器 | |
CN209360566U (zh) | 一种方便清理的集尘杯 | |
CN107165693B (zh) | 机油滤清器 | |
CN205730661U (zh) | 多功能布袋除尘器 | |
CN205744145U (zh) | 一种低噪柴油机 | |
CN202235172U (zh) | 旋风分离装置 | |
CN204921099U (zh) | 一种柴油机颗粒捕捉器 | |
CN204950804U (zh) | 一种折叠型工业吸尘器 | |
CN203816386U (zh) | 内滤式滤袋 | |
CN203591664U (zh) | 惯性除尘器 | |
CN204816162U (zh) | 空气净化器回旋渗透式滤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